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_省略_9_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_于峰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_省略_9_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_于峰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_省略_9_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_于峰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_省略_9_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_于峰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

峰1,齐建国2,田晓林1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本文试图揭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Stern

(2002)模型的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9—2004年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

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生产率提高、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降低了我国环境污染。并估算了这五要素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各自实际贡献率。这一结论对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Stern模型;环境污染;经济规模;经济结构;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

(2006)08-0036-09【国民经济运行】

一、引言

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一定联系。国外学术界对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

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早,从最近的进展来看主要有:Bruyn

(1997)计算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排污强度对荷兰和西德SO2排放的作用;Hilton等

(1998)计算了经济规模和技术对一些国家汽油中铅含量的作用;Viguier(1999)计算了石油质量及其结构、工业结构和生产率对俄、波、匈、美、英和法多种污染物的作用;Selden等(1999)和Stern(2002)分别计算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率和环保技术对美国大气污染和全球SO2排放的作用;Hettige等(2000)计算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BOD的作用;Hamilton等(2002)和Zhang(2000)分别计算了化石能源占总能耗的比重、化石与非化石能源消耗的比例、生产率、经济规模对OECD国家和中国CO2排放的作用;Antweiler等

(2001)计算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和贸易对全球SO2排放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如王慧炯等(1999)和凌亢等(2001)分别计算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排污强度对全国和南京“三废”的作用;张连众等(2003)计算了经济规模、技术—产业结构综合指标、贸易对我国环境整体质量和“三废”的作用;陈东等(2004)、黄燕晶(2005)、李国柱等(2005)、孙爱存(2006)分别计算了经济规模对湖南、深圳、河北、青海多种污染

[收稿日期]2006-06-28

[作者简介]于峰

(1978—),女,江苏武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齐建国(1957—),男,河北迁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晓林(1970—),男,山西祁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2006年8月

第8期(总221期)

Aug.,2006No.8

ChinaIndustrial

Economy

36

物排放的影响;杨海生等(2005)计算了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规模对我国SO2、工业废水中

COD、Cd、As、氰化物和Cr排放的作用,等等。上述研究包罗了经济作用环境的直接途径(如技术)和间接途径(如贸易),但是这些成果在研

究经济对环境的直接作用机制时,多数局限于单个(多为经济规模)或零星几个要素,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并且这些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和数据类型一般仅适用于初步分析(多为OLS和时序数据)。本文从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的角度,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通过测算各经济直接影响因素对我国环境污染变动的贡献,力图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该问题的研究再推进一步。

二、经济理论和模型设定

1.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路线众多,各有特色。其中Stern(2002)的方法在细化环境影响因子方面简洁实用,王慧炯等(1999)的方法在挖掘各环境影响因子间关联上很有深度。本文试图把二者优势进行融合。同时,由于二者分解的影响因子不尽相同,无法匹配,本文又补充了一些作用因子,由此构建了一个经济和环境关系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经济系统是通过其内在要素———经济规模、产出结构、投入结构、生产率和环保技术来直接影响污染排放,对此下面将以污染排放恒等式为基础来展开说明。污染排放量可分解为:P≡Yj

"IjSj

(1)

其中Y为总产出;Sj=

YjY为行业j产出Yj占总产出Y的比重;Ij=P

jYj

为行业j排污强度,即行业j污染排放量Pj与其产出Yj之比。(1)式说明污染排放受经济规模、产出结构和排污强度的影响。由排污强度公式Ij=

PjYj=k"PjkXjk×XjkXj×XjYj=k"TEPjk×X

jkXj×1TFPj

(其中Xjk为行业j的第k种投入,Xj为行业j的总投入)可知,排污强度大小取决于投入结构

Xjk

Xj和技术TEPjk×1TFPj

,后者进一步拆分为37

全要素生产率TFP

j和环保技术TEP

jk

。至此,得到影响环境污染的全部直接因素即经济规模、产出结

构、投入结构、生产率和环保技术。下面将一一阐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

①经济规模Y。经济总量越大,需要资源投入越多,导致经济活动副产品——

—污染排放越多,从

而环境状况越恶劣,这是经济对环境的规模效应。②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由产业结构和投入结构两

方面组成。从产业结构S

来看,不同产业的排污强度不同。通常,随着一国经济发展,该国经济会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环境污染加重。因为伴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和环境承受能力,污染大幅增加,环境质量下降;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污染减少。这种产出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因为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技术支持,即用较为

清洁的生产技术代替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从投入结构X

jk

来看,投入结构变化有高污染投入对低

污染投入的替代和相反过程两种。由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可知,在经济规模、产出结构和技术

都不变的情况下,投入结构变化是沿着等产量曲线移动的,但由此产生的污染程度不同。③技术进步。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会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使资源得以大量节约和循环利用,导致在给定产出下自然资源消耗降低,进而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减少。技术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反映全社会一般生产效率的技术,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表征,它表示全社会单位投入X带来的产出Y;另一个是反映环保能力的特殊技术,用环保技术TEP来表征,它表示单位投入X产生的污染排放量P。排污强度公式表明:环保技术越先进、生产率越高,排污强度越小,技术效应越显著。

