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雅安红色旅游

雅安红色旅游

雅安红色旅游
雅安红色旅游

革命老区雅安与红色旅游

雅安距成都120公里,国道108和318线穿城而过,雅泸高速(在建)、成雅高速与之相连,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全市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一区七县,总人口153万。

雅安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在其间占有很大比重,在全市旅游发展方向上有“生态旅游是船,红色旅游是帆”的形象比喻。

一、雅安的红色文化概况

雅安历史文化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汉文化历史底蕴尤为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在1935年5月至11月期间,红军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长征经过雅安,并在在雅安进行革命斗争活动时间长达半年之久。长征时,十大元帅(55年授衔)中有八位到过雅安,还有七位大将(55年授衔)在雅安战斗。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到达石棉县安顺场,途经我市石棉、汉源、荥经、天全、芦山、宝兴县,6月27日翻越夹金山后在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历时近月余。而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10月27日翻越

夹金山南下后在雅安境内活动,1936年2月24日又翻越夹金山北上,在雅安活动时间达四个月之久。中央红军从大渡河到夹金山的过程中,经历了彝海结盟、佯攻大树堡、夜袭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激战菩萨岗、飞夺泸定桥、奇袭天全、化装夺芦山、夺取宝兴、翻越夹金山等战斗。红四方面军从夹金山南下后,经历了包围雅安、百丈关大战,积极开展了地方工作,在芦山县成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苏维埃政府;雅安有六个县建立了中共县委和县、区、乡、村苏维埃政府。当年红军在雅安共建立了,省苏维埃政权1个、县苏维埃政权6个、区苏维埃20个、乡苏维埃78个、村苏维埃政权324个;广泛发动群众,建立群众组织、进行土地革命运动、扩大红军队伍、还建立了红军大学和省委党校,建立了农会、少先队、儿童团、妇女等革命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打土豪,分浮财,分田地等一系列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阀的反动势力,动摇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群众基础。

比如,当年红军在雅安成立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苏维埃政府的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县城距雅安市区33公里,距成都市区156公里;全县幅员面积1166.39平方公里。辖5镇4乡、40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1万,城镇居民2.7万。

从1935年5月到1936年2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芦山屯驻108天,在建立和巩固芦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芦山人民从物质和人员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红

军,并在复杂、严酷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了艰巨的考验,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据调查统计,1935年冬,芦山县有1330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其中绝大多数已在长征途中为革命牺牲。遵照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第七条规定,1981年12月22日县人民政府报经上级批准追认首批红军烈士192名。1986年,芦山县被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芦山县红军文物遗址于2007年被批准为全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开展红色旅游对保持革命传统教育有重大意义

红军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许多代人,红色旅游的开展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效。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

区间经济效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协调。

红军在雅安期间,留下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活动遗迹。这些文物和遗址不仅是红军广大指战员英勇奋斗的历史见证,而且是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保证,是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鼓励我们刻苦奋发,发扬红军精神,努力为建设小康雅安的巨大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在红色之地的旅游,观看红军留下的革命用品,聆听红军战斗的感人事迹,增加人们对革命战斗事迹的了解,不仅使人们对革命事迹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可以增强人们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增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红军长征在雅安留下的“团结奋斗、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长期激励着雅安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推动着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三、作为革命老区雅安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红军长征在雅安市留下功载千秋的强渡安顺场、三越夹金山的不朽壮举,以及不少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活动遗址,现在都成为了开展红色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得同时也发挥了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百姓增收致富的作用。

(一)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

安顺场,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1公里松林河与大渡河交汇处,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

达开率军数万人抵达安顺场欲渡大渡河北上,由于时逢雨季河水猛涨,加之清军和当地土司武装围追堵截,致使太平军弹尽粮绝,翼王为了保全部下令妻妾五人抱二幼儿投河自尽,自己则抱5岁幼子石定忠和宰辅曾仕和投降清军,被押送成都杀害,而部下均被清政府杀戮于安顺场松林河边合汉源大树堡。现安顺场尚有当年太平军扎营地址。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抵达安顺场,蒋介石放言要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调重兵围追堵截,红军在刘伯承、聂荣臻指挥下,17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兵分两路,沿大渡河东西两岸直逼泸定县,并飞夺泸定桥成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计划。

现安顺场尚保留有红军指挥楼,水东门炮台,红军渡口。1983年5月25日落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座落在场北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起渡处,碑高6.26m,采用灰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碑体正面为半圆雕红军战士头像,下方为十七勇士架着当地特有的翘首木船劈波斩浪强渡天险的浮雕,右侧为巨手执大刀浮雕,背面上部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十四个贴金大字。纪念碑气势雄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996年安顺场先后被正式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5月,由江泽民亲自题写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建成,该馆坐落在安顺场北,同纪念碑一起在规划中的遗址公园内,馆内保存有二百多件文物,实为珍贵。

(二)夹金山: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长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篇章。而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更是举世瞩

目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

1935年6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宝兴县境,继而挥师北上,征服了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山北懋功(小金县)实现了与第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同年10月27日,红四方面军越南下,执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再克宝兴,在宝兴战斗125天,历时四个多月。红军在宝兴建立了地方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他们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组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同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后因南下计划受挫,广大红军官兵响应中央号召,纷纷要求北上,四方面军再越夹金山于1936年2月28日全部撤离宝兴县。

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留下了三越夹金山、陈云出川、地下党员席懋昭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给宝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特别是红军长征经过宝兴,留给宝兴人民的团结奋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和不胜不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这里的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夹金山,雄踞宝兴西北,山顶王母寨海拔4114米,是宝兴硗碛和小金懋功(达维)的分界处。这里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气候变化无常,连鸟都飞不过去。传说夹金山是神山,凡是能活着爬过夹金山的人,都是托了山神菩萨的福。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超过4000米。这里山峦起伏,终年积雪,气候恶劣,空气稀薄。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时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不少红军战士在这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是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又一座历史丰碑,今天,夹金山下的硗碛乡山岗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碑,人们也称夹金山为红军山。目前,在宝兴县城有红军纪念馆、红军雕像,在夹金山脚下建有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如今都已成为了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景点。

