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压轴题汇总之计算轴:压强专题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压轴题汇总之计算轴:压强专题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压轴题汇总之计算轴:压强专题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二模压轴题汇总之计算轴:压强专题

1

图10

计算压轴:压强专题

1.(15年奉贤区二模)如图15所示,边长为0.1米、密度为2×103

千克/米3

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求: (1)正方体的质量; (2)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3)若正方体的边长为a ,密度为ρ,现设想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方的中央,使截取部分对剩余部分的压强与叠放后水平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小华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用下表的方法进行截取,判断能

截取方法 能否满足上述要求

小华 沿竖直方向截取一半 小明

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半

小强同学把该正方体截取一半并将截取部分放在水平面上,使其对水平面的压强最小,求出最小压强(用字母表示)。

2.(15年虹口区二模)如图13所示,圆柱体甲的质量为

3.6千克,高为0.2米,密度为1.8×103

千克/米3

① 求甲的体积。

② 求甲竖直放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③ 现有一薄壁圆柱形容器乙,质量为0.8千克。在容器乙中倒入某种液体,将甲竖直放入其中,并分别测出甲放入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液,如下表所示。

(a )求容器的底面积。 (b )求液体密度的最小值。

3.(15年黄浦区二模)如图10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求容器内水的体积V 水。

②求水面下0.2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 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

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求该正方体密度ρ的范围。

4.(15年闵行区二模)如图12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轻质圆柱形容器A (容器足够高)和实心圆柱体B 。容器A 内装有深为0.1米的水,实心圆柱体B 的质量为4千克、高为0.2米、底面积为0.01米2

。求:

放入物体前

放入物体后 p 容(帕) 1960 2940 p 液(帕)

1568

1568

图12

A B

2

(1)圆柱体B 的密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将圆柱体B 竖直放入容器A 中,能浸没在水中时,容器A 对水平桌面压强的最小值。

5.(15年青浦区二模)如图11所示,圆柱体甲和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

为8千克、底面积为4×10-2米2。乙的质量为4千克、底面积为5×10-2米2

。乙容器中装有质量为8千克的水。 ① 求乙内水的体积V 水。

② 求乙内水面下0.1米深处的压强p 水。 ③ 将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水中后(无水溢出), 求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

6.(15年松江区二模)如图13所示,边长为4h 的正方体A 和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 置于水

平桌面上,容器B 中盛有高为5h 、体积为5×10-3米3的某液体乙(ρ乙=0.8×103

千克/米3)。

① 求液体乙的质量m 乙。

② 若正方体A 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求正方体A 对地面的压强p A 。

③ 已知ρA =1.5ρ乙,从物体A 的上方水平切去高为△h 的部分,并从容器B 中抽出深度同为△h 的液体,使物体A 和容器B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通过计算比较p A '和p B '的大小关系及△h 对应的取值范围。

7.(15年徐汇区二模)如图11(a )所示,质量为6千克、体积为4×10-3

米3

的“凸”柱状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金属块放入圆柱形容器中,再向容器内加水,水面从A 逐渐上升到B 、C 、D 处,如图11(b )所示。求:

①金属块的密度。 ②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③水面上升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水与容器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 地的最大比值。 8.(15年杨浦区二模)如图14所示,柱形薄壁容器甲和均匀柱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 、2S 。已知甲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水,柱体乙的质量为2千克。求:

①求甲容器中距水面0.1米处水的压强; ②若乙的体积为1×10-3

米3

,求乙的密度;

③现有物体A 、B 、C (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把物体放入甲容器中(水不溢出)和放置在柱体乙上面,使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与柱体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比值最小,求这个最小比值。

图13

(a ) (b )

图11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和浮力(附答案)

三、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 3.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变化不定 4.如图8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 5.如图9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里向上吹气,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 .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6.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 .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7.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 、B 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8.如图11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一样大 B . A 最大 C . B 最大 D . C 最大 9 ) A .平放 B .侧放 C .立放 D .与放法无关 10.将一重为80N 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 的水,则物体 图8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

