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T13173.2-2000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13173.2-2000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13173.2-2000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13173.2-2000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十三过碳酸钠的合成与活性氧含量测定

实验十三 过碳酸钠的合成与活性氧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过碳酸钠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2. 学习并掌握用溶剂法合成过碳酸钠。 3. 学习并掌握用催化分解量气法测定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 【实验原理】 过碳酸钠又名过氧碳酸钠,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具有正交晶系层状结构,其分子式为2Na 2CO 3·3H 2O 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58,外观为白色,松散、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或粉末状固体。过碳酸钠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3g ·(l00g H 2O)-l ,30℃时为16.2g ·(l00g H 2O)-1,浓度为1%(质量分数)的过碳酸钠溶液在20℃时的pH 值为10.5。过碳酸钠属热敏性物质,干燥的过碳酸钠在120℃分解,但在遇水、遇热,尤其与重金属和有机物质混合时,极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氧气。过碳酸钠因在水中易离解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在碱性溶液中可分解生成水和具有漂白作用的活性氧,因而显示极强的漂白性。 过碳酸钠已广泛用于替代过硼酸钠(NaBO 2·H 2O 2·3H 2O)作为合成洗涤剂的漂白助剂,具有活性氧含量高,低温溶解性好,更适合于冷水洗涤,不损害织物和纤维,对有芳香味的有机添加剂及增白剂无破坏作用,并能保持香味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低磷或无磷含硅铝酸盐(沸石)洗涤剂的组分。过碳酸钠还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医疗和食品等行业作为有效的漂白剂、消毒剂、杀菌剂、除味剂等。此外,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释氧剂,与其他传统化学释氧剂相比,具有活性氧含量较高,性能较稳定,贮存使用安全等特点,通过配合适当催化剂可以适宜速率平稳产生纯净氧气,作为医疗保健用氧的固体氧源,已被用于各种化学产氧器。 原理上,过碳酸钠可根据以下反应式合成: 22322232O H 3CO Na 2O H 3CO Na 2?→+ 由于过碳酸钠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反应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文献报道的过碳酸钠合成方法很多,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不同的方法可以制得不同形态和规格的过碳酸钠产品。本实验选用便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又可获得较高质量产品的溶剂法合成过碳酸钠。 溶剂法又名醇析法,是一种湿法方法,其基本过程为:将配制好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反应器,然后加入有机溶剂异丙醇或乙醇,并加入可溶性镁盐和硅酸钠作为稳定剂,再加入过氧化氢,在0 ~ 5℃下进行反应,生成的过碳酸钠经分离、洗涤,甩干、干燥得成品。 根据文献报道,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可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但实验表明,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也可采用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即催化分解量气法测量。在MnO 2等重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过碳酸钠在水溶液中可迅速且完全地发生分解反应并生成O 2,所生成的O 2的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7494-87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溶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普通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使用最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本方法采用LAS作为标准物,其烷基碳 链在C 10~C 13 之间,平均碳数为12,平均分子量为344.4。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的低浓度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亦即阴离子表面活性物质。在实验条件下,主要被测物质是LAS、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硫酸钠,但可能存在一些正的和负的干扰。(见第8章)。 当采用10mm光程的比色皿,试份体积为100ml时,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LAS,检测上限为2.0mg/LLAS。 2 原理 阴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统称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该生成物可被氯仿萃取,其色度与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处测量氯仿层的吸光度。 3 试剂 3.1 氢氧化钠(NaOH):1mol/L。 3.2 硫酸(H 2SO 4 ):0.5mol/L。 3.3 氯仿(CHCl 3 )。 3.4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贮备溶液 秤取0.100g标准物质LAS(平均分子量344.4),准确至0.001g,溶于50ml 水中,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并混匀。每毫升含1.00mgLAS。保存于4°C冰箱中。如需要,每周配置一次。

3.5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 准确吸取10.00ml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贮备溶液(3.4),用水稀释至1000ml,每毫升含10.0μgLAS。当天配置。 3.6 亚甲蓝溶液 先秤取50g一水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溶于300ml水中,转移到1000ml 容量瓶内,缓慢加入 6.8ml浓硫酸(H 2SO 4 ,ρ=1.84g/ml),摇匀。另秤取30mg 亚甲蓝(指示剂级),用50ml水溶解后也移入容量瓶,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3.7 洗涤液 秤取50g一水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溶于300ml水中,转移到1000ml 容量瓶内,缓慢加入6.8ml浓硫酸(H 2SO 4 ,ρ=1.84g/ml),用水稀释至标线。 3.8 酚酞指示剂溶液 将1.0g酚酞溶于50ml乙醇[C 2H 5 OH,95%(V/V)]中,然后边搅拌边加入50ml 水,滤去形成的沉淀。 3.9 玻璃棉或脱脂棉 在索氏抽提器(4.3)中用氯仿(3.3)提取4h后,取出干燥,保存在清洁的玻璃瓶中待用。 4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和: 4.1 分光光度计:能在652nm进行测量,配有5、10、20mm比色皿。 4.2 分液漏斗:250ml,最好用聚四氟乙烯(PTFE)活塞。 4.3 索氏抽提器:150ml平底烧瓶,Φ35×160mm抽出筒,蛇形冷凝管。 注: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先用水彻底清洗,然后用10%(m/m)的乙醇盐酸清洗,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5 样品 取样和保存样品应使用清洁的玻璃瓶,并事先经甲醇清洗过。短期保存建议冷藏在4°C冰箱中,如果样品需保存超过24h,则应采取保护措施。保存期为4

