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结构设计原理总结

名词解释:

1 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

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

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疑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士的收缩。

5剪跨比m:是一个无里纲常数,用

M来表示,此处M和V分别为剪压

m=

区段中棠价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o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

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拒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

Mo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Mg的比值。

10消压弯拒: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l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

混疑士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疑士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

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士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

压强度之比。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士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里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士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X 150mmX 300mm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

在20C土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表示。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

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C土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

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X 100X 500mm混凝士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

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士劈裂抗拉强度测

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t5按下式计算:

y ==0.637

πλ 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项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

应力筋面积Ap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里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士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m>3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项,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 1g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疑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o:28斜压破

坏: m<1 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士压碎而产生的破坏。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士被压碎,粱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斩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士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

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的限值线E1和E2即

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士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士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

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Pex :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Prin :当配筋率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

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士。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

力的结构。40T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士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o(不受力情况下的

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佴其长边与

短边的比值时,称双向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

心力偏心距增

大系数。K⊥K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

偏心距增

大系数。K,+ K;

44抗弯效率指标: P=

K,为上核心距,'K,为下核见距,h为

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类T型截面:受压高度在舆缘板厚度

内,x

46持久状况:桥函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o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q=h- a,。h为截面的高度,as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

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里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4的保证率o ;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

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里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混凝士的立方体强度: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0°C士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_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fcu 表示。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按照与立方体时间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150mm X 150mm X300mm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士轴心抗压强度。

锚固长度:指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而不发生粘结锚固破坏的最短长度

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

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士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混凝士的收缩:混凝士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条件屈服强度:取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值作为硬钢的屈服强度指标。

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成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的可靠性: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的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的特定状态。

承载力极限状态: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保护层厚度:是具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士层,去钢筋边缘至构件截面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配筋率:是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士截面面积的百分比。相对受压高度: 此时的受压区高度x与截面有效高度h0的比例剪跨比:剪跨比m是一一个无量纲常数,用m=M/Vh0来表示,此处M和V分别为剪压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0为截面有效高度。

抵抗弯矩图: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稳定系数:稳定系数是用来反映长柱承载力降低的程度

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长柱失稳破坏时的界限压力Pc与短柱破坏时的轴心压力

稳定系数:稳定系数是用来反映长柱承载力降低的程度

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长柱失稳破坏时的界限压力Pc与短柱破坏时的轴心压力Nu的比值

大偏心受压破坏:当构件的轴向压力的偏心距较大时,构件的破坏从受拉钢筋的屈服开始,最后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被压碎的破坏情况,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小偏心受压破坏:当构件的轴向压力偏心距较小时,靠近轴向压力--侧的受压混凝土先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压钢筋达到屈服强度而破坏的情况,称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换算截面:将受压区的混凝士和受拉区的钢筋换算面积所组成的截面称为钢筋混凝士构件开裂截面的换算面积

消压弯矩:消除构件控制截面受拉区边缘混凝士的预应力,使其恰好为零的弯矩

预应力度: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受弯构件预应力度λ是由预加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O与外荷载弯矩M的比值

预应力混凝土: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先张法: 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土的方法。

后张法:先浇筑构件混凝士,待混凝土结硬后,在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

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

预拱度:桥梁上部的轴线沿纵向向.上拱起的尺寸为预拱度。预拱度是为防止使用荷载作用下过大的挠度与抵消长期荷载作用下逐渐增加的变形而设置的。

锚固长度:钢筋从应力为零的端面至钢筋应力为fpd的截面为止的这一长度la。传递长度: 钢筋从应力为零的端面到应力为σpe的这一一长度ltr

1、钢筋和混凝土能够有效结合的原因:(1)混凝士和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

(2)钢筋和混凝士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比较接近;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砼的共同作用。

2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减小措施?答: (1)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士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加荷时混凝士的龄期;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2)减小徐变的措施:

降低长期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延长加荷时砼的龄期;提高集料的弹性模量,减少集料的体积比,适当减少砼的水灰比;提高砼养护的温度和湿度,降低砼的使用环境的温度增大其湿度;扩大构件的尺寸或体表比。

3钢筋混凝士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第I阶段: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基本上都呈三角形分布。

第I阶段末:受拉边缘混凝士的拉应变临近极限拉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第I阶段:在梁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弱截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传递给钢筋,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士的压应力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和轴位置向上移动。

第II阶段末: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值时的应变值,表示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第II阶段结束。

第II阶段:钢筋的拉应变增加的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仍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这时,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继续上升,混凝土受压区不断缩小,压应力不断增大,压应力图成为明显的丰满曲线形。

第II阶段末: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耗尽,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

4什么叫钢筋混凝土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各自有什么样的破坏形态?

答: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少筋梁的受拉区混凝士开裂后,受拉钢筋达到屈服点,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经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

适筋梁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士压碎而破坏。

超筋梁的破坏是受压区混凝士被压坏,而受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

强度。破坏前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受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破坏突然,没有明显预兆。

5、简述无腹筋简支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

答:斜拉破坏: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剪跨段产生由梁底竖直裂缝沿主压应力轨迹线向上延伸发展而成斜裂缝。其中有一-条主要斜裂缝(又称临界斜裂缝)很快形成,并迅速伸展至荷载垫板边缘而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同时,沿纵向钢筋往往伴随产生水平撕裂裂缝。这种破环发生突然,破坏面较整齐,无压碎现象。

剪压破坏:梁在弯剪区段内出现斜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大,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为临界裂缝。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还能继续增加荷载,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士在正应力、剪应力和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

斜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时,首先是加载点和支座之间出现一条斜裂缝,然后出现若干条大体相平行的斜裂缝,梁腹被分割成若干倾斜的小柱体。随着荷载的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士棱柱体被压坏的情况,即破坏时斜裂缝多而密,但没有主裂缝。

填空题

1.钢筋混凝士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_塑性_和__

可焊性_,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士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2. 我国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两类:_承载能力极限状态_和_正常使

