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一、理论前沿

课改三问

——兼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汪卫平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单纯的教育系统内部和学校内部的改革,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全面变革。一方面“教育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外在因素而不是教育制度的内源因素”,另一方面“教育制度内部的各项政策也必须协调一致”,因此,只有消除教育系统外部和内部的体制障碍,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才能确保课程改革达成目标,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谁在领导课程改革:明确各级教育管理者的课程领导责任

当下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课程改革的领导责任随着层级递减而递增,最有代表性的话语便是“校长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这就将课程改革领导的重心窄化为学校的责任,淡化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这种逻辑起点的颠倒,是一种“集体误读”的表现,忽视了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所应共同承担的对课程改革进行引导、规划和监督的责任。

课程改革要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接受国家的统一调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家角度提出包括各级行政部门在内的政府和社会力量“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各级政府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义务。具体而言,各级教育管理者一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领导课程改革的职能,不能仅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更不能让学校孤立无援地进行课程改革。二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改革导向,用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来统领课程改革工作,保证课程改革的价值体系得到具体落实,让政府的公权力为推进课程改革服务。三要建立课程改革推进机制,为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课程改革的编制核定、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设施添置等已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目前,教师编制过紧、课改经费不足、课改设施缺乏已经制约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而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整体工程,所以要统筹、协调编制、人事、财政等有关方面,加大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并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参与课程改革。四要以课程改革为导向,建立对课程改革的专项督导制度,不仅要督学校,更要督政府,从而规范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对课程改革负有重要的管理权力与责任。而且,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者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课程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课程实施。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一要确立责任意识,主要行政领导亲自抓课程改革,对区域课程改革负总责,并要理清课程改革的思路,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二要强化课程意识和执行意识,严肃课程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行使课程管理职能,对区域的课程改革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确定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运作机制,并组织各方力量落实。三要制订以新课程为核心、与课程改革一致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包括课程改革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培勘I艋刚度等,促进课程改革走向常态化管理。四要明确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估标准,落实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为课程实施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成功经验。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单位,更要强化课程管理意识,自觉履行课程管理的职责。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并使其产生内在的参与热情。二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

本的原则,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要建立起以新课程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珍惜教师的改革热情,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教师求实创新,敢于超越传统、超越自我、超越经验,应对课程实施中碰到的问题和挫折,在努力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四要切实贯彻执行好国家的课程方案,同时依照规定开发校本课程。五要建立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校本评价制度。

总之,政府高度重视并实质性地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施课程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确立核心意识,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课程改革而不是游离于课程改革,各部门的工作要形成合力,不能“各自为战”,以免牵制和分散课程改革的精力。

二、怎样评价课程改革:确立课程评价的正确导向

课程改革在深入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要面对“以考分为中心”的压力。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考的过度关注,扭曲了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观。在这一方面,研究者和实践者最常用的提法是:考试评价制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瓶颈,分数是课程改革的“紧箍咒”,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事实是否真是如此?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首先,在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背景下,考试是最合理、最公平、最规范的选拔机制,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当下最佳的选择。同时,考试也不必然与课程改革相对立,一方面课程改革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另一方面考试作为评价课程改革的工具,能够(当然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发挥导向作用,引导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导致产生当前评价困境的原因是,在一个充满“分数情结”的社会中,社会和家长对考试赋予的意义是课程改革所不能承担的,有任何分数的“风吹草动”,他们马上会怪罪于课程改革,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问责”。

然而,社会和家长对分数的要求不可怕并且可以理解。关键在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用什么观念评价学校,用怎样的评价导向来引导课程改革。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用升学率评价当地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实际上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奖惩机制,极大地加重了学校和校长、教师的负担。”尽管社会、家长的评价标准短时期内难以逆转,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政府必须坚守国家意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的关系。一是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评价导向,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从课程改革的终极功能是为不同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立场出发评价课程改革,即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点应看其在有限的条件下是否尽力实施课程改革,而不能迎合社会和家长过度关注考试成绩,更不能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对学校教育的最终结果进行判断。二是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社会和家长及舆论,特别要重视教育家长正确评价学校教育工作,将家长的目光引向课程改革,而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家长,更不能绝对让社会和家长来评价和“认定”课程改革。三是不但政府要正确界定还要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界定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功能定位,扭转关注选拔功能、漠视普及功能的社会价值取向。四是在无法改变“教育质量就是考试成绩”的社会评价标准时,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组织考试的职能部门和职责范围,厘清谁有权组织统一考试,明确统一考试结果的公布内容和公布范围,以淡化分数“热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课程实施者的压力。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一个“懂行”的专业部门,评价课程改革的标准应该比社会和家长更理性、科学、全面。一是制订全面、科学的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激发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该指出的是,评价课程改革和评价教学质量绩效对直接实施者来说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即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水平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如师资、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比师资、生源、质量较差的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基础要好,但事实上,两者实施课程改革的态度、行为和效果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评价课程改革和评价教学质量不能混为一谈,即评价教学质量时千万不能忽视实施新课程的“过程和方法”,何况课程改革的成效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二是对一所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以该校的教育资源占有情况为前提,因为不同地域不同基础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用一把尺子评价,还要看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结果的伦理因素和技术含量,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三是评价部门要在评价的同时为课程实施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支持,指导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提供服务,帮助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

学校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坚持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不同学段的学校要牢牢把握本学段课程改革的目标,建立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课程改革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师、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在评价时将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和教师的“应然”行为与“实然”行为区分开来,重点看教师在现实的客观环境中“能够做的和已经做到的”,防止不切实际地向教师提出理想化的过高要求。三是要坚持正确的新课程质量观,不能主要以考试分数来评判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应以简单的、速决的考试为基础,而应以全面观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工作为基础”。四是要在坚持教学质量合格的底线要求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难以应对社会和家长“分数压力”的原因之一是评价主体的内循环即自我单体评价。因此,借用“二元无法自返”原理,要由超脱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业性社会评价组织来进行评价工作,并实现评价结果的规范发布,以真正体现课程改革的评价要求及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实现与课程改革的无缝对接,并真正体现教育的公信力。

三、谁不适应课程改革:树立共同的课改信念

许多教育界人士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作为一个“普适性”命题加以认同。但这样的理解是否恰当呢?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综合性变革,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其影响甚至制约。上述命题的落脚点是将课程改革的综合性降到了单一的技术性层面。毋庸讳言,教师确实有不适应的地方。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并非主观上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实施新课程,而是根据评价导向、社会支持、家长需求、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和权衡才决定自己的行为。当前,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不是或者至少不仅是教师,而是整个社会和家长,包括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只有涉及课程改革的所有成员树立共同的课程改革信念,课程改革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为此,政府要强化主导推动力。一是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和家长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为课程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面对社会和家长追求分数的客观现实,政府应该去平衡这种不良倾向,不能违背国家意志而屈从于社会和家长的应试压力。不管应试教育的社会舆论压力多么大,政府一定要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能,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实施课程改革营造宽松的环境。三是鉴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上大学,政府应责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各得其所的就业奠定扎实基础,并将此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而不能只是关注升学率。四是加强公共教育观教育。应该说,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确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但要对“知识”、“人才”的内涵要有正确的理解,防止异化为对普通劳动和劳动者的鄙视。政府要倡导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人才观和职业观,以增强社会和家长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认同感。五是建立与媒体、家长的沟通对话机制,营造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特别要防止掌握话语权的个别人的片言只语所引起的“蝴蝶效应”。

教育行政部门尽管对下必须对家长负责,对上必须对政府负责;受到家长和政府的双重压力,但要勇于抵制来自社会上下的压力和阻挠,坚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理念指导课程改革。一是确立主体地位,不能迎合社会和家长不正确的舆论。现在有一种说法:“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种形而上的表述,会搅乱教育的理性思维,而且损害了教育、学校和教师的形象,也大大降低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因为“教学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学生的“会”和“会”到什么程度,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匡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思想内涵。尽管国家是代表人民的,但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有时或在有的阶段是不对应的。国家的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长远战略,人民则会更多地考虑当下的具体利益。特别是当人民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家长时,他们的评价是与个人预期比较,而不会过多的考虑课程改革的终极性意义。只有超越社会和家长的短视性需求,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终极性价值。“社会靠教育才能改变,靠教育我们才能掌握未来”,“我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更新,社会也会发展”。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味顺着人民,也包含着引领人民,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三是协调公众的教育观念。要对公众利益、公众诉求、公众舆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形成社会需求与教育需求之间基本的和灵活的沟通机制与调控机制”。

既要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符合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并提高他们对课程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要依据公众的教育观念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对课程改革进行适度调整,“以获得不同利益主体在可能条件下的最大程度利益协调”。

学校既要深切理解家长追求分数的心情,但更要坚定对课程改革的信仰;既要勇于向虚假的质疑说“不”,又要善于构建“课程共同体”,形成多元的良性互动。一是尽管我们不认为只是教师不适应课改,但教师毕竟是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实施者,要教育教师重视专业发展,以良好的知识、智慧、人格,改善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做好对家长的培训工作,既要重视家长的想法和建议,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逐渐改变家长对新课程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方法,并开放学’校、开放课堂,帮助家长“走进新课程”,如对校本课程的接纳、对研究型(探究型)学习的配合。只有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课程改革才能顺利实施。三是激发学生主动投身课程改革。“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学生不是新课程的“看客”,他们既是新课程实施的对象,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更是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改革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让学生了解新课程、认同新课程、支持新课程、参与新课程,使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课程改革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的话,那么,共同的课程改革信念就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最艰巨的胜利就是对付消极观念所取得的胜利”。“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探索性的综合性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照搬。而且,课程改革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是曲折的而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且要较长时间才能外显其功效。因此,要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刻,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责难,多一点承担、少一点推诿,共同营造课程改革的“同向效应”,真正为课程改革奠定“足兵、足食、足信”的基础,努力共建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的教育生态。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十一B期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问题

张宝贵

摘要:学校文化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摇篮,优秀学校文化所给予的人格教育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指明

方向。学校文化建设决定着学校发展,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应确立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把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发展战略并着力打造先进的文化风尚。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发展;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管理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从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层面,揭示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有机联系,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提高学校教育活动成效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学校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的社会化的专业部门。学校的本体意义就是加快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发展具有目标性,不仅是教育规模、数量的扩充,还有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发展的关注。但是,人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充满了无法直接操控的不确定性。”[1]相对来讲,在人的发展中后天因素比先天遗传因素更难以估量。对学校教育来讲,比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人格塑造。“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2]只有用完善的人格来把握创造才能和创造成果,才能使人真正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人格的完善比体力、体能和智力、智能的发展更重要。

