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以《雷雨》为例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以《雷雨》为例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以《雷雨》为例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翻译中的应用以《雷雨》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

2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3 Charlotte Bronte’s Concept of Marriage--Comment on Jane Eyre from angle of true love

4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5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 rld View

6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7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dgar Allen Poe’s Gothic Stories

8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10 中西节日习俗之比较

11 文化语境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12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13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14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15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6 关联理论在英语广告语中的应用

17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18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9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20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1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22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23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

24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

25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26 Influence of Western Food Culture upon Chinese People

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8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

29 在文化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0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谈吉祥语的翻译

31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32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33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34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35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型分析

36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37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

38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策略中的研究

39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40 分析《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愈合

4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2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43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44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45 《当幸福来敲门》之美国文化价值观分析

46 浅析“冰山理论”调动读者参与的作用

47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48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49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50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51 肯克西《飞越疯人院》的女性主义批评

52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53 现代汉语量词英译研究

54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55 A Tentativ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Wine Cultur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

56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57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的观察者与实践者角色评析

58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59 时政词语翻译原则与难点

60 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

61 英文电影对白中俚语的翻译

62 解析喜福会中美籍华裔妇女的冲突和身份问题

63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意向分析

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5 A Glimpse of Intercultural Marriag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66 汉英礼貌原则对比浅析

67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68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69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70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71 从对照艺术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塑造

72 傲慢与偏见的电影与原著比较

73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74 《哈姆雷特》与《夜宴》中人物塑造的比较研究

75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76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77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78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体制化对个人的影响

79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80

81 英汉标点符号比较

82 从意象理解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

83 谭恩美《灶神之妻》文化解读

84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85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

86 论不同语境下广告语中双关语的翻译原则

87 学习策略与听力理解

88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Kinesics in English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

89 《蝇王》中的人物原型研究

9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91 论《好人难寻》中的哥特特征

92 小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研究

93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

94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95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96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97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98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99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100 V 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101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102 从跨文化视角看文化定势及偏见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103 浅析英语中的“假朋友”现象及其原因

104 爱米丽与祥林嫂悲剧的比较研究

105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06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

107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

108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109 论英语奢侈品牌的文化及其翻译

110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111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索《马贩子的女儿》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现象

112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113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114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115 论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

116 Joy Luck Club:Chinese Tradition under American Appreciation

117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118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119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20 论商务谈判口译员的角色

121 从解构主义视角分析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中小说中心的消失

12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123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

124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125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126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127 从《老人与海》中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128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in an Epistolary Novel----On Samuel Richardson’s Pamela 129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

130 文化差异对于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131 浅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的悲剧

132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

133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34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研究

135 动物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

136 言语幽默产生的语音机制

137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冲突及对策

138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139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140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41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42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143 由国内“外语早学潮”看关键期假设

144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145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46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

147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14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149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

150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151 Western Women’s View on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152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153 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

154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155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

156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157 浅析父权体制下黛西的“他者”形象

15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159 《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破灭的主要原因

160 论归化和异化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61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162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163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房地产广告差异

164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165 章回体小说开篇叙事标记语翻译初探——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例

166 从女性主义解读《胎记》

167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168 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169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

170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171 跨文化背景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探讨

172 艾丽丝?沃克《紫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73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174 《到灯塔去》的象征性隐喻分析

175 从跨文化角度对中美语言禁忌的浅析

176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17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179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80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181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182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结局的文化对比研究

183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184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185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

186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87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88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89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190 《红字》的悲剧成因分析

191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92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193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94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Novel to Film

195 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翻译

196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97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

198 情感范畴在转喻中的认知体现

199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20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 原句:I seized the largest brush and fell upon my wretched victim with wild fury. 译文:我抓起那支最大的画笔,势不可挡扑向那全无招架之力的画布。 原文:There is a definite link between smoking and lung cancer. But this doesn’t make you too uncomfortable because you are in good company. 译文:吸烟肯定与肺癌有关,但这并不能使你感到太不舒服,因为吸烟的人不止你一个。 原文:Derek fancies himself as a ladies' man, but he spends too much time admiring himself in the mirror for my liking. 译文:德里克自以为是个讨女人喜欢的人,可是我不喜欢他花那么多的时间在镜子面前自我欣赏。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He is the last man to do it.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 原文: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文: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Literal translation takes sentences as its basic units and the whole text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It strives to reproduce bo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style of the entire literary work and retai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igures of speech. 死译:one-to-one translation: each SL word has a corresponding TL word. 硬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 Transfers SL grammar and word order, as well as the primary meanings of all the SL words, into translation. It is normally effective only for brief simple neutral sentences. Literal translation goes beyond one-to-one translation, ranges from one word to one word, through group to group, collocation to collocation, clause to clause, to sentence to sentence. Literal translation is the basic translation procedure both in 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in that translation starts from there. ---by Newmark Liberal Translation mainly conveys the meaning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without trying to reproduce its sentence pattern or figures of speech. 原文: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错译:Our friends are all over the world. 译文: We hav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单词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雷雨》研究报告

