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工程和改建、扩建工程。第四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的物资储备和管理的需要。第五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的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建、扩建工程应

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实行资源整合。

第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指标和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第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宜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设置,根据各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进行分类,并按其所需储备物资的建筑面积确定建设规模。

第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规模可分为以下六类:

表1 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一类

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

(万人)

72 54 36 12~20 4~6 ~

建筑面积(m2)22750 17150 11950 5500~8000 3000~4500 1000~1200

注1:一、二、三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参照《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中大、中、小型中央库的标准。

注2:建设规模小于六类下限的,宜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点。

第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第十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及其建筑面积详见附录一。

第十二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场地应包括室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四类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宜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

第三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第十三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应符合储存安全、运输方便的原则,并满足以下要求:

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并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水位;

2. 临近铁路货站、高速公路入口及其他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

3. 市政条件较好,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

4. 地势较为平坦,视野相对开阔,便于紧急情况下直升飞机起降。第十四条下列地区不应选为库址:

1. 设防烈度大于9度的震区;

2. 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地质的地段;

3. 设计防洪标准低于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设防标准的堤,或者堤坝溃决后可能淹没的地区;

4. 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

5. 受交通管制的地段;

6. 居民区;

7. 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8. 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9. 雷暴区;

10.其他不宜选为库址的地区。

第十五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气象等

条件和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到布局合理、流程通畅。

第十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功能要求,应单设仓储区,其他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生产辅助用房宜和库房毗邻。

第十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外通路应能满足四轴大型货车双向通行的要求。

第十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和总平面布置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用地,建筑系数宜为35%。

第四章建筑标准及建筑设备

第十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筑标准应根据救灾物资储存、管理的功能要求合理确定。

第二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宜采用轻型钢结构的单层库房或不超过3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库房,并按9级烈度设防。

第二十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单层库房的净高不应低于6m且不超过9m;多层库房首层净高宜为 4.5m~6.5m,其余各层净高宜为3.6m~4.8m,且应设置货运电梯或货物滑梯等垂直货运设备。

第二十二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单层库房地坪荷载为3t/m2,多层库房首层3t/m2,二、三层不低于2t/m2。

第二十三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室内地坪应做防潮层,库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的高差不应小于0.3m,货车不直接入库的宜设置专

用货台。

第二十四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库房出入口应设置防鼠板,高度宜为0.5m。第二十五条救灾物资储备库货车直接入库的库门净高不低于4.5m,净宽不小于4m。

第二十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配备相应的机械通风设施。

第二十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供电应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电力供应除市电外还应自备发电机,室内外照明应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第二十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并宜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水池,单库面积超过1000m2的应设置防火墙。

第二十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宜采用城市供水系统,如自备水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应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无市政污水管网时,应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有关规范设计排水系统。第三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防洪、防涝排水应根据库址地形及城市防洪、防涝规划确定流向,宜采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道等有组织排水方式。第三十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信息化管理的需要,敷设线路,预留接口。

第五章基本装备

第三十二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基本装备可分为:装卸设备、技防设备、信息化管理设备、通讯设备、物资保管维护设备、交通工具。

第三十三条装卸设备包括叉车、液压搬用车、托盘搬用车、手动推车、托盘、货架、货运电梯、货物滑梯等。

第三十四条技防设备包括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装置等。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等。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

信息化管理设备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等。物资保管维护设备包括清洗设备、消毒设备、缝补设备、维修设备通讯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对讲系统、海事卫星电话。交通工具包括应急调度车、救灾物资转运车。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装备配备详见附录2。附录1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及建筑面积详表m2

类型

项目

一类二类三类

库房生产辅助用房

20000 15000 10000

四类

4210~6817

429

五类

2272~3458 286~429 51 69~103 51~69 34~51 26 21 26~34 26

34~69 69 34~51 51 3050~4508

六类

480~632 143 51 34~51 34 26 21 21 21 26 34 34 34~51 34~51 993~1196

加工用房

清洗消毒用房办公室会议室

800

600

600

69 120~137 69 69

800

600

600

26 26 34 34 103

1150

950

750

103 69 69

22750 17150 11950

5430~8054

行政办公用房

监控室财务室档案室值班室配电室水泵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新疆巴州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若羌县民政局 1.1.3 建设地点:若羌县城西新区纬五路北侧 1.1.4 项目建设期:1年,即2013年—2014年 1.1.5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根据目前若羌县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情况,本次新建1545平方米房屋建筑工程(库区面积800平方米、办公楼和综合加工区面积745平方米)及设备购置,用于管理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339.9万元。 全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2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8年第三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减灾规划(1998-2010)》、《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

