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复习课(二)

实验中学王敏燕

复习内容:中国古代史(四)政权机关分立与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复习课时:1课时

考纲要求: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识记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知道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理解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识记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⒍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识记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 学生结合考纲要求朗读助《总复习助手》

二. 教师进行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

一.三国鼎立的形成。

1.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曹魏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孙吴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

二.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成了江南的开发

1.时间:魏晋以来

2.原因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措施

2.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同步训练】

1. (2013·无锡)《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2013·德州)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3. (2013·海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4. (2013·湘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 (2013·广东)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是(A)

①鲜卑贵族改用汉姓②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③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④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五单元

一. 隋唐科举制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2.诞生: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完善: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武则天首创殿试,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

4.废除:清末

5.评价

二.唐太宗(年号:贞观)

1.贞观之治表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评价: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三.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 唐玄宗前期

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政治清明:(1)任用贤能,“励精图治”。(2)重视地方吏治,把优秀地方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提倡节俭,烧毁宫内珠玉锦绣。

2、经济繁荣:(1)农业:兴修水利,发展农耕。_蔬菜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的,饮茶之风全国盛行,制成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丝织业和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3)商业:长安为国际性大都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四.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四.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日本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并仿照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鉴真东渡;

2、唐代玄奘西游天竺,把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同步训练】

1. 【2014广东揭阳】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2. 【2014重庆B】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3. 【2014江苏苏州】"开元初,四方丰稳,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 【2014泰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隋文帝C.武则天

B.唐太宗D.唐玄宗

5.【2014重庆】.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

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

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6. 【2014年潍坊】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

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2014广西玉林】“三农”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都很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淮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情况

材料四:中国某地的农村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君民关系问题上有何认识?为此,他在位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贵君轻);轻徭薄赋、注重发展生产、倡导戒奢从简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推动占城稻广泛种植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政府宣传推广并提供技术支持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1年以后苏俄(联)粮食生产出现了什么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增长;实行新经济政策

(4)材料四的民谣歌颂的是中国哪项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坚持税费改革;加强加大向农民宣传农业技术……

第六单元

一.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表现

①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的产量在宋朝居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②蜀地丝织“号为冠天下”,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临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③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东京城内的瓦子是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简要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②唐朝中后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1.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2. 1271年,其孙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3.巩固措施

(1)政治: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还加强对西藏(元时正式归属中央),设宣政院;琉球(今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2)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开凿运河和开辟海运;大都成为政治、经济中心;(4)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

四.元朝时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在元朝统一的疆域内,共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流动,民族大融合突出表现为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等同汉族逐步融合,同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同步训练】

1. 【2014江苏连云港】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A.秦朝 B.东汉 c.隋朝 D.元朝

2.【2014江苏南京】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3. 【2014年济宁市】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4. (2013·淮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题28图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题28表格鲜卑姓改为汉姓

⑵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⑶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⑷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⑴饮食丰富,物产丰富。西域都护。

⑵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⑶蒙古族。行省制。

⑷加强了西藏和新疆的管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学生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以求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初步树立学生尊重历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和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的历史使命感和健康向上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少数民族内迁。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的鼎力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那么,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结局如何呢?它又是如何灭亡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板书)。

三国实力比较表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一、西晋的建立 (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 1. 背景: 学生回答:263年,司马昭出兵,魏灭蜀。 教师讲解: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蜀汉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国家的统一是由西晋王朝完成的,西晋是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呢? 2.建立: 学生回答:266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教师讲解:司马炎是谁呢?我先讲一个故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魏国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死后,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帝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教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能够简要说明造纸技术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 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 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各组分配角色,陈述、讲解本纪的研究成果,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认识到秦汉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从中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德,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知识属于一般了解的内容,重点应该放在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特别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如何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老师: 1、指导学生确立研究主题,提供查阅资料的方式及书刊。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另设定教学主页与副页,主页与副页采用交互的形式、教学主页是板书的设计,可设计出边学习部分内容边出示板书的内容,副页的内容可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或老师讲课的顺序加在相应的主页后面。 学生: 1、利用各种资源(图书、互联网)收集有关造纸术、医学、数学方面的信息,并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2.学情分析:本学期接近尾声,同学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已逐渐培养起来,战争史和民族史学生是比较喜欢的,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课堂中的主动性。 3.核心素养: 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的背景。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语】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的兴亡、十六国的由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明朝的灭亡 课题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时安排共( 1 )课时课程标准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足入主中原(p229)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和阅读教材识记: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讨论总结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总结出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方法探究法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作业 学生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节一目标导学一:明朝后期的腐败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

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课中作业(目标1)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有什么特点? 环节二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一)背景(原因) 1.根据图片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展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图) 2.(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 材料: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13]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提示: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