决定环境污染的因子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作用路径大体有六条:一是经济总量的扩大、人均收入的提高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经济规模的壮大增加政府和社会投资于环境保护的意愿,促进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三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投入结构的改善;四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生产率;五是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六是环保技术的发展与采用从短期来看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降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改善了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活动决定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排放的累积效应最终决定了环境质量,因此经济发展决定了环境质量。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绝不是如此简单,二者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环境也会反向作用于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将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2.模型设定

上述理论分析表明环境污染是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技术直接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进行计量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两个困难:一是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二是数理模型的选择。

目前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声污染、生态破坏等众多方面,并不断有新型污染种类出现,如低频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对于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达一国或地区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整体水平,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给出答案,国外相关研究普遍采用具体污染指标(多为SO

2排放量)来表征环境污染水平。这个具体污染指标应是环保治理后的工业和生活两方面的污染物排放量,

“环保治理后”才能反映环保技术的效果,

“工业和生活两方面”才能反映整个社会的污染情况。当前我国很多污染统计数据不符合此要求,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废气排放总量。同时考虑

到我国硫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我们最终选用SO

排放量来表示环境污染水平。

本文采用的模型是美国学者Stern于2002年创建的,该模型分析了全球SO

排放问题,通过对

世界64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回归估计,成功地解释了1973—1990年全球SO

排放变动的情况。Stern模型事先假定:①经济对环境的作用方程是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②环境污染是投入结构的一次齐次函数,是产出结构的零次齐次函数;③环境污染取决于经济规模、产出结构、投入结构、生产率和环保技术;④各国环境污染对同种产业或投入的弹性相同,在同一时期所有国家的环保技术水平相同。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该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38

Sit=γiTEPtyJit

-J-1

j=1

!αj

J-1j=1

"yαj

jit

(K

k=1

!βk

kit

)εit

(2)

其中Sit是因变量,表征国家i在时期t的SO2排放量;xkit和yjit是自变量,分别表征国家i在时期t的第k种投入和第j种产出;αj、βk、γi和TEPt是待估系数,分别表征所有国家的第j种产出和第k种投入的SO2排放特征和时期t的环保技术水平;εit是随机误差项。为了能更清晰地展示方程的经济含义,把(2)式进行变形。(2)式右边同时乘除J-1

j=1"Yαj

it、国家i在时期t时的总投入Xit和总产出

Yit,

并令TFPit=Yit

Xit

得:sit=γiYit

TEPtTFPit(yjit

Yit)-J-1

j=1!αj

J-1j=1"(yjitYit)αj

×(K

k=1!βkxkitXit

)εit

(3)

(3)式表明SO2排放量的大小是由经济规模Yit、环保技术TEPt、全要素生产率TFPit、产出结构(

y1itYit,……,yJitYit)和投入结构(x1itXit,……,x

kitXit

)共同决定的。Stern模型的优势在于解决了国内外现有的绝大多数污染排放分解方案存在的两大缺陷:一是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解得不彻底,如Bruyn模型和王慧炯模型只把影响因素划分为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和排污强度。二是要求有大量详细的部门能耗、生产和排污等信息。如Bruyn之所以选定荷兰和西德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两国的部门污染数据完整;Selden模型虽然把五大影响因素都纳入进去了,但需要美国94个部门的产出、污染和能耗的详尽数据;王慧炯模型也需要我国40个部门的相关数据。Stern模型不仅把排污强度进一步拆分为投入结构、生产率和环保技术,对影响因素分类细致,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只涉及到了农业、制造业、非制造业和服务业四个部门,对部门数据要求小,使用方便。在应用Stern模型分析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时,须把各国数据置换成我国各省及直辖市数据,这一转换非但没有减弱模型的适用性,反而使其得到了加强,因为在满足原模型其他前提假设下,它显然放松了原模型第四条假设。综上所述,Stern模型完全适合分析我国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

三、数据说明和计量结果

1.数据说明

模型所需要的数据是我国历年的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各产业产值和各种能源消费量。由于西藏没有能源统计数据,山西和贵州没有原油消费数据,故而无法对三省(区)进行回归估计。这三个样本地区的经济总量并不大,因此,剔除上述三省(区)对研究结果不构成重大影响。又因为1996—1998三年只有反映工业污染的环境指标,1999年以后才有源自工业和生活两方面的SO2排放量,所以选取的统计时段为1999—2004年。即模型实际所采用的数据是1999—2004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第一、三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的产值以及煤炭和原油的消费量。下面对经济规模及产出结构、投入结构、技术和环境污染指标的数据来源及其处理作简要说明。

理论上讲,经济规模及产出结构等于总产出及各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但因产出种类繁多,无法加总合成,故只能用各地区的各产业产值当年价及其总和即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来近似衡量,基础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投入是很复杂的,且许多投入没有统计数据或只有其近似估算值。我们估计投入是为了区分生产率和投入结构对环境污染的贡献,故我们只需考虑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投入,SO2排放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将模型中的投入结构简化为能源结构,总投入简化为能源39

消费总量。鉴于我国各地区煤炭和原油消费量的数据比较齐全,能源种类选定为煤炭和原油,能源消费总量近似为煤炭和原油消费量之和。对于缺失数据,本文通过已有数据的变动规律来估算:当缺失数据处于数列中间时,用上下数据的平均值来代替;当其处于两端时,用最接近其时期的数据加上已有数据的平均变化值来代替。各地区煤炭和原油消费量的基础数据取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并按0.7143和1.4286标准煤/千克系数折算成标准煤。

