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8605-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第八章 SNMP协议

98605-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第八章 SNMP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通信线路进行管理。SNMP的目标是管理互联网Internet上众多厂家生产的软硬件平台,现在SNMP已经出到第三个版本的协议,其功能较以前已经大大地加强和改进了。说白了就是一网管系统。网络管理功能一般分为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和故障管理等五大管理功能。 Windows NT是纯32位操作系统,采用先进的NT核心技术。Windows NT Workstation的设计目标是工作站操作系统,适用于交互式桌面环境;Windows NT Server的设计目标是企业级的网络操作系统,提供容易管理、反应迅速的网络环境。两者在系统结构上完全一样,只是为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在运行效率上做相应调整。 另一个可以采用的保护措施是在网络边界上过滤SNMP通信和请求,即在防火墙或边界路由器上,阻塞SNMP请求使用的端口。标准的SNMP服务使用161和162端口,厂商私有的实现一般使用199、391、705和1993端口。禁用这些端口通信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的能力就受到了限制;另外,在内部网络的路由器上,应该编写一个ACL,只允许某个特定的可信任的SNMP管理系统操作SNMP 1.按应用层次划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1)入门级服务器 (2)工作组级服务器 (3)部门级服务器 (4)企业级服务器 2.按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划分把服务器分为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RISC架(精简指令集)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 (1)CISC架构服务器 (2)RISC架构服务器 (3)VLIW架构服务器 3.按服务器按用途划分为通用型服务器和专用型服务器两类。 (1)通用型服务器 (2)专用型服务器 4.按服务器的机箱结构来划分,可以把服务器划分为“台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机柜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四类。 (1)台式服务器 (2)机架式服务器 (3)机柜式服务器 (4)刀片式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通常只使用一到两颗CPU,主要是针对基于Windows NT,NetWare等网络操作系统的用户,可以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诸如E-mail、Proxy 、DNS等服务。

02--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一、选择题 1.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模型,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分成___________个互相连接的协议层。 A. 5 B. 6 C. 7 D. 8 2. ___________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A. 表示层 B. 网络层 C. TCP层 D. 物理层 3. ___________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A. IP地址 B. 子网掩码 C.TCP层 D. IP层 4. 通过___________,主机和路由器可以报告错误并交换相关的状态信息。 A. IP协议 B. TCP协议 C. UDP协议 D. ICMP协议 5. 常用的网络服务中,DNS使用___________。 A. UDP协议 B. TCP协议 C. IP协议 D. ICMP协议 二、填空题 1. _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2. TCP/IP协议族包括4个功能层:应用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网络接口层。这4层概括了相对于OSI参考模型中的7层。 3. 目前E-mail服务使用的两个主要协议是___SMTP________和___POP3________。 4. ____ping_______指令通过发送ICMP包来验证与另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连接,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 5. 使用“____net______”指令查看计算机上的用户列表 三、简答题 1.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2. 简述TCP/IP协议族的基本结构,并分析每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如何防御。 3. 抓取Telnet的数据报,并简要分析IP头的结构。(上机完成) 4. 抓取Telnet的数据报,并分析TCP头的结构、分析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上机完成) 5. 简述常用的网络服务及提供服务的默认端口。

