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5

教案5

教案5
教案5

第五章“五四”时期的散文

教学目的: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流派,主要的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重点:周作人“言志派”散文的艺术风格与创作特色,朱自清的“美文”,人生写实派、浪漫感伤派、新月派、语丝派等四个散文流派的创作特色。几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冰心、许地山、郁达夫、徐志摩、林语堂的散文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野草》的艺术成就

教学内容

一、“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总貌。

“五四”时期白话散文创作相当发达,品种体式繁多,既有杂感小品,也有抒情“美文”,哲理随笔,还有散文诗,文艺性的通讯。起初兴起的是由《新青年》“随感录”创始的现代杂文,此后不久,随着“美文”的倡导,也涌现了许多作家写的艺术性散文。它们各自发扬着文体的优长,辉耀着作家的个性,与传统文言散文争相媲美。

造成“五四”散文发达的因素是:时代风云和外国文体的影响;作家个性和社会特质的融汇;中国古代散文传统的潜在作用。

二、周作人生平及创作评介。

“美文”概念的提出与散文理论上的贡献。

蔼理斯“自由”与“节制”相协调原则的思想影响;英国随笔、公安派小品、日本俳文等多方面的文学借鉴;个性气质与人生态度。这三方面决定了周作人散文的特色。

《谈虎集》、《谈龙集》简介。“浮躁凌厉”的倾向;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作用。

风格“冲淡平和”的《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著名篇章。

开创了寓知识、理喻、趣味于一体的现代“言志派”散文,对许多现代散文作家有影响。

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钟敬文的《荔枝小品》集。

三、朱自清的生平与散文创作。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赏析。艺术特色:真挚纯朴的感情;对自然景物的声音、色彩感觉敏锐,观察精确;比喻巧妙,联想丰富,构成动静结合的鲜明形象和纯净幽远的境界;文笔精美,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四、冰心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

冰心以空灵莹澈的想象,飞驰不羁的笔触,清丽典雅的语言,温柔含蓄地抒发人生探索中的自我主观情绪。她知道自己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便取散文体式来自由地挥写流畅的诗情。她的许多散文都是“放大了的诗”——散文诗(如《往事(一)》)。《笑》、《往事(一)·七》、《寄小读者通讯十》等歌唱母爱和人间爱,《梦》、《往事(一)·一》追怀美好的童年,《寄小读者通讯七》、《山中杂记·(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往事(一)·十四》、《往事(一)·二0》表达对大自然的倾心,《往事(二)·三》、《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三》抒发浓烈的爱国思乡之情,都善于把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见出“清水出芙蓉”的审美境界。

许地山的《空山灵雨》集和名篇《落花生》介绍。

叶圣陶的《未厌居习作》集简介。

瞿秋白的文艺性通讯——《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五、创造社作家的散文。

郁达夫的《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展痕处处》简介。他的散文,“充分的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的社会里的苦闷心怀”(阿英:《郁达夫小品序》)。

特点:文笔恣肆,率真酣畅,自剖自叙中时露愤激之音。游记寄情山水,以清婉胜。

郭沫若散文创作介绍。《橄榄》集中的《小品六章》等赏析。

六、梁遇春与《春醪集》介绍。风格:潇洒玲珑、多姿多彩。多具英国随笔的影响及孤傲、懒散的绅士风度。

徐志摩散文的“华丽”风格。

陈西滢及“现代评论”派“闲话”散文简介。

七、鲁迅的《野草》和《朝花夕拾》。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自言自语》述略。

2.《野草》简介及与《彷徨》写作时间大体一致的创作背景。

3.《野草》是经历巨大的人生痛苦体验后升华出来的鲁迅的哲学和诗。《过客》、《这样的战士》等篇寄托了作者顽强求索、在暗夜中与旧势力搏斗的刚毅精神与战士情怀;表现了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所强烈感受到的先觉者与群众、长者与幼者、战士与对手、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彷徨、挣扎,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悲剧意识、寂寞感、激愤和感伤相交织的复杂心态。

4.抨击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复仇》、《狗的驳诘》、《立论》、《死后》、《失掉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颓败线的颤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篇综述与评析。

