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极其重要

第九章英国法

一、法律渊源

(一)普通法

形成: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统一司法机构的建立

1、普通法院制度↗民事诉讼高等法院(私人民事案件)

僧侣贵族\↗御前会议

御前会议↑↘王座法院(刑事和国王民事案件)>

高级官吏/↘理财法院→理财法院(皇室财政税收案件)

2、亨利二世司法改革

(1)1179年,温莎诏令将巡回审判改为定期永久性制度

(2)1166年,克拉灵顿诏令建立由陪审团参与审理的刑事司法制度

(3)1176年,诺桑普顿诏令建立由皇室法官进行调查的刑事司法制度

(4)1179年,大巡回审判诏令

基本原则:遵循先例

主要特征:程序先于权利

(二)衡平法

形成:社会经济关系快速发展

普通法自身缺陷:1、保护范围有限,由令状确定

2、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形成,内容僵化

3、以损害赔偿为主,救济方法有限

(三)制定法

种类:欧洲联盟法;国会立法;委托立法

二、宪法

(一)渊源:宪法性文件;宪法惯例;宪法判例

(二)宪法性文件

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臣民权益,成为《权利法案》的典范)

1628年《权利请愿书》(重申《大宪章》对王权的限制及对臣民权利的允诺)!

1679年《人身保护法》

1689年《权利法案》

性质:奠定君主立宪制政体的重要宪法性法律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内容:1、未经国会同意,国王不得实施或终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款;

不得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不得滥施

酷刑和罚款

2、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

3、议员在国会地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会以外任何机关的询问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911年与1949年《议会法》

(三)基本原则:议会主权原则;分权原则;责任内阁原则;法治原则

(四)特点: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延续性

英国宪法的内容很不确定

英国宪法是柔性宪法

三、信托制

(一)概念:财产所有人为了第三人的利益,将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的制度

(三)受托人的权利:有权按自己的意愿管理信托财产

有权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出售信托财产并进行投资

有权按规定取得报酬

(四)受托人的义务:按规定将将信托财产的收益交给受益人,以公正态度对待各受益人

定期向受益人提供充分的收支账目报告

除非得到委托人或法院许可,不得把自己的职权委托他人行使

不得从所经营的信托财产中牟利,不得购买信托财产

始终善意地为受益人的利益进行管理

四、对价制度

(一)概念:以自己的诺言去换取对方的诺言;或,为了使对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而以自己对等的行为来作保证

(二)原则:对价无需相等

过去的对价无效

履行原有义务不能作为新诺言的对价

平内尔原则(部分免除无效)

不得自食其言原则(衡平法上之禁止推翻/承诺禁反言)

第十章美国法

"

一、《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

内容: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

宣称人人生而平等

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暴行

宣布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影响:鼓舞和推动美国乃至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为日后诞生的美国宪法奠定政治和思想理论基础

二、《邦联条例》

时间:1777年11月15日,大陆会议通过;1781年3月1日起生效

内容:没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中央政府的权力小,各州的权力大,保留各自主权

国会采取一院制

三、《联邦宪法》

时间:1787年9月15日通过草案;1789年3月4日起生效

基本原则:1、分权原则

以列举方式授予联邦权力:联邦立法权;联邦司法权;外交权;军事权

货币与度量衡;设立邮局;征税与计划福利;

保障著作和发明专有权;接纳新州与管理州

际事物;提出宪法修正案与修正宪法

以禁止性条款规定各州不得行使的权力

2、制衡原则(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

3、限权政府原则

,

影响:是美国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

美国宪法所设计的制度对很多国家产生了影响

四、法院组织

(一)联邦法院

/首席法官

地区法院→(巡回)上诉法院→最高法院—8名法官

联邦专门法院↗

(二)州法院

基层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

五、美国法与英国法的联系与区别

同:法律渊源相同;法律分类一样;法律风格一致;重视法律程序;法官作用突出

异:因地制宜移植改造外来法;法律体系实行一国双轨多元制;

制定法和判例法具有极大的伸缩性;重视成文法的制定和作用;

独创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色彩

六、美国法律地位

成为普通法系中与英国法并驾齐驱的又一代表性法律

制定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宪法中所体现的分权、制衡、法治原则奠定资产阶级宪法基本格局

首创违宪审查制度,开创宪法监督和保障制度的先河,推进宪政制度的发展

创造立法与司法的双轨制,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提供经验

@

刑法率先创造缓刑制度,将教育刑观念和人道主义观念引入刑法改革

第十一章法国法

一、《人权宣言》[背景无需记忆,仅作理解之用]

背景:18世纪启蒙思想传播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爆发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8月26日国民会议通过

性质:法国大革命中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内容:集中体现启蒙思想家思想

人权:天赋人权(卢梭)

|

政权:主权在民(卢梭);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法治: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罪刑法定原则;不溯及既往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影响:推动法国大革命

对法国宪法与法制发展起到先导作用

对法国乃至世界人权、公民权和权力分立等观念和法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1793年宪法》

背景: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君主立宪统治

1792年9月,废除王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雅各宾派执掌政权

时间:1793年6月24日国民公会通过草案;7、8月间公民投票批准

性质:雅各宾派政权的结果;因其政权的失败而未实施

特点:序言为新的《人权宣言》,强调民主精神与平等原则

法国第一部共和宪法

突出人民主权和普选权,法国最民主的一部宪法,当时世界最为进步的宪法

摒弃三权分立;按照卢梭主权不可分割思想设置

影响:对法国宪政运动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1848年宪法》

背景:1848年2月,爆发“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时间:1848年11月4日,制宪议会通过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

内容:将“博爱”载入宪法,与“自由、平等”并列

赋予公民新权利:废除奴隶制度、义务教育等

建立一院制议会,行政权属于总统

四、《1875年宪法》

背景: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

1870年9月,推翻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帝国,组建临时政府时间:1875年2月24、25日和7月16日,国民议会通过

组成:《参议院组织法》、《政权组织法》、《政权机关相互关系法》

性质:法国历史上唯一一部并非系统完整的宪法典宪法

内容:肯定共和制,赋予总统过大权力

~

缺乏对公民权利的设定和保障

确立两院制议会

确立《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巴士底狱攻陷)为国庆日

五、宪法文化特点

1、宪政体制的多变和不稳定性

2、历次修宪均表示遵循大革命基本原则,将《人权宣言》作为宪法基础(《1875年宪

法》除外)

3、宪法制定、修改程序和解释权的特殊性

4、始终保持宪法的成文法典形式,习惯法一般不起作用

5、现代法国宪法的发展,呈现出不断扩大政府行政权力、削弱议会立法权、加强正当

组织权力、提高文官地位、增加委任立法等趋势

六、《1804年民法典》

"

