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1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1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1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1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1、五届评酒情况:

⑴第一届评酒:时间是1952年在北京,是根据市场销售信誉结合化验分析结果来评定,评出四大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沪州大曲。

⑵第二届评酒:1963年10月,北京,按酒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评出八大名白酒:茅台、西凤、泸州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全兴大曲。

⑶第三届评酒:1979年由轻工业部在辽宁大连举行,开始分香型、不同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组、密码编号、按色、香、味、格、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用淘汰制比赛,评出八种名白酒:茅台、泸州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剑南春。统一了香型述语。

⑷第四届评酒:1984年5月于山西省太原市举行,评出13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此次增加了评酒员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⑸第五届评酒:1989年1月在安徽合肥市举行,评出17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武陵酒(湖南)、宝丰酒(河南)、宋河粮液(河南)、沱牌大曲(四川)。

2、几大香型酒评酒述语、代表、主体香气或特征成分:

⑴酱香型:酱香突出、香味优雅细腻、酒体柔绵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糠醛含量高(茅台)

⑵浓香型: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主体香气成分是己酸乙酯,常采用混蒸续渣法生产。(泸州老窖特曲)

⑶清香型:清香纯正、香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主体香味成分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采用清蒸清烧两遍清工艺生产。(汾酒)

⑷米香型: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主体香味物质为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β—苯乙醇,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桂林三花酒)

⑸凤香型:酒色透明,香气浓郁、醇厚圆润、诸味谐调、尾净爽口、回

味悠长。含有丙酸羟胺、乙酸羟胺等特征成分,有较多的微量成份介于清、浓之间(西凤)

⑹其它香型:

①药香类:香气典雅,浓郁、略带药香,协调、醇甜爽口,后味悠长。含有一定量的丁酸为其特征之一,其含量为茅台的2倍,泸州特曲的3倍、三花酒的25倍(董酒)

②豉香型: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厚甘润,余味爽净。酸酯含量低,高级醇含量高,β-苯乙醇高于其它白酒,甘油也高,壬二酸、辛二酸以及它们的二乙酯是其特征成分,还有а-蒎稀存在(玉冰烧)

③兼香:浓酱谐调,回味爽净,余味悠长。白云边的香味特征成分庚酸、庚酸乙酯、2-辛酮、乙酸异戊酯、乙酸-2甲基丁酯、异丁酸、丁酸含量较高。(白云边、玉泉酒)

④芝麻香:芝麻香突出,香气幽雅,入口丰满醇厚,余香悠长。糠醛含量较高,仅次于酱香,3-甲硫基丙醇含量较高,仅次于玉冰烧(景芝白干、梅兰春)

3、我国60年代白酒技术上的两大进步是什么?

答:⑴气相色谱应用;⑵微生物应用。

4、提高评酒技术四大步骤:

⑴检出力;⑵识别力;⑶记忆力;⑷表现力。

5、品尝

即感官分析,就是利用感官去了解,确定某一产品的感官特征及其优、缺点,并最后估价其质量,即利用视觉、嗅觉和味觉对白酒进行观察分析、描述、分级。

6、作为优秀的评酒师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⑴必要的生理条件:身材体健康,无传染病、色盲、味盲及临时性的感冒外,还有其本身对味觉及嗅觉的敏锐程度,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味或香气的敏感性的差异是很大的,都有一个最低临界值,要达到此值,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

⑵从品尝的技术要求上讲还必须具备三个方面基本素质

①具有尽量低的味觉和嗅觉的感觉阈值(敏感性)

②对同一产品的各次品尝的回答始终一致(准确性)

③精确地表述所获得的感觉(清确性)

④掌握各类白酒的特点及风格典型性,了解各类酒的生产工艺,了解形成各种白酒风格的香气成分及国家标准。

⑶思想素质:要实事求是,有职业道德,有正确的心理素质。

7、白酒中的微量成份分为哪三类:

⑴骨架成份;⑵协调成份⑶复杂成份。

8、我国传统固态发酵白酒香气成份和其他蒸馏酒相比具有下列特征:

⑴依常规分析除酒精度高之外,总酸、总酯、总醛高、高级醇低,国外其它蒸馏酒(威士忌、白兰地、老姆酒)高级醇含量最多,酸、酯其次,总醛最少。

⑵我国白酒在酸类中以六个碳以下的低级脂肪酸为主(乙酸),国外以辛酸、癸酸、月桂酸为多;

⑶酸与酯具有相对应的关系,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是我国白酒的主体酯类,在泸型及茅型中还存有相当量的己酸乙酯,这三大酯按不同香型的酒分别占酯类的90%以上。乳酸乙酯含量非常多是我国白酒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他蒸馏酒相反,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及乙酸异戊酯含量极少,它们在酯类的组成比例都在1%以下。

⑷在高级醇的组成分上可认为几乎所有蒸馏酒中异戊醇占首位,我国传统的固态发酵白酒依次为异戊醇、正丙醇、异丁醇三大类。

⑸我国白酒中的乙缩醛、乙醛、羟丁酮、丁二酮含量显著地高,别的蒸馏酒中以乙醛含量最多,此外茅型酒中糠醛较多。

⑹高度白酒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含量多。⑺芳香族

化合物由发酵中形成,在白酒中亦检出。

9、白酒中杂味的来源及种类:

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及管理工作的薄弱,常见的有:

⑴糠杂味:来自工艺中用糠量过大,清蒸辅料不够。

⑵窖泥臭:有些浓香型酒中出现。原因是窖泥配料不当,蛋白质分解臭传入酒醅中或出窖操作粗放,将窖泥混入酒醅中在蒸馏时转入酒中。

⑶苦味:曲或酵母用量大时,酒醅中蛋白质经发酵分解出大量酪氨酸,

经酵母生成酪醇,使酒不仅苦,而且苦味很大。

⑷油哈喇味:含水份大的粮食原料粉碎后堆放时间长,使原料中的脂肪氧化分解生成油脂哈喇味,在老五甑混蒸配料后蒸入酒中。

⑸霉味:来自辅料保管不善,清蒸不透,发霉或窖皮泥或上层透气酒醅长霉混入酒醅蒸入酒中。

⑹催泪性刺激物:卫生工作不好而感染乳酸菌,导致液态异常发酵产生丙烯醛及丙烯醇毒气。严格讲这种白酒不能饮用。

⑺其他:如酸味、涩味过大等,须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原因,加以改进。

10、香味阈值:

