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刘全坤版 第11章答案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刘全坤版 第11章答案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刘全坤版 第11章答案
《材料成型基本原理》刘全坤版 第11章答案

第11章凝固缺陷及控制

1.何谓枝晶偏析、晶界偏析、正偏析、负偏析、正常偏析、逆偏析和重力偏析? (2)

2.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偏析的形成? (2)

3.焊缝的偏析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熔合区是焊接的薄弱部位? (3)

4.分析偏析对金属质量的影响? (3)

5简述析出性气体的特征、形成机理及主要防止措施。 (4)

6、焊缝中的气孔有哪几种类型?有何特征? (5)

7、试述夹杂物的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及主要防止措施。 (5)

8、何谓体收缩、线收缩、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和收缩率? (6)

9、分析缩孔的形成过程,说明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条件及形成原因的异同点。 (7)

10、分析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产生缩孔、缩松的倾向性及影响因素。 (7)

11、简述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8)

12、焊件和铸件的热应力是如何形成的?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控制? (9)

13、简述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防止措施。 (10)

14、何谓液化裂纹?出现在焊接接头的哪个区域?为什么? (11)

15. 试叙冷裂纹的种类及特征 (12)

16、分析氢在形成冷裂纹中的作用,简述氢致裂纹的特征和机理。 (12)

17、为什么低合金钢冷裂纹容易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及焊根、焊趾部位? (13)

18、何谓拘束度和拘束应力?两者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他们对冷裂纹的形成有何影响?.13

19、如何防止焊件和铸件产生冷纹? (13)

第11章凝固缺陷及控制习题解答

1.何谓枝晶偏析、晶界偏析、正偏析、负偏析、正常偏析、逆偏析和重力偏析?

答:枝晶偏析,又称晶内偏析,是在一个晶粒内出现的成分不均匀现象,常产生于具有结晶温度范围、能够形成固溶体的合金中。对于溶质分配系数k0<1的固溶体合金,晶粒内先结晶部分含溶质较少,后结晶部分含溶质较多。这种成分不均匀性就是晶内偏析。固溶体合金按树枝晶方式生长时,先结晶的枝干与后结晶的分枝也存在着成分差异,因此又称为枝晶偏析。

晶界偏析: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和非金属夹杂物常富集于晶界,使晶界与晶内的化学成分出现差异,这种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晶界偏析。

正偏析与负偏析:根据合金各部位的溶质浓度Cs与合金原始平均浓度C0的偏离情况分,凡Cs>C0者,称为正偏析;Cs<C0者,称为负偏析。

正常偏析:当合金的溶质分配系数k0<1时,凝固界面的液相中将有一部分溶质被排出,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质的浓度将逐渐增加,越是后来结晶的固相,溶质浓度越高。当k0>1时则与此相反,越是后来结晶的固相,溶质浓度越低。按照溶质再分配规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故称之为正常偏析。

逆偏析:铸件凝固后常出现与正常偏析相反的情况,即k0<1时,铸件表面或底部含溶质元素较多,而中心部位或上部含溶质较少,这种现象称为逆偏析。

重力偏析:重力偏析是由于重力作用而出现的化学不均匀现象,通常产生于金属凝固前和刚刚开始凝固之际。当共存的液体和固体或互不相溶的液相之间存在密度差时,将会产生重力偏析。

2.偏析是如何形成的?影响偏析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防止偏析的形成?

答:偏析主要是由于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扩散不充分、溶质再分配而引起的。

影响偏析的因素有:1)合金液、固相线间隔;2)偏析元素的扩散能力;3)冷却条件。

针对不同种类的偏析可采取不同的防止方法,具体有:

(1)生产中可通过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来消除晶内偏析,即将合金加热到低于固相线100~200℃的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进行充分扩散,以达到均匀化;

(2)预防和消除晶界偏析的方法与晶内偏析所采用的措施相同,即细化晶粒、均匀化退火。但对于氧化物和硫化物引起的晶界偏析,即使均匀化退火也无法消除,必须从减少合

金中氧和硫的含量入手。

(3)向合金中添加细化晶粒的元素,减少合金的含气量,有助于减少或防止逆偏析的形成。

(4)降低铸锭的冷却速度,枝晶粗大,液体沿枝晶间的流动阻力减小,促进富集液的流动,均会增加形成V形和逆V形偏析的倾向。

(5)减少溶质的含量,采取孕育措施细化晶粒,加强固-液界面前的对流和搅拌,均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带状偏析的形成。

(6)防止或减轻重力偏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缩短合金处于液相的时间,使初生相来不及上浮或下沉;2)加入能阻碍初晶沉浮的合金元素。例如,在Cu-Pb合金中加少量Ni,能使Cu固溶体枝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枝晶骨架,从而阻止Pb下沉。再如向Pb-17%S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Cu,首先形成Cu-Pb骨架,也可以减轻或消除重力偏析;3)浇注前对液态合金充分搅拌,并尽量降低合金的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

3.焊缝的偏析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熔合区是焊接的薄弱部位?

答:焊缝的偏析主要有区域偏析和层状偏析。

熔合区是焊接的薄弱部位这是因为熔合区位于焊缝和母材的交界处,是焊缝和母材的过渡区,熔合区存在着严重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同时还存在着物理不均匀性。因此熔合区在组织和性能上也是不均匀的,因此成为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

4.分析偏析对金属质量的影响?

答:偏析对合金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有程度不同的损害。

1)晶内偏析的存在,使晶粒内部成分不均匀,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特别是塑性和韧性降低。此外,晶内偏析还会引起合金化学性能不均匀,使合金的抗蚀性能下降。

2)晶界偏析比晶内偏析的危害性更大,它既能降低合金的塑性和高温性能,又能增加热裂倾向,因此必须加以防止。

3)正常偏析的存在使铸件性能不均匀,随后的加工和处理也难以根本消除,故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控制。

4)逆偏析会降低铸件的力学性能、气密性和切削加工性能。

5)层状偏析是不连续的具有一定宽度的链状偏析带,带中常集中一些有害元素(碳、

硫、磷等),并常常出现气孔等缺陷。层状偏析也会使焊缝的力学性能不均匀,抗腐蚀性能下降以及断裂韧性降低等。

偏析也有有益的一面,如利用偏析现象可以净化或提纯金属等。

5简述析出性气体的特征、形成机理及主要防止措施。

答:液态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气体来不及逸出而产生的气孔称为析出性气孔。这类气孔主要是氢气孔和氮气孔。

析出性气孔通常分布在铸件的整个断面或冒口、热节等温度较高的区域。当金属含气量较少时,呈裂纹多角形状;而含气量较多时,气孔较大,呈团球形。

焊缝金属产生的析出性气孔多数出现在焊缝表面。氢气孔的断面形状如同螺钉状,从焊缝表面上看呈喇叭口形,气孔四周有光滑的内壁。氮气孔一般成堆出现,形似蜂窝。

析出性气体的形成机理是:结晶前沿,特别是枝晶间的气体溶质聚集区中,气体的含量将超过其饱和量,被枝晶封闭的液相内则具有更大的过饱和含量和析出压力,而液-固界面处气体的含量最高,并且存在其他溶质的偏析及非金属夹杂物,当枝晶间产生收缩时,该处极易析出气泡,且气泡很难排除,从而保留下来形成气孔。