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终级价值,必须把培养和谐的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永恒追求。和谐的人的教育是体力与智力、体能与智能和人格的均衡发展教育。没有价值观念的教育,肯定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根本谈不上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学校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学生社会化的平台。“一个人如果要作为其社会的一个成员,加人到其他人的行列,他必须掌握一系列结构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技能、信仰和价值。只有在他掌握了这些技能、信仰和价值以后,我们才能说他已经社会化了。”[3]个体最初的行为意义是从与母亲互动中获得的,然后将模仿、习得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到了学校之后,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发挥出最为强烈的文化作用。可以说,学校文化是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摇篮。

学校文化是以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都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和表现形式。

从本体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以人格完善为核心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确立,是以真理和正义面前人人平等为逻辑前提的。学校不仅是科技和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人性塑造和美好人性修炼的“圣地”。同时,学校在人格完善过程中,讲求人人平等,任何人也没有特权。学校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对任何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无论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地位、工作及家庭背景的差别。另外,学校教育价值观的着力点是完善人格,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先进的价值观,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人。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回忆南开中学和张伯苓教育思想时就说:“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南开中学给的”,“张伯苓校长的教育思想,高在让你全面接触社会。南开当时有一门课,别的学校都没有,就是社会调查”,“从他身上,我学到两点,一个是爱国信念,一个是科学思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为什么在南开中学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所以说,优秀学校文化所给予的人格教育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指明方向。

学校发展是学校各个要素系统的有序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在提高学校教育成效、促进学校发展方面具有催化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集中并挖掘各种资源潜力,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应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自身资源状况,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的资源状况不尽相同,按学校文化的结构水平可以分为普通学校、规范校、特色学校和品牌学校,其发展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规范校通过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在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管理方面实施强制性措施而达到课程规定的要求。特色校在规范校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精神文化的创新,在课程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

面形成独创性的风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品牌校是在特色校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创新,使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成为完整的体系,成为同类学校的榜样。这样的学校应当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典范;应当是造就社会公认的优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应当是具有众多优秀教师的学校;应当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并取得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校。

在学校发展中,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决定作用。人的活动及其方式的变革首先取决于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观念的变革。经验结构的文化模式是指绝大多数个体都是按经验、常识、习俗、惯例而自发生存。进入理性时代,具有自觉精神的人的文化才真正产生,其标志就是主体性的价值观。以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决定着学校教育的一切活动,不仅决定着领导者和教育者的工作状态,而且决定着全校师生普遍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目标决策。例如,有的学校把“让更多学生考入大学”作为办学目标和努力方向,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学校教育无疑会片面发展学生的“应试”技能而偏离了素质教育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是依据学校教育价值观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例如,教师如果把学校作为训练应试能力的场所,那就会把教育重心放在如何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试分数上,而轻视学生创造意识的强化和高尚人格的塑造。

学校要获得有序发展,就必须具有理性化的学校精神,让经验、人情等文化基因让位于自觉、理性的人本精神,让学校教育价值观和精神文化发生根本性变化,升华为主体性、个性、民主创造、参与、批判精神,以此为学校群体复杂交往活动提供共同的标准和调解手段,去衡量、评价、判定各种活动的价值。在学校发展战略管理方面,以教育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教育理念、学校使命、办学理念等,决定着学校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因为,无论是学校发展方向的选择还是战略目标的制订,都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同时,学校教育价值观也是学校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前提和保证。一些学校制订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有时得不到贯彻落实,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没有在学校教育价值观层面得到集体的理性认同。

学校制度作为学校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在追求管理效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与人的发展发生矛盾,成为“管理的两难困境”。[5]一方面,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人的自由充分发展,这是人的天性,而另一方面制度强调组织成员的协调一致,这又会束缚人的发展。学校文化就是寻求两者相统一的文化。学校文化对学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所约束,具体体现在评价标准中。因为,任何评价标准的制订都是以学校文化为理论前提。学校具有有机的管理制度’,协调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利益关系,保证学校整体利益最大化,并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学校领导、教师以学生个人行为与学校利益紧密相联。这是学校的文化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学校文化规范着师生的行为,它不仅是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根本标准,也是消除学校组织行为冲突的根本参照。由于学校管理系统的多因素和多层次,各部门和成员之间工作重心以及个体价值观念不同,成员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成员与组织之间的行为冲突就不可避免,消除冲突一方面靠学校文化为个体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靠学校文化统一思想,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尺度,确立科学、统一的行为规范。例如,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对新生在回答家长或军官问话时,一直延续一种严格的规范要求。在“报告长官”后,新生只能选择“是”、“不是”、“不知道”、“没有任何借口”四种之一的标准回答方式,不能多说一个字。该校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学校这样规定是要让学生明白成为优秀军人必须诚心诚实、尽心尽力地把事做好。学校以回答行为标准激发学生的全部能量,履行其以报效国家作为军人首要责任和最高荣誉的培养目标要求。

另外,学校文化还决定着学校的外在形式和外显形象。学校物质环境建设是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思路的反映。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学校精神是在野精神、进取精神、庶民精神。因此,校园是开放的,没有校门,反映学校秉承思想开放、学问自由的办学宗旨。总而言之,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没有学校文化或缺乏学校文化的学校,必然是缺乏竞争力的学校,必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以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确立先进文化的建设方向

学校文化不仅表现为普遍化主体意识和理性化学校精神,还表现为学校发展的历史观,确信理性绝对力量推动学校发展,确信学校应永远进步,永远追求完美,但永远也不可能完美。因此,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应处处体现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其根本目的是使学校成为先进文化的“圣地”,培养引导社会发展的未来人。

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指出,“人是在文化中发展自己成为文化存在物”。而“人的文化活动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超越性”。所以,“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的取向”。嘲学校文化只有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从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到形象文化进行整体、全面创新,才能培养出引导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例如,南开中学从创办之初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造建国之人才,治民族之大病”。在建设学校文化、塑造学生人格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南开中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充分体现了南开的教育目标,即培育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学校同时也十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育。在南开中学的教学楼门口悬挂着创始人严范荪为师生制订的“容止格言”。教学楼里还有一面大镜子,要求学生每次进去都要先照一下镜子,看是否符合“容止格言”中“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的要求。这些不仅使南开师生具有文质彬彬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通过外在形象整理,促使师生对自身能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进行反省。

2.把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发展战略

以学校文化凝聚人心、聚集人气,为学校发展提供永续动力,关键是要以学校文化整合学校愿景、使命、方略以及相应的战略举措。

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对自身教育活动存在价值的思考和总结。不同时期、不同学校,学校教育价值观可能不同,但立足点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愿景是学校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其立足点是教育价值观的创新而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校,具体是指建什么样的学校、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设计学校发展愿景,要考虑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更要考虑继承民族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的精华。愿景不仅是校长个人的追求,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使命是在学校已有基础上,为达到愿景,做什么、怎样做和实现什么目标。方略是为实现学校愿景在完成使命的教育活动中所确立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和学校发展理念。将愿景、使命、方略和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可以凝聚全体师生的人心、聚焦全社会的人气,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着力打造先进的文化风尚

学校使命、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育理念的建设必须以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进取精神为根本原则。因为,学校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场所,爱国主义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学校文化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时必须坚持传承、创造本民族的精英文化,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改造旧社会并创造新社会。学校文化主体不仅要率先垂范社会先进文化,更应超越传统、超越现实,以进取精神开拓未来。

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为教育价值观层面上的建设,也需要实践行为层面上的细节养成。从校本课程设置、教学活动设计到学业作业布置,都能反映出学校的价值观。学校文化不仅要有高尚的目标,也要有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把握的行动准则和教育要求。而且,在各种活动中,要重视师生的“内省”,通过“内省”反思自身行为与学校文化的差距。通过“内省”使全校师生对学校文化有更为深刻的领悟,并增强践行学校文化的信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热爱学生、具有敬业精神、自尊自爱的教师群体风尚,形成刻苦学习、生动活泼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群体风尚,形成治学严谨、品德高尚、纪律严明的师生群体风尚,真正发挥学校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翔.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J]教育研究,2003.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2.

[3][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_[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10.

[4]胡志意,郭楠.“气象大师”叶笃正[N].今晚报,2006-01一11.

[5][加]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M].刘林平,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_3.

[6][荷兰]c.A.冯·皮尔森.flog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十一B期要关注校本研训中的“五轻五重”现象

翟光法

一、理论引领重聆听报告.轻读书钻研

聆听专家的报告,参观、考察先进学校的做法是教师学习理论、改变观念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最佳途径。其一,听报告、参观考察只能是走马观花,听时、看时激动,觉得满有道理,但这种感觉难以在头脑中保留,难以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其二,我国基础教育面广校多,不可能每一位教师都能聆听专家的报告,都有机会参观先进学校。因此,理论引领,根本途径还是设法让教师认真钻研几本理论专著、教育经典。读书是教师的职业习惯,教师只有通过认真读书(包括远程教育学习),潜心与作者、专家对话,深刻领会其道理,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剖析、反思、总结、梳理,才能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从而“外化”为教学行为。为使理论引领确有实效,学校的管理还是应在策划教师能读书钻研上多下功夫。

二、常规管理重制度建设,轻具体实施

校本教研与培训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然而,不少学校校本研训在管理中存在着重制度、计划、方案建设,轻具体实施的误区。这个误区的存在,既有学校的责任,也有上级的责任,因为上级检查评估就是看“纸质”材料,而不看过程和实际效果。学校只要建立了制度、计划、方案,加上一些临时加工的“产品”,就能在检查中受褒奖、评比中得高分。如此,重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也就应运而生,且茁壮成长。

三、检查考核重袭象数据,轻过程实质

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考核是推动学校校本研训工作认真开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检查考核存在重表象数据,轻过程实质的现象,所以,其推动作用并未达到。校本研训要取得实质性效果,必须通过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来实现。因此,上级的检查考核应重在考查过程。不能只看表象数据。众所周知,表象数据是可以闭门造车的,更易“下载”“复制”。如现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每年教师要填一份报告册,内容可谓完备。单看一人的报告册,似乎还可以,如果多看几人就会发现雷同,甚至校际之间也有雷同,再去网上浏览、翻看几份报刊,就明白了报告册部分内容的来路。填这样的报告册有何意义,能证明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果了吗?只能是表面上完成了任务。还有如教学检查,只看备课节数、作业次数,不看实质。这样的检查能了解到什么?对老师教学有什么促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何作用?这种轻过程,重表象考核检查方式必然导致学校搞形式,在表面材料上做手脚,而不重视实际工作。