或界限值,是指某种香味成份在酒中,人们用感觉所能判断的最低浓度范围,同一单体成份在不同酒类中有各自的香味阈值,同一单体成份,也会由于天然萃取和化学合成常常气味不同,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香味成份或存在缓冲物质,对各自的单体香味成份的香味阈值有很大影响。

11、白酒感官评定的意义和任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酒是一种美的享受,使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酒感官检查的色、香、味、格,用目前的理化分析的指标反应不出来,就是近代的仪器分析对酒微妙的物理性质和微量的香味成份,还在研究之中,故酒的香与味,常用感官评定主要用于检查生产中各阶段产品的好坏,研究质量改进和处理方法的效果,检查出厂的产品质量,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爱好。

感官品评的意义:⑴品评是检验白酒质量的重要手段,感官指标明是白酒质量的重要指标,(指色泽、香味、口味),它是由感官品评的方法来检验的。⑵在生产中通过尝评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革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品尝可以及时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分质、分库贮存,同时又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摸索规律。⑶品尝是验收产品质量的优劣及把好出厂产品质量关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检验勾兑调味效果比较快速和灵敏的一种好方法。

12、作为评酒员的要求:

⑴评酒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术,练好基本功,广泛接触总结评尝经验,有熟练的品酒技巧和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⑵评酒员要大公无私,实事求是,认真负责,没有偏见;

⑶评酒员必须身体健康,视觉、嗅觉、味觉灵敏,评酒员的年龄从年龄和感觉关系的灵敏度来看,以高年者不如中年和青年,但高年者富有经验,表达力,注意力及忍耐力较强,均应注意以老、中、青相结合来选取。

⑷一级或一个单位的评酒员,既要补充新手,又要相对稳定,注意发挥运用品评结果来指导生产,促进酒质的再提高。

⑸必须了解和熟悉酿酒生产工艺。

13、评酒的环境要求:

评酒环境的好坏,对评酒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要做到避开噪音干扰和大的振动,每人一套桌椅,室内保持整洁,安静,没有香气和邪味,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有一个严肃认真、安静思考的环境。

14、何谓回酒升级?

答:要分层回酒,控制入窖粮糟的酒度在2%(V/V)以内,可在窖底和窖壁多喷洒些稀酒,以利于己酸菌产香,实践证明,回酒发酵还能驱除酒中的窖泥腥味,使酒质更加纯正,尾子干净,一般经过回酒发酵,可使下一排的酒质明显提高,所以把这一措施称之为“回酒升级”。

15、为什么要“掐头去尾,量质摘酒”?

答:从大曲白酒蒸馏过程的各种主要成分的变化情况可知,各种香味成份在酒头、酒身、酒尾中的含量差别较大,正是由于这一差异造成了各个馏段的酒口味、质量差别也很大,断花前,馏液的酒度较高,各种香味成分的含量和配比也较适中,断花后,馏液酒度迅速下降,各种组分比例开始失调,酒的口味由香醇浓厚变得淡薄苦涩,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在蒸酒时除了要缓火上甑馏酒时,还应掐头去尾,量质摘酒,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6、发酵的定义是什么?

答:通过大曲的作用,将葡萄糖为主的可发酵性糖类转化为乙醇为主的风味物质的过程。

17、我国目前白酒有哪些香型?各香型的代表酒是什么?

答:共有十大香型,分别是浓香型——泸州老窖特曲;酱香型——茅台;清香型——汾酒;米香型——三花酒;兼香型——白云边、玉泉酒;特型—

—四特酒;豉香型——玉冰烧;芝麻香型——景芝白干;药香——董酒;凤香——西凤酒。

18、什么叫勾兑?

答:就是把具有不同香气和口味的同一类型的酒,按不同比例掺兑调配,起到补充、衬托、制约和缓冲的作用,使之符合同一标准。保持成品酒一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19、什么叫双轮底发酵?

答:所谓双轮底发酵,就是将已发酵成熟的母糟起到黄水能浸没到的糟子位置为止,再从此位置开始在窖的一角留约一甑量的母糟不起,然后将这部分母糟全部平铺于窖底,再将入窖粮糟依次盖在上面,装满后封窖进行再一次发酵。

20、白酒尝评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意义和作用是:①借助感官尝评的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白酒的色、香、味、风格的特点,来弥补理化分析的不足。

②在生产中通过尝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革工艺几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③可以及时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分质、分库贮存,同时又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摸索规律。

④是验收产品确定质量优劣把好出厂产品质量关的十分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也标志着每个酒厂尝评技术水平的高低。

⑤是检验勾兑、调味效果的比较快速和灵敏的一个好方法,有利于节省时间节省开支和及时改进勾兑和调味方法,使产品质量稳定。

⑥通过尝评,与同类产品比较,找出差距,并评选出地方或国家名优酒,树立榜样,带动同类产品,提高质量水平。

中国白酒分类基础知识

传统白酒基础知识 白酒的几种主要的香型: 1.酱香型酒:所谓酱香,就是用淀粉反复发酵时发出的—种酱香味。这种酒的特征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茅台酒就属此类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饮后空杯香犹存的特点。 2.浓香型酒:例如泸州特曲,五粮液酒属此类之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它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很受消费者喜爱,这种香型酒在市面上较多,贵阳大曲、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都属于浓香型白酒。江苏地方的三沟一河也都是这种酒。 3.清香型酒:这种香型的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的结合为主体香。它的主要特征是:清香醇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甘润爽口,具有传统的老白干风格。山西杏花村汾酒、河南宝丰酒是这类香型的代表。其它如特制黄鹤楼酒也是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酒:如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西江贡、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乐烧等属于此类白酒,以清,甜、爽、净见长,其主要特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如果闻香的话,有点象黄酒酿与乳酸乙酯混和组成的蜜香。 5.凤香型酒:如陕西凤翔的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 6.其它香型酒:不属以上四种香型而又没有给定香型名字的白酒,暂时统统划为其它香型白酒.如董酒(药香型)、平坝窖酒、匀酒、朱昌窖酒以及白云边、白沙液等许多好酒都属于其他香型,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香味和特殊风格。 6. 董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它香型。(1993 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其香气,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进而恰如其分的表达其香型名称,如董酒、西凤酒、白云边、白沙液等就是这样的酒,划归不到四个香型中去,只好暂时定为其它香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酒香型的划分并没有最后定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事实上,食品中,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不断增加,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1] 一、白酒香型的来源 酒的风格是出色、香、味三大要素组成。按酒香的类别来划分乃情理之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酒的香型,均就白酒而言。对其它的有色酒及洋洒,为什么又不以香来划分呢?因为有色酒,如葡萄酒,西方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从原料到工艺都严加规定。并在商标上注明,消费者可以识别。因此,世界各国均采用或借鉴其办法来进行管理。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彩,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相互学习,做好评比,结合我国国情,于60 年代中期,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 的研究,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于 1979 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自此。白酒的香型遂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