用极限

状态_。

3.梁内的钢筋常常采用骨架形式,一般分为_焊接钢筋骨架_和_绑扎钢筋骨架

_

两种形式。

4、T型截面分为_第一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翼缘内),第二类T型截面

中和轴位于(梁肋内)__两类。

5、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分为_单筋承载力_和_双筋承载力_两类问题。

6.一般把_ 箍筋_和_ 弯起钢筋_ 统称为梁的腹筋。

7.钢筋混凝士轴心受压构件按照箍筋的功能和配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_

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普通箍筋柱)_和_配有纵向钢筋和螺旋

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螺旋箍筋柱)_。

8、钢筋混凝土梁的弯起钢筋一般与梁纵轴成_ 45_角。

9、钢筋混凝士偏心受压构件按长细比可分为_短柱) 长柱)和(细长柱)。

10.对于结构重力引起的变形是长期性的变形,一般采用_ 设置预拱度__加

以消

除。11.预加应力的方法有_先张法_和_后张法_两种。

12.摩擦损失,主要由于_管道的弯曲和管道的位置偏差_两部分影响产生

13、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骨架由钢筋、斜筋、箍筋、架立钢筋和

水平纵向钢

筋构成。

14、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数有剪跨比,钢筋强度、钢筋配

筋率及混凝士强度等。

15、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分为剪压破坏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

16、我国按预应力对将以钢材为配筋的配筋混凝土结构分为预应力混凝土、部

分预应力混凝士和钢筋混凝土三种结构。

17、预应力损失一- 般需考虑钢筋与管道壁摩擦锚具变

形钢

筋与台座之间温差、混凝士弹性压缩、钢筋松弛和混凝士收缩徐变引起的

六项预应力损失。18、预应力度定义为_ 预应力度入是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o与外

荷载产生的弯矩Ms的比值,我国《公桥规》中提出的预应力度入定义为:

λ=MO/MS。

19、后张法是靠_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应力的,先张法是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

粘结力来传递和保持预应力的。

20、根据受压区高度不同,满足_ x<=hf’情况时,为第一-类T型截面。

21、根据受压区高度不同,满足_ x>hf’情况时,为第二类T型截面。

22、梁的抗剪能力随着纵向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而_增大

23、控制截面是指控制截面指最危险内力发生的截面控制截面一般为杆件两端点、

集中荷载作用点、分布荷载的起点和终点。。

24、适筋梁一般发生塑性破坏破坏,超筋梁和少筋梁一般发生脆性破坏破坏。

25、钢筋混凝士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型式有_单筋矩形截面__、

双筋矩形截面

和_ _T型截面_。13.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_压筋__ 达不到抗压设计强度。

14.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o/2处,以保证_斜截面抗弯;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正截面抗弯。

15. 其他条件相同时,配筋率愈大,平均裂缝间距愈小,平均裂缝宽度愈小其他条件相同时,混凝土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宽度愈大。

16.当截面_ 内力大且截面受限时,梁中可配受压钢筋。17.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箍率可提高梁的__ 斜截面承载力。

18.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在___ ρain≤ρ≤pax___条

件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p的增加而增大。

19.为避免少筋梁破坏,要求_ ρ≥Qmin_

11.光圆钢筋与混凝士之间的粘结力包含了水泥胶体对钢筋胶结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

摩察力和_ 握裹力

15.双筋矩形截面梁中,为了充分发挥受压钢筋的作用并确保其达到屈服强度必须满足

x≥2a15.双筋矩形截面梁中,为了充分发挥受压钢筋的作用并确保其达到屈服强度必须满足

x≥2a,

17.混凝士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所规定的标准试件是以____ 150mm 边长的试块进行的,在实际工程中也有采用边长为200mm的混凝士立方体试件,则所测得的立方体强度应乘以_ 1.05 _的换算系数。

11.适筋梁的特点是破坏始于_受拉钢筋屈服__,钢筋经塑性伸长后,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压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

17.当偏心拉力作用点在截面钢筋As合力点与A s合力点之间_时,属于小偏心受拉,偏心拉力作用点在截面钢筋A。合力点与A s合力点_ 以外时,属于大偏心受拉。

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士的抗压强度较其单轴压强度减小。2,混凝士的抗压强度相比较,强度中等的是单轴受压。3.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压应力成正比。4. 钢筋的外形常用的有光圆和带助二种。

5. 混凝士的变形模量有原点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

5. 适筋梁的特点是破坏始于受拉钢筋屈服,钢筋经塑性伸长后,受压区边缘混凝士的压应

变达到极限压应变。

7,当截面计算弯矩大且截面受限时,梁中可配受压钢筋。

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筋率可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为避免少筋梁破坏,要求提高配筋率。

10. 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在适筋梁条件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纵向受拉

钢筋配筋率P的增加而增大。

11.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

件: 1δ≤δ8; 2。X≥2A;

其中第1条是为了防止梁破环时受拉筋不屈服;第2条是为了防止受压钢筋达不到抗压设计强度。

12. 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其上限值相当于限制截面尺寸,防止发生斜

压破坏;其下限值为防止发生斜拉破坏。压破坏;其下限值为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轴压构件中用承载力影响系数,考虑纵向弯曲影响对偏心受

压构件用系数偏心距增大系数来考虑纵向的影响。

简答题

2.1.正截面破坏形态及特征:

1)超筋梁破坏(脆性破坏):受压砼被压碎,此时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强度,

梁压碎2)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钢筋屈服,然后受压砼被压碎,此时梁破坏

3)少筋梁破坏(脆性破坏) :受拉区砼出现裂缝后,同时钢筋屈服,形成

一- 条裂缝迅速贯通,梁拉断。2.无腹筋简支梁斜截面破坏:

1)斜拉破坏:特点是:斜裂缝- -出现,即很快形成临界斜裂缝,并迅速

延伸到集中荷载作用点处,使混凝士裂开,梁斜向倍拉断而破坏,属脆性破坏。条件:剪跨比较大(m>3),腹筋过少。措施:控制腹筋最少用量。

2)剪压破坏:特点是: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构件上先出现的垂直裂

缝和细微的倾斜裂缝,发展形成一- ~根主要的斜裂缝,称为“临界斜裂缝”,属塑性破坏。条件:剪跨比为1≤m≤3,腹筋适量的情。措施:按计算配腹筋。

3)斜压破坏:特点是:随着荷载的增加,梁腹被一系列平行的斜裂缝分割

成许多倾斜的受压柱体,这些柱体最后在弯矩和剪力的复合作用下被压碎,属脆性破坏。条件:剪跨比较小(m<1) ,腹筋过量,尺寸过小。措施:控制最小截面。

3.斜截面配筋设计上、下限值意义:

1).上限值验算是通过限定最小截面尺寸来限制斜压破坏的发生。斜截面

抗剪计算公式上限值通过时,说明该梁截面尺寸满足要求,梁不发生斜压破坏

2)下限值验算时通过限定最小箍筋用量来限制斜拉破坏的发生。下限值

验算时,限制就是混凝土抗剪强度的下限值。若满足(4-7),则不需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仅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否则需根据计算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4.偏心受压破坏形态及类型:

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属于塑性破坏:相对偏心距(e0/h)较大时,

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少时发生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初始偏心距较小时发生5.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截面设计步骤:

1)截面设计:①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η;②计算受压区高度系数:由公

式1除以公式2整理得ρ;采用试算法,先假设ξ(ξ=x0/2r), 查表得相应系数ABCD,代入公式3得到配筋率ρ。再将ACρ值代入式1可得Nu。

若Nu值与已知的N基本相符,允许误差在2%以内,则假定的ξ及由此计算的ρ值即为设计用值。若两者不符,需重新假定ξ值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基本相符为止。③将按最后确定的ξ值计算所得的ρ值带入下式,即得到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As=ρ∩r2。

2)截面复合:仍采用试算法,将公式7-67除以式7-66,整理得

7-70; ①先假设ξ值,由表查得系数ABCD值,代入式7-70算到ηe0.若此ηe0与M和N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后得到的ηe0基本符合(允许误差在2%以内),则基本假定的ξ值可为计算用的ξ值,若两者不符,需重新假定ξ值重复以_上步骤,直至基本相符为止。②按确定的ξ值及其所相应的系数ABCD值带入式7-66中,则可求得截面承载力6.预应力钢筋估算步骤:

1)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进行正截面抗裂验算得到Npe;

2)求得Npe后,再确定适当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并扣除相应的应力损

失σ1(对于配高强钢丝或钢绞线的后张法构件σ1约为0.2σcon),可以估算出所需的预应力钢筋总面积Ap;

3)Ap确定后,则可按一束预应力钢筋面积Ap1算出所需的预应力钢束束数(n1).

7.先、后张法预应力损失:

1)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σ11后):原因:管道弯曲

和位置的偏差; 措施:采用两端张拉,减少θ值及管道长度x值;采用超张拉

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12后):原因: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接缝变形;措施:采用超张拉;采用变形小的锚具。

3)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σ13 先) :原因:温度差、砼浇筑是水化热;措施:二次升温养护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σ14):原因:砼弹性压缩;措施:分批次张拉

5)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σ15):原因:应力松弛;措施:采用超张拉;采用低松弛钢筋6)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σ16):原因:砼收缩、徐变;不采取措施。

3、为什么砌体的抗压强度远小于块体的抗压强度?

答:当砌体受压时,砌块实际上处于不均匀收压、局部受压、受弯、受剪以及竖缝处的应力集中状态下。另外,由于砖和砂浆受压后的横向变形不同,使得砖还处于受拉状态,而砖则处于受拉状态,而砂浆则处于三向受压状态,由于砖的抗折强度仅其抗压强度的0.2倍,砖的抗拉强度更低,故砖砌体受压后总是先在砖块上出现因弯矩应力过大而产生的竖向裂缝,这种裂缝还会随着荷载加大而上下贯通,以致将整个砌体分裂成细长的半砖小柱而压屈破坏,因而砖砌体抗压强度必然在很大程度.上低于砖的抗压强度。

4、抵抗弯矩图:即按实际的纵向钢筋布置画出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所能抵抗的弯矩图。四、简答题

1、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基础是什么?

答: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有粘结力,使二者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协调变形,共用受力;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近;

(3)钢筋至构件边缘之间的混凝t保护层,起着防止钢筋发生锈蚀的作用,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3、砂浆按其成分可分为哪几类?以及适用范围。

答: (1)纯水泥砂浆,适用于水中及潮湿环境中的砖砌体;

(2)有塑性掺合料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或水泥粘土混合砂浆,适用于非地下水位以下的砖

砌体;

(3)纯石灰、石膏或粘士砂浆,仅适用于地面以上一般建筑物的砖砌体,其中粘上砂浆仅

适用于气候干燥地区的小城镇和边远地区的低层建筑及临时性辅助房屋。

4、

风荷载作用于外纵墙的水平传递力路线?

答:作用于外纵墙的风荷载醒

禳卜纵墙

卜纵墙基础

屋盖水平梁

山墙

山墙基础

⑧地基

1、砂浆按其成分可分为哪几类?以及适用范围。

答: (1)纯水泥砂浆(强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但和易性差,适用于水中及潮湿环境中的砖砌体);(2)有塑性掺合料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或水泥粘士混合砂浆(适用于非地下水位以下的砖砌体); (3)纯石灰、石膏或粘土砂浆(和易性虽好,但硬化慢、强度低、抗水性差,仅适用于地面以.上一般建筑物的砖砌体,其中粘士砂浆仅适用于气候干燥地区的小城镇和边远地区的低层建筑及临时性辅助房屋)。

2、无腹筋梁的剪切破坏形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期望那种破坏形态出现?答: 1、斜拉破坏

2、剪压破坏

3、斜压破坏。

在设计过程中允许剪压破坏出现。不许斜拉和斜压破坏。

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哪些?并画出每种方案的计算简图。答: 1.弹性方案; 2.刚性方案; 3.刚弹性方案。

7TT77 1777 177777 171h7 1TT77 177777

弹性方案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三、简答题

1.试分析素混凝士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答:素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很低,变形发展不充分,属脆性破坏。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有很大的提高,在钢筋混凝士梁中,混凝士的抗压能力和钢筋的抗拉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在梁破坏前,其裂缝充分发展,变形明显增大,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延性破坏,结构的受力特性得到显著改善。

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什么?答:钢筋和混凝士两种材料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工作,主要基于三个条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混凝士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这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得以实现并获得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3.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混凝士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取材较方便、承载力高、耐久性佳、整体性强、耐火性优、可模性好、节约钢材、保养维护费用低。混凝土结构存在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自重大、抗裂性差、需用大量模板、施工受季节性影响。

4.什么叫做混凝土的强度?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哪- 种强度指标值确定的?答:混凝土的强度是其受力性能的基本指标,是指外力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时所承受的应力。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士强度主要有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等。混凝士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