习题网络安全协议

第一章协议结构模块 1、关键名词 协议密码协议仲裁协议裁决协议对称密码学通信单向函数 单向散列函数消息鉴别码公开密钥密码学通信混合密码系统数字签名 2、什么是协议?它的特点和目的是什么? 3、仲裁协议和裁决协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什么是MAC? 5、什么是数字签名? 第二章基本协议 1、关键名词 密钥交换鉴别秘密分割秘密共享数据库密码保护 2、列举常用的密钥交换协议,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3、列举常用的鉴别方法,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4、秘密分离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秘密共享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第三章中级协议 1、关键名词 时间戳服务阈下信道数字签名 2、什么是阈下信道?其有什么作用? 3、列举常用的数字签名的方法,简述其工作原理。 第四章PGP和S/MIME 1、关键名词 分离签名PGP S/MIME 基-64 MIME 会话密钥ZIP 2、PGP提供的5种服务是什么? 3、分离签名的用途是什么? 4、PGP为什么在压缩前生成签名? 5、什么是基-64转换? 6、电子邮件应用为什么使用基-64转换? 7、PGP为什么需要分段和重组? 8、PGP使用的密钥类型有哪些?这些密钥有什么需求? 9、什么是密钥环?如何在消息传递和接收过程中使用密钥环? 10、公钥管理有哪些方法? 11、MIME是什么? 12、S/MIME是什么?它提供了哪些功能?使用到了哪些算法? 13、S/MIME用户需要执行哪个密钥管理职能? 13、RFC822是什么? 第五章IP安全 1、关键字 反重放服务IP安全(IPSec) 重放攻击认证报头(AH)IPv4 安全关联(SA) 封装安全荷载(ESP)IPv6 传输模式互联网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SAK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学习理解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学习理解 1.SNMP网络管理协议综述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被广泛接受并投入使用的工业标准,它是由SGMP即简单网关监控协议发展以来的。它的目标是保证管理信息在任意两点中传送,便于网络管理员在网络上的任何节点检索信息,进行修改,寻找故障;完成故障诊断,容量规划和报告生成。它采用轮询机制,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集。最适合小型、快速、低价格的环境使用。它只要求无证实的传输层协议UDP,受到许多产品的广泛支持。 2.1 管理信息 经由SNMP协议传输的所有管理倍息都表现为非聚集的对象类型。这些对象类型被收集到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MIB]中并且对象类型按照管理信息结构和标识(SMI)定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策l版的sM[于1990年5月定义在一篇题为《基于因特网的了TCP/IP管理信息结构和标识》的RFC中。这一RFC要求所有的管理信息库数据和信息必须根据ISO 8824标准《抽象句法表示法1规范》(ASN.1)编码。按照ASN.1表示所有信息和对象的目的在于方便向OSI的网络管理协议迁移而无需重新定义现已存在的所有对象和MIB。 SMI为每一对象类型定义以下成分: ①名字; ②句法; ②编码说明。 注意:一个对象类型的名字明确地代表一个对象,称为对象标识符。不得分配标识符0给对象类型作为其名字的一部分。为便于阅读,在标准文档中对象标识符旁边包含对这一对象的描述。对象标识符是按照在OSI MIB树中建立的严格分层空间构造的,对象标识符总是一个唯一的从树根开始描述MIB树的整数序列。对象标识符和它的文字描述的组合称为标号。 2.1.1 管理树 SMI明确要求所有被管理的信息和数据都要由管理树来标识。这棵管理树来源于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NMP 1概述 (1) 2SNMP的工作原理 (1) 2.1网络管理模型 (1) 2.2网络管理协议结构 (2) 2.3网络管理服务 (3) 2.4委托代理 (4) 3管理信息结构SMI (4) 3.1ASN.1 (4) 3.2文本约定 (5) 3.3对象定义 (6) 3.4T RAP定义 (6) 3.5对象标志符 (7) 3.6表对象的定义 (8) 3.7对象和对象实例的区别 (10) 3.8OID的字典序 (10) 4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10) 4.1SNMP报文格式 (10) 4.2SNMP报文类型 (11) 4.3SNMP V2基本的PDU格式 (12) 4.4SNMP消息的生成 (13) 4.5SNMP消息的接受和处理 (13) 5SNMP协议操作 (15) 5.1G ET R EQUES T (15) 5.1.1GetRequest—PDU报文格式 (15) 5.1.2SNMPv2对GetRequest-PDU的处理(参考RFC1905) (15) 5.1.3SNMPv1对GetRequest-PDU的处理(参考RFC1157) (16) 5.2G ET N EXT R EQUEST—PDU (16) 5.2.1GetNextRequest报文格式 (17) 5.2.2SNMPv2对GeNextRequest-PDU的处理(参考RFC1905) (17)