《雷雨》研究报告 ——如何理解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 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天始,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就已经定位。但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真的没有一丝真实情感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三十多年前,还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较早地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甚至接受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玩弄女佣侍萍,并跟她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赶娶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鲁侍萍当年漂亮,“很贤慧,也很规矩”,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诱骗,生了两个儿子。三十多年后,周朴园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当“死去”多年的侍萍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而鲁侍萍饱经风霜、年老色衰。挣扎在社会最底层,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为了孩子,嫁过两次人,“但遇人都很不如意”。尝尽了人间的酸辛,磨炼坚强勇敢,对冷酷的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充满了仇恨,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首先,封建文化传统要求赋予男人以绝对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性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认可。全剧中周朴园还未出场时,就已经造成了先声夺人的气势。剧中安排了三次关于周朴园的议论,大致勾勒出他的家庭地位:鲁贵最怕的主子,周冲畏惧的父亲,繁漪觉得压抑,自己的丈夫。他们三人的叙述分别在主与奴、父与子、夫与妻三个关系层面上对周朴园的绝对权威作出确认,及至剧情的发展再一步确认他至高无上的唯一家长身份。周朴园家庭统治者的权力延续着其社会地位的权威。因此,周朴园对于社会与家庭权威地位的追求是封建文化所异化的男人成家立业的责任,他正是在这种对内对外的统治中完成封建文化道德下男人的价值确认。 其次,浓厚的封建性是周朴园形象的突出的本质性的特点。在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什么资产阶级“文明”气息,甚至连他的生活习惯也都保留着一种遗老的臭味。他要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其实不过是一个专横、冷

雷雨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分为三种

題目:午後雷陣雨 一、研究動機:: 夏天的傍晚,有時烏雲、大雨、閃電、雷鳴往往相互交錯,殺的我們措手不及,為了要能防範它就選擇此題目。 二、假設: 大陸雷雨多半在白天,海洋上多半在夜間。 三、策略: 1.查詢雷雨形成的原因以及發生前後有何特殊現象 2.統計大陸雷雨多半發生在何時及其原因 3.統計海洋上雷雨多半發生在何時及其原因 四、驗證與分析 A.雷雨產生的原因一般來說分為三種: 1.大規模的冷空氣向暖空氣快速推進時,迫使暖濕的空氣迅速上升而形 成的。 2.含有水汽較多的空氣,在前進的途中遇到山地的阻擋被迫抬升而形成 的。 3.主要發生在夏季天氣炎熱空氣潮濕的地區,由於夏天天氣炎熱地表受 熱後,挾帶了大量水汽,迅速上升,於是形成對流性的雷雨。這種雷 雨是由於空氣的溫度迅速上升所造成的,稱為熱雷雨。 前二種雷雨的發生的時間,並不一定在白天。它的發生時間主要是決定於推動暖空氣的冷空氣前哨何時達到本地以及濕空氣何時遇到山脈阻擋。 B.雷雨發生前後有二種特殊的現象: 1.雷雨前風吹的很大 這是因為下雷雨前的一段時間裡,空氣上下對流運動很強盛,下層的 空氣大量的流向高空,而在高空又向外面流散。這樣地面所承受的空

