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09统计一班李榕邹哲渝王力维【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

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库兹尼茨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

钱纳里(Chenery)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但有经济学家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验数据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某些省份或全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做出的分析研究

1、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对第一、二、三产业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上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看法不一,有的省份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不一,但基本上认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

2、对我我国整体的分析,大多数学者是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得到的结论认为,在2002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近几年来,学者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近一两年来,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三、数据的收集

表1 1992-2010年累计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分析各产业对GDP 的影响,可以借助增长率这个指标,通过对上述表格中数据的计算整理,可以得到下表,即各年的增长率。

表2 1993-2010年GDP 及各产业的增长率 单位:%

四、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93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i

4433221t μ++++=X X X Y ββββ

其中:

t

Y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2X 、

3

X 、4X 分别表示第一、二、三

产业的年增长率,1β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i β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

i βi X 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i μ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五、模型的检验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26/12 Time: 21:03 Sample: 1993 2010

C 0.043579 0.304080 0.143314 0.8881 X2 0.170435 0.014933 11.41310 0.0000 X3 0.441125 0.017709 24.90897 0.0000 R-squared

0.998638 Mean dependent var 16.40997 Adjusted R-squared 0.998346 S.D. dependent var 8.306629 S.E. of regression 0.337845 Akaike info criterion 0.860671 Sum squared resid 1.597950 Schwarz criterion 1.058531 Log likelihood -3.746040 F-statistic 3420.978 通过上述线性回归得到模型,现在就其具体形式进行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1)1β= 0.0436,表示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我国GDP 仍能增加0.0436个百分点。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合理。

(2)2β= 0.170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 增加0.1704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1704,符合经济现实。

(3)

3

β= 0.4411,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 增

加0.4411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4411,符合现实。

(4)4β= 0.3876,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

增加0.3876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3876,合理。

综上可知,该模型符合经济意义,经济意义检验通过。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2R 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2R 的值越接近0,

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由回归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R 2

=0.9986,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983,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 检验

针对

H :2β=

3β=4

β=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 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

和n-k=14的临界值

α

F (3,14)=3.34。由OLS 回归分析表得到F=3420.978,由于F=3420.978>

α

F (3,14)= 3.34,应拒绝原假设

H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

三产业”等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国内收入总值GDP ”有显著影响。 (3)t 检验

分别针对0H :

j

β=0(j=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 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14的

)(k n t 2/-α=2.145。由上表中数据可得,与1β,2β,

3

β,4β对应的t 统计量分

别为0.143314、11.41310、24.90897、13.10469,因而,1β的t 检验量小于

(k n t 2/-α=2.145,

其t 检验不显著,但是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也明显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4)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可能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作Y 对4

32X X X 、、的一元回

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一元回归估计结果

其中,加入

3

X 的方程修正的2

R 最大,因而以

3

X 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

结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加入新变量的回归结果

当分别加入2X 、4X 后,修正R 2

均有所增加,t 检验也均显著。由于选取变量为相对数,可能降低了其共线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回归结果为:

4

32t 3876.04411.01704.00436.0X X X Y +++=

(5)异方差检验

利用White 检验,得到已下结果: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27/12 Time: 18:26 Sample: 1993 2010

C -0.281782 0.562185 -0.501227 0.6297 X2 -0.000573 0.031866 -0.017981 0.9861 X2^2 0.001404 0.001257 1.116682 0.2965 X2*X3 -0.000361 0.003956 -0.091298 0.9295 X2*X4 -0.002275 0.004225 -0.538509 0.6049 X3

0.014706

0.042734

0.344119

0.7396

X3^2 0.001450 0.002102 0.689826 0.5098 X3*X4 -0.003364 0.005342 -0.629783 0.5464 X4 0.010226 0.092508 0.110545 0.9147 R-squared

0.605477 Mean dependent var 0.088775 Adjusted R-squared 0.161639 S.D. dependent var 0.106894 S.E. of regression 0.09787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10082 Sum squared resid 0.076635 Schwarz criterion -1.015431 Log likelihood 23.59074 F-statistic 1.364186 从结果看出,2

n R =0.605477*18=10.898586< 临界值16.9190,所以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6)序列相关检验

