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社会危害性理论之当代中国命运

赵秉志;陈志军

【摘要】基于“去苏俄化”的出发点,有论者主张将社会危害性概念从中国刑法理论中“驱逐”出去。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当代中国刑事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地位进行全面审视。社会危害性是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的基本概念,刑法立法之圭臬、刑事司法不可或缺的标尺,中外刑法共有的理论,它不能承载中国刑事法治成败之重担。从刑法学中“驱逐”社会危害性理论,既不可行也不可能。

【关键词】社会危害性;社会功利法则;刑事法治;去苏俄化

【全文】

1979年刑法施行之前的30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法治建设方面却乏善可陈。就刑事法治建设而言,刑法立法稀疏、作为定罪量刑依据的文件五花八门、司法自由裁量空间巨大、刑法理论研究凋敝。1979年刑法典施行以后,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重新启航。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以往法治不彰的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无疑是必要的。当今中国刑法学界,某些学者认为源自前苏联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是新中国前30年未能确立刑事法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学者将1979年刑法典施行以后我国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归因于社会危害性理论“阴魂不散”。因而这些学者对社会危害性理论持否定态度,甚至提出将“社会危害性”从我国刑法理论中“驱逐”出去的主张。[1]笔者认为,这种主张是值得商榷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刑法学中“驱逐”社会危害性理论,既不可行也不可能。科学的态度,应当是在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研究和运用社会危害性理论。

一、社会危害性是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刑法学在内的法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社会有利性和社会危害性是社会科学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抛弃社会有利性和社会危害性的概念,必然导致社会科学失去其

赖以存在的追求社会福祉的终极价值。英国哲学家、法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认为,社会和个人一样受功利主义法则的支配。边沁将功利主义定义为这样一种原则,即“根据每一种行为本身是能够增加还是减少与其利益相关的当事人的幸福这样一种趋向,来决定赞成还是反对这种行为。”如果该当事人是一个特定的个人,那么功利原则就旨在增进他的幸福;如果该当事方是社会,那么功利原则便关注该社会的幸福。[2]对社会而言,人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单纯对社会有利、单纯对社会有害和兼具利害三种。受功利法则支配的社会对之有不同的社会政策立场:单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予以鼓励;单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予以抗制;兼具利害的行为,则在利害权衡的基础上采取有别之立场。法学也以社会有利性和社会危害性为基本概念,法律也必然要以追求社会的福祉为终极价值。法律只能把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把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对紧急避险等兼具利害的行为则进行利益衡量以决定其是违法还是合法。在制定和裁量对违法行为适用的制裁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无疑是核心标尺。社会危害性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侵权责任法》等行政、民事法律的基本概念,判断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相关立法、执法、司法的首要问题。难以想象,这些法律若抛弃社会危害性的概念后将如何制订和施行。刑法学作为法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事关公民自由乃至生命权利的剥夺,相比于其他部门法学而言,不但不能抛弃社会危害性概念,还应当对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大小做更为细致精确的研究和判断,才能体现“慎刑”的观念。

二、社会危害性是刑法立法之圭臬

刑法立法是创制、修改、废止刑法规范的活动。刑法立法无疑是以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和大小为圭臬的。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行为。[3]有论者虽然质疑该通说作为司法概念的合理性,但仍然承认其作为立法概念的合理性,认为中国刑法理论的犯罪概念具有双重结构,由立法概念与司法概念组成:立法上的犯罪概念,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由刑法规定为犯罪、适用刑罚予以处罚的行为;司法上的犯罪概念,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条件、应当适用刑罚予以处罚的行为。[4]社会危害性在刑法立法中的具体作用体现在:

(一)社会危害性决定犯罪圈的大小

犯罪圈的设定虽然是立法者意志的反映,但这种设定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立法者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及大小所作的选择。这是刑法谦抑性的体现。日本学者平野龙一认为,“即使行为侵害或威胁了他人的生

活利益,也不是必须直接动用刑法。可能的话,采取其它社会统制手段才是理想的。可以说,只有其它社会统制手段不充分时,或者其它社会统制手段(如私刑)过于强烈,有代之以刑罚的必要时,才可以动用刑法。这叫刑法的补充性或谦抑性。”[5]多数德国刑法学者认为,与法益概念相联系的行为“社会危害性”是国家干预行为的界限。[6]正是因为社会危害性在空间横向上的差异性和时间纵向上的变易性,导致不同国家犯罪圈的差异和同一国家犯罪圈的扩大或者缩小。

1.社会危害性决定不同国家之间犯罪圈的差异。顾名思义,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特定社会的危害性质。即社会危害性是以特定的社会作为其考察背景的。相同的行为在不同的社会中,其危害性的大小乃至有无都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我国刑法中以犯罪论处的逃汇、骗购外汇、非法经营行为,在国外很可能就是合法行为;通奸行为在我国不构成犯罪,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则纳入犯罪圈。又如,吸毒行为在中国大陆只是一般违法行为,而在中国台湾地区刑法典第262条规定了吸用烟毒罪,日本刑法典第139条也规定了吸食鸦片烟罪。

2.社会危害性决定同一国家犯罪圈的扩大或者缩小。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危害性的发展变化既可以是质变,也可以是量变。就质变而言,既可能是从没有社会危害性变成有社会危害性,也可能是从有社会危害性变成没有社会危害性。就量变而言,既可以是社会危害性由小变大,也可以是由大变小。正是社会危害性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犯罪圈顺应时势予以扩大或者限缩。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质变或者量变对我国犯罪圈发生影响的例子很多,例如,长途贩运赚取差价的行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经以投机倒把罪论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市场经营行为;醉酒驾驶但未造成重大事故的行为曾经只作为行政违法行为予以处罚,但《刑法修正案(八)》将其规定为新增的危险驾驶罪的行为方式之一。

(二)社会危害性决定法定刑的轻重

1.社会危害性决定法定刑的配置。法定刑的配置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环节,配置的依据不仅仅是社会危害性,还应当考虑人身危险性的大小。毋容置疑的是,在法定刑的配置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社会危害性,刑法分则中绝大多数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就是以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作为升降依据的。

2.社会危害性决定法定刑的提高或者降低。由于社会危害性发生变化,一个国家的立法需要对某一犯罪的法定刑设置进行调整,或者提高或者降低。《刑法修正案(七)》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以及《刑法修正案(八)》废止走私贵重金属罪等犯罪的死刑就是例证。

三、社会危害性是刑事司法不可或缺的标尺

对社会危害性在刑法立法中的作用,尚且得到中国刑法学界较多的认同,但对其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则备受质疑和批判。主张“驱逐”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论者,主要也是对此忧心忡忡而力倡其观点。

(一)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关系

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是一种表里关系。二者都是一种评价标准。只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两种评价标准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刑事司法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和完成。刑事违法性作为评价标准发挥的主要是质的评价功能,尽管也有量化评价功能,但很有限。[7]而社会危害性作为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量化评价功能。具体而言,在罪与非罪的区分中,需要将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作为共同的评价标准;[8]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中,主要是以刑事违法性为评价标准;而在罪轻与罪重的区分中,主要以社会危害性为评价标准。[9]罪刑法定主义之所以从绝对罪刑法定转变为相对罪刑法定,就意味着单纯采取刑事违法性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做法,相对罪刑法定则不再简单地排斥社会危害性标准在刑法中的作用。如果将社会危害性理论“驱逐”出刑法,刑事违法性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社会危害性能否从刑事司法中“驱逐”

