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一、 概念题

1. 原油的相对密度定义为原油的密度(o ρ)与某一温度和压力下水的密度(w ρ)之比。

2. 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冷却由流动态到失去流动性的临界温度点。

3. 天然气的偏差因子Z :给定压力和温度下,一定量真实气体所占的体积与相同温度、压力下等量

理想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之比。

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V V Z =

4.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B g 定义为:一定量的天然气在油气层条件(某一P 、T )下的体积V 与其在地

面标准状态下(20℃,0.1MPa )所占体积V sc 之比。

sc g V V B =

5. 泡点压力是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

6. 露点压力则是温度一定时、压力升高过程中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7. 临界点是汽、液两相能够共存的最高温度点和最高压力点。

8. 闪蒸分离又称接触分离或一次脱气。即在油气分离过程中分离出的气体与油始终保持接触,体系

的组成不变。

9. 多级脱气,即在脱气过程中将每一级脱出的气体排走后,液相再进入下一级,亦即脱气是在系统

组成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10. 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R s 是指单位体积地面原油在地层压力、温度下所溶有的天然气在标准状态下

的体积。

os

g si V V R /=

11. 原油体积系数B o 是原油在地下的体积(即地层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f o os

V B V =

12. 地层油气两相体积系数是指: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地层中原油和析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

地面脱气后原油体积之比,用符号B t 表示。

B t g s si o B R R B )(-+=

13. 比面是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

V A S =

14. 孔隙度(φ)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V p 与岩石总体积V b 的比值。

%

100?=

b

p V V φ

15. 岩石的压缩系数是指,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视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e p

b p b f P V V P V V C ??-

=??=

11

16. 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是指地层压力每产生单位压降时,单位岩石视体积中孔隙及液体的总体积

变化量。

17. 原始含水饱和度也称束缚水饱和度(S wi )是油藏投入开发前储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V wi

和岩石孔隙体积V p 的比值。

18. 原始含油饱和度是指地层中原始状态下含油体积V oi 与岩石孔隙体积V p 之比。

19. 残余油,经过某一采油方法或驱替作用后,仍然不能采出而残留于油层孔隙中的原油称为残余油。 20. 剩余油主要指一个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不能采出的地下原油。一般包括驱油剂波及

不到的死油区内的原油及驱油剂(注水)波及到了但仍驱不出来的残余油两部分。

21. 气体滑脱效应,气测渗透率时,由于气-固间的分子作用力远比液固间的分子作用力小,在管壁

处的气体分子仍有部分处于运动状态;另一方面,相邻层的气体分子由于动量交换,可连同管壁处的气体分子一起沿管壁方向作定向流动,管壁处流速不为零,形成了所谓的“气体滑动效应”。 22. 克氏渗透率,如果平均压力增大,气体滑动效应逐渐消失,则渗透率减小;如果压力增至无穷大,

气体的流动性质已接近于液体的流动性质,气-固之间的作用力增大,管壁上的气膜逐渐趋于稳定,这时渗透率趋于一个常数K ∞,它接近液测渗透率值,故又称为等效液体渗透率或克氏渗透率。 23. 速敏现象是指地层微粒在高速流体的作用下在孔隙中的运移并在并在吼道处堆集,形成“桥堵”,

造成孔隙堵塞和地层渗透率降低的现象。

24. 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的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渗透率

下降的现象。

25. 酸敏现象是指酸化液进入地层后与地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产生凝胶、沉淀或释放出微粒,

使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6. 润湿现象是指当不相混的两相流体(如油、水)与岩石固相接触时,其中的一相流体沿着岩石表

面铺开,使体系的表面自由能降低。

27. 润湿滞后就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运动时,三相周界沿固体表面移动迟缓而使润湿接触角改变的

一种现象。

28. 驱替过程:非润湿相驱出湿相的过程称之为驱替过程。 29. 吸吮过程:湿相驱出非湿相的过程则称之为“吸吮过程”

30. 毛管力是毛细管中产生的液面上升或下降的曲面附加压力,其值等于毛管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与

湿相的压力差。

31. 贾敏效应是当液珠(或气泡)流动到孔道窄口时(由于其直径大于孔道直径)遇阻变形,前后端

弯液面曲率不相等,这时产生第三种毛管效应附加阻力P III :)'

1

''1(

2R R P III

-=σ。第三种毛管效应附加阻力P III 通常被称为“液阻效应”、“气阻效应”,或称贾敏效应。

32. 阈压:是指非湿相开始进入岩样时的最小压力,对应岩样最大孔隙时的毛管压力。 33. 饱和中值压力:指在驱替毛管压力曲线上饱和度为50%时相应的毛管压力曲线。 34. 最小湿相饱和度:表示当驱替压力达到最高时,未被非湿相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35.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时,岩石对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大小,称为该相流体的相渗

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36.绝对渗透率是岩心中100%被一种流体所饱和时测定的渗透率。

37.相对渗透率是多相流体共存时,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一个基准渗透率的比值

38.流度: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其粘度的比值。

39.原油采收率:采出原油量与地下原始储量的比值,它是采出地下原油原始储量的百分数。

40.波及系数:表示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驱扫波及程度。

41.驱油效率:在微观上表征原油被注入工作剂清洗的程度。

二、简答题

1.油气藏按流体的组成和相态特征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近似划分为以下几类油气藏类型:(1)气藏;(2)凝析气藏;(3)挥发性油藏;(4)油藏;(5)重质油藏。

2.地层水按苏林分类可分为哪几种,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按照地层水中的化学成分,即主要离子的毫克当量浓度比。可把地层水分成四个水型。

(1)硫酸钠(Na

2SO

4

)水型:代表大陆冲刷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水。

(2)重碳酸钠(NaHCO

3

)水型:代表陆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水。

(3)氯化镁(MgCl

2

)水型:代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水。

(4)氯化钙(CaCl

2

)水型:代表深层封闭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水。

3.石油工业中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有什么工程意义?

