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红字》比较研究

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红字》比较研究

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红字》比较研究
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坎特伯雷故事集》与《红字》比较研究

摘要: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世俗之间孰去孰从的两难抉择一直是困扰着西方作家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乔叟和霍桑作品的分析,揭示二者在宗教和世俗问题上的共同立场和对这一难题的共同答案: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而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宗教; 理性; 世俗; 爱

在西方,基督教以拯救与天堂为奖赏,以地狱为惩罚,让人们在上帝面前俯首听命,唯《圣经》是从。人由于原罪而成为命中注定的罪人,只有在浑浑噩噩的世间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期待借助上帝的恩赐而得到救赎。进入中世纪以后,宗教势力扩张,它不仅是一个宗教组织,同时又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经济实体。其神学思想在意识形态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它通过一整套教义来禁锢人的头脑,通过种种手段和途径来控制教徒的人身。中世纪是一个宗教狂热的黑暗时代。[1 ] (P244~247) 到了十四十五世纪,一方面由于教会的长期腐化,人们对其产生了种种疑问,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视野的开阔,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人们不再把救赎和进入天堂作为毕生苦修的目标。他们开始认识到人具有无限潜能,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逐渐完善自己。因此,他们在批判宗教的同时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世俗生活中去,去追求享受与科学。然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无节制地谋取个人理想的实现所产生的道德沦丧以及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使人们又重新转向宗教寻求精神家园。这种思想与实践的矛盾常常让他们陷入困境。纵情世俗不仅仅意味着背叛上帝与下地狱,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精神空虚;潜心宗教则会以一生享乐为代价来换取虚无缥缈的天堂。这种孰去孰从的两难困境成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所一直探讨的主题。《坎特伯雷故事集》(以下简称《故事集》) 与《红字》就是其中的代表。两部作品虽属不同的体裁,但都试图解决这一同样的难题。二者对宗教和世俗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努力在宗教和世俗之间找到一个美好的结合点。虽然他们由于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国内环境的差异而各有所侧重,但却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

一、宗教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在两部作品中都有充分的反映。杰弗里·乔叟( Geoffrey Chaucer) 与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都通过反讽的手法对教会的虚伪作了极其严厉的斥责。神职人员向教民宣扬命定论,要其清心寡欲,安分守己,自己却不安于现状,利用种种手段聚敛钱财,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表面上却显得道貌岸然。

在《故事集》中,除了牧师之外,其余所有与教会有关的人物都受到或多或少的讽刺。其中,乔叟对男修士、托钵僧、宗教法庭传唤差役、赦罪僧的嘲讽更是入木三分。他们不仅相貌丑陋,而且生活腐化。男修士肥胖、光头、满面红光,精明的眼睛闪耀出欲火。他穿华服、蹬皮靴、吃烤鹅、打野兔,并且认为独居、苦读经书等清规戒律已跟不上时代潮流。托钵僧穿与教皇一样光彩夺目;他在听取忏悔时降低赎罪标准,从而获得了丰厚的报偿;他用甜言蜜语或小恩小惠换取人们的慷慨捐赠;他对每一个城镇的酒馆、酒吧女郎及店主都了如指掌。在《传唤差役的故事》中,托钵僧想多搜刮些财物去看望卧病不起的托马斯。他一面让托马斯夫人给他做鸡肝、烤猪头等当饭,一面说不愿杀生,并给托马斯大谈节食的美德。他还说自己与同仁们只所以比托马斯之辈更接近上帝正是因为他们为正义而乐于贫穷、节制与慈善。他认为托马斯捐款太分散而降低了钱的作用,只有把钱集中捐到托钵僧所在的教派,他的健康恢复才能指日可待。他还劝托马斯少发脾气,而他本人后来却为一件小事大动肝火。传唤差役的长相小孩子都害怕。他爱喝酒,爱吵闹,时不时还来两句自己都听不懂的拉丁语。其职责是抓通奸的人,但嫖娼的人只要给他一点酒喝就可逍遥法外。不仅如此,差役周围还养着一批娼妓,从中收取贿赂。有时为了多挣钱还对清白的人进行诬陷,勒索钱财。长着一副太监相的赦罪僧爱钱财,爱美食,也爱美女。他凭三寸不烂之舌把伪圣贤遗物卖给偏远地区的贫民与牧师,说它们能治病消肿,消除嫉妒,增加粮食产量等等。对于得罪了他或同事的人,他就用圣贤的名

