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曲霉菌

第一节 曲霉菌

第一节  曲霉菌
第一节  曲霉菌

第十五章其他病原微生物

引起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病原除了上述介绍的细菌和病毒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病原微生物,在这里主要介绍曲霉菌、分支杆菌、牛放线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猪肺炎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等。

第一节曲霉菌

曲霉菌主要存在于稻草、秸秆、谷壳、木屑及发霉的饲料中,菌丝及孢子以空气为媒介污染笼舍、墙壁、地面及用具。致病性曲霉菌有多种,常见的有烟曲霉和黄曲霉。

一、烟曲霉

(一)生物学特性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为需氧真菌,室温下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37~40℃。在马铃薯培养基、糖类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烟曲霉的菌丝为有隔菌丝,菌丝纵横交错。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丝初期为无色到灰白色。经24~30h开始形成孢子,成熟时孢子逐渐变为浅黄色、草绿色、灰绿色甚至黑色。气生菌丝末端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生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部膨大形成顶囊,形似倒置的烧瓶。顶囊上长满辐射状排列的小梗,小梗顶端长出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孢子呈蓝绿色,2.5~3.0μm,分生孢子梗长250~300μm。菌落呈绒毛状,初期为白色、圆形,后期变为暗绿色或黑绿色,菌落边缘仍呈白色,菌落反面无色或带褐色。

曲霉菌孢子抵抗力强,120℃干热1h或煮沸5min才能被杀死,常用消毒剂为5%甲醛、石炭酸、过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剂,曲霉菌在消毒剂中一般经1~3h 才能死亡。

(二)致病性烟曲霉的孢子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极易在潮湿垫草和饲料中繁殖,同时产生毒素。烟曲霉孢子导致家畜发病较少。孢子和菌丝进入家禽腔性器官并增殖,常造成器官机械性堵塞,加之毒素的作用,常表现为曲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幼禽敏感性极高。潮湿环境下,曲霉孢子穿过蛋壳进入蛋内,不仅引起蛋品变质,而且在孵化期间造成死胚,或者雏鸡发生急性曲霉菌性肺炎。

(三)微生物学诊断烟曲霉的检查主要根据菌丝及孢子形态而确定。

取病禽肺、气囊或腹腔上肉眼可见的小结节,尽量剪碎,置载玻片上,加10%~20%氢氧化钾溶液1~2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短的分支状有隔菌丝,直径4~6μm,长可达300μm。据此可做出初步诊断。经过病原分离才能确诊。分离培养时,取肝脏、肺脏、禽类气囊等组织,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上,37℃下培养3d,可见菌丝生长,根据繁殖菌丝末端是否膨大,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及排列特征加以确诊。

(四)防治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通风干燥,不让垫草发霉,不用发霉的饲料和垫料。环境及用具保持清洁,发病时可使用制霉菌素。

二、黄曲霉

(一)生物学特性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的生物学特性和培养特征与烟曲霉相似,菌丝形态和孢子排列特征也与烟曲霉相似,但分生孢子梗壁厚而

粗糙,孢子有椭圆形及球状。黄曲霉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最适温度28~30℃,经10~14d菌落直径可达3~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成黄绿色,老龄菌落呈暗色,表面平坦或有放射状皱纹,菌落反面无色或带褐色。

(二)致病性黄曲霉的致病性主要是由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均产生黄曲霉毒素,该毒素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谷物及棉子饼等,在鱼粉、肉制品、咸干鱼、奶和肝脏中也可发现。黄曲霉菌中约30%~60%的菌株产生毒素,而寄生曲霉几乎都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熔点为200~300℃,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B1、B2、G1、G2、B2a、G2a、M1、M2、P1、GM2、毒醇等多种。种类不同,毒性也不同,但都易溶于脂溶性溶剂,耐热,煮沸不能使之破坏,在pH9~10强碱溶液中,毒素能迅速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多种动物呈现强烈的毒性作用,比氰化钾的毒性大100倍,仅次于肉毒毒素。不同动物的敏感性不同,鸭、兔、猫、猪、犬较敏感。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急性或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性。雏鸭急性中毒时,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人或动物持续地摄入一定量的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慢性损伤,引起慢性中毒。若长期摄入较低水平的黄曲霉毒素,或在短期内摄入一定数量的黄曲霉毒素,经过较长时间后发生肝癌。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烈的致癌物质之一,除致发肝癌外,还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等。

