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一、《淮南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民者,国之本也”———以民为本“民者,国之本也”是《淮

南子》民本论的基础,这是把民看作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充分肯定了

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书中还用城墙和基础、树木和根

的关系来比喻君王和他统治的人民的关系“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根深树木就牢固,基础

打得好城墙就坚实,人民安定君王就能安稳。统治者得到了民众的力量、民心,才能拥有了天下,才能强大“所谓有天下者,非谓其履势位,受传籍,称尊号也,言运了天下之力而得天下之心。”“能成霸

王者,必得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

能用人力者,得人心者也”。书中还指出了在战争中人民也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

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弱小

的也能变强大;反之,强大的也会被灭亡。可见,“民心向背,决定着

国家的治乱和安危”。所以它说“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

均也。”“楚国山川不变,土地不易,民性不殊。昭王则相率而殉之,灵王则倍畔而去之。得民之与失民也”。民心的向背对于政权的巩固

非常重要,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保证,更是治国成败的关键。

(二)“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国家要发展必须有安定团

结的环境,没有安定团结的环境是不能实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更谈不上理想的最终实现。《淮南子》以“民者,国之本也”为基础,并将其加以具体化,提出了“安民”的思想“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为治之本,务在宁民。”所谓“安民”就是安定民心,使民

众感觉到安定、安乐。人民安宁了,天下就太平了。由书中的“食者,民之本”,可知刘安认为治国安民要首先考虑民食问题,要使百姓食

用丰足,满足生活的需求“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自古民以食为天,安民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百姓的食用问题,这也是君主治理国家的首

要问题。书中还详细地论述了使百姓食用丰足,解决人民粮食问题的

方法“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来积极发展生产,以使“群

生遂长,五谷蕃殖”、“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

桑麻,肥境高下,各因其宜,邱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

人民就会“衣食饶溢”,“生无乏用,死无转尸。”书中还进一步指

出“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

节欲。”统治者不但要“勿夺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还要“省事”、“节欲”来减轻百姓的负担、苛政、徭役,“仁君明主其取下有节,

自养有度”。书中也称赞古代的明君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古之君

人者,其惨怛于民也,国有饥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被裘。岁登民丰,乃始县钟鼓,陈列干戚,君臣上下,同心而乐之,国无哀人。”并斥责暴君乱主只顾自己的享乐,一味的横征暴敛“取民则不

裁其力,求于下则不量其积。”所以君主理应考虑到百姓生活,根据

人民的财力适当地征收赋税,人民不遭受“饥寒之患”,安于生产,

食用丰足,才能“奸邪不生,安乐无事”。所以说君主理应考虑到百

姓的利益,使人民安于生产,食用丰足,才能获得安定的统治环境,

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

(三)“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利民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利民”思想早在儒家著作中就有记录,比如《论语》中的“因民之所利

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淮南子》继承了儒家这个思想,并

根据西汉前期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认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明确提出了“利民”是治国的“常道”,也充分体现出《淮

南子》对“利民”的重视水准。书中还把“利民”作为国君治理国家

的一个重要原则,用“古者至德之世,贾便其肆,农乐其业,大夫安

其职,而处士修其道。……何则?世之主有欲利天下之心,是以人得自

乐其间。”说明正是因为古代人主有利民之心才有这种“至德之世”。《淮南子》认为,利民是指“万人之利”,而不是一己之私利。“是

故人主覆之以德,不行其智,而因万人之利。”“尧之有天下也,非

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

君主不能仅仅为了贪图得利,享受安乐,而是一切行为都要从“利民”的角度出发,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故美国

学者安乐哲认为“在《淮南子》中,作者首要关心的已不是君主的利益,而是百姓之大利,”书中还认为,统治者要利民,就要“防民之

所害,开民之所利”,也就是大力去发展对于人民有利的事情,并要

为民众去除灾害、改革弊端,才能把“利民”这个政策贯彻到底。

“夫防民之所害,开民之所利,威行也”,这就体现了《淮南子》把“利民”和“防害”作为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政教有经,而

