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9七下·东港月考) 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A . 商朝

B . 西汉

C . 秦朝

D . 唐朝

2. (2分)(2019·长春模拟)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 . 秦灭六国

B . 楚汉之争

C . 隋灭陈朝

D . 唐朝建立

3. (2分)(2019·鞍山模拟) 《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下图,对于这“一捺”的工程描述哪一项正确?()

A . 该运河的开通是为了便于帝王南巡游玩,而后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 图中主要城市A是涿郡B是洛阳

C . 该运河的开凿者是隋文帝

D . A﹣B处沟通了海河和黄河,C﹣D处沟通了淮水和长江

4. (2分)(2017·宝安模拟) 《唐掂言》:“绍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写出了文人对哪一制度的重视?()

A . 科举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公九卿制

5. (2分)“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度

6. (2分) (2018七下·长春月考) 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赵州桥

D . 大运河

7. (2分) (2019七下·武邑月考)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A . 李渊

B . 李世民

C . 武则天

D . 李隆基

8. (2分)(2017·濠江模拟) 穿越时空,假如你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一位百姓,你能听到或者看到下面哪些信息()

①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玄奘西行③唐太宗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④皇帝扩充国学的规模⑤在勾栏里看表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③⑤

9. (2分) (2018九下·镇江模拟) 唐太宗赞扬某大臣道:“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之鉴形,美恶必见(现)。”被唐太宗赞扬的这位大臣是()

A . 姚崇

B . 魏征

C . 房玄龄

D . 杜如晦

10. (2分) (2016七下·宜昌期中)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 . 三分九卿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11. (2分) (2018七下·成都期中) 有学者评价某一统治者“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2. (2分)(2014·连云港) 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3. (2分) (2016七下·南宁期中) “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与一少数民族关系的写照,这一少数民族是()

A . 回纥

B . 突厥

C . 靺鞨

D . 吐蕃

14. (2分) (2017七下·苏州期中)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 . 唐玄宗时期

B . 唐高祖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统治时期

15. (2分) (2018七下·大石桥月考)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A . 专制与跋扈

B . 颓废与反抗

C . 开明与开放

D . 任性与狂妄

16. (2分) (2017七下·马龙期中) 代表作“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人是()

A . 苏轼

B . 白居易

C . 杜甫

D . 李白

17. (2分) 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的跨海大桥。请问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A . 赵州桥

B . 苏州宝带桥

C . 卢沟桥

D . 杭州拱宸桥

18. (2分) (2019七下·中山期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甫

D . 房玄龄

19. (2分) (2019九下·泉港月考) 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B . 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C . 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D . 造船、矿冶颇具规模

20. (2分) (2019七下·南丹期中)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 . 东汉

B . 三国

C . 隋朝

D . 唐朝

21. (2分) (2019七下·东莞期中) 唐朝时期,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A . 留学生

B . 遣唐使

C . 节度使

D . 遣隋使

22. (2分)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 . 阿倍仲麻吕

B . 鉴真

C . 玄奘

D . 李白

23. (2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 . 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 . 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 . 他们都通过唐朝的册封

24. (2分) (2018七下·武邑月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5. (2分) (2019九下·泉港月考) 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 . 三藩之乱

B . 七国之乱

C . 八王之乱

D . 安史之乱

26. (2分) (2018七下·彭水月考) 《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 . 581

B . 589年

C . 605年

D . 618年

27. (2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年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与这句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杨坚

B . 李世民

C . 忽必烈

D . 赵匡胤

28. (2分)明朝时期,专制统治不断强化。下列属于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的有()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②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③以六部分理朝政④设立东厂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29. (2分)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河南封丘县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的楹联写道:“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与“黄袍加身”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李世民

B . 赵匡胤

C . 赵构

D . 成吉思汗

30. (2分)(2019·石景山模拟)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二、辨析题 (共1题;共10分)

31. (10分) (2019七下·宿州期中)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

(1)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地方官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唐太宗时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3)根据鉴真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宋朝的重武轻文政策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

32. (10.0分) (2019七下·顺德月考) 唐宋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政要》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是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

(1)材料一中的“朕”指的是谁?其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得他赢得了少数民族对他怎样的尊称?

