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

陈洪海副教授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说

1-1,考古学的研究体系

1-1-1,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1-1-1-1,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考古学虽然不拒绝文献资料,但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复原历史。而研究技术和方法又是考古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的。概括考古资料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实物性;

非文字;

局部完整与整体的不完整性;

1-1-1-2,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资料的阐释

1-1-1-3,考古学的方法论

1-1-1-3-1,分析的方法

1-1-1-3-2,比较的方法

1-1-1-3-3,复原的方法

1-2,田野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

1-2-1,田野考古的内容

1-2-1-1,调查、发掘来获取资料

1-2-1-2,整理,提取系统化信息

1-2-1-3,报告,资料信息的发布

1-2-2,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田野考古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方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为了保障这个技术体系的组织合理、运用得当和富有成效,就必须对这套技术体系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2-2-1,对各种有针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作用和局限性的说明

1-2-2-2,对将许多技术组织匹配成一套技术体系时的原理、逻辑关系,及有效性的说明

1-2-2-3,对于这个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深层道理的阐释

1-3,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史

1-3-1,外国田野考古简史

1-3-1-1 ,萌芽期(15 末~18 末)

这一时期调查发掘的目标只是艺术品和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与文献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调查、发掘、记录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属于“找宝式”的工作。

1-3-1-2,形成期(19 世纪)

形成期(19 世纪) 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逐渐地完善起来,至19 世纪后半叶,地层学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的田野考古学形成。

沃尔赛对丹麦沼泽地的发掘

瑞士的湖居遗址发掘

菲奥里特在意大利的庞培城

库乌齐斯在希腊的奥林匹亚

谢里曼和德普费德在土耳其的特洛伊

皮特·里弗斯在英国

皮特里在埃及的发掘

谢里曼和德普费德在土耳其的特洛伊

海因里希·谢里曼(Heinrich SchlienIann)1822年出生在德国梅克伦堡的乡村里。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位穷牧师,家境清贫。十岁这一年,父亲送给小谢里曼的圣诞礼物是一本杰尔的《世界历史》,里面的一幅特洛伊城火光冲天的插图,使他激动不已。他发誓,终有一天,一定耍找到特洛伊城。1868年,46岁的谢里曼断然放弃了经商,去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寻找古城特洛伊。在离海岸只有一小时路程的希萨利克,谢里曼看中了一块高地,决定在此发掘。1870年4月,谢里曼带领他的发掘工人在希萨利克高地上挖起第一锹土。谢里曼凭着热情,以难以置的幸运,发现了他多年要寻求的东西——荷马史诗的证据和埋藏在地下的珍宝。

然而,谢里曼的功绩不仅仅在于发现了特洛伊古城,而且开创了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的新阶段。

当然,“用现代的标准衡量谢里曼的工作,当然还很原始,但毕竟开始了野外发掘方法的新阶段” 。可以说,谢里曼是现代考古地层学方法的奠基人,田野考古发掘正是由此而逐渐走向成熟的。正如卡罗所说的:“没有一个考古工作者不承认他曾受惠于谢里曼夫妇的成就”。

1-3-1-3,成熟期(20 世纪)

成熟期(20 世纪) 20 世纪上半叶,田野发掘的科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发掘的技术逐渐得到普及推广。一些探讨田野考古方法的著作在20 世纪初相继问世,“田野考古学”的名称也被正式提出来。尤其是发掘资料的整理,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标志着田野考古学的成熟。

汤姆逊(Thomsen.C.J)与三期说

皮特·?里弗斯(Pitt RIivers,1827一190O)与器物分类

蒙特柳斯(G.O. A.Montelius,1843~1921)与考古类型学

汤姆逊(Thomsen.C.J)与三期说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将博物馆藏品按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分类方案进行陈列,并提出了著名的“三期说”。尽管这种分类并不等于类型学研究,但分类是类型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蒙特柳斯与考古类型学

蒙德留斯(G.O. A.Montelius,1843~1921),184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6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07~1913年任斯德哥尔摩国立古物馆馆长,终身致力于欧洲古文化的研究。蒙德留斯将北欧与南欧的青铜器、陶器以及希腊、埃及和西亚的古代装饰花纹等进行了排比,对照了一些考古发掘中的地层关系,证明确有规律可循。他建立了青铜斧、剑和扣针等若干标型器物,探讨了各种方式的器物组合,并用这些标型器物及其组合来推断其它共生器物的年代。

蒙特柳斯与考古类型学

蒙德留斯在研究中在重视类型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地层关系,重视遗物被发现时的共存关系,注重出土物的组合。1903年,蒙德留斯在总结多年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的《古代东方和欧洲古代文化分期》一书,其中第一卷《方法论》系统地介绍了类型学的方法。

蒙德柳斯的学说在考古学界中获得极高的评价。考古类型学方法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考古学的发展,标志着田野考古学进入成熟阶段。

1-3-2,我国的田野考古简史

1-3-2-1,古代对古迹的野外调查

我国古代的一些地理、地方志作家,实地考察过一些城址、碑刻、冢墓等地上古迹,并记载下来。

司马迁为写《史记》曾上会稽、探禹穴,到访过许多古迹;

西晋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盗发魏国古墓出土大批竹简,学者们从中经整理出《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多种佚书。

到了北宋时期,朝野人等竞尚收藏古物,研究古物之风日盛,逐渐形成了一门学问──金石学。

1-3-2-2,近代田野考古的产生

这一阶段,外国学者做了很多工作,当然也有文物资源的掠夺。我国一些学者,出于爱国之心和认识我国历史的追求,开始从事田野发掘工作,开展了专业性的联合或独立的田野调查和发掘工作。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evn Hedin)曾三次进入新疆考察,发现了著名的楼兰古城和许多古代遗物。

从1895年开始,日本学者鸟居龙藏、白鸟库吉、八木庄三郎等调查和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许多遗址。

1900 ~1905 、1906~1914年,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多次进入新疆、甘肃等进行调查和盗掘,不仅发现了许多古城、采集了许多古物,而且从敦煌骗走了大量的古代文书、经卷等珍贵文物。

1906 ~1908年,法国学者伯希和(P.Pelliot)在新疆、甘肃进行考察期间,发现了早期佛寺遗址和大量的文字材料,又从敦煌骗走大量的经卷等珍贵文物。

安特生与中国考古学

安特生(J.G.Andersson,1874~1960),1874年出生地于瑞典克尼斯塔,1902年获博士学位。曾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4年,安氏受中国北洋政府的邀请,作为农商部矿政顾问来到中国。安特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古生物知识和经验,对考古学也极有兴趣和造诣。以至于在中国工作的十余年(1914~1925)中,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就,远大于地质学研究方面的业绩。

安特生与周口店

安特生与仰韶遗址

安特生的甘肃考古

>>>安特生20年代在中国进行的考古工作,对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建立和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发展,都是有开创之功的。这段历史不应该抹煞,也不应该做别的解释。

1-3-2-3,田野考古的科学化

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

梁思永与后岗三叠层

苏秉琦与瓦鬲的研究

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

1924年,李济(1896~1979)学成归国。1926年,主持了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这是由清华大学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合作、第一次由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在发掘之前,先定下正东、西、南、北的十字基线,并以西端的零点为基准,将发掘区分为边长各2米的若干正方形探方。(接下頁)

李济与西阴村的发掘

发掘时,采取了“层叠法记录一般遗物,即由零点以下每1米深度为一层,以英文大写字母A、B、C...为层位号,自上而下编号。重要遗物则记录它们的三维坐标位置。李济也注意到了堆积土质土色等方面的变化,又将每一大层细分为若干小层,用英文小写字母为号[1]。总的看来,尽管李济仍采用按一定深度划分地层和记录遗物的水平层位法发掘,但较之安特生有了不小进步,特别是探方法的使用,更便于观察和控制地层,反映了20年代考古发掘的较高水平。

[1]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三种,1927年。

梁思永与后岗三叠层

193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考古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的梁思永学成归国。同年秋,先后主持和参加发掘了黑龙江昂昂溪、山东城子崖和殷墟的发掘。1931年春与秋,梁思永先后主持了安阳后岗遗址的两发掘[1]。第一次发掘共开探沟25个,发掘面积216平方米;发现有白灰面房址、陶器、石器和骨器等。第二次开探坑20个,发掘面积385平方米,除发现有白灰面房址外,还发现

了一段长70米的夯土围墙。与以前发掘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发掘与遗物统计均依土质土色区分的文化层为单位进行,并依据遗物的特征,将各文化层合并为3个大的文化层,即上层的小屯文化(商文化)、中层的龙山文化和下层的仰韶文化层[2]。这就是中国考古学史上著名的“三叠层”。

后岗的发掘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确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以前水平层位发掘法的结束和以文化层为单位发掘法的开始。从而奠定了中国科学的考古地层学基础,使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有了突破性进展而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 梁思永:《后岗发掘小记》,《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2] 梁思永:《小屯.龙山与仰韶》,《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苏秉琦与瓦鬲的研究

1948年,苏秉琦先生研究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地出土物时,应用了类型学的方法,对出土的陶鬲进行了仔细的分类整理[1],从而使考古类型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化。沟东区共有40座墓出土有陶鬲。苏秉琦依据器型、纹饰、制法三个指标详细描述了每一件器物的特征后,主要以足部的特征为据,但也考虑到整个结构、制法的差异,把陶鬲分成三种类型,即袋足类、折足类、矮足类,又把袋足类细分为锥形脚袋足鬲和铲形脚步袋足鬲两种。然后依据陶鬲的共存与平行现象给每一类陶鬲分期。(接下頁) 值得注意的是,苏秉琦在分析陶鬲的演变时,用A、B、C...表示鬲种的区别,用a、b、c...表示各种陶鬲的演变阶段,前者即现在常用的型的概念,后者则是式的概念,而袋足鬲分成锥状足和铲状足两种,实际上是同型器所分的亚型。不仅如此,苏秉琦还把与陶鬲共存的墓葬形制、陶壶、铜戈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将整个墓葬群分为三大组(期),即瓦鬲墓、屈肢葬墓、洞室墓三大期和十一小期。这样依据共存关系把对器物的分期上升到整个墓地的分期,扩大了类型学研究的范围。这样,从20年代开始出现的类型学研究,30年代初步形成,40年代逐步成熟。

[1] 苏秉琦:《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1-3-2-4,田野考古的发展

考古地层学与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

文化因素分析与类型学的发展

新技术的引进与考古学方法的变革

断代技术

分析技术

新的信息采集与记录技术

建议阅读论著

1,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7月。

2,杨建华:《外国考古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实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5,中国历博考古部编:《当代国外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1991年。

6,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7,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版1999年。

9,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工作手册》,文物版1982年。

10,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二章田野考古调查

2-1,田野调查的目的与作用

2-1-1,田野考古调查的目的

2-1-1-1,发现遗存:因为工作力度的问题,也因为不同遗址保存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还有很多遗址没有发现,没有被保护和研究;

2-1-1-2,了解遗存:随着研究的深入,过去的很多认识发生了变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于遗址的了解也越来越精确。因此,过去的遗址资料经常显得单薄甚或是不正确,这就需要重新认识,需要在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下做新的记录;