DW =1.1606,给定显著性水平 =0.05,查Durbin —Watson 表,n=18,k=3,得下限临界

值L d = 0.933,u

d =1.696,因为L d <DW=1.1606<

u

d 。根据判断区域知,不能判定是否有

自相关。

利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进行修正,得到如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27/12 Time: 21:10 Sample(adjusted): 1994 201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C -0.367436 0.286155 -1.284047 0.2234 X2 0.144312 0.012425 11.61430 0.0000 X3 0.478222 0.019522 24.49711 0.0000 X4 0.398567 0.026029 15.31245 0.0000 R-squared

0.999214 Mean dependent var 15.53771 Adjusted R-squared 0.998952 S.D. dependent var 7.665621 S.E. of regression 0.248179 Akaike info criterion 0.290598 Sum squared resid 0.739116 Schwarz criterion 0.535661 Log likelihood 2.529916 F-statistic 3813.133 经过修正,DW=1.7063,查表n=17,k=3,得到L d =0.897,

u

d =1.710,此时DW 值大

于L d 的值,但接近

u

d 的值,虽然没有没有完全消除自相关性,但我们认为认为该模型与上

述DW=1.1606,相比有了好转。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为:

4

32t 3986.04782.01443.0367436.0X X X Y +++-=

六、经济预测

利用Eviews 软件进行预测,结果如下:

七、模型评价

模型的主要不足在自相关的修正上,在进行一次广义差分后,DW 值只在L d 值和

u

d 值

之间,此时不能确定自相关的存在与否。由于时间与能力问题,没有进行多次的迭代,仅以第一次迭代的值为最终结果。这是本次模型的缺陷。

八、根据数据进行对GDP 的影响分析

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1443个百分点;当第二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782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3986个百分点。

因而,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产业与我国GDP 增长的变动关

系。结论是: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就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的发展相对平稳,说明我国已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加大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第一产业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产业工业处于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基本提供者。农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因而说来,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有力的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展,同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渠道之一。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九、政策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局面。

(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逐年上升,说明科教兴农、农业产业化、财政支持等农业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但就总体而言,仍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加强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应加大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资本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流动市场,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自建国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内部结构、地区结构都存在差异。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着重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

(四)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及转型。

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更能够提高就业率,稳定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依据产业的关联性,将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更能够有力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改革,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参考文献:

[1]陈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3

[2]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3]王怜,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7.5

[4]李延军,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

波特五力模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报告

波特五力模型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 摘要】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 力。竞争战略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偏好来理想 地加以改变。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竞价能力,供应商的竞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产业结构 五力模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波特1979年发表在〈哈佛商业 评论》中,题为竞争力如何塑造战略》(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 )的论文中。该论文的发表,历史性地改变了企业、组织乃至国家对战略的认识,被评为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 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论文之一。1980年他出版了〈竞争战略》一书,波特通过对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发展和完善了竞争战略理论。

波特认为,公司环境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与公司发生竞争的某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公司的战略选择,其特征决定了竞争作用力的强弱,进而决定了产业的利润率。企业要想拥有长期的获利能力,就必须先了解所处的产业结构,并塑造对企业有利的产业结构,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某一产品或投入的生产作业或功 能在某阶段内绝对数量增加时,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由于固定成本的分摊,产能越大,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就越多,每一生产单位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因此产品的单位成本与产能呈略往基点弯的曲线,其弯曲点的产量称之为经济规模。产业内的既有厂商如果在经济规模的产能上运作,产生规模经济,可阻止绝对数量较低、单位成本较高的潜在进入厂商进入市场。 2、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是指根基稳固的既有公司的产品在实 质或知觉上的微小差异让消费者感觉难以替代,一般是由过去的 促销、服务、产品特色、或因最早进入产业,而建立品牌认同 度、赢得顾客忠诚而形成的。而品牌认同也可能来自高的实际或心理上的移转成本,实际的移转成本是指产品规格的不兼容性,心理上的移转成本指对新产品的知觉风险,或是采用风险。有了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对河北省生产总值的影 响 专业:金融学学号:41016113 姓名:卢红吉 摘要: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1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GDP;可是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行业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各国划分不完全一致。我国的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省亦是如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整个省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20002013年全国25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对科技水平、国有经济比重、开放程度等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基本结论是: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国有经济比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负面作用,但影响程度较小。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以库茨涅兹(1989)为代表的收入决定论和以罗斯托(1988)为代表结构决定论。学术界支持罗斯托结构论的文献如David B. Audretsch等(2002)对欧盟国家19931997年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偏离度关系的研究;Peneder.Michael(2003)通过对28个OECD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总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相关变量建立的增长模型等。与之相对应,Masakazu Katsumoto (2004)和Chihiro Watanabe(2005)对100个国家近20年来的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变量进行分析,证明了库茨涅兹收