四、研究内容重泛泛而谈。轻专题研讨

不少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确实在做,确实想通过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新课改服务。但由于对何为校本研训,如何开展校本研训了解不多,徒有“一颗红亮的心”,所以,研训目标不明,研训对象不清,研训方式不当,研训浮在表层,这就必然走人重泛泛而谈,轻专题研讨的误区。有研无读,有谈无写,反思无法深入,思想不能升华。表现为:有研训计划,但不科学、无体系,活动零零碎碎;有座谈研讨,但无目标、无专题,东拉西扯,不得要领;有课例研究,仅浮在备教说评表层,就课论课,不能深入,缺少后续跟踪;有集中培训,放录像、读材料,放完读完就完事;集体备课,有名无实;课题研究,有立项,无结果……更谈不上学科间整合,校际间联动,研究中创新。

五、研训队伍重单打独斗。轻团队合作

学校教科研需要团队精神,需要教师集体的合作。现实中,由于学校重视不够,策划安排不周,评价手段偏位,研训条件不足,整体研训能力有限等因素,致使学校研训工作校自为战,人自为战,单打独斗,甚至相互封锁,这明显不利于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合作的研训团队,既能提高研训效果,又能使研训成果增值。因

此,学校管理要克服轻团队合作的现象,努力创造团队合作的平台,积极引导教师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校际之间、科际之间、同科之间,研究能力高低的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协同作战,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共同享受教研成功的乐趣。

摘自《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十二期

杜威的公民教育观

唐克军蔡迎旗

【摘要】杜威的理想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同体,这种民主的完成,需要有交流能力和改造能力的

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主要通过做公民的方式,一方面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参与社区生

活。通过合作性交流,这种地方性的民主生活可以扩大全国乃至全球。

【关键词】民主共同体公民公民教育

民主是一项宏伟的事业,它需要致力于民主的公民来完成。杜威所追求的民主是人人分享的且成员之间具有相互性的共同体,而这种民主共同体需要有交流能力和改造能力的公民来完成。如胡适所说,这种民主须有两大条件,一是社会利益由这个社会的分子共同享受;二是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须有圆满的、自由的交互影响,而民主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智能的个性和共同活动的观念与习惯。智能的个性就是独立思想、独立判断能力;共同活动的观念与习惯,就是充满对社会事业和群众关系的兴趣,且具备同心协力合作的天性。[1]本文从杜威的民主观出发,探讨其公民教育思想。

一、民主共同体

杜威对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和苏联社会主义民主表示失望,认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充分实现过民主。虽然产生了政治上的普选、当权人对投票人负责等民主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和最后的价值”。[2]杜威的理想是建立民主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其成员充分分享经验,有责任完善民主,促进民主的进步。孙有中认为杜威的民主共同体可以归结为沃尔夫(Robert PWolff)的共同体的三个层面:其一是“情感共同体”,指共同体成员对共同文化传统的彼此意会和珍爱;其二为“生产共同体”,指共同体成员在生产过程中从劳动成果中获得满足,从生产活动中得到享受,通过自己的产品实现掌握并在集体生产活动中通过合作增进了解和情谊;其三是“理性共同体”,指共同体成员自由、平等地积极参与关于社会目标和社会行动的交流、探讨与决策。[3]由此可以说,杜威所设想的民主共同体,其作为情感共同体,成员有共同的习惯、分享的经验和共同的归属感;作为生产共同体,每个成员既有自己的责任与任务,又相互依赖与合作,共同分享成果,从而增进群体感;作为理性共同体,成员之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平等的理性交流。这种社会状态就是杜威的民主理想,即联合而又开放社会生活方式,其中交流、参与、合作和反思是这种民主共同体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促进了民主的进步。

交流。民主共同体的形成有赖于交流,没有交流相互间的理解是不可能的。“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4]交流可以加强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个人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学校、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不是孤立的,孤立会导致生活的僵化和退步。在杜威看来,“孤立的生活能使生活僵化和形式制度化,使群体内部只有静止的和自私自利的理想。”[4]他对交流的意义充满信心,“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开拓的时代,都和过去各民族和阶级之间从相互封闭到消除隔阂相应。甚至所谓战争的利益,也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冲突,至少加强他们之间的交往,从而偶然使他们相互学习,扩大他们的视野。到了现在,旅行、经济和商业上的种种趋势,已经打破外部的障碍,使各民族和阶级相互联系更为密切,更为明显。这种物质上的空间接近在极大程度上有待于促进智力和情感的意义。”[4] 参与。杜威理解的民主是不断改造的过程,这就要求公民关注社会问题,投身解决社会问题,而非作为旁观者,“因为我们预见结果并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而是和这个结果有关系的人,我们是产生结果的过程的参加者。”[5]公民就意味者对实际情境和问题的关注,对社会事业和群体充满兴趣。杜威说:“专心一词具有兴趣完全和目的一致的意思。”[5]有了对情境和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才会主动探究社会问题和试验解决社会问

题的方法,也才会有引起社会变化的行为。

这种民主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的有机化和个人的发展。在杜威看来,社会成为有机社会与民主是一回事。如果社会存在分化的孤立的单元,这种社会不可能民主。社会各群体,社会中的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社会的形成是各个群体与个人共同参与形成的,那么这种社会就是民主社会,这种社会既是联合的社会,也是实现人的个性的社会。杜威认为,社会的有机理论不仅包含组织的意味,而且包括个人的实现,这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各个人参与某一种有兴趣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有方向,这样的人大量地在空间上扩大开去,就等于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过去使人们看不到他们活动的全部意义。”[6]个人也就因此获得发展。“共同参与的事业范围扩大,和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这是民主主义的特征。”[6]

合作。合作是民主共同体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民主是一种共同生活方式,在共同生活中,相互自由协商支配一切,而不是力量支配一切,合作而不是残忍的竞争是生活的规律;民主是一种社会秩序,有利于友谊、审美和知识的一切力量受到热爱,一个人能发展成怎样的人,就发展成为这样的人。”[6]一方面这种工作模式是联合的活动。在民主共同体内,人们不仅拥有共同的利益、目的、愿望、信念以及知识,而且共同体的成员对他们的共同性自觉的理解、强烈的兴趣和积极的诉求,并在情感上联系在一起,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合作中,个人的独立性成为社会进步的能量。

反思。在杜威看来,民主需要思考能力,学校必须培养这种能力。[7]他认为反思性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思维是探究、调查、熟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现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是疑问。”[8]反思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事务,另一方面对所经历的进行思考,“反思的时机在于个人对进行中的事情的参与,而反思的价值又在于使自己置身于所观察的资料之外,在这两个事实之间并无矛盾。”[4]他所赞赏的经验学习过程就是思维或反思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在实际情境中关注某个问题,对问题进行推测、审慎的调查,提出试验性假设及行动计划,并运用到实际中。这种思考既是对事务的参与,也是对这种参与的思考。作为参与者,他不是置身于事情之外,而是作为事情的参与者表达对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行动;作为思考者反省自己参与的经历。

二、理想公民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增强“公民的效能”或培养“好公民”,而公民的效能最重要的是参与他人的关系。阳“’民主共同体是合作、交流的共同体,因而公民是有效的交流者,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民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公民要有改造社会的能力。

1、有效的交流者。

经验的交流、分享是民主的特征,而这种交流的实现有赖于交流主体的平等。因此,公民首先是相信平等的交流者。“相信平等,这是民主信条中的一个因素。……每一个人都同样是一个人;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来发展他自己的才能,无论这些才能的范围是大是小。再者,每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对他自己看来是重要的,正像别人的需要对别人看来是重要的一样。”[2]平等意味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展示自己,表达自己,为社会贡献自己。“相信平等的这个民主信念是这样一个信念: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来贡献他可能的任何东西,而他的贡献的价值是由它在由类似的贡献所组成的这个整体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功能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任何类型的先验地位决定的。”[2]

其次,有个性的交流者。民主条件下的理性交流需要理智的平等。这就必然关注个人的独特性。民主首先包括对个人的充分肯定,对人的独特性的追求。他认为,民主的信念必须包括对“个性和每一个正常人的独特的素质”的信念,包括对“人们在正常条件下作出理智判断和行动的能力”的信念。[3]民主是平等尊重每个人的价值,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发展其才能。而人的价值在于其自身,不在其家庭、出身、种族、肤色或对财富的占有,人就是目的。因此,民主的目的在于个性的实现。他说:“余性是最高的、惟一的法律。每个人自身是绝对的目的,·这是道德观念。民主理想包括自由,因为民主没有出自内心的熟悉社会规章,没有出自内心选择的理想和出自内心的遵守法律,就一无所有。”[5]个性是绝对的目的,没有个性就没有一切,没有实现人的个性的民主就不是真正的民主,从这种程度上说,民主与个性等同。杜威说:“我试图建议,民主是一种道德观念,个性观念,蕴含无限的能量,构成每一个人。”[5]民主所成就的是每个人的个性。反过来,要完善

民主就需要有个性的公民,就必须发展自己内在的个性,“人类不能满足于从外力得到的善美,不论善美多么高大、完整。”[5]4崇拜外在权威会丧失个性,“贵族政治是对个性的亵渎。”“英雄崇拜意味着人受鄙视。”[5] 2.有改造能力的参与者。

“民主的政治形式仅仅是人类的智慧在一个历史的特殊时期以内所设计的一些最好的方法。”[2]因此,民主应随着时代的前进,民主的形式与内容必须改造,必须更新。在他看来,每一代人都必须为自己再造一遍民主;民主的性质、内涵并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或另一代人,而必须根据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需要、问题与条件进行改造。民主是过程,没有终点。“民主必须在每一个世代,在每年和每日,在一切社会形式与制度的、人与人的生动关系中重新制定。”[6]作为公民,就应有改造和完善民主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当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公民教育方式

