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手捏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变瘪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足球运动员用力把足球踢向远方,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D.人推车时,同时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

2.(3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B.C.D.

3.(3分)天花板上的吊灯,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同时消失,那么它()

A.沿竖直方向下降

B.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在半空

D.无法判断运动情况

4.(3分)下列科学方法运用的实例中,不正确的是()

A.用力的示意图直观的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运用了模型法

B.由增大摩擦的方法联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运用了类比法

C.通过覆杯实验反映出大气压强的存在,运用了转换法

D.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5.(3分)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平衡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受到惯性作用

D.若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平衡车会慢慢停下来

6.(3分)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块砖,长20cm、宽10cm、厚5cm,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则甲砖对乙砖的压力F甲、压强p甲和乙砖对桌面的压力F乙、压强p乙之比是()

A.F甲:F乙=1:2,p甲:p乙=1:2

B.F甲:F乙=1:2,p甲:p乙=2:1

C.F甲:F乙=2:1,p甲:p乙=2:1

D.F甲:F乙=2:1,p甲:p乙=1:2

7.(3分)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图乙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因为身体受到了惯性作用

C.图丙中,男孩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图丁中,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

8.(3分)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矿泉水瓶盖上有细小的条纹﹣﹣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压强

B.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C.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9.(3分)关于如图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中: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A、B、C三支竖管中水柱的高度相同

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小

10.(3分)如图所示,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距底面等高的a、b两点的压强p a、p b的大小()

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3分)将质量相等的水、煤油、水银分别装入底面积相同的不同容器中,且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A.p水>p煤油>p水银B.p水>p水银>p煤油

C.p水银>p水>p煤油D.p煤油>p水>p水银

12.(3分)在每小格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密度大于水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将物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待水不再流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B.物块受到的浮力为0.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C.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D.物块受到的浮力为0.5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4分)小明用刻度尺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将刻度尺的一端压放在桌面上,尺的另一端伸出桌面,要使刻度尺向下弯曲,施力的方向应(填“向下”或“向上”);要使刻度尺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应(填“增大”或“减小”)作用于A点的力;在力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要使刻度尺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则力应该作用在刻度尺上的(填“A”或“B”)点。通过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14.(4分)“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15.(4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方向为;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方向。

16.(3分)如图所示,是研究重力方向的装置。现从图示位置将板缓慢放平,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虚线与BC垂直)之间的夹角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实验中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17.(3分)在生活中,物理学知识应用非常广泛。根据知识,可用图(a)的吸管吸取饮料;在图(b)中,啄木鸟的嘴尖细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从而把树木啄开,取出害虫;在图(c)中,“乳牛自动喂水器”利用的是原理。

三、简答题(3分)

18.(3分)如图,双肩书包、签字水笔、有订书钉的订书机,都是大家熟悉的学习用品,这些用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的应用。试举三例说明。

示例:笔卡(笔的挂钩),对衣物或书本的压力大,滑动时摩擦力大,可防止笔的意外脱落。(此例不可再用)(1)

(2)

(3)。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9.(3分)如图所示,小华把铁锁悬挂起来,从A点放手后摆到B点再返回。请画出铁锁在B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0.(3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21.(3分)如图所示,是挂在天花板上正在转动的电风扇,请作出此时电风扇的受力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2.(4分)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23.(4分)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

24.(4分)小明利用图1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图2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金属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金属块未接触容器底)

六、计算题(第25题7分,第26题5分,共12分)

25.(7分)如图所示,铁桶重为15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5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

26.(5分)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水深50cm。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下表面距离水面10cm,则求:

(1)木块下表面处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2)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为多少;

(3)若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木块放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0,则木块的重力为多少。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解答】解:A、用手捏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变瘪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说法正确。

B、足球运动员用力把足球踢向远方,足球的速度和方向均发生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说

法正确。

C、相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就有力的作用,物体之间必须有相互的推拉挤压等作用才会产生力。故两个物体只要接

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故C说法不正确。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人推车时,同时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2.【解答】解:

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压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故选:B。

3.【解答】解:当吊灯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故选:C。

4.【解答】解:

A.用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的描述力的三要素,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正确;

B.减小摩擦和增大摩擦是达到相反的目的,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联想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或者是对比法,而不是类比法,故B错误;