背景:《人权宣言》原则的确定

1799年,拿破仑建立执政府

时间: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合并若干年单行法典

性质: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民法典

渊源:习惯法、罗马法;革命前的王室法令和革命时期立法

内容:民事主体;建立出生、结婚、离婚和死亡的记录;结婚;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

离婚;财产权;继承和赠予;契约、准契约和侵权行为;法定抵押、裁判上的抵

押和约定抵押;时效

特点:反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的权利观

比较完整确立了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权利平等;所有权不可侵犯;契

约自治;过失责任原则

保留着旧制度的若干内容:维护父权制家庭的传统;重新确立夫权;有限的离婚

自由;未给予非婚生子女完全平等的地位体例上继承罗马法传统,内容上注重实际效用

影响:上承罗马法基本精神与内容,下接《德国民法典》

统一法国民事法律,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巩固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经济基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成为世界各国立法范本

七、法国法与大陆法系

[翻阅课本第272页]

八、英美法系(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

[翻阅课本第181页]

重要

~

第三章古希腊法

一、德拉古立法

时间:公元前621年

内容:能够自备武装者才享有公民权

将贵族会议选拔官吏改为公民抽签选举

组成一个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四百零一人议事会

评价:维护贵族利益,开启雅典成文法发展

二、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594年

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

以拥有的财产为标准重新划分公民的等级,废除贵族政治上的世袭特权

设立陪审法庭和四百人会议

采取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

废止德拉古法,创立遗嘱继承制度

评价:改良主义的民主革命

三、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509年

内容:根据地域原则重新划分居民。

创设五百人议事会(限富农与骑士)与“十将军委员会”

确立“贝壳放逐法”(陶片放逐法)

~

评价: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最终完成

四、伯里克利改革

时间: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

内容:官职向所有等级开放,取消任职资格的财产限制

公民大会基本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具有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性质

实行官职津贴制

评价:雅典民主制的顶峰

五、雅典民主制

原因:领土狭小,人民互相比较熟悉,国家政务比较简单

氏族势力比较软弱,工商业贵族阶层力量不断壮大

奴隶和自由民数量对比悬殊

特点:实行直接民主制,即雅典城邦的政治主权属于公民,公民们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官制实行义务职和“合一制”

监督制度完善且发达

第四章罗马法

一、《十二表法》

制定: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组成十人委员会

公元前451年,制定十表

公元前450年,改组十人委员会,补充两表

{

性质: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古代奴隶制法

内容:固定自由民与奴隶不平等的地位与权利

维护私有财产

规定债务奴役制

保留原始社会遗迹

地位:体现平民斗争的胜利结果

冲破贵族对法律知识和司法权的垄断

为罗马法发展奠定基础

三、《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时间: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进行系统的、大规模的法典编纂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律》

四、法学家解答和著述

作用:解答法律问题;指导诉讼;撰写契据;注释、整理和编辑罗马法的各种渊源

内容:公元前254年,科伦卡纽斯将所有法律文献公开,教授世俗青年学习法律公元1至2世纪,普罗库路士派与萨比努士派法学论战

约130至180年,盖尤斯撰写《法学阶梯》

公元426年后,五大法学家(帕比尼安、乌尔比安、盖尤斯、保罗、莫迪斯蒂

努斯)解答和著述

五、裁判官立法

[翻阅课本第66至67页,考试概率不大]

六、罗马法的复兴

[翻阅课本第75至77页,考试概率不大]

七、罗马法的影响及其原因

(一)影响:形成罗马私法体系

~

罗马法许多制度和原则对资产阶级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罗马法中许多概念和术语为后世资产阶级立法所继承

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学说及其发展成果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学重要组成部分(二)原因:1、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上的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对简单商品生产关系及其财产关系有着详细和明确的规定

2、内容和立法技术详尽,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辞确切、严格、简明和

结论清晰的特点

3、所体现的理性原则、衡平观念等适合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4、罗马统治阶级运用武力扩大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律

一般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一、概念

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6世纪,西亚两河流域地区各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

二、汉穆拉比法典

(一)概念

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第六代王汉穆拉比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制定《汉穆拉比法典》(二)内容

社会结构:

↗阿维鲁穆[特权阶级]——国王、大臣、僧侣、商人、高利贷者、自等级制→自由民耕农、手工业者

\ ↘穆什钦奴——处于公社之外而依赖于王室经济为王室服务的人…

↘奴隶

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和有限度的私有

债权法:契约的种类与形式要求/利息/人质

婚姻、家庭、继承法(家内继承/诸子均分)

(三)留有原始习惯残余:同态复仇、私刑、神明裁决、发誓

第二章印度法

一、法的渊源

吠陀:《梨俱吠陀》(赞颂明论)/《耶柔吠陀》(祭礼明论)/《娑摩吠陀》(歌曲明论)/《阿达婆吠陀》(巫术咒语汇集)

法经

:

法典:摩奴法典

佛教三藏:经藏、论藏、律藏

国王诏令:阿育王与佛教——岩石法

二、种姓制度

概念: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谷底印度法的核心内容

内容:婆罗门(祭司种姓)

↓宗教祭祀大权

刹帝利(武士种姓)

↓军政大权

吠舍(平民种姓)

:

↓商业、农业生产

首陀罗(奴隶)

第五章日耳曼法

一、概念

欧洲早起封建制时期在日耳曼国家中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总称

二、蛮族法典

由于民族大迁徙,社会大变动,产生出大量急需解决、调整的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

为了应对纷乱的社会局面,强化新建立的封建制度,受到罗马法律文化影响的各个日尔曼王国纷纷在本民族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篡成文法典,史称蛮族法典

三、内容

(一)财产制度

对动产严格保护——侵犯他人动产,负赔偿责任;丧失自己动产,行使追及权(二)土地制度

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制[实质:土地公有制]

大土地所有制[由国王恩赐给贵族、亲兵、教会等;自由处置、继承]

采邑制[为国王服兵役、服从国王命令、交纳税收;终身享有,不得继承]

份地[抽签分配;为国王服兵役;可继承;不交税]

(三)法院组织

[翻阅课本第86至87页,考试概率不大]

第六章教会法

一、渊源

1、圣经

旧约:《律法书》(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十诫、《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先知书》、《圣录》

新约:《福音书》4卷、《使徒行传》1卷、《使徒书信》21卷、《启示录》1卷

2、教皇教令集

3、教会法典

4、世俗法渊源

二、内容[婚姻、家庭、继承、契约]

[翻阅课本第98至102页,考试概率不大]

说明:

1、上述内容需结合《外国法制史复习提纲精要》

2、上述范围为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仅供参考

3、上述课本为法律出版社《外国法制史(第四版)》

(何勤华著,2006年7月第四版;2008年10月第六次印刷)~

自考《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01年10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圣训;是指穆罕默德本人的言行及默示,是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之一。其作用为补充《古兰经》,使之具体化。最权威的圣训汇编是《布哈里圣训实录》(或《穆斯林圣训实录》)等六大圣训集。 37.星宫法院;是公元16—17世纪英国设立的一种旨在惩治不驯服的贵族,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封建进步人士的专门法院。它是专制君主行使专制权力的工具,审断案件往往任意枉法,以严刑拷问和秘密审讯为特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伊始的1641年,星宫法院被废除。 38.“二重内阁”;是19世纪末日本帝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军部权重势大,独立行使军权,成为超内阁的最重要的国家机关。“二重内阁”反映出日本帝国国家制度中的军事性和封建性,对后来日本走上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有重大影响。 39.法律重述;是经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判例法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普通法原则和规范加以重新阐明,并以法典形式编纂成册。法律重述的出版使复杂的普通法得到简化和系统化,方便了司法者的运用。 40.魏玛宪法;是1919年德国制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第一部宪法。它以专章规定“经济生活”,以“经济宪法”而著称;同时列举了较多的公民权利并标榜社会主义原则。魏玛宪法对现代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2年1月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物权;是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有时又指对人们有益的、能满足需要的东西。 2.圣训;是先知的言行及默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法的基本渊源。 3.军部;是指直隶于天皇的参谋本部、海军司令部、内阁中的陆军省和海军省四个机关的总称。 4.统一商法典;是普通法系中一部具有美国特色的商法典,它是在综合过去诸单行商事法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当时通行的商业判例法而制定出来的,是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结合的产物。 2004年10月 36.蛮族法典;是西欧中世纪初期各日耳曼王国编纂的法典的总称,因日耳曼人称为“蛮族”而得名。内容为各日耳曼部族的习惯的记载,是日耳曼法成文化的产物,包括《撒利克法典》、《伊尼法典》等。37.《大宪章》;是英国中世纪最重要的一部制定法,内容广泛,涉及国王同贵族的关系,等级制、不动产法、债务关系、刑法、诉讼法和城市自治等,使国王权利受到许多限制。由于《太宪章》宣布,未经“全国公意”不得征税,非经合法裁判不得逮捕、监禁、放逐及没收财产等等,以后曾被资产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并被确认为英国最重要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38.私犯;包括对物和对人两种。对物私犯指非法损害或破坏他人的财产,如杀害他人的奴隶、牲畜以及毁损其它物件,加害者要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对人私犯指加害他人的身体或用语言、文字侮辱他人名誉的行为。 39.美国《邦联条例》;是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文件,于l777年颁布。规定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各州保留主权,国会(邦联的最高权力机关)的权力主要是处理对外事务和洲际事务。l787年被美国联邦宪法所取代。

自考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20170428

自考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2017年总结) 注:根据2012年-2017年试题真题总结,结合自考教材,亦可用作学士学位的复习资料。201310 3”代表该处于2013年10月的真题出现3分,即名词解释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25*1’+多项选择题5*2’+名词解释题5*3’++简答题4*6’+论述题1*12’ 1.楔形文字法: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 总称。201310 3”由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一种古老文字。 2.《乌尔纳姆法典》:2016103” /201201 3”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乌 尔国家统一了两河南部地,第三朝国王乌尔纳姆为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所创制,开创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法典化时代。 3.《汉穆拉比法典》:201604 3” /201301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吸取两河流域原 有楔形文字法的精华制定的法典,是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分为序言(以神的名义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正文(保证法院公正审判的规定)、结语三(告诫后人)三个部分。法典的基本内容: ◆君主专制制度 ◆等级制度:将全体居民分为自由民(阿维鲁:直译为“丈夫”,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适用同态复仇的人身伤害;穆什凯努:直译为“小人”或“顺从者”: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人身伤害以赔偿银子来解决)和奴隶两大类 ◆财产法:巴比伦实行土地公有制。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 ◆契约制度:重要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借贷和财产租赁最为流行。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婚姻关系实行的是具有买卖性质的契约婚姻。无契约,无婚姻;子女在家庭中没有独立地位;男子才享有充分的继承权。 ◆犯罪与刑罚制度:危害法院公正裁判罪(第1条诬告处罚);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规定最多,处罚最严厉);侵犯家庭罪。 ◆法院组织与诉讼制度:诉讼完全由私人提起;确认的可采信的证据包括:证人的证言;证物;宣誓;神明裁判。 4.古印度法:201301 3”是印度奴隶制时期法律制度的总称,内容包括婆罗门教法、早期佛教法及国王政府颁布的 敕令。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婆罗门法的渊源有: ◆吠陀:(原意“知识”),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是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其中《梨俱吠陀》最古老。 ◆法经: ◆法典:最为著名的是《摩奴法典》,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规的法律典籍,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 国王的敕令:阿育王在诏令中要求人们遵循佛法,并设立了“正法官”监督。刻在岩碑上的诏令被成为“岩石法”、“石柱法”。 佛教法的中心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5.古印度法的基本制度 种姓制度:201510 3”/ 201201 3”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与种族、姓氏有密切关系的社会集团,各集团严格实现族内婚,职业世袭。再生人:201210 3”根据古印度法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梵天口中生出,最洁净)、刹帝利(梵天双臂生出,最有力量,掌握军权)、吠舍(梵天腿中生出,最勤奋,职责为不断增值财富)三个种姓可因入教而获得宗教上的再生。首陀罗(生于梵天脚下):非再生人。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汇总(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楔形文字法:是指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个奴隶制国家以楔形文字镌刻而成的法律的总称。它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而逐渐走向消亡。 2. 《汉穆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穆拉比时期制定的,故又被称为“石柱法”。《汉穆拉比法典》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之大成,标志着楔形文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它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各种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截然不同。 4. 罗马法: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个时期的法律,由包括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它是随着古代罗马社会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5. 日耳曼法:是欧洲早期封建制时期在日耳曼国家中适用于日耳曼人的法律的总称,从性质上讲属早期封建制法。 6. 教会法:广义上,泛指整个基督教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制定和编纂的各种规则和章程;狭义上特制中世纪这一时期在西方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罗马天主教的法规。 7. 《圣经》:既是基督教各教派信仰的基础,也是其法律的总源。其中的摩西十诫一直是教会法的中心内容,被视为“基本法”。《圣经》是教会立法的权威性依据,而且本身也享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宗教法庭甚至世俗法庭审判所依据的准则。 8. 普通法:指的是由英美国家普通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则。它既区别于由立法机关创制的制定法,也区别于由衡平法院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衡平法。 9. 遵循先例原则:是普通法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即“以相似的方法处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规则与实践”。换句话说,一个法院先前的判决对以后相应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具有拘束力。 10. 《独立宣言》:于1776年通过,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思想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为日后诞生的美国宪法奠定了政治和思想理论基础。 11. 美国违宪审查权: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通过审理有关案件,解释宪法并宣布联邦法律或州宪法和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如发现州宪法和法律或联邦法律与联邦宪法相抵触,可宣布其违宪。12. 《人权宣言》:全名《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是法国在1789年8月26日革命高潮中制定的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政治纲领,也称法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对法国以至世界的人权、公民权、权力分立等观念和法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13. 潘德克顿法学:自15世纪以来,德国对罗马法的研究,形成了所谓“潘德克顿法学”,其核心是私法学。它是罗马法原理与德国固有法相结合的产物,并为德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学说基础。 14. 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15. 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900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个世界性法律体系,是在西方近代化过程中,欧洲各国复兴罗马法依照法国立法模式制定自己的成文法典,并将其强制推行到自己的殖民地而止步形成的。