义在讲坛上指桑骂槐,公报私仇。然而就这样一个人讲故事的主题却是“爱财乃是万恶之源”。另外,从事炼金术的僧人也得到了应有的嘲笑。

《红字》中的故事发生在实行神权政治的波士顿。教会人士与政府官员利用职权之便捞取好处、贪污腐化。霍桑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他们营私舞弊的经过,但字里行间也进行了揭露。他说:“尽管我们一本正经的先父们习惯于在口头与思想上把人类的生存状态描绘成一场斗争与考验,并为职务之故随时会真正地放弃钱财和生命,但如果认为他们是出于良知的考虑而拒绝唾手可得的安逸乃至奢侈生活的话,那就错了。”[2 ] (P108) 看一看贝林汉姆总督庞大的庄园、高高的住宅以及家中随处可见的享乐设施,就知道此言非虚。老牧师约翰·威尔逊“在英国教会的富贵乡中长大,长期以来对于一切令人惬意的美好东西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正当嗜好。在讲坛上或者在公共场合指责诸如海丝特·普琳的越轨行为时,无论他是多么冷酷无情,在私人生活中,他却一团和气,这使他比当时的同行人更受到人们的爱戴”。[2 ] (P109)这种表里不一违反清教教规的人在教会中比比皆是。《红字》的男主人公阿瑟·狄姆斯黛尔有令人同情与敬佩的一面(见下文) ,但他仍是一个伪君子。他犯了通奸罪,自己不敢承认,还在众人面前问普琳与之通奸者是谁。狄姆斯黛尔不愿坦白自己就是珠儿生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有损他的名誉。由于尽职尽责布道有方,他在人们中间的威望越来越高,受到同行、大人与小孩的尊敬,后来甚至被选中去作代表牧师最高荣誉的选举布道。当罗杰·齐林沃斯逐渐洞察到他内心的罪恶时,他又极力掩饰。后来,普琳告诉他一直在肉体与精神上折磨他的医生就是自己的丈夫,狄姆斯黛尔知道事情败露,自己的名誉与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就同意和琳私奔。由于内疚与齐林沃斯的折磨变得脸色苍白弱不禁风的他,如今想到很快就要远走高飞,脱离苦海,马上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与普琳会面回来的路上他的种种心理活动使他内心邪恶暴露无遗,而且他本人也认为现在的他才是真正的他,过去那个一本正经的狄姆斯黛尔已经像遗弃的外套一样去不复返了。他每走一步就有意无意想做一些罪恶的事情。在与德高望重的老执事谈话时,他必须强忍着才没有说出亵渎圣餐的话;在遇到尊敬自己的年纪最大的女教民时,狄姆斯黛尔想对她讲无可辩驳的反对灵魂不朽的证据;在碰见崇拜他的圣洁少女时狄姆斯黛尔差点说出一些使她误入歧途的话;他还想教一群小孩恶毒的话语;他渴望与无赖水手握手,讲下流笑话,说天地不容的诅咒寻开心。种种潜意识充分表明了狄姆斯黛尔的虚伪与丑恶。利用教会他得到了荣誉、威望与普琳。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团黑暗。如果没有宗教的束缚,他也许和那个粗野的水手没什么两样。两部作品都批判了宗教的残酷。宗教的残酷性主要表现在对肉体的惩罚与思想的控制。这在中世纪的欧洲与清教时期的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违反教规的人和异教徒或坐牢,或肢体五官受到残害,或受绞刑火刑等等,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思想控制则使千人一面,失去了活力与创造力,丧失人的本质特征。这时的宗教完全舍弃了发轫之时的容忍精神。《女修道士的故事》就是一例。一个基督徒小男孩儿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学习圣歌,并天天在上学与放学路上歌唱颂扬圣母。犹太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于是雇用杀手割断孩子的喉咙,并把他扔进了厕所。结果所有对谋杀知情的犹太人都被野马分尸后再处以绞刑。女修道士还尽情发泄了对犹太人的愤恨,说他们的心里是撒旦的黄蜂窝,犹太人是魔鬼的民族等等。在这里,一本《圣经》(《旧约》) 里发展出的两种宗教完全丧失了当初的宽容,取而代之的是宗教间的报复与仇视。女修道士本人也值得一提。她的名字Eglantine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爱情或用来比喻女主人公的红色或白色玫瑰。她法语讲得好,圣歌唱得动听,举止端庄,礼节周到,穿着漂亮,长相迷人,就像皇家小姐。

在她佩戴的金质胸针上镶着“Amor vincit onmia”(爱能战胜一切) 。这个“爱”在宗教意义上是对上帝之爱,是对人类之博爱。但对于这位女修士而言似乎更意味着世俗的爱情。因此,在宗教的牵制下,这样如花似玉处处显示出浪漫气息的多情姑娘只能与“青灯孤佛”为伴,陪《圣经》聊此一生。“站在上升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乔叟肯定了人们追求世间幸福生活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苦行主义教条。”[3] (P28)《红字》的开头就点出了宗教的可怖性。殖民地的创建者

一开始就划定两块地分别作为墓地与监狱。希宾斯夫人的出现更令人想起因巫术而被清教徒政府处死的安·希宾斯。普琳由于犯了通奸罪一生都必须戴着红字A。她和女儿珠儿不得不离群索居,接受清教徒男女老少的羞辱。虽然对所有一切她都冷漠视之,但内心却是极其痛苦的。她不得不把乌黑亮泽的长发盘起并戴上帽子,用粗布衫掩盖起美丽的身姿。一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贵妇在清教徒的社会里变成了一尊冷冰冰的大理石像。可以说女修道士与普琳尽管经历不一样,但结果却是一样:青春的毁灭。另外,在宗教气氛弥漫的波斯顿,人们很少拥有幻想和希望,看处罚犯人时都摆出一幅木讷的表情。就连小孩玩游戏也显得如清教徒教育一样冷漠。整个社会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