5.混凝士一般会产生哪两种变形?混凝士的变形模量有哪些表示方法?答:混凝土的变形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受力变形,另一种是体积变形。混凝土

的变形模量有三种表示方法:混凝士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混凝土的切线模量。

3.6.与普通混凝士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有何特点?答:与普通混

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士的弹性极限、与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值、荷载长期作用下的强度以及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均比较高。但高强混凝土在达到峰值应力以后,应力一应变曲线下降很快,表现出很大的脆性,其极限应变也比普通混凝土低。7.何谓徐变?徐变对结构有何影响?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结构在荷载或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变形或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混凝士的徐变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会引起结构构件的内力重新分布,会造成预应力混凝士结构中的预应力损失。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施加的初应力水平、加荷龄期、养护和使用条件下的温湿

度、混凝土组成成分以及构件的尺寸。8.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可分为哪两大类?钢筋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各有哪些?答:混凝士结构用的钢筋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有明显屈服点(流幅)的钢筋;另一类是无明显屈服

点(流幅)的钢筋。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和极限抗拉强度。钢筋还有两个塑性指标: 延伸率和冷弯性能。9.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选用钢筋的原则是什么?答: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较高的强度和合适的屈强比、足够的塑性、良好的可焊性、耐久性和耐火性、以及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10. 钢筋与混凝士之间的粘结强度一般由哪些成分组成?影响粘结强度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一般由胶着力、摩擦力和咬合力组成。混凝士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钢筋间净距、钢筋外形特征、横向钢筋布置和压应力分布情况等形成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机械锚固措施( 如末端弯钩、末端焊接锚板、末端贴焊锚筋)可弥补粘结强度的不足。

2.钢筋混凝土梁内有几种钢筋?每种钢筋有何作用?它们各自如何确

定? ( 10分)答:五

种。纵筋:承受纵向拉、压力,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箍筋:抗剪、定位、构成钢筋骨

架,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斜筋:抗剪,由计算和构造要求共同确定。架立钢筋:形成钢

筋骨架,定位,由构造确定;纵向水平钢筋,防止混凝士收缩、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开裂,由

构造确定。

3.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必须采用高强混凝士和高强钢筋? ( 10

分)

答:采用高强混凝土的原因:预应力混凝士结构相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士结构而言, 处在更高

的应力状态,因而要求有较高的承压和其它能力,而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局

部抗压等能力,而且有大的弹性模量,使得受力变形小、收缩徐变小、应力损失小,为了能

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作用, 也必须采用高标混凝士。如果不使用高强钢

筋,就无法克服由于

预应力损失而建立起有效预应力。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u有哪项提供【】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u【】 A. 配筋率大的,Mu大 B. 配筋率小的,Mu大 C. 两者Mu相等

D. 两者M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B.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认识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参观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在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初步建立对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施工认识。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 3.培养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二、工程概况 北辰优+国际青年互动特区是北京北辰实业在武汉的开山之作,位于光谷东板块,东湖开发区高新二路与大吕路交汇处,湖北省奥体中心东侧,二妃山运动公园对面,总建 筑面积规模约 31.5万平方米, 容积率 2.3,是 光谷名副其实的 低密生态互动特 区。北辰优+国际 青年互动特区秉 承北辰实业绿 色、运动、健康、活力的理念,在光谷中心城打造“国际青年互动特区”,为奋斗中的光谷青年提供交流、互动、有爱、有温度的青年社交圈。在这里,北辰优+提供了4000㎡的优+大客厅,涵盖了优+MINI剧场,优+WIFI广场,优+兴趣吧,优+书吧、优+运动馆、优+游泳池,为光谷青年提供互动交流第一平台。同时,北辰优+还鲜明主张,拒绝不爱运动,拒绝不爱交流,拒绝宅,拒绝懒……,为光谷青年提供一个有态度的个性生活圈。 国创光谷上城位于东湖高新科技开发区,该区作为光电子产业基地所在地,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基础,以创新服务为特色,融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

憩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地区。规划确立了“向东集束拓展,交通先导、生态优先,复合化、簇群化”的空间发展策略。国创光谷上城位于东湖高新科技开发区, 东邻光谷九 小,南邻湖 北第二师范 学院、西邻 胜利水库及 三环线、北 邻湖北体育 运动学院, 项目占地约 12万方,总 建面约34万方。国创光谷上城整体分三期开发,自身拥有12.8万方的商业配套,以商场、娱乐、餐饮、商务、酒店等多种物业形态存在。其中一期用地面积32578.97㎡,建筑面积85047.01㎡;容积率2.1,绿化率37%,包括高层、小高层、别墅以及综合配套设施。 三、实习内容 11月28日,我们土木工程5个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辰优+的施工现场,进行为期半天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认识实习。老师与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工地,全程给我们详细讲解,引导我们把施工现场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1.剪力墙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 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 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 破坏。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 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资料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 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 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 的基本一样;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 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 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光圆钢筋:HPB235 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RRB400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 )确定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 、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C 、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各种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c f >cu f >t f B cu f >t f >c f C 、cu f >c f >t f D 、t f >cu f >c f 3、在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时,《桥规》(JTG D —2004)采用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 的立方体。 A 、mm 100 B 、mm 150 C 、mm 180 D 、mm 200 4、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用符号( )表示 A 、c f B 、cu f C 、t f D 、s f 5、分别用mm 150和mm 200的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为( ) A 、mm 150的立方体低于mm 200的立方体 ; B 、mm 150的立方体高于mm 200的立方体 ; C 、mm 150的立方体等于mm 200的立方体 ; D 、mm 150的立方体低于mm 200的立方体 ,是因为试件尺寸越小,抗压强度就越小; 6、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与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关系是( ) A 、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相等 B 、立方体抗压强度高于棱柱体抗压强度 C 、立方体抗压强度低于棱柱体抗压强度 D 、无法确定 7、混凝土双向受压时,其强度变化规律是( ) A 、一向混凝土强度随着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B 、一向混凝土强度随着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小 C 、双向受压强度与单向受压强度相等 D 、双向受压强度低于单向受压强度 8、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基本测定方法是( ) A、在很小的应力(c c f 3.0≤σ)下做重复加载卸载试验所测得 B、在很大的应力(c σ>c f 5.0)下做重复加载卸载试验所测得 C、应力在0=c σ~c f 5.0 之间重复加载卸载5~10次,取c σ=c f 5.0时所测得的变形值作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依据 D、以上答案均不对 9、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 )成正比。 A、混凝土强度 B、时间 C、温度和湿度 D、应力 10、《公路桥规》中规定了用于公路桥梁承重部分混凝土标号分为( )等级。 A、8 B、10 C、12 D、13 11、在按极限状态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时,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原则上都是以( )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 A、屈服极限 B、比例极限 C、弹性极限 D、抗拉极限强度 12、对于无明显流幅的钢筋,结构设计时原则上都是以( )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 A、比例极限 B、条件屈服强度 C、弹性极限 D、抗拉极限强度 13、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设计值( )强度标准值。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确定 14、钢筋的塑性变形性能通常用( )来衡量。 A、屈服极限和冷弯性能 B、比例极限和延伸率 C、延伸率和冷弯性能 D、抗拉极限强度和延伸率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_复习资料