(三)百丈关大战

1935年11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四、九、三十、三十一军部分师团从天全、芦山、宝兴一带挥师南下,欲进逼成都,进入名山县境时,遭到国民党80余团阻击。红军在百丈关及西北一带与敌展开了一场歼敌一万五千余人的殊死恶战,其后红军全部撤到了北部九顶山,南至天台山、罗纯及名山以西的蒙顶山、莲花山一线扼险防守。其中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驻蒙顶山并成立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打土豪分浮财活动,足迹遍及蒙顶山前后,留下了许多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事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唤起了人民的觉醒,真正起到了“宣传机、播种机”的作用。为纪念这一战役,在百丈镇政府建立了百丈关战役纪念碑;在蒙顶山之巅重修了红军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1935年红军长征中进入名山的活动史实,除文字、图片外,还有兵器、货币、分田证、公文包、石刻标语等实物,馆周围尚有红四方面军217团所挖地战壕、交通壕、掩体工事等遗址和邓小平、徐向前、张爱萍、刘伯承、杨成武、肖华等题词的碑刻,是红军史上的真实写照,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9月该馆被原雅安地区行署、地委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雅安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更好地纪念百丈关战役,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投

资560万元改扩建红军百丈关大战纪念馆,工程于2005年4月7日动工建设,计划7月完成收集整理馆藏、布展。

(四)天全、芦山

红军长征在芦山期间,给芦山人民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和红军文物。在芦山县制定和印发的文件有:《四川省委各县县委书记联席会议工作决定》、《重新分配土地》以及从川陕苏维埃带来留存于芦山的苏区重要历史文献:《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苏维埃区域土地、农民问题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等共计28篇,并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墙壁标语、红军题壁诗、苏维埃发行的钱币、红军用具、武器等。当时的红军驻地、机关遗址有: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在仁加乡仁加村石家沟。原为木瓦结构四合院,当时为苏成烈的家院。现仅存石板无井及旧房一角。当时朱德、张国焘、徐向前等全部住石家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在双石乡双河村马河坝。木瓦结构四合院,当时马玉华的家院。原貌尚存。红军彭家模(涪陵人)题写的诗就在院内墙壁上。1935年11月至1936年1月中旬,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这里。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今芦山县城北街畜牧局院内。原为县主祠,木房数十间,已拆除。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以陈昌浩为主任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设在这里。中共四川省委、少共四川省委旧址在芦山县城东门外骆家营。原为木瓦结构,三个无井相通的四合院。这里背靠金井阁,面临芦山河,地势险要,树高林茂,易于隐蔽。1985年,中共芦山县委党校新校址建在此。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以傅钟为书记的中共四川省委及以罗明华为书记的少共四川

省委设在这里。四川省苏维埃旧址在芦山县城北街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旧县政府驻地。原木房已拆除,新建成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房。1935年1月16日至18日,四川省第一次全苏大会在清源乡大板村舒家大院召开,选举产生以熊国炳为主席的四川省苏维埃。全苏大会后,四川省苏维埃即在此挂牌办公。四川省苏维埃保卫局旧址在今芦山县城西小街。原为两个天井相连的四合院,木瓦房数十间,现多已拆除重建。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四川省苏维埃保卫局设在这里。抗日救国会旧址在芦山县城北街天主堂。为坐西向东中西式教堂,至今旧貌尚存。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以王维舟为总指挥的抗日救国会(又称抗日救国大同盟)设在这里。1985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芦山县委旧址在芦山县城西街原“杨总爷”家大院。为三个大井相连的四合院,现旧貌尚存。1935年11月16日,以张承台为书记的中共芦山县委设在这里。中共太平县委旧址在太平场中“文江号”郭姓四合院。旧址于1996年3月毁于火灾。1935年11月,红军新主太平县,以沈新毅为书记的中共太平县委设在这里。芦山县苏维埃旧址芦山县城北街县人民政府院内。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以侯绍贵为主席的芦山县苏维埃政府设在这里,与四川省苏维埃政府同地办公。太平县苏维埃旧址在太平场下场口陈姓四合院。旧房尚存五间,今为太平区粮站宿舍。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以双河乡农民杨凌高为主席的太平县苏维埃政府设在这里。

(五)雨城区

1、红军石刻标语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南下,在今中里

镇,建立了雅安县苏维埃政府,1936年2月16日向西转移时,历时四个月,在此期间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一个,区苏维埃政权7个,乡政权16个,村政权58个,成立了游击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为了广泛地发动宣传,组织人民群众抗日救国,以认真、德诚、紫光、崇安等政治部的名义在石碑、石坊、石壁、石柱、石桥、石坎等上面书刻了许多宣传标语和口号,至今仍保存较完好的有43条标语,其中“十大政纲”为三级馆藏文物,在上里镇场口上共有十余条红军石刻标语,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红军在上里镇利用石刻标语的形式加强宣传红军主张,发动群众,以壮大革命声势。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上里石牌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雅安市人民政府(现雨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红军长征组织和遗址

红军南下进入雅安境内后,组织和发动群众,召开穷苦农民代表会,选出自己的代表,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县苏维埃政府设在中里街上王家院(今中里镇政府办),主席卢伦之、侯国明,在上、下里、陇西、七盘、姚桥、多营等地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上里区苏维埃设在刘家院内,主席杨主庭,中里区苏维埃设在中里场上(今郭贵成家),主席郭锡明;下里区苏维埃设在罗家卡仓库,主席卢村云;陇西区苏维埃主席为吴光林,各级苏维埃政权均设主席、秘书、粮食、土地、裁判委员等职。县苏维埃还设立了革命法庭,地址中里场杨子敏家,主席为吴光林。以上苏维埃旧址除雅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即今中里镇政府所在地)保存基本完整外,其余各区、乡、村已基本无存。

通过深入的调查走访,上里四甲村三组杨沅生家曾居住过三十一军的一个“女子司号连”,现正房内还留有当年红军挂物件的木钉若干。现保存基本完好。

(六)川康公路(G318线)

二郎山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于世,它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作为沟通内陆与西藏边陲的川康公路(由成都经雅安、泸定到康定),是在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力量,历时两年半,于1940年10月15日通车,竣工路段由雅安经天全、泸定至康定共219公里。川康公路修通后,由于这里常年冰雪、暴雨、浓雾、泥石流、滑坡不断,有用无养,常有阻塞,不能畅通。

1950年配合解放西藏大军的西进,4月13日,人民解放军西南工兵部和十八军队部分官兵,在“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号召下,投入艰苦卓绝抢修疏通工程,广大解放军指战员不畏艰险,连续奋战,于 5月30日将公路修通至泸定,6月25日川康公路雅康段基本修通,为加快西藏解放和后来西藏的稳定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时,音乐家洛水、时乐蒙谱写歌曲《歌唱二郎山》,纪实该段历史,普遍传唱,引起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遐思。

四、红色旅游的开发可以为老区发展带来机遇。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老区生态环境优越,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留,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或红色景区(点)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