案》; 4、《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自治区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实施办法》、《自治区民政厅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自治州自然灾害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应急预案》; 5、《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计年鉴(2012年版)》; 6、《若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2.2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并结合有关规定,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必要性; 2、项目建设条件及地址; 3、确定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4、分析项目设备配置及水、电、气供应等外部配套条件; 5、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 6、项目组织管理及实施进度; 7、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资金安排使用计划。 1.3 研究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若羌县防灾救灾能力,发挥救急解难作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条例》《X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国家、省、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及《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通知》(X政办〔X〕4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易发,救灾工作异常繁重、任务艰巨。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开展了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县、乡镇(区)、村(社区)建成了278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和1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较好地保障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需要。虽然我县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日益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和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要求和期待相比,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储备库(点)布局不甚合理、储备方式单一、品种不够丰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基层储备能力不足等。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大力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灾害,及时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

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各乡镇(区)、县直有关部门要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抓紧抓好。 二、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是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县救灾物资储备库、乡镇(区)、村(社区)避灾点要按照减灾规划要求,遵循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原则,科学编制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规划;要根据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要,合理确定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因地制宜,可以采取新建、共用或租借等方式解决存储场所,充分利用已有库房和设备,避免重复建设;县级应设立救灾物资储备场所,乡镇(区)和村(社区)可结合避灾场所建设,积极开展救灾物资储备,逐步形成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扩大救灾应急储备物资的有效服务辐射范围。 三、进一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 要建成县、乡、村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特别要充分考虑应对大灾的需要,在现有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增加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包括:(一)居住保障类:帐篷、床(含钢架床、木板床、折叠床、气垫床等)、蚊帐、枕头、床单、蜡烛、手电筒、取暖器(电暖器、暖炉等),折叠桌椅、应急照明、

应急仓库的建设选址问题

应急仓库的建设选址问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产业、财富的高度聚集,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显得愈发重要。应急物资的合理储备是应急任务的重要前提,适时调动物力、迅速化解危险,保障受灾人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基础。如何将应急物资储备库进行合理选址以提高整个应急系统工程的运作效率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很难预测的,而且灾害程度也难以预测,应急事件种类繁多,这就导致救援工作对应急物资的需求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急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急资源的及时获取与应急效果直接相关,科学合理的储备库选址能直接决定资源的调配成效,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 关键词:应急仓库选址,科学合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highly gather ofpopulation, industry and wealth, i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deal with theemergencie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Reasonable reserve of relief materials is a keypremise of emergency response. It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e to ensure immediatemobilization of resource, to timely resolve hazard as well as guarantee victims' basiclife.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emergency-management issue that operational efficiencyof the whole emergency systems engineering can b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location of relief materials warehouse. Emergency response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because of 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the degree of disaster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a wide variety of emergency events, which led to the need for emergency supplies of emergency response, uncertainty, urgency and divers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imely access to emergency resourc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ocation of the emergency warehouse can directly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reduce the loss caused by unexpected events. Keywords:Emergency warehouse loc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标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民政部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编制组 二OO九年一月

前言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8〕24号)的要求,由民政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民政部救灾司、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共同编制。 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救灾储备物资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各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与分析,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反复修改补充形成了送审稿,经专家审查会通过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报批搞,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发布。 本建设标准共分五章,包括:总则、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选址与规划布局、建筑标准、建筑及相关设备配置。 在执行本建设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邮政编码:10072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的解释工作由民政部规划财务司负责。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姜力、宋志强、陈越良、庞陈敏、张恺悌、徐秀玲、高玉成、纪占国、李成、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 主编单位:民政部规划财务司、救灾司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刚、王莉莉、董彭滔、欧阳铮、杜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9年1月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救灾物资储备库新建工程和改建、扩建工程。 第四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的物资储备和管理的需要。第五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政府统一安排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 第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满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的要求,统一规划,一次或分期实施。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实行资源整合。 第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指标和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第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宜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设置,根据各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进行分类,并按其所需储备物资的建筑面积确定建设规模。 第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规模可分为以下六类: 表1 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 注1:一、二、三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参照《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中大、中、小型中央库的标准。 注2:建设规模小于六类下限的,宜设置救灾物资储备点。 第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第十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屋建筑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用房及其建筑面积详见附录一。 第十二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场地应包括室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 四类以上救灾物资储备库宜设置直升飞机停机坪。

