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掌握地理野外实习技能

实习时间:2013年5月29号—31号

实习地点:登封嵩山

实习内容:嵩山的地质概况

实习学生:11级地理教育普专班

一、概述:

1、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的南麓。市境东西长56km,南北宽35.5km,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穿全境,郑少洛,与登封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市”。登封已经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2、登封市的地形是一个西高东低,向西开口的盆地。该市位于盆地北部,海拔1584km。自动向西由五指岭、太室山、少室山、马鞍山等山岭组成。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内部为丘陵和平原地形。区内的嵩山宏伟峻峭,拔地擎天,号称“中岳”,是我国的旅游胜地。而嵩山更是世界地质公园,是地质实习的最佳实习地点。

3、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最高峰峻极峰高达1491.7米。嵩山属伏牛山系,主脉在登封境内,连绵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中为峻极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嵩山是其总名。古人以太室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东西起伏如眠龙,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的说法。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华夏民族万里母亲河黄河南岸。历代的帝王将相、墨客骚人、僧道隐士,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给这些美丽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说。

二、地质:

地质历史

1、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显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嵩山也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嵩山最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后来经历了“五世同堂”。嵩山地区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地质界鉴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

2、嵩山形成的地质历史

A:大约从36年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B: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

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

C: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D: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

E:在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一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构造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一般来说,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大致相同,嵩山这块地质宝藏的地壳运动非常显著,主要有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43亿年的少林运动。

1、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我们所去的中岳庙后沟处有一个褶曲此褶曲的两翼倾角不等,左翼岩层是石英岩,厚度大、属中元古代、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就是中元古界嵩山群石英岩。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我们不难判断此褶曲为倾斜褶曲,是一个大背斜。

2、断层:

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它也是地壳中普遍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通常把断裂分为节理、劈理和断层。我们这次嵩山实习,主要学习了断层,而且在学习断层时,老师又教会了我们怎样使用罗盘。

A:断层,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枢纽断层。在嵩山玉皇庙附近有一个断层,此断层上盘的地层新、下盘

地层老;有断层面,并且从上向下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下盘的断层节理非常发育,两组交叉形成交角;最后,在系主任的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上盘的页岩中有小褶皱:由此,我们判断出了此断层的性质为正断层。玉皇庙附近的这个断层有一个断层面,断层面因手高温烘烤,出现氧化薄膜(主要是铁判断一个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很多,如断层滑面、断层擦痕、断层崖等。玉皇猛氧化物)。

B: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它分长边和短边。罗盘打开后,罗盘面上有一个小轴,压下去后指针就不会再动,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读数,二是对指针起保护作用。罗盘的盖上有一面镜子,为了方便读数。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罗盘是只测其倾向和倾角。

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的形态有很多,在嵩山,我们主要学习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和黄土地貌。

嵩山大概位于河南的中部,东西长9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被临黄河,西到洛阳的龙门,南到箕山,东接新密市、白寨。嵩山地区山脉属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嵩山属暖温带的山地季风气候,春秋多风沙,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近年来,嵩山地区的降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嵩山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黄土地貌: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除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在河南分布在西部、三门峡、洛阳等地;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成分是黏土和粉砂,颗粒均一,碳酸钙含量多,黄土的直立性好,可以挖窑洞;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关于黄土地貌的成因,地貌学中所认可的是“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的搬运,当风速减小后,逐渐在一个干燥环境的地方堆积。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而流水作用居首位。

矿产资源

登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41种,主要有煤炭、铝矾石、石灰石、硅石、花岗岩、麦饭石等,仅煤炭储量就达31亿吨,是全国15个重点产煤县(市)、100个电气化试点县(市)之一,1991年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矾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矾土基地之一。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

登封地区出产的原煤为品位较高的无烟煤和焦煤,主要的煤矿有新登、新鑫、新建煤矿。在煤层地两端煤矸石中保存着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麦饭石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产于地壳中的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物质保健药石,是一种形似麦饭团粒太的岩石,含无机元素30余种。我国早在宋朝就有记载麦饭石可作药用,明《本草纲目》中亦提到麦饭石“甘、温、无毒”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饭石具有利尿、健胃、保肝、抗疲劳等。

