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复习资料 只留答案版

2012复习资料 只留答案版

2012复习资料 只留答案版
2012复习资料 只留答案版

2012/2013(1) 继电保护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 页共6 页

一、选择题

1 、输电线路通常要装设()。(C)主保护和后备保

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D)单相接地短路

3 、一般()保护是依靠动作值来保证选择性.(A) 瞬时电流速断

4 、若为线路—变压器组,则要求线路的速断保护应能保护线路()。(A) % 100

5 、流入保护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的比值,称为()。(A) 接线系数

6 、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90°接线的目的是()。(B) 消除出口两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7 、零序电流保护具有()特点。(D) 接线简单、灵敏度高、保护区稳定

8 、确定零序速断保护最大零序电流时,应考虑()。(D)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类型、短路点位置和电网联接方式

9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失地时,故障点的电容电流与()有关(B) 电网电压及该级电压电网中线路长度

10、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分支系数与网络接线方式有关,其值()(D)可能大于1 或等于1 或小于1

11 、互感器二次侧应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其作用是_C___ 。以防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绝缘破坏时, 高电压对二次设备及人身的危害;

12、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分支系数()。(C) 随之改变

13、电力系统振荡闭锁装置,在系统正常运行时,()。(B) 应可靠闭锁保护

14、电力系统振荡闭锁装置,在系统发生振荡且被保护线路短路时,()。(A) 不应闭锁保护

15、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可作线路全长的()保护。(A) 主保护

16、为减小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差动保护应采用()的电流互感器。(C) 同型号、同变比

17、变压器的瓦斯保护能反应()。(C)变压器油箱内故障和油面降低

18、比相原理只适用于比较两()之间的相位关系。(C) 同频率交流量

19、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降压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宜采用()接线。(C)三相完全星形

20、发电机纵差动保护断线监视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过_____整定。B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不平衡电流

21、变压器采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时,低压元件灵敏度与()。(B)变压器连接组别无关

22、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_____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B 、方向阻抗继电器

23、发电机低电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应采用()接线。(A) 完全星形

24、发电机低电压过电流保护,电流元件应接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B) 发电机中性点

25、瓦斯保护是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的_____保护。A 主;

26、发电机低电压过电流保护,电压元件应采用()接线。(A) 三相式

27、发电机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低电压元件的作用是反应保护区内()故障。

(C) 三相短路

28、发电机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低电压元件的作用是反应保护区内()故障。(A)

相间短路

29、完全电流差动母线保护,连接在母线上所有元件应装设具有()的电流互感器。

(B)同变比和同特性

30、()的出现,是接地故障区别于正常运行、过负荷、系统振荡及相间短路的基本特征。(D)零序分量

31、无论是发生对称短路还是不对称短路,()将发生突变。(C)正序分量

32、双侧电源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加方向元件是为了_____ A、解决选择性

33、Y,d11 接线变压器纵差动保护采用电流相位补偿接线后,星形侧电流互感器流入差动臂的电流是电流

互感器二次电流的_____倍。C、3

34、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及高次谐波分量,其中以_____次谐波所占的比例最大。 A 二

35、在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等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因此可用差动继电器的_____ 线圈来消除。B、平衡

36线路保护一般装设两套, 两套保护的作用是_____ 。B、一套为主保护, 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37、对于过电流保护, 计算保护灵敏系数时, 应用_____。B 、两相短路

38、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ksen 要求_____。C 、Ksen>1

39、有一按接线方式90o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当UK 为U CA时,I

K 为_____。B 、IB

40、气体继电器安装在变压器的_____。C 、油箱与油枕的连接管道上。

41、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线路,当线路末端短路时,一般由_____动作切除故障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42、故障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正确测量的影响_____。B 、对短线路大

43、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三种接地保护中,_______是无选择性的。A、绝缘监视装置

44、高频保护用的高频阻滤器是直接串接在工频线路中的,所以对_____。B 、工频电流影响不大

45、利用二次谐波分量制动原理构成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可以有效地躲过____的影响。C、励磁涌流。46、零序分量滤过器的作用是_____。A、获取零序分量

二、填空题

1 、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通常要考虑系统的___最大___ 、___最小__两种极端运行方式。

2 、电力系统整定计算时不考虑过渡电阻的短路,称为_____金属性______短路。

3 、输电线路的短路可分为_____相间短路______、______接地短路______ 两类。

4 、短路时总要伴随产生很大的___短路电流______,同时使系统中___电压___ 降低。

5 、反应整个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的时限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__主保护___。

6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有__幅值误差_______ 、____角度误差_______。

