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实习报告

(生态与地学实习报告)

总分

现场表现(满分20分)实习报告质量(满分80分)考核项目满分得分考核项目满分得分组织纪律 5 报告格式 10

现场参观 5 报告内容 40

积极提问 5 图表质量 15

认真记录 5 总结自评 15

学 院___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

专 业_ 环境科学

年级班别__08级环境科学2班___

学 号_ _3108008347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刘卓芳_________

指导教师_徐文彬 尹光彩 袁斌 刘千钧

2011 年 5 月 27 日

目录

第一章华南植物园温室 (1)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

二、实习任务 (1)

三、实习时间 (1)

四、实习地点 (1)

五、实习单位概况 (1)

六、实习内容 (3)

6.1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3)

6.2 极地高山生态系统 (4)

6.3 沙漠生态系统 (4)

6.4 水生生态系统 (5)

6.5 植物奇观 (5)

6.5.1 含羞草 (5)

6.5.2 跳舞草 (6)

6.5.3 猪笼草 (6)

6.5.4 老人须 (7)

6.5.5 生石花 (7)

6.5.6 铁西瓜 (7)

6.5.7 连理树 (8)

6.5.8 两面树 (8)

6.5.9 洞天树 (8)

6.5.10 植物绞杀现象 (9)

七、小结 (10)

八、实习感想 (10)

九、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 (12)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2)

二、实习任务 (12)

三、实习时间 (12)

四、实习地点 (12)

五、实习单位概况 (13)

六、实习内容 (14)

6.1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 (14)

6.2 鼎湖山的生境特征 (15)

6.2.1 气候 (15)

6.2.2 水文 (15)

6.2.3 土壤 (15)

6.2.4 植被 (15)

6.3 鼎湖山的植物群落 (15)

6.3.1 沟谷雨林 (16)

6.3.2 季风常绿阔叶林 (16)

6.3.3 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 (17)

6.3.4 马尾松针叶林 (17)

6.3.5 人工植被 (18)

6.4 鼎湖山的动物多样性 (18)

6.4.1 种类组成 (18)

6.4.2 成因分析 (19)

6.4.3 鼎湖山动物的区系特征 (19)

6.4.4 鼎湖山动物的生态分布 (20)

6.5 拓展学习 (21)

6.5.1 鼎湖山的科研价值 (21)

6.5.2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22)

七、小结 (23)

八、实习感想 (23)

九、参考文献 (24)

十、附图 (25)

致谢 (26)

摘要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6000种,有大型展览温室群,占地100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室,集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展示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高山植物和奇花异草。华南植物园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华南植物园属下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保存着1800多种植物,500多种真菌,30多种脊椎动物和100多种鸟类,是蜚声国内外的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基地。此次生态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以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分布状况,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群落特征。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华南植物园温室生态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华南植物园及其温室群的基本概况,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各生态系统的生境和群落特征,自然界的植物奇观和实习后的感想体会。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态实习的目的和任务,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功能区分布状况和科研价值,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群落特征和生态功能。包括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针叶林和人工植被的基本情况,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分布状况及其多样性和实习后的感想体会。

关键字: 生态实习 生态系统 生境 群落特征

Abstrac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overs an area of 300 hectares, introductio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plants, a large exhibition of 6,000 WenShiQun, covers an area of 1000 square meters, is the Asian largest comprehensive greenhouse, the colle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tourism as a whole, and display rainforests, desert plants, alpine plants and rare flowers &grasses musical group.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has the world first-class magnoliaceae, plant species-divided gardens, is zingiberacea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base and guangzhou "top ten tourist attractions".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ShuMuYuan (dinghu mountain subsidiary dinghu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overs an area of 1133 hectares, have the complete subtropical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landscape, kept 18 kinds of plants, fungi, 500 more than 30 kinds of vertebrates and 100 species of bird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everybody is popular science and ecological tourism base.The ecological practice's main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ropical rainforest ecosystem, polar/alpine ecosystems, desert ecosystem, aquatic ecosystems and so on various ecological system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flora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dingh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distributio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habitat, flora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greenhouse ecological practice of purpose and missio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WenShiQun rainforests ecological system, polar/alpine ecosystems, desert ecosystem, aquatic ecosystems and so on various ecological system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of habitat, natural plant wonders and internships perceptions of experience.

The second chapter basically introduces dinghu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purpose and mission in normal practice of dingh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the basic situation, function distribution and scientific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ts habitat, flora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gully rainforest,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horsetail pine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nd pinus coniferous forest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vegetation, animal species composition, flora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and its diversity and internships perceptions of experience.