C.大气压真实存在,但不容易观察,通过覆杯实验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存在,运用了转换法,故C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积两个因素有关,所以研究和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压力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

故选:B。

5.【解答】解:A、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但是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因为惯性不是力,故C错误。

D、因物体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突然外力全部消失的,故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设砖块的重力为G,则F甲=G,乙砖对桌面的压力F乙=2G,故F甲:F乙=G:2G=1:2;

甲与乙的接触面积为:S甲=10cm×5cm=50cm2=5×10﹣3m2,

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乙=20cm×10cm=200cm2=2×10﹣2m2,

则p甲==,

p乙==,

p A:p B=:=2:1。

故选:B。

7.【解答】解: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是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图乙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了惯性作用。故B错误;

C、图丙中,男孩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故C错误;

D、图丁中,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

A、饮料瓶的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B、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高压锅内,气压很大,所以液体沸点高,故B正确;

C、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

于向下的压强,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将屋顶掀开,故C正确;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正确。

故选:A。

9.【解答】解;A、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因为水对坝体侧面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C、蓄水槽中装水,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竖管下部的水流速快压强小,所以水柱的高度最低,故说法错误,

不合题意;

D、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因为水对它的压强越来越小,所以气泡变大,排水体积变大,受到水的浮

力变大,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

10.【解答】解:在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等于液体的重力;

根据压强公式p=可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ρ水gh水=ρ酒精gh酒精;

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

a点所受的压强:p a=ρ酒精g(h酒精﹣h)=ρ酒精gh酒精﹣ρ酒精gh;

b点所受的压强:p b=ρ水g(h水﹣h)=ρ水gh水﹣ρ水gh;

故p a>p b。

故选:A。

11.【解答】解:因水和煤油、水银的质量相等,

所以,由G=mg可知,三液体的重力相等,

由p=和p=ρgh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ρghS,液体的重力G=mg=ρVg,

已知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由图知,装水的容器是下粗上细,液体的体积V<Sh,则F水>G,

装煤油的容器是下细上粗,液体的体积V>Sh,则F煤油<G,

装水银的容器是上下一样粗,液体的体积V=Sh,则F水银=G,

综上可知,F水>F水银>F煤油,

由p=可知,p水>p水银>p煤油。

故选:B。

12.【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G=0.5N×4=2N,

由乙图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0.5N×3=1.5N,

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G﹣F′=2N﹣1.5N=0.5N,故AC错误;

(2)物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时,排开的水会溢出,即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不变,

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解答】解:因为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使刻度尺向下弯曲,施力的方向应向下;因为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使刻度尺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应增大作用于A点的力;因为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力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要使刻度尺弯曲的程度大一些,则力应该作用在刻度尺上的A点,通过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向下;增大;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4.【解答】解:关闭发动机后,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飞船由于惯性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接近月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向后的力而减速。

故答案为:惯性;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向后;相互的。

15.【解答】解:A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A的重力的大小为30N,所以摩擦力也是30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B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推力的大小为20N,所以摩擦力大小也是20N,方向水平向左。

故答案为:30;竖直向上;20;水平向左。

16.【解答】解:

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OA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方向不变,将板BC缓慢放平时,悬线OA的方向不变,而虚线与BC垂直,所以在此过程中绳与虚线之间的夹角α将变小;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变小;竖直向下;地球。

17.【解答】解:(1)如图a所示,用吸管吸取饮料,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

(2)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减少受力面积。在图(b)中,啄木鸟的嘴尖细锋利,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大气压(强);(2)压强;(3)连通器。

三、简答题(3分)

18.【解答】解:(1)书包的肩带设计的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部的压强;

(2)水笔的握笔处用带花纹的软塑料环,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3)水笔书写时,利用墨水的重力向下的特性,使书写流畅;

(4)水笔笔尖的滚珠设计,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

(5)订书机的尖脚设计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

故答案为:(1)书包的肩带设计的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部的压强;(2)水笔的握笔处用带花纹的软塑料环,是为了增大摩擦力;(3)水笔书写时,利用墨水的重力向下的特性,使书写流畅;

四、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9.【解答】解:由题意知,铁锁受重力和绳的拉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绳的拉力沿绳的方向,作用点可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20.【解答】解:物体一定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答案为:

21.【解答】解: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因为空气受到向下的力,所以电风扇受到竖直向上的升力和拉力,竖直向下受到重力,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22.【解答】解: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此时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