7 、电抗变换器二次绕组接调相电阻的目的是调节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间的__相位__。

8 、单相式负序电压滤过器其输出端的电压只与输入电压中的_负序分量电压___成正比。

9 、单相式负序电压滤过器与正序电压滤过器内部结构___相同_____ 。

10、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可作为___本线路主保护的后备及相邻线路和元件的____后备。

11 、输电线路的三段式保护由___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____保护构成。

12、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90°接线,其目的是防止____保护安装出口处两相短路______ 造成保护拒动。

13、整流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引入记忆回路的目的是___消除保护安装出口处三相短路速动保护的拒动_。

14、为防止非故障相电流影响造成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误动,保护直流回路应采用____按相起动___ 接线。

15、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故障点故障相电压__为零____ 、零序电压___最高___ ,____变压器中性点______零序电压为零。

16、中性点接地系统,零序电流流通范围取决于___接地的中性点位置_______ 。

17、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构成接地保护常见方式有:_____无选择性的绝缘监察,有选择性的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功率方向保护___ 。

18、一般情况下,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阻抗和整定阻抗_____不同______。

19、距离保护起动部分的基本作用是__在线路发生短路时瞬时起动___ 整组保护装置。

20、阻抗继电器按其比较原理不同,可分为___比幅式和比相式___ 两种。

21、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消除正向出口两相短路的动作死区和反向两相短路时的误动作___ 。

22、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____方向阻抗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高。

23、元件固定连接的双母线差动电流保护,连接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应选用_同型号、同变比__。

24、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cos?=1时___,加入继电器的_电压和电流同相位__。

25、相差高频保护只比较被保护线路__两侧电流的相位__,而不比较__电流大小__。

26、变压器差动保护由于变压器调压抽头改变而产生不平衡电流,解决办法是___在整定计算时提高保护动作值_____ 。

27、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应装于__中性点引出线上__。

28、变压器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负序电压主要反应_不对称___短路故障,正序电压反应__三相对称__ 短路故障。

29、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纵差动保护____不会_____动作。

30、完全母线差动保护,每一支路上电流互感器应选用___相同的变比_____ 。

三、判断题

(T)1 、电力系统各电气元件之间通常用断路器相互连接,每台断路器都装有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T)2 、为保证可靠性,一般说来,宜选用尽可能简单的保护方式。

(F)3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和快速性不矛盾。

( F) 4 、反应过量保护和欠量保护的灵敏系数定义相同。

(F) 5、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用快速保护。

(F) 6、继电器的起动和动作是同一个概念。

(F) 7、输电线路短路时,装设在被保护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均会动作。

(T) 8、对于反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能使该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称为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 F)9、三段式电流保护在被保护线路内部发生短路时,总是电流速断保护切除故障。( F)10 、在输电线路上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短路电流与短路点的短路电流相同。(T) 11、在输电线路上同一点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等),保护安装处测到故障相的相间电压相等。

( F)12 、双电源幅射形网络中,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均应加方向元件才能保证选择性。( T)13 、双电源输电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有时加了方向元件后,可以提高保护灵敏度。(F) 14、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是一个重要参数,所以要求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内角可以随意调节。

(T)15、在单电源的环形网络中,过电流保护存在相继动作是不可避免的。

(T) 16、一般来说,同一网络的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比零序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长。

(F)17 、单电源直接接地系统的输电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可不必考虑零序方向元件。(F)18、输电线路装设了零序保护之后,相间短路保护可以不必再装设。

( F ) 19 、输电线路保护区范围内发生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阻抗与测量阻抗相等。( T ) 20 、在输电线路保护区末端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最灵敏状态下,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整定阻抗、测量阻抗均相等。

( T )21 、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不需要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

( F )22 、距离保护的灵敏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 T )23 、距离保护的第Ⅲ段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全阻抗继电器灵敏度高。

( F )24、高频信号和高频电流含义是相同的。

( F )25、变压器采用纵联差动保护后,可不必装设瓦斯保护。

( F )26 、发电机纵联差动保护没有动作死区。

( F )27 、发电机必须装设动作于跳闸的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

( F ) 28 、母线必须装设专用的保护。答: F

( F ) 2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线路的回路数不够多时,不宜采用无选择性绝缘监察保护。( T )30 、只要改变单相式负序电压滤过器的接入相序,就可以作为正序电压滤过器使用。( T )33 、保护软件一般有运行、调试和不对应三种工作状态。

( T ) 34 、输电线路自适应纵联差动保护包括方向元件、相位比较和自适应控制三大部分组成。

( T ) 35 、故障起动发信方式的高频保护,高频电流就代表高频信号。

( T )36 、工作在允许信号方式的高频保护,高频信号是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