Key words: Ecological practice Ecological system Habita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第一章华南植物园温室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认识充分结合,巩固、加深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同学们学习生态学的兴趣与热情,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

通过对华南植物园温室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参观实习,重点是关注上述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原因。

三、实习时间

2011年5月17日 10:00—16:00

四、实习地点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见图1.1)温室园区。

图1.1 广州市华南植物园线路图

五、实习单位概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见图1.2)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为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00公顷,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6000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1]。

图1.2 华南植物园正门

华南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由3部分组成:一是保育和展示区(即原华南植物园部分),占地4237亩,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兰园等30余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万多种;二是科研和生活区,占地552亩,拥有馆藏标本100万份的植物标本馆,还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象色谱仪、光合作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的科研实验大楼,以及专业书刊近20万本(册)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等支撑系统;三是建于1956年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7325亩,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目前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就地保育植物2400多种 [1]。

华南植物园的世界植物温室群景区是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的重点大科学项目,于2004年底动工兴建,为世界罕见的大型异型钢结构建筑。景区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40平方米,建筑最高高度27.4米。其中热带雨林温室7607平方米,亚热带-南极北极室1200平方米,奇花异果温室1558平方米,沙漠植物温室777平方米,植物水族馆1500平方米,共收集植物种类约5000种。温室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于一体,具有优美的园林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公众展示了全球植物生态类型,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和最富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型的植物景观温室群。

六、实习内容

华南植物园温室(见图 1.3)主要由热带雨林室、高山/极地植物室、沙漠植物室、奇异植物室和植物水族馆够成。通过实习和拓展学习可以了解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原因,感受植物界的奇特现象。

图1.3 华南植物园温室大棚外观

6.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纬度20°范围内,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约23-28℃,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终年高温多雨,土壤多砖红壤。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而又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 [2]。

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年降水量超过2000mm,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此外,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其特点主要有:①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②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③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④ 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⑤ 茎花现象很常见;⑥ 寄生植物很普遍;⑦ 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⑧ 动物种类极其丰富等。

图1.4 温室内的热带雨林 图1.5高山极地

6.2极地/高山生态系统

极地/高山生态系统(见图1.5),即冻原生态系统又称苔原生态系统(polar ecosystem)。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根据分布区域的不同,又分为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和高山(苔原)生态系统。主要特征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全球苔原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总面积的5.3% [3]。苔原的生态环境甚为恶劣。气候特点是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年降水量不多,但降水次数多,水分蒸发弱,故空气湿度大。苔原土壤在一定深度下都有永冻层,且分布广。苔原植物具有一系列的抗寒和抗干旱生理学特性,许多植物在严寒巾营养器官不受损伤,有的植物在雪下生长。苔原植物通常是多年生植物。苔原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是大型食草动物,在生理上具有抗寒特点。

6.3沙漠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在北半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地带。我国的荒漠分布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南半球的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也有分布 [4]。

荒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变率很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许多倍。温度变化剧烈,尤以日温差最大。并多有风沙与尘暴出现。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只有为数不多的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或肉质的仙人掌类植物稀疏地分布。所以群落的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覆盖度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由于食物资源比较单调和贫乏,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也少。常见的有昆虫、蜥蜴、啮齿类和某些鸟类。许多动物具有高度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如夏眠、夜间活动、长期不饮水、不具汗腺和排放高浓度的尿液等。

干旱的限制使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都很低。对于温带荒漠来说,除干旱缺水外,低温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植物的生长仅限制在一个短促的时期里,就在这相对有利的时期里生产力也常小于0.5克/米2·天,为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低者之一。然而由于荒漠地区年日照比较高,生长季热量充足,在有条件的地方,当加以施肥与灌溉,荒漠可以成为局部高产的环境。

图1.6 温室内的仙人掌 图1.7 水下森林

6.4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可根据水的流速分为流动水和静水两种类型生态系统 [5]。

流动水主要是河流、溪流、水渠等水体。其特点是,水的流动性受落差垂直变化的影响,流速受流量及河床大小之间比率的影响。在流水型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为藻类构成的黏附性群落、水生植物等,另外陆地植物叶片的凋落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是一些昆虫、无脊椎动物、两栖类以及鱼类,其食物链的基本形式是:水生植物一无脊椎动物一鱼类。

静水生态系统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不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生态系统。所谓静水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的水,都有一定的流动,只不过这种流动和水的更换非常缓慢。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静水生态系统。