防止析出性气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1)消除气体来源保持炉料清洁、干燥,焊件和焊丝表面无氧化物、水分和油污等;控制型砂、芯砂的水分,焊前对焊接材料(焊条、焊剂、保护气体等)进行烘干、去水或干燥处理;限制铸型中有机粘结剂的用量和树脂的含氮量;加强保护,防止空气侵入液态金属。

(2)采用合理的工艺焊接时采用短弧焊有利于防止氮气孔,气体保护焊时用活性气体保护有利于防止氢气孔,选用氧化铁型焊条可提高抗锈能力。金属熔炼时,控制熔炼温度勿使其过高,或采用真空熔炼,可降低液态金属的含气量。

(3)对液态金属进行除气处理金属熔炼时常用的除气方法有浮游去气法和氧化去气法。前者是向金属液中吹入不溶于金属的气体(如惰性气体、氮气等),使溶解的气体进入气泡而排除;后者是对能溶解氧的液态金属(如铜液)先吹氧去氢,再加入脱氧剂去氧。

焊接时可利用焊条药皮或焊剂中的CaF2和碳酸盐高温分解出的CO2气体进行除氢。

(4)阻止液态金属内气体的析出提高金属凝固时的冷却速度和外压,可有效阻止气体的析出。如采用金属型铸造,密封加压等方法,均可防止析出性气孔的产生。

6、焊缝中的气孔有哪几种类型?有何特征?

答:焊缝中的气孔有三种类型:析出性气孔、侵入性气孔、反应性气孔。

其特征分别为:

(1)析出性气孔为液态金属冷却时因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气体,主要为氢气孔和氮气孔。该气孔主要出现在焊缝表面,氢气孔断面形状如螺钉从焊缝表面看呈喇叭口型,气孔四周有光滑的内避;氮气孔一般成堆出现,形似蜂窝。

(2)侵入性气孔一般为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氮和碳氢化合物。其数量较少、体积较大、孔壁光滑、表面有氧化色。

(3)反应性气孔主要为H2、CO和N2。主要是由液态金属内部合金元素之间或与非金属夹杂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蜂窝状气孔,呈梨状或团球状均匀分布。碳刚焊缝因冶金反应生成的CO气孔则沿焊缝结晶方向呈条虫状分布。

7、试述夹杂物的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及主要防止措施。

答:夹杂物是指金属内部或表面存在的和基本金属成分不同的物质,它主要来源于原材料本身的杂质及金属在熔炼、浇注和凝固过程中与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产物。

夹杂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不同夹杂物的形成机理等也不尽相同:

(1)一次夹杂物在金属熔炼过程中及炉前处理时,液态金属内会产生大量的一次非金属夹杂物。这类夹杂物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夹杂物的偏晶析出和聚合长大。

排除液态金属中一次夹杂物的途径:1)加熔剂;2)过滤法;3)排除和减少液态金属中气体的措施,如合金液静置处理、浮游法净化、真空浇注等。

(2)二次氧化夹杂物液态金属与大气或氧化性气体接触时,其表面很快会形成一层氧化薄膜。在浇注及充型过程中,由于金属流动时产生的紊流、涡流及飞溅等,表面氧化膜会被卷入液态金属内部。此时因液体的温度下降较快,卷入的氧化物在凝固前来不及上浮到表面,从而在金属中形成二次氧化夹杂物。

二次氧化夹杂物的影响因素:1)化学成分;2)液流特性;3)熔炼温度。

防止和减少二次氧化夹杂物的途径

1)正确选择合金成分,严格控制易氧化元素的含量。

2)采取合理的浇注系统及浇注工艺,保持液态金属充型过程平稳流动。

3)严格控制铸型水分,防止铸型内产生氧化性气氛。还可加入煤粉等碳质材料,或采用涂料,以形成还原性气氛。

4)对要求高的重要零件或易氧化的合金,可以在真空或保护性气氛下浇注。

(3)偏析夹杂物 合金结晶时,由于溶质再分配,在凝固区域内合金及杂质元素将高度富集于枝晶间尚未凝固的液相内。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靠近液固界面的“液滴”有可能具备产生某种夹杂物的条件,这时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液相L 1将发生L 1→β+L 2偏晶反应,析出非金属夹杂物β。

偏析夹杂物的大小主要由合金的结晶条件和成分来决定。

凡是能细化晶粒的条件都能减小偏析夹杂物的尺寸;形成夹杂物的元素原始含量越高,枝晶间偏析液相中富集该元素的数量越多,同样结晶条件下,产生的偏析夹杂物越大,数量也越多。

8、何谓体收缩、线收缩、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和收缩率?

(1)体收缩:宏观体积收缩现象;

(2)线收缩:三维尺寸的减少,是尺寸长度缩减的一种物理现象;

(3)液态收缩:液态金属从浇注温度T 浇冷却到液相线温度T L 产生的体收缩(体积改变量),称为液态收缩。

(4)凝固收缩:金属从液相线冷却到固相线所产生的体收缩,称为凝固收缩。

(5)固态收缩:金属在固相线以下发生的体收缩,称为固态收缩。

(6)收缩率:即收缩的程度,分液态收缩率、凝固收缩率和固态收缩率。

液态收缩率:%-(=浇液液100)×L V V T T αε,式中,εV 液是液态体收缩率(%)

;αV 液是金属的液态体收缩系数(℃-1);T 浇是液态金属的浇注温度(℃);T L 是液相线温度(℃);

凝固收缩率:%-(+=)(凝100))(×→→S L S L V S L V V T T αεε,式中,εV 凝是凝固体收缩率;εV (L →S )是因状态改变的体收缩;αV (L →S )是凝固温度范围内的体收缩系数;

固态收缩率中包括体收缩率和线收缩率,

固态体收缩率表示为:%(=固

固100)0S ×?T T V V αε,式中,εV 固是金属的固态体收缩率(%);αV 固是金属的固态体收缩系数(℃-1)

;T S 是固相线温度(℃);T 0是室温(℃)。 固态收缩也常用线收缩率表示,%100)(0×?=T T S L L αε,式中,εL 是金属的线收缩率(%),εL ≈εV 固/3;αL 是金属的固态线收缩系数(℃-1),αL ≈αV 固/3。

9、分析缩孔的形成过程,说明缩孔与缩松的形成条件及形成原因的异同点。

答: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窄的合金,在一般铸造条件下按由表及里逐层凝固的方式凝固。由于金属或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固态收缩,从而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尺寸较大的集中缩孔。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铸件中缩孔形成过程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态金属充满型腔后,由于铸型的吸热作用,其温度下降,产生液态收缩。此时,液态金属可通过浇注系统得到补充,因而型腔始终保持充满状态(图a)。当铸件外表温度降至凝固温度时,铸件表面就凝固成一层固态外壳,并将内部液体包住(图b)。这时,内浇口已经凝结。当铸件进一步冷却时,壳内的液态金属因温度降低一方面产生液态收缩,另一方面继续凝固使壳层增厚并产生凝固收缩;与此同时,壳层金属也因温度降低而发生固态收缩。如果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造成的体积缩减等于固态收缩引起的体积缩减,则壳层金属和内部液态金属将紧密接触,不会产生缩孔。但是,由于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大于壳层的固态收缩,壳内液体与外壳顶面将发生脱离(图c)。随着冷却的进行,固态壳层不断加厚,内部液面不断下降。当金属全部凝固后,在铸件上部就形成了一个倒锥形的缩孔(图d)。