1.我国严格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界限的立法模式决定了刑事司法必须使用社会危害性标准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考察我国刑法与德日刑法的立法可以发现,德日刑法上的犯罪外延要比我国宽泛。其将类似于我国一般违法行为的违警罪也纳人犯罪概念中(有的规定在刑法典中,有的规定在行政刑法中),[10]而我国严格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11]在“大犯罪圈”立法模式下,因为通常只需要是否属于犯罪行为类型进行定性分析,危害程度大小对罪与非罪的区分通常意义不大,因而一般无需细致地进行定量分析,对犯罪构成模式的定量分析功能要求很低,德日三要件模式和英美法系双层控辩平衡模式就是与这种立法模式相适应的犯罪构成模式;而在“小犯罪圈”立法模式下,因为要严格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对犯罪构成模式的定量分析功能有着突出的需求,中俄四要件理论因为存在很强的定量分析功能(主要是通过犯罪概念“但书”和分则中的定量性构成要素实现),因而是与“小犯罪圈”立法模式相适应的。可见,我国必须进行严格的定量分析,否则将无法区分罪与非罪。查阅《治安管理处罚法》、《枪支管理法》等法律可以发现,许多在刑法上规定为犯罪的行为类型(甚至在刑法规定中属于行为犯或危险犯的行为类型),在这些非刑事法律中也有规定,并对之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

罚。例如,刑法典第297条第1款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12]这就意味着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判断对这些行为罪与非罪的区分具有决定性意义。试想,如果将社会危害性概念“驱逐”出刑法,这种界限将何在?可以说,只要中国坚持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立法模式,刑事司法就须臾离不开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将违警罪非犯罪化的国际潮流面前,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予以犯罪化。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将新增设立的危险驾驶罪的罪状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可见危险驾驶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俗称“飙车”)和“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俗称“醉驾”)两种具体行为,立法者对飙车行为规定了“情节恶劣”这一限定条件,而对醉驾则没有此种明确限定。因此引发了中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危险驾驶罪是否受刑法典第13条“但书”制约(即醉驾能否一律入罪)的激烈争议。笔者认为,刑法典分则第133条之一对醉驾入罪没有设置情节限定之立法规定,并不能排除刑法典总则第13条的运用。假设醉驾和飙车行为有三种情节:其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刑法典总则第13条把醉驾和飙车都排除了入罪;其二,情节一般的,对飙车不构成犯罪,对醉驾构成犯罪;其三,情节恶劣的,飙车构成犯罪,醉驾更构成犯罪了,这样解释大家都容易理解,既符合刑法典总则第13条的规定,也符合危险驾驶罪法条的规定。[13]这也是刑事司法不能排除社会危害性标准的有力例证。

2.社会危害性与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刑事古典学派的鼻祖贝卡里亚对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否定性论述。他写道:“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因为他不是立法者”。“…法律的精神需要探询?,再没有比这更危险的公理了,采纳这一公理,等于放弃了堤坝,让位于汹涌的歧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不同的时间里,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因而,法律的精神可能会取决于一个法官的逻辑推理是否良好,对法律的领会如何;取决于他感情的冲动;取决于被告人的软弱程度;取决于法官与被害者间的关系;取决于一切足以使事物的面目在人们波动的心中改变的、细微的因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的命运经常因为法庭的更换而变化。不幸者的生活和自由成了荒谬推理的牺牲品,或者成了某个法官情绪冲动的牺牲品。因为法官把从自己头脑中一系列混杂概念中得出的谬误结论奉为合法的解释。我们还可以看到,相同的罪行在同一法庭上,由于时间不同而受到不同的惩罚。原因是人们得到的不是持久稳定的而是飘忽不定的法律解释”。“严格遵守刑法文字所遇到的麻烦,不能与解释法律所造成的混乱相提并论。这种暂时的麻烦促使立法者对引起疑惑的词

句作必要的修改,力求准确,并且阻止人们进行致命的自由解释,而这正是擅断和徇私和源泉。当一部法典业已厘定,就应逐字遵守,法官唯一的使命就是判定公民的行为是否符合成文法律”。[14]贝氏这种绝对地否定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主张,因为其机械性、不适时宜性而早已被现代刑法理论和实践所抛弃,肯定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成为现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刑法所普遍奉行的主张。当然,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刑法立法所设定、预留的范围内行使,以立法设定的范围为限。这样,既维护了立法的权威,也为司法人员结合复杂多变的具体实务进行自由裁量留下必要的余地。在定罪和量刑中,法官都必须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量刑而言,以美国为例,即使其制定了《量刑指南》,相对于中国而言极大地压缩了法官在量刑上的自由裁量权,但也并不能说美国的刑事法官在量刑时已经没有任何自由裁量权了。除非像1791年《法国刑法典》那样采取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否则法官在量刑上或多或少都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1810年《法国刑法典》放弃绝对确定法定刑的立法模式,改采相对确定法定刑,就是试图“彻底消灭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失败告终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刑事司法中,对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作具体的判断,作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依据,就是自由裁量权的体现。有学者担心实质犯罪概念或者混合犯罪概念中的社会危害性标准会成为随意陷人入罪的根据。司法人员完全不考虑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而以社会危害性重大为由直接根据犯罪概念给人入罪,在1979年刑法典出台之前确实可能会发生,但在当今的中国刑事法治条件下,则是杞人忧天了。质言之,社会危害性标准蕴含的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是立法预留的,不是恣意行使的,司法工作人员行使该种自由裁量权是“戴着罪刑法定主义的枷锁跳舞”。

四、社会危害性是中外刑法共有的理论

通过对中外刑法理论的考察,笔者认为,社会危害性理论是中外刑法共有的理论。社会危害性也是外国刑法学说包括德日刑法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只不过所使用的概念、名词在形式上有所差异而已。

(一)法益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是本质上相同的概念

1.法益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立场对犯罪本质的描述。在德日刑法理论中,确实较少使用社会危害性的概念,使用最为频繁的则是法益侵害的概念。主张将社会危害性“驱逐”出刑法学领域的有些学者建议引人法益及法益侵害的概念以替代社会危害性理论。[15]笔者认为,法益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概念,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归纳犯罪的特征而已,二者并没有实质区别。法益侵害说是德国学者伯恩鲍姆(J. M. F. Birnbaum)提出来的,认为犯罪是对作为权利对象的、国家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或者招来危险(威胁)。

[16]东西方在价值观上一直存在社会本位或者个人本位的差异。法益侵害性和社会危害性就是站在不同的价值观立场上对犯罪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所作的描述。社会危害性理论基于社会本位的立场,从犯罪人的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整体之间的关系上来理解犯罪的本质,认为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17]或者“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18]概言之,社会危害性理论基于社会本位认为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法益侵害性理论(包括权利侵害性理论)则基于个人本位的立场,从被害人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侵害危险的角度来理解犯罪的本质。

2.社会危害性和法益侵害性在法理上存在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社会危害性理论把犯罪理解为对社会关系的破坏,而法益侵害说把犯罪理解为对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中国刑法学上通常把犯罪客体定义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19]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在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实际上认为,犯罪侵害的是法律关系。在此有必要分析法理上的法律关系和法益的关系。法律关系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权利和义务)三大要素。从本质上看,权利是指法律保护的某种利益;从行为方式的角度看,它表现为要求权利相对人可以怎样行为、必须怎样行为或不得怎样行为。义务是指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必须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两种方式。[20]可见,在法律关系中,法益(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是法律关系的组成部分。社会危害性理论是从法律关系的整体(主体、客体、内容)来认识犯罪的本质的,考虑的是犯罪对整个社会关系(法律关系)的危害。而法益侵害理论单纯从法律关系的具体组成要素之一(法益)来认识犯罪的本质,考虑的是犯罪对法律关系内容的影响。弄清楚法律关系和法益这两个概念在法理上的这种渊源关系后,就不难发现,社会危害性和法益侵害性两种理论同根同源,法益侵害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危害性。换言之,将中国刑法上的犯罪客体定义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害的法益”并无不妥,与通说的表述并无本质区别。我国刑法学对很多具体犯罪的犯罪客体的表述实际上早已经普遍地使用法益概念。例如,通行观点认为,故意杀人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故意伤害罪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破坏选举罪的客体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领域,社会危害性就是法益侵害性,一个行为只有具有社会危害性,才可能具有法益侵害性,刑法也只处罚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为。