答:石油工业中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有三个方面的工程意义:(1)水合物作为一种资源,可能储存在一定条件的地层中,(2)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井筒或气嘴后出现的水合物,对天然气流动有重要影响,(3)在地面上,气态的天然气可转化为水合物状态,从而实现高效的储运。

4.简述地层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规律?对油藏开发有什么启示?(需画图解释)

答:(图见书86页4-7)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压力的增加引起地层油的弹性压缩,油的密度增大,液层间摩擦阻力也增大,原油的粘度相应增大;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降低,原油中的溶解气不断分离出来,原油粘度急剧增加。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应保证油层压力稍高于饱和压力开采。

5.简述地层原油的溶解汽油比随压力变化规律?(需画图解释)

答:(图见书86页4-7)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着压力的增加溶解气油比不变均为原始溶解气油比R si。当地层压力降至低于饱和压力后,随着压力降低一部分气体已从地层原油中逸出,溶解于原油中的气量减少,故溶解气油比R s减少。

6.简述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随压力变化规律?(需画图解释)

答:上图为原油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从中可以看出:(1)当P<P b时,随地层压力的降低,

溶解气量减小,地层油体积V f收缩,故B o随压力降低而减小。(2)当P>P b时,体积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地层油受压缩,地层油体积V f缩小,故B o也减小。(3)当P=P b时,溶解气油比R s最大,体积系数B o也最大。

7.简述地层原油的密度随压力变化规律?(需画图解释)

答:(图见书86页4-7)地层原油的密度随压力的变化关系比较复杂,以饱和压力为界,当压力小于饱和压力时,由于随压力增加,溶解的天然气量增加,因而原油密度减小;当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天然气已全部溶解,随压力增加原油受压缩,因而原油密度增大。

8.简述砂岩储层主要胶结物类型及其特点?

答:(1)泥质(粘土)胶结物,遇水易发生膨胀,造成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降低。(2)硫酸盐胶结物,其显著特点是高温脱水性。(3)灰质胶结物,特点之一就是能与酸反应,从而提高储层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率。

9.简述砂岩储层主要胶结类型及它们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

答:胶结方式可分为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及接触式胶结。(1)基底式胶结,胶结物含量高,胶结强度高,颗粒孤立地分布于胶结物之中,彼此不相接触或很少有颗粒接触。其储集油、气的物性很差。(2)孔隙式胶结,胶结物含量不多,仅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支架状接触。胶结强度次于基底胶结,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高于基底式胶结,低于接触式胶结。(3)接触式胶结物含量很少,颗粒呈点状或线状接触,此种胶结类型的岩石孔隙性、渗透性均好。

10.简述达西定律适用条件?

答:达西定律有一定适用条件:(1)岩石中全部孔隙为单相液体所饱和,液体不可压缩,岩心中流动是稳态单相流。(2)通过岩心的渗流为一维直线渗流。(3)液体性质稳定,不与岩石发生物理、化学作用。(4)渗流速度在一定范围,不能过大也不能够小。

11.简述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意义?

答:在勘探、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钻井、固井、完井、射孔、增产措施、修井及注水作业中,储层都会与外来流体以及它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而如果这些流体与储层不匹配则导致储层渗流能力的下降,损害储层的生产能力,这就是储层伤害。为了保护油气储层,充分发挥其潜力,有必要对储层的各种敏感性进行系统评价。

12.什么是启动压力梯度?

答:对于低渗透性致密岩石,在低速渗流时,由于流体与岩石之间存在吸附作用,或在粘土矿物表面形成水化膜,当压力梯度很低时,流体不流动,因而存在一个启动压力梯度,当外加压力梯度大

于启动压力梯度以后,流体才能开始流动。 13. 什么是末端效应,克服末端效应的方法是什么?

答:末端效应实质是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在出口端出现的一种毛管效应,其特点是:(1)距岩石出口末端端面一定距离内湿相饱和度增大;(2)出口见水出现短暂的滞后。可以通过增大实验压差和采用三段岩心来减小末端效应。

三、 实验题 1、

绘制气测渗透率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并写出测量原理和方法

实验流程图:

测量原理:达西定律和玻义尔-马略特定律 计算公式:

)

(22221P P A L P Q K o o g -=

μ 式中:K g ——气测渗透率,μm 2;Q o ——流量,cm 3/s

P o ——大气压力,atm ; A ——岩心端面积,cm 2 μ——气体的粘度,mPa .s ; L ——岩心长度,cm

P 1、P 2——分别为入口和出口断面上的绝对压力,atmMPa

测量方法: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岩心的长度和直径,测量3次取平均值。

2、将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中,加一定围压,始终保持围压高于流压1.5至2.0MPa 。

3、气源由高压氮气瓶供给,经减压阀和恒压器后,上游压力保持稳定,气体通过岩心,岩心两端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待气体流动稳定后,测量岩心两端压差P1、P2及出口流量

Q0.

4、查出所用气体的粘度值,根据上式,带入各值计算得气体渗透率。

2、 绘制气测孔隙度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并写出测量原理和方法

实验流程图:

实验原理:波义尔(Boyle) 定律)(k k k V V P P V +=

计算公式:P

P P V V k k )

(P -=

测量方法: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岩心的长度L 和直径D ,测量3次取平均值。根

,计算出岩心的视体积。

2、将岩心置于岩心室(岩心夹持器),由橡胶套包裹岩心并加围压,不留空隙。

3、测定时关闭阀门1,岩样抽真空;另将气体充入标准气室,关闭阀门2,压力平衡后记录压力P k 。

4、关闭阀门3,打开阀门1使气体等温膨胀进入岩心孔隙体积,平衡后的体系最终压力为P 。

5、根据上式计算出孔隙体积Vp ,可得岩心的气测孔隙度为%100V ?=Vb

p

φ

四、 计算题

1、油藏含油面积A=10km 2,厚度h=10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wi=0.15,原油体积系数Bo=1.2,

试计算该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 3?