形成缩松和缩孔的基本原因是相同的,即金属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之和大于固态收缩。但形成条件是不同的:产生缩孔的条件是铸件由表及里逐层凝固。形成缩松的条件是金属的结晶温度范围较宽,倾向于体积凝固或同时凝固方式。

10、分析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产生缩孔、缩松的倾向性及影响因素。

答: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在凝固过程中会析出石墨相而产生体积膨胀,因此其缩孔和缩松的形成比一般合金复杂。

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凝固的共同特点是,初生奥氏体枝晶能迅速布满铸件的整个断面,而且奥氏体枝晶具有很大的连成骨架的能力。因此,这两种铸铁都有产生缩松的可能性。但是,

由于它们的共晶凝固方式和石墨长大的机理不同,产生缩孔和缩松的倾向性有很大差别。

灰铸铁共晶团中的片状石墨,与枝晶间的共晶液体直接接触,因此片状石墨长大时所产生的体积膨胀大部分作用在所接触的晶间液体上,迫使它们通过枝晶间的通道去充填奥氏体枝晶间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产生的小孔洞,从而大大降低了灰铸铁产生缩松的严重程度。这就是灰铸铁的所谓“自补缩能力”。

球墨铸铁在凝固中后期,石墨球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四周形成奥氏体外壳,碳原子通过奥氏体外壳扩散到共晶团中使石墨球长大。当共晶团长大到相互接触后,石墨化膨胀所产生的膨胀力,只有一小部分作用在晶间液体上,而大部分作用在相邻的共晶团上或奥氏体枝晶上,趋向于把它们挤开。因此,球墨铸铁的缩前膨胀比灰铸铁大得多。随着石墨球的长大,共晶团之间的间隙逐步扩大,并使铸件普遍膨胀。共晶团之间的间隙就是球墨铸铁的显微缩松,而共晶团集团之间的间隙则构成铸件的(宏观)缩松。所以,球墨铸铁产生缩松的倾向性很大。如果铸件厚大,球墨铸铁的缩前膨胀也会导致铸件产生缩孔。如果铸型刚度足够大,石墨化的膨胀力有可能将缩松压合。在这种情况下,球墨铸铁也可看作具有“自补缩”能力。

影响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缩孔和缩松的因素:

(1)铸铁成分 对于灰铸铁,随碳当量增加,共晶石墨的析出量增加,石墨化膨胀量增加,有利于消除缩孔和缩松。

(2)凝固方式 共晶成分灰铸铁以逐层方式凝固,倾向于形成集中缩孔。但是,共晶转变的石墨化膨胀作用,能抵消甚至超过共晶液体的收缩,使铸件不产生缩孔。

(3)孕育处理 球墨铸铁的碳当量大于 3.9%时,经过充分孕育,在铸型刚度足够时,利用共晶石墨化膨胀作用,产生自补缩效果,可以获得致密的铸件。

(4)铸型刚度 铸铁在共晶转变发生石墨化膨胀时,型壁是否迁移,是影响缩孔容积的重要因素。铸型刚度大,缩前膨胀就小,缩孔容积也相应减小,甚至不产生缩孔。铸型刚度依下列次序逐级降低:金属型—覆砂金属型—水泥型—水玻璃砂型—干型—湿型。

11、简述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答:(1)顺序凝固原则

铸件的顺序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各部分按照距离冒口的远近,由远及近朝着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见右图)。铸件按照这一原则凝固时,可使缩孔集中在冒口中,获得致密的铸件。

顺序凝固原则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冒口的补缩作用,防止缩孔和缩松的形成,获得致

密铸件。其缺点为:顺序凝固时,铸件各部分存在温差,在凝固过程中易产生热裂,凝固后容易

使铸件产生变形。此外,由于需要使用冒口和补

贴,工艺出品率较低。 顺序凝固方式示意图 浇口 纵向温度分布曲线 温度 冒口 距离 其适用范围为:凝固收缩大、结晶温度范围

小的合金。

(2)同时凝固原则

同时凝固原则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各

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各部分同时

凝固,如右图所示。

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点:同时凝固时铸件温差

小,不容易产生热裂,凝固后不易引起应力和变

形。其缺点为:同时凝固条件下,扩张角φ等

于零,没有补缩通道,无法实现补缩。其适用范

围为:

1)碳硅含量高的灰铸铁,其体收缩较小甚

至不收缩,合金本身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2)结晶温度范围大,容易产生缩松的合金(如锡青铜),对气密性要求不高时,可采用这一原则,以简化工艺。

同时凝固方式示意图

3)壁厚均匀的铸件,尤其是均匀薄壁铸件,倾向于同时凝固,消除缩松困难,应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4)球墨铸铁件利用石墨化膨胀进行自补缩时,必须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5)某些适合采用顺序凝固原则的铸件,当热裂、变形成为主要矛盾时,可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12、焊件和铸件的热应力是如何形成的?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控制?

答:工件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各部分的温度不同造成工件上同一时刻各部分的收缩或膨胀量不同,从而导致内部彼此相互制约而产生应力。这种应力是由不均匀温度场引起的,故称为热应力。

焊件中的热应力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移动热源对焊件的加热是局部的、不均匀的。在同

一时刻,工件上离热源中心距离不同的部位其温度不同,热源下方的熔池部位温度最高,距离熔池越远温度越低。焊接时,邻近熔池的高温区金属由于热膨胀受到周围低温金属的限制,产生压缩塑性变形;而在冷却过程中,已发生压缩塑性变形的这部分金属又受到周围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收缩,在不同程度上又被拉伸。与此同时,熔池凝固形成焊缝。温度继续降低时,焊缝金属因冷却收缩受阻而受到拉伸,但在温度高于力学熔点的时间内,焊缝内不会产生热应力;而在温度低于力学熔点以下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得以恢复,从而使焊缝相应产生了收缩拉应力。

铸件中的热应力是由于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从而引起收缩量不同。但因各部分彼此相联,又互相制约,因而产生了热应力。

控制应力的措施:

(1)合理设计结构 焊接结构中,应避免焊缝交叉和密集,尽量采用对接而避免搭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焊缝;采用刚度小的结构代替刚度大的结构等。

在铸造结构中,铸件的壁厚差要尽量小;厚薄壁连接处要圆滑过渡;铸件厚壁部分的砂层要减薄,或放置冷铁;合理设置浇冒口,尽量使铸件各部分温度均匀。

(2)合理选择工艺 在焊接中,应根据焊接结构的具体情况,尽量采用较小的线能量(如采用小直径焊条和较低的焊接电流),以减小焊件的受热范围。采用合理的装焊顺序,尽可能使焊缝能自由收缩,收缩量大的焊缝应先焊。此外,采取预热措施可降低工件中的温度梯度,从而减小焊接应力。