(三)微生物学诊断本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是毒素的检测。从可疑饲料中提取毒素,饲喂1日龄雏鸭,可见肝脏坏死、出血以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等,或以薄层层析法检测毒素。

(四)防治预防措施与烟曲霉的预防相同,一旦中毒发生,治疗意义不大。

真菌感染

1、肺念珠菌病(pulmonuny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支气管肺部感染,可分为支气管炎型和肺炎型二种。诊断此病要求连续3次以上痰涂片镜检发现真菌、孢子及菌丝,痰真菌培养有念珠菌属生长。一般认为,健康人痰中约20%~30%可见到念珠菌,因此宜注意正确留取痰标本。轻症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及去除诱因后,病情常能逐渐好转。病情较重者可选用氟康唑200~400mg/d,疗程2~4周或视病情而定。重症病例可选用AmB,首次宜从小剂量开始,先给1mg试验剂量,如无反应,0.1mg/ kg· d 溶于5%GS中,避光缓慢静滴(>6h),次日起逐渐增加剂量至0.5mg/ kg·d ,疗程2~4周。除试验用药外,应用AmB前半小时给予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小剂量地塞米松可减轻不良反应。 2、肺曲霉菌病(pulmonaryaspergillosis),是由曲霉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可分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曲菌球和侵袭性肺曲菌病(IPA)三种。ABPA患者应脱离过敏原,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支气管扩张剂。泼尼松的用法为0.5mg/kg,开始每日1次,二周后改为隔日1次,然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3个月。 曲菌球应用抗真菌药物疗效不佳,伴反复咯血者可手术治疗。IPA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宜首选AmB/LAmB+5-FC。AmB的用药方案尚不统一,可第一天先给1mg试验剂量,随后0.2~0.3mg/kg,次日为0.5~0.6mg/kg,12~24h内用完,以后每天0.6~0.7mg/kg维持治疗,总量为2g。LAmB首次剂量为5mg,3~5天内逐渐增至50~100mg/d。5-FC可用口服制剂,每天50~150mg/kg,分3次口服。总疗程不少于2周。伊曲康唑也有良效。有报道LAmB+伊曲康唑+5-FC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另外,也可选用新药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 3、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部分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酷似肺部肿瘤。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建议对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①无症状,但肺组织隐球菌培养阳性,可不用药,密切观察;或氟康唑200~400mg/d,3~6个月;②症状轻至中度,培养阳性,氟康唑200~400mg/d,6~12个月;或伊曲康唑200~400mg/d,6~12个月。若不能口服,可给予AmB0.5~1.0mg/ kg·d ,总剂量1~2g。对免疫功能异常的严重肺隐球菌病宜采用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方法:AmB0.7~1.0mg/ kg.d ,合用5-FC100mg/ kg·d ,2周,然后再用氟康唑400mg/d,至少10周。 近年来国内应用LAmB+5-FC+氟康唑方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4、肺毛霉菌病(pulmonarymucomycosis)是由毛霉菌目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常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AmB或LAmB为首选。亦可选用氟康唑200~400mg/d。 5、肺组织胞浆菌病(pulmonaryhistoplasmosis)是由组织胞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对非AIDS、轻至中度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选用伊曲康唑200~400mg/d。严重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AmB/LAmB是最好的选择,显效后换用伊曲康唑,疗程至少2个月。对AIDS合并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者可选用AmB/LAmB治疗,临床显效后换用伊曲康唑400mg/d,疗程6周以上,最后伊曲康唑200mg/d维持

曲霉形态特征.docx

几种曲霉的形态特征 常见曲霉菌鉴定: 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的依据之一 ②分生抱子头:分生抱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分生抱子头由顶囊、瓶梗、梗基和分生抱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③分生抱子梗或分生抱子柄:注意分生抱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是否有隔等 ④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抱子; ⑤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1、烟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色,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状。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梗单层,排列成木栅状,布满顶囊表面3/4 ,顶端有链形分生抱子,分生抱子球形,有小棘,绿 烟曲霉菌菌落 2、黄曲霉菌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分生抱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抱子 黄曲霉菌菌落 黄曲霉菌分生抱子头 3、土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分生抱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抱子

土曲霉菌落 F列图片为分生抱子头

4、黑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抱子 黑曲霉菌洛 黑曲霉分生抱子头

5、杂色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分生抱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 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 ,顶端有链形抱子 杂色曲霉菌菌落 杂色曲霉菌分生抱子头