解:V=A*h*φ*(1-Swi)/Bo=(10×10000)*10**0.21*(1-0.15)

=148750

2、某气藏地层压力为25MPa ,地层温度100℃,天然气的偏差因子为0.8,该气藏的地下含气体积为

2×108m 3,求该气藏的储量(地面标准体P=0.1MPa,T=20 O C) 为多少m 3? 解:2732731000.1*0.8*29329325

SC R g SC p Z V t B V p ++=

===0.004074 8

2100.004074

R SR g V V B ?==

=4.9×1010m 3 4、已知某气藏地层温度为68O C ,气藏压力为18.0MPa.天然气在地下占有的体积为215m 3,若这些气体全部产出,在标准状况下(P=0.1MPa,T=20 O C )的体积为35800m 3,试计算: (1) 原始气藏条件下的天然气地层体积系数Bg. (2) 原始气藏条件下的气体偏差系数Z. 解:(1)215

0.00635800

R g SC V B V =

== (2)273293SC R g SC p Z

V t B V p

+=

= 即:273680.1*0.00629318

Z

+=

解得Z=0.93

5、实验测得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如下图:

(1)确定束缚水饱和度S wc 、残余油饱和度S or 和最终驱油效率η。

(2)如果水的粘度为μw=1mPa.s ,油的粘度为μo=2mPa.s ,计算含水饱和度为30%(对应的Krw=0.1,Kro=0.42)时水的分流量fw ? 解:(1)S wc =15%,S or =1-75%=25%,

1115%25%1115%

wc or wc S S S η----==--=70.59%

(2)/11//11w w w

w w o w w o o

o w ro w w o rw o Q K f Q Q K K K K K K μμμμμμμ=

==

=++????????++ ??? ???????????

10.4211*

0.12

=

+=32.26%

6、根据图示压汞毛管力曲线

(1)确定最小湿相饱和度、退出效率、阈压?

(2)若水银的表面张力为σHG =480mN/m ,接触角为θ=140°,求岩石的最大喉道半径rmax ? 解:(1)最小湿相饱和度S min =10%, 退出效率为max max

110%30%

100%110%

Hg R

w Hg S S E S ---=?=

-=66.67%

阈压为:1MPa

(2)岩石的最大喉道半径对应的P Hg =1MPa 。

2cos Hg Hg p r

δθ

=

2cos 2*480*cos1401

o Hg Hg

r p δθ

=

=

=0.735μm

7、某油藏,地层条件下岩石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及油驱水测得的毛管力曲线如下图所示。由试油资料知100%产水面的上限海拔高度为-3000m ,油藏条件下,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848和1.008g/cm 3,油、水的粘度分别为20和0.75mPa.s.求:

注: Sor=20%,且此时Pcr=0.035MPa

Swi=15%, 且此时Pcr=0.16MPa

Sw=35%时:Pcr=0.08MPa, Krw=0.07, Kro=0.32

(1) 确定油藏的最大水驱采收率? (2) 判断岩石的润湿性并说明原因?

(3) 油水过渡带的高度(100%产水面到100%产油面的高度)? (4) 油藏中含水饱和度S W =35%的面的海拔高度? (5) 油藏中含水饱和度S W =35%的面上的地下含水率? 解:(1)油藏最大水驱采收率为:

1115%20%1115%

wc or wc S S S η----==--=76.47%

(2)岩石水湿;原因:等渗点饱和度大于50%。

(3)100%产水面对应的含水饱和度为80%,100%产油面对应的含水饱和度为15%;设h1、h2分别饱和度为80%和15%时对应的距离自由水面的高度。

0.848g/cm 3=848kg/m 31.008g/cm 3=1008kg/m 3 0.035MPa=0.035×106 Pa 0.16MPa=0.16×106 Pa

11()c w o P gh ρρ=-22()c w o P gh ρρ=-

即:0.035*106=(1008-848)*9.8h 1 0.16*106=(1008-848)*9.8h 2 解得:h1=22.3241 h2=102.0408 油水过渡带厚度为:

h2-h1=79.7194m

(4)设h3为饱和度35%对应的距离自由水面的高度

33()c w o P gh ρρ=-即:0.08*106=(1008-848)*9.8h3

解得:h3=51.0204 所以其海拔高度为:

-3000+(h3-h1)=-3000+(51.0204-22.3214)=-2971.3

(3) 含水饱和度Sw=35%时,Kro=0.36,Krw=0.05

/11//11w w w

w w o w w o o

o w ro w w o rw o Q K f Q Q K K K K K K μμμμμμμ=

==

=++????????++ ??? ???????????

=

10.320.7510.0720

+

=0.8537

五、 综合题

1、假设流体在均质地层中的流动为线性流,由于沉积韵律不同造成地层渗透率上下不同,若地层可简化为如下图的模型,其中上部地层渗透率为K 1,厚度为h 1,下部地层渗透率为K 2,厚度为h 2,求地层的平均渗透率?

解:各层之间相当于并联关系,各层压力差相等,总流量等于各层流量之和。

1212P P P P P ?=?=?=-

12Q Q Q =+ (1)

根据达西公式分别写出各层通过的流量为:

L P P Wh K Q μ)(21111-=

;L

P P Wh K Q μ)

(21222-= (2)

设K 为总等效渗透率,则总流量为L

P P KWh Q μ)

(21-=

(3)

把(2)、(3)式代入(1)式中,并考虑到地层总厚度h 等于各层厚度之和, 即:12h h h =+

得:1122Kh K h K h =+

移项得:1122

12

K h K h K h h +=

+

2、假设流体在均质地层中的流动为线性流,地层的的延伸长度为L ,渗透率为K 2,某种作业对地层的污染深度为L 1,污染带的渗透率为K 1,求作业后地层的渗透率?

解:各层之间相当于串联,通过各层的流量相等,总压差ΔP 为各层压差之和。

12P P P ?=?+?12Q Q Q ==

地层总的延伸长度L 为各层长度之和为:12L L L =+ 根据达西定律总压差和各层压差如下:KWh L Q P μ=

?;11111Wh K L Q P μ=?;2

2222Wh K L

Q P μ=?。 因为总压差为各层压差之和,即:12P P P ?=?+?,故:1122

1122

Q L Q L Q L KWh K Wh K Wh μμμ=+ 将12Q Q Q ==,12L L L =+代入上式,得:12

12

12

L L K L L K K +=

+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油藏油水界面是否是水平面?为什么?