2-1-2,田野考古调查的意义

2-1-2-1,了解一个地区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分布的基本状况(古建筑、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碑刻等)。为文物部门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依据。

2-1-2-2,了解一种考古学文化或某类文化遗存(如石窟寺、古建筑)的分布范围,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与信息(空间分布、自然环境、与其它相邻文化的关系等)。

2-1-2-3,了解一个遗址的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状况(分布范围、中心区、居住区、墓葬区、堆积厚度与层次等)。为正式考古发掘做好准备。

2-1-3,田野考古调查的特点

不仅仅是发掘的准备,或单纯的保护目的,田野考古调查更是一项研究,并且是一项很重要得研究

2-1-3-1,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迅速掌握遗址或者遗址群的基本情况

2-1-3-2,覆盖面大,是考古学宏观研究的重要方法

2-1-3-3,资料的系统性差,准确性不如发掘

2-2,田野考古调查的形式

2-2-1,普查

是对某一地区现存的所有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普遍性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一切可见的地上和地下的文化遗存。目的在于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资料,为制定文物保护措施和科学研究提供条件。普查多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实施,可分为全国性的、全省性的或县、乡范围的等。也可按自然地理区划如水系(如黄河流域、渭水流域等)、盆地(如关中盆地)、平原(如江汉平原)等进行。后者往往跨省、县、乡,需要多方协调、组织、配合。

2-2-2,复查

是建立在过去调查或普查基础上的有重点、有目的(如为发掘做工准备或了解某种文化的分布等)的再次或多次调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遗存的文化内涵、性质、时代、研究价值等。在调查或普中发现了某些遗址,并已初步了解了它的内涵及其学术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内涵,确定保护或发掘措施,就必须进行再次或多次调查。这种复查一般由相关的专业人员组织进行,调查中不仅包括仔细的地面踏查,有时还要配合考古钻探或小面积试掘。复查的工作越细致,对以后的发掘和保护规划越方便。2-2-3,学术调查

2-2-3-1,区域调查:密度调查;环境调查。如李非、李水城的葫芦河流域调查(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9期)。

2-2-3-2,大遗址调查(遗址群调查):遗址关系调查。石家河遗址群调查(石家河遗址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1994年)。

2-2-3-3,专类遗存调查:石窟寺调查、长城调查、岩画调查、瓷窑址调查等,均属此类。1999-2002年丝绸之路青海段调查等等。

2-3,田野考古调查的步骤

2-3-1,调查的准备工作

2-3-1-1,制定可行的调查计划

2-3-1-1-1,确定调查对象:目的、区域等因素决定的调查范围的研讨

2-3-1-1-2,设计调查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成功

2-3-1-1-3,安排调查时间:遗迹暴露、人员方便、工作开展等各方面考虑。要考虑人的适应能力,可以划分阶段进行。

2-3-1-1-4,组建调查队伍:在实施考古调查前,应根据调查的形式,组建一个相应的考古调查队。调查队伍应由富有调查经验、精通业务的专家领队或指导。组队时应根据需要,配备摄影、测绘、记录、钻探、后勤等方面的人员,并尽可能吸收熟悉本地文物情况和风俗的地方文物管理方面的业务干部参加。随着新技术方法的介入,以后的调查队伍应该是一个综合科学考察队伍,尽可能吸取更多的自然科学方面人才。一个队伍应该因事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应该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

2-3-1-2,相关资料的准备

2-3-1-2-1,文献资料

包括历代官修的正史、野史和地方志、游记、笔记小说等。正史中的地理志和一些游记中,常记述有当时可见的古迹,名人传记中可能记载有其出生地和埋葬地,野史、笔记小说中则可能有一些关于地方的事件、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述往往可为考古调查提供重要的线索。如北魏郦道的《水经注》,不仅记载的名山大川,而记述了许多当时可见的古迹及其方位。考古学家据此找到了许多古遗址和古墓葬。

2-3-1-2-2,以往的考古资料

历年来已发表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简报和研究论著,可使调查者能大体了解本地区古文化分布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调查或复查提供线索。此外,还应注意地方文物部门收集的各种资料,特别是实物资料。了解这些遗物出土的地点,往往可据此找到一些重要的遗址。

2-3-1-2-3,地图资料

地名在词汇中是比较稳固的,可沿用很长时间而不发生变化。在历史上,有些民族从原来的居住地迁往另外的地方,而这个地方的地名却被后来的民族所沿用,并长期保存下来。所以调查前考证本地区一些地名的来源或查找有关研究资料,往往能帮助我们推测古代民族的分布、迁徙情况,或据此发现深埋于地下的古代遗迹、遗物。如在河南登封告城镇附近有一高岗台地,叫“王城岗”,经考古发掘确实发现一座龙山时代的古城址。又如今陕西宝鸡虢镇一带,曾经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小国——西虢的所在地,时隔数千年,地名仍保留下来。此外,诸如“夏墟”、“殷墟”、“商丘”之类的地名,则应和历史上夏、商人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其它诸如“将军冢”、“公主坟”之类的地名,则往往是古代墓葬的所在地。近年的重大发现周公庙,北面就叫陵坡,正是现在周公陵园的发现地。

地图是野外调查时必不可少的资料。选择地图时,尽可能选择以县(区)、乡(镇)为单位的有等高线的大比例(最好为1:10000)地图(很多地图可以在县水利局购买到,因为凡是做过水利建设的,都有很详细的地形测绘)。预先查阅地图,可大体了解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并根据不同时期人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规律,制定调查路线和具体的范围,安排食宿地点等。

2-3-1-3,调查器材与设备

2-3-1-3-1,探查设备:手铲、钻铲、毛刷、铁锨、镐头、望远镜等

2-3-1-3-2,取样设备:箱匣、标本袋、标本盒、标签等

2-3-1-3-3,影像记录设备:照相机、三角架、胶卷、摄像机等

2-3-1-3-4,测量绘图记录设备:小尺、绘图板、绘图纸、三角尺、直尺等、全站仪、全球卫星定位仪平板及测绘仪器、罗盘、垂球、皮尺、钢尺等

2-3-1-3-5,文字记录器材:各种记录表格、标签、日记本、地图、各种文具、资料袋等

2-3-1-3-6,生活用具:水壶、手电筒、蜡烛、雨具、常用药品等

2-3-2,田野调查的实施

2-3-2-1,寻找、发现遗址

2-3-2-1-1,利用资料:以往的调查发掘;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

2-3-2-1-2,实地寻找:地方宿老询问后重点勘查;拉网式密集调查;

2-3-2-1-3,新技术运用:遥感与航空;物理探察;化学探察;

2-3-2-2,勘查遗址及其环境

2-3-2-2-1,确定遗址位置

a,发现古文化遗存时,确定遗存所处的地理位置,如所在的土丘或河流阶地、梁峁、台塬的地名、海拔高度等,必要时需测绘遗

址平面图或位置图,确定标志物或建立永久性标志,并将遗址位置标在地图上。有条件的话可使用全球卫星定位仪确定位置。

2-3-2-2-1,确定遗址位置

b,确定行政区划所属:确定遗址所属的县、乡、村及土地使用者名。如××县××乡××村东××米××人耕地(或林地)。将确认的情况记录在有关表格和调查记录上。

c,记录遗存位置:对遗存的位置、地形等进行照相、录像和文字记录。永久性的参照物是必要的,树木以及房屋的参考性不强。

2-3-2-2-2,查清遗址的范围、面积、形状、保存状况等

a,通过踏查,确定遗迹、遗物的分布范围:

1>遗址遗物暴露的范围(重要遗迹照相,记录)。

2>遗物(陶片、砖瓦、石器等)散布范围(照相、记录)

b,丈量范围,确定遗址的面积(M2):丈量可根据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步量:如是一般性遗址,可用步量的方法,大体计算出遗址的面积,并绘出草图。

2>尺量:如要较为准确地知道遗址的面积,也可用测绳子或皮尺丈量,并绘出草图。

3>测绘:如属重要遗址,则需用小平板仪等测绘工具,准确在测绘遗址的平面图及地形图等,以备以后保护及发掘规划之用。2-3-2-2-3,了解文化堆积的情况和性质

a,观察:根据冲沟断崖及村民取土处等地点暴露出的地层及遗迹、遗物,了解遗址文化层的堆积情况,了解堆积的层次、土质土色、厚度和包含物等;了解暴露出的遗迹的形制、结构、材料、性质等。采集遗物标本,绘制地层和遗迹草图或正式图。

b,钻探:根据需要布孔钻探,了解遗迹(墓葬房址、墙基等)的分布情况和形制等;了解地层堆积的深度、厚度、层数、土质土色等。主记录钻探结果,绘制钻探平面布孔图、柱状剖面图。采集遗物标本,填写钻探记录表等。

c,试掘:根据需要,选定适当部位,伯探沟法(或探方)试掘,以详细了解文化层的堆积情况及各层次的性质等。分层收集出土物,绘制地层剖面图和遗迹平剖面图,记录发掘情况。

2-3-2-2-4,环境考察

包括地形环境和资源环境两个部分的内容;

2-3-2-3,收集标本与采取样品

2-3-2-3-1,采集遗物

采选遗物标本可在踏查、钻探、试掘中同步进行。

a,采集标本尽可能全面:

1>各种质地的标本(铜、铁、陶、石等);

2>各种器形或花纹的标本,特别注意采选可看出器形的器物口沿、底部和有花纹的残片等。

3>供分析鉴定的土样(孢粉分析等)、动植物遗存和测年的标本(含炭物、烧土等)。

b,严格按单位分装标本:

将采集的标本按地层单位或遗迹单位编号、装袋,并填写标签放入袋内。

c,妥善保管和存放:

调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要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不同遗址、不同单位的标本混合。如采集标本很多,调查地点转移时,可存放于当地文物保管部门。

2-3-2-3-2,采取样品

尽可能多的采集分析样品,也要严格按照采样规定的程序采集,保证采集样品的科学性。

2-3-2-4,遗址记录

2-3-2-4-1,遗址价值判断:

据各种方法(踏查、钻探、试掘)收集的资料,对遗址的时代、文化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可反复核查,再加以确定。

2-3-2-4-2,记录调查结果:

前面所说的调查内容完整记录下来,包括文字记录、绘图记录、影像记录等等

2-3-3,田野调查报告

如果是普查,则要建立完整的调查资料库,各种文字资料以及其他的资料都要妥善管理,使之成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如果是学术目的的调查,就要写出调查报告,以供学术了解调查工作的成果与收获。调查报告的体例,与正式发掘报告相似,后面还要仔细讲解。

2-4,田野调查技术方法

2-4-1,寻找遗址

2-4-1-1,遗址的基本类别

2-4-1-1-1,洞穴遗址

2-4-1-1-2,平地遗址

2-4-1-1-3,贝丘遗址

2-4-1-1-4,沙岗遗址

2-4-1-2,遗址的分布

分布的制约条件有很多,主要有: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环境特点、交通特点等等,需要综合分析;不同功能的遗迹类型也是各有特点,需要分别对待,不要受传统观念束缚。