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1.严格地讲,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间接作用等价。(N) 2.狭义的荷载与直接作用等价,广义的荷载与作用等价。(Y) 3.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Y) 4.按照间接作用的定义,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风压力、地震等均是间接作用。(N) 5.由于地震、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焊接等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等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Y) 6.土压力、风压力、水压力是荷载,由爆炸、离心作用等产生的作用在物体上的惯性力不是荷载。(N) 7.由于雪荷载是房屋屋面的主要荷载之一,所以基本雪压是针对屋面上积雪荷载定义的。(N)8.雪重度是一个常量,不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9.雪重度并非一个常量,它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N) 10.虽然最大雪重度和最大雪深两者有很密切的 关系,但是两者不一定同时出现。(Y) 11.汽车重力标准是车列荷载和车道荷载,车列荷 载是一集中力加一均布荷载的汽车重力形式。 (N) 12.烈度是指某一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有关,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Y) 13.考虑到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荷载时,应采用荷载组合值。(N) 14.当楼面活荷载的影响面积超过一定数值需要 对均布活荷载的取值进行折减。(Y) 15.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 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土压力。(Y) 16.波浪荷载一般根据结构型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Y) 17.先张法是有粘结的预加力方法,后张法是无粘结的预加力方法。(Y) 18.在同一大气环境中,各类地貌梯度风速不同,地貌越粗糙,梯度风速越小。(N)19.结构构件抗力R是多个随机变量的函数,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 20.温度作用和变形作用在静定结构中不产生内力,而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内力。(Y) 21.结构可靠指标越大,结构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Y) 22.朗肯土压力理论中假设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Y) 23.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既无摩擦力也无剪力存在。(Y) 24.在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中,墙背与填土之间虽然无摩擦力,但仍有剪力存在。(N) 25.土的自重应力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Y) 26.不但风的作用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水的作用也会引起结构物的共振。(Y) 27.平均风速越大,脉动风的幅值越大,频率越高。(N) 28.风压是指风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受到阻塞时对阻塞物产生的压力。(Y) 29.地震作用中的体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两者均可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N) 30.如果波浪发生破碎的位置距离直墙在半个波 长以内,这种破碎波就称为近区破碎波。(Y)31.远区破碎波与近区破碎波的分界线为波浪破 碎时发生在一个波长的范围内。(N) 32.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当出现可变荷载,应采用 其荷载组合值。(N) 33.对于静定结构,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大于或等 于构件的可靠度。(N) 34.对于超静定结构,当结构的失效形态不唯一 时,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小于或等于结构每一失效形态对应的可靠度。(Y) 35.结构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足以 抵抗内力,而变形控制在结构能正常使用的范围内。(Y) 36.对实际工程问题来说,由于抗力常用多个影响 大小相近的随机变量相乘而得,则其概率分布一般来说是正态的。(N) 37.结构可靠度是指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是结 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案例计算步骤 一、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水平力平衡 ()——所有力对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取矩() ()——所有力对受压区砼合力作用点取矩()使用条件: 注:/,&&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yy 1、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b、h,计算。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 ③根据假设计算; ④计算(力矩平衡公式:); ⑤判断适用条件:(若,则为超筋梁,应修改截面尺寸或提 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⑥计算钢筋面积(力平衡公式:); ⑦选择钢筋,并布置钢筋(若 ,则按一排布置); 侧外 ⑧根据以上计算确定(若与假定值接近,则计算,否则以的确定值作 为假定值从③开始重新计算); ⑨以的确定值计算; ⑩验证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 2、已知弯矩组合设计值,材料规格,设计截面尺寸、和钢筋截面面积。 ①有已知条件查表得:、、、; ②假设,先确定; ③假设配筋率(矩形梁,板); ④计算(,若,则取); ⑤计算(令,代入); ⑥计算(,&&取其整、模数化); ⑦确定(依构造要求,调整); ⑧之后按“1”的计算步骤计算。 ㈡承载力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b、,钢筋截面面积,材料规格,弯矩组合设计值,

