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井冈山大学杂草地样方多样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2)初步了解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构成及数量。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中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目前所提出的大量的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我们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是α-多样性测定方法。α-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三、实验器材:

样方测绳(25m),皮尺(50m),卷尺等

四、准备事项:

1.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野外调查设备器材的准备。

3.样地的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好一块杂草样地,并且选好样地后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本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样方地点在井冈山大学校变电站前面的杂草地,面积大小为5m×5m的

样方。

4.调查记录表格的制作:实验前准备好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1。调查表方式制作如下:

表1.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者

五、实验步骤:

1.样地的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2、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天然的杂草地群落,样地面积大小为5×5m。

3、确定样方内物种的数量及每个物种个体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中。

4.样方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在样方内识别草木层的物种。测量每个草木种的多度和盖度,观察其物候期,得出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到表1中。在测量过程中若观察到动物物种就记录在附记一栏中。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

多度的测量---多度是指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多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个体的直接计算方法,即“记名计算法”;另一种是目测估计法。一般在植物个体数量较多而植物体型小的群落,如灌木、草本群落,或者在概略性的踏察中,常用目测估计法。对树木种类,或者在详细的群落研究中,就常用记名计算法。记名计算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点数各群落的个体数目,然后计算出某种植物与同一生活型的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目测估计法师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等级的划和表示方法大同小异如下表。

几种常用的多度等级

盖度的测量---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瞻仰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测量数目的盖度即要测量出数目的垂直投影面积,草地植被的总盖度可以采用缩放尺实绘于方格纸上,再按方格面积确定实际盖度的百分比。

物候期的测量---物候期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物候期的划分和记录方法各种各样,其中一种是分五个物候期,如营养期、花蕾期、开花期、结实期、休眠期。对物候期的记录如下:1.营养期:——或者不记;2.花蕾期或抽穗期:√;3.开花期或孢子期:○;4.结果期货结实期:﹢;5.落果期、落叶期或枯黄期:---;6.休眠期或枯死期:∧。

密度的测量——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株总数。根据公式:

d=N/S计算

d——密度; N——样地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总数;S——样地面积高度的测量——测量时可以取其自然高度或等级界定。等级界定方法:精确测量某一物种的一株准确高度,以此作为基准且定一标准为1,其他株则进行估量,如1.1、1.2……或0.9、0.8……等。六、实验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获得井冈山大学杂草样地植物种群基本数量指标。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井冈山大学 1杂草群落多样性测定。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量方法(2)对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组成和数量的初步认识(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人群现场调查和抽样的基本方法第二,实验原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以及物种栖息地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所有种类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群落和生态系统目前提出的大量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我们的实验主要是测量植物多样性,采用α-多样性测量方法阿尔法多样性是一个衡量指标,用于衡量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的数量和生物物种之间的相对丰度。三、实验设备: 样方量绳(25m)、卷尺(50m)、卷尺等。四、编制项目: 1。调查研究前,实验的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人数、使用的方法等。必须明确定义,并且必须收集相关数据。2.现场调查设备的准备 3。样地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一个杂草样地,选择样地后用明显的物理标志进行标记,以明确观察范围。本试验中,我们选择的样地位于井冈山大学变电站前的杂草地,面积为5m×5m 样地 4。调查记录表的制作:实验前制作植被层表1野外抽样调查表问卷调

查方法如下: 表1。植被层 群落名称样区字段编号层次名称层高度层覆盖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员编号植物名称多重覆盖/m2密度高度现象阶段注释五.实验步骤: 1。样地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某一部分2.群落类型和样本量的选择:选择一个样本量为5×5m的校园天然杂草群落 3,确定样地的物种数和各物种的个体数,并记录在相应的表中4。样本广场定量指标调查——样本广场植被层物种识别测量每种植被的丰富度和覆盖率,观察其物候期,获得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在表1中如果在测量过程中观察到动物种类,则记录在后记栏中。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 度测量度是指群落中一个物种的个体数通常有两种多重统计方法:一种是个体直接计算法,即“注册计算法”;另一个是视觉评估一般而言,视觉估计通常用于植物个体数量多、植物体积小的群落,如灌木和草本群落,或者用于一般观察。对于树种,或者在详细的群落研究中,通常使用注册的方法。注册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某一地区样地中每个群落的个体数量,然后计算某一植物在相同生活方式的个体植物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每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可以通过视觉估计法师的多重性的预定水平来估计。等级的分类和表示如下表所示 几种常用的多级 Drude Soc非常多的元素D优势布劳恩-布兰克5非常多的4更多的