三、结尾语

这次到嵩山进行野外实习,不仅使我领略到了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我从嵩山这部地质百科全书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在这三天的实习中,我们在四位老师的带领下,亲眼看到地质、地貌的奇特,亲手采集下岩石,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加喜欢地理这门学科,迫切的想要了解到更多地质、地貌的知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地理这门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姓名:

学号:

班级:

嵩山地区地貌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实习地区位于东经112°55′-113°09′,北纬34°19′-34°35′,主要在郑州市西南七十公里的登封市境内。 实习时间:2天,自2013年10月26日-10月27日。 实习路线:10月26日:雪沟村——迎仙阁——左庄东侧塄坎——耿庄427高地——颍河大桥——王堂水库——石淙河隧道——鸡山顶;路线沿嵩山南麓和九朵莲花山脚行进,之后由北向南穿过登封广谷,到达箕山山脉。10月27日:纸坊水库——三官庙486高地——陈庄——水峪村——九龙潭风景区;路线沿嵩山北麓石淙河上游河段溯源而上,直至石淙河源。 实习路线图见附图。 二、嵩山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嵩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南部边缘的一部分。本区最古老的基底岩层形成时间在25.8亿年前,当时本区被大海覆盖在经过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以及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等地质构造运动,历经多次海陆变迁,在沉积作用和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现有的地质地貌情形。 嵩山地区属于豫西复杂构造山地区,山脉近东西走向,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属于外方山和熊耳山的东延部分。北部是嵩山山脉,整体山势呈南陡北缓的单面山形态或单斜山岭,主要由五指岭、嵩山、玉寨山等组成。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米,最低处海拔220米,全区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南部是箕山山脉,由伏牛山、箕山组成,是典型的发育中期的普通褶皱山地。中间是登封广谷,东西方向延伸,底部中间微微凸起,水系由此东西分开,成为黄河与淮河流域在本区的分水岭。 实习区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唯独缺少平原,这是因为全区近期处于整体抬升,使平坦的地表受到破坏所致。山地按照高程山形可分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和海拔在200—900米的低山,也可按构造特征分为褶皱山和单斜山。本区的丘陵系流水侵蚀丘陵,分为山前侵蚀丘陵长岗状丘陵和花岗岩岗丘。盆地类型主要为向斜堆积盆地和断陷盆地。向斜堆积盆地即为登封盆地,断陷盆地发育较多。 本区的主要岩石种类有:石英岩,千枚岩,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砾岩,黄土等。 三、实习点地貌分析 (一)构造地貌 1、褶曲构造地貌 10月26日:迎仙阁。此处位于登封市区以西,嵩山以南低山丘陵区,为复背斜构造地貌。嵩山整体是呈东西走向,然而在此处由于受到东西向的挤压,折为南北向(图1)。迎仙阁南方为蝎子山,中间鞍部由于流水冲蚀作用变得低平。中间有省道316通过,是登封进出口的战略要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怎么写?这对于许多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个难事。以下有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各位工程地质专业的学生借鉴参考。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和地层简介如下: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

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观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顶礼膜拜,还有求姻缘的,虽

嵩山地区的地质实习报告(打印)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王培亮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水文07-2班 学号:310703030223 指导教师:郭巧玲 实习名称:嵩山地质实习 实习时间:2011年3月

目录 引言 (2) 1 嵩山地区概况: (3) 2 区域地层与岩性: (5) 三、构造 (8) 四、岩浆活动、 (13) 五、地质发展史 (13) 六、感想和建议 (14)

引言 实习目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质学理论与实际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地质学基础》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25日 实习路线:路线一:3月20号市区——书院河——玉皇庙村路线二3月21号市区——老母洞——石船——嵩阳运动——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 路线三:3月22号市区——小顶山——黄盖峰——中岳庙 路线四:3月23号市区——三皇寨——猴子观海处——少林运动——塔林——少林寺 路线五:3月24号市区——十八盘——采石场——永泰寺 路线六:3月25号市区——石秤——启母石——石淙河——观星台