(2)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该公主的和亲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33. (10.0分) (2019七下·广州期中) 2018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在新年贺词中,有这么一句话激励着每一个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古往今来,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志士仁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捻(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

——《开元纪事》

材料一可以用于研究历史上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的政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杂草)。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分析其爆发的原因。

(3)材料三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

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泉州打捞的南宋海船和货郎图

材料三、四反映了宋代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具体表现。

34. (10分)(2019·沾化模拟)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和文化会根据国情不断进行演变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材料四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

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五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宣布,《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即将完成,这件国宝级作品将从纸上立体起来,于2018年春夏与观众见面。

——中国青年报(2018年03月06日08版)

《清明上河图》局部

(1)材料一中的韩非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漠拉比法典》出自于哪个国家?

韩非与《汉谟拉比法典》所反映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2)材料中的“文学方面”“在航海上”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4)材料中的“这条路”指的是哪条商路?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请列举两例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

(5)观察这幅名画,你能感受到我国古代哪个朝代怎样的社会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辨析题 (共1题;共10分) 31-1、

31-2、

31-3、

31-4、

三、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3-3、

34-1、

34-2、

34-3、

34-4、

34-5、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 金银山学校2019年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上)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七年级190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是( ) A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 B .他们采集野果子充饥 C .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 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你知道下面的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 )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等等”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6.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人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8.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体验到的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

A.吃上用陶器盛着煮熟的猪肉 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人遗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0.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大禹和炎帝陵 B.黄帝和炎帝陵 C.秦始皇陵 D.孙中山陵 11.在我国,文字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文字的创造者是() A.仓颉 B.嫘祖 C.炎帝 D.隶首 12.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A.继承 B.夺权 C.禅让 D.毛遂自荐 1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6.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17.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2010年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将下列我国境内的发现的原始人类,按距今时间的远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②③④① 2、懂的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有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人⑤半坡人A①②B①②③C③④⑤D④⑤ 3、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不包括 A使用磨制石器B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C饲养家畜D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黄帝结成联盟B禅让制的实行 C禹建立夏朝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5、下列制度在西周实行的是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奴隶制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从夏商两代的灭亡中,我们可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国力 7、齐桓公建立霸权的主要方式是 A管仲改革B尊王攘夷C组织会盟D通过战争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B召集诸侯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能力D齐国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9、战国七雄中,其领土主要在山东境内的是 A齐国B楚国C秦国D燕国 10、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对诸侯国发展的趋势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量越来越多B由分裂到统一C数量由多到少D由弱到强11、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子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

A孔子的弟子主张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 C当时牛耕是财富的象征D以农为本的思想基本确立 1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 C是否涉及政治方面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14、下列文字的继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金文-竹帛书-大篆―小篆-隶书 B大篆-金文-竹帛书―隶书-小篆 C竹帛书-大篆-金文―小篆-隶书 D金文-大篆-竹帛书―小篆-隶书 1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制D主张放宽刑罚、轻徭薄赋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套真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 . B . C . D . 2. 如图∠1、∠2是一对() A . 同位角 B . 内错角 C . 同旁内角 D . 对顶角 3. 下列图形中,能由∠1=∠2得到AB∥CD的是 A . B . C . D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对顶角相等 B . 内错角相等 C . 锐角相等 D . 同位角相等 5.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度数是() A .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 . 第