落实县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及制度

落实县级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及制度 为规范全县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行为,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迅速、有序、高效地处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汤原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指导县政府各直属单位、驻汤中省市直单位、各乡镇结合本级工作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评估现有预案,完善本级预案的修订和辖区内救灾预案体系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全县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提高灾害救助的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完善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各类管理制度,为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维护灾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了库房整体翻新后,对库房和储物空间进行了科学规划,对救灾物资进行重新分类,增加铁货架,增设视频监控。为规范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提高效率和物资管理。仓库储备救灾物资统一存储,实时更新,灵活调用,规范和优化了物资管理、调拨流程,提高了我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总体水平。 对救灾物资管理从“入库、保管、出库”等三方面做了严格规定,完善了救灾物资的接收捐赠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入库审批、检查、储存保管、清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储备库有专人负责。库存物品要分类存放、排列有序、标记明确、账物相符,需要销毁时须报主管部门批准。仓库每月进行一次盘点,每年必须进

行一次全面盘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搞好仓库管理工作做好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库容库貌,防止鼠虫和库存物资腐烂变质,禁止在库房存放有毒有害物资。做好 二、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理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结合各社区工作职责,面向我县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知识,切实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主要宣传内容有:宣传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宣传应急管理常识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方法、措施等。宣传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宣传安全防火的基本知识。 按照统一部署,在防灾减灾日期间采取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主要对地质灾害常识和消防知识及相关灾害自救进行集中宣传。县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张贴防灾减灾宣传画、印发防灾减灾知识传单、现场知识问答及防灾减灾演练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各种灾害能力,增强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全县共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解答疑问群众余人。为完善我县防灾减灾建设打下坚实基层。 三、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体系不断健全 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提升效能为要求,以满足新常态下的救灾物资保障需求为核心,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一、为了提高我太原高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高效、安全、节约、科学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在生产、储备、调运等环节的快速联动机制,保证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调度和供应,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应对高速公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交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所需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应急使用与调拨、管理维护。 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依照“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进行采购和储备;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储备管理;按照“快速反应、措施到位”的原则进行使用、调拨;按照“及时补充、合理调整”的原则进行管理维护。 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及职责: 1、公司成立应急物资储备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由公司分管副总任组长。主要职责: 负责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 决定应急储备物资的采购、补充,并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运所需资金予以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部门的申请,决定与应急物资储备使用、调拨通知。 2、领导组下设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设在养护工程部,主要职责:

拟定相关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体系计划,请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示领导组同意后实施; 健全重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信息库以及必要的日常联系机制; 加强对有关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促进应急救援物资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按照领导组的指令和授权开展与应急物资储备调运相关的工作; 储备物资使用后,及时拟定补充计划和调整意见。 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对职责管理的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管理维护; 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使用储备物资,报请领导组同意后使用、调运应急储备物资,应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五、根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公路、桥梁抢修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应急物资包括公路抢通物资和救援物资两类和应急机械。 1、公路抢通物资主要包括:沥青、碎石、砂石、水泥、钢桥、钢板、木材、编织袋、融雪剂、防滑料等; 2、救援物资主要包括:方便食品、饮水、防护衣物及装备、医药、照明、帐篷、燃料、安全标志、车辆防护器材及常用维修工具、应急救援车辆等。 3、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要收集整理应急储备物资的生产、采购、储备、调运等信息,必要时与有关企业部门签订购销、代储、合作协议,满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需要。