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白酒品评考试答题要领 李维青 (甘肃武威市北关东路1号,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白酒评酒工作是白酒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Yi,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是通过理化检验和感官品评的方法来判断,任何仪器也不能代替感官品评。通过训练,可改善和增强感官品评的能力,进而提高对白酒的品评和判断的能力。对参加白酒品评考试的考试题型、考题内容及答题要领进行了介绍。(陶然) 【关键词】:白酒品评;评酒员考试;考试题型;答题要领 白酒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优劣除根据其理化分析,特别是卫生指标的判定外,感官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色泽、香气、口味和风格,还可以增加酒体和个性等内容。由于感官检验到目前为止还要依靠人们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所以感觉器官必须没有缺陷(含色盲、嗅盲、味盲),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明察秋毫。 白酒评酒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归纳为5条:①健康的身体,很少感冒,心态平静;②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实现“四力”,即检出力、识别力、记忆力和表现力;③熟幼、的评酒技巧,含按序品评、重点突出,牢记第一感;④良好的职业道德,如实事求是,事业心强,坚持原则等;⑤较高的检评水平,含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为此,评酒员要经过集中培训,自我练习,不断提高,再经过考核委员会的考试,合格者上报,审核批准,发证聘用。所以,当一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考核等程序。 我国的国家级白酒评委考核工作是从1979年8月,第二届全国评酒会正式开始的,经考核聘请评委17人,加上5名特聘评委共22人。1984年第四届全国评酒会前,经过考核、择优聘请评委34人(含免试4人)。1988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前,择优录取44名正式评委(含6名免试的专家业务组成员),并特聘35名特邀评委共79人。近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都组织过全国性白酒评委的考核和聘任工作。2006年5月,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以中酒I}J} [2006]22号文,聘请2005届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107人。2006年11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以中食I}J} [2006] 101号文,聘任第七届白酒国家评委175人。

白酒基本知识

白酒基本知识(剪切) 什么是酒?概括来说: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饮料都可以称为酒。 什么是白酒? 白酒生产需要蒸馏,且白酒能点燃,故又名烧酒。 白酒是以含淀粉质或糖质为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糖质原料无需糖化剂),经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 白酒是中国传统的蒸馏酒,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老姆酒、金酒并称为世界六大蒸馏酒。 白酒的功用 传统认为白酒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之功效。 白酒有陶冶情操,使人愉快并有助兴的功能。 “酒为百药之长”,白酒可配制各种补酒或药酒,适量饮用,可起到健身和医疗的效果。 白酒也可以用作烹调的调料。 中国白酒之分类 白酒品种繁多,工艺和风味都各有特点。大致可分为: 一、按生产原料分: 1、粮食白酒:以高粱、玉米、大米及大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出名及优良白酒中绝大多数为此 类酒。 2、薯干白酒:以甘薯、马铃薯及木薯等为原料酿制而成。薯类作物富含淀粉和糖分,易于蒸 煮糊化,出酒率高于粮食白酒,但酒质不如粮食白酒,多为普通白酒。 3、其它原料白酒:以富含淀粉和糖分的农副产品和野生植物为原料酿制而成。如大米糠、高 粱糠、甘蔗、土茯苓及葛根等。这类酒的酒质不如粮食白酒和薯干白酒。 二、按糖化发酵剂分: 1、大曲法白酒:以大曲(麦曲)(一种粗制剂,由微生物自然繁殖而成)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 和发酵剂。因其形状像大砖块而得名。酒醅经蒸馏后成白酒。具有曲香馥郁、口味醇厚、饮后回甜等特点。多为名酒和优质酒。但因耗费粮食,生产周期长等原因,发展受到限制。 2、小曲法白酒:以小曲(米曲)(相对于大曲而言,又因添加了各种药材而又称为药曲或酒药) 作为酿酒用的糖化剂和发酵剂。此酒适合气温较高的地区生产。具有一种清雅的香气和醇甜的口感,但不如大曲酒香气馥郁。 3、麸曲法白酒:以麸曲(用麸皮为原料,由人工培养而成。因生产周期短,又称快曲)为糖 化剂,酵母菌为发酵剂制成。以出酒率高,节约粮食及生产周期短为特点,但酒质不如大曲白酒及小曲白酒。 三、按香型分(目前国家公布的香型有12种): 1、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特点是窖香浓郁,绵甜甘洌,诸味协调,尾净余长。 2、酱香型白酒: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后味悠长,空 杯留香持久。 3、清香型白酒: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特点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协调,后味爽净。 4、米香型白酒: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清雅,入口绵甜,落口爽净,回味 怡畅。 5、凤型酒:以陕西西凤酒为代表,特点是醇香秀雅,醇厚甘润,诸味谐调,余味爽净。 6、兼香型:以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特点是酱浓协调,优雅舒适,细腻丰满,回味爽净,余味 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7、药香型白酒:以贵州董酒为代表,特点是清澈透明,香气典雅,浓郁甘美,略带药香,谐调 醇甜爽口,后味悠长,风格(突出、明显、尚可)。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白酒品评基础知识 1、五届评酒情况: ⑴第一届评酒:时间是1952年在,是根据市场销售信誉结合化验分析结果来评定,评出四大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沪州大曲。 ⑵第二届评酒:1963年10月,,按酒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评出八大名白酒:茅台、西凤、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全兴大曲。 ⑶第三届评酒:1979年由轻工业部在举行,开始分香型、不同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组、密码编号、按色、香、味、格、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用淘汰制比赛,评出八种名白酒:茅台、老窖特曲、汾酒、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剑南春。统一了香型述语。 ⑷第四届评酒:1984年5月于省市举行,评出13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此次增加了评酒员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⑸第五届评酒:1989年1月在市举行,评出17种名白酒:茅台、西凤、汾酒、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剑南春、五粮液、古井贡、董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黄鹤楼、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大曲(厂 2、几大香型酒评酒述语、代表、主体香气或特征成分: ⑴酱香型:酱香突出、香味优雅细腻、酒体柔绵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糠醛含量高(茅台) ⑵浓香型: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主体香气成分是 己酸乙酯,常采用混蒸续渣法生产。(老窖特曲) ⑶清香型:清香纯正、香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主体香味成分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采用清蒸清烧两遍清工艺生产。(汾酒) ⑷米香型: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主体香味物质为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B—苯乙醇,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三花酒)