洗涤剂基本知识

洗涤剂基本知识 第一节概述 一、洗涤原理 1.污垢来源 2.污垢与织物的附着方式 3.去污机理 在洗涤过程中,洗涤剂溶液首先将污垢及被洗物的表面润湿,并向其孔隙内部渗透。在洗涤时的机械力(如揉搓、刷洗搅拌、加压喷淋、超声波振动等)的作用下,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吸附、乳化、分散、增溶等过程,将污垢分散成亲水性粒子,从被洗物的表面脱离出来,如图3-1所示: 图3-1洗涤原理示意图 二、影响去污作用的因素 1.表面活性剂结构 2.水的硬度 3.机械作用 4.织物类型 5.温度

6.泡沫 三、我国洗涤剂的生产状况 目前我国洗涤剂品种有洗衣粉、餐洗剂、香波、柔软剂、卫生间及厨房用清洗剂、工业用清洗剂等等,品种也趋向多样化、专用化。 浓缩化是当今洗涤剂研究和市场开发的重要趋势。浓缩产品的显著优点是活性物含量高,去污力强。同时,也具有节省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减少仓储空间的优点。因此市场上浓缩洗衣粉、超浓缩液体洗涤剂、浓缩餐具洗涤剂、浓缩织物柔软剂不断涌现,而且发展较快,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浓缩产品的原料、包装材料用量少(包装材料可节约40%~50%),对环境的排放较少,有利于环境保护,因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浓缩产品。 第二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洗涤剂是按一定的配方配制的产品,配方的目的是提高去污力。洗涤剂配方的必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其辅助成分包括助剂、泡沫促进剂、配料、填料等。 一、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品种极多。用作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力、分散力、乳化力、洗净力,其他性能也应较好地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价格低廉。常用的洗涤剂是磺酸盐类、磷酸盐类阴离子型和烃基聚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下面是配制家用洗涤剂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它们都具有优良的洗涤性能。 1.烷基苯磺酸钠(LAS) 2.烷基磺酸钠(AS) 3.脂肪醇硫酸钠(FAS)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5.烯基磺酸钠(AOS) 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 7.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二、洗涤助剂 洗涤剂中添加无机助剂和有机助剂与表面活性剂配合,能够发挥各组分互相协调,互相补偿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洗净力,使其综合性能更趋完善,成本更为低廉。

几种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几种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抗坏血酸(AsA)测定的原理: (1)AsA生理生化作用 抗坏血酸是植物细胞重要的抗氧化剂,通过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和活性氧(H2O2)等,使机体免受氧化损伤。 (2)AsA含量的测定方法 a、2, 6-二氯靛酚滴定法 b、2, 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 c、荧光分光光度法 d、近红外分光光度法 e、电位滴定法 f、钼蓝比色法 g、2,2-联吡啶分光光度法 (3)二联吡啶法测定AsA含量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试剂 实验材料:菠菜叶片 实验试剂:5%TCA溶液、150mmol/L NaH2PO4(PH7.4)溶液、10%TCA溶液、44% H3PO4、4% 2, 2-二联吡啶;3% FeCl3。 四、实验步骤 (一)AsA含量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配制浓度为1mmol/L的AsA标准母液,分别配制成0、0.1、0.2 、0.3、0.4、0.5、0.6、0.7mmol/L 的AsA标准液。分别取0.2ml AsA标准液,分别加入0.2ml NaH2PO4(PH7.4)溶液、0.2ml H2O,混匀,30s后,分别加入0.4ml 10% TCA溶液、0.4ml H3PO4溶液、0.4ml 2, 2-二联吡啶溶液,0.2ml 3%FeCl3溶液,37℃,60min,测A525nm。以AsA浓度为横坐标,

以OD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2、提取 称2.5g菠菜叶片1份,将样品剪碎加入10ml 5% TCA, 研磨,15000xg离心10min,上清液定容至25ml。 3、测定 分别取0.2ml上述制备的上清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加入0.2ml NaH2PO4(PH7.4)溶液、0.2ml H2O,混匀,30s后,分别加入0.4ml 10% TCA溶液、0.4ml H3PO4溶液、0.4ml 2, 2-二联吡啶溶液,0.2ml 3%FeCl3溶液,37 ℃,60min,在525nm下测定OD值。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AsA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 抗氧化剂含量(ug/gFW)=抗氧化剂浓度(ug/ml)*提取液体积(ml)/样品的重量(g)抗氧化剂浓度(ug/ml)=(3.214*17.613+0.0012)/1.3095=43.23ug/ml 抗氧化剂含量(ug/gFW)43.23*25ml/2.500g=432.3(ug/gFW) 六、分析和讨论 1.抗氧化剂由植物体合成,待植物被破坏易被氧化,在实验中需迅速操作,防止抗氧化剂 被氧化。 2.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植物细胞内另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它含有活性的巯基,极易被氧化。 GSH可以预知不饱和脂肪酸生物膜组分及其他敏感部位的氧化分解,防止膜脂过氧化,