在杜威的教育方式中,每个人既是行为者,又是思考者。这种公民教育过程是经验过程,也就是通过民主生活、民主参与实践公民资格,从而培养好公民。一方面学校生活应该成为民主的生活:另一方面学生要参与地方的社会生活,提高地方生活的民主质量。而实现这些首先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1.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社会的繁荣与幸福源于人们的合作,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关系则是学校成功培养民主社会公民的基础。学校与周围社区密切关系“不仅丰富学校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力,而且还能增强给予社会的服务。”[10]所以,学校不能忽视“科学的民主的社会”,忽视“这一社会的需要和理想”。[10]学校不与社会发生关系,不反映社会生活,不让学生理解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学校就不能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公立学校的第一任务是教儿童在他发现自己作在的这个世界里生活,理解他在这个世界上分担的责任,使它在适应社会方面有个良好的开端。”公立学校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公立学校创始于自由民主的精神。”[10]在民主社会,教育不再是有闲阶层的特权,而是更新社会的手段。杜威赞赏印第安那州葛雷市公立学校与“教会和家庭合作,利用每一项经费来源,利用所有邻居及地方团体的影响力量,以求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10]

2.塑造学校的民主生活。

在杜威看来,民主政体意味“民治、民有、民享”,因而学校要训练参与政府管理的品质,给儿童自由,让它们能够控制身体,以便他们知道自由的运用意味着什么,以及发展诸如主动性、独立性和善于应变能力等积极品质,“这样民主制度的滥用和失败的现象才会消失。”[10]要做到这些,就必需把学校改造成为民主的学校。“在训练人方面,学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民主的社会。”[10]

葛雷的学校就是民主的社会,就是公民教育的场所,因为这样的学校通过做好公民来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葛雷的学校不是根据课本教‘公民’这门课的,学生们学习公民课,是通过帮助照看自己的校舍,制定在礼堂和操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上公共图书馆,以及听各类工作的人讲各类正在做的事等进行的。它们通过选举自己的学生会的模拟竞选运动、各种党派、初选活动、投票站以及选票来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家具和水泥走廊,并知道制作它们要花多少代价的学生们,不会轻易损坏走廊或家具。将来它们自己做了纳税人,对于它们制作东西的价值及其改进方法,也不致轻易受人愚弄了。卫生宣传运动,利用应用课时问与市里各个社会机构相接触,在学校礼堂听人讲更多的有关这个城市的事务,所有这些都是在上对学生有感染力的公民课。”

[10]

3.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改善地方生活也是公民教育的方式,杜威说:“学生学习公民课,如果纯粹从教科书的一般原理出发,那么课程的应用性和适应性就会大大削弱,但是如果通过地方调查和改进地方设施来学习公民课,就无疑能影响地方生活。与此同时,社会也能感受到学校在地方上的效用。”[10]因此,民主的学校也应具备社会改良的性质,成为社会改良的机构,成为培养社会精神的动力,这样学校就“成为一个民主的社会,真正地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状况。”[10]杜威把瓦伦丁的学校、芝加哥公立学校和伊利诺伊州立弗塞特镇的村舍学校视为社会改良的机构。学校有木工车间、修理、制鞋、烹饪、园艺等工作,学生学会这些工作,帮助改善学校的设施,“激发学生对社会和邻居的责任感。”[10]学校通过储蓄银行培养儿童勤俭节约的习惯。所有这些工作目的在于“培养出有雄心的、乐于负责的公民。”[10]杜威还说到,芝加哥公立学校有各种公民俱乐部,“给学生提供较好的社会生活的准备,以期由此改进社会本身。”伊利诺伊州立弗塞特镇的村舍学校有由学

生组成的公民同盟会,负责照看城市里的某一部分街道,学生不但亲自打扫街道,而且还试图让城里的其他部分居民对这个事发生兴趣,另外还建立在政治组织基础上的模拟选举和自我管理。[10]

无论是民主的学校生活还是参与社区的活动,都是经验过程。这两个过程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的。这些生活必须合乎两个标准,即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性。“经验的连续原则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8]交互性指“个人和各种事务以及个人和其他人们之间进行着的交互作用。”[8]合乎这两条原则才可能培养学生民主所需的品质。

四、结语

杜威公民教育是民主的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之间合作、交流和反思是民主工作的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对美国公民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来促进学生公民素质的发展已成为美国学校普遍接受的教育方式。

当然,杜威的兴趣并不只在于地方的社区参与与合作性交流,而是在于从学校的民主合作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亦即通过合作性交流将学校的民主生活扩大校外,造就出全国乃至全球的民主的大共同体。对此,艾伦·舒茨认为这种地方的和更大范围的民主公民资格的实践之间存在着紧张。[11]不过我们认为,商议民主的理念和网络的物质条件为交互性的交流的扩大提供了可能性。约翰·威林斯基指出通过增进教育研究成果的相互性、开放性和责任性等商议民主的原则,可以扩大民主交流的范围。[12]网络交流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平等性,不仅消除了权威和普通人之间的界限,而且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即时交流提供了现实性。

注:

[1]胡适.问题与主义[M].香港远流出版公司,1986.

[2]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3]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杜威教育论著选[c].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Derek Heater:A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M].Roudedge Falmer,2004,

[8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Thomas C.Hunt,Monalisa Mullins:Moral Education inAmerica's Schools:The Continuing Challenge[M].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10]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l]Aaron Schu~:John Dewey and”a Paradox 0f Size":Democratic Faith at the Limits of Experience[J].American Journal 0f Education,2001(5)

[12]John Willinsky:Democracy and Education:The Missing Link May Be Oum[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2002(3).

摘自《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六期

以“高级思维”为核心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上海市向明中学

自20世纪80年代向明中学开始创造教育实践以来,我校经历了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支胜任创造教育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了一套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方法,为社会输送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同时。也塑造了向明中学以创造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说,“创造教育”已经成为向明中学的立校之本和办学特色。

一、高级思维能力的提出

在经历了初创探索时期(1980-1986年),调整巩固时期(1987-1991年)和基本成熟时期(1992-2003年),在构建并实施了“向明中学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与已有的课程框架体系配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深化并推进创造教育。

(一)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

其间,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是各学科在前期总结出的许多创造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和重复性,其中是否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果有,这种联系是什么?二是从思维认知过程的顺序加工流程,即由发散和聚合的思维目标、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加工、抽象和形象的思维反应构成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指标是否全面,有没有指向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二)对创造性恩维能力的重新认识

目前,我们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解包含三个层次。其一,是“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包括反向和横向思维能力、发现缺失信息的能力、注意问题不同方面的能力,抗思维封闭能力等;其二,是“突破常规”的思维结果描述,包括问题的敏感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能力,观念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其三,是对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揭示,包括综合和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同时我们注意到:第一和第二层次的理解,是一种典型的以表象和结果为特征来描述事物的分析方法,其反映了非本质的表面现象。事实上,斯腾伯格也认为,“以往创造力通常是根据产品是否有价值来界定的,这种定义显然不能涵盖创造力由哪些心理特征构成这一问题”。而第三层次的理解,是一种内部审视的视角,它对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揭示。是一种本质的分析,直接指向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在核心。

(三)高级思维能力的提出

顺着揭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思路,从内部审视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发现,必须从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直观特征的描述中脱离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此前已经总结出的有一定差异性、但也有一定重复性的众多创造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综合和分析能力、评价能力,这些都是高级阶段的思维能力。看来,高级思维能力值得关注。

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创造特征的出现,与“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有关。可见,对迁移、组合、分析、层次和交结等的关注是跳出思维认知过程单一的顺序加工流程,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向之一。于是,困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而这种联合和重组也与高级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殊途同归,紧扣高级思维能力、研究高级思维能力、培养高级思维能力,我们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越来越近了。

二、高级思维能力的内涵

在借鉴了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不少学者或机构对高级思维能力的界定后,我们对高级思维能力提出了如下的界定:

高级思维能力是指在信息获得、加工和监控中,思维超越了一般层次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从信息获得的角度,高级思维能力体现为简单识记层面之上的筛选、估计、信息价值的评估等;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高级思维能力体现为领会、理解层面之上的分析、综合等,并能够跨越知识门类限制实现广域范围的信息统合;从思维监控的角度,高级思维能力注重更强的“元认知”能力,要求个体习惯于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高位的监控和评价。

在思维活动中是否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参与,将是决定思维过程是否可能出现创造性的关键。

从“获得、加工、监控”的维度,而不是从认知过程的顺序加工流程分析思维,主要是借鉴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高级思维能力的有效信息获得部分,可以被理解为对应于斯坦伯格的知识获得成分的高级形态,它是创造力中顿悟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结合和选择性匹配三个要素组成。同时,它与布鲁姆提出的分析、综合、评价密切相关。

高级思维能力的信息加工部分,同样与布鲁姆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中的执行成分。

高级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部分是思维的高位监控和评价能力。在各种相关理论中都居于重要的位置,它对应了斯腾伯格的元成分、布鲁姆的评价、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等。

三、八种高级思维方法和四种高级思维能力

近几年,我们从大量的课内外创造教育实践、学生的言行、教师的访谈、家长的反馈和社会的反响中,进一步提炼出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的八种方法,从中折射出的四种具体化的高级思维能力,以及相应方法和能力间的对应关系。

(一)八种高级思维方法

1.从“简单识记”到“网格布局” 2.从“常规配对”到“选择编码”

3.从“领会运用”到“分析综合” 4.从“初步看法”到“自觉监控”

5.从“二元对立”到“关系互动” 6.从“精确唯一”到“容忍模糊”

7.从“一种方法”到“联系组合” 8.从“单一领域”到“融合贯通”。

(二)四种高级思维能力

1.高级知识组织能力

涉及信息的获得以及对信息之间关系的重组,然后可能会产生新问题、新想法,这是创造性产生的直接基础。

2.高级分析辩证性思维能力

涉及对信息的获得以及对信息的加工,然后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这是创造性产生的思维基础。 3.高级策略选择能力

涉及对信息的加工,它建立在知识重组的基础上,同时又需要评价思维的参与,然后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是创造性产生的方法基础。

4.高级评价性思维能力

涉及对思维过程的监控,保证人们有效地了解自身思维过程的当前状态,发现难点、问题,以及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它可以指导精确恰当的策略选择,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并且在执行控制的过程中运用策略性知识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加工过程。这是创造性产生的思维深层结构。

(三)八种方法和四种能力间的对应关系

1.高级知识组织能力——火‘简单识记”到“网格布局”;从“常规配对”到“选择编码”

激发创造潜能的高级知识组织能力,其关键在于知识组织的网格化和灵活性;有必要保证知识与触发知识的条件建立起灵活的关联,这样的知识就能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有效地与问题的各个方面发生联系,有助于对问题的顿悟和解决。

2.高级分析辩证思维能力——从“领会运用”到“分析综合”;从“二元对立”到“关系互动”