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病 【疾病名称】 【标准名称】 中枢神经系统毛霉菌病 【概述】 脑血管毛霉菌目霉菌恶性感染。是糖尿病酸中毒患者、吸毒者、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特别是那些皮质类固醇治疗及细胞毒性药物患者的罕见并发症。 【发病机制】 【病因】 毛霉菌可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由于鼻、眼眶和颅脑解剖位置相邻近,菌丝通过侵蚀筛窦骨板和蝶窦、额窦骨壁侵犯人眼眶和颅内;另一方面,真菌侵入血管由筛动脉侵入眶尖,再由眼动脉扩展到颈内动脉,经颈内动脉至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菌丝的直接侵犯造成脑组织坏死。 【病理】 组织大片状凝固性坏死、真菌性肉芽肿、真菌性血管炎、血栓形成、骨质破坏。典型的肉芽肿形态是以菌丝和中性粒细胞为中心,周围有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围绕,再外围是数量不等的浆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有时在多核巨细胞胞浆中可见菌丝。 【诊断】 【症状要点】 易感人群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出现高热、眶周红肿,视力下降、眼球突出、眼球活动障碍及持续性头疼等症状。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及培养:组织直接镜检见到符合毛霉目真菌形态的菌丝有助于及时准确诊断;培养阳性结果支持诊断,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诊断。由于环境中常有污染的毛霉,故直接镜检往往较培养更有意义 【影像学检查】 CT表现以单侧为主的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MRI示眼外肌增粗模糊,眼眶肌锥间隙异常信号影,或颅内出现界限不甚明晰的信号异常区。 【治疗】 【一般治疗】 纠正患者潜在疾病,如首先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和贫血,纠正酸中毒,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药物治疗】 全身应用二性霉素,二性霉素被证明为有确切临床疗效的药物。应用二性霭素应采用小剂量,然后逐步增加剂餐,但对于—些急性进展感染病例,有学者建}义,如能耐受应尽快采用大剂量,1.0-1.5mg/kg/d,病情稳定后可隔日给药,治愈总量约需2-5 g。 【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清理病灶、去除真菌生长环境。清创术对ROCM有一定疗效。毛霉菌菌丝侵入小动脉,导致血管栓塞,组织缺血、坏死,栓塞进一步加重了组织的缺氧和酸中毒,也加速了毛霉菌的繁殖和感染的扩散,并使得药物不能到达病变组织而导致治疗失败。由于组织坏死为于性坏死,外科清创通常是在无血渗出的术野中进行,术中应彻底地清创,清理至病变组织外周,出现出血灶,最好足组织切片中朱再找到毛霉菌,这样药物才能有效到达那些栓塞受累的血管。 【预后】 预后与多凶素有关。Yohai等认为,患者出现偏瘫、多霞感染、肾病、白血病、面瘫提示预后不良。Talmi认为患者出现眼眶受累,颅内、硬腭受累、化疗、糖尿病酮疗酸中毒及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影响预后。国外学者总结既往文献报导的294例患者,总死亡率48%。

治疗肺曲霉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肺曲霉菌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是由曲霉菌感染或吸入曲霉菌属抗原引起的一组急、慢性肺部疾病。本病包括过敏型曲霉菌病、侵入型曲霉菌病、寄生虫型曲霉菌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胸部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 (1)嗜酸性粒细胞(E)检测:过敏型曲霉菌病,E可增高。 (2)病原体检查: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培养可发现曲霉菌,组织学检查有菌丝入侵组织的形态学表现或 培养阳性,均可确诊。 (3)血清免疫学检测:过敏型曲霉菌病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均明 显升高;用放免法和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侵入型曲霉菌病患者的循环曲霉菌抗原,为阳性。 肺曲霉菌病检查项: 1.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 2.免疫球蛋白E(IgE) 3.呼吸道合胞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嗜酸性粒细胞(E)直接计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50~300)×108/升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DC) 免疫球蛋白E(IgE)(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毫克/升(mg/L) 【正常值】 EIA法:成人为0.1~0.9毫克/升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免疫球蛋白E(IgE)骨髓瘤、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 等。 (2)降低:某些进行性新生物、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某些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呼吸道合胞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及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等。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jibing/88.html