根据定义,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与投入之比,由于上述原因,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可用各自国内生产总值与煤炭和原油消费总量的比率来表征。环保技术则由回归方程生成。环境污染指标定为SO2排放量,其等于工业SO2排放量和生活SO2排放量之和。基础数据取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计量结果

本文的回归方程为:Pit=e

27

i=1

!γi

Di

t=1

!TEPtD

X第一产业-(α2+α3+α4)Xα2工业Xα3建筑业Xα4

第三产业(β1X煤炭+β2X原油

)(4)

其中Pit是表征地区i在时期t时SO2排放量的被解释变量;Di是表征地区i的虚拟变量;Dt是

表征时期t的虚拟变量;X第一产业、X工业、X建筑业、X第三产业、X煤炭和X原油分别是表征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煤炭和原油的解释变量。所采用的估计方法是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模拟运算所使用的软件是Eviews。表1给出了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参数估计值T检验概率

解释变量参数估计值T检验概率D北京

-0.8066860.0780D海南-0.4904950.7603D天津-0.0514050.8916D重庆1.0096270.0001D河北0.2905880.2092D四川0.7713990.0013D内蒙古0.3058730.1807D云南0.2380500.3492D辽宁-0.0289450.8829D陕西0.5679190.0005D吉林-0.4033420.0529D甘肃0.3234850.0176D黑龙江-0.3973080.0689D青海-0.6137020.4500D上海-0.2604510.6087D宁夏0.1607830.5130D江苏0.3174750.1506D19990.3220060.0000D浙江0.2892780.2210D20000.3635630.0000D安徽-0.2394670.3051D20010.2326960.0000D福建0.0537580.8278D20020.1119000.0063D江西0.2100400.2978D20030.1040430.0015D山东0.5889760.0036X工业-0.4728300.0021D河南0.2551580.2644X建筑业0.2968040.0210D湖北0.1453350.5232X第三产业0.3538340.1360D湖南0.6846650.0009X煤炭0.0140730.0003D广东0.4911480.0230X原油

0.001714

0.6514

D广西1.287293

0.0000调整后的R2

0.960392

D.W统计量

2.236358

回归结果

表1

对回归结果作进一步的经济意义检验和计量经济检验,发现:①我国SO2排放对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弹性分别为-0.177808、-0.47283、0.296804和0.353834,说明我国SO2排放与建筑业、第三产业呈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工业呈负相关;并且工业和第三产业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大,第一产业和建筑业影响小。但工业和第三产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与常识相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伴随着居民住家和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增加,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第三产业各部40

门,技术的发展增加了能源消费,而对于工业各部门,情况恰好相反,然而模型假定经济体中所有部

门技术发展带来的效果是相同的,这导致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为负和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为正这种反常结果。②我国SO

排放对煤炭和石油消费量的弹性分别为0.014073和0.001714,煤炭和原油消耗都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并且在煤炭与原油单位统一的情况下,二者的弹性大小反映煤炭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远远大于原油的影响,前者近乎是后者的10倍,这也可以从T检验结果中

得到佐证,煤炭的估计系数非常显著,而原油的估计系数不显著。这是因为SO

排放主要源于煤炭,我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耗结构更加剧了大气硫污染,这使得原油与大气硫污染关系不明显。③调整后的R2为0.96,说明回归方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得很好。④D.W值为2.24,在0.05显著性水平和解释变量个数大于等于5的情况下无自相关。⑤T检验表明我们所关注的除原油消费量外的主要解释变量和反映环保技术的时间虚拟变量是显著的,多数地区虚拟变量也是显著的,唯一不足的是原油自变量和少数地区虚拟变量不显著。由于重要变量——

—原油消费量的系数相对煤炭消费量的系数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保留原油消费量不会影响后面的贡献分析。总之,Stern模型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一致,计量效果也非常理想。

四、各影响因素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分析

上述数据显示:在考察期1999—2004年间,我国大气硫污染日趋严重;GDP逐年攀升;生产率稳步提高;环保技术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中工业和建筑业不断壮大,第一产业日渐萎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变化不大;能源结构中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消耗主体地位依然非常牢固。下面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环境污染的贡献。

各影响因素对环境污染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根据(3)式可知:

Pit=P

it-1

q=1

!Aqit

qit-1

(5)

其中A

q表示第q种直接影响因素。先把(5)式两边对地区i求和并同除P

t-1

得:

tPt-1=1

t-1

i=1

"(Pit-1n

q=1

!Aqit

qit-1

)(6)

再把(6)式的计算顺序由先乘后加改为先加后乘得:

P!

P!t-1=

q=1

!1

t-1

i=1

"(Pit-1Aqit

qit-1

)(7)

其中,P!

t是P

的估计值。再对(7)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lnP!

t=

i=1

"Pit

q=1

"△lnAqit=n

q=1

"m

i=1

"(Pit

△lnA

qit

)(8)

(8)式就是各影响因素对环境污染贡献的计算公式,其含义是全国环境污染对数的变化量等于五大影响因素对数变化量的加总,每个影响因素对数变化量等于各地区该因素变化量的加权和,权重是各地区环境污染占全国环境污染的比重。最后得各影响因素的实际贡献率为:

aq=

i=1

"(Pit

△lnA

qit

q=1

"m

i=1

"(Pit

△lnA

qit

(9)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t-1

P!