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 i.基础引入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 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 (1) 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 (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 七大题型 (4)压强变化范围 (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 (3)固体压强: 切割叠放(h 、v 、m ) (2)液体压强: 抽倒加物(h 、m )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

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 三个实心正方体 叠放 切割 水平切割 竖直切割 切去相同质量 切去相同高度 切去相同厚度 施压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杯中球 杯中木块 抽出 倒入 相同质量 相同深度 相同体积 p gh ρ = p gh ρ = p gh ρ = F p s = F p s = 'p p p =+? 原 'p p p =-? 原 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 压强可能是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ii.例题讲解 1、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 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的密度ρA。 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 面的压强p A′和p 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⑴ρA= A V A m = g A V A G= 千克 牛 米) ( 牛 / 8.9 3 25 .0 980 ? = 6.4×103千克/米3(3分) (ρB= B V B m= g B V B G=1.5625×103千克/米3) ⑵p B= B S B F= B S B G=980牛/(0.4米)2 = 6.125×103帕。(3分) ⑶∵⑴p A′=p B′ 图12 B A

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压强 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a F ,压强为a P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b F ,压强为b P ,则 A .a b F F =,a b P P < B .>a b F F ,a b P P = C .a b F F =,a b P P = D .a b F F <,a b P P < 【答案】A 【解析】 【详解】 放在水平面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管怎样放置,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 a =F b =G 总;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由p F s =知道,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 a

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 D、丁图,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C.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A橡皮膜两边装有同种液体,而且深度相同,故压强相同,橡皮膜不应发生形变,不符合题意;B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左边的液体深度小于右边液体深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C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D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液体压强 4.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h A=h 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为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m A<m B、S A>S B、h A=h B,所以, V A>V B,

2018年上海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含答案)

2018年初三物理上学期《压强》综合测试(秦雷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本题3分)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其中盛水的高度也相同,则它们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与压力F之间的关系是( ) A. p A=p B=p C,F A=F B=F C B. p A>p B>p C,F A>F B>F C C. p A<p B<p C,F A<F B<F C D. p A=p B=p C,F A>F B>F C 2.(本题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丁<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丁<p丙 C.p甲>p乙>p丙>p丁 D.p丁<p甲<p乙=p丙 3.(本题3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4.(本题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A . 只有①和③ B . 只有①和④ C . 只有②和③ D . 只有③和④ 5.(本题3分)【2016·重庆B 卷】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 A . 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 . 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 . 取出小球后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较小的是甲 D . 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6.(本题3分)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的关系是( ) A .P P <甲乙,F F >甲乙 B . P P <甲乙,F F <甲乙 C .P P >甲乙, F F >甲乙 D . P P >甲乙,F F <甲乙 7.(本题3分)如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装水的容器,一个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用一个力F 将木块匀速压入水中直至刚好浸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0-2021上海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50cm 2、高为13cm 、质量为100g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将一个质量为250g 、体积为200cm 3的实心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放入小球之前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0cm ,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400Pa 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为2.5N C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600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小球的密度为 3 3 250g 1.25g/cm 200cm m V ρ= = =球球球 由于小球的密度大于水,故放在容器中时会沉底;假设无水溢出时,将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水面上升高度为 3 2 200cm 4cm 50cm V h S ?===球 容 此时容器中水的高度为 0.1m+0.04m 0.14m h h h '=+?== 由于容器高为0.13m ,故溢出水的高度为0.01m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331.010kg/m 10N/kg 0.13m 1300Pa p gh ρ==???= 故A 错误; B .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33631.010kg/m 10N/kg 20010m 2N F gV ρ-==????=球 故B 错误; C .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431300Pa 5010m 6.5N F pS -'==??= 故C 错误;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水的重力与小球的重力之和,即 F G G G =++压水球容 而