外国法制史重点整理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楔形文字法 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镌刻的法律的总称,包括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等建立的国家所适用的法律。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有自己的特征,以《汉姆拉比法典》为代表法典,对人类法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汉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颁布。因铭刻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故又称《石柱法》。容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买卖奴隶等。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部法典。现存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3.《摩奴法典》 它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是婆罗门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这部法典是对婆罗门法的总结和继承,是佛教法的渊源。4.种姓制度 是《摩奴法典》中明确规定的制度,是印度法的特色,对印度整个社会影响很大。它包括四个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贵,义务和职业是传授宣传吠陀,主持祭祀,以及接受布施;第二种姓刹帝利担任国家的重要官吏,执掌军事和行政大权,地位仅次于第一种姓,这两个等级为特权者,免税;吠舍为第三等级,多为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主要从事“照料家畜,布施,祭祀,经商,放贷,耕田”等;第四种姓为首陀罗,最低贱,多为奴隶。 5.《十二表法》旧译“十二铜表法” 古代罗马国的主要法律。制定于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块板上,故称。容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与监护、所有权与占有、房屋与土地等。是留传下来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 6.市民法 是罗马固有的,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罗马公民以外的外来人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不受其保护。由于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经济不发达的初期形成的,所以具有容原始,围狭窄和注意形式主义等特点。 二、问答题 1.楔形文字法的基本特征。 (1)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序言、法律文本和结语 (2)统治者将法律描绘为神的体现 (3)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2.《汉穆拉比法典》的基本容和特点。 主要容和特点:君主的权力来源于神;窃取神庙或宫廷的财产的处刑是:死刑;法典将自由民分为两类: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前者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也包括自耕农,独立手工业者,地位比后者高。 3.古代印度法的渊源。 古代印度法的发展和密不可分,按其历史发展,主要渊源包括(1)吠陀: (2)法经:附属于吠陀,是对它的解释和补充,约成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以散文体裁写成。它主要是祭祀的规则和教徒的生活准则,没有统一文本,各教派均有自己的法经,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法经流行。(3)法典(也有人主称“法论”,以区别于近现代的法典):婆罗门祭司编成的教法典籍,它所包含的纯粹法律规比法经多。全部法典陆续出

