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508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实验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隶属课群: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24 上机学时:8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修的实验性专业课程,是系统专业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显微摄影以及暗室操作技术,熟悉金属材料的基本分析方法,结合相图了解典型二元合金平衡及非平衡状态下的组织特征,及其它实验技能。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第一章光学金相分析技术

第一节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第二节金相试样的制备

第三节金相显微摄影与暗室技术

第四节显微硬度及其应用

第五节晶粒尺寸的测算

第二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典型晶体结构

第二节位错蚀坑的观察

第三章二元合金显微组织观察

第一节二元合金相图平衡及非平衡结晶组织分析

第二节铁碳合金双重相图及组织分析

第四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

第一节金属的塑性变形

第二节回复与再结晶

第五章电子显微分析技术

第一节扫描电镜结构、原理及典型组织的观察

第二节透射电镜薄膜样品制备及典型组织观察

第三节选区电子衍射及相机常数和磁转角标定

实验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1.主要以学生操作设备仪器完成相关实验项目;

2.以综合性实验训练学生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灵活设计实验方法;

3.有关显微组织分析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实验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的刚球堆垛模型分析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中常用晶面、晶向的几何位置、原子排列和密度;

2.熟悉三种晶体结构中的四面体间隙和八面体间隙的位置和分布;

3.熟悉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中最密排面的堆垛顺序;

4.进一步练习晶面和晶向指数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内容:

1.把钢球作为金属原子,堆垛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晶体的(100)、(110)、(111)和(112)晶面。

2.在已堆出的上述晶面上,至少确定三个不同方位原子列的晶向指数。

3.用钢球按最密排面堆垛的顺序堆垛出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结构。

4.借助模型,找出三种晶体结构中两种间隙的位置。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推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学生首先在计算机房观看摸拟堆垛教学软件,理解三维晶体结构,及不同晶面、晶向、密排面等的空间位置。

2.然后,在实验室独立堆垛。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画出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的(100)、(110)、(111)和(112)晶面的原子分布图;

3.上述每个图中至少标出三个不同方位的晶向;

4.求出上述各晶面的原子面密度;

5.指出三种晶体结构的最密排晶面和最密排晶向。

(五)主要仪器设备:

1.计算机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每人一套;

2.有机玻璃盒(约70× 70×70mm立方形)、涂有凡士林油的玻璃球(直径约8~10mm,

盒装约100颗)、医用镊子。每人一套;

3.晶体结构模型。

实验二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

2.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明场、暗场照明方式及偏光技术;

3.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了解倒立式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光路。

2.操作显微镜并能熟练地掌握聚焦方法。了解孔镜光阑,视场光阑和滤光片的作用。

3.熟悉物镜、目镜上的标志并合理选配物镜和目镜。

4.分别在明场和暗场的照明下观察同一试样,分析组织特征及成因。

5.分别在明场及偏光方式下观察同一试样,分析组织特征及成因。

6.借助物镜测微器确定目镜测微器的格值。

7.参观、演示大型金相显微镜NEOPHOT—30。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组织学生在计算机房观看摸拟辅助教学软件,使学生直观、形象理解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护。

2.反复练习显微镜的聚焦,直到熟练掌握。

3.反复改变孔镜光阑,视场光阑的大小。加或不加滤光片,观察同一视场映象的清晰程度。

4.将同一试样分别放在显微镜的明场和暗场照明方式下进行对比观察。将同一试样分别放在显微镜的明场和偏光方式下进行对比观察。

5.借助物镜测微器确定目镜测微器的格值,并按要求对组织进行实地测量

6.参观:NEOPHOT—30大型金相显微镜。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回答上述实验中的思考题并解释原因;

4.绘出同一试样在明场照明和暗场照明下的组织示意图,分析形貌特征。

(五)主要仪器设备:

1.计算机及辅助教学软件,每人一套;

2.练习操作的金相显微镜;

3.备有暗场照明装置的金相显微镜;

4.配备测微目镜和物镜测微器的金相显微镜;

5.供观察的金相试样。

实验三光学金相分析技术

(一)实验类型:综合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及技术要点。

2.识别制样过程中常见的缺陷。

3.熟悉金相显微摄影的基本原理及显微摄影技术;

4.掌握暗室操作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制备不同材料的金相试样;

2.各种材料的浸蚀方法

2.采用4X 金相显微摄影装置对制备的试样进行金相显微摄影;

3.暗室操作:冲洗底片和金相照片;

4.分析材料的金相组织;

5.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 每班分两组,每组12~15人。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从制样到照像、洗像及最终显微组织分析全过程;

2.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熟悉实验用仪器、设备,确定实验日期;

3.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简述制备金相试样及拍摄一张合格金相照片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及工艺条件等、整个过程,并附上绘制的金相组织图;