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试题(整理)[仅限参考]

28、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宜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 ) 29、根据亲水基的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主要有 羧酸盐型 、 磺酸盐型 、 硫酸酯盐型 、 磷酸酯盐型 等几种类型。 30、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俗称为 皂类 。31、在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抗硬水能力有下面顺序: B 。 a .硫酸盐> 磺酸盐>磷酸盐>羧酸盐;b .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c .磺酸盐>磷酸盐> 硫酸盐>羧酸盐;d .硫酸盐>羧酸盐>磷酸盐>磺酸盐。 32、脂肪酸皂根据反离子的不同有钠皂、钾皂、镁皂、钙皂、胺皂等,其中 钾皂 质地比较柔软, 纳皂 较硬, 胺皂 最软, 钙皂,镁皂 在水中产生沉淀。 33、肥皂制备的传统工艺是用 天然油脂 与氢氧化钠等碱类通过 皂化 反应制得。 34、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抗硬水能力比十二烷基聚氧乙烯(10)醚硫酸钠强。( × ) 35、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酸、耐碱性较差,热稳定性好( × ) 、高级醇硫酸酯盐是由 高级醇 与硫酸化试剂经过硫酸化反应再经碱中和得到的产物。 37、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简式为: R-SO 3M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简写为 LAS 。 38、 烷基苯磺酸盐 是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占到整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量的90%左右。 、磷酸酯盐有 高级醇磷酸酯盐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和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几种类型,其中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0、目前工业化生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大都是含 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 铵盐 和 季铵盐 两大类,其中最重要的又是 季铵盐 类。 42、下面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通式,其中 d 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b 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c 是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a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43、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特点。 a.PH 适应范围宽,在相当宽的PH 值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b.复配性好,可以同所有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 c. 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性低。 d.具有极好的耐硬水性和耐高浓度电解质性,甚至在海水中也可有效使用; e.对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f.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起泡、润湿能力; g.具有一定的杀菌性。 44、两性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是 氨基酸 型和 甜菜碱 型两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许多应用性能都与其 阳离子吸附性 有关。 4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应用性能包括 杀菌 、 柔软 、 抗静电 等。 47、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点。 (1)稳定性高,不受酸、碱、盐影响,耐硬水性好。 (2)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的相容性好。 (3)具有浊点现象。(4)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低,临界胶束浓度小,胶团聚集数大,增溶作用强,具有良好的乳化、去污能力。 (5)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其起泡能力较差。 (6)毒性低,对皮肤刺激性小。 CH 3 CH CH CH 3 CH 3CH 3 SO 3Na b. c. a. C 12H 25 CH 3 N CH 2 CH 3 Cl d.

活性氧

活性氧(ROS)指较O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跃的O2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的含氧物质 的统称,包括所有的含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 成人疾病的“元凶”——活性氧 《中国医药报》傅秀宏 活性氧是氧气被人体吸收后,在分子阶段上产生的活性化物质。活性氧亦称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过多,超过人体消灭活性氧能力,出现生物膜脂质氧化反应,且易于生成新的自由基,危害人体。为抑制活性氧增多,人体制造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来中和活性氧。人在25岁前,制造SOD的能力强盛,活性氧并不可怕;中年以后,人体制造的SOD减少,活性氧的危害日甚,就容易引起衰老和成年人病。 日本田园都市厚生医院院长、医学博士春山茂雄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把氧气装进胶囊里,人只在制造能量的时候拿出来利用一下,然后生活在没有氧气的环境里,这样大概可以活几百岁。”因此,人到中年,将活性氧的侵害降到最低点,保持青春活力,显得愈来愈重要。 活性氧这种物质,从引起成年人病伯病例看,最容易对心脑血管和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等造成侵害。当活性氧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血管内壁受伤,引发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如果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受到活性氧的侵害,就容易致癌。活性氧和人体的脂肪结合,则使皮肤出现松弛,衰老加快。 防范活性氧,日常饮食上要来一次“革命”。不新鲜食物,被部分氧化食物,绝不要入口。少吃罐头、塑包食品,不吃剩菜剩饭。减少高热食品的食量,消除因消化食物带来的活性氧。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与活性氧结合,产生过氧化脂质;过氧化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易生成衰老色褐素。食用动植物的混合油最有益健康。 具有抑制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抗氧化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都是重要的抗氧化物。黄绿色蔬菜、绿茶、芝麻以及鱼贝,食用后可以增强人的抗氧化力。人体对SOD的原料摄取,也十分重要。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可补充部分SOD,中和活性氧。富含负离子的水,可防治活性氧对于人体的侵害。 必须注意,人生气、郁闷或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血管突然收缩再舒张的“一刹那”,血液再灌流促使产生活性氧,也特别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保持心情平静,遇事不怒、不乱,是生活中养生的诀窍。日常运动提倡以消耗脂肪为主的轻松、平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这些运动能够激发脑内类似吗啡的一种荷尔蒙释放,而这种荷尔蒙,可中和活性氧,具有防衰老、提高自然治愈力的作用。 日本研究发现:负离子是致癌活性氧的克星 新华网东京9月25日电(记者何德功)负离子常用来清新空气,在充满负离子的房间生活会让人感到心情愉快。日本富山医药大学田泽贤次教授等人最近发现,负离子还可以增加人体内的抗氧化物,降低活性氧对人体的伤害。 据《读卖新闻》晚刊24日报道,人体内过量的活性氧会对细胞蛋白质造成伤害,从而诱发癌症。因此,如何减少人体内的活性氧一直是专家关注的课题。田泽教授等人为此做了 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房间内安装负离子发生装置,离装置3米以内的区域每平方厘米负离子数可达到约2.7万个,是另一个不安装该装置房间的27倍。研究人员将进行过剧烈运动、体内易产生活性氧的11名运动员分成两组,分别让他们在这两个房间入睡,然后检查他们的血液和尿液。 结果发现,睡在有负离子发生装置房间的运动员,其体内对抗活性氧的抗氧化物质泛醇约增加5倍,促进被活性氧伤害的细胞核和细胞膜再生的物质也增加了三分之一。研究人员由此认为,负离子可降低甚至抵制活性氧对人体细胞的损害。(完)(来源:新华网)

