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27]《工程材料》考试答案

[0927]《工程材料》考试答案

[0927]《工程材料》考试答案

工程材料题目及答案

1. 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 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何种组织?排列一下硬度大小: 答: (1)水冷:淬火M (2)油冷:淬火M+T (3)炉冷:退火P+F (4)空冷:正火S+F 硬度(1)>(2)>(4)>(3) 2.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和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号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的铸造齿轮;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4)改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答: (1)再结晶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得到P(等轴)+F (2)去应力退火:目的:消除铸造内应力,得到P+F 3)完全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了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得到P+F (4)球化退火:目的:使片状渗碳体装变为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

性能,得到粒状P+Fe3C 3. 说明直径为10mm的45钢试样分别为下列温度加热:700°C、760°C、840°C、1100°C。保温后在水中冷却得到的室温组织 答: 4.两个碳质量分数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C和900°C,保温相同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渗碳体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答:(1)900°C(2)900°C(3)900°C(4)780°C(5)780°C,综上所述此温度淬火后得到的均匀细小的M+颗粒状Cm+AR的混合组织,使钢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 5.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 (2)制定最终热处理(磨加工前的热处理)的工艺规范,并指出车刀在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大致硬度。 答:(1)球化退火,作用:利于切削加工。得到球状珠光体,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面淬火处理作组织准备。淬火+低温回火,作用:使零件获得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 (2)工艺规范:760°C水淬+200°C回火; 显微组织:M回+Cm,大致硬度:60HRC. 6.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示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习题(答案)详解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总计35分) 1、集料的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才能从大到小关系排列为(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 2、石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有(抗压)(冲击韧性)(硬度)和(耐磨性)。工艺性质为:(加 工性)、(磨光性)和(抗钻性)。 3、吸水率为5%的石料试件,其吸水后的质量为500克,其中吸入水的质量为〈23.8g) 克。 4、石料的饱和吸水率越大,说明其(孔隙)越大。 5、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h)2)。 6、水泥中由于(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石膏之一两项多时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7、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 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8、混凝土配砂石的原则是为了到达空隙率(最小),总表面积(最小)。 9、测定塑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时,常用(塌落度)表示流动性、同时还要观察其粘聚性 及(保水性)。 10、砂浆拌和物的流动度用指标(稠度)表示,保水性用指标(分层度)表示。 11、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根据(针入度)来定的,同时必须满足软化点和延性。 12、按四组分分析法,石油沥青可分离为(饱和芬),(芳香芬),胶质和(沥青质)。 13、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主要技术性质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及施工和易性。 14、木材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含水率增加则强度(不变)。 15、普通碳素钢Q235D·B表示(),()和()的钢。 16、石灰在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体积显著(膨胀)。 17、混凝土的工作性(或称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的含义。 18、当钢筋间的净距为40mm时,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19、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20、新拌制的砂浆应具有良好(流动性)、(保水性)和(强度)。 21、石油沥青胶体结构分为(溶胶性)、(凝胶性)和(溶凝胶性)三种结构。 22、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分为(悬浮密实)、(骨架空袭)和(骨架密实)三种类型。 23、普通碳素钢钢号有小到大,钢材的强度(随牌号增大而增大)、伸长率(随之降低)。 24、低合金钢40Si2MnV,40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2表示(si在钢中含量介于1.5%-2.5%之间)。 25、木材中所含水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自由水),(吸附水)和(化合水)三类。 26、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 (>90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15分) 1、下面的混合材料中,属于非活性混合材料的是( B )