3.分析实际制样中出现的问题。

4.将照片贴在实验报告上,并注明试样材料及处理工艺、金相组织及浸蚀剂、放大倍数(物镜和照相目镜倍数之积)、摄影参数(所用光源、滤光片、光圈大小、曝光时间);

5.分析底片和照片的质量。

(五)主要仪器设备:

1.待磨试样、砂轮机、金相砂纸及玻璃板、抛光机、抛光液、吹风机、金相显微镜、浸蚀剂、酒精、夹子等。

2.金相显微摄影装置、曝光箱(印相机)、裁纸刀、上光机、感光软片、相纸、显影液、定影液、停影液、定时闹钟、搪瓷(或塑料)盒、显影温度计、竹夹子等。

实验四晶粒尺寸的测定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用定量金相方法测定晶粒尺寸;

2.学会用测微尺来换算晶粒尺寸的大小。

(三)实验内容:

1.用热浸蚀法制出一个用于测量晶粒尺寸的试样。

2.借助测微尺测量均匀的单相合金的晶粒尺寸。

3.测定亚共析钢中珠光体的相对含量,并计算出钢的含碳量。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磨制出一个用于测量晶粒尺寸的试样。

2.用热浸蚀法浸蚀出一个完好的试样。

3.用截线法测定单相合金晶粒的平均截线长度,再借助测微尺测出晶粒度。然后进行误

差分析。

4.测定亚共析钢中珠光体的相对量,并进行误差分析,再计算出钢的含碳量。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整理全部实验原始数据;

3.按所设计的表格分别表示出测晶粒尺寸和相的相对含量时的测试项目、计算式、数据、

误差及结果。

4.简述所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五)主要仪器设备:

1.待磨试样、金相砂纸及玻璃板、抛光机、抛光液、吹风机、浸蚀剂、酒精、酒精灯、

夹子、脱脂棉等。

2.金相显微镜、测微尺。

实验五位错蚀坑的观察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晶体表面的位错蚀坑;

2.根据蚀坑的形貌和组态分析晶体中的位错。

(三)实验内容:

1.观察位错蚀坑,根据其形貌和组态分析晶体中的位错;

2.制备硅单晶位错蚀坑试样。

3.配合实验观看有关录像。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每班分两组,每组12~15人,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制备硅单晶位错蚀坑试样;

2.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画出显微组织;

3.将原始数据交由指导教师签字。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绘制小角倾侧晶界、位错塞积、位错运动及层错等金相形貌示意图;

3.根据有关理论知识分析所观察的位错蚀坑金相特征。

(五)主要仪器设备:

1.一套典型位错蚀坑金相试样;

2.待磨硅单晶试片;

3. 20μm 金刚砂及化学试剂氢氟酸(HF )、硝酸(3HNO )、三氧化铬(3CrO );

4. 必需的容器及工具;

5. 金相显微镜;

6. 位错录像片。

实验六 二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相图分析二元合金在平衡及非平衡凝固条件下结晶组织的方法;

2.熟悉典型共晶系二元合金平衡组织及非平衡凝固的显微组织特征及其差异。

(三)实验内容:

1.熟悉本实验所要观察的合金系相图。

2.分析不同成分合金的平衡凝固及非平衡凝固过程以及相应的组织。

3.观察并画出Pb —Sn 合金、Pb —Sb 合金、Al —Si 合金、Al —Cu 合金、Cu —Sn 合金等不同成分下显微组织示意图,注明各组成物。分析组织与成分的变化规律。

4.讨论冷却速度对本实验所观察合金结晶过程的影响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组织学生在计算机室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了解金属材料在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2.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熟悉本实验所要观察的合金系相图。

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各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注解其状态特征。

2.结合相图分析不同成分合金结晶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组织的变化规律。

3.联系所观察的合金说明组织组成物与相组成物的不同及两者的关系。

4.说明初生晶体与共晶体可具有那些形态,并加以解释。

5.计算Al-Si 、Al-Cu 合金系共晶体中两组成相的相对量,并说明其对合金的实际应用有何影响。

6.分析A1—4%Cu 、Cu 一10%Sn 合金快冷和慢冷的凝固过程和组织。说明冷速对组织的影响。比较冷却速度对共晶及包晶反应的影响。

(五)主要仪器设备:

1.选定合金的金相试样;

2.金相显微镜;

3.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

实验七 铁碳合金相图及组织分析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练运用铁碳合金双重相图,提高分析铁碳合金平衡凝固过程及组织变化的能力。

2.掌握碳钢和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

(三)实验内容:

1.讨论Fe 一Fe 3C 相图:

①分析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

②分析不同含碳量铁碳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凝固过程的室温组织及其形貌特征;

③总结铁碳合金的组织,性能与含碳量的关系。

2.观察、分析并画出工业纯铁、不同碳钢及铸铁的组织示意图。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组织学生在计算机室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了解Fe一Fe3C相图类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2.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熟悉Fe一Fe3C相图。