(2)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他应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甲和丙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他将木块切去一半,接触面积变化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他的结论不可靠。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和丙;(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23.【解答】解:(1)实验中要测出注射器的长度,因此除了: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还要有刻度尺。

(2)已知注射器容积为2.5ml,即2.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4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根据其体积公积可得,S===0.625cm2

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5N,这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将其代入公式得,

p===1.2×105Pa;

(3)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注射器筒内有空气都会使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拉力变大,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大;

③没有读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也可能会大于真实值。

故选B。

(4)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是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答案为:(1)刻度尺;(2)1.2×105;(3)B;(4)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4.【解答】解:(1)由图1知,甲图拉力最大,由F=G﹣F浮可知,其受到的浮力最小;

(2)丙、丁两次实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要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应该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相同,但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

(4)随着金属块浸在水中体积的增大,浮力增大,则测力计示数减小,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示数不变,所以F水深度的关系是先减小后不变,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1)甲;(2)液体密度;(3)乙、丙;(4)D。

六、计算题(第25题7分,第26题5分,共12分)

25.【解答】解:

(1)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桶的底面积:

S=100cm2=1.0×10﹣2m2,

由p=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10﹣2m2=15N;

(3)台面受到的压力:

F=G桶+G水=G桶+m水g=15N+5kg×10N/kg=65N,

台面受到的压强:

p′===6500Pa。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1500Pa;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15N;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6500Pa。

26.【解答】解:

(1)木块的下表面所处深度h=10cm=0.1m;

木块的下表面受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9.8N/kg×0.1m=980Pa;

(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V排=0.2m×0.2m×0.1m=0.004m3,

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9.8N/kg×0.004m3=39.2N。

(3)因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木块放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0,木块的重力为:

G=F浮+F示=39.2N+0N=39.2N。

答:(1)木块下表面处受到水的压强为980Pa;

(2)木块受到的水的浮力为39.2N;

(3)若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木块放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0,则木块的重力为39.2N。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

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的绝对值是() A.2B.﹣2C.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a3=a6B.(a﹣b)2=a2﹣b2C.(﹣a3)2=a6D.a12÷a2=a6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是() A.圆锥B.长方体C.圆柱D.三棱柱 4.一组数据2,3,5,4,4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4和3.5B.4和3.6C.5和3.5D.5和3.6 5.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减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如图,用尺规作图作∠AOC=∠AOB的第一步是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OB于点E、F,那么第二步的作图痕迹②的作法是()

A.以点F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B.以点F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C.以点E为圆心,OE长为半径画弧 D.以点E为圆心,EF长为半径画弧 7.小明到商店购买“五四青年节”活动奖品,购买20只铅笔和10本笔记本共需110元,但购买30支铅笔和5本笔记本只需85元,设每支铅笔x元,每本笔记本y元,则可列方程组() A.B. C.D. 8.在公园内,牡丹按正方形种植,在它的周围种植芍药,如图反映了牡丹的列数(n)和芍药的数量规律,那么当n=11时,芍药的数量为() A.84株B.88株C.92株D.121株 9.对于二次函数y=x2﹣2mx﹣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它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 B.方程x2﹣2mx=3的两根之积为﹣3 C.它的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D.x<m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BC,E为CD边的中点,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180°,点D的对应点为C,点A的对应点为F,过点E作ME⊥AF交BC 于点M,连接AM、BD交于点N,现有下列结论: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9-2020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空。(38分)(共9题;共38分) 1.看图写数。 ________ ________ 2.1个十和5个1合起来是________,19里面有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3.—个两位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都是1,这个数是________;十位上的“1”表示1个________,个位上的“1”表示1个________。这个数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找规律填数。 6 8 10 ________ 14 ________ 18 ________ 6.照样子写时间。

