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思思-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1)

周思思-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1)

周思思-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1)
周思思-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政策分析 (1)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一)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1、市场占有率

2、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规模情况

(三)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结构情况

二、影响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因素分析

(一)贸易政策

(二)中国农产品质量问题

(三)经济因素

1 、我国的宏观经济

2、农业发展水平

(四)政治因素

(五)文化地理因素

三、对策建议

(一)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出口质量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

浅析日本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资料解读

天津农学院 课程论文(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浅析日本农业政策 —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影响 课程名称农产品国际贸易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成绩评定

摘要 中日贸易关系是亚洲以至全世界的重要贸易伙伴关系,因为偏好的相似性,在各个领域交流都十分频繁。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民众对于食品的安全健康指标特别重视。但日本农业资源贫瘠,大多依赖进口。而中国作为农产品的进出口大国,一直与日本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品生产技术、安全标准等的不同,以及日本政府为了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而定制的一些高关税、技术壁垒、质量标准等贸易壁垒,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日农产品的贸易摩擦。 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生产规模、、农产品贸易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当下中日农产品的贸易现状,日本现行的农贸政策,并分析这些政策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减少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促进中日的农产品贸易。 关键词:中国;日本;农业政策

目录 1 引言 (3) 2 日本的农业发展现状已经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情况 (3) 2.1 日本农业的衰退与保护 (3) 2.2 中日贸易关系现状 (3) 3 日本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改革的计划 (4) 3.1 日本现行的农业保护政策 (4) 3.2 日本在多哈回合中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立场及其今后动向 (6) 3.3 日本现政府的农业改革计划 (7) 4 日本农业政策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9) 4.1 对中国的影响 (9) 4.2 中日农产品贸易建议 (9) 5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一)

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中国市场营销战略(一) 市场营销战略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市场营销战略特征 市场营销战略的第一目的是创造顾客,获取和维持顾客;要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如何有效地战胜竞争对头,立于不败之地;注重市场调研,收集并分析大量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有很大不确实性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积极推行革新,其程度与效果成正比;在变化中进行决策,要求其决策者要有很强的能力,要有像企业家一样的洞察力、识别力和决断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丰田、日产、本田三大日系汽车制造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与扩张的步伐,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对中国市场营销战略布局,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中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日系汽车制造商在品牌市场营销战略、服务市