氣重量就大大的減小。大氣壓力降的很低很低,於是四周圍的空氣就 流向這個大氣壓力很低的地方,就會刮起很大的風。此外,在雷雨雲 前部的空氣通常是溫度高、密度小、氣壓低,後部的空氣是溫度低、 密度大、氣壓高,前後之間大氣壓力差異大,空氣流動也就快了。在 此二種力的作用下空氣運動就快上加快了。因此,雷雨之前經常都會 刮大風,大風一刮就將雷雨雲底部的一些碎塊雲吹的更快。 2.雷雨後空氣格外新鮮 這是因為閃電時發生了一場化學變化,將空氣中的氧有些變為臭氧。 其次是經過一場傾盆大雨,把空氣中的灰塵沖掉了大部分。 雷聲,是雲中正電荷區與負電荷區之間或雲中電荷與雲外物體的電荷之間發生放電現象,所產生的聲音。放電時的電位差往往達到每米幾千到上萬伏特,所以,常常產生巨大的電火花把空氣中的氧激發成臭氧。 C.大陸雷雨多半在白天發生 大陸上,正午以後,空氣溫度最高,這時上升運動也最強,所以熱雷雨一般都發生在午後至傍晚這段時間裡。 D.海洋上雷雨多半發生於夜晚 在海洋上,由於海水比熱較大,以及它吸收的太陽能量能向深層傳遞等原因,白天接近水面的空氣溫度低,上層空氣溫度反而比下層高,相對地形呈成了上暖下冷,這樣就使得空氣層十分穩定,不容易產生對流性雷雨;到了夜間,上層空氣迅速冷卻,而下層空氣由於水面不短斷放出熱量,溫度反較上層高,這樣就使得空氣層不穩定,加上某些外界條件的影響,於是形成了雷雨。

萧伯纳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他又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萧伯纳1856年7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一个小公务员家萧伯纳(8张) 里。他的父亲是个没落贵族,母亲乡绅世家,从小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育。[1] 萧伯纳年幼时,研究音乐理论的万达里尔李与他们合租了一幢房子。受这位研究音乐的邻居影响,萧伯纳迷恋上了音乐,13岁时,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许多优秀歌剧的片段。[1] 1870年父母分居。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因家境困难,15岁的萧伯纳不得不辍学。为了维持生活,他进入都柏林的汤森地产公司当学徒。[1] 1871年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抄写员,后又充任会计。1876年,他的父母离婚。萧伯纳告别了年迈的父亲,离开了贫困的故土爱尔兰,随母亲来到伦敦。年轻的萧伯纳没有工作,靠母亲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称心的职业,他先在爱迪生电话公司外务部找到一份差事,可是不久这家公司倒闭了,别人给他介绍到《大黄蜂》报撰写音乐评论,可不久这份报刊也停刊了。万般无奈的萧伯纳想以写作谋生,但是他并不顺利,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60家出版社拒绝,这令他更加沮丧。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不过6英镑,其中5英镑还是代写卖药广告的报酬。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1879年第一部小说《未成熟》遭到卡普曼荷尔书局审稿人的拒绝。他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1] 1884年9月,他听了美国《进步和贫困》一书作者亨利·乔治的演讲,受到启发,从此开始注意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并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2] 1884年改良主义的费边社成立,萧伯纳参加该社,并成为该组织者之一。发表长篇小说《业余社会主义者》,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19世纪的英国戏剧一蹶不振,萧伯纳嘲笑它们是迎合低级趣味的“糖果店”,他认为戏剧应该依赖对立思想的冲突和不同意见的辩论来展开。不过,当他听了评剧家朗诵了易卜生的剧本《培尔·金特》后,感受到“一刹那间,这位伟大诗人的魔力打开了我的眼睛。”才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安下心来研究易卜生的剧本,并写下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这部书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易卜生的影响下,萧伯纳看清了戏剧这个武器,不仅能扫荡英国舞台的污秽,而且能倾诉自己对这个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于是,他立志要革新英国的戏剧。[1] 萧伯纳为了批评的艺术,赞助威廉射手,并于1885年加入审查人员的《波迈宪报》。在其它期刊,包括《戏剧评论》(1885-1886年)、《角》(1885-1886年)、《Pall购物中心公报》(1885-1888年),他的署名是“金紫荆星章”。同年,他开始写长篇小说《凯雪尔·拜伦的职业》和《不合理的姻缘》。开始和威廉·阿杰尔合作从事戏剧创作。因没有取得协调一致,剧本最后搁浅。1888年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邀他参加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的业余演出。[2] 剧评家威廉·阿切尔朗诵易卜生《培尔·金特》一剧给他听,萧伯纳开始研易卜生。1891年发表关于易卜生戏剧创作的评论《易卜生主义的精华》。[2] 1892年正式开始创作剧本,他的第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其中包括《鳏夫的财产》[2] 、《华伦夫人的职业》、《荡子》三个剧本;第二个戏剧集包含有《武器与人》等4部剧本;第三个戏剧集《为清教徒而写的戏剧集》包含《魔鬼的门徒》等3个剧本。他的戏剧果真改变了19世纪末英国舞台的阴霾状况,他本人也成为了戏剧界的革新家,掀开了英国戏剧史的新一页。[1] 1893年发表关于妇女问题的剧本

