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教学设计

第二十一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主要内容:

本章从实际问题出发,认识用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用方差和标准差刻画一组数据相对于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国用一个数刻画一组数据某一方面的特征,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概貌,这是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推断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平均数在数据通信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意义,会根据所给信息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方差、标准差刻画一组数据通信的波动大小,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统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根据各种统计数据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能理解与应用标准差。

教学难点:对“权”的理解;理解标准差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等。

课时安排: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⑵能利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⑶要具体情境中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体会“权”的意义,知道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的过程,能利用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互助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加权平均数的原理。

教学方法: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算术平均数的意义

一、复习引入:

1、解决一些与不确定现象有关的问题,常常离不开收集和分析数据,数据是我们思考的基础.那么,有了一组数据以后,怎样表达和概括这一组数据呢?能否找到某些指标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呢?

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算术平均数经常就被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问:怎样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表21.1.1给出了某户居民2005年下半年的电话费用,请你帮这户居民算一算:平均每月花费了多少元电话费?

表21.1.1某户居民2005年7—12月电话费用统计表

二、探索新知:

㈠、例1、植树节到了,某单位组织职工开

展植树竞赛,图21.1.1反映的是植树量与人数之

间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

(1)总共植树多少棵?

(2)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注意:第一,要看清坐标表示的意义,这里

图2.1.1植树人数统计图

横坐标表示每人种了几棵树,纵坐标表示人数;

第二,要理解每个矩形的意义:左起第1个矩形

表示有8个人,每人种了3棵树;最后一个矩形表示有3个人,每人种了7棵树。

问:有几个人种的树最多?每个人种了多少棵树?

解:(1)3×8+4×1+5×10+6×8+7×3+8×1=155,

所以,总共植树155棵.

(2)

5

1

381018155

=+++++

所以,平均每人植树5棵.

思考:你发现植树总量、植树量的平均数和人数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了吗?

植树总量=植树量的平均数×人数

㈡、1.讲解例2:丁丁所在的初二(1)班共有学生40人.图21.1.2是该校初二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分布情况.

(1)、请计算该校初二年级每班平均人数; (2)、请计算各班学生人数,并绘制条形统计图. 解(1)、40÷20%=200(人),200÷5=40(人),所以,该校初二年级每班平均40人.

(2)、(1)班: 200×20%=40(人);

(2)班: 200×23%=46(人); (3)班: 200×22%=44(人); (4)班: 200×17%=34(人); (5)班: 200×18%=36(人).

可以绘制如图21.1.3(a )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该校初二年级各个班级的人数情况:

2.思考:如图21.1.3(b ),在你所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中画出一条代表平均人数40的水平线.图中代表各班人数的五个条形,有的位于这条线的上方,有的位于它的下方.想一想,水平线上方超出部分之和与下方不足部分之和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3.总结:因为平均数是40,如果把超出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那么它们之和应该为零。

三、随堂练习:课本130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1、怎样看各种图与表;2、初步理解“权”在平均数中的意义。

图21.1.3(b )某校初二年级各班人数统计图

图21.1.3(a )某校初二年级各班人数统计图

五、作业布置:课本138页习题21.1第3、4题

第二课时用计算器求算术平均数

一、复习引入:

当数据个数很多时,用计算器计算算术平均数显得非常简便.我们只要按照指定的顺序按键,便可得到计算结果.

二、探究新知:

(一)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以前面某户居民2005年7—12月电话费这组数据为例,按键顺序如下:ON,打开计算器;

1、

MODE21,启动统计计算功能;

2、

75.8=45=……45.9=AC,输入所有数据;

3、

SHIFT1(STA T)52=,计算出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4、

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计算器使用说明书动手试一试,怎样修改已经输入的数据,怎样简便地输入多个相同数据.

(二)计算器使用提示:

不同型号的计算器按钮的标识不一样,使用方法应以说明书为准。

三、随堂练习:课本131页练习第1、2题

练习

1试用计算器算出以下各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1)5,5,6,6,6,7,8,8,8,8;

(2)2578,364,98,46523;

(3)41,32,53,43,56,26,37,58,69,15.

2有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等于7,参考上题计算算术平均数获得的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举出一个反例:

(1)如果这组数据共有三个,且其中一个大于7,那么必有一个小于7;

(2)如果这组数据共有四个,且其中两个小于7,那么必有两个大于7.

四、作业布置:课本138页习题21.1第1题

第三课时 加权平均数

一、复习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平均数打交道,但有时发现以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适用.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例如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作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图21.1.4),考试成绩更为重

要.这样如果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为70分,考试成绩为 90 分,那么

他的学期总评成绩就应该为:

70×40%+90×60%=82(分). 二、新知探究:

(一)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一般来说,由于各个指标在总结果中占有不同的重要性,因而会被赋予不同的权重,上例中的40%与60%就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在学期总评成绩中的权重,最后计算得到的学期总评成绩82分就是上述两个成绩的加权平均数(weighted mean ).

试一试仿照上题解决下面问题:

小青在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 测验一得89分,测验二得78分,测验三得 85 分,期中考试得90分,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图21.1.5所显示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的权重,那么小青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多少分? (89+78+85)×10%+90×30%+87×60%=87.6(分)

(二)例析:

例3、某公司对应聘者A 、B 、C 、D 进行面试,并按三个方面给应聘者打分,最后打分结果如表21.1.2所示.如果你是人事主管,会录用哪一位应聘者?