反映思想苦闷与彷徨的《希望》、《死火》、《影的告别》、《墓碣文》等篇介绍。

清新明丽、寄意深远的《雪》、《好的故事》。

《秋夜》与“枣树”形象。

5.《野草》的艺术成就。

大胆采撷异域花果,为新文学增添新的艺术方法——象征主义源流和鲁迅的吸收创新;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复杂性、超前性寓于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景观奇异的具体物象中——《野草》形象系列例证。

6.《野草》对散文诗创作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与意义。

鲁迅把从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到李贺等中外象征艺术创造和从尼采到佛教哲人等中外理性启悟,充分地吸收融汇,又发挥了自己的天资才情(包括思想家的思辨概括力,诗人的激情和想象力,小说家的人生阅历和心理敏感,美术鉴赏家的色彩——形式感,学者的历史眼光以及文体家的语言驾驭力和创造力),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捕捉那些意味丰厚而又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心理、意识或潜意识,进行高深超拔的“心的探险”与哲理考辨,并寓之于生动新奇的具象描绘中,从而展现出鲁迅式的现代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鲁迅式的美学风格。这正是凝聚了“五四”时代精神和民族化意识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美学风格精髓,也是《野草》提供给20世纪中国文学的宝贵经验与启示。《野草》不愧为代表了时代又超越了时代的人类文化精品。

7.《朝花夕拾》介绍。

爱憎鲜明、旨在社会批判的《无常》、《狗?猫?鼠》、《二十四孝图》。

亲切动人、描绘风俗世态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琐记》。

境界开阔、记叙海外生活与革命友人的《藤野先生》、《范爱农》。

8.《朝花夕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侧重于对传统散文风格的继承;刻画出一些情态逼真的人物形象;渗透在事实与情节抒写中

的思想批判;墨淡意浓、深情平易的语言格调。

思考题

1.简述周作人的散文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评析其代表作《故乡的野菜》、《乌蓬船》的艺术表现特点。

2.试述朱自清散文的三种文体类型及其主要艺术表现特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 ?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数教案吧。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 5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师: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师: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 1)“喵喵喵”是谁呀?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西瓜)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 2)“ 还会有谁呢?”“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师: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高一必修一unit 5教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Unit5 Nelson Mandela--- a modern hero Ⅰ.Teaching aims ⅰ. Language aims 1.Get Ss learn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unit (such as quality, mean, active, devote, beg, sentence, out of work, blow up, turn to come to power and so on) 2.Get Ss to learn to ask for opinions and give opinions. 3.Get Ss to learn attributive clauses based on the former study of unit 4. ⅱ. Skill aims 1.Get Ss to improve their skills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2.Get Ss to 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correctly. 3.Get Ss to express their ideas clearly. ⅲ. Affective aims 1.Get Ss to learn to recognize the correct value 2.Get Ss to set up the awareness of great people and learn some good qualities of the great people. Ⅱ.The key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 points ⅰ.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unit (such as quality, mean, active, devote, beg, sentence, out of work, blow up, turn to come to power and so on) ⅱ. The usage of attributive clause ⅲ.The cultivation of Ss’ fast reading skills Ⅲ. Teaching methods ⅰ. Task- based teaching method Ⅳ. Teaching procedure Period 1 words and expressions Step1 .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1.quality (n)品质,质量 in quality 在质量上 in quantity 在数量上 2.active(adj)积极的,活跃的(反义词passive) actively(adv), activity(n) 3.self(n) 自我,自身

5以内数的点数教案.

《5以内数的点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5以内数的点数。 2、提高学生在点数是手眼的配合。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点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 5以内数实物的点数。 教学难点: 实物点数时手眼和数数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导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啊?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朗读一遍: 课件出示《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遇见了几只小松鼠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数的点数。(教师板书:5以内数的点数)。