场营销战略、绿色市场营销战略、社会公益活动与公关等方面的运作与创新,体现了其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特点。 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推进与布局 1937年8月成立的丰田公司是日本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经了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互访、考察与交流阶段;80年代的创造配套环境、探索实现当地生产阶段;90年代的建设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援助和技术转让阶段,以及2000年以后的正式开始本地化生产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丰田与一汽集团合作,在天津、成都、长春建立了4个整车生产工厂和2个发动机生产工厂,至今已经推出了8款车型;丰田与广汽集团合作项目的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已经建成,并于2006年5月推出了国产凯美瑞。至此丰田以天津、广州、上海、成都为核心,形成了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 成立于1948年9月的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1998年7月,广州汽车集团公司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经过8年多的发展,广州本田公司已累积生产了100万辆车,其以最小的投入快速盈利进而滚动发展,创造了广受关注的“广州本田速度”。目前日本本田公司在中国珠三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国内经济与对外扩张 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运用国家贷款筹集资金的方式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军事工业,这种经济模式极易使日本走上战争之路。同时,为摆脱危机,日本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在全世界进行商品倾销,挤占了英美等国的市场,引起英美的抵制。倾销失败后,日本逐渐走上对外战争之路。 标签:日本;军事工业;商品倾销;贸易摩擦 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由于“现代大工业的扩张性和整体性世界形成对建立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安全秩序的客观要求与帝国主义的强取豪夺、殖民地瓜分以及国际无序状态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个国家为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只着眼于维护本国或特定经济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对立,经济上的摩擦引发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火苗。 一、日本的国内经济 在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日本经济上呈现繁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1932年底时,日本的预算亏空和通货膨胀现象并存,农业出现困境,物价上涨,经济危机并未结束。财政赤字包括公共贷款(为筹集资金所发放的债券集资),在不断上升。日本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增加,工业和贸易同时在发展,商业银行运用闲置的资金来购买政府债券,日本政府提供了工业和贸易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部分工业,如交通化学工业和钢铁生产存在新问题,与军事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与东北问题和侵华战争有关的产业得到发展,其他产业在这一阶段处于缩减状态。日本的资本仍然没有完全市场化,债务在不断增加,财政面临困难。在1932年工业和贸易开始萧条时,银行持有巨大的闲置资金,日本政府开始运用通货膨胀和自由花费政策来解决危机。日本政府推行贷款型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危机退去时,出口贸易变得繁荣时,物价保持稳定。日本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日本经济也存在很大问题,尽管工业产量不断增加,但各个工业部门生产差别很大,因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赖于军火制造业的发展。军火制造严重依赖于日本政府的支持。尽管没有反常的失业,但是在许多农业地区存在严重的贫困问题和不充分就业的征兆。尽管工人们的群体收入增加了,资本和工人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换句话说,日本的繁荣只有一部分人受益,农业阶层没有享受到,大部分工人(除了那些特别支持的贸易,特别是军火业)也是仅仅不失业,却没有增加收入。农业阶层构成了近一半的人口,他们在国内市场的消费依然很低。如果我们将小生产者和国内的小商人统计在内,至少一半的人群处于低收入或接近失业状态。 从日本的经济状况,可见,日本当时的经济严重依赖于军火工业,这种特点

农产品加工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05月/30日/第001版/ 农产品加工出口发展潜力巨大 对浙江、福建两省乡镇企业的调查报告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卢永军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中,福建省2002年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6万多家,实现加工产值650亿元。浙江台州市2002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39家,总资产40多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目前,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发展成为既有一定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又有一定出口创汇能力,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产业集中度提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加工集群。福建省形成粮油食品加工业、蔬笋食用菌加工业、果菜糖类加工业、禽畜肉蛋乳品加工业、皮革羽绒加工业、休闲及调理食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竹木藤草加工业9大农产品加工行业。 企业组织结构改善,涌现出一批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各地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思路,培育了一批在行业或区域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企业。2002年,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有600家,年产值超3000万元的企业有10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30家。黄罐集团、德仁集团、石梁集团、新世纪公司、天皇公司、温岭海哈哈公司等企业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加大,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档次提高。福建省一批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改造、新建、引进先进生产线和生产工艺,发展系列化的精深加工,目前,全省农产品粗加工率达到40%,精深加工率达到10%。 农产品加工出口增长较快。2002年,福建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4000家,出口交货值260亿元。主要出口产品类别有食品罐头、速冻蔬菜、加工冷冻水产品和竹木家具制品等五大类,产品销往东南亚、俄罗斯、欧盟、南美洲及北美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开始形成,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例如,台州市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带动农户52.2万户,连接基地19.3万亩,平均每家企业连接基地436亩,带动农户1189户,促进了水产、水果、蔬菜、畜禽等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出口还增加了国家税收。调查了解到,企业每出口创汇1美元,就为国家创税0.6元,为地方创税0.3元。 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根据市场信号适时调整产品市场结构。浙江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盐渍蔬菜,产品95%出口。当了解到目前国内超市、宾馆的价格为每吨1200美元,而出口价格为每吨450美元时,2003年决定将出口比例调整为80%,投资开发国内超市和宾馆,每开发一个投入15万元左右,并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设立办事处,进行产品配送,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先把产品做深,再把企业做大。把产品做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门堂公司大胆决策,以每台70万元的价格引进先进设备对企业设备全部更新,并以每年70万元的代价聘请2位专家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如一般加工企业生产的盐渍萝卜含防腐剂,集贸市场每箱售价15元,其门堂的产品不含防腐剂,每箱出口价格100元。由于企业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其门堂适当提高农