6.5植物奇观

6.5.1含羞草

含羞草(见图1.8)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学名Mimosa pudica,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成簇生长,茎基部木质化,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头状花序呈圆球形,形如绒球。花后结荚果,果实扁圆形。其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 [6]。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为,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图1.8 含羞草 图1.9 跳舞草

6.5.2跳舞草

跳舞草(见图1.9)是一种快要绝迹的珍稀植物,又叫情人草,多情草,风流草。该草属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叶灌木,野生于深山之中,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株高60厘米,苗高25厘米以上,叶柄上长出三片叶时,就可开始观赏。它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野生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地植高约100厘米,盆栽高约50厘米左右;茎呈圆柱状,光滑;各叶柄多为3权叶片,顶生叶长6~12厘米,侧生一对小叶长3厘米左右 [7]。

据科学家研究认为,跳舞草实际上是对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极富感应性的植物,与温度和阳光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气温达到24℃以上,且在风和日丽的晴天,它的对对小叶便会自行交叉转动、亲吻和弹跳,两叶转动幅度可达180度以上,然后又弹回原处,再重复转动。当气温在28~34℃之间,或在闷热的阴天,或在雨过天晴时,纵观全株,数十双叶片时而如情人双双缠绵般紧紧拥抱,时而又像蜻蜒翩翩飞舞,使人眼花缭乱,给人以清新、美妙、神秘的感受。

6.5.3猪笼草

猪笼草(见图1.10)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学名 Nepenthe。其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猪笼草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所以其为食虫植物中的一员。此外,食虫植物还包括瓶子草、茅膏菜、捕蝇草、捕虫堇、狸藻等5个科8个属,近50种 [8]。

猪笼草根部不发达,所以要靠吃昆虫来补充磷和氮.猪笼草会在开口处附近分泌蜜汁,像花蜜一样吸引昆虫,壼状的叶身内非常滑溜,令昆虫无法站立,跌进壼底的消化液中;猪笼草特殊的袋状容器上方有盖,袋内能分泌一种类似强酸的物质,这种黏液能将入侵之昆虫予以歼灭,然后再逐一分解消化吸收.

图1.10 猪笼草 图1.11 老人须

6.5.4老人须

老人须(见图1.11),又名松萝凤梨、苔花凤梨,是凤梨科植物。生活在较温暖的地方,10℃以下就会被“冻坏”。它的茎呈线状,银灰色,长可达3米,具有很多的分枝。它的叶也是线状的,叶片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鳞片主要是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的,老人须的根主要起固定作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就由这些鳞片来完成了,所以老人须又有空气草之称。老人须的花是淡绿色的,不过很小 [9]。 照片上的老人须并没有种在土壤里,而是直接悬挂在空中的,园艺工人经常为它喷水和肥料,在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的滋养下,长得十分繁茂。

6.5.5生石花

生石花又名石头玉(见图1.12),属于番杏科,生石花属(或称石头草属)物种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

[10]。生石花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

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在

干旱季节植株萎缩并埋覆于砾石沙土之

中或仅露出植株顶面,光线仅从透光的

顶面(窗口)进入体内。当雨季来临,

又快速恢复原来的株型并长大。因此若

非雨季生长开花,在原产地的砾石中生

石花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是它为了防止

小动物掠食而形成的自我保护天性,称

为“拟态”。 图1.12 生石花

6.5.6铁西瓜

铁西瓜(见图1.13)为紫葳科葫芦树属常绿小乔木,高5-18米,为典型的热带雨林“老茎生花”植物,花、果单生于小枝或老茎上;花冠钟形,淡绿黄色,具褐色脉纹,春夏开花。铁西瓜 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广东、福建、海南、台湾等地有栽培,因外壳坚硬,成熟果实也常被挖空用作水瓢 [11]。

这种奇异的果实直径有20 多厘米,极像一个个绿色的大西瓜高高地悬挂在树干上,令参观者惊叹不已,这是植物园新展出的瓢瓜树,别名铁西瓜,因盛果期,倒挂枝头的果实酷似“从天而降”的炮弹,人们又形象地称之为“炮弹果”。

图1.13 铁西瓜 图1.14 连理树

6.5.7连理树

图片(见图 1.14)中左边的斜叶榕和右边的垂榕粗大的枝干合抱共生,相互愈合而形成了连理树。斜叶榕枝条硬直,叶大,叶柄粗壮,叶片近菱形,通常两侧不等长;垂榕枝条软细下垂,叶小而密生;两种不同的榕树交织合生在一起,长出两种形状完全不同的枝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尽无数沧桑,枝繁叶茂,共同形成一个巨大的树冠 [12]。