表21.1.2四位应聘者的面试成绩

分析:

甲同学说: 看谁的总分高就录用谁.通过计算可以发现D 的总分最高,应被录用. 这时乙同学说: 我有不同意见.三个方面满分都是20分,但按理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应该有所不同,比如专业知识就应该比仪表形象更重要.

讨论:假设上述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6∶3∶1(如图21.1.6),那么应该录用谁呢?

解:因为6∶3∶1=60%∶30%∶10%,所以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与仪表形象这三个方面的权重分别是60%、30%与10%.

这样A 的最后得分为

14×60%+18×30%+12×10%=15.

图21.1.4

图21.1.5

请你根据这样的权重要求,继续算出另三位应聘者的最后得分.从你的计算结果看,谁应被录用?

思考:1、如果这三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10∶7∶3,此时哪个方面的权重最大?哪一位应被录用呢?

同学们计算后会发观,4个人的分数全改变了,得最高分的人也改变了,通过这一题要让大家领会:权重的选择既要符合客观条件,又要带有人为因素。

2、商店里有两种苹果,一种单价为3.50元/千克,另一种单价为4元/千克.如果妈妈各买了2千克,那么妈妈所买苹果的平均价格为(3.50+4)÷2=3.75元/千克,这种算法对吗?为什么?

如果妈妈买了单价为3.50元/千克的苹果1千克,单价为4元/千克的苹果3千克,那么这种算法对吗?为什么?

例4、一架电梯的最大载重是1000千克.现有13位“重量级”的乘客要搭乘电梯,已知其中11位先生的平均体重是80千克,2位女士的平均体重是70千克.请问他们能否一起安全地搭乘这架电梯?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解:11位先生的总体重=80×11=880(千克).

2位女士的总体重=70×2=140(千克).

13位乘客的总体重=880+140=1020(千克).

因为总体重超过了电梯的最大载重,所以他们不能一起安全地搭乘.

13位乘客的平均体重=1020÷13≈78.5(千克).

总结:这是一个已知两个平均数再求总平均数的问题,解这类问题一般不能采取“相加除以2”的平均化策略,因为两个方面的权重常常不相等。

三、随堂练习:

1、一家小吃店原有三个品种的馄饨,其中菜馅馄饨售价为3元/碗,鸡蛋馅馄饨售价为4元/碗,肉馅馄饨售价为5元/碗.每碗有10个馄饨.该店新增了混合馄饨,每碗3个菜馅的、3个鸡蛋馅的、4个肉馅的.算一算,混合馄饨每碗的定价该是多少?如果混合馄饨的定价是3.8元,你觉得三个品种的馄饨可以如何合理搭配?

2、某人在A商店买了2包饼干,单价是2.20元.走了没多远,看见B商店也有卖这种饼干的,每包1.80元,他又买了3包.请先估计一下他买5包饼干的平均价格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2元,然后再算出5包饼干的平均价格,看看你的估计对不对.

四、课堂小结:

1、要求同学们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权重的概念,并能计算加权平均。

2、要求同学们在实际应用中懂得加权平均的应用场合。

五、作业布置:

课本138页习题21.1第5、6、7题

第四课时扇形统计图的制作

一、复习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和用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sector diagram)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实在本小节中的例2和例3都用到了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怎样制作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我们早已熟悉的一种表示数据的方式,但在小学和初中前几册的学习中均未涉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方法,所以,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有两个:读图和绘图。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扇形图的特点:

问题1:在某所医院的健康宣传栏里有一幅海报,如图21.1.7.显然,这样的统计图比文字更具有表现力.

请保护您的牙齿!

因为

牙齿一旦失去,不再拥有!

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人们失去牙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情况有没有不同?

图21.1.7的每个圆中所有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为多少?量一量,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多少?同一个扇形图中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与图上所标的相应百分比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因为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所以我们在表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份额时常常使用扇形统计图.

(二)、画扇形统计图:

问题2:2002年12月3日22点16分,从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大会上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当选为2010年世博会的东道主!选举由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在首轮投票中,中国以36票居第一,韩国28票,俄罗斯12票,墨西哥6票,波兰被淘汰;

在第二轮投票中,中国获38票,韩国34票,俄罗斯10票,墨西哥遭淘汰;

在第三轮投票中,中国获44票,韩国32票,俄罗斯被淘汰;

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中国以54票胜出.

怎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国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比?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扇形统计图(以此例中首轮投票的结果为例):

第1步,先算百分比:

中国的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比为:36÷89≈40.45%, 韩国的为31.46%,俄罗斯为13.48%,墨西哥为6.74%, 其他国家为7.87%, 第2步,计算圆心角:

如图21.1.8,中国的得票数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应为:360°×40.45%≈145.6°.…… 注:切忌将圆心角与百分比混淆,如误以为中心角为450的扇形在

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占45%的份额,在学习中应注意区分。

第3步,画扇形统计图:

按第2步计算出的圆心角度数将圆按比例分配即可画出扇形统计图。

你能将韩国、俄罗斯、墨西哥的该轮得票率补充在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中吗?

