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表计校验措施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表计校验措施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表计校验措施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表计校验措施

一、工程概况:

全厂变送器的校验,所要校验的变送器及表计包括交(直)电压变送器表计、交(直)流电流变送器表计、功率变送器、频率变送器表计。

二、施工依据:

1、2、变送器表计厂家资料及使用说明书

2、中南院设计院图纸

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DL/T5161.1~5161.17-2004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

5、《交流电量交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 JJG126-95

6、《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8-2001

三、主要工器具及劳动力组织:

1、主要工器具:继电保护测试仪PW30 一台

数字型万用表一块

调试用工具一套

2、劳动力组织:调试工3名

四、施工作业方案: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拆卸过程中做好记录,防止安装过程中出错,并做好防护临时措施。

五、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工艺标准及要求

电气表计及变送器表计校验:

(一)施工准备

1、将待检电气表计及变送器拆下,送到计量室内。

2、准备好试验仪器,检查试验工作电源应正常。

3、确认电气表计及变送器的外部接线端子的类型

(正、负或电流、电压)

(二)变送器校验

1、交(直)流电流变送器的校验

(1)将PW30和被测变送器按实验要求正确接线。1、电气表计及变送器拆下的线,

排列整齐,并做相应标记,以

防安装时出错。

2、仪器工作电源为220V,外壳

接地应可靠。

3、电气表计及变送器外观检查良

好。

1、变送器校验类型应和被测变送

器一致。

2、改变试验电流、电压要单调增

减。

(2)送上电源,打开PW30的电源开关。

(3)按下开始试验按扭,使输入从0开始校验至100%;然后再递减至0,分别记录0、25%、50%、75%、100%标准输入和输出值及表计显示值。

2、交(直)流电压变送器的校验

(1)将PW30和被测变送器按实验要求正确接线。(2)送上电源,打开PW30的电源开关。

(3)按下开始试验按扭,使输入从0开始校验至100%;然后再递减至0,分别记录0、25%、50%、75%、100%标准输入和输出值及表计显示值。

3、功率变送器校验

(1)将PW30和被测变送器按实验要求正确接线。(2)送上电源,打开PW30的电源开关。

(3)按下开始试验按扭,分别使功率因数为1/2、-1/2、1、-1且使输入从0开始校验至100%;

然后再递减至0,分别记录0、25%、50%、75%、100%标准输入和输出值及表计显示值。4、频率变送器校验

(1)将PW30和被测变送器按实验要求正确接线。(2)送上电源,打开PW30的电源开关。

(3)按下开始试验按扭,输入从45Hz开始校验至55Hz;然后再递减至45Hz,分别记录45Hz、46Hz、47Hz、48Hz、49Hz、49.2Hz、49.3Hz、

49.5Hz、49.6Hz、49.7Hz、49.8Hz、49.9Hz、

50Hz、50.1Hz、50.2Hz、50.3Hz、50.4Hz、

50.5Hz、50.7Hz、50.8Hz、51Hz、52Hz、

53Hz、54Hz、55Hz标准输入和输出值及表计显示值。3、计算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0.5级误差在0.5%内,0.2

级误差在0.2%内)

1、变送器校验类型应和被测变送

器一致。

2、改变试验电流、电压要单调增

减。

3、计算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0.5级误差在0.5%内,0.2

级误差在0.2%内)

1、变送器校验类型应和被测变送

器一致。

2、改变试验电流、电压要单调增

减。

3、计算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0.5级误差在0.5%内,0.2

级误差在0.2%内)

4、变送器校验类型应和被测变送

器一致。

5、改变试验频率要单调增减。

6、计算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0.5级误差在0.5%内,0.2

级误差在0.2%内)

(三)被试电气表计及变送器的绝缘检查

用500V摇表对接线端子与外壳间进行绝缘

检查

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

六、施工注意事项:

1、调试前应熟悉图纸,熟悉厂家说明书,充分了解装置的工作原理。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说明书及校验规程进行调试。

3、试验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试验,查明情况。

4、所用仪器仪表应经校验合格。

5、试验时应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

6、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7、试验必须两人以上,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8、试验结束应切断电源,拆除所有试验用接线。复核回路的正确。