实验二十七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洗涤剂

实验二十八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子洗涤剂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萃取和索氏提取的基本操作。 2.学习测定水样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阴离子洗涤剂主要指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和烷基磺酸钠类物质。洗涤剂的污染会造成水面产生不易消失的泡沫,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样。 水中阴离子洗涤剂测定方法,常用的有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前者操作简便,但选择性较差,后者需要有专用设备。 阴离子染料亚甲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纳和脂肪醇硫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离子对化合物,这类能与亚甲蓝作用的物质统称亚甲蓝活性物质(MBAS)。生成的显色物可被三氯甲烷萃取,其色度与浓度成正比,并可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 处测量三氯甲烷层的吸光度。 由于测定对象是水中溶解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样品在测定前需经中速定性滤纸过滤以除去悬浮物。因此,吸附在悬浮物上的表面活性剂不计在内。 三﹑实验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250mL分液漏斗 3.索氏抽提器(150mL平底烧瓶,φ35×160 mm抽提桶,蛇型冷凝管)。四﹑试剂 1.4%氢氧化钠溶液 2.3%硫酸 3.三氯甲烷 4.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储备溶液:称取0.100g标准物LAS(平均分子量344.4,称准至0.001g),溶于50mL水中,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每毫升含1.00mgLAS。保存于4℃冰箱中。如需要,每周配制一次。 5.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准确吸取10.00mL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标准储备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每毫升含10.0μgLAS。当天配制。 6.亚甲蓝溶液:称取50g磷酸二氢钠(NaH 2PO 4 ·H 2 O)置于烧杯中,溶于水, 缓慢加入6.8mL浓硫酸,混匀,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另称取30mg亚甲蓝(指示剂级),用50mL水溶解后也移入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云。此溶液储

液体洗涤剂的检验

液体洗涤剂的检验 液体洗涤剂是合成洗涤剂中的一个大类,合成洗涤剂中产量最大的是洗衣粉,发展最快的是液体洗涤剂。由于液体洗涤剂在品种、性能、生产工艺等方面较固体洗涤剂有很多优点,因此国内外生产企业竞相开发。 液体洗涤剂是以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作为基料的洗涤用品,它具有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特性。一般将具有洗涤作用的液体产品称为液体洗涤剂。按照用途或功能分为餐具液体洗涤剂、织物液体洗涤剂、洗发香波和皮肤清洁剂以及硬表面清洗剂。 餐具液体洗涤剂和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见表6-5、表6-6。 表6-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理化指标 注:本表中黑体字为强制性指标。 表6-6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的物理化学指标