救灾物资储备库制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 一、入库制度 1、各种捐赠及救灾物品在未办理入库手续前不得入库。 2、物品入库时要有入库单,仓库管理人员按单上所列物品名称、品种、数量、规格点收,清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字。 3、无入库单或入库单与实物不符时,不能办理入库手续,要重新核查。 4、贵重物品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后再入库。 5、仓管员在物品入库后要及时入帐、登记。 二、出库制度 l、没有分管领导签字及有关批文,物品一律不得出库。 2、物品出库要填写救灾物资调拨单,根据调拨单与接收单位人员共同清点物品并装运。 3、物品出库后要及时销帐、登记。 4、按时做好物品进出库的统计报表,要求规范、数字真实、准确、完整。 三、物品保管制度 1、所有入库的物品要按货位分类整齐摆放。物品分新品、旧品两区,并按照成衣、棉被(褥、毯)、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食品、其它用品八大类别进行分类包装,并在包装袋(箱)上予以标明。 2、严格岗位责任制,定期点验库存物品,做到帐物相符。 3、仓库内要保持通风、整洁、有序。各种物品码放、搬运入库时应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出库时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不得抛掷;要有防火、灭火、防盗、防潮、防鼠、虫害的设施和具体措施。定期对货物储存情况以及消防灭火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做好详细记录。 4、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管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各种救灾物资和其他物资的收、发、检验工作。当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收发物资必须做到现场监督装卸。 二、物资入库时凭入库单进行核对、验收,及时进行入库登记,物资入库时要做到认真核对,仔细清点,数量正确,质量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入库。 三、物资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库单,准确核对物资名称,数量、收货单位等内容,确保无差错。 四、保持库内干燥整洁,分类合理,货走地净。每天定时巡库,检查库内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夏季要定时通风,每次不少于3小时。 五、库存物资做到零、整分开,分类存放。 六、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任何人严禁在库区吸烟,禁止将火种带入库区。严格操作规程,离人关闭门窗及电源,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七、负责建立库物资统一台账,及时准确做好年、季、月物资统计报表工作,年中、年末全面盘点清仓,保证账、卡、物相符。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救灾物资自查报告【精选】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调配大量的救灾物资,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救灾物资自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1.制定计划 严格按照北京市民政局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制定了本区2016年救灾物资储备计划。并申请了2016年采购计划和经费,区财政局审核后,经费落实到位。采买物资有财务和纪检部门监督使用,捐赠中心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救灾物资。各科室负责人为责任人,负责落实。 2、措施执行 严格按相关规定,实施救灾项目政府采购;财务科资金保障、纪检科严把合同,救灾科和捐赠中心严把质量,确保救灾物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每年项目资金60万元,都能及时到位。 3、物资储备 救灾物资储备37类22474件,八大类物资储备达到了保障3000人的规模。 目前苏家坨、温泉、东升镇三个物资储备分库已投入使用,可以保障100人规模。 (二)救灾物资储备政策创制 1、参照《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民发〔2014〕221号)和《北京市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京民救发〔2016〕60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海淀区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办法》(海民发[2016]51号),已于2016年8月10日下发个街道办事处及镇政府执行。 2、编写和修订救灾物资储备库业务指南,并装订成册。完成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并装订成册,各项规章制度在库房一层大厅显著位置张贴(见附件)。 在此基础上,一是严格值班制度。目前,储备库聘用监控人员5名,保安员4名,电工1名,库管员1名,保洁员1名,捐赠中心抽调2名同志负责库房的日常管理,其中监控和保安人员分别24小时值守,捐赠中心所有人员每天轮流带班。二是严格库区巡检制度,每天早晚定时由带班员会同保安员或监控人员一起对库区重点位置进行巡视,并做好巡检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设法解决。 (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1. 为加强海淀区区级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切实提高我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助保障能力,建立高效、快捷的救灾物资运行机制。2010年初,经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租用东升乡小营村委会一栋商业楼,并投入800多万元进行装修改造,作为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南通市化工有限公司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仓库设立和责任单位 (一)应急物资仓库的建立 1、应急仓库1个; 2、五金仓库1个。 (二)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1、应急仓库,由安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2、五金仓库,由仓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 (一)应急物资的采购 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前10天,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有关单位和人员审查批准后,统一报公司采购部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妥善保存。财务科要建立应急资金管理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

所配置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备责任单位的主管是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 (三)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负责单位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 (四)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半年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五)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由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或安全部统一调配使用,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 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与程序如下: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 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抢险救灾时。 (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 (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 2、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安全生产调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流程

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流程 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是指省民政厅下拔、市(州)民政局购置、储备和管理,专项用于紧急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和安排灾民生活的各类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棉衣、棉被、照明和取暖设备等救灾应急物资。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实行定点储存、专项管理、无偿使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向灾民收取任何费用。 一、储存管理 救灾储备物资实行封闭式管理,专库存储,专人负责,保障救灾储备物资入库、保管、出库等凭证手续完整。根据市(州)民政局的要求,对新购置调入入库物资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并在验收工作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将验收入库的情况报市(州)民政局。储存的每批物资要有标签,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编号、数量、质量、生产日期、入库时间等。 二、物资调拨 灾害发生后,受灾县(市、区)应先动用本级救灾储备物资,在本级储备物资全部使用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可申请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