答:实际油藏中油水界面不为水平面,而是一个油水同流的过渡带。 根据毛管力公式:2cos c P r

δθ=

c P gh ρ=?

在实际油藏中,毛管半径不同,毛管力大小不一,因此毛管中的液面参差不齐,油水界面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厚度的油水过渡带。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层原油的采收率为什么不能达到100%?提高采收率的途径?

答:地层的非均质性、原油的高粘、油藏润湿性、驱油能量等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内因;人为的工作状况如井网的合理布置、注水方式、油井的工作制度、釆油工艺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等是影响采收率高低的外界因素。

提高采收率途径和方法: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例如:增加注入水粘滞力、降低界面张力、

井网调整、化学驱油和热力采油等。

5、实际油藏中水驱油是否为活塞式驱油?为什么?

答:实际油藏中水驱油不为活塞式驱油。水驱油油层形成三个不同的流动区:

纯水流动区(水区)、油水混合流动区(两相区)和纯油流动区(油区)。

非活塞式驱油的实质是由于岩石多孔介质极其复杂,导致了各孔道中的流动速度不同。具体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地层孔隙结构非常复杂:孔道有大有小,表面润湿性、表面粗糙度和迂曲度等参数均不同,油和水在这种严重的非均质地层中流动时,各孔道中所产生的阻力相差甚大。因而各孔道中的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2)毛管力的存在:对亲水孔道来说,毛管力是驱油动力。相反,在亲油孔道中的毛管力却成为附加阻力。无论毛管力是动力还是阻力,由于孔道大小不同,毛管力大小不同,油水在其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动力和遇到的阻力必然也不同。在外界驱动压差保持一定的情况下,由于附加阻力的存在,孔道内部压力分布有差异,导致各孔道内的流动速度不同。

(3)油水粘度差引起的粘滞力不同,将加剧各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

(4)毛细管中油水两相流引起的各种阻力。

各孔道中的流动速度不同,各孔道油水分界面前进速度不同,导致油水界面必然参差不齐,宏观上出现一个既有油又有水的油水混合流动区。

6、画出典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简单描述一下其特征。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两条曲线、三个区域、四个特征点。

两条曲线是指:湿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非湿相相对渗透率

曲线。

三个区域是指:A区单相油流区、B区油水同流区、C区纯

水流动区。

四个特征点是指:束缚水饱和度S wc点、残余油饱和度点

S or点、残余油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K rw点、两条曲线的交

点(等渗点)。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第一节油气藏烃类的相态特征 油层:能储集油气、并能让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多孔介质。 油藏:深埋在地下的油气聚集的场所。 油田:一个地区地下所有的油藏构成油田。 油藏流体:油藏中的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 体系: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物质组成的整体。 相:体系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如地层油和气为不通的两相。 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各个成分。如天然气(C1、C2、C3、C4……)。 组成:体系中物质的各个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露点:温度一定,压力增加,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的压力。 泡点:温度一定,压力降低,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P-T相图:表示体系压力、温度与相态的关系图。1单组分烃P-T相图 ⑴单组分烃P-T相图的特点 ①单一上升的曲线(饱和蒸气压线);②曲线上方为液相区,右下方为气相区,曲线上任意点为两相区;③C点为临界点,是两相共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点。④随分子量的增加,曲线向右下方偏移。 单组分烃特点:泡点压力=露点压力。 ⑵单组分烃p-v相图的特点 随温度升高,由气→液时,体积变化减小;临界点C处:由气→液,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 临界点处:气、液的一切性质(如密度、粘度等)都相同。其压力、体积、温度记为: Pc、Vv、tc。当t>tc时,气体不再液化。 2两组分烃相图 特点:①为一开口的环形曲线;②C点为临界点,是泡点线与露点线的碰头点;③泡点压力≠露点压力 ⑴任一两组分混合物的相图陡位于两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之间;⑵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两相区面积越大;若两组分中有一个组分占绝对优势,则两相区面积相应变窄;相图向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线迁移;⑶两组分混合物的临界压力一般高于两纯组分的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居于两纯组分的临界温度之间;⑷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越大,临界点的轨迹线包围的面积越大。3多组分烃相图特点: ①为一开口的环形曲线;②C点为临界点;③PC线—泡点线,其左上方为液相区;④TC线—露点线,其右下方为气相区;环形区内为两相区。 4典型油气藏相态特征 特点:从低收缩油→反凝析气→湿气→干气 ○1临界点左移,油藏条件相对于临界点从左向右偏移;②相图面积由大→小;③等液量线由在露点线附近密集→在泡点线附近密集。 第二节油气系统的溶解与分离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特点:α开始大,之后逐渐减小,最后为常数。 影响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的因素: ③油气组成:油气性质越相近,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平衡常数: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油、气系统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i组分在气相、液相中的分配比例(mol浓度比) 平衡常数的特点: ⑴同一系统中,各组分平衡常数都收敛于Ki=1的点,该点压力称为”收敛压力”P收; ⑵同一系统中,各组分的P收相同,不同系统的P收不同; ⑶低压下(<0.7MPa),各组分的平衡常数k几乎与系统的组成无关;高压下,不同系统各组分的ki相差较大. ●油气脱离的方式 ⑴接触分离(一次脱气、闪蒸脱气) 指使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时变到某一特定温度、压力,引起油气分离的过程。 特点:分出气较多,得到的油偏少,系统的组成不变。 ⑵多级脱气:指在脱气过程中分几次降低压力,最后达到指定压力的脱气方法。 特点:分出的气量较少,获得的地面油量较多(其中轻质成分含量多)。 ⑶微分脱气 分离级数无限多的多级脱气。当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油藏中的油气分离过程接近于微分脱气 第三节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天然气的组成:天然气=低分子饱和烷烃+少量非烃

油层物理(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 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 # 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