9、各仪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七、环保注意事项

1、调试接线所剥线头、线皮以及其它杂物,要及时回收。

2、调试所做临时措施,调试完后要及时恢复。

八、危险因素辩识及预防措施

序号项

危险因素辩识预防措施责任人

安全

监督

1、施工

用电

装置使用临时电源容易产生

漏电或者绝缘不好,使用仪器无

接地。容易造成触电。

使用揺表检查电源绝缘

大于0.5MΩ并加装漏电

保护装置后送电,仪器

必须明显接地

2、外观

检查

若变送器要求电源电压等级和设

计不一致,会造成毫安量输出不

正确。

仔细查看各变送器置标

签,确认电源电压等以

及CT二次额定电流值

确保和设计一致。

3 实验

仪器

的使

未按操作程序使用或者试验方法

步骤、错误

制定正确的实验方法、

操作时加强监控,使用

时掌握并严格按操作程

序使用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电气设备专项检查表

电气设备专项检查表 检查岗位: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标准 检 查 方 法 检查 评价 符合 不符合及 主要问题 1 配电 室高低压配电室应备有必要的安全 用具和消防器材,并保持消防器 材的完好,门窗及时关闭。配电 柜前后和配电箱前应铺设绝缘橡 皮垫。 查 现 场 2 警示 标志1、在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可能误 攀登的电杆或变压器的台架上应 挂“禁止攀登,有电危险”的标示牌。 查 现 场2、距离线路或变压器较近,有可 能误攀登的建筑物上应挂“禁止 攀登,有电危险”的标示牌。 查 现 场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标准 查 方 法 评价 符合 不符合及 主要问题 3、变配电室或室外单独配电柜 (箱)应有明显的带电警示标志。 查 现 场 4、在转动设备检修或清理作业 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禁止合 闸,有人工作”警示牌。 查 现 场 3 电气 试验高低压电气设备及电气安全用具 在规定的试验周期内做好各项试验。 查 记 录 4 电气 作业1、电工必须持有电工特种作业证 才能上岗,作业时,应按规定穿 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工具。 查 记 录 查 现 场2、电气设备作业或检修前必须办 理相关票证,严格执行操作票、 工作票等制度。 查 记 录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标准 查 方 法 评价 符合 不符合及 主要问题 3、在高压设备、大容量低压总盘 上倒闸操作及在带电设备附近作 业时,必须由两人进行,并由技 术熟练的员工担任监护。 查 记 录 5 电气 设备 检查 1、电扇、移动电气每年使用前必 须经电工检查并贴合格标签。 查 现 场 2、班组《安全设备设施台帐》中 漏电断路器记录(数量、型号等) 与现场情况相符,且保持良好的 在用状态。 查 记 录 3、电机风叶、风罩齐全,外壳有 明显的接地接(零)保护,导线 无破损、老化现象。 查 现 场 4、易燃易爆区域的电气设备采用 防爆型设备。 查 现 场

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

热轧电气设备日常巡检保养记录表 表码:R-DS-01编号:01 年月 巡检项目巡检日期配电 室温 度 配电 室无 漏水 配电 柜无 放电 开关 运行 正常 配电 柜指 示正 常 三相 电压 电流 平衡 无报 警故 障现 象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动噪 声 电机 无臭 味冒 烟 电机 温度 正常 电缆 无破 损 冷却 良好 粉尘 堆积 情况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填写说明:

2、其它设备包括:热轧电气设备日常巡检保养记录表 表码:R-DS-02编号:02 年月 巡检项目巡检日期配电 室温 度 配电 室无 漏水 配电 柜无 放电 开关 运行 正常 配电 柜指 示正 常 三相 电压 电流 平衡 无报 警故 障现 象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动噪 声 电机 无臭 味冒 烟 电机 温度 正常 电缆 无破 损 冷却 良好 粉尘 堆积 情况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填写说明:

巡检项目巡检日期配电 室温 度 配电 室无 漏水 配电 柜无 放电 开关 运行 正常 配电 柜指 示正 常 三相 电压 电流 平衡 无报 警故 障现 象 柜门 关好 电机 无振 动噪 声 电机 无臭 味冒 烟 电机 温度 正常 电缆 无破 损 冷却 良好 粉尘 堆积 情况 其它 设备 异常情况描述巡检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填写说明:

粘度计操作规程

此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8546570数显粘度计。 2.职责: 实验室人员按此文件正确的使用和维护粘度计。 3.操作规程: 4.1.操作前准备 4.1.1.安装黏度计,调整仪器水平,使气泡位于圆圈中间。 4.1.2.拧下黏度计的保护帽,插上电源,开机。 4.2操作程序 4.2.1.使用程序 A. 将被测物放在容量为250ml的高型烧杯中,使物体表面成水平状态。 B. 根据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转子、转速来测定。 C. 将转子拧上,然后放入被测物的正中心,调节升降旋钮,使其与周围距离相等, 且转子的刻度线应与被测物的水平面平齐。 D. 按下指针控制杆,打开电机开关,转动变速旋转,调至试样规定转速数向上。 当数显表上指针超过满程时,关机,换上大一号转子测试。 E. 放松指针控制杆,使转子在试样中旋转,约待1分钟指针基本稳定某一数值时, 如转速慢时可不利用指针控制杆直接读数即可。如转速太快看不清时,按下指 针控制杆,再关闭电机开关读数。 F. 查阅粘度计上系数表即可得相应的粘度。 粘度计算方法:η=k.α 式中:η=绝对黏度 k=系数α=指针所指读数 D.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取下转子,清洗干净,拧上保护帽。关机。 4.2.2.校正程序 A.每月校正一次,根据被测样品的粘度范围,选择标准样品的黏度值。 B.将标准样品恒温到25度,选折合适的转子和转速。选择原则:标准样品的粘度 值/最大量程=10%∽100%。 C.测量标准样品的粘度值,并记录扭矩是否在10%∽100%之内,如不在,重新选择 转子和转速。 D.校正的成功标准:标准粘度样品测量值合格范围=标准值±(标准值/100 + 最 大量程/100),完成校正后在黏度计的校正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E.如不符合要求,及时报修。 4.2.3.清洁频率:每周用棉布擦拭仪器表面,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4.3.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3.1.装卸转子时必须将接头处往上抬一下,避免仪器的枢轴针受到损害。

X射线检测仪校验规程

X射线检测仪校验规程 一、目的确保RT检测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活动所使用的X射线检测仪性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额定管电压小于等于300KVX 射线探伤机的曝光曲线的制作校验及穿透力校验工作。 三、人员要求 1、X射线探伤机校验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射线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2、X射线探伤机校验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操作规程。 3、X射线探伤机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X射线探伤机,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四、引用标准 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JG40-2011 《X射线探伤机检定规程》 五、应用器材 1、阶梯试块:阶梯级差为2mm,每级宽度不少于15mm,试块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胶片尺寸,且宽度不小于80mm,长度不小于300mm。 2、CR-301黑度计