白酒品评的作用和意义

白酒品评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讲白酒品评的意义和作用 一、品评的意义 白酒的品评又叫做尝评或鉴评,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和味觉)来鉴别白酒质量优劣的一门检测技术。它既是判断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又是决定勾兑调味成败的关键,具有快速而又较准确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任何分析仪器所替代,是国内外用以鉴别白酒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 1、快速 品酒的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2、准确 人的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较高。人的嗅觉对某种成分来说,甚至比气相色谱仪的灵敏度还高。 3、方便 白酒的品评只需要品酒杯、品酒桌、品酒室等简单的工作条件,就能完成对几个、几十个、上百个样品的质量鉴定,方便简捷的特点非常突出。 4、适用 品评对新酒的分级,出厂产品的把关,新产品的研发,市场消费者喜爱品种的认识都有重要作用,而且评酒师的专业品评与消费者的认知度如果一致,那么将对产品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感官品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受到很多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难以用数字来表达,因此,感官品评不能代替化验分

析。而化验分析也只能准确地测定含量,对呈香呈味特征及其变化也难以表达,所以化验分析也替代不了品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品评的作用 1、品评是各酒厂验收产品、确定质量优劣、把好质量关的重要环节。一个酒厂对本厂的出厂酒,要批批通过品评把关。每个酒厂都必须建立相应的评酒组织,并建立标准实物(标准酒),定期的对照品评,把好质量关。 2、生产过程中,通过品评可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结合化学分析找出原因,为进一步改进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3、生产班组、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品评可以及时确定酒的级别,便于量质摘酒,分级入库贮存,也可随时掌握贮存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成熟规律。 4、品评是辅助勾兑和检验勾兑效果之快速和灵敏的一种手段。勾兑和调味时,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反复地边勾调、边品评,准确地选取最佳配方。 5、品评是生产管理部门检查监督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品评对比,可以及时了解各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差异,作为选拔名、优质产品的重要依据。 6、利用品评鉴别假冒伪劣商品

白酒品评标准

前言 白酒品评是检验白酒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快速而准确,在生产、验收和市场营销过程中起着决定产品优劣、把好产品质量关等重要作用。 通过品酒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指导生产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所以说品酒是指导生产、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是确认名牌产品(名优酒)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品酒验收,可以及时地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贮存,同时还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和老熟规律,了解不同酒质在贮存中变化情况。 品酒是检验勾兑和调味效果快速而灵敏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勾兑技术和调味技术的重要基础条件。 品酒可以辨别市场上假冒伪劣等白酒商品,是打假防伪的手段。 为了提高我公司品酒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品酒方法,把好产品质量关,特制定本标准。 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白酒品评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标准、规则和品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清香型白酒的品评。 ⑵引用文件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 《白酒生产技术全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沈怡方著 《白酒品酒师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赖高淮著 1.品酒的环境与条件 1.1品酒的环境 品酒室要求光线充足、柔和、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60%左右。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无香气及邪杂气味,无震动和噪音。 品酒室内应有专用的品酒桌,在桌上铺有白色台布,还应有品酒杯、水杯、痰盂等。 1.2品酒条件 ⑴品酒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 品酒员的品评能力、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水平决定了品酒的结果。品酒员要求感觉器官灵敏,经过专门训练与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白酒的感官品评用语,掌握相关香型白酒的特征。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1.酒精 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经过发酵便会产生醇,醇分甲醇、乙醇等几种。甲醇有毒性,饮用后会中毒而亡;乙醇无毒性,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但过量饮用也会引起中毒。酒类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气味飘逸的易燃、易挥发液体,其沸点为78℃,冰点为-114℃。 2.酒度 酒精在酒液中的含量用酒度来表示,通常有公制和美制两种表示法。 (1)公制酒度。公制酒度以百分比或度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 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称为38度。 (2)美制酒度。美制酒度以Proof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达到50%时,酒度为100Proof。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为76Proof。 另外,还有英制酒度,以Sikes表示,但较少见。 3.酒精饮料 酒精饮料(Alcoholic Drinks)是指含有0.5%~75.5%酒精的任何适宜饮用的饮料。与此相对的是无酒精饮料(Non alcoholic Drinks),俗称软饮料(Soft Drinks)。 4、白酒中的有害成份 1、甲醇:导致中毒、失明乃至死亡,即使少量含量也会引起头痛等不良感觉。 2、杂醇油:含量超标引起头痛即“上头”易醉。 3、铅PB、呻、AS均引起中毒。 二、酒的分类 1、按制造方法分 (1)酿造酒。酿造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经发酵后过滤或压榨而得的酒。一般都在20度以下,刺激性较弱,如葡萄酒、啤酒、黄酒等。 (2)蒸馏酒。蒸馏酒又称烈性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先进行发酵,然后将含有酒

白酒的入门知识点教学提纲

白酒品评与勾兑 第一章白酒的基础知识 重点内容: 1、什么是白酒。 2、白酒的分类。 3、白酒的主要香型及其代表产品。 第一节白酒的起源及定义 酿酒,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关于我国酿酒的创始人,记载和传说各不相同,有杜康造酒说,仪狄造酒说。其实杜康、仪狄都只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善于酿酒罢了。 正如大多数生产技术一样,酒的创造和发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践,经无数次改进而来的。一般来说,白酒的由来可分下述三个阶段。 首先是自然界造酒: 最原始的“酒”是野生花果经过附在其表面上的野生酵母的自然发酵形成的花蜜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猿猴无意发现并“造”出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学会了原始的牧业生产,在存放剩余的兽乳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

酵而成的乳酒。 在农耕时代前后,人类认识到野生植物的含淀粉种子(谷物等)可以充饥,便收集贮藏,贮藏期间受潮而导致发芽长霉,其中的淀粉便会受到谷芽和野生霉菌、野生酵母菌等微生物的作用而糖化、发酵,变成原始的粮食酿造酒。另外,当有煮熟的谷物吃不完时,他们用树叶等包盖起来,或存放在树洞等中,这些熟食因受霉菌、酵母菌等野生微生物的作用变成了“酒酿“。這是另外一种方式的原始粮食酿造酒的发現。 这一阶段大概在7000至10000年前,由于自然界的作用造出酒来,逐步被人类所发现和认识。但人类还没有去模仿、去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来造福。 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 农业生产开始以后,谷物有了富余,加上人类发现了原始的酒,有心人便开始模仿起来,有意识地让谷物长霉发芽,用它来酿酒,从而进入了利用天然微生物造酒的阶段 到商代,出现了专门的酿酒作坊。酿酒技术也有了发展。谷芽(蘖)和长霉的谷物(麴)的利用开始分家。用蘖来制造糖化度高、酒化度的醴,用麴来酿造酒化度较高的酒。 到周朝,设置了专门掌管酿酒的官职,对酿酒的要