二、世俗和理性批判

乔叟与霍桑不仅批判虚伪冷酷的宗教而且对世俗及理性也极尽贬斥。乔叟作为人文主义者虽然更倾向于反对宗教提倡世俗生活与理性,但对于无节制的世俗享受特别是私欲的膨胀和理性的极度扩张是坚决否定的。《故事集》抨击了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出现的沉湎于感官受以及对爱情的不忠,谴责了对金钱贪得无厌的人们。巴斯妇艾丽丝为得到大量财富,先后嫁给三个富有但体质虚弱的老人。结婚初期对他们都极尽讨好,一旦财产到手,就变成了泼妇,还在外面养很多情人。第四任丈夫尸骨未寒,她就又出嫁了。《赦罪僧的故事》中三个合伙的暴徒因为争夺金币自相残杀,无一幸存。在《管家的故事》和《船长的故事》中,磨坊主的贪得无厌与商人的嗜财如命都分别使他们的家庭蒙受奇耻大辱。《磨坊主的故事》与《商人的故事》则嘲笑了嫉妒心特别强的老夫与多情漂亮的少妻之间的婚姻。序言中的船长与医生、《磨坊主的故事》中的学者尼古拉斯以及《传唤差役的故事》中的侍从是乔叟为批判理性而树立的靶子。在他们那里,理性与科学不是用来推进社会的进步,而是成为损害他人谋取私利的手段。船长是个优秀的航海家,他对潮汐、洋流、海上的危险以及沿海的港口都了如指掌,然而他干的却是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的勾当,杀人时甚至连眼都不眨一下。技术精湛的医生其目的不是治病救人,而是与药剂师互相勾结,大肆从病人身上搜括钱财。在尼古拉斯那里知识成为他得以调情的工具。侍从则用纷繁复杂的推理及欧几里德似的精密计算来捉弄他人。

霍桑对世俗的批评主要针对普琳的通奸行为而言(普琳成为众人同情与敬慕的对象乃是后来的事情) 。这从《红字》第16 章中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普琳带珠儿到森林里打算告诉狄姆斯黛尔齐林沃斯就是她的丈夫。在森林里的小路上,阳光总照不到普琳身上,珠儿说是阳光害怕普琳胸前的A字,而自己没有A 字,就能够沐浴在阳光下。普琳不相信,试图走进笼罩珠儿的阳光圈里,但没有成功。霍桑受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影响,认为自然是超灵即上帝的体现。阳光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上帝的旨意。珠儿能呆在阳光中自由自在说明

她的清白,而普琳就不能享受阳光的温暖说明她有罪。霍桑这里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对普琳进行了批评。

霍桑对理性的批判主要通过齐林沃斯相貌的前后变化以及在他理性的探询下狄姆斯黛尔走向死亡的过程来证明理性的破坏力量。齐林沃斯多年潜读,致力于科学,很少关心过普琳。他上了年纪,左右肩不平衡,但却处处透露出智慧的光芒。初到波斯顿时,他看起来平静祥和,脸上带着学者的沉思。但后来他却变得越来越丑陋邪恶。据人们推测,这种脸色是由于实验室中地狱之火熏烤的结果。他通过科学的方法在狄姆斯黛尔内心深处发现了“为人类造福的抱负、对人的挚爱、纯洁的情感和自发的虔诚”。然而这些东西对他来讲“和垃圾差不了多少”[2 ] (P130) 。因此,齐林沃斯“出色地证明了人能够把自己变成魔鬼”[2 ] (P170) 。在他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下狄姆斯黛尔迅速衰弱直至死亡,而象征冷酷理性的他也同时失去了目标,像被拔掉的野草一样干枯而死。科学在齐林沃斯的手中成为复仇的工具而不是为了探求真理。

乔叟与霍桑对世俗的批判还表现在他们的现实观方面。他们似乎都把现实看作变动不居捉摸不定的梦幻世界。乔叟在《男修道士的故事》中列举了很多神与国王。他们都是在春风得意时遭到飞来横祸,失去了荣华富贵,有的甚至掉了脑袋。这种世事无常之感使得乔叟在《第二

个女尼的故事》中借瓦莱利恩的口说:“在此(指皈依基督教) 以前,我和你一直生活在梦里,但现在(指皈依基督教后) 我们才第一次生活在真理(现实) 中。”霍桑在《红字》的海关前言中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出物是人非、天道无常之感。昔日生机勃勃的塞勒姆港口如今死气沉沉,只剩下断壁残垣。以前开拓这片殖民地时声名显赫的先父们现在也静静地躺在坟墓里了,只是他们的罪过还仍然记录在史册里,他们的后代(即霍桑本人) 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他还说海关的生活就像梦一样,所以与之相关的人与事都基本上记不起来了。也难怪狄姆斯黛尔在决定与普琳一起逃往欧洲时,觉得周围一切都变了,自己仿佛在做梦。脱离宗教的现实只是梦境而已。

