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卷 第24期 -7-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21.003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syndromes

黎文艳1 丁红平2(1. 荆门市五三何集润和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2.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24-0007-02 证型:IGB

【摘 要】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有多种,其中“方-病-人”模式与“六经-方证”模式颇受医家欢迎。通过对这两种模式基本

内容、流程及价值的阐述,指出二者发展、创新了运用经方的思路,现正为越来越多的医家学习、研究与运用。

【关键词】辨识方证;运用经方;思路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syndromes. Among them, the model of“Formula Syndrome-disease-people”and the model of“six meridians- Formula Syndrome”are quite popular with doctors. Through expounding the basic content, process and value of the two models, it points out that they have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the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and now more and more doctors are learning,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the models.

【Keywords】Identifying Formula Syndrome;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Thinking

辨方证是临证时医家思考过程的一部分,始于运用望闻问切等方式采集信息,止于确定方证。方证,即以方为名的证,是安全而且有效使用某方的证据。经方,主要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还包括了组方严谨、方证清晰、疗效确切的后世经典方及经验方。开启辨方证用经方之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经方方证,而且要求遵循一定的思路。目前有两种思路模式颇受经方医家欢迎,本文试谈笔者对二者基本内容、流程及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并作简要点评。

1 “方-病-人”模式

1.1基本内容

该模式由黄煌教授创立。“方”是指方证,由方的适应症、“人”与“病”三个方面构成。方的适应症,即方的主治。“人”是对体型体貌、脸型肤色、肌肉筋骨、腹征腿征、舌象脉象、精神心理行为,以及好发的疾病等体质特征的概括,而且直接用方药来描述“人”,称之为“某方体质”“某药体质”,如“小柴胡汤体质”“桂枝体质”。“病”既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也包括中医学所称的病名。临证时,主要依据方的适应症、“人”与“病”来辨识方证。但“病”与“人”在方剂选取中的分量有所侧重,有时需以方治病,有时需以方治人,有时既要治病又要治人。

1.2 流程

运用该模式时,首先要重视对“人”客观信息的采集,如眼神肤色、体型体貌、咽腹腿征、肌肉松紧等。其次要重视对“病”的信息采集,如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论、疾病诊断、治疗经过等。思考时,须反复揣摩方与其适应症、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若方的适应症清晰、完整,则较易确定方证。若其适应症不清晰、不完整,或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不妨考察体质。如患者形体肥壮,颈部粗短,胸骨下角呈钝角,两胁下或腹部按之压痛或有抵抗感,为大柴胡汤体质,开出大柴胡汤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若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来势急骤,可从疾病切入,明确了诊断,选方的方向就比较清晰了。如代谢综合征,多见五苓散证。

1.3价值

着眼于经方服务现代人,着眼于方证的客观化,该模式融合方的适应症、体质特征以及疾病谱。其价值在于深化了对方证与体质、方证与疾病、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丰富了方证的内涵,拓展了辨方证的切入点,即辨方证除可从方的适应症入手外,亦可从体质特征、从疾病谱入手。

2 “六经-方证”模式

2.1基本内容

该模式由胡希恕先生创立,弟子冯世纶教授等发展与完善。六经源于八纲,八纲源于神农时代。仲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依据丰富的临床实践,于八纲表里病位之外,开创性地提出“半表半里”的病位概念,形成三层病位观,并且认为每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类属性(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由此构建了六经方证辨证体系。六经的实质是机体对疾病的六种基本反应方式,而经方方证是对六经的深化与细化。所以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为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与内容。其内涵还包括辨水湿痰饮、瘀血、食积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津液的盈亏。 2.2流程

临证时,首先要全面采集信息。其次要善于抓住主症、分析诸症,分辨疾病的病位,或在表、或在里、或在半表半里,

-8-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4 V ol.(6) No.24

继而鉴别阴阳属性,至此疾病的六经归属已明确。在胡老学术体系中,表阴证为少阴病,表阳证为太阳病,里阴证为太阴病,里阳证为阳明病,半表半里阴证为厥阴病,半表半里阳证为少阳病。最后,在六经已定的前提下,进行寒热虚实的判断,再参合兼夹的病理因素的部位、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反复推敲疑似、易混方证,最终确定最恰当的方证。