P!

t-1

,所以△lnP

≠△lnP!

即(8)式算出的环境污染变化量与环境污染

41

的实际变化量存在系统误差。我们利用公式(8)和(9),取n=5、m=28,

得到表2的结果:影响因素贡献贡献率(%)经济规模0.6198320.18生产率-0.1591-82.17环保技术-0.3220-166.34产出结构0.051326.51投入结构

0.00361.83环境污染变动的预测值0.193686.41环境污染变动的实际值0.2240100.00不可解释的环境污染变动值

0.0304

13.59

各影响因素对我国SO2排放变动的贡献

表2

表2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增长是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源泉,绝大多数的环境污染来自经济规模的扩大。在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中居于次位的要素是环保技术,不过它的作用与经济规模相反,它改善了我国环境状况,抵消了约一半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生产率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是影响我国环境的第三大因素,它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其作用效果大概是生产率的一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变动增加了我国环境污染,但相对来说其影响有限,二者的贡献率总共才28.34%。此外,还有13.59%的环境污染变动无法用五大因素解释,它是由随机误差、贡献率近似算法的系统误差、其他影响因素的遗漏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的。

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思考

1.基本原则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那种以停止经济发展来换取环境保护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但可持续发展要求摈弃单纯依靠扩大资源的消费来增加经济总量,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满足人民不断上升的福利需求。即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二是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应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二者均有缺陷:选择市场机制,将会面临政府失灵的危险,选择政府干预将会面临市场失灵的危险,应谋求二者的有机结合。现阶段我国市场机制还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进一步深化市场导向的改革,同时对于行政手段也不能偏废。三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和环境问题强烈互动,因此,必须充分重视经济全球化和环境污染全球化问题。鉴于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人均资源贫国的国情,对于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国际环境补偿机制等动向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抓住机遇,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行政管理和自然条件存在巨大差异,环境经济政策不能搞一刀切、不服水土,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多样。2.路径选择

(1)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总体跟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差距,加强我国科技的自主研发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工作;强化科技的转化与扩散,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转变“末端治理”模式,推进“清洁生产”技术;鼓励环保技术开发;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保治理技术的创新与采用,包括资源开采、产品设计、制造、组装、批发、零售、使用、废物回收各环节,从总体上降低最终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2)我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这对我国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十分紧迫。通过加快轻污染产业的发展,加大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等来优化第二产42

业;第三产业总体上具有高产出、高就业、低消耗和低污染的特点,但其部分行业也会损害环境,因此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管理。采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东部地区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提高其附加值,同时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大力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中西部地区要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生态禀赋,积极发展能源工业、矿产工业、生态农业、有机食品业、旅游业及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深化市场改革,振兴国有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轻化工业结构,加快工业技术改造和进步。

(3)短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须加快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不断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强节能措施。根据地区情况,提升能源消费结构:发达的东部地区逐步实现以油代煤、以气代煤和以电代煤;对于中西部地区,接近煤产地的地区仍以煤为主,煤产区在水资源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应将煤变电外送。从长远看,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掌握其核心技术应是我国长期能源战略的优先领域。

(4)继续扩大开放贸易,建立可持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商品在出口总额中比例,加强部分能源和原材料商品的进口,特别是那些我国稀缺、开发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国际市场相对便宜的商品等来改善贸易结构;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实施“限制或拒绝进口重污染的产品设备、对高资源消耗的出口品和污染重的进口品征收环境附加税”等贸易管制措施。

(5)制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纠正盲目追求外资规模和数量而忽略环境保护的做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积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分布调整,健全和强化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引资质量。制定鼓励、限制、严格限制、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与项目。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到具有重大影响的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如清洁能源、交通、通信、科技、农业等关键领域,培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引进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外资投资于环保产业。东部继续发挥区位优势,选择性吸收有利于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扩大商业、电信、金融、保险等服务贸易的开放,争创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中西部地区依靠国家反梯度性优惠政策,采取更加开放、得力的引资措施,将外资重点引向具有辐射效应的中心城市;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外资,同时谨防污染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结合中西部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积累高的现代轻工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和现代化改造。要求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采取母国环境标准,并对其工人进行良好的环境知识培训,向我国政府提交年度环保报告。鼓励其与合资经营的伙伴、供应商一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6)探索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的制度安排,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解决环境问题、消除失灵最根本的措施是使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定价及产权界定,主要采取环境附加税、环境浓度税、产品费、生态税、可交易排污权系统等经济手段来实现。对于产权难以界定的环境资源,由政府制定适当的环境政策、环境标准和法规等直接管制手段加以解决:制定环境管理和国家环境计划,并使其国家长远目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重要经济政策和项目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和法规应视企业和行业类型而定,对于中小企业,环保标准要考虑短期经济影响,适于采用成本效益法,对于垄断行业、关键部门和大型企业,环保标准应具有一定的技术超前性,增强其长期竞争力;顾及我国环境污染的地域因素,东部发达地区的环境政策应加强经济和市场手段的使用,中西部地区的环境政策应着重直接管制手段,并且国家应设立生态补偿机制,让受惠地区的东部对资源输出和处于上游的资源与生态战略基地的中西部进行补贴。

43

〔参考文献〕

〔1〕王慧炯,甘师俊,李善同.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张连众,朱坦,李慕菡,张伯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3).