“领会运用”主要描述了聚合思维的过程,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主要描述了发散思维的过程,它会对学习者的创造性行为提出更明确的要求,也更加强调思维的独特性和首创性,从而促成新见解和新发现。辩证思维是从单一决定论发展到动态互动系统的产物,它使思维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综合性加强。辩证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思维摆脱常规固化的模式,克服线形决定、二元对立等思维特征,从而促成稳定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3.高级策略选择能力——从“一种方法”到“联系组合”;从“单一领域”到“融合贯通”

策略化是指头脑中要存储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策略性知识,在学习和思考时,头脑中的注意力要在高层次的策略性知识与低层次的描述性知识之间来回转换;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材料,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方法与过程;不仅要选择一种方法,而且要优化、联系和重组多种方法,连通多个领域,从而继承已有的创造方法,深化已有的创造经验,使思维的创造过程更加灵活。

4.高级评价性思维能力——从“初步看法”到“自觉监控”;从“精确唯一”到“容忍模糊”

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基础之上,否则评价会失去客观基础。此外,评价思维的产生与发展还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因此还涉及到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性人格培养等诸多问题。

四、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国家类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中,我们不少教师正在努力采用“高级思维八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以变式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数学的变式教学可分为概念I生变式和过程陛变式。概念性变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变式:—类是改变概念的外延,称为概念变式;另一类是改变一些能混淆概念外延的属性,比如举反例,称为非概念变式。而过程性变式即程序性变式是相对于陈述性变式即概念性变式而言。采用过程陛变式,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并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或获得多种方法。如在学习“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一节时,先给出方程:①若已知方程有一实根为2,求实数的值;②若已知方程有一虚根为2,求实数的值。由方程根的定义学生很容易求解。再请学生自己提出—个问题,来求实数的值。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①一根的模等于2;②两根和的模等于2;③两根差的模等于2;④两根模的和等于2;⑤两根模的差等于2;⑥若已知方程有一实根,求实数的值;等等。通过变式教学,学生对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以及韦达定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且为共轭虚根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加强。学生

的思维的严密眭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点评:该教师有效地利用变式教学,指导学生从“常规配对”到“选择编码”。

五、学生创造潜能的充分展示

在我校“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让每一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塑造创造性人格,形成具有综合能力和国际化素养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类竞赛成果,在全市仍保持名列前茅地位,学生专利申请数仍领先全市。

(一)在各级各类创造发明大赛上,获奖人欢逐年递增,获奖类型逐年扩大

三年前我校参加INTEL青少年科技竞赛获奖项目基本上是工程类的,现在这几年我们的获奖领域从工程类扩展到生物环境、医学健康、机器人创意、物理、天文、化学纳米、社会论文、心理等,获奖的质量在提高。全国级的获奖项目也在增多。在今年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ll项。

(二)明日科技之星、明天小小科学家的涌现

仲奇超、吴家寅、杨之江、励俊、庾顺禧、陈彰开、叶莎莎、邢恺同学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周帆同学获得了2004年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的一等奖,并荣获“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庾顺禧同学获得了2006年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的一等奖。

(三)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

随着我校科技作品的不断增加,我们适时地进行了知识产权的宣传与教育,并在有作品的学生中开展申请知识产权活动。通过宣传与操作,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理念得到提升,促进了学生科技教育的良好展开。三年来我校申请知识产权专利已达304个左右。

六、良好环境的创设

在深化创造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以依靠的有效载体,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联动,这一切有效催化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

(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对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支撑

自2003年学校启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再设计”行动计划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1.让每一个教师掌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案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反思教学的现状——动手操作与头脑风暴——课程问题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堂实施新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环节的校本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案设计方法,并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与应用中去。

2.通过教学问题设计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通过引导教师以创设“问题”为核心,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问题解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实践的综合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3.指导教师使用基于网络的各种交互式学习平台

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师生交互式网络学习技术——留言板、BBS、blog、Wiki的比较,指导教师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技术。

例如:在物理自主学习中,我们使用wiki技术来讨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成功、物理高考题型的分析研究。首先由教师制定主题,学生在wiki上充实这个主题的内容。然后教师对学生提交的网页内容,可以独自审核发表.也可以交给广大学生一起评议。最后将一个完善的wiki主题呈现在校园网络中,完成一个阶段的主题自主学习。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的联动

现学校有市级名师名校长后备人才5人,特级教师4人,区学科带头人18人,区骨干教师9人,区名师工作室两个,校特色教师工作室3个,全校高级教师总量占55%以上。这是一支极为珍贵的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学校必须创造一切条件,让此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发挥特色教师效应,打造名师。

在2006年11月,我们成功地为科技名师黄曾新老师召开了“黄曾新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研讨会”,邀请市级各类专家学者与会,共同研究“黄曾新效应”的发生、发展以及黄曾新的特色给教育界的启示,学校行政表彰命名黄曾新老师为“向明科技教育功臣”。

2.加强教研组学科建设,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研组学科建设基本内涵是:掌握本专业最新研究发展的动态;掌握本专业名师发展的动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教育科研成果推进的动态;把图书馆建在教研组;把教研活动落实在课堂教学、课程教改第一线;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师作为学科建设的第一使命和评价指标;建立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教研组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打造特色教研组。目前,化学、英语、心理、语文教研组已脱颖而出,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区示范教研组。

3.搭建教师内涵发现平台,提高教师能力。

(1)成立青年教师命题研究小组。通过对教学命题的实践操练,组内和组间成员的相互合作,青年教师对试题研究的深度、广度有了科学、清晰的理解,教师教学解题统筹能力大大增强。

(2)强化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核。这是磨练教师的一种形式。每年一次教学努力比武考核,目的是增强青年教师的承压能力,磨练承受挫折的毅力,提高心理素质。

(3)积极参加市、区各类教学比赛。在每一年的市、区教师教学能力大奖赛中,我们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能发挥出色,勇夺桂冠。赛前团队协作,苦练内功;赛后虚心听取意见,主动反思,寻求发展。

(4)施行导师带教。青年教师和导师的双向选聘,是向明中学落实培养青年教师计划的重要举措,此举强化了带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为拓展教师视野,增强交流,学校支持各学科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科实践活动。

在深化创造教育的今天,以“高级思维”为核心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在由点及面地激发所有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不断发展、迅速成长。

摘自《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年第十二A期

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

丁炜

摘要: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是学习科学领域内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它对学习者做出了新的假设,对

认知过程做出了新的界定,并提出了促进学习的若干建议。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

用主要通过设计学习得以体现。

关键词:基于案例的推理;设计学习;学习理论

基于案例的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下文简称CBR)最初作为利用经验求解问题的推理机制服务于人工智能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人工智能专家在开发模拟初学者推理的程序时发现,新手已有经验在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拥有各种相似的经验对于新手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经验能使新手从学习与应用它们的过程中抽取出各种精妙之处与细微差别。同时专家们认为学习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即学习不是简单地经由归纳对知识进行概括,而是对经验的阐释与整合,以及从一系列经验中抽象出一般知识以扩展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机会以及学习者的解释能力是促进学习的关键。CBR对学习内涵的拓展,引发了一种新的学习范式的创生。本文将深入剖析CBR学习理论,并且详细说明CBR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CBR学习理论

CBR学习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学习者的假设、对认知过程的界定以及对促进学习的建议。

l、对学习者的假设

CBR认为,学习者大脑中的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存在。这些案例可能是具体的,与某个事件密切相关,也可能较为概括,如同描述日常生活事件共同顺序的脚本。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决定,因此明智的学习者能够识别新情境的重要特征,并在庞大的案例库中检索出与当前问题情境最匹配的案例。

2、对认知过程的界定

如果我们把当前面临的问题或情况称为目标案例(Target Case),把记忆中的问题或情况称为源案例(SOUl'Ce Case),那么CBR就是根据目标案例的特征,从源案例中搜索相似的案例,并在源案例指导下完成目标案例求解的过程。CBR为人们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认知模型。这个认知模型是个4R模型,包含以下四个步骤:(1)检索(Retrieve),指根据新问题的特征,在案例库中寻找相似案例;(2)复用(Reuse),指在调整基础上的重新使用,即根据情境对相似案例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加以调整,生成新的解决方案;(3)评论(Roview),指对新的解决方案加以检验、修正与评论,以确认它的正确性;(4)保存(Retain),指以案例的形式对问题、问题解决方案以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加以描述,形成新的案例,存入案例库,以便将来使用。

3、对促进学习的建设

CBR指明了从经验中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习时,利用自己或他人的已有经验,并生成学习某类知识的经验:对经验加以阐释,以了解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将经验的各个部分联结起来,使它们成为有用的案例,并提取出相关教益;预见这些经验的用途,为它们编上索引号,以利于未来的应用;体验应用中的失误,解释这些失误并再次尝试;学会有效应用案例进行推理。

CBR学习理论对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给出了具体的建设:(1)创建有意义的学习境脉。有效学习发生于努力去达成感兴趣目标的境脉之中;(2)引导学习者认真解释自己的经验。CBR认为,为了有效地从经验中学习,学习者需要解释他们的经验,以便使它们成为记忆中得到良好表达的案例。学习者对目标与达成目标的推理的联结越彻底,对错误与预期错误的解释越充分,案例就越容易获得,也越有用;(3)引导学习者认真学习他人的经验,即从他人的案例中学习,他人的案例能填补学习者自身经验的缺乏;(4)重视知识的应用。应用案例的经验能使后续的学习得以发生,学习者应用案例的机会越多,他们修正解释,增长知识与才干的机会也越多;(5)关注应

用中的错误与预期错误。应用中的错误与预期错误能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学习上的缺陷,并且给予他们机会去重新阐释已有的经验;(6)给予即时反馈。即时反馈能使学习者及时认识自己的错误与预期错误,并对错误与预期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它们的办法作出说明,由此从自己的错误与预期错误中得到最好的学习。

二、CBR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领域内应用CBR学习理论已在三个方向上进行了尝试:(1)以CBR全套原理为基础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如由克洛德纳等人研发的设计学习(Learning By Design,下文简称LBD);(2)为了便于学习者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从学习资源的角度对案例库加以设计,并关注它与各种学习活动的整合;(3)为了便于学习者更好地阐释经验,从反思工具的角度对案例撰写工具加以设计。下面将以设计学习(Learnin~By Desigm下文简称LBD)为例介绍CBR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计学习概述