如果条件允许,请同学们回家借助计算机中的Excel 软件绘制这幅扇形统计图,看看是不是又快又好.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137页练习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1、扇形统计图的作法:

第一步,先计算百分比;第二步,计算圆心角;第三步,画扇形统计图。

2、在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中,请同学们千万不要将角度与百分比混淆,从而误把中心角当作扇形在统计图中所占份额。

五、作业布置:课本第138页习题21.1第2题。

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自己对数据做出的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避免机械的、片面的解释。 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的判断。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讲授法和训练法等。

图21.1.8首轮投

票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位数和众数

一、复习引入: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们又经常要求一些信息“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做出恰当的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叙述:“小明在班上是中等个儿”“男生的鞋子38码的占多数”,这些说法的含义是什么?人们是怎样作出这些判断的?在数学上能用平均数来描述它们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数据的代表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一组数据的代表,除了我们已学习过的平均数外,常用的还有中位数和众数。

二、探究新知:

(一)讲解例1、据中国气象局2001年8月23日8时预报,我国大陆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当日的最高气温(℃)如表21.2.1所示,请分别用平均数(此为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代表这31个城市当日最高气温这组数据.

解:(1)平均数:32+33+36+31+27+27+26+26+34+32+32+32+36+30+33+34+31+29+35+35+36+29+27+24+23+21+33+28+30+26+29=937,937÷31≈30.2.

所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平均数约为30.2℃.

(2)中位数:

如图21.2.1,将31个城市的气温数据按由低到高的顺序重新排列,用去掉两端逐步接近正中心的办法可以找出处在正中间位置的那个值,即中位数.

所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中位数是31℃.

图21.2.1

思考:如果是偶数个城市,那么用去掉两端逐步接近正中心的办法,最后也只剩下惟一一个没被划去的数据吗?如果是偶数个城市,那么最后就将剩下两个处在正中间的数,这时,为了公正起见,我们取这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3)众数:

如表21.2.2,统计每一气温在31个城市预报最高气温数据中出现的频数,可以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气温值,它就是众数.

由表21.2.2可知,这些城市当日预报最高气温的众数是32℃.

思考

若有两个气温(如29℃和32℃)的频数并列最多,那么怎样决定众数呢?

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不是取29℃和32℃这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众数,而是说这两个气温值都是众数.

我们可以把例1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如图21.2.2.

图21.2.2

小结:平均数是概括一组数据的一种常用指标,反映了这组数据中各数据的平均大小.中位数是概括一组数据的另一种指标,如果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即使有相等的数据也要全部参加排列),那么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恰有一样多的数据.众数告诉我们,这个值出现的次数最多.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一组数据,正因为如此,这三个指标都可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讲解例2、一名警察在高速公路上随机观察了6辆过往车辆,它们的车速分别为(单位:千米/时):66,57,71,54,69,58.那么,这6辆车车速的中位数和众数是什么呢?

解:将6辆车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得到54,57,58,66,69,71.位于正中间的数值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所以应取这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即中位数是

(58+66)÷2=62(千米/时).因为每辆车的速度都不一样,没有哪个车速出现的次数比别的多,所以这6辆车的速度没有众数.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143页练习第1、2题。

1、判断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等于最小值和最大值的算术平均数.()(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某商场进了一批苹果,每箱苹果质量约5千克.进入仓库前,从中随机抽出10箱检查,称得10箱苹果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4.8,5.0,5.1,4.8,4.9,4.8,5.1,

4.9,4.7,4.7.请指出这10箱苹果质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四、课堂小结:

1、把所有数据按大小顺序(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批数据的众数。

五、作业布置:课本第146页习题21.2第1、2题。

第二课时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

一、复习引入:

从前面的学习内容我们知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而且,它们互相之间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没有固定的大小关系.当它们不全相等的时候,就产生如何选用才恰当的问题了,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个同学之间互相比较成绩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讲解例3:八年级某班的教室里,三位同学正在为谁的数学成绩最好而争论,他们的5次数学成绩分别是:

小华:62,94,95,98,98;

小明:62,62,98,99,100;

小丽:40,62,85,99,99.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另两位同学好,你看呢?

分析:根据表21.2.3,小华说他的成绩平均数最高,所以他成绩最好;小明说应该比较中位数,他的成绩中位数最高;小丽则说应该比较众数,她是三人中成绩众数最高的人.

?

图21.2.3

从三人的测验分数对照图21.2.3我们可以看出小华的成绩最好,所以应该选用平均数各分成绩最合理。

2、例4: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发生了令人头痛的交通堵塞问题.你认为用过往车辆一天车速的平均数衡量某条交通主干道的路况合适吗?

分析:人们上、下班的时候是一天中道路最繁忙的两个时段,其他时段车流量明显减少,因此,如果用一天车速的平均数来衡量道路的路况,那么上、下班交通堵塞的问题就给掩盖了.所以,较为合理的是按道路繁忙的不同程度,将一天分为几个时段分别计算平均车速.

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原则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下面的几个例子也许能让你对它们了解得更深.

▲那边草地上有6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请想象一下是怎样年龄的6个人在玩游戏.