师:同学们要学会5以内数的点,我们就要先学会从1数到5。那位同学能从1数到5啊? 师:同学们都会从1数到5了,现在我们就把这五个数字请出来。课件出示1 2 3 4 5。 师:这五个数字很淘气,他们没有排队出来,请同学们帮他们排排队好吗?(课件出示:练习排排队)。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黑板上有几只小松鼠啊?(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 师:一只小松树要用数字几来表示啊?(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用数字1表示)。 以此类推:一直到(课件出示:五只小松鼠用数字5表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数数刚才我们在儿歌中遇到了几只小松鼠?(课件出示:五只小松鼠)。 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点数的规律,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件出示:数到几就有几个,有几个就用数字几来表示。)三、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图数一数,然后告诉老师()中应该填上数字几?课件出示: 一个苹果 二个苹果 四个苹果

三个鸭梨 五个鸭梨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树。(板画:大树)师:同学们你们在大树上都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鸭梨、青椒) 师:谁能来数一数大树上有多少苹果? ---------------------------------有多少鸭梨? ---------------------------------有多少青椒?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苹果、鸭梨和青椒请同学们帮老师来数一数好不好?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指令数出苹果、鸭梨和青椒? 师:请同学们拿出1个苹果。 -------------------------2个苹果 -------------------------3个苹果 -------------------------4个苹果 -------------------------5个苹果(教师指导个别学生点数) 师:请同学们注意当我们把苹果放到手中的时候再数数。 师:同学们练习的都很累了,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看看老师把谁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课件出示:公鸡、奶牛和小狗)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这些小动物都叫了几声?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5以内数的点数,请同学们回家后练习数一数,

淡之美 教案(分课时)

淡之美教案 执教者:杨勇华 知识目标: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 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 能力目标:掌握本文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特点 情感目标:领悟“淡之美”的人生哲理 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领悟“淡之美”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 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 二掌握本文对比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美在哪里?请同学们细心发现身边的美-------- (二)由文章题目导入---淡美,是人生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思考:文章谈到哪些方面的美? -----女性美风景美绘画美滋味美人生哲理美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中四个方面的“美”。 (一)女性美----本色自然 (二)风景美----天然淡雅 (三)绘画美----含蓄遐想 (四)滋味美----回味清甘 四对比论证:浓淡对比(小结) ?女性美—自然本色浓妆艳抹 ?风景美---天然淡雅人工浓丽 ?绘画美---淡而韵味浓墨重彩 ?滋味美---回味清甘色泽浓烈 ?对比论证:淡---------浓 ?归题:淡比浓美﹦淡之美 五作业布置: 1思考:作者更倾向于清淡的茶,品茶即品人生。那么,人生在世,什么才是至美的境界? 2 熟读课文14—2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淡之美”的哲理 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论据:具体的淡美----女性美风景美绘画美滋味美 二研读课文,领悟“淡之美”的人生哲理。 【讨论1】:“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你希望自己过哪一种生活,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讨论2】:人际交往中该如何看待各种情感关系—亲情、友情、爱情 ------浓—感情负担重;淡——洒脱轻松 【思考】:如何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一句? ——浓—情谊淡—交往 三美读课文第21-24段,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一)学生诵读21-24段,理解“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一句 ——乐观旷达洒脱大气 (二)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是人生的极高的境界,是了悟生命真谛之后的飞跃和升华。 四小结归纳 1 点出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 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论证方法 3 浓淡对比论证方法 4 回顾文章的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人生随想:----------之美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小班10以内的点数教案_中班十以内的点数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小班10以内的点数教案_中班十以内的点数 1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意点数1-10个物体,能认读1-10的阿拉伯数字。 2、幼儿通过操作图片和数字卡,发展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将数字和物体对应。 2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准备 1、会有小朋友和铅笔的图片各10张。 2、饭勺10把,铅笔10支。 3、圆形瓶盖幼儿人手10个,幼儿人手10多小红花,一组一套数字卡片。 4、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3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我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并告诉大家清了几位小朋友? (1)先请4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前面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4位) (2)再请3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现在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7位) (3)再请3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现

在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10位) 2、训练幼儿收口一致点数,并说出结果。 (1)教师将10张会有小朋友形象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幼 儿点数,并大声说出黑板上有几张卡片。 (2)幼儿数数教师手上有多少支铅笔。 3、认读数字1-10。 (1)幼儿一次认读1-10的卡片。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张小朋友卡片,5张铅笔卡片,6多红花,画8个圆、10个三角形。 (3)请幼儿将相应的数字贴在卡片下面,并认读数字。 (4)请幼儿2位一组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5)幼儿完成书上第4页练习。 4、幼儿点数操作。 (1)请幼儿从每人面前的盒子里找出画有小朋友、饭勺、 小红花等的卡片各10张。