2012年中考物理压轴计算题(预测)

2012中考物理综合计算预测 第一部分 压力压强浮力 1、小伟在科技活动中接触到一种叫“压力传感器”的电学元件,其实际是一种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电阻。经过查询资料,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电子秤,其原理如图8所示。所用压力传感器R 的上表面面积为5×10-4米2,电源电压为24伏,容器的质量为1千克,容器的底面积为400×10-4米2,压力传感器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压力F (牛)04998147196245294…电阻R (欧) 500 380 300 245 200 170 150 … 求:(1)容器内盛有5千克水时,这些水的体积为多少? (2)当容器与水的总重为100牛时,容器对压力传感器R 的压强是多大?(3)当电流表示数为0.12安时,容器内水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如图9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ρA 为0.l×l03千克/米3,ρB 为0.8×l03千克/米3。求:(1)物体A 的质量m A 。 (2)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F B 。 (3)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想在正方体A 、B 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一定的厚度后,通过计算比较A 、B 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小明设想在A 、B 的上部均截去0.09米,小华设想在A 、B 的上部均截去0.05米,他们的计算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分别如下表所示: 计算过程 结论小明P A =F A /S A =ρA gh A =O.l×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一0.09米)=107.8帕P B =F B /S B =ρB gh B =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9米)=78.4帕P A >P B 小华 P A =F A /S A =ρA gh A =O.l×103千克/米3×9.8 牛/千克×(0.2米一0.05米)=147帕P B =F B /S B =ρB gh B =O.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一0.05米)=392帕 P A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14压强图像分析专题

压强图像分析专题 1.(2019宁夏,14)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重庆B卷,8)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 3.(2019盐城,11)现代建筑多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热。实验表明,中空双层玻璃窗的隔热性能与两层玻璃间空气压强有关。实验测得中空双层玻璃内外温差与中间空气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则中空双层玻璃中间空气压强

A. 等于大气压强时,没有隔热效果 B. 小于10-1pa时,隔热效果变差 C. 在10-1~102pa时,隔热效果最好 D. 等于10-3pa时的隔热效果比104pa时好 4.(2019衡阳,17)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B. 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 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5.(2019呼和浩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甲图表示 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乙图表示 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丙图表示 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丁图表示 6.(2019福建,33)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o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S1=0.8cm2,饮料流出的速度v=50cm/s,杯高H=10cm,杯底面积S2=30cm2,g取10N/kg o (1)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2)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3)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S2,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上海市中考物理汇编-压强计算 (2)

压强计算 宝山:21.如图所示,高为1.3米,底面积分别为0.15米2和0.05米2的甲、乙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在下部用轻质细管连通后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容器内盛有1米深的水. (1)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2)若将一体积为0.04米3的实心小球慢慢地放到甲容器中的水里(已知ρ球=1×103千克/米3),求:直到小球在水中不动为止,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F乙. 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乙的底面积为10S,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ρ酒=0.8×103千克/米3)求:(1)水的质量m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选填“A”、“B”或“C”)。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或Δh。 图14

A 抽出ΔV体积的水和酒精 B 加入Δh高的水和酒精 C 抽出Δh高的水和酒精 闵行:25.质量为 0.2 千克、底面积为 0.01 米2 、容积为2×10-3 米 3 的薄壁容器内装入 0.15 米深的某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 11.76 牛。 (1)求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该液体的密度、体积。 (3)若在容器内再放入一质量为 1.5 千克、体积为1.5×10-1 米3 的实心物块,且物块浸没。求物块静止 后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 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V1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F1。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其内装有深为H、密度为ρ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高h。现将乙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甲的液体中,此时液体对甲底部压强P恰等于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压强P1。求乙的密度ρ1。