导言课教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

初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学科:历史年级:七年级)导言课单元课题开学第一课——导言课来源学科网依据 导言课的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第一课,是把通常所说的导言课 纳入教科书课文总体内容的系列之中,同时,又作为独立的一部分 出现。我想通过导言课我想告诉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 史——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得意时 保持清醒,不顺时不要气馁。一个人是如此,大而言之,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都应当从历史中赢得未来。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1中“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 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 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来源学科网Z.X.X.K] 导言课的重中之重是——“为什么学习历史”,即课题下方框 里的一段话,是画龙点睛的睛,以纲带目的纲,是要让学生懂得学 习历史的意义。古人说鉴往知来,就是审察以往、可推知未来。我 希望同学们每个人都学会做自己的历史学家,长大以后,在建设我 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过程中,也要当一个参与国家发展的历史 参谋,所以我在同学们中学时代第一节历史课上,就要告诉大家, 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从中学历史课学到的知识、本领都将呈 现出不可缺少的意义。 部编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P1中“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 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 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 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1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西晋短期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人口大迁徙。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提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教学要点 一、西晋的统一 1.司马氏势力的发展 2.魏灭蜀 3.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和统一全国

二、八王之乱 1.大封皇族与封王掌握实权 2.社会上层的腐败 3.八王之乱的过程与后果 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1.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2.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族 3.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和西晋的灭亡 四、人口大迁徙 1.人口迁徙的原因 2.人口迁徙的方向 3.人口迁徙的影响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八王之乱。 本课难点:各族内迁,人口大迁徙。 二、在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特别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然后逐渐导入新课。 三、“西晋的统一”一目,先要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的情况。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文中小字和插图生动说明了司马氏父子奸诈,可指导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然后再讲西晋短期统一。讲前应准备好地图《西晋的疆域》,在这里主要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西晋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二是西晋统一的过程。在第一个问题里,最主要的是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财力充足,逐渐超过南方。与此同时,南方的吴、蜀两国因为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国力却日趋衰落。另外,从客观上讲,统一也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导学案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司马衷,但司马衷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肉粥呢?由此可见司马衷是如何的愚蠢糊涂,也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西晋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西晋的建立 1.教师讲述: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2)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复述西晋建立和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经过。 3.教师补充: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4.腐朽的统治: (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目标导学二:八王之乱 1.多媒体展示:八王之乱示意图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八王之乱的背景。 提示: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

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提示:(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2)皇族和豪贵昏庸贪婪,奢侈腐化,社会上层腐败,不顾民间疾苦,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3)“八王之乱”使得西晋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南迁,这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重要原因。长期奴役和剥削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反抗,这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 目标导学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多媒体展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简述北方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时间、主要的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大体过程。 提示:(1)时间:东汉、魏、晋时期。(2)内迁主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3)内迁方向和大体过程: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提示: (1)原因: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视,人祸天灾下,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 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客观上却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十六国时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时间、人物及主要措施。 提示:(1)时间:4世纪后期。(2)人物:前秦皇帝苻坚。(3)前秦统治: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5.思维拓展:据西晋的一些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议一议,这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提示:(1)为了证明自己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统治。(2)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兼容性特点。说明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了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知道了北方十六国和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及分布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学会了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图分析法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学会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公开课说课稿教案反思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明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表现;二是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结果;三是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的概况。 二、说教学目标 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概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有关史实;理解明末内外交困的原因及后果。 2、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认识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社会频繁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主要因素。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提问:明朝的建立者是谁?…朱元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明王朝存在了多少年?为什么走向灭亡?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部分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4-85页,概括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有哪些表现?

(1)、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地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剥削。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提问2: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提问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找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口号、政策、建立政权和推翻明朝。 (1)、爆发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 (2)、口号:“钧田免赋”。 (3)、政策:提出“钧田免赋”口号。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搜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起义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明朝中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提示: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 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的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3.本课突破点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其统治时间非常短暂。本课课题中“西晋的短暂统一”,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其统一的重要作用,也要寻找到西晋灭亡的社会背景。 司马家族与西晋的建立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司马家族在三国鼎立到西晋建立过程中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把握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西晋的社会状况部分的讲述,教材的处理看似简单,实则层次清晰、生动有趣。从西晋王室和大臣的出身、西晋王朝的统治政策中,分析了西晋统治阶层的问题。从西晋大臣之间“斗富”的案例展现出“唯钱是图”的社会现状。同时,教材的材料研读部分精心选取的《钱神论》,生动地描写了西晋社会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其中对于“孔方兄”一词由来的介绍,都为学生了解西晋社会状况打开了一扇窗。当然,虽然此段材料内容简单,但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仍有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以上两个部分虽然不可能完全展示出西晋的社会部编版历史 部编版历史 cc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 北师大版