1 嵩山地区概况: 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 2006年11月20日稿

目录 1、总则 (1)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 2.1地质年代 (1) 2.2土的图例 (5) 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 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 2.5 地层代号 (9) 2.6 勘察工作图例 (10) 2.7 地质图例 (12) 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 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 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 3.1 一般规定 (18) 3.2 图例图示 (20) 3.3 平面图图示 (20) 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 3.5、柱状图图示 (26) 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 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 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 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 附录: 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B 工程地质剖面图 C钻孔柱状图 D探井展示图 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 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 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 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

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总则 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2.1地质年代 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 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学》 实 习 报 告 班级:0224072 学号:20 姓名: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09年12月 前言 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实习任务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该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地区。 三、本次实习基本内容 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 (1)结合地形地质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三要素。 (2)会利用罗盘,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发育情况,能够绘制节理玫瑰花图,并分析节理的发育情况(程度、方向)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据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学会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6.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 ⒈实习前的总动员由系里派人员组织实施,并在实习教师中产生一名实习队长,各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⒉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独自操作有一定困难,故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6.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指导教师及电话 尹振羽、杨国洲、夏英志 六、实习纪律 1、实习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虚心听从院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系 别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 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 师: 宀兀成时间 : 2013年6月28日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综合成绩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1 (二)实习时间路线及人员2 (三).............................................. 实习实习目的任务要求:3 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括 (5) (一)........................................................ 太古界登封群5 (二).............................................................. 元古界5 (三).............................................................. 古生界7 (四)中生界9 (五).............................................................. 新生界9 第三章三大岩类 (11) (一).............................................................. 岩浆岩11 (二).............................................................. 沉积岩15 (三).............................................................. 变质岩15 (四)................................................................ 小结19 第四章地质构造 (20) (一)............................................................ 地壳运动20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第二节实习目的、内容和起止时间 第三节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新太古界 第二节古元古界 第三节中—新元古界 第四节下元古界 第五节上古生界 第六节中生界 第七节新生界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辉绿岩墙观察点 第二节花岗岩采石场观察点 第四章构造 第一节构造运动 第二节路线观察到的构造运动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优势矿产 第二节其他矿产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第一节太古宙~古元古代阶段 第二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阶段 第三节震旦纪~三叠纪阶段 第四节侏罗纪~第四纪阶段 第七章结语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一、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区域,东西平均长36。24km,南北宽14.42km,面积450.12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48”~113°11′55",北纬34°22′28”~34°36′40". 嵩山及邻近区域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郑州—少林寺)、少洛高速(少林寺—洛阳)、永登高速(永城—登封)已经全部建成通车,只需半小时车程即可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京九、京广、焦枝、陇海、新荷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城市。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嵩山地区开展地质实习。 图1-1 嵩山地区交通位置图 登封市就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自市区到每一条观察路线都有柏油公路相

通,有的观察点可以乘坐市内公交车直接到达.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二、自然经济地理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0.2℃.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1月份平均气温0.4℃,最低气温—15。5℃;7月份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40。5℃。嵩山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mm,7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0%~26%;4~10月集中年降水量的85%~89%。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平均)达4℃~5℃,每到夏季,常有游人来嵩山避暑。 嵩山山脊两侧山坡陡峻,平均坡度在30°以上,近乎直立的陡崖随处可见,其中九朵莲花山的三皇寨的许多山峰崖壁直落谷底,故有“嵩山天下峻"之称。 嵩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特别茂密。正是由于茂密的植被影响地质路线观察,原少林寺西山-初祖庵实习路线遂被迫取消,而更换为太子够路线。 登封市是国家重点产煤市和全国煤炭重点开放区。登封又是全国“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仅属中央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8处之多,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旅游城市。登封市经济比较发达。 第二节实习目的、内容和起止时间 一、实习的目的 嵩山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短期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通过嵩山地质实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在野外观察、认识、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方法,熟练掌握地质罗盘等地址工具的使用,熟悉地形突的使用和判读知识,初步了解和分析地质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方法和地质报告的写作方法.通过嵩山地质实习,使学生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初步锻炼、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的内容 为实现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本次实习安排了以下实习内容: ①有老到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和沉积 矿产,初布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②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三大岩石的主要岩性类型及其矿产成分、结构和构造 特征及鉴定标志,进一步锻炼鉴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学会野外观察和描述矿物和岩石. ③观察区内褶皱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学习在野外识别断 层和褶皱的方法,了解其形成作用及其对区域地层分布和矿产的控制作用.④沿石淙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岩溶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景观。沿书院河观察河流阶地,建立地壳演化的基本概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日志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 实习起止日期: 2015年1月13日至 2015年 1月 15日年级:2013级专业:土木工程