注:①非离子型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不低于8%的产品。②泡沫指标仅要求适合洗衣机用的产品,对手洗用的产品不要求。 6.2.1 液体洗涤剂的稳定性试验 按GB 9985—2000标准感观指标,液体产品稳定性于(-3~-10)℃的冰箱中放置24 h,取出恢复至室温时观察无结晶,无沉淀;(40±1)℃的保温箱中放置24 h,取出立即观察不分层,不混浊,且不改变气味。液体洗涤剂的稳定性试验分低温稳定性及高温稳定性试验两种。 1.低温稳定性试验 将液体洗涤剂倒入洁净的60 mL无色透明玻璃磨口试剂瓶中,加塞。置于(-5±2)℃冰箱中,24h取出,恢复到(15~25)℃,观察外观,应不分层,无沉淀。 2.高温稳定性试验 将液体洗涤剂倒入洁净的60 mL无色透明玻璃磨口试剂瓶中,加塞。置于(40±2)℃冰箱中,24 h取出,恢复到(15~25)℃,观察外观,应不分层,无沉淀。 6.2.2 液体洗涤剂的pH值的检验 液体洗涤剂的pH值按照GB 6368-1993表面活性剂的pH值测定来进行,以样品的1 %水溶液25 ℃时进行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本书第2章2.8介绍。 6.2.3 液体洗涤剂的发泡力的测定 液体洗涤剂的发泡力测定按GB 7462-1994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力测定来进行。用c=2.5 mmol/L 的Ca2+硬度的水配制样品的0.25 %溶液,用罗氏泡沫仪按表面活性剂发泡力的测定方法测定。 6.2.4 液体洗涤剂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在一般情况下,餐具洗涤剂产品的总活性物含量按“乙醇萃取法”测定。当餐具洗涤剂产品配方中含有不完全溶于乙醇的表面活性剂组分时,则按“三氯甲烷萃取法”测定。若产品配方中含有尿素,乙醇萃取法的总活性物含量应将尿素扣除;三氯甲烷萃取法则应对定量后的萃取物进行尿素测定并给予扣除。织物液体洗涤剂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则按粉状洗涤剂活性物含量测定,参照GB/T 13173.2-2000来进行。 1.乙醇萃取法

生活饮用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0 生活饮用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0.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本规程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 本规程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标准,最低检测质量为5μg,若取100mL 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mg/L。 10.2 原理 亚甲蓝染料在水溶液中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形成易被有机溶剂萃取的蓝色化合物。根据有机相蓝色的强度,测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含量。 10.3 仪器 分液漏斗,250mL 分光光度计 10.4试剂 10.4.1 三氯甲烷 10.4.2 亚甲蓝溶液 10.4.3 洗涤液 10.4.4 氢氧化钠溶液(40g/L) 10.4.5硫酸溶液 10.4.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使用液(10μg/mL) 分析步骤 取125mL分液漏斗7个,分别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使用液(10μg/mL)0mL, 0.50 mL, 1.00mL, 2.00mL, 3.00 mL, 4.00 mL和5.00mL,用纯水稀释至50 mL。吸取50.0 mL水样,置于125 mL分液漏斗中。 向水样和标准系列中,各加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然后再逐滴加入硫酸溶液,使红色刚褪去。加入5 mL三氯甲烷及10 mL亚甲蓝溶液,猛烈振摇0.5min, 放置分层。若水相中蓝色耗尽,则应另取少量水样重新测定。 将三氯甲烷相放入第二套分液漏斗中。 向第二套分液漏斗中加入25mL洗涤液,猛烈振摇0.5min,静置分层。 在分液漏斗颈管内,塞入少许洁净的玻璃棉滤除水珠,将三氯甲烷缓缓放入25 mL 比色管中。 再各加5 mL三氯甲烷于分液漏斗中,振荡放置分层后,合并三氯甲烷相于25 mL 比色管中。最后用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 于650nm波长,用3cm比色管,以三氯甲烷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 10.6 计算

活性氧与肿瘤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论文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生科2班 姓名方海燕 论文题目活性氧与肿瘤研究进展 指导教师陈磊职称讲师 学号:

2017 年 5 月 3 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Keywords: (4) 1概述 (4) 2肿瘤患者氧化还原状态改变 (4) 3肿瘤患者ROS增多机制 (5) 3.1遗传分子生物学改变 (5) 3.2能量代谢改变 (5) 3.3炎性因子参与 (5) 3.4杭肿瘤药物使用 (5) 4 ROS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关系 (5) 4. 1与肿瘤形成研究发现 (5) 4.1.1脂质过氧化生物膜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5) 4.1.2 DNA损伤ROS通过诱导核DNA ( nDNA ) (5) 4.1.3蛋白质破坏 (5) 4.2 ROS与肿瘤转移 (6) 5 ROS与肿瘤治疗 (6) 6结语 (6) 参考文献 (7)

