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养家畜家禽整治方案资料

饲养家畜家禽整治方案资料

饲养家畜家禽整治方案资料
饲养家畜家禽整治方案资料

饲养家畜家禽整治方

**县城区饲养家畜家禽专项整治工作

实施方案

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洁净、优美、文明的现代生活环境,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在县城区开展饲养家畜家禽集中整治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根据有关管理规定,按照禁限结合、严格管理的原则,治理违规饲养家畜家禽的行为,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和社会公共秩序,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创建“文明、平安、和谐”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二、组织机构

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成立**县城区饲养家畜家禽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单位:县市容环卫处、街道办、公安局、畜牧局、卫生局。

三、整治内容和职责分工

(一)禁止饲养家禽家畜的时间、范围和种类

1.从年月日起,在县城城区内(),禁止单位和个人饲养鸡、鸭、鹅、猪、羊、兔等家禽家畜。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须经县市容环卫处批准。

2. 年月日前,县城城区内的现有养殖场或养殖户必须限期全部关停转迁。

3.居民个人经批准饲养犬只的,每户居民饲养数量仅限一只。经批准后居民个人饲养的犬类,不得影响环境卫生和他人正常生活。严禁在建成区内饲养烈性犬种、攻击性犬种。

经批准饲养的各类犬只必须拴(圈)养,严禁放养。不得携禽畜进入机关、学校、医院、市场、商场(店)、公园等公共场所。

4.禁养区内,对犬只进行注册登记,实行狂犬病强制免疫,对流浪犬予以捕杀。对其他家畜家禽限期处置,对不按期处置的,依法予以处置。

(二)职责分工

政府有关部门在家畜家禽饲养等管理中应相互协作,共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其职责分工具体是:

1.对城区家犬、家畜、家禽及其他宠物的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单位家属院由单位保卫部门负责,小区由其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其余由所在辖区办事处负责。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专业培训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省、市《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专业及时间 培训专业为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时间3个月,自2010年 2 月2 日至2010年5月12日。 四、教学安排及教材 培训班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计404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习 212 学时,实践课学习 192学时。任课老师详见“泗水县就业再就业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班师资情况表”。 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教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 第一节牛的品种 一、肉牛品种 二、奶牛品种 三、牦牛品种 四、水牛品种 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 一、肉牛的体型外貌 二、肉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三、肉牛的选择 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 一、奶牛的体型外貌 二、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三、奶牛的选择 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 一、牦牛的选育方向 二、牦牛选育群的组建

区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区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

区委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区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责任书》以及《关于市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的要求,实现市政府下达的区长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切实解决市区片畜禽养殖污染的状况,促进我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现制定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整治目标 一是禁养区内已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责令其在今年11月15日前完成搬迁或关闭。二是禁建区划定前已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11月15日前整治达标,未按期达标的责令其搬迁或关闭;禁建区划定后新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责令其在11月15日前完成搬迁或关闭任务;三是禁建区以外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必须在XX年底前完成达标整治工作,否则停业或关闭;四是市区周边集中连片的畜禽散养户,主要是徐碧矮桥、碧口、纺织厂后山、齿轮厂后山、农药厂附近等地的集中连片畜禽散养户,必须在6月15日前彻底清除。 整治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区政府成立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农业局局长、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分局、公安分 第 2 页共 6 页

局、发展计划局、经贸局、财政局、水利局、工商分局、卫生局、信访局、城管办、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列西街道、北门街道等单位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由区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区环保局要根 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省、市区有关治污精神编印宣传材料。办公室抽调人员负责张贴公告和发放宣传材料,并入户进行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情况核实的同时,做好动员工作;区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墙报、宣传栏、简报、出动宣传车等各种宣传手段,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性及开展专项整治的重要性,营造声势,形成氛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3、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执法监管。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好市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陈大镇、洋溪乡、徐碧乡、列西街道、北门街道要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负总责。三个乡(镇)及列西街道、北门街道要按照区政府下达的责任书要求,成立领导小组,组建精干工作班子,抓紧制定整治工作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强化工作力度,确保整治目标如期完成。区农业局负责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调查摸底,及时反馈有关畜禽养殖户问题和建议,并在年底前完成“全区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区环保局负责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实施监管,加 第 3 页共 6 页