汉英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Clinton is the first black president . 克林顿是第一个重视黑人权益的总统 Clinton is the first woman president. 克林顿是第一个重视妇女权益的总统 1. We want to buy quality steel. 我们要买高质量的钢材。 2. I am pleased to be here to offer a U.S. business perspective on one of today’s great quality ch allenges: building a high skills/high wage workforce. 我很高兴能来此介绍一下美国商界对当今我们在素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的看法,这项挑战就是如何建立一支高技术,高薪金的劳动队伍。 3. The president now is on a poverty tour. 总统目前正在访问贫困地区。 4. noise abatement procedures. 抑制噪声的措施 5. She is on her listening tour of New York. 她正在纽约巡回访问,听取群众的意见。 6. Professor Smith is leaving the school. That is a stupid loss. 史密斯教授要离开学校了。这个损失实在是不明智才造成的。 7. The kiss represents the symbolic loss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child. 那轻轻的一吻是一个象征,代表这个美国著名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Criminal law 刑法; Criminal layer专门处理刑事案件的律师; Criminal attack构成犯罪的攻击; criminally insane 形式法庭鉴定为患有精神病 This is a thought-provokingly different explanation . 这个解释完全不同,但却很能给人启发。 Bryant Gumbel is sometime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Ted Koppel. 人们有时把布来恩特甘贝尔和特德考波尔相比,认为甘贝尔更好。The so-called critics are only generically mentioned, but not individually mentioned. 那些所谓的批评者,传媒提到他们时总是泛泛而指,从来不指名道姓。The areas could be profitably rehabilitated. 重建这些地区是有利可图的。 The consensus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the world’s forests sustainably. 既能获得各方同意,又能使全球森林得以可持续生长的管理策略。 Men tend to enjoy public, referentially orientated talk, while women enjoy intimate, affectively orientated talk. 男人喜欢公开谈论有具体内容的话题,而女人则喜欢两三个人私下交流感情。 15.The joy of his return 由于他回来而有的喜悦 16. of humble parentage, he began his working life in a shoe factory. 由于出身低微,他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制鞋厂。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下雨了》,展示彩虹图片。 2、轰隆隆,雷声响!哗啦啦,暴雨降!夏日一场雨,走了闷热,送来清新,连彩虹都挂在天边微微笑!你喜欢吗? 3、齐读课题《雷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压、蝉、垂、户、扑。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蝉、扑、压、户。 (1)比较认知“蝉”和“扑”: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压”字书写时不要多一点。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把字写好看。 (3)“户”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5、猜谜语。 一只虫子——蝉。 手撕萝卜——扑。 遮着一点土——压。 6、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雷声、闪电、蝉鸣、蛙唱、七色的彩虹,你喜欢这夏日的雨吗?一起来认真学习《雷雨》。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yā)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chán)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chuí)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注意语速的快慢,读出相应的情景。) 2、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读出雨来的气势,要想象着雨从大到小的变化来读句子。) 3、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hù),清新的空气迎面扑(pū)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要读出雨后天晴的喜悦感,注意停顿。)

2021年关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多篇

关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多篇 将安全牢牢的记在心中,平安将会伴随我们渡过美好的一生。下面是为大家的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交通事故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它就像颗威力十足的炸药,一时大意,这颗埋伏在我们生活中的炸药就会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可以让它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失去,这样很不值得,一些平常很注意任何事,做事非常有原则的人,也许他们的警惕性会比较高,但也不可以随便了事,因为这样的人往往会以为自己一定会没事,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些平时对交通安全极度不留意,不关心的人,也许他们的交通意识比较淡薄,但到了适当时候,他们可能会变得十分小心,因为这样的人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一刹那间,就夺走了人的生命。现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拥挤,同时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每年,有多少的生命被夺走,有多少个家庭被破坏,有多少人要失去亲人了。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交通规则,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我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悲惨的交通事故。让交通法规