活性氧与肿瘤研究进展 姓名:方海燕学号:20145071235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陈磊职称:讲师 【摘要】目的:探讨活性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活性氧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3-06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9条,中文文献330条,纳入标准:1)活性氧与肿瘤发生;2)活性氧与肿瘤转移;3)活性氧与肿瘤治疗。根据纳入的标准,最后分析文献27篇。结果:肿瘤患者体内氧化还原失衡,表现为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国内外在胃肠道肿瘤、舌癌和乳腺癌等的研究中均发现了氧化应激状态改变。肿瘤患者活性氧增多的机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包括转入因子Nrf2及其抑制蛋白Keap1、RAS途径的相关突变,癌基因蛋白(比如Raf、Mos、MEK和Myc)的过度表达,抑癌基因(如p53)的沉默;2)肿瘤细胞处于高代谢状态,患者正常营养素摄取减少,引起活性氧的堆积;3)免疫系统非特异性的慢性激活,产生过多的前炎性因子;4)抗肿瘤药物特别是多柔比星和顺铂等的使用。活性氧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一方面,它通过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和蛋白质破坏等参与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活性氧也参与肿瘤的转移,这不仅表现在其清除剂可以降低细胞转移能力,也包括其可以调节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再者,活性氧和转录因子Snial相互作用可以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产生。活性氧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高浓度的活性氧可能导致细胞凋亡,而低浓度可致细胞增殖和癌变,国内外研究发现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乙烷硒啉、三氧化二砷、顺铂、柔红霉素和5-FU等。结论:活性氧不仅影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而且与肿瘤的治疗有密切关系,寻找合适的活性氧浓度,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帮助。 【关键词】肿瘤;活性氧;治疗;综述文献。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tumor,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metastasis and treatment of tumor. METHODS;Us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tumor" as key words totrace related papers from January 2000 to June 2013 in the database system of PubMed and CNKI. Thirty-nine literatureswere final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s follows; 1)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2)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3)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treatment of tumor. RESULTS; Tumor patients suffered from redox imbalance, manifesting as increasing of the oxidative stress level.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tonguc carcinomabrcast cancer all found the change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 The main mechanisms wh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rc ample in tumor patients arc as follows:1)the change of genetic molecularbiology,including relative

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各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茚三酮法 1.1原理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但在逆境(干旱、低温、高温、盐渍等)及植物衰老时,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可增加10-100倍,并且游离脯氨酸积累量与逆境程度、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1.2步骤 试剂:(1)25%茚三酮:茚三酮------------0.625g 冰乙酸------------15ml 6mol/L磷酸--------10ml 70°C水浴助溶; (2)6mol/L磷酸:85%磷酸稀释至原体积的2.3倍; (3)3%磺基水杨酸:磺基水杨酸------3g 加蒸馏水至------100ml 实验步骤: (1)称取0.1g样品放入研钵,加5ml 3%磺基水杨酸研磨成匀浆,100°C沸水浴15min; (2)冰上冷却,4000rpm离心10min; (3)提取液2ml+冰醋酸2ml+25%茚三酮2ml混合均匀,100°C沸水浴30min,冰上冷却; (4)加4ml甲苯混合均匀,震荡30s,静置30min; (5)以甲苯为空白对照,再520nm下测定吸光值。 1.3计算方法 脯氨酸含量(μg/gFW)= X * 提取液总量(ml)/ 样品鲜重(g)*测定时提取液用量(ml)*10^6 公式中:X-----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的脯氨酸含量(μg) 提取液总量---------------------------5ml 测定时提取液用量---------------------2ml 问题及质疑: 1.酸性体系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加热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为红色,再实验过程中,仅有少数时候能发现红色产物。原因有待确定。 2.经查看文献资料,反应步骤已经是优化的,没有问题。甲苯萃取脯氨酸与茚三酮的反应产物,消除了多余未反应的茚三酮,磺基水杨酸,提取液中其他杂质(如色素)以及PH变化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的成分及性能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又称水剂清洗剂,一般是由表面活性剂、洗涤助剂和添加剂组成的; 一、表面活性剂 1.主要表面活性剂品种 表面活性剂是水剂清洗剂中的主要成分,通常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品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目前洗涤剂中仍大量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正在日益增加,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则使用量较少。这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经济成本决定的 最早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肥皂,曲于它对硬水比较敏感,生成的钙、镁皂会沉积在织物和洗涤用具的器壁上影响清洗效果,因此已被其他表面活性剂所取代。目前肥皂主要在粉状洗涤剂做泡抹调节剂使用,由于它易于与碱土金属离子结合,所以在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结合使用时,可起到“牺牲剂”作用,以保证其他表面活性剂作用充分发挥。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LAS) 由于有良好的水溶性,较好的去污和泡沫性,比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盐(ABS)的生物降解性好,而且价格较低,所以是目前洗涤剂配方中使用最多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他一些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仲烷基磺酸盐(SAS)、α—烯烃磺酸盐(AOS)、醇硫酸盐(FAS)、—磺基脂肪酸酯盐(MES)、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虽然可以渭单独作为洗涤剂主成分,但通常是与直链烷基苯磺酸盐配合使用。 其中仲烷基磺酸盐(SAS)水溶性比LAS好,不会水解广陛能稳定,常用于配制液体浙溜α—烯烃磺酸盐(AOS)抗硬水性、泡沫性、去污性好,对皮肤刺激性低牛因此多用于皮肤清洁剂。其中尤以含碳原子数在14~18的α—烯烃磺酸盐性能最好。 脂肪醇硫酸盐(FAS)是重垢洗涤剂中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去污力强的优点厂它的缺点是对硬水比较敏感,因此使用的配方中必须加螯合剂。 d—磺基脂肪酸酯盐(MES)是以油脂等天然原料制成的,生物降解性好,对人体安全,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二MES是一种对硬水敏感性低、钙皂分散力好,洗涤性能优良的新品种,缺点是会水解,使用时要加入适当稳定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兼有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在硬水中仍有较好的去污力,形成的泡沫稳定,在液体状态下有较高稳定性,因此广泛用于配制各种液体洗涤剂。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剂中使用最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它在较低浓度下就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对污垢的分散力,而且抗硬水性能好,具有独特的抗污垢再沉积作用。 过去常使用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虽然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有类似的性能,但由于其生物降解性能差,目前在洗涤剂中用量正在减少。 烷醇酰胺配制的洗涤剂有丰富而稳定的泡沫,而且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有良好协同作、用,有利改进洗涤剂在低浓度和低温下的去污力,因此常做洗涤剂的配伍成分。 氧化胺水溶性好,与LAS配伍好,对皮肤刺激性低,有良好的泡沫稳定作用。缺点是热稳定性差,价格高,目前多用于配制液体洗涤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虽然有良好的去污能力,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只在个人卫生用品和特殊用途洗涤剂中有少量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性较差但柔软、杀菌、抗静电性能优良,因此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可制成兼有洗涤功能与柔软、消毒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