油层物理复习题答案

《油层物理》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相对渗透率:同一岩石中,当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2、润湿反转: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而造成的岩石润湿性改变的现象。 3、泡点:指温度(或压力)一定时,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或温度)。 4. 流度比:驱替液流度与被驱替液流度之比。 5、有效孔隙度:岩石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的比值。 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7、气体滑动效应:在岩石孔道中,气体的流动不同于液体。对液体来讲,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气体则不同,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Klinbenberg把气体在岩石中的这种渗流特性称之为滑动效应,亦称Klinkenberg效应。 8、毛管力: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相流体的压力差。 9、润湿:指液体在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10、洗油效率:在波及范围内驱替出的原油体积与工作剂的波及体积之比。 11、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的不可能流动水的体积占岩石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束缚水饱和度。 12、地层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和其释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13、吸附:溶质在相界面浓度和相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二、填空题 1、1、润湿的实质是_固体界面能的减小。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定义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密度与干燥空气的密度之比。 3、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随轻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压力小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压力的增加而不变。 4、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筛析法和沉降法。 5、地层水依照苏林分类法可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和硫酸钠四种类型。 6、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越陡,频率分布曲线尖峰越高,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7、灰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酸反应;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硫酸盐胶结物的特点是_高温脱水。 8、天然气的体积系数远远小于1。 9、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等于1。 10、对于常规油气藏,一般,地层流体的B o>1,B w≈1,B g<< 1 11、地层油与地面油的最大区别是高温、高压、溶解了大量的天然气。 12、油气分离从分离原理上通常分为接触分离和微分分离两种方式。 13、吸附活性物质引起的固体表面润湿反转的程度与固体表面性质、活性物质的性质、活性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 8-9分 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毛细管压力曲线的特征(定性上的曲线三段,定量上的3个参数) 毛细管压力曲线应用(判断润湿性,划分过渡带,评价孔隙结构,算驱替效率) 5.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驱替效率,含水率的概念与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图形特征,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因素,克雷格法则判断润湿性,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求前面的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参数)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24、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 ∑Log d i W Wi 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 之间。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 曲线A 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 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 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 30、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Φa 、Φe 、Φf 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 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 2)由绝对孔隙度a φ、有效孔隙度e φ及流动孔隙度ff φ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 φ>e φ>ff φ。 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课后题问题详解

简要说明为什么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 宽? 答:过渡带的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细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由于 油藏中的油气界面张力受温度、压力和油中溶解气的影响,油气界面张力很 小,故毛管力很小,油气过渡带高度就很小。因为油水界面张力大于油气界 面张力,故油水过渡带的毛管力比油气过渡带的大,而且水油的密度差小于 油的密度,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油气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水油密度差越小, 油水过渡带越宽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油水过渡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为什么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由于地层中孔隙毛管的直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油水界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过渡带。从地层底层到顶层,油水的分布一般为:纯水区——油水过渡区——纯油区。由下而上,含水饱和度逐渐降低。 由式:,在PcR 一定时,油水的密度差越小,油水的过渡带将越宽。油越稠,油水密度 差越小,所以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来源于骄者拽鹏 习题1 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 %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 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 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 地层温度为50C O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 (1)视相对分子质量 836.16)(==∑i i g M y M (2)相对密度 580552029 836 16..M M a g g == = γ (3)压缩因子

油层物理

2.三种不同基准体积的比面之间的关系S p >S s >S b 。(正确) 18.绝对渗透率在数值上等于克氏渗透率。(正确) 20.油藏总弹性能量中流体弹性能量一定大于岩石骨架的弹性能量。(错) 1-3 若S f、S p、S s分别为以岩石的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面的比面,则三者的关系为 psf 。 1-6 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 1-7 若C f 、C 、C w 分别为岩石、地层油、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则三者的关系为 owf 1-8 若T 1、T 2 、T 3 分别为蒸馏法、干馏法、离心法测定流体饱和度的测试温度, 则三者的关系为 213 。 1-17 在饱和煤油法测岩样孔隙度时,若W 1、W 2 、W 3 分别为干岩样在空气中、饱 和煤油 后岩样在空气中、饱和煤油后岩样在煤油中的重量,γ 为煤油重度,则 01 2γW W- 、03 2γW W- 分别为孔隙体积,外表体积 1-4.什么叫油藏综合弹性系数? 答:在地层温度下,当压力每变化单位数值时,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所排出的 流体体积。即 L b T b *C C ) P V ( V 1 Cφ + = ? ? =排出液 (1/MPa) 1-20.什么叫等效渗流阻力原理? 答:指在几何条件流体性质,流动压差等相同的情况下,若岩石模型与真实岩石具有相同的渗流阻力,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克氏渗透率:在不同压力下用气体测岩石渗透率时,可作出渗透率与入口压力倒数关系曲线,外推1/p时的渗透率,则通过两者的流量也应相等。 1-1.由实验测得某一砂岩的孔隙度为23%和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为950cm2/cm3,试估算该砂岩岩样的渗透率(τ分别取1和1.4) 解:由题意知:φ=23%, S b =900cm2/cm3,τ=1和1.4 由 8 2 2 3 10 2 ? = b S K τ φ ,有 当τ=1时, 8 2 2 3 10 950 1 2 23 .0 ? ? ? = K τ=0.674(μm2) 当τ=1.4时, 8 2 2 3 10 950 4.1 2 23 .0 ? ? ? = K τ=0.344(μm2) 所以,该砂岩岩样渗透率,当τ取1时为0.674μm2,τ取1.4时为0.344μm2。1-2.已知一干岩样重量为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22.2946g,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33.8973g,求该岩样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岩样视密度(煤油重度为0.8045g/cm3) 解:由题意知,干岩样重量W 1=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重量W 2 =22.2946g, 饱和煤油岩样在空气中重W 3=33.8973g ρ 煤油 =0.8045g/cm3,则有: 岩样外表体积 ) ( 4223 . 14 8045 .0 2946 . 22 8973 . 33 3 2 3cm W W V b = - = - = 煤油 ρ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2017