专科《土木工程材料》_试卷_答案

专科《土木工程材料》 一、(共75题,共150分) 1.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分) A.绝对密实状态 B.自然状态 C.自然堆积状态 D.含水饱和状态 .标准答案:B 2. 导热系数越大的材料表明其隔热保温性能( ),热容量越小的材料表明其平衡建筑物内部温度的能力( )。(2分) A.越好,越强 B.越差,越强 C.越好,越差 D.越差,越差 .标准答案:D 3. 砂的细度模数在( )范围时定义为细砂。(2分) A.3.7~1.6 B.3.7~3.1 C.3.0~2.3 D.2.2~1.6 .标准答案:D 4. 建筑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是用( )表示的。(2分) A.针入度 B.延伸度 C.软化点 D.粘滞度 .标准答案:C 5. 混凝土在合理砂率范围时和易性( )且水泥用量( )。(2分) A.最好;较少 B.较好;较多 C.最好;不变 D.较差;增加 .标准答案:A 6. 某种材料的闭孔隙率较大,则其抗冻性( )。(2分) A.差 B.较好 C.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差 D.没有关系 .标准答案:B 7.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最为重要的因素是( )。(2分) A.水泥实际强度与水灰比 B.养护条件、龄期、施工质量 C.骨料的性质、试验条件 D.水泥实际强度、施工质量 .标准答案:A 8. 脱氧程度不完全的钢称为( )。(2分) A.合金钢 B.沸腾钢 C.镇静钢 D.特殊钢 .标准答案:B 9. 随着( )含量的提高,石油沥青的变形能力增强。(2分) A.油分 B.沥青质 C.树脂 D.石蜡 .标准答案:C 10. 国家标准规定,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为( )。(2分) A.不早于390分钟 B.不迟于390分钟 C.不早于600分钟 D.不迟于600分钟 .标准答案:D 11. 测定砂浆抗压强度时,标准试件的尺寸是( )mm。(2分) A.200×200×200 B.100×100×300 C.150×150×150 D.70.7×70.7×70.7 .标准答案:D 12. 石灰加水消解时,体积( ),释放出大量的( )。(2分) A.收缩;水蒸汽 B.膨胀;热 C.微膨胀;CO2 D.不变;热 .标准答案:B 13. 水玻璃的模数n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 ),粘结力( )。(2分) A.高,大 B.低,大 C.高,小 D.低,小 .标准答案:A 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注:其中W—用水量;W/C—水灰比;S p—砂率;C—水泥量;S—用砂量)(2分) A.W,C,S B.W,W/C , C.W/C,C,S D.W,C , .标准答案:B 15. 石油沥青中蜡含量较高时其( )。(2分) A.粘度越大 B.高温稳定性越好 C.低温抗裂性越好 D.变形能力越差 .标准答案:D 16. 能够反映钢材强度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2分) A.断面收缩率 B.极限抗拉强度 C.屈强比 D.冲击韧性 .标准答案:C 17. 以下具备更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的墙体材料是( )。(2分) A.烧结实心粘土砖 B.烧结多孔砖 C.蒸压粉煤灰砌块 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标准答案:D

最新材料员考试大纲及试题

精品文档
材料员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建筑法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第七十四条、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八条、第二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
七条第二款、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六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 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第一条、第二条、第六条、第九条、第十九条 四、合同法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七章违约责任、第十三章租赁合同、
第十六章建设工程合同、第十七章运输合同、 五、市建委发布的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材产品目录 京建材(1998)480 号、京建材(1999)518 号、京建材(2001)192 号、京建
材(2004)16 号 六、关于发布《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导向目录(2005-2008)》的通知 七、关于发布北京市第五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的通知
(京建材[2007]837 号) 八、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监督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京建法
[2007]722 号) 第二部分岗位实务知识 一、专业基础知识 (一)材料的物理性质 1.掌握材料与质量有关性质的定义、计算 2.熟悉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3.了解材料与温度有关的性质 (二)材料的力学性质 1.掌握强度的分类与计算 2.了解弹性与塑性 3.了解脆性与韧性 (三)材料的耐久性 1.了解耐久性的定义 2.掌握影响耐久性的因素 3.了解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4.掌握孔隙率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四)、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1、石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了解石灰的生产 (2)掌握石灰熟化与陈伏 (3)了解石灰硬化过程 (4)熟悉石灰的技术标准 (5)了解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2、石膏 (1)了解建筑石膏的生产、凝结、硬化 (2)熟悉建筑石膏的性质和质量标准 (3)掌握建筑石膏缓凝剂、促凝剂的选用 (4)了解石膏制品 3、水玻璃 (1)熟悉水玻璃模数 (2)熟悉水玻璃促硬剂 (3)了解水玻璃的主要技术性质与用途 (五)水泥 1、通用水泥 (1)熟悉通用型水泥的品种、命名与代号 (2)了解通用型水泥的水化特性与选用 (3)掌握通用型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 (4)掌握通用型水泥储运的技术要求 (5)掌握通用型水泥进场验收标准 2、快硬硅酸盐水泥 (1)熟悉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特点 (2)了解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用途 3.白色硅酸盐水泥 了解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与白度等级的划分 4.高铝水泥 了解高铝水泥的特性与使用、掌握其储存要求 (六)、混凝土 1、了解混凝土的分类 2.掌握混凝土原材料及质量要求 ⑴.水泥⑵.砂 3.石⑷.水 3.熟悉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⑴.和易性⑵.强度⑶.耐久性 4.了解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品种与作用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⑴.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精品文档