2.3价值

以八纲来阐释六经,用六经来统摄、归类方证,并指导方证应用,推崇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这是胡老学术体系的核心与精髓。其思维过程具有条分缕析、层层推进的特点。其价值在于找到了一条严谨而又快捷的运用经方之法。

3 点 评

在用经方上,“方-病-人”模式更多立足于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融,展现了辨方证途径的多样性和过程的客观性,可让医家较好地避免“医者,意也”的臆测与偏差;“六经-方证”模式更多根植于传统中医,体现了辨方证过程的严谨性与精细化----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细致入微。

这两种思路均不同于以脏腑经络辨证指导经方运用的传统思路,前者更看重客观依据,后者更重视六经病机。所以二者无疑是对经方运用思路的发展与创新。虽创立较晚,却在当代中医界呈现出日益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黎文艳(1970-),女,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

丁红平(1979-),男,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经方方证及其临床应用。

编辑:赵聪编号:EB-14063015 (修回:2014-07-10)

将经验作为临床研究的突破口让经验和实用技术为临床服务

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

中华中医药学会:

你会中会报[2009]043号文收悉。经研究,同意创办《中医临床研究》杂志,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5895/R,半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出版单位为《中医临床研究》编辑部。本刊宗旨及业务范围为: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摘自关于同意创办《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的批复(新闻出版总署文件·新出审字[2009]390号)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作者:黎文艳, 丁红平

作者单位:黎文艳(荆门市五三何集润和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丁红平(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430070)

刊名:

中医临床研究

英文刊名: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14(2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6e17851570.html,/Periodical_zylcyj201424004.aspx

黄煌--我最常用的16首经方

黄煌--我最常用的16首经方 I导读:最无奈的不是我们面对疾病不知道处方,而是 那个方剂我们明明会背,却不知道他就是解开疾病的那把锁。总是似曾相识,却一直不得其要领,以下16首是临床常用 的经方,黄教授以自己临床经验为例,对其所治疗病症都做了全面的解析,看了这篇文章,小编对这16首方剂有了新 的认识。我常用的几张经方作者/黄煌 我的材料已经发给了大家,就是把我运用经方的经验归纳了一下,想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们的大智慧。这个经方了不得,说到能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发明创造,中医中药应该算一个,而其中的经方更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它也是我们中医院校的宝贝。很多人研究经方都喜欢搞纯理论或极纯粹的实验研究,这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以整理其应用经验作为基础,这些经验历经几千年,非常宝贵,把它们清楚、有序的整理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这也应该是大家运用经方经验交流的重点所在。所以我还不能完全按照发给大家的讲义来讲,我抽取了经方运用经验其中的二十多条跟大家分享。首先讲第1条,大柴胡汤证。 一、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心下按之满痛者”的必用方,我把这个意思抽出

来,希望大家记住。大柴胡汤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多,像胰腺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胆道感染等等我都会用。但是我并不是盲目的用,张仲景是怎么说的?“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也,当下之,大柴胡汤主之。”现在很多中医没有触诊,也不摸脉,就靠问诊,从头问到尾。张仲景当时看病要摸肚子,那个人痛得不得了,一摸肚子,发现上腹部“按之满痛”,这时就用大柴胡汤,非常有效。所以我们在用大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躺下来,再按一按他的上腹部。当我们医生手指存一种抵抗感,患者感到疼痛,甚至拒按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反过来如果肚子软软的,像按在棉花枕头上一样,我们使用大柴胡汤就要注意了。有时候中医是非常简单的,并不复杂。古代有很多技术因为简单所以要保密,要故意把它玄化,不能让你轻易学到,如果方法过于复杂也不需要保密的。所以张仲景用大柴胡汤就有这个诀窍。我在临床上就按照这个诀窍用,例如说现在得个胰腺炎3万、5万医疗费是小事,多的甚至几十万。但是古代的治疗就是用大柴胡汤,很有效。有一个青年人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有时一年要住几次院,痛苦不堪。后来经人介绍到我这里,我一摸肚子绷绷紧,人也非常壮实,舌苔厚腻。我用的就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枳壳、赤芍、白芍、大黄、姜、枣,就这几味药,吃下去原来的腹胀就没有了,嗳气、腹痛、大便