三、爱的统一

乔叟与霍桑不满于宗教与世俗,但作为人又必须生活在其间。一方面不能让人们重回那政教合一的禁欲时代,否则人就会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成为行尸走肉。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人转向纯粹的理性与世俗享乐,否则人同样会走向“非人”。能否在宗教与现实之间找出一种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东西,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许多作家与人文学者所共同探讨的问题。对此,乔叟与霍桑的答案是“爱”。这种“爱”既不是基督教神学上的抽象概念,也不是单纯粗俗的世俗之“爱”,而是宗教化的世俗之爱或世俗化的宗教之爱。“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办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 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4 ] (P78) 《武士的故事》中西修斯的话阐明了乔叟关于这种“爱”的观点。第一推动力(上帝) 创造的伟大爱链(chain of love) 使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作规律性生长与消亡,即命有定数。对于人类而言,我们应忘却悲伤,追求幸福,而幸福的获得需要经过艰苦的劳动和全身心的奉献。故事中武士帕拉蒙历尽艰辛方赢得艾米莉即是明证。因此,爱链在自然界则表示自然变化运行的规律,而在人类社会则是指人类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及人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即在《律师的故事》、《学者的故事》、《地主的故事》、《牧师的故事》中所表现及阐明的勤奋、虔诚、坚贞、谦让、忍耐、满足、爱人等等。人类应当在这个框架内去追求幸福与享受,违背这些原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就会受到命运的惩罚与嘲弄。乔叟在告别辞中说得明白: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他人。他还祈求耶稣与圣母原谅他伤风败俗的故事,允许他为自己忏悔。这实际上是让那些与这本书中描写相符的品德不端的人去好好反醒一下,因为根据史料记载,乔叟其人虽然不是一个道德家,但却是一个风格相当高尚的人。由此可见,乔叟的爱链正是宗教与世俗汇合的产物且更倾向于世俗。霍桑说自己的作品通常写成于中性环境,即现实与幻境、真实与想象水乳交融的境界。一般来说,像霍桑这样具有浓厚宗教背景的人是很难将所谓幻境或想象与宗教分开的。事实证明,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清教徒的形象。海关前言中的一段话进一步解释了这种中性环境:“温暖的炉火光与清冷脱俗的月光互相交织,并把人类的爱心与温柔情感赋予幻想所召唤出的形式上。”[2 ] (P37) 这表明霍桑本人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也就是“爱”及其它美好的人类情感。具体到《红字》,就是普琳后来所表现的善良、友爱、宽容、坚韧、忠诚,而分别代表宗教与理性两极的狄姆斯黛尔与齐林沃斯正由于欠缺或误用这些美德而双双去。在小说的末尾,作者连续用三个“要诚实”,表明对人类美德的呼唤与对虚伪的否定。爱默生认为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享乐而是教育,是振奋人心,是为了宗教和爱。霍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进行创作的。在《红字》的海关前言与第一章末尾,霍桑曾分别说要追寻真正的永不磨灭的价值,要献给读者一支甜美的道德之花,这不就是“爱”吗? 普琳虽然因通奸遭到惩罚与白眼,但她积极面对生活。她的善良与乐于助人使她受到了邻里的爱戴,胸前红字A 的意思由过去的“通奸”转化为后来的“天使”“受人尊敬”等等。如果齐林沃斯当初对普琳多点关爱,如果清教徒们多点宽容,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四、结论

对宗教与理性的失望并没有使乔叟与霍桑沦为愤世嫉俗的犬儒主义者,相反,他们努力在宗教

与世俗之间找出一个美好的结合点,即宗教爱的世俗化与世俗爱的宗教化。实际上这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一个或隐或现的永恒主题,笔者把分属两个体裁的作品进行比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源于此。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这一主题都或多或少地得到反复表述。彼特拉克在严厉的中世纪宗教与世俗享乐之间的困境迫使他写出带有宗教意义的爱情诗;T·E·休姆认为浪漫主义是分裂的宗教,即抒发宗教情感却不信仰上帝,从而调和了宗教与科学这间的矛盾;威廉·华兹华斯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如此。其他如托马斯·代对宗教及世俗的批判,威廉·福克纳对爱的召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有的偏向于宗教而有的则偏重于现实,但从整体上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科学的发展,宗教的倾向似乎愈来愈明显。

【参考文献】

[1]陈曦文.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2]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阿伦·布洛克. 董乐山译. 西方人文传统[M]. 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5] Grennen Joseph. Geoffrey Chaucer’s Canterbury Tale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 Leavitt ,Charles. Nathaniel.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The Blithedale Romance, The Marble Faun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7] Cooper , Helen. Oxford Guides to Chaucer : The Canterbury Tale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陆扬. 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 中世纪文艺复兴[M] .上海文艺,1999.

[9]张玉能. 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 十九世纪美学[M] .上海文艺,1999.

宗教世俗化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 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浅析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及社会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及社会作用,向人们粗略地展现出如何从世俗的层面变革传统宗教,使之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宗教按照自身规律正常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社会作用 Discuss on the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 Gaoying Zhaobin Humanities School of Xian Electron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 Shanx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belief crisis, value loss and etc., will be disappe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ligious secular forms and social function, This article will roughly shows how to change from secula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o that make them constantly adapt to the spirit of the people demand, it will be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ir own law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secularization, performance, social effect 一、宗教世俗化释义及发展过程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词,原本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关于这个词的涵义理解上不太统一。不少学者倾向于,世俗化即非神圣化, 它所表达的归根到底是宗教同社会之间的一种张力关系。 既然宗教的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的过程,那它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其根源,几乎和宗教的发展同时进行。贝格尔曾说:“世俗化的根子可以在古代以色列宗教最早的源泉中发现。换而言之,我们可以断言,世界摆脱‘巫魅’在‘旧约’之中就开始。”[1] 以西方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新教为世俗化充当了历史上决定性的先锋。”[2],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肯定现世人生的意义,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奠定基础;1787年,美国首先通过了政教分离的立法,意味着宗教专制主义的结束;到了现代,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显现在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即指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社会各种制度日益理性化;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即宗教不断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向“世俗”的变化。[3] 二、宗教世俗化主要的表现形式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辽东学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浅谈中国宗教文化研究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宗教文化的概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重温中华文明的创造历程,包括宗教文化的创造历程,从中吸取智慧,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利于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中华新文明。中国宗教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形成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 (一)宗教文化的传入 在先秦,有邹鲁文化、燕齐文化、三晋文化、荆楚文化、巴秦文化、吴越文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互渗;在秦汉则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道两家的互绌相摄,汉末以后有儒佛道三家的鼎立和互补,其后又有四家五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以及更多的亚文化体系之间的融汇与共存。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中国社会对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包括外来宗教,都相当宽容;各种宗教及其分支教派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正常存在和发展,相互和平共处,人们可以兼信两教或三教,这种事情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许多外国宗教以和平方式,通过正常的文化交流途径传入中国,其中以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最为成功。 佛教之进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人主动请进来的,取经、译经活动绵延了数百年。中国人在理解、消化和改造佛学上,态度之认真,思索之深密,耗时之持久,都是相当惊人的。唐、宋、元、明、清诸朝,陆续传入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祆教、犹太教和近代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除了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教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联系外,其他宗教,包括明末利玛窦传入天主教,都是以和平的正常的方式传入中国。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宗教的世俗化与人类文明的未来_张钦