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学习“圣人

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的做法,认为统治者的一切所为,都应以

“利于民”、“周于事”为指导,只要对民有利的变革就理应实行,

而不必效法古代,遵循旧例,更不必制于礼乐。这样,社会就会长治

久安,实现治理的目的。

(四)“安民之本,在于足用”———富民统治者想把国家治理好,让

百姓人心稳定,就要让百姓富足,也就是使“民富”。《淮南子》中

通过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提出使民富的主张“西门豹说:‘臣闻王主

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今王欲为霸王者也,臣故蓄积于民。君(魏文侯)以为不然,臣请升城鼓之,甲兵粟米可立具也。’”藏富于民,富民才能富国,方能成就霸王之业,并且反对“亡国”的“富库”做法。书中还把把“富民”观点与道德连在一起,“秦王之时,或人

菹子,利不足也;刘氏持政,独夫收孤,财有余也。”秦始皇时,民众“利不足”,竟有人宰食自己的儿子,汉初民众“财有余”,连独身

男子也收养孤儿。并且“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

则暴乱起。”民众的安定、安乐及民心的归顺都取决于“富民”,民

富则道德观点也会随之增强。作者在书中还进一步阐明了富民的政策“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为了让百姓“衣食饶溢”,统治者不但要“因天时”,“尽地财”、“用人力”去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并且还要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山林中的树木、动物资源,不能做竭泽而渔的傻事。这样,不但能为

百姓提供更多种的可用资源,还保护了生态资源和它的多样性,使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如“草木未落,刀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

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殷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氦不期

年不得食”等,否则,将出现“焚林而猎,得兽愈多,后必无兽”的

恶果,就没有“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这种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作者还注重因地制宜,合理

利用土地资源,“水处有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样,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积极发展生产,并注重保护生态资源,就

会使人民衣食充足,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美好。

二、《淮南子》的民本思想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淮南子》中的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但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且对我们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仍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第一,启示我们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

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

的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事事走群众路线,

时时为群众谋利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归宿”。并且还要身体力行地做到“执政为民”,“坚持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

支持。如胡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

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

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

于民”。

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真

正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更是当今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第二,启示我们要切实贯彻党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升

农民收入,实现兴国富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

稳则社会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视“三农”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并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

“三农”。近年来,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保障民生的关键,

又将提升农民的素质作为富民强国的保障。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更要

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措施;严格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惠农、富农政策,并确保这些政策的执行、实施到位。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民收入,让他

们真正地富起来。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入下去,才能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

启示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提

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水平。和谐社会历来是人们殷切向往的关

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

自身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廉政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

有机的统一体。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和广大党

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廉洁

从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社会目标。胡锦涛指出,为了促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准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动,确保人民群

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总来说之,《淮南子》一书产生于秦汉时期,其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出

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涵。而在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

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这个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取其精华,而

去其糟粕,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水平和水平,开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

建设的新局面。

民本思想下的廉政文化论文

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论廉政文化及其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内容提要: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树立廉洁理念,还是规范廉洁从政行为,以党的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为重点的廉政文化建设,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加强对人的教育引导、监督改造,在全社会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推动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党的纯洁性重要保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按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保持党的纯洁性过程中,从文化的视角来论及反腐倡廉建设,重视发挥“文化”柔性的力量,注重加大文化的含量,充分发挥

廉政文化的教育、激励和感染的重要作用;同时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硬件”反腐和文化“软件”反腐并举,加强从源头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组织及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是新时期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之举。 一、文化及廉政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诸如思想道德、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习俗、制度体系等。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现实的时代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起源、演进和发展也都有其自己的轨迹和脉络,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同时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给政治、经济以反作用。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文化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是一个人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中,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与源泉。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广泛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力量就是精神的力量。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廉政知识、廉政信仰、廉政规范、廉政要求及廉政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行为方式、社会

论文-浅谈廉政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

作为一名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有几个年头的国企工作人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寻找,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民航维修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规律和方法是什么,期间也学习和接触到了一些诸如制度反腐、文化反腐、高薪养廉、亲情防腐、诚信公示等方法和观点,受到了一定的启发。近期,工程技术公司纪委专门组织学习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镜鉴》,并向广大专兼职纪检人员和各级干部征集读书心得,于是有感而发,将一些近期零星的思考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浅述如下: 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贾福兴为《镜鉴》一书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违纪违法者在铤而走险牟取钱财时,其背后的所谓“情义”到底是什么!如为把两个女儿送出国外读书的单身母亲不惜贪污公款;以为职工谋福利的名义私分国有资产;有的甚至把精心设计圈套的不法商人当成“铁哥们”,等等。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不重感情,但是亲情友情再深亦有界。这个“界”就是始终做到公私分明、是非清楚。要想准确把握好界限,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法纪观念。 这段话给了我这样一种启示,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要想做到廉和公,一靠制度,二靠监督,三靠文化建设,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东航工程技术公司从2006年9月1日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工程技术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业务监督、财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强。但在廉洁文化的定位和建设推进方面,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