最新工程材料题库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3.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4.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5.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6.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7.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8.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9.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0.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1.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2.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3.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4.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15.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16.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5.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8.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 10. 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 11. 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 12. 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 1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14. 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 15. 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的好 . (×) 16. 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 17.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 18.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 19. 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 20. 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 21.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 22. 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亲水材料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4.合理砂率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5分) 1、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凝结硬化必须在()的条件下进行。 2、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括()和()两方面。 3、Q235-A.Z牌号的钢中,符号Q表示()。 4、合理砂率实际上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和()的最小砂率。 5、钢材的热处理方法有()、()、()、()。 6、材料的耐水性用()来表示。 7、硅酸盐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8、配制混凝土时,若水灰比()过大,则()。 9、砂浆的保水性用()表示。 10、普通碳素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分为若干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 ()。 11、()含量过高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12、材料的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存在如下关系:() 13、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水的质量为()。 14、普通混凝土破坏一般是()先破坏。 15、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16、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7、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比较,二者()不同。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三种。() 2.抗压性能是建筑钢材的重要性能。() 3.洛氏硬度一般用于较软材料。() 4、道路水泥、砌筑水泥、耐酸水泥、耐碱水泥都属于专用水泥。() 5、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 6、混凝土外加剂是在砼拌制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砼性质的物质,除特殊情况外,掺量 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7、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镁,它水化速度慢并产生体积膨胀,是引起 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8、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称为废品水泥() 9、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参数是指: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 10、按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超过45 min。()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在土木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有哪些主要优点?