在我人们心中生根吧,让我们牢牢记住: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 总之,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们一出家门口,就要小心谨慎,左望右望,人人都知道”马路如虎口”,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它。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为了社会的秩序井然,请大家认真遵守交通规则,做好自己,造福社会。 为了确保假期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6月15日-6月22日国际学院所有在校班对各班学生进行了暑期安全的网络班会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工作。 各班主任老师围绕暑假安全教育主题,深入浅出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制观念。不私自游泳,不到不适于游泳或不明情况的水域游泳;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不参加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和封建迷信及邪教活动;杜绝不良嗜好,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图像;自觉遵守有关法规,文明上网,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传播低俗信息等。 其次,学院还通过网页、微信 ___等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了一次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盗防骗、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22110280 课程总学时 32 周学时 2 学分 1.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英汉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译汉的能力。要求译文比较准确、流畅,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字。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在修该课程之前已修完综合阅读,综合英语,语法学,词汇学,英美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都为学生修该课程奠定了扎实的语言基础。该课程又是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和反映,它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而且它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口译,高级英语等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采用孙致礼编著的《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教学参考书 Baker, Mona. 2001.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assnett S, Lefevere A. 2001.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rown Gillian & Yule Georg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tim B. 2001.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52009 在语用学发展的50年时间里,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在语用学运用到其他领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是语言学界和翻译界关注的焦点。翻译是译语对原语信息的再现,翻译研究关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语用学是关于实际应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由于两者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本文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 一、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J.Austin 认为,人们谈话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人们说话时同时在实施三种行为:一是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 );二是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 );三是言后行为(perlocution - ary act )。语言学家们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以言行事的用意 (force )即说话人说此话意,也就是语用学上的言外之力(illo - cutionary force )。塞尔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 类,即阐述类(representa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 -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人们只有 充分了解了言外之力的含义,成功的交流才能进行。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西方圣经上说:起初,天下人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他们东迁时,遇见一片平原,就准备在那里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以扬名和避免分散各地。上帝得知此事,极为担忧。于是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语言彼此不通。由于突然之间大家语言不通,彼此无法交流和理解,工程不得不停止。这座未完成的塔就叫“巴别塔”。如同先知先觉的上帝一样,人们也意识到自由沟通的伟大力量。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彼此了解。翻译实际上是两次语内交际的行为,即发生在原作作者和译者之间的第一次语内交际和发生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第二次语内交际。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译者须力求使译文效果尽可能接近或等于原文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译者一方面要注意带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词语的翻译;另一方面要注意言外 之意与话语的命题内容不一致的某些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因此,一个理想的翻译过程可被描述为:译者充分理解译语文本,领会源语作者的目的和言外之意,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对译语读者产生作用,最终使得译语读者对译作产生的反应同源语读者对源语产生的反应一致。好的译作必须译出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译者要首先吃透原作的施为性行为。翻译要看原文在语境中的含义,把原著的语用意义即言语行为理论中的“以言行事”———有时是暗含的,有时是明确表达出来的,同时选择恰当的译文语言形式表达原文的意向或语用用意。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 译者必须努力把源语作者的意图以及语用效果巧妙地传达给译语读者,使得译语于源语具有同样的言外之力。那么,应如何传达言外之意呢?我们来看一个非常常见的例子: It is cold here. 从逻辑语义方面分析,这个句子表明“如果房间里的确冷,句子是真;如果房间里不冷,句子是假;全句的意义是“这里冷”。分析至此,我们只解决了这句话的句法含义,如果按照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翻译,那就是“这里冷”,那这样对不对呢?其实,说话人是为了向听话人发出某种信息,这个信息就是“言语行为”。既可能是仅仅为了向听话人传递“冷”这样一个事实,也可能是个“请求”,请求听话人去关上门;也可能是个“邀请”,邀请别人去别的房间。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下,相同的一个句子,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只看句子的字面意思,要深入了解语境。“言外之力”就是一句话在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意思。人们只有再听懂“言外之力”的时候才能充分行使相对应的言后行为。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了解“言外之力”呢?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所处的语言环境。例1: (1)鲁大海:……妈,我走了。 鲁侍萍:胡说。就要下雨了,你上哪儿去?鲁大海:我有事。…… (2)鲁大海:没什么。周家逼得我们没有路走,这家伙(手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地把握交际的言外行为是翻译技能的一个基本要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翻译;解释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5-0143-02 作者简介:李明(1983-),女,安徽无为人,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061)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 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08-10-02 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解释作用 李明