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积极整改城乡结合部存在的环境卫生突出问题,营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的城乡环境,按照《市双创办关于印发的通知》(安创办发〔X〕X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解决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煤堆、土堆、垃圾堆、渣堆乱堆乱倒问题,建立健全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彻底改变环境脏、乱、差现象,为城乡居民营造整洁亮丽、绿化美化、舒适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整治范围 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各镇及集镇周边。 三、整治内容 (一)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县城及城乡结合部可视范围内的煤堆、土堆、垃圾堆、渣堆,加强道路沿线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落实清扫保洁人员,合理布局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基础设施,做到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立常态化清扫保洁机制。 (二)市容秩序整治。集中整治城区及城乡结合部乱堆乱倒、乱搭乱建、乱弃乱摆、乱拉乱挂等现象,组织拆除违章建筑物;加强沿路市场规范管理,依法取缔马路市场。强化执法监管,督促门店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严查出店占道流动经营及车辆带泥(沙)带灰、不覆盖上路、沿途抛洒滴漏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绿地绿带整治。开展城乡结合部沿线绿地绿带环境卫生整治,搞好补植补栽,严厉打击破坏绿化设施行为,做好路段公园、绿化带的苗木管护,确保无死苗和黄土裸露现象。

(四)环境污染整治。切实落实“河长制”,加强辖区内河道沟渠水体污染治理,清理清除垃圾和杂物。落实环境质量监测和治霾、降霾工作,严厉打击辖区内污染环境行为,对具有破坏环境、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督促停业整改,依法处理。 四、组织机构及任务分工 成立X县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各镇人民政府、县双创办、住建局、交通局(运管站)、市场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农水科技局、卫计局、经贸局、民政局、公路段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双创办,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各镇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X镇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居民楼、院环境卫生整治),负责落实清扫保洁人员,督促门店、住户落实“门前四包”,动员辖区单位、村组村民开展整治活动,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垃圾等,建立城乡结合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县双创办:负责加强执法管理,依法严查城区出店占道流动经营和车辆沿路抛洒、带泥上路等违法违规行为,协助相关镇取缔马路市场,监管城乡结合部沿线大型户外广告牌匾,清理绿化带垃圾,适时组织城区大清洗活动。 县住建局:负责做好城乡结合部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组织实施道路整修,及时对城区绿化带补植补栽,做好绿化苗木管护。 负责做好城乡结合部私人建房管理,依法拆除乱搭乱建等违法建筑物。加强建筑工地规范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或业主采取措施,做好防尘降噪等工作。 县交通局(运管站)、公路段:负责做好公路沿线修理厂规范管理工作,严禁出店占道修车,油渍污染地面。负责做好城乡结合部城市道路与公路衔接部、过境干线公路、村级道路整修工作,落实公路卫生保洁,清理边沟污泥、

养猪废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2.项目编制依据 (4) 1.2.1.污水治理方案依据 (4) 1.2.2.土建施工及电气施工依据 (4) 1.3.编制原则 (5) 1.4.项目服务主要内容 (5) 第二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6) 2.1.污水水质 (6) 2.2.污水水量 (6) 2.3.设计出水水质 (6) 第三章工艺设计 (7) 3.1.工艺方案确定 (7) 3.2.工艺选择 (8) 3.3.工艺说明 (10) 3.4.工艺特点 (10) 第四章技术参数计算 (11) 4.1.格栅井 (11) 4.2.沉砂集水池 (11) 4.3.固液分离机 (12) 4.4.水解酸化池 (12) 4.5.UASB (12) 4.6.配水池 (13) 4.7.A2/O池 (14) 4.8.二沉池 (15) 4.9.中间池 (15) 4.10.紫外消毒 (16) 4.11.污泥池 (16) 4.15.设备房 (16) 第五章预计处理效果分析 (17) 第六章直接运行费用分析 (18) 第七章土建设计 (19) 7.1.土建设计原则 (19) 7.2.土建工程结构类型设计 (19) 7.3.建构筑物设计要点 (19) 7.4.总平面布置 (19) 7.5.构筑物一览表 (19) 第八章配电及自动控制 (20)