专科《建筑材料》_试卷_答案

专科《建筑材料》 一、(共75题,共150分) 1. 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 )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分) A.绝对密实状态 B.自然状态 C.自然堆积状态 D.含水饱和状态 .标准答案:A 2. 导热系数越大的材料表明其隔热保温性能( ),热容量越小的材料表明其平衡建筑物内部温度的能力( )。(2分) A.越好,越强 B.越差,越差 C.越好,越差 D.越差,越强 .标准答案:B 3. 砂的细度模数在( )范围时定义为粗砂。(2分) A.3.7~1.6 B.3.7~3.1 C.3.0~2.3 D.2.2~1.6 .标准答案:B 4. 建筑石油沥青的温度稳定性是用( )表示的。(2分) A.延伸度 B.粘滞度 C.软化点 D.针入度 .标准答案:C 5. 混凝土在合理砂率范围时和易性最好且水泥用量( )。(2分) A.较少 B.较多 C.不变 .标准答案:A 6. 某种材料的孔隙率较大,则其抗冻性( )。(2分) A.差 B.较好 C.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差 D.没有关系 .标准答案:C 7.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 )。(2分) A.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 B.养护条件、龄期、施工质量 C.骨料的性质、试验条件 D.A+B+C .标准答案:D 8. 钢材按脱氧程度分为( )。(2分) A.碳素钢、合金钢 B.沸腾钢、镇静钢、特殊镇静钢 C.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D.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 .标准答案:B 9. 随着( )含量的提高,石油沥青的变形能力增强。(2分) A.油分地 B.沥青质 C.石蜡 D.树脂 .标准答案:D 10.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为( )。(2分) A.不早于390分钟 B.不迟于390分钟 C.不早于600分钟 D.不迟于600分钟 .标准答案:B 11. 测定砂浆抗压强度时,标准试件的尺寸是( )mm。(2分) A.70.7×70.7×70.7 B.100×100×100 C.150×150×150 D.200×200×200 .标准答案:A 12. 石灰水化消解时,体积( )。(2分) A.收缩 B.膨胀 C.微膨胀 D.不变 .标准答案:A 13. 水玻璃的模数n越大,其溶于水的温度越( ),粘结力( )。(2分) A.低,小 B.低,大 C.高,小 D.高,大 .标准答案:D 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注:其中W—用水量;W/C—水灰比;—砂率;C—水泥量;S—用砂量)(2分) A.W,W/C , B.W,C,S C.W/C,C,S D.W,C , .标准答案:A 15. 石油沥青中沥青质含量较高时其胶体结构为( )。(2分) A.溶胶结构 B.溶凝胶结构 C.凝胶结构 D.弹性胶结构 .标准答案:C 16. 钢材的屈强比能反映钢材的( )。(2分) A.强度利用率 B.结构安全可靠程度 C.强度利用率和结构安全可靠程度 D.塑性变形能力 .标准答案:D 17. 烧结普通砖的公称尺寸为( )。(2分)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建筑材料》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建筑材料》考试是为选拔大学专科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所设,本考试起到考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建筑材料检测能力的作用。 二、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生。 三、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以及能否结合实际具备一定建筑材料认知和试验检测的基本能力,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 四、考试内容 根据《建筑材料》课程大纲的要求,并考虑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课程考试内容。 第1章绪论 考核内容:掌握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掌握建筑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考核知识点: 1、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重点) 2、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空隙 3、材料的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 4、材料的亲水性、憎水性、吸湿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水性 5、材料的热容性、导热性 第2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考核内容: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区别; 考核知识点: 1、胶凝材料分类 2、石灰的特性和应用 3、建筑石膏的特性和应用

4、水玻璃的特性和应用 第3章水泥 考核内容:掌握硅酸盐水泥及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能、检测方法、特性及应用,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他们之间的共性及它们各自的个性;掌握水泥的储存、运输、验收、保管及受潮处理、质量仲裁检验; 考核知识点: 1、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 3、掺有混合料水泥的种类与性能 4、水泥的技术要求(主要是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强度等级)(重点) 第4章混凝土 考核内容: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和强度评定; 考核知识点: 1、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组成材料的作用 2、骨料的级配和粗细程度 3、外加剂的种类 4、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强度、耐久性)(重点)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重点) 第5章建筑砂浆 考核内容:掌握砂浆和易性的概念及检测方法;掌握砌筑砂浆的强度及配合比确定; 考核知识点: 1、砂浆的种类(重点) 2、砂浆的和易性、强度、粘结能力(重点) 3、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第6章烧结砖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题库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复习提纲 一、工程材料部分 1.常见金属晶格类型 2. 三种晶体缺陷。 3. 相的概念。 4.固态合金有哪些相。 5.过冷度的概念。 6.过冷度与晶粒度的关系。 7.结晶过程的普遍规律。 8.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9.同素异构转变的概念。10.绘制铁碳合金相图(各线、特殊点、成份、温度、组织、相)。11.分析钢从奥氏体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画出典型铁碳合金(钢)显微组织示意图。12.共晶反应式和共析反应式。1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14.加工硬化的概念。15再结晶温度的计算16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17.钢的热处理概念18.热处理工艺分类。19.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产物。20.决定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因素。21.马氏体的概念。22会分析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知道淬透性与C曲线的关系。23.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24.淬火的概念。25.一般怎样确定碳钢的淬火温度?26.影响淬透性的因素。27.回火的目的28.何为回火脆性?29.回火的种类。30.一般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和表面淬火后的组织。31渗碳的主要目的。32.钢按化学成分分类。33.钢按质量分类34 钢按用途分类。35机器结构钢的分类36 钢中S、P杂质的影响。37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38.结构钢牌号表示的含义。39.能区别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的牌号和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法。40按刃具钢的工作条件,提出哪些性能要求?41.根据碳钢在铸铁中存在形式及石墨形态,铸铁的分类。 二、材料成形技术部分 1铸造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流动性对铸件质量的影响。3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孔、什么合金易于形成缩松?。3铸造应力分为哪几类?4减小和消除铸造应力的主要方法。5绘制自由锻件图主要考虑哪些问题?。6何谓拉深系数?有何意义?8.焊接的实质。9. 碱性焊条的最主要优点。10.焊接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11.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1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13.防止和消除焊接应力的措施。14.如何根据碳当量的高低评估钢的焊接性?为什么?15.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选用的基本原则。 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2.结晶;3.加工硬化;4.屈服强度;5、过冷度;6.钢的热处理;7.再结晶;8、马氏体;9、钢的淬火……10、铸造……11疲劳现象.; 12.同素异构转变; 二、填空题: 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固溶体可分(间隙固溶体)