3.法益侵害性并不比社会危害性概念优越。第一,法益侵害性的规范性实际很弱。有学者批判社会危害性不具有规范性,而法益侵害性却具有规范色彩,因而比社会危害性优越。[21]法益即所谓“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其中有“法律”一词,但实际上其规范色彩很弱。这里的法律其实是指笼统的“法秩序”,[22]其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模糊。第二,中国刑法也只处罚侵害法益的行为。德日刑法理论的通说将法益分为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和国家法益三种。[23]这与中国刑法立法的状况完全一致,中国刑法也只处罚侵害个人法益、社会法益和国家法益的行为。第三,法益侵害性也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也以某种形式保护法益,只有当其他法律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能由刑法进行保护。这就意味着法益侵害性既有定性的一面,也有定量的一面。否则无法区分刑法与其他法律的界限。这与社会危害性的分析方法完全一样。总之,在法律领域,社会危害性就是法益侵害性。

(二)必须以社会危害性来界定行为概念

1.德日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德日刑法理论上存在因果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和人格行为论四大行为理论。因果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和人格行为论三大行为理论一直没能成为通说,而社会行为论因为较好地说明了不作为犯和过失行为的性质,在德日获得较为普遍的支持。社会行为论的基本含义,是认为刑法是一种社会统治手段,故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身体动静才是刑法上的行为。其中有力的一种观点认为,行为的社会意义就是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害。[24]由此可见,社会行为论是以法益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来界定刑法上的行为的。

2.中国刑法上的行为概念。中国刑法理论是在犯罪客观方面之下的危害行为中界定刑法中的行为概念的。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25]可见,我国刑法学界将有体性、有意性和社会危害性视为刑法上之行为的三大特征。如果抛弃社会危害性的概念,势必无法界定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三)社会危害是结果这一构成要素的本质

中国刑法理论上的通说将危害结果界定为损害事实,[26]将结果犯和危险犯作为两种并列的犯罪形态。[27]而德日刑法则认为,结果是指对法益的侵害与法益侵害的危险。[28]可见,德日刑法上的结果概念要宽于我国,将危险也视为结果的一种特殊形态。虽然中外刑法上的结果概念存在上述差异,但都是指行为对社会的实际侵害或者侵害危险,质言之,结果就是社会危害或者社会危害之危险。对结果的有无和大小的评价,本质上就是对行为的社会危害作定性和定量分析。在中国刑法理论的视野中,对结果犯之结果的判定是对实然社会危害性的分析;对危险犯之危险的判定是对可能的社会危害性分析,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概莫能外。

(四)社会危害性是违法性理论(正当行为理论)[29]中的重要问题

1.社会危害性是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的共同根据。在德日刑法理论上,对于违法性的根据,存在着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的对立。结果无价值论认为刑法的目的是法益的保护,违法性是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产生现实的恶的结果是违法性的根据。即因为结果是无价值的(恶的),所以是违法的。[30]可见,结果无价值论实际上就是以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作为依据。行为无价值论虽然认为恶的行为、恶的内心是违法性的主要根据,但并不否认结果也是违法性的根据之一。[31]换言之,行为无价值也将社会危害性作为违法性的根据之一。

2.对社会利大于害是一些正当行为的正当化根据。法益衡量说是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本质的一种有力学说。该说认为,如果符合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是为了救济更高价值的法益,则这种法益侵害行为就是正当的。[32]例如,紧急避险行为之所以得以正当化,就是基于牺牲较小法益保全较大法益的原理。从本质上讲,损害无辜第三人法益的行为是具有法益侵害性(社会危害性)的,但基于法益衡量的规则,相对于较大法益可能遭受损害的社会危害性而言,两害相权取其轻。义务冲突也具有类似性。因此,我国也有论者将正当行为称为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33]

3.法益衡量以社会危害性的判断作为基准。法益衡量也称为法益权衡,是正当行为理论适用过程中经常要涉及的问题。法益价值的衡量,不应当根据行为人的价值观进行判断,而应当根据社会的一般价值观念,进行客观的、合理的判断。[34]可见,法益衡量是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考虑一个行为对社会是利大于害还是害大于利,在此基础上决定刑法的立场。刑法对待紧急避险和避险过当之截然相反的态度就是社会危害性理论发挥指导作用的明证。

4.可罚时违法性理论以社会危害性为基础。基于刑法谦抑立场所提出的可罚的违法性理论,是指违法性系由是否达到适用刑罚的程度的违法性而决定的理论,或者说是指以不存在可罚的违法性为根据而否定犯罪成立的理论。日本刑法学者佐伯千仞认为,某种行为即使符合构成要件,但因为该刑罚法规是预定一定程度的违法性,在被害法益轻微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场合以及被害法益的性质不适于由刑法干涉的场合,作为没有达到犯罪类型所预定的可罚性的程度的情况,应当认为阻却违法性。[35]由此可见,可罚的违法性理论认为违法性的判断既包括质的判断(违法性的有无),也包括量的判断(违法性的大小)。德日刑法所谓的对违法性之量的判断与中国刑

法中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判断实际上完全是一回事。德日刑法中的可罚的违法性理论表明,犯罪的认定必然是一个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过程,单纯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都无法单独地完成任务。德日刑法的犯罪构成模式并非单纯的定性模式,而是和中国一样,都是“定性+定量”模式,只不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德日刑法是“立法定性+司法定量”模式,而中国则是“立法定性+立法定量”模式。[36]笔者认为,该种观点对中国模式的概括不尽准确,中国是“立法定性+立法/司法定量”模式。在立法中规定“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等构成要件无疑是立法定量的表现,但立法并未完全排除司法定量的余地:一是对分则各罪都有制约意义的刑法典第13条的“但书”,就是立法预留的司法定量空间,是中国贯彻刑法谦抑主义的重要途径。二是刑法分则中“情节严重”之类的规定,从表面上看是立法定量,实际上是完全的司法定量。可见,无论是外国的“立法定性+司法定量”模式,还是中国的“立法定性+立法/司法定量”模式,都离不开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判断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五)社会危害性与责任论或者犯罪主观方面理论密切相关

1.社会危害性是中外刑法对犯罪成立主观要件的共同认识。中国刑法立法将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或者认识的可能性作为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构成要素(刑法典第14条和第15条)。在中国刑法理论上,对违法性认识及社会危害性认识是否为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存在争论,即社会危害性认识是犯罪主观方面的研究对象之一。德日刑法理论上也对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故意的内容存在争议,在责任论中研究违法性认识。在主张将违法性认识作为故意成立要素的学者中,通说是将违法性认识理解为“实质的违法性认识”,此外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对违反可罚的刑法的认识”。[37]对于违法性,德日刑法上存在形式的违法性和实质的违法性的对立。实质的违法性是指违反法秩序或者违反法规范。对于实质的违法性,日本有很多学者认为,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危害。[38]对奉行实质违法性论的学者而言,违法性认识就是法益侵害性认识;如果认为违法性认识是“对违反可罚的刑法的认识”,则不但需要对法益侵害性的有无有认识,还需要对法益侵害性的程度有认识。抛开中外刑法学界各自的理论争议不谈,社会危害性认识无疑是各自相关理论的研究对象之一。

2.作为新过失论基础的被允许的危险理论与社会危害性直接相关。被允许的危险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如高速交通工具的发展、科学实验等),驾驶高速交通工具等危险行为明显增多。这些行为虽然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但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有益性,现代社会已经无法离开这些行为。如果禁止所有的危险行为,社会势必无法正常运行和发展。因而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容忍此类危险行为,这种被容忍范围内的危险就是被允许