族风情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以相得益彰。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促进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敬,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将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老区人民对红色旅游开发具有强烈愿望和创新精神

红色旅游是发展革命老区经济、造福革命老区人民的重

要产业。红军长征在雅安留下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雅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大多数革命遗址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后。发展红色旅游,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可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收入。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

比如,芦山县出于对红军文化的保护,群众自发挖掘、传承红军文化。竹枝强等一批红军文化爱好者为了弘扬红军文化,1997年,他们私人垫资出版了《红军在芦山》一书,有的甚至捐了几个月的工资2000多元,印数达3000册,为后人了解、研究芦山红军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芦山根雕一条街王中华私人出资,建“红色记忆”展馆,收展红军文物300多件。龙门乡王家村村民王成福,花掉了苦苦积蓄的近2万余元建成了一座红军纪念亭和一座红军纪念碑,并自发组织村民开展红军文化的传统教育;残疾人杨大玉、老农民苏培清、袁国冲等人几十年义务守护三处红军遗址。隆兴乡2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自发筹资10多万元,义务投劳,修建了160平方米,一楼一底的红军纪念厅。这样的事迹在芦山还有很多,芦山红军文化正是在这些热心群众保护下得以传承和发扬。

党史办为了真正把红军纪念厅建成“看得、用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上网、翻阅、打印、拍摄相文字图片资料,联系广告公司,做作展版,并经过专家咨询、反复修订

方案,加班加点,严格把关,在一个月内完成了6个展厅数十万字,数百张照片的布展工作。展厅分红军长征、红军长征在芦山、红军长征青龙场战斗三个版块,加上收集到的红军布币等实物,使红军纪念厅通过了审批成为内容丰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红军纪念厅已初步建成了有60人接待能力的红色旅游山庄,共接待游客近3000余人,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市县电视台、雅安日报、《国防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对红军纪念厅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危机管理角度分析雅安地震

从危机管理角度看420雅安地震 ——关键词地震危机——预警——控制——决策——沟通——善后 我们有时候不只属于自己和家人,我们属于社会,我们是谱写历史的人。在这个四月飞雪的春天里,坚守雅安成为我们每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内心的不竭动力! 突发事件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论——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 截至4月24日14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6人,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累计造成231余万人受灾。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 ——地震的预警是非常困难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既5.12汶川地震之后,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地震预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四川已经建成相对完善的预警机制,但是预警不是预报,地震预警只是防震减灾的辅助手段,不是主要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要想发挥地震预警的系统的减灾功能,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民众的逃生知识培训。虽然我们在努力,但是后面的路还很长!雅安地震更是让人猝不及防!但是,我们不只会抱怨,距地震发生约五小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已于当日中午时分乘专机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指导救灾。针对雅安7.0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Ⅰ级响应,决定派出由修济刚副局长带队的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灾区,四川省地震局一名副局长带队的现场工作队正在赶赴灾区。中国红十字总会也启动应急响应,并已从中国红十字会成都救灾备灾中心调拨500项帐篷到受灾地区。重庆、贵州、山东、广东等省及香港、澳门红会来电准备参与救灾。此外,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四川雅安7.0级地震灾害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立即研究并作出紧急部署。国家矿山救援队芙蓉队等16支矿山救援队、300余人已赶赴灾区,目前已救出1人。开滦、大同等6支国家矿山救援队及贵州、陕西、云南省矿山救援队待命出发,重庆矿山救援队正赶赴现场。同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知灾区所有矿井停产撤人,排查危化、油气管线,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公安部启动应急机制,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分管部的领导、消防、交管、治安等部门负责同志在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救援,并且已经派出前方工作组赶赴现场。卫生计生委20日紧急部署四川雅安地震医学救援工作,组建派出国家卫生应急队,180多名医务人员 地震现场(30张)及车载移动医院已经赶赴灾区。另悉,国资委已向各中央企业印发紧急通知,要求迅速做好灾情调查、救灾应急等各项工作,第一时间向国资委等有关方面报告情况。具体要求:1.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机制,抓好应急值守、组织协调等工作。2.迅速摸清震区内所属企业受灾情况,积极组织央企做好抗震救灾自救工作。3.中央运输、建筑、电力、通信、石油、物资储备等企业要为抗震救灾提供有力保障。4.其他央企根据灾情发展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相关工作。此外,第二炮兵政委张海洋指示部队,注意安全,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做好相关的抢险准备。二炮各有关部队迅速启动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预案,工程抢险应急救援队迅速收拢人员,研判灾情形势,制定对策措施,做好出动准备。

上里古镇导游词

上里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 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又为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上里的得名与当地的一条陇西河有关,因为古时候当地的统治者沿着陇西河的流向,分十里建一镇,陇西河的上游叫上里,沿河南下,分别是中里和下里,上里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 整个小镇真是古香古色,象水墨画一样,因此又有水墨上里之说。漫步在古镇的街上,真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美感呢!

上里古镇有五古:古桥、古塔、古泉、古牌坊、古建筑,五古的代表分别是二仙桥、文峰塔、白马泉、双节孝牌坊和韩家大院。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先参观古镇风貌,观赏古桥,古塔,然后经红军石刻游览白马泉,再返回参观“双节孝牌坊”及韩家大院。大家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请注意爱护历史文物,现在就请跟着我一起来。 闻名遐迩的白马泉就在寺庙的右边。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宋乾道元年诏封泉池为“渊泽侯”,被奉为神泉。 白马泉究竟神在何处呢?大家不要着急,请随我来看一看。该泉是全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歇泉之一,泉水四季恒温14℃,泉水潮涌不定期,有时一日数潮,有时数日不潮。 大家面前这个的四方水潭的龙头处就是白马泉的泉眼了,潭底巨石上镌刻有龙马浮雕。潮歇时潭水非常平静,当潮来时,刹那间石刻龙嘴和龙腮处涌出泉水。潮退时,泉水一节一节下降,巨石上镌刻的龙露出腰身时,池中便传来“啼嗒啼嗒”的马蹄声,古人曾形容此情此景为“灵泉白马嘶芳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传说古时泉中有白龙,后来龙化为马腾空而出,马因迷恋此泉,常在夜晚月静时来泉边饮水,久而久之,当泉水涌动时,便像马在奔驰,故称此泉为“白马泉”。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其实,这种现象是由独特的地理因素造成的。白马泉一带属石灰岩区域,泉水下面溶洞中的气体常因压力作用而形成虹吸现象。当地下水涌入溶洞时,水位逐渐升高,导致溶洞空间越来越小,而气室中