诗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生命相拥,枝叶相抱,连理情深。自然界中树木的连理共生现象是一种天然嫁接的产物。在百年前的广西壮族山区,相邻相伴种植的垂榕与斜叶榕不断生长,根和树枝生长时交织在一起,直径逐渐加粗而相互挤压,由于同属同一家族(桑科)的遗传基础,当两株榕树的根和树枝的表皮相互磨破露出形成层后,产生的新细胞合生在一起形成了连理树。

6.5.8两面树

两面树(见图1.15和图1.16)是一株来自于越南的细叶榕,它生长在古村庄的石城墙上。两面树是百年前随风飘进古城墙缝隙的细叶榕种子,在壁缝中生根发芽,以其强有力的根系在土壤贫乏的石墙壁上形成粗细不一、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的发达榕树根系群,既支撑榕树粗壮的身躯,又为榕树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呈现了奇特的石壁根网两面树景观 [12]。

图1.15 两面树正面 图1.16 两面树背面

6.5.9洞天树

洞天树(见图 1.17)来自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乡村,是细叶榕完成绞杀后展现的艺术奇观。洞天树“茎”中空,空心“茎”高约10m,直径近1m,“茎”内可容纳1人,是细叶榕的种子通过鸟类粪便或者被风刮到树上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生根发芽,与所附生的大树和平共处、贮存力量;随着岁月流失气生根逐步伸到地面并形成强大的支撑根系,获得自身的支撑和丰富的营养,变得更加强大;随着不定根不断增多、分枝融合,形成强大的木质根网系统,团团围绞中间的大树;中间的大树因生活空间限制和营养不良而逐渐枯萎逝去,细叶榕则取而代之成为一株独立的参天大树,最后形成由榕树网状根组成的空心树身 [12]。

图1.17 洞天树别有洞天

6.5.10植物绞杀现象

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见图1.18)就是植物间相互竞争中的胜利者。热带森林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种间密度很大,故每种植物的生活空间缩小了,接受阳光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植物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争夺阳光和土壤养分的激烈竞争。在自然竞争中,那些具有生长优势的植物物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料,从而在竞争中保存下来;那些处于劣势的植物,终究被淘汰 [13]。

图1.18 植物间的绞杀

七、小结

在华南植物园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温室群中的热带雨林室、高山/极地植物室、沙漠植物室、奇异植物室和植物水族馆,看到了许多生物界中神奇的现象。课后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科研论文和其它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了解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原因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还描述了植物间几种特殊的现象,如植物的绞杀现象、植物吃虫现象和植物类似跳舞的现象等,这里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还进一步解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或行为机理,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我明白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强化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八、实习感想

今天是2011年5月16日,也是我们整个实习计划的第一天,实习第一站便是华南植物园温室。我们在温室里面参观了3个小时左右,学习的内容还是相当丰富的,因为里面已经将四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呈现在我们面前,包括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这样我们可以以较轻松的方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实惠,还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这也许是我们选择华南植物园温室进行生态系统的参观实习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实习过程中,每个大组安排有一位导游。但是我们的队伍比较庞大,所以还是有不足之处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队伍太大空间显得就比较小,前面的同学或许会好点,跟在后面的同学就难于及时获取导游所讲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导游走得太快,基本上都没反应过来,整个流程就说结束了,有点走马观花了。其实这些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的自己经济状况,并且我们都可以在导游介绍完之后,认真的在去看一遍,加深印象,从而可以得到补充。

我觉得我在这次实习中最大的不足就是目的不够明确,不知到看点什么好,当时的心情就是把实习当是观光旅游了。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原因,那就是实习之前我没有认真思考这次实习我们需要获取什么知识,关注些什么内容,也没有去网上进行搜索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二是客观原因,老师虽然在动员大会上有稍微的提及到一点要求,但是具体的实验内容和报告格式要求,比较迟才发给我们,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们都觉得不知道做什么好,感觉就像失去方向一样。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在实习回来之后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去浏览一些网页和阅读一些文献资料,从中也获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写成此篇实习报告,之间也应该有许多错误或不足,希望老师给予指出批评,如果能够指导我如何学习和探究问题,或者指导我如何去写期刊论文或学位论文,就更是感激不尽。

总而言之,此次实习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方面通过参观了解和课外的拓展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学习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改进指明了方向。对于建议方面的,主要是希望老师在实习前,能够着重的强调一下实习的目的,这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同学来说,意义是比较大的。

九、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 中国林业网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热带雨林生

态系统介绍.