入决定理论的有效性。B.Sharma(2003)对澳大利亚制造业对R&D投入策略依赖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Josef C. Brada 对美国制药业发展与东西部技术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B. Asgari和A. Nagamatsu(2003)认为R&D活动、功能开发与同化能力良性循环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帮助企业增强竞争与决策能力,从而促进日本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学术界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自杨治(1985)将西方产业经济学引入国内以后,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内的产业结构研究文献才逐渐增多起来。 李国璋和武玉洁(2008)对于个别省份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赵春艳(2008)对我国各省19962005年人均GDP及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关系的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显著。周叔莲和王伟光(2001)认为具体有促进劳动分工、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影响需求结构以及优胜劣汰;隋广军等(2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模仿型技术。盛昭瀚和高洁(2007)与唐德祥和孟卫东(2008)分别应用演化经济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R&D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陈国宏和邵?S(2001)运用AHP方法对产业结构给予量化后对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因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 (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 (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中国 第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大,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芝加哥自1837 年设市以来,芝加哥作为五大湖的中心、国家

铁路干线枢纽,处于盛产钢铁、牲畜和农产品的中西部,其 北美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成就了城市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繁荣。但是自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也没能逃脱席卷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从60 年代开始,芝加哥就研 究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80 年代最 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制造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由制造业基地向全球 化城市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03 年 城市人口回升到290 万人,市区面积591 平方公里,成为 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的中心,被称为美 国的制造之都、金贸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 心,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2003 年芝加哥生产总值1100 亿美元,人均4.1 万美元。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战略位置的城市往往倾向于脱离 其所在的地区,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但芝加哥 是个例外,它同地区经济的联系极其紧密。大芝加哥地区 的内地贸易要多于世界贸易,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 赖于制造、仓储和交通业的发展。中西部的很多小型工业 城市仍然是机械、机床、汽车配件和其他产品的强有力的 出口方。芝加哥正是依靠综合、密集和多样化的中西部经 济,完成了其全球化城市的转型。 与美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制造商。中西部的资本货物(如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建设 机械等)以及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产业的就业和总产出仍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制造业的密集对芝加哥有直 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芝加哥都市地区仍保留了制造 业,其产量和海外出口仍很可观;间接影响是芝加哥很多 商业服务来源于或关联于地区制造业甚至是农业。芝加哥 与中西部各州之间相互依存度高,这也是城市得以保持活 力的一个原因。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极度繁荣,促使高 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 进一步推动了陆地交通的兴盛。而芝加哥是全美交通改革 速度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它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 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诸多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产业构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人们所提到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也就是产业结构比较直观的反映。事实上,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研究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及其作用方式演化的规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态势和相互关系;二是分析不同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研究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反映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方式,也包括产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方面的联系。 而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持续良性发展。从本质上讲,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提高社会各种资源的总和不断转化为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效率和效果,这样才能以最优的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产业结构优化通常需要一个地区建立以某一个或几个高效率、有优势的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结构关系,最终形成“优势突出,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到区域而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与限制等多种经济发展要素,明确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特定的产业政策,以实现区域内产业内和产业间发展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分析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地区健康发展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问题,对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了中国产业状况着重对重庆市合川区业结构及其现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合川区地理位置概括 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重庆市北大门,距重庆56公里。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是重庆北部地区中心规划城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县、潼南县,北接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蓬溪县。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全区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为155万人,城市人口40万。合川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合川是重庆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合川三江汇流,煤炭、岩盐、天然气、锶矿和石灰石储量丰富,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 二、合川全区产业布局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合川全区已形成了“一园六区”(核心区、大石综合产业区、草街工业区、渭沱化工产业区、三汇工业区、北汽银翔工业区)的发展格局,规划为“一园六区”的发展格局,规划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30平方公里。近年来,全区经