申请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应由县(市)民政局向市(州)民政局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的内容包括: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种类,转移安置人口数量、无家可归人口数量,需用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本县(市)救灾储备物资总量,已动用本县(市)救灾储备物资数量;申请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数量等。 根据受灾县(市)的书面申请,结合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的安排情况,市(州)民政局统筹确定调拨方案,向使用救灾物资的受灾县(市)民政局发出调拨通知。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告,经分管救灾的局领导批准,可在受灾县(市)申请的同时,使用市(州)级救灾储备物资。 市(州)救灾物资储备库根据市(州)民政局要求调拨的物资种类、数量、批号、调运地点及时办理出库手续,并将办理情况及出库、运输等凭证复印件在组织发货后2个工作日内报市(州)民政局。 三、使用和回收 救灾物资必须严格遵循专物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明确救灾物资标识,让受灾群众都能了解救灾物资的来源和数量以及分配的实际情况。救灾物资的使用范围只限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重点是重灾区和重灾户;救灾物资的使用、发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40406

阳新县鑫华矿业有限公司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为充分利用应急物资资源,规范救援应急物资管理和使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调配,为突发事件和事故抢险提供物资储备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物资仓库设立和责任单位 (一)应急物资仓库的建立 1、应急仓库1个; 2、五金仓库1个。 (二)应急物资仓库责任单位 1、应急仓库,由安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2、五金仓库,由仓储部负责管理、维护、保养;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 (一)应急物资的采购 公司应急物资的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前10天,提出购买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公司有关单位和人员审查批准后,统一报公司采购部采购,由应急物资管理部门负责领取后,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妥善保存。财务科要建立应急资金管理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补充和更新。 (二)应急物资的配备 公司应急物资储备根据公司受灾害威胁情况,实际能力合理配置,

所配置物资符合法律、法规和上级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各应急物资储备责任单位的主管是物资储备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灾变时应急抢险救灾时的需求。 (三)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负责单位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挂牌管理,建立台帐,动态更新。 (四)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应急物资至少每半年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五)应急物资的调拨和使用 应急物资应由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或安全部统一调配使用,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得挪用。 应急物资调拨和使用权限与程序如下: 1、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权限: 当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可以对应急物资进行调配和使用: (1)公司发生突发事故或灾害,需要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进行抢险救灾时。 (2)接到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需要调拨应急物资抢险救灾时。 (3)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认为需要调配和使用应急救援物资时。 2、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使用程序: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下达调拨和使用应急物资命令→安全生产调度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办法

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法 一、为了提高我太原高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高效、安全、节约、科学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在生产、储备、调运等环节的快速联动机制,保证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调度和供应,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应对高速公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交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所需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应急使用与调拨、管理维护。 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依照“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进行采购和储备;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储备管理;按照“快速反应、措施到位”的原则进行使用、调拨;按照“及时补充、合理调整”的原则进行管理维护。 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及职责: 1、公司成立应急物资储备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由公司分管副总任组长。主要职责: 负责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 决定应急储备物资的采购、补充,并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运所需资金予以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部门的申请,决定与应急物资储备使用、调拨通知。 2、领导组下设应急物资储备办公室,设在养护工程部,主

要职责: 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拟定相关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体系计划,请示领导组同意后实施; 健全重要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信息库以及必要的日常联系机制; 加强对有关部门应急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促进应急救援物资规范管理,有效使用; 按照领导组的指令和授权开展与应急物资储备调运相关的工作; 储备物资使用后,及时拟定补充计划和调整意见。 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对职责管理的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管理维护; 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使用储备物资,报请领导组同意后使用、调运应急储备物资,应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五、根据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实际情况,重点做好公路、桥梁抢修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应急物资包括公路抢通物资和救援物资两类和应急机械。 1、公路抢通物资主要包括:沥青、碎石、砂石、水泥、钢桥、钢板、木材、编织袋、融雪剂、防滑料等; 2、救援物资主要包括:方便食品、饮水、防护衣物及装备、医药、照明、帐篷、燃料、安全标志、车辆防护器材及常见维修工具、应急救援车辆等。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管理水平,加强救灾物资的使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储备物资管理 第一条、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储备物资应设立专帐,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第二条、救灾储备库的物资要科学存放。按品种分类存放,物资存储放在不同的货架上,按消防规定合理摆垛,摆垛要整齐稳固,分垛挂签。安全通风,方便出入。 第三条、储备库要配备消防器材,以防火灾发生,同时要配备温度计、湿度计,随时掌握库内温、湿度。高温、高湿季节必须采取降温、降湿措施,保证库内温度符合物资储备要求。 第二章出入库管理 第四条、储备库对入库物资应认真清点,分类逐项逐批验收,建立储备库物资入库台账,建立储备物资的标签,标明品名、数量、入库时间等信息,发现破损、丢失、短缺情况及时上报。 第五条、储备库物资出库需经局下达命令后,方可执行,出库的物资应按局批准规定的品种、数量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动,并做好出库物资的登记。