所要求的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并判断是否安全。 ①由已知查表得:、、、; ②确定; ③计算; ④计算(应用力平衡公式:,若,则需调整。令, 计算出,再代回校核); ⑤适用条件判断(,,); ⑥计算最大弯矩(若,则按式计算最大弯矩) ⑦判断结构安全性(若,则结构安全,但若破坏则破坏受压区,所以应以受压区控制设计;若,则说明结构不安全,需进行调整——修改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改为双筋截面)。 二、双筋矩形截面梁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 ,()+() 适用条件: (1) (2) 注:对适用条件的讨论 ①当&&时,则应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砼等级或增加的用量(即 将当作未知数重新计算一个较大的);当时,算得的即为安全要 求的最小值,且可以有效地发挥砼的抗压强度,比较经济; ②当&&时,表明受压区钢筋之布置靠近中性轴,梁破坏时应变较 小,抗压钢筋达不到其设计值,处理方法: a.《公桥规》规定: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作用点与受压区钢筋合力作用 点重合,并对其取矩,即 令2,并 () 计算出; b.再按不考虑受压区钢筋的存在(即令),按单筋截面梁计算出。 将a、b中计算出的进行比较,若是截面设计计算则取其较小值,若是承载能力复核则取其较大值。 计算方法: ㈠截面设计 1.已知截面尺寸b、h,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弯矩组合 设计值,计算和。 步骤: ①根据已知查表得:、、、、; ②假设、(一般按双排布置取假设值); ③计算;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资料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本章的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哪些,以及获得它们的方法;(2)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弹性模量的取值方法;(3)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概念及特性;(4 )两类钢材的变形及强度特征;(5)锚固长度的意义;(6)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与钢筋的基本要求。 三、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协助混凝土受压。 2、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4、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5、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为混凝土强度、浇筑位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净间距。 &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接近和混凝土对钢筋起保护作用。 7、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和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其中混凝土的徐变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变形,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属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 (二)判断题 1、素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 的。 ........................ 【X】 2、混凝土强度愈高,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愈剧烈,延性就愈 好。 .................. 【X】 3、线性徐变在加荷初期增长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趋以稳定,三年左右徐变 即告基本终止。 .................................................................... .............. [V!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较大,收缩就越 小。 .............................. [X】 5、钢筋中含碳量愈高,钢筋的强度愈高,但钢筋的塑性和可焊性就愈 差。 ....... [V】 (三)名词解释 1、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0C±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 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以MPa计)作为混凝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练习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按加工方式不同,钢筋分为()、()、()、()四种。2.()与()通常称为圬工结构。 3.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4.随着柱的长细比不同,其破坏型式有()、()两种。 5.根据张拉预应力筋与浇筑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先后顺序,预应力混凝土分为()、()两类。 6.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有以下三项组成()、()、()。7.按照配筋多少的不同,梁可分为()、()、()三种。 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主要有()和()两种形式。 9.梁内钢筋主要有()、()、()、()等。 10.()、()、()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11.钢筋的冷加工方法有()、()、()三种。 12.结构的极限状态,根据结构的功能要求分为()、()两类。 13.T形截面梁的计算,按()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 1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对预应力有如下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梁一般有()、()、()三种不同的剪切破坏形式。16.预应力钢筋可分为()、()、()三种。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徐变。()2.抗裂性计算的基础是第Ⅱ阶段。()3.超筋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而少筋梁的破坏属于塑性破坏。()4.增大粘结力、采用合理的构造和高质量的施工、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小裂缝宽度。()5.当剪跨比在[1, 3]时,截面发生斜压破坏。. ()6.预应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7.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结构功能的要求,这种特殊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8.箍筋的作用主要是与纵筋组成钢筋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后压屈向外凸出。() 9.采用预应力技术可杜绝裂缝的发生或有效减少裂缝开展宽度。()10.为了保证正截面的抗弯刚度,纵筋的始弯点必须位于按正截面的抗弯计算该纵筋的强度全部被发挥的截面以内,并使抵抗弯矩位于设计弯矩图的里面。()11.偏心距增大系数与偏心距及构件的长细比有关。()12.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是沿梁长变化的,无裂缝区段刚度小,有裂缝区段刚度大。()13.钢筋按其应力应变曲线分为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和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14.因为钢筋的受拉性能好,所以我们只在受拉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而在受压区不配置钢筋。()15.当轴向力的偏心较小时,全截面受压,称为小偏心受压。() 越大越好。()16.有效预应力 pe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荷载类型 1.荷载:由各种环境因素产生的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称为荷载。 2.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位移、应变、裂缝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3.荷载与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荷载不一定能产生效应,但作用一定能产生效应。 联系:荷载属于作用的范畴。 第二章重力 1.土是由土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三项非连续介质。 2.雪压:单位面积地面上积雪的自重。 3.基本雪压: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根据气象记录资料经统计得到的在结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雪压值。 第三章侧压力 1.根据挡土墙的位移情况和墙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三种土压力的受力特点: (1)静止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或转动而保持原有的位置,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后土压力逐渐减小,当达到某一位移量值时,墙后土体开始下滑,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土体,墙后土压力逐渐增大,当达到某一位移时,墙后土体开始上隆,作用在档土墙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2.水对结构物的力学作用表现在对结构物表面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静水压力可能导致结构物的滑动或倾覆;动水压力,会对结构物产生切应力和正应力,同时还可能引起结构物的振动,甚至使结构物产生自激振动或共振。 3.(1)冻胀力:在封闭体系中,由于土体初始含水量冻结,体积膨胀产生向四面扩张的内应力,这个力称为冻胀力。(2)冻土:具有负温度或零温度,其中含有冰,且胶结着松散固体颗粒的土,称为冻土。 (3)冻胀原理:水分由下部土体向冻结锋面迁移,使在冻结面上形成了冰夹层和冰透镜体,导致冻层膨胀,底层隆起。(4)影响冻土的因素:含水量、地下水位、比表面积和温差。 第四章风荷载 1.基本风压:按规定的地貌、高度、时距等量测的风速所确定的风压称为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标准高度的规定(10m)、地貌的规定(空旷平坦)、公称风速的时距(10分钟)、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1年)和基本风速重现期(30-50年)。 2.风效应可以分为顺风向结构风效应和横风向结构风效应两种。 3.速度为的风流经任意截面物体,都将产生三个力:物体单位长度上的顺风向力p D、横风向力P L以及扭力矩P M。 第五章地震作用 1.地震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1)震源:即发震点,是指岩层断裂处。 (2)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地点。 (3)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4)震中距: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 (5)震级: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6)地震能: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 (7)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8)地震波:传播地震能量的波 3.地震波分为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第七章荷载的统计分析 1.平稳二项随机过程荷载模型的假定为:

结构设计原理试验指导书及报告格式word文档

结构设计原理实验指导书 长安大学 二00七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强度计算、抗裂性计算(裂缝开展宽度计算)及刚度计算(挠度计算)。 计算理论来源于实践,针对某种具体结构或构件的试验分析,即是对计算理论的校核,也可推断某种假设,从而进一步完善理论。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的破坏试验,进一步巩固本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结合本课程的专业内容,使学生能够系统性的掌握从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设计和计算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水平,了解在纯弯曲段内正截面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试验研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正截面破坏试验的全过程,从梁的构造、钢筋构造、配筋率、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内容、受弯构件的工作阶段、破坏特征,验算实验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最不利截面)的应力、挠度和裂缝开展的位置及宽度,梁最大破坏荷载时相应的挠度。 2.正式试验前,根据试验梁的构造、配筋和强度,估算梁的最大破坏荷载,然后估算的最大破坏荷载分五级列表算出每级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处理论计算(应变和挠度)值,以此指 导试验方案的实施。 3.试验完成后,再根据实验中实际分级的荷载重新计算每级荷载作用下相应测点处理论计算(应变和挠度)值,并将实验记录值整理,将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测试极值取舍后作为实测值再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1.试验用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及配筋见图-1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骨料最大粒径15mm;钢筋采用R235,直径Ф10mm;净保护层15mm。 3.试验课前,在正截面破坏试验梁上,纯弯曲段混凝土表面,沿梁高方向贴4只5×40mm 电阻应变片,在相应位置的两根主筋上予埋3×5mm的电阻应变片2只,设置3个挠度测点;跨中一点,分配梁加载点对应处各一点,支座沉降测点两点(刚性支座时省略),见图-1所示。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二.填空题: 1.我国钢材按化学成分可以分为、普通低合金钢两大类。2.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和。 3.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4.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受力变形和。 5.钢筋被混凝土包住,可以保护钢筋免于生锈,保证结构的。6.公路桥涵设计中所采用的荷载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 7.当永久作用的效应对结构安全不利时,其作用分项系数取。8.当结构的状态函数Z服从正态分布时,其可靠指标与Z的成正比。9.容许应力是以平截面和的假定为基础。 10.近几十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容许应力法向发展。 1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常用的截面形式有矩形、和T形等。12.钢筋混凝土板可分为整体现浇板和。 13.混凝土保护层是具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层,它是取钢筋边缘至构件截面表面之间的。 14.肋板式桥的桥面板可分为周边支承板和。 15.梁内的钢筋常常采用骨架形式, 一般分为绑扎钢筋骨架和两种 形式。 16.为了避免少筋梁破坏,必须确定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 17.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各截面 上除产生弯矩外,一般同时还 有。 18.把配有纵向受力钢筋和腹筋的梁 称为。 19.在矩形截面梁中,主拉应力的数 值是沿着某一条主拉应力轨迹线 逐步增大的。 20.随着剪跨比的变化,无腹筋简支 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拉破 坏、斜压破坏和。 21.当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 度时,构件便会。 22.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性能有两个 重要衡量指标,它们分别是构件的开裂 扭矩和构件的。 23.根据抗扭配筋率的多少,钢筋混 凝土矩形截面受扭构件的破坏形态一般 可分为少筋破坏、、超筋破坏 和部分超筋破坏。 24.在纯扭作用下,构件的裂缝总是 与构件纵轴成方向发展。 25.扭矩和抗扭刚度的大小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的数量。 26.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纵向钢 筋,并与纵向钢筋形成钢筋骨 架,便于施工。 27.轴压柱中,螺旋箍筋的作用是使 截面中间部分混凝土成为,从 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 28.按照构件的长细比不同,轴心受 压构件可分为两种。 29.在长柱破坏前,增加得 很快,使长柱的破坏来得比较突然,导 致失稳破坏。 30.当钢筋混凝土螺旋箍筋柱承受轴 心压力时,核心部分的混凝土将处于 的工作状态。 31.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随着偏 心距的大小及纵向钢筋配筋情况不同, 有两种主要破坏形态,分别是受拉破坏 和。 32.可用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或 来判别两种不同偏心受压破坏形态。 3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按长细 比可分为短柱、长柱和。 34.实际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是长柱, 由于最终破坏是材料破坏,因此在设计 计算中需考虑由于构件侧向挠度而引起 的的影响。 35.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圆形 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最终表现 为。 36.当纵向拉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 心轴线相重合时,此构件为。 37.对受拉构件施加一定的,

结构设计原理练习题C

结构设计原理练习题C 一、单项选择: 1、下列破坏形态中属于延性破坏的是: ( ) A :超筋梁的破坏 B :剪压破坏 C :适筋梁的破坏 D:小偏心受压破坏 2、轴心受压柱中箍筋的主要作用是: ( ) A :抗压 B :约束钢筋不屈曲 C :抗剪 D : 防裂 3、同截面尺寸、同种材料的梁,只是钢筋用量不同,则承载能力关系:( ) A :超筋梁>适筋梁>少筋梁 B :适筋梁>超筋梁>少筋梁 C :少筋梁>适筋梁>超筋梁 D :超筋梁>少筋梁>适筋梁 4、螺旋式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为 ( ) 0: s A A bh :sv v A B bs 11111112:s s n l A n l A C l l s + 14:ss cor A D d s 5、截面尺寸满足抗剪上限要求则不会发生: ( ) A :剪压破坏 B :斜拉破坏 C :斜压破坏 D :少筋破坏 6、先张法特有的应力损失是 ( ) A :钢筋与孔道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B :台座与钢筋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 C :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D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7、部分应力构件的预应力度: ( ) A :0=λ B :0λ< C :1>λ D :10<<λ 二、填空 1、构件按受力特点分 、 、 、受扭构件。 2、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是由强度标准值 而得。 3、结构能满足各项功能要求而良好的工作叫 ,否则叫 。 4、 < f sd A s 时定义为第二类T 梁。 5、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减小叫 。 三、判断正误 1、剪压破坏是延性破坏而斜拉破坏是脆性破坏。 ( ) 2、在轴心受压件中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都会引起钢筋的压应力增长。 ( ) 3、ηe 0 >0.3h 0 时为大偏心受压。 ( ) 4、施加预应力不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 ) 5、局部承压面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全截面受压时高。 ( ) 四、简答 1、什么叫开裂截面的换算截面?为什么使用换算截面?画矩形截面全截面换算截面的示意图。 2、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源于哪几方面? 3 、简述后张法施工过程?它有哪些优、缺点? 4、简述等高度梁只设箍筋时的抗剪钢筋设计步骤。 五、计算题 1、T 形截面尺寸' '1200,200, 120,1000,f f b mm b mm h mm h mm ====采用C30混凝 土(MPa f cd 8.13=),HRB335级钢筋(MPa f sd 280=),Ⅰ类环境条件,56.0=b ξ,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书