8.1.设计范围 (20) 8.2.电源及用电负荷 (20) 8.3.电缆及敷设 (20) 8.4.防雷接地 (20) 8.5.控制设计及测量显示说明 (21) 第九章劳动定员、环境保护及消防设计 (21) 9.1.劳动定员 (21) 9.2.环境保护 (21) 9.3.消防设计 (22) 第十章安全劳动保护 (23) 10.1.劳动安全设施 (23) 10.2.劳动保护 (23) 第十一章工程设计特点 (23) 第十二章公司介绍 (25)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7.6.1加强传统利用方式 推广以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业循环、以粪污发酵处理为核心的就地利用、以林牧结合为核心的林下养殖等先进技术。要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排泄物收集中心,强化“三沼”利用,见图7.3-1。要因地制宜推广“养殖-沼气-种植-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生物发酵床处理模式、“水泡粪+固液分离”模式、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模式、复合生物滤池处理模式等生态环保治污模式,实现畜禽粪尿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采用种养结合模式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包括耕地与养殖场(户)就近配套、异地配套两种方式。耕地就近配套的,需要在养殖场铺设地下管道和修建蓄粪池,建立地下管网将畜禽养殖场经过处理生成的液态有机肥输送到周边;异地配套的,在田头、地头建用肥调节池,配套沼液运输槽灌车。 在传统利用沼气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沼气生态模式,即将畜禽粪便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最大限度地回收能源,以能源开发(供热、发电)为核心,以沼渣、沼液的还田利用为纽带,以农业种植利用为依托,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益,消除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

图7.6-1沼气生态模式流程示意图 此模式占地少、能源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较好,不产生环境污染;但前期投资较大,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适用于周边有农田、果林、鱼塘或水生植物的畜禽场。 7.6.2开发新型利用模式 (1)健康与能源综合利用型 该技术是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生态能源综合利用工程系统。其原理是:某一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水、牲畜粪便)可作为另一生产环节的投入(如圈舍的冲洗、能源等),使系统中的物质在生产

xx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xx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全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排水体系工程建设,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突出重点,瞄准弱点,破解难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分级负责、村组联动原则。村三委会为本辖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村组具体负责推进落实。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集中开展整治行动,迅速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坚持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原则。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久、深入开展。 三、目标任务

(一)近期目标。全面开展农村“四清四化”和“五改”(“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危房、清庭院。“四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特色民居改造提升村所在地、沿307省道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继续推行“户清、村集、乡镇运”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扩大农村污水处理试点范围,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质量。 (二)长期目标。在巩固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抓不懈。通过整治,达到村容村貌整洁、环境舒适优美、乡村特色鲜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到xxxx年底,力争全面实现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达到100%。 四、工作重点 紧紧围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四清四化”、“五改两建”、美丽乡村和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全面开展“四清四化”工作。“清垃圾”,清理村街道路、村庄周边积存垃圾,重点是村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关键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变垃圾随处乱扔、随处可见的情况;“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

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2008~2010年) 为加快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8〕7号)精神,结合嘉兴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畜牧业生产及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嘉兴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全市涉农镇(街道)66个,耕地面积318.47万亩。2007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1585.18亿元,农业产值172.91亿元,其中畜禽养殖业产值58.50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3.83%,畜牧业产量、产值均位居全省第一。2007年末,全市生猪存栏282.91万头,牛存栏3836头,羊存栏75.43万头,家禽存栏1798.75万羽,兔存栏67.01万只。牛、羊、禽、兔均折合成猪,全市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为1.19头猪(详见附件一)。新丰等15个镇(街道)存栏生猪154.24万头,占总存栏的54.52%,平均每亩耕地载