2015年1月12日我们先举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同学们都蠢蠢欲动,拭目以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准备了这次实习.毕竟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去野外实习,同学们都很期待. 1.黑麋峰地质公园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熟悉一些风化作用,地貌形态及沉积物 时间:2015年1 月13日 地点:黑麋峰 实习的主要内容:地势地貌形态,不同地质条件对构筑物的影响. 今天一大早,天还下着小雨我们就从学校出发到长沙北郊的黑麋峰实习,路上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快到黑麋峰的时候有一段山路,非常险要,很多弯道,我们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路边是一些比较陡峭的石崖,可是看得出修路的时候是先凿断石崖,然后才开始修的,难度非常大. 黑麋峰森林公园是省会近郊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4079公顷,主峰海拔米。山脉向西南延伸,止于湘江东岸,区域内岗地面积较大,岗顶

多为平展伸延,地表缓和起伏。 这里的路边的地质大部分都是花岗岩,并且风化的程度很大,用手就能从岩体上取下一些碎屑,取下的碎屑都是小的花岗岩颗粒.上面的就是裸露着的花岗岩,从图片上可以看出路边的地基基本上都是这些花岗岩风化后的土壤 . 这里有很多像图片上的这种大石块,并且表面光滑,老实说这是风化的结果. 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我们学工科的同学,在两年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与社会实践完全脱离开来,仅是在一张纸上讲学问,而不是在社会实践中讲学问,所以我们学习过程中能有一次这样的实践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和学院也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对我们的教育,学校安排这样的实习教育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是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在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两年之后,组织我们进行认识实习。学校安排的认识实习教学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建筑施工单位是怎样组织施工管理的,怎样进行生产的。也对一栋房子的施工流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也能培养我们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2.岳麓山实习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认识与了解地层的一般概念. 认识岩层的层状构造与各种产状的岩层. 观察与认识地质构造. 时间: 2015年1月14日 地点: 岳麓山 实习的主要内容:观察地层构造.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与环境学院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班级一班 学号20140460*** 指导教师余老师王老师 成绩 批改日期 教师签字 2016年9 月

目录 0.序言 (3) 0.1实习目的和意义 (3) 0.2实习内容 (3) 1.嵩山地区地质概况 (3) 1.1自然地理及嵩山地质简史 (3) 1.1.1自然地理 (3) 1.1.2嵩山地质简史 (4) 1.2.岩石 (7) 一、岩浆岩 (9) 二、沉积岩 (9) 三、变质岩 (9) 1.3.构造 (10) 1.3.1褶皱 (10) 1.3.2 断裂 (11) 1.4.地下水 (12) 1.4.1地下水的补给 (12) 1.4.2地下水的径流排泄 (12) 2.实习路线 (14) 2.1嵩阳书院—太室广场—嵩山地质博物馆 (14) 2.1.1太室山脚下构筑物 (14) 2.1.2沿线各站点见闻 (15) 2.2.永泰寺牌坊—郭店桥—采石场—永泰寺(地层层序认识) (17) 2.3.少林水库 (19) 2.4三皇寨旅游景点 (21) (1)景点简介 (21) (2)测量节理的产状 (22) (3)边坡的测量 (23) (4)三皇寨裂隙统计 (24) 3.实习心得 (24)