(完整版)工程材料期末考试题

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2.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珠光体58.4%,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0.46%。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6.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 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 7.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8.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判断改错题(对打√,错打“×”并改错,每小题1分,共10分)()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片状马氏体增多,板条马氏体减少) ()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组织形态和性能也不同)()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退火工件硬度用HBS标出,淬火工件硬度用HRC标出;)

()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5.×,表面淬火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与性能。) (√;)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8.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便于进一步加工,常对冷加工后的金属进行完全退火。 ×,进行再结晶退火; ()9.片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珠光体的含碳量。×,取决于珠光体的片间距; ()10.由于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织变化。×,尽管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但是淬火钢在回火时仍有组织变化。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 这是因为( A )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 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 C. 随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 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 3.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B )

《建筑力学》(成人专科)模拟试题

《建筑力学》(成人专科)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平面上由四个大小相等的力组成二对力偶,如图1-1 所示,设每一力的大小为P ,且沿正方形边长作用, 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合力偶矩为(D )。 (A )0 (B )4Pa (C )Pa (D )2Pa 2.大小相等的四个力,作用在同一平面上且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C ,试比较四个力对平面 上点O 的力矩,哪个力对O 点之矩最大?(B ) (A )力P 1 (B )力P 2 (C )力P 3 (D )力P 4 3.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C )。 (A )固定铰支座 (B )可动铰支座 (C )固定端支座 (D )光滑接触面 4.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A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P P P P 图1-1 P 3 (C ) (D ) (A ) D

5.图示两个作用在三角形板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图(a)汇交于三角形板中心,图(b)汇交于三角形板底边中点)。如果各力大小均不等于零,则图(a)所示力系(A ),图(b)所示力系(B ) (A )可能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一定平衡 (D )不能确定 6.两直角刚杆AC 、CB 支承如图所示,在铰C 处受力P 作用,则A 处约束反力与x 轴正向 所成的夹角为(B )。 (A )30° (B )45° (C )90° (D )135° 7.计算内力的一般方法是(C )。 (A )静力分析 (B )节点法 (C )截面法 (D )综合几何、物理和静力学三方面 8.材料的许用应力[ ]与(B )有关。 (A )杆长 (B )材料性质 (C )外力 (D )截面尺寸 9.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发生在拉伸过程中的(B )阶段。 (A )弹性 (B )屈服 (C )强化 (D )颈缩 10.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以下(B )结论正确。 (A )比例极限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 )比例极限提高,塑性变形程度降低。 (C )比例极限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 )比例极限不变,塑性变形程度不变。 11.工程中一般是以(D )指标来区分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 (A )弹性模量 (B )强度极限 (C )比例极限 (D )延伸率 12.抗弯截面系数的量纲为长度的(C )次方量纲。