毛霉菌感染控制措施

毛霉菌感染控制措施 1、做好人员管理 1.1工作人员管理 医院及科室高度重视毛霉菌感染管理工作,多次积极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教育及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毛霉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认识,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组织科室内护工及保洁人员进行毛霉菌感染控制相关知识教育,以使每一名ICU内工作人员认识到毛霉菌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更好地开展毛霉菌感染控制工作。对毛霉菌感染病人固定管床护士,非管床的工作人员尽量减少进出隔离病室。入隔离病室工作人员要求戴口罩、帽子、手套,穿ICU专用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2病人管理 为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毛霉菌在病人、工作人员中扩散,感染病人尽量入住单间病房,将其与非毛霉菌感染病人分开,做好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基础上实施严密的床旁接触隔离,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2次培养结果阴性(每次间隔>24 h)方可解除隔离。对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抵抗力,以减少感染毛霉菌的几率。 1.3探视人员的管理 探视人员每日在病室外专用探视通道隔玻璃窗探视病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室内访客探视。入室探视的访客应穿专用的清洁隔离衣,穿鞋套或ICU内专用鞋,戴好口罩,探视时尽量避免接触病人及周围物品,入室探视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房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消毒双手。 2、加强环境管理 科室规范病房结构,设立单间为毛霉菌感染病人的隔离病室,病室每日上下午至少各开窗通风1次,病室内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2 h~4 h定时对房间进行换气及空气消毒,保证空气质量[10]。门窗、物体表面仪器设备表面每日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洁,保持墙面和门窗无尘,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病室内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拖地3次或4次,污染时及时清理。病床、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两遍,使用过的抹布、拖布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以上再清洁晾干。仪器设备专人专用,如呼吸机、血糖仪等固定。公用物品避免进入隔离房间,物品一旦进入此房间,需经过消毒处理(1 000 mg/L含氯消毒剂)后方可拿出。呼吸机、监护仪每日清洗过滤网,用75%乙醇擦拭按钮及表面用含氯制剂擦拭外壳;微量泵、听诊器、血糖仪等每日用75%乙醇擦拭消毒。一次性物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3、加强医疗护理操作流程管理 3.1加强接口流程管理 本组7例病人为ICU外带入的毛霉菌感染,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3例病人病情好转转出ICU回普通病房。为了防止转运过程导致毛霉菌的传播,制订了特殊感染病人接口流程管理规程,要求收到病人即将转入的通知,接听电话者询问清楚病人目前的基本状况,有无特殊事项(如有无特殊感染,是否需要准备抢救仪器设备等)。本组病人经细菌培养结果为毛霉菌感染后,立即选择单间病房,备好用物,通知管床护士做好迎接准备。病人到达ICU 病房后以ICU专用对接车接病人入住隔离病房,对接车上铺一次性床单,使用后取下床单,

曲霉形态特征

几种曲霉的形态特征 常见曲霉困鉴定: 菌落:菌落生长速度,表面质地、颜色、形态和气味等。其中颜色是曲霉菌分类 的依据之一 ② 分生抱子头:分生抱子头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分生抱子头由顶囊、瓶梗、梗 基和分生抱子链组成,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③ 分生抱子梗或分生抱子柄:注意分生抱子梗的长短、颜色、表面粗糙或光滑、 是否有隔等 1、烟曲霉困 在SDA 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棉花 样,开始为白色,2~3天后转为绿 色, 数日后变为深绿色,呈粉末 状。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烧瓶状,小 梗单层,排列成 木栅状,布满顶囊 表面3/4,顶端有链形分生抱子,分生抱子球形,有小棘, 绿色 烟曲霉菌菌落 2、黄曲霉菌 ④ 具有性生殖的曲霉能产生闭囊壳:为封闭式的薄壁子囊果,含子囊和子囊抱子; ⑤ 足细胞,也为曲霉的特征性结构。 曲霉菌的结构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黄色,表面粉末状。分生抱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布满顶囊表面,呈放射状排列,黄色,顶端有链形抱子 黄曲霉菌菌落 黄曲霉菌分生抱子头 3、土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小,圆形,淡褐色或褐色。分生抱子头的顶囊半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短,第二层长,呈放射状排列,分布顶囊表面2/3,顶端有链形抱子

土曲霉菌落 F列图片为分生抱子头

4、黑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表面黑色,粉末状。分生抱子头的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粗大,第二层短小,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端有链形抱子 黑曲霉菌洛 黑曲霉分生抱子头