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庆啤酒、盐化工等120多家企业建成,北汽银翔、安全产业园、轻纺工业园等63家企业在建,新增厂房面积140万平方米、倒班房及办公楼面积31万平方米。2011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突破,达356亿元;财税总收入实现12.3亿元,年递增速度110%。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75亿元,建成核心区、草街工业区、城北工业区等50公里骨干路网和水、电、气、通信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5万平方米IT电子类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轻纺类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机电类标准厂房进展顺利。 合川区的“一园六区”的产业分布,是典型的极核式产业分布。通过实行区域增长极,由于增产极的投资环境优于其他地区,于是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 图1、合川区主要工业园区分布 三、合川产业结构分析。 合川区顺应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并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地方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0802班王玉娟 2008324030924)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影响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2影响产业结构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产业结构的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要求。由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和一系列数量比例关系,所以第二次产业的发展必须与第一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产业结构合理,才能保证各产业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在产业结构分析中除了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之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都是产业结构分析的重点。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 -share Method , 缩写成SSM )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儿·B ·克雷默于1942 年提出的,后由邓恩和胡佛在应用中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依据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我们将被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是结构分量,反映区域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经济增长因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另一个是竞争分量,它反映区域内各产业增长是因不同与标准区域相应各产业的增长引起,因而它提供了区域的产业增长优势与劣势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等信息。 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Fj(T)表示T 时期全省j 产业经济活动水平(用j 产业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Fij(T)表示T 时期i 区域j 产业经济活动水平(i=l ,2,3,?,n ;j=1,2,3,?,m);F(T)表示T 时期全省所有产业经济活动水平之和(可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其中T=t 。为基期,T=t 为研究期。即 ()()1m j j F T F T == ∑ ()()1 n j i j i F T F T ==∑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一个县(市)域的经济增长(Gi)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全省增长份 额(Ri)、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和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i),用关系式表示为:Gi=Ri+Pi+Di , 从而将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量分解为三个分量。 区域某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也可以分解为全省增长份额(Rij)、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j)和区位份额(竞争力份额Dij)三个分量,即Gij=Rij+Pij+Dij ()()01 1 []m m i ij ij ij j j G G F t F t ====-∑∑ (1)、全省份额分量(R) ()() () 01 1 0[ 1]m m i ij ij j j F t R R F t F t ====-∑∑ 上式中,() () 0[ 1]F t F t -为全省GDP 增长率,Ri 代表假定i 地区各产业均按全省GDP 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份额。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增长水平,则区域的总偏离值为正;反之,为负。 (2)、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 ()() () () ()01100[]m m j i ij ij j j j F t F t P P F t F t F t ====-∑∑ 式中,Pi 代表i 区域按照全省第j 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全省GDP 增长率所实现 的增长额之差,反映了该区域第j 产业随全省第j 产业增长(或下降)而增长(或下降)的情况。