大家协调努力,在2011年的工作实践中予以加强。 廉洁文化的建设,不是单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有结构性的基础。这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建立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形成一个良好的廉洁从业氛围。 腐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在某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腐败现象显然比在另一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更普遍。这说明腐败的发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存在更多的腐败现象,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民众关于腐败的观念模糊,腐败被视为正常行为甚至是“文明”的行为。这就为腐败的泛滥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解释,甚至在某些社会团体中,存在一种“腐败文化”,把贪污受贿视为正常,腐败成为社会规范可以接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个人要想出污泥而不染就十分困难,以致腐败现象大行其道,广泛流行。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了新的财富源泉、新的权力结构、新的生活方式,这使得腐败的形式也错综复杂。如有政府官员接受信用卡的,有用公款去获取各种俱乐部会员资格的,这些形式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社会处在转型之中,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渐解体,而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形成,制度缺陷比较明显,给腐败以可乘之机,所以腐败的发生率较之改革开放前高。 另一方面,腐败现象滋生的文化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对此,至少

学校廉政文化论文

学校廉政文化论文 浅析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摘要廉政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 内涵。党的十八对廉政文化建设、如何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制 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等都提出了新思路,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深入开展,结合党的精 神的学习贯彻并结合多年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对在高校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廉洁 教育工作,本文从必要性、三个面向和八个着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廉政文化廉洁教育和谐校园 从近几年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实际看,高校的腐败现象和行为没有得到根 本性好转,一些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淡薄,在招生、基建、物质采购、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学术不端、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国家、省对高等教育财政投 入的加大,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对高 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廉洁自律要求越来越高,不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从思想上筑牢 腐败防线,不然可能造成资金用完了,事业起来了,干部倒下了,给党的教育事业造成极 大的伤害。党的十八报告和中央纪委的报告,都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廉政文化建设, 给我省高校如何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需要在理论、制度、载体、内涵、考核、评价等方面加以研究。 1 高校廉政文化的内涵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是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大学生毕业后将充实到社会各行各业,有的可能成为领导干部,管理国家政权,由此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廉洁信念,将影响他们对权力的使用,也影 响当今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乃至若干年后我国的社会廉政风气和状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敬廉崇廉”教育,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法制意 识和社会责任,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是廉洁文化的传 播者,是高尚情操和优秀文化孵化器,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廉 洁文化传播者的教职工首先要接受廉洁文化,所以高校的廉洁文化教育应是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开展。 高校的廉政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高校廉政文化是凝聚在人 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大学的政治文化,是党和国家先进的政治文化、德治文化、制度文化在大学中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其 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化体系,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形式 主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弘扬正气,反对腐朽思想 观念。大学廉政文化侧重于党员领导干部,其最核心的要求是通过教育、监督,增强廉洁

廉政文化论文廉政制度论文

廉政文化论文廉政制度论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党建 工作水平 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政文化;党建工作;廉政制度 我国的廉政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就强调廉政,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放于利而行,多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廉政思想。孟子也提出过“民贵君轻”的学说,劝告统治者重视和爱护人民。提出了养心寡欲的思想,主张为政者要带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善养吾浩然之气”;要通过“反求诸己”,排除感官物累,保持高尚的节操。并特别强调指出:“福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廉政理念一直贯穿王朝统治的始终。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也一直追求廉政,把廉政作为一个境

界而追求而向往,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把“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清廉勤政的基本准则,也作为治国兴邦的重要方略。那么什么是廉政文化呢?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它既可体现在廉洁理念的树立上,也可体现在廉洁从政行为的规范上。廉政文化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新时期的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它对于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起着积极作用。 一、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廉政文化建设,面向全党全社会,以党政机