( T ) 37、微机母线差动保护的实质就是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将母线当作一个节点。

( T )38 、反应定子不对称故障的故障分量保护用转子回路中产生的2 次谐波分量电流来判断故障,其判据应分为并列前和并列后两种情况进行。

( T ) 39 、发电机失磁故障可采用无功改变方向、机端测量阻抗超越静稳边界圆的边界、机端测量阻抗进入异步静稳边界阻抗圆为主要依据,检测失磁故障。

( T )40 、通过测量阻抗变化率,可以检测系统是否发生振荡。

( T)41、反应故障分量的方向元件,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四:简答题

第1 章

1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 当被保护元件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从电力系统切除,以保证其余部分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受损害。当被保护元件发生异常运行状态时,经一定延时动作于信号,以使值班人员采取措施。

2 、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

答:(1) 能反应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2)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于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3)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比较简单的保护称为辅助保护。

3 、继电保护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4 问:对继电保护基本性能的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基本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

第2 章

5 、保护装置常用的变换器有什么作用?

答: (1 )按保护的要求进行电气量的变换与综合;(2 )将保护设备的强电二次回路与保护的弱电回路隔离;(3) 在变换器中设立屏蔽层,提高保护抗干扰能力;(4 )用于定值调整。

6 、应根据哪些条件确定线路相间短路电流保护最大短路电流?

答:(1) 系统运行方式:保护安装处测量到最大短路电流的运行方式;(2)短路点位置:保护配合点;(3 )短路类型:三相短路;(4)电网连接方式:保护安装处测量到最大短路电流的一种连接方式。

7 、功率方向继电器能单独作为相间短路保护吗?为什么?为什么采用90°接线?

答:(1) 不能单独作为保护,因为在正常输送正向功率时,方向元件会起动;

(2) 采用90°接线,为了消除保护出口两相短路动作死区。

第3 章:

8 、距离保护由哪些元件构成?各元件作用是什么?

答:起动元件、方向元件、测量元件和时间元件组成。起动元件在发生故障时瞬间起动保护;方向元件保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测量元件是测量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时间元件是根据预定的时限特性动作,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9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有哪些?答案需要看书。

答:(1) 短路点的过渡电阻;(2) 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间的分支线;

(3) 线路串补电容;(4) 保护装置电压回路断线;(5)电力系统振荡。

10、阶段式距离保护与阶段式电流保护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答: (1) 由于距离保护是同时反应电流增大和电压降低而动作, 因此它的灵敏高;(2)保护区基本上不受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3) 动作迅速。

11 、A 、B 表示比幅的两个电气量,动作条件为|A|≥|B|,C 和D 表示比相的两个电气量,动作条件为

D D

90 arg 90 ≤≤?

D

C

。试着写出两种比较量的互换关系。

第4 章

12、高频保护发讯方式有哪些?高频信号有几种?

答:故障起动发信方式;长期发信方式和移频发信方式三种。跳闸信号、允许信号、闭锁信号。我国常用的是闭信号.

13、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工作在长期发信方式有何优缺点?

答: 长期工作在发信方式, 收发信机经常处在工作状态, 可省去起动元件, 从而使保护装置简化并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动作速度;发信机和高频通道可连续得到监视, 但是连续发信对相邻通道的干扰问题严重。

14、高频保护的收发信机工作在故障发信方式有何优缺点?

答: 工作在故障发信方式, 收发信机经常处在不工作状态, 对相邻通道的干扰比较小,可延长收发信机的寿命。但是继电部分必须设置能满足一定要求的起动元件,而且需要定期起动收发信机以检查收发信机和通道的完好性。

第5 章

15自动重合闸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6电网中对自动重合闸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7什么叫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它有哪些优缺点?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18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它有哪些优缺点?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第6 章

19、产生变压器纵差保护不平衡电流的因素有哪些?

答:(1) 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型号不同;(2) 变压器两侧的电流相位不同;(3) 电流互感器标准变比与计算变比不同;(4) 变压器调压分接头改变;(5) 变压器励磁涌流。

20、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 铁芯中的剩余磁通;(2)铁芯磁通不能突变;(3)合闸时电压初相角;(4)铁芯极度饱和。第7 章

21 发电机100%定子绕组接地保护的原理?答案书上找。

22、造成发电机失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需要看书。

答:(1) 励磁供电电源故障;(2)励磁回路开路;(3)发电机励磁绕组短路;(4) 自动调节励磁装置故障;(5)运行人员误操作。

23、发电机可能发生哪些故障?