LBD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探究法,学习者通过努力完成设计挑战来学习,如设计迷你汽车与推进系统以学习功、运动与牛顿定律。LBD认为,设计、制造与测试可以运作的实体目标能激发学习动机,给予学生发现学习需要,运用科学与科学推理、检验概念习得以及发现知识缺陷的机会。LBD具有三重目标:(1)参与学习;(2)掌握学习内容,习得重要的推理和社会技能;(3)在新的境脉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LBD关注在学校范围内设计教学,以初中学生为对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结构系统与教学指南,以支持深层学习,支持学生以引发生成性学习的方式阐释自己的经验。

(二)设计学习的特征

LBD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

1、以CBR与多个学习理论的整合为基础

LBD将学习置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是CBR与多个学习理论整合的结晶。㈨认知学徒制对逼真境脉的关注,项目学习理论对解决真实问题的强调,抛锚式教学、知识整合理论、认知弹性制对学习资源的重视都为LBD提供了给养。LBD整合CBR与上述学习理论,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当:鼓励学习者提出真实世界中的重要问题,实施调查,解释数据,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具体背后的抽象原理;鼓励学习者监控自己的学习与学习的经验,理解迁移的意蕴;培育学习共同体,创造引导合作的课堂文化,促进同伴间的示范、辅导与合作。

2、以支持经验阐释与反思的学习循环为序列

LBD活动以循环的方式展开,包括两个基本的循环:设计/再设计循环与调查/探究循环(见图)。设计/再设计循环涉及成功完成设计挑战的活动。由于挑战的成功完成离不开探究,因此LBD还需要调查/探究循环。LBD活动始于设计/再设计循环顶部的理解挑战,当学生需要了解某个新事物时,他们参与调查/探究,调查/探究的结果为进行中的设计/再设计提供了应用的内容。每个循环都整合了科学、设计、合作与交流实践,每个循环都涉及各种实作、反思与公开展示,以帮助学生阐释他们的经验,澄清他们所学的知识,并将行动与目标联结起来。在设计、检验、学习与再设计中,学生迭代工作,逐步精制设计方案,逐步提高他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科学实践的掌握。

3、以多种学习工具为支架

LBD中有多种工具支持学生的学习。如Smile,帮助学生在为他人使用撰写案例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Smile是一套工具,每一个工具为学生在项目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某类经验提供提示。如Pin-up22具帮助学生运用调查结果设计最佳解决方案,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板,学生可以在模板上列出设计决策、决策论证以及提供支持决策的科学原理。Galley Walk52具则为反思提供支持。.

(三)设计学习实例

我们以汽球车挑战“运动中的汽车”为例详细说明一个LBD单元模块的进程。“运动中的汽车”要求学生设计与制造一种能快速翻越两座小山的汽车与动力系统。整个设计与制造过程至少需要四个阶段或者四个迷你挑战。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学习科学概念,如动力、摩擦力与牛顿定律,并进行科学实践。

l、设计/再设计循环:理解挑战

在“运动中的汽车”第二模块中,学生所面临的挑战是运用汽球和稻草设计与制造推进系统,使滑轮车快速运转。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影响汽球引擎运转的因素,然后参与全班讨论,确定开展一些调查以便深入地探究上述因素。

2、调查/探究循环

学生们主动说出与解释自己的观察所得,并确定研究变量。教师帮助他们将最初的问题转换为可以用于检验的实验问题,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需要调查的问题。各小组围绕自己负责的问题设计调查、实施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准备一张海报向全班作出展示。海报的内容包括调查设计、数据、对数据的解释以及以经验法则的形式给出的建议。全班学生在展示与分享阶段,专心倾听,就调查步骤、收集数据与数据解释互相提问。如果全班一致认为某个小组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不高,这个小组就重做调查,开始第二次活动循环。当所有小组调查结果被全班认可后,教师帮助学生对全部结果加以提炼,抽取出共同点以及设计的经验法则。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较为完整地表述经验法则,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回忆与寻找从日常经验中生成科学概念的例子,也可以从教师那儿获得科学概念形成的例证。

3、设计/再设计循环:计划设计;展示与分享

调查完成之后,活动又回到设计/再设计循环,各小组运用全班的调查结果规划自己的汽球车设计。他们使用设计日志页面记录与评价设计决策,或者运用Pin-up-F具进行规划设计。各小组准备另一份海报,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决策论证以及对汽球车的运作预测。全班在展示与分享阶段就每个小组的观点,以及得出观点的实践技能进行讨论。

4、设计/再设计循环:制造与检验;分析与解释:展示与分享

学生根据班级讨论修改他们的设计,然后制造与验验他们的第一部汽球车引擎。他们可以使用另一个设计日志页面与工具,对收集数据进行跟踪。’没有一部汽球车引擎会完全按照预期运转,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可能是因为制造技术不过关,可能是因为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完备。当设计预狈《与实践结果不一致时,学生们需作出分析与解释。分析与解释之后,是再一次的展示与分享阶段(也可称为画廊漫步)。各小组的展示聚焦于:制造与检验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以那样的方式运转?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使它有更好的表现? 、

5、迭代循环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结论产生之后,全班应转向另一主题或项目。但是LBD,如CBR建议的那样,给予学习者再次尝试的机会。学生在自己习得的新知基础上修改自己的设计,并且制造、检验、展示、讨论新设计,以生成更为完美的结论与更为深入的理解。完整的汽球车模块需要10至12节45分钟的课。最后,全班举办最后的画廊漫步与竞赛,并着手撰写项目报告,对最终设计背后的推理,以及他们从合作、设计、证据使用中学到的东西作出概括。

6、教学评价

LBD的_评价由两方面展开:第一,运用纸笔测验,评估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第二,对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展开评估,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CBR学习理论是情境认知理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体现。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学习与迁移。迁移以情境化知识为基础,单一情境中列举的例子越多样,迁移就会越远,源于丰富情境的多重例子可能促进编码的多样化,有利于远迁移的产生。CBR不仅强调以案例的形式,以有意义的结构与背景表征境脉中的知识,而且重视真实学习环境的知识获得。CBR倡导创建逼真或真实的学习环境,提供真实活动的机会,以接近专家作业的方式,支持学习中的反思,促进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 Do Sun.Scmario-based knowledge regesentation m case-based reasoning systera.Expert Systems,2003,V0120(2):92-99

[2] Janet L.Kolodner.Analogicalmadcase-l:~sed reasoning:thei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The Journal 0f the Learmng Science,2002.Vot.11(1):123-126

[3] Janet L.Kolodner etal.Pr.obl~n-based leam~meets Case-based reasoning缸the middle-school science classroom:putting l~nfing by design into~atice.The Journal of me Leaming Science,2003,V01,12(4):495-547

[4] K.K.Lamberty.SMILE:lmmaoting lransferiIl a designbased sci~mce classroom.htto://www-stafic.cc.gatech.edu/amyvoidWsmilePromol~ngTransfer-design01.Ddf

[5] R~l'llort L6 pezdeM6 ntaras.Caso-basedreasoning:an Overview.AI Communications.1997.V01.10:21-29

[6]SusanCraw,Jacek Jarmulak&RayRowe.Maintaining retrieval knowledge缸a case-based reasoning system.ComputationalIntelli~e~ce.2001,Voll7(2):P347

[7] R.Kcith Sawyer.The cambridge handbook 0f me leaming scienc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225-242

[8]房文娟等.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5(1):13-17.

[9]高文译.学习环境韵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9-227

[10]韩鹏等.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在自动答疑系统中的应用.http:/Avww.wanfangdam.com.cn/qikan /pcriodical~ticlcs/shjtdxxb/sh讧2003/0303pd 30323.txt

[11]基于范例的学习(CBR).http://www.ebie.org_/open news.aspxnews id=926

[12]王新华.基于案例的推理机制.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5.V01.14(2):145-150

[13]王君.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管理咨询系统.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V01.46(s1):990995

摘自《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十二期

影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个因素

郑惠生

在“考试至上”主义流行的今天,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经典名著阅读很不理想[1]不争的事实。造成此事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修订版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着 ?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 ? ?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考试重点(张国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公共行政学概说 一、公共行政学涵义 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知识、方法的体系。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目的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功效、学科目的? ⒈研究关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⒉研究关于提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⒊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实证技术,为国家行政发展和发展行政提供专业性意见;⒋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 三、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⒈怀特将行政管理学的范畴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⒉古立克“七环节”理论,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⒊张金鉴“15M“理论,即目标、计划、人员、经费、物材、组织、方法、领导、激励、沟通、士气、协调、及时、空间、改进。⒋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主要有:行政原理、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程序、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行为、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物材行政、行政责任、行政监督、行政道德、法制行政、行政改革、行政能力、行政发展。 公共行政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⒈逻辑分析方法;⒉法规分析方法;⒊历史分析方法;⒋实证分析方法;⒌规范分析方法; ⒍比较分析方法;⒎系统分析方法;⒏生理分析方法;⒐心理分析方法;⒑资料分析方法;⒒案例分析方法;⒓量化分析方法;⒔模拟分析方法;⒕利益分析方法。 四、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及与其关学科的关系 简述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 ⒈综合性;⒉实践性;⒊系统性;⒋技术性;⒌发展性。 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行政法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的相互关系? ⒈公共行政学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是藉政治学指引其努力的方向,政治学则赖于行政管理学充实其内涵。 ⒉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公共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在现代社会中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⒊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公共行政学与企业管理学是内容上交叉、理论和研究方法上互鉴、学科发展上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领域各异。 ⒋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五、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所出现的某些公共行政现象。 现代行政现象表现在三个方面:⒈行政职能扩展⒉不良行政现象增加;⒊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是指与现代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某些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⒈主动进取;⒉追求卓越;⒊创新发展。 追求卓越: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具有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综合实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分析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以期有助于我们预测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景,正确引导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促进 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平均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很大的相似性。它要指引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有效率,其前提与基础是解释公共部门的各种收入与支出行为、公共管理以及对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与管理学不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对象。而且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各个主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主体的反应与对策将对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为什么”的问题。 卡尔森(Garson)和欧佛曼(Overman)认为,1975 年的“政策管理协助研究委员会报告”是公共管理概念流行的源泉。[1]他们指出,在该报告中,公共管理被分为三个领域:(1)政策管理涉及政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2)资源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人事、采购与供给、财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3)项目管理则涉及日常执行,包括日程安排、记录保存、生产效率与监督等。 大多数美国公共管理研究者似乎更偏好另外两个相近的概念:“政治管理”和“战略管理”。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政治管理研究跟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密切相关。政治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家、该学院的摩尔(Moore)明确表示:“我们的‘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行政的传统责任之上加入了目标设定和政治管理的责任。”[2]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研究重心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POSDCORB 范式(计划、组织、人员、指导、协调、报告和预算)转移到 PAFHRIER 范式(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外部关系)。 综合各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报告,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的几个前沿问题:(1)