外国法制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楔形文字法 1.《乌尔纳木法典》: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除序言外,有条文29条,内容涉及损 害与赔偿、婚姻、家庭和继承以及刑法等方面,它反映出当时私有制的一定发展水平以及法典对奴隶主利益和私有制的坚决维护,标志着古东方法进入了成文化阶段,并对以后的两河流域立法产生了深渊影响。 2.《汉穆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第六代王汉穆拉比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并制定了该法典。汉穆拉比法典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之 大成,它的制定,标志着楔形文字法乃至整个古东方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汉穆拉比时期两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发展状况,而且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是研究楔形文字法最可靠的史料。法典制定的直接原因:1实现法的统一的需要2调整新经济关系的需要3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法典的基本内容:1土地国有与有限度的私有并存的土地制度2社会结构3婚姻、家庭、继承法、债权法、刑法、诉讼制度。 第二章印度法 3.古代印度法的渊源:古代印度法的发展与宗教纠缠在一起,法律的渊源亦与宗教经典密不可分。按其历史发展,大致包括以下几 类:(一)吠陀,印度最早的传世文献,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印度最古老最神圣的法律渊源(二)法经,用以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附属于吠陀(三)法典,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习俗编成的教法典籍(四)佛教经典,佛教曾一度是印度的国教,早期佛教经典也是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之一(五)国王诏令 4.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东方法与奴隶制法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一)与宗教 密不可分(二)严格维护种姓制度(三)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相混合 第三章古希腊法 5.古希腊法的基本特征:1古希腊由于有许多城邦国家的存在,每个城邦各自制定和施行自己的法律,因而古希腊法并不是同一的 法律体系。2希腊缺乏可以和罗马法相媲美的完整而严密的法典。3在法律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6.梭伦改革:梭伦就任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改革,主要有:1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2以拥有的财产为标准重新划分雅典 公民的等级,并按等级高低确定政治权利,废除贵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3新设陪审法庭4在经济方面,禁止输出谷物,只准许输出橄榄油、酒等到国外,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和造船,鼓励传授技术,准许外邦手艺人居住雅典,使雅典经济迅速过渡到集约型的果园与园圃经营,为发展工商经济奠定基础。5在法律方面,废除了德拉古法,只保留了关于杀人罪方面的规定。梭伦有关政体方面的立法改革是针对雅典的现实而进行的,为希腊的城邦政制开辟了一条“主权在民”的新路。梭伦在财产、继承、犯罪的惩罚等方面的立法都有革新,其立法又以完善、简洁、富于弹性为后世称道。 7.雅典民主制:它由梭伦的立法改革所开创,至伯利克里时代达到极盛,主要有以下特点:1实行直接民主制2官制实行义务职和 “合一制”3监督制度完善而且发达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发展与巩固经历了长期的过程,贯穿着平民与氏族贵族的斗争,并出现过反复,但每一次斗争的胜利都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发展。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表明了东西方在公法制度及其法文化方面的最早差异,它是西方民主传统形成的母胎,但就其本身而言,它存在着无法绕越的历史局限,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第四章罗马法 8.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固有的法律,包括民众大会和元老院所通过的带有规范性的决议以及习惯法规范。其适用范围 仅限于罗马公民。涉及财产方面不多,其特点是体系不完整、带有保守性和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 9.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以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其内容绝大部分属于财产关 系。万民法比市民法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 10.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市民法原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法律,后专指罗马固有的、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万民法是 市民法的对称,是调整居住在罗马领域内全体居民(包括外国人)间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自然法,按照《法学阶梯》的解释,是指调整“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的思想源自希腊思想家西塞罗、乌尔比安等罗马法学家的解释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 11.人法:又称身份法,是关于人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人的法律地位,各种权力的取得和丧失,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法律。 12.罗马法复兴:查士丁尼以后,罗马法长期不受重视。至中世纪,当工业和商业——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进一步发 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13.罗马法后世立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形成了罗马私法体系2罗马法的许多具体制度和原则,对资产阶级立法也有巨大影响3 罗马法中的许多概念、术语如法律行为、民事责任、代理、占有、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债、私犯等,也为后世资产阶级立法所继承。4罗马法学家的思想学说及其罗马法学发展的成果,也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学说汇纂》的著述,成为19世纪世界最发达之德国法学的历史渊源。 第五章日耳曼法 14.蛮族法典:进入王国时期后,习俗仍然以其传统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但不久各日耳曼王国就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相继 编纂了成文法典,史称“蛮族法典”,其中最早的是《尤列克法典》,被称为“5世纪最好的立法杰作”,最著名的是《撒利克法典》。 蛮族法典有若干共性,比如,大多以拉丁文写成,诸法合体,并主要集中在对人身和财产的保护,不具有抽象和弹性的规定,各法典相互影响也较为明显。 15.马尔克土地所有制:也称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当日耳曼人组成以地域划分的马尔克公社时,公社所在地及其周围的土地就成为 整个公社的财产。在马尔克内,耕地固定给社员使用,社员死亡时,可由其家人继承,时间一长就转化为私有土地。 第六章教会法 16.婚姻:婚姻法始终是教会法最重要内容之一,在近代,由于民法的其他方面和几乎全部的刑法都归入世俗法,婚姻法在教会法中 的分量更加突出,教会法庭的日常事务主要涉及天主教徒之间以及天主教徒与非天主教徒之间的婚姻。中世纪教会法的原则是,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论述题 试述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答:楔形文字法律指古代两河流域其毗连地区广泛适用的法律,因用楔形文字镌刻而得名。这些法律虽然适用地区很文,存在时期很长,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都编纂为成文法典,这些法典在体系结构上比较完整,一般划分为三个部分:序言,法典本文和结语,如楔形文字法集大成者<汉穆拉比法典>本文由组成。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程度所决定的。远在乌尔王国的铭文里就记载:遵照沙马什的“正义”法律,使“正义”能够获得胜利。<汉穆拉比法典>原物的石柱上端刻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标的图像。在法典序言里公开声称:安努和恩利尔等诸神把国家交给汉穆拉比统治,为的是“使公道与正义统治国境”。楔形文字法律虽然被说成是听从神的意志而制定的,但这些立法均非宗教法规,一般均由世俗的君主通过各种手段加以制定或编纂,不像印度,希伯来等法律那样与宗教教义结合在一起。楔形文字法律的内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多半是针对某种事例,纠纷,确定解决的具体方法,实际上均是习惯的记载或审判实践的记录,是一些处理具体案件所体现的具体规则,并未经过深入分析,综合和概括,也未形成一般抽象的准则。我们看到许多楔形文字法典条文的结构多半是上半部各种违法行为,下半部是对该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处罚,也充分证明这个特点。 试述<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答:<汉法>的内容比较详尽,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肯定和维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法典宣布国王是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 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为了证明 国王权力的至高无上,法典贯彻 君权神授思想,将君权和神权结 合起来,以神权维护君权,法典 序言把这一思想充分加以表现, 宣布汉穆拉比是授命于神的巴比 伦的太阳。充分保护私有财产权 和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法典 的许多条文针对各种盗窃行为予 以相应的严厉惩罚,如盗窃神庙 或宫廷财产处死刑;犯强盗罪而 被捕者亦处死刑。法典肯定了奴 隶制,视奴隶为主人的财产,可 以任意买卖和出租,甚至可以杀 死奴隶,伤害他人奴隶的后果和 伤害他人牲畜的后果相同。法典 对盗窃他人奴隶,特别是盗窃宫 廷和穆什凯努的奴隶,进行严厉 制裁。反映和维护自由民内部的 等级不平等。古巴比伦自由民内 部划分为两个等级,即阿维鲁和 穆什凯努,它们的地位是公开不 平等的,法典反映了这一事实, 并维护着这种不平等关系。阿维 鲁是享有完全权利的臣民,包括 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和独立的劳 动者,法典有许多条款保护他们 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穆什开努是 不完全权利的臣民,虽然自身权 利也受到保护,但与阿维鲁处于 不平等地位,如两者的身体受到 同样的伤害,后果是不同的,伤 害阿维鲁实行同态复仇,伤害穆 什开努只交罚金。包含着大量调 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法典颁 布时古巴比商业手工业已相当 发达,所以,法典调整商业手工 业的规范占很大比重,在商业方 面规定了各种契约形式,如买卖, 借贷,租赁,保管,合伙,人身 雇佣等,订立契约的手续已经简 化。在手工业方面,规定了工匠 每天应得的工资等。保留了若干 原始公社时期习惯的残余。古巴 比伦社会是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 的,不可避免会具有这一特点, 表现很多,如保留土地的公社占 有制,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盛行, 宣誓和神明裁判是最重要的证据 等。 试述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答:和其他古代法相比较,古印 度法有如下特点:结构体系异常 复杂。古印度宗教众多,先后兴 起了婆罗门教,佛教和其他较小 宗教,耆那教,因而相应出现了 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中。每一种 法又有各种不同的渊源,如婆罗 门教法的吠陀经,法经,法典, 佛教法的三藏,这两种法的渊源 又有交叉,如婆罗门教法的主要 渊源<摩奴法典>又是佛教法的 渊源之一。法的体系结构很复杂。 法律与宗教紧密结合。宗教在古 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中具 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法律和宗教 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经典是基 本法律渊源,法律汇编也包括宗 教教义;法律要信赖宗教去贯彻 实施,宗教也要凭借法律去有效 传播,二者互为补充。反映和维 护种姓制度。种姓制是古印度的 一种严格等级制,它把居民划分 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 较四个种姓,各种姓在社会生活 各方面均有严格区分,职业世袭, 种姓之间永远不能混杂。古印度 法严格维护这一制度。法律汇编 是法律和宗教,哲学,伦理道德 的混合体。这同以上第二个特点 是相联系的。就古印度最基本的 法律渊源<摩奴法典>来说,纯 法律的条文仅占全部条文的四分 之一强。 试述古印度法关于种姓制的规 定? 答:种姓制是古印度的一种严格 等级制,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 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把 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利和首陀罗。这种 制度是古印度的基本制度,古印 度法对此严格加以规定和维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宣布 种姓划分是神意所决定的。<摩 奴法典>提出了洁的理论,认为 人体以脐为界,脐上为洁净部分, 以下为不洁部分。婆罗门是梵天 用口创造的,因而生来最高贵, 首陀罗自梵天的脚产生,最低下。 这部法典还说,摩奴制定法典的 目的就是要将各种姓的义务加以 区分。对各种姓的地位,职业和 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婆罗门 执掌神权,地位最高,义务和职 业是传授经典,主持宗教仪式。 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担任文武 官职。吠舍由农民,手工业者和 商人组成,主要从事社会生产和 经济活动。首陀罗是地位最低的 劳动者,包括奴隶,无权参加宗 教活动。种姓地位世袭,永远不 变。维护家长制和丈夫特权。等 级制贯穿在社会关系的各个领 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就表现为 家长制和丈夫的特权地位。<摩 奴法典>规定,家长拥有处置家 内一切事务的权力,包括出卖和 杀死子女;妻子,子女地位同于 奴隶,妻子在所有方面均从属于 丈夫。犯罪和刑罚公开不平等, 以残酷刑罚维护种姓制。按古印 度法,高级种姓犯罪一般只处罚 金,低级种姓犯罪则处各种酷刑。 例如,婆罗门杀害吠舍仅受一年 戒刑或捐赠一百头牛了事,而首 陀罗只是说了前三个种姓的坏 话,就要被割去舌头,骂了婆罗 门要割去两唇。总之,严格维护 种姓制是古印度法律的基本任务 和主要特征。 试述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及其 局限性? 答: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开始 形成较早,到公元前-世纪进入 最发达时期。这种民主性表现如 下:形式上允许一切雅典公民参 与国家的日常活动。公民都享有 各种政治权利,有资格被选担任 国家的各种官职,享有接受荣誉 的权利,特别是通过民众大会这 个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 均可参与内政,外交,立法以及 其他各项重要活动。()大多数国 家公职人员,都是选举产生,而 且集体职务多于个人职务。例如, 作为国家最高管理机关的议事会 是由名成员组成,他们是按每个 选区名的数额,从年满岁的公民