白酒基础知识培训

一、基本知识 1、酿酒原粮 从酿酒原理上讲,只要含有淀粉和发酵性糖或可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原料,均可用来酿酒。但是传统白酒主要使用粮谷类原料,在粮谷类原料中,高粱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大米、小麦、糯米、玉米、大麦、青稞等。根据使用的原料品种的数量,将白酒分为单梁酒和多粮酒。目前,公司以单粮酒居多,部分高端产品为多粮酒。 2、辅料 固态发酵酿制白酒时要使用一定量的填充剂,在发酵酒醅中起到调节淀粉浓度和酸度,保持水分和酒精分,同时起疏松作用,这类填充剂就是酿酒辅料,常用的酿酒辅料有稻壳、麸皮、花生壳、高粱壳、玉米芯等。咱们家使用的辅料为稻壳。 3、酒曲 酿制白酒必须使用糖化发酵剂,糖化发酵剂分两部分作用,首先是糖化,将粮谷类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发酵性糖葡萄糖,其次是发酵,先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之后再进一步生成各类酯。酒曲根据其制曲原料、培养温度、主要微生物成分的不同各有分类,同样,不同香型的白酒使用不同的酒曲。生产浓香型白酒应使用中高温大曲,生产大曲的主要原料为:小麦、大麦、豌豆、高粱等。 4、发酵设备 不同香型的白酒使用不同的发酵设备,清香型白酒为地缸发酵、浓香型白酒为泥池老窖、酱香型白酒为条石窖池、凤香型白酒为泥池新窖等等,不同类型的发酵池,其内部的微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发酵产生的白酒也是丰富多样、各具风味。 5、蒸馏设备 传统白酒较多采用的为甑锅蒸酒,外接冷凝器,将酒醅中的酒精、香味成分、其他挥发组分经过蒸馏后冷凝流出。 6、发酵周期 不同香型的白酒发酵周期各有不同,其中浓香型白酒分发酵周期最长,一般≥45天;清香型白酒发酵周期较短,采用清蒸二遍清的生产工艺,每一遍的发酵期均为28天;酱香型白酒发酵轮次多达八次,每个轮次的发酵周期为1个月。 7、混蒸混烧:原料拌入发酵好的酒醅中,分别完成蒸酒和蒸料的蒸馏操作。

白酒产品知识考试题库..

白酒产品知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丁酸的分子式是()。 (A)CH2COOH (B) CH3COOC2H5 (C) CH3(CH2)2COOH 答:C 2、常用的品酒方法是()。 (A)1杯法 (B)两杯法 (C)三杯法 (D)五杯法 答:D 3、对甜味敏感舌的部位是()。 (A)舌尖 (B)舌面 (C)舌边 (D)舌根 答:A 4、品评时产生因前杯酒影响到后杯酒的心理作用叫做()。 (A)顺效应 (B)顺序效应 (C)后效应 答:C 5、目前酸酯比例最大的香型是()。 (A)米香型 (B)清香型 (C)浓香型 (D)特型 答:B 6、一般品尝酒的次数应当是()。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答:B 7、LCX——品评表中必涂的项目数量是()。 (A)72项 (B)20项 (C)24项 (D)76项 答:B 8、β-苯乙醇在哪种香型白酒中最高:()。

(A)米香型 (B)药香型 (C)豉香型 答:C 9、在名优白酒中,总酸含量最高的酒是()。 (A)茅台酒 (B)泸州特曲老窖 (C)董酒 (D)桂林三花酒 答:C 10、乙缩醛是构成白酒风味特征的()。 (A)骨架成分 (B)协调成分 (C)微量成分 答:B 11、在甜味物质中加入酸味物质是()。 (A)相乘作用 (B)相杀作用 答:B 12、在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决定香味强度的主要是()。 (A)温度 (B)阈值 答:B 13、在评酒过程中,经长时间的刺激,使嗅觉和味觉变得迟钝,甚至可变得无知觉的现象叫做()。 (A)后效应 (B)顺效应 (C)顺序效应 答:B 14、经贮存老熟后的酒,又经勾兑和调味,使()。 (A)香味柔和 (B)香味浓厚 答:B 15、清香型白酒生产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 (A)高温 (B)中高温 (C)低温 (D)中温 答:C 16、酱香型白酒生产采用高温发酵,窖内品温达()对产、质量有利。 (A)35-38℃ (B)42-45℃ (C)48-50℃ 答:B

白酒品评

1、白葡萄酒的颜色随着酒龄的增加而,红葡萄酒的颜色随着酒龄的增加而。 2、葡萄酒按颜色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葡萄酒的分类根据含糖量分为干葡萄酒(<4g/L),半干葡萄酒(4-12g/L),半甜葡萄酒(12-45g/L)、甜葡萄酒(>45g/L)。 4、葡萄酒的视觉评价包括颜色、澄清度、黏度、起泡性、酒柱(酒泪) 5、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是红葡萄皮渣与葡萄汁混合经控温发酵、皮渣分离、陈酿及后加工处理而成。在酒精发酵期间葡萄的不同部分和葡萄汁接触,获得了红葡萄酒中的色素、单宁等物质。 6、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橡木桶储存陈酿、调配而成的酒度(20℃)为40%左右(体积分数)的葡萄蒸馏酒。 7、葡萄酒中的香气分为哪三类,影响这几类香气的因素有什么 品种香:源于葡萄品种的香气,又称一类香气(品种、产区、成熟度)。 发酵香: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香气,又称二类香气(葡萄原料、酵母菌、工艺)。陈酿香:陈酿演化以及其他材料赋予的香气,又称三类香气(一二类香气的转化、陈酿、橡木处理) 8、阈值是检查食品中众多香味单位成分的呈香、呈味的,阈值越低的成分其呈香呈味的作用。 9、曲药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是酿酒有益、、香味成分的前驱物质的载体。 10、白酒中的杂味主要有、、及其它杂味。 11、白酒降低酒精度后,出现的白色沉淀物主要是、、等物质。 12、四种基本呈味物质及敏感区 13、葡萄酒的外观特性包括哪一些指标 14、葡萄酒外观的分析方法 15、葡萄酒中呈现甜、酸、咸、苦的物质 16、主要的葡萄品种,及其特征 17、按照啤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分为拉格(Lager)和艾尔(Ale)两大类。 各种啤酒杯及其适用的啤酒类型:直口杯,一般适用于捷克的皮尔森啤酒、德国的下发酵啤酒,当然还有一些透彻可以观察气泡上升的酒类也可以用,比如比利时的法柔、混酿、水果啤酒,德国的勃克(Bock)烈性啤酒等。 18、开口郁金香杯,强调泡沫,比如美式淡色艾尔、比利时烈性艾尔、深色艾尔、法兰德斯红色艾尔等都更适合这种开口的郁金香杯。 白兰地杯:适用于各类口味比较强烈的带有沉淀物的啤酒,比如美式大麦酒、烈性艾尔、深色艾尔、双倍世涛,比利时淡色艾尔、烈性淡色艾尔、烈性深色艾尔、水果等,还有一些老式的上面发酵啤酒。 皮尔森杯用途广泛,美式淡色啤酒都适用以外,还有像德式的下面发酵啤酒、欧式的淡色啤酒都适用。 圣杯,基本属于精酿啤酒类型,像比利时的修道院啤酒、烈性淡色爱尔啤酒、烈性深色爱尔啤酒、双料啤酒、三料啤酒,还有来自德国柏林的小麦啤酒。 19、新酒体设计的构思创意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①用户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用户的需求,了解消费者对原产品有哪些看