3、胶片及暗室处理 4、观片灯 六、曝光曲线制作:每台设备的曝光曲线,应不少于3个选定管电压的参数曲线 1、设计透照参数每台设备制作3条曲线,每条曲线应设计1张参数表,其管电压的选择应为设备的较低、中等以及较高管电压,如250KVX射线机,推荐选择150KV、200KV、240KV;参数设计表管电压KV 曝光量mA分5 10 15 25 对应厚度mm 注:焦距600mm或常用焦距,显影20℃5分钟,胶片:天津Ⅲ型或常用型号胶片,铅增感屏0.03/0.1,取底片黑度为3.0。 2、曝光试验⑴根据选择的曝光参数进行透照,透照时暗盒背面要用1mm的铅板屏蔽。 ⑵底片冲洗干燥后,用观片灯观察,并用黑度计测量,选择黑度3.0(或与之最相接近)的部位,填入参数设计表的对应栏. 3、绘制曝光曲线 ⑴根据参数设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曝光曲线。 ⑵曝光曲线用对数坐标纸绘制。纵坐标为曝光量的常用对数,横坐标为透照厚度。胶片、增感屏、底片黑度、透照焦距、暗室处理条件、射线机型号及编号均在曝光曲线中注明。 七、曝光曲线的校验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Ostwald 粘度计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调节恒温槽的技术。 3. 了解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粘度η,亦称粘度系数,是指单位面积的液层以单位速度流过相隔单位距离的固定液层时所受的力。粘度的大小与分子间力有关,即与液体的性质有关。温度对液体的粘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液体粘度变小。 若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则根据波华须尔公式可得: 48r Pt VL πη= 式中,r :毛细管半径;L :毛细管长度;V :液体的体积;t :液体流经长为L 的毛细管所经历的时间;P :管两端的压力。 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困难的,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的比粘度是适用的,若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则可求出另一种液体的粘度。 奥氏粘度计是毛细管粘度计的一种,适宜于测定低粘度液体,方法是用同一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体积相等时各所需时间,这样有: 411 18r Pt VL πη= , 422 28r P t VL πη= 从而, 111222 Pt P t ηη=。 式中,P = hgd 。h ,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d ,液体密度;g ,重力加速度。 如每次取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始终一致,则有: 111 222 d t d t ηη= 假如液体2的粘度η2为已知,则液体1的粘度η1可由下式求得: 11 12 22 d t d t ηη= 由于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很大,故测定液体在某一温度时的粘度,必须注意控制温度恒定。 本实验以25℃时的水为标准,测定20℃、25℃温度下无水乙醇及丙酮的粘度。 已知25℃下水的粘度为0.8904×10-3 Pa·s ,水的密度为0.99707 g·cm -3 ,乙醇的密度为 图3-1奥氏粘度计

01X射线检测曝光曲线校验规程

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校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场X射线探伤机曝光曲线的制作与校准。 2校验周期 每一年进行一次。 3编写依据 《射线探伤Ⅱ、Ⅲ级教材(试用本)》 4人员要求 从事射线探伤仪曝光曲线的制作的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射线检测工作应由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射线检测Ⅰ级或Ⅰ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担任。其工作内容应与资格证书规定级别相适应. 4.1或电力部颁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射线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4.2射线探伤仪校验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操作规程; 4.3射线探伤仪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射线探伤仪,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5校验需用标准器具 阶梯试块4~40mm一块。 6操作步骤 6.1将厚度适当的阶梯试块在装有胶片的暗盒上,在阶梯试块的不同厚度的阶梯上,放上与阶梯厚度相 同的铅字标记。且将射线中心束指示线垂直对准阶梯试块的中心部位。 6.2选择固定的焦距,使其在固定的管电流和管电压下,选择几个不同的曝光,每次增加30秒一组,得 出几个不同曝光量的胶片。由此找出曝光时间和厚度的关系。 6.3选择固定的焦距,使其在固定的管电流和曝光时间选择几个不同的管电压进行曝光,每次升高10KV, 得出一组不同管电压的胶片由此找出管电压和厚度的关系。 6.4将上述所摄胶片,在严格控制的同一条件下进行暗室处理,水洗后晾干。由此得到一系列光学密度 呈阶梯变化的黑度片(底片) 6.5黑度测定:用精度较高的黑度计测出底片上的各阶梯黑度值,确定符合象质指数值而黑度为1.5的 阶梯厚度,将数值填入附录A和附录B中,如底片上找到正好符合黑度2。0的阶梯厚度,也可根据相邻阶梯的黑度,用插入法确定适用的相应厚度。 6.6在适当的座标纸上,画出纵座标(管电压或曝光量)和横座标(厚度)的刻度,然后按表1和表2 的数据绘出相应的附录C的曝光曲线。在曲线图中应同时注明其他有关条件。 6.7已完成的曝光曲线,在实际透照中,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如焦距、胶片类型改变,射线管更换或 老化后必须进行校准修正。 7记录及标识 校验完毕后在仪器上进行标识,校验人员应按校验报告内容对测试数据认真记录并评价结论。 校验报告由综合试验室设备管理员归档设备档案,检验报告保存期为五年。

