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挫折教育材料(全)

挫折教育材料(全)

挫折教育材料(全)
挫折教育材料(全)

风雨过后有彩虹

---庆安小学召开挫折教育主题活动

2015-4

庆安小学开展挫折教育的实施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挫折教育”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我校全体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系列教育活动,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让全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进一步落实责任教育要求,通过责任教育,提高我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让学生勇于直面挫折,打造学生抗挫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征服挫折?培养韧性”

三、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在我校德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培

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弘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

优良传统。与学校德育目标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课堂、升旗仪式、网

站、橱窗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讲座、阅读、班会、征

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挫折、认识挫折、防御挫折等

基本知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挫折教育网络,减少消

极的外部因素,避免不测事态发生,更好的促进学生抗挫能力的提高。

四、方法步骤

1、四月上旬,广泛宣传,制订“挫折教育”系列教育活动实施

方案,召开“挫折教育”系列教育活动专题启动会议,通过网站、公

示栏、悬挂条幅等形式,营造挫折教育活动开展的氛围,广泛发动、

宣传,形成活动氛围。

2、四月份-五月份,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主

要开展两次活动: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清明祭扫活动,使学生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

来的,要学习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献身精神,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二是组织学生撰写个人感想。让学生重温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3、五月份,主题讲座,激发正能量

一是心理健康教师精心准备材料,选取合适内容开设讲座,激发

学生抗挫力;二是充分利用六月份农忙时节,让学生帮助家长并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然后动笔写出劳动感受,体验劳动的艰辛,知道一

食一缕来之不易,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同时感受付出劳动后收获的那份喜悦。

4、励志阅读,汲取营养

六月份搜集并推荐名人成长故事,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指

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培育远大理想。

5、主题班会,提高抗挫能力

6月份,反思自己是怎样面对挫折的,“我的故事我来讲”,以

自己和他人的挫折经历在交流中感受磨砺对成长的价值,促进学生抗压抗挫能力的提高。

6、主题征文,面对挫折

9月份,组织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中心校组织的主题征文活动,

择优选拔3篇上报中心校里。

7、总结汇报,形成成果

于9月底前,归纳整理材料,总结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师生;在总结的基础上,能总结出学生不畏挫折、勇于面对挫折的好的举措,形成一定的成果推广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没有嫣然绽放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宜人的温馨;没有潺潺流动的

微笑,便没有漫漫人生的洒脱,我们虽然哭着来到世上,但应该用微

笑面对人生,给生命一个坚强、勇敢、自信的笑脸,创造一个独一无

二的精彩人生。

庆安镇庆安小学

2015-4-9

风雨过后有彩虹

---庆安小学召开挫折教育主

题班会

2015年4月13日讯(通讯员杜端阳)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对待挫折,有的人勇敢面对,用道理说服自己走出受挫的阴影或用其他办法淡化受挫的感受,

有的人则采取破坏,甚至结束自己或他人生命来发泄不满,各种媒体上对此类的报道屡见不鲜。针对以上的可能出现的情况庆安小学所有班级于4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召开了主题班会。在活动中各位班主任各显神通:有的利用故事来向学生教育;有的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课件;有的利用身边的事例来阐述挫折教育;还有的班级学生利用小品来进行挫折教育。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从而引导学生如何看待挫折,激励学生从挫折中受益,从挫折中崛起,把挫折当作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弹跳板”和“助推器”。

在困难中微笑

-------庆安小学举行挫折教育主题讲座 2015年4月15日讯(通讯员杜端阳)

4月15下午,庆安小学成功地召开了“在困难中微笑”为主题的挫折教育

讲座。当前的孩子们是家中的宝贝,心理难于承受,抗挫能力差,有时根本受不

了半点委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多彩的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

杜主任在讲座中分别列举小学生当前可能遇到的挫折,使学生认识到人生旅途中难免遇到坎坷和挫折,应有驾驭挫折的各种能力和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有变挫折为动力的意识。并在讲座中提到一个又一个实例,和应对方法,指导学生应用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让学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办法,真正的可以微笑面对挫折,

学会做生活的强者。

大队辅导员李书记对活动开展进行了总结,学生更深刻理解怎样微笑面

对挫折,此次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面对挫折

庆安镇庆安小学杜端阳所谓挫折教育又叫“磨难教育”,是指在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摆脱困境,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上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体魄,以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讲,山东某

县一名年仅8岁的小姑娘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尽。由此联想到近年来的类似事例,例如,某小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而自杀,某中学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而卧轨身亡,某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而离家出走等,可见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

其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问题。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的挫折情境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考试不及格;上课不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完不成作业;没能遇到理想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教师不屑回答自己

的问题;无机会表现自己在某一学科的才能;没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等等。

二、生理方面:因生理有缺陷,或相貌不佳而被同学取笑、

挖苦;因身体条件所限未能参加有关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等。

三、人际关系方面: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没有知心

朋友,经常遭人议论,被人特别是被同性戏弄、嘲笑等等。

四、兴趣方面:班主任不允许自己参加社团活动;自己的爱

好得不到家长、教师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责备。

五、自尊心方面:被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遭到点名批评,

经常忍受委屈;教师、同学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职;没

取得应有的比赛名次。

六、自信心方面: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精心制订的学习计划常常不能落实;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学轻易否定;因某门功课没学好而被视为“不可造就”。

当人处在挫折情境中的时候,总要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反应,引发出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挫折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人们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中的上述挫折情境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反应呢?