畜量超过1.5头猪,其中,南湖区新丰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4头猪;嘉善县惠民镇、姚庄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3头猪;南湖区凤桥镇、海盐县沈荡镇、西塘桥镇、于城镇平均每亩耕地载畜量超过2头猪(详见附件二)。 嘉兴市畜禽养殖受传统影响,以小、散、多、密为特征,规模化养殖水平比较低。近年来,各地为削减散养,提高规模饲养水平,积极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已累计建成生猪养殖小区23个。但从调查统计情况看,2007年全市有生猪养殖户162976户,其中常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5686户,仅占生猪养殖户总数的3.5%,规模养殖比例为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 (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 嘉兴市畜禽养殖污染以生猪排泄物和污水为主,牛养殖量很小,家禽、羊、兔排泄物作为优质有机肥料,全部实现还田利用,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 2001年,嘉兴市各级环保部门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 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4号令),组织开展了以 “栅格式”沉淀处理为主要措施的畜禽排泄物 治理工作。2005年根据省政府“811”环境整 治行动的安排,嘉兴市各级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以 “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气处理设施建设” 为主的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畜禽排泄物经干湿分离后,干

养殖废水技术解决方案

养殖废水技术解决方案 1.前言 养殖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成为污染源,这些养殖场产生的污染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畜禽产品品质下降并危及人体健康,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滞后将严重制约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畜禽养殖污染,我国先后发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文件)等文件。 2.水量核算与水质情况 2.1水量核算 表1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冲粪水量核算表 表2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水量核算表 表3 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表4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处理模式 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以获取沼气能源、将沼液沼渣进行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模式Ⅰ、模式Ⅱ工艺和以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为目标的模式Ⅲ工艺。畜禽养殖废水由于其有机物浓度高及大量致病菌的存在,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模式,厌氧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处理阶段。 (1)模式Ⅰ适用范围及工艺流程 模式Ⅰ适用于非环境敏感区,当地能源需求量大,有足够可供施用的土地资源的养殖场(区),该模式工艺要求粪尿全进厌氧反应器。其典型的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模式Ⅰ工艺流程 (2)模式Ⅱ适用范围及工艺流程 模式Ⅱ适用于座落于非环境敏感区的养殖场,且沼气能源需求不大,主要以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减少沼液和沼渣消纳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积为目的,周围具有足够大的土地面积以全部消纳低浓度沼液。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应先进行固液(干湿)分离,然后再对固体粪渣和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其典型的工艺流程见图 2。 图 2 模式Ⅱ工艺流程 (3)模式Ⅲ适用范围及工艺流程 模式Ⅲ主要是基于受当地沼气能源供求实际情况的限制,周边又没有足够的可供消纳沼液、沼渣的土地,其厌氧出水(沼液)必须再经过进一步处理,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其典型的工艺流程见图 3。 图 3 模式Ⅲ工艺流程 模式Ⅲ主要优点一是占地少;二是适应性广, 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三是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其主要缺点一是投资大, 每万头猪场粪便污水处理投资约 120

《苏内村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办法》

《苏内村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办法》为了彻底解决违规饲养家畜家禽污染环境等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根据《南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现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区域为禁止饲养区和圈养区。 禁止饲养区范围。菜市场。 圈养区范围。除菜市场范围以外的地区可圈养家畜家禽,但不能放养。 第二条天然林管护区内严禁放牧。 第三条村民所养的家畜家禽应当实行圈养,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畜牧小区建设,把养殖户集中起来,做到人畜分居和规模化养殖。养殖大户、畜牧小区要按照场(舍)标准化的要求,加强防疫、消毒、污染物处理及粪便处理,死亡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消毒,防止疫情传播。科学利用畜禽排泄物,严禁将粪便排入河流。 第四条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支持与配合治理家畜家禽污染环境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办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五条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向村民公布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投诉要做好记录,及时安排人员处理投诉问题,同时向投拆者反馈处理情况。 第六条建立定期集中整治制度。菜市场附近要建立定期集中整治

制度,即每季度末由责任人负责调查菜市场的饲养户并发放“整改通知书”,对逾期未整改者,由村委会商定处置措施,以此扩大影响,加大治理力度。 第七条禁止当街屠宰家畜家禽。家畜家禽一律到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 第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饲养家畜家禽,对环境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苏内村委会xx年3月1日 第二篇:宠物\家禽家畜管理办法本文作者:黄永翔原创投稿 宠物、家禽和家畜饲养管理(暂行)办法(修订) 第一条为现范宠物饲养,加强宠物管理,建设良好社区卫生环境,预防宠物疾患与人畜交叉感染危及居民身体健康,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区文明、和谐,依照《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并借鉴其他省、市和有关单位宠物管理经验,结合广大职工与社区居民强烈要求与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辖区内宠物管理的职能部门为公安处,物业分公司、机动分公司、社区委协助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及于社区所有常住与暂住户及工、商业,办法所称宠物包括宠物狗、猫等可供观赏、逗乐玩耍的小型动物;家禽和家畜包括猪、马、牛、羊、鸡、鸭、鹅、食用鸽及依法可食性野生动物等。 第四条社区不提倡、不鼓励、不支持饲养宠物,个别有意饲养者,