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宗教的世俗化 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张钦 1摘要2宗教与文明是共生的,宗教的演进史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世纪的宗教世俗化趋势对人类文明带有正面的影响。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重要意义,即宗教的世俗化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1关键词2宗教;世俗化;人类文明 1中图分类号2B91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0-4769(2001)01-0066-03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她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悠长而深巨的刻痕,并化为人类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宗教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她,如果说宗教是文明的产床,那么,宗教之关怀文明,正如母亲之关爱她的孩子。这位母亲并非完美无缺,但无论哪一种人类文明,都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气息。即使我们已进入21世纪,人类在科学的殿堂徜佯已久,但据统计,现在全球人口中仍有半数以上的人们虔信着不同种类的宗教。因此,如果人们不知道宗教为何物,要相互地认识、理解与和平共处那将是十分困难的。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对自然的征服,为人类带来了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损失,曾致力于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说:/现代工业文明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象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番彻底的改变,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地变成焦炭而死亡。0112科学当然不是宗教,但科学主义就须思量:工业文明是历史的一段,但决不是文明的全部。我们肯定不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我们这一代的死亡更不代表人类文明的终结。 众所周知,任何伟大的宗教传统,如基督教、佛教及伊斯兰教等,都明晰地向人们表达了个体的死亡并非终点,一代人的死亡也只是文明及精神进步的阶梯,我们何能如此狂妄地挥动科技的利剑斩断我们自己的未来及我们子孙的金色前程?三百年前,当科学的辉光照耀宗教的黑暗之域,人类的确在探索外在世界的手段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因此创造了惊人的成就。宗教中的愚昧说教被彻底清除,不过人类的宗教精神自此也风雨飘摇。物质财富的积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刺激了人类贪婪的本性,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精神文明的进步。面对现代文明,我们却更加颤栗:核子炸弹的威胁,人口的急速膨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能源的枯竭,地球物种的减少,,我们进退维谷,如还不猛醒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我们势必会断送我们自己及人类已创造出的辉煌文明。 20世纪的传统宗教,可谓旧貌换新颜,而一些新兴的宗教,更显出她们对时代的适应性。当 1作者简介2张钦,四川大学哲学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成都610064。 # # 66

“宗教中国化”系列之四十二--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性

“宗教中国化”系列之四十二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 要性 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 全球化背景的世界宗教已进入复杂多元的发展阶段,和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形成密切交织。民族、宗教矛盾的突出,使世界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强国以为靠武力就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结果导致以暴抗暴、以恶对恶、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在这些突发事件中,人们似乎看到了宗教之影,西方国家也因此卷入国际民族宗教冲突。人们处在战争、动乱的恶梦之中,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重新引人注目。而对于移民带来的宗教变化、信仰东方宗教人数的增多,也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当西方舆论出现归咎或谴责伊斯兰教之声时,西方政界和宗教界等也有着不同的评价。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全局审视和社会分析,找出其深层的症结所在。而当前中国在民族宗教问题上要避免西方国家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决策 失误,则必须基于国内实际情况,客观冷静地分析中国宗教现状,积极引导宗教走中国化道路。 二、从中国历史看宗教中国化的意义 中国古代民族由“东夷”“南蛮” “ 西戎” “ 北狄” “ 中原华夏”,构成“五方之民”,体现出多元整合、多元统一的历史发展。其主体民族“汉族”也是由古代多民族融合而成,奠立“华夏族”的发展,如“炎黄子孙”之说就折射出古代黄帝部落战胜炎帝