(1)情绪方面:挫折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恐惧感以

及焦虑不安、灰心丧气、敏感多疑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2)理智方面:接二连三的挫折情境抑制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分析、判断、解决问题时滞缓、刻板,缺少灵活性、独创性。这些学生往往把失败归咎于他人,并为自己找一些合理的借

口,以减轻心理压力。如:踢输了球,便抱怨场地不标准;害怕与人

交往,就说别人对自己不热情。

(3)自信方面:由于学习上的频繁挫折,加剧了学生对学习

的担忧,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放弃了追求的目标,进而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倾向。

(4)性格方面:挫折情境常会使一些学生变得悲观失望、沉

默孤独、抑郁寡欢、不愿交往、不好竞争,或表现出暴躁、易怒,喜

欢挑衅等等。

(5)生理方面:挫折情境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常常导致生理

上的一系列反应,如呼吸急促、出汗、脸红、神情恍惚、食欲减退、

失眠、健忘,以及轻度的身体疾病等等。

(6)行为方面:挫折情境常常使学生表现出直接或转向的攻

击性行为。学习上的挫折常常导致学生破坏纪律、扰乱秩序、厌学、

逃学、考试作弊等。自尊与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常常使学生作出破坏对方财物、偷窃、讽刺挖苦别人、打人、骂人等行为。

这一切都要求小学生必须加强对自己的挫折教育。其实早已经有很多中外伟人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如音乐家贝多芬在生活极度困顿,耳朵聋了的困境下与命运奋力抗争,谱写了至今仍鼓舞了很多人的《命运交响曲》;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不知试验了一千多次,不知

失败了多少次,才最终找到了钨丝;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命运对他

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的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霍金顽强地向命

运发起了挑战,两个半年过去了,他不仅坚强的活着,还成了伟大的

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轰动

了世界,他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世界,更以他的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美国前总统林肯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纵观中外名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我们遇到挫折时,就不应该怨天由人,应该树

立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主要是指面对困难的勇敢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服。对挫折的正确态度,首先表现在中小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困难。有

的中小学生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怕困难的,但倘若遇到太多的困难,感到“对手”太强大时,例如,学习上遇到比较大的“拦路虎”,生

活中遇到非常不顺心的事情等,往往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迎着困难上。《西游记》中的唐僧若不是经历过诸多的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恐怕也不会取得真经。高尔基说:“我觉得奋不顾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碍,能在世界上创造任何奇迹。”如果你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

如果你想具有勇敢地面对困难的态度,就请记住歌德的名言:“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对于困难我们既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我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还表现在中小学生不怕失败所造成的挫折。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仅是“兵家”,做什么事都会存在

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在行动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作失败的准备,

这只会削弱对失败的耐挫能力,从而在失败后变得十分脆弱。例如,

有的中小学生在考试前给自己定了过高的目标,结果考试成绩一但不如愿,抱头痛哭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服毒自尽者有之。作为小

学生,面对失败应该成为一个强者,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认

识到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应该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对失败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失败时应仍能表现得像一个胜利者,信心十足,

充满干劲,继续干下去,直到成功。

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还应该提高耐挫能力,强化心理素质。某中

学的一位教师做过这样的挫折实验:“今天中午放学后,大家都已饥肠辘辘,急着赶回家吃饭,可发现自行车轮胎被放了气。这时候,你

们会怎么办?”学生们一听,有的表现为心慌失措,有的说给家里打电话让家长来接,有的说改乘公共汽车。老师又设计了一个情节问同学们:“假如突然传来一个坏消息,母亲上午看病诊断得了重病,你

听到后会怎么样?”一个女同学当时抱住脑袋说:“哎呀,那我没法活了!" 该实验说明中小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

本毫无准备,因此,我们应该知道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

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转化情况是由自己控制的,乐观坚强的孩子往往能接受挫折。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便能作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须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

“困难”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

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力。为此,

日本东京一家小学为三年级小学生设置了一种新课,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他

们几十年前绝大多数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许多家长也被告知,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能谦让,能合作,能吃亏,然后才能竞争。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尽管身为亿

万富翁,但却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挣钱;印度也规定了小孩

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等等。这些国家的做法,无疑拓

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为此,我们可以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战的准备。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

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教

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挫折教育。现在我们可以向自己提几个要求: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

能力的所及之内。

2、不对别人期望过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

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发怒时尽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

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愤。

4、能伸能屈。当大前提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无需过分计较小处,以减少自己的烦

恼。

5、向别人倾诉烦恼。把抑郁埋于心底,只会令自己郁郁寡欢。

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知己好友,心情会顿感舒畅

6、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更可以获得珍贵

的友谊。

7、集中精力处理近事。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以免弄得心力

俱废。

8、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以和为贵,不四面树敌,以免经常处于

紧张状态

9、认识到挫折具有双重性,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幼年周恩来如果不是目

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经历了苦难的洗礼,也不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由此可见,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是不无道理的,挫折教育是可取的。耐挫力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耐挫力的高低不是恒定不变的。“人生能有几回搏!”这话固然深刻,但“人生总有

几回挫!”也许更有普遍意义。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遇到挫折

是经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学生应该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会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挫折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成熟

和成功的“催化剂”,只要能从容地面对它,自信地战胜它,成功就

离我们很近了。

2015年4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