养殖场污染治理方案

养殖场污染治理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为减少畜禽养殖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全乡畜禽粪污的综合治理工作,力争今年6月底前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考核验收,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总体目标,坚持畜牧业发展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并重、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种养结合资源化、源头控制减量化、综合治理长效化措施落实,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二、基本原则源头控制、一场一策的原则。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严格环评审批,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管住新建的;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治理改造,

实现达标排放,管好原有的。结合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方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开展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经营主体粪污治理工作,根据畜禽种类、饲养规模、分布地域,分批次、分步骤推进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的原则。以种植业为依托,以有机肥、沼气利用为手段,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小区)与农户建立紧密结合、互惠互利的生产关系,通过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的方式,努力实现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通过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的形式,对治理成效显著并实现长效管理的畜禽养殖企业给予资金奖励,调动养殖经营主体自觉自愿治理的积极性。三、总体目标2014年6月20日前,全县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完成畜禽粪污治理改造任务,实现达标排放。5月底前,汴河等支干流水系0.5公里范围内养殖场全部关停搬迁,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整改方案)

50T/天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4月22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设计依据 (3) 三、设计原则 (3) 四、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4) 五、设计围 (4) 六、污水处理工艺 (5) 七、工艺设备技术说明 (6) 7.1格栅井 (6) 7.2调节池 (7) 7.3 UASB厌氧反应池 (7) 7.4 一级水解酸化池 (7) 7.5一级接触氧化池 (9) 7.6 沉淀池 (11) 7.7二级水解酸化池 (12) 7.8二级接触氧化池 (12) 7.9斜管沉淀池 (13) 7.10 消毒排放池 (13) 7.11污泥浓缩池 (13) 7.12 设备房 (14) 八、污水处理各项指标去除率 (15) 九、污水处理主要设备设计参数 (15) 1、格栅井/格栅(增加) (15) 2、集水池(原有) (16) 3、调节池(原有) (16) 4、UASB厌氧池(原有) (17) 5、一级缺氧池(原有) (19) 6、一级生物氧化池(原有) (19) 7、沉淀池(新增) (21) 8、二级缺氧池(新增) (21) 9、二级生物氧化池(新增) (22) 10、斜管沉淀池(新增) (23) 11、消毒排放池(新增) (23)

12、污泥浓缩池(新增) (23) 13、设备房(新增) (24) 十、污水处理运行成本测算 (24) 十一、电气控制 (24) 十二、污水处理站布置 (25) 十三、污水处理设备一览表 (26) 十四、污水处理构筑物一览表 (27) 十五、二次污染防治及环境效益分析 (28) 十六、工程投资估算 (29) 十七、售后服务计划 (32) 十八、优惠及服务承诺条款 (33) 十九、附图 (34) 1、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 (34)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4)

区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报告

区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报告 区20XX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委、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创模办)、区市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15个镇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90余天的艰苦奋斗,现已全面完成整治目标任务,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奠定了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市政府下达我区创模任务,即关闭绕城高速环线以内的规模养殖场,全区15个镇街列入整治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共有402家,计划处理畜禽29.90万头(只),拆除养殖圈舍圈栏面积21.98万㎡。至6月13日,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验收组,全面完成了对15个镇街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验收,实际完成情况为:共关闭养殖 场(户)420家,完成计划任务的104%,其中关闭猪、牛及家禽养殖场分别为299家、43家和78家;妥善处理畜禽45.03万头(只),完成计划任务的152%,其中处理猪、牛及家禽分别为3.78万头、463头和41.21万只;完成拆除圈舍圈栏面积22.38万㎡,完成计划任务的102%,其中拆除猪、牛和家禽圈舍面积分别为15.20万㎡、0.84万㎡和6.34万㎡。各项整治指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一)区领导运筹帷幄决胜整治工作