答: (1)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2)定子绕组单相匝间短路;

(3)定子绕组单相接地;(4)转子回路一点或两点接地;(5 )发电机失磁。

24、发电机可能出现哪些异常运行情况?

答:(1) 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2) 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3) 定子绕组电流不对称;(4)励磁电流急剧下降或消失;(5) 定子绕组过电压;(6)发电机逆功率运行。

25、发电机相间短路后备保护有哪些方案?

答: (1) 过电流保护;(2) 低电压过电流保护;(3)复合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4) 负序电流保护(①定时限负序电流保护;②反时限负序电流保护)。

第8 章

26、母线完全电流差动和不完全电流差动在接线上有何差别?

答: 完全差动母线保护连接在母线上的全部元件都应接入差动保护回路;不完全差动母线保护一般仅将有电源的元件接入差动保护。

27、简述母线短路故障的危害?

答:母线发生故障,将造成大面积用户停电,电气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破坏,导致电力系统瓦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8、母线故障的保护方式的两种保护方式是什么?

答:保护方式:一种是利用供电元件的保护兼母线故障的保护(三种形式略),另一种是采用专用母线保护。

四、作图

1 、试写出全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并作图说明动作区答P88 图3.14

2 、试写出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并作图说明动作区。答P88 图3.13

五、计算题:作业,上课的讲的例题

1、书上P23 例题2.1 作业:p133 3.25 p23【例2.1】例题

2012年公共基础修订补充重点

1、截至2009年8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共有家会员单位和家观察员单位。P10 A、132 1 B、81 1 C、37 1 D、81 37 2、中国银行业协会观察员单位是。P11 A、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B、中国人民银行 C、中国银监会 D、同业协会 3、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时间是。P12 A、2008年12月16日 B、1994年3月 C、1994年4月 D、1994年11月 4、交通银行的总部在。P14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香港 5、五大商业银行中截至2009年6月30日尚未上市的是。P14 A、中国农业银行 B、交通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6、中国农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是。P15 A、2009年1月5日 B、1979年 C、1994年 D、1996年 1979年初得以恢复;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分设; 199年脱离财政部,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 7、(判断)截至2009年10月,已有18家城市商业银行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对)P17 8、(判断)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9家,农村合作银行181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信用社法人机构2055家。(对)P19 9、(判断)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11月末,国外194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29家代表处,在华设立了32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76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7家分行。P21(对) 10、中国银行业分业监管的格局是。P24 A、一行三会 B、中国银监会 C、中国证监会 D、中国保监会 E、中国人民银行 11、经济危机可分为。P28 A、被动型危机 B、主动型危机 C、循环型危机 D、金融型危机 12、金融危机可分为。P29 A、货币危机 B、债务危机C 、银行危机D 、混合型危机 13、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政策是。P47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税收政策 D、政府支出 14、(判断)2009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个想存款余额为61.2万亿人民币。(正确)P50 15、2009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人民币。P61 16、个人贷款的还款方式通常包括。P65 A、等额本息 B、等额本金 C、递增还款法 D、递减还款法 17、下列属于公司贷款业务的是。P65 A、流动资金贷款 B、固定资金贷款 C、并购贷款 D、房地产贷款 E、银团贷款、 F、贸易融资 G、票据贴现。 P67(判断)并购贷款是指银行为境内企事业法人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以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发放的贷款。(对)P67 18、票据转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卖断方式向另一金融机构转让的票据行为,是金融机构间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P72. 19、(多选)票据贴现业务分为。P72 A、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B、商业承兑汇票贴现C 、D、 20、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经接近贷款所占比例。(对)P73 21、(判断)2009年全国债券发行量超过8.6万亿,年末债券托管总量达17.5万亿。(对)P73

2012-2013-02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 √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题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12. 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A. 中位数 B. 均值 C. 四分位数 D. 极差 13.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无限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A. B.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与答案

急诊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多选题 (可以一个答案或多个答案)(共20 分,每题 2 分 ) 1、院前对外伤患者主要有哪些急救步骤? A、止血 B、消毒 C、包扎 D、固定 E、搬运 2、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为: A、压扎部位 B、放置衬垫 C、松紧度 D、时间 E、止痛 3、在心跳骤停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段为: A、1 分钟 B、3 分钟 C、4 分钟 D、8 分钟 E、10 分钟 4、有效胸外心脏按压要求(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 ): A、力度 B、速度 C、胸壁弹回 D、按压不中断 E、按压人可轮换 5、人工心脏按压时,按压/ 通气 (次数 )比例: A、 10/1 B、 15/1 C、30/1 D、15/2 E、30/2 6、导致昏厥的原因: A、心源性 B、脑源性 C、反射性 D、排尿性 E、其它原因 7、呼吸困难的发病原因有: A、呼吸系统病 B、心脏病 C、中毒 D、血液病 E、神经精神因素 8、气管异物判断 A、憋气咳嗽 B、大声呼叫 C、呼吸困难 D、缺氧症状 E、高热 9、烫伤与烧伤应急要点 A、隔断热源 B、清水冲洗伤口 C、涂抹牙膏 D、遮盖伤处 E、立即送医院 10、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为: A、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B、眼球活动 C、手足抽动 D、呻呤 E、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二、填空题 (共 20 分,每空 1 分)