的危险。这就限定了过失的处罚范围。[39]基于这一理论,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危险属于被法秩序所允许的危险,还是属于不被允许的危险,应当基于功利原则进行衡量,社会有利性大于社会有害性的,就构成被允许的危险,否则属于不被允许的危险。

(六)相对报应刑论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实现报应的尺度

在刑罚理论上,德日刑法史上存在过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的对立,但二者折衷之后形成的相对报应刑论已经成为通说。相对报应刑论认为,刑罚是一种报应,但同时也具有预防犯罪的目的,包括一般预防和特别预防。[40]当今中国的刑法立法和理论实际上也是奉行相对报应刑理论的。[41]相对报应刑论是以报应刑论为基础,借鉴了目的刑论的合理成分。因为对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不可能单纯出于预防犯罪的需要而判处其刑罚,可见基于预防需要所考虑的人身危险性的判断也要以社会危害性作为前提和重要参数。刑罚权包括制刑、求刑、量刑、行刑四大权能,在行使其中每一项权能时,都要同时考虑报应和预防的需要,在考虑报应的需要时,就存在一个报应的尺度问题。在此问题上曾经存在等量报应主义和等价报应主义的分歧。康德持等量报应主义,黑格尔持等价报应主义。在不可能认可同态复仇的现代文明社会,报应只能以千差万别的各种不同的犯罪所具有的共性特征—社会危害性作为等价报应(法律报应)的尺度。试问,抛弃社会危害性理论,如何实现相对报应刑理论?

五、社会危害性理论不能承载中国刑事法治成败的重担

(一)中国刑事法治建设与“去苏俄化”

从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现状来看,不少学者似乎已经将社会危害性理论和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并称为中国继承自前苏联的两大刑法遗产。[42]这些学者试图推进“去苏俄化”的刑法改革,转而借鉴以德日为代表的刑事违法性理论和三阶层(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犯罪成立理论。首先,如上所述,将德日等外国刑法中实质上也存在的社会危害性理论打上苏俄法学遗产的标签是值得商榷的。其次,直接引入德日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模式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因为这是与社会危害性理论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述学者认为四要件构成理论过分倚重社会危害性标准,而德日三要件模式排斥社会危害性标准、奉行刑事违法性标准)。笔者认为,犯罪构成理论虽然号称刑法理论的核心,直接决定犯罪论体系的差异,但也不应过分地夸大其作用。当今世界存在德日三要件递进模式、英美法系双层控辩平衡模式[43]和俄中四要件平面平行模式三大犯罪构成理论模式。目前中国刑法学界对这三种犯罪构成理论优劣的争议如火如荼。笔者认为,其实这三大犯罪构成理论模式并无本质区别,就像给三个小

孩完全相同的积木材料,三个小孩虽然以之堆砌出外观有别的建筑造型,但实际上其中包含的零部件完全相同。例如,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中的犯罪主体要件包括刑事责任能力和身份两个构成要素,在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中则分属于责任和构成要件中。总之,三大犯罪构成理论都坚持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都是特定法治文明的产物,各有其的优缺点,不能简单地给予孰优孰劣的评价。虽然有日本照搬德国的三要件理论和旧中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照搬日本三要件理论的先例,但日本和旧中国都是在刑法学理论建立之初就直接移植过来,不存在以新换旧的麻烦,类比婚姻而言,就好比是初婚。中国如果在沿用四要件理论60年后改采三要件理论,就好比是离婚再娶。二者之复杂程度的差异显而易见,犯罪构成模式的转换应当谨慎而为。值得关注的是,在苏联解体后,已经走上资本主义轨道的俄罗斯刑法学界仍然沿袭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没有人主张照搬德日三要件理论。不能因为前苏联的失败,就对社会危害性理论及四要件理论采取彻底否定的不客观态度,认为其先天带有侵犯人权的危险基因。实际上奉行三要件理论的德国和日本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登峰造极的野兽行径,难道就不担心其三要件理论蕴含这种危险基因?在德日三要件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德国刑法学家麦兹格(Edmund Mezger)也曾经在纳粹时期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44]这些都充分地说明犯罪构成理论的意识形态性和民族性并不像主张去俄化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浓厚。犯罪构成理论如此,社会危害性理论也是如此,简单地予以否定,不但不符合中外刑法理论、刑法立法、刑事司法的现实,在应然层面也是值得商榷的。

(二)社会危害性理论乃至犯罪构成理论模式都不是刑事法治的关键

与当代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刑事法治确实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单纯从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以我国政府1998年10月签署但立法机关至今尚未完成批准程序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作为参照,刑事实体法上主要存在死刑和劳动教养两个问题,而刑事程序法则差距颇大。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目前刑事法治的立法问题主要出在刑事诉讼法上。就刑法而言,则当前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刑法立法而在于刑法司法。中国的刑事法治建设是包括观念更新、理论演进、立法完善、司法改革等在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固然要有国际视野,但也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历史的经验昭示我们,妄自菲薄、简单照搬西方的做法,是无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可以假设,即使在明天就抛弃社会危害性理论并引入德日三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中国的刑事法治就会立即实现吗?再假设德国和日本立刻转而采取中国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他们的刑事法治就会马上崩溃吗?恐怕中国刑法学界没有人敢对此作肯定的回答。刑法学是经世致用之学,犯罪构成理论不只是理论研究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要作为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的指南,司法人员的评价是我们抉择犯罪构成模式不容忽视的重要依据。正所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四要件模式符合司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的思维过程,司法实践中普遍感觉其便于适用。这也是四要件模式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刑事法治土壤的现实根据。此外,三要件模式的理论色彩过强,不容易为一般民众所了解,其公众认同程度显然要比简单易懂的四要件模式差,在司法迫切需要获得民众广泛认同的当代中国,四要件模式更具亲和力。总之,主张去苏俄化的论者有过分夸大社会危害性理论乃至犯罪构成理论在社会主义刑事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之嫌。笔者认为,刑法史的发展历程也许可以对目前中国刑法理论界对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聚讼作一注解:前期旧派(极端)→新派(另一极端)→后期旧派(折衷);罪刑擅断主义(极端)一绝对罪刑法定主义(另一极端)→相对罪刑法定主义(折衷);报应刑论(极端)→目的性论(另一极端)→相对报应刑论(折衷)。质言之,人类寻求法治理性也许必然会经历这么一个认识过程:走极端—在对走极端的历史进行彻底批判之惯性作用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两端受挫之后折衷回归理性。这或许就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历史逻辑吧。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精选多篇)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精选多篇)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有个明显特点就是考生人数的增加。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名,较去年净增110万名,增幅为17.9%,报名人数的增量为历年之最。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今年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尽管最终的录取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恐怕如历年高考一样,不可能人人如愿以偿。面对高考热,须有冷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落榜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正确认识高考,总结学习经验,理性对待结果,认真筹划未来,要比一味地烦恼、抱怨重要得多。我们的社会正在朝着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发展,考试是对一个人所学知识的检验,高考也不例外。通过了高考,意味着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通过高考,只要自己努力,仍然可以有多种渠道拥有丰富的知识,获得相应的学历,实现自己的理想。学习不分先后,成才不拘形式,职业没有高低,任何追求进步的人都要终身学习。一次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既不必因为高考的成功而认为万事大吉,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也不必因为高考的失利而心灰意冷,一蹶不振。萧伯纳说:“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机会从何而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从不断的奋斗中来。被誉为“金牌工人”的全国劳模许振超说:“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文凭只是一纸证明,真正的“文凭”是对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检验。张立勇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工,因为贫困圆不了大学梦,但他却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学英语,通过了国家四、六级考试,托福考了 630分,即将获得北京大学的本科文凭。华罗庚仅初中毕业,但成了闻名世界的数 学家,沈从文小学毕业却成为文学巨匠,所以苦学能够成材,知识改变命运。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非挤“独木桥”。只要迈过落榜这个坎,就会发现还有更多精彩的人生等待着你。而今的中国,青年人发展的渠道、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考成人教育学院、选择民办大学、参加自学考试、联系出国留学、重新参加高考、步入社会就业等,出路很多。“一次考试定终身”早已成为历史,考上大学可喜可贺,没有考上大学也完全不必怨天尤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有了多种衡量,不管是当教授做学问,还是下海经商做生意,都是大有可为。任长霞从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成为了时代的英雄,常香玉由一位平凡的农村姑娘成长为艺术的宗师,她们的人生之路都表明,只要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努力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赢得人们的肯定。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年轻人来说,人生是漫长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成功或者挫折都是暂时的。因此,成功时须谦虚谨慎,不可为一时之得而陶醉;挫折时更要冷静,不可为一时之失而自馁。重要的是,怀抱远大理想,树立坚定信心,磨砺意志品质,追求不断进步。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辩稿: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与对方辩友探讨个人命运的主要掌握因素问题,我方的观点是: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现在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辩题上看,“个人”指的是一个群体中特定的主体,我们所讨论的是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民。社会则是相对于个人以外各种生活环境,政治环境的总和,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而“命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状况,通常是指人的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而这些状况,我们只有将其放入社会,进行比较才能去评判。如此,对方辩友怎么能割裂个人命运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呢? 其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的命运是客观的,是由社会中各种大大小小的环境决定的。同时,社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我们不否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个人只有在客观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决定自己的活动,积极适应,改变客观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同样是日心说,布鲁诺被中世纪宗教大伙活活烧死,而哥白尼被称为掀起了天文学史上一场革命的伟人。决定他们命运的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不断进步,人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增多,但并不能代表人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是你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来选择的,个人的思维不可能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就像原始人不可能想象用电脑来改变命运一样。再来说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个人在社会面前毕竟很渺小,在文革那样一个环境中多少人才受到迫害,你能说刘少奇不够优秀吗,但是社会决定了他的命运。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有社会给你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你才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再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脱离了社会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掌握命运呢?其次,个人内在气质的形成,也是受社会影响的,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发展方向,个人的远大抱负……个人的一切个性都与社会现实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不否认命运是由行为组成,但思想动机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我们也不否认意识指导我们行为,但意识是人脑对于社会的反应,其根源是社会。 最后,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是未知的.我们不否认个人可以做出选择,但选择不等于掌握,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无法预知他未来将要面对的事情的,既然无法预知谈何掌握命运。而社会为个人提供了选择,同时对个人的选择做出影响,是社会给你了行为的标准,动机,以及最终的评价。 基于以上理由,我坚持我方观点: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谢谢大家 攻辩小结:

个人命运由个人把握 四辩稿

我方的观点是,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我们不该期待命运的安排,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很多人习惯于将个人失误归罪于社会,感叹生不逢时天不助我,殊不知时势能造英雄,也能造狗熊,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下面我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第一,命运的直接执行者是个人。按照惯例,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概念。掌握,即控制、主持,区别于影响。命运,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也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马克思内外因辩证原理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个人命运的发展变化中,内因就是个人思维、判断等能力,外因是社会施加于人的影响,并不能起决定作用。 第二,个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方向。社会当然会影响到个人的成长,不过这种影响是面对群体大众的,不仅针对于某个人。为什么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依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呢?同处乱世,有人郁郁而终,有人揭竿而起。追根溯源,人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主观能动性,能够针对自己具体情况确定命运的方向,个人的为人处世、思维方式,也会在不经意间左右了命运。但社会不可能细化到人,更不能替代人的独立思考。纵使社会的浪潮再波涛汹涌,也不妨碍一个好舵手向着既定的目标扬帆远航。 第三,个人能够实现自己命运的改变。社会也可以影响某件事的状况,但命运不是一时的成功或失败,它涵盖了整个人生。难道平稳的社会就一定意味着人生的一帆风顺吗?生活优越的孩子,有好逸恶劳而家道中落者; 穷乡僻壤的孩子,也会有奋发图强而为国之栋梁者。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个人面对社会的阻力,也不是说完全被动接受,会自觉筛选社会对人施加的影响,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从而塑造命运的轨迹。 人生如戏,社会只是提供了舞台,尽情演绎的是我们自己;人生如画,社会只是提供了纸笔,挥毫泼墨的同样是我们自己。社会为命运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坐等垂青,不过是坐以待毙。古语有人定胜天,现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归根结底都意在强调个人的作用。综上,我方坚持认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

辩论赛第二场“个人命运由自己掌握还是由社会掌握”正方资料

辩论赛第二场“个人命运由自己掌握还是由社会掌握”正方资料 正方:我们都同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可是,人的命运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其中,内因即主观条件是人的命运变化的根据,具有决定性,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所以,不论是人类发展的实践,还是科学理论的分析,最终的结论就是一句话:个人命运主要由个人把握。 正方:按照对方的观点,社会掌握个人的命运,那学生何必读书,努力奋斗,他们只要躺在家里等着社会的决定好了,天上自然会掉馅饼。可事实是我们依然在努力,在奋斗,正是因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啊。社会只是背景不是向导,而起向导作用的是人自己。 反方:哪能这么说呢?导向作用就是起重要作用,社会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个人的行动必须服从于社会,社会决定着个人的行动,否则就会失去行动方向,走向歧路。 正方:个人的行动必须服从于社会,的确不错,但社会能决定个人的行动吗?难道那些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是社会要他们不努力吗? 正方:农村有句俚语:“师傅引入门,成败在个人。”充分说明了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反方: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是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社会不断进步,个人的生存状况也会相应得到改善。 正方:个人的命运的确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但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给我们全社会都带来了相应的、相同的改善,但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还有各种悬殊呢?是社会决定的吗?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的贫穷潦倒的生活是社会给的吗?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每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决定了他的命运,综合能力强的人,能出人头地,能力差的人,只能是默默无闻。 正方:按照对方的观点,社会掌握个人的命运,那学生何必读书,努力奋斗,他们只要躺在家里等着社会的决定好了,天上自然会掉馅饼。可事实是我们依然在努力,在奋斗,正是因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啊。社会只是背景不是向导,而起向导作用的是人自己。 反方:我方强调“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在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是我们要懂得如何顺应社会大潮,个人成就的基础正是社会的大潮。 正方:个人的命运的确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但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给我们全社会都带来了相应的、相同的改善,但为什么在相同的情况下,还有各种悬殊呢?是社会决定的吗?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的贫穷潦倒的生活是社会给的吗?我们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每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决定了他的命运,综合能力强的人,能出人头地,能力差的人,只能是默默无闻。 反方:既然对方辩友已承认个人的命运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但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给我们全社会都带来了相应的、相同的改善,那么也应该知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的贫穷潦倒的生活也会随着社会的繁荣、稳定相应的改善。 反方: 听说过这个故事吗? 一建筑工程师在工地上跟一民工聊天得知他们是同一年参加高考的,这位来自仙桃的的民工当年的考分比这位北京的工程师高出一分,结果是在北京的他

个人的命运由个人掌握依据材料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个人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不会为你的行为负责。自己做出的选择,无论成败,只有自己对这个后果负责。从大的方面来说,社会是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舞台上如何演绎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社会只会给你机遇,而是否把握机遇还得靠你自己。相同的困窘处境可以出现陈胜吴广之类的枭雄,也会出现很多碌碌无为的命运妥协者。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的前途与命运与我们现今做出的选择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继续用我们自身的例子:翘一节课,挂一次科,或者参加一次活动,聆听一次讲座,这些看起来都是我们做的一些小小选择,但正是许许多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选择的集合,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人生路。而这些选择,没有一个是社会替你做的,能够做出选择付之行动并最终决定未来命运的,只有我们自己。 历经种种磨难与痛苦,霍金在全身只有眼皮能动的情况下成为科学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形下成为音乐大师、还有海伦.凯勒、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等,, 这些人在外因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用他们的一生证明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命题!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一个所谓的命运问题。相信迷信、相信算命的人都认为:“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中用”。从科学的角度讲,命运根本就不是天定的,也并非不能改变。掌握自己的命运,要依赖自己,依赖自己的努力奋斗。社会是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游戏规则,