外国法制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汉穆拉比为缓和社会矛盾,在《法典》中废除了终身债务奴役制度,将债务奴役的期限定为他【】 A.5年 B.3年C.2年 D.4年 2.巴比伦国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并无严格的划分,拥有国家最高司法审判权的是【】 A.国王 B.贵族院 C.婆罗门D.军队b5E2RGbCAP 3.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一公元前600年,用诗歌体裁写成的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 源是【】 A.吠陀 B.法经 C.摩奴 D.军队4.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汉穆拉比法典》B.《十二表法》C.《法经》D.《摩奴法典》5.适用于外国人与外国人,外国人与罗马人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是【】 A.罗马法 B.国际法C.万民法 D.市民法 6.罗马法复兴的发源地是【】 A.雅典 B.威尼斯 C.意大利 D.希腊p1EanqFDPw 7.日耳曼王室法令是属地法,与部族法相比其效力【】 A.高 B.低 C.平等 D.无法比较DXDiTa9E3d 8.在婚姻制度方面,日耳曼法实行【】 A.一夫多妻制 B..一夫一妻多妾制C.一夫二妻制 D.一夫一妻制 9.在教会法中,最早出现的教令集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格拉蒂安教令集》 D.《旧约全书》RTCrpUDGiT 10.教会法采用遗嘱继承和无遗嘱继承两种制度,但只限于【】

A.动产继承 B.不动产继承 C.动产和不动产继承品 D.所有权继承5PCzVD7HxA 11.在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法中,一般来说,自治城市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居民议会 B.代表大会 C.常务议会 D.城市议会12.伊斯兰法的根本渊源是【】 A.《圣经》 B.《古兰经》 C.《服从使者》 D.《穆斯纳德圣训集》 13.在英国的各种主要法律渊源中,能对其他法律渊源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修改的是【】 A.成文法 B.宪法 C.制定法D.判例法,14.现代信托法基本上源于【】 A.荷兰 B.美国C.法国 D.英国 15.在英美契约法的四项要素中,既是英美契约法的特有要素,又是项美契约法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的是【】jLBHrnAILg A.诚实 B.公平 C.对价 D.对等 16.英国的侵权行为法中的过失责任原则正式形成于【】 A.16世纪 B.18世纪C. 19世纪 D.17世纪 17.一般认为,现代陪审制的发源地是【】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18.世界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1787年联邦《宪法》 19.法国历史上适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是【】 A.(<1875年宪法》 B.<<1946年宪法》 C.<<1958年宪法》D.《1793年宪法》xHAQX74J0X 20.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21.《汉穆拉比法典》的原文刻于【】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外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古希腊法 1.德拉古法:公元前621年,奴隶主贵族德拉古将习惯法整理编纂,颁布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史称德 拉古法。该法主要提出三项改革:规定了公民权的取得条件;将官吏选拔由贵族会议决定改为公民抽签选 举;组成一个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四百零一人议事会。德拉古法标志着雅典法进入了成文法时期。 2.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进行了一系列立法改革,史称梭伦改革。改革主要内容包 括三个方面:颁布解负令;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财产法定资格制度;首创陪审法庭(赫里埃)。 3.解负令:解负令是梭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规定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 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禁止债务奴隶和买卖奴隶,因债务而沦为奴隶者一律恢复自由,因债务被卖至外 国为奴隶的由国家出钱赎回。解负令消灭了债务奴隶,极大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4.赫里埃:指雅典根据梭伦改革设立的陪审法庭制度。赫里埃原意为集会,是由行政官员在集市日于市 场上公开审理案件,并允许公民参加。这一做法的制度化成为了雅典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雅典执政官、平民领袖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推行立法改革,史称克里 斯提尼改革。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域原则重新划分居民与行政区,打破了原有的氏族部落 体系;创立五百人遗失会与十将军委员会;确立“ 陶片放逐法”。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 6.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允许雅典全体公民通过无记名投票, 选出那些被认为是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公民权利的贵族和官员并将其放逐出境。该制度目的在 于防止少数贵族和官员政变夺权、危害民主制度,在雅典民主制度历史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 7.伯里克利改革:公元前443年,民主派领袖、将军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最高执政官后,进行了一系列重 要的民主制度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取消了公民任职资格的财产限制;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 力机关;实行官职津贴制,鼓励公民参与国家管理。伯里克利改革吸引了下层民众参与民主政治,进一步 完善了雅典民主体制。 罗马法 1.《国法大全》:是古罗马至东罗马帝国时期前后颁布的四部法典《学说回篡》、《法学阶梯》、《查士丁尼 法典》、《查士丁尼新律》到12世纪后的总称,是研究罗马法的重要资料。