0.序言 0.1实习目的和意义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0.2实习内容 本次地质认知实习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究了嵩山地区的地质情况。本次实习进行了多条线路的实地踏勘,在同学们沿路观看的同时,于老师及王老师对线路上具有鲜明特点的岩层、构造、以及岩石进行了深刻的讲解。其中讲解内容包括岩石种类、和所属地质年代等内容。 同时,在经过各种土工设施时,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各类设施建设时需具备的地质条件以及该设施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在少林水库及三皇寨阶段的实习中,我们也充分的学习了罗盘、皮尺、卷尺等工具在地质勘测中的使用。并且,通过测量、计算所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在实习结束阶段,我们进行了汇总,并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了玫瑰图和赤平投影图的绘制,还计算了三皇寨部分公路沿线岩石的裂隙度、裂隙率等反映破碎程度的数据。 1.嵩山地区地质概况 1.1自然地理及嵩山地质简史 1.1.1自然地理 a 地理位置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东依郑州,西临洛阳,南靠颍水,北抵黄河。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60余千米。古名—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为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

嵩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接下来就是飞鹰古道和飞鹰崖了,飞鹰古道是人为开凿的隧道,隧道洞穴比较宽大,穿透整个岩层,岩层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 我们跟着老师一路走下去,狮子岩对面的就是观音

岩了,它是一块上部向外凸出,下部向内凹陷的岩石,上面有“观音岩”三个字,岩性也是沉积岩中的棕红色砂岩,下面供奉的是一尊观音像,很多善男信女在顶礼膜拜,还有求姻缘的,虽然我不信这一套,但面对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我竟然也想去求一支签,但最后没有去,而是跟着老师走。接下来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很明显是岩石受到比较大的拉应力,还有生物风化作用。 在观赏的过程中,由于人太多,我们走散了,没有跟上我们班那队,而是跟错了另外一个班的老师,我们来到了浴仙池,听老师说,这是一个由降水和地表水在岩层低洼处积成的小水池,水池经人工处理呈椭圆形状,在水池靠壁的一侧,是一尊用白色石头雕成的塑像,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神仙姐姐的雕像,那神仙姐姐在解头上的发簪,正准备沐浴,浴仙池有此得名。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水池四周的砂质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我们跟着老师继续走,走到了碧莲池,可惜池里已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 山 地 质 实 习 报 告 姓名:祁帅超 学号:351203060128 专业班级:地质单招12-01 指导老师:李凯琦、潘结南 日期:2013-06-10