个人是要受制于社会约束的,但每个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由规则决定的! 人自从有了生命与思想之后,开始学东西后就是自己来决定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即使有更好的社会位家庭环境,没有自己的努力他只会堕落,而不会有进步,要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上只有实力才能立足于社会,而实力是用自己的努力才会得到的?因此我坚信个人命运只有由自己来决定. 什么是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个人以外的各种因素,人生活在社会里,但社会是由人组成,如果人不能掌自己的命运,那么他们能自发的形成一个社会群体吗?如果没有人那么社会还存在吗? 牛顿躺在树下,苹果掉下来了,依当时的情境,换作别人他能想到牛顿定律吗??伟大的毛主席,如果当时不奋不顾身地站出来领导反抗,现在的我们又怎么会这么逍遥自在?因此个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思想指引行动,那你说说,为什么还会有罪犯呢?难道他们不知道社会的规则?不知道偷抢是不对的?不知道这样会违法犯罪?但仍然有人在做。难道是社会在让他们这么做?他们的命运就是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思想行为中。 如果舞跳得好坏是由观众决定的,那么有的观众鼓掌,有的却没 有,那么舞是跳得好还是坏呢,难道是既好又坏。就像观众为我方鼓 掌,这能决定我方取得胜利吗, 当然不能,因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个体通过努力,被社会认可!但如果没被认可,也是自己努力不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总结陈词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总结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与对方辩友探讨有关个人命运掌握的问题,我方的观点是: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现在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辩题上看,“个人”指的是一个群体中特定的主体,我们所讨论的是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民。社会则是相对于个人以外各种生活环境,政治环境的总和,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而“命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状况,通常是指人的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而这些状况,我们只有将其放入社会,进行比较才能去评判。如此,对方辩友怎么能割裂个人命运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呢?其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的命运是客观的,是由社会中各种大大小小的环境所决定的。同时,社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我们不否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个人只有在客观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决定自己的活动,积极适应,改变客观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同样是日心说,布鲁诺被中世纪宗教大火活活烧死,而哥白尼被称为掀起了天文学史上一场革命的伟人。决定他们命运的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不断进步,人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增多,但并不能代表人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是你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来选择的,个人的思维不可能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就像原始人不可能想象用电脑来改变命运一样。再来看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

个人命运由社会决定

个人命运由社会决定 谢谢主席!各位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方对命运,社会概念作一点说明。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命运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状况,通常是指人的所谓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这些东西我们只有将其放入社会,进行比较才能去评判。如此,对方辩友割裂个人命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论点又怎么能站得住脚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决定”是指某一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我方认为个人命运由社会决定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人命运的实现是由社会提供环境。我们能考上大学是因为社会有高考制度。因此,不管个人命运的发展如何都无法脱离其所在的社会。 第二:个人命运的发展方向由社会掌握。在文革时期的中国,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 将被卷进这纠缠不清的全民政治斗争中。在这个时候,你想自己努力创业,你想说反党反共,无疑是自取灭亡。十年文革,颠覆了多少国人的命运,又湮灭了多少济世英才。无论刘少奇多能干、朱德多能打,最终逃不过文革的那张社会之网。 第三:个人命运的发展结果由社会评定。古代兵役具有强制性,每家每户都按人头出 兵员而且还强制抓壮丁补充兵力。人们都认为当兵是多么糟殃。而现代当兵除了自愿之外,还得符合一定年龄、身高、文化程度等条件。现代服兵役真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所以一个人的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而人的价值实现的内容、条件及评判标准都是由社会决定的。 第四:个人的选择要遵循社会规律。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的,社会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同时社会也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游戏规则。所以个人首先要受制于社会约束的。如果林肯先生出生在中国的话,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吧。你认为他可能当选为总统吗。试问,没有社会提供舞台环境,你何来发展自己?没有社会需求的引导,你又怎样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没有社

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

人的命运由人自身所 决定的,这是错误夸大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行 为,是标准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意识要求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而这个正确的意识却也是由物质所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清,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抛离了社会状况而谈个人的发展是不科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 只注重主观能动性而不估计社会状况而造成的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举一例,以为佐证: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文革”期间,由于人们错误的认为“人定胜天”,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而不尊重客观规律,最后结果如何,国家经济不增反降;而说到个人,仍是同时期,多少文 艺,科学,文化的学者,他们何尝不想坐下来研究本职工作,但动乱的社会背景,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从事其他劳动,甚至被投入狱,而此时的他们又何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呢,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的命运被自己掌握呢 综上所述,我支持反方观点!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 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这里的客观实际条件,不仅是个人的实际 条件,例如能力,兴趣等。更重要的是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属性,经济水 平,文化信仰等等。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部分应该服从整体。一个人命运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社会的。例如孟母三迁,如果孟子他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而不认清当时的社会现实,任其自由的发展下去,我认为至少他不会成为一个圣人,孟母之所以要三迁,就是意识到这个社会环境决定个人命运的重要性。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东西。如果片面强调个人命运个人掌握,就很容易导致个人主义。我们不能否认,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但是个人活动更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时势造英雄是没有错误的,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责任的驱动下,造就了一批批英才,才有了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血拼沙场的人民子弟兵。。。 因此,我同意反方观点,个人命运由社会决定。 命运完全由社会控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意思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物质力量及生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 主

个人的命运由社会掌握三辩稿子

一分钟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把关乎自己命运的小辫子交给别人,一定要紧紧的把握好。但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滴水只有注入汪洋大海才不会干涸,才会翻江倒海聚集起美丽的浪花,一个人只有跟随着社会历史前进的脚步,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才能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啊!对方辩友却一直紧紧的抓着自己命运的小辫子,生怕交给了社会就失去了自我,但是殊不知,自我没有失去,却失去了自己的一生,最后重申我方观点个人的命运由社会掌握。 问题: 1、请问对方辩友,我怎样努力才能成为美国总统那?(联合国秘书长)(不可能成为美国公民,只能是今生无缘,美国总统要求一出生即为美国公民) 2、请问对方辩友,如果社会条件不允许,个人的命运如何实现? 3、请问对方辩友如何理解戊戌变法志士谭嗣同断头前发出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呢? 一分半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首先,我还是要明确告诉对方辩友,我们并不是宿命论者,我们也从不是像对方便有所说的等着天上掉馅饼,守着树桩等兔

子,我们要想告诉对方辩友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我们最大的价值。请对方辩友理解我们的一番苦心啊!首先感谢对方一辩,我会努力进取的,但是美国总统要求一出生即为美国公民,我出生在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公民,只能是今生无缘,下辈子再说。对方二辩,您的气魄实在令我动容,您坚信的人定胜天,也实在令我佩服,但是您也要有逆天之力啊,难道您是孙猴子?即便是,我也想把西游记中的一句话送给您:“好大圣,一身是胆,却也受了五行山的压,如来佛的管”!对方四辩,您依然是秉承着您方二辩的精神,其坚贞的程度近乎崇拜,但是,谭嗣同的一声长叹就已经结束了您两位的逆天之梦,我把列宁的一句话送给您:“社会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止,我们只能紧追其后,才能创造美好的明天!”最后重申我方观点:个人的命运由社会掌握