1、外伤患者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 在 1/3 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骨,易被损伤。下般外伤大出血应扎在1/3处,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1/3 交界处。 2、在烧伤患者的面积计算中,正常成人的单手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 3、成年人的血容量是毫升。 4、动脉出血颜色为,静脉出血颜色为。 5、常用的现场止血术指,, ,,。 6、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 压迫时间约 min。 7、烧伤深度的识别时,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 为浅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深达肌肉、骨质者仍按Ⅲ度计算。临床上 为表达方便,将度和度称为浅烧伤。 8、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年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8%,即 4000~ 5000ml,如出血量为总血量的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 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如出血量达总血量的 %时,就有生命危险。 趾 )9、指压指 (趾 )动脉:适用于手指 (脚趾 )大出血,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 的指 (趾)动脉,阻断血流。 (脚10、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大出血,当其他止血法 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 )、气性止血 带(如血压计袖带 )和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三、简答题 (共 30 分,每题 6 分 ) 1 如何打 120 电话 (打 120 电话需报告和注意哪些问题)? 答: 2、简述烫伤简单急救法。 答: 3、发现昏厥病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

第三版统计学基础练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1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2变量分为那几类: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 3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变量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则为离散变量.例如,企业个数,职工人数,设备台数等,只能按计量单位数计数,这种变量的数值一般用计数方法取得. 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例如,生产零件的规格尺寸,人体测量的身高,体重,胸围等为连续变量,其数值只能用测量或计量的方法取得.

练习书上有答案:需注意:用数值表示的属于数值变量。分类选择的属于分类变量。投票选举的属于顺序变量。 第二章: 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一次性全面调查。 特点:第一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第二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第三普查的数据一般笔记哦啊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的依据。第四普查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的、特定的现象。 调查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什么是调查问卷: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调查问卷是用来收集调查数据的一种工具,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所涉及的,有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说明以及码表组成的一种调查形式。结构: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组成。

急救考试试题及答案培训课件

《急救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选题(请将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题1分,共50分) 1、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E )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扩张D血管通透性增加E以上全是 2、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E )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3、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C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限素 C 多巴胺 D 麻黄碱 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 4、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 5、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 A 纠正酸中毒 B 心功能正常 C 补足血容量 D 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6、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B ) A IgA B IgE C IgM D IgG E IgD 7、关于休克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C ) A平卧位B常规吸氧C给热水袋保暖 D 观察每小时尿量E每15分钟测血压、脉搏 8、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E ) A心功能衰竭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 9、成人经静脉补充钾离子时,要求尿量每小时不得少于(B )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E 60ml 10、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E )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11、有效循环血量是指( B ) A全身总血量B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 C 在动脉内的血量 D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E在静脉内的血量 12、克病人神志变化可反映(D ) A血容量的变化B心排血量的变化C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D脑部灌流的变化 E肾部灌流的变化 13、休克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E ) A 扩容 B 供热 C 供蛋白质D纠正脱水E降低血液粘稠度 14、病人做药物过敏性试验时,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是( C ) A 2%碘酒溶液 B 0.2%碘伏溶液 C 70%酒精溶液 D 0.1%新洁尔灭溶液 E 0.02%洗必泰溶液 15、皮试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查对姓名、床号、皮试的药物B 皮试前应评估病人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A C 常用部位为前臂掌侧下1/3处 D 无自觉反应即可判断皮试阴性