1、研究完善整治方案 区长亲自过问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并作出指示,常务副区长和副区长等区级领导,要求区农委、区财政局、区环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研究完善《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通过深入养殖场反复调研,在征求相关部门和镇街的意见和建议,并借鉴学习其他区县整治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20XX年3月9日,区政府印发了《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府发〔20XX〕19号)文件,指出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整治内容和整治目标和责任,明晰了奖励补助标准以及操作步骤等具体事项。区委区政府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列入对各镇街政府考核指标,签订目标责任书,为深入开展和全面完成我区20XX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多次组织召开整治工作会议 区委区府根据整治进展情况和需要,适时组织召开会议,推进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按照区长同志指示精神,20XX年3月8日,区政府组织召开了20XX年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会。会议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和镇街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责任。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副区长就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作了要求:一要打好总体攻坚战;二要坚持统一的奖励补助标准;三要从妥善处理畜禽、彻底拆除圈舍、整治后不反弹来确保整治工作质量;四要建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长效机制。

2019年某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实施方案

20XX年某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规范管理 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完善我县畜禽养殖退养工作机制,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643号)有关条款以及《关于调整划定XX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兴府办字〔2016〕9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按照“一场一策”原则,根据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畜禽养殖场的整治要求,有关乡镇区要明确整治方式、整治时限和整治责任人,下发畜禽养殖场限期整治责任书。通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突出问题,规范提升全县畜禽养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一)规范畜禽养殖管理。严格落实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停禁养政策,18年12月底前全县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基本退出养殖;全县所有禁养区未退养的养殖户在10月底之后不再享受养殖业惠农政策,限养区内不得新增或扩建畜禽养殖场。 (二)建设完善环保设施。切实推进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含养牛场,下同)污染达标治理工作,18年10月底前限养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必须按有关技术要求建设和完善环保设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限期未完成的,在本轮畜禽出栏后一律停养,直至达标;18年底仍未完成的,依法强制关停禁养。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结构。成立XX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粮局局长、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农粮局、环保局、国土局、城建局、林业局、水利局、财政局、公安局等单位及各乡镇区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粮局,县农粮局、环保局、水利局各抽调一名业务骨干为办公室成员,县农粮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的日常工作。并成立XX县联合生态执法大队,由县环保局牵头,县农粮局、水利局、国土局、林业局、城建局、公安局等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做好拆除工作中的执法工作。各乡镇区要成立相应的办事工作机构,组织、协调、督促本辖区的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二)深入调查摸底。各乡镇区要根据全县的“三区”规划要求,全面开展一次禁养区内确需关停搬迁的畜禽养殖场(户)调查摸底工作,掌握畜禽养殖等情况,进一步摸清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规模、法人、养殖数量、建成年份等情况,拍摄影像资料留底(备案),做到不漏村、不漏户。同时,要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确定辖区畜禽养殖场的整治方式、整治时限、整治责任人、退出养殖时限和退养责任人,下发畜禽养殖场限期(限期关停、限期拆除、限期达标新建或改建环保设施)整治通知书,并在18年7月30日前将畜禽养殖摸底调查表(纸质材料需乡镇区、村、组主要负责人签字)报县整治办备案,电子档报县农粮局邮箱。畜禽养殖场一户一档调查摸底表、限期整治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最新版】

精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提升全市城乡整体卫生水平,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打造高质量的城乡人居环境”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城同创、城乡共建”活动,遵循“全民动手、科学谋划”的原则,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以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1、乡村环境卫生 (1)、清理柴草垛。有条件的村屯,农户家庭柴草全部远离村屯,集中堆放;其他村屯和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农户家庭柴草也要在房前屋离开街路进行堆放,设置固定围栏,隔离火情和防止猪拱鸡刨。 (2)、清理垃圾、粪堆。彻底清理路旁、宅旁生产、生活垃圾,每10个农户设置一个垃圾箱,每天清理一次垃圾并及时运出屯外,放到指定垃圾堆放场;设置农家肥积造场,屯内禁止积肥,五月一日前原则上要求农家肥全部进地,确实不能进地的要堆放在屯外积肥场;养禽数量超过200只、养畜数量超过20头的要集中在屯外牧业小区饲养,逐步实现人畜分离的目标。