浇注铸件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弹性模量和收缩系数小的材料;提高铸型的预热温度可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采用较细的面砂和涂料,减小铸件表面的摩擦力;控制铸型和型芯的紧实度,加木屑、焦炭等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控制铸件在型内的冷却时间,避免过早或过迟打箱。

(3)消除残余应力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有多种,如热处理法、自然失效法、振动法、加载法和锤击法等。

13、简述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防止措施。

答:(1)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

金属在凝固过程中要经历液-固状态和固-液状态两个阶段,在温度较高的液-固阶段,晶体数量较少,相邻晶体间不发生接触,液态金属可在晶体间自由流动,此时金属的变形主要由液体承担,已凝固的晶体只作少量的相互位移,其形状基本不变。随着温度的降低,晶体不断增多且不断长大。进入固-液阶段后,多数液态金属已凝固成晶体,此时塑性变形的基

本特点是晶体间的相互移动,晶体本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形。当晶体交替长合构成枝晶骨架时,残留的少量液体尤其是低熔共晶,便以薄膜形式存在于晶体之间,且难以自由流动。由于液态薄膜抗变形阻力小,形变将集中于液膜所在的晶间,使之成为薄弱环节。此时若存在足够大的拉伸应力,则在晶体发生塑性变形之前,液膜所在晶界就会优先开裂,最终形成凝固裂纹。

(2)凝固裂纹的防止措施

A 冶金措施:1)限制有害杂质2)微合金化和变质处理3)改进铸钢的脱氧工艺4)改善金属组织5)利用“愈合”作用

B 工艺措施

z焊接工艺措施

1)适当降低热输入,避免熔池过热。热输入较大时,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增加偏析程度,同时晶界上低熔点共晶熔化较严重,焊接应力也较大。因此凝固裂纹和液化裂纹形成倾向大。

2)针对不同的焊接方法和接头型式,合理调整焊接工艺参数,获得合适的焊缝成形系数。适当增加成形系数,使低熔点共晶聚集在焊缝上部,与焊缝收缩应力成一定角度,有利于防止凝固裂纹的产生。

3)焊缝凹进部位过热严重,易形成液化裂纹,凹度d越大,裂纹倾向越大。控制凹度使d<1mm,可减少液化裂纹倾向。

4)在接头设计和装焊顺序方面,应尽量降低接头的刚度或拘束度,尽可能使大多数焊缝在较小刚度条件下焊接,以改善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

z铸造工艺措施

1)减小铸件的收缩应力,如增加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预热铸型,在铸型和型芯表面刷涂料等,可降低热裂倾向。

2)改进浇注方法,设置合理的浇道数量,控制浇注速度等,以控制铸件的冷却速度,使铸件各部分的温度相对均匀。

3)设计合理的铸件结构,避免直角或十字交叉的截面。必要时设置防裂肋,在两壁相交部位采用冷铁加速热节的冷却等,也是防止铸件热裂的重要措施

14、何谓液化裂纹?出现在焊接接头的哪个区域?为什么?

答:液化裂纹是母材近缝区或焊缝层间金属,在高温下发生晶间液膜分离而导致的开裂现

象。出现在焊接接头的焊接热影响区。

从液化裂纹的定义可以知道,液化裂纹常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或多层焊的层间金属中。这是由于热影响区或多层焊层间金属奥氏体晶界上的低熔点共晶,在焊接高温下发生重新熔化,使金属的塑性和强度急剧下降,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开裂而形成的。此外,在不平衡加热和冷却条件下,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分解和元素的扩散,造成局部地区共晶量偏高而发生局部晶间液化,也会产生液化裂纹。

15. 试叙冷裂纹的种类及特征

答:(1)冷裂纹的分类

1)按形成的原因分为三种:延迟裂纹、淬硬脆化裂纹、低塑性脆化裂纹。

2)按加工工艺特点:铸造裂纹和焊接裂纹等。

(2)裂纹的基本特征

冷裂纹有时在焊后或加工后立即出现,有时则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多起源于具有缺口效应、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或物理化学不均匀的部位。焊接裂纹经常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断口形态比较复杂,从宏观上看,冷裂纹断口具有发亮的金属光泽,呈脆性断裂特征:从微观上看,有的沿晶间断裂,有的为穿晶断裂,而更常见的是沿晶和穿晶共存的断裂缺口形态。有氢作用时会出现明显的氢致准理解断口,淬硬倾向大,沿晶断裂特征越趋明显。

16、分析氢在形成冷裂纹中的作用,简述氢致裂纹的特征和机理。

答:(1)氢的作用

焊缝凝固时,高温下溶入液态金属中的氢将来不及析出,呈过饱和态残留在接头中。由于氢原子的体积小,因此可以在接头中自由扩散,称之为接头中的扩散氢。扩散氢易于在焊接热影响区、焊趾、焊根等部位偏聚,使金属脆化。尤其是当这些部位存在显微裂纹时,扩散氢易向裂纹尖端的三向拉伸应力区扩散、聚集,当接头中的扩散氢达到氢的临界含量时,将导致冷裂纹的出现。

(2)氢致裂纹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形成机理:接头中的扩散氢不仅使金属脆化,当金属内部存在显微裂纹等缺陷时,在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前沿会形成应力集中的三向应力区,诱使接头中的扩散氢向高应力区扩散并聚集为分子态氢,体积膨胀使裂纹内压力增高,裂纹向前扩展,在裂纹尖端形成新的三向

应力区,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持续进行。当接头中的氢含量超过临界值时,显微裂纹将扩展成为宏观裂纹。

 特征:氢致裂纹从潜伏、萌生、扩展直至开裂具有延迟特征;

存在氢致延迟裂纹的敏感温度区间(Ms以下200℃至室温范围);

常发生在刚性较大的低碳钢、低合金钢的焊接结构中。

17、为什么低合金钢冷裂纹容易出现在焊接热影响区及焊根、焊趾部位?