2012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C)。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A)。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D)。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D)。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B)。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C)。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C)。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B)。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D)。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A)。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1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下面哪种儿童发展观的观点(A)。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教育论 14、”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D)。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5、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C)。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二、多选题 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ABCD)。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2、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哪些手段来查找困难的症结(ABC)。 A、智力测验 B、阅读测验 C、与此相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 D、心理辅导 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ACDE)。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 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 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2、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3、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4、已知),N(~x 2σμ,则x 在区间]96.1,[σμ+-∞的概率为( )。 A 、0.025 B 、0.975 C 、0.95 D 、0.05 5、 方差分析时,进行数据转换的目的是( )。 A. 误差方差同质 B.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线性可加 C. 误差方差具有正态性 D. A 、B 、C 都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方差分析有哪些步骤? 2、统计假设是?统计假设分类及含义? 3、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4、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5、平均数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四、计算题;(共4题、50分) 1、进行大豆等位酶Aph 的电泳分析,193份野生大豆、223份栽培大豆等位基因型的次数列于下表。试分析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频率是否因物种而不同。( 99 .52 05.0,2=χ, 81 .7205.0,3=χ)(10分)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次数分布 物 种 等位基因型 1 2 3 野生大豆 29 68 96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7.5分,共30分) 1.基本生命支持的ABCD,有(A). A.开放气道维持呼吸维持循环电击除颤B.电击除颤维持呼吸维持循环开放气道C.开放气道维持循环维持呼吸电击除颤D.开放气道电击除颤维持循环维持呼吸 2.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C). A.猝然发生B.有休克表现C.两个都是 3.过敏相关的症状: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的有(D). A皮肤粘膜表现循环衰竭表现B呼吸道梗阻症状其它症状C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D皮肤粘膜表现呼吸道梗阻症状循环衰竭表现意识方面的改变其它症状 4.护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是(D). A沟通问题B服务态度C技术精湛 D沟通问题服务态度技术精湛胆大心细要自信自我保护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3分,共30分) 1中毒救治中注意事项中,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时,发生(3)人以上成批中毒应及时向上级医师及有关领导报告,涉及法律问题应向有关公安部门汇报。 2中毒救治中,凡经充分而积极抢救,中毒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明确消失,神志完全消失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心跳、呼吸停止,心电图显示无电生理活动(即呈一直线状态)时,方可考虑(终止)抢救。3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是什么方法(压迫包扎法).4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是什么方法(加垫屈肢法). 5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是什么方法(填塞法). 6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是什么方法(止血带法). 7(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8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9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也不够(牢固)。 10搬运:背、夹、拖、抬、架。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11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另

统计系-统计学考试题-2012-2013(1)A卷

测试科目: 统计学 测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测试方式: 闭卷 考生院系: 全校学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题分 10 10 35 45 100 得分 评卷 教师 注:本试卷考生可用没有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某项政策的意见,从每个学院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进行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2.某次公务员测试有100万人参加了测试,所有考生成绩的均值为μ,方差为2σ,现准备随机抽取200人作为样本进行初步的成绩分析,其均值为x ,方差为2s ,则有:( ) A .x =μ B . μ=)(x E C .2 )(σ=x D D .2 )(s x D = 3.某公司年底对员工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类,则该计量尺度为(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根据某保险公司投保人缴纳保费(元)的数据绘制的直方图如下,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A .均值 B .中位数 C .方差 D .极差 5.为了研究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公司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几位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和工作积极性较差的员工进行座谈调查,该调查方式为( )。 A .整群抽样 B .重点调查 C .分层抽样 D .典型调查 6.某设备推销员向某企业推销设备,声称其代理的新设备能有效降低产品的次品率(2π),企业对该设备进行考察,从其加工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件进行检测,并和旧设备次品率(1π)比较,若真能显著降低产品次品率则准备购进,此时应建立的假设是( )。 A .121120:,:ππππ≠=H H B .121120:,:ππππ<≥H H C .121120:,:ππππ>≤H H D .121120:, :ππππ≤>H H 7.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可能犯两类错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弃真错误 B .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取伪错误 C .不拒绝原假设可能犯弃真错误 D .不拒绝原假设一定犯取伪错误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201410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201410

一、统计的涵义是什么? 二、什么是统计学? 三、历史上统计学的流派有哪些?各自的作用 是什么? 四、搜集资料并思考:“大数据”与统计学之间 有什么关系? 五、什么是描述统计?什么是推断统计? 第二章 一、什么是变量?什么是数据? 二、统计数据测度的层次有哪些? 三、统计数据的来源有哪些?有什么不同之 处? 四、统计数据的误差有哪些? 五、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六、统计调查方式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七、数据搜集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哪些特 点? 八、利用间接数据来源,搜集下列数据(要求注 明数据来源) 1.世界各国移动电话普及率 2.我国各省移动电话普及率

一、数据描述的步骤是什么? 二、对数量数据进行分组有哪些方法?这些方 法分别对应哪种数据? 三、适合描述品质数据分布有哪些图?适合描 述数量数据分布有哪些图? 四、下表为2005年各省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 北京1333.3 河北1560.5 广西887.5 天津446.4 山西775.1 重庆832.6 辽宁1199.9 吉林768.2 四川1556.6 上海1327.2 黑龙江1032.7 贵州461.6 江苏2279.9 安徽916.6 云南760.1 浙江2383.8 江西712.1 西藏39 福建1163.7 河南1450.3 陕西810.2 山东1962 湖北1179.4 甘肃360.5 广东5580.7 湖南1071.4 青海120.6 海南170.1 内蒙古612.4 宁夏166.7 新疆486.2 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 频率,并绘制直方图; 2.制作直方图。该数据集是否适合茎叶图描 述,为什么?