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外国法制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注:根据2012年-2019年试题真题总结,结合自考教材,亦可用作学士学位的复习资料。 题型:单项选择题25*1’+多项选择题5*2’+名词解释题5*现3分,即名词解释3’++简答题4*6’+论述题1*12’ 1.楔形文字法:古代西亚幼发拉底与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居民创造与发展起来的以楔形 文字镌刻而成的奴隶制法的总称。201310 3”由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是公元前2700年前后一种古老文字。 2.《乌尔纳姆法典》:2016103” /201201 3”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乌尔国家统一了两河南部地,第三朝国王乌尔纳姆为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所创制,开创了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法典化时代。 3.《汉穆拉比法典》:201604 3” /201301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 王汉穆拉比吸取两河流域原有楔形文字法的精华制定的法典,是流传至今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分为序言(以神的名义阐明了法典的立法思想和立法目的)、正文(保证法院公正审判的规定)、结语三(告诫后人)三个部分。法典的基本内容: ◆君主专制制度 ◆等级制度:将全体居民分为自由民(阿维鲁:直译为“丈夫”,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适用同态复仇的人身伤害;穆什凯努:直译为“小人”或“顺从者”: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人身伤害以赔偿银子来解决)和奴隶两大类 ◆财产法:巴比伦实行土地公有制。存在王室土地和公社占有土地两种形式。 ◆契约制度:重要契约的签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采用书面形式,买卖、借贷和财产租赁最为流行。借贷契约的标的主要是钱款和谷物。

2001年至2012年外国法制史历年真题名词、简答题、论述题(新整理)

《外国法制史》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001年10月 三、名词解释 36.圣训;即穆罕默德的非启示性言论、行为和生活习惯,是对《古兰经》的具体阐释。是伊斯兰法中仅次于《古兰经》的法律渊源。它最初由穆罕默德的弟子口耳相传。后来,阿拉伯的统治者常将各地流行的习惯和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法律规范附会为“圣训”,使它们获得宗教权威。8世纪以后逐渐整理、汇编成“圣训集”。 37.星宫法院;是公元16—17世纪英国设立的一种旨在惩治不驯服的贵族,镇压农民起义和反封建进步人士的专门法院。它是专制君主行使专制权力的工具,审断案件往往任意枉法,以严刑拷问和秘密审讯为特征。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伊始的1641年,星宫法院被废除。 38.“二重内阁”;是19世纪末日本帝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军部权重势大,独立行使军权,成为超内阁的最重要的国家机关。“二重内阁”反映出日本帝国国家制度中的军事性和封建性,对后来日本走上对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有重大影响。 39.法律重述;是经综合整理后由美国法学会编纂出版的判例法汇编。它将那些尚有适用价值和效力的普通法原则和规范加以重新阐明,并以法典形式编纂成册。法律重述的出版使复杂的普通法得到简化和系统化,方便了司法者的运用。 40.魏玛宪法;是1919年德国制定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第一部宪法,也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产生的第一部现代宪法。。它以专章规定“经济生活”,以“经济宪法”而著称;同时列举了较多的公民权利并标榜社会主义原则。魏玛宪法对现代资产阶级宪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简答题 41.简述罗马法的分类。 答:(一)公法与私法(乌尔比安); (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成文法是指所有以书面形式发表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不成文法是指被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 (三)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 (四)市民法与长官法(裁判官法); (五)人法、物法、诉讼法。 42.英国普通法是如何形成的? 答:(1)普通法形成的原因:威廉征服后,为加强集权统治和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2)形成的过程:建立王室法院;实行巡回审判制度;巡回法官通过判案对各地分散习惯进行总结;彼此承认其判决并推向全国,从而形成全国普遍适用的共同的习惯法,即普通法。 (3)意义:普通法是判例法,成为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_论述题(整理)