2-4-1-3,几种主要的寻找手段

2-4-1-3-1,地面调查

a,地方宿老询问后重点地面踏查;

b,拉网式密集调查等等。

2-4-1-3-2,航空与遥感调查

a,空中摄影勘测

利用卫星、飞机等航空器从空中向地面观察和摄影。由空中鸟瞰,视野广阔,比较容易发现地面上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土壤、地形的细微差别,阳光斜射产生的地物阴影,不同季节植物生长状态的对比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在调查址区域内形成的不同标志。分析对比各种现象的差别,就可能找到地面或地下遗迹。这一方法对大型遗址或沙漠地区的考古调查,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b,遥感勘测

是空中摄影勘查技术的扩展。人眼观察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可见光刺激而产生的视觉。而遥感设备取自目标的信息,除了靠物体辐射或反射的可见光外,还靠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在遥感设备中产生的反应。不同物体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如霜雪对可见光是全反射的,看起来是白色的;对红外线则是全吸收,在红外遥感器中就成为黑色的了。调查时,使用能接受多个波段地面目标信息的多光谱遥感设备,就能同时获得被勘查地区的、突出显示不同目标的多幅图像或信息。分析这些图像或信息,就可了解到地面遗迹的分布情况。

2-4-2,遗址的勘查技术

2-4-2-1,遗址勘查的主要方法

2-4-2-1-1,踏查法

踏查法:即实地步行调查。通过观察、辨别、测绘、照相等方式、方法来了解、记录遗址的情况。

A,确定遗址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和所处环境。

B,确定遗存的分布范围、面积,绘制图表。

C,采选遗物标本,分类记录。

D,依断面观察文化层的堆积情况。

E,初步判定遗址的文化性质、年代、保存状况。

要求:

A.遗址的范围及周边均需跑到。

B.尽可能多地采收各类遗物标本。

C.尽可能详细地作好各种方案、图表、影像记

[附] 考古调查举例——城址调查:

城址一般面积较大,要全面揭露较为困难,故地表调查就显得十分重要,常成为此类遗迹获得研究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具体要求如下:

A,城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财边的环境。特别应注意地形、水源、交通等条件,以总结当时人们选址的原则。

B,城址的方向、平面形状、面积等。如城垣残留于地面部分较少,则辅以钻探,并测绘平面图。

C,城墙及防御设施的结构特点。城墙的长、宽、高,建造方法(夯层数、厚度、土质土色等)、马面、垛口、护城濠沟等。必要时可用探沟法解剖城墙基槽。

D,城门的位置及城内的布局。城门的位置、数量,城内的道路、主要建筑遗迹等(可借助探沟法了解)。

E,城周边相关遗迹的调查。建筑基址、水利设施、墓群、道路等。

F,依据遗迹遗物判定城址的年代(修筑与废弃年代)、性质等)。

G,写出详细的调查记录或报告,并附各种图表及摄影照相记录。

2-4-2-1-2,钻探法

在地面遗迹露头不多或不足以了解有关地下埋藏状况时,配合以钻探了解之。

A,钻探工具与用具

1>探铲:适用于各种土质的探铲。

2>专用钻探机械。

3>遗址地形图或平面图:各种记录表格和文具;测量用的皮尺、测绳、钢尺和罗盘等。

B,布孔法

依据需要(大面积或局部)进行布孔。布孔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梅花点式布孔法:一般每平方米5孔,适用于大面积地下遗存的了解(遗址、墓地的范围和位置等)。

2>井字形布孔法:相当于打两条十交叉探沟。主要用于了解遗址的纵横堆积情况。

3>十字形布孔法:用于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或某一具体遗迹的形制等。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钻孔的密度,并辅以卡边法等,确

定遗迹的形制或范围。

C,绘制平面布孔图:

1>绘制平面布孔图并编号(排号、孔号等)。

2>将布孔情况详细标在遗址平面图上。

D,钻探

1>识土样:常见的土有灰土(文化层堆积)、五花土(墓葬填土)、路土、夯土、居住面土等。

2>灰土:人类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土中一般依较多的有机物腐殖质和生活垃圾等,常使土色呈黑灰、褐灰等不同的颜色,习称“灰土”。灰土的质地一般较松软,多包含有木炭、烧土块、残骨块、陶片等,构成考古学的文化层堆积。

3>五花土:人们在挖墓穴时,必然把不同颜色不同层次的熟土和生土翻到地面上,下葬后,又会把这些土回填写到墓穴内。这种经混合后呈不同颜色的土就叫“五花土”。这种土中混合的生土块体较大,包含物较少,有时经夯打。

4>路土:古代的道路,因长期踩踏和碾压而形成的土叫“路土”。这种土一般质地较硬,结构为若干小薄层叠压。

5>夯土:墙和房屋基础等建筑遗迹,特点是土色一致、土质坚硬、结构紧密、多层叠压,可见夯窝或夯面。建筑夯土由于多用人们有意识地选择的纯净生土,故包含物极少。

6> 居住面:古代房屋内居住、生活的地面,可分为三种:泥土居住面;红烧土居住面;白灰居住面。

E,作好钻探记录

1>填写钻探记录表(原始记录,要求在现场完成)。2>绘制钻探成果图:遗迹平图(地面标桩或划白线,并标在平面图上)、地层柱状剖面图(图五)。

2>写出钻探记录:1)钻探的时间、地点、工作人员等。2)钻探区的划分及布孔法等。3)主要收获:遗迹、地层情况等。4)初步认识:遗址的性质、年代、特征等。

[附] 钻探调查举例——墓葬调查及钻探:

<1>有封土墓地调查

A.墓区范围:墓区平面形状,有无陵园墙垣,墙垣长、宽、高,建筑方法;门及道路的情况等。绘制墓区墓葬平面分布图。

B.地面墓葬封土分布情况,封土的构筑方法(堆土、夯筑、砖包彻等),形制,丈量长、宽、高(或直径)。

C.地面建筑及碑刻、石像生、神道柱等:文字记录,拓印抄录碑文,照相等。

D.墓区周边的情况:同遗址或城址的关系等。

E.依据遗迹遗物判定墓葬的年代。

F.写出详细的调查记录或报告,并附各种图表及摄影照相记录。

<2>无封土墓调查:

A.在需要钻探调查的地方布梅花孔进行普探,孔距可稍大(5米以内)。

B.当某孔探出有五花土后,即以此孔为中心,加密孔距(1米或0.5米),布十字形探孔,寻找出地下墓穴的大致范围。

C.在墓坑边缘和转角处布三角式探孔“卡边”,以较为精确了解墓葬的形制。

D.绘制钻探成果图:墓葬平面分布图。

E.撰写钻探记录或钻探报告。

2-4-2-1-3,试掘法

对一些重要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内涵,可在适当部位进行小面积试掘,目的是为了解遗址地层堆积或遗迹关系,。试掘一般采用探沟法,有时也可用探方法。

1>试掘应在踏查或钻探的基础上进行。

2>在需要了解的部位划布探沟。

3>正常情况下探沟应采用正方向(即正南北或东西方向),有时可根据地形或需要布方。如为了解城墙或围沟转角处的情况而必需在该处布设的探沟,就不一定要采用正方向。

4>常用布沟法有“一”字形、“十”字形、曲尺形等。

5>探沟面积一般为10×2或5×2平方米为宜。过深的探沟为安全起见,根据需要可适当加长、加宽。如果长度超过10 米,则应每隔5 或10 米左右设一宽1米的隔梁,以便把握地层的变化。

6>探沟编号与发掘与探方法相同。

2-4-2-1-4,物探与化探-物探

地下埋藏的遗存与天然土石存在着电阻、磁性、弹性、放射性等差别,因此,用高灵敏度的物理仪器检测一定地点是否有物理性质的反常现象,就可以判断地下是否埋有遗存。物探的速度快,劳动强度低,不损伤遗存,在岩层、水中、沙层、冰上均能工作。但是物探属于间接测定遗存的方法,由于自然条件的干扰,有时会出现偏差。它必须和其它田野考古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取得好的

效果。

2-4-2-1-4,物探与化探-化探

化学勘探是通过检测土壤中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化学成份含量来勘探地下遗存的。化学勘探方法没有物探方法应用广。国外使用较多的是磷酸盐分析法。磷酸钙是骨头的主要成份,人类居住地会遗弃大量动物骨骼,朽烂后土壤中磷酸钙含量增高。判断耕地往往是把对土壤中的磷、钾、氮成份含量的化学分析和土壤中人工栽培作物品种的孢子花粉分析结合进行的。

2-4-2-2,遗物收集

收集方法很多种,无论哪种方式,都要仔细包装,认真填写标签,记录采集遗址、日期、和采集区的或者采集单位的编号,而这种编号又要和图纸记录的编号一致,不要发生混乱,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的。过去的遗物采集往往是调查者的随意行为,而调查者对于遗物的认识往往并不全面,若是采集时候带着个人喜好的话,那么对于遗址的认识就会出现错误。

2-4-2-2-1,全面收集

是把遇到的全部遗物都收集起来,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也是了解一个遗址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当然这个全部收集也要有一个范围,是地面上的还是剖面上的?甚或是在某一处地点用手铲挖出来的?

2-4-2-2-2,剖面采集

根据剖面的不同层次采集遗物,这是一种了解堆积时代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除了遗物以外,更常见的是分析样品采集,例如孢子花粉、植物硅酸体等等一切都是需要按层次采样的)。

2-4-2-2-3,抽样采集

统计学的抽样方法,又有机械(等距)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两种。将遗址划分成面积相等的网格,给予统一编号,然后从中抽样,前者是等间隔的选择采集区,后者是按照随机数表抽样设定。这两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整个遗址比较平坦并且各部位的地表采集条件差别不大的场合。

2-4-2-2-4,诊断式采集

如果是起伏较大的遗址,意味着遗址的功能区划和地形的关系比较紧密,并且可能暴露的更充分一些,则可以考虑在不同的地形上设置采集区的方式。

2-4-2-3,调查记录

田野调查需要有详细的记录。记录有文字、照相、绘图三种。不同形式的记录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不可偏废。记录要详细,避免回来后找不到相关问题的数据。记录要装袋归档。

2-4-2-3-1,文字记录

a,调查工作经过(调查日期、路线、人员等等);

b,遗址位置(相对方位、经纬度)、地理环境、生态环境、面积、微地貌特征等;

c,文化堆积情况,包括堆积范围、厚度、文化层划分、各层次土质土色以及包含物情况、各层次出土遗物、遗迹情况;

d,可见遗迹的类别、形态、尺寸、在遗址中的位置、编号等;

e,遗物,采集方法、采集过程、采集位置、采集区编号、遗物在遗址上的分布情况,遗物破碎程度、类别、数量、主要特征等;f,有关该遗址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近年来有无较大的工程等等。

为了工作方便,可以自行设计一些表格

2-4-2-3-2,绘图记录

a,遗址方位图,可以标注在现成的地图上;

b,地理环境图,可以用1/50000或者更大的地图;

c,遗址平面图,1/1000或者1/5000比较合适;

d,地层堆积剖面图、钻探柱状地层复原图,前者1/20、1/50,后者根据深度也有大致相似的比例;

e,暴露出的遗迹平、剖面图,也是1/20、1/20为宜;

f,典型遗物图,一般要原大或者1/4,以往的器物草图往往偏小,主要是考虑了发表时候的大小和清晰度问题,而无形中丢掉了很多能够表现出来的特征,因此现在强调大比例表现细部表现工艺,并且现今的报告发表图片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2-4-2-3-3,影像记录