部落而统一,又联合战胜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而扩大的史实,经夏、商、周,到秦朝统一,汉朝时始称“汉”(汉朝之人)族。而整个中华民族其后则更是有涵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发展,达成今日的民族汇聚及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局面。 历史上曾非常活跃的少数民族还包括匈奴、东胡、突厥、通古斯、羌、藏、回族等;这些民族在分化发展中亦具有广远的国际民族发展,使相关民族性又有跨国度的现象出现。总之,这些古今相承的民族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上保留着一些复杂关联,在今天世界民族宗教关系中亦有着明显痕迹。由此体现出宗教的民族性、国际性、历史性、群众性和复杂性,我们对之须慎之又慎。特别是在今天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时,这些相关民族及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国际因素就凸显出来。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大家合则形成中国的兴旺发达,分则导致民族的分裂、国土的丢失。所以,中华民族的“中国”意识必须得以强调,而相关民族的宗教也当然要具备“中国化”的自觉意向,从而达到民族的凝聚、宗教的和谐、国家的兴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 历史逻辑关系,有其因果连接。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接地气、有特色,体现在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2012年11月刊 改革与开放 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及意义 赵晓达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亦不例外,呈现出了世俗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世俗化的词源入手,运用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宗教世俗化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分析了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形式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俗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现代化大趋势的影响下,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在通过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现在宗教世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深入考察宗教世俗化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宗教世俗化的定义 关于世俗化一词的词源问题,著名学者汪维钧认为:“世俗化(secularization)概念源于拉丁文词根saeculum,原意表示一段漫长的时间跨度,又表示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就其本义来说,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在宗教战争结束后,将一部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地、财产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者”[1]。“世俗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为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在这个和平条约里,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化的内涵逐渐被泛化,指宗教神圣性、神秘感逐渐减退的趋势。即宗教观念、情感逐渐淡化,宗教活动领域逐渐缩小,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等趋势。 关于宗教的世俗化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著名当代宗教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认为宗教世俗化是“神圣性质的匮乏”[2];而大多数学者如戴康生、彭耀等则认为“世俗化是由神圣化到非神圣化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宗教社会功能的淡出及它的理性化,也包括宗教自身从形式到内容由神圣逐步走向世俗,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3]。在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中,对宗教世俗化的含义也做出了大致相同的界定:“世俗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4]在学术界,虽然学者们在宗教世俗化定义的界定问题上各有侧重,但其中也有一些共性,即宗教的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对传统宗教的某些内容和形式的摒弃,是神圣社会对世俗社会的调整与适应,是宗教受世俗社会影响而向世俗化演变的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 二、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就使得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宗教教义的解释社会化。 世界各大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都会对其教义进行社会化的解释,放弃或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教义,使之 更适应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这一点在基督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基督教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对其教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解释,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例如基督教以前强调“原罪说”,而现在牧师传道时基本不再提“原罪说”。再如基督教的“爱人如己”,以前就只是爱主内的兄弟姐妹,而现在扩大到爱全国各族人民,这不能不说是宗教在世俗化过程中的一个进步。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异常迅猛,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问题,以及生物进化等问题的研究结果与宗教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是相悖的,有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已经可以颠覆宗教的核心教义,威胁到宗教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不得不对其教义进行世俗化的阐释,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争取生存空间。 其次,宗教礼仪形式的简化。 所谓宗教礼仪,是指宗教信仰者为了表示对其崇拜对象的崇拜和敬畏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宗教礼仪是宗教意识的外在表现。通过礼仪,不但可以加强信仰者与其崇拜对象之间的联系,巩固和强化信仰,而且能够满足信徒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获得信心、希望和安全感。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以往宗教那种繁琐冗长的宗教仪式已不适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因而宗教仪式也趋向世俗化,变得更加简便易行。如佛教的“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这种宗教仪式比以前的要简便得多。还有僧尼守戒的方式以及丧葬事务的操办,也都简化了很多。基督教的礼仪较为简易,例如安徽省全椒县的基督教徒的礼拜活动,布道者结合当地特色的说唱形式,先念几句经文,然后讲一段教义,再唱两首圣歌就结束了。他们在唱圣歌时模仿当地流行的安徽大鼓的曲调,有时独唱,有时合唱,娱乐成分比较多,不像正式教堂里的礼拜那样庄重。宗教礼仪的简化反映了它与世俗世界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说明宗教在向世俗化的道路迈进。 再次,宗教组织管理松散化和活动场所功能多样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信徒忙于各类的社会生活,与宗教组织的联系逐渐减弱。例如现在年轻的伊斯兰教徒经常忙于做生意而不会准时准点地去清真寺做礼拜。一些宗教的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的联系也日益松散,如现代天主教的许多基层教会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都是自己做决策,实际上已经摆脱了教皇的绝对控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宗教组织也被世俗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观念所侵蚀,宗教活动场所的的功能也逐步多样化。例如基督教以“自养”为名,利用教会的房产开设老人俱乐部、旅游观光团、外语补习班等,以此来增加教会收入。再如伊斯兰教,凭借本民族清真寺的特色建筑,发展旅游业,将一些清真寺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0 --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 学设计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湘版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及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看图,是否能找出它们的特点。 回答问题 1、听完这段乐曲、看完这两张图片有何感受?富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它既传达上帝给人们的启示,又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信仰和祈求。 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 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荒要以教会音乐为主 2、反搏映了欧洲哪个时期的音乐欣风格?巴洛克时期二、引家导学生了解巴洛克时代音俐乐巴洛克时代(16 折 00~1750)起源于种意大利并流传于欧洲的一棺种音乐风格,巴洛克本来溜是指 17 世纪以来意大利网的建筑风格,其特征是富帜丽堂皇、热烈鲜艳、富有阴动力,常给人以紧迫感,钢音乐上也大体有这些风格哪。 因此被借用过来。 这一扎时期的音乐代表人物有维样瓦尔第、巴赫、享德尔。 1 / 4

紊三、欣赏 a)介绍作察者: 维瓦尔第(1678 铡 ~1741),意大利作甚曲家、小提琴演奏家。 1 档 678 年 3 月 4 日生于威秧尼斯,1741 年 7 月 2 仇 8 日卒于维也纳。 父亲是嘛一位职业小提琴师,任职滤于当地的圣马可教堂。 从塘童年起,维瓦尔迪随父亲照学习演奏小提琴。 c 琵、赏析作品: 1、引导学郑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猩那些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惺音乐风格如何?(明快、赵欢乐、华丽而洒脱) 2、栽哼唱主旋律请问这首乐曲身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什么袜叫小提琴协奏曲?由讶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朴型弦乐队互相竞赛的器乐购套曲。 《春》第一乐嘎章 A、小提琴以一连刺串尖锐的颤音,模仿群鸟涕的叫声,小鸟唱着欢乐量之歌来迎春。 B、涩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肮来表现微风清拂清泉,健泉水叮咚流淌的、像诗惧一样美丽的意境。 C 沤、低音区用三十二分音符谈的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煮一连串的三连音所形成的枝对比构筑音响,也产生了露很强的威力和暴风雨效果疼。 D、雷鸣电闪转瞬许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肘。 结尾处,春天的主题再嘲次响起,在明快,欢乐的跌气氛中结束全曲。