RT设备校验规程

X射线探伤机校验规程 NDE/YYKJ-***-2013 1.编制依据:《工业X射线探伤机通用技术条件》 《ZBY携带式工业X射线探伤机技术条件》。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额定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频率为50HZ的X射线探伤机的校验。 2.2 适用于新购X射线探伤机及维修后重新投入使用的X射线探伤机的校验。 3. 技术条件 3.1 允许电源电压波动为额定电压的±10%。 3.2 穿透力:200kV,≥16mm钢;250kV,≥24mm钢;300kV,≥30mm钢。 3.3 灵敏度:≤2%。 3.4 低压回路绝缘电阻≥2MΩ。 4. 校验项目 4.1 外观 4.2 允许电源波动范围 4.3 穿透力 4.4 灵敏度 4.5周向机辐射场的均匀性 4.6 峰值电压稳定性 4.7 毫安最大值(携带式X射线探伤机) 4.8 低压电路绝缘电阻 5. 校验用主要器材

5.1 万用表 5.2 500V兆欧表 5.3 调压器(3kVA) 5.4 像质计、阶梯块、AGFA-C7胶片、铅箔增感屏(0.03mm) 5.5 观片灯 6. 校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配件齐全,外表不得有硬的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不得松动和脱落。 6.2 允许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校验 6.2.1 将万用表和调压器接于电源与X射线机之间,如下: 电源→调压器→万用表→操作箱→机头 6.2.2 调整调压器,使电压表指示值在额定电压(220V)的±10%范围内波动,在5分钟曝光时间内,X射线机应正常工作。 6.3 穿透力校验 6.3.1 用300mm×80mm胶片,0.03/0.03的铅箔增感屏,试块周围用2mm厚的铅板屏蔽散射线。 6.3.2 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曝光5分钟,焦距600mm,透照阶梯试块,试块阶梯上放置厚度标记。 6.3.3 曝光后胶片进行标准暗室处理。显影液,定影液的配制按所用胶片推荐配方,用黑度计测量底片黑度,取黑度为2.0±0.1部位的厚度为该机的穿透能力。 6.4. 灵敏度校验 6.4.1 用300mm×80mm胶片,0.03/0.03的铅箔增感屏,试块周围用2mm厚的铅板屏蔽散射线。 6.4.2 根据曝光曲线选择适当的透照参数,焦距600mm,透照阶梯试块,放置象质计。试块厚度:200kV,16mm;250kV,24mm;300kV,30mm。 6.4.3 曝光后胶片进行标准暗室处理。显影液,定影液的配制按所用胶片推荐配方。 6.4.4 用黑度计测量底片黑度(测得底片黑度值应在1.5~3.5之间)。

X射线曝光曲线校验规程

X射线曝光曲线校验规程 1编制依据: 依据JB/T4730-2005标准要求,每台在用X射线机应制作经常检测材料的曝光曲线。依据曝 光曲线选择曝光参数。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公司内在用X射线机曝光曲线的制作的校验。 3、校验用器具和环境条件 3.1阶梯试块:阶梯级差为2mm,每级宽度不少于15mm,试块长度和宽度应不少于胶片尺寸,且宽度不少于100mm,长度不少于300mm。 3.2 JD-210A 黑度仪。 3.3胶片及暗室处理。 3.4观片灯。 3.5校验环境条件:校验场所应在射线防护措施房间内进行,周围应无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粉尘,照明条件适度、通风良好。 4、制作步骤 每台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应不少于3个选定管电压的参数曲线。 4.1设计透照参数 每台X射线机制作2条曲线,每条曲线应设计1张参数表,其管电压的选择应为设备的较 低、中等以及较高管电压,如250KVX射线机,推荐选择150KV、200KV、240KV。 参数设计表 4.2曝光试验 4.2.1根据选择的曝光参数进行透照,透照时暗盒背面要用1mm铅版屏蔽。 4.2.2底片冲洗干燥后,用观片灯观察,并用黑度计测量,选择黑度 2.5 (或与之最接近)的 部位,填入参数设计表的对应栏。 4.2.3绘制曝光曲线 4.2.3.1根据参数设计表中数据,绘制曝光曲线。 4.2.3.2曝光曲线用EXCEL形式绘制,纵坐标为曝光量的常用对数,横坐标为透照黑度,胶片、增感屏、底片黑度、透照焦距、暗室处理条件、射线机型号及编号均在曝光曲线表中注明。 5、曝光曲线的校验和校验周期 5.1在用X射线机曝光曲线校验周期为每年进行一次。 5.2 X射线机更换重要部件或经大修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校验,经校验曝光曲线参数与曝光曲线不符合时,应重制作曝光曲线。 6、记录 每次校验应填写曝光曲线试验记录,记录形式见曝光曲线试验记录表

专业(电气设备)检查记录表

专业(电气设备)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员时间年月日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是否符合不符合项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变配电系统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部分不应低 于三级。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室,应设设备运输的通道, 并应设良好的通风和可靠的照明系统。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 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 启。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 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网格不应大于10mm×10mm。 配电室内的电缆沟应采取防水和排水措施。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 的通风孔还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 高、低压配电柜的母线相序标志正确,应设置接地母排和接地端 查现场和记录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是否符合不符合项存在的主要问题子,且与接地系统连接,并有接地标志。电气运行指示仪表显示 正确,控制装置完好,操纵机构和联锁机构可靠。空气开关灭弧 罩应完整。电力电容器外壳无膨胀,无漏油现象。设置有电气运 行工作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电气操作工具完好可靠,有定期检 测记录和标志。 2 电网接地系统 电网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小于4Ω,应保存定期检测记录。接地 装置应有编号和识别标记。 查现场和记录 3 动力及照明配 电柜(箱) 应按规定设有接地母排和/或接地端子,且与接地系统连接。动力 及照明配电柜(箱)内设置的插座,其线路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电 器元件的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坚固,无过热烧损现象。动力及照 明配电柜(箱)内设置的导线应有相序标志。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 内无粉尘和油污污染。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应设置安全警示标 查现场和记录