中国出口产品的优势和不足

中国出口产品地优势和不足 一、中国农业具备出口优势吗? 中国农业不仅关系到亿人口地粮食安全,而且在今后相当长地时期内是亿多农民增收和就业地基本来源.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地矛盾将长期存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地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地.如此严酷地资源条件,将始终约束着中国农业地发展,在根本上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表明,中国粮、棉、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地比较优势从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如从资源成本角度看,年中国每生产公斤小麦亏损元,到年,进一步亏损元,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而与此相反,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表和以及附表、附表). 研究进一步显示,年代以来农产品生产国内资源机会成本地上升,是导致比较优势下降地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土地密集型地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明显缺乏比较优势,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地基本条件.与此相反,由于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因此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地出口潜力(程国强等,年,年). 按照经典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中密集使用资源禀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低廉地生产要素,就能够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地比较成本,从而具有出口优势.显然,从理论上观察,中国地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地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程国强、彭廷军,年. 资料来源:程国强、陈俊红,年.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地源泉 中国农产品地出口贸易实绩印证了这一理论判断.表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以上地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地趋势,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据2008年《中国粮食经济》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有重大的地位。2007年我们国家粮食总产达到10030亿斤,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4年连续增产。 但是,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大打击,我国农产品现在的出口额同不断出现滑坡的趋势。造成农产品也难逃危机。比如番茄酱出口价难以上升,果品出口也受到了严峻的阻拦。 难以想象,在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竟会出现农产品现在 的出口额同不利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虽然我国拥有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的名誉,但我国农产品出口水平却是非常的低下。其中,我们明确知道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 外部制约因素归结于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使得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了;虽会给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一点,但是同时大大的增加了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企业出口风险。 第二节案例分析——番茄酱 下面,我们就拿番茄酱做详细的解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企业海外市场订单减少或已签合同执行放缓,我国番茄酱出口也难以幸免。至10月,我国出口番茄酱56.4亿公斤,同比下降8%。截至11月26日,共检验各类出口番茄制品23.67万吨,比去年的44.39万吨下降53.3%。 与去年同期相比,番茄酱每个月的出口数量都有下降,去年每个月平均出口7万吨左右,今年在5万吨左右。另外,对于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有些进口商因资金问题要求放慢执行。 我国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形式为原料型大包装番茄酱,产品单一,又多为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绿色壁垒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国内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2003-3-25 一、入世一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 在WTO框架中,农业是最敏感最弱势的领域。中国农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落后,随着关税降低和进口配额增加,许多人担心中国农业会经不起加入WTO之后的冲击。但是从入世一年来的情况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虽然不断遭遇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却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出口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第三年增长,且增幅显著,进口变化不大,入世冲击没有形成。 1.出口总额显著增长,进口总额微增,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截至2002年10月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40亿美元,同比增长7.6%。尤其是农产品出口取得可喜成绩,出口额达到142亿美元,同比增加16亿美元,增幅达12.6%;进口98亿美元,同比增长1%。农产品贸易顺差扩大到44亿美元,同比增加15亿美元,增幅达51.4%。 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的17.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2.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减不一 (1)粮食出口大幅度增加,进口减少。2002年1-10月中国粮食累计出口1098万t,同比增加400万t,增幅达57%;进口239万t,同比减少13万t,降幅达5%;粮食净出口859t,增幅达92%。 粮食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和小麦出口大幅度增加。1-10月玉米累计出口842万t,同比增加355万t,增幅达73%;小麦累计出口90万t,同比增加37万t,增幅达72%。粮食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大米和大麦进口减少。1~10月玉米累计进口0.76万t,同比下降77%;大米累计进口16.5万t,同比下降15%;大麦累计进口159万t,同比下降19%。