管理理论前沿

管理理论前沿动态一: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纵观管理理论发展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管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传统管理,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强制性,家长式,无标准,凭经验。 18世纪至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实践中的经济与管理问题研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早期的西方管理思想,促成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思想酝酿诞生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这些人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生产管理、人事、工资、成本管理方面。此外这一阶段还有詹姆斯·小瓦特和马修·博尔顿、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安德鲁·尤尔等人。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克里德·泰罗、“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泰罗的追随者们有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与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和亨利·福特分别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林德尔·厄威克与美国的卢瑟·古利克。此外还有亨利·路易斯、勒·夏特里尔、詹姆斯·道奇、约瑟夫·刘易斯、汉斯·雷诺、哈林顿·埃默森、安德烈·米什林等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经济责任制,统一指挥,标准化,科学学习,优质生产。它不仅指明了管理是有组织的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要素,而且还确认了管理的领域,职能和原则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为管理理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的工作,为管理理论发展打下了实践基础。 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在于:(1)“经济人”观点。把人当作机器附属物,忽视了人性的一面。(2)封闭性。只着眼于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不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因此,它只适合于当时比较简单的企业组织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开始对宏观经

浅谈_领导理论的发展

浅谈:领导理论的发展 常改(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领导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领导理论。本文主要论述领导理论的发展。 Abstract:Issue has been a leading management,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etc.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umber of the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leadership.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dership theory. 关键词:改领导理论 Key words:leadership theory 【中图分类号】C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27-01 领导是任何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管理的管理”。从管理层次的概念分析,除了最下面的和最低的管理层之外,其他管理层次都可以说是领导层次。领导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公共行政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领导理论,因此有必要在此回顾并分析一下关于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领导特性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又称领导素质理论,它着重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性或个人素质,以便发现培养和使用合格的领导人才。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理论,认为最伟大的领导者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个人特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领导风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领导特性理论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领导者确实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但是领导者的特性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他们都是经过非常努力的学习和在实践中长期艰苦锻炼,才渐渐成为有效领导者。美国管理协会调查发现,成功的管理人员一般具有20种能力:(1)工作效率高;(2)有主动进取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4)富有创造精神;(5)有很强的判断能力;(6)有较强的自信心;(7)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8)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9)善于用权;(10)善于激发别人的积极性;(11)善于利用谈心做工作;(12)热情关心别人;(13)能使别人积极而又乐观地工作;(14)能实行集体领导;(15)能自我克制;(16)能自行作出决策;(17)能客观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18)对自己有正确估价,能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19)勤俭艰苦,具有灵活性;(20)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我国某市委组织部为挑选、培养中青年干部设计的调查表曾经列举了40种能力。 二.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的领导行为对职工的影响,以期寻求最佳的领导行为。具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 第一,早期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R.斯托蒂尔等最早在其研究中将领导行为分为体贴和创建结构两种类型。 第二,四分图理论。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行为研究组综合概括了1000多种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最后归纳为“关心人”和“抓组织”两大类,并用这两种行为双高双低,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的四种不同的组合形式分析领导的效果。按照四分图理论,一般认为,高组织高关心人的领导者领导效果最好。 第三,管理方格图。1964年,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在四分图理论基础上,在一个九九八十一个方格的正方形的图形中,按照“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种基本的领导行为的不同组合划分出81种领导类型。 第四,连续统一体理论。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坦南鲍姆和沃伦施·密特于1958年从决策过程的行为表现提出了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七种领导决策行为: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以及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变化。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可根据下属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领导行为。 三.领导情境理论 领导情境理论又称领导权变理论,主要研究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效力的潜在影响。领导情境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菲德勒的权变理论。1967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F.菲德勒经过15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他将领导行为分为任务定向和关系定向两种类型,将与领导有关的情境因素分为三种: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权。每一种因素都有好坏、有无、强弱两个不同方面。根据这三种因素六个方面的不同组合构成包括八种情境的权变模式,提出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四种情境中任务定向的领导行为效果最好,而在四种较一般的情境种关系定向的领导行为效果最好。 第二,通路-目标理论。该理论最早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M.G.埃文斯于1968年提出,其同事R.J.豪斯在1971年做了扩充和发展。该理论意思在于,领导人最重要的活动是指明有利于下属通向不同目标的道路,这些目标包括晋升,成就感或令人心情舒畅的工作气氛等。 第三,费龙和耶顿的领导参与模式。1973年美国行为科学家V.费隆和P.耶顿运用决策树的形式试图说明在何种情境中,在什么程度上采用让下属参与决策的领导行为。 第四,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卡曼1966年首次提出,其后由赫西和布兰查德做了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可以看做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和美国哈弗大学克里斯·阿基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论的有机结合。 四.领导风格理论 最近,理论界从另一个角度对领导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称为魅力型—工具型领导理论。戴维·纳德勒和迈克尔·纳什曼讨论企业变革时,根据领导在变革中的角色对魅力型领导和工具型领导进行了描述。魅力型领导有三个特点:提供远景、鼓舞和注重行动。与魅力型领导对应的是工具型领导,存在三个特征:第一是结构化,领导投入时间建立团队,这种团队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协同,同时创建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能清晰的表达出组织需要什么类型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设立目标、建立标准、定义角色和责任;第二个特征是控制,这涉及到创造测量、监督、行为和结果的评估以及管理行为的系统和程序;第三个因素是一致的回报,包括对员工行为与变革所要求的行为一致性问题所做的奖励和惩罚。 企业在变革过程中,魅力型领导似乎更有效,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企业在变革过程中,仅魅力型领导是不够的,在变革初期,魅力型领导更有效,因为他们能设定远景,鼓舞士气,但企业变革后期阶段就需要工具型领导来建立适当的队伍、辨识所需要的行为、建立测量工具、进行奖励和惩罚以使员工以一致的行为来完成他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和平,公共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前沿社会 127 --

《管理理论前沿》教学大纲

《管理理论前沿》教学大纲 (NEW THOUGHTS IN MANAGEMENT THEOTY)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一些最新发展,同时为博士论文的写作提供启迪。 (二)、大纲的教学体系 由3位教授共同承担,每人承担三分之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也组织学生的课堂讨论。 二、教学大纲内容 第 1 章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及其改进 一、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 1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1: 两个等级体系,每个等级体系的代表跨度与管理跨度都相等。 2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2:每个等级体系的积极性转换系数相等。 3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3:每个代理人所创造的归委托人拥有的剩余与这个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在数值上相等。 4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4:每个代理人所创造的剩余都相等。 5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5:监督成本是监督努力的2次函数。 二、对张维迎的公有制委托代理模型的假设的改进 1改进后的假设1:两个等级体系中的代表跨度与管理跨度都不一定相等。 2改进后的假设2: 每个等级体系的积极性转换系数不一定相等。 3改进后的假设3: 每个代理人所创造的剩余与这个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前者是后者的函数。 4改进后的假设4: 每个代理人所创造的剩余不一定相等。 5改进后的假设5: 监督成本是监督努力的一般函数,其一阶导数与二阶导数都为正。

第 2 章 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 一、“联合确定基数法”模型简介 1 “联合确定基数法”的优良性质及其证明 定理1 设委托人对利润(或销售额等正指标)的要求数为D , 代理人自 报数为S ,合同利润基数C=(D+S )/2,期末代理人通过最大努力的实际完成 数为A ,超额奖励比例(歉收分摊比例)为P 1,少报受罚比例为P 2。则代理人 为追求自身的净收益最大,会自动地使其自报数等于期末最大实际完成数(此 处假定代理人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具有完全信息,即他知道自己通过最大努力后 到期末实际能完成多少),即S=A 2 参数关系的总结: 0<21 P

P 2>WP 1 3 从“歉收分摊”到“歉收不补” 定理4 当联合确定基数法中的“歉收分摊”规定变为“歉收不补”时, 联合确定基数法的优良性质仍然成立,并且参数关系式不变。 4 从确定利润基数到确定费用基数 定理5 把联合确定基数法从确定利润基数转为用于确定费用基数时,设 委托人要求的费用控制水平为D , 代理人自报费用控制水平为S ,合同数C= (D+S )/2,期末代理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低费用控制水平为A ,节省奖

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上)

美国公共行政学百年回顾(上) 第一部分:美国公共行政学五大理论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霍哲教授与盖布雷林(Holzer & Gabrielian,1998)博士将美国的行政学总结为五大理论: ?诚实、无党派及象一样的政府。诚实、无党派、有效率的政府管理是建立公共行政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政府的两大功能是“意志的表达与意志的执行”(古德诺Goodnow, 1900)。进步主义运动时期不仅将行政与政治分离。而且开始了向私有部门学习最佳实践的努力。正如在当今的公共服务中倡导私有化与更多的市场机制一样,这种向私有部门借用经验的做法不局限于组织的内部过程,同样与政治和经济结构相关。 ?经典管理模式。当行政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并且行政被等同于管理,行政学的主流观念就开始追求象机器一样的效率:即用最少的能源耗费完成工作。重心从公共行政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一个政治问题转移到微观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问题。这种导向源于科学管理学派并在较为复杂的行政决策制定分析中达到顶峰。通过对组织的研究得出一系列被认为在管理中广为适用的原理与原则,而运用这些原理与原则可以取得最佳的效率。将这些发现运用于公共部门组织的管理被认为是顺理成章。 ?政治与政策制定。当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而且新兴的福利国家开始广泛发展福利项目时,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就不再现实。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对社会事物的干预就是明显的例证。如此,公共机构为了获得不同选区居民的支持,便调整策略去影响选区并满足选民的需求。这样,公共行政的一个主要趋势便是远离“中立”而靠向“政治”。尽管早期支持行政中立的学者主张行政官员仅仅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这种假设现在被认为是幼稚的。人们认识到价值观不仅从多重外部因素侵入行政,价值观同样存在于如政策执行这样被号称为是“中立”的内部决策中,象其它政策参与者一样,政府官员应当参与政策制定。 ?人类行为。经典管理学派植根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和效率的工程概念中:即用最少的能源耗费完成工作。尽管从私营部门中得出的管理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的骨架,但事实证明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立部门中的人类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它们不能解释人性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或变化环境的影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及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与对组织的社会学研