全国兼香型白酒品评与分析

全国兼香型白酒品评与分析 为验证兼香型白酒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进一步了解兼香型白酒市场的口感流行趋势和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本文通过市场采样对全国兼香型白酒酒样进行了感官品评与理化分析。 1 兼香型白酒酒样感官品尝 1.1 兼香型白酒的品评 按照国家白酒感官检评的方式,根据酒度、价格等因素,按照质量、价格因素将41 个酒样分成7 轮密码编号,由取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白酒评委资质的评酒委员会成员暗评,综合大多数评委的意见,形成最终评语。将酒样分别从低档、中档、高档,对感官评语进行了综合统计,结果见表1。不同企业生产的兼香型白酒产品的个性以及不同流派特点,在口感上有很大区别。 1.1.1 低档兼香型白酒感官品评分析 由表1可见,低档兼香型白酒对口味的要求不高,基本上维持了香气正、口味甜、淡雅、较净爽的特点。这一档次的兼香型白酒产量在整个酒种里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在北方销售比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 1.1.2 中档兼香型白酒感官品评分析 作为兼香型白酒的主打产品,近几年市场流行口感变化较大,以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产品的兼香型酒从过去强调以酱为主、< an cla =ku>以浓为辅,现转为酱浓谐调,陈香为辅,香气馥郁;以黑龙江玉泉酒为代表产品的浓中带酱的兼香型酒从强调浓中有酱,芳香浓郁,改为浓中有酱,香气淡雅。 1.1.3 高档兼香型白酒感官品评分析 从收集到的高档兼香型白酒的情况看,浓中带酱流派的兼香型白酒不多,酱中带浓流派的兼香型白酒样品占的数量较大。 由表1可见,酱浓谐调,幽雅馥郁,酒体细腻丰满,回甜爽净依然是高档兼香型白酒的口味流行趋势。高端消费群体更喜爱带有明显老陈酒特征的香气,要求酒香幽雅馥郁,口味甘润柔滑。 表1 兼香型酒样感官品评 2 兼香型白酒微量成分分析 白酒的风格特征则主要取决于成分2%左右的呈香呈味物质。兼香型白酒在标志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特征的一些微量香味成分含量上恰好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之间,较好地体现了其酱浓谐调、兼而有之的特点。 不同地区所产兼香型白酒因地理环境的不同,酿酒原料、制曲原料、生产工艺的不同,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差别所显现的异同点,在白酒的香气、口味和个性、微量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量比关系上体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兼香型白酒的两个不同流派:一类是酱中带浓,代表产品是湖北的白云边酒;另一类是浓中带酱,代表产品是黑龙江的玉泉酒。 2.1 兼香型酒样的微量香味成分色谱分析 对采集的41 个全国兼香型酒样做了微量成分的色谱分析,分别从酸类、酯类、醇类、醛类物质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2.1.1 酸类的分析 酸是白酒中最重要的味感物质,是白酒中的协调成分,恰当含量的酸可使酒体丰满、醇和、自然感好,可以延长酒的后味,消除酒的杂味。有机酸的含量高低是酒质好坏的一个标志,在兼香型白酒中含量较高的乙酸、己酸、丁酸、丙酸、戊酸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协

白酒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白酒基本知识 一、白酒分类和主要工艺 1、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1)、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2)、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串香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勾兑白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3)、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酱香型: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因源于茅台酒工艺,故又称茅香型。 这种酒,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当然,酱香不等于酱油的香味,从成分上分析,酱香酒的各种芳香物质含量都较高,而且种类多,香味丰富,是多种香味的复合体。 这种香味又分前香和后香。茅台酒是这类香型的楷模。根据国内研究资料和仪器分析测定,它的香气中含有100多种微量化学成分。启瓶时,首先闻到幽雅而细腻的芬芳,这就是前香;继而细闻,又闻到酱香,

白酒品评的知识

白酒品评的知识 一、尝评的定义和特点 尝评又称为品评、品鉴、鉴评,利用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来鉴别酒类质量优劣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通过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综合色香味,确定其风格及评语,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于检测,控制酒类质量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任何仪器设备能够取代人的感官品评功能作用。(一)、尝评的意义和作用 1.尝评是确定质量等级,评选优质产品的重要依据。 2.通过尝评,了解酒质存在的缺陷指导勾调工作。 3.通过尝评,发现基酒缺陷,指导生产工艺改进。 4.运用品评,鉴别假冒伪劣商品。 (二)、白酒品评生理学原理 1.视觉:眼睛为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觉观察白酒的色泽、透明度、沉淀物,只要不是色盲。都能准确观察,判断白酒的色泽。 2..嗅觉:人的嗅觉器官是鼻腔,鼻闻其香的原理是:香气物质→空气→吸入肺部→经鼻腔甲介骨形成复杂流向→经嗅蕾细胞→侵入嗅觉上皮液体中→经嗅球与大脑神经细胞相连→在负电荷作用下→产生微电流→刺激神经细胞→嗅觉出香气。 a、人的嗅觉灵敏度较高 b、人的嗅觉容易适应,也容易产生嗅疲惫