实验报告要求:

1.列表说明铁碳相图中各个相的本质、晶体结构、溶碳量、形成条件、形态等不同点。

2.画出所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并加以注解。

3.分析20钢及亚共晶白口铁的凝固过程。

4.总结含碳量增加时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5.总结碳钢和铸铁中各种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和形态特征。

(五)主要仪器设备:

1.一组Fe一Fe3C相图系合金的金相试样。

2.金相显微镜、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

实验八金属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滑移带、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金相形貌;

2.了解冷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了解加热温度对冷变形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了解变形量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三)实验内容:

1.观察黄铜、工业纯铁、纯锌等金属材料在冷变形下的显微组织并绘出组织图;

2.观察工业纯铁在同一变形量、不同温度下退火的组织并绘出组织图;

3.测定铝片在变形量分别为2%、 3%、 6%、 9%、 12%下,然后在550℃加热

保温40分钟后的晶粒大小。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1.组织学生在计算机室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了解塑性变形及回复在结晶的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

2.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绘制滑移带、变形孪晶、退火孪晶以及不同变形量的工业纯铁(或纯铜、低碳钢)组织图,并说明其形态特征;

3.根据同一变形量、不同温度退火组织的观察,对再结晶形核场所,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4.根据硬度试块测试结果分别绘出“变形量一硬度”、“退火温度一硬度”关系曲线,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5.根据实验结果绘出“铝片的晶粒大小—变形量”关系曲线,并找出临界变形度。(五)主要仪器设备:

1.不同变形量的工业纯铁(或低碳钢)金相试样一套;

2.同一变形量不同温度下退火的金相试样一套;

3.观察滑移带、变形孪晶和退火孪晶的试样一套;

4.测定晶粒大小试样一套。

5.设备:金相显微镜、电脑、多媒体教学软件。

实验九扫描电镜构造、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现代电子显微分析与表征功能。

3.能够正确地运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

(三)实验内容:

1.了解KYKY(AMRAY) 1000B型扫描电镜四个部分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整个系统的配置情况。

2.典型的断裂表面观察

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韧窝断裂、疲劳断裂、沿晶断裂

3.典型的金相组织观察

4.了解能谱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每班分两组,每组12~15人,安排学生到扫描电镜室,通过实物演示及多媒体教学了解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简述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的工作原理;

3.比较各种典型的金属断口形貌特征;

4.心得体会。

(五)主要仪器设备:

1.KYKY(AMRAY) 1000B型扫描电镜一台;

2.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软件。

实验十透射电镜构造、原理及典型组织观察

(一)实验类型:验证

(二)实验目的:

1.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构造。

2.了解透射电镜成像原理和分析方法。

3.明确透射电镜的用途。

(三)实验内容:

1.了解JEM-2010型透射电镜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整个系统的配置情况。

2.典型材料的微观组织观察。

3.认识几种典型的单晶体衍射花样。

4.了解能谱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每班分两组,每组12~15人,安排学生到透射电镜室,通过实物演示及多媒体教学了解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简述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仪的工作原理;

3.心得体会。

(五)主要仪器设备:

1.JEM-2010型透射电镜;

2.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软件。

实验十一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一)实验类型:综合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复型和萃取复型技术。

2.了解金属薄膜制备的工艺过程。

(三)实验内容:

1.制备一个金属表面的复型。

2.观察实验人员演示真空镀膜机的操作及金属薄膜的制备过程。

(四)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组织安排: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简述塑料—碳二级复型制备过程及应用;

3、试述金属薄膜制备中双喷法、离子薄化法工艺过程;

4.心得体会。

(五)主要仪器设备:

1.真空镀膜机一台、玻璃板、丙铜、AC纸(醋酸纤维素薄膜)、培养皿等。

2.双喷电解抛光机一台。

3.待观察试样一组。

五、考核与评分

本课程考核分为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能力考查﹑实验报告及终期考核等项目,考评各占比例为10%、30%、20%、40%。

制定单位:材料与化工学院

制定人:赵晞刘春霞

审核人:杨通

批准人:王正品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一)听 1.能听懂课堂用语和教师用学生所学的英语解释新的语言现象。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的英语讲的课文内容概要或故事,以及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3.在会话中,能听懂对方比较规范的英语和用略慢于正常语速所谈的日常生活题目(参见《日常交际用语》),有时(三年级学生偶尔)需要对方重复。 4.在没有生词或对生词已作解释的情况下,能基本听懂简写的故事和题材熟悉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110(三年级为120)个词。听一遍能理解大意,听二至三遍能了解其中重要的细节,理解正确率达到70%。 (二)说 1.能(三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 2.略作准备,能简单地重复听到的或读过的文段,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 3.能够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表中的表达方法,围绕如问候、请求、建议、邀请等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二年级学生允许有语言错误,但不致造成误解。三年级