无损检测方案(精选.)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改造项目(燃料乙醇) 无损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三月六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 1.3检测工程要求 (1)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1) 2.1概述 (1) 2.2射线检测方案 (1) 2.3超声检测方案 (6) 2.4渗透检测方案 (7) 2.5磁粉检测方案 (10) 2.6保证措施 (13) 三、安全技术措施 (16) 3.1人员要求 (16) 3.2设备要求 (16) 3.3人员防护 (16) 3.4现场防护 (16) 四、应急预案 (17) 五、无损探伤分析及防护方法 (18)

无损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燃料乙醇)项目共有三十台储罐,依据相关规范及标准,对罐体进行无损检测工作。 1.2 编制依据及验收规范 1.2.1 50128-200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 47013.1~6-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3 50341-2014 《立式圆筒型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1.2.4 3167-2012 《钢制焊接低压储罐》; 1.2.5 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2.6 20569-2013 《机械搅拌设备》; 1.2.7计图纸文件要求的其他规范、规程; 1.2.8 18871-2005《射线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1.3 检测工作要求 1.3.1 发酵区储罐探伤要求: 底及次圈罐壁纵焊缝100%射线探伤,Ⅲ级合格;底及次圈罐壁环焊缝和其余各圈纵焊缝20%射线探伤,Ⅲ级合格;其余各圈环焊缝2%探伤,Ⅱ级合格;罐壁所有丁字焊缝100%射线探伤,Ⅱ级合格;底圈壁板与罐底内外角焊缝100%磁粉探伤,Ⅰ级合格;罐底边缘板(外缘300)对接焊缝100%射线探伤,Ⅱ级合格;罐底板T型焊缝根部和表面100%磁粉探伤。 1.3.2乙醇成品罐区及乙醇中间罐区储罐探伤要求: 按50341-2014中的第12.2条及50128-2014中的第7.2条相关条款规定进行探伤。 二、主要检测项目的保证措施 2.1概述 1无损检测指令由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业主工程师下达; 2无损检测依据《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47013.1~47013.6-2015)为此,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检测方案:射线检测采用以X射线探伤机检测法为主,对不适合射线检测的部位采用超声检测;对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铁磁性的材料采用磁粉检测;非铁磁性的材料采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以下简称粘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沥青标准粘度 在一个特定的盛样杯中,盛装规定数量的沥青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样品通过规定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 沥青标准粘度单位 与特定检测温度和检测孔径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单位,单位为秒(s)。 4概述 粘度计是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粘度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在试验温度下,试样从粘度计的盛样管中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秒(s)计,即为该试样的粘度。粘度计盛样管流孔的孔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可根据沥青材料的种类和稠度来选择试验温度及盛样管。用此法测定粘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T.d 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孔径,mm)。粘度计由盛样管、球塞、恒温水浴、温度计、搅拌器、接受瓶和秒表组成(图略)。 5.计量性能要求 5.1 恒温水浴 水浴的控温允许偏差为±0.1℃。

5.2 盛样管 5.2.1 盛样管内径为40mm±0.05mm。 5.2.2 盛样管的流孔直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其允许差均为0.025mm;流孔的长度也均为5mm±0.025mm。 5.3 球塞 5.3.1 用于堵塞10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12.7mm±0.05mm;标记高度为92mm±0.25mm。 5.3.2 用于堵塞3mm、4mm、5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 6.35mm±0.05mm;标记高度为90.3mm±0.25mm。 5.4 接受瓶 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应有刻度,其允许差为1ml;也可以采用量筒。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粘度计应有标牌和标志、标牌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等内容。使用中的粘度计应有检定合格标准,标志上应有最近一次检定日期、有效期限和检定人员姓名等。 6.2 粘度计的外表、面板及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应光滑、均匀且牢固,不应有明显的裂纹、起泡和脱落等损伤和缺陷。 6.3 粘度计水槽应无任何渗漏现象,且与恒温水浴中的水循环良好。 6.4 盛样管的内壁应光滑整洁,无锈蚀。 6.5粘度计个开关、按钮功能正常,操作灵活可靠。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1.1粘度计检定应在无腐蚀性气体且无对流空气的室内进行。 7.1.2 检定用设备包括: a)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b) 深度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c) 外径千分尺:量程25mm,分度值0.01mm; d) 专用通止规:共4支,一端分别为3.025mm、4.025mm、5.025mm、10.025mm;另一