因此,作为评酒员必须掌握闻香技巧与方法,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累积自身嗅闻的经验与诀窍,便能快速准确的嗅闻各种香气特征。有嗅盲者以及血行性缺陷的人不能做评酒员。 3.味觉:人的味觉除了能准确感受酸、甜、苦、咸、鲜基本的五味之外,同时也能感觉出酒中各种呈味物质表现出的不同味感,通过大脑的神经判断梳理,形成白酒的味觉评语。 呈味物质→由味觉细胞及自由神经末梢组成的味觉感受器→膜电位刺激下→传至大脑→产生味觉。 a、产生味觉除了依靠人的舌头味蕾细胞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是人的唾液,呈味物质只有通过唾液蛋白酶溶解后才能由味蕾细胞和味神经所接受。 b、味觉容易疲惫,也容易修复、恢复。 c、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d、与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相关。 e、味觉敏感区表现为:舌尖位于甜,舌两边位于酸,舌根位于苦,当然也有人的个体差异。 (三)、品评的方法 1.一杯品评法;两个酒样两次评,找出差异,考察尝评员的基本功,训练尝评员的记忆力和再现性。 2.二杯品评法;同时出两杯,一杯是标准样,另一杯是检测样,找出异同点。可以提高评酒员对质差判断力,常用于审批出厂酒,也称为对标法。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白酒基础知识大全(全了) 1.酒精 任何含有糖分的液体,经过发酵便会产生醇,醇分甲醇、乙醇等几种。甲醇有毒性,饮用后会中毒而亡;乙醇无毒性,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但过量饮用也会引起中毒。酒类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气味飘逸的易燃、易挥发液体,其沸点为78℃,冰点为-114℃。 2.酒度 酒精在酒液中的含量用酒度来表示,通常有公制和美制两种表示法。 (1)公制酒度。公制酒度以百分比或度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 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称为38度。 (2)美制酒度。美制酒度以Proof表示,是指在20℃条件下,酒精含量在酒液内所占的体积比例达到50%时,酒度为100Proof。如某种酒在20℃时含酒精38%,即为76Proof。 另外,还有英制酒度,以Sikes表示,但较少见。

3.酒精饮料 酒精饮料(Alcoholic Drinks)是指含有0.5%~75.5%酒精的任何适宜饮用的饮料。与此相对的是无酒精饮料(Non alcoholic Drinks),俗称软饮料(Soft Drinks)。 4、白酒中的有害成份 1、甲醇:导致中毒、失明乃至死亡,即使少量含量也会引起头痛等不良感觉。 2、杂醇油:含量超标引起头痛即“上头”易醉。 3、铅PB、呻、AS均引起中毒。 二、酒的分类 1、按制造方法分 (1)酿造酒。酿造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经发酵后过滤或压榨而得的酒。一般都在20度以下,刺激性较弱,如葡萄酒、啤酒、黄酒等。

(2)蒸馏酒。蒸馏酒又称烈性酒,是指以水果、谷物等为原料先进行发酵,然后将含有酒精的发酵液进行蒸馏而得的酒。蒸馏酒酒度较高,一般均在20度以上,刺激性较强,如白兰地、威士忌、中国的各种白酒等。 (3)配制酒。配制酒是指在各种酿造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中加入一定数量的水果、香料、药材等浸泡后,经过滤或蒸馏而得的酒。如杨梅烧酒、竹叶青、三蛇酒、人参酒、利口酒、味美思等 2.按酒精含量分 (1)高度酒。高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40度以上的酒,如白兰地、朗姆酒、茅台酒、五粮液等。 (2)中度酒。中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20~40度之间的酒,如孔府家酒、五加皮等。 (3)低度酒。低度酒是指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下的酒,如黄酒、葡萄酒、日本清酒等。 3、按商业经营分类 中国酒通常采用商业经营的分类方法,将酒分为下列五类:

白酒的不同香型的品评

1.茅台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传统说法,把茅台酒的香味成份分成三大类:酱香酒、醇甜酒、窖底香酒。 茅台酒的勾兑也基本上按这三大类酒不同比例而进行。茅台酒传统的工艺总结为:茅酒赖华王、制曲黑白黄、碎石泥巴窖、堆积补短长。发酵温度高、贮酒时间长,物多口味细,空杯隔夜香。现代工艺总结为:四高二长。即高温制(650以上)曲、高温润料(900C),高温堆积(500),高温流酒350-400C。一长为发酵周期长,“重阳下沙、端阳扔糟”,八轮发酵,每轮一个月。第二长为贮酒时间长,最低不少于三年。 对茅台酒的品评,要记住的要点有:1、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以突出酱香为主,其余为辅。2、酒的酸度较高,口味细腻、优雅。3、空杯留香长、香气优雅。酱香型国家名酒,还有武陵酒和郎酒,这两个酒也各有特色。 2.浓香型酒的香味成份特征 这类酒产量在名优酒中占50%以上,在17个名白酒中有9个属浓香型,也占50%以上,在历届评酒中,浓香型酒的品种数量大概都在50%以上的水平,这说明这类酒成为我国名优白酒的主导和大综 就其风味特征来说,浓香型酒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流派,这就是以泸州特曲、五粮液、剑南春、全兴大曲、沱牌曲酒为代表的四川流派。这个流派以窖香浓郁,口味丰满著称于世。基本上都带“陈味”。另一流派是以洋河、双沟、古井、宋河粮液为代表,这类酒大多产于江淮一带,他们的特点是已酸乙酯香气突出,而且纯正,口味特别绵甜干净。有人称之为纯浓派。 浓香型酒酿造工艺:传统的总结为“千年老窖,万年香糟,熟糠和料,长期发酵。”现代工艺总结为“三低一高”的工艺原则:即入窖条件为低温,低淀粉、低酸度、高水份。70年代,总结的人工老窖技术,对推动浓香型的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80年代对浓香型的分析及工艺总结,对稳定提高浓香型酒的质量起到指导作用。可以说在中国名白酒酿造中,我们对浓香型酒的机理、工艺掌握还是最明了的。 对浓香型酒的品评要点如下: 1.首先从香气浓郁大小来分出等级或流派。 2.甘爽程度、往往是区别不同质量酒的主要依据。 3.后味长短、是否干净,是要掌握的主要区分点。 4.绵甜是浓香型的主要特点,好的名优酒甜的自然舒畅,差的酒不是绵甜,