FHZDZDXS0101 地下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F-HZ-DZ-DXS-0101 地下水—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测定。 最低检测量为5μg,若取100mL水样进行测定,最低检测浓度为0.05mg/L。 2 原理 阴离子洗涤剂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洗涤剂是烷基苯磺酸钠,当其在水中浓度过大时,易使水产生泡沫,影响感官性状,同时由于烷基苯磺酸盐不易被氧化和生物分解,往往随着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入地表水、地下水中,是水质污染评价的一项指标。 阴离子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以及烷基磺酸钠)和亚甲蓝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当用氯仿萃取后,此蓝色化合物进入氯仿层中,而未作用的亚甲蓝则仍留在水相中,根据氯仿层蓝色的强度,以标准比较法计算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浓度。 能与亚甲蓝反应的物质对本法均有干扰。酚、有机硫酸盐、磺酸盐及大量氯化物、硝酸盐、硫氰化物等均可使结果偏高。试验证明水中常见的Cl-允许含量为600 mg/L、NO3-为40mg/L。二者同时存在时,允许含量为Cl- 300mg/L,NO3- 20mg/L。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本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二次去离子水或等效纯水。 3.1 三氯甲烷(氯仿,CHCl3)。 3.2 亚甲蓝溶液:称取30mg亚甲蓝(C6H18ClN3S·3H2O)溶于500mL纯水中,加入6.8mL 硫酸(ρ1.84g/mL),加50g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溶解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3.3 洗涤液:取6.8mL硫酸(ρ1.84g/mL)及50g磷酸二氢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3.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 3.4.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贮备溶液,1.00mg/mL:称取0.500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H25·C6H4·SO3Na)溶于纯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 含1.00m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 3.4.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溶液,10.0μg/mL:吸取10.00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贮备溶液(1.00mg/mL)于10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10.0μ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 4 仪器设备 4.1 分光光度计。 5 试样制备 水样酸度不能过大或过小,适宜的pH范围为6.5~8.0,否则应用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合适酸度。

植物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的测定方法

植物组织中SOD活性的测定超氧物歧化酶(SOD)是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含金属酶。它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酶协同作用防御活性氧或其他过氧化物自由基对细胞系统的伤害;SOD可以催化氧自由基的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又可以被过氧化氢酶转化成无害的分子氧和水。 【原理】 依据SOD抑制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大小。在有氧化物存在下,核黄素可被光还原,被还原的核黄素在有氧的条件下极易再氧化而产生02-,02- 可将NBT还原为蓝色的甲,后者在560 nm 处有最大吸收。而SOD作为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抑制此反应。于是光还原反应后,反应液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越低,反正酶活性越高。一个酶活单位定义为将NBT的还原抑制到对照一半(50%)时所需的酶量。 【仪器与用具】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进样器;紫光灯(4000 Lx);15 mm×150 mm试管;黑色硬质套。 【试剂】 ①0.05mol/L 磷酸缓冲液PBS(pH=7.8) 提取介质50mmol/L PBS(pH=7.8)内含1% 聚乙烯吡咯烷酮 ② 130mmol/L 甲硫氨酸溶液:称1.9397g Met,用PBS 7.8 进行溶解 并定容至100ml;

③ 750umol/L NBT:称0.06132g NBT,用PBS 7.8进行溶解并定容至 100ml,避光保存; ④20umol/核黄素溶液:称0.0075g核黄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 1000ml,避光保存,现用现配; ⑤ 100umol/L的EDTA-Na2溶液:称0.0372g EDTA-Na2 ,用PBS 7.8 定容至1000ml。 【方法】 1.酶液提取 称取植物叶片0.2g(去叶脉)于预冷的研钵中,加1ml预冷的提取介质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加入提取介质冲洗研钵,并使最终体积为2ml,于4℃、10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SOD粗提液。 2.显示反应 取透明度好、质地相同的15mm×150mm试管4支,2支为测定,2支为对照,按下表加入试剂。混匀后,给1支对照管罩上比试管稍长的双层黑色硬质套遮光,与其他各管同时置于4000lx日光灯下反应20-3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35℃ 【计算】