第六条、储备库物资出库要标明物资发放地点、用途,原则上主要用于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困难和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对于救灾帐篷和救灾库的物资、可重新利用物资,要及时回收,并做好登记。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七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民政局分管局长和救灾股长,仓库管理员为具体责任人。 第八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九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按消防要求,管理火种、火源、电源,不准将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区。 第十条、救灾物资储备库实行封闭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库区。 2013年4月18日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和优化

目录 题目 (2) 摘要 (3) 选址 (3) 仓库设施和相关设备 (4) 建筑标准 (5)

物流作为应对灾害的必要活动与环节,也成为物流学者探讨的对象。应急物流则是在非常规的状态下,以最佳的效益使必需物资实现快速地流动与转移。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和优化,主要以数量最少、储备量最低和覆盖范围最大为目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情况是变化的、仓储是固定,考虑不同地区的人口比例、情况条件、标志)。 作业:围绕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相关内容完成一篇论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应急管理中,向事发地点及时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是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应对物资及时快速的到达是有效应对的重要保障,没有资源的投入,应急活动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物资及时快速到达必将受到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设置的影响。我们小组针对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仓库的选址、相关设备、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做出了以下建议。 选址 全国范围内储备仓库,要分布均匀,合理分布东、西部的储备库代储点。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代储点少,且分布不均衡,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主要承担特大灾害物资救援,目前全国共有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州、武汉、长沙、成都、南宁、西安等10个中央物资储备库,由当地省级民政部门实行代储管理,目前的l0个主要代储点,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只有西安和成都两个代储点。 对每个储备仓库而言,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性质、任务,主要从以下三点考虑: 1.安全性,要重点分析库址的地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市政条件以及与火源和易燃易爆的厂房、库房的安全距离。 2.交通运输,内外道路通畅便捷性,为确保救灾物资运输的时效性,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 报告 关于开展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的自查报告 市政府应急办: 为切实做好我乡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落实责任,认真抓好了应急救灾前期准备工作。根据x府办函〔20xx〕15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自查如下: 一、成立机构,制定预案,明确分工。 结合本乡实际,成立了《xxx乡防汛抗旱指挥部》(x 府发〔20xx〕17号)、《xxx乡地质灾害防御指挥部》、《森林防火领导小组》、《道路交通安全巡查小组》等各类应急救灾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领导。制定并下发了《xxx乡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x府发〔20xx〕16号)、《xxx乡二0一0年防汛预案》(x府发〔20xx〕21号)、《xxx乡20xx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x府发〔20xx〕19号)、《20xx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预案》(x府发〔20xx〕20号),确保了应急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切实掌握了解各种隐患,乡政府落实专人对全乡进行了维期一周的实地查堪,并形成了《xxx乡地质灾害重点监控地域情况一

览表及应急分队人员名单》、《xxx乡20xx年防洪重点 易发区及防汛责任人一览表》,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明确了分工。 二、物资储备情况 防汛抗旱:全乡物资储备了编织袋2000条、麻袋2000条、草袋3000条、铅丝0.5吨、汽(柴)油5吨、水泥30吨、救生衣200件、汽车10辆、防洪石500方、雨具200个、工具200件、照明灯50个、发电机2台、水泵3台、水管500米、桩木100头。 地质灾害:由xxx乡政府提供专项应急资金 2 万元,乡场镇街道储备汽车3辆,乡人武部准备专用服装(作训服)20套,安委办储放手电 30支、微型喇叭 2个,xxx 乡商会储备编织袋 200条,水泥50吨。 道路交通:在乡道出口隔滩溪村建立临时安全检查 点1个,对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检查,配备安全保卫车1辆,道路巡查摩托车3辆。 食品药品:储备矿泉水45件,消毒药品22件,肾上腺素10盒,荷香正气液200盒,手术床1台,担架2台, B超机1台,洗胃机1台,心电图机1台。 森林防火:储备防护服5套,手台激动消防泵1台,灭火器10个。 疫情防疫:储备猪瘟疫苗100头份、猪口蹄疫苗