多方位多形式拍摄,我们现在的经验认为至少有:彩负、彩正、数码照片、数码摄像。

建议阅读论著

1 ,夏鼐:《田野考古方法》,科科院考古所编《考古学基础》,1956年。

2 ,石兴邦:《田野考古方法》,《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1982年。

4 , 于海广等:《田野考古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5 ,冯恩学:《田野考古学》第二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栾丰实、方辉、靳桂芸:《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版2002年。

7 ,严文明:《山东长岛调查报告》,《史前研究》创刊号。

8 ,赵辉、张弛:《石家河遗址群调查报告》,《西南民族考古》

9 ,方辉:《对区域系统考古调查方法的认识与思考》,《考古》2002年5期。

10.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93年9期。

1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等:《赤峰地区遗址调查报告》,科学版2003年。

12.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航空遥感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

13.小江庆雄:《水下考古学入门》,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第三章考古发掘

3-1,考古发掘的目的与形式

3-1-1,田野考古发掘的目的

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科学地获得研究资料。因为调查得来的资料毕竟有很多局限性,要想深入认识历史,就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搜寻系统资料。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古发掘是一种破坏性的获取资料的方法,已发掘的遗迹及埋藏状况,不可能完全恢复原状。故要求发掘者尽可能科学地、完备地获得系统的研究资料,尽可能避免失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在发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发掘规程》操作,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

3-1-2,田野考古发掘的形式

3-1-2-1,被动性发掘

3-1-2-1-1,抢救性发掘:对处于被破坏状态遗存的考古发掘。如因偶然情况(村民取土等)或基建施工中突然发现遗迹,因破坏性灾害(地震、水灾等)暴露出古代遗存,由于种种原因已暴露出的墓葬,处于被破坏的遗址和墓葬(如被盗墓葬)等。为避免遭受更大的破坏,由有关文物主管部门或研究单位组织力量进行考古发掘。如陕西扶风法门寺的考古发掘。

3-1-2-1-2,配合基本建设发掘:在经批准的工区范围内,先行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如水库、道路、工厂修建前,对占用地、取土地及周边可能遭受破坏的范围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如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的发掘,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淹没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

3-1-2-2,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而选择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临潼姜寨遗址的发掘、扶风县案遗址的发掘、西安汉长安城的发掘、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尸乡沟商城的发掘等。

3-2,考古发掘的准备工作

3-2-1,考古发掘的前期准备

3-2-1-1,学术准备:

3-2-1-1-1,选择遗址:主动发掘要很慎重选择,多方了解情况。

3-2-1-2-2,制定发掘计划:根据目的、条件等仔细商讨。

3-2-1-2,队伍组织和物资准备

3-2-1-2-1,发掘队伍的组建:原则参照调查队伍建设。

3-2-1-2-2,发掘器材的准备:参照调查设备(附表:田野考古培训班设备清单)

3-2-2,发掘规划

一次发掘的面积是有限的,一个遗址的发掘往往需要很多年,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先做哪些后做哪些要有一个计划,根据课题的要求制定出一个进程控制表来。

3-2-2-1,遗址的测绘

当一个遗址调查之后决定发掘,首先要测绘出较为准确的遗址平面图,作为遗址发掘规划布方的主要依据。

3-2-2-1-1,确定遗址的遗址代号和测量总基点

为了便于记录,每个确定发掘的遗址,一般均确定一个汉语拼音缩写代号。其基本原则是县(区)名+遗址名,各取第一字拼音字母大写。如扶风县案板遗址代号:FA。测量遗址前,首先要确定遗址测量的总基点(即原点),作为规划布方及以后发掘中确定每个探方、每个遗迹的位置基准。基点位置的选择可根据遗址的具体地形而定。地势平坦的大型遗址,可考虑放在中心或靠近中心并便于长久保存的部位,以便观察和测量;小型遗址可放在边缘或便于观测全区的地势较高处。中心点的叫全坐标系统,在西南角设置的叫单象限系统,其实都是后面布方时候才体现出来的。基点确定后,可立木桩、水泥桩等为标志。

3-2-2-1-2,遗址测绘

遗址测量应包括遗址范围及其周边的主要地形地貌。测量前,先将总基点移到图纸上,然后根据面积的大小,确定比例,如1:1000、1:500、1:200等。测绘的内容包括位于遗址范围内的村落、道路、沟渠、阶地、河流等。最好标明主要地形的等高线。原始的测绘图要永久保存。

3-2-2-2,规划发掘区

遗址的发掘规划,是考古发掘首先面临的问题。发掘前的规划和统一布方,对大型遗址的发掘是十分必要的先行工作。

3-2-2-2-1,以自然村庄、河沟、道路等为基准分区法:如村东区、村东区、沟南区、路北区等。如殷墟遗址的面积达30平方公里,过去的发掘就仅小屯村一带就分为小屯南地、小屯西地、小屯北地、小屯东地、小屯西北地、小屯西北地等发掘区。此外还有苗圃北地、孝民屯西区、大司空村东南、刘家庄北等发掘区等。这种分区法只求大概而不求准确,无须精确测量即可完成,但区与区之间的界线不甚明确,总平面图拼接不准确。

3-2-2-2-2,以发掘地点和顺序分区法:即每次发掘地点即为一个发掘区,以发掘的先后顺序编第Ⅰ区、第Ⅱ区、第Ⅲ区……等。如武功浒西庄遗址的发掘就分为Ⅰ、Ⅱ、Ⅲ区。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还常把若干发掘地点依次编为第1、2、3地点者。如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就有第1地点(北京猿人遗址)、第4地点(新洞人遗址)、第15地点等。有些还在地点号前加上地点代号,如陕西大荔人化石地点一带发现的19处旧石器地点,被编为DJ1(DJ为“大荔解放村”拼音第一个字母,数字为地点编号)、DH2(大荔后河村)等。这种分区与发掘法,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对长期连续发掘和资料的记录和整理等均不利。

3-2-2-2-3,十字座标分区法:即在测绘遗址地形地貌平面图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便于观察和测量的点做为遗址测量的总基点,由此基点引出正方向相交的十字基线,将遗址分为四个发掘区,依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为Ⅰ、Ⅱ、Ⅲ、Ⅳ区。如过去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的发掘和近年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在重庆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的连续发掘,均采用这种分区法。这种分区法便于发掘时的统一布方和确定每个探方的固定位置,可避免因发掘人员的变动、测量误差而造成的前后衔接和资料记录等方面的混乱等。

3-2-2-2-4,方格网分区法:即遗址测量的基础上,统一划分为若干个正方向的500×500米大方格,每一大方格即为一个发掘区。可用座标法编区号,如A1区、B4区、C3区;也可用序号法编号,如1、2、3……等。如山东曲阜鲁国故城的调查发掘规划时,就把该城的大部分范围划分为37个500×500米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就是一个钻探和发掘区,分别用1~37的数字编号。这种分区法适合于地势开阔的特大型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3-2-2-3,布方和编号

所谓探方,就是发掘时候统一尺度的控制单位。每一个探方就是一个发掘、测绘、记录的作业单位,日后的发掘整理甚至编写报告首先是以这个基本单位来进行的。布方,也叫划方,指按一定的要求布置或划分发掘区域的探方或探沟。所谓规划布方,即在图纸上依确定的探方规格,一次性完成各规划区的探方划布并给予永久性编号。

3-2-2-3-1,布方

a,确定探方的规格:探方的大小与古文化遗址的性质、文化堆积层的厚度有关,常用的探方面积为 5×5平方米,即平面为边长 5 米的正方形。一般要求同一发掘区内探方的大小应当一致,不能有大有小。按照一定的标准布方后还可以在发掘时候灵活掌握,可以分解也可以合并。探方系统一是为了控制发掘质量,二是便于记录。

b,探方的划布:先应由测量总基准点(O点),引出二条相互垂直的正方向控制基准线:一条为正南北向(Y线),一条为正东西向(X线),两条线相互垂直并交于基点。然后,由Y线引出数条等距离(与探方边长相等)且与X线平行的直线;由X线引出数条等距离且与Y线平行的直线。这样就在发掘区域内布置出规整划一的方格网。每一个方格就是一个独立的发掘探方。为了发掘中观察探方四壁剖面的变化,并方便运土,还要在相邻探方之间预留隔梁。关键柱;测量基点X×Y-H。

3-2-2-3-2,探方编号

a,整体编号法:这种编号方案,适宜于面积较小的遗址发掘。在测绘出遗址平面图后,选择基准点,标在图纸上,然后在图纸上对整个遗址布方,并从最靠近基准点的探方起,依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规则编号,如T1、T2、T3、T4等。每次发掘都依据基准点测出发掘点预设探方的位置,并使用原编号。其优点在于整个遗址探方编号有序而不乱。

b,预留编号法:这种编号方案,适用于先对遗址局部布方并发掘,预留出中途扩方时的面积和编号,以达到发掘结束时,整个编号系统有序而不乱的目的。编号时从南到北的第一排探方为T1(T01)、T2、T3.....;第二排为T21、T22、T23.....;第三排为T31、T32、T33.....。其优点是,当发掘中途需向北或向东扩展发掘区时,仍可使用原来的编号系统。

c,座标编号法:这种编号方案的适用情况与预留编号法相同。不同之处是使用纵横座标来确定每一探方的位置与编号。一般用4位数字确定一个探方的位置,前两位数字表示横座标,后两位数字表示纵座标,如T0101、T0204、T0306.....等。如此,则一个发掘区可划布99×99=9801个探方。这样不论何时、何人主持发掘,均可使用同一编号系统,便于原始记录的统一和查找,不致引起混乱。

d,象限编号法:类似于坐标编号,但是规划时候把遗址分作四个象限区,具体操作时候一种是按照第一至第四象限分别做Ⅰ、Ⅱ、Ⅲ、Ⅳ四区,另一种方法是用方向代号,例如中心基点之外的探方可以是S02E28、S11W03、N05E06等等,此编号更能一目了然知道在遗址中的位置。

3-3,考古发掘中的地层学应用

3-3-1,考古地层学基本原理

3-3-1-1,什么是考古地层学

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考古地层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将这些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区别开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即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然后才是时间段上的空间关系。

3-3-1-2,文化层形成原理

文化层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原因来说,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的结果。文化层形成的顺序是老者在下新者在上,即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是自下而上依次堆积而形成的。人类的文化堆积,必然包含有人类活动而遗留的各种文化遗迹、遗物,由于各个时期堆积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反映在土质、土色与包含物等方面均有所区别。考古地层学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区分各个时期文化堆积的层次,判定古文化遗址中各个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层次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

3-3-1-2-1,文化层形成的顺序

在正常情况下,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这叫地层层序律。在正常情况下,居住于同一地点的历代居民活动的遗存堆积,也是按时间的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而成的。即年代早的在下,年代晚的在上。下部地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的年代也应早于上部地层中的遗迹、遗物。仔细探究起来,也还有一些值得深思之处,例如人类的活动层是向上堆积还是向下扰动?甚至是双向发展;文化层是渐成还是速成?即一次形成论和多次渐成论;文化层的形成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原因?逐次叠压起来的这些土是哪里来的?人的搬运和风、水的搬运各占多大比例?