成都10个最美的古镇游玩攻略

成都10个最美的古镇游玩攻略 四川有西岭雪山、青城山、九峰山、九龙沟、天台山、朝阳湖、龙泉湖、桂湖、黄龙溪等自然景区,也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都江堰等历史古迹。同时,她还是“熊猫故乡”,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但少为人知的,却 是这里的古镇。成都周边的10个古镇,各有特点,且交通便利,你既可以选择一日往返,也可以在古镇上小住一、两天,感受古镇的悠闲生活。这就带大家一起去走走。 成都10个最美的古镇游玩攻略 黄龙溪: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 古镇介绍:黄龙溪是全国十大古名镇之一,冲着这名气,你就非去不可。黄龙溪最美的时候,是那种时雨时雾的天气,烟雨迷蒙,极具诗意。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溪还要举行耍火龙、水龙等娱乐活动。 乘车路线: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到黄龙溪的班车,8:00-16:00,每隔1小时一班8元/人;红牌楼发车每半小时一班, 7元/人 食宿:焦皮肘子、珍珠豆花、野菜炒蛋、素炒野灰灰菜、红烧黄辣丁等是黄龙溪的特色食品,不可不尝。最为享受的是雇一条小船,100元左右,将各种美味叫上船来,一边品尝一 边欣赏两岸风光,酒足饭饱时,正好到了大佛寺,即可上岸游览,船家便在岸边等候,两小时后又乘船返回古镇。 在镇上住宿一晚15元至40元/人不等,通常游览黄龙溪 当天即可发返回成都。 悦来古镇:与西岭雪山相邻

古镇介绍:悦来古镇,位于大邑县鹤鸣乡,是通往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的咽喉要道。悦来是一个典型的川西古镇,在悦来镇上,一切都是安静详和的,人们在慵懒午后的阳光下打着长长的川牌,坐在桥头的小茶铺里,喝着三角钱一碗的花茶,时间仿佛就此停滞,入眼的热闹和喧嚣只幻作风动而心止。 乘车路线:在金沙客运站乘开往大邑的客运车,车票10 元/人,然后到大邑后再转乘去悦来方向的车即可。大邑到悦来,票价2.5元,行时30分钟左右。如果从平落方向来,也 可在回大邑时的“官渡加油站”处下车,然后再到马路对面,等开往悦来方向的过路车即可。 美食:悦来古镇上有很多小饭馆,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麻羊肉、奶汤羊肉、蒸菜和野生菌。 怀远古镇:竹编胜地 古镇介绍: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 1600多年前,古镇不大,占地仅一平方公里。古镇建筑多为 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同时保持着四门四大街的格局,现存街道30余条,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临江街等 10余条保存较为完好。建筑绝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则 建筑的多为穿木结构。临街摆柱,前殿后院,廊楼结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怀远古镇的基本风格,而其具体街巷但有许多不同特色。 乘车路线:到成都金沙车站、石羊场车站、火车北站都可乘坐到崇州的车,再从崇州转车到怀远,车票5元/人。 美食:来到怀远,一定要吃这里的“三绝”:豆腐帘子、冻糕、叶儿粑。 街子场古镇:青城后花园 古镇介绍:街子场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

雅安地震慰问信范文(共10篇)

篇一:给雅安数万受灾群众的慰问信 给雅安数万受灾群众的慰问信 敬爱的雅安同胞: 你们好! 今悉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并造成多人被夺去宝贵生命等重大损失,对此北京中航化安全阀销售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灾情发生后,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在诅咒老天爷的不公的同时,也欣慰的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成都军区2000多官兵在笫一时间在李世明司令员亲自指挥下己紧急出动,当地武警、特警第一时间紧急赶往地震灾区救援,四川省领导在第一时间率消防、安监、卫生等部门赶赴现场,国家三级救灾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己经启动……我公司全体员工衷心祈愿,受此地震影响的灾区人民能够早日恢复安稳生活。 多难兴邦。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多灾多难的中国,我们己积累了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冲锋陷阵,有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抗灾精神,有祖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雅安一定能够打响打胜抗震救灾这场战役。 雅安地震深深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让我们一起为雅安祈祷。雅安加油,中国加油! 篇二:台铃集团就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致慰问信 台铃集团就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致慰问信 台铃电动车官网4月20日电据深圳台铃网站消息,4月20日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灾害后,台铃集团向四川省雅安市灾民发去慰问信。 内容如下: 致雅安灾民 今悉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并造成多人被夺去宝贵生命等重大损失,对此台铃集团谨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灾情发生后,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在诅咒老天爷的不公的同时,也欣慰的看到:习近平 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成都军区2000多官兵在笫一时间在李世明司令员亲自指挥下己紧急出动,当地武警、特警第一时间紧急赶往地震灾区救援,四川省领导在第一时间率消防、安监、卫生等部门赶赴现场,国家三级救灾响应机制在第一时间己经启动??台铃集团衷心祈愿,受此地震影响的灾区人民能够早日恢复安稳生活。 多难兴邦。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等多灾多难的中国,我们己积累了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冲锋陷阵,有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抗灾精神,有祖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雅安一定能够打响打胜抗震救灾这场战役。近日,台铃集团将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募捐,并在台铃电动车“铃基金”中拨出善款,支援雅安灾后重建,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雅安地震深深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让我们一起为雅安祈祷。台铃集团 2013年4月20日 篇三:地震慰问信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雅安三日自助游路线

雅安三日自驾游路线 1、第一天(23号)成都-周公山宿:周公山温泉宾馆午餐后驱车前往雅安,在河边喝喝茶聊聊天,晚餐品尝出名的雅鱼,而后驱车前往周公山温泉度假区,在宾馆免费温泉娱乐等! 周公山简介:周公山温泉旅游地位于雅安东南的孔坪乡,距雅安市区约10公里,距成都约140公里。相传诸葛亮征战至此,入夜时梦见“周公”而得名。周公山温泉属深藏于地下3475米下的三万年古矿温泉水,水温78度,含丰富的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原素,被誉为“蜀山第一汤”。 2、第二天(24日)周公山-碧峰峡早上9点左右从周公山出发,驱车前往碧峰峡,游览碧峰峡野生动物园,参观猛兽区、食草动物区、极品动物区如白狮、白虎等珍稀动物、亚洲最大的鸟语林、爬行动物沟、两栖动物等景点,在景区内观看动物表演,大熊猫基地。 宿:碧峰峡景区或市区,酒店有: 雅安碧峰大酒店| 经济型酒店 地址:雅安雨城区桃花巷88号 雅安红珠宾馆| 四星级 地址:雅安雨城区陇西路88号 雅安倍特星月宾馆| 四星级 地址:雅安市区张家山路10号 碧峰峡简介:碧峰峡位于雅安北约16公里,由两条观光峡谷组成,左峡7公里,右峡6公里,两峡呈V字型,在循环的幽谷石径中行