[3]. 百度百科:冻原生态系统.

[4]. 百度百科:沙漠生态系统.

[5].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水生生态系统的类型.

[6]. 百度百科:含羞草.

[7]. 百度百科:跳舞草.

[8]. 百度百科:猪笼草.

[9]. 摄影博客:百草堂.老人须.

[10] 百度百科:生石花.

[11] 百度百科:铁西瓜.

[1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的榕树奇观.

[13] 百度百科:植物的绞杀现象.

第二章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认识充分结合,巩固、加深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同学们学习生态学的兴趣与热情,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

通过参观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展览室,听取讲解并实地考察,并结合查阅相关资料,重点关注该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社会环境概况、保护区设立由来和历史、占地面积、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分布情况、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及群落特征(植物种类、动物种类、珍稀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等)、该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若参观内容包括了地气系统痕量气体交换站点,需关注设立该观察站点的原因、观测分析手段、及有关土壤排放或吸收CO2、CH4和N2O 方面的内容。

三、实习时间

2011年5月18日 12:00—18:00

四、实习地点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

图2.1 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线路图

图2.2 鼎湖山景点分布图

五、实习单位概况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7000亩(1133公顷),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1]。

图2.3 鼎湖山正门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最低海拔高度14.1米 ,最高海拔高度 1000.3米;有高等植物267科877属1863种,16个自然植被类型,兽类38种,爬行类20种,鸟类178种,蝶类85种,昆虫681种。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其中用于办公和科研的3100多平方米,设有实验室、图书馆、展览室、标本室、 讲座室和接待室;职工住宅有1590多平方米。已建有珍奇观赏植物园鼎湖山珍稀濒危植物园、华南杜鹃园(山)、竹园,面积总计5.43公顷,种类合计158种;另有5个荫棚及繁殖棚,占地300多平方米,一个苗圃地占地7000多平方米。3个永久样地占地4公顷,进行生态研究观察[1]。

六、实习内容

6.1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

鼎湖山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明确提出了三个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的分区和划界。2001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功能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功能区分布新图见图 2.4),旨在保证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2]。1988年正式划定的功能区中,核心区包括保护区的中心、西北、西部和西南部分,面积约850hm2。缓冲区位于保护区东部边缘部分,方圆100hm2。过渡区由保护区北面和东南面边缘的山地组成,面积约200hm2。为了合理规划保护区,2001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出了功能区划的新方案,在核心区和过渡区之间建立缓冲地带,将西坑一条线从核心区划出来,开展科普教育径。经调整后核心区面积近800hm2,缓冲区面积约220hm2,过渡区面积大概有130 hm2。

图2.4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分布图

6.2 鼎湖山的生境特征

6.2.1 气候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处于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夏长冬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1.0℃,极端最高气温38.1℃,极端最低气温-0.2℃。年均降水量为1927mm,受季风气候影响,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38%,且多见暴雨[3]。

6.2.2 水文

保护区位于西江中下游,区内两条溪流(称东坑和西坑)发源于西北部的鸡笼山,从西北流向东南,汇合于保护区的入口处流入西江。两条溪流全长 12公里,水流终年不断。

6.2.3 土壤

林地成土母岩由砂页岩、页岩、砂岩与石英砂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土壤由少腐殖质的赤红壤、黄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构成。由于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峻,加之当地雨量充沛,土壤易受冲刷,土壤层一般较薄,厚度多在30~80cm左右,且多含碎石块,土壤较为贫瘠[3]。

6.2.4 植被

森林覆盖率达78.8%,主要植被有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人工植被三大类型。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30米以下的河岸林、分布于海拔30-250米的沟谷雨林、分布于海拔30-400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500-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500-900米的山地灌木草丛。半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100-450米的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和分布于海拔500-600米山坡上的常绿灌丛组成[3]。人工植被有马尾松林、大叶桉林、竹林和广东油茶林等。保护区内分布有常绿阔叶林等6种植被类型,其中常绿阔叶林占全区总面积的31.26%,针叶、阔叶混交林占48.16%,热性常绿针叶(马尾松)林占1.89%,山地常绿灌丛占12.49%,山地常绿草丛占3.02%,人工植被占1.32%。全区以自然植被为主,在自然植被中,又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6.3 鼎湖山的植物群落

鼎湖山地处热带北缘,亚热带南缘,温暖湿润的季风气侯,这里保存并繁衍着众多的森林植被类型。群峰之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等自然植被。前者属于热带植被类型,后者属于亚热带植被类型,而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之间的过渡类型,为中国南亚热带所特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