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 二、实验目的 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 1、仪器和材料 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 2、测定方法 (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

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 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 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 (1)物种组成 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网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种科种 禾本科8 车前草科 1 菊科 2 大戟目 1 伞形科 2 蝶形花 1 炸酱草科 2 豆科 1 秋海棠科 1 爵床科 1 苋科 1 鳞毛蕨科 1 玄参科 1 蔷薇科 1 荨麻科 1

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的测定(1)

井冈山大学杂草地样方多样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α-多样性测定方法。 (2)初步了解井冈山大学植物种群的构成及数量。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种群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中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目前所提出的大量的生态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类:α-多样性指数; β-多样性指数和γ-多样性指数。我们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所采用的是α-多样性测定方法。α-多样性是用于测量某一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生物种类间相对多度的一种测量指标。 三、实验器材: 样方测绳(25m),皮尺(50m),卷尺等 四、准备事项: 1.调查研究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象、范围、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2.野外调查设备器材的准备。 3.样地的选择:实验前在校园内选择好一块杂草样地,并且选好样地后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本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样方地点在井冈山大学校变电站前面的杂草地,面积大小为5m×5m的

样方。 4.调查记录表格的制作:实验前准备好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1。调查表方式制作如下: 表1.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层次名称 层高度层盖度优势种调查时间调查者 五、实验步骤: 1.样地的选择: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 2、群落类型及样方大小的选择: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天然的杂草地群落,样地面积大小为5×5m。 3、确定样方内物种的数量及每个物种个体的数量,记录在相应的表中。 4.样方内各数量指标的调查:在样方内识别草木层的物种。测量每个草木种的多度和盖度,观察其物候期,得出其优势种,并将数据记录到表1中。在测量过程中若观察到动物物种就记录在附记一栏中。各指标的测量方法如下:

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与计算4.0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物种多样性测定的取样方法; 2.掌握物种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不同地区生物种类及其个体数量的分析,比较这些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并能够解释原因。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 1、样方面积的确定(样方面积效应) 2、样方数的确定(样方数量效应) 3、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 1、关于群落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个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及其相对多度的指标,代表群落的组织水平和功能特性,通常用多样性指数表示。常用的多样性指数有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几率(PIE)等。 2、取样方法介绍 确定样方形状、确定最小样方面积、确定最小样方数量 三、实验工具 卷尺或直尺、取样框、植物标本采集器(毒瓶)、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 1、样方面积的确定:记录样方的物种数(不需要辨别物种),绘种-面积曲线。 2、样方数的确定:以1㎡作为样方面积,取10-15(8-10)个样方,记录物种数(不需要辨别物种),绘种-样方数曲线。 3、群落物种多样性 3.1选择样地 在同一块林地、草地、山的阳坡与阴坡、不同生物群落交错地带或者其他生境作为样地。 3.2样方面积和样方数量 选取1㎡样方,样方数为4。 3.3统计生物种类及其个体数 记录各样方内的物种名称和每一物种的个体数量,对不认识的生物,可采样带回实验室检索。 3.4计算比较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五、结果分析 1、样方面积的确定 我们用绳围成0.5*0.5㎡、2*2㎡和3*3㎡的正方形,配合1*1㎡取样框列数每个区域内的物种数。样方面积大于等于2*2㎡时物种数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小组实验结论为2*2㎡是最小样方面积。不过这跟取样的位置也有关系,不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2、样方数的确定