上海中考物理固体压强综合试题

固体压强变化练习 例题分析: 1、如图3所示,把质量为m 甲、m 乙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甲=2ρ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为P 0。若在乙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四分之一高度,并将甲块叠放在乙块上面,此时乙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 乙,则m 甲、m 乙及P 乙、P 0的大小关系为() A .m 甲=4m 乙 P 乙=1/4P 0 B .m 甲=2m 乙 P 乙=1/2P 0 C .m 甲=1/2m 乙 P 乙=P 0 D .m 甲=1/4m 乙 P 乙=P 0 2、如图6所示,边长分别为a 、b 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 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 ,则甲物体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体的质量。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 积均为V 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 甲:Δp 乙为。 3、甲、乙两块砖体积相同,长、宽、高之比是4∶2∶1,已知ρ甲<ρ乙,现将它们按图3所示方法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上面砖块对下面砖块的压强与下面砖块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的是() 4、如图1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边长为0.2米,B 的边长为 0.3米,A 的密度为3000千克/米3 ,B 的密度为2000千克/米3 . ①求正方体A 的质量;②求正方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正方体A 、B 在底部中间挖去厚度为0.1米,底面积为S 的相同柱形后,如图16乙所示, A 、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P '和 B P '.则A P '、B P '(选填“能”或“不能”)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 综合练习: 1.如图(a )(b )所示,若分别沿虚线方向切去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A 、只有(a )图发生变化 B 、只有(b )图发生变化 C 、图(a )(b )均会发生变化 D 、图(a )(b )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2.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三块物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若把它们都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则三个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 A 、p 甲=p 乙=p 丙 B 、 p 甲

p 乙>p 丙 D 、以上都有可能 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 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 的大小关系为() A 、p 甲

m 乙。 图6 甲 乙 A . B . C . D . 图3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乙 甲 图12 A B A B (甲) (乙)

压强计算压轴题

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 液体压强类 【考点说明】 1.液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容器压强问题,非柱形容器压强问题也有,但是压轴题的可能较小。 2.液体压强问题涉及到深度、底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液体压强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压 强为核心。计算上既可以用p=ρgh,又可以用p=F/S,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题目情景:相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不同容器相同液体问题,不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 4.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和p=ρgh在柱形容器情况下是通用的。其次,压强变化量△p=p2– p1或△p=p1– p2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变化量△p=△F/S须面积不变,△p=ρg△h则要保证密度是不变的。(具体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比如: h-a-S-V四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m-G-F三者的变化趋势也是相同的; ②液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改变原有压强状况的;体积的增加或减少会改变压强状况; ③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 ④可以适时的反用公式,比如液体的用p=F/S,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理问题。 【习题分析】 一、相同容器的液体吸加问题 练习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重2牛,底面积为0.01米2,容器高0.5米。现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使得两容器中离底部0.3米处A、B两点的压强都为980帕, 求:(1)A点离开液面的距离hA。 (2)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3)为使水和酒精对甲、乙两个容器底压强相等,小华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的综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盛有不同液体,均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将同—正方体物体先后放入这三个容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比较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则F浮甲p乙>p丙。 C.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则F′甲p乙>p丙,B 符合题意; C.甲密度最大,深度相同,因此甲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则甲对容器底部压力也最大,C 不符合题意; D.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知,甲、乙下表面所受压力相等,则其下表面所受压强也相等,D 不符合题意。 2.装有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A、B、C三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水中(水没有溢出);发现放入A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小;放入C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大,则A、B、C三物体密度满足的条件是() A.ρA>ρB,ρA>ρC B.ρA<ρB,ρA<ρC C.ρA>ρB,ρA<ρC D.ρA<ρB,ρA>ρC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2015上海初三物理二模压强计算题汇总