答:上述部位是接头中的扩散氢易偏聚的部位。焊后熔焊接头中会存在大量可以自由扩散的扩散氢。由于焊缝中氢的起始浓度高于焊接热影响区,受“氢浓度梯度”的驱使,焊缝中的扩散氢将向周围焊接热影响区扩散;对于低合金钢焊接接头,受“相变诱导扩散”驱使,焊缝中过饱和的氢易向周围尚未发生相变的焊接热影响区的奥氏体中转移;此外,在“应力诱导扩散”驱动下,接头中的扩散氢易向焊趾、焊根等应力集中部位聚集。氢的聚集使这些部位的金属脆化、微裂纹扩展,在达到氢的临界含量时,将导致冷裂纹的出现。低合金钢接头中的冷裂纹还和焊接热影响区存在的马氏体脆性组织以及焊接残余拉伸应力有关。

18、何谓拘束度和拘束应力?两者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他们对冷裂纹的形成有何影响? 答:(1)拘束度是指对受体形状与空间位置的限制程度。对接接头焊接过程的拘束度定义为单位长度焊缝在根部间隙产生单位长度位移所需要的力。

拘束应力即受拘束作用而产生的内部抗力,拘束度越大,拘束应力就会越大。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均匀局部加热过程,受热部位在结构自身拘束或外部拘束作用下不能自由地膨胀与收缩,因而在接头中产生热应力,又称之为拘束应力。铸件凝固与冷却过程中受铸型或自身拘束作用也会在铸件中产生拘束应力。

(2)拘束度的影响因素有材料的弹性模量、板厚、拘束距离等;焊接拘束应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还有金属的膨胀系数、比热容、接头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等。

拘束应力加剧接头中氢的扩散与聚集,促使微裂纹的扩展,是导致冷裂纹的直接原因。

19、如何防止焊件和铸件产生冷纹?

答:(1)防止焊接冷裂纹的措施

对于结构钢焊接冷裂纹的控制,总的原则是控制冷裂纹形成的三大要素,即:降低扩散氢的含量、改善接头组织和减小拘束应力。

焊接中常用的措施是限制氢的来源,如: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与焊接方法,焊前严格清理焊件坡口表面的油污、锈蚀,焊前焊材进行干燥处理;

合理安排焊接方向与施焊顺序,使焊缝有收缩余地;尽量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和多层多道焊;焊接高强度结构钢时采用低强匹配的焊缝。

焊前预热处理即有利于减少接头中的扩散氢,也有利于限制接头中的淬硬组织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应力,是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防止焊接冷裂纹的措施。焊后及时消氢处理对于控制氢致裂纹也很奏效。

(2)对于铸件,在结构设计方面,力求使铸件壁厚均匀,转角处应作出过渡圆角,减少应力集中现象。浇注铸件时,应选择弹性模量和收缩系数小的材料;提高铸型的预热温度可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差;采用较细的面砂和涂料,减小铸件表面的摩擦力;控制铸型和型芯的紧实度,加木屑、焦炭等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

第11章 习题与答案

第11章习题及答案 1、根据抽样调查,某月某市50户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资料如下图所示。(单位:元)请对其按80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以上用频数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组。 1、答案:(1)先将样本数据排成一列,本例中为A1:A50。 (2)利用频数分布函数进行统计分组和计算频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定单元格区域,本例中选定的区域为D3:D11,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函数”选项,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在“选择类别”中选择“统计”,在“选择函数”中选择“FREQUENCY”。如下图: 第二步:打开“FREQUENCY”对话框,输入待分组数据与分组标志(如下图)

第三步:按“Ctrl+Shift+Enter” 组合键,在最初选定单元格区域内得到频数分布结果,在本例中为D3:D11,(如下图) 2、如下图中列出学生两门功课评定结果,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整理。 2、答案:按如下步骤建立交叉频数表: (1)选中图中表格中有数据的任一单元格,然后选择“数据”菜单的“数据透视表”子菜单,进入数据透视表向导。 (2)选择“Microsoft 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为数据源。单击“下一步” 。 (3)选择待分析的数据的区域,一般情况下Excel会自动根据当前单元格确定待分析数据区域,因此你只要直接单击“下一步”按扭即可。 (4)确定数据透视表的结构,在此例中,要建立的是一个交叉频数表,分别按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对学生的人数进行交叉频数分析,因此可按图将三个按扭“学号”、“语文”、“数学”分别拖放到表格的指定部位,并且双击“求和项:学号” ,将其改为记数项,结果如下图所示,然后单击“下一步”按扭。

机械原理第八版课后练习答案

<机械原理>第八版西工大教研室编 第2章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参考教材12~13页。 2-4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试举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最小阻力定律的1、2个实例。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考教材20~21页。 2-9 任选三个你身边已有的或能观察到的下列常用装置(或其他装置),试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1)折叠桌或折叠椅; 2)酒瓶软木塞开盖器;3)衣柜上 2-11图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j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4. C 5.D 6. C 7. A 8.D 9. A 10.C 11. A 12.C 13. B 14. C 15.D 16. B 17. A 18. C 19. C 20.B 21. B 22. D 23. A 2 4. C 25.A 26.C 2 7. D 28. A 29.C 30.B 31. B 32.D 33. C 34.A 35.D 36. B 37.D 38. A 39. C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D 48.C 49.B 50.A 51.C 52.A 53.D 54.C 55.A 56.B 57.C 58.D 59.B 60.C 61.B 62.D 63.A 64.C 65.D 66.A 67.B 68.C 69.B 70.C 二.多项选择题 71.AC 72.BD 73.AC 74.AB 75.CD 76.ABC 77.AB 78.ABCD 79.ABCD 80.ABD 81.BCD 82.ABCD 83.BC 84.AB 85BCD 86.AB 87.AB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CD 92.ABC 93.BCD 94.ABC 95.ABCD 96.ABD 97.ABCD 98.ABD 99.AB 100.CD 101.CD 102.ABC 103.ABCD 104.ABD 105.ABC 106.ABC 107.ABCD 108.ABCD 109.ABCD 110.ABCD 111.AB 112.BD 113.ABC 114.ABC 115.BCD 116.ABC 117.BC 118.AB 119.CD 120.ABCD 121.ABCD 122.ABD 123.BCD 124.AD 125.ABCD 126.ABCD 127.ABCD 128.ABD 129.AD 130.BC 131.ABCD 132.ABCD 133.ABCD 134.AB 135.BCD 136.ABCD 137.ABC 138.ABCD 139.ABCD 140.ABD

第11章习题及答案-客户关系管理

第十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_____已成为评判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最集中的体现 A 市场占有率 B 客户满意率 C 客户忠诚度 D 客户价值率 2._____是经营过程的直接担当者,他们素质的高低是BPR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 顾客 B 企业员工 C 企业管理者 D 企业供应商 3.企业价值的核心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而_____的实现是企业一切价值实现的源泉 A 客户需求 B 客户满意 C 客户忠诚 D 客户价值 4.随着全球商务信息平台的日臻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有效的客户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构建其独特的_____的关键因素 A 个性化产品 B 客户群体 C 核心竞争力 D 企业管理方法 5.呼叫中心是指以_____技术为依托,可以提供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心 A 数据仓库 B 计算机通信集成 C 现代信息 D 现代管理 6.CRM的高端营销及管理主要集中在涉及到_____营销的企业 A B to C B C to B C C to C D B to B 7.网络营销的关键在于把握_____这一核心问题,使营销真正成为连接企业外部信息(客户需求)与部信息(客户信息的分析、决策)的接口 A 客户需求 B 客户满意 C 客户忠诚D客户价值 8._____是CRM应用中最为困难的一个过程 A 数据挖掘 B 销售自动化 C 业务流程自动化 D 客户服务 9._____主要针对设计并应用于经常在企业部工作而且可以使用部局域网或高速广域网的销售人员 A 现场销售 B 部销售 C 外部销售 D 无线销售 10.在新经济条件下,实施_____战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企业克敌制胜、压倒对手、占领市场、开辟财源的锐利武器 A 客户忠诚 B 客户满意 C 客户保持D客户挖掘 11.竞争力的直接结果理应表现为_____ A 创造能力 B 收益能力 C 客户服务能力 D 市场占有能力 12._____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 A 核心销售能力 B 核心研发能力