5.2.3SNMPv1对GeNextRequest-PDU的处理(参考RFC1157) (18) 5.3R ESPONSE-PDU (18) 5.3.1Response报文格式 (18) 5.3.2SNMPv2对Response-PDU的处理(参考RFC1905) (20) 5.3.3SNMPv1对响应报文GetResponse的处理(参考RFC1157) (20) 5.4S ET R EQUES T-PDU (20) 5.4.1SetRequest报文格式 (20) 5.4.2SNMPv2实体对SetRequest报文的处理(参考RFC1905) (21) 5.4.3SNMPv1对SetRequest报文的处理(参考RFC1157) (22) 5.5G ET B ULK R EQUES T-PDU (23) 5.5.1GetBulkRequest-PDU报文格式 (23) 5.5.2SNMPv2对GetBulkRequest-PDU报文的处理(参考RFC1905) (24) 5.6I NFORM R EQUES T-PDU (25) 5.6.1InformRequest-PDU的格式 (25) 5.6.2SNMPv2对InformRequest-PDU的处理(参考RFC1905) (26) 5.7T RAP-PDU (26) 5.7.1SNMPv1的Trap (26) 5.7.2SNMPv2的SNMPv2-Trap-PDU (28) 6SNMP的安全控制 (29) 6.1SNMP V2-基于共同体的管理框架 (29) 6.2SNMP V3的安全策略 (30)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内容按照协议栈由底层到高层的顺序组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整个网络安全协议的体系结构下,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协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典型且广泛应用的L2TP、IPsec、SSL和TLS、SSH、Socks、SNMP及SHTTP等安全协议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系统部署、安全性分析及应用等内容。针对网络安全需求,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协议理论和技术在网络安全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网络安全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达到保障网络安全要求的目的。 三、教学学时分配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安全标准(1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安全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解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的组件、流程和方法,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安全标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TCSEC 2.ITSEC、CTCPEC及FC 3.GB 17859-1999

4.GB/T 18336-2001 第二节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 1.CC安全测评体系分析 2.安全功能组件 3.CC测评流程 4.CC评估方法 5.通用准则识别协议 第三节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 1.Windows的安全等级 2.Linux的安全等级 3.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 本章习题要点: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当前流行操作系统的安全等级。 第二章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3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和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机制,掌握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的基本原理、数据格式、系统部署和安全性分析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IEEE 802.10安全协议,第二层隧道协议,点对点隧道协议。 教学难点:隧道协议,IEEE 802.11安全机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局域网数据链层协议及安全问题 1.IEEE 80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2.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安全 第二节局域网数据链路层安全协议 1.IEEE 802.10 2.IEEE 802.1q 第三节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1.L2F第二层转发协议

SNMP协议全称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协议全称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该协议能够被广泛使用,不受协议的限制,如IP、IPX 、AppleTalk、OSI及其它传输协议均能使用。互联网络开始规模很小,网络结构简单,因此谈不上网络监控和管理问题。仅使用ICMP 的Ping 程序就能解决问题。但随着互联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使用Ping 已无法掌握网络运行情况。此时,SNMP协议就产生了,它可通过提供有限的信息类型、简单的请求/响应机制来实现对被管理对象的操作。同时可将管理信息模型和被管理对象分成两个模块,两个模块间通过信令交互协同工作。目前SNMP协议已在TCP/IP 网络中广泛使用,并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事实标准。下面简单介绍下SNMP协议的基本概念、管理模型及版本号: 一SNMP协议基本概念 1 NMS 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是运行在网管端工作站上的网络管理软件。网络管理员通过操作NMS,向被管理设备发出请求,从而监控和配置网络设备。 2 Agent 运行在被管理设备上的代理进程。被管理设备在接收到网管设备侧NMS 发出的请求后,由Agent 作出响应操作。主要功能包括: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实现NMS 对设备的远程操作、向网管端发出告警消息。 3 MIB MIB 是一个虚拟的数据库,是在被管理设备端维护的设备状态信息集。Agent 通过查找MIB 来收集设备状态信息。MIB 按照层次式树形结构组织被管理对象,使用ASN.1格式进行描述。 4 ASN.1 抽象语法表示,使用独立于物理传输的方法定义协议标准中的数据类型。ASN.1 描述传输过程的中的语法,但不涉及具体数据含义的表示。 5 BER 基本编码规则,按照ASN.1 的语法结构,描述了在传送过程中数据内容是如何表示的。 6 SMI SMI(Structor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为命名和定义管理对象指定了一套规则。所有管理对象都是按一种层次式树形结构排列。一个对象在这个树形结构中的位置,标识了如何访问这个对象。 7 Trap 告警信息。设备中的模块在达到告警的条件后触发告警,之后将告警消息通过SNMP发往网管端。 8 实体 可以被管理的软件或硬件。