进,险、秀、奇、幽的原始自然峡谷风景处处如画。 在峡谷中,瀑布和山谷溪水是灵动的自然激情元素。两峡之中,由自然落差造就的众多瀑布,或震撼于其气势,或陶醉于其柔美。飞溅于巨石之上,水雾升腾,滴水成帘,凉气袭人,听其声而震于心,望其形而赞其美。众多的瀑布,无一雷同,落差不一,流量不一,清溪洁净的流水在巨石绿谷内一路奔泻,在与山石的冲击中,在与绝壁的飞落中,尽情展现着碧峰峡柔美的水韵。 在众多的瀑布中,最具气势的是位于左峡谷女涡池的白龙潭瀑布,激流飞落入碧池,栈道扶上怕回望。高30米,宽10米的瀑布不仅气势超群,更在于其险,在瀑布侧的栈道上下望瀑布,近乎垂直的石径让人心生寒意,而正是险突显了碧峰峡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情调。 峡谷内林木葱绿,繁枝密叶,到处流动着清新宜人的自然气息石径过处,小桥石凳,古亭望水,幽深静谧。而高达100-200米的峡壁相对而峙,形态万千,人入谷中,直面群峰,顿感渺小,气势逼人。 除了延伸在两峡谷中的石径外,碧峰峡少有人为打造的痕迹,几乎是原生态地保留和发挥了景区天然自成的景色。山的雄壮险奇、水的柔美清凉以及青绿葱郁的万千丛林形成了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避暑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景区最佳旅游季节为春夏两季。 风景区除了峡谷自然风光处,熊猫园也是碧峰峡之行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憨态万千的熊猫摆着各种可爱的姿势,可爱至极。而爬上树上,居高不危的自然表情以及在地上不甘服输的“打斗”多少让人对可爱

雅安评估报告0518

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农村社区评估报告 参与机构:泉心可持续发展中心、陕西妇研会、陕西妇女儿童基金会、西部乡土、陕西泽众公益、西安绿世界环境中心、彭州中大绿根、成都众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报告撰写人员:杜秀雨、马彦伟、王潇 2013年5月18日

1.背景与方法 1.1评估背景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1.8万平方公里受灾,致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470人受伤,大量房屋倒塌或损坏(截止4月24日)。经过政府及各界组织近20天的努力救援,紧急救灾阶段的救援工作告一段落。 为了迅速并准确的回应接下来过渡安置阶段以及灾后重建阶段的农村社区需求,来自内蒙古、陕西、四川的8家公益组织:泉心可持续发展中心、陕西妇研会、陕西妇女儿童基金会、西部乡土、陕西泽众公益、西安绿世界环境中心、彭州中大绿根和成都众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联合救灾”的后勤支持下,共同发起了“雅安地震联合调研”。参与此次调研的8家机构大多开展农村社区发展领域的工作,同时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区及周边地区受灾情况及后续影响更加复杂,因此此次针对芦山地震灾区,“联合调研”选择了10个重灾区行政村开展调研工作。 1.2评估方法 1.2.1二手资料收集 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1、灾区概况:地理位置、行政归属、行政区划、人口、面积、民族、交通状况;2、自然状况:地质类型、自然资源、河流、湖泊、山脉,植被等;3、灾区经济及生计情况:财政收入、行业分布、农户收入来源及市场因素;5、受灾情况及政府相关政策;6、民间组织的救援及重建工作。

1.2.2田野调查 评估组每天分2小组,每个小组每天在1个村子进行深度调查,主要通过社区行走、访谈、小组讨论等方法,对社区基本情况、受灾情况、救助情况及问题需求进行调查。访问对象包括:乡镇领导、老师、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还有民间组织的工作人员。 1.3实地调研行程 表1联合评估组调研日程表 时间活动 5月7日 1.雅安集合,明确计划、分工与工作,确认调研提纲 2.与陕西救援联盟座谈,听取其第一阶段救援情况及灾区情况 3.商议调研路线与村庄 4.强调调研注意事项 5月8日1、白天:芦山县双石镇西川村与石凤村基线调研与需求评估 2、晚上: 2.1与联合救灾办公室负责人座谈,了解工作进展及下一步计划 2.2资料整理与当天工作汇报 5月9日1、白天: 1.1芦山县太平镇政府人员访谈 1.2钟灵村、大河村基线调研与需求评估 2、晚上:资料整理与当天工作汇报 5月10日1、白天: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和凤头村基线调研与需求评估 2、晚上:资料整理与当天工作汇报 5月11日1、白天:宝兴县大溪乡大溪垴村和曹家村基线调研与需求评估 2、晚上资料整理与当天工作汇报 5月12日1、白天: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祥和村基线调研与需求评估

20XX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

20XX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 2017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上里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约136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成渝环线高速—成雅高速、京昆高速—雅安市内驾车方案 上里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当年红军四万八千里长征曾经经过这个,上里古镇的特色有风格各异的桥文化、独特的牌坊文化、罕见有趣的泉文化、栩栩如生的塔文化、工艺精湛的建筑文化。 李庄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15元 交通线路:距成都约360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成自泸高速—成泸高速—渝昆高速—宜宾市内驾车方案 李庄古镇从最早的居民依靠长江繁衍生息、建立镇子开始,已经有1460年历史,不仅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更有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称。 街子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57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灌温路—成青旅游快速通道 街子古镇在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相邻,是典型的清代西南小镇。街子古镇不仅有天府之地的山灵水秀,也有晋代古刹的庄严肃穆,同时街子古镇还是成都市五大天府古镇之一。 黄龙溪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40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剑南大道中段—x062—黄龙大道 黄龙溪古镇是是川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是川西民居最具完整性和代表性的古镇。黄龙溪古镇的建筑以老式木建筑为主,溪水贯穿整个小镇,坐着船随着溪水漂流,就像是徜徉在历史的河流中。 阆中古城 景区级别:aaaaa景区 票价:100元 交通线路:距成都329公里,距南充138公里,距广元150公里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沪蓉高速—成巴高速—兰海高速—阆中市内驾车方案 阆中古城不仅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也是中国国四大古城之

蒙顶山+上里古镇二日游(1)