压强计算 1.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质量均为8千克,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 的体积为l×l0-3 米3 ,B 的边长为 0.2米。求: ① 物体A 的密度 ρA 。 ② 物体B 对地面的压强p B 。 ③ 现沿竖直方向分别将A 、B 切去相同厚度h ,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请比较叠放前后A 、B 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 A 、△P B 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2.如图2所示薄壁容器A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0.5米,底面积为0.12米,内装有0.3米深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 (3)若将体积为3810-?3米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 器中,此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1P ?,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2P ?.请通过计算比 较1P ?和的2P ?大小关系及对应的正方体B 的密度. (本小题可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解题过程) 3.如图3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 ,其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1)若物块A 的边长为0.2米时,物块A 的质量m A 及对地面的压强p A ; (2)若物块A 边长为2a ,现有实心正方体物块B 、C (它们的密度、边长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当选择物块________(选填“B ”或“C ”),并将其放在物块A 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 的压强与物块A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 图 1 (图2) 图3

4.如图4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 若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 米3 ,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 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部分甲,如图4(a )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部分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4(b )、(c )、(d )所示。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范围。 5.如图5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10-2米2,盛有足够多的水,置于水平面上。 ①若容器内水深为0.3米,求水的质量m 水。 ②求水面下0.1米深度处水产生的压强p 水。 ③现将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的正方体放入容器内的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Δp 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 水,求该正方体的质量m 。 (a ) (b ) (c ) (d ) 图4 图5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分类汇编_压强选择题

压强选择题 1、(杨浦10). 如图4所示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相同,沿竖直方向从右侧分别切去相同比例,并将切除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 p <甲乙 B. p p >甲乙 C. p p =甲乙 D. 都有可能 2、(松江8).如图5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密度大于液体甲的密度),一个浸没在液体甲中,另一个放在圆柱体乙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 甲和Δp 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力增加量和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F 乙和Δp 乙,则( ) A .ΔF 甲一定小于ΔF 乙 B .ΔF 甲可能大于ΔF 乙 C .Δp 甲一定大于Δp 乙 D .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 3、(徐汇8)、 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则( ) A. P 甲可能等于P 乙 B. P 甲一定大于P 乙 C. P 甲可能小于P 乙 D. P 甲一定小于P 乙 图5

图3 甲 乙 4、(青浦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 一定大于△F 乙 B .△F 甲 可能等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5、(嘉定8).如图3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则( ) A .V 甲一定大于V 乙 B .V 甲一定小于V 乙 C .V 甲可能小于V 乙 D .V 甲可能等于V 乙 6、(闵行8).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如图4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乙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为p 1。若将两正方体同时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ΔV 后(ΔV=0.5V 甲),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1一定大于p 2 B .p 1一定小于p 2 C .p 1一定等于p 2 D .p 1可能小于p 2 7、(奉贤8).如图4所示,均匀圆柱体甲与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甲并从容器中抽出乙,且切去甲和抽出乙的 甲 乙 图3 图4 甲 乙

2020年上海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解析版)

上海市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项大剖析 专题05 在容器里加物体后,有液体溢出 一、常见题目类型 1.将物体甲浸没在柱形容器乙的液体中(图1)。 2.将物块丙放入容器甲的液体中、叠放在柱体乙的上方(图2)。 3.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先后分别放入容器中(图3)。 4.在柱形物体乙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在甲容器内(浸没或不浸没)(图4)。 二、例题 【例题1】柱形轻质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如图1所示,内盛0.2米深度的水后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 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水。 ② 现将一块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完全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求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容。 【答案】①1960帕;②2940帕。 【解析】 ①p 水=ρ水g h 图 1 甲 图4 图3 乙 图1 甲 乙 甲乙 图2 丙

=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3 =1960帕 ②物体浸没在容器的水中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2450帕可求现在水的深度h ': p '水=ρ水g h ' h '= p '/ρ水g h '=2450帕/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 =0.25米 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为 V 剩余水= S h '-V 物 =0.25米×1×10-2米2-1×10-3米3=1.5×10-3米3 现在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 容= G 容=(m 剩余水+m 物)g =(1.5×10-3米3×1×103千克/米3+1.5千克)×9.8牛/千克=29.4牛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容= F 容/S =29.4牛/ 1×10-2米2 =2940帕 (注意:此题不计算溢出水的质量,更简单。也可用其他方法求解) 【例题2】如图2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p 甲、p 乙如下表所示。求: ⑴ 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⑵ 圆柱体乙的质量。 ⑶ 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 【答案】(1)0.1米;(2)0.5千克;③因为ΔF 甲=G 物,所以没有溢出。 【解析】 图2