5、杂色曲霉困 在S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慢,菌落圆形紧密,绒毛状,羊毛状,颜色有数环,从青绿到红绿。分生抱子头的顶囊近球形,小梗双层,第一层长,第二层短, 呈放射状排列,布满顶囊4/5 ,顶端有链形抱子 杂色曲霉菌菌落 杂色曲霉菌分生抱子头

霉菌分类及生长

霉菌分类及生长条件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微生物学上属于真菌。其通过孢子的形式繁衍。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就会迅速发生霉变现象。 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仓储霉菌主要是指储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0%~90%。但是,田间霉菌若在适宜条件下、在仓储环境中也会快速繁殖,造成严重污染。 霉菌生长条件四要素: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等谷物、饲料)、充足的水分(湿度在85%以上)、适宜的温度(12℃~25℃)、氧气。 霉菌毒素产生、分类及危害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者饲料中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农田里、在收获时、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生长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 迄今为止已经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橘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孢菌属(主要分泌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 -2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也是最见的几种霉菌毒素。不同霉菌毒素的危害能对动物产生危害的、最多见到的霉菌毒素多达20多种,分别亲嗜一种或多种组织与器官,并且多能对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造成免疫复合性损害,这种病理作用一方面与这些霉菌毒素的免疫毒理有关,也与它们泛嗜性的病理损害有关。霉菌毒素中毒在猪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全世界的谷物有25%以上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的污染更为严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一项调查检测表明,配合饲料中不同程度霉菌毒素的污染高达80%以上。这说明生猪中少有不受霉菌毒素危害的,霉菌毒素中毒的患病率(包括显性患病率和隐性患病率之和)远远高于任何一种侵袭性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饲料霉菌毒素无论是在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上还是非传染病的发生上经常扮演“始作俑者”的角色。在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病(PCVⅠ)已是常见之事。在霉饲料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的肝肾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0-07-15T14:38:22.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导读] 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柴淼潘宇罗晓慧袁国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046-02 曲霉菌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是引起肺曲霉病最重要的两个菌种。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联合使用是造成肺曲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2008年以来,肺曲霉病的发病率突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上升。临床上治疗时机的延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曲霉病的诊断,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检验科微生物工作者如何配合临床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件,迅速制定和建立实验室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多年培养出的应急意识及工作经验,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了曲霉菌实验室快速鉴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检测方法。 1 方法 1.1标本留取真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气中菌丝,另一种叫营养菌丝。这种营养菌丝与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1.2培养曲霉菌的培养一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中,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接种在血平板中最好。因为在血平板中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出的菌落会产生特殊的颜色,它是鉴别曲霉菌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绿色,黄曲霉菌的菌落呈棕黄色,菌落的背面还可见到皱褶。 1.3涂片由于营养菌丝与组织粘膜结合牢固,直接留取痰液涂片检查很难查到。即使找到了也只是一些子囊及壳细胞,而被误认为是酵母菌。这也是造成临床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涂片检查应在培养后进行,挑取菌落时一定是刮取而不是沾取,染色后应先用低倍镜找视野(即蒲公英花样结构),再换油镜观察。各种曲霉菌有它特有的形态特点。 正确留取标本是曲霉菌能够检出的前提条件,培养选择血平板是24小时内出现典型曲霉菌菌落的保障,镜下查到完整曲霉菌结构是一步鉴定到种的关键。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实验室查到病原体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论 为什么肺曲霉菌病比以往以8倍的速度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联合应用后细菌,甚至是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使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许多抗生素对人体中的白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中性粒细胞可组织曲霉菌菌丝的形成,单核细胞则主要影响分生孢子,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的降低及数量的减少,加大了曲霉菌感染的风险。曲霉菌的检测以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美国国家免疫变态感染疾病学提供IPA诊断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检到曲霉菌菌丝。侵袭性操作,如:纤支镜、经皮肺穿、开胸手术等方法,所取组织培养阳性。国内目前实验室对曲霉菌检测的标准没有报道,临床发表文章普遍认为曲霉菌的分离难度大,培养时间长(需一周)。PCR检测为曲霉菌的最佳选择,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原因是曲霉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空气中也存在。实验室不是在真空中,假阳性不可避免。PCR对曲霉菌基因片段的扩增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由于过去IPA的诊断较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未经治疗几乎100%死亡,仅部分免疫损害因素消除的患者可以存活。在肝脏、骨髓移植和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至临床出现症状到死亡一般仅10~14天,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早应用合理的抗真菌药物。 作为微生物室工作者,今后的工作会更复杂、更艰难,应对更艰巨的挑战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IDSA: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 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可累及皮肤、黏膜、眼、鼻、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等多器官系统,严重者导致败血症,病例呈世界性分布。病原体曲霉菌属丝状真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感染者并不少见。 时隔 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就曲霉菌病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结现有不同类型曲霉菌病相关证据,于近期发布了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替代2008 旧版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诊治管理此病提供参考。该 2016 新版指南于近期发表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杂志上。现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流行病学与感染风险因素 1. 易感者如何预防曲霉菌病?何为易感人群? (1)应将住院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接受者安置在受保护的环境中,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2)也应给予其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易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高危患者相应防护措施,如急性白血病正在接受诱导/再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者(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3)若住院无法提供防护病房的条件,推荐此类患者入住单独病房,且病房远离施工场地,也不允许将绿植或鲜花带入病房(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4)建议对 IA 高危门诊患者采取合理防护措施,以减少霉菌暴露机会,包括避免园艺、施肥劳作或密切接触装修或施工场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5)白血病诊疗中心与移植中心应当定期监测侵袭性霉菌感染。若发现霉菌感 染率超过基线水平,或者非高危人群发生侵袭性霉菌感染,应当立即对医源性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级别低)。