蒙顶山+上里古镇二日游 景点简介: 蒙顶山:又叫蒙山,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和名山县之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蒙顶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据史料记载:“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 行程安排:成都-120KM蒙顶山-120KM成都含:午餐第一天: 早上8:00郫县出发,自驾前往蒙顶山景区。10:00左右进入世界茶文化 圣山--蒙顶山景区,由导游带领参观。 中午:在景区用过午餐后休息。 下午:游客可步行(预计1个小时)至天盖寺(或者自愿选择乘坐景 区便民服务设施及体验项目:索道单边15元/人,往返30元/人)游览 千年银杏群、阴阳麒麟石、甘露泉、大禹石像、皇茶园、甘露石室,12:00 步行(或者选择乘坐景区便民服务设施及体验项目—索道)前往景区门 口。可自愿选择参加景区的体验项目:采茶、制茶活动30元/人(采茶 制茶由专业人员带领到茶园亲手采摘,然后由景区制茶师炒制,制好后让游客带走) 晚餐后入住农家乐,由导游带领客人做游戏。 第二天: 早上乘车前往上里古镇,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 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 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 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 景地。 中午:在景区用午餐。

四川邛崃1井闪爆着火事故的通报

关于四川邛崃1井闪爆着火事故的通报 各油气田企业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2011年12月22日,位于四川省大邑县上安镇汪安村的邛崃1井在氮气钻井过程中, 发生井口闪爆着火事故, 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 钻机井架倒塌, 部分气体钻井设施损毁。12月23日10:20,一次压井成功, 事故解除, 历时31小时。 一、基本情况 邛崃1井是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四川盆地西部雅安~青神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查的一口风险探井。地质设计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承担, 工程设计由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委托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川庆钻探公司50717钻井队承担钻井任务, 川庆钻探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空气钻井作业3队提供气体钻井服务, 川庆钻探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L10783录井队提供录井服务。 二、事故经过 该井于2011年11月28日15:00一开钻进,12月2日20:50二开钻进,12月16日20:50三开钻进。17日17:15,空气钻进至井深980.84m,发现气测异常, 按照工程设计转为氮气钻井。22日3:27,氮气钻进至井深2144.23m,旋转控制头排砂三通出口软管线发生爆裂, 井筒天然气喷出, 发生天然气闪爆着火事故。 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立即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置, 并向上

级部门及地方政府进行了汇报。川庆钻探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开展应急抢险, 并将事故情况报告集团公司应急协调办公室, 同时报四川省安监局。集团公司应急协调办公室接到报告后, 立即上报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工程技术分公司、安全环保部、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会商, 研究应急响应方案, 做出应急部署, 成立集团公司应急工作组,赶赴现场协调指导救援工作。 12月23日10:20,一次压井成功, 事故解除。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氮气钻井排砂口软管爆裂后, 大量涌出井口的天然气在井场周围形成粉尘、天然气、空气的混合气体, 瞬间达到爆炸条件,是引发闪爆着火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1. 突通高压裂缝, 大量天然气迅速进入井筒, 产生井口高回压。 该井的侏罗系浅层蓬莱镇、沙溪庙组气藏, 为砂岩岩性气藏, 单个气藏规模小、储层物性较差、连通性不好, 但由于存在裂缝控制, 各井产量差别较大。地震剖面显示该井沙溪庙组中段存在一近南北向断层, 该井在氮气钻进过程中, 突然钻遇沙溪庙组裂缝发育地层, 大量天然气短时间内进入井筒, 在井口形成高回压,

上里古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d3714220.html, 上里古镇 作者:姚坚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6年第20期 来四川成都周边寻觅古镇很多次,那些光听名字就充满魅力、令人遐思无边的古镇,就如川菜的味道那般浓郁,麻辣、鲜香且气质独特。好奇心驱使着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其中,而号称夏无酷暑的上里,便成了我们初夏时节寻访古镇的首选。 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的北部,距离城市也就二十多公里,却因其独特的地貌与城市气候大相径庭。上里古镇是川藏茶马古道上的要塞,去往古镇的公路便是沿着古代的栈道而修建的。山路在峡谷中穿行,城市中的喧嚣与烦躁便被山野的风吹散开来。然而到达之后才发现,尽得山水灵气的上里依然保持着往昔的古朴。作为进古镇的必经之路的是清代时候建造的“立交桥”。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这里承载着上里的岁月沧桑。古镇街市的尽头,是上里“五家口”中“银子”最多的韩家。韩氏是官宦相并发展的家族,地位显赫,因而韩家大院的建筑风格不同于普通的川西南建筑,是仿北京官府宅邸而建的三台三院。韩家大院内历经百余年,耗费整整三代匠人心血的“镶嵌式雕刻”堪称一绝,展现了古镇传统文化的深厚。 漫步古镇,上里的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上里古镇同时还被水包围着。镇边缘东、南、西三面都由河流、水溪围绕,几乎家家户户临水而居,水便是上里的“魂”。缘于水的滋养,生命方能不朽。有水便有桥,上里的桥除了进镇的“立交桥”外,最有名的就是清朝时建造的拱桥——二仙桥。其形如半圆的月亮,伫立在满布青苔的河边,往事旧梦在此浮沉,不免一丝惆怅涌上心头。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溢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作为中国古老商道之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上里对文化的传承乃至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眼前的一景一物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荣光。 岁月流转,时光洗涤过的上里,风采依旧。溪边体态婀娜、似一缕清风缓步而来的当地姑娘,石墩木椅上坐着的气定神闲、与世无争的老人,镇头茶楼里不时传出的喧哗麻将声、嬉闹声,无不让人感受到了古镇绵延着的生活气息。村口大院门前的空地上,常年有师生写生作画,在此可将古桥、古屋、古树、古街一切尽收眼底。作画的孩童似乎在执笔沉思,这样“活色生香”的古镇该如何落笔绘景。其实当古镇的溪水在心田流淌,上里早已深深地刻画在了曼妙无比的自然画布之上。这美丽的古道驿站,果真没有令我们失望。 (选自《文苑》)