廉政文化进校园论文

廉政文化进校园能优化校风促进和谐 幸福小学袁双梅 摘要: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廉政文化进校园可以使领导机关廉洁从政,校园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教师廉洁从教,师生关系纯正,教风学风会更好;学生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使人才培养在政治上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的立身立业之基,人们和谐共进,社会久安。 关键词:廉政文化;廉洁从政;廉洁从教;优化校风;促进和谐 现代社会生活纷纭复杂,多姿多彩,各种不同经济成分并存,造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青年大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在年轻的学子们这个关键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项功在长远的基本教育。大学有着强烈的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感,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廉政文化作为一项新资源,列入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抓紧抓好。 一、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才能引领学校逐渐形成清正廉明的校风

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廉政文化进校园就是落实同志指示的具体行动。因此学校领导班子要承担起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历史责任,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部廉洁、清正、和谐的氛围。 (1)领导班子要把廉政文化引进校园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大学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宽阔的特点,结合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实际,摒弃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以启迪说理为主,确保教育成效。身教胜于言教, 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廉洁之风。在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人事任用和使用上要任人为贤,不搞亲疏,不拉关系走 后门;在管理上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在决策上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图;在经费使用上要经济,公开透明;在政治上作风,关心群众,廉洁从政。形成一个既有纪律又有和谐氛围的育人环境。 (2)重点应抓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的头脑,提高全体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廉政文化建设征文我要廉洁

廉政文化建设征文我要廉洁 廉政文化建设是提升廉政管理的有效手段,其实质是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一个监督约束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控制机制,营造一个“我要廉洁”的氛围,强化“我要廉洁”意识,使真正做到远离腐化,按章办事,从而使廉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确保廉洁在控,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有着崇廉尚廉的悠久历史,历代先贤曾经对清廉操守有着不懈的追求,通过倡导廉洁道德文化反对腐化,可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把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展示出来、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廉政文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包括廉政规章制度、作风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腐化行为和危险动作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义的责任,从而规范其行为,其次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廉政方针、理念及对行为的引导,同时还包括了对自己、对他人廉政的关注,使员工远离违章,按章办事。 “贪污腐败”误国误己,可为什么腐化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廉政理念,没有先进的廉政理念做指导,思想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讲正义,讲正气,思想上与党高度一致,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灵魂。远离违章是确保廉政的根本措施,它强调的是按章办事,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程序办,操作有操作程序,工作有工作程序,管理有管理程序,按部就班。因此要反复地灌输、反复地宣传,使这些理念入脑入心,而且还要深入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以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 廉政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廉政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廉政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不能忽略人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不能忽视在廉政管理上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要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我、为人、为企”的“三为”思想。建设制度文化要在完善规程制度的同时,重在落实,重在严格考核。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行为。建设制度文化关键在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建设廉政制度文化必须通过从严管理、依法管理、依规管理;必须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来加深对廉洁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反复的、持久的执行规章制度,最终才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才能使廉洁文化更加入脑入心。 采用有效的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廉政教育,对于建设廉洁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领导通过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廉政文化的第一步是行动,行动在同一个环境下不断重复,习惯了,继续下去就变成文化。一个好的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当给员工树立榜样,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成为廉政的模范执行者,模范的遵章行为和以身作则的行动就会象一种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2)开展亲情互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做到以情感人,使廉政文化深入到每个家庭,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里。组织家属发挥好廉政的第二道防线作用。用亲人的嘱托话语,勉励、嘱托搞好廉政,使得廉政成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 (3)开展案例解剖、廉政警示教育。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廉政案例,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使人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越易滋生麻痹思想,进行事故反思,把别人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抓。特别是“廉政教育宣传片”,观看专题教育片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警钟》《赌之害》等,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用血的教训不断警醒,真正让每个人从中吸取教训。 (4)培养良好的廉政习惯。廉洁无小事,廉洁文化建设要从日常小事、工作细节抓起,培养自觉遵守阅读《官鉴》的习惯,努力使廉洁理念深深地扎根在心中。 (5)活动熏陶法。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其形式丰富多彩,如开展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3篇)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 增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增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客观需要,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增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形式,针对不同层面深入开展廉洁教育。 关键词: 廉政文化;教育;廉洁 增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要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之中,通过廉洁教育持续促进广大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学术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促使全校形成一种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持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促使党员干