个人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还是由社会掌握

个人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还是由社会掌握.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命运是指事物有预定、有轨迹的进行的一种模式, 又解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规则。 例:生与死、贫与富和一切既定的遭遇,人生中的一切。 行家说:命是命,运是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合在一起构成“命运”。 有些人相信人的一生凭由“命运”操控。 有的人命好运不好,有的人运好命不好,也有都好和都坏的。 古语:命由天定,运由己生。表示‘命’是与生俱来的,而‘运’呢? 则是一个人一生的行程。 这句话也阐述了,自己把握的只能是运, 就是自己的路怎样去走,而与生俱来的天分和条件则是不可变更的, 合而为一就是命运。 命运到底是否可以由人来掌握呢? 其实答案是可以,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 因为虽然我们可以来掌握自己的道路, 改变自己的心态,影响自己甚至自己身边的人的命运, 但是别人同样影响着你,也就是在命运的洪流中随波逐流。 本质上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可是我们又确确实实改变了, 改变的不过是海中那点点的浪花而已,稍纵即逝。 不过不要失去信心,我们也许改变不了命运, 不过我们可以去选择,选择我们喜欢的,选择适合我们的,选择那些无论可不可以选择的。如此一说命运还是在自己手中的选择!命运是指事物有预定、有轨迹的进行的一种模式,又解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规则。 例:生与死、贫与富和一切既定的遭遇,人生中的一切。 行家说:命是命,运是运。“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合在一起构成“命运”。 有些人相信人的一生凭由“命运”操控。 有的人命好运不好,有的人运好命不好,也有都好和都坏的。 古语:命由天定,运由己生。表示‘命’是与生俱来的,而‘运’呢? 则是一个人一生的行程。 这句话也阐述了,自己把握的只能是运, 就是自己的路怎样去走,而与生俱来的天分和条件则是不可变更的, 合而为一就是命运。 命运到底是否可以由人来掌握呢? 其实答案是可以,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全。 因为虽然我们可以来掌握自己的道路, 改变自己的心态,影响自己甚至自己身边的人的命运, 但是别人同样影响着你,也就是在命运的洪流中随波逐流。 本质上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可是我们又确确实实改变了,

命运作文之个人命运由个人决定

个人命运由个人决定 【篇一:个人命运由个人把握还是由社会掌握整理资料 (附辩论题目大全)】 方论点 一、个人命运与环境的关系 家庭环境 大千世界各行各业、军民人等、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出生时无 论环境好坏,他都将成为一个家庭或他人的扶养对象,从这时开始 他即进 入自已命运的轨迹。 除了个人先天命相信息,主要看所在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如离异, 父母死亡,家庭变故的子女其性格则有缺陷,重在行为教养和培养 孩子的信 心,从苦难童年走过来的孩子都知道怎样去生活去面对困难,这些 孩子在良好的先天命运辅补中定能成功大业。 祖上阴德丰厚,上辈双亲重五德,其子女品性高尚,耕读传家为核 心思想的后代儿孙,在成业中有良性先天命相的促进,也能任途顺畅,就算 务农务工也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从命相论:岁支月支为绝墓死的命主,其上祖辈给命主的良性信悉 都差,甚起反作用! 区域环境 古人曰: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高山出英耀,江南出才人。 此言虽广义,但却道出了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自古有堪舆学之术, 单从居住环境讲,凡水绕山环,树木茂盛,花草氲氤,瑞气蕴聚, 山清水秀 ,龙脉祥云,明堂清辩之地出能人。 中国的云广古时称南夷,是待发之地,东海之滨南海之交,经曰地 倾东南,巽地不稳,四川称地质古盆地,人蓄物丰马强丁壮用人地,天山喜 玛拉雅山昆仑山自古出高人。 现代都市楼盘林立道路纵横,人气兴旺百业繁华是为精华地,居择 生旺方人才辈出。 学习环境

经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好学之品,有谦和之德为本,有谆谆之教有明明德之师,其学当成! 物居同类择善而交同志而行,俗曰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瞎子拉胡琴。 再好的先天命相在少年交了恶运,岂不可惜! 高考再读须择自已的文昌位,必学而有成。 国运与个人运 国运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关健,一个人若命中喜杀,在国难当头时可 代兵冲锋陷降为国献身名留千古,若喜印则可弃戎从军以文当武器 卫国,喜 财可筹资助军卫国,也可名载史册。 国泰民安和平时期搞经济建设时,财官印绶的所用才是八字信悉发 挥尽至处,但八字先天信悉仍要受国策法规的约束,个人运与国运 是紧密相 联的重要环节,不可分割。 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 你可以从下面的问题里向对方发问这是一篇《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的文章不要太死板把下面的这些话自己理解一下省得被人发现 就不 好了呵呵 ⑴社会是主宰你命运的一个重要所在,很多东西的成与败都与社会 有着必要的内在关联。 ⑵命运完全由社会控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社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 展称为“ 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意思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物质力量及生 产力所 决定的客观的必然过程。 人只有在客观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决定自己的活动,即人 的成长、选择只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社会怎样发展, 决定了人

辩题个人命运是由自己掌握

辩题个人命运是由自己 掌握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辩题: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正方) 今天,我方立场是“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首先,让我分析今日辩踢。所谓个人,是指一个具有主观主动性,能自我思考自行判断,有感情有人生经验的人。因此,辩题中的‘个人’不包括心智未成熟的小孩,没有主观主动性的植物人,当然,死去的人也不包括在内。 而命运是指我们人一生中的情况。它包括了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掌握的意思是了解事物,进而充分地支配以及运用。 要注意的是,控制、干预或者影响,这些都不是掌握。社会环境或许会影响我们的人生,但绝对不会是支配,主宰并掌握我们作为一个有灵魂的人的命运。 因此,我方的立场可以理解成: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自行判断的人,他的一生状况是有自己去了解熟悉并加以运用的。 换而言之,对方的立场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败,祸福,贫贱是由社会这个外界因素来了解熟悉并加以运用的。 我方认为: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是因为:人生的主人是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也是自己,要掌握命运,首先要了解自己,才能支配自己。 社会是别人,社会不是我们肚子里的虫,根本不能了解我们。正如我们不能了解别人一样,我们也不能掌握别人的命运。所以作为最了解自己的我们,为什么不是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要努力,是否要放弃,是否要积极,是否要沮丧。更可以决定自己的去向,选择走哪一条人生的大道。 社会固然会影响我们,让我们的人生道路走得平坦,步步高升。或走得坎坷,充满挫折。但是各位,我们能步步高升的前提是什么是自身的努力和奋斗!

辩题-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或个人掌握

(5)方反方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 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一辩稿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的辩题是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还是社会掌握。首先,我们来明晰几个概念,所谓个人是指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思考自行判断,有人生经验的人。社会是以个人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外在环境。命运是指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价值实现过程和际遇,有发展变化的趋向。个人掌握是指在了解熟悉的基础上过程和结果由执行主体决定。另外我们要谈掌握就要谈直接的主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研究都有哪些影响因素。所以我方认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即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自行判断能力的人,他的一生状况是由自己了解、规划并决定的。 接下来我要从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人的存在与发展是主观的,是能够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是行为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大的环境,一个舞台,里面充斥着各种选择,机遇和困难,但是如何选择甚至选不选择都由自己掌控,怎样利用这些机遇、怎样解决这些困难才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能力决定了只有个人可以深刻的了解自己,进而在社会中有针对性的自主选择那些与自己发展方向相符的要素,这些选择的累积就构成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说命运由个人掌握。 第二,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在人的成长历程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社会是外因,个人意识及选择是内

因,内因才是人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间接作用的,所以说尽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发展,却是人在主导,是个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第三,个人发展的汇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了个人,社会自然不能存在。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其原动力在于自己,而非外界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社会中可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寻求价值的提升,并最终导致自身意识和物质的双重进步。个人发展的汇集就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即个人主观能动性决定社会发展。相反,社会却不能推动个人的选择。如果个人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社会只能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一成不变。所以说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在于:人掌握自己命运所导致的个人发展。 人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社会情况只起影响作用,个人的意识、目标才是决定作用。我们要做的绝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不是像水中的落叶那样把自己的前进方向交给社会,而是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掌握人生。因为个人命运应由也必须由个人掌握。 谢谢