(完整word版)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一、舆情综述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一场突入其来的地震袭击了四川雅安,顿时,雅安地震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雅安加油!”成为社会各界发自内心的共同呼喊。为了更好地了解雅安地震时期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舆情传播状况和信息传播角色,地震发生后,盘古舆情对全国1000万网站和国内主流微博、SNS等数千万数据实时监测,并对地震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由此发布《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本报告重点从媒体属性、话题内容、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正负倾向性等多个维度,对雅安地震发生后40小时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梳理。 根据盘古舆情监测数据显示,雅安地震一事最先经微博曝光,此后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自4月20日地震爆发至4月21日24时,各种相关信息已高达14767221条,其中,微博更是信息传播的主场,相关微博信息达8712157条,远高于新闻、博客和论坛。盘古舆情对所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所有信息中,正面舆情信息占比59%,而舆论最主要关注内容是救援信息。 为了了解网络传统媒体在雅安地震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盘古舆情分别从新闻网站和论坛贴吧两个角度,对传统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闻网站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新闻网站传播的信息量最多,新华网、人民网在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中表现最佳,其信息传播数量不仅超越了凤凰网等诸多网络媒体,更直线逼近四大商业新闻网站;而论坛贴吧的信息传播量,受百度寻人服务及百度贴吧固有用户群影响,百度贴吧信息传播量遥遥领先。 由于微博在此次地震中表现极为突出,因此,盘古舆情对新浪微博实施了重点监测,并以其为代表,从多角度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在雅安地震中的传播表现。具体结论要点包括: 第一,雅安地震信息曝光后的前16个小时,尤其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此后,信息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整体上看,微博信息量一定程度受民众生活规律影响。 第二,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综合考虑实地距离、时间及人际关系三方面因素,这是由于,一方面,越靠近震区,越容易获取到震区第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距离震区的远近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的关心度。 第三,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出现这个逆转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有很多在广东的务工人员,这些人在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自然会投以大量的关注。 第四,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第五,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网友更多地利用微博发布求救信息。微博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由于它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在大的突发性事件面前,它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应灾求生工具。 第六,传统媒体逐步注重微博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故而其官微较网络媒体官微也更易受关注。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无疑是外界获取灾区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五年后的今天,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第一现场信息渠道已然发生改变,公民获取信息、尤其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而雅安地震中微博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突出表现,则是用事实证明,凭借信息传播先天优势,未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微博等新媒体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舆情传播概况

上里古镇旅游攻略

上里古镇旅游攻略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古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其实在国内很多旅游网(蚂蜂窝、聚途网、百度旅游)都有很多攻略与游记,但是那些都并不是专人体验而写的,都是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设计的,本人在上里古镇游玩过几次了,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在这里给个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成都到雅安 1、班车 成都新南门汽车站乘坐到碧峰峡的车,在雅安北高速公路收费站下;也可以在石羊场汽车站乘成都至雅安的大巴到雅安,再转车到上里。 雅安到上里 雅安市北二路的雅安汽车南站有白色小面包到上里,票价每人7元,大约40分钟可达。 2、自驾 从成都自驾车到上里有两条路可走。 (1)、走成雅高速公路,在雅安北出口下,经下里、中里到上里; (2)、走成温邛路到邛崃,先游平乐古镇和夹关古镇,然后上山即到白马泉。 二.住宿 只要有身份证,肯定能开到房间。 古镇上住宿很多,随便找一家价钱都差不多,不过想环境好些,最好是找临河的。吊脚楼,四方客栈是比较有名的客栈。一般住宿为标准间80-120一间。可以还价,不过如果是在旺季,可能还不了多少。虽然平时是80-120,但是节假日会涨价到220-260一间,很吓人的。所以最好不要周末去。相对来说好讲价些。 吃饭可以吃有名的大肉挞挞面,也可以FB一顿,尝尝古镇有名的山药炖土鸡和河鱼之

类,吃中餐各家的标准不一定一样哦,所以可以找不是临街那种店店吃。要比临街的中餐馆吃下来便宜几十块钱哦。 三,景点介绍 古有诗云:“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正是对上里古镇生动形象的总体描绘。二水环绕的古镇内明清建筑错落、古树参天,茶马古道上唐宋文物遗迹众多,近代红军石刻标语随处可见。让往来游客踏石板道上体味历史的沧桑,漫步于小溪流水边享受怡人的田园风光,站在古老的石桥上领略自然的恩赐,沉醉在白马灵泉边聆听古“罗绳”兴衰的故事。 更多的就不介绍了自己去看看吧!!

雅安地震专题报道(英汉对照版)

王建红(20111310032)【Ya’an Earthquake Special Report】 【雅安地震专题报道】2013.4.23 The Lushan Frontline-----Full records of the 72hours’ life rescue 庐山前线——芦山72小时生死大营救全纪录 1.Key words: Sichuan, Earthquake, Disaster Eight two on April 20th, 2013,a violent earthquake occurred in Lush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Ya'an city Magnitude: 7.0point Epicenter: North latitude: 30.3degrees Longitude: 103degrees Focal depth :13 km. 关键词:四川地震灾难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 震中: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 震源深度:13公里 2.Key words: Helplessness, Uneasy, Seek help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everything seemed collapsed. Only a few seconds, it brought horror and flurry, and left just misfortune.Houses fell down, roads were blocked. Some people who had not escaped successfully were faced with waiting and death; some who survived themselves couldn’t find their families; some lost their child;some lost their lover… What brought by the earthquake is not jus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mily, is mor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heart.

四川雅安上里古镇采风创作实习

四川雅安上里古镇艺术采风创作实习 摘要 雅安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建筑以明清风貌的吊脚楼为主。古镇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这次实习主要是对上里古镇建筑、材质、规划、民族特色进行拍照或速写记录。具体到一些街道、建筑、规划等。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就形成各具风格的建筑的类型。这些都是先辈们用其智慧和双手创造文明的淀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文化生命的内涵,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实习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更深一步的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略了建筑与艺术的魅力。艺术的享受搀和于日常生活之中,并在所有的建筑形式、特色乃至民俗中引入了设计中。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总体风貌;景点

第1章前言 1.1 实习的内容 本次实习是去到四川雅安上里古镇,上里古镇是四川文化名镇,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建筑以明清风貌的吊脚楼为主。古镇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所以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1.考察和学习上里古镇的古建筑、园林景观、传统艺术、民俗民风、装饰元 素及风格。 2.使用素描、速写、手绘、线描和摄影等方式对考察的内容进行收集和记录。 3.整理收集的资料及摄影照片,撰写艺术创作采风实习报告书。 4.准备艺术创作采风实习的成果汇报展览 1.2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此次安排了为期三周的实习,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了解更多的环境艺术,认识不同类型的建筑、景观及装饰。学习各种园林景观,规划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了解地方民俗、民风等方面的知识及元素,学会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收集各种环境艺术类的设计元素,仔细观察和学习不同类型建筑的艺术形式,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之中加以运用。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的建筑风格,构建出自己的设计特质。通过这种亲身的实践和观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和真实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意义就是能够真正的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学习到各种艺术形式的建筑,景观。采集各类关于环境艺术的设计元素、装饰,达到实习的最终目的。 本章要求内容详实,围绕艺术采风创作实习的过程(包括实习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实际的外出考察情况、实习回来后资料整理情况、设计创作情况等)进行说明,并附上相关素材资料等图片,围绕图片进行说明。