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建议书

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项目概述 (1) 1.2项目建设地域概况 (2) 1.3项目建议书的研究范围 (2) 1.4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3)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必要性: (5) 第三章需求分析 (10) 3.1需求现状 (10) 3.2需求预测 (10)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12) 4.1自然条件 (12) 4.2社会经济条件 (13)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6) 5.1建设规模 (16) 5.2建设内容 (16) 5.3房屋建筑 (17)

第六章建筑方案 (19) 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19) 6.2项目总体方案 (20) 6.3公用工程 (21)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 (25) 7.1节能 (25) 7.2节水 (26)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8.1环境现状 (28) 8.2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28) 8.3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30) 8.4项目施工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分析 (31)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2) 9.1劳动安全及卫生 (32) 9.2消防设施 (33) 第十章组织管理 (35) 10.1组织机构 (35) 10.2工程管理 (36) 10.3资金管理 (37) 10.4运行管理 (37)

10.5人力资源配置 (38) 10.6招标方案 (38)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1) 11.1建设工期 (41) 11.2进度安排 (41)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 12.1投资估算 (42) 12.2资金筹措 (43) 第十三章效益评价 (44)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 (45) 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45) 14.2保障措施 (45)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49) 15.1结论 (49) 15.2建议 (49) 附件一;某市国土资源局《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 附件二;某市人民政府承诺函 附件三;某市市环境保护局《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用地

救灾物资储备库制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制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制度 一、入库制度 1、各种捐赠及救灾物品在未办理入库手续前不得入库。 2、物品入库时要有入库单,仓库管理人员按单上所列物品名称、品种、数量、规格点收,清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字。 3、无入库单或入库单与实物不符时,不能办理入库手续,要重新核查。 4、贵重物品要及时会同有关部门验收鉴定后再入库。 5、仓管员在物品入库后要及时入帐、登记。 二、出库制度 l、没有分管领导签字及有关批文,物品一律不得出库。 2、物品出库要填写救灾物资调拨单,根据调拨单与接收单位人员共同清点物品并装运。 3、物品出库后要及时销帐、登记。 4、按时做好物品进出库的统计报表,要求规范、数字真实、准确、完整。 三、物品保管制度 1、所有入库的物品要按货位分类整齐摆放。物品分新品、旧品两区,并按照成衣、棉被(褥、毯)、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食品、其它用品八大类别进行分类包装,并在包装袋(箱)上予以标明。 2、严格岗位责任制,定期点验库存物品,做到帐物相符。 3、仓库内要保持通风、整洁、有序。各种物品码放、搬运入库时应先内后外、先下后上;出库时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不得抛掷;要有防火、灭火、防盗、防潮、防

鼠、虫害的设施和具体措施。定期对货物储存情况以及消防灭火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做好详细记录。 4、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

救灾物资储备库库管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各种救灾物资和其他物资的收、发、检验工作。当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收发物资必须做到现场监督装卸。 二、物资入库时凭入库单进行核对、验收,及时进行入库登记,物资入库时要做到认真核对,仔细清点,数量正确,质量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入库。 三、物资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库单,准确核对物资名称,数量、收货单位等内容,确保无差错。 四、保持库内干燥整洁,分类合理,货走地净。每天定时巡库,检查库内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夏季要定时通风,每次不少于3小时。 五、库存物资做到零、整分开,分类存放。 六、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任何人严禁在库区吸烟,禁止将火种带入库区。严格操作规程,离人关闭门窗及电源,不允许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七、负责建立库物资统一台账,及时准确做好年、季、月物资统计报表工作,年中、年末全面盘点清仓,保证账、卡、物相符。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救灾物资储备库仓库消防制度 一、实行防火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二、要经常组织消防训练和演习,使全体职工知晓消防器材性能、使用方法,并正确操作。 三、消防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四、进入库区隔离带即为禁火区,严禁将易燃、易爆、危险品及火种带入库区。 五、每年进行十二次消防安全检查,检查由民政局相关领导、储备库相关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的内容包括: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有无违章情况等。检查要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六、做好消防巡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巡查的内容包括: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消防重点部位在岗情况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