中考物理 压强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压强经典练习题中考物理 19小题)一.选择题(共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和B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 )、P.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压力分别为F、F,压强分别为P BAAB .AB.F>F <P P=P FF<P BBABBAAA D..CF>F P<PF>F >P P BAABABBA2.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F′、p′、p′,则()乙甲乙甲 A.B.F′<F′,p′>p′>>F′F′,p′p′乙甲乙甲甲乙乙甲D.C.F′=F′,p′p′=FF′,′=p ′>p′乙乙甲甲乙甲乙甲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V,高度h <h,与BABA地面的接触面积S>S,对地面的压强p=p.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BAA A.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的质量B的质量可能等于A .D 的质量B的质量一定大于A .C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4 )p,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压强为21 .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2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2017上海物理一模各区县压强计算汇编(含答案)

2017年压强计算题汇编 1.(2017奉贤21)如图13所示,一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求: (1)当容器内盛有1×10-3米3的酒精时,酒精的质量m 酒;(已知ρ酒=0.8×103千克/米3) (2)当容器内盛有0.1米深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3)当容器中盛有质量、体积分别为m 、2V 的液体时,把一质量、体积分别为2m 、V 的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此液体中,设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 液,试计算Δp 容:Δp 液的值。 2.(2017嘉定22)如图1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底面积为9S ,乙的底面积为10S ,分别盛有1.8×10-3米3体积的水和0.25米高的酒精。(ρ 酒 =0.8×103千克/米3)求: (1)水的质量m 水。 (2)若甲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米2,求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甲。

图14 (3)若水和酒精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了使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水和酒精的压力相 等,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A ”、“B ”或“C ”)。并计算出抽出(或加入)的ΔV 或Δh 。 (1)m 水=ρ水V =1×103千 克/米3×1.8×10-3米3 = 1.8千克 3分 (2)F 甲=G 水+G 甲=(m 水 +m 甲)g =(1.8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 =19.6牛 1分 p 甲=F 甲/S 甲 =19.6 牛/(1×10-2米2)=1.96×103帕 2分 (3)B ; 1分 p 水=p 酒 ρ水gh 水=ρ酒gh 酒 1×103千克/米3 h 水=0.8×103千克/米3 ×0.25米 h 水=0.2米 1分F 水’ =F 酒’ ρ水gh 水’ S 水=ρ酒gh 酒’ S 酒 ρ水g (h 水+△h )9S =ρ酒g (h 酒+△h )10S 1分 1×103千克/米3(0.2米+△h )×9=0.8×103千克/米3 (0.25米+△h )×10 △h =0.2米 1分 3.(2017黄浦21)如图11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①若甲中盛有质量为3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及水对甲底部的压力。 ②若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S ,其内装有深为H 、密度为的液体;圆柱体乙的底面积为S 高h 。