(1) 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 7.数图形。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8. (1)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_位小朋友。 (2)从前往后数,小红排在队伍中的第________位;从后往前数,小红排在队伍中的第________位。(3)小亮前面有________位小朋友,后面有________位小朋友。 9.写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二、我会选择。(5分)(共5题;共5分) 10.20里面有()个十。 A. 3 B. 2 C. 1 11.左图中有()正方体。 A. 4 B. 5 C. 3 12.小红有8支铅笔,小明的铅笔和小红同样多,两人一共有()支铅笔。 A. 15 B. 14 C. 16 13.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这时是()。 A. 10时 B. 12 C. 快到12时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数学试卷(11月份)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段考数学试 卷(11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36分) 1.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点B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是(2,﹣8),则点B的坐标是() A.(﹣2,﹣8)B.(2,8)C.(﹣2,8)D.(8,2)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4x3?3x2=12x6 B.(﹣3a4)(﹣4a3)=12a7 C.3a4?5a3=8a7 D.(﹣a)(﹣2a)3(﹣3a)2=﹣72a6 4.如图,OP为∠AOB的角平分线,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PC=PD B.∠CPO=∠DOP C.∠CPO=∠DPO D.OC=OD 5.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2cm,则斜边的长为()

A.2cm B.4cm C.6cm D.8cm 6.计算()2003×1.52002×(﹣1)2004的结果是() A.B.C.﹣D.﹣ 7.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50°,则它的底角为() A.50°B.65°C.50°或65°D.80° 8.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 A.40°B.30°C.20°D.10° 9.在下列结论中: 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有一个角是60°,且是轴对称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4个B.3个C.2个D.1个 10.如图,在△ABC中,已知BC=13,AB的中垂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于E,则△ADE的周长等于()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详细汇总

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 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积累法:如测量铜丝的直径、纸的厚度。 (2)平移法:如测量兵乓球的直径。 (3)替代法:如测量曲线的长度(以直代曲法、棉线黏贴法)。 (4)滚轮法:如用轮子的滚动来测长度(以曲代曲法) 7、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s)、纳秒(ns)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 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控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地理试卷(原卷+答案解析)

湖北省随州市2018年中考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第1题为职教,第2—7题为地理,8—17赵为历史,18—28题为思想品德;每题2分,共56分) 1. 今天(6月20日),我们参加地理中考。对于这一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随州昼长夜短 B. 此时正值随州的夏季 C. 哈尔滨比随州早看到日出 D. 广州比随州的昼更长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 从图中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ab段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B. 大雨后,ABCD不同河流段,水涨得最高的是D C. B、C两处河流流速较快的是B处 D. 山峰E点的海拔可能是630米 3. 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此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 A. 渔业 B. 种植业 C. 林业 D. 畜牧业 4. 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题。

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 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 河流丙因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 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5. 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A. 四川盆地 B. 云贵高原 C. 华北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6. 下图为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甲乙是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 B. 乙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C. 丙丁两国都是发达国家,濒临太平洋 D. 丁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业化生产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其中29—30题为地理,共16分;31-33题为历史,共20分;34-35题为思想品德,共18分;共计54分)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和欧洲西部大致处于相同的纬度范国,某校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找到这两个地区的示意图研完这两个地区的异同。 材料二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酒产地,葡萄是制作葡酒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法国葡萄产区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 (1)读图,东北地区和欧洲西部大部分都位于五带中的,它们地形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地形类型)面积广大,两个地区均适宜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 (2)右图中的甲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海峡,它连接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未来地中的面积将变(大/小),这样变化的原因是 (3)法国葡萄产区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该地区种植葡萄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夏系气温高,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少,多晴天,充足(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它起于成都市,向西抵达拉萨,全长1629千米,建成后从成都行至拉萨的动车组列车仅需13个小时。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 (共2题;共14分) 1. (13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家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B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清。谈笑有宏儒,往来无白丁。 E . 折戟成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F . 故曰,域民不以封缰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 塞上燕脂凝夜紫。(《雁门太守行》李贺) ③听其相顾言,。(《观刈麦》白居易)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诸葛亮)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行路难》(其一)李白) 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坡羊潼关怀古》)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①古代诗歌常常蕴含哲理,给我们以启迪,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让我们坚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②古人喜欢把“菊”写入诗中,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表现了诗人对菊的喜爱。