应急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5年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试卷 部门: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共40分,每题1分) 1、急救成功得条件就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与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能导致死亡、(√) 2、人触电时,电对人体得伤害有电伤、电击两种。(√) 3、双人抢救时,按压速度为6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5:1。(√) 4、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只有医生有权力做出伤员死亡得诊断。(√) 6、创伤急救得原则就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7、外伤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手接触伤口止血。( ×) 8、伤口出血呈喷射壮或鲜红血液涌出时,可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止血。(√) 9、可以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用、(×) 10、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可用棉花堵塞。(×) 11、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与药物。(√) 12、人工抬起低处重物时,腿应站直与上身成一定角度。( ×) 13、救护人可以用双手缠上围巾拉住触电得衣服,把触电人拉开带电体、(×) 14、在选用止血方法时,不管就是大出血,还就是一般出血都应首先选用压止。(√) 15、煤气中毒就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 16、身上着火后,应迅速用灭火器灭火。(×) 17、身上着火被熄灭后,应马上把粘在皮肤上得衣物脱下来。(×) 18、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得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19、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20、进行心脏按摩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21、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22、长期困在黑暗中得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射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 23、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就是静脉出血;如果血液就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就是动脉出血。(×) 24、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与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统计学试题》2012-2013A

北京化工大学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A]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是)(否) 2.一次性调查是指只调查一次,以后不再进行的调查。 (是)(否) 3.统计分组原则是:总体中每一个单位属于且只属于某一组。 (是)(否) 4.任何一组数据都可计算调和平均数。 (是)(否) 5.样本回归方程为y* =a+bx,相关系数 r与b的符号相同。 (是)(否) 6.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是)(否) 7.平均指标指数的简称即平均指数。 (是)(否) 8.若计算因水利建设实现水浇地面积的平均增长速度应该用水平法。 (是)(否) 9.按平均发展速度推算的末期水平等于时间数列实际的末期水平。 (是)(否) 10.年距发展速度即为环比发展速度。 (是)(否)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调查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地区全部职工家庭B.该地区每个职工家庭 C.该地区全部职工D.该地区职工家庭户数

2.某地区的2005年投资额为3000亿元人民币,从2006年到2010年累计投资额为17430亿元人民币,查表得∑Y i/Y0=5.801913与5.8190507,n=5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5.0%;5.1% 。则06~10年的投资平均增长速度为()。 A.5.1 B.5.05 C.5.077 D.5.047 3.是一个年份时间序列,根据此时间序列不能测定的构成因素是()A.趋势变动T B.季节变动S C.循环变动C D.随机变动I 4.人均铁路长度= 国内铁路线路总里程/人口年平均数,这个指标是()。A.平均数B.强度相对数C.绝对数D.比较相对数 5.一时间数列有20年的数据,用移动平均法对其修匀。若用五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的数据( )。 A.15年 B.16年 C.18年 D.20年 6.当假设总体相关系数ρ = 0时,对样本相关系数统计量γ的检验是假定两个因素X与Y() A.不相关B.存在相关C.关系不显著D.显著相关 7.已知:三组的组内方差分别为12、22、35,且权重相同,三组的组间方差是58。那么,总方差() A.127 B.58 C.69 D.81 8.下列指标哪个不是研究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 ). a.方差 b.平均差 c.极差 d.协方差 9.已知:某企业利润2001年比2000年增长12%,03年比01年增长24.5%,如果2000年至2005年的利润平均增长速度是11.25%,那么05年比03年增长 ( ). A.15.92% B. 22.2% C.18.24% D.无法计算 10.各组标志值增加一倍,各组频率减少三分之一,则平均数( )。 A.减少B.不变 C.是原来的二倍D.是原来的三分之二