幼儿小班点数5的教案

幼儿小班点数5的教案 随着我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宝宝”的深入,我们生成了活动分支——有趣的蛋宝宝。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蛋宝宝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

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_@我是分割线@_@ 2.“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 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巩固5以内的点数。

5.淡之美教案

淡之美教案 乐清市职业中专章育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领会各层面淡之美的特点,理解人生淡之美境界的内涵。 (2)揣摩文中富含哲理的语句,品味恬淡优美的语言风格。 (3)理解课文运用比较突出淡之美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淡之美的境界,品味文中关键句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生淡之美境界的内涵。 (2)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重点: 1.领会各层面淡美的特点,进而理解人生的淡美境界和禅境的深刻内涵。 2.揣摩和品位文中关键句的含义及课文的特点领悟“淡之美”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对人生淡美境界和禅境的理解又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是一种胸怀,淡是一种豁达,淡是一种快乐,淡是一种境界。它是历尽人世沧桑之后的经验和感悟,是抛却私欲和狭隘之后的经验和洒脱,是了悟生命真谛之后的飞跃和升华。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淡,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本文作者由淡妆女孩的美谈起,依次写到自然西湖的淡美、水墨画的淡美、茶的淡美,进而上升到对人生和禅理层面淡美的阐述。它启迪我们如何去做人,以一种良好的平和的心态走好人生之路。 二、简介作者: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盐城。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李国文是一株文坛常青树,其近年的随笔集《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都上了图书排行榜,再版之后仍然卖得很火。 三、积累词语:(温州版:拓展训练) 遐想(xiá)山岚(lán)赘语(zhuì)熨帖(yù)不虞之隙(yú) 狷躁(juàn)惬意(qiè)酽黑(yàn)禅偈(jì)水光潋滟(liàn yàn) 惊鸿一瞥(piē)欲壑难填(hè)淬火(cuì) 不虞之隙: 指意外的误会。不虞:指出乎意料的事。隙:感情上的裂痕 惊鸿一瞥: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后来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意思是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欲壑难填: 欲:欲望;壑:深谷。形容欲望象深谷一样,很难填满。指贪心重,没法满足。 狷躁: 急躁。

10以内的加法教案大班

10以内的加法教案大班 【篇一: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案】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李顺英 2013.11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

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 第41-42页。 3.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 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 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 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 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 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 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 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 就获得胜利。 3.分组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点数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创设:(超市小游戏)小星星从超市请来了许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请小朋友把他们分开,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南瓜有几个、蘑菇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3. 乐意大声回答问题,并能快乐的参加活动。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红黄蓝小星星、红3颗、黄4颗、蓝、5颗、西瓜1个、苹果2个。