白酒品评基本方法

白酒品评基本方法 一、品评的方法分类 根据品评的目的,提供酒样的数量、评酒员人数的多少,可采用明评和暗的品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差异品评法的一种。 1、明评法 明评又分为明酒明评和暗酒明评。明酒明评是公开酒名,品酒师之间明评明仪,最后统一意见,打分并写出评语。暗酒明评是不公开酒名,酒样由专人倒入编号的酒杯中,由品酒师集体评议。,最后统一意见,打分,写出评语,并排出名次顺位。 2、暗评法 暗评是酒样密码编号,从倒酒、送酒、评酒一直到统计分数,写综合评语,排出顺位的全过程,分段保密,最后揭晓公布品评的结果。品酒师所做出的评酒结论具有权威性,其他人无权更改。 3、差异品评法 国内外的酒类品评,采用差异品评法,主要有下面五种:(1)、一杯品尝法 先拿一杯酒样,品尝后拿走,然后再拿另一杯酒品尝,最终做出两个酒样是否相同的判断。为种方法可用来训练品酒师的记忆力。 (2)、两杯品尝法 一次拿两杯酒样,一杯是标准样酒,一杯是对照样酒,找出两杯酒的差异,或者两杯酒相同无明显差异。此法可用来训练品酒师的品评准确性。

(3)、三杯品尝法 一次拿三杯酒样,其中有两杯是相同的,要求品酒师找出两个相同的酒,并且这两杯酒与另一杯酒的差异。此法可用来训练品酒师的重现性。 (4)、顺位品尝法 事先对几个酒样差别由大到小顺序标位,然后重新编号,让品酒师按由高到低的顺位品尝出来。一般酒度的品尝均采用这种方法。 (5)、五杯分项打分法 一轮次为五杯酒样,要求品酒师按质量水平高低,先分项打小分然后再打部分,最后以分数多少,将五杯酒样的顺位列出来。此法适用于大型多样品的品评活动。国内多以百分制为主,国外多以20分制为主。 二、品评的步骤 白酒的品评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品味、和风格酒体,个性六个方面。具体品评步骤如下。 1、眼观色 白酒色泽的评定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的。先把酒样放在评酒桌的白纸上,用眼睛正视和俯视,观察酒样有无色泽和色泽深浅,同时做好记录。在观察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和沉淀物时,要把酒杯拿起来,然后轻轻摇动,使酒液游动后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对照标准,打分做出色泽的鉴评结论。 2、鼻闻香

最完整的中国白酒知识大全

最完整的中国白酒知识大全 中国白酒知识:具有不同标准分类的白酒文化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 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小曲酒: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 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 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其它糖化剂法白酒: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 制而成的白酒。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 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 勾兑白酒: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 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 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按酒的香型分 酱香型白酒: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 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 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 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 是这种类型。 清香型白酒: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 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白酒风味评定剖析

白酒的风味与品评 2007年 8月

白酒的风味与品评 第一节白酒的风味 一、白酒的色、香、味、格 (一)白酒的色 白酒的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指白酒的色泽、透明度、有无悬浮物、沉淀 等所有的外观指标。白酒的色在澄清透明的前提下,呈现轻微的淡黄色也是属于 正常。固态发酵周期长、含酯量高的白酒,有时也会有轻微的色泽,贮存期长的 白酒由于氧化作用也会出现轻微的颜色。 表一白酒外观不良现象及原因见下表: 现象原因 带呈黄夏季酒醅升温过高形成有色物质,或酒醅接触铁锈而形成黄色素,在蒸馏时酒 色色醅的有色物质被拖带到酒中,杂醇油太高,贮存期过长都会使酒带有黄色。 呈红流酒管道、冷凝器、贮酒容器中的铁质被酒中的酸腐蚀,贮酒容器内壁血料溶 棕色于酒中形成。 呈黑原料中单宁为多元酚衍生物,被氧化缩合成黑色素,这种物质不挥发,当酒液 色秥上酒醅时会使酒发黑;冷凝器的锡不纯,含铅时形成硫化铅沉淀而产生黑色; 以病害甘薯为原料,甘薯酮使酒产生黑色油滴。 蓝色酒液接触铜锈产生。 褐色盛酒容器中的血胶被溶出,使酒带褐色。 失光白酒在勾兑调配时,加水降度,酒中原来溶解高级脂肪酸酯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原酒中杂质少、酒度高,在降度时失光现象也相应轻;水质不好、硬度高, 在作为降度用水时也容易产生沉淀,导致白酒混浊失光。 沉白色白酒加水降度,由于水质硬度大,钙镁离子会产生诸如硫酸钙、硫酸镁、碳酸 淀沉淀钙等白色沉淀。因此,白酒降度用水要采用软化水或者纯净水。有时由于新酒瓶质量不过关,玻璃中的硅酸钠和酒中的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沉淀。 棕色如果白酒中含有较多的二价铁离子,在贮存过程中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产 沉淀生棕色沉淀。 灰白如果成品酒使用硅藻土、纤维质过滤介质,操作不当可能会带入酒体中,吸附 色悬金属氧化物或者其他悬浮物而出现灰白色悬浮物质。 浮物 (二)白酒的香 白酒的香气主要由白酒中的酯类、醇类、酸类、醛类、双乙酰、醋嗡等成分 组成,所有这些成分赋予白酒的典型性香味风格。白酒中香气成分组成及含量见下表: 表二白酒的香气成分

白酒品评标准

白酒品评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前言 白酒品评是检验白酒质量的非常重要的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方法,它快速而准确,在生产、验收和市场营销过程中起着决定产品优劣、把好产品质量关等重要作用。 通过品酒发现生产中的问题,从而指导生产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所以说品酒是指导生产、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是确认名牌产品(名优酒)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品酒验收,可以及时地确定产品等级,便于分级贮存,同时还可以掌握酒在贮存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和老熟规律,了解不同酒质在贮存中变化情况。 品酒是检验勾兑和调味效果快速而灵敏的唯一方法,是实现勾兑技术和调味技术的重要基础条件。 品酒可以辨别市场上假冒伪劣等白酒商品,是打假防伪的手段。 为了提高我公司品酒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品酒方法,把好产品质量关,特制定本标准。 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白酒品评的环境、条件、方法、步骤、标准、规则和品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清香型白酒的品评。 ⑵引用文件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 《白酒生产技术全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沈怡方着 《白酒品酒师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赖高淮着 1.品酒的环境与条件 品酒的环境 品酒室要求光线充足、柔和、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60%左右。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无香气及邪杂气味,无震动和噪音。 品酒室内应有专用的品酒桌,在桌上铺有白色台布,还应有品酒杯、水杯、痰盂等。 品酒条件 ⑴品酒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 品酒员的品评能力、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水平决定了品酒的结果。品酒员要求感觉器官灵敏,经过专门训练与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白酒的感官品评用语,掌握相关香型白酒的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