油层物理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7个,21分, 二、按题意完成:5个,42分, 三、计算题:3个,37分,4-5分8-9分20几分(多步完成,按步给分) 第一章 1.粒度组成概念,主要分析方法,粒度曲线的用途 2.比面概念,物理意义 3.空隙分类(大小,连通性,有效性;毛细管空隙,超毛细管空隙,微毛细管空隙), 孔隙度概念(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连通孔隙度的概念与区别), 孔隙度的测定(给定参数会计算,不要求测定的具体步骤) 4.岩石压缩系数及其含义,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弹性驱油量的计算 5.流体饱和度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油、水、气;初始含油、水、气饱和度,残余流体饱和度的概念,束缚水饱和度) 饱和度测定(各种饱和度,会根据给定参数计算) 7.达西定律,及达西公式的物理意义,岩石绝对渗透率感念,液测、气测渗透率的计算方法,液测气测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关系,根据达西定律测定岩石渗透率要满足的三个测定条件,气体滑脱效应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及影响滑脱效应的因素。 8.胶结概念与类型,

粘土矿物:水敏,酸敏,速敏等,会判断具体的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 第二章 1.烃类体系P-T相图,划分相区,临界点,临界凝析温度,临界凝析压力,露点线,泡点线,等液量线,等温反凝析区等术语,露点,泡点,露点压力和泡点压力概念,等温反凝析概念,反凝析作用,对凝析气藏开发的影响,用相图判断油气藏类型。 (露点概念: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温度压力点;露点压力:气相体系生出第一滴液滴时的压力) 2.油气分离的两种方式,特点及其结果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天然气分子量概念,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规律 3.油气高压物性参数的概念,高压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肯定会考曲线;不考随温度的变化) 4.平衡常数概念(哪两个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平衡中的一些平衡关系(物质平衡,相平衡) 第三章 1.界面张力的概念,界面吸附的两种类型 2.润湿接触角概念,润湿程度判定参数、方法(常用接触角),润湿滞后概念,前进角,后退角概念,润湿滞后对水驱油得影响。 3.油藏润湿性类型,油藏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4毛细管压力概念,毛细管中液体上升高度计算,毛细管滞后,吸入和驱替过程等概念(毛管力是动力,阻力),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测定方法(3种),

油层物理习题 有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油层物理选择题 2-1石油是()。 A.单质物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不能确定 答案为C。 2-2 对于单组分烃,在相同温度下,若C原子数愈少,则其饱和蒸汽压愈(),其挥发性愈()。 A.大,强 B.大,弱 C.小,强 D.小,弱 答案为A 2-3 对于双组分烃体系,若较重组分含量愈高,则相图位置愈();临界点位置愈偏()。 A.高左; B.低,左; C.高,左; D.低,右 答案为D 2-4 多级脱气过程,各相组成将()发生变化,体系组成将()发生变化。 A.要,要; B.要,不 C.不,要; D.不,不。 答案为A 2-5 一次脱气与多级脱气相比,前者的分离气密度较(),前者的脱气油密度较()。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A 2-6 单组分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其溶解系数与压力()。 A.有关,有关; B.有关,无关; C.无关,有关; D.无关,无关。 答案为B 2-7 就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能力而言,CO 2、N 2 、CH 4 三者的强弱顺序为: >N 2>CH 4 ; >CH 4 >CO 2 >CO 2 >N 2 >CH 4 >N 2 答案为D 2-8 若在某平衡条件下,乙烷的平衡常数为2,此时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为20%,则其在气相中的摩尔分数为()。

% % % % 答案为C 2-9 理想气体的压缩系数仅与()有关。 A.压力; B.温度; C.体积 D.组成 答案为A 2-10 在相同温度下,随压力增加,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低压区间将(),在高压区间将()。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答案为C 2-1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恒()1。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答案为C 2-12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下降; B.下降;上升 C.上升,上升 D.下降,下降答案为B 2-13 形成天然气水化物的有利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答案为D 2-14 若地面原油中重质组分含量愈高,则其相对密度愈(),其API度愈()。 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B 2-15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地层油的粘度最()。A.大,大;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答案为B 2-16地层油的压缩系数将随压力增加而(),随温度增加而()。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油层物理》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第1题下列关于油层物理学发展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油层物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2题研究地层流体物化性质的意义在于——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流体物化性质研究的意义 第3题石油与天然气从化学组成上讲为同一类物质,两者只是分子量不同而已。现已确定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种饱和烃类构成;天然气是以——为主的烷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天然气组成 第4题 .烷烃由于其分子量大小不同,存在形态也不同,在常温常压(20℃,0.1MPa)下,——为固态,即所谓石蜡,以溶解或者结晶状态存在于石油中。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烷烃常温常压存在形态 第5题下列不属于石油中烃类化合物的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什么是烃类化合物 第6题国际石油市场评价石油商品性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评价石油好坏的标准 第7题表示石油物理性质的参数不包括下列——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石油物性参数有哪些 第8题已知60℉(15.6℃)原油相对密度为1,那么该原油的API度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API度定义 第9题地面原油通常按照石油商品性质分类和评价,下列不属于地面原油分类依据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面原油分类 第10题粘度是地层油的主要物性之一,它决定着油井产能的大小、油田开发的难易程度及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下列不属于地层油按粘度分类的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原油分类 第11题下列对地层流体类别划分正确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地层流体指什么 第12题下列油气藏类型中不属于按照流体特征分类的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试题和试卷一同交回)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原油相对密度 2.露点压力 3.克氏渗透率 4.双重孔隙介质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 2.简述岩石润湿性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并举例说明。 3.试举例说明等渗点的定义及其渗流物理涵义。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饱和压力?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地层压力高于还是低于饱和压力?为什么? 2.论述地层原油粘度随溶解气油比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注意区分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或高于饱和压力时)。 四.计算与求证(每题12分,共48分) 1.某油藏含油面积为A=14.4km2, 油层有效厚度h=11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 wi= 0.3, 原油体积系数B o=1.2,原油相对密度d420=0.87, 试计算该