〔3〕杨海生,贾佳,周永章,王树功.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4〕凌亢,王浣尘,刘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研究,2001,(10).〔5〕李国柱,李从欣,郧彦辉.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05,(5).

〔6〕陈东,李琳,王良健.湖南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进实证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7〕孙爱存.对青海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J].经济师,2006,(2).〔8〕黄燕晶.深圳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J].广东科技,2005,(12).

〔9〕DavidI.Stern.ExpainingChangesinGlobalSulfurEmissions:AnEconometricDecompositionApproach[J].

EcologicalEconomics,2002,(42).

〔10〕deBruynS.M.Explaining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StructruralChangeandInternationalAgreementsin

ReducingSurlphurEmission[J].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Economics,

1997,(2).〔11〕HiltonF.G.H.,LevinsonA.M.Factoring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videncefromAutomotiveLead

Emission[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andManagement,1998,(35).

〔12〕ViguierL.EmissionsofSO2,NOx,andCO2inTransitionEconomies:EmissionInventoriesandDivisiaIndex

Analysis[J].EnergyJournal,

1999,(20).〔13〕SeldenT.M.,ForrestA.S.,LockhartJ.E.AnalyzingReductionsinUSAirPollutionEmission:1970to1990[J].

LandEconomics,1999,(75).

〔14〕HettigeH.,ManiM.,WheelerD.IndustrialPollutioninEconomicDevelopment:TheEnvironmentalKuznets

CurveRevisited[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

2000,(62).〔15〕HamiltonC.,TurtonH.DeterminantsofEmissionsGrowthinOECDCountries[J].EnergyPolicy,2002,(30).〔16〕ZhangZ.DecouplingChina’sCarbonEmissionsIncreasefromEconomicGrowth:AnEconomicAnalysisand

PolicyImplications[J].WorldDevelopment,2000,(28).

〔17〕AntweilerW.,CopelandB.R.IsFreeTradeGoodfortheEnvironme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

(91).

EmpiricalAnalysisonImpactofEconomicDevelopmentonEnvironmentalQuality———BasedonthePanelDataofChineseProvinces&MunicipalCitiesfrom

1999to2004

YUFeng1,QIJian-guo2,TIANXiao-lin1

(1.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

Beijing100102,China;

2.Instituteof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ofCASS,Beijing100732,China)

Abstract:Thispapertriestodisclosetherelationshipofeconomic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DerivingfromSternModel,thispapertakesSO2emissionasanenvironmentalpollutionindexandappliesregressionanalysisto28provinces&municipalcities’paneldataexceptGuizhou,TibetandShanxionesinourcountryfrom1999to2004.Wefindthatenlargementofeconomicscale,changesofindustrialstructureandenergystructure

deteriorate

environment

and

that

enhancement

ofproductivity,renov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reduce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factualcontributionratesofthefivefactorsareestimatedrespectively.Thisresulturgesamoreeffectivepolicyorientationon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formulation.

KeyWords:Sternmodel;environmentalpollution;economicscale;economicstructure;technologicaladvance

〔责任编辑:王燕梅〕

44

【5A文】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5A文】某国际知名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战略分析 (3) (一)优势分析 (3) (二)劣势分析 (3) (三)机会分析 (3) (四)威胁分析 (4) 三、利润表分析 (4) (一)水平分析 (4) (二)结构分析 (4) 四、资产负债表分析 (4) (一)水平分析 (4)

(二)结构分析 (5) (三)资产结构分析 (6) 五、现金流量表分析 (6) (一)水平分析 (7) (二)结构分析 (7) 六、财务比率分析 (8) (一)偿债能力分析 (8) (二)营运能力分析 (9) (三)盈利能力分析 (9) 七、杜邦分析………………………………………………………………………GG 八、成长分析……………………………………………………………………… 11 一、公司简介 《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DE,故名阿胶’”。“DE”阿胶汉唐至明清一直是皇家贡品,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誉为“圣药”。GGDE阿胶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阿胶及系列产品生产企业,成立于19GG年,19GG年成为上市公司,20GG年,隶属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拥有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3大主导产业,GG0余个品规。DE阿胶连续3年居全国补益中药之首,在国内十大补血品牌中第一提及率、最常服用率、尝试率、品牌忠诚度等7项指标高居榜首。复方阿胶浆为全国医药行业十大名牌产品、全国十大畅销中药。 二、战略分析(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品牌优势 DE阿胶地处阿胶发源地,拥有广泛认知的地域心智资源优势,为行业第一品牌,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企业,拥有无可替代的品牌资源优势。 2、网络优势 从上游原料基地建设,掌控驴皮收购终端,到下游OTC终端、商超、医院、自建连锁等营销终端掌控,形成了全产业链掌控的模式优势。在GG、新疆、内蒙古、辽宁、甘肃等省建立原料基地,在国外多个国家建立采购网络,实现控制涵养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3、平台优势 建有国家科技部批准的行业内唯一的“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在阿胶等胶类中药研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技术优势 具有传承千年的国家级保密传统工艺,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生产技术;制定、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拥有大量阿胶传统配方、秘方,具有领先行业的标准优势、产品研发、技术领先优势。 (二)劣势分析 1、行业不稳定性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及评价报告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财务分析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近2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调查报告,在1996年到2006年这10年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产出提高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按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156%,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出从2,424亿美元增加到6,197亿美元;相应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出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工业部门的第一大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电器)作为国内著名的家电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先进数字电视机生产线之一,年彩电产能1610万台,是海信集团经营规模最大的控股子公司。 海信电器拥有国内一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的企业发展战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并在中国、美国、比利时等全球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技术研发。截至目前,海信电视已经获得授权专利数862件,其中有600多项是在新技术、新功能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海信电视拥有的中国授权专利数在业内高居榜首。 海信电器成立于1997年4月17日,前身是海信集团有限公