(3)、清理路障。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影响村容屯貌的陈规陋习,特别是乡村沿路商户门前要重点整治,达到乡(镇)、村、屯道路整洁、通畅,道路两侧整齐、洁净的标准。 (4)、清理路边沟。要坚持常年清理路边沟,重点是春秋两季,要对屯内路边沟彻底清理、达到干净顺水、无污物、无异味的标准。 (5)、清理庭院。商户、农户门前实行“三包”,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做到宅院物料有序堆放,房前屋后干净整齐。 完成时限:XX年6月1日,常年坚持管理。 2、基础设施建设 (1)、建硬面化道路。有条件的村要达到户户达标准,其他村要逐步达到屯屯通。 (2)、建排水沟。路边全部修建排水沟,有条件的村屯屯中道路两侧排水沟要达到硬化、固化标准,农户门前过板尽可能统一。其他村要达到排水顺畅。 (3)、建围墙或栅栏。成街基的村屯,农户庭院围墙或栅栏尽可能整齐划一。生态村、环境村、新农村示范村要率先实现。 (4)、建垃圾堆放点。要根据需要建设垃圾统一堆放点(场),以便统一掩埋、处理。配置必要的环卫设备设施,设立村屯专职保洁员进行有偿服务,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5)、建无公害化卫生厕所。生态村、环境村、新农村示范村要统一标准、统一区位、统一建设。其它村结合实际也要尽可能多建卫生厕所。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整改方案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整改 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50T/天养殖场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4月22日

目录

一、概述 国内外对规模化畜禽场粪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和处理达标排放两大类。综合利用是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建设生态农业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畜禽场饲养管理方式落后,加上综合利用前厌氧处理的不到位,常使畜禽粪水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如废水产生量大、成分复杂、处理后污染物浓度仍很高、所用稀释水量多和受季节灌溉影响等。对于处理达标排放的来讲,虽然国内外所用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但是,对于我国处于微利经营的养殖行业来讲,建设该类粪污处理设施所需的投资太大、运行费用过高。因此,探寻设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和处理高效的养殖业粪污处理方法,已成为解决养殖业污染的关键所在。 1、固液分离 无论畜禽养殖场废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固液分离,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 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 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 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此外,在厌氧消化处理前进行固液分离也能增加厌氧消化运转的可靠性,减小厌氧反应器的尺寸及所需的停留时间,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固液分离技术一般包括:筛滤、离心、过滤、浮除、沉降、沉淀、絮凝等工序。目前,我国已有成熟的固液分离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其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2、厌氧处理 由于养殖业废水属于高有机物浓度、高N、P含量和高有害微生物数量的“三高”废水。因此厌氧技术成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对于养殖场这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可在较低的运行成本下有效地去除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COD去除率达85%~90%,而且能杀死传染病菌,有利于养殖场的防疫。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工艺处理固液分离后的养殖业废水,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节省

2018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2018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畜禽养殖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综合整治,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求 根据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数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综合整治。 (一)城区禁建区内的养殖场,对水源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18年底前停止养殖,其他的应在18年5月1日前停止养殖。 (二)禁建区内养殖场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在18年5月1日前全部达标排放。(三)加强对禁建区内监控,禁建区内不得出现新的养殖常 三、工作职责 推广先进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技术,发展“猪—沼—果”等形式的立体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协助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18年3~7月) 1.召开养殖业主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关于规模化养殖畜禽的有关法律法规,传达区政府关于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的会议精神。 3.按照整治对象责任划分情况,分别入户调查宣传,掌握全区畜禽养殖业生产现状和污染防治设施现状,摸清养殖企业的规模、法人、养殖数量、建成年份等,确定禁养区内第一批和第二批停止养殖的养殖户名单,以及禁建区内养殖户的名单 (二)综合整治阶段(18年8月~18年5月1日) 1.区有关部门根据调查摸底情况,通知禁养区内第一批禁止养殖的专业户在 1 / 2