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

网络信息安全协议书 网站信息安全协议书指的是网站主办单位和接入服务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规定就关于网站信息安全管理事宜所签订的协议书。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网站信息安全协议书的模板,希望对大家有用。 网站信息安全协议书篇一甲方: 乙方: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促进IDC接入服务有序发展,制定本协议。 第二条本协议所称服务器,是甲方向乙方租赁使用的服务器资源、自主网络空间等,虚拟主机等。 第三条此协议遵循文明守法、诚信自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原则。 第二章协议内容 (一)甲方保证不得利用乙方所提供的服务器及其它网络资源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二)甲方必须遵守《非经营性互联网备案管理办法》第23条规定:如备案信息不真实,将关闭网站并注销备案。甲方需承诺并确认:提交的所有备案信息真实有效,且当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到备案系统中提交更新信息,若未及时更新信息而导致备案信息不准确,乙方有权依法对接入网站进行关闭处理。。 第三章附则 若甲方违反以上安全协议条款,则乙方有权中止甲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不退余款,甲方需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 甲方:XXXXXXX 乙方:成都西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X日 网站信息安全协议书篇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落实网站备

第三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第三章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由Internet活动委员会(IAB)制订的,被采纳为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联网络的管理标准。由于它满足了人们长久以来对通用网络管理标准的需求,而且它本身简单明了,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占用的系统资源少,所以得到了众多网络产品厂家的支持,成为实际上的工业标准,基于它的网络管理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1993年它的更新版本SNMP V ersion 2(SNMPv2)又被推出,改进了SNMP的不少缺陷。 本章及下一章在介绍SNMP协议的基础上,着重讨论SNMPv2协议的特点,并就作者自己开发的基于SNMPv2协议的网络计费管理软件作了介绍。 3.1 SNMP 3.1.1SNMP协议的工作原理 SNMP的管理结构如图3.1所示。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每个网络节点上存放一个管理信息库( MIB),由节点上的代理(agent)负责维护,管理站(manager)通过应用层协议对这些信息库进行管理。SNMP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简单性。它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减少网络管理所带来的对系统资源的需求,尽量减少agent的复杂性。它的整个管理策略和体系结构的设计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管理工作站 图3.1:SNMP管理模型