生态学实习指导书2

实习一森林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调查 一、目的: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及各统计指标的含义。 二、工具备品:皮尺、钢卷尺、测绳、枝剪、粉笔、铅笔、标签、方格纸、调查表格、植物检索表等。计算器(带角度测算) 三、调查方法:全面踏查和样方法相结合。其基本步骤是: 1.全面踏查:对所要进行调查的植被地全面踏查一遍,选定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固定或)临时样地。 2.样地调查: (1)样地面积:森林:20*30平米,其中:灌木样方四个,2*2平米,草本样方四个,1*1平米。 (2)每木调查(附表1):具体按测树学方法进行。平均胸径大于8厘米者,2厘米一个径阶;小于8厘米者,1厘米一个径阶。 (3)植被及灌木调查:见附表2。 植被调查在1*1平米小样方中进行,下木调查在2*2平米小样方中进行,乔木调查在实习中绘制树冠投影图。 A.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填入**科或**属的一种。如苔草属的一种。 B.层次:可根据植物高度划分为几个层次。若一种植物分布在几个层次中,按其分布情况记入分布最多的层次中。 C.层次盖度:即该层次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方面积的%比。 D.高度: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范围指最低高度到最高高度。如果植物最低为0.3米,最高为1.5米,则记为0.3-1.5米。 E.多度(表3):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比。用德鲁提的多度等级进行分级。 F.分布:指丛生、片状、稀疏、单株等。 G.物候相: 种子植物分为:“—”营养期;“o”花蕾期;“(”花前期;“⊙”花盛期;“)”花后期;“Δ”幼果期;“⊕”果熟期;“=”果落期。 蕨类植物用文字记载,分为营养期、孢囊期、孢囊成熟期和孢子散落期。 H.生活力:分三级: Ⅰ生长发育良好,能开花结实,或进行正常的营养繁殖,叶的大小正常,色泽鲜艳。 Ⅱ生长中等,不能开花结实,或进行正常的营养繁殖。 Ⅲ生长衰弱,植株矮小,或弯曲,叶变小,色泽黄绿。 (4)统计及报告: A.按测树学统计林木组成和平均胸径。 B.植被统计频度和多度。 C.描述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

植物资源调查报告一 题目: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完成日期:2008年8月17日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调查时间:2008年8月17日 调查地点:我校南校区及周边地区 调查人员: 目的意义: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木槿、鹅掌楸、青桐、玉兰、曼陀罗、泡桐、棕榈、狗尾草、麦冬、蛇梅、雪松、睡莲、红叶李、月季、柏树、爬山虎、苦楝、紫叶小檗、女贞、金叶女贞、小腊、竹子、碧桃、酸模、木瓜、白皮松、白三叶、紫薇、美人蕉、银杏、石楠、丁香、苏铁、三角枫、合欢、侧柏、紫荆、五角枫、广玉兰、火棘、枇杷、接骨木、柏树、红枫、牵牛花、杨树、鸢尾、圆柏、栾树、油松、柿子、美国黄栌、南天竹、芭蕉、李子、七叶树、梨树、连翘、菊花、龙爪槐、桃等校园内栽培的植物。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 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 三.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1.取样数目 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2.取样技术 无样地取样技术(指不规定面积的取样,如点四分法。)、有样地取样技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如样方法(最小面积调查法)、样线法)。 (1)样方法:在一块样地单位上选定样点,将仪器放在样点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东北45°,正东90°引方向线,量取相应的长度。则四点可构成所需大小的样方。 ①样方的范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面积统计植物种类数目,并逐步向外围扩大,同时登记新发现的植物种类,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种类为止。 ②面积扩大的方法