第17课《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倾听介绍、观察、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培养观察、搜索、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表述、分析思考、设问回答来深入学习《清明上河图》,体会传递历史信息有多种方式,知道艺术作品也是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的重要途径。培养合作学习和分析探究能力。 3、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流传的了解,通过对已获信息的感知,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概括、表述,提高学史的能力,感受到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和探究学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生阅读有关反映宋代社会生活的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与《清明上河图》及宋代社会发展相关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信息。 3、准备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投影(或复制图) 【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设计】 导入活动课: 播放音乐古典《高山流水》和学生交流,师:大家听过这首美妙的乐曲吗?告诉你们,这是超级流行的古典音乐(几千年历史)——《高山流水》。好了,让我们欣赏着这美妙的音乐,共同走进《清明上河图》这幅全景式画卷的艺术殿堂! 过渡语:请大家准备好笔记本随时记录,你听到看到的信息: 第一环节:欣赏与倾听——你会有收获。 听: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文章(一位同学朗读) 看:《清明上河图》摹本(黑板展示及课本节选的九幅图) 记:记下观察到、听到的有价值的信息。 准备下一环节的知识问答题的答案。 【教法学法】:以上三个活动同时进行。学生:看画、听音乐、作记录。教师设问:在看听中记录下你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下一环节,知识问答。 第二环节:表现与展示——看看你的观察与学习能力。 活动规则:按班级的四个自然大组分为四方阵。 每大组必答题1题,各10分,共4题。 全班抢答题6题,各10分,抢答前先举手。 工作人员:班长为主持人,负责出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7课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闯王进京》图)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均田免赋”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

初中历史第一课导言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节课导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新进入初中的同学知道初中历史课的学习要求,确定分组名单及负责人。 2.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3.了解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内容,掌握必备的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才能学好历史、掌握必备的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 难道:甲子计年法的换算。 教学准备:自制PPT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这是大家升入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今天我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你能坐在这间教室里,这,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现在大家对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我还不认识大家,怎么办呢?很多同学肯定想那就让我们一个一个自我介绍呗,不用!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我呢有个更好的认识大家的方式——课堂提问,说到提问大家也不用紧张,我的问题都很简单,只要你按我的要求做了,我相信大家都能回答上来,那我的要求有哪些呢?我希望我的要求也是大家的要求,所以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来决定这些要求的去留。主要包括两大模块:课堂制度和作业制度,首先我们来看课堂制度。 课堂制度 1.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能说话,但有问题可以直接插话提问; 2.不能睡觉; 3.不能偷偷玩东西或看与历史无关的读物; 4.不能吃东西; 5.不能传递纸条等物品; 6.不能打闹、骂人、打架、毁坏他人物品。 作业制度 1.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2.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并按规定的时间交作业。 注:违反课堂制度1、2条,老师第一次发现给予提醒,第二次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写出检讨; 违反课堂制度3、4、5条,老师第一次发现将物品代为保管,学生下课后领回物品并写检讨; 违反课堂制度第6条,是情节轻重处理,情节较轻的写检讨,情节严重的送交班主任或德育处; 违反作业制度的补写作业并写检讨。 违反上述任意一条且屡教不改者,送交班主任或通知其监护人来校,共同处理。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代表的选举和小组分组并确定组长(以自荐为主)。课代表和组长也是需要考核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试用期,合格了继续干,不合格我们也是要更换的,当然老师相信各位都能干的很好,相信在各位的配合和努力下我们班的历史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代表的选举: 分组并确定组长: 剩下的时间呢我们一起来聊聊天,聊什么呢?聊历史,我们聊‘历史’这两个字,不得不说‘WWW’。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学分析? 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闯王进京》图)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奇的一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后期的腐败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 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

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一)背景(原因) 1.根据图片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展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图) 2.(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 材料: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13] 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崔征如故。 (二)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提示: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末农民起义军壮大的是哪一只)根据材料二,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 答案提示:李自成。 3.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说说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 答案提示:(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4.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情况? (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图像)教师讲述:满洲的兴起的基本情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一课时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割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旧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教师需要指出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西晋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背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4、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从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西晋使得我国从分裂归复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的突出特点; 2、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历史提示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西晋短暂的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一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加强联系。 3.西晋的短暂统一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重点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 难点:各族内迁及其影响。 教学准备: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西晋的疆域图》;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在魏、蜀、吴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学生议论、回答) 历史的事实是曹魏的发展超过了吴、蜀,因为它的地域最广,经过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在中原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北方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都曾追求以自己的国家统一中国,但三国追逐竞争的结果都未能如愿,而且在不长一段时间里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代魏而立的西晋政权。但西晋的统一极

为短暂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八王之乱对西晋产生了什么影响?

初中历史导言课修订版

初中历史导言课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中历史导言课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所以本课我采用这一设计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自主获得知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期导言课,是初一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节历史课,本课的学习内容不多,也不复杂,学习内容有四:知道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的作用)怎样学习历史初中历史学什么?掌握历史学习的六要素法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学会历史纪年法以及中国历史朝代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初一学生的特点是:新鲜感强,对新学校和新课程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困惑。面对一下子增多的新课程,在新鲜的同时也存在着缺乏有效学习的方法指导的困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历史,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框架结构,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谈话法和问答法感知历史,学会历史学习的六要素法和历史学习的重要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学习历史的价值,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探究历史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历史的方法 难点:学习历史的价值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祝贺同学们升入初中,开始初中的学习。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堂历史课,我是大家的历史老师,我叫谢正燕。(黑板书写)好了,现在大家已经认识老师了,老师也希望能够尽快认识大家,希望大家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这样,老师就能很快地认识各位了。 说到历史,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历史与社会,也知道一些历史故事,下面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生:…… 一、什么是历史? 师:刚才已经有很多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她知道的历史知识,通过刚才同学所叙述的历史故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历史 生:思考,回答。 过去的事情。年代久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