3-3-1-2-2,原生层和次生层

在自然界界中,由各种物理、化学的作用和自然力的影响而最初形成的地层叫原生层。原生层形成之后,又由于风、水等自然力的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层叫次生层。人类的文化堆积也有同样的现象。凡由于人类活动而遗留下的未经后代扰动的地层属原生文化堆积,原生堆积的顺序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原生堆积形成之后,主要由于自然力搬运的作用而再次形成的堆积就是次生堆积。次生堆积常会出现同原生堆积层序上下颠倒的倒装现象,又叫倒装层。在人们生存期间因为突然的灾变事件留下的自然堆积,或者在人群在某地生活的间断阶段里面留下的自然堆积,前者如洪水沉积,后者如风成堆积等,这些层次叫间歇层。

3-3-1-2-3,界面及堆积厚度

文化层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人类活动堆积的总称。时间涵义是指文化层形成的时间(厚度及顶、底界面);空间涵义则指文化层分布的范围。由于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界面总是坑洼不平的。判定地层的相对年代,并非看其距现今地表的深度,而是依据层位的叠压关系。文化层的厚度是指顶、底界面间的距离(最厚处和最薄处)。从遗址的整体来看,文化层的早晚依次叠压是绝对的;但就局部而言,则常常呈现出跳跃式的地层叠压关系。如②→(│③→)│④这样一个绝对叠压顺序(“→│”表示叠压)。

3-3-1-3,遗址的形成过程

3-3-1-3-1,遗迹的建造、使用、废弃过程:每一个遗迹都应该是一个功能单位。作为一个功能单位,遗迹总会有一个建造、使用、废弃的过程。理论上每个环节都应该留下堆积来,但是能保留下来的毕竟不会是完整的除非是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一个环节上也有可能留下不同的堆积,我们把每一个堆积单位都可能理解为一个时间单位。这样一个遗迹在每一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现象就被分解为若干个地层单位了。我们把这些分解开来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基本地层单位。过去习惯上都说一个遗迹就是一个地层单位,或者说是一个时间单位,其实都不准确,应该说一个遗迹包括了若干个地层单位,而一个地层单位,则代表了一次人们的或者自然的行为过程,所以也是一个时间单位。

3-3-1-3-2,活动面与遗址的形成过程:人们从事活动就要有一个立足层面,这就是活动面。面上可能同时有若干人们在生活,也就留下若干的遗迹。若干时间里由活动面勾连起来的若干遗迹就形成了遗址。面可以单独理解为一个地层单位,同时也是一个时间单位。面可以有厚度形体也有可能是透明的。面会在不断变化,面联系起来的遗迹也会除旧布新,这样的时间过程就使得遗址具备了时间厚度。因为地面不一定是平整的,所以在地面上的堆积也就不一定是水平的。

3-3-2,地层学的层位与层位关系

层位(探方地层编号)与层位关系 ( 层位关系表述 ) 是地层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地层学的实际问题就是划分层位、确定层位关系。因此,现在又称地层学为层位学。层位是指堆积单位在堆积先后次序中的特定位置。在特定的情况下,层位又被用作堆

积单位的代名词。层位关系是指堆积单位与堆积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地层学原理上来看,地层关系主要是年代关系,具体体现为先后关系和共时关系。

3-3-2-1,先后关系

是指地层单位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明确判断的。先后关系的地层单位表现为叠压关系和打破关系。

3-3-2-1-1,叠压关系

是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堆积自上而下依次叠压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叠压者及其包含物要晚于被叠压者。即下层形成的时间要早于上层,下层中包含的文化遗物也要早于上层者。如甲器物出在下层,乙器物出在上层,那么依据这一地层关系所确定的甲、乙器物的相对年代关系应是甲早于乙。

3-3-2-1-2,打破关系

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遗迹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遗迹或地层,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3-3-2-2,共时关系

a,遗迹的共时性:是指遗迹之间在时间上是同时存在的,并且这种关系通过分析后能够明确认定的。活动面是遗迹共时的一个主要依据,但是共存于一个面的遗迹关系可以有绝对共时、相对共时和不共时三种情况:绝对共时一般是同时形成同时废弃,当然有一个时间段限制了;相对共时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上共存过;不共时则是不在同一个文化或者文化期上。确定活动面上的遗迹关系时候,除了层位以外还要考虑遗迹布局。

b,遗物的共时性:在各个地层关系中,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凡属有共存关系的遗物,从地层学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年代可视为是同时的,收集遗物时以遗迹单位的共存关系分别收集。但实际上,由于晚期人类的活动,往往对早期地层有破坏或扰动现象,晚期地层或遗迹单位中,就往往数量不等地包含有早期的遗物;早期的原生文化层则不应有晚期的遗物。一般说来,墓葬中的随葬品和被毁弃房屋居住面上共存的器物,特别是易碎的陶器,它们的同时的可能性较大。而地层和废弃的窖穴在填埋过程中,往往会混入一些早期的遗物,这就需要依据考古类型学来识别。

3-3-3,考古地层学的作用与局限

3-3-3-1,考古地层学的作用

3-3-3-1-1,它使田野考古能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为相对年代研究提供了坚实依据。

3-3-3-1-2,使田野考古能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为确定遗存组合关系提供了必要前提。

3-3-3-2-3,使发掘能逐次揭露出遗迹的面貌。

3-3-3-2,考古地层学的局限性

3-3-3-2-1,地层学直接确定的是堆积形成的先后关系,据之确定的遗物早晚只是遗物被埋藏的先后关系,并不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出遗物制造和使用时的先后关系。

3-3-3-2-2,层位关系相同的堆积单位,地层学就不能判定它们之间的早晚关系。

3-3-3-2-3,决定地层厚度的因素是堆聚的时间、堆聚速度和受破坏程度,不能根据地层厚度推测地层跨越的时间长度。

3-3-3-2-4,一个堆积单位内部也有形成过程,但在堆积成分不变的情况下,难以再区分层次。

3-3-3-2-5,地层学不能确定堆积单位之间有多大的时间间隔。认为地层的直接叠压就反映了时间连续,甚至认为在文化上是相袭的观点是错误的。

3-3-3-2-6,地层并不与历史发展的各时代一一对应。划分地层的根据是地层成分的变更,而一个文化期内,由于生活内容改变导致垃圾成份不同或取土来源发生变化都可以形成新的地层,而社会政治制度变革却不一定导致地层成份的变化。

3-3-3-2-7,由于同期同文化的人们在不同地点形成的地层堆积成份不一致,因而不能像地质学那样,把地层在较大地区范围内作统一对比,也就不能判定两个以上遗址之间诸堆积的相对先后关系。

3-3-4,考古地层学的应用原则

考古地层学研究文化堆积形成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从遗址中获取完整的资料信息。学科在某个阶段会有特定的要求与任务,不同的考古学家关心的课题也不一样。课题上的差异导致对资料以及资料中的信息种类、质量有不同的要求,进而导致了地层学原

理转化为具体技术体系时候的不同,甚至导致了方法论本身的发展。例如过去是编年为主要任务,那么对于遗迹单位的时间顺序就格外重视;可是今天的聚落研究,就必须注意一个时间段内的遗迹空间分布关系。课题的需要以及技术手段的进步,必然会导致地层学的深化和变革。但是其根本原则不会变化,是因为每一进步,都是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的,例如现在平面的控制,就必须要充分把握住剖面。

3-3-4-1,根绝土质土色的变化区别遗迹和地层单位:就目前的认识来看,划分文化层和遗迹的主要依据是堆积的颜色、质地、结构、沙砾等成分的含量、包含物等因素;

3-3-4-2,依据遗址内遗迹形成的次序从晚到早清理各地层单位;

3-3-4-3,尽可能完整的把握住当时人们的生活层面;

3-4,考古发掘

3-4-1,文化层的划分与发掘

3-4-1-1,区分文化层: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不同层次的文化堆积区分开来,以确定不同时期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内容、生存环境等有所不同,故形成的堆积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等也就会产生差异,这些就成为划分文化层的主要依据。

3-4-1-1-1,土质

堆积物的岩性如颗粒成分(粘土、粉砂土、砂土等)、结构(疏松、紧密等)、质地(软、硬等),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之一。有些层次的土色虽相近,但结构或颗粒成分不同,即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处理起来主要靠眼睛,有时候看起来没有很大的区别,可是刮的时候手感不同,这是质地的反映,因为长期的水的渗透浸染,颜色不能明确分出边界,质地的地位就更重要。这是为什么土质排在土色前面的原因。仔细观察沙砾、碳屑、烧土颗粒、云母、陶渣等,也能帮我们分辨文化层。

3-4-1-1-2,土色

土色是指堆积物呈现的颜色,由于不同时期堆积中的包含物或形成的原因、气候等不同,土色也常有区别。常见的土色有灰色(浅灰、深灰)、黑色(浅黑、深黑等)、褐色(黄褐、红褐、灰褐等)、红色(浅红、深红)、黄色(浅黄、棕黄等)。具体表示上难以统一,所以很多遗址开始使用曼塞尔比色表对照了。观察颜色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光线的影响,阴天和晴天、早晚与正午、南北与东西等等因素都让我们看的颜色不一样。还有湿度也很重要,湿度大的时候颜色深、质地软,容易分辨出来,一旦干了就色浅变硬,所以发掘时候经常需要喷水。还有土壤物变质,暴露出来几天后就还原了或者氧化了,与新发掘出来的不一样了,其实这种不同是不能分层的。

3-4-1-1-3,包含物

每一文化层均今有数量不等的人类遗物(残破的或较为完整的),由于文化是发展变化的,遗物的形制、制法、质地等也会发生变化。在发掘中,如果包含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注意本层最晚的器物),则表明堆积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应特别注意文化层的区分。若是土质土色区分不开地层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包含物的变化,那就要分层的了。不过包含物难以确定地层的边界,所以只能提供分层的理由,却不好提供分层的操作标准。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早期地层不可能有晚期遗物,而晚期地层可能会有早期遗物,因为在早期堆积形成时,晚期遗物还没有出现,因而不存在埋入早期堆积的可能。晚期堆积在形成时会扰动破坏早期堆积,会把早期遗物翻到晚期堆积中,有些物品是早期制造的,流传到晚期才埋入晚期堆积,所以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

3-4-1-1-4,遗迹现象

每一遗迹(如窖穴、地穴式房屋、水井、墓葬等)都应开口于当时的地面,即使当时的地面被晚期破坏,现在发现的遗迹开口部位也应是被破坏时的平面,与叠压于其上的地层不应属同一个层次。故每当遗迹开始露头时,应特别注意土质、土色等方面的变化,以确定遗迹的开口层位。关于开口的层位该怎么叙述则是另一个问题,有人说被叠压于某一层下面。每个遗迹都是在当时地表面上形成的,因此,弄清墙台之类遗迹的基底在哪—个层面,坑沟之类遗迹开口于哪一个层面是关键问题。不论坑沟之类遗迹有多深,打破多少地层和遗迹堆积;也不论墙台之类遗迹有多高,甚至上升到现代地表之上;它们的开口和基底所处的层面才是它们形成年代的标尺。