司所属的青岛海信电器公司。1996年12月23日,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原青岛海信电器公司作为发起人,采用募集方式,组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6,170,000元。 1997年3月1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其中,6300万股社会公众股于1997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700万股公司职工股于1997年10月22日上市。 1998年,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公司以1997年末总股本27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10:3比例实施增资配股。其中,国有法人股认购其应配6000万股中的万股,其余部分放弃配股权;社会公众股东全额认购配股2100万股。本次配股实际配售总额为万股,配售后总股本为万股。1998年7月10日完成配售,配股可流通部分2100万股于1998年7月29日起上市交易。 1999年6月4日,公司实施1998年度资本公积金10转4后,总股本为万股。 2000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全体股东10:6配股。其中,国有法人股股东海信集团公司以资产部分认购万股,其余部分放弃;社会公众股东认购7644万股。该次实际配售股数为万股,配股后总股本为万股。其中,海信集团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万股,占总股本的%;其余为社会流通股计20384万股,占总股本%。 2006年6月12日,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以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支付股票的方式作为对价安排,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付股股票;对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调研报告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调研报告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调研报告 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双赢”,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常山县_镇实际,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_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位于“中国胡柚之乡”的常山县城北郊的_镇,是衢州市四大强镇之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现已探明的石灰石储量为10亿吨,石煤储量3亿吨,无论在储量上还是品位上均居全省首位。依托资源优势,建材、轻钙等资源消耗型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96余家,其中水泥企业3家,轻钙企业10家,石灰立窑12家,石灰生产加工企业20家等,到20xx年,全镇工业生产总产值已经达到14.5亿元,工业利税达到3800万元。但是,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原有土法烧制的土窑,石灰加工棚、一批石灰石石煤破碎点磨粉点,吃进矿石,也“吐”出了大量的烟尘,加上水泥、轻钙企业、石煤开采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管理不到位,使_镇成为全省有名的污染重灾区,老百姓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环境污染纠纷频繁发生,极大的阻碍了_镇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区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一方面,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_镇几十年的污染现状使得当地老百姓对环境污染都习以为常,只有当自身利益受到直接损害时才会去寻求赔偿和保护;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当地企业主缺少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愿意在环境保护设备方面增加投入和加强管理,甚至经常性闲置环保设备并偷偷排污,往往牺牲和破坏环境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还有当地基层不少镇村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生态破坏现象比较严重;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太大且产生二次污染;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环境质量低劣。但区域经济

宏观经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目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将逐步走上高品质、低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施工企业将面临着调整经营结构、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的发展机遇宏观经济环境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上,虽然其影响有滞后性,但施工企业的经营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基本建设的投资情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主要对施工企业产生以下正面影响。 可以促进施工企业领导提高企业发展战略意识,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掌控战略风险的能力。推动施工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调整经营结构和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的科技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人才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通过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实现行业产能需求关系的基本持平,这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机遇。 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也对施工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企业产能不断增长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持续下滑的矛盾比较突出。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施工企业的数量减少1449个,但就业人数增加150.7万人,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增长12.4%。由于宏观经济对投资的影响,施工企业的产能严重过剩。投资下滑使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由于前些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一直处于高位,使施工产能迅速增大;又因施工企业任务繁重,致使经营结构单一。 投资下滑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压力,出现了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本来就很低的行业利润雪上加霜,致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转变经营结构和经济结构缺乏支撑,也无力支付改革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单一经营结构的施工企业,其

2019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例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范例 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帮助制定经济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存在,减少局限性的影响,在决策中扬长避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 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利益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并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着重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果是否优良等进行解释和评价,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性 1.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列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 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2.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3.财务报表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财务报表数据受到会计估计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 5.财务报表数据受到管理层对各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种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三、客观因素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1.财务报表可靠性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旦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企业会主动选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势不两立抑或比翼双飞?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武林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她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也遭受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反作用力。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使其共生,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所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生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要生存,社会