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一辩稿

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一辩稿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的辩题是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还是社会掌握。首先,我们来明晰几个概念,所谓个人是指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我思考自行判断,有人生经验的人。社会是以个人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外在环境。命运是指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价值实现过程和际遇,有发展变化的趋向。个人掌握是指在了解熟悉的基础上过程和结果由执行主体决定。另外我们要谈掌握就要谈直接的主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研究都有哪些影响因素。所以我方认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即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自行判断能力的人,他的一生状况是由自己了解、规划并决定的。 接下来我要从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人的存在与发展是主观的,是能够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是行为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大的环境,一个舞台,里面充斥着各种选择,机遇和困难,但是如何选择甚至选不选择都由自己掌控,怎样利用这些机遇、怎样解决这些困难才是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能力决定了只有个人可以深刻的了解自己,进而在社会中有针对性的自主选择那些与自己发展方向相符的要素,这些选择的累积就构成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说命运由个人掌握。

第二,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在人的成长历程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社会是外因,个人意识及选择是内因,内因才是人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间接作用的,所以说尽管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发展,却是人在主导,是个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第三,个人发展的汇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了个人,社会自然不能存在。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其原动力在于自己,而非外界环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社会中可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寻求价值的提升,并最终导致自身意识和物质的双重进步。个人发展的汇集就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即个人主观能动性决定社会发展。相反,社会却不能推动个人的选择。如果个人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社会只能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一成不变。所以说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在于:人掌握自己命运所导致的个人发展。 人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社会情况只起影响作用,个人的意识、目标才是决定作用。我们要做的绝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不是像水中的落叶那样把自己的前进方向交给社会,而是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掌握人生。因为个人命运应由也必须由个人掌握。 谢谢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个人命运由社会 掌握 话题: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和文化社会 个人命运由个人还是由社会决定,这是个蛮深奥的问题,很值得商讨。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名人们的奋斗成功史,似乎都成了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的绝好典型。我相信许多朋友会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也曾问过许多朋友、同事,个人命运究竟该由谁掌握,回答最多的答案是两者相互作用。然而,总有一个因素是占主要位置的。今天既然有了这个命题,并且是一个只能二选一的命题,那么我们总该为这个命题寻找一个合理的论证。我认为,个人命运应该由社会决定。当个人还是个人的时候,他的整个大命运受社会掌控,而当个人是个人物的时候,虽然能反作用于社会,但从整个时空大环境来说,还是受控于社会。首先,是因为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无论我们是否认同,这都是先哲通过长期的认证和历史的经验中得到的。这也是我支持“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的基础点。每个人 命运的不同,均是由于其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所有的个人努力所造成的个人命运的不同,都无法脱离他所存在的社会。例如秦皇汉武,就不可能像列宁毛泽东一样,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便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纵向来看,人不可能跨越历史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个人命运受时间也就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其次,从横向的空间角度来看,个人的命运就能由个人来决定吗,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得很清楚,个人命运不是由个人决定的,是由江湖决定的,这江湖,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环境。我们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在相同的历史时间、社会状态下,同样经受暴秦统治下的刘邦和项羽,最终

个人的命运由社会掌握四辩稿子

四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对方辩友虽然雄辩滔滔,言辞犀利,但会死还是漏洞百出,错误盈盘。对方一辩,您的立论固然精妙,但是您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夸大,实在是不符合唯物主义思想,勉强的定义为唯心主义吧。您对社会意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试想:如果没有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人因何而存在?就更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了,如果连生存和发展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个人的命运由谁掌握呢?对方二辩明显混淆了个人与群体的概念,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难逃社会历史的因果循环,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他们能改变社会,但这之意味着群体的力量能对抗社会的力量,但群体的命运是否由社会掌握,就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了。对方三辩,您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让我敬佩,我也同意您对于人有不断认识规律,发现规律的论断,但是岂不知马克思曾经说过:规律是客观的,它只能被发现和认知,不能被创造。您既然承认这一点,为什么却又说:个人的主观能动新支配着社会规律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对方四辩,我这里倒是想明确的问问您,个人能力如此的有限,可是您方一再的强调只要我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个人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我倒想请您详细的解释一下,主观能动性从何而来?意识从何而来?个人的主观意识又从何而来呢? 下面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陈述: 首先,一个人的生命动力来源你与周围一切人和物的关系,与自

己,与社会,与自然,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关系,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棵树,那么这些都是它成长的营养和能量之源,这也正是因为社会赋予人生命的动力。如果一个人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寓于社会之中他如何生存。 其次,人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目标,但是其最终是否实现由社会决定。人的选择往往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人之所以去选择,是社会的认可;为什么医学和法律两个专业在台湾很热门,正因为社会的需求,人们才会纷纷去学习,但是,学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能成为妙手回春的医生或伸张正义的大律师吗? 的确,我们敬佩岳元帅“还我河山”之志,我们敬佩他“抬望眼,收拾旧山河”的豪言,我们敬佩辛弃疾,敬佩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雄心,我们也敬佩文天祥,敬佩他“此身愿作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精忠,我们更敬佩谭嗣同,敬佩他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但是,犹有滚滚长江东逝水,却怕浪花淘尽英雄,风波亭犹在,零丁洋尚存,然而诸贤尽作古,空余豪言萦耳边。我们深知社会掌握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脚步时刻与我们相连。我们也绝非是让大家听天由命,无所作为,了此一生,我们不是让大家做哪个守在树桩旁边等兔子的农夫,更不是让大家做一个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人,而是让大家明白我们要顺应社会潮流,历史脚步,才不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我们要遵守社会的规律,社会的变化,才不会“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们要将命运交于社会掌握,充分利用社会条件,才能在社会洪流中

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辩论赛一辩稿

工艺苏晓明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与对方辩友探讨有关个人命运掌握的问题,我方的观点是: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现在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辩题上看,“个人”指的是一个群体中特定的主体,我们所讨论的是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民。社会则是相对于个人以外各种生活环境,政治环境的总和,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而“命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状况,通常是指人的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而这些状况,我们只有将其放入社会,进行比较才能去评判。如此,对方辩友怎么能割裂个人命运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呢? 其次,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人的命运是客观的,是由社会中各种大大小小的环境所决定的。同时,社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我们不否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个人只有在客观的、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决定自己的活动,积极适应,改变客观条件。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同样是日心说,布鲁诺被中世纪宗教大伙活活烧死,而哥白尼被称为掀起了天文学史上一场革命的伟人。决定他们命运的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不断进步,人可选择的范围扩大,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增多,但并不能代表人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是你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来选择的,个人的思维不可能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就像原始人不可能想象用电脑来改变命运一样。再来说恶劣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个人在社会面前毕竟很渺小,在文革那样一个环境中多少人才受到迫害,你能说刘少奇不够优秀吗,但是社会决定了他的命运。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有社会给你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你才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再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个人脱离了社会连生存都成问题,又何谈掌握命运呢?其次,个人内在气质的形成,也是受社会影响的,个人的兴趣,个人的发展方向,个人的远大抱负……个人的一切个性都与社会现实情况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不否认命运是由行为组成,但思想动机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我们也不否认意识指导我们行为,但意识是人脑对于社会的反应,其根源是社会。 最后,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是未知的.我们不否认个人可以做出选择,但选择不等于掌握,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无法预知他未来将要面对的事情的,既然无法预知谈何掌握命运。而社会为个人提供了选择,同时对个人的选择做出影响,是社会给你了行为的标准,动机,以及最终的评价。 基于以上理由,我坚持我方观点: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的。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