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选择

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选择 一、真菌感染的一般情况 真菌种类多,分布广,现在已知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270余种,其引起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浅部真菌可侵犯毛发、指(趾)及光滑皮肤,而深部真菌则可以侵犯心、肝、脾、肺、肾、脑、血液、胃肠、骨骼等器官和系统,预后差,死亡率高。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导管插管、腹膜透析、放射治疗等的大量开展,尤其是HIV感染者的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数日益增加,因此真菌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成为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引起真菌感染的常见真菌 目前真菌感染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浅部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肤真菌引起,主要侵犯毛发、皮肤、指(趾)甲,俗称癣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等;而黏膜通常易受念珠菌属真菌感染,产生口腔炎、肠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等疾病。另一类是深部真菌感染,包括皮下组织感染及全身真菌感染。最严重的是全身真菌感染,主要侵犯内脏、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可危及生命。 引起感染的真菌通常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包括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申克孢子丝菌、巴西副球孢子菌、荚膜组织孢浆菌、粗球孢子菌及引起皮肤、毛发及指(趾)甲感染的皮肤癣菌等;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等。目前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多为此类真菌所致,其中新型隐球菌,又名溶组织酵母菌,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也可存在于人口腔中。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继发感染引起疾病,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黑曲霉菌,黄曲霉菌等。毛霉菌,主要菌种为丛生毛霉菌可侵犯血管壁,引起血栓,组织坏死。在条件致病菌中最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 对人类致病的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分布在外界环境(如空气、尘埃、土壤),人体(如皮肤、口咽、消化道、阴道)和医疗器械中。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也多为条件致病菌。 表1 真菌感染分类 真菌病分类致病真菌侵犯部位发病率危害性治疗药物 浅部真菌感染各种癣菌皮肤、毛发、指 (趾)甲高小非多烯类:如咪康 唑、克霉唑等 深部真菌感染念珠菌、隐球菌 等常见内脏及深部组织低大,常危及生命多烯类:如两性霉 素B,三唑类 (二)真菌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危害极大。据调查:发生在医院内的感染,其中7.5%是真菌感染;念珠菌已成为引起血行感染的第四位病原菌;在肿瘤病人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8%,而在严重创伤、烧伤病人中高达16%,同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病死率可以达到55%~70%;在骨髓移植受者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致死率高达70%~90%;艾滋病患者病程中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为90%,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现状

曲霉菌属检验技术

曲霉菌属检验技术 ?曲霉菌是丝孢目丛梗孢科的真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达900余种,分为18个群,对工业和医药的用途很大。酿酒造酱,生产有机酸及酶制剂,抗生素等。 ?曲霉菌是实验室经常污染的真菌之一。可感染动物,也可在寄生的饲料、粮食中产生毒素,动物食后引致中毒。?人体对曲霉有极强免疫力,只有在免疫功能降低时才能致病,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放疗化疗,各种恶性肿瘤、糖尿病、AIDS等可诱发曲霉病。 ?曲霉可侵犯许多部位,呼吸系统曲霉病主要有三种:过敏型、曲霉球和肺炎。全身性曲霉病多发生败血症,危及生命。 ?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黄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等主要以所产毒素而致病。