2. (1分)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二、阅读理解 (共6题;共90分) 3. (6分) (2019九下·泰兴模拟)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我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小王子打那儿来的星球就是B612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仅仅在一九〇九年被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看见过一回。在国际天文会议上,他为他的发现做了雄辩的论证,但没有人相信他的报告。因为他穿的是土耳其人的服装。大人们就这个德性:以衣冠取人。 (1)下面的A,B两幅图中,为选文中的土耳其天文学家出席国际天文会议时配图,________(填字母)图最符合。穿插土耳其科学家的故事,嘲讽了________。 (2)图C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填篇名)塑造的人物形象。 图C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A . 即使双目失明、双腿瘫痪,保尔也从未失去生活信心,他决定以写作去实现人生价值,把小说寄给柯托夫斯基师的老战友征求意见,原稿丢失后,他继续创作,最终获得成功。 B . 《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设计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的双鞭呼延灼最后使用钩镰枪破了连环马;浪里白跳张顺曾率梁山水军凿破海鳅船,大破高俅水军。 C . 小人国内务大臣告诉格列佛:国家受到来自不来夫斯库国的入侵,敌方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准备向小人国发起进攻。格列佛向皇帝贡献了如何夺取敌人整个舰队的方案。 D . 《狗·猫·鼠》一文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追忆童年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E . 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牛魔王,从罗刹女那里借出芭蕉扇,熄灭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复习提纲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三、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19-2020学年英语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曾都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五年级英语试题 (命题人:朱耀东) (考试时间35分钟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其对应的标号填入该小题题前括号内,答在试题中间无效。 2.非选择题直接答在该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3.考生必须保持试卷的整洁。 第I部分听力(共15分) 一、情景反应。(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你将听到五个句子,从每个句子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该句的最佳应答语,并将其对应的字母编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里。每个句子读两遍。 ()1.A.She is kind but strict. B.She likes red. C.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2.A.I go to school on Fridays. B.I have Chinese and English. C.I often have lunch. ()3.A.Yes,please. B.It's delicious. C.It's fifteen yuan ()4.A.The room is big. B.There is a big bed. C.The room is mine. ()5.A.It's lovely. B.It's black and white. C.It's under the tree. 二、对话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你将听到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问题,根据对话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其对应的字母编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里。每段对话读两遍。 ()6.What does Mr.Wang do? A.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B.He is a math teacher. C.He is a doctor. ()7.What does Wu Yifan like doing? A.He likes drawing pictures. B.He likes reading books. C.He likes doing sports. ()8.What would Tony like to drink? A.A cup of tea. B.A bottle of milk. C.Some ice cream. ()9.What can Mary do for Jenny's birthday party? A.She can sing a Chinese song. B.She can dance. C.She can make a cake. ()10.What can Jack see on the floor? A.A ping-pong ball. B.A water bottle C.A plant. 五年级英语试题第1页(共3页)

南开中学初二(下)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1题图 D C B A A . B . C . D . 重庆南开中学初2012级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 数 学 试 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实物图,则其主视图是( )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 B .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 C .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 D .调查广州亚运会100米决赛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3.若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0x kx +-=的一个根,则k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4.将方程2 410x x ++=配方后得到的形式是( ) A .()223x += B .()243x += C .()243x +=- D .()225x +=- 5.直线2y x b =-+和双曲线x k y =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k >,0b > B .0k >,0b < C .0k <,0b > D .0k <,0b < 6.下列因式分解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23222824m n n n m n -=- B .()()()21213x x x --=-- C .()()25632y y y y --=-+ D .()22693ax ax a a x -+=- 7.若k 是实数,则()2 2110x k x k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等实根 B .有两个相等实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判断根的情况 8.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 10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是( ) ① ② ③ A .36 B .38 C .40 D .42 O y x 5题图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

加强。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8、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020-2021天津市南开中学初二数学上期末一模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天津市南开中学初二数学上期末一模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11x x +=+ B .()2 2211x x x +-=- C .()()2 2x 22x 1x 1=-+- D .()2 212x x x x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一点M N 、为圆心,大于1 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 若点P 的坐标为11,423a a ?? ?-+?? ,则a 的值为( ) A .1a =- B .7a =- C .1a = D .13 a = 3.如图,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板,按如图方式放在桌面上,则 a ∠的度数是( ) A .42o B .40o C .36o D .32o 4.下列各图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 全等的是 (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只有丙 5.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1和9,则b 的面积为 ( )