生态学实验:植物群落调查

综合实验二:植物群落调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样方法调查群落数量特征的方法,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物种组成、生长型组成、物种多样性等,达到识别群落的目的。 (2)不同群落的相互比较,结合植物群落小气候测定,了解植物群落调节小气候的功能,以及群落与环境的联系。 二、实验步骤 1、材料准备:样绳(50m)、钢卷尺、气压表(海拔表)、地质罗盘仪、记录表格。 2、实验安排: (1) 每班划分2-3个组,每组约10-15人。 (2) 每组再分3个小组。 第1小组填写森林群落样方调查总表及乔木记录表 第2小组填写灌木记录表 第3小组填写草本记录表及地被物和层外植物情况。 3、样地选择: (1) 设置样方: 各小组将样绳圈成方形10×102m的样方。然后,在样方内进行调查工作。 (2) 填写“森林群落样地调查表”。 三、调查分析——作业(见附表) 1、森林群落取样调查表与分析表 样地基本情况总表; 填乔木、灌木、草本记录表。 样方抽样技术植被分析简表。 优势种分析。 2、植物群落生活型组成特点分析 (1) 目的 掌握植物生长型分类方法; 比较不同群落生长型组成的差异。 3、群落优势种年龄结构 (1)根据森林群落取样调查记录,将优势树种及常见树种的所有个体挑选出来; (2)将每个树种不同大小等级的个体数填入表7。 4、物种多样性分析 (1) 目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 (2) 实验步骤 A、分别统计样地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种数及各种的个体数, B、计算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 (3)分析讨论 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并给以生态学意义上的解释。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1 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草本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 学习掌握群落调查资料、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学习掌握群落主要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 2 采样地点 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紫荆书屋旁草坪. 3 仪器与工具 样方框(50cm×50cm),直尺,卷尺,记录本. 4 实验方法 样方设置 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4年4月12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陶南停车场旁草坪上采用规则取样,在样地中设置四条等距的样线,取其中两条,在样线上每隔5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20个样方. 调查记录方法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称、株数(或多度)、盖度以及高度(营养枝高度). 数据分析 相对多度

相对多度= %100⨯总数 同一生活型植物的个体某种植物的个体数 频度与相对频度 频度=样方总数 该种出现的样方数 相对频度=%100⨯所有种的频度总和 该种的频度 相对盖度 相对盖度=%100⨯总和 样方中全部个体的盖度样方中该种的盖度 重要值 重要值 = 相对多度 + 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定 在分布格局研究中,往往假定种群属于随机分布,对应的概率分布为泊松分布,对于泊松分布而言,具有方差与均值相等的性质.因此,可用方差均值比来统计和检验野外调查数据.本次实验采用分布系数法计算作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划分的依据.分布系数的统计量为: x 2 x S C = S 2为方差:S 2=[∑(f (x ))2 - (∑f (x ))2/n]/(n-1) x 为均值:x =∑f (x )/n 5 调查结果 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特征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知,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草本植物14科18种,植物种类较多.其中菊科(假臭草、一点红、野苦荬、黄鹌菜)占的种数最多,有4个种,占总种数的% ;其次是伞形科(天胡荽、崩大碗),有2个种,占总种数的% ;另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 1监测内容 按全球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GEO-BON)的Pereira等(2013)提出了生物多样性关键变量(Essential biodiversity variables)的概念,定义了一组最小的关键特征来监测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维度,以利于数据的整合。生物多样性关键变量强调在同一样点或地区对同一类群的重复测量,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 1.1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共祖性、等位基因的多样性、种群的基因分化、类型和品种的多样性。 1.2物种多样性:1)物种的分布范围、种群的多度以及种群的年龄结构;2)物种的主要特性,包括物种物候、传播距离、迁移行为、出生和死亡率性状、生理性状;3)群落的组成,包括类群多样性和种间相互作用。 1.3生态系统多样性:净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营养的保留率以及干扰类型;生境结构、生态系统范围和破碎程度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类型的组成。 遗传多样性主要在物种的不同种群测定,因而依赖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的监测。生态系统多样性在大尺度上主要依赖遥感对生境结构、生态系统范围、干扰类型和破碎程度等的监测,在小尺度上依靠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对净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营养的保留率等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因此,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的核心主要是对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监测。 2 监测方法和指标 2.1. 固定样地建立和技术指标 (1)样地的选择 在地带性植被中选择长势良好、分布面积较大且坡度较平缓的老龄林建立监测样地。选择的地段有三个条件:1)样地内不能有悬崖;2)样地内不能有宽度一米以上的道路;3)样地离住宿地的步行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