要发展,就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的实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财富。当这种索取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自然资源的极限,就会引起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反作用日益突出,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 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保护得好,环境资源的利用就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产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环境产业必然会兴起并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消费由解决温饱问题到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环境舒适,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消费的新追求,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在阐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指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缓解环境压力,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经济增长;环境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观点综述 环境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麦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认为:在资源约束与环境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地球将不可能支撑经济的无限增长。持续的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污染连同其他因素(粮食、人口等)一起使世界在某一时刻达到崩溃的边缘,因此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以达到全球性的均衡。这种极端的认识虽然引起人们对经济增长前景的关注,但也受到各国学者和公众的批评。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注意到环境问题,并且不断地发明新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从而缓解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的紧张状况。 未来学家和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乐观的态度。柯尔、费里曼和卡恩等人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事实论证了技术进步会消除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他们的主要论据是:人口不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降低人口增长率的长期手段将加速經济发展;技术的发展将使未来粮食的供应采用非传统方式,食物供应不可能发生危机;价格机制的作用将使替代品不断出现,并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将成为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多数经济学家是持一种折衷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为如此,但是停止经济增长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技术结构向着符合生态要求的方向转变,经济更快地增长,才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的途径。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指出:“零增长意味着每年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总量不变,被倾卸于生态体系的污染物质的量第二年仍会与第一年相等”,所以完全降低到零增长率也不会停止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对于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自觉抑制经济增长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而听任其他国家迅速增长。相反,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比不增长状态更加有益于延缓环境的破坏,甚至在某种限度内,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助于放慢对环境的破坏。 上述何种观点成立,对于各国发展经济来说具有不同的政策含义: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限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如果经济增长能自发地解决环境问题,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加速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在一定限度内是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则人类的理性选择是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认识环境对经济所施加的约束,从而分析影响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措

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中金黄金2007年财务报表分析 繁荣中国,投资盛世;资本逐鹿,沃野千里;巨龙苏醒,屹立东方。 身处在千载难逢的资本盛世,被百年华尔街称作"沸腾岁月"、"似火牛年"、"漂亮50"的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在年翻一倍的指数中,在黑马奔腾的个股里,我们追逐着光荣与梦想,为实现财务自由而奋力拼搏。 火热的2007年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精彩华章后,缓缓地落下了帷幕。 今回首,依旧清晰地看得到,短短一年,上证指数的涨幅接近翻番;深成指更是牛气冲天,涨幅超过160%。在这惊心动魄、高潮迭起、目不暇接的大牛市中,机构主力借势掀起一波波滔天巨浪,亿万散户投资者在亢奋与恐慌中奔驰着、追逐着:2007年又是股市丰收的一年,股指大涨,其中不乏大涨的股票.中金黄金确实是一只传奇股票,拥有良好的业绩,2007年每股收益0.92元.成为沪深股市的黄金股. 600489) 中金黄金:2007年年度要紧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2007 年2006年 营业收入 11,208,943,068.89 5,384,658,554.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534,870.91 161,770,197.8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9,864,897.60 164,670,506.39 差不多每股收益 0.92 0.5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差不多每股收益0.89 0.59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24.88 19.1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24.23 19.51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 6 1.93 2007年末2006年末 总资产 3,774,527,379.95 2,181,571,889 .51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吕风霞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的时间内集中出现。就我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已接近饱和。如果到2010年,GDP在200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2005年的1.3倍。这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需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上狠下功夫。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体系的首要环节。只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经济发展必须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经验教训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计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损害。这种所谓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是不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价值理念,实现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转变。绿水青山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析》 目录 总概论 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2.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复合生态理论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城市生态位理论 二、德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1.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成效显著 (1)整体规划科学 (2)综合效益明显 (3)环保措施有效 (4)生态建设有力 2.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问题仍然存在 (2)经济结构不够合理 (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3.德化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的潜在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 (2)水土资源优势 (3)生态资源优势 (4)旅游资源优势 三、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 1.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1)鼓励绿色消费制度 (2)推进区域环境合作 (3)实施环保限批制度 2.依靠经济手段,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1)加强环保投入力度 (2)加快建立环保法律约束补偿机制 (3)加大环保信贷控制力度 (4)加大价格调控力度 (5)加高市场准入壁垒 3.强化法律监督,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2)加大执法力度 (3)强化问责机制 4.倡导生态伦理,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1)树立生态伦理理念 (2)倡导生态伦理价值观

(3)建立生态伦理评判体系表格表示;

总概论 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凭借其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取得了工业文明的伟大胜利,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但人类在创造经济空前大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生态与环境的极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生态示范区模式应运而生,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 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 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因此保护好环境,就是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生态示范区很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示范区建设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途径,是探索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建设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物质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良好的环境又能更好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那种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就是主张先污染、后治理,国外许多沉痛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此路是行不通的;反之,过分强调环境保护,为了保护环境,拒绝和排斥经济发展,其极端代表就是“经济零增长”理论,这种观点也是不可取的。这两种观点都是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忽视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复合生态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马世骏等中国生态学家在总结了整体、协调、循环、自生为核心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栖息劳作环境、物质生产环境及社会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现状的反思及正确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对立与统一共识到共生现状与出路方法与措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发展动力从要素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各类风险在不同国家和市场快速传递,交叉蔓延。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对立与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从哲学高度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而且在不同形势下对立与统一的结构是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两者矛盾稍小一些,因为在早期阶段经济规模小、环境容量大,在后期阶段经济实力强、治理力度大,这两种情况下,环境与经济都容易相处,统一性大于对立性。而在这两个阶段之间的中间阶段,环境压力大而经济实力没有达到足够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最为突出,两者处在相持或双双受阻的困境之中,对立性大于统一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这种困境向后期过渡的阶段。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稀缺性认识严重不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定范围,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发展,轻资源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等思想依然顽固地存在于部分国人头脑中。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GDP 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无疑加速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越发严重,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后果出现。 二、共识到共生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我国,近年来,包括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并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趋势。这些都是长期以来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发的灾难。 全球化的发展诱使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方面日益趋同,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每一个国家在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领土安全方面必须以其它国家的安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具有内在紧密关联、彼此具有相互构成性因素的理念——即相互依存的“共生”。共生是不同生物和人类的共生单元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的关系;共生双方或多方通过这种关系获得发展,