经方两步曲:10类方证 + 50味药证

经方两步曲:10类方证+50味药证! 一、10类方证 一:桂枝类方 (1)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冷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脉象沉迟舌质淡。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二、麻黄类方 (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经方100首

1、甘草汤:生甘草6~10g。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分二次服。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2~24 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大黄12~24g、甘草3~6g。水煎服,分二次服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炙甘草6~12g、麻黄12~24g。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炙甘草。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11、小建中汤:桂枝6~15g、芍药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饴糖适量。将五味药水煎,滤出药汁,加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每日三次。1.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2.舌质嫩苔少,脉弦细。 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0~15g、芍药15~2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龙骨15~20g、牡蛎20~30g。水煎服,日三次。1.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2.自汗、盗汗。3.脉浮大而无力,舌质嫩红、苔少。 13、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12~30g、桂枝10~15g、白术10~15g、炙甘草3~6g。水煎,温服,每日三次。1.心下动悸、或气上冲胸、或眩晕。2.腹部软弱而胸胁部胀满、胃内有振水声。3.小便不利、浮肿倾向。4.舌体胖大、苔白滑。 14、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20~30g、桂枝10~15g、炙甘草3~6g、大枣15枚。水煎温服,每日三次。1.脐下悸动,或胸中窒闷不畅、心悸,或腹中痛。2.眩晕、呕吐,或小便不利、胃内有振水声。3.少腹部拘急,舌淡胖,苔白滑。 15、茯苓桂桂五味甘草汤:茯苓12~30g、桂枝12~30g、甘草6~10g、五味子10~15g。以水1600ml,煎取600ml,每次服200ml。1.咳嗽、气喘,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头眩心悸。2.自汗出,面色潮红,或手足厥冷。3.舌质淡,苔白滑。 16、五苓散:猪苓10~20g、泽泻15~30g、白术10~20g、茯苓15~30g,桂枝6~12g。水煎服,分三次。 1.小便不利,口渴多饮,发热,有浮肿倾向。2.水入即吐、泄泻、头晕、头痛。3.舌淡润,苔薄白或滑,脉浮或弦。 17、防己黄芪汤:黄芪20~60g、防己12~30g、白术10~20g、甘草3~6g、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二次。1.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2.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 18、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0~158、桂枝10~1g、白芍10—15 g、生姜20—30g、大枣12枚。水煎服,每日3次。1.肢体无力沉重,活动不灵,麻木不仁,酸痛,或肌肉萎缩。2.浮肿,自汗,恶风;舌质暗淡。 19、黄芪白芍桂枝苦酒汤:黄芪30~100g、桂枝10~20g、芍药10~20g、米醋30~100ml。米醋

经方100首方证汇总

甘草汤 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桔梗汤 组成用法:桔梗3-6g、生甘草6-12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芍药甘草汤 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桂枝甘草汤 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甘草干姜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大黄甘草汤 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干。 2.舌红苔黄,脉滑数。 甘草麻黄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6-l2g、麻黄12-24g。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半夏散及汤 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甘麦大枣汤 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60g、大枣10枚。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桂枝汤 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小建中汤 组成用法:桂枝6-15g、芍药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怡糖适量。将五味药水煎,滤出药汁,加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每日三次。方证:1.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