通常人们会想象是一群中学生在玩游戏,但是,如果是一个65岁的大娘领着5个5岁的孩子在玩游戏也是有可能的嘛!这是一个不适合用平均数而适合用众数或中位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例子,大娘的年龄把平均年龄一下子给抬上去了.

▲为筹备班级里的新年晚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终买什么水果,该由调查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决定呢?当然由众数决定,因为各种水果喜好人数的平均数或中位数都没什么意义.

▲八年级有4个班级,如果已知在一次测验中这4个班级每班的平均分,也知道各班级的学生人数,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整个年级的平均分,但是,如果已知的是每个班级的中位数或者众数,那么我们是没有办法得出整个年级的中位数或者众数的.请老师准备一根绳子.面对所有学生,捏住绳子的两端,将绳子拉直,请全班同学目测几秒钟后估计这根绳子的长度.

请全班同学设计和完成一张统计表和一张统计图,全面反映每个同学对这根绳子长度的估计值,计算出全班同学估计值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在全班同学估计值的基础上,请给出一个最后的估计值,作为全班集体对这根绳子长度的估计值.

最后,教师重新出示这根绳子,请学生代表当众用尺量出这根绳子的长度.这个测量值与全班同学目测的估计值接近吗?全班讨论一下比较的结果,为什么测量值与估计值相差不大或者相差较大.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146页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特征,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每位作为这一组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平均数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是最常用的指标。容易受到这组数据中的最大(小)

值的影响

中位数反映数据的“中等水平”,求中位数时应先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则正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反映数据的“多数水平”,一组数据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想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可计算其平均数;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往往关注其众数;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

五、作业布置:课本第146页习题21.2第3、4、5题

21.3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方差和标准差。

2、过程与方法: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方差、标准差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在复杂的关系中寻找问题关键所在的品质。

教学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记忆方差公式。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注重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要概括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么可以选用这些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那么如果我们要概括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又该选用什么量呢?现在我们以一个例子说明。

课本第150页问题1

表21.3.1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表21.3.1上海每日最高气温统计表(单位:℃)

2002年 13 13 12

9 11 16 12 10

4天的温度相对高些,有3天的温度相对低些,还有1天的温度相同.我们可以由此认为2002年2月下旬的气温总体上比2001年同期高吗?

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总体上没有什么差异呢?

图21.3.1是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绘成的折线图.

观察一下,你感觉它们有没有差异呢?把你通过观察得到的判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图(a )中折线波动的范围比较大——从6℃到22℃,图(b )中折线波动的范围则比较小——从9℃到16℃.

思 考:什么样的指标可以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

(一)极差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 ).

在图21.3.1中我们可以看出,图(a )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差距很大,相差16℃,也就是极差为16℃;图(b )中所有气温的极差为7℃,所以从图中看,总体上气温变化的范围不太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极差打交道.班级里个子最高的学生比个子最矮的学生高多少?家庭中年纪最大的长辈的年龄比年纪最小的孩子大多少?这些都是求极差的例子.

思 考:为什么说本章导图中的两个城市,一个“四季温差不大”,一个“四季分明”? (二)、方差与标准差

讲解课本问题2:

图21.3.2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

次测试成绩如表21.3.2所示.谁的成绩较为稳定?为什么?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体育项目测试成绩图

表21.3.2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两人测试成绩的平均值都是13分.从图21.3.2可以看到: 相比之下,小明的成绩大部分集中在13分附近,而小兵的成绩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较大.通常,如果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较小,我们就说它比较稳定.

思考:怎样的数能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

我们已经看出,小兵的测试成绩与平均值的偏差较大,而小明的较小.那么如何加以说明呢?可以直接将各数据与平均值的差进行累加吗?在表21.3.3中写出你的计算结果.

表21.3.3

通过计算,依据最后求和的结果可以比较两组数据围绕其平均值的波动情况吗?如果不行,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在表

21.3.4的红色格子中写上新的计算方案,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思考:如果一共进行了7次测试,小明因故缺席了两次,怎样比较谁的成绩更稳定?请将你的方法与数据填入表21.3.5中.

表21.3.5

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variance ).

我们通常用2

s 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用x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1

x 、

2

x 、…表示各

个原始数据.表21.3.2中小明5次测试成绩的方差的计算式就是

222222123451

[()()()()()]

5s x x x x x x x x x x =-+-+-+-+-

从方差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2

s 的数量单位与原数据的不一致了,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常常将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这就是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 计算可得:

小明5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兵5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如果能够利用计算器,就会大大提高效率.下面以计算2002年2月下旬的上海每日最高气温的标准差为例,按键顺序如下:

1 ON ,打开计算器;

2 MODE 21,启动统计计算功能;

3 13=13=……10=

AC ,输入所有数据;

4

SHIFT 1(STA T)53=,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154页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方法,要求同学们能熟练地求出这几个量。 五、作业布置:课本第155页习题21.3第1、2、3题。

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应用,用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立图、极差、方差与标准差来处理生活的数据,并做出决策,注意统计图表的选择,及对可能大小的分析等知识。

2.体验对知识梳理、总结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小组内交流知识结构(上一节布置回去的,对本章的知识进行疏理、并做出总结,可用文字、诗歌、列表、网络式图画等各种形式),然后选代表在全班上展示。

如:网络式:

二、概括

1、数据对我们了解所考察的对象非常重要,但过多的数据有时反而让我们无法把握,这时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制作形象的统计图表,对这组数据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二是计算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以这几个指标概括这组数据.当然,不是在所有问题中这三个指标都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某个指标没意义,自然不必计算.有了好的工具还要用得恰当,选取一组数据的代表要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适用范围.