2. 学具准备:南瓜1个、蘑菇2个、萝卜4个、白菜3颗、茄子5个 活动过程 环境创设: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要跟我们一起上这堂课,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听它来了〖音乐导入〗一闪一闪干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小朋友这是谁来了!(小星星) 师: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观察有什么不同(有红色、黄色、蓝色) 师:有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小朋友看老师怎么做的,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你们好!然后把食指伸出来给每颗小星星问好,点数123总共有几颗小星星,依次请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颜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师:今天小星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看看都有谁吧!老师出示大西瓜、大苹果,小朋友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不够生动,没有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讲课时间还需要控制,时间长孩子会没有耐心 3、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孩子的常规培养要加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或数字的序列位置,理解“邻居”的关系。 2、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十座写有1—10数字的蘑菇小房子、10只不同的小动物;扑克牌人手一份(从1到10);黑板;1—12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邻居”的关系。 1、小动物搬家。 (1)、森林里盖了许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们来看一看共有几座蘑菇房子。幼儿点数1——10。 (2)、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住几号房子? 依次出示小动物,一边出示一边说:小白兔住进了1号房子,小狗住进了2号房子……小公鸡住进了10号房子。 (3)、今天,小动物特别高兴,它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了邻居。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呀?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 问:小白兔的邻居是谁?答:是小狗。 问:2号小狗的邻居是谁?答:小白兔和小狮子。 ……一直问到10号小公鸡的邻居。 (4)、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小狗的邻居是谁? 请个别幼儿来帮小动物找邻居,从而巩固加深对邻居的理解。 (5)、今天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动物们吃完饭都出去散步了!(将小动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带有数字的小房子,以便讲相邻数做清晰的准备。) 2、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数字宝宝找邻居。 听!是谁在说话呢?原来是数字3在说话,它也想知道它的邻居是谁,谁能告诉它? 二、理解“相邻数”。 1、师:小朋友都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高凌溪小朋友在家里妈妈叫你宝宝,在幼儿园老师叫你高凌溪。邻居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那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2、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3的相邻邦数是几和几? 三、游戏《找邻居》、《扑克牌里的相邻数》 1、《找邻居》: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然后再请它的相邻数上来。 2、《扑克牌里的相邻数》:两人一组,甲抽取乙扑克牌里的任一张牌,然后让甲找相邻数,找对了,牌归他,找错了牌归乙。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谁的牌多为胜。

英语必修五unit5教案

英语必修五unit5教案

英语必修五unit5教案 【篇一:高中英语必修五教案unit 5】 新课标人教版英语必修5教案 unit 5 firsr aid 程洪维 1. first aid is a temporary form help given to someone who suddenly falls ill or gets injured before a doctor can be found. give \ offer aid援助come to one’s aid 帮助某人 cut off aid 终止援助a hearing aid 助听器 teaching aids教具medical aid医疗救护 with the aid of借助于in aid of为了帮助 he fell ill and had to enter the hospital.他生病了必须住院治疗。fall asleep睡着了fallsilent静下来 the computer got damaged when we were moving.我的电脑在搬家时弄坏了。 my bike is getting repaired now.我的自行车正在修理。 my glass got broken while i was playing basketball。我的眼镜在打篮球的时候给弄坏了。 peter and mary got married last year.皮特和玛丽去年接了婚。 2. you have three layers of skin which act as a barrier against diseases, poisons and the sun’s harmful rays.你有三层皮肤作为障来保护你免受疾病,毒药和有害光线的侵害。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数》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数》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习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兔子、猫、狗图片、点子卡小红旗(两面点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数 量不等)若干、小红花等。 【活动过程】 1.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师: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 一起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分别演示猫、狗、兔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是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合起 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幼:三只。(有的幼儿伸出三根手指头)师: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从哪边开始数呢? 师(边说边伸出右手指向小猫):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 动物横着排队时,(教案出自:教案网)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 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可 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2)学习从上到下按物数数师: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本领学得很快,它们决定回去请更多的小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 师:喵喵,谁先来了?(教师出示4只小猫的图) 师:它们是横着排队还竖着排队的? 师:我们该从哪边数呢? 师:小动物竖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上到下数一数。举起我们 的?(教师略带迟凝地晃动着双,等待幼儿接着说。)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在图的右上方演示从上往下的箭头 标记。) (3)巩固练习数数方法师:汪汪汪,猜猜我是谁?(演示小狗图)师: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你们猜是谁?(演示小兔图)师:小狗、小兔排着不一样的队伍来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了,我们用 什么方法来数小狗有几只、小兔有几只?请小朋友想一想,再和旁 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看点卡数数,巩固数数方法师(演示点子卡):点子朋友也知道 小朋友爱动脑筋了,它们也赶来了。有的点子是横着排的,有的是竖着排的,它们都藏在小红旗里。(出示学具)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呢,每个小朋友拿一面红旗(学具),先把反两面都看一看,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想好后,可以数给教师看,也可数给客人教师看,数得好,说得对的,教师还会奖励小红花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数的现象,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熊猫头饰(一个)、记录表(一张)。 2、幼儿用: 幼儿收集的水桶、鼓、盆子、盘子、扇子、伞、帽子、轮胎(若干)(上面装饰各种图案环形排列)。 3、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彩色笔、贴纸。 第二组:提供杯垫、铃鼓、脸盆、圈圈等;记录纸、铅笔。 4、记录板、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熊猫开超市引入,带领幼儿参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鼓励幼儿小声互相交流。 二、集中: 1、提问:你看见了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