学生虽然有少量语言错误,但基本意思表达清楚。 4.能以简单的语句介绍情况,如本人的经历、家庭、班级、学校、某地、某人等。经过准备,二年级学生能连续说5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基本能表达主要的意思;三年级学生能连续说6个以上句子,尽管有停顿和重复,但能清楚地、比较流畅地表达主要的意思;。 (三)读 1.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定其语义范围。 2.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能分别以每分钟40-50个词和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基本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 3.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 4.能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 5.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 6.三年级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四)写 1.能用书写体熟练而清楚地书写,要求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正确。 2.能听写没有生词的材料。语速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为为每分钟110和120个词。第一遍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书写速度二年级为每分钟12-15个词,三年级为每分钟15个词,第三遍检查。 3.能就课文内容笔头回答和复述问题。

园艺果树工教学大纲

阿克地区山河职业培训学校 园艺果树工教学大纲 一、教学大纲说明: 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研究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果树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社会经济条件对果树生产、布局、销售的影响、果品产销的基本技术措施及运用这些技术措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达到果树与环境的统一、生长与结果的统一、生产与销售的统一,实现果品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果树的资源、生态区划、果树与环境的关系及适地适树的原则与意义。 (2)熟练掌握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熟悉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果树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关系。 (3)熟悉果树栽培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及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解决生产上的问题。 (4)熟悉果品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既懂生产,又懂管理和经营的全面型人才。 (5)了解国外生产和科研的动态,提高知识档次。 三、课程教学改革 果树栽培学为应用科学,在讲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术。培训课时360课时、理论124课时、技能236课时。常用汉语语言培训。 二、教学大纲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一、果树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二、果树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三、果树的特点 四、果树的栽培学分类和分布 基本要求: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历史、现状与发展、特色;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学习方法与要求。 重点难点: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 思考题:果树的特点。北方落叶果树的5个类型。 第二章果树根系特点及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果树根系 一、果树根系的作用、类型及演化过程。 二、果树根系发生、生长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果树根系的分布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 四、调节根系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果园土壤管理 一、根系与土壤的关系。 二、优质丰产对土壤的要求。 三、土壤改良的目标及原则。 四、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第三节果树施肥 一、施肥原理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

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要求对作者态度和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尤其是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批判性评论,学会判断各种来源材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培养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GDOU-B-11-213《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20064 学分总学时50 理论35 实验/上机15 英文课程名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 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园林系修订时间2006年10月20日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通过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人工创造变异等育种途径的理论、方法、技术的学习等,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方向课,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人工创造变异的育种途径以及采用这些途径选育新品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概念、收集、保存、研究及利用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掌握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引种、选种、倍性育种以及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从而为园艺植物生产提供为优良的新品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园艺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三、面向专业: 园艺。 四、先修课程: 植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园艺植物栽培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培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

花卉园艺师教学大纲

花卉园艺师教学大纲 一、培训对象 在鲜切花、盆花生产基地和园林、城市园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园艺场、盆景园、企事业单位、花圃、花木公司、花店、花卉良种繁殖基地等从事花卉栽培、花卉经营(包括种子经营)、花卉育苗、良种繁育等生产、科研辅助人员。 二、考评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申报条件为: 五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2年)满。 四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三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四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二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三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一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二级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三、培训教材 国家林业局职为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中国花卉协会组织编写的《花卉园艺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从五级到一级分为五册。 四、培训内容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英语口语》是一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是英语专业和复合型专业(含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课堂内外的英语口语操练,使学生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既涉及英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了时下流行于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包括聚会、饲养宠物、健身、互联网、旅行、金钱、文化、爱情等。通过针对以上话题的学习和操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三、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其他英语单项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既有所区别、又相辅相成。口语技能作为一项语言的输出性技能,与阅读、听力、语法等课程关系密切,也为学生参与综合训练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内容和安排的原则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编排上遵循了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多样性原则,注重语言真实地道、体裁丰富多样。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安排上,以“听读导入,口语为本”作为指导原则,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使他们开展有意义的口语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 五、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遵循科学的口语教学原则和口语学习步骤,在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之前先让其接触大量的听力和阅读材料,然后让其通过跟读单词、回答问题、复述材料、背诵课文、自由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操练逐渐达到口语交际的最高阶段。本课程采取“ 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课堂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网络课件,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六、课时安排 每周2学时,一学期16周。 七、采用教材 以自编的网络版教材(朱晔主编,未出版)为主,辅以《英语中级口语》和“ Let's talk”等其他原版英语口语教材等印刷类教材。 八、考核方式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卉栽培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ACADEMIC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由于学术英语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且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等环节,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并重。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及其它灵活形式(如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