2、对于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通过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反映数据的中心,与此同时,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求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方式来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计算方便,但只对极端值较为敏感;方差计算比较复杂,但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3、计算器和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将我们从繁杂的计算和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

三、例题

例1.下面是小涵一天的时间安排统计图,说说你从图

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用扇形统计图重新表示这些数据。

例2.已知一组数据:25,21,23,25,27,29,25,28,30, 29,26,24,25,27,26,22,24,25,26,28,列出这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例3.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1952年,人均GDP为125美元;1977年人均 GDP为1000美元;1993年,人均GDP为2000美元;1997的人均GDP为3000美元;2000年,人均GDP 为4180美元;2001年,人均GDP为4500美元。请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此组数据。

例4.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

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你说哪个机床加工的零件质量更稳定?

例5.从形状与大小相同的9张数字卡(1~9)中任意抽1张,将下列事件发生的机会从小到大在直线上排序,抽出的恰是:(1)不大于3的数;(2)不小于10的数;(3)奇数。

例6、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并规定:顾客每购买 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两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两次指针分别对准某两种颜色后,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一等奖

100元,二等奖50元,三等奖20元的购物券。请你用所学的知识,

为商场设计一个符合规定的转盘,并指出哪两种颜色可以获得一等奖;

哪两种颜色可以获得二等奖;哪两种颜色可以获得三等奖。

三、练习

课本第150页第151页复习题,第1、2、3、4题。

四、小结

本节主要是复习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

五、作业

课本第151页至153页复习题,第5、6(2)(3)、7、8、9、10、11题。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案和精彩片段对话

课题:24 风娃娃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使”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干什么。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车、得”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助、阵”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出个谜面:(出示课件 2)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 ? (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设计意图:猜谜语导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是怎样的)风是这样的神奇,你了解它吗?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风娃娃》。(板书课题 24风娃娃) 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出示课件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出示课件4) chē de yānɡ miáo hàn chǎnɡ shānɡ lù 车得秧苗汗场伤路Array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汗”,后鼻音“秧、场、伤”,翘舌音“车、场、伤”,边音“路”。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 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加一加:“氵”加“干”是“汗”;“亻”加“人”加“力”是“伤”,“?”加“各”是“路”。 换一换:“扬”减“扌”换“土”就是“场”。“映”减“日”换“禾”就是“秧”。“碍”减“石”换“彳”,就是“得”。 猜谜语:“花底离离弄日影”是“苗”。 (2)出示新词(出示课件5) 帮助.使劲 ..哗.啦表示 ..摇摇摆.摆责.怪栽.树拉.船 ①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识记,如“哗、秧”。

《风娃娃》教案

《风娃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板书生字:抽示筝伤踪责 续夫汗吸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极) 4、写字指导:吸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 生练写,评议。 三、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3、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4、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5、 6、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小学语文_风娃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通过情境创设等方式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利用口诀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写好穿插。 2.通过情境创设、教师范读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借助提示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 3.借助板书理解道理,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重点:自主识记“秧、抽”等7个字,随文识记并理解“助”等6个字,指导书写“秧、场”两个字。 难点: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读好课题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中的轻声。 (二)初读课文,猜学字词 1.让我们跟随风娃娃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 2. 语境识字第一组: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 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就这样,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1)出示句子,反馈识字情况。

(2)出示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做动作等巩固识字。 3.语境识字第二组: 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1)先读句子,再出词语,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 (2)读好描写声音的两个词语“哗啦哗啦”“嗨哟”,为后面学习描写声音的词语做好铺垫 4.指导书写“秧”,同样方法一字带一字学习“路”:引导读帖,总结口诀。指导书写,评价反馈。 秧: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横要插点下 路:左收右侧齐右放笔画长撇尖插提下 (三)随文识字,学讲故事 1.读好愿望,随文识“助” 风娃娃有一个愿望,请你来读。出示: 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1)认识“助” (2)字源理解“助” (3)指导停顿,读好句子。 2.问题引领,整体感知 带着愿望,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用圆圈圈出来。 3.“田野”精读,学习复述 (1)我们先去田野看看,风娃娃在田野做了什么。