好大大市场营销哲学定义

市场营销哲学定义 市场营销到底是什么?在最早的企业活动中,它只是表现为在某种偶然的经营活动中的个别经营技巧;大量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技巧抽象出了有规律的营销策略,对营销策略的组织和实施形成了企业的营销职能;而从根本上讲,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不能仅仅停留在“策略”或“职能”的层面上,应当把市场营销看作一种经营哲学。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第8版的序言中曾经说过:“毫不奇怪,今天能取得胜利的公司必定是那些最能使他的目标顾客得到满足,并感到愉悦的公司。这些公司把市场营销看成是公司的整体哲学,而不仅仅是某一部门的个别职责。”所谓“哲学”,就是人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角度和方法。从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思想观念的发展与变化来看,充分说明了市场营销是一种新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是企业在其经营实践的发展中对自身经营哲学的调整。实践也证明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和业绩方面的差异,并不主要是由于策略和技巧上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经营观念上的差异。 以企业为中心的经营观念 在早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经营观念的基本特征是以企业为中心,以资源和利润为导向。这是由于当时产品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供不应求,企业在销售方面基本上不成问题,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竞争。以企业为中心的经营观念按其发展顺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 1、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最陈旧的一种企业经营观念。以这种经营观念为指导的企业认为,获得产品的基本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要目的,企业的任务就是生产并向市场提供顾客所买得起的产品。提高生产的效率和降低生产的成本是经营者所关心的全部问题。企业主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并以此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顾客,获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很少关注除此之外的其他市场因素,甚至不注意对产品的更新和改良。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名单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 示范企业名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名单 一、粮油加工企业(40家) 天津市 天津挂月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 唐山天申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汾河生化有限公司 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鲁洲生物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吉林省 吉林中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辽源市鸿图纸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 江西省 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 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金华粉丝有限公司 山东金城股份有限公司 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 乳山市金果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华隆(乳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邹平三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乐陵市浩天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 莒南县优盛花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柏兰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润德粮油制品有限公司 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东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枫林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大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裕伟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可意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 河南汇隆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濮阳田利干果有限公司 甘肃省 甘肃庆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庆阳市陇东农副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雪晶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新野贸易有限公司 二、果蔬加工企业(112家) 北京市 北京神州绿普果菜产销合作社 河北省 遵化市长城科贸有限公司 保定中旺果蔬速冻有限公司 河北晶品果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编号:AQ-Lw-02298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问题 Quality and food safety of China's export products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和规模的发展,我国出口企 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受到国际和国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了 解我国外贸现状、前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上,主要论述我国出口产 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注意的方面和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 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贸易壁垒 一、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现状 (一)目前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工业制成品中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产品少,技术含量和附加 值低。目前,我国出口商品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档、低 附加值产品。以服装为例,我国每年出口服装件数达50亿件套,但 平均出口服装的价格不到法国出口服装的1/10。这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我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虽然我国目前机电仪化

产品的出口已有一定比重(约1/4强),但其中相当数量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价格竞争力和创汇能力不强。 2.出口商品量大,付出了相当多的资源和劳动,而效益不佳。我国出口的产品从数量上来看,比起过去几年有了相当大的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延性质的,即靠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来获得更多的产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主要还是依靠的数量增加,而不是质量的提升。出口商品质量虽有明显提高,但价格指数基本呈下降趋势,与外汇的增加不成比例。由于偏重数量扩张,总体效益不高,在商品质量上带有很多粗放型经营的痕迹,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最终是失败的,因为一国可供投入的要素是有限的。 3.出口产品中我国自创的名牌产品太少。从全球驰名品牌来看,前几名没有中国的,前十名也没有中国的,这与我国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七是极不相称的。我们有些企业至今不太重视商标工作,一个商标倒了牌子,产品换个商标又出厂,这样就不可能使用户对商品质量树立信心,更谈不上创名牌。 4.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管理不力。在海外市场上出现许多中国的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名单