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 .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6. 计算(a3)2的结果是() A . a B . a5 C . a6 D . a9 7. 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 (﹣x+y)(x﹣y) B . (x﹣y)(y﹣x) C . (x+y)(x﹣2y) D . (x+y)(﹣x+y) 8.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 若,,则的值是() A . B . C . D . 10. 若要使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应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11.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雾霾橙色预警,北京已连续3天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六级污染.雾霾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被称为大气元凶.雾霾的直径大约是0.000 002 5m ,把数据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2.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度. 13. 如图,已知直线AB∥CD,BE平分∠ABC,交CD于D,∠CDE=150°,则∠ABC=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 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 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D.黄帝和舜 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 1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3.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14.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5.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6.1 (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41.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4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临洮—咸阳 B .临洮一辽东 C .陇西一辽东 D .临洮一函谷关 45.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6.被齐桓公任用改革内政的人物是 A .姜尚 B .商鞅 C .吴起 D .管仲 47.后代把商称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商汤 B .盘庚 C .商纣 D .周幽王 48.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 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白渠 49.“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 D .东汉 5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 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A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6·长沙)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 6 B . 3 C . 2 D . 11 2. (2分) (2017七下·江苏期中)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 a8÷a2=a4 B . (﹣m)2?(﹣m3)=﹣m5 C . x3+x3=x6 D . (a3)3=a6 3. (2分)(2016·余姚模拟) 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 . x2?x3=x5 B . (x3)2=x6 C . x3+x3=x6 D . ( x)2=3x2 4. (2分) (2017八上·平邑期末) 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3x2+2x3=5x6 B . 50=0 C . 2﹣3= D . (x3)2=x6 6. (2分)如图,△AOB中,∠B=25°,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A′OB′,边A′B′ 与边OB交于点C(A′不在 OB上),则∠A′CO的度数为() A . 85° B . 75° C . 95° D . 105° 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 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

C . 坡面的水平长度与铅垂高度的比是坡比 D .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 (2分)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 ,b⊥c ,c⊥d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 a∥b B . b⊥d C . a⊥d D . b∥c 9. (2分)如图,已知BC∥DE,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 B . 点A是两个三角形的位似中心 C . AE︰AD是位似比 D . 点B与点E、点C与点D是对应位似点 10. (2分)如图,梯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 . 3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相当于我国的哪个王朝()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 . 一个朝代的兴亡与国君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关系。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禹B.汤C.周武王D.商纣王 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 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 4 . 《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国家分裂割据④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5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quǎn)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用耒耜翻地 B.用牛来耕地 C.用石刀砍伐 D.用青铜农具耕地 6 .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 A.B. C.D. 7 .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8 . 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 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 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 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 9 . 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列历史故事与大禹有关的是 A.诛杀蚩尤 B.三过家门而不入

201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3年秋季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过着定居生活 B、会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会种植庄稼 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

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发展林业 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它是由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图中所给图形只用平移可以得到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9的算术平方根是 A . 9 B .

C . 3 D . 3. (2分)(2019·惠安模拟) 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 . 0 B . C . 1.010010001… D . ﹣ 4. (2分)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A .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 . 平分一个已知角 C . 在射线上截取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 . 作一条直线的垂线 5. (2分) (2019七下·海安月考) 如图,给出下列推理:①∵∠B=∠BEF,∴AB∥EF;②∵∠B=∠CDE,∴AB∥CD;③∵∠B+∠BEC=180°,∴AB∥EF;④∵AB∥ CD,CD∥EF,∴AB∥EF.其中正确的推理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2分)如图:已知∠1=40°,要使直线a∥b,则∠2=()

A . 50° B . 40° C . 140° D . 150° 7. (2分) (2019七上·南浔月考) 若a,b为两个有理数,且b=,则a+b的值为() A . ±6 B . 3 C . 3或5 D . 5 8. (2分) (2017七上·丹东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互为相反数 B . 5的相反数是 C . 数轴上表示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D . 任何负数都小于它的相反数 9. (2分)如图,直线l1∥l2 ,则∠α为()