《混凝土设计原理》 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目录 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一: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 (2) 实验二: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 (4) 实验三:偏心受压柱破坏 (6)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阅读有关教材及本实验指导书,初步了解实验内容要求与步骤。 2、实验记录应用正楷填写,不可潦草,并按规定的地位书写实验组号、日期、天气、仪器名称、号码及参加人的姓名等。 3、各项记录须于测量进行时立即记下,不可另以纸条记录,事后誉写。 4、记录者应于记完每一数字后,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5、记录数字若有错误,不得涂改,也不可用像皮擦拭,而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斜杠,将改正之数记于其旁。 6、简单计算及必要的检验,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7、实验结束时,应把实验结果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符合要求并经允许,方可收拾仪器结束实验,并按实验开始时领取仪器的位置,归还仪器与工具。 8、注意人身安全和仪表安全,试件本身要有保护措施:如用绳子捆住用木楔垫好;数据读好后,远离试件,这点尤其是当试验荷载的后期更应注意。 9、试验研究工作,是个实践性很强,责任心很强的细致戏作,一定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数据要认真细致的测读,不能读错,不能搞乱。大家分工协作,互相校对。

实验一单筋矩形梁破坏 姓名班级学号 组别组员 试验日期报告日期 一、试验名称 二、试验目的和内容 三、试验梁概况 梁号截面尺寸主筋实测保护层厚度 四、材料强度指标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试验实测值f c s= N/mm2E c= N/mm2钢筋:试验实测值:HPB235,f y s= N/mm2E s= N/mm2 HRB335,f y s= N/mm2E s= N/mm2 五、试验数据记录 1、百分表记录表(表1) 2、手持式应变仪记录表(表2) 六、试验结果分析 1、画出适筋梁荷载——挠度曲线(M-f)并分析曲线特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之计算题题库 ()

1、某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层中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柱高H=6.4m ,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2450kN,采用C30级混凝土,HRB335级钢筋,求柱截面尺寸(设配筋率 '0.01,1ρ?==),并试计算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已知:2 14.3N/mm c f =,21.43/t f N mm =,'2300/y y f f N mm ==) 附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设配筋率' 0.01,1ρ?==,由公式知 正方形截面边长396.7b mm ==,取b=400mm 。 (2)求稳定系数 柱计算长度0 1.0l H =, 06400 16400 l b ==,查表得0.87?=。 (3)计算配筋 由公式知 2、某梁截面尺寸b×h=250mm×500mm ,M=2.0×108N·mm ,受压区预先已经配好HRB335级受压钢筋2φ20(' s A =628mm 2 ),若受拉钢筋也采用HRB335级钢筋配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求截面所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s A 。 (已知:2 14.3N/mm c f =,21.43/t f N mm =,'2300/y y f f N mm ==,1 1.0α=, ,max 0.55,0.399b s ξα==) 解:(1)求受压区高度x 假定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按一排布置,则' 35mm s s a a == 且' 2235mm 70mm s x a >=?= (2)计算截面需配置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屋架下弦,截面尺寸b=220mm ,h=150mm ,承受轴心拉力设计值N=240kN ,混凝土为C30级,纵筋为HRB335级,试计算需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已知:2 14.3N/mm c f =,21.43/t f N mm =,'2300/y y f f N mm ==) 参考答案: 解:,u N N =令 2、已知梁的截面尺寸b=250mm ,h=500mm ,混凝土为C30级,采用HRB400级钢筋,承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重点看作业的18套试卷(重点)!18套试卷中有不明 白的可以询问去听课的同学! 第18套习题的最后一题计算题可能会考类似的题目! 书P190例题6-4、6-5,会有类似计算题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参考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结构的功能包括 安全性 、 适用性 和 耐久性 。 2.某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抽样试验统计结果:强度平均值为2fcu N/mm 35=μ,均方差为2fcu N/mm 6.3=σ,试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95%保证率)为 29.08 2N/mm 。 3.8.8级高强度螺栓的屈服强度为 640 2N/mm 。 4.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将实际的混凝土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 状况简化为等效矩形分布,简化中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合力大小不变 和 合力点作用位置不变 。 5.在钢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进行截面限制条件的验算,是为了防止 斜压 破坏。 6.轴心压杆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包括强度和稳定两个方面,可分别由式 n N f A σ=≤ 及 N f A σ?=≤ 表达。 7.钢梁丧失整体稳定性属于 弯扭 屈曲。 8.在复核钢筋混凝土T 形截面构件时,若''1f f y c s h b f f A α≤ ,则说明中和轴在 翼缘 (翼缘、腹板)内。 9.在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设计计算中,箍筋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无 (有、无)贡献,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有 (有、无)贡献,对受扭承载

力有(有、无)贡献。 10.轴心受压钢柱的合理的截面形式应根据等稳定性条件来确定。 二、选择题(单选题) 1.一般来说,砼的棱柱体强度比立方体强度低,这是因为(C )。(A)立方体振捣更为密实(B)工程实际与试验室条件的差异(C)压力机垫板对立方体的摩擦作用影响大 (D)棱柱体不容易做到轴心受压 2.砼在双向应力下(C )。 (A)双向受压的强度基本等于单向受压 (B)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提高(C)双向受压下,一向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提高(D)双向受拉下,一向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下降3.当砼应力(σc/fc)不超过多少时,徐变为线性徐变(C )(A)0.6 (B)0.75 (C)0.5 (D)0.9 4.我国砼规范以(B )概率法为基础。 (A)半概率(B)近似概率 (C)全概率(D)伪概率 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A )。 (A)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B)出现概率相同 (C)失效概率小些(D)视具体情况而定 6.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 属脆性破坏的构件, 其β值为(A )。(A)3.7 (B)3.2 (C)4.2 (D)2.7 7.结构的功能包括(C )。 (A)强度, 变形, 稳定(B)实用, 经济, 美观 (C)安全性, 适用性和耐久性(D)承载能力,正常使用 8.活载的基本代表值是(B )。 (A)设计值(B)标准值 (C)组合值(D)准永久值 9.下面哪些因素对提高砌体强度不利(C )。 (A)砌体和砂浆强度越高(B)砂浆的流动性越大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new1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者:同组者: 班级: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3、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4、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 试验箱提供能进行减速器援助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 2、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已知条件(包括传动零件类型、载荷条件、速度条件): 绘制传动零件支撑原理简图: 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参看教材有关章 节); 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轴承类别选择依据 (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或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轴承轴向固定方式选择依据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润滑方式选择依据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密封方式选择依据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如何定位 选择依据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 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6、将所有零件放入试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 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 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8、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分析 1、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 2、轴上各零件(如齿轮、轴承)能否装到指定位置。 3、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可靠。 4、轴承能否拆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