3-4-1-1-5,活动面

面是一个单独的地层单位,又与地层和各种遗迹现象密切相关,所以是田野发掘的一个重点。人类活动 ( 如修筑大型建筑地基、填平去高平整土地 ) 和自然力作用 ( 如长期风蚀水冲 ) 能大面积破坏地表,甚至毁灭已形成的地层和遗迹堆积,在遗址形

成过程中和形成之后都有这种破坏。所以,现有地层往往比实际形成过的地层少,现今分辨出的地层交界面也不一定是地层原有表面,坑沟类遗迹的现今开口层面也不一定是原先的开口层面。

3-4-1-1-6,注意事项

划分文化层主要依据土质、土色,只要土质、土色发生了变化,就应划分出新的层次。此外,包含物和遗迹现象等也是区分不同层次的重要依据,只有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地层的划分才能保证准确无误。有时候堆积很难分开层位,这是构成成分比较接近的原因。若是大面积分不开,那就说明在很长的时间里堆积起来的,就要分开才好。1958年发掘的徐州高皇庙遗址,堆积9米,仅仅分了三层分别属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就过于简单了。尽管地层不是水平的,但是实在分不开时候可以10cm一层区分,给予临时编号,到了整理时候再处理,这就避免了早晚相混的麻烦。

3-4-1-2,发掘文化层

在古文化遗址发掘中,由于各种遗迹、遗物都必须借助地层来确定其相对年代关系,故文化层的发掘尤显重要,发掘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4-1-2-1,以5~10厘米为一次发掘的深度,每一发掘面都需铲平,注意平剖面结合,观察遗迹或下一文化层露头(这是指文化层内的发掘,若是每层很薄,自然不能一次下挖太厚了)。

3-4-1-2-2,一旦有遗迹或下一文化层局部露头,即不能再水平下挖,而首先要找清遗迹范围或清理完全部上层堆积,使新层全部露头,并清理完露出的遗迹(特别打破下层的较深遗迹,原则上要全部清理到底,个别情况下可以分段下挖,例如水井、盗洞等),才可继续下挖。

3-4-1-2-3,对界于两层之间无法搞清层位关系的遗物,应归于上层。不过整理时候通过分析遗物的时代,有一些或许可以重新归回来,因此这些东西尽管算作上层的,也还是单独包装为好,这是我们为什么每个袋子都要记清楚具体时间的原因,到时候可以与日记对照重新确定。

3-4-1-2-4,但是这个层面若是一定时间内形成的活动面,那么面上的遗物就要单独处理,那是单独的单位。

3-4-1-2-5,及时了解地层变化情况,可在探方的每一下挖深度(5~10厘米)先挖1/2或1/4。其实在土壤容易干燥的情况下,要部分下挖及时寻找地层以及遗迹单位的关系来说是必要的。

3-4-1-2-6,当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出现两个新层、剖面上又无法反映其叠压关系时,可交界处横挖一小探沟,从小沟的剖面上搞清两层的叠压关系后,先清理晚期堆积。

3-4-1-2-7,清理完每一文化层面的遗迹并作好各种记录后,再行下挖。按照工地领队的统一安排决定是否停止。

3-4-1-2-8,立面堆积的发掘必须结合平面的控制,不可局部完整而全局破碎了。

3-4-2,几种主要遗迹的清理

3-4-2-1,灰坑或窖穴(H)发掘

灰坑是考古学对填埋灰土和生活垃圾的坑穴的总称,其中包括有储物的窖穴、水井、穴居址等。这类遗迹在初露头时,并不能判定其性质,只有清理完后才能依据结构、坑底遗迹现象和出土等,确定其用途。灰坑是考古发掘中最常见的一类遗迹,数量较多,相互间的复杂,在考古发掘和研究(文化分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明确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确定的专门的垃圾坑,都是别的原因形成后废弃了,才是垃圾坑了。灰坑的发掘应注意以下几点:

3-4-2-1-1,灰坑露头后,首先要找清范围,确定开口层位或打破关系及坑口周围的遗迹(如柱洞等)。由于灰坑中的填土一般较松软,且颜色较深,故不难区别。确定开口层位时,应注意剖面上的层位关系和平面上的打破关系。有时候灰坑集中在一起不好区分,可以先把上面的堆积水平清理掉一些,等到边界清晰了再做。因为灰坑的形成时候、废弃时候、堆积形成时候都可能有差别,又有可能有联系,因此格外要注意相互关系。人们倾倒垃圾有一个习惯问题,因此有时候会有坑内堆积冒出来高过坑口的现象,高出来的这些不好分边,也不好与坑里面的断开,其实是灰坑的堆积。我们只要把坑与堆积当作不同的单位,那就好理解了。

3-4-2-1-2,分割和分层清理。搞清地层及打破关系后,先清理较晚者(打破者)。大型灰坑应先分1/2或1/4清理;清理时应遵循分层下挖分层收集遗物原则。

3-4-2-1-3,注意坑壁上有无加工修整或工具的痕迹,尽可能避免做过。坑壁是否到了要仔细处理,单凭颜色不行,因为坑内的颜色有向外浸润的问题;而黄土的干裂又容易形成多重边。若是为了解决时间分期问题,可以有宁过勿留的原则;若是研究形成问题,如建造过程、使用过程等等,就不能做过了,宁可留下慢慢观察。

3-4-2-1-4,注意坑底的遗迹(火烧烤的痕迹或木板、席痕等)、遗物(如柱洞或碳化粮食等)。

3-4-2-2,房址(F)的发掘

房屋建筑是田野考古发掘中经常遇到的遗迹现象,也是最重要的遗迹现象。我国史前和夏商周时期的房屋主要有竖穴式(也称地穴式,可分为深穴式、浅穴式等形式)、横穴式、地面式和干栏式等。

3-4-2-2-1,竖穴式房址的发掘与灰坑的发掘基本相同,发掘时除应搞清口部的范围和形状(圆形、方形等)外,还应注意口部周边有无柱洞和道路遗迹,对穴内的堆积则应注意有无屋顶倒塌后的迹象(如朽木和印有椽木、痕迹的泥块等),特别要注意底部有无居住面、柱洞、灶坑或红烧土面、土床等居住、生活和建筑遗迹遗迹。而这些正是区别储物的窖穴与竖穴式房屋的最重要的标志。对坑壁的清理过程中要注意修建方法、工具痕迹和供出入上下的台阶、斜坡道等。对居住面的清理除注意灶坑等遗迹外,还要解剖居住面的铺筑材料(草拌泥、混合土、白灰面等)和方法(夯实、烧烤等)。对分布于居住面上的遗物(陶器、工具等)则要注意其放置或保存的部位,在未绘图、照相、记录之前,切不要轻易起取和移动其位置。

3-4-2-2-2,旧石器时代人类多居住在天然的岩洞中,如北京猿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人类充分利用黄土的特性,利用自然断崖或人工断面修建冬暖夏凉的横穴式(窑洞式)房屋。对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由于其为自然生成物,故考古学家主要关心的是洞内堆积的层次及其包含的人工制品、人类及动物化石、居住面及其它人类活动生活的痕迹等。对这类洞穴的发掘,应大体与文化层发掘相同,一般在洞内划1米见方的小方格,并给予编号,以便观察和记录。发掘时应特别注意各种遗物的层位关系和分布位置。新石器时代人工修筑的横穴式房址,由于年代的久远和各种自然力的作用,其顶部多已塌陷,故在发掘中应特别注意观察当时的地形,残存墙壁有无向上内弧收的迹向,内部堆积有无大块或成层的生土块,以便作出判断。此外,这类房址的居住面一般不应有柱洞。对洞壁和居住面的发掘大体与竖穴式房址相同,注意其修造痕迹、铺垫方法、有无灶址和其它居住遗迹,注意各种遗物的分布位置等。

3-4-2-2-3,地面式房屋是一种修筑于地面或夯土台基上的土木结构建筑。地面式建筑有单间房、套间房、多间组合房等。发掘时,首先应搞清房屋的平面结构、门的位置和方向、墙的构筑方法(木骨泥墙、夯土墙、红烧土墙、土坯墙等)和有无墙基槽等。由于柱洞是研究房屋的间架结构的最重要资料之一,故要特别注意柱洞的分布规律、间距和直径等。对居住面及分布于其上的遗物的清理同竖穴式房址。此外,还要注意房址周边有无散水、附属建筑和道路等。

3-4-2-2-4,干栏式建筑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建筑适应多雨潮湿的气候,始自新石器时代,一直流行到近现代,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广大地区,是史前华南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干栏”式房屋,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4层(7000~6500B.P)发现的建筑遗迹。这种房屋是用树木架设而成的,其作法是先在泥地上打桩,然后在桩上架梁,再在梁上铺木板并立柱、设板壁和门窗,最后架屋顶。根据残存痕迹推测,这种房屋至少长23米以上,宽约3.2米,是一种高架长屋,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住所。此外,在浙江、江苏、云南、广东等地也时有发现。

干栏式建筑多见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之地,遗存多埋于泥水之中。发掘时首先应排水,待稍干后,再按一般文化层发掘方法,逐层揭去淤土。当建筑遗存显露出后,注意各种木构件的分布位置、所属部位;清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各种构件的放置方式、相互关系及接合痕迹,注意当时地面的情况和文化遗存,随时作好照相、绘图等记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干栏式建筑倒塌后,各种桩、柱、梁、板相互交错叠压,为尽可能多地了解建筑结构,在不影响清理和记录工作的前提下,应保持原状不要移动。如必须移动,则应在对木构件编号、照相、绘图等记录之后进行。

3-4-2-3,墓葬(M)的发掘

我国古代的墓的形式多样,从地面情况来看主要可分为有封土墓、土墩墓、积石墓等;从墓室构造来看,可分为竖穴墓、洞室墓(土洞、崖墓);从墓的建筑材料分,可分为土圹墓、石圹墓、土洞墓、砖室墓、石室墓等。

3-4-2-3-1,封土的发掘

封土的发掘:封土是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可能埋有反映丧葬礼仪的重要遗迹和遗物。所有关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史前和商、西周时期的墓葬无封土,东周时期开始出现封土墓。