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 案)北师大版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大约是 A70~20万年前 B20~70万年前 C170万年前 D1800年以前 3.下列有关原始人类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是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4.据考古发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了,其工具主要是 A选择合适的木棒作为工具使用 B磨制石器 C打制、敲打形成的各种形状的石器 D打制和磨制的石器 5.在我国境内,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群居生活 B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 C母系氏族公社 D父系氏族公社6.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河姆渡聚落 C大汶口聚落 D山顶洞人遗址 7.我国历史上较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8.半坡和河姆渡两个氏族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兼有饲养、渔猎采集 B都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C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D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9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①定居生活②会制造陶器③使用磨制石器④种植农作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的主体是 A炎帝部落 B黄帝部落 C蚩尤部落 D黄帝的炎帝结成的部落联盟 11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尧、舜、启 C舜、尧、禹 D舜、尧、启 12 传说中的“禅让制”,其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A通过战争的方式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B通过部落首领提名产生 C通过民众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 D由家族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 13他是远古时代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此人是 A启 B禹 C尧 D黄帝 14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殷 15我国由传说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大约是在距今约 A四五千年左右 B七千年左右 C约公元21世纪 D约公元前21世纪 16历史上的商朝曾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将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姜尚 17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的国王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姜尚 D周平王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导语】这篇关于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舜C.大禹D.后羿 4.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 第二代国王的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5.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7.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是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扁鹊 8.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称皇帝,实行郡县制 D.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 10.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新人教版)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下列原始居民最早知道用火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4、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①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②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 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上干栏式房屋。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6、(2010年三明市中考)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7、下列人物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是() A炎帝B尧C舜D禹 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或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9、我国历史上唯一做过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0、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 11、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件是()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建立12、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3、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D.青铜神树 14、后代称之为“五谷”的农作物齐备于()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15、下列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B.越国 C.赵国D.齐国 16、我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17、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是()A战争B革命C变法D奴隶起义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答题卡内。(30分) 1. 我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2.山顶洞人从总的体质特征来看属于 A.猿 B.古猿 C.猿人 D.现代人 3. 小明在参观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一坐远古人类复原塑像。这个塑像前额低平,眉 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的差别,但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请你告诉他此远古人类的名称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4.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D.这一遗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境内 5.山顶洞人是我国考古界所发现的重要的远古人类之一,下列情况符合山顶洞人的是 A.懂得人工取火 B.能建造房屋 C.会种植粟 D.会种植水稻 6.陶器的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多为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7.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9.根据禅让的传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舜-禹-尧 B.尧-禹-舜 C.尧-舜-禹 D.禹-舜-尧 10.夏、商二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没有治国经验 B.后期的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所致 11.我国古代世袭制替代禅让制的标志是 A.禹准备让位给伯益 B.尧传位给禹 C.启打败有扈氏 D.启继承禹的位置 12.夏朝建立于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篇一】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 2、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群居生活 3、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你知道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的原因是: A.中国人善于想象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5、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我国历第一个国家是: A.商朝B.秦朝C.夏朝D.西周 7.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9.春秋时期孔子的*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直接反映出: A“千耦其耘”B那时已出现牛耕C分封制崩溃D青铜工具的使用 10.联系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人如果想免除劳役,的办法应该是 A.积极当兵,保卫国家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入侵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12.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与汉武帝推行的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征战匈奴D.开拓西域 13.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推行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征战匈奴D.开拓西域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装◆◆◆◆◆◆◆◆◆ ◆◆◆◆◆◆◆◆◆◆ 2008—2009学年七年级中国历史 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上。每题0.5分,共20分。) A. 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3、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原因是 A 、唐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 B 、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 C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D 、唐朝时各国来华的人数多,范围广 4、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 :唐太宗统治时 B :武则天统治时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5、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6、隋朝在我国历史上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是 A :重新统一南北 B :出现了“开皇之治” C :创立了科举制度 D :开凿了大运河 7、唐太宗能够接受大臣纳谏的主要原因是 A :有名谏臣魏征 B :接受隋亡的教训 C :他是开明的君主 D :三省六部制的要求 8、当代的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一位封建皇帝的统治时说:“政启开元,宏治贞观。”请你说出这位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佛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金刚经》 10、隋唐时期,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阿倍仲麻吕 11、继王羲之之后成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欧阳询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虞世南 12、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主要是因为 A: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B: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13、被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画家是 A:阎立本 B:欧阳洵 C:吴道子 D:柳公权 14、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 A:英国 B:中国 C:法国 D:美国 15、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 A:怀仁可汗 B:渤海郡王 C:云南王 D:天可汗 17.我们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唐代的 A.《唐律疏议》 B.《丹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8、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文成公主 D:金成公主 19“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一至理名言是谁说的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孙思邈 20、唐朝时发明的工具是 ①筒车②水排③曲辕犁④提花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史实与唐太宗统治时无关的是 A:重视农业 B:轻徭薄赋 C:戒奢从简 D:迁都北京 2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表达了哪位皇帝的民族政策()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3、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其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4、被后世尊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26、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白居易 27、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工匠() A. 宇文恺 B. 孙思邈 C. 李春 D. 鲁班 28、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是() A. 宋和西夏 B. 辽和西夏 C. 宋和辽 D. 宋和金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09—2010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人教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2、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神农氏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3、中华大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 A、商 B、西周 C、夏 D、秦 4、标志着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围魏救赵 5、支援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齐桓公 D、晋文公 6、今天我国农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是() A、元宵节 B、七夕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7、先秦时期,既是思想家又是教育家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8、秦朝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铜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 9、刘邦在长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东汉 B、北宋 C、南宋 D、西汉 10、西汉王朝历史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文帝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汉元帝时期 11、西汉时发明的新兴播种工具是() A、犁壁 B、筒车 C、耧车 D、水排 12、在西汉的都城长安城内,有被叫做“市”的地方,这是专门的() A、文化区 B、生活区 C、商业区 D、行政区 13、第一次统一蒙古高原的匈奴首领是()