(完整版)《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孩子们,猜猜它是什么呀?(风) 2、揭题:今天我们请来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出示图片)——风娃娃。(板书课题) 3、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这不,它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求助信吗?(课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叫我去帮助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助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们的朋友:风娃娃 (1)质疑:风娃娃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助它。可是,风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动书)吧!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弄个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次读课文,你想对小伙伴提点什么要求呢?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2、趣味识字 过渡:风娃娃看到你们读书这么认真就吹来了许多智慧果子,吃了它们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了。(课件:带生字词语的果子出现。)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现在,淘气的生字宝宝跟着风娃娃去野外玩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3、过渡:刚才我们玩得很开心,现在生字朋友跟着风娃娃回到课文里去了,我们也跟着再次回到课文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种子的秘密》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种子的秘密》 执教者苏玉斌课时 1 课时所属教材 目录 五年级《神奇的种子》 教材分析 植物的种子千奇百怪,种子的秘密,种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优良品种扎根家乡等内容。针对农村学校的环境背景,提出了以《神奇的种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许许多多的遗传信息,都孕育着新的生命,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秘密的热情。 学情分析 眼下正是秋天种子收获的季节,经常生活在室内并且很少接近大自然的学生们对种子了解的很少,除了生活中和书上常见的种子,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神奇的种子,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搜集资料拓展开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生活带入课堂,将课堂融入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 与能力目 标 通过对种子进行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 力。引导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试 验习惯。收集关于种子的各种信息。分组合作既培 养人际交往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过程 与方法目 标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收集种子调查,访问,实践分析和利用种子的方法体验种子的神奇。 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目标 通过寻找,搜集种子,亲身贴近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搜集,制作交流汇报探索种子的秘密难点指导学生探索种子的秘密具体的方法。 教 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活动中采用了小组分工合作,教师课内外指导,课外调查、查找资料、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 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 计意 图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分钟一. 导入谈话经过前一 阶段的学习准备,同 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 了广泛地资料集。将 课前的准备活动载入 课堂。准备资料分组 课堂展示,以研究主 题小组名称组 长汇报 二. 分组互通信息、合 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搜集 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 孩子们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 理,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分类整 理,再在小组内交流资料,从而 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资料。1妙 趣小组搜集了种子的趣事,多种 多样的种子; 激 发 兴 趣, 培 养 合 作 和 探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1-09 风娃娃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抽水、断断续续、吸气、高兴极了、纤夫、流汗、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纤夫”,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二、三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可能做哪些好事,在班级中交流。) 5.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读这一句话。你们觉得它这样想对不对? 播放课件:(风娃娃做坏事。) 6.小结:看来光有做好事的心愿是不够的,帮人们做好事,也不是光有力气就够了,你们回家后再找一找风娃娃好心办坏事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指导 1.屏幕出示四个生字:夫、表、示、号。 2.学生观察写好这四个字的注意点,说一说哪个字最难写? 3.示范写“表”,提示下半部分不是“衣”。 4.提醒“夫”与“天”的不同;“号”的最后一笔。 5.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6.展示学生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夫、表”两个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组词、字理、比较等方法识记“吸、极、汗、夫、示、伤”等字;运用联系上下文、字理析词的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纤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出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板:娃娃)齐读。问: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娃娃?(洋娃娃、木娃娃、泥娃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娃娃(课题板完整)齐读课题。 2、风娃娃到底是个怎样的娃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课文,再读读预习时画的词语。 师:谁来读读你圈画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画的词语和你一

样吗?指名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师:把这些词语搬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抽上来断断续续吸了一口气高兴极了纤夫 流着汗行驶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3、师: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重点强调“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师:带着刚才同学们的提示再读。①指名读②男女生对读 4、师:如果把你认识的字去掉,你还会读么? 5、师:那就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同桌查读书中生字条里的生字,要记得互相帮助哦。 6、反馈 师:刚才在检查读生字的时候,哪个字是你教会同桌的? 生:“责”“踪”是平舌音,我同桌读成翘舌。我帮他改正过来了。 师:XX同桌俩知道互相帮助,真值得表扬! 7、大屏幕出示生字 师: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①指名读②齐读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读好吗?真自信,能把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吗?XXX你当火车头,嘟嘟,小火车开起来啦。 师:真不错,开小火车读也难不倒你们。 8、不同方法记忆生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水果的秘密》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水果的秘密》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本班幼儿特点,设计本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喜欢观察,乐于动手 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能分辨水果的果皮和果汁是不一样的。 2、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中主要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验活动得出问题的结论,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柿子、西瓜、橙子、草莓、葡萄。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水彩笔、勺子。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1.律动 师:小朋友们快上车我们去发了,《去郊游》汽车汽车嘟嘟响, 我们快要出发了,路上小鸟喳喳喳我们 出发了…….。 师:老师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红果果.绿泡泡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 来了一封信了。信里写的什么呀?我 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 看上面写得什么? 2、读信: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红果果.绿泡泡,我 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 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 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小 朋友们红果果.绿泡泡让我们帮什么忙呀?

3:拿起水果,说那老师就得问问了: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水果的果 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颜色是一 样的吗? 4、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5、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 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 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在这之 前我们已经把小手洗的干干净净的了, 吃东西时一定要洗手,一定要注意卫生。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 记录表和一些颜色彩笔,请小朋友实验 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彩笔记录到实验表上。老师分别分了柿子组、西瓜组、橙子 组、草莓组、葡萄组。选好组长,(把头饰带到组长头上),让 组长来分配小朋友们同时来做一样水果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4 风娃娃【教案】.doc