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辖区生态建设,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淘汰、关闭了一批重污染企业、清理拆除了一批畜禽养殖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整治了鸡心岭灌渠等一批重点河流,有效改善了辖区水环境质量。为巩固前期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实现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目标,保障辖区环境安全,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内容 整治工作主要分四大方面进行:一是全面规范畜禽养殖业发展,全面清理非法畜禽养殖场,防止已清拆养殖场回潮反弹;二是整治镇、村环境卫生,逐步改善镇、村容貌;三是开展河涌整治,落实“河长制”,加快对辖区流域排渠的截污治污,实施清淤、清障、清垃圾和生态修复工程,促进水质改善;四是加大污染企业整治力度,对重污染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排污企业稳定达标排污。 二、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镇委、镇政府成立龙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环保办,办公室主任由刘锡培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徐志雄、陈志雄、黄得志、关劲洪、陈建新同志兼

任,成员由农业办、环保办、村建所、畜牧站等相关部门抽调。 三、整治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畜禽养殖业整治 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清理清拆,严防反弹和转移。优化畜禽养殖业结构,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和治污水平。 具体措施: 1、开展重点区域整治。5月30日前完成辖区养殖场的摸底登记,重点对北堤、群丰、仕塘和鹤溪等村的养殖场进行清理和清拆,通过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养殖场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巡查监控,严防已清理养殖场死灰复燃。 2、规范生态养殖。对符合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的养殖场,要完善环保、畜牧和工商手续,建设规范化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达标排污,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3、加强舆论引导。加大畜禽养殖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引导、扶持养殖场主发展其他产业,对抗拒、阻挠整治的人员,依法严肃查处。 (二)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开展清垃圾、治污水、保生态行动,加大镇、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镇、村环境卫生状况,按生态创建的要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具体措施:

养殖废水处理方案概要

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1.1工程简介 本工程按两套系统设施(每套250m3/d)设计和运行;污水量少的时候可采用一套运行。污水处理工艺:混合粪液→沼气发电系统→沼液污水(物化)预处理系统→沼液污水(生化)处理系统→沼液污水(消毒)系统→回用或排放生化塘。处理后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的绿化用水要求,本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

1方案设计依据、原则 2.1场地条件 本项目工程地点xx良种猪场内xx优质高效瘦肉型猪示范场规划区内,根据甲方提供场地要求,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2.2工程设计要求 2.2.1相关的法规、规范、标准 1.主要政策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6年3月) (5)《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年3月) (6)《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 (7)《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5月) 2.主要规范和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015-2003) (5)《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 (6)《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家禽家畜圈养制度

家禽家畜圈养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制度 为了彻底解决违规饲养家畜家禽污染环境等问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区域为禁止饲养区和圈养区。 圈养区范围村内可圈养家畜家禽,但不能放养。圈养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住宅小区等严禁饲养家畜家禽。 第二条城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饲养鸡、鸭、鹅、兔、牛、羊、猪等家畜家禽。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经批准饲养家畜家禽的,应当实行圈养。 第三条街区周围不能圈养家畜家禽,家畜家禽农贸市场应远离街区设置。 第四条天然林管护区内严禁放牧。 第五条农村居民所养的家畜家禽应当实行圈养,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畜牧小区建设,把养殖户集中起来,做到人畜分居和规模化养殖。养殖大户、畜牧小区要按照场(舍)标准化的要求,加强防疫、消毒、污染物处理及粪便处理,死亡畜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消毒,防止疫情传播。科学利用畜禽排泄物,严禁将粪便排入河流。

第六条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支持与配合治理家畜家禽污染环境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家畜家禽圈养管理制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干部,要积极配合支持治理家畜家禽污染环境工作。 第七条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投诉要做好记录,及时安排人员处理投诉问题,同时向投拆者反馈处理情况。 第八条加强配合,密切协作。配合城管执法大队的工作,开展整治和处罚;接受群众举报,并负责对不按时整改的饲养户进行依法处罚。 第九条饲养宠物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并按规定定期预防接种。不得扰民和影响环境卫生。对擅自饲养宠物以及因饲养宠物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由公安部门及镇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分别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禁止当街屠宰家畜家禽。家畜家禽一律到定点屠宰场进行屠宰。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饲养家畜家禽,对环境造成影响和危害的,由镇容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当事人限期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