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 企业名单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名单 ? 一、粮油加工企业(40家) 天津市 天津挂月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 唐山天申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汾河生化有限公司 山西威特食品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 鲁洲生物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吉林省 吉林中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辽源市鸿图纸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农垦龙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 江西省

中粮(江西)米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 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金华粉丝有限公司 山东金城股份有限公司 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 乳山市金果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华隆(乳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邹平三星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乐陵市浩天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柠檬生化有限公司 莒南县优盛花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柏兰食品有限公司 青岛润德粮油制品有限公司 青岛佳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东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枫林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大树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裕伟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可意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 河南汇隆化工有限公司 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濮阳田利干果有限公司 甘肃省 甘肃庆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庆阳市陇东农副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雪晶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新野贸易有限公司 二、果蔬加工企业(112家) 北京市 北京神州绿普果菜产销合作社 河北省 遵化市长城科贸有限公司 保定中旺果蔬速冻有限公司 河北晶品果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特达土畜产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富源农产品有限公司 辽宁省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作者: 专气黔驴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1062 出自: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美元/吨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美元/吨(5,800 Kcal/Kg ,比上一年度上涨%,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国际经济学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业不断扩大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结合,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力一面成绩显著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757.7亿美元,同比增12.9%从产品结构看,产品特征鲜明,进口量依旧比较大的农产品是大豆、食用油、棉花等加原料型农产品,出口稳步增长的农产品是水海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012年,大豆进口5838.5万吨,同比增10.9%,再创历史新高,相比2004年增长189%;棉花进口541.3万吨,同比增51.8%,进口额120亿美元,同比增24%;食用油籽进口6228.0万吨,同比增13.6%,进口额377.5亿美元,同比增19.9%;食用植物油进口960万吨,同比增23.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增19.9% 2013年前五个月出口以水海产品、蔬菜、水果为主前五个月,我国出口水海产品153万吨,增加5.4%,价值77.3亿美元,增长11.6%;蔬菜285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价值34.6亿美元,增长15.4% ;鲜、干水果及坚果110万吨,减少7%,价值13.1亿美元,增长10.4%;粮食110万吨,减少13.3%,价值10.2亿美元,下降0.7%上述四者出口值合计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51.3%。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农产品出口效益普遍

日本企业的营销

日本企业的营销组合 许多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都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分析市场机遇,并对目标市场作深人的了解,研究消费者心理,摸清组织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 例如,索尼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就先派出由设计人员、工程师以及其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先去美国,考察、研究如何设计其产品以适应美国消费者的爱好。然后,还招聘美国工业专家、顾问和经理等人员,帮助“索尼”分析如何进入市场。 在仔细地研究分析市场机遇,确定目标市场后,日本的企业将着手制订以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力运用等内容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产品策略 先碰到的就是来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强大竞争者的对抗,因为,那时世界市场主要是由美国和欧洲国家霸占。其次,就当时的日本产品而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全球性销售网络上,都比不上美国和欧洲的产品。此外,日本还要努力消除人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日本产品质量低劣的印象。但是,日本的企业寄希望于利用其劳动力价格便宜的优势,可以在产品的价格上与欧、美相抗衡。

为此,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期间,为了打入世界市场,日本各企业特别强调产品的设计具有:低成本、高质量和创新性。从目前日本进入国际市场情况来看,也可以证明他们仍然着重突出这三点。 日本企业以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为重点,进行目标市场渗透,一旦在某国市场取得了立足点,就努力扩大其产品的生产线,以便增加产量,扩大销售额,日益增加对整个市场的控制范围。以丰田公司向美国市场渗透为例,即表现为产品推出的连续性和不断扩大生产线。 日本的许多企业,一向是以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进行市场开发。他们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要求、爱好和收入水平,不断地变换产品的型号、花色和品种。例如,坝农公司以生产AE一135单镜反光照相机为基础机型,生产出种类繁多,特点功能不同的照相机,使其销售额猛增。坝农公司这种向市场纵深不断猛烈推进的策略,是日本许多企业的共同特点。每当一种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另一种新产品正在研制之中。此外,日本各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其速度几乎是德国(德国是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国家之一)的两倍。如,在70年代期间,丰田汽车制造公司可以同时向美国汽车市场提供82种产品,而其他国家则只能提供48种或31种型号的汽车。