24风娃娃 1.认识“助、抽、使”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秧、苗”等8个生字,会写“田野、事情、风车”等12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重点 1.能自主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通过学习,积累“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性格特点。 难点 1.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1.识字写字 本课通篇没有标注拼音,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教师宜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经验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等方式大胆猜读,自主认读,猜不出来的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再组织交流。比如,认读“秧”等形声字,可观察字形,借助字的偏旁将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记。“哗”可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如“哗啦哗啦”,还可运用课文情境积累其他表示声音的词语,如“呼呼”等。指导写字时,因为“车、得、苗”的横画较多,要引导学生注意“多横不重”,形态要有变化,横之间间隔相当。“路”横撇笔画穿插到足字旁中。“车”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撇折、横、竖。 2.朗读课文 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可先让学生自主朗读。对于一些特别难读的句子,教师可采用阶梯式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句子读连贯,还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句进行朗读感悟。如,文中有两处描写了风娃娃的心理活动:第4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教学时可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出内心独白语言和对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会认的字:助、使、劲、哗、秧、拉、表、示、摆、翻、栽、责,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小组合作: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 三、写字指导 1.读左边的四个字 2.重点指导“秧” 3.配练习书写 4.同桌欣赏、评价 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放音乐:朗读课文 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通过游戏,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 2.同桌欣赏评价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果里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果里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教案《水果里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实验、观察能分辨水果的果皮和果汁是不一样的,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能分辨水果的果皮和果汁是不一样的。 2、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中主要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验活动得出问题的结论,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柿子、西瓜、橙子、草莓、葡萄。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水彩笔、勺子。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1.律动 师:小朋友们快上车我们去发了,《去郊游》汽车汽车嘟嘟响,我们快要出发了,路上小鸟喳喳喳我们 出发了.。 师:老师告诉你们个好消息,红果果.绿泡泡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来了一封信了。信里写的什么呀?我 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2、读信: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红果果.绿泡泡,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 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小 朋友们红果果.绿泡泡让我们帮什么忙呀? 3:拿起水果,说那老师就得问问了:小朋友们你们说说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颜色是一 样的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

24、风娃娃教案

二、读文识字. (用时:17分钟) 1.提出自学要求:一 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 拼音读准生字. 2.组织学生自读课 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要求会 认的字. (2)采用多种形式指 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 齐读、抽读等. (3)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带有词语的 句子,读通读顺,巩固字词 认读.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画出生字,对照生字表中的拼 音读准. 2.小组合作识字: (1)有不认识的字,向同 学请教. (2)同学之间介绍自己 的识字方法. 3.(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主选择生字,给生 字组词. (3)读好“筝”在“风 筝”中的轻声. 4.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同学之间赛读,通过多种形式 学会生词.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 音,打“√”表示. 2.组词. 三、借助语境,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出示三幅插图,引 导学生回答:风娃娃到了 哪里?做了什么? 2.观察图画,读课文 后交流. 3.你从文中哪几个自 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指名 读第2至6自然段. 1.观察图画,读课文交 流. 2.读第2至6自然段,把 课文读通顺. 3.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呢? 请照样子写一写. 吹风车

妈说的话?的.像风娃娃就好心办了坏 事,它吹跑了风筝、衣服,吹折 了小树,给人们帮了倒忙. 三、对话中明理.(用时:10分钟) 1.知道风娃娃做的这 些事后,你能不能对风娃 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 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交流. 3.情景对话. 出示风娃娃想的两句 话. 4.全班交流. 风娃娃凭着力气,为 人们做了那么多件事,可 人们还要责怪他?风娃娃 想不通,我们来帮帮它. 1.全班交流. 2.齐读风娃娃想的话,分 别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3.全班交流.填空:风娃 娃,我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 你,因为 . 7.回答问题.(只填序号) 风娃娃一共做了以下这几 件事: A.吹大风车. B.吹帆船. C.吹跑了风筝. D.吹跑了衣服、折断了小 树. (1)好事有: (2)坏事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的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孩子们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最后以一封感谢信结束,明白道理的同时,使整节课结构完整,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围绕“人们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在交流学习体会时,我在重点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品读、想象,使他们原有的理解得到深化.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材分析: “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有的漂亮得可爱,有的傻得可爱,有的淘气得可爱,还有的乖巧得可爱。总之,娃娃都惹人爱。 课文中的风娃娃怎么样呢?欣赏一下课文插图,你会看到风娃娃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长得真可爱。读读课文,你又会发现,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他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把风筝吹跑了,把人们晒的衣服吹跑了,还折断了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呢。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学生分析:风娃娃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