Brookfield粘度计保养指南

Brookfield粘度计保养指南 来源:东南科仪 粘度计的日常保养: 1、开机时一定要先通电,再打开电源开关;关机时,一定要先关电源开关,再断电。 2、转子用完后要清洗,并整齐放入黑色转子盒内。 3、保持转子和转轴连接处清洁,不要沾上样品。 4、长时间不用,在转轴底部需盖上保护帽。 5、定期用标准硅油进行校验。 粘度计的日常检查: 1、对于数显粘度计,开机时观察其显示的机型是否与仪器背后标签相符。在自动较零完毕后,观察其扭矩的显示百分比是否在+/- 0.2之间。并用手拨动转轴,观察其摆动次数,LV机型 6次以上,RV机型 5次左右,且不会出现突然停止现象。如果以上检查一切正常,粘度计即可正常使用。 2、将转速设置在100RPM,在不装转子的情况下空转,观察转轴的旋转是否同心,是否没有较大的摆动。 通过检查、校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仪器是否存在故障。下面是BROOKFIELD 粘度计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初步判断方法示例: 1、钢尖和宝石轴承座的磨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钢尖和宝石座是用来承托粘度计的传感器和转轴、转子的重量的,正常情况下应该光滑,摩擦力很小,

但由于二者的长期接触磨合或操作不注意使钢尖用力磨坏宝石座表面,造成宝石座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会使得两者的接触不是一点而是一个面,增加了摩擦阻力,从而影响了仪器的精确度。在仪器的操作显示上会出现开机后,扭矩不是“0”的现象(表盘表现为指针不在“0”)。 2、转轴弯曲:可能是由于转轴受过碰撞或转轴使用时间过长变形引起的。这一故障仪器表现为100RPM 空转的情况下,转轴晃动较大,一般转轴偏离轴心超过0.8mm 以上的就必须送修更换转轴了。 3、面板不受控制:这种情况是由于使用时间久,长期按键,使得按键失去作用而损坏。 4、开机校零后,仪器显示不是“0”,而是负数。这是由于客户在自动校零前,没有将转子从转轴上取下,或转子已经浸入在样品中。 5、测量时,仪器显示“EEEE”,表示测量超出“最大测量范围”。这是由于测量选用的转子或转速搭配不当所引起。 6、PCB 板损坏:由于有些客户使用不稳定电源造成瞬间电压过大,烧坏电源板或显示板,造成无法开机或无法显示数据,此时需要更换新的电路板。

黑度计密度片校准记录表

余热锅炉起吊参数 a. 设备尺寸及载荷 2.4 平台扶梯 平台扶梯的安装参照JB/T1620-93及钢架护板的要求进行。 平台扶梯应尽可能早安装,以方便施工。 平台的安装顺序: (1)安装支撑架和梁到锅炉本体上。 (2)吊装平台框架到固定位置,并用螺栓连接或焊接。 (3)安装栅架并注意穿过栅架的管道等孔的工地切割和加固。 2.5 汽包 汽包外径为ф1238mm,壁厚18mm,总长约4200mm,起吊重量约3吨(含炉筒内部装置及支座)。 安装要点如下: (1) 检查和校正 安装前应先检查筒体,封头内外壁表面有无裂缝,撞伤等缺陷,焊接质量及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找出两端水平和垂直中心线的标记,

并核对其他位置是否正确,管接头、管座等是否完好,如有损伤应在安装前及时修复。 (2)吊装和找正 准备起吊的汽包应预先放在与起吊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以免起吊时炉筒晃动而发生撞击,起吊时钢丝绳不得挤压管接头。为使汽包起吊平稳、顺利、当汽包离开地面时,稍停一段时间,检查锅筒的平稳性,然后缓慢提升至安装位置。 汽包起吊安装就位后,要严格进行找正,安装允许偏差如下: (3)内部装置,内件的检查和装配 汽包内部装置在汽包吊装前应检查锅筒内部装置是否满足图纸要求,各处连接焊缝是否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有否发生松动的零件,内部紧固件的连接应牢固,需工地焊的焊缝应先清除内部杂物后再施焊。锅筒内如有杂物应彻底清除,经验收合格后,严密封闭入孔。2.6 膨胀节 导管段间布置了膨胀节,均为金属膨胀节,安装时应避免强力组装过度的压缩及扭曲。 2.7 管道 管道安装除了应按GB50236-98《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奥式粘度计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奥式粘度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实验日期 2017 年5 月23 日 实验地点:实验楼B411室 实验名称 用奥式黏度计测定液体的黏滞系数 组号 第 组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黏滞系数的概念。 2.掌握用奥式黏度计测定液体黏滞系数的方法。 【实验器材】 奥式黏度计、温度计、秒表、量筒、乙醇、蒸馏水、移液管、洗耳球、大烧杯、物理支架、胶头滴管。 评 分

【数据记录与处理】 查表与记录: 实验温度T = 20 ℃ 蒸馏水的密度= 0.99823×103 kg /m3 乙醇的密度= 0.789×103 kg /m3 蒸馏水的粘度系数 = 1.005×10-3 Pa·s 数值项目 次数蒸馏 水 t1(s) 乙醇 t2(s) t1的绝对 误差 Δt1(s) t2的绝对 误差 Δt2(s) 1 2 3 平均 1ρ 2ρ1η

计算: 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粘贴处】 = ? ? ? = 1 1 1 2 2 2 η ρ ρ η t t = ? + ? = 2 2 1 1 2t t t t η E = ? = ? 2 2 2 η η ηE = ? ± = 2 2 2 η η η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取相同体积的待测液体和标准液体进行测量? 奥氏粘度计测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ρgh与管2中液面高度有关。 2.为什么实验过程中要将粘度计浸在水中? 为了提供一个相对较恒温的条件并测量出黏度计所在环境的温度,因为温度对黏度的影响很大。 3.测量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使粘度计保持竖直位置? 因为重力对压强差、结果的测量准确度有影响,应保证液体只收重力的作用流下,不受管壁的影响。