上海初三物理 压强计算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知识要点 初三物理压强计算 知识点1 基本计算公式 密度公式: ρ = V ,密度、质量、体积知道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压强定义公式:P = F,分析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明确受力面积。 S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p = ρgh,注意:当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时,可以用这一公式。 知识点2 基本方法与技巧 (1)牢记两个压强公式,理解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注意统一用国际单位; (2)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确定受力面积、确定深度; (3)相关的物理量(如重力、质量、密度等)及计算也要搞清楚;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5)计算有关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时,先求压力还是压强的次序一般不同。 例题精讲 正确理解物体间的压力 【例题1】有一重50N,边长为20㎝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但没有拉起来,求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强。 【分析】压强的计算,需要确定压力、面积。要注意面积的计算与单位,其中压力的确定是难点。如果认为压力F=G=50N,那就要犯错误了。本题中压力虽然是由于物 体受到重力产生的,但用10N的力竖直向上拉木块,虽然没有拉起来(那样对 地面的压力就为零了),却减轻了木块对地面的压力。要问减轻了多少压力?向 上用多少力,压力就减少多少。即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为F=50N–10N=40N。 当然,还可以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木块共受三个力:重力G=50N,方向竖直 向下;施加的力F1=10N,方向竖直向上;地面对木块向上的力F2,方向竖直向 上.由于木块静止,所有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2=G-F1=50N-10N=40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F2。 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F2 = S 40 N 0.2m ? 0.2m = 1000Pa 【答案】1000Pa

中考压强压轴计算题带答案解析

压强计算题(教师版) 1(崇明)、如图12所示薄壁容器A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0.5米,底面积为0.12米,内装有 0.3米深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m 水; (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P 水; (3)若将体积为3810-?3米的正方体B 轻轻放入A 容器中,此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1P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2P ?.请通过计算比较1P ?和的2P ?大小关系及对应的正方体B 的密度.(本小题可直接写出答案,无需解题过程) 解.(1)m 水=ρ水 V=1000千克/米3 ×0.03米3 =30千克 3分 (2)p 水=ρ水g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3米=2940帕 3分 (3)ρB 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或1000千克/米3)时,△P 1等于△P 2 1分 ρB 大于水的密度(或1000千克/米3)时,△P 1小于△P 2 2.(虹口)如图12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① 若该正方体的体积为1×10-3米3,求它的密度ρ和对地面的压强p 。 ② 若该正方体的边长为l ,现沿竖直方向切去厚度为Δl 的部分甲,如图13(a )所示,然后将切去部分旋转90度后叠放在剩余部分乙的上表面的中央,如图13(b )、(c )、(d )所示。此时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请通过推导得出p 甲与p 乙的大小关系及Δl 的取值范围。 (图12)

解①ρ=m/V =2千克/1×10-3米3=2×103千克/米3 p=F/S=G/S =2千克×9.8牛/千克/1×10-2米2 =1.96×103帕 ②p甲=F甲/S甲=(?l/ l)G/ S叠=(?l/ l)G/[?l(l-?l)] =G/[ l(l-?l)] p乙=F乙/S乙=G/[ l(l-?l)] p甲︰p乙=1︰1,即p甲=p乙 0<?l<l 3.(嘉定)如图14所示,高度相同的轻质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9S和S。甲容器中盛有质量为9千克的水,乙容器中盛满深度为0.2米的酒精(ρ酒精= 0.8×103千克/米3)。求: (1)甲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乙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酒精。 (3)现将密度为ρ的实心物体A先后放入水和酒精中,发现水未溢出,且物体A静止后,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相同。计算物体A的密度ρ。

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卷(有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压强专题卷(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 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o C C.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o C D. 人体安全电压就是不高于220V 2.下列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A. 高压锅原理是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B. 民航客机飞行获得升力,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 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人体 D. 拦河坝上窄下宽,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2016?衡阳)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及其所做的实验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B.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 焦耳最先准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4.我县最近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45个,投放自行车800辆,市民可通过办理相关手续租赁自行车,享受绿色出行带来的方便、快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车座做得扁而平可以减小人对车座的压力 B. 车把上的刹车把手属于省力杠杆 C. 轮胎和脚踏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少摩擦 D. 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自行车具有的惯性越来越大 5.下列关于九年级学生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8km/h B. 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2000Pa C. 正常爬楼梯时功率约为60W D. 若人体电阻约为1000Ω,则对人体来说的安全电流约为0.22A 6.(2011?徐州)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 B.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 C. 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 D. 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 7.如图,两个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