(2) 固定样地的标定 样地选定后,采用全站仪将整个固定样地划分为若干个20m×20m的样方。每隔20m设一基点,插上PVC管作标记,并记录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差、测量方向、斜面距离等指标,并于中间10m处也用PVC管进行标记,整个固定样地测完后,将每个基点的PVC管用永久标志替换,以备长期使用。根据样地建立时所测资料,并配合GPS测量其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计算样地内每个基点的相对海拔高度,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图2. 20m×20m样方内5m×5m样方的配置(3)植物调查及复查 植物调查时以20m×20m样方为单位,并将其区分成16个5m×5m的小样方(图2)。每一个样方以其西南角基点坐标命名,将20m×20m样方内的小样方,以坐标系统命名为(1.1)、(1.2)、(1.3)等,配置如图2。每一样方调查都从小样方西南角开始,依顺时针方向逐步进行,顺序为:(1.1)、(1.2)、(1.3)、(1.4)、(2.4)、(2.3)、(2.2)、(2.1)、(3.1)、(3.2)、(3.3)、(3.4)、(4.4)、(4.3)、(4.2)、(4.1)。 调查时,记录并鉴定每个20m×20m样方内内胸径大于25px的所有木本植物。于高度1.3m处漆上红漆,用胸径尺测量植物的胸径;同时,将每株木

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的主要方法

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的主要方法 植物群落中种群的数量与分布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因此产生的群落演替,是反映和鉴别一个区域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和完善的重要指标。而所有这些变化和演替仅靠分类学的调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和当代数量生态学方法和手段对相应的样地进行调查,才能了解和掌握群落的动态和它反映给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信息。 1.调查用具 群落生态学调查所用的工具比较简单,除采集标本需用标本夹外,另外还需枝剪、高枝剪、砍刀、铁锹、皮尺、测绳、海拔表、地质罗盘、钢卷尺、记录表格等。 2.样地的设置 调查与实习地区的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每种植物群落所占据的空间和位置各不相同。在一个很大的群落内进行调查,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地段进行调查,只能选择其外貌、季相、种类、结构等有代表性的小面积地段进行详细调查,以此来统计推断所调查群落的特征和结构。这些小面积地段称为样地(Sample)。 选择样地时要注意下列原则:种类成分的分布尽量均匀一致,群落结构要完整,生境条件要(地形和土壤等)要一致,样地要尽量设置在群落中心的典型部位,避免选在群落的过渡地带。 3.样地内的调查方法 对调查者来说,所选择的样地仍是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在样地选择好后,何种调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反映群落的真实特征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群落生态学调查中应用最多是样方法(或样圆法)、点样法、样线法和距离抽样法。 本页主要介绍常用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方法。 §1最小群落面积(Minimum community area)的确定 §2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3样方法 §4无样地调查法—距离抽样法 §5群落多样性的测定 §6植物群落中生活型的划分 §7植物群落的分类与命名 §1最小群落面积(Minimum community area)的确定 一. 调查目的 通过特定群落的“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掌握确定群落最小面积,即样方面积。 二. 方法说明