谈佛教中国化论文

浅析佛教中国化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其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僧官制度判教开宗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什么是“佛教中国化”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它的思想学说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原有的思想有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事实上,佛教自传人中国以后,由于其学说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佛儒之间为了争夺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展了长达近千年的争论。在争论中,佛教为了争取在中国发展的机会,针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对佛教义理、修行方式和政治价值取向都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最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并推动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换言之,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一一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简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① 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

(一)佛教初传入华与译经格义 “印度佛教传人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汉初年之间,正是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②而关于佛教初传人中国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很多种说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查阅资料可以看到,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说”③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三国时期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就是根据这些资料,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宗教学会共同确定1998年为佛教传人中国2000年的纪念年,并举办了纪念活动。这也说明了佛教界对此种说法的公认。 佛教在两汉传入中国之初,被看做是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主要在上层贵族人士之间流传,很少有下层百姓接触。东汉至三国时期的佛事主要是译经。由于佛教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时的译经家为了使人们更能接受佛经,在翻泽佛经的过程中往往大量借用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典籍中的词语来比附和解释佛教的教义,“有时甚至不惜改变自己以迎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④。比如,把“释迦摩尼”翻译为“能仁”,把“禅定”翻译为道家的“守一”。这种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典籍中的词语的借用为汉魏间格义佛教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所谓‘格义’,就是引用中国固有的思想和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义理,以使人们更易理解并接受佛教。”⑤格义方法最早出现于晋代初期。它不是简单的、宽泛的、一般的中国和印度思想的比较,而是一种很琐碎的处理,用不同地区的每一个观念或名词作分别的对比或等同。“格义”是比配观念(或项目)的一种方法或方案,或者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对等。一般认为格义佛教始创于晋代的竺法雅,梁代慧皎所著《高僧传》记载:“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及毗浮、相昙等,亦辩格义,以训门徒。”⑥但是通过对佛经翻译的实际情况以及语言自身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翻译佛经和格义佛教是不可分割的。翻译佛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形式上的从梵文经文转换到中文经文,另一层则是用中文作为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去解释梵文佛经的教义。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都是一定思想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课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宗教世俗化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宗教世俗化及其发展前景 王凤葛斐然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54) 摘要:宗教世俗化是现代宗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自我调整、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生产力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分析和讨论世俗化的表现形式和根源时,不得不讨论世俗化宗教的发展前景这一问题。 关键词:宗教世俗化表现形式发展前景文化 文化空间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或思想体系,其产生、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大宗教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并逐步走向世俗化。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其存在与发展引起越来越多关注。在美国出版的《宗教百科全书》(16卷本)中,对宗教世俗化的界说是:世俗化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宗教在社会系统的操作中变成了一种边缘现象,社会运行变得理性化,从而脱离了宗教机构的控制。在宗教的范围中,“世俗”一词是针对“神圣”而言的,它是神圣的对立面 [1]。在对世俗化含义的讨论中,关于宗教的世俗化概念,目前学界 并未统一。 一、宗教世俗化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体,它是由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宗教礼仪和宗教器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2],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地生存和发展,就在于它具有人们需要的一种特殊功能。在宗教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四大基本要素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其表现如下: 1.宗教意识观念的世俗化 宗教意识观念要素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宗教情感、情绪和激情)两个方面构成[3],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世界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问世,推进了世间解释不可知事物的进程,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有了新的认识,而宗教作为调整人心理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与自然科学的作用不同,宗教主要是对人们的精神方面产生慰藉,人们不再把宗教仅仅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的支柱来对待,而是把宗教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作为个人内心世界的慰藉,宗教对人的精神生活起着心理医生的作用。 2.宗教组织的世俗化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宗教神圣性和封闭性程度呈现出了持续的减弱趋势,其世俗化在宗教组织方面的表现也显而易见的。如:法门寺走进高校招聘会招到4名硕士生到寺里做管理人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些佛教寺院公开招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神职人员;还有很多宗教机构把寺院改变成观光旅游场所和培训机构,以便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来维持生计,更有甚者竟然将其设为休闲娱乐场所,以供游客娱乐消遣。很多宗教组织大都自己经营,这样使得很多宗教组织成为金融集团,而许多宗教领导人就成为家财万贯的富豪。尽管这些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侧面看到宗教世俗化对宗教神职人员产生了深刻影响。 3、宗教行为和礼仪的世俗化 宗教行为是宗教信仰观念的外在化,同时也是宗教组织向信 徒灌输宗教意识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然而宗教行为和宗教礼仪却没有逃脱社会世俗化的影响。伴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宗教戒律的条例和禁忌已经逐渐简化。某些教会中,现代化通讯工具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如:用无线电广播传教,设立电视教堂,用电话传教,用电脑传送经文等[5]。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现象在反映了世俗化对现代宗教行为的影响。 从宗教礼仪上看,世俗化也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宗教除了少数外,绝大部分在禁忌方面都比较宽松,戒律也更加松散,宗教仪式变得简单化、灵活化。坚持去宗教场所的信徒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年轻的穆斯林基本不去,但他们却能通过各种电子媒介及时了解宗教场所的一切活动,这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因此,世俗化在宗教各个方面都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宗教世俗化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 宗教世俗化的进程,这是宗教产生的直接原因 从宗教世俗化产生的外部环境来讲,这是现代科学技术、人类认知能力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创造了许多古代人无法想象的奇迹,使幻想变成了现实,宗教神学的神秘化被揭开,导致宗教的神圣性、神秘性逐渐淡化,削弱了宗教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认知能力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不再对宗教感到神秘和敬畏。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社会中还存着不公平,许多现象还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还存在差距等等,使得宗教仍然存在于现代的社会中。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相应的发生变革,宗教观念亦是如此。宗教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宗教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调整或改革,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与社会世俗化相适应,使其以世俗化的方式继续存在于现代社会中。 2.宗教自身原因,是宗教世俗化产生及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宗教自身的原因来说,是宗教世俗化产生的内部原因,这是宗教自身不断改革和谋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宗教各教派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世俗化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信教教徒。为了争取教徒,宗教不得不在自身的教义、布道和传教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不仅要反映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解决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在观念上也逐渐向以人为主体转变,注重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一切活动。在禁忌方面也比较松散,宗教礼仪也较简化,更多的关心世俗利益。在这些情形下,促使着宗教向世俗化迈进。 三、宗教世俗化的发展前景 世俗化是宗教不断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表现,其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的灭亡,而是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世俗化愈演愈烈,它在社会进程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在充分肯 169--