工程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的考试大纲

工程资料员专业基础知识的考试大纲(2010) 一、制图工具与制图标准 1.掌握工程图纸的幅面规格、常用的材料及构造图例。 2.了解常用绘图仪器与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图面尺寸的标注原则。 二、投影基本知识 1.掌握平行投影的基本规律和特性、三面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基本形体与组合体的投影。 2.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与分类、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基本特性,基本形体与组合体的投影。 三、剖面图与断面图 1.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剖切面选择、剖切符号及编号的应用规则。 2.了解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基本概念。 四、建筑工程图的识读 1.掌握定位轴线的划分及编号,建筑及结构专业工程图的功能、组成、编号原则,建筑及结构专业工程图的识读。 2.了解模数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图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内容、简单设备专业工程图的识读。 五、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了解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主要构件的作用,民用建筑的分类及等级。 六、基础与地下室 1.掌握基础的基本工作原理、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常见的基础构造。 2.了解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工作要求、基础埋深的定义,基础的基本类型,地下室方潮与防水构造。 七、墙体 了解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建筑钢材、墙体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玻璃、建筑保温隔热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涂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八、楼板层、楼地面与屋顶

1.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常见楼地面的构造,平屋顶与一般坡屋顶的构造。 2.了解楼板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楼地面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屋顶的类型、要求与基本组成,阳台与雨篷的构造。 九、门与窗 1.掌握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构造。 2.了解门窗的分类、作用及尺寸,木门窗、塑料门窗、金属门窗的一般构造。 十、楼梯与电梯 1.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掌握电梯与土建工程的关系。 2.了解楼梯的分类、构造及使用要求.了解电梯的一般知识。 十一、变形缝 1.掌握伸缩缝及沉降缝的构造。 2.了解伸缩缝及沉降缝的作用、设置原则,防震缝的一般知识。 十二、工业建筑构造概论 1.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组成。 2.了解工业建筑的分类原则及特点,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的一般构造。 十三、土建工程材料 了解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建筑钢材、墙体材料、建筑防水材料、建筑玻璃、建筑保温隔热材料、装修材料、建筑涂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十四、水暖卫生工程材料 了解给水工程、采暖工程、卫生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十五、电气工程材料 了解建筑电气内线工程、照明装置、电气装置等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十六、检验与试验 1.掌握检验或试验报告内容、建筑材料报验程序以及整理、归档注意事项。 2.了解常用建筑材料、构件、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土壤、桩基等送检取样的有关规定与程序。

工程材料_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11 +(α+β),则它由三相组成。(×)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8、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9、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二、选择适宜材料并说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30分) 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机加工(精) 轴颈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 指出:1、主轴应用的材料:45钢 2、正火的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加热到Ac3+50℃保温一段