关于雷雨情况下的空中管制指挥探析

关于雷雨情况下的空中管制指挥探析 发表时间:2019-05-23T09:52:53.13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1期作者:李一本 [导读] 雷雨天气是常见的自然环境类型,但是其在发生的过程中对于空中飞行的安全程度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空中管制指挥对于提高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一本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雷雨天气是常见的自然环境类型,但是其在发生的过程中对于空中飞行的安全程度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空中管制指挥对于提高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雷雨天气,空中管制; 1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的影响 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指挥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延误以及安全层面。从实际航空飞行的灾难发生的原因来看,根据数据显示有超过百分之三十是和雷雨天气有着紧密关系,而一旦遇到雷雨天气,有百分之七十的航班就会出现航班延误的情况,所以在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指挥的影响方面就要得到充分重视,对其主要的影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积极应对。从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的影响情况来看,首先对飞机的飞行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雷雨天气主要是雷暴云产生的对飞机飞行有着很大危害的天气现象,能够产生诸如雷击以及闪电和龙卷风等比较恶劣的影响,这就会对飞机的飞行以及操作人员带来比较严重的干扰。飞机能否安全着陆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关系,飞机飞行中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就能在着陆时候有着比较良好的视野,可以准确的寻找到跑道,一旦遇到雷雨的天气,就会对着陆时候的视野造成影响,从而比较容易出现事故。空中管制指挥的主要工作是对航班飞行过程实施导航以及通信等技术,进而来保障飞行的安全性。这也是航班飞行中比较关键的工作内容,这一工作的实施效果对飞行的安全有着直接关系。而在雷雨情况下,空中管制指挥就更加的重要,雷雨天气情况对飞行带来的安全威胁是比较大的,根据自身的剧烈程度能够分为不同的等级。在雷雨天气环境的直接危害方面,强烈的雷雨天气能够在空中管制指挥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导航通讯设备等造成极大影响,这就对管制指挥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从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指挥造成的间接危害来看,由于雷雨天气的出现会伴随着风速高以及能见度低等现象,还有的一些雷雨天气出现会造成浓雾现象,空中的管制指挥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是要进行对飞行的航向以及高度进行及时的调整的,但是雷雨天气的出现就会在这一方面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以上的分析来看,雷雨天气对空中管制指挥会造成诸多方面的危害,所以要对此积极应对,针对性的将其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最大化的排除,保障空中管制指挥的顺利。 2如何加强雷雨情况下的空中管制指挥 2.1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雷雨保障 一是与航班时刻换季同步进行,组织管制员、气象预报员进行天气换季学习,由“两低”天气保障转换到雷雨季节保障;二是组织管制员学习雷雨相关知识及雷雨季节管制指挥操作指引,并开展雷雨保障模拟机专题培训;三是提高预报员的预报能力,在雷雨复杂天气发生时,组织全体预报员开展预报技能比赛,以赛带练;四是面对雷雨复杂天气,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积极组织临时天气会商;五是技术保障部积极做好通信导航雷达监视设施设备防雷应对保障,组织一期防雷专题培训;对本部及边远导航台站开展防雷装置雷雨季节前的定期维护及防雷专项检查,查找防雷隐患;组织了防雷应急演练;六是加强气象部门、管制部门及技术保障部门天气会商工作,加强对雷雨恶劣天气的信息通报,做到防雷关口提前,确实做好雷雨复杂天气下的管制保障工作,确保飞行安全;七是把加强培训尤其是模拟机培训作为贯穿始终的点工作内容来抓,提高了管制员雷雨天气绕飞的管制技能和高密度、大流量下指挥技巧,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岗位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 2.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好岗前准备 应急演练作为提高管制员反应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应急演练,特别是针对恶劣天气情况下,管制和指挥的演练,并在演练后,进行评价和总结,纠正指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正确做法,在遇到雷雨天气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提高管制员应变能力,不仅如此,还能够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熟悉不安全信息通报程序等。另外,管制员在上岗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到岗,并熟悉雷达图,了解和掌握天气形势等,牢牢记住流量控制、空军活动等具体要求,观摩交班管制员管制和指挥,落实好岗前准备,从而为完成空中飞行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加强雷雨天气环境下空中管制指挥基础设施的保障建设 企业应该加强雷雨天气环境下空中管制指挥基础设施的保障建设,针对空中管制指挥工作过程中的人员、设备、环境、技术以及信息等等展开综合的建设,从自身能力上提高空中管制指挥工作在雷雨天气环境下的抗性能力,保证空中管制指挥中心能够更加有力的面对雷雨天气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讲,在空中管制指挥工作的人员建设上,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管制指挥工作人员和气象预报人员的天气换季培训工作,组织管制指挥工作人员加强对雷雨天气环境知识和雷雨天气模拟训练的培训工作,组织气象预报人员加强对雷雨天气环境的预报培训工作,保证空中管制指挥队伍能够更加有效的面对雷雨天气环境造成的诸多影响;在空中管制指挥工作的设备建设上,企业应该充分加强对空中管制指挥工作施行过程中相关通信元件、导航元件、雷达设备、监视设备以及防雷设备的检修和应用,加强对空中管制指挥过程中相关设备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检修,保证上述设备能够更加有效的发挥对雷雨天气环境下的抵抗能力;在空中管制指挥工作的信息建设上,企业应该积极加强对自身部门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及时沟通,积极组织临时天气会商,保证能够提前预知雷雨天气以更加有效的做好雷雨天气环境下空中管制指挥工作。 2.4利用雷达增强空中交通有序性 针对天气雷达图与前面飞行的飞机航迹,可将此加以利用,这有助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在脑海当中,形成较为安全且对空中交通管制更有利的一条航路,进而经过熟练的指挥技术帮助飞机在此航路飞行。并且,还需利用加速空中流量的有序性,让其产生流动。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在具体指挥过程中,不可以一直根据飞行员的意志实行。而针对协调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讲,为了防止雷雨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飞行安全,必须经过协调偏航情况,并且统一周边管制单位,以此节省管制人员的精力与时间,从而使基本效率得到提升。 总结:管制指挥部门对航空器的安全飞行起着决定作用,雷雨天气的出现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只有积极面对,做好准备工作去迎