A.8 B.9 C.10 D.11 6.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①可以用来解释(a+b)2-(a-b)2=4ab.那么通过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A.a2-b2=(a+b)(a-b)B.(a-b)2=a2-2ab+b2 C.(a+b)2=a2+2ab+b2D.(a-b)(a+2b)=a2+ab-b2 7.如图,在△ABC 中,∠C=90°,以点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BC于点M、 N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 2 MN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过点P作线段 BD,交AC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则下列结论①CD=ED;②∠ABD=1 2 ∠ABC; ③BC=BE;④AE=BE中,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 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 则正确的配对是()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概念题汇总(含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 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1m/s= 3.6 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 和距离有关。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 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7.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8.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19.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做成的。温度计的℃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它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规定为100℃.。 20.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等示数稳定再读数。 2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在熔化

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解析)

2018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的相反数是( ) A.﹣B.C.﹣2 D.2 2.(3分)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 ) A.B.C.D. 3.(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2?a3=a6B.a3÷a﹣3=1 C.(a﹣b)2=a2﹣ab+b2D.(﹣a2)3=﹣a6 4.(3分)如图,在平行线l1、l2之间放置一块直角三角板,三角板的锐角顶点A,B分别在直线l1、l2上,若∠l=65°,则∠2的度数是( ) A.25°B.35°C.45°D.65° 5.(3分)某同学连续6次考试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5,97,93,79,85,95,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85和89 B.85和86 C.89和85 D.89和86 6.(3分)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为( ) A.1 B.C. 1 D. 7.(3分)“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讲述的是比赛中兔子开始领先,但它因为骄傲在途中睡觉,而乌龟一直坚持爬行最终贏得比赛,下列函数图象可以体现这一故事过程的是( ) A.B.C. D. 8.(3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得到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若随机向正

方形ABCD内投一粒米,则米粒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 A.B.C.D. 9.(3分)我们将如图所示的两种排列形式的点的个数分别称作“三角形数”(如1,3,6,10…)和“正方形数”(如1,4,9,16…),在小于200的数中,设最大的“三角形数”为m,最大的“正方形数”为n,则m+n的值为( ) A.33 B.301 C.386 D.571 10.(3分)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1.直线y=﹣x+c与抛物线y=ax2+bx+c交于C、D两点,D点在x轴下方且横坐标小于3,则下列结论: ①2a+b+c>0; ②a﹣b+c<0; ③x(ax+b)≤a+b; ④a<﹣1. 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3分)计算:﹣|2﹣2|+2tan45°=. 12.(3分)如图,点A,B,C在⊙O上,∠A=40度,∠C=20度,则∠B= 度.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化 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工业制氧气B.蜡烛受热融化C.金属锈蚀D.天空出现彩虹2.下列图像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橡皮塞弹出C.灯内酒精燃烧D.读数偏大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白雾,放出大量的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到水里 B.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 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时,元素的性质比较稳定,氖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氖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6.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元素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③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④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氯化钠分子⑤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⑥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大 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7.已知M2+粒子核外有x个电子,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a,则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a-x-2B.a+x+2C.a-x+2D.x-2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二、填空题 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子数不同,电子数相同的两种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26 页 2019-2020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位置. 1.(4分)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1 B .3.1415 C .π D .13 2.(4分)函数y =√x ?2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2 C .x ≤2 D .x ≥2 3.(4分)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m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4.(4分)一个长方形抽屉长16厘米,宽12厘米,贴抽屉底面放一根木棒,那么这根木棒 最长(不计木棒粗细)可以是( ) A .20厘米 B .18厘米 C .22厘米 D .24厘米 5.(4分)估计√3+√2×√6的值应在( ) A .5和6之间 B .3和4之间 C .4和5之间 D .6和7之间 6.(4分)若ab <0且a >b ,则函数y =ax +b 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7.(4分)已知{x =2y =1是二元一次方程组{ax +by =7ax ?by =1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 8.(4分)嘉嘉和淇淇下棋,嘉嘉执圆形棋子,淇淇执方形棋子,如图,棋盘中心的圆形棋 子的位置用(﹣1,1)表示,右下角的圆形棋子用(0,0)表示,淇淇将第4枚方形棋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则淇淇放的方形棋子的位置可能是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套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2020下半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联通公司招聘试题及解析

2020下半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联通公司招聘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市水利局向市财政局请求增拨水利建设经费应用的文种是()。 A、请示 B、函 C、报告 D、申请书 【答案】B 【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市水利局和财政局是不相隶属关系,应该用函。故选B。 2、我们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这段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矛盾具有普遍性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循环的 【答案】B 【解析】从题干可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体现了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故选B。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 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B 【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