微生物特性 菌丝:有隔,多细胞性,有分枝足细胞(接触培养基的部分,厚壁而膨大) 分生孢子梗:从足细胞直立 顶囊:孢子梗顶端膨大,半球形或椭圆形 小梗:顶囊上,辐射状,一层或二层杆状 分生孢子:小梗顶端,成串,球形或柱状,黄、蓝、棕黑 分生孢子头:菊花样的头状结构(顶囊,小梗,分生孢子)菌落:绒毛状或絮状开始为白色,后菌种不同颜色不同 繁殖:多数:无性少数:有性 1、烟曲霉(A. fumigatus) 烟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禽舍的地面、垫草、用具及空气中经常可分离出其孢子。 孢子对外界理化因素的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煮沸5min,可被杀死;

一般消毒液要经1~3h才能杀死孢子。对一般的抗生素均不敏感, 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及碘化钾对本菌有抑制作用。 ?烟曲霉菌是曲霉菌属致病性最强的霉菌。 主要引起家禽的曲霉性肺炎及呼吸器官组织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也可感染哺乳动物和人。在混合感染病例中,除烟曲霉外,亦可见黄曲霉、黑曲霉、构巢曲霉、青霉菌及毛霉菌。本菌引起的霉菌病,世界各国均有报道。 本菌在感染组织的过程中,还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可导致动物组织发生痉挛、麻痹,直至死亡。 毒素的提取物对家兔、豚鼠、小鼠和鸡有毒性,兔和犬尤为敏感,但鸽却有抵抗力,而鹤对本菌感染十分敏感。微生物检验 ?迸行微生物学检查时要采取病料,如肺部结节、鼻分泌物、痰液或病损处刮取物,进行切片或压片,镜检,在