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e4508068.html, 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贵平 来源:《时代金融》2017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几经调整,三次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2003年,昆明市总体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昆明市及其所辖范围内 人均GDP约16308元,同比增长8.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为7.3:46.4:46.3。自2004年以来,三次产业格局呈现二三一特征,一产同比增长4.3%;二产同比增长14.6%;三产同比 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7.0:48.2:44.8,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基本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在昆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仍有一定的差距。作者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角度出发,分析了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对区域差异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一、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 作者以昆明市各辖区、县(市)为基本地域单元,从时间序列、空间分布两方面对昆明市2003~2013年区域人均GDP差距进行分析。 (一)时间序列上昆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经济学中,习惯用标准差(S)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在绝对量上的变化,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V)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变化,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可用公式表示,其中Yi为第I个区域的人均GDP,Y0为 N个区域GDP的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利用此公式及相关数据得出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 的差异状况(表1)。 分析绝对差异,我们容易看出,2003~2013年期间,除2003~2004年,各区域人均GDP 的绝对极差出现短暂缩小之外,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的绝对极差及标准差整体呈逐年增长之势,即昆明市各区域经济发展在绝对量上的差异在拉大(表2)。相对于绝对量的变化,昆明市各区域人均GDP的相对差异逐年变化并不明显,呈下降、上升交替变化。2003年以来,相对极差由2003年的14.50下降到2013年的6.87,变异系数由2003年为0.86下降到2013年降至0.59,除2004年降幅较大外,昆明市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整体呈稳步下降趋势仍很明显(表3)。 从数据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绝对差异代表的是量的变化,从昆明市人均GDP绝对差异量逐年加大不难看出,2003年以后,特别是2007年以来,伴随着昆明市产业结构转型,昆明市各辖区区域经济增长量的差距正逐步加大。而相对差异代表的是变化率,从昆明市人均GDP相对差异整体缩小趋势容易得出,2003~2013年昆明市昆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正逐

三大产业(二)

三大产业(二)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所达到的高度也越高。产业结构高度化,就是产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化过程,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化的过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化的过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的过程。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如表格中提到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其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讲解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要从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两个角度实行。讲成绩如下表格: 通过图表能够看出,中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1997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中波动,变化幅度不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基本上表现上升趋势,改革开放20年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也是变化的。我们在小范围做的调查与社会大环境的情况是协调一致的。这使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是好的,中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的差别正在拉近。其次,指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第一、二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框题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在讲第一点意义之前,媒体显示:没有人是贫困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 通过大屏幕上的至理名言,使学生明白: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尤其在现代社会知识是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知识的转播离不开教育,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如同知识对个人的作用一样重要。 要求学生们以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为例(能够引用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论证第一点意义。(注:之所以选择这个角度,即能够讲清第一点意义,又可使学生理解到知识的魅力与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 教师总结时,既能够举出瓦特、爱迪生等个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的例子,又能够举出韩国、日本等国家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推动国家现代化的例子。 在讲第二点意义之前,先拿出一道讨论题要求同学们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分析出第二点意义。讨论题是:我国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贫困窘迫,但社会的犯罪率比较低。现在生活富裕了,但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北京为例,犯罪率居高不下,据调查犯罪分子中刑事犯罪分子绝大部分都是无业人员。你认为犯罪与就业相关系吗?是一种什么关系?根据中国当前农业现有1.2亿剩余劳动力,城镇有大量下岗工人的国情,应该把这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产业经济学》试题 专业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产业经济学是一种() A、微观经济理论 B、中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有效竞争理论是由()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5、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6、广告的作用() A、有利 B、有弊 C、有利有弊 D、无利 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长期性的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定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8、以下哪种联系方式不属于按照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联系分类的方式() A、前向联系 B、后向联系 C、环向联系 D、价格联系 9、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 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10、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

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第一产业的有() A、农业 B、渔业 C、畜牧业 D、林 业 2、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 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贸易保护政策 3、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A、企业规模 B、进入壁垒 C、市场容量 D、产品差别化 4、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符合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3、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4、产业组织考察的是组织之间的关系。() 5、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 6、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7、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产业转移只具有促进作用。() 8、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技术进步。() 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