目次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 第二节嵩山自然经济 第三节实习时间和路线 第四节实习目的 第二章地层 (4) 第三章岩浆岩 (8) 第四章构造 (11)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15)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17) 第七章结语 (17)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地区,东西平均长36.24千米,南北宽14.42千米,面积450.12平方千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48″—113°11′55″,北纬34°22′28″—34°36′40″。 嵩山及邻近地区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少洛高速、永等高速已全部建成通车,至于半个小时车程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地带。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学生到嵩山地区看站地质实习。 登封市就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自市区到每一条观察路线都有柏油公路相通,有的观察点可以称作市内公交车直接到达。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第二节嵩山自然经济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0.2℃,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一月份平均气温0.4℃,最低气温-15.5℃;7月份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40.5℃。嵩山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mm,7月降水两占年降水梁的20%~26%;4~10月集中年降水梁的85%~89%。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达4℃~5℃,每到夏季,常有游人到嵩山避暑。 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石棉种:冶金辅助材料溶剂用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叶腊石,耐火绝热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矿,铁矿等,内生矿床少。 嵩山大力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2008年前5个月,嵩山旅游收入近亿元,登封接待游客已经突破260万人次。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少林寺景区的国外游客明显增多,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到来,更增加了少林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到2008年5月底,登封市共接待游客2631820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嵩山充分发挥煤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国15个地方煤矿重点开发矿区之一,煤炭以发热量高,灰分低,质量好,蜚声大江南北。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大潮版) 一、前言 2010年的7月2日至8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以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实习前,带队老师给我们讲了实习时的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交代我们必备的东西,并对我们分了组。根据实习的要求,每个组又配发了地质锤,罗盘仪,测绳等工具。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观察了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掌握了一些实习必备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专业的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质 (一)底层概况 我们对嵩山地区地质的认识主要是在7月3日,玉皇庙村。嵩山地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岩性复杂多样,地层之间既有整合接触,又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是实习地层和岩性的理想地区。我们首先在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进行观察。我们在这看到的石枰花岗岩与罗汉洞石英岩相接触,属于侵入接触关系。它们具有的特点是先有围岩,后有岩浆侵入围岩中,两者的接触面不规则,接触带有混染现象,围岩受到烘烤,侵入体边常有补虏体,围岩中有侵入体的分支或岩脉穿插现象。在该点位所在的小路西侧,沿途清晰看到石枰花岗岩上部为第四系冲积——洪积层所覆盖。两者的接触关系为沉积接触,说明岩浆岩形成在先,因地壳上升遭受剥蚀而裸露地表,后来地壳下沉才接受新的沉积物。罗汉洞组石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具变晶结结构,节理发育,颜色为白色,但因含有铁质使其表面或节理面上常呈铁锈色。因受到构造运动影响,结构已具糜棱化特点,其厚度比其他部位要薄很多。上石盒子组沙页岩和泥岩有灰色砂岩、泥岩等,产状紊乱,岩层破碎严重。自玉皇庙断层出露点沿小路向南,可见下第三层地层,岩性为暗紫色砾岩,层理发育良好。砾石成分主要为红灰、紫红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属二叠系、三叠系早期产物。砾石分选性差,棱角状或次棱角状。胶结物以泥砂质为主,为基底式胶结和空隙式胶结。部分砾石可见“错断”现象。整体疏松易碎,岩石结构成熟度低。该点位自北沿路向南排列地层依次为石枰花岗岩、罗汉洞组石英岩、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的砂岩泥岩等,再向南为第三系砾岩。而其上部为第四系沉积物,有河床相白色石英岩卵石层,其上为河浸滩相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层等。 (二)构造 我们在该点位可见嵩山石英岩内巨大的断层滑面,为玉皇庙断层,是君召—太后庙断层的东延部分。下盘为罗汉洞组石英岩,上盘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页岩和泥岩。断层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表出露石英岩滑面并带有擦痕; 2.两盘间地层严重缺失; 3.上盘产状凌乱,严重破碎,够成断层破碎带; 4.在破碎带上可见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测得该处断层走向为NE166°,SW86°,倾向为176°,倾角为215°。如下图 (三)地壳发展简史

常用地质图例及符号

地質圖元符號常有助於鑽探資料的記錄與解讀,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主要是用在鑽孔柱狀圖上,以「目視判別」的結果為主。目前國內各相關單位現 行所使用之「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並不一致,為建立一致之共識,並爭取廣泛的 支持,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乃依據我國中央標準局所制訂之國家標準 「CNS6589」、「CNS6590」、「CNS 6591」等編訂之。本次工程地質圖元符號之修 訂工作,期配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之製圖手冊加以整合(如對照表備註所列),而使「國土資訊系統自然環境基本資料庫分組—工程地質探勘資料庫」更能得到 政府機關及工程實務界之支持與使用。 本規範將地質圖元分為「土壤或沉積物」、「沉積岩」、「變質岩」及「火成岩」 等四大類,再將每一類圖元區分為「基本型」及「混合衍生與變異型」兩個類別, 並將其分別表列。對於某些業務,如果「基本型」之地質圖元符號即已夠用,那 麼「混合衍生與變異型」之圖元符號,即可將其視為「備而不用」,如此將可有 助於相關作業的簡化。 為了方便使用者選用圖元符號,我們也配合設計了分類代碼表。「0」代表粗分類,如果相關資料只需記錄其為岩石或土壤,則可採用此粗分類記錄方式。「奇數字首」的代碼,代表「基本型圖元」,「偶數字首」的代碼為「混合衍生及變異 型圖元」。因此,本規範「工程地質圖元符號」共可分為以下九大類: 0、粗分類(基本型)