经方100首方证解答

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g 、生甘草6-12g ,水煎服,分二次服用。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 、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方证:1. 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 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 24g 、炙甘草6-12g ,水煎服,一次顿服。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甘草干姜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大黄甘草汤 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水煎服,分二次服。方证:1. 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干。 2. 舌红苔黄,脉滑数。甘草麻黄汤组成用法:炙甘草6-l2g 、麻黄12-24g 。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半夏散及汤 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甘麦大枣汤 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60g、大枣10枚。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桂枝汤 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 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 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 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小建中汤 组成用法:桂枝6-15g、芍药15-3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怡糖适量。将五味药水煎,滤出药汁,加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每日三次。方证:1. 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 2. 舌质嫩苔少,脉弦细。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用法:桂枝10-15g、芍药15- 20g、甘草5-10g、生姜10g、大枣12枚、龙骨15- 20g、牡蛎20-30g。水煎服,日三次。 方证:1. 胸腹动悸、易惊、失眠多梦。 2. 自汗、盗汗。 3. 脉浮大而无力,舌质嫩红、苔少。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组成用法:茯苓12-30g、桂枝10-15g、白术10-15g、炙甘草3-6g。水煎,温服, 每日三次。 方证:1. 心下动悸、或气上冲胸、或眩晕。 2. 腹部软弱而胸胁部胀满、胃内有振水声。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刘渡舟伤寒论50个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50个经方+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姜枣+桑白皮连翘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干姜辛味)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白虎汤/石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石膏+桂甘枣)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姜夏+厚朴)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酸枣仁汤(川芎甘草+酸枣仁知母茯苓) 猪苓汤(滑石+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 射干麻黄汤(麻黄 +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半夏汤(夏姜)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下焦泽泻汤(泽泻白术)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 桂枝茯苓丸/桃仁(茯苓+桂枝+芍药丹皮桃仁) 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夏姜)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代赭石)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附子)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与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与营卫解肌表。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与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就是其应。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汇总

————————————————————————————————作者:————————————————————————————————日期: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经方中医刘卫红08.01 06:50阅读481原创2016-07-30 黄煌经方医学论坛【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四逆散作者:黄煌 编排:胡廷峰********************************************四逆散【组成用法】柴胡6~10g、芍药6~30g、炒枳实6~10g、甘草(炙)6~10g。水煎,分三次温服。【方证】1.柴胡证,或对疼痛敏感,经常手冷,对寒冷气温敏感,易紧张及肌肉痉挛的柴胡体质。2.胸胁苦满疼痛、腹痛、腹胀、两胁下满实,胸膈挛急或积聚,腹直肌拘急,如棒状样紧张。3.脉弦,舌质坚老而暗,或舌有紫点。【现代应用】1以痉挛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异型增生、顽固性腹痛、过敏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痢疾、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胰腺炎、泌尿系结石、痛经等伴有手足冷、脉弦者。2以胃—肠动力低下、腹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饮食积滞性腹痛、十二指肠壅积症等。3以精神紧张或遇紧张则加重的疾病。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心因性阳痿、神经官能症、冠心病,梅核气,情绪性腹泻、女性急迫性尿失禁、遗尿、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4以分泌物、代谢物排出不畅为特点的疾病。如鼻窦炎、急性乳腺炎、

输卵管不通、阑尾周围脓肿、肝郁气滞的便秘或下利不爽等。5其他方面,如月经不调、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腰腿痛(注意!)、神经性头痛(注意!)、三叉神经痛(注意!)、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肝炎、过敏性鼻炎(注意!)、皮炎、小儿高热肢厥、流行性出血热的低血压休克期等均有用四逆散的报道。【经验参考】本方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难以尽述,几乎各系统的疾病,均有使用的可能。据载,日本汉医和田家治杂病100人,有50~60人用此方加减,足见应用之广。在此,编者介绍几则个人的临床治验以供读者参考。1曾治一周姓患者,新婚数日来诊,诉阳痿不举。观其面色无华,形体羸瘦,若按一般辨证,当属虚证,可能会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当时为观察四逆散之功效,投原方而未作加减,不料却有非常之效。2治张某,八旬高龄,突发小便失禁半月,多方诊治不效,欲行手术探查,患者及家属不从,转我院,邀余诊治,观其虽年事颇高,但无虚羸之象,非肺肾气虚之证,乃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所致,用四逆散加乌药,数剂而愈。3治潘某,胃胀多年,餐后脘胀,每于下雨前数日尤胀甚,戏称自己可以作天气预报,中西药调治不效。询其脘胀连及两胁,拟四逆散合平胃散,数剂而安。4田某,胃脘隐痛嘈杂多年,胃镜示重度糜烂性胃炎,吾曾屡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效不甚理想,后思其人平素多愁善感,思绪不定,有柴胡证的表达,于是投四逆散合平胃散,