雷雨的人物的性格研究分析

雷雨的人物的性格分析

————————————————————————————————作者:————————————————————————————————日期:

《雷雨》的性格分析 《雷雨》里这几个在死亡边缘徘徊的角色,其实都有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们在命运的冲突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最终,泪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织相濡的。但是,关于那些爱与恨的矛盾纠缠,也许会因为这些死亡而被我们释然吧。 人与人的交往就好比一只刺猬,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来自卫的。或生或死,或矛盾或统一,总有一些关系,一些感情,始终纠结不清的。 凶狠狡诈的伪君子 ——周朴园篇 周朴园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的资本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他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较早地接触了资产阶级文明,曾到德国留学,甚至接受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以其留学的经历和后来的经济地位而言,他本应发展为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式的人物,但他却转化为一个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他自认为“我的家庭是我认为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儿子我也认为都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来的孩子,我绝不愿叫任何人说他们一点闲话的。”在他的身上,人们更多地嗅到了一种封建遗老的气息。他贪婪、残忍、唯利是图,“只要能弄到钱”“什么也做得出来”。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是极凶狠狡诈的伪君子。他行为放荡,道德沦丧。 在周朴园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最突出的就是他的伪善、专横和冷酷。 30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跳河而又不死,连孩子也被救起。而后侍萍再也没有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于是周朴园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已经死了。在这些年间,周朴园并非完全淡忘了这个曾经倾心过的女人,他记得她的生日,她不能在夏天开窗,珍藏着那个绣着梅花的衬衫等等。在这些种种中,我几乎要错认为周朴园其实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而当周朴园知道面前的就是鲁侍萍时,他马上一反之前深情怀念的语气,忽然严厉地问道:“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单从这两句问话中,便推翻了我之前的理解。他的确怀念那个带给过自己温暖的女人,但前提是在往事对他现在的地位、声誉、利益不构成威胁下,他尽可以去追念前情,一旦往事对他的名誉地位和“最圆满的家庭”构成直接的现实威胁时,他那伪君子面具下的丑恶嘴脸就原形毕露了。有了这个“怀念”,不但没有模糊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反而通过前后反差加深了对伪善性的表现。在他已解除了一切的恐惧和顾虑。于是他就剥去了一切的伪装,赤裸裸地露出了他的本相。所以他终于说出了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吧!”这句话充满铜臭气的话将他卑鄙丑恶的灵魂揭露无遗。而他欠侍萍的,是他穷尽家财也无法弥补的。 在对待自己的妻子蘩漪的时候,周朴园也是如此。他口口声声地说蘩漪有病,让她喝药、请医生来。表面上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体贴和关心,实质上却是自己骨子里的专横使然。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个封建暴君。他十分重视自己