电磁学答案第1章

第一部分 习题 第一章 静电场基本规律 1.2.1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是另一个的四倍,它们个距2510-?米时,相互排斥力为牛顿。问它们相距0.1米时,排斥力是多少两点电荷的电量各为多少 解:设两点电荷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 ,则另一个为4q : (1) 根据库仑定律:r r q q K F ?22 1 =? 得:21 2221r r F F = (牛顿)) () (4.01010560.12 12 2222112=??==--r r F F (2) 21 2 24r q K F = ∴ 21 9 4221 211109410560.14)()(????±=± =-K r F q =±×710- (库仑) 4q=±×810- (库仑) 1.2.2两个同号点电荷所带电量之和为 Q ,问它们带电量各为多少时,相互作用力最大 解: 设其中一个所带电量为q ,则一个所带电量为 Q-q 。 根据库仑定律知,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2 ) (r q Q q K F -= 求 F 对q 的极值 使0='F 即:0)2(=-q Q r K ∴ Q q 2 1 =。 1.2.3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分别为2q 和q ,相距L ,将第三个点电荷放在何处时,它所受合力为零 解:设第三个点电荷放在如图所示位置是,其受到的合力为零。 图 1.2.3

即: 41πε 2 0x q q = 041 πε )(220x L q q - =2 1x 2)(2x L - 即:0222=-+L xL x 解此方程得: )()21(0距离的是到q q X L x ±-= (1) 当为所求答案。时,0)12(>-=x L x (2) 当不合题意,舍去。时,0)12(<--=x L x 1.2.4在直角坐标系中,在(0,),(0,)的两个位置上分别放有电量为1010q -=(库)的点电荷,在(,0)的位置上放有一电量为810Q -=(库)的点电荷,求Q 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坐标的单位是米) 解:根据库仑定律知: 121 1?r r Q q K F =? )?sin ?(cos 1121 1j i r Q q K αα-=  2 28 1092.01.010 10109+???= --???? ? ?????+-++2 1222122)2.01.0(?1.0)2.01.0(?2.0j i =j i ?100.8?1061.187--?-? 如图所示,其中 2 1 21211 1) (cos y x x += α 2121 211 1) (sin y x y += α 同理:)?sin ?(cos 2222 12j i r Q q K F αα+?=  ? 2281092.01.01010109+???=--×???? ? ?????+-++2 1222122)2.01.0(?1.0)2.01.0(?2.0j i

机械制造基础第五章习题答案知识分享

思考题与习题 1.何谓铸造?铸造生产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用框图表示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优点: 1) 能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复杂的铸件,特别是内腔复杂的铸件。如各种箱体、床身、机架等零件的毛坯。铸件的轮廓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从几克至数百吨。可以说,铸造不受零件大小、形状和结构复杂程度的限制。 2) 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用铸造方法制成铸件,有些材料(如铸铁、青铜)只能用铸造方法来制造零件。 3) 铸造所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可回收利用,铸造生产工艺设备费用小,因此铸件生产成本低。 4) 铸件与零件的形状、尺寸很接近,因而铸件的加工余量小,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费用。 5) 铸造既可用于单件生产,也可用于批量生产,适应性广。 但是,铸造生产工艺过程复杂,工序较多,常因铸型材料、模具、铸造合金、合金的熔炼与浇注等工艺过程难以综合控制,而出现缩孔、缩松、砂眼、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因此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废品率较高;铸件内部组织粗大、不均匀,使其力学性能不及同类材料的锻件高,因此铸件多用于受力不大的零件。此外,目前铸造生产还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2.比较下列名词:(1)模样与铸型;(2)铸件与零件;(3)浇注位置与浇道位置;(4)分型面与分模面。 答: (1)模样是用来形成铸型型腔的工艺装备,按组合形式,可分为整体模和分开模。 铸型包括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铸模,铸模的型腔提供了最终有用的形状,之后仅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加工和焊接。 (2)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具有和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所得到的金属零件或零件毛坯,称为铸件。铸件通常作为毛坯,经过机械加工制成零件。但是,随着铸造生产过程不断地完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被采用,铸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得到提高,使少余量和无余量铸造新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精密铸件可直接作为零件。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机械原理答案解析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题2-1 图a 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 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3=n 3=l p 1=h p 01423323=-?-?=--=h l p p n F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 、C 、D 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 1 (c) 题2-1 (d) 5 4 3 6 4 (a) 5 3 2 5 2 1 5 43 6 4 2 6 (b) 3 2 1 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 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 )(c )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 )所示。 题2-2 图a 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 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 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 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 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故 解法一:7=n 9=l p 2=h p 12927323=-?-?=--=h l p p n F 解法二:8=n 10=l p 2=h p 局部自由度 1='F 11210283)2(3=--?-?='-'-+-=F p p p n F h l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 《幼儿园课程》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斯宾赛 C.克伯屈 D.杜威 ( A )2.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 B.博比特 C.弗洛伊德 D.坎贝尔 ( C )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 B.活动过程 C.儿童经验 D.教学计划 ( B )4.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 B.经验课程观 C.活动课程观 D.目标课程观 (A)5.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A)6.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 A )7.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 B.活动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B)8.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 B.非义务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A )9.在研究幼儿时将幼儿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B )10. 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D )11.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 B.动作 C.艺术 D.感知觉 ( C )12.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 B.动作训练 C.方案教学 D.感知觉训练 ( A )13.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家先生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 A.陈鹤琴 B.张雪门 C.张宗麟 D.戴自俺 ( C )14.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 B.斯宾赛 C.泰勒 D.坎贝尔 ( C)15.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B.中期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预成性目标 ( B )16. 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内容顺序 D.学科顺序 ( C )17.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 B.经济发展 C.幼儿的身心特征 D.环境 ( A )18. 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 B.蒙台梭利 C.结构主义 D.班克街(Bank street) ( C )19.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A.杜威 B.蒙台梭利 C.马拉古兹 D.维果斯基 ( B )20.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年。 .1932 C (C )21.首先将“学前教学”引进教育学的人是。 A.杜威 B.张雪门 C.乌索娃 D.维果斯基 ( B )22.英国课程学者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宾浩斯 B.特纳 C.斯坦豪斯 D.斯波代克 ( D )23. 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单片机第11章习题解答