经方100首汇总

1、甘草汤:生甘草6~10g。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分二次服。四肢骨骼 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2~24 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大黄12~24g、甘草3~6g。水煎服,分二次服1.食已即吐,或 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炙甘草6~12g、麻黄12~24g。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炙甘草。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腹诊方法与经方应用.ppt

腹诊方法与经方应用.ppt 《伤寒论》《金匮要略》腹诊证象描述心下部位:心下濡心下痞心下痞,按之濡心下痞硬心下痞坚心下痞鞕而满心下续坚满按之心下满痛心下满微痛心下满而鞕痛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心下支结心下悸《伤寒论》《金匮要略》腹诊证象描述胸胁部位: 胸胁苦满胸胁逆满胸胁支满 胸胁烦满胸胁下满胸胁满微结胸下结鞕胁下痞鞕胁下鞕满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伤寒论》《金匮要略》腹诊证象描述腹、少腹、脐下等部位:腹濡腹满腹微满腹胀满腹满痛腹中痛腹中急痛苦里急虚劳里急少腹满少腹硬少腹当硬满膀胱急,少腹满少腹满如敦状内拘急少腹拘急腹皮急,按之濡少腹里急,腹满少腹急结少腹坚痛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脐下悸脐下有悸如果从腹诊角度来考察,上述腹证的一部分属于患者自觉,但更多更重要的是医者诊察的他觉,或者是自他共觉(援引自龙野一雄著《汉方入门讲座》)。 其中包括性质、形状、程度、范围等丰富的内容,每一个描述用语均呈现出具有特点的一种“腹象” ,几乎不能互相

代替使用。并且,显然,这些腹诊证候也不能用概念定义的方式来表示,只能在描述中把握特征、形成“腹象”,以“触联”证治的对应与联系。1,腹壁汗出将手掌轻抵腹壁察看有无汗出。稀薄零落的汗出,在表之气、血衰弱状态时容易出现。桂枝汤、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剂的适应证的患者多见此种汗出。 发粘的汗液多为里热所致。麻杏甘石汤、白虎汤、大承气汤等适应证的患者多见此种汗出。2,腹壁的皮肤温腹 壁皮肤有无汗出,有时也会与穿衣多少有关,但若将手掌置于同一部位数秒间却能够得知皮肤温度的异常。人参汤和吴茱萸汤等方剂用于太阴病期心下痞鞕型患者,此型病例在心下痞鞕的同时心窝部皮肤温低下者并不少见。当归芍药散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方剂适用于太阴病期瘀血型病例,在这些病例中,亦多见脐旁部和回盲部处皮温低下者。使用金匮肾气丸和济生肾气丸的病例中,有时出现脐下部皮肤温低下同时伴有小腹不仁。3,肠蠕动亢进的有无在适宜于大建中汤的病例中,有时通过菲薄的腹壁可以看见消化道咕噜咕噜地蠕动。将手掌稍置于腹壁上时,可以感到消化道内气体的活动及伴随的蠕动亢进。出现此种症候的场合,则提示于少阳病期使用半夏泻心汤,太阴病期使用大建中汤等。4,胃肠气体的多少通过腹壁叩诊,可以判断腹腔内气体的多少。结肠的肝区部和脾区部气体多的场合,多为

经方愈病之理是方证对应

经方愈病之理是方证对应 经方愈病之理是方证对应 按语 壹 “方证对应(方证相对、方证相应)”是经方医学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近日《中国中医药报》组织专栏展开了对“方证对应”这一专题较为集中、深入而又不失激烈的探讨。在冯老指导下,我们跟诊团也在思考、讨论和分享这一话题,并结合既往有关材料,做了一次初步的座谈总结。今天与各位同仁分享的是冯老2010年在首届全国经方论坛上的主题报告, 比较完整的论述了“经方愈病之理是方证对应”这一核心议题,原文标题是“经方愈病之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经方愈病之理 冯世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100029) 中医是否是科学?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都在争论。正如梁 启超曾问:“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中医有效,但谁能把治好病的道理说清楚呢?第一个回答者是陈独秀,他说这是“因为中医不知道科学,没有解剖学,也没有进行药物分析,细菌和病毒传染也没听说过”。陈独秀的回答隐含了什么呢?中医不科学。接下来胡适有句名言:“病