A、头曼单于 B、冒顿单于 C、老上单于 D、呼韩邪单于 姓名班级学号 14、西汉时被人称为西域的地方是() A、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当时西方各国 C、当时的安息和大秦 D、现在内蒙地区 1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商旅往来的是() A、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 D、安西将军府 16、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1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是()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春秋》 18、三国时,台湾的名称叫() A、南中 B、许昌 C、隆中 D、夷洲 19建立西晋的是()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炎 D、司马睿 20、北魏孝文帝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政治家() A、匈奴 B、鲜卑 C、羯族 D、氐族 21、龙门石窟是世界艺术瑰宝,它位于今天的() A、河南洛阳市 B、开封 C、平阳 D、郑州 22、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 A、王景 B、祖冲之 C、杜诗 D、司马炎 2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范缜 24、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张仲景25、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王羲之26、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2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28、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唐朝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阎立本《步辇图》描绘的吐蕃使节求婚场景,反映了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②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蔑视权贵,超凡脱俗③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④唐代颜真卿《九成宫醴泉碑铭》为代表的楷书端正劲美,雄浑敦厚⑤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2 .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都发生在同一年,这一年是() A.618年B.589年C.681年D.626年 3 . 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当时较先进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4 . 下列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反映出唐朝()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内民族关系友好融洽 C.科学技术发展领先世界D.诗歌繁荣艺术璀璨夺目 5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6 .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按创新。下图中属于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 . 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西藏B.东北 C.新疆D.台湾 8 . 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A.创立殿试制度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D.促进社会发展 9 . 制度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下列属于唐朝创新并发展的制度是 A.察举制 B.屯田制 C.科举制 D.金瓶掣签制 10 . 唐朝长安城中的“坊”是 A.皇帝办公区B.居民居住区C.手工作坊区D.商业区 11 . 下侧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示意图,其中心城市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1-5课)

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A.大将发动政变 B.农民起义 C.外戚夺权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3.下列选项中隋文帝功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B.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 C.人口大幅度增长,社会经济繁荣 D.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③南北大运河的开通④科举制度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元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6.“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冰裂纹瓷 D.唐三彩 7.“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8.唐朝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督府 D.西藏都护府 9.唐朝政局可用右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0.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是在 A.汉朝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11.唐朝时长安城里的“坊”是指 A.手工业区 B.居民住宅区 C.商业区 D.娱乐场所 12.唐朝时,其首领没有接受过唐太宗册封的少数民族是 A.突厥 B.回纥 C.粟末靺鞨 D.南诏 1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4.唐朝时,有外国商人在拜见一位唐朝官员时,能透过官员身上的五件丝绸衣服看见他身上的痣,这说明 A.这位官员很冷 B.唐朝的丝织技术粗糙 C.这位官员很富有 D.唐朝的丝织技术高超 15.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农民制造的 ①②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