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3(8分), 合多少吨?(4分) 2.当储层中只含有油水两相时,储层岩石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t为: C t = C f + C Lφ= C f+(C o S o+ C w S w)φ 式中:C L, C f ——分别为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MPa-1 C o, C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水的压缩系数,MPa-1 φ——岩石孔隙度,小数。 试求证:C L=C o S o + C w S w 3.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试计算或回答下列问题:(1)、驱油效率。(4分)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4分) (3)、如果水的粘度μw=1.1mPa.s,油的粘度μo=1.9mPa.s,计算Sw=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w。(4分) 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实验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 已知油藏数据:孔隙度Φ=0.30,渗透率K=300×10μm,天然气密度ρg=24kg/m3;水的密度ρw=1000kg/m3;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试计算气藏气-水过渡带厚度。

油层物理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第一章 1.将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气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如下: %404-CH ,%1062-H C ,%1583-H C ,%25104-H C ,%10105-H C 。 解:按照理想气体计算: 2.已知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55%,35%,1012510483---H C H C H C 将此液体混合物的质量组成换算为物质的量的组成。 解: 3.已知地面条件下天然气各组分的体积组成:%23.964-CH ,%85.162-H C , %83.083-H C ,%41.0104-H C , %50.02-CO ,%18.02-S H 。若地层压力为15MPa , 地层温度为50C O 。求该天然气的以下参数:(1)视相对分子质量;(2)相对密度;(3)压缩因子;(4)地下密度;(5)体积系数;(6)等温压缩系数;(7)粘度;(8)若日产气为104m 3,求其地下体积。 解:

(1)视相对分子质量 836.16)(==∑i i g M y M (2)相对密度 580552029 836 16..M M a g g == = γ (3)压缩因子 244.3624.415=== c r p p p 648.102 .19627350=+==c r T T T (4)地下密度 )(=) (3/95.11127350008314.084.0836.1615m kg ZRT pM V m g g +???=== ρ

(5)体积系数 )/(10255.6202735027315101325.084.0333m m T T p p Z p nRT p ZnRT V V B sc sc sc sc gsc gf g 标-?=++??=??=== (6)等温压缩系数 3.244 1.648 0.52 []) (== 1068.0648 .1624.452 .0-???= MPa T P T C C r c r gr g (7)粘度 16.836 50 0.0117

(完整版)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第一章() 一、掌握下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1.粒度组成: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重量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数。 2.不均匀系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累积质量6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60与累积质量1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d10。 3.分选系数:用累积质量20%、50%、75%三个特征点将累积曲线划分为4段,分选系数S=(d75/d25)^(1/2) 4.岩石的比面(S、S p、S 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总内表面积。Ss: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颗粒骨架体积。Sp:单位外表体积岩石内孔隙体积。 5.岩石孔隙度(φa、φe、φf):φa:岩石总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e:岩石中烃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φf:在含油岩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空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6.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油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7.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降时,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及液体总的体积变化。 8.储层岩石的饱和度(S0、S w、S g):S0:岩石孔隙体积中油所占体积百分数。S g;孔隙体积中气所占体积百分数。S w:孔隙体积中水所占体积百分数 9.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S pi、S wi:s p i:在油藏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油、气、水体积与对应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S wi:油层过渡带上部产纯油或纯气部分岩石孔隙中的水饱和度。 10.残余油饱和度:经过注水后还会在地层孔隙中存在的尚未驱尽的原油在岩石孔隙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1.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在压力作用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12.气体滑脱效应:气体在岩石孔道壁处不产生吸附薄层,且相邻层的气体分子存在动量交换,导致气体分子的流速在孔道中心和孔道壁处无明显差别 13.克氏渗透率:经滑脱效应校正后获得的岩样渗透率。 14.达西定律:描述饱和多孔介质中水的渗流速度与水力坡降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规律。 15.等效渗透阻力原理:两种岩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渗流阻力相等,则流量相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 A.硫酸钠水型 B.碳酸钠水型 C.氯化镁水型 D.氯化钙水型 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 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 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 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 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 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 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 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 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 A. 摩尔组成 B. 体积组成 C. 组分组成 D. 质量组成 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 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 A. 大陆冲刷环境 B. 陆相沉积环境 C. 海相沉积环境 D. 深层封闭环境 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 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

油层物理杨胜来主编习题集答案电子版.doc

第一章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二. 计算题 1.(1)该天然气的视分子量M=18.39 该天然气的比重γg=0.634 (2)1mol该天然气在此温度压力下所占体积: V≈2.76×10-4(m3) 2.(1)m≈69.73×103(g) (2)ρ≈0.0180×106(g/m3)=0.0180(g/cm3) 3. Z=0.86 4. Bg=0.00523 5. Ng=21048.85×104(m3) 6. (1)Cg=0.125(1/Mpa) (2)Cg=0.0335(1/Mpa) 7. Z=0.84 8. Vg地面=26.273(标准米3) 9. ρg=0.2333(g/cm3) 10. ρg=0.249(g/cm3) 11. Ppc=3.87344(MPa) Pc1﹥Ppc﹥Pc2 12. (1)Z≈0.82 (2)Bg=0.0103 (3)Vg =103(m3) 地下 (4)Cg=0.1364(1/Mpa) (5)μg=0.0138(mpa﹒s) 13. Rs CO2=65(标准米3/米3) Rs CH4=19(标准米3/米3) Rs N2=4.4(标准米3/米3) 14.Rs=106.86(标准米3/米3) 15.(1)Rsi=100(标准米3/米3) (2)Pb=20(MPa) (3)Rs=60(标准米3/米3)

析出气ΔRs=40(标准米3/米3) 16. V/Vb=0.9762 17. γo=0.704(g/cm 3) 18. γo=0.675(g/cm 3) 19. Bo=1.295 20. Bt=1.283 21. Rs=71.3(Nm 3/m 3) Bo=1.317 Bg=0.00785 Bt=1.457 Z=0.854 22. P=20.684Mpa 下: Co=1.422×10—3 (1/Mpa) Bo=1.383 P=17.237Mpa 下: Bo=1.390 Bt=1.390 Rs=89.068(Nm 3/m 3) P=13.790Mpa 下: Bo=1.315 Bt=1.458 Rs=71.186(Nm 3/m 3) Bg=7.962×10—3 Z=0.878 23. 可采出油的地面体积 No=32400(m 3) 24. )/1(10034.32C 4Mpa -?= 若只有气体及束缚水 )/1(10603.169Cg 4Mpa -?= 26. Pb=23.324(Mpa )