论产业结构对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09统计一班李榕邹哲渝王力维【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大学-资环学院-王海林-109)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因素,也有需求、供给、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联系,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其中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因素、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国际贸易与投资、产业政策(包括制度与社会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 1.1经济发展因素是制约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的最基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所处的的历史阶段、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经济总量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等,比如以三次产业的发展阶段划分有: (1)工业化前期:区域产业结构单一,一般以第一产业为主,农业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单一型的第一产业为主,一、二、三的排列次序,演变为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一、三型的结构组合; (3)工业化稳定阶段:第三产业的就业率往往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位次,往往表现为二、三、一型组合特征; (4)后工业化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二、一型的结构模式。2、供给方面的因素 2.1资源稟赋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先天具有的。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其产业结构或多或少具有资源开发型的产业结构,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稟赋在一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国山西省就是依靠巨大的煤炭资源储量发展的。但由于资源稟赋的先天性的特点,是人力因素难以改变的,同时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动仍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世界上各国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激烈争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2人口因素 人口,既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又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的规定。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价格低廉,一般就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之,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率小于资本边际产出率,投资者就会将资金投向资金密集型产业。另外,产业结构与人口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资本量既定的条件下,会因劳动力素质的不同而引致不同的边际资本—产出比例。当前,我国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人口总体素质水平较低,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变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 2.3资金供应 资金供应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资金的充裕程度和资金向不同产业方向投入所形成的投资配量的比例即投资结构两方面。其中前者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储蓄率、资本积累的因素影响。后者主要受投资倾斜政策、投资者的偏好、利率、资金回报率的影响。实际情况是对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对部分产业投资,将会推动这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投资比例不同,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2.4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的根本推动力,包括生产领域各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及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1. S-C-P三者间的关系?答: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内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 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 2.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内容及政策主张?答:内容:市场内的企业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衡量可竞争市场的一个方法是看该市场的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低,企业退岀就越容易,从而企业进入决策不会太小心谨慎,在位企业面临的进入压力越大,市场就越接近于可竞争。政策主张:潜在的竞争完全可以替代政府的规制。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不如说是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竞争压力的存在关键是要尽可能降低沉没成本 3. 试述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答:市场的集中度;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和退岀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4?试述主导产业的作用。?答:1)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2)形成持续高速增长的增长 率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 5.试述古典企业模型?主要从技术角度岀发,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个产业最佳产岀水平和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企业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佳生产范围的决定问题。 6?试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决定的。 答: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的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是固定不变的。他只有通过 调整可变要素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从整个行业来看,在短期内,不仅该行业现有厂商的厂房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且该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是固定不变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较短,现有厂商来不及调整其厂房设备等资产,而其他厂商也无法建造岀新的厂房设备从而进入到该行业中来。 长期:所谓的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的准 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需的总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 发生变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 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岀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7?试分析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答:1厂商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垄断市场或寡 头垄断市场2价格歧视要求厂商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厂商可以从地域、年龄、收入、消费习惯等多方面来划分顾客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消费者通过转售套利8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答: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1)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次产业内部的比例要相互适应。(2)各次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2级管理学院会计系1班申路平)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采集1981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基于Eviews,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而得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出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可持续发展 目录: 0引言 (2) 1问题提出 (3) 2数据说明 (3) 3模型设定 (3) 4参数估计 (3) 4.1建立工作文件 (3) 4.2导入数据 (3)

4.3估计参数 (3) 5模型检验 (3) 5.1经济意义检验 (3) 5.2统计推断检验 (3) 5.3计量经济学检验 (3) 5.3.1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3) 5.3.2随即扰动项序列相关检验 (3) 5.3.3随机扰动项异方差性检验 (3) 5.3.4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3) 5.3.5Granger因果检验 (3) 5.4回归模型的其他函数形式 (3) 6结论 (3) 7建议 (3) 8参考文献 (3) 9致 (3) 0引言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反过来,经济的增长也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跳

出现有的产业框架,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1问题提出 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就是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转移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有机统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供求失衡,而且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劳动和资本使用的收益差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与流动,改变市场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总产出的增加。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或国家发展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会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根据我国2014年统计数据,第一、第二产业增速均低于全年GDP增速,唯有第三产业高出全年GDP 7个百分点。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两年超过第二产业,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仅为48.2% 。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年份国生产总 值(亿元) 第一产 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GDP增 长率(%) 第一 产业 增长 率 第二 产业 增长 率 第三 产业 增长 率 1981 4891.6 1559.5 2255.5 1076.6 5.2 7.0 1.9 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