2012公共基础知识给力版

《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30题,共30分。) 1.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写进了党章,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A) A.与时俱进 B.重大转变 C.继承与发展 D.进一步升华 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就是(C) A.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始终依靠人民、相信人民 C.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D.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作风建设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C) 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特别是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败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C.建国29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和失误的总结与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原理的继承和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 D.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经验的总结 4.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是(A)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B.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学说 C.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革命理论 D.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真理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达的是(C)观点 A.庸俗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这两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7.意识的能动性是指(A)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 C.人类特有的思想 D.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8.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B)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人格尊严权利 9.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原则领导 B.间接领导 C.政治领导 D.思想领导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议事和活动中遵循的原则是(D)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基础知识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 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 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 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

医疗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

医疗急救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入职日期: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报警时要讲清楚单位名称、具体地址、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 2.急救原则是先救命、后制伤。 3.发生火灾后首先切断火源,查清楚着火材料、火势等情况后,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4.人员中暑后,要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所休息,并采取饮水、冲洗等降温措施后,送至医院救治。 5.心肺复苏就是通过胸外按压、口对口吹气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6.判断呼吸手段包括:看、听、感觉。 7.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 30:2 ; 8.常用包扎物品包括清洁布料、毛巾、衣服。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30分) 1、当看到有人触电时马上用手去拉触电者。(×) 2、触电者在高处时,使其脱离电源时要防止高空坠落。(√) 3、灭火后,要安排专人认真检查余烬,防止复燃。(√) 4、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要立即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救治。(×) 5、患者昏迷无意识时,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损伤颈椎。(√) 6、常见创伤类型包括钝器伤和锐器伤。(√) 7、机械伤害主要是由工程机械导致的损伤。(√) 8、伤害事故多与违章操作有关。(√) 9、止血带使用时间越长越好。(×) 10、一般情况下,伤员转运多采用平卧位。(√)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急救步骤是( A )。 ①止血、②包扎、③固定、④搬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2、特种设备事故处置要点包括( D )。 A、切断电源、排空压力 B、救治伤员 C、对周围设备防护处理后复救 D、以上都正确

3、发现人员触电,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呼叫救护人员 B.切断电源或使伤者脱离电源 C.进行人工呼吸 4.医疗急救电话是( A ) A.120 B.119 C.110 5.当发现受伤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时,我们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急救方法( B ) A.胸外心脏挤压法 B.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C.紧急止血法 6.现场急救的流程包括是( D ) A.现场急救 B.转运 C、医院救治 D、以上都正确 7.常见止血方法包括( F ) A.直接按压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填塞法 D.加垫屈肢止血法 E、止血带止血法 F、以上都正确 8.烫伤患者紧急治疗方法包括( F ) 。 A.冲 B.脱 C.泡 D、盖 E、送 F、以上都正确 9.中暑的症状包括以下( D ) A.先兆中暑 B.轻症中暑 C.重症中暑 D.以上都正确 10.中暑患者可以使用下列哪种物品治疗( A ) A.藿香正气水 B.碘伏 C.云南白药 D.香油 四、简答题(25分) 1、简述心肺复苏步骤。(5分) 1)检查及畅通呼吸道,取出口内异物,清楚分泌物; 2)一只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另一只手将下巴向上方抬起; 3)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 4)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胸部正中央,双肩前倾,腰挺直,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 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胳膊肘不能打弯; 5)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2、简述常见发生伤害事故的部位(至少5处)。(10分)

统计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A)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A) 一、填空题 1.变量按其计数不同的特点,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两个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300元,甲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2500元,以单位 职工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40%,则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元 3.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________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5.计算综合指数时,用以对比的总量指标一般由两类因素构成:一类是________;另 外一类是________。 6.某工业部门五年计划规定,职工平均工资2010年要比2005年增长135%,则平均 每年应递增________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若2007年比2005年助长了55%,则以后 的三年中平均每年应递增________才能达到目标。 7.常用的抽样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8.影响变量数列分布的要素有组数________、________和组中值。 二.单选题 1.考察全国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C劳动生产率D平均工资 2.要对某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B报告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单位 3.为了解全国铁路运输的基本情况,对几个重要的铁路枢纽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 是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4.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教师按聘任职务分组B学生按所学专业分组 C职工按工资级别分组D商业企业按销售额分组 5.企业三月末的产品库存量是 A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B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 C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D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量 A扩大为原来的2倍B扩大为原来的4倍 C缩小为原来的1/2倍D缩小为原来的1/4倍 7.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8.下列动态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A增长量B增长速度C发展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 9.某企业计划要求本月每万元产值能源消耗指标比上年同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2.5%,则该项菊花的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A50.0% B97.4% C97.6% D102.6% 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所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相对指标B数量指标C综合指标D质量指标 三、判断题 1.甲乙两地,汽车去时时速20公里,回程时速30公里,其平均速度为25公里。 2.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3.研究全国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职工总人数是总体单位总量 4.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5.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组织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