试验十五过碳酸钠的合成与活性氧含量测定

实验十五 过碳酸钠的合成与活性氧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1.了解过碳酸钠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2.学习并掌握用溶剂法合成过碳酸钠。 3.学习并掌握用催化分解量气法测定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 【实验原理】 过碳酸钠又名过氧碳酸钠,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具有正交晶系层状结构,其分子式为2Na 2CO 3·3H 2O 2,相对分子质量为314.58,外观为白色,松散、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或粉末状固体。过碳酸钠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3g ·(l00g H 2O)-l ,30℃时为16.2g ·(l00g H 2O)-1,浓度为1%(质量分数)的过碳酸钠溶液在20℃时的pH 值为10.5。过碳酸钠属热敏性物质,干燥的过碳酸钠在120℃分解,但在遇水、遇热,尤其与重金属和有机物质混合时,极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氧气。过碳酸钠因在水中易离解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在碱性溶液中可分解生成水和具有漂白作用的活性氧,因而显示极强的漂白性。 过碳酸钠已广泛用于替代过硼酸钠(NaBO 2·H 2O 2·3H 2O)作为合成洗涤剂的漂白助剂,具有活性氧含量高,低温溶解性好,更适合于冷水洗涤,不损害织物和纤维,对有芳香味的有机添加剂及增白剂无破坏作用,并能保持香味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低磷或无磷含硅铝酸盐(沸石)洗涤剂的组分。过碳酸钠还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医疗和食品等行业作为有效的漂白剂、消毒剂、杀菌剂、除味剂等。此外,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释氧剂,与其他传统化学释氧剂相比,具有活性氧含量较高,性能较稳定,贮存使用安全等特点,通过配合适当催化剂可以适宜速率平稳产生纯净氧气,作为医疗保健用氧的固体氧源,已被用于各种化学产氧器。 原理上,过碳酸钠可根据以下反应式合成: 2 2322232O H 3CO Na 2O H 3CO Na 2?→+由于过碳酸钠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反应必须在低温下进行。 文献报道的过碳酸钠合成方法很多,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不同的方法可以制得不同形态和规格的过碳酸钠产品。本实验选用便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实施又可获得较高质量产品的溶剂法合成过碳酸钠。 溶剂法又名醇析法,是一种湿法方法,其基本过程为:将配制好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反应器,然后加入有机溶剂异丙醇或乙醇,并加入可溶性镁盐和硅酸钠作为稳定剂,再加入过氧化氢,在0~5℃下进行反应,生成的过碳酸钠经分离、洗涤,甩干、干燥得成品。 根据文献报道,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可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但实验表明,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也可采用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即催化分解量气法测量。在MnO 2等重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过碳酸钠在水溶液中可迅速且完全地发生分解反应并生成O 2,所生成的O 2的质

常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性质

常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性质 品名化学名称功能 磺酸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良好的去油、起泡能力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刺激 性低 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良好的去污力,丰富的泡沫 AOS α-烯基磺酸盐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抗硬 水性强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钠 盐 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 BS-12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BS-12 十二烷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CA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LAO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6501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良好的去污力、增稠剂AEO-9 脂肪醇(12-15)聚氧乙烯醚(9mol)去污力强 638 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增稠剂 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中和LAS,刺激性低 甘油丙三醇保湿剂 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鳌合剂、软化硬水 柠檬酸柠檬酸酸度调节剂、鳌合剂 片碱氢氧化钠酸度调节剂 五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助剂、鳌合剂 织物洗涤剂原料 品名化学名称功能 磺酸直链烷基苯磺酸良好的去油、起泡能力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刺激 性低 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良好的去污力,丰富的泡沫 AOS α-烯烃磺酸盐良好的去污、起泡能力、抗硬 水性强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二钠温和表面活性剂、泡沫丰富

盐 6501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良好的去污力、增稠剂AEO-9 脂肪醇(12-15)聚氧乙烯醚(9mol)去污力强 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中和LAS,刺激性低EDTA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鳌合剂、软化硬水柠檬酸柠檬酸酸度调节剂、鳌合剂片碱氢氧化钠酸度调节剂 五钠三聚磷酸钠洗涤助剂、鳌合剂化妆品原料 品名化学名称用途 A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AESA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K12 十二烷基硫酸钠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K12A 十二烷基硫酸铵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主料AOS α-烯基磺酸盐洗涤剂、泡沫丰富、刺激性低 MES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 酸二钠盐 温和表活、泡沫丰富 咪唑啉椰油两性醋酸钠温和表活、泡沫丰富BS-12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温和表活、泡沫丰富CAB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温和表活、泡沫丰富LAO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温和表活、泡沫丰富6501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去污、增稠剂CMEA 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去污、增稠剂PEG-400 聚乙二醇400 保湿剂、增容剂638 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增稠调理剂1631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调理、抗静电剂1831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调理、抗静电剂甘油丙三醇保湿剂 硬脂酸硬脂酸膏霜基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