3.1.2SNMP通信报文的操作处理 SNMP标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管理信息结构(Structure ofa nagement Information,简称SMI)和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简称MIB) 。SNMP主要涉及通信报文的操作处理,协议规定manager如何与agent通信,定义了它们之间交换报文的格式和含义,以及每种报文该怎样处理等等。 SNMP中规定的网络管理操作有五种,分别是: (1)Get-Request; (2)Get-Next-Request; (3)Set-Request; (4)Get-Response; (5)Trap。 Get-Request被manager用来从agent取回某些变量的值;Get-Next-Request被manager 用来从agent取回某变量的下一个变量的值;Set-Request被manager用来设置(或改变)agent上某变量的取值;Get-Response是agent向manager发送的应答;Trap被agent用来向manage r报告某一异常事件的发生。 Get-Request、Get-Next-Request和Set-Request这三种操作都具有原子(atomic)特性,即如果一个SNMP报文中包括了对多个变量的操作,agent不是执行所有操作,就是都不执行(例如,一旦对其中某个变量的操作失败,其它的操作都不再执行,已执行过了的也要恢复)。 SNMP的报文格式为: version community data version域表示SNMP协议的版本,在SNMP中它是version-1(0); data域存放实际传送的报文,报文有五种,分别对应上述五种操作。 community域是为增加系统的安全性而引入的,它的作用相当于口令(password)。3.1.3 SNMP的安全机制 SNMP网络管理由几个特征,它包含一个管理站和一组代理之间的一对多的关系:管理站能够取得和设置代理中的对象,并从代理接收陷阱。因此,从操作或控制的观点来看,管理站“管理”多个代理。也可能有多个管理站,其中的每一个管理站管理全部代理或这些代理的一个子集,这些子集可能重叠。 我们也可以把SNMP网络管理看作是一个在一个代理和多个管理站之间的一对多的关系。每个代理控制它自己的本地MIB,而且必须能够控制多个管理站对该MIB 的使用。该控制有3个方面: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 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SNMP 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管理网络效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以及规划网络增长。通过SNMP 接收随机消息(及事件报告)网络管理系统获知网络出现问题。 SNMP 管理的网络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管理的设备、代理和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设备是一个网络节点,包含ANMP 代理并处在管理网络之中。被管理的设备用于收集并储存管理信息。通过SNMP,NMS 能得到这些信息。被管理设备,有时称为网络单元,可能指路由器、访问服务器,交换机和网桥、HUBS、主机或打印机。SNMP 代理是被管理设备上的一个网络管理软件模块。SNMP 代理拥有本地的相关管理信息,并将它们转换成与SNMP 兼容的格式。NMS 运行应用程序以实现监控被管理设备。此外,NMS 还为网络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处理程序及必须的储存资源。任何受管理的网络至少需要一个或多个NMS。 目前,SNMP 有3种:SNMPV1、SNMPV2、SNMPV3。第1版和第2版没有太大差距,但SNMPV2 是增强版本,包含了其它协议操作。与前两种相比,SNMPV3 则包含更多安全和远程配置。为了解决不同SNMP 版本间的不兼容问题,RFC3584 种定义了三者共存策略。 SNMP 还包括一组由RMON、RMON2、MTB、MTB2、OCDS 及OCDS 定义的扩展协议。 协议结构 SNMP 是一种应用程序协议,封装在UDP 中。各种版本的SNMP 信息通用格式如下所示 Version:SNMP 版本号。管理器和代理器必须使用相同版本的SNMP。需要删除具有不同版本号的信息,并不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最早提出的网络管理协议之一,它一推出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支持,特别是很快得到了数百家厂商的支持,其中包括IBM,HP,SUN 等大公司和厂商。目前SNMP已成为网络管理领域中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并被广泛支持和应用,大多数网络管理系统和平台都是基于SNMP的。 一、 SNMP概述 SNMP的前身是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用来对通信线路进行管理。随后,人们对SGMP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特别是加入了符合Internet定义的SMI和MIB:体系结构,改进后的协议就是著名的SNMP。SNMP的目标是管理互联网Internet 上众多厂家生产的软硬件平台,因此SNMP受Internet标准网络管理框架的影响也很大。现在SNMP已经出到第三个版本的协议,其功能较以前已经大大地加强和改进了。 SNMP的体系结构是围绕着以下四个概念和目标进行设计的:保持管理代理(agent)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最大限度地保持远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利用Internet的网络资源;体系结构必须有扩充的余地;保持SNMP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网关和网络传输协议。在最近的改进中,又加入了保证SNMP 体系本身安全性的目标。 另外,SNMP中提供了四类管理操作:get操作用来提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get-next操作通过遍历活动来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提取能力;set操作用来对管理信息进行控制(修改、设置);trap操作用来报告重要的事件。 二、 SNMF管理控制框架与实现 1.SNMP管理控制框架