曲霉属真菌数据库

The Aspergillus Genome Database:multispecies cur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RNA-Seq data to improve structural gene annotations Gustavo C.Cerqueira 1,*,Martha B.Arnaud 2,Diane O.Inglis 2,Marek S.Skrzypek 2,Gail Binkley 2,Matt Simison 2,Stuart R.Miyasato 2,Jonathan Binkley 2,Joshua Orvis 3,Prachi Shah 2,Farrell Wymore 2,Gavin Sherlock 2and Jennifer R.Wortman 1,* 1 Broad Institute of Harvard and MIT,7Cambridge Center,Cambridge,MA 02141,USA 2Department of Genetics,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Stanford,CA 94305-5120,USA and 3Institute for Genome Sciences,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Baltimore,MD 21201,USA Received September 13,2013;Accepted October 7,2013 ABSTRACT The Aspergillus Genome Database (AspGD;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is a freely available web-based resource that was designed for Aspergillus re-searchers and is also a 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entire fungal research community.In addition to being a repository and central point of access to genome,transcriptome and polymorph-ism data,AspGD hosts 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genomics toolbox that facilitates the exploration of precomputed orthologs among the 20currently available Aspergillus genomes.AspGD curators perform gene product annotation based 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r four key Aspergillus species:Aspergillus nidulans ,Aspergillus oryzae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d Aspergillus niger .We have iteratively improved the structural annotation of Aspergillus genom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ublicly available transcription data,mostly ex-pressed sequenced tags,as described in a previous NAR Database article (Arnaud et al.2012).In this update,we report substantive structural an-notation improvements for A.nidulans , A.oryzae and A.fumigatus genomes based on recently avail-able RNA-Seq data.Over 26000loci were updated across these species;although those primarily comprise the addition and extension of untranslated regions (UTRs),the new analysis also enabled over 1000modifications affecting the coding sequence of genes in each target genome. INTRODUCTION The Aspergillus Genome Database (AspGD;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is a web-accessible resource that collects genome sequences of the aspergilli and performs genome annotation,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c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The aspergilli are a diverse group of fungi that include a model genetic organism,A.nidulans (1),an important pathogen of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A.fumigatus (2),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toxin producers,Aspergillus ?avus and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3)and species used extensively in industrial processes,A.niger and A.oryzae (4,5).Evolutionarily,the aspergilli are distant enough from each other that most genes and genomic regions show signi?cant divergence;however,they are close enough that orthologs can be identi?ed for the majority of genes,and syntenic regions can be aligned between the genomes.The ability to align the se-quences and annotations of multiple genomes leverages the power of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facilitates the identi?cation and analysis of novel or important genomic features,such as secondary metabolit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which are common in the aspergilli.AspGD provides visualization tools for genomic features and alignments as well as a comparative genomics toolbox for identifying and browsing ortholog clusters and syntenic regions.Additionally,AspGD is committed to th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tructural (primary)annotation,performing iterative improvement of gene models across the aspergilli by incorporating new data and cutting edge analysis approaches.AspGD also performs expert curation of the Aspergillus literature to update the functional (secondary)annotation for genes in these species,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Tel:+12405155696;Fax:+16177148002;Email:gustavo@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 Correspondence may also be addressed to Jennifer R.Wortman.Tel:+16177148359;Fax:+16177148002;Email:jwortman@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 Published online 4November 2013 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4,Vol.42,Database issue D705–D710 doi:10.1093/nar/gkt1029 ?The Author(s)2013.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https://www.doczj.com/doc/6e18710165.html,/licenses/by/3.0/),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reuse,distribution,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曲霉菌的鉴定与应用 曲霉菌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烟曲霉菌、黄曲霉菌是引起肺曲霉病最重要的两个菌种。近几年,由于广谱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联合使用是造成肺曲霉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2008年以来,肺曲 霉病的发病率突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上升。临床上治疗时机的延误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曲霉病的诊断,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检验科微生物工作者如何配合临床应对这种突如 其来的事件,迅速制定和建立实验室的快速检测方法成为当务之急。多年培养出的应急意识 及工作经验,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制定出了曲霉菌实验室快速鉴定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检 测方法。 1 方法 1.1标本留取真菌的菌丝分为两种:一种为气中菌丝,另一种叫营养菌丝。这种营养菌丝与 组织结合非常牢固,因此在留取标本时,一定要嘱咐病人要用力咳痰并要咳到带盖的容器中。 1.2培养曲霉菌的培养一般接种在沙保弱培养基中,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接种在血平板中 最好。因为在血平板中培养18~24小时后生长出的菌落会产生特殊的颜色,它是鉴别曲霉 菌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曲霉菌的菌落为灰绿色,黄曲霉菌的菌落呈棕黄色,菌落的背面还 可见到皱褶。 1.3涂片由于营养菌丝与组织粘膜结合牢固,直接留取痰液涂片检查很难查到。即使找到了 也只是一些子囊及壳细胞,而被误认为是酵母菌。这也是造成临床治疗延误的重要原因,因 此涂片检查应在培养后进行,挑取菌落时一定是刮取而不是沾取,染色后应先用低倍镜找视 野(即蒲公英花样结构),再换油镜观察。各种曲霉菌有它特有的形态特点。 正确留取标本是曲霉菌能够检出的前提条件,培养选择血平板是24小时内出现典型曲霉菌 菌落的保障,镜下查到完整曲霉菌结构是一步鉴定到种的关键。掌握了这三个方面,实验室 查到病原体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论 为什么肺曲霉菌病比以往以8倍的速度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联合应 用后细菌,甚至是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使真菌得以生长繁殖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感染。许多抗生素对人体中的白细胞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中性粒细胞可组织曲霉菌菌丝的形成,单 核细胞则主要影响分生孢子,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的降低及数量的减少,加大了曲霉 菌感染的风险。 曲霉菌的检测以找到病原体为金标准,美国国家免疫变态感染疾病学提供IPA诊断标准是组 织病理学检查检到曲霉菌菌丝。侵袭性操作,如:纤支镜、经皮肺穿、开胸手术等方法,所 取组织培养阳性。国内目前实验室对曲霉菌检测的标准没有报道,临床发表文章普遍认为曲 霉菌的分离难度大,培养时间长(需一周)。PCR检测为曲霉菌的最佳选择,实际上这种方 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其原因是曲霉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空气中也存在。实验室不是在真 空中,假阳性不可避免。PCR对曲霉菌基因片段的扩增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危险性。 由于过去IPA的诊断较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未经治疗几乎100%死亡,仅部分免疫 损害因素消除的患者可以存活。在肝脏、骨髓移植和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中,至临床出 现症状到死亡一般仅10~14天,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尽早应用合理的抗真菌 药物。 作为微生物室工作者,今后的工作会更复杂、更艰难,应对更艰巨的挑战是我们应该承担的 责任和义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