第11章思考题及习题1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对于电流输出型的D/A转换器,为了得到电压输出,应使用。 答:I/V转换电路 2.使用双缓冲同步方式的D/A转换器,可实现多路模拟信号的输出。 答:同步 3.一个8位A/D转换器的分辨率是,若基准电压为5V,该A/D转换器能分辨的最小的电压变化为。 答:1/28,20Mv 4.若单片机发送给8位D/A转换器0832的数字量为65H,基准电压为5V,则D/A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为。 答:1.973V 5.若A/D转换器00809的基准电压为5V,输入的模拟信号为2.5V时,A/D转换后的数字量是。 答:80H 6.常见的数据采集的软件滤波中的算术平均滤波法:一般适用于具有的信号的滤波; 滑动平均滤波法:对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偶然出现的的抑制作用差;中位值滤波法:能有效地克服因的波动干扰。对、等变化缓慢的被测参数能收到良好的滤波效果。但对、等快速变化的参数一般不宜采用此法;防脉冲干扰滤波法对消除由于而引起的误差较为有效。 答:随机干扰,周期性干扰,脉冲性干扰,偶然因素引起,温度,液位,流量,速度,脉冲干扰 二、判断对错 1.“转换速度”这一指标仅适用于A/D转换器,D/A转换器不用考虑“转换速度”问题。错2.ADC0809可以利用“转换结束”信号EOC向AT89S52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对 3.输出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D转换器的分辨率。错 4.对于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可使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并选择合适的积分元件,可以将该周期性的干扰电压带来的转换误差消除。对

三、简答 1.D/A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设某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试问它的分辨率是多少? 答: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分辨率:D/A转换器的分辨率指输入的单位数字量变化引起的模拟量输出的变化,是对输入量变化敏感程度的描述。 建立时间:建立时间是描述D/A转换速度快慢的一个参数,用于表明转换速度。其值为从输入数字量到输出达到终位误差±(1/2)GB(最低有效位)时所需的时间。 转换精度:理想情况下,精度与分辨率基本一致,位数越多精度越高。严格讲精度与分辨率并不完全一致。只要位数相同,分辨率则相同.但相同位数的不同转换器精度会有所不同。 当DAC为二进制12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时,分辨率为1.22 mV 2.A/D转换器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答:两个最重要的技术指标:(1) 转换时间或转换速率 (2) 分辨率--习惯上用输出二进制位数或BCD码位数表示。 3.分析A/D转换器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一个8位的A/D转换器,当输入电压为0~5V时,其最大的量化误差是多少? 答:量化误差是由于有限位数字对模拟量进行量化而引起的;最大的量化误差为0.195%;4.目前应用较广泛的A/D转换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逐次逼近式转换器、双积分式转换器、∑-△式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在精度、速度和价格上都适中,是最常用的A/D转换器件。双积分A/D转换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但转换速度慢,近年来在单片机应用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式A/D转换器:具有积分式与逐次逼近式ADC的双重优点,它对工业现场的串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不亚于双积分ADC,它比双积分ADC 有较高的转换速度。与逐次逼近式ADC相比,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高,线性度好,不需要采样保持电路。 5.在DAC和ADC的主要技术指标中,“量化误差”、“分辨率”和“精度”有何区别? 答:对DAC,分辨率反映了输出模拟电压的最小变化量。对于ADC,分辨率表示输出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数码所需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量化误差是由ADC的有限分辨率而引起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4. C 6. C 7. A 9. A 11. A 13. B 14. C 16. B 17. A 18. C 19. C 21. B 22. D 23. A 2 4. C 2 7. D 28. A 31. B 33. C 36. B 38. A 39. C 二.多项选择题 85BCD 三、名词解释 14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14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143. 分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课程。 144.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等等。它与分科课程相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45.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和“合成课程”。它是指以特定的方式将若干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融合、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 146.核心课程——是指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即以儿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也被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147.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8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9.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150.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15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15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3.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154.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

电磁学第二版答案(DOC)

第一章静电场 §1.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 思考题: 1、给你两个金属球,装在可以搬动的绝缘支架上,试指出使这两个球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方向。你可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但不使它和两球接触。你所用的方法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 答:先使两球接地使它们不带电,再绝缘后让两球接触,将用丝绸摩擦后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金属球一侧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玻璃棒的球感应负电荷,较远的球感应等量的正电荷。然后两球分开,再移去玻璃棒,两金属球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本方法不要求两球大小相等。因为它们本来不带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时,无论两球大小是否相等,其总电荷仍应为零,故所带电量必定等量异号。 2、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解释之。答:在带电棒的非均匀电场中,木屑中的电偶极子极化出现束缚电荷,故受带电棒吸引。但接触棒后往往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3、用手握铜棒与丝绸摩擦,铜棒不能带电。戴上橡皮手套,握着铜棒和丝绸摩擦,铜棒就会带电。为什么两种情况有不同结果? 答:人体是导体。当手直接握铜棒时,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电荷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不能保持电荷。戴上橡皮手套,铜棒与人手绝缘,电荷不会流走,所以铜棒带电。 7、两个点电荷带电2q 和q,相距l,第三个点电荷放在何处所受的合力为零? 解:设所放的点电荷电量为Q。若Q与q同号,则三者互相排斥,不可能达到平衡;故Q 只能与q异号。当Q在2q和q联线之外的任何地方,也不可能达到平衡。由此可知,只有Q与q异号,且处于两点荷之间的联线上,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设Q到q的距离为x. 8、三个相同的点电荷放置在等边三角形的各顶点上。在此三角形的中心应放置怎样的电荷,才能使作用在每一点电荷上的合力为零? 解:设所放电荷为Q,Q应与顶点上电荷q异号。中心Q所受合力总是为零,只需考虑q 受力平衡。 平衡与三角形边长无关,是不稳定平衡。 9、电量都是Q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l,联线中点为O;有另一点电荷q,在联线的中垂面上距O为r处。(1)求q所受的力;(2)若q开始时是静止的,然后让它自己运动,它将如何运动?分别就q与Q同号和异号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解: (1) (2)q与Q同号时,F背离O点,q将沿两Q的中垂线加速地趋向无穷远处。 q与Q异号时,F指向O点,q将以O为中心作周期性振动,振幅为r . <讨论>:设q 是质量为m的粒子,粒子的加速度为 因此,在r<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力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有关,而力偶矩则与矩心位置无关。 [ ] 2.轴向拉压时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正应力与正应变成正比。 [ ] 3.纯弯曲的梁,横截面上只有剪力,没有弯矩。 [ ] 4.弯曲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 5.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且突变的大小等于该集中力。 [ ] 6.构件只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 [ ] 7.施加载荷使低碳钢试件超过屈服阶段后再卸载,材料的比例极限将会提高。 [ ] 8.在集中力偶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 ] 9.小柔度杆应按强度问题处理。 [ ] 10.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两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限制。 [ ] 1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 [ ] 1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无正应力。 [ ] 13.平面平行力系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 14.低碳钢试件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其强度极限。 [ ] 15.若在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该段梁的弯矩图为倾斜直线。 [ ] 16.仅靠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求得静不定问题中的全部未知量。 [ ] 17.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胡克定律都成立。 [ ] 18.在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弯矩图将出现突变。 [ ] 二、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杆件受力,1-1、2-2、3-3截面上轴力分别是 [ ] 图1 ,4F,3F B.-4F,4F,3F,F,0 ,4F,3F