液体粘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液体粘度的测量 物11 彭瑞光 1、实验目的 1.1用旋转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并作出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1.2了解并使用落球法和毛细管法等测量液体粘度的方法,观察液体中的内摩擦现象2、实验原理 2.1旋转法 一个圆筒形的容器(半径为R1)外向筒,内部有一个同轴的圆筒形的转子(半径为R2,长度为L),转子由弹簧钢丝悬挂,并以角速度ω均速旋转。待测液体被装入两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待测液体的粘度可用下式计算: ??? ?????R R L M 222 1114-=ωπη(1) 其中,R1是外筒的内半径,R2是转子的内半径。M 为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而产生的扭矩。这样,通过转子角速度和扭矩的测定,就可以通过粘度计的几何尺寸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当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连接刻度圆盘,再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转子旋转(见示意图)。如果转子未受到液体的阻力,则游丝、指针与刻度圆盘同速旋转,指针在刻度盘上指出的读数为“O ”。反之,如果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则游丝产生扭矩,与粘滞阻力抗衡最后达到平衡,这时与游丝连接的指针在刻度圆盘上指示一定的读数(即游丝的扭转角)。2.2落球法 如果一小球在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液体中下落,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与周围其他液层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因此小球受到粘滞阻力,它的大小与小球下落的速度有关。则小球所受到的粘滞阻力F 可描述为: πηνγ6=F (2) 式中:r 是小球的半径,v 是小球下落的速度,η为液体粘滞系数。 小球在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液体中作自由下落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且都在竖直方向:重力mg 、浮力ρ0gV 和粘滞阻力F 。 Vg mg ρπηνγ0 6+=(3) 由于受实验条件限制,存放液体的容器(如图所示,H 为液体高度,D 为量筒内径)都无法满足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条件,必须进行一些边界条件修正,修正过的粘度系数可表示为: ()()()H d D d g L t d 6.114.21182 ++?? =ρρη(4)

3.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2 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奥氏粘度计(Ostwald )测定乙醇水溶液的粘度。 二.实验原理 粘度是流体分子在流动时内摩擦情况的反映,是流体的一项重要性质,其大小用粘度系数η(亦称粘度)来度量。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和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 毛细管粘度计——由液体在毛细管里的流出时间计算粘度。 落球粘度计——由圆球在液体里的下落速度计算粘度。 扭力粘度计——由一转动物体在粘滞液体中所受的阻力求算粘度。 在测定低粘度液体及高分子物质的粘度时,以使用毛细管粘度计较为方便。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服从以下泊塞叶(Poiseull )公式: 8r t p lv η π4 = 式中:η为液体的粘度,单位为Pa·s(N·m -2·s);p 为液体的压强;为毛细管长度;r 为毛细管半径;t 为流出时间;V 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对于某一支指定的粘度计而言,可写为: 2 t At p η= 式中:A 为毛细管常数。

奥氏(Ostwald )粘度计 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 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和奥氏(Ostwald )粘度计就是根据泊塞叶(Poiseull )公式而设计的两种测定粘度的仪器,如图所示。奥氏粘度计适用于粘度低于10 Pa·s 的液体;乌氏粘度计可测量粘度在1~100 Pa·s 范围的液体。在测定高分子溶液时,常用乌氏粘度计,其特点是可在粘度计里将溶液逐渐稀释,特别适用于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粘度。本实验采用奥氏粘度计,它与乌氏粘度计的原理一样,都是毛细管法,测量时取一定体积(即管中记号a 和b 之间)的液体,测定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过毛细管所需的时间t 。先利用粘度已知的液体(一般取水)测定毛细管常数A 。具体方法是:在不同温度下用同一支粘度计测定水的粘度,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数据可查本实验的附录部分。以ηt/p 对t 2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出毛细管常数A 的值。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对被测液体进行测定,便可求得该温度下被测液体的粘度。 由实验直接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困难的,而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是简单实用的。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 11 22 88r p t lv r p t lv ηη414 2π= π= p=hg ρ,这里,h 为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如果每次取用式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因此可得: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粘度测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 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少,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简述 1.1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2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仪器与用具 2.1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0.05、1.0±0.05、1.2±0.05、 1.5±0.1或 2.0±0.1)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少于200秒)。 2.2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0.1℃。2.3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秒表分度0.2秒,经周期检定。 3.操作方法 3.1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粘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粘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口1上,将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

粘度测定实验

液体动力粘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会书上测定液体动力粘度的方法,了解掌握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操作方法。 2.实验仪器: 油、水等待测液体,烧杯,旋转式粘度计 3.实验原理: 旋转粘度计是由数个机械装置所组成,马达与变速箱是装置在仪器顶端的机壳内。 主机包含了一个精确的铍铜合金的弹簧,一端接在轴承上,另一端直接接在指示装置上。 在主机下方,下端轴承进入轴杯与粘度计的转子直接相连。 转子是由马达弹簧所带动,此弹簧的偏离由指针所显示(或者经由数字化仪表显示)。 藉由变速箱调整不同速度与使用不同转子可以测得不同范围的粘度。 粘度、粘力、流动的阻力与转子的转速与转子形状有关,当转速增加或转子增大时粘力会加大。因此,当转速增大或转子变大时,可以由弹簧的偏离所读出。最小范围的粘度可以由表面积最大的转子与最高转速测得;而最大范围的粘度可由表面积最小的转子与最慢转速测得。 4.实验内容: ⑴水的粘度的测定 ⑵植物油的粘度的测定 5.实验步骤: 1. 清理粘度计,调节两个水平调节脚,直至粘度计顶部的水泡在中央位置。(调水平) 2. 将转子保护框架装在粘度计上(向右旋入装上,向左旋出卸下)