外国法制史论述题 1试述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 答:楔形文字法律指古代两河流域其毗连地区广泛适用的法律,因用楔形文字镌刻而得名。这些法律虽然适用地区很文,存在时期很长,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A 都编纂为成文法典,这些法典在体系结构上比较完整,一般划分为三个部分:序言,法典本文和结语,如楔形文字法集大成者<汉穆拉比法典>本文由282组成。B被描绘为神的意志的体现,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程度所决定的。远在乌尔王国的铭文里就记载:遵照沙马什的“正义”法律,使“正义”能够获得胜利。<汉穆拉比法典>原物的石柱上端刻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标的图像。在法典序言里公开声称:安努和恩利尔等诸神把国家交给汉穆拉比统治,为的是“使公道与正义统治国境”。楔形文字法律虽然被说成是听从神的意志而制定的,但这些立法均非宗教法规,一般均由世俗的君主通过各种手段加以制定或编纂,不像印度,希伯来等法律那样与宗教教义结合在一起。C楔形文字法律的内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多半是针对某种事例,纠纷,确定解决的具体方法,实际上均是习惯的记载或审判实践的记录,是一些处理具体案件所体现的具体规则,并未经过深入分析,综合和概括,也未形成一般抽象的准则。我们看到许多楔形文字法典条文的结构多半是上半部各种违法行为,下半部是对该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处罚,也充分证明这个特点。 2试述<汉穆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 答:<汉法>的内容比较详尽,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A 肯定和维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 制制度。法典宣布国王是最高统 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 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为了证明 国王权力的至高无上,法典贯彻 君权神授思想,将君权和神权结 合起来,以神权维护君权,法典 序言把这一思想充分加以表现, 宣布汉穆拉比是授命于神的巴比 伦的太阳。B充分保护私有财产 权和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法 典的许多条文针对各种盗窃行为 予以相应的严厉惩罚,如盗窃神 庙或宫廷财产处死刑;犯强盗罪 而被捕者亦处死刑。法典肯定了 奴隶制,视奴隶为主人的财产, 可以任意买卖和出租,甚至可以 杀死奴隶,伤害他人奴隶的后果 和伤害他人牲畜的后果相同。法 典对盗窃他人奴隶,特别是盗窃 宫廷和穆什凯努的奴隶,进行严 厉制裁。C反映和维护自由民内 部的等级不平等。古巴比伦自由 民内部划分为两个等级,即阿维 鲁和穆什凯努,它们的地位是公 开不平等的,法典反映了这一事 实,并维护着这种不平等关系。 阿维鲁是享有完全权利的臣民, 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和独立 的劳动者,法典有许多条款保护 他们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穆什开 努是不完全权利的臣民,虽然自 身权利也受到保护,但与阿维鲁 处于不平等地位,如两者的身体 受到同样的伤害,后果是不同的, 伤害阿维鲁实行同态复仇,伤害 穆什开努只交罚金。D包含着大 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法 典颁布时古巴比商业手工业已 相当发达,所以,法典调整商业 手工业的规范占很大比重,在商 业方面规定了各种契约形式,如 买卖,借贷,租赁,保管,合伙, 人身雇佣等,订立契约的手续已 经简化。在手工业方面,规定了 工匠每天应得的工资等。E保留 了若干原始公社时期习惯的残 余。古巴比伦社会是从原始社会 脱胎出来的,不可避免会具有这 一特点,表现很多,如保留土地 的公社占有制,血亲复仇和同态 复仇盛行,宣誓和神明裁判是最 重要的证据等。 3试述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 答:和其他古代法相比较,古印 度法有如下特点:A结构体系异 常复杂。古印度宗教众多,先后 兴起了婆罗门教,佛教和其他较 小宗教,耆那教,因而相应出现 了婆罗门教法和佛教法中。每一 种法又有各种不同的渊源,如婆 罗门教法的吠陀经,法经,法典, 佛教法的三藏,这两种法的渊源 又有交叉,如婆罗门教法的主要 渊源<摩奴法典>又是佛教法的 渊源之一。法的体系结构很复杂。 B法律与宗教紧密结合。宗教在 古印度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法律和宗 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宗教经典是 基本法律渊源,法律汇编也包括 宗教教义;法律要信赖宗教去贯 彻实施,宗教也要凭借法律去有 效传播,二者互为补充。C反映 和维护种姓制度。种姓制是古印 度的一种严格等级制,它把居民 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 首陀较四个种姓,各种姓在社会 生活各方面均有严格区分,职业 世袭,种姓之间永远不能混杂。 古印度法严格维护这一制度。D 法律汇编是法律和宗教,哲学, 伦理道德的混合体。这同以上第 二个特点是相联系的。就古印度 最基本的法律渊源<摩奴法典> 来说,纯法律的条文仅占全部条 文的四分之一强。 4试述古印度法关于种姓制的规 定? 答:种姓制是古印度的一种严格 等级制,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 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把 居民划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利和首陀罗。这种 制度是古印度的基本制度,古印 度法对此严格加以规定和维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宣 布种姓划分是神意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提出了洁的理论,认 为人体以脐为界,脐上为洁净部 分,以下为不洁部分。婆罗门是 梵天用口创造的,因而生来最高 贵,首陀罗自梵天的脚产生,最 低下。这部法典还说,摩奴制定 法典的目的就是要将各种姓的义 务加以区分。B对各种姓的地位, 职业和权利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婆罗门执掌神权,地位最高,义 务和职业是传授经典,主持宗教 仪式。刹帝利掌握军政大权,担 任文武官职。吠舍由农民,手工 业者和商人组成,主要从事社会 生产和经济活动。首陀罗是地位 最低的劳动者,包括奴隶,无权 参加宗教活动。种姓地位世袭, 永远不变。C维护家长制和丈夫 特权。等级制贯穿在社会关系的 各个领域,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就 表现为家长制和丈夫的特权地 位。<摩奴法典>规定,家长拥 有处置家内一切事务的权力,包 括出卖和杀死子女;妻子,子女 地位同于奴隶,妻子在所有方面 均从属于丈夫。D犯罪和刑罚公 开不平等,以残酷刑罚维护种姓 制。按古印度法,高级种姓犯罪 一般只处罚金,低级种姓犯罪则 处各种酷刑。例如,婆罗门杀害 吠舍仅受一年戒刑或捐赠一百头 牛了事,而首陀罗只是说了前三 个种姓的坏话,就要被割去舌头, 骂了婆罗门要割去两唇。总之, 严格维护种姓制是古印度法律的 基本任务和主要特征。 5试述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及 其局限性? 答:雅典“宪法”的民主性开始 形成较早,到公元前5-4世纪进 入最发达时期。这种民主性表现 如下:形式上允许一切雅典公民 参与国家的日常活动。公民都享 有各种政治权利,有资格被选担

外国法制史期末复习汇总

外法史 古代:A.不同点:原始社会的影响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影响不同 B.共同点:法律本质基本相同发展形态基本相同适用范围相同 中世纪(封建社会):西方日尔曼法、教会法、北欧的凯尔特法、斯堪的纳维亚法、东欧的俄罗斯法;东方日本法、伊斯兰法、拜占廷法(罗马法) 特点:A、共同点:公开的等级不平等不动产法占重要地位家族本位男尊女卑习惯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 B、不同点:法的统一性程度不同法律渊源的多少不同法律与道德、宗教的联系不同法律内容的发展重点不同 二、楔形文字法 ?概念:楔形文字法是古代两河流域各民族以楔形文字镌刻的奴隶制法的总称。又称两河流域法,美索不大米亚法。 ?特征:一、以楔形文字镌刻;二、法律的结构体系比较完整,形式上逐渐向序言、正文、结语三段式过渡;三、楔型文字法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无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 四、属于非宗教法;五、是典型的东方奴隶制法 历史沿革: ①分散的习惯法时期(BC 30th——BC 22最初的国家形成,苏美尔人创造楔型文字。 ②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BC 22th——BC 18)乌尔国家的兴起,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乌尔那姆法典》 《乌尔那姆法典》 主要内容:根据考古学家研究,有序言和29条正文,实存23条。序言占全文的五分之二,详细叙述国王乌尔那姆受神的宠爱,制定法律的过程。主要说明和强调国王根据神意确立人世间的正义和秩序。 正文:1、禁止巫术。2、伤害他人人身可以罚金代替同态复仇(只在等级相同的人间适用,有明显的阶级性);3、全体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乌尔那姆时期奴隶制度的标志。 4、缔结婚姻的当事人是:男方、女方家长。 5、妇女犯通奸罪要处死。 历史地位:迄今为止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对以后的两河流域立法有一定影响③全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代表着楔形文字法发展的高峰。 ④衰败时期(公元前16世纪——前6世纪) 《汉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纪 发现-----1902年法国考古学家在古城苏萨(今伊朗境内)发现。现存于巴黎卢佛宫内。 制定的原因:1、法律不统一;2、新型经济关系的出现;3、自由民内部的分化 结构和体系:序言:宣言君权神授;接受神意,管理国家,进行立法。正文:282条;基本上可以划分为:1-25道德规范;26-41国家规范强调国家管理;42-282私人社会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规范。债务,婚姻等。结语:强调法典的效力。体例相对比较清晰。 ?内容和特点: 1、古代东方土地所有制特点的公有制。农业文明的标志有利农业的发展和国王的管理 2、自由民中划分为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在法典上受到的保护不一样军人属于穆什凯努 阿维奴:具有公社社员资格的人,贵族、僧侣、高官、自耕农、手工业者 后者:失去资格的人,外来人、依附于王室经济的人、军人 3、家内继承制产原同和经济不发达相关土地是主要的财产。男充分继承权女嫁妆动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