2、请一些小朋友说一说、数一数。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数呢? 三、请幼儿探索数数的不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 1、提问: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不会漏数?重复数?(请个别幼儿上 台数) 2、小结: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分类数;避免漏数、重复 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五、请幼儿再次探索,并将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点数环形物品上的图案,将数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鼓励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六、活动延伸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根据纸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贴)相应的 图案。 第二组:统计其它物品上的数 七、将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多少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 以内数的多少 教学目的: 1. 初步感知5 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 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 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 动物买气球。5 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 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 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 以内),其他幼儿回答:" 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 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 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 5 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 的为3 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 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小学书法教学启蒙教案

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开创先河的秦代 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 (一)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10以内的点数活动反思

蒙氏数学《10以内的点数》活动反思 王磊 在这节课中,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2、在操作中让幼儿感知1-10的数量关系。3、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出示1—10的数字,让小朋友复习数字排序。然后在结合1—10的数字及10种不同数量、不同颜色棒棒糖的图片,让小朋友帮忙找出相对应的数量(如:红色的棒棒糖有1根、黄色的有2根、蓝色的有3根、紫色的有4根、橙色的有5根、粉色的有6根,延续到绿色的有10根),出示数字3,小朋友们就要帮忙找出有三根棒棒糖的图片,出示数字5,小朋友们就要帮忙找出有五根棒棒糖的图片......小朋友们积极性很高,都能按要求积极动脑,积极思考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在集体环节中,由于幼儿操作前,我所提出的问题不标准,所提要求不明确,以至于幼儿在操作时无从下手,很茫然,但通过我的巡回个别指导,大部分幼儿还是完成得不错的。 回想整节课,主要原因还是我本身在教学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少,毕竟我还是一位新老师,尤其对于一些教学概念不知如何用儿童话语去表达给小朋友,以至于造成自己表述不清楚,幼儿也听得不明白,在教育活动中,也没有把握好重难点进行着重讲述,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希望在下节课上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座位如何安排,让幼儿能够从更好的从各个角度看清楚老师的操作过程。 (2)平时多阅览一些有关蒙氏数学的书籍,增加教学经验。 (3)对每个环节提问应该考虑清楚,对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幼儿的思维及回答始终为老师所提问题服务,为目标服务。 以上讲述是我课后的感想及反思,争取在教学方面有所进步,尤其在问题的提问上,要仔细斟酌、推敲,真正做到每个问题都有效,成为整节课的亮点。 2012、9

unit5教案

Unit 5 Teaching Objectives ( 教学目的) 1. To Require students obtain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text. 2.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3. To get th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confidently. 4. To teach the reading skill--- finding out word meanings through many different ways. Teaching Requirements ( 教学要求) 1. Students are able to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2.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new words and phrases. 3. Students should do some extra reading and exercises after class Teaching methodology ( 教学方法) 1. Communicative method ( 交际法) 2. Cognitive method ( 认知法) 3.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 4.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 听说法) Time distributive ( 时间分配) 1.Prepar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passage A ( 1.5-2 hours ) 2.Analyses of passage A and exercises ( 2-2 .5hours ) 3.Analyses of the passage B ( 2.5 hours ) 4.listening and speaking ( 2-2.5 hours ) Focuses and difficulties ( 教学重难点) https://www.doczj.com/doc/6e17329441.html,prehension of passage A. 2.New words and phrases. 3.Reading skill--- finding out word meaning. Teaching Procedures ( 教学过程) I. Before Read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I. Global Reading III.Detailed Reading 1.illustrate: v. 1) add pictures to (something written) This book is a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history of science. 这本书是一本插图精美的科学史。 那本杂志有精美的插图。 The magazine is well illustrated. 2) show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by giving related examples The story he told about her illustrates her true generosity very clearly. 这个题目很难,请容我举例说明。The subject is difficult. Permit me to illustrat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