中国和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和日本双边货物贸易情况分析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日本货物进出口额为12521.4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1.6%。其中,出口6450.9亿美元,增长3.2%;进口6070.5亿美元,下降6.3%。贸易顺差380.3亿美元,下降264.0%。 分国别(地区)看,2016年美国、中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日本对三国出口额分别为1301.1亿美元、1138.9亿美元和462.5亿美元,增长3.4%、4.3%和5.0%,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0.2%、17.7%和7.2%。2016年日本对英国出口出现27.3%的大幅增长。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2016年日本自三国进口1566.1亿美元、673.4亿美元和304.1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5.8%、11.1%和5.0%,自中国和澳大利亚进口下降2.5%和12.7%,自美国进口增长1.1%。日本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是中国、澳大利亚和产油国,其中与澳大利亚的逆差额下降26.1%。美国、中国香港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顺差来源地,顺差额分别为627.7亿美元、316.9亿美元和212.3亿美元。 日本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日本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商品,2016年出口额为2222.7亿美元、1610.4亿美元和489.8亿美元,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增长4.2%、6.3%%,贱金属及制品下降8.4%,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4.5%、25.0%和7.6%。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日本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6年进口额为1493.4亿美元、1294.6亿美元和572.9亿美元,机电产品、矿产品下降0.3%、25.1%,化工产品增长2.5%,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4.6%、21.3%和9.4%。日本贱金属及制品出口下滑7.8%。 2016年中日双边贸易概况 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日本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705.0亿美元,增长0.2%。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138.9亿美元,增长4.3%;日本自中国进口1566.1亿美元,下降2.5%。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427.1亿美元,下降16.9%。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2016 年进口额为711.7亿美元、216.3亿美元和93.6亿美元,分别下降1.2%、5.6%和0.1%,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4%、13.8%和6.0%。在日本市场上,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较大优势,如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和箱包等轻工产品,这些产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均在60%以上,在这些产品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如越南、泰国、台湾省)以及意大利、美国等国家。 日本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弱势企业的强势营销 正如自然界有大树也有小草的生态平衡法则一样,在市场竞争中有腰缠万贯的强势集团,也有惨淡经营的弱势企业。就实力而言,弱势企业一般是中小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远逊于大型企业集团。但是弱势企业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也有许多自身的优势: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组织机构简单,工作效率较高;勇于创新,富于进取等等。然而,弱势企业的这种优势是潜在的、可能的,而其存在的劣势却是现实的、必然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弱势企业如何回避自身的劣势,扬长避短,利用自身可能实现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呢? 实施“集中一点”战略 集中一点战略是波特提出的三个通用战略之一,采取这一战略的企业,选择一个产业里的一个部分或一些细分市场,使其战略适合于为这部分市场服务而不顾及其它。兵法上讲究集

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方的兵力。《孙子兵法》虚实篇云: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以众敌寡,则吾之所为战者约矣。在商战中,弱势企业通过完善适合其目标市场的战略,谋求在它并不拥有全面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集中一点战略,对弱势企业来说最为适用,它很容易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冲破强势企业的包围。 这是因为,企业所处的环境如同战争一样,任何企业组织的资源,无论是盈利或非盈利组织,都是有限的。这就构成了企业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基本共同问题——资源分配问题,即如何优先分配资源到决定性的机会上。由于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使企业不可能在任何方向、任何领域都比竞争对手强大,只有在某一、二个关键点上有所集中,才能形成与对手有显著差别的力量。正如我国古代兵法所言:“凡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 所以,弱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应采取发挥自身的长处,集中为一组特定的用户服务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目标就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