四川雅安地震评论

四川雅安地震,再次揪住全中国人民的心,没有想到意外的灾害再次降临到四川广大同胞的身上,我们在谴责天灾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为四川灾区的群众祈福,希望他们在这次地震中,人员不会受到损失,财产损失能降到最低程度。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已经让我们那里的同胞饱受灾难之苦,那时候死难者的遗体和受伤群众的眼泪,让我们全国人民都跟着悲泣。好在四川人是勇敢的,好在我们的政府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救灾队伍向灾区进发,好在我们全国其他地区的群众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争救灾工作中去。自救、政府的救援和其他地区群众的救助,让四川汶川在震后不久就重新屹立起来了。可是经过这次地震,在群众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亲人离散只是一瞬间,房屋倒塌只是一瞬间,离别与伤痛在群众的心里交织了很久,那种痛也许只有四川人才最懂啊!2008年5月12日让四川同胞直至今天都不会忘记,也不会让全国人民忘记。 在今天四川雅安发生强烈地震,虽说我国在地震自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是面对着这样大的天灾,我们真是不能保证那里的群众都能安好,他们的房屋都能禁得起地震的折腾。但是天灾已经出现了,就需要我们面对。我们相信那里的群众能够积极面对灾难,第一时间能够展开自救,我们也相信我们的官兵队伍已经迅速到达那里,去开展救助工作,我们的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人也已经向那里赶赴争取第一时间在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我们其他地区的群众也一定在组成队伍,向四川灾区进发。爱的洪流一定在这一时间内自发形成,让我们全国人民共同应对灾难。 灾难永远不会消失,面对灾难请让我们一起面对。四川人是坚强的,中国人是坚强的,让我们共同挽起手来,迎着灾难向前,为了灾区群众的安全,为了广大群众财产安全,让我们再一次书写抗震救灾的最强音。四川人民不会倒,中国人民更会永远向前。灾难考验我们,但凝聚力更会让灾难低头。让我们再一次向灾区群众祈福,祝你们安好! 雅安地震给科学救灾上了一课 公众普遍感觉到,此次雅安地震无论是我们的应急救援体系,还是救援力量反应速度都有了一个明显的进步。相比汶川、玉树而言,雅安的救援行动高效而有力的开展起来。微博和微信的介入,使媒介在救灾保障中的传播效力大大增加,新媒体开辟的寻人和爱心通道,充满关怀和人情味。 雅安地震后的救援相比以往,无疑有了很大进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救援部队第一时间开赴灾区展开救援,各种公益慈善组织,各大企业纷纷联动起来,一场生命救援在震后快速有力展开。可以说,今天我们在应对雅安地震时的及时和高效反应能力,得益于汶川、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后不断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然而,对于毫无预知和情况万千的自然灾害而言,应灾和救灾体系是无法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程度,我们要做的是在每一次灾害之后都能反思和反省,及时弥补救灾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应灾和救灾体系。如此,在下次灾害降临时,我们才可以从容不迫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伤害,及时挽救更多的生命,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雅安救灾的迅速反映和高效应对,充分体现了这几年国家在防灾救灾体系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也充分体现了国民应对灾害时,在自我救援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提升。但是,在整个的救援过程中,依然无法避免会出现一些不足,这些问题是将来在灾害体系建设中急需完善和理顺的地方。 灾害发生后,道路作为生命线无法及时畅通,导致救援部队的运兵车翻下悬崖。各方力量虽然及时行动起来,指挥系统依然缺乏科学和高效的运作能力,导致一些救援队伍不是卡在路上,就是找不到救援对象。各方力量短时间的涌入灾区,对原本脆弱的交通保障造成苦不堪言的压力,里面的灾民出不来,救援的人员进不去,贻误战机。尽管包括通讯系统在内,各种设施抢修队伍及时投入到抢修作业中,但是通信中断使一些重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岛”。 灾情发生后,包括中央调拨以及各省市的支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民间人士也送来了灾区急需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如何保障这些救灾物资能尽快发送到灾民手中,在发送的过程中确保一种相对的公平,避免造成因为救灾不均产生的误会,避免因为物资堆积造成救灾工作滞后,作为后勤保障能力,这与前线救援工作一起必须同时有序的展开。 目前来看,不是没有物资,而是物资无法及时发放,一些灾民打出“求救命水,求救命粮”的告急牌子,从侧面反映出后续保障能力的薄弱。另外,各地增援的救援队伍,以及一些社会组织的救援力量如何统一协调指挥,这是生命期限内救出废墟下更多生命的关键。 每一次灾害之后,我们的反思和完善都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亡羊补牢对于应对未知的自然灾害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之所以能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地震应灾体系,其国民在应对地震时的从容不迫和秩序井然,也是在一次次地震灾害后所逐步完善建立起来的。

雅安——我的家乡

关于我的家乡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姓名:杨军学号:10051030305 专业班级:旅游20103班 引言 雅安,我的家乡,她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雅雨、雅鱼、雅女是“雅安三绝”。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而我知道的家乡就仅限于这些了。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针对雅安的旅游资源概况,我做了此报告。 调查实施 调查目的:了解我的家乡雅安及其旅游资源状。 调查对象:四川雅安市的旅游.。 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其次是访问一些雅安的老乡、同学。 调查时间:2011年5月到6月。 调查内容:雅安旅游景点、景区分布,人文特色,文化特点等。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如下: 一、雅安概况 雅安夜景 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面积15314平方千

米,人口153万,区号0835,邮政编码625014,车牌编号:川T。共7县1区:雨城区和芦山县、名山县、天全县、荥经县、宝兴县、汉源县、石棉县7县。市政府驻雨城区。 二、气候条件 本市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除高寒山地外,一般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回暖旱,降水集中于夏季,多夜雨,但大相岭南北气候有显著差异。所以是旅游的好地方。 二、雅安特色 雅鱼 雅安六大贡品:雅安贡鱼(雅鱼)、名山贡茶(蒙顶茶)、天全贡米(香谷米)、汉源贡椒(花椒)、贡莲(黄莲)、宝兴贡砚(外郎石砚)。著名三雅文化:“雅女”,“雅鱼”,“雅雨”,也叫雅安三绝。雅安是一座浪漫的小城。 三、文化底蕴 雅安 雅安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现代更留下了“翼王头落地、红军会师处”的壮丽诗篇。雅安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是天然氧吧,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素有雅雨、雅鱼、雅女“雅安三绝”美誉。雅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是全省乡村度假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的热点地区。雅安是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