部和教职员工能够自觉做到廉洁从教,并且帮助学生树立公民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1针对不同层面,增强廉政文化建设 1.1针对领导干部层面,要以规范从政行为为重点,增强领导干 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增强大学廉政文化建设,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 持续提升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对领导干部要重点开展理想信念 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党规教育,使他们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领导干部在行使自身权力和履职尽责的过程中,能够真 正做到廉洁奉公、廉洁从政。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要从切实落 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始抓起,建立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 廉的工作机制。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廉政教育阵地,持续增强 廉政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监狱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实地参观,通过参观服刑人员的监狱宿舍,了解监狱的实际生产和管 理情况以及听取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提升党员干部的拒腐 防变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大家观看一些警示教育录像片或者采取 座谈会、讨论会、以案说纪等形式,从而持续提升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论文浅谈廉政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

论文浅谈廉政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

作为一名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有几个年头的国企工作人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寻找,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民航维修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规律和方法是什么,期间也学习和接触到了一些诸如制度反腐、文化反腐、高薪养廉、亲情防腐、诚信公示等方法和观点,受到了一定的启发。近期,工程技术公司纪委专门组织学习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镜鉴》,并向广大专兼职纪检人员和各级干部征集读书心得,于是有感而发,将一些近期零星的思考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浅述如下: 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贾福兴为《镜鉴》一书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违纪违法者在铤而走险牟取钱财时,其背后的所谓“情义”到底是什么!如为把两个女儿送出国外读书的单身母亲不惜贪污公款;以为职工谋福利的名义私分国有资产;有的甚至把精心设计圈套的不法商人当成“铁哥们”,等等。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不重感情,但是亲情友情再深亦有界。这个“界”就是始终做到公私分明、是非清楚。要想准确把握好界限,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法纪观念。 这段话给了我这样一种启示,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要想做到廉和公,一靠制度,二靠监督,三靠文化建设,三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东航工程技术公司从2006年9月1日成立以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和工程技术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业务监督、财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强。但在廉洁文化的定位和建设推进方面,仍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

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中国历史上就存在着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沉渣,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就是这些观念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在宽松的环境中强烈反弹和猛烈释放,一些人是非观念发生扭曲,“一切向钱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社会法则和价值标准。其后果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主要是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在社会政治领域主要就是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其次,改革开放使社会的价值观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某些社会行为的评价的传统标准失去了普遍的权威性,因此对不少腐败现象的界定和甄别也就不那么明晰了。例如,贪污贿赂属于腐败是没有争议的,而请客送礼是否属于腐败就很难一概而论了,至于公款吃喝、旅游,即使从规范上被认定为腐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大多也会不以为意,甚至认为是工作的必需或人之常情。 第三,改革开放后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种反腐败的认识误区,即认为腐败是现代化的“必要成本”,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从主观方面看,不少人包括一些官员把反腐败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害怕反腐败会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认为如果廉政搞得太好了生意就做不成了,比如“四菜一汤,生意跑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从客观方面看,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一些“一手搞发展,一手搞腐败”的干部。有一些腐败官员在任期间“政绩”不凡,一些经济搞

廉政文化进校园论文

廉政文化进校园论文 廉政文化进校园能优化校风促进和谐 摘要: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廉政文化进校园可以使领导机关廉洁从政,校园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教师廉洁从教,师生关系纯正,教风学风会更好;学生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使人才培养在政治上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的立身立业之基,人们和谐共进,社会长治久安。 关键词:廉政文化;廉洁从政;廉洁从教;优化校风;促进和谐 现代社会生活纷纭复杂,多姿多彩,各种不同经济成分并存,造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青年大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在年轻的学子们这个关键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项功在长远的基本教育。大学有着强烈的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感,要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把廉政文化作为一项新资源,列入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抓紧抓好。 一、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才能引领学校逐渐形成清正廉明的校风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廉政文化进校园就是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的具体行动。因此学校领导班子要承担起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历史责任,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以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的氛围。 (1)领导班子要把廉政文化引进校园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大学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宽阔的特点,结合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实际,摒弃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以启迪说理为主,确保教育成效。身教胜于言教, 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树立廉洁之风。在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人事任用和使用上要任人为贤,不搞亲疏,不拉关系走 后门;在管理上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在决策上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图;在经费使用上要经济民主,公开透明;在政治上 作风民主,关心群众,廉洁从政。形成一个既有纪律又有和谐氛围的育人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