1>在封土顶部中央设一基点,按正方向引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基线。

2>先清理1/2或1/4,清理1/2时最好先清理对角的各1/4,留出隔梁,以了解封土的结构和构筑方法。

3>严格按分层下挖的原则划分地层、分层发掘,注意各层次中有无埋葬时的礼仪性遗迹或遗物。

3-4-2-3-2,竖穴土坑墓的发掘

竖穴土坑墓的发掘:这是一种直接从地面下挖而形成墓室的墓,曾是秦汉以前十分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制。史前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多无墓道,商周以来的大型墓葬均带的数量不等的墓道。

a,寻找墓口和墓道。早期的竖穴土坑墓一般地面上无封土,发掘时先用探沟法、探方法或钻探法寻找墓口和墓道,搞清墓地的墓葬平面分布情况。

b,确认层位关系。清理墓口或墓道上部的堆积,确认开口层位和打破关系。

c,清理墓口和墓道口。找清墓口和墓道口的确切范围,仔细观察墓口部位有无建筑遗迹(柱洞、排水设施)或遗物(砖、瓦等),确认有无墓上建筑。注意墓口有无盗洞及其范围。

d,发掘墓室和墓道填土。如有盗洞,应首先发掘盗洞内的堆积,并注意收集其内出土的遗物,以判断被盗掘的时间。填土的发掘仍应分层下挖,注意填土的变化(积石、积砂、积碳等)和填土中的遗迹(殉人、人牲墓,车的朽痕等)的辨识、清理和遗物的收集。

e,搞清墓室结构。注意是否有二层台(生土或熟土台)坑壁上有无脚窝坑底是否有放置枕木的沟槽,棺椁底部是否有腰坑。

f,葬具及人骨架的清理。葬具一般有草席、木(石)棺、木(石)椁等。草、木质的葬具易朽,清理时应特别注意它们的朽痕,根据朽痕的形状和分布范围,推测葬具的形制及大小。人骨架清理时,要特别仔细,注意不要搞乱骨骼原来的摆放位置,根据骨骼的放置情况判断头向、面向和葬式(仰身、俯身、直肢、曲肢等)。

g,随葬品的清理。发现的每件随葬品,都不要轻易移动和起取,应清理出整个墓室葬具和随葬品的平面,并做好编号与各种记录。注意各种随葬品在墓室或棺椁中的放置位置和排列方式,以推测它们的功用及反映的葬俗。注意各种易朽器物(竹、木、漆器

等)的朽痕,尽可能搞清其形态,并作好资料的记录和保护工作。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田野考古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考古学方法论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从事田野考古的基本方法。 1、基本理论:考古地层学、类型学、聚落考古学 2、基本方法: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室内整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一、地层学定义 所谓考古地层学,就是研究文化遗存堆积关系的学说。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内诸遗存堆积层次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学说。它们有一共同的认识,就是遗址是由不同层次的堆积由早到晚渐次堆积而成,而不是无规律,杂乱无章。我们只要按照由晚到早的次序逐一揭露这些堆积,才能弄清与这些堆积相关连的诸遗迹、遗物的相对早晚关系。据之而重建已消失的各时期的古代生活图景。 二、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1、遗址中的文化层堆积层次是按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形成的。即从相对年代而言是有先后之别的。 A、叠压关系 一个堆积层积压于另一个堆积层的现象叫“叠压”。根据大面积的地层叠压,可以肯定下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一定早于上层堆积的总体形成年代。 叠压关系又可区分为直接叠压关系和间接叠压关系两种情况。 直接叠压关系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的直接重叠。 间接叠压关系表示的是文化层和遗迹之间并不直接重叠,而是 经过第三者的过渡而间接发生关系。如A叠压B,B叠压C,A和C之间就形成一种间接叠压关系,A必晚于C。在实际的考古学研究中,间接叠压关系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层位关系的研究之中。 B、倒装地层。应当注意,有时在破坏原生文化层堆积过程中会形成再生的“倒装地层”。如在坡度较大的或断崖陡壁地带,高处原有的多层地层堆积,因雨水冲刷或人工大面积堆土而逐次破坏移向低处。虽然形成下层早,上层晚的堆积层次,但包含物的实际年代却是下层晚,上层早。 2、遗迹和遗迹堆积的形成是和一定的地层面相联系的。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 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 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7,《田野考古学概论》,北京大学课程讲义 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

田野考古学_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 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 40年代,夏鼐在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 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 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田野考古规程

田野考古规程

有关修订《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

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课程笔记

田野考古学之定位 一、学科诞生的标志 发掘是田野考古的核心内容,是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是考古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 能否独立主持、科学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是界定是非考古学家的标准。田野考古的基本内容: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和田野考古报告的整理 考古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利用考古文献来研究问题 二、学科发展的基础 1、材料基础 获得考古学研究的材料,遗存是通过发掘获得。从考古材料出发,被考古材料牵着鼻子走,以材料为基础。 例子:张忠培: 60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变化:考古材料,考古发现的积累速度与规模已远远超越了考古研究的速度与程度 田野发掘材料的爆炸性增长,研究滞后于考古材料的发现

2、实证基础 考古发掘对解决学术问题的争论 仰韶文化与山东历城城子崖龙山文化的早晚 河南安阳后岗小屯殷墟商文化 30年代梁思永先生发掘安阳后冈三叠层,从根本上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早晚问题。 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西来说40年代,夏鼐在甘肃宁定阳洼湾进行田野考古发掘,根本上否定了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理论。在齐家文化的墓葬填土中发现两块典型仰韶文化的彩陶片。得出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 3、理论基础 考古学许多理论的形成是从田野发掘中得来的。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中国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田野考古学不断科学化和蓬勃发展基础之上的。 (考古学文化定名理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

论、文明发生发展道路理论是中国考古学的核心) 四、学科交叉前沿 埋藏地下的遗存进行田野考古发掘,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测绘学 全部遗存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因此许多用来进行鉴定和检测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运用考古学中。 自然遗存对考古学以外的学科提供研究材料 文化现象对许多人文学科有研究,蕴含多方面的文化内容 技术手段 五、公众关注的热点 电视传媒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 社会成功人士对考古工地和文物库房产生浓厚兴趣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受民众关注 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的《公众考古学》出现

田野考古讲义

田野考古学讲义 1.绪论 学习目标:了解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发展简史,懂得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掌握田野考古学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田野考古学的概念、田野考古学的工作方式、田野考古的四个阶段及田野考古工作人员的素质,并简单叙述了中外田野考古的发展简史。 本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1、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2、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1.1田野考古学概说 什么是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在几种工作方式中,均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其再现性和保护性,尽可能减少其破坏性和毁灭性(考古发掘的现场文物保护问题)。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使用对象:考古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40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振、习通源 七、课程简介: 考古技术课的内容包括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三大部分,主要讲授在考古工作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和绘图等技术手段。通过课程讲解与实践,力图使学生了解考古摄影、考古测量和考古绘图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罗盘仪、大平板仪、全站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具备独立进行考古摄影和测绘遗迹与遗物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过程中常用的摄影、测量及绘图的原理与方法,为田野考古综合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绪论(1课时) 一、考古技术课程的基本内容 二、考古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考古技术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四、考古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 第一章考古摄影 第一节摄影基础知识(2课时) 一、摄影的诞生与发展 1.摄影的诞生与成像原理 2.照相机的发展 二、数码摄影基础知识 1.数码相机与光学相机的区别

2.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 3.数码摄影相关知识 4.数码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三、摄影用光 1.室外自然光 2.室内自然光 3.人工光 四、摄影的取景与构图 1.画面要素 2.取景与构图 教学形式:讲授 第二节田野考古摄影(3课时) 一、田野考古拍摄内容 1.考古调查拍摄内容 2.考古发掘拍摄内容 二、田野考古摄影方法 1.拍摄前准备 2.田野考古摄影基本方法 1)光线的运用 2)画面的处理 3)构图与布局 4)低空摄影技术 5)图像存储 6)注意事项 教学形式:讲授与实践结合 第三节室内文物摄影(4课时) 一、背景的选择 1.背景的选择 2.背景的铺设 二、器物的摆放

田野考古学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令第二号发布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7号 4,《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报审稿),国家文物局 5,《田野考古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6,《优秀考古报告奖评奖励办法》,国家文物局 7,《考古学一百五十年》,丹尼尔,文物出版社,198?年 《美洲考古学史》,维利等,(英文本) 8,《田野考古学》,于海广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9,《田野考古工作手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克林.伦福如等著,(中译)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地下文物发掘调查手册》,日本文化厅文物保护部,(中译),文物出版社1989年12,《考古学调查研究ハンドブックス》,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考古学调查研究手册》) 13,Archaeological Site Manual, Museum of London, Archaelogy Service, Third edition-1994.(《考古遗址工作手册》,伦敦博物馆考古部,1994年第三版。) 14,Technique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Barker, P. , London, Batsford.1977, 3rd ed.(1993).(《考古发掘技术》,菲利普·巴克,伦敦,1993年第三版。) 15, Principles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Harris, E. C.,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9, 2nd ed.(《考古地层学原理》,哈里斯,伦敦,1989年第二版。) 补其他剑桥工作手册 16, Sampling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Manuals in Archaeology), Clive Ort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考古学中的抽样》,(剑桥考古手册),克来弗·奥顿,剑桥大学出版社?)17, Pottery in Archaeology, (Cambridge Manuals in Archaeology), Clive Orton,Paul Tyers and Alan Vi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考古学中的陶器》,(剑桥考古手册),克来弗·奥顿等,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 18,藤本强《考古学の方法——调查と分析》,东京大学出版会,2005年。

田野考古学概论[试题]

田野考古学概论[试题] 《田野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概论》(The Field Archaeology) 二、课程号:10619320 三、课程类别:核心专业课 四、学时:34 学分:2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田野考古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分析、研究田野 考古资料的基本方法等田野考古学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操作方法、学科特点、基本方法论有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对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主要作用及其研究领域有较为完整的把握。 六、教学内容 论(4学时) 第一讲绪 一、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二、田野考古学简史 1(西方田野考古学的形成 2(中国的田野考古学 第二讲田野考古工作(6学时) 一、田野工作的性质与方案设计 二、田野考古调查 三、田野考古发掘 1(遗址发掘 2(墓葬发掘

第二讲考古地层学(8学时) 一、层学的基本概念 1(地层 2. 文化堆积 3. 叠压打破关系 4(共时关系 二、考古地层学的一般原理 1.上晚下早定律 2.同一层位的堆积其遗留形式并不一定水平 3.文化堆积厚度和深度与时间关系的几种情况 4.遗迹自身堆积具有相对早晚关系 三、地层学在田野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讲考古类型学(8学时) 一、考古类型学应用及其发展 二、类型学的研究意义 1(形态与技术 2(形态与文化 3(形态与时代 4(类型学的研究层次 三、类型学与地层学的关系 四、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类别和形态特征(分类) 2.确定类型学分析的层位序列(分单位) 3.型式划分