萧伯纳简介

Crossing the Bar 过沙洲 By Tennyson 李绍青译析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ugh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 过沙洲 ] 日西落,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我将出海去河口,沙洲别悲哭。海深广,洋空阔,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满潮水悠悠,流水似睡静无皱。暮色降,晚钟起声之后便是幽幽夜!我将上船去,别离时分莫哽咽。天地小,人生短,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过了沙洲后,但愿当面见领航!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萧伯纳的一生,是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密切关系的一生,他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他“是一个普通的无产者”,“一个社会主义者”。然而,由于世界观上的局限性,他没能成为无产阶级战士,而终生是一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人物生平萧伯纳,1856年7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伯林(注释:他出生的时候爱尔兰还是英国的一部分,故有些资料分类他的国籍为英国)的一个小公务员家里。他的父亲是个没落贵族,母亲出身于高贵的乡绅世家,从小受过严格的上等教萧伯纳 育。著名作家萧伯纳的童年、青年时代是很不幸的。他的父亲不仅形象极丑,而且是个谁都不喜欢的懒惰者,多半是整天醉醺醺的,老婆孩子的事情一概不管。萧伯纳年幼时,研究音乐理论的万达里尔李与他们合租了一幢房子。受这位研究音乐的邻居影响,萧伯纳迷恋上了音乐,13岁时,他就能用口哨吹出许多优秀歌剧的片段,由于家里太穷,15岁的萧伯纳不得不辍学。为了维持生活,他进入都柏林的汤森地产公司当学徒。1876年,他的父母离婚。萧伯纳告别了年迈的父亲,离开了贫困的故土爱尔兰,随母亲来到伦敦。年轻的萧伯纳没有工作,靠母亲微薄的薪水维持生活,十分渴望找到一份称心的职业,他先在爱迪生电话公司外务部找到一份差事,可是不久这家公司倒闭了,别人给他介绍到《大黄蜂》报撰写音乐评论,可不久这份报刊也停刊了。万般无奈的萧伯纳想以写作谋生,但是他并不顺利,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60家出版社拒绝,这令他更加沮丧。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不过6英镑,其中5英镑还是代写卖药广告的报酬。1876~1898年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在《明星报》、《星期六评论》上写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戏剧的评论文章。他在易卜生影响下,一贯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文学道路的坎坷并没有使萧伯纳灰心丧气,为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更加勤奋的学习和写作,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热心于参加社会活动。但他有一个弱点,就是从小害羞,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这样怎么可能被社会承认呢?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萧伯纳参加了一个叫“考求者学会”的辩论会。由于经常当众与学者们辩论,不久,他就克服了自身的缺点,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特意留起了讽刺家式的发型,对着镜子练习怎样以潇洒的手势来加强演说效果。不久,他便以爱尔兰式的机智幽默赢得了听众,很快就成为了一位令人倾倒的演说家。在12年的时间里,他是靠演讲过日子的。他吸取了当初演讲从失败到成功的经验,坚信自己在文学道路也不会失败。他鼓励自己,仍然每日写一定数量的文章。19世纪的英国戏剧一蹶不振,萧伯纳嘲笑它们是迎合低级趣味的“糖果店”,他认为戏剧应该依赖对立思想的冲突和不同意见的辩论来展开。不过,当他听了评剧家朗诵了易卜生的剧本《培尔·金特》后,感受到“一刹那间,这位伟大诗人的魔力打开了我的眼睛。”才开始对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安下心来研究易卜生的剧本,并写下了《易卜生主义的精华》一书,这部书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易卜生的影响下,萧伯纳看清了戏剧这个武器,不仅能扫荡英国舞台的污秽,而且能倾诉自己对这个黑暗现实社会的不满,于是,他立志要革新英国的戏剧。1892年,萧伯纳正式开始创作剧本,他的第一个戏剧集《不愉快的戏剧集》,其中包括《鳏夫的财产》、《华伦夫人的职业》、《荡子》三个剧本;第二个戏剧集包含有《武器与人》等4 部剧本;第三个戏剧集《为清教徒而写的戏剧集》包含《魔鬼的门徒》等3个剧本。他的戏剧果真改变了19世纪末英国舞台的阴霾状况,他本人也成为了戏剧界的革新家,掀开了英国戏剧史的新一页。1896年萧伯纳结了婚,婚姻改变了萧伯纳的一些生活习惯,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戏剧的热爱,写出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巴巴拉少校》、《皮革多利翁》、《伤心之家》、《圣女贞德》等大量优秀的作品。1925年,萧伯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把这笔约合8000英镑的奖金捐给了瑞典的穷作家们。1950年11月2日,萧伯纳在赫特福德郡埃奥特圣劳伦斯寓所因病逝世,终年94岁。萧伯纳毕生创造幽默,他的墓志铭虽只有一句话,但恰巧体现了他幽默的风格:“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迟早总会发生的。” 戏剧特点萧伯纳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