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article/,大时推动房子。 2.说说为什么猜“风”?你喜欢什么风?谁愿意说一说?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水果的秘密.教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水果多汁且味道甜美,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而且有美容的功效。我国是三百多种水果的故乡,有一万多个品种,可称世界之最。本主题的确立,是让学生了解水果的营养,查找关于水果的有趣问题,会对水果进行艺术加工,科学、合理、健康的食用水果。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水果的营养,查找关于水果的有趣问题,会对水果进行艺术加工,科学、合理、健康的食用水果。 2、在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要选择那些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倾听,并在倾听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4、通过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筛选问题,制定出本组的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三、活动内容分析 重点: 是让学生了解水果的营养,查找关于水果的有趣问题,会对水果进行艺术加工,科学、合理、健康的食用水果。 难点:能够根据自己所确立的课题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 方法:小组合作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图书馆找资料,阅读健康报,走访果农及水果市场。 四、活动形式方法 1. 确立《水果的秘密》为活动主题。 2. 小组合作通过上网查找,图书馆找资料,阅读健康报,走访果农及水果市场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3. 对资料进行整理。 4. 汇报交流。 五、课时分配 确立主题:一课时 实践阶段:二课时 汇报阶段: 二课时 六、活动准备 幻灯片,买橘子的视频 七、具体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主题确立课 活动目标: 1.能在具体的环境中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明确研究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研究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风娃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 感悟生活的哲理。风娃娃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 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 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 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 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 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 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 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创新教案《风娃娃》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创新教案《风娃娃》优秀教学设计 创新教案 《风娃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充分利用课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风娃娃做好事”的部分,并通过校园网的使用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然后再播以往“风娃娃做坏事”的课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最后教学本课需要书写的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谈话激趣: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风?风吹过来是什么感觉?如果风太大了呢?(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风的? 二、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提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朗读,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同桌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比赛:帮助、抽水、使劲、哗啦哗啦、

秧苗、拉着、流汗、表示、风筝、摇摇摆摆、翻跟头、栽树、伤心、责怪、广场、风车、路边。 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4.多种形式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好事:(1)吹大风车(2)吹帆船 坏事:(1)吹风筝(2)吹衣服、吹小树 三、提问设疑,研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动风车。) (2)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小组读,然后派一个人来比赛读,并指导朗读。(理解“断断续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2.学习第3自然段。 (1)播放课件。(风娃娃吹帆船。) (2)风娃娃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指导朗读。(理解“船工”,学生配动作表演。) 3.全班朗读第2、3自然段。 4.你知道风娃娃还可能做哪些好事?(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找风娃娃

中班综合:水果的秘密教学设计

中班综合:水果的秘密教学设计 Middle class synthesis: Secret teaching design of fruit

中班综合:水果的秘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大胆地想象水果的内部结构,并尝试用各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猜想和探索结果。 二、教具准备 每组幼儿自带的水果(苹果,香蕉,葡萄,桃子等若干),记录卡一张(对折的8开纸),水彩笔人手一盒,水果刀人手一把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看一看 师:“今天,我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请你来介绍一下吧!(提醒幼儿:你为什么喜欢这种水果?)”

孩子们绕有兴趣地围着水果,讨论着。有的描述着它们的形状,颜色,有的回味着它的味道,有的掂量它们的重量…… (水果是幼儿最常见的,但很多幼儿对水果的了解仅限于品尝时所看到的,在这里,教师请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水果,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水果) (二)、想一想,画一画 1、师:“前几天,我们发现香蕉里有好看的花纹,你们平时吃水果时,有没有发现其它水果里也有花纹呢?” 幼儿的反映很热烈,有的说桔子里有花纹,有的说桃子里有花纹,急着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同伴。 2、师:“对呀,我们发现许多水果都有花纹,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最喜欢的水果里有什么样的花纹?请你们轻轻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师:“请一个小朋友到上面来把你想的画到纸上吧!” (提醒幼儿画在记录纸左侧)” (中班幼儿刚学会做记录,他们在记录自己的想法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在幼儿记录之前,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有助于发现问题,并给其他幼儿一个提示作用。) (三)、玩一玩,比一比

《风娃娃》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风娃娃》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抽、续”等12个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 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猜迷导入 1. 猜迷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 2. 板书课题,谈话激趣:风娃娃长大了,风娃娃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风娃娃还想和聪明好学的孩子交朋友呢。大家想和它交朋友吗?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小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 感知内容: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读一读。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也读一读。 3. 指导识字。 a. 屏幕出示词语:汗水、吸气、高兴极了、风筝、表示、行驶、责怪、伤心、断断续续。

b. 你已经认识哪些字了,怎么认识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c. 分小组当小老师,把自己已经认识的字教给同组同学。 d. 采取给生字归类的方式帮助记忆字形。(老师提供卡片,可以让学生摆一摆。) 如,按结构分类(左右:汗、伤、吸;上下:表、号、示);按形近字分类(吸、极)。 4. 接力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教师注意正音。 三、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字的特点,并说一说。 2. 教师范写一个“吸”,提醒学生写好右边的“及”,注意笔画笔顺,再描红。 3. 写其余左右结构的三个字。学生先书空,再描红、临写。 四、拓展活动 我们已经认识了风娃娃,课后了解一下风娃娃还可能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第二课时 本节目标: 1、复习课文,指导写字。 2、重点指导写“吸、伤、表”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外学习成果 说说风娃娃还可能佬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二、复习巩固 1. 抢读词语卡片(生字组成的词语,包括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 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说说风娃娃在哪里,它在干什么? 三、朗读感悟 1. 老师用简笔画一个高兴的风娃娃和一个伤心的风娃娃。学生看图后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娃娃。 2. 结合朗读课文,说说风娃娃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伤心。 3. 你喜欢风娃娃吗?为什么?假如你是风娃娃的妈妈,请你对风娃娃说几句话。 4. 展示读,看谁读得流利,读出感情。 四、生字组词比赛 1. 以小组为单位给生字(含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找朋友,写在一张纸上。比比哪个小组找得多。 2. 教师把生字卡片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生字找朋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