SNMP定义了管理进程(manager)和管理代理(agent)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称为共同体(community)。描述共同体的语义是非常复杂的,但其句法却很简单。位于网络管理工作站(运行管理进程)上和各网络元素上利用SNMP相互通信对网络进行管理的软件统统称为SNMP应用实体。若干个应用实体和SNMP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体,不同的共同体之间用名字来区分,共同体的名字则必须符合Internet的层次结构命名规则,由无保留意义的字符串组成。此外,一个SNMP 应用实体可以加入多个共同体。 SNMP的应用实体对Internet管理信息库中的管理对象进行操作。一个SNMP应用实体可操作的管理对象子集称为SNMP MIB授权范围。SNMP应用实体对授权范围内管理对象的访问仍然还有进一步的访问控制限制,比如只读、可读写等。SNMP 体系结构中要求对每个共同体都规定其授权范围及其对每个对象的访问方式。记录这些定义的文件称为“共同体定义文件”。 SNMP的报文总是源自每个应用实体,报文中包括该应用实体所在的共同体的名字。这种报文在SNMP中称为“有身份标志的报文”,共同体名字是在管理进程和管理代理之间交换管理信息报文时使用的。管理信息报文中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共同体名,加上发送方的一些标识信息(附加信息),用以验证发送方确实是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体实际上就是用来实现管理应用实体之间身份鉴别的; (2)数据,这是两个管理应用实体之间真正需要交换的信息。 在第三版本前的SNMP中只是实现了简单的身份鉴别,接收方仅凭共同体名来判定收发双方是否在同一个共同体中,而前面提到的附加倍息尚未应用。接收方在验明发送报文的管理代理或管理进程的身份后要对其访问权限进行检查。访问权限检查涉及到以下因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第3章 网络管理协议
本章学习目标 ? 理解网络管理协议的作用 ? 掌握SNMP协议的基本概念 ? 了解WBM管理技术 ? 了解公共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的标准化
? 如果每个厂商的网络设备都提供一套自己独特的 如果每个厂商的网络设备都提供 套自己独特的 网管方法和界面,网络管理的工作将很难进行。 ? 网络管理的标准化
每个的网络设备必须提供 致的网络管理的界面 每个的网络设备必须提供一致的网络管理的界面 (亦即 相同的网络管理通信协议)。

3.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是管理TCP/IP 网络 (Internet)的事实上的标准 所有TCP/IP网络设备都应该支持SNMP.

3.1 3 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1.1 SNMP的发展 发展 1.SNMP的发展 ? 在TCP/IP的早期开发中,网络管理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 视,直到上世纪80后期,人们才意识到需要开发功能更强 直 才意 发功 ,并易于普通网络管理人员学习和使用的标准协议。 ? 1987年11月发布的SGMP 成为提供专用网络管理工具的 1987年11月发布的SGMP,成为提供专用网络管理工具的 起点。 988年, 确定了将S 作为近期解决方案进 步开 ? 1988年,IAB确定了将SNMP作为近期解决方案进一步开 发. ? 1992年7月发表了3个增强SNMP安全性的文件作为建议标 准。 1993年安全版SNMPv2发布。 准 1993年安全版SNMP 2发布 ? 1996年SNMPv2的安全特性被取消了,报文格式也重新采 用SNMPv1的基于 共同体(community) 概念的格式 用SNMPv1的基于“共同体(community)”概念的格式 ? 1999年4月IETF SNMPv3工作组提出了RFC2571~ RFC2576,形成了SNMPv3的建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一、概述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目前TCP/IP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为不同种类的设备、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不同型号的设备定义一个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管理员可以使用统一的外观对这些需要管理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SNMP使用的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库(MIB)提供了一组监控网络元素的最小的,但功能强大的工具。它的结构十分简单,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因而SNMP在网络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SNMP目前包括三个版本:SNMPv1、SNMPv2、SNMPv3。 二、网络管理协议结构 SNMP使用UDP作为传输层协议. UDP只提供无连接的服务, 因此SNMP不需要在代理和管理者之间保持联接. SNMP实体发送消息后不需等待应答, 可以继续发送其它消息或进行其它动作. SNMP并不要求消息的可靠性, 消息可能被底层的传输服务丢失,因此可靠性的实现应由SNMP发送实体根据消息的重要性自行决定。SNMP的网络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管理信息库MIB、管理信息结构SMI以及SNMP本身。 三、管理信息结构SMI 所谓管理信息结构(Manage Information Structure)SMI,就是使用ASN.1来描述管理对象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四、管理信息库MIB 管理信息库MIB指明了网络元素所维持的变量(即能够被管理进程查询和设置的信息)。MIB给出了一个网络中所有可能的被管理对象的集合的数据结构。SNMP的管理信息库采用和域名系统DNS相似的树型结构,它的根在最上面,根没有名字。下图是管理信息库的一部分,它又称为对象命名(object naming tre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