因、病理、病位构成了疾病分类的三要素,西医能说清楚人得了什么病,即使治不好,西医也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病,就是说不清楚得了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这种思潮影响甚远,至今仍在传播。这些大人物所以产生错误的观点,主要是崇洋学而忘祖训,或未知老子《道德经》所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医能治愈疾病,当然是有其理论指导,有其科学道理,经方更有其愈病之理。 一、经方源自远古科学 1、经方的理论并非来自《内经》: 对经方的理论来源,亦存有争论,主要原因之一,是李心机教授所指出的“《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其主要因《伤寒论》序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字,而误导后世认为《伤寒论》的理论来自《内经》。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杨绍伊、胡希恕、钱超尘、李茂如等考证,认为23字是王叔和加入,开启扭转误读传统。同时众多经方家,通过仔细研究《伤寒论》原文,认识到《伤寒论》的六经、主要理论与《内经》不同,如宋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宋刻《伤寒论》序写到:“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本草之经”;章太炎指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并认为“柯氏《论翼》谓经为径界,然仲景本未直用经字;太阳等六篇,并不加经字,犹曰:太阳部、阳明部

《伤寒论》腹诊研究

《伤寒论》腹诊研究 -------------------------------------------------------------------------------- https://www.doczj.com/doc/6e17851570.html, 2001年7月21日杏林梦晓 《伤寒论》中之腹诊,内容丰富,其意义不仅限于寒热虚实之辨别,更着眼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之趋势,具有重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其理论渊源,一是汉末战乱时期胃肠疾病的多发,促使仲景十分重视腹诊研究;一是汉以前医家丰富的腹诊经验总结。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医整体观念,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是也。胸腹者,脏腑之外廓也。五脏六腑,无所不包,而人身之疾病,多以脏腑为主宰。以胸腹胁肋与脏腑经络之生理联系,必能反映内在脏腑疾病之病因病机,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一.腹诊的范围界定 腹诊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观察胸腹部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而尤以切诊为其重点。 就其诊察范围而言,腹诊并不局限于腹部,而同时包括胸部,即凡身体躯干部之前侧,皆属腹诊诊察之范畴。故有关腹诊的症象,常统称为胸腹症象。 据《伤寒论》所述,其腹诊所涉部位,主要包括胸、胸下、心下、胸胁、胁下、腹、脐、少腹等。 胸胁部位,包括前胸与两侧胁部,其位对应于胸廓肋骨所包之处,内含心肺肝胆,又为三焦分部。 心下部位,剑突下之中上腹部,即鸠尾至中脘部位,横膈、脾胃、肝胆、肠道,是其四维也。更确切地讲,其体表定位当为: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锁骨中线与肋弓缘交叉点而形成的一等边三角形区域。其有言“胸下”者,实亦心下之部也。 大腹部位,相当于两肋下缘连线至两髂上缘连线之间所属分部,以脐为其中心,为脾胃之居处。 少腹部位,仲景所论是概言小腹部位,即两髂上缘连线以下至盆腔前缘以上部位,膀胱、小肠、胞宫等寄寓其中,肾肝冲任诸脉循行其地。 以上是概论其分部也,若细析之,则有脐周、胁下、胁里等具体部位,是由整体而及局部、由局部而推整体者,医者应予灵活看待,不宜拘泥其辞。 二.腹证的主要表现 腹证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症状与体征两类,大要包括胀满、疼痛、濡硬、动悸、肿块等。属自觉症状者,问询乃知;属他觉体征者,望切乃得。是故胸腹症象之诊察,仍不离四诊手段。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卷 第24期 -7-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21.003 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syndromes 黎文艳1 丁红平2(1. 荆门市五三何集润和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2.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24-0007-02 证型:IGB 【摘 要】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有多种,其中“方-病-人”模式与“六经-方证”模式颇受医家欢迎。通过对这两种模式基本 内容、流程及价值的阐述,指出二者发展、创新了运用经方的思路,现正为越来越多的医家学习、研究与运用。 【关键词】辨识方证;运用经方;思路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by identifying corresponding syndromes. Among them, the model of“Formula Syndrome-disease-people”and the model of“six meridians- Formula Syndrome”are quite popular with doctors. Through expounding the basic content, process and value of the two models, it points out that they have developed and innovated the thinkings of 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and now more and more doctors are learning,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the models. 