3. 将选用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向左旋入装上,向右旋出卸下) 4. 插入电源,打开粘度计后面开关按钮。 5. 输入选用的转子号:每按转子键一次,屏幕显示的转子号相应改变,直至屏幕显示为所选转子号。 6. 选择转速:按“转速”键设置转速,并通过按TAB键可逐位移向当前显示转速的十位、个位及百分位,待选定后,通过按数字增加键或减来设置十位、个位及十分位等的转速大小。转速设置完毕后,按转速键确认。 7. 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当中,直至转子上的标记与液面相平为止。调整粘度计位置至水平。 8. 按下“测量”键,步进电机开始旋转,适当时间(读数大致稳定)后即可同时测得当前转子、该转速下的粘度值和百分计标度。 9.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需要转换转子,可直接按“复位”键。(此时电机停止转动,而粘度计不断电)。当转子更换完毕后,重复以上6-8项即可继续进行测量。尤其要注意的是:更换转子后一定要调整仪器上对应的转子号SP。 10. 测量完毕后,按“复位”键,同时关闭电源开关。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上升,取出测量样品。卸下转子,并将转子、仪器及试验台清理干净。 6.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 我们使用的是NDJ-8S旋转粘度计,选择2#转子,转速分别为12、30、60r/min。

电气设备(专业)安全检查表-

电气设备(专业)安全检查表 检查人:检查时间:计划每年不少于两次检查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或 依据) 检查评价 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电气作业1.认真执行《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等电业法规;做好系统模拟图、二次线路图、 电缆走向图。认真执行工作票、操作票、临时用电票。定期检修、定期试验、 定期清理。 2、落实好检修规程、运行规程、试验规程、安全作业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做 好检修记录、运行记录、试验记录、事故记录设备缺陷记录。各项作业都要严 格落实安全措施。 查操作票证和 记录 2 变配电间 管理 1、变电所、控制室、配电室等电气专用建筑物,密闭、防火、防爆、防雨是否 符合规程要求; 2、各类保护装置的完整性、可靠性检查,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整定记录、 避雷针、避雷器的保护范围,技术参数,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各种保 护接地、接零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合格; 3、电气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是否配备齐全; 4、配电柜防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查现场管理

5、配电柜安装是否按标准进行设置和安装。 3 电气设备1、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电压、电流、油压、温度等指标是否正常,有无违反标准 现象; 2、电气设备完好情况,包括年度绝缘预防性试验情况;主要设备的绝缘试验报 告,缺陷和处理意见档案; 3、各种电气设备是否完好; 4、充油设备、检查油位正常与否,漏油情况; 5、瓷绝缘部件是否有裂痕,掉碴情况; 6、临时设备,临时线是否有明确的安装要求,使用时间和安全注意事项; 7、高、低压架空线有无断股,低压架空线是否有裸露现象,塔杆、拉线是否完 好,是否过负荷运行。 查现场管理及 设施 4 防护用品1、值班电工是否按规定穿绝缘鞋值班操作; 2、各值班配电室内是否配备绝缘靴、绝缘手套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3、绝缘靴、绝缘手套等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打压实验合格。 查现场防护用 品管理 检查与责任制挂钩 记录

自动粘度仪

粘度测试操作指南 (适用纤维级聚酯切片) 一. 新器皿(毛细管粘度计、砂芯漏斗、容量瓶等)的清洗 1. 清洗液的配制:硫酸+重酪酸钾,以全部溶解,不析出为宜。 2. 将清洗液灌入毛细管粘度计中浸泡。 3. 将清洗液倒出(可继续回用),用洁净的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4. 烘干,冷却,备用。 二. 溶剂的制备 1. 溶剂的配制: 苯酚+四氯乙烷(化学纯)混合液,分别蒸馏后,以质量比1:1混合(也有以3:2混合的),用恒温水浴振荡器在90℃以下加热,振荡,直至完全均一状态。 2. 溶剂的标定: 用标样按下述测试方法测试其粘数值,如误差在0.003以内,认为溶剂配制合格,否则应小心地调整配比,直至标样试验合格。保存在棕色瓶中,避光避热,备用。 溶剂在配制后,应经常用标样试验,以免因局部成分挥发而不合格。 三.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的目的为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 1. 将上述溶剂经砂芯漏斗过滤后,充入粘度计中至下部大玻泡A(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的二根刻度线间(对由GB/T14190-93及ISO标准中所规定的粘度计,约需17ml)。置于25±0.05℃恒温槽中,保持15~20min。 2. 在粘度计的M、N管(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上分别套入二段乳胶管,并准备文具夹及吸球各一件。 图1 乌氏粘度计 3. 将M管胶管用文具夹夹住(堵住),将吸球嘴插入N管胶管中,将溶剂吸至测量球泡C上方的小球泡D内。 4. 取走吸球,并将M管胶管夹子放开(N管与大气连通),溶剂自小球泡D内下降。 5. 记录溶剂液面下降经过测量球C上方的刻线,至液面下降至球C下方刻线所需时间。一般最初不必记录,主要使溶剂在毛细管中来回数次,以后再记录三~五次(在其误差不超过0.05s ---- 手动计时有时不好掌握,可放宽至0.1----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作空白试验(即溶剂的流经时间)时间t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