2019年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实例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实例 综合分析报告又称全面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和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特征,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下面的是分享的与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实例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 分析构架 (一)公司简介 (二)财务比率分析 (三)比较分析 (四)杜邦财务体系分析 (五)综合财务分析 (六)本次财务分析的局限 (一)公司简介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四川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SICHUANCHANGHONGELECTRICCO.,LTD 公司法定代表人:xx 公司注册地址:四川省xx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四川xx 股票代码:6xx839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监会指定登载年报网站:://.sse.. 股份总数216,421.14(万股) 其中: 尚未流通股份121,280.91(万股) 已流通股份95,140.23(万股) 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股东707,202名。 拥有公司股份前十名股东的情况如下: 名次股东名称年末持股持股占总股所持股份 数量(股)本比例(%)类别 1xx集团1,160,682,84553.63国有法人股 2涪陵建陶6,399,1200.30社会法人股 3杨香娃5,990,4xx0.28流通股 4嘉陵投资4,752,3840.22社会法人股 5雅宝中心2,517,4590.12流通股 6海通证券2,372,8320.11流通股 7成晓舟2,252,1640.09流通股 8满京华2,036,7360.09社会法人股 9四川创联2,xx5,5200.09社会法人股 xx华晟达1,950,xx00.09社会法人股 2.公司历史介绍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 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摘要: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也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的建设、环境的治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经济运行与宏观控制中重视人口因素特别是其质量与素质因素,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因素,对于不顾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制横、抑制。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简单分析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生态环境问题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分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环境作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一种资源,其具有资源的特性——稀缺性、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其收益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或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判断环境对经济发展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标准是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比较。 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和环境的合法用途”。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据1991年环境报介绍,我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377亿元,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9亿元,农药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7亿元,自然资源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12 亿元,这五笔帐共计是800多亿元。可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刘平北京城市学院 提纲;一、引言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3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4环境污染影响 三、环境保护 四、结论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令全世界瞩目。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影响环境保护 一、引言: 环境污染,已成了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和隐患,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地稳步发展。①本文就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问题。 二、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1环境污染 2.1.1环境污染概论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射线。② 2.2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2.2.1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尤以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壤和东北的黑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2.2.2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 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导致环境恶化,使人们患上各种疾病。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水,不应该浪费,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说,水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能不引起国家、人民的重视。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在一些地

某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报告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及评价报告 ——青岛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财务分析1.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近2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调查报告,在1996年到2006年这10年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产出提高了34%,由57,720亿美元增加到77,470亿美元,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按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达到156%,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出从2,424亿美元增加到6,197亿美元;相应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出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中国工业部门的第一大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电器)作为国内著名的家电上市公司,拥有中国最先进数字电视机生产线之一,年彩电产能1610万台,是海信集团经营规模最大的控股子公司。 海信电器拥有国内一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的企业发展战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并在中国、美国、比利时等全球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技术研发。截至目前,海信电视已经获得授权专利数862件,其中有600多项是在新技术、新功能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海信电视拥有的中国授权专利数在业内高居榜首。 海信电器成立于1997年4月17日,前身是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青岛海信电器公司。1996年12月23日,青岛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原青岛海信电器公司作为发起人,采用募集方式,组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6,170,000元。

1997年3月1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7000万股;其中,6300万股社会公众股于1997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700万股公司职工股于1997年10月22日上市。 1998年,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公司以1997年末总股本27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10:3比例实施增资配股。其中,国有法人股认购其应配6000万股中的506.5337万股,其余部分放弃配股权;社会公众股东全额认购配股2100万股。本次配股实际配售总额为2606.5337万股,配售后总股本为29606.5337万股。1998年7月10日完成配售,配股可流通部分2100万股于1998年7月29日起上市交易。 1999年6月4日,公司实施1998年度资本公积金10转4后,总股本为41449.1472万股。 2000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全体股东10:6配股。其中,国有法人股股东海信集团公司以资产部分认购283.6338万股,其余部分放弃;社会公众股东认购7644万股。该次实际配售股数为7927.6338万股,配股后总股本为49376.7810万股。其中,海信集团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28992.7810万股,占总股本的58.72%;其余为社会流通股计20384万股,占总股本41.28%。 2006年6月12日,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以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支付股票的方式作为对价安排,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获付2.5股股票;对价安排执行后,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变更为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流通股股东获付的股票总数为5096万股。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23896.781万股,占总股本的48.4%;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数量为25480万股,占总股本的51.6%。

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性;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 推进经济与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要求我们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毫不放松地抓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推动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协调发展,也就是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展,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在不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发展。 一、全面认识生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决不是可以无所不为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经历与自然界长期斗争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全面认识生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 (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既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指的就是自然法则不可违,人道必须顺应天道。《齐民要术》中讲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都是指人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掌握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不能只知道耗费自然界所固有的物质财富,无不浸透了朴素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只能建立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惟一的家园。任何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的做法,都将使人类陷入生存的困境。300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