公共管理系统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 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前沿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的几个前沿理论 摘要:20世纪末,国外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因而对国外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作综述,讨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指出我国在战略管理前沿问题上研究的不足,有利于对其 进行更为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关键词: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顾客价值 “战略”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用于企业管理.实践证明:许多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关键看其是否制定了适合 企业发展的战略.所以企业管理界将战略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使其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问题.[1] 涉 及战略管理的前沿理论主要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流程再造理论、顾客价值理论等,其发展趋势为:战略重点 —企业外部环境的适应到企业内部能力的关注;战略目标——追求短期利益到寻求长期优势.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学者哈默尔与普哈拉在1990 年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解释了成功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的原因,也指明一条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企业核心竞 争力(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 是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有的、支撑企业 保持持续核心竞争力的能力.[2]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并得以发展就 必须培育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长足的发展,该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

理论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菲尔特,1984)和“企业能力基础论”(提斯·匹斯安欧和舒 恩,1990; 兰格路易斯,1992) 这两大分支.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更加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 资源基础理论 该理论把战略管理理论明确地建立在彭罗丝(E.Penrose) 的企业成长极限理论的基础上,接受彭罗丝的 “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每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的认识.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资源被划分为三类: 有形资源(如厂房、资本金)、无形资源(如专利、商标)和知识资源(存在于个人本身、文件、计算器或其他 类似的存储和交流媒介中).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资源优势远胜于拥有突出的市场位势,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来源于它所具备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使用效率,企业自身的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尽管资源 的开发过程倾向于使企业灵活性降低,资源基础理论仍然认为开发过程产生的独特资源乃是企业持续核心 竞争力的潜在源泉,并使企业收益达到较高水平;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状况也 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从而导致它们运作效率和盈利率的高低和差别. 1.2 企业能力基础论 该理论强调企业的管理实践重点应该由企业的外部条件转向企业的内部条件,认为“核心竞争力”才是

变革型领导理论

变革型领导理论的案例分析 一、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革型领导理论成为现代领导理论研究的焦点,它是“新领导理论”的一部分。它关心的是价值观、社会准则、规范和长期目标等问题,它包括评价追随者的动机。满足他们的需求、视他们为完整的人,变革型领导过程吸收了魅力领导和理想领导的内容。 “变革型领导”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唐顿提出来的,而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领导理论则是从政治社会家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经典著作《领导学》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巴斯提出了一个更为扩展的更加精确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将变革型领导定义为:“变革型领导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建立互相信任的氛围,促使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达到超过原来期望的结果”。 1990年,巴斯和Avolio提出变革型领导与追随者的绩效有关,也与发挥追随者的最大潜能有关,并提出了4个变革型领导因素: 变革型领导因素 1、理想化影响 又称为魅力。领导者给追随者树立榜样,追随者认同领导者,并愿意仿效他们。领导者通常有较高的道德标准、道德行行为,追随者期望他们能正确行事。领导者受到对他们依赖的追随者的尊重,他们给追随者提供一个目标远景,给予追随者一种使命感。 2、鼓舞干劲 又称为鼓舞,这个因素描述的是领导者对追随者寄予很高的期望,通过动机激励他们投身于实现组织远景的事业中去。实践中,领导者利用信条和情绪感染力来凝聚组织成员的力量以取得比个人利益更大的成就,因此这种领导类型增强了团队精神。 3、智利激发 它包括领导激发追随者创造和革新,对自己的和领导者的信念提出质疑,对组织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提出质疑。这种类型领导支持追随者尝试新理论、创造出革新性的新方法来解决组织的问题,鼓励追随独立思考问题和仔细解决问题。 4、个别化关怀 领导者创造一种支持性氛围,仔细聆听追随者的个别需求。领导者在帮助个体自我实现时扮演着教练和建议者的角色。领导者可以采取委派方式以帮助追随者通过自我挑战获得成长。 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其他观点: 除了巴斯的成果外,本尼斯和纳拉斯的研究、蒂希和德瓦纳的研究,这两个研究也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变革型领导理论。 本尼斯和纳拉斯提出了变革性组织中领导者常用的四种策略: (1)变革性领导者对他们的组织都有清晰的远景,它描绘了吸引人的、现实的和可信的未来。而且,未取得成功,远景必须出自整个组织的需要,并得到组织全体成员的肯定。(2)变革型领导者是组织的社会设计师。 (3)变革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在组织中建立信任。(4)变革型领导者在积极的自我关注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自我。 蒂希和德瓦纳得出了领导者们处理组织变化的三步法: 变革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组织需要变化。变革型领导者是变化的代表,他们有责任想组织指出,周围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对组织的运作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第二步是创建远景。蒂

公共管理经典文献书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列宁:《国家与革命》 4.《毛泽东选集》 5.《邓小平文选》 6.毛寿龙:《西方公共行政学名着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8.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9.《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编译中央党校出版社 10.《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12.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林成顺:《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易纲海闻:《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 1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 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 19.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20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2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简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24.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国家行政学院,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中国行政改革: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8.张尚仁,杨翟:《政府改革论纲》,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9.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30.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3.世界银行:《1997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34.刘熙瑞:《》,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3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7.洛克:《政府论》

运营管理理论前沿

第四章运营管理理论前沿 第一节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概述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Goldratt)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连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同时TOC也是对MRPII和JIT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 戈德拉特创立约束理论的目的是想找出各种条件下生产的内在规律,寻求一种分析经营生产问题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用一句话来表达TOC,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TOC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TOC的基本要点如下: 1.企业是一个系统,其目标应当十分明确,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2.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 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拉图的原理,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约束有各种类型,不仅有物质型的,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而且还有非物质型的,如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等,以上这些,也可称为策略性约束。 3.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TOC认为只能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库存投资和运行费用虽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产出才有可能不断增长(见下表)。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审批稿

行政管理学必读书目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行政管理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着 ?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里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概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从两个角度界定义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以及后人对它的发展。我们现行党章上规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广义上说的。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在我国,我们又把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经列宁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称之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21世纪为什么还要研究19世纪诞生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理论又是科学信仰。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怎么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1、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有重点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2、要认真研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 3、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特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最丰硕的时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我国理论界从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理论界最活跃、形成的成功也是最多的一个时期。 2、特点:出现了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回归的趋势。 以20世纪70、80年代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起点,紧接着就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生产力的标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和较为深入地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世纪之交,理论界又就深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调研。当前伴随着我们党提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继续升温。当前正在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的研究摆在很重要的位置,适应了我国理论界发展的需要。

管理理论前沿 读书笔记

管理理论前沿读书笔记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组织就出现了管理问题。管理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一门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组织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动态化的特征。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地催生新的管理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又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空间。 一、比较管理理论 比较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对现代管理理论反思后,首先盛行于西方的一种管理理论。这是一种通过研究许多国家和企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动态,采用科学的比较分析,以探索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普遍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管理基本原理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理查德?帕斯卡尔、托马斯?彼得斯、巴里?里奇曼、威廉?大内,日本的大岛国雄,英国的密勒和罗杰?福尔克等。 比较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研究为基础,把所研究的对象放到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考察。通过两国或多国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便其能清楚看出不同国家企业管理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特点,这就提高了研究的立足点,扩大了研究的范围。(2)在研究重点上,由注重理论转向注重管理实践比较。如美国对日本的研究,发现日本和美国的根本差异不在于表面的一些具体做法,而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有所不同。美国管理过分强调技术等"硬"因素,而日本则注重信念、宗旨、人等"软"因素。(3)提出了一系列比较管理研究模式。比较管理学派的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比较模式,如法默—里奇曼模式,认为外部环境是影响管理过程与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这个外部环境是指不同国家的环境还是指影响公司、企业的国内环境。这是因为,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差异很大,有时在同一个国家内,其文化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他们列出了被认为对管理过程与管理效果有特别影响的外部制约因素的四个变量:教育变量、社会变量、政治法律变量、经济变量。而管理过程与管理效果决定了公司的效率,进而又决定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效率。 二、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又称公司文化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中,企业文化理论是首先向现代管理理论学派提出挑战的。随着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许多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的管理进行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调管理中的文化因素,提倡管理实务和企业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管理理论的一股新的潮流。“企

简析公共行政学发展之路

简析公共行政学发展之路 ◆王晋军 以1887年美国学者W·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发表和l900年美国学者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一书出版为起点,公共行政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公共行政学家,其中许多都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这些代表人物有:被公认为大师级的经典理论家——伍德罗·威尔逊、马克斯·韦伯以及赫伯特·西蒙,也有弗雷德里克森、卡斯特及德罗尔、奥斯特洛姆、登哈特等公共行政学界新一代的理论家,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和西方公共行政学前沿。翻阅这些名家的文章和著作,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公共行政学发展的轨迹是多么曲折和不平凡。纵观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之路,我们的收获颇丰,启示颇多。简要归纳如下: 一、价值上公平与效率交替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到20世纪中叶的新公共行政学,再到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公共管理学,对公共行政价值的偏重呈现出一种从效率到公平、从公平再到效率的交替历程。正是在这样的交替中,人们发现,无论是公平还是效率都是不可割舍的。 (一)以效率为重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那个时代对政府高效率的要求,迫切需要一门行政科学来指导政府活动,在此背景下,公共行政学应运而生,“公共行政在1900-1920年期间初具形态,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这种形态直到20世纪的最后的25年前一直没有发生

什么变化。” 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文开创了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传统。威尔逊在文章中强调了行政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他指出到l9世纪为止,在对政府事务的研究上,主要关心的是政治哲学、宪法调整和法律制定等事项,而随着经济不断的增长,社会生活日趋复杂,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府规模的扩大与活动的频繁,使得研究工作重点发生了改变。因此,应该也必须建立一门行政科学,以力求优化设置政府的组织机构,使政府不走弯路。所以,在威尔逊看来,行政科学不仅要研究政府人事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一般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他关心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对官僚制度作了系统分析。官僚制度被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安排和一种特殊的作为模式,韦伯将官僚制度归纳为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这一制度在指挥和控制现代社会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它在法律上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严格性,在可靠性效率方面也比其他组织形式更加优越。 无论是政治与行政相分离,还是高效率层级节制的官僚制,都是以效率为最高原则,这是以当时的科学管理为背景的。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根据他长期的实践写成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一整套工厂、企业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对经验性传统管理的否定与突破,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企业管理,以提高行政效率。 在泰勒理论的影响下,早期行政学家将官僚组织和行政效率作为他们研究的重点,将效率作为行政管理的主要目标。他们认为,通过对各种行政现象的研究,可以推出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实施有效行政管理提供各种原则。其中最重要基本原则的就是效率标准,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因此,这一时期的理论基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原理、官僚制和科学管理原理,它们在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