试卷(油层物理)

★编号:重科院()考字第()号 科技学院 考试试卷 20 /20 学年第学期 ( A 卷,共页)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年级:学生人数:人 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机试()其它() 考试日期:考试时间:分钟卷面总分:分 试题来源:试题库()试卷库()命题() 抽(命)题:(签名)年月日 审核: 课程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装 订 线

A.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 B.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 C.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 D.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 4.岩样的颗粒分布越均匀,则其不均匀系数越____,其分选系数越____。() A、大、小 B、大、小 C、小、大 D、小、小 5.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径增加而_____,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而____。() A、增强、增强 B、增强、减弱 C、减弱、增强 D、减弱、减弱 6.在高压条件下,天然气粘度随温度增加而_____,随压力增加而____,随 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A、增加、增加 B、增加、下降 C、下降、增加 D、下降、下降 7.砂岩储集岩的渗滤能力主要受____的形状和大小控制。() A.孔隙 B.裂隙 C.喉道 D.孔隙空间 8.液测渗透率通常___绝对渗透率,而气测渗透率通常___绝对渗透率。()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9.亲水岩石中水驱油毛管力是___,亲油岩石中油驱水时毛管力是___。() A、动力、动力 B、动力、阻力 C、阻力、动力 D、阻力、阻力 10.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孔道的大小分布越集中,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越接近水平线 B 孔道半径越大,中间平缓段越接近横轴 C 岩石的渗透性越好,则排驱压力越大 D 大孔道越多,则毛管压力曲线越靠近左下方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常用的岩石的粒度组成的分析方法有:和。 2. 砂岩粒度组成的累计分布曲线,频率分布曲线, 表示粒度组成越均匀。 3. 同一岩石中各相流体的饱和度之和总是。

油层物理复习参考

Reservoir physics 一、名词解释 1、岩石比面 2、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3、油层综合压缩系数 4、弹性采油量 5、润湿、润湿滞后 6、选择性润湿 7、胶结类型 8、吸附 9、退汞效率 10、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 11、流度、流度比 12、天然气的分子量,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13、地层油溶解油气比 1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15、地层油的相对密度 16、自由界面能 17、平衡常数 18、对应状态定律 19、岩石的孔隙结构 20、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二、问答题(答题中涉及图形的不要忽略!) 1、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天然气压缩因子Z (或压缩系数、偏差因子、偏差系数)所反映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3、岩石比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以不同体积为基准计算的比面关系如何? 4、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主要测定条件有哪些? 5、束缚水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6、简述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哪些? 7、阐述毛管力曲线的主要用途。 8、试阐述储层敏感性常规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项常规评价的主要目的。油田开发中如何避免各种敏感性对储层的伤害? 9、阐述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主要用途。 10、润湿性的判断标准?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导致润湿滞后的主要因素。 11、简述运用苏林分类法划分地层水类型的方法。 12、高、低收缩原油的高压物性及其相图有何差异? 13、原油物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泡点压力前后原油高压物性是如何变化的。(实际应用题:某全封闭油藏进行衰竭开采,试说明开采过程中地层原油的粘度、体积系数、密度、溶解气油比等物性参数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14、气测渗透率和液测渗透率间的大小关系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气测渗透率要如何处理得到绝对渗透率? 15、渗透率变异系数是什么?简述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标准。 21、水敏现象、速敏现象、碱敏现象、酸敏现象、盐敏现象 22、中值粒径 23、毛管压力 24、孔隙迂曲度 25、气体滑动效应 26、硬度 27、临界流速 28、界面张力 29、相对渗透率 30、产水率 31、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32、闪蒸分离 33、阀压(排驱压力) 34、中值半径 35、贾敏效应 36、自吸过程、驱替过程 37、实际过渡带、理论过渡带 38、原油采收率 39、波及系数 40、洗油效率

油层物理部分练习题(附带答案)

第一章油藏流体的界面张力 一.名词解释 1.自由表面能(free surface energy):表面层分子力场的不平衡使得这些表面分子储存了多余的能量,这种能量称为自由表面能 2.吸附(adsorption):溶解于某一相中的物质,自发地聚集到两相界面层并急剧减低该界面的表面张力的现象称为吸附 3.界面张力(interfacial tension):也叫液体的表面张力,就是液体与空气间的界面张力。在数值上与比界面能相等。固体表面与空气的界面之间的界面张力,就是固体表面的自由能。 4.表面活性剂(surface active agent):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 1.表面层溶质的浓度较相内大时称正吸附。(√) 2.随界面两侧物质密度差增大,表面张力随之下降。(×) 3.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愈高,则表面张力愈大。(√) 4.油藏条件下的油气表面张力一定小于地面条件。(√) 5.从严格定义上讲,界面并不一定是表面。(√) 6. 界面两侧物质的极性差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三.选择题 1.若水中无机盐含量增加,则油水表面张力将,若水中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则油水界面张力将。 A.增加,增加 B.增加,减小 C.减小,增加 D.减小,减小( B )

2.随体系压力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油水表面张力将。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D ) 3.随表面活性物质浓度增加,表面张力,比吸附将。 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C ) 4.在吉布斯吸附现象中,当表面活度 0,比吸附G 0,该吸附现象称 为正吸附。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C ) 4、溶解气:气体溶解度越大,界面张力越小。 2.何为表面张力?油藏流体的表面张力随地层压力,温度及天然气在原油(或水)中的溶解度的变化规律如何? 表面张力:液体表面任意二相邻部分之间垂直于它们的单位长度分界线相互作用的拉力。 变化规律:油藏流体表面张力随地层压力增大,温度升高而减小。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越大,油藏流体表面张力越小。 3.就你所知,测定液面表面张力的方法有哪些? 1、悬滴法 2、吊片法(又称悬片法、吊板法) 3、旋转液滴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