论当代社会宗教的世俗化对宗教发展的影响

装订处 论当代社会宗教的世俗化对宗教发展的影响 【摘要】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宗教亦不例外,呈现出了世俗化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愈来愈明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世俗化的词源入手,运用宗教社会学的方法对宗教世俗化的概念做了初步界定,并分析了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将对此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 宗教世俗化表现形式社会意义 【正文】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世俗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现代化大趋势的影响下,宗教为了寻求发展,也在通过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现代化。现在宗教世俗化已经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密不可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深入考察宗教世俗化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宗教世俗化的定义 关于世俗化一词的词源问题,著名学者汪维钧认为:“世俗化(secularization)概念源于拉丁文词根saeculum,原意表示一段漫长的时间跨度,又表示魔鬼撒旦统治下的此世。就其本义来说,是欧洲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一个专用语,指在宗教战争结束后,将一部分原属天主教会控制的领地、财产和权力转让给世俗的地方统治者” [1]。“世俗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为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而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在这个和平条约里,secularization(世俗化)一词被用来表示教会财产被国家没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化的内涵逐渐被泛化,指宗教神圣性、神秘感逐渐减退的趋势。即宗教观念、情感逐渐淡化,宗教活动领域逐渐缩小,宗教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弱等趋势。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 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大管: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 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双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柔和阮丽,主要用于旋律的演奏。 还有部分打击类乐器。 (设计意图:复习乐器知识,并为后面欣赏时听辨乐器作铺垫。) 四、欣赏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 a、介绍作者及其代表作:《皇家水上音乐》,《弥赛亚》,《扫罗》,《参孙》等,《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b、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双簧管,大管等);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 五、

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体现在寺庙教堂和神像宝塔上,而且渗透于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中;不仅制约着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动机和行为,而且引导着善男信女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地城内,宗教历尽沧桑而依然。 古往今来,大概没有任何一种世界历史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给人一种神秘莫测、扑朔迷离而又耐人寻味的感觉.它像一根魔棒,搅得人们心潮汹涌激荡;它似一个幽灵,在冥冥中主宰或制约着凡间追求来世幸福人们的精神世界。 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宗教性,今天到底应该怎么去认识,还是再深入一点加以反思?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宗教呢?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一定的祭祀仪式为“教”。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在原始社会里,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它逐渐形成包括教义和神学,经典、教义、戒律规矩、组织机构等一整套宗教体系。总之,宗教反映了人类以自然和人类自身问题的模糊认识,也说明了人类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它是人类文化的最初精髓之一,也是后来宗教发展的基础,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极度大。人类不能没有信仰。

实际上,中国人讲的信仰,不完全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文化的信仰,甚至还有其他的信仰。不同于制度宗教那种制度化的信仰形式,是一种尚未构为组织制度的宗教信仰形式,是对宗教的信仰,但不是宗教信仰,是一种没有完全进入宗教制度的信仰形式。 中国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容的,具体有: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宵节其实就是中国道教的上元节 上元是天官圣诞;中国传统的鬼节“七月半”其实也是道教的中元节 还有二十四节气的春分也是和社神的祭司有密切的关系。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一般都依据周易来修建,道教又奉周易为经典。丧葬文化,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黑白无常,地狱之类的。文艺,有很多宗教题材的书法,书画,陶艺,还有小说都取材于宗教《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榜》等。中医,自古医道不分家中医的原始形态就是道教。化学,道教炼丹就是化学反应的开始,古典哲学的传统的学派,家 和道教有莫大联系。 中国现代历史上,在若干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具体的社会原因,学术界对传统文化一棍子打倒,全盘否定。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这种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最终目的则是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儒家文化也好,对中华文化也好,还是要认真区分里面的精华与糟粕,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去。深化了对宗教的认识,为提高整个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宗教的认知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