时间空冷 3、调质目的和大致热处理工艺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达到良好配合淬火+高温回火 4、表面淬火目的提高轴颈表面硬度 5.低温回火目的和轴颈表面和心部组织。去除表面淬火热应力,表面M+A’心部S 回 四、选择填空(20分)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是(d) (a)均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b)均强烈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c)无影响(d)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2、适合制造渗碳零件的钢有(c)。 (a)16Mn、15、20Cr、1Cr13、12Cr2Ni4A (b)45、40Cr、65Mn、T12 (c)15、20Cr、18Cr2Ni4WA、20CrMnTi 3、要制造直径16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应选用(c ) (a)45钢经正火处理(b)60Si2Mn经淬火和中温回火(c)40Cr钢经调质处理4、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b ) (a)马氏体的多少(b)淬火加热时溶入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c)钢中的碳含量6、汽车、拖拉机的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中心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c ) (a)60钢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40Cr淬火后高温回火(c)20CrMnTi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 7、65、65Mn、50CrV等属于哪类钢,其热处理特点是(c ) (a)工具钢,淬火+低温回火(b)轴承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弹簧钢,淬火+中温回火 8、二次硬化属于(d) (a)固溶强化(b)细晶强化(c)位错强化(d)第二相强化 9、1Cr18Ni9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b) (a)获得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b)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提高抗腐蚀性,防止晶间腐蚀(c)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10、推土机铲和坦克履带板受到严重的磨损及强烈冲击,应选择用(b ) (a)20Cr渗碳淬火后低温回火(b)ZGMn13—3经水韧处理(c)W18Cr4V淬火后低温回火 11、位错是一种。(①) ①线缺陷②点缺陷③面缺陷 12、纯铁在850℃时为晶格。(①) ①体心立方②面心立方③密排六方 13、有些金属在固态下会发生晶体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③) ①等温转变②变温转变③同素异构转变 1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时,有如下转变。(②) ①只有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珠光体型转变 ②只有珠光体型和马氏体转变,而没有贝氏体转变 ③只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转变,而没有马氏体转变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机械工程材料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液态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是形核与晶核长大。 2.铁素体(F)是碳溶于α-Fe 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其晶格类型是:体心立方。 3. 检测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用洛氏(HRC)硬度;而检测退火和正火钢件的硬度常用布氏(HRB)硬度。4.GCr15钢是滚动轴承钢,其Cr的质量分数是1.5% 。5.16Mn钢是合金结构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0.16% 。6.QT600-03中的“03”的含义是:最低伸长率为3% 。7. 钢与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是:2.11% 。 8.贝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B上和B下两种,其中B下的综合性能好。9.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中含碳量越高,马氏体晶粒越粗大,残余奥氏体的量越越多。 10.钢加热时A的形成是由A晶核的形成、A晶核向F和Fe3C 两侧长大、残余Fe3C的溶解、A的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的。11.一般表面淬火应选中碳成分钢,调质件应选用中碳成分钢。13.碳钢常用的淬火介质是水,而合金钢是油。 14.T10钢(Ac1≈727℃,Accm≈800℃)退火试样经700 ℃、780 ℃、860 ℃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P+Fe3C ,Fe3C+M+Ar ,M+Ar 。 15.渗碳钢在渗碳后缓慢冷却,由表面向心部的组织分布依次为:P+Fe3CⅡ (网状),P ,P+F 。得分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 错误×,答案填入表格)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2.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3.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4.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专科《土木工程材料》_08050360试卷_20160616004025

[试题分类]:专科《土木工程材料》_08050360 [题型]:单选 [分数]:2 1.评价粗集料强度的指标是()。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压碎值 D.软化系数 答案:C 2.砂的细度模数在()范围时定义为中。 A.3.7~1.6 B.3.7~3.1 C.3.0~2.3 D.3.0~1.6 答案:C 3.相同材料中,()密度值最小。 A.绝对 B.表观 C.毛体积 D.堆积 答案:D 4.粗集料在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主要可以起()的作用。 A.降低造价 B.减少收缩变形 C.降低混凝土温度 D.提高抗蚀性 答案:B 5.在混凝土中,粗骨料主要起()作用。 A.增强 B.填充 C.防止膨胀 D.减小收缩

答案:D 6.高强度硬钢的设计强度取值是()。 A.屈服强度σs B.条件屈服强度σ0.2 C.疲劳强度σ-1 D.极限抗拉强度σb 答案:B 7.水泥确定后,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水泥的强度 B.水灰比 C.砂率 D.单位用水量 答案:B 8.在生产水泥时,掺入()的主要目的调节其凝结时间。 A.粉煤灰 B.硫酸钠 C.硫酸钙 D.火山灰 答案:C 9.能提高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熟料矿物是()。 A.CaO B.3CaO·SiO2 C.3CaO·Al2O3 D.2CaO·SiO2 答案:D 10.石油沥青的()指标反映其抗老化性。 A.针入度 B.延度 C.软化点 D.蒸发后针入度比 答案:D 11.建筑石油沥青的延度性质表示的是()指标。