【Keywords】Identifying Formula Syndrome;Apply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s;Thinking 辨方证是临证时医家思考过程的一部分,始于运用望闻问切等方式采集信息,止于确定方证。方证,即以方为名的证,是安全而且有效使用某方的证据。经方,主要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还包括了组方严谨、方证清晰、疗效确切的后世经典方及经验方。开启辨方证用经方之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经方方证,而且要求遵循一定的思路。目前有两种思路模式颇受经方医家欢迎,本文试谈笔者对二者基本内容、流程及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并作简要点评。 1 “方-病-人”模式 1.1基本内容 该模式由黄煌教授创立。“方”是指方证,由方的适应症、“人”与“病”三个方面构成。方的适应症,即方的主治。“人”是对体型体貌、脸型肤色、肌肉筋骨、腹征腿征、舌象脉象、精神心理行为,以及好发的疾病等体质特征的概括,而且直接用方药来描述“人”,称之为“某方体质”“某药体质”,如“小柴胡汤体质”“桂枝体质”。“病”既包括现代医学诊断的疾病,也包括中医学所称的病名。临证时,主要依据方的适应症、“人”与“病”来辨识方证。但“病”与“人”在方剂选取中的分量有所侧重,有时需以方治病,有时需以方治人,有时既要治病又要治人。 1.2 流程 运用该模式时,首先要重视对“人”客观信息的采集,如眼神肤色、体型体貌、咽腹腿征、肌肉松紧等。其次要重视对“病”的信息采集,如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论、疾病诊断、治疗经过等。思考时,须反复揣摩方与其适应症、与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若方的适应症清晰、完整,则较易确定方证。若其适应症不清晰、不完整,或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不妨考察体质。如患者形体肥壮,颈部粗短,胸骨下角呈钝角,两胁下或腹部按之压痛或有抵抗感,为大柴胡汤体质,开出大柴胡汤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若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来势急骤,可从疾病切入,明确了诊断,选方的方向就比较清晰了。如代谢综合征,多见五苓散证。 1.3价值 着眼于经方服务现代人,着眼于方证的客观化,该模式融合方的适应症、体质特征以及疾病谱。其价值在于深化了对方证与体质、方证与疾病、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丰富了方证的内涵,拓展了辨方证的切入点,即辨方证除可从方的适应症入手外,亦可从体质特征、从疾病谱入手。 2 “六经-方证”模式 2.1基本内容 该模式由胡希恕先生创立,弟子冯世纶教授等发展与完善。六经源于八纲,八纲源于神农时代。仲景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依据丰富的临床实践,于八纲表里病位之外,开创性地提出“半表半里”的病位概念,形成三层病位观,并且认为每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类属性(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由此构建了六经方证辨证体系。六经的实质是机体对疾病的六种基本反应方式,而经方方证是对六经的深化与细化。所以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为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与内容。其内涵还包括辨水湿痰饮、瘀血、食积等病理因素,以及气血津液的盈亏。 2.2流程 临证时,首先要全面采集信息。其次要善于抓住主症、分析诸症,分辨疾病的病位,或在表、或在里、或在半表半里,

最常用的50个经方方证

民间中医中医瑰宝苑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三 李昌源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 如何万里挑一辨方证 最常用的50個經方方證 (几乎每天都遇到) 重要说明:本资料由师承班—彭鸿杨根据刘观涛师兄提出的最常用的50个经方,参考冯世纶老师等人编著的《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录入;由于手头资料有限只抄录26方证,其余方证希有志之士补充完善。供大家参考学习。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用法】水煎温服。服已须臾,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以棉被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病证犹在者,更作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是胃气不振,津血有伤所致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 弱者,谓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即轻取则浮,重按则弱也。阳浮者热自发。谓脉阳浮,为发热的脉应。阴弱者汗自出,谓脉阴弱,为汗出的脉应。啬啬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