4.组的划分与器物群 5.考古遗存的分期 第四讲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及谱系研究(4学时) 一、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分析 1.文化的构成与分解 2.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二、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 1.文化谱系与区系类型 2.中国史前文化的区域性及连续性 3.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举例 第六讲田野考古综合研究(4学时) 一、考古样品的年代测定 二、人骨与的观察与分析 三、古代环境的研究 四、遗址、遗迹的复原研究 五、人工产品的技术研究 七、教材:教师自备 八、主要参考书: 《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三秦出版社,1991年; 《走近历史真实之道——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 《考古学——关于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 陈洪海副教授 第一章田野考古学概说 1-1,考古学的研究体系 1-1-1,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1-1-1-1,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考古学虽然不拒绝文献资料,但他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实物资料来复原历史。而研究技术和方法又是考古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的。概括考古资料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实物性; 非文字; 局部完整与整体的不完整性; 1-1-1-2,考古学研究的目的 资料的阐释 1-1-1-3,考古学的方法论 1-1-1-3-1,分析的方法 1-1-1-3-2,比较的方法 1-1-1-3-3,复原的方法 1-2,田野考古学的内容和特点 1-2-1,田野考古的内容 1-2-1-1,调查、发掘来获取资料 1-2-1-2,整理,提取系统化信息 1-2-1-3,报告,资料信息的发布 1-2-2,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田野考古学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研究资料的技术性环节,同时也是一个研究过程。田野考古是一套由许多工作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些技术方法不是任意地杂乱无章的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针对考古资料的特点和从考古学的目的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原理组成的技术体系,为了保障这个技术体系的组织合理、运用得当和富有成效,就必须对这套技术体系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2-2-1,对各种有针对性发展起来的技术其作用和局限性的说明 1-2-2-2,对将许多技术组织匹配成一套技术体系时的原理、逻辑关系,及有效性的说明 1-2-2-3,对于这个技术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其背后深层道理的阐释 1-3,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史 1-3-1,外国田野考古简史 1-3-1-1 ,萌芽期(15 末~18 末) 这一时期调查发掘的目标只是艺术品和有经济价值的古物,以及与文献记载有关的古迹和铭刻。调查、发掘、记录都没有采用科学的操作方法,属于“找宝式”的工作。 1-3-1-2,形成期(19 世纪) 形成期(19 世纪) 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逐渐地完善起来,至19 世纪后半叶,地层学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的田野考古学形成。 沃尔赛对丹麦沼泽地的发掘 瑞士的湖居遗址发掘 菲奥里特在意大利的庞培城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说明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说明 一 现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在全面分析研究当时考古学的现状、学术发展方向以及学科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1984年5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布试行。《规程》自颁布以来,得到普遍和认真的执行,对整齐各地田野考古工作的质量,总体提升中国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水平,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年来,中国考古学得到极大发展,学科所处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颁发执行一部适应新形势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订,于2002年组织了《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前期研究》,进而于2005年春,将修订《规程》任务正式下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自接到国家文物局项目委托书即日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立

即组织力量,启动项目。根据计划,整个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自接到委托书后至2005年9月,我们即组织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师为主的相关人员对原《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及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修订完善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讨,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从不同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在综合大家意见,并参考国外有关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或操作手册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形成《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正式条文部分的修订稿。 第二阶段,2006年1月至7月,将《规程》正文修订稿送国内各主要考古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报国家文物局审查。 第三阶段,在对《规程》正文修订稿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我们开始编写规程附录,至2007年暑期完成。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田野考古学概论

《田野考古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概论》(The Field Archaeology) 二、课程号:10619320 三、课程类别:核心专业课 四、学时:34学分:2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田野考古的主要工作方法,以及分析、研究田野 考古资料的基本方法等田野考古学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对田野考古工作的操作方法、学科特点、基本方法论有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对田野考古在考古学中的主要作用及其研究领域有较为完整的把握。 六、教学内容 第一讲绪论(4学时) 一、田野考古学的特点 二、田野考古学简史 1.西方田野考古学的形成 2.中国的田野考古学 第二讲田野考古工作(6学时) 一、田野工作的性质与方案设计 二、田野考古调查 三、田野考古发掘 1.遗址发掘 2.墓葬发掘 第二讲考古地层学(8学时) 一、层学的基本概念 1.地层 2. 文化堆积 3. 叠压打破关系 4.共时关系

二、考古地层学的一般原理 1.上晚下早定律 2.同一层位的堆积其遗留形式并不一定水平 3.文化堆积厚度和深度与时间关系的几种情况 4.遗迹自身堆积具有相对早晚关系 三、地层学在田野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讲考古类型学(8学时) 一、考古类型学应用及其发展 二、类型学的研究意义 1.形态与技术 2.形态与文化 3.形态与时代 4.类型学的研究层次 三、类型学与地层学的关系 四、类型学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类别和形态特征(分类) 2.确定类型学分析的层位序列(分单位) 3.型式划分 4.组的划分与器物群 5.考古遗存的分期 第四讲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及谱系研究(4学时) 一、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分析 1.文化的构成与分解 2.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二、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 1.文化谱系与区系类型 2.中国史前文化的区域性及连续性 3.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举例 第六讲田野考古综合研究(4学时) 一、考古样品的年代测定 二、人骨与的观察与分析 三、古代环境的研究 四、遗址、遗迹的复原研究

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学 学习指南

吉林大学《田野考古学》课程学习指南 吉林大学自1972年创办考古专业以来,始终把田野考古学作为本科生基础课教学的重点,不仅常抓不懈,而且在多年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 吉林大学的田野考古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整体上说可概括为三句话,即: 一个方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 二个步骤——田野考古学理论教学和田野考古学实践教学。 三个环节——课堂教学(田野考古理论)、基础实习(田野考古发掘)、毕业实习(田野考古资料整理和编写报告)。 课堂教学的授课内容以田野考古学理论和技术为主,课程设置分田野考古学理论(48学时)、田野考古学技术(考古测量、考古绘图、考古照相等分别为32学时)两大块,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基础实习前的第四学期。重点讲授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技术。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均为具有多年田野考古实践教学经验的教授或博士生导师。 基础实习的教学内容以田野考古发掘为主,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100天左右)。重点学习考古层位学原理的应用及探方发掘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技能。指导教师一般由两至三人组成,其中一人必须是具有一定实践教学经验的中年教授或副教授(队长),另外一人或两人往往是刚刚留校任教的年轻助教或讲师(队员)。 毕业实习的教学内容以资料整理和编写报告为主,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50天左右)。重点学习考古型式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深化对层位学理论的理解。该环节的教学在多数情况下是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或配合地方考古研究所的资料整理需要而进行的。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基础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当中,基础实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吉林大学整个田野考古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在这个环节上,特别注重“教、导、考”三个过程,即: 第一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一个“教”字,在学生对田野考古发掘完全处于陌生的情况下,由指导教师系统讲解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原理、探方发掘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要亲自动手帮助学生布置探方,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土质土色区分堆积,怎样依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堆积的早晚。结合发掘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为学生现场演示清理各类遗迹和遗物应该注意的问题。示意学生如何客观、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各方面的记录。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 第二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一个“导”字,目的是锻炼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理论与技能具体应用到下一个实践环节当中。通过动手能力和判断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发掘方法及记录要点的巩固和提高。这一训练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的原则,教师只是对发掘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进而培养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达到能够独立操作的水平。 第三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一个“考”字,整个发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田野考古教学的考核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严格的现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的笔试结果,最后给出基础实习的总成绩。 三、教学手段和技术应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推广考古新科技和考古新理念。着重强调两个应用,即: ——课堂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国家精品课程《田野考古学》习题

国家级精品课《田野考古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田野考古学概说 [ 习题 ] : 1 、解释遗迹、遗物、遗存有何不同? 2 、判断下列各项那些是遗迹,那些是遗物? 柱洞、灰坑、房址、带铭文的铜鼎、石碑、地画、动物骨骼、人骨。 3 、田野考古工作分几个阶段? 4 、田野考古人员应该具备那些素质? [ 思考题 ] : 1 、为什么说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2 、为什么编写发掘报告也是田野考古工作? 第二节田野考古简史 [ 习题 ] : 1 、为什么早年殷墟的发掘成为中国田野考古的摇篮? 2 、推进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技术变革的重要人物有那些? [ 思考题 ] : 1 、 21 世纪田野考古的技术和管理应该怎样发展? 第二章地层学与类型学 第一节地层学 [ 习题 ] : 1 、解释叠压、打破、生土、熟土、游土、间歇层、倒装层? 2 、为什么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能出晚期遗物? 3 、地层学有何局限性?

[ 思考题 ] : 1 、在向下挖掘地层时,发现地层已经没有人工遗物,是不是仅据此判断该遗址到底了? 2 、如何根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堆积的早晚关系? 第二节类型学 [ 习题 ] : 1 、解释类型学的型与式? 2 、类型学局限性有哪些? [ 思考题 ] : 1 、是不是所有的出土遗物都可以使用类型学进行型式排队? 2 、遗迹是否也可以使用类型学研究? 3 、在野外发掘阶段是否也需要考虑类型学问题? 第三章考古调查 第一节地面踏查 [ 习题 ] : 1 、地面踏查的意义? 2 、地面踏查的方式? 3 、如何发现遗迹? 4 、踏查记录的内容? [ 思考题 ] : 地面踏查方式与踏查的直接目的有何关系? 第二节钻探 [ 习题 ] : 1 、钻探工具有哪些?

田野考古学完整版

田野考古学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单元田野考古的基础理论(10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田野考古学概说 [教学重点]:田野考古学的界说、基本概念、工作的方式、基本程序。 [教学难点]:遗存、遗物、遗迹的概念区别和正确使用。 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 —、什么是田野考古学 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古代的实物遗存遍布各地,有的暴露于地面,有的深理于地下,有的则被水浸盖淹没。要使它们为人所知,为研究人类历史服务,就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观察、揭露、记录和搜集它们,还必须对得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整理,并把它们发表公布,供科研人员和公众利用。 在考古学上对可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物,对不可或不能移动的古代遗留物称遗迹,把遗物和遗迹总称为遗存。 田野考古的首要任务是搜集资料,搜寻对象是有助于研究人类历史的一切遗存,既有人类遗留下来的人工遗迹和人工物,也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遗存和自然地理资料,例如土样、贝壳、花粉、动物骨骼等等。搜寻对象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居住址、制作场,到墓葬;从日用器、兵器,到礼器、乐器、艺术品;从材料、半成品、成品,到废品、生活垃圾;从巨大的城址、长城运河,到微小的珠饰、籽种、昆虫遗体,以及直径在10~100微米的孢粉,都在搜寻之列。评价田野考古工作成绩大小,主要看通过野外和整理工作,对实际遗存抽取的可靠信息资料有多少。随着考古研究的日益深入,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考古收集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 对遗存调查发掘、收集和整理方法直接影响抽取遗存资料信息的多少和资料科研价值的大小。在田野考古全部过程中都贯穿着研究工作。首先是实地考察研究,分析遗存与周围环境、遗存与遗存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出判断,然后才能决定怎样揭露、记录什么、收集什么,而揭露、记录、搜集、整理、编写报告等工作本身都是对遗存反复研究的过程。所以,田野考古既是科学获取实物资料的基本手段,又是对古代遗存进行直接科学研究的第一过程。 二、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 田野考古的野外工作方式有调查、发掘和清理。这是田野考古最主要的工作。其中考古调查是在基本不破坏原有遗存的情况下,对遗存进行考察、记录,有选择地收集暴露出来的遗物,并确定需要保护的遗存。发掘是通过挖掘来揭露遗迹,收集遗物,记录各种现象。清理是在遗存已被破坏的情况下,对其残留部分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也可以把清理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发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一次工作兼有几种工作方式,如调查中常配以试掘,正式发掘也要边发掘边调查。 三、田野考古工作的四个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