B.粘滞性 C.大气稳定性 D.温度敏感性 答案:A 12.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最适宜于()混凝土工程。 A.大体积 B.炎热环境下的 C.低温环境下的 D.快硬早强 答案:A 13.过烧石灰的危害在于给硬化后的结构带来()。 A.温度过低 B.粘结力不足 C.膨胀开裂 D.收缩开裂 答案:C 14.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是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无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和()。 A.水化,变形 B.水化,安定性 C.硬化,和易性 D.硬化,耐久性 答案:D 15.石灰消解后陈伏是为了()的危害。 A.提高活性 B.防止膨胀 C.降低收缩 D.增加有效含量 答案:B 16.表征硅酸盐水泥的细度指标是()。 A.0.08mm方孔筛筛余量 B.0.1mm方孔筛筛余量 C.0.045mm方孔筛筛余量

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试题 一、填空题(1×20=20分) 1.常用的材料强度指标有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6页) 2.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一定的过冷度。(28页)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6页)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20页)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得多。(20-21页) 6.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51页) 7.碳在铸铁中可以两种形式存在渗碳体和石墨。(131页) 8.金属晶体通过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来发生塑性变形。(83页) 9.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主要有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这是因为( A )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 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 C. 随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 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 3.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B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堤高,对大试样则降低 4.下列钢铁材料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B ) A.工业纯铁 B.45钢 C.白口铸铁 D.T12A钢 5.钢锭中的疏松可以能过下面哪种方法改善(B ) A.完全退火 B.足够变形量的锻轧 C.扩散退火 D.正火 6.正火T8钢与完全退火T8钢相比( B ) A.前者珠光体更细密,故强度要低些 B. 前者珠光体更细密,故强度要高些 C.前者珠光体更粗大,故强度要低些 D. 前者珠光体更粗大,故强度要高些 7.退火亚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 B ) A.HBS、σb值减小,δ、aK值增加 B. HBS、σb值增加,δ、aK值减小 C. HBS、σb值增加,δ、aK值增加 D. HBS、σb值减小,δ、aK值减小 8.碳含量为Wc=4.3%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D ) A. 可锻性 B. 切削加工性能 C. 可焊性 D. 铸造性能 9.建筑用钢筋宜选用( C ) A. 高碳钢 B.中碳钢 C. 低碳钢 D.工具钢 10.下述退火态钢中强度最高的是( D ) A.T13钢 B.45钢 C.65钢 D.T8钢 三、判断题(1×10=10分) 1、合金渗碳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全部是回火马氏体。(×) 2、热加工与冷加工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加工强化现象产生。(×) 3、铸铁是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 4、二元共晶相图是指合金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一般只改变钢件表面层的组织,而不改变心部组织。(√) 6、一个合金的室温组织为α+β11 +(α+β),则它由三相组成。(×) 7、将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属将发生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变化。(√) 8、金属在塑性变形后产生的纤维组织能使金属具有各向异性。(√) 9、碳钢的塑性和强度都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 10、金属的再结晶转变,也要经历形核与晶核长大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3×6=18分) 1.屈服强度:是指当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6页) 2、断后伸长率:断后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用符号δ表示。(7页) 3、晶胞:从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18页) 4、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28页) 5、固溶体:合金在固态时组元间会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有其他组元的新相,这种新相称为固溶体。(22页) 6、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向液体金属中加入难溶质点(变溶质)结晶时这些质点将在液体中形成大量非自发晶核,使晶粒数目大大增加,从而达到晶粒细化的作用。(30页) 四、问答题(4×8=32分) 1.什么是工程材料?按其组成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答: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材料。按其组成主要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2页) 2、金属的实际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20-22页) 答:在实际金属中存在的缺陷有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晶体缺陷的存在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但是晶体缺陷的存在常常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3、淬火目的是什么?常用淬火方法有哪些?(65-66页) 答:淬火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常用淬火方法有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