2.图2所示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已知bs []2[]στ=。为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应该是 [ ] 图2 A.2d δ= B.4d δ= C.4d δ π= D.8d δ π= 3.光滑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 ] A.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B.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 D.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 4.一等直拉杆在两端承受轴向拉力作用,若其一半为钢,另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 ] A.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B.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5.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6.图2跨度为l 的简支梁,整个梁承受均布载荷q 时,梁中点挠度是45384C ql w EI =,图示简支梁跨中 挠度是 [ ] 图2 A.45768ql EI B.45192ql EI C.451536ql EI D.4 5384ql EI 7.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的是 [ ] A.比例极限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比例极限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8.铸铁试件轴向拉伸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斜截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斜截面剪断 9.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 A.外力 B.变形 C.位移 D.力学性质 10.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 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11.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12.整根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在跨度中间处 [ ] A.剪力最大,弯矩等于零 B.剪力等于零,弯矩也等于零 C.剪力等于零,弯矩为最大 D.剪力最大,弯矩也最大

大学物理第11章习题答案

第11章 电磁感应 11.1 基本要求 1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2 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能熟练地应用它们来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判别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3 理解动生电动势的概念及规律,会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动生电动势。 4 理解感生电场、感生电动势的概念及规律,会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感生电动势。 5 理解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回路中的自感系数。 6 理解互感现象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能计算简单导体回路间的互感系数。 7 理解磁能(磁场能量)和磁能密度的概念,能计算一些简单情况下的磁场能量。 8 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 11.2 基本概念 1 电动势ε: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作的功,即 W q ε= 2 动生电动势:仅由导体或导体回路在磁场中的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3 感生电场k E :变化的磁场在其周围所激发的电场。与静电场不同,感生电场的电 场线是闭合的,所以感生电场也称有旋电场。 4 感生电动势:仅由磁场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5 自感:有使回路保持原有电流不变的性质,是回路本身的“电磁惯性”的量度。 自感系数L ://m L I N I =ψ=Φ 6 自感电动势L ε:当通过回路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自身回路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7 互感系数M :2112 12 M I I ψψ= = 8 互感电动势12ε:当线圈2的电流2I 发生变化时,在线圈1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9 磁场能量m W :贮存在磁场中的能量。 自感贮存磁能:212 m W LI = 磁能密度m w :单位体积中贮存的磁场能量22111 222 m B w μH HB μ=== 10 位移电流:D d d I dt Φ= s d t ?=?? D S ,位移电流并不表示有真实的电荷在空 间移动。但是,位移电流的量纲和在激发磁场方面的作用与传导电流是一致的。 11 位移电流密度:d t ?=?D j 11.3 基本规律 1 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1)楞次定律:感生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反抗回路中原磁通量的改变。楞 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普适定则。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论什么原因使通过回路的磁通量(或磁链)发生变化,回路 中均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其大小与通过该回路的磁通量(或磁链)随时间的变化成正比,即 m i d dt εΦ=- 2 动生电动势:()B B K A A i εd d ==??? E l v B l ,若0i ε>,则表示电动势方向由A B →;若 0i ε<,则表示电动势方向B A → 3 感生电动势:m K l s i d Φd εd d dt dt =?=- =-?? B E l S (对于导体回路) B K A i εd =? E l (对于一段导体) 4 自感电动势:L dI εL dt =- 5 互感电动势:12212d ΨdI εM dt dt =-=- 6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学练习题积累(含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2分) 第一章、第二章 1.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带正电荷的导体,其电位一定是正值 (B)等位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场强为零处,电位也一定为零 (D)场强相等处,电位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2.在真空中的静电场中,作一封闭的曲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通过封闭曲面的电通量仅是面内电荷提供的 (B) 封闭曲面上各点的场强是面内电荷激发的 (C) 应用高斯定理求得的场强仅是由面内电荷所激发的 (D) 应用高斯定理求得的场强仅是由面外电荷所激发的 3.关于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和试探电荷同时存在和消失 (B)由E=F/q知道,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成反比 (C)电场强度的存在与试探电荷无关 (D)电场是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共同产生的 4.下列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C)场强方向可由E=F/q定出,其中q为试验电荷的电量,q可正、可负, F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以上说法全不对。 5.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已知介 质两表面上极化电荷面密度为,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 场强度的大小为 [ ]

(A) 0εσ' (B) 02εσ' (C) 0εεσ' (D) ε σ' 6. 在平板电容器中充满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当电容器充电后,介质中 D 、 E 、P 三矢量的方向将是 [ ] (A) D 与E 方向一致,与P 方向相反 (B) D 与E 方向相反,与P 方向一致 (C) D 、E 、P 三者方向相同 (D) E 与P 方向一致,与D 方向相反 7. 在一不带电荷的导体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并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 布,如果将此点电荷从球心移到球壳内其它位置,重新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布,则将发现: [ ] (A)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无变化 (B) 球壳内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外的不变 (C) 球壳外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内的不变 (D)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改变 8. 一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E 的方向与x 轴正向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 图中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 (A) 2R E π;(B) 21 2 R E π; (C) 22R E π;(D ) 0。 9. 在静电场中,电力线为均匀分布的平行 直线的区域内,在电力线方向上任意两点的电场强度E 和电势U 相比较 [ ] (A) E 相同,U 不同 (B) E 不同,U 相同 (C) E 不同,U 不同 (D) E 相同,U 相同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朱理)

机械原理部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结构分析作业 1.2 解: F = 3n-2P L-P H = 3×3-2×4-1= 0 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 1.2 解: (a)F = 3n-2P L-P 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b)F = 3n-2P L-P H = 3×5-2×6-2= 1 B、E两点为局部自由度, F、C两点各有一处为虚约束。 (c)F = 3n-2P L-P H = 3×5-2×7-0= 1 FIJKLM为虚约束。 1.3 解:

F = 3n-2P L-P H = 3×7-2×10-0= 1 1)以构件2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4-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a)。 2)以构件4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2-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b)。 3)以构件8为原动件,则结构由2-3-4-5一个Ⅲ级杆组和6-7一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Ⅲ级机构(图c)。 (a) (b) (c)

第二章 运动分析作业 2.1 解:机构的瞬心如图所示。 2.2 解:取 mm mm l /5=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1.求D 点的速度V D 13 P D V V =

而 25241314==P P AE V V E D ,所以 s mm V V E D /14425241502524=?== 2. 求ω1 s r a d l V AE E /25.1120150 1=== ω 3. 求ω2 因 98382412141212==P P P P ωω ,所以s rad /46.0983825.1983812=?==ωω 4. 求C 点的速度V C s mm C P V l C /2.10154446.0242=??=??=μω 2.3 解:取mm mm l /1=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 所示。 1. 求B 2点的速度V B2 V B2 =ω1×L AB =10×30= 300 mm/s 2.求B 3点的速度V B3 V B3 = V B2 + V B3B2 大小 ? ω1×L AB ? 方向 ⊥BC ⊥AB ∥BC 取mm s mm v /10=μ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 所示,由图量得: mm pb 223= ,所以 s mm pb V v B /270102733=?=?=μ 由图a 量得:BC=123 mm , 则 mm BC l l BC 1231123=?=?=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