1、土壤或沉積物類(基本型) 2、土壤或沉積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3、沉積岩類(基本型) 4、沉積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5、變質岩類(基本型) 6、變質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7、火成岩類(基本型) 8、火成岩類(混合衍生與變異型)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1章绪言 (1) 1.1 嵩山的交通位置 (1) 1.2 嵩山的自然经济 (1) 1.3 实习时间和路线 (2) 1.4 实习内容和目的 (2) 第2章岩石分类 (3) 2.1 岩浆岩 (3) 2.2 沉积岩 (5) 2.3 变质岩 (6) 第3章地质构造 (7) 3.1 褶皱 (7) 3.2 断裂 (8) 第4章地层分布 (9) 4.1 太古宙 (9) 4.2 元古宙 (10) 4.3 古生代 (10) 4.4 中生代 (11) 4.5 新生代 (12)

第5章结语 (12) 第6章致谢 (13)

第1章绪言 《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地质实习是学生观察与认识地质现象、熟悉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现场教学活动,是专业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地质实习是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践过程。 1.1 嵩山的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地区,东西平均长36.24千米,南北宽14.42千米,面积450.12平方千米。嵩山及邻近地区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少洛高速、永等高速已全部建成通车。 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学生到嵩山地区进行地质实习。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1.2嵩山的自然经济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2°C,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达4°C~5°C,每到夏季,常有游人到嵩山避暑。 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

嵩山地质地貌实习

郑州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题目:嵩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时间:2014.10.18 院系:地理学院 姓名:苗新 班级:B13地理科学2班 学号:134108030063

绪言 时间: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农历:2014年9月25) 天气:多云转晴,13℃—25℃ 考察路线:登封市区—嵩阳书院—老母沟(逍遥谷)—辉绿岩墙—吕仙庙—嵩阳广场—嵩阳运动—老母洞—白鹤观—黑风口—峻极峰(御碑峰) 指导老师:马广钦、廉顺国、王海静、冯志强。 实习目的:1. 运用地质理论,认识地质现象,认识典型地貌,锻炼野外工作能力。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操作能力。3.掌握地质工具(罗盘、放大镜等)的基本用法,培养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4.认识并了解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尝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进而了解古环境。 5. 通过分工与合作,培养地质考察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 嵩山地质概况 嵩山,古称“中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 关于嵩山的形成,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在古老的太古宙时期,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经历了23亿年前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的“少林运动”,三次大的地壳运动之后,逐渐形成了山脉,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在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有两个主要的山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少室山有36峰,山势陡峭峻拔,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少室山山顶宽平如寨,分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郭委委 学号:311003000108 专业班级:地质10-01 指导老师:司荣军、艾永亮 日期:2011.06.06

目次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第二节嵩山地质工作史 第二章地层 (5) 第三章岩浆岩 (9) 第四章构造 (12)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16)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18) 第七章结语 (1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一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地区,东西平均长36.24千米,南北宽14.42千米,面积450.12平方千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48″—113°11′55″,北纬34°22′28″—34°36′40″。 嵩山及邻近地区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少洛高速、永等高速已全部建成通车,至于半个小时车程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地带。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学生到嵩山地区看站地质实习。 登封市就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自市区到每一条观察路线都有柏油公路相通,有的观察点可以称作市内公交车直接到达。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二自然经济地理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0.2℃,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一月份平均气温0.4℃,最低气温-15.5℃;7月份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40.5℃。嵩山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mm,7月降水两占年降水梁的20%~26%;4~10月集中年降水梁的85%~89%。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达4℃~5℃,每到夏季,常有游人到嵩山避暑。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 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