生态学实验报告

生态学实验报告 井冈山大学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 摘要: 关键词: 0 前言 1 调查方法 1.1 样地选择: 调查时间为2021年4月~5月,调查采用样方法。选择井冈山大学校本部医护室侧面湿地松地,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地形为山地地带,地势较陡,面积约为 5×5m2,在设立的样地内进行植物群落学和多样性调查。 1.2 植物资源调查: 乔木层记录植物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盖度及生长状况;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种植物的种名、盖度、高度及生长状况等信息(草本不包括野生种类)。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显著度、相对重要值、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并进行分析讨论。 1.3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是表达种群死亡过程的有力工具。通过编制生命表,可获得有关种群存活率、存活曲线、生命期望、世代净增殖率、增长率等有重要价值的信息。我们依据生物性质划分年龄阶段,作为表中最左边的一列x,观察同一时期出生的同一群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阶段开始时的存活情况,将观测值nx列再x值右边一栏,根据这些值即可算出表中其他栏目数据。p58 1.4 不同类型群落比较研究90 通过对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的对比研究,探寻天然次生林群落与人工林群落在群落组成、结构群落的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认识自然群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对环境改造作用的重要性。p90 2 数据整理 群落的结构特性及多样性分析85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植物群落调查中,必须了解各种群在群落中的数量特征,对物种组成进行数量分析是近代群落分析方法的基础。选用的描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其他数据如 下: 多度:样地内各植物种的个体数。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占样地内所有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公式为: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所有物种个体数×100% 频度:某物种出现于样方的次数。

生物多样性调查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目的意义: 调查内容: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土壤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昆虫采集箱。 三.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样地形状可以是方形的或圆形的,前者称为样方法。样地的大小一般需要事先进行实验。对于草本群落,一般最初用10cm×10cm的面积,对于森林群落,一般最初用5m×5m或者更大的面积,登记这一面积内所有的植物种类,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扩大样地边长,每扩大一次,登记新增加的种类,扩大样地的方式如图2-1所示。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基础生态学实验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实验原理】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中所含不同物种数量和它们的多度的函数。多样性依赖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或物种多度的均匀性。两个具有相同物种的群落,可能由于相对多度的分布不同而在结构和多样性上有很大差异。 【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2、加深对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样方测绳(4m),卷尺 【实验步骤】 1、选择样方 在人工草地、野生草地中各选取2个1m2的样方。要求每种草地中选择的样方的植物种类要大致一致,生境条件大致相同,且群落结构较为完整,植被覆盖度较大,尽量选择群落中心较为典型的部分。注意要将样方划为标准的正方形。 2、测量并记录样方中植物的总盖度、各物种分盖度、各物种多度,并多次在各个物种中取样测量株高,取平均值记为该物种的平均高度。 3、比较各个样方和两种草地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 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表4所示。 (一)人工草地 表1 人工草地样方一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分析与讨论: (1) 人工草地两处样方的植物种类基本一致,但优势物种不同,各植物种类的比例也不同;样方一以绿地早熟禾为主,分盖度大约为87.5%;样方二以酢浆草为主,分盖度大约为62.5%;而该人工草地中播种的是绿地早熟禾,说明样方二被酢浆草侵染较严重。 (2) 各种植物物种在生长时相距紧密,叶片有所重叠,因此各个植物物种的分盖度相加之和会略大于植被总盖度。 (3) 该人工草地中播种的是绿地早熟禾,但即使是绿地早熟禾为优势种的区域内,仍然有较多其他物种如早开堇菜、酢浆草、旋覆花的生长,说明即使是纯人工种植的绿地中也往往不只生长着单一物种,其他物种的种子也会由风媒等方式传播而来,在此扎根生长。 (二)自然草地 表3 自然草地样方一中各植物的盖度、多度及高度

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法

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法 一、实验原理 样方法是用一定面积作为整个群落的代表,详细计算这个面积中得植物种类、频度、多度、优势度和重要值。这个方法可以确定群落的优势种,也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和其他植被分析。 二、实验的准备 1.测量仪器: GPS、指南针,经纬仪,气压高度表,测绳,计步器。 2.调查测量设备: 照相机、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 3.文具用品: 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 铁铲、枝剪、标本袋、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等。 三、具体操作 (一)样地设置与群落最小面积调查 样地不是群落的全部面积,它仅是代表群落的基本持征的一定地段。对植物群落考察应在确定的样地内进行,通过详细调查,以此来估计推断整个群落的情况。 选择样地应遵循下列原则: (1)种的分布要有均匀性。 (2)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3)环境条件(尤指土壤和地形)一致。 (4)群落的中心部位,避免过渡地段。 1.样地的形状: 大多采用方形,又称样方。可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具体选择。小型样方用于调查草本群落或林下草本植物层,大型样方用于调查森林群落或荒漠中的群落。我们还会用到罗盘来进行校准,保证测绳为直线,通过测量线上面的读数来确定样方每边的长度。 2.样地面积:

下列样地面积的经验值可供考察时参考使用:草本群落1~10m2,灌丛16~100m2,单纯针叶林100m2,复层针叶林、夏绿阔叶林400~500m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m2,热带雨林2500m2 但是我们在实习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面积:草本群落:1m2,灌木群落:25 m2,乔木群落:100 m2 3.样地数目: 样地数目多少取决于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根据统计检验理论,多于30个样地的数值,才比较可靠。为了节省人力与时间,考察时每类群落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3~5个样地;所有样地应依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免混乱。 (二)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1.环境调查 包括以下五项:(1)地理位置,(2)地形条件。(3)人类影响(4)土壤条件。(5)气候条件。 环境是指某个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影响植物生存是环境因素(生态因子)根据其性质可分为6个基本类型: 非生物因子:⑴气候因子。如光、温度、降水、风等。 ⑵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⑶地形因子。有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和坡型。 生物因子:⑴植物因子。包括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和附生。 ⑵动物因子。如摄食、传粉和践踏等。 ⑶人为因子。有垦殖、放牧和采伐等。 2. 植物群落的属性标志及其调查方法 (1)群落的分层结构 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是极其重要的特征。一般优势层能较好地反映外界环境,其他层则更多地表现出群落内部环境。 层是群落的最大结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和群落类型位置。群落调查一般均以层为单位分别进行,森林群落一般分成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小灌木)层、地被层四个基本层。 每层内若由一些不同高度,乃至有不同生态特征的物种构成时,通常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亚层。 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被列入层外植物(或称层间植物),单做记载。 (2)群落的种类组成 种类组成是群落的另一实质性属性特征。登记每个样方所有高等植物种类(分层进行)的工作必不可少,需认真而仔细,同时采集标本(即使自己以为认识),野外实习时学生不可能识别所有植物,尤其应该采集标本。不认识的种类可用采集号码代表,以后再定名订正。

调查“怡心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植物群落垂直上的分层现象

调查“怡心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分析植物群落垂直上的分层现象(一)调查“怡心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怡心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增长学生生物学知识,学会对植物分类,通过活动,提高收集、整理、 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保护绿化的责任感。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调查意义 对我们现在中学生而言,学校是我们最熟悉的,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让同学们了解校园绿化情况,把生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陶冶学生观察自然、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渗透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物质与能量观和稳态与平衡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三、调查范围及内容 1、调查范围:怡心园 2、内容: 调查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活状况 四、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法:观察怡心园内各绿化区植物种类、数量,注意各植物分布 的位置。 2、小组合作探究法:分组活动 五、调查过程 1 确定调查目标 2准备调查工具:相机、记录本、笔、标签 3分小组活动,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 特点等)。 4实地调查,观察校内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调查中叮嘱学生要注意安全,要爱护花草。 5.根据所收集的讯息、资料,讨论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6.资料的整理 六、调查结论及建议 根据学生分小组调查,统计出“怡心园”内植物的物种组成有:百日菊、紫薇、杨梅、香樟树、苏铁、山茶、麦冬、红叶石楠、黄槐决明、红豆杉、海桐、 杜英。按照分类结果如下: 1.乔木:香樟、杨梅、苏铁、黄槐决明、红豆杉、杜英。 2.灌木:山茶、红叶石楠、海桐、紫薇。 3.草本:麦冬、百日菊。 七、调查反思 在这次调查研究活动中,我们认识了怡心园内的树木和花卉,了解了很多关 于树木的知识,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调查中发现,一些

多样性调查方法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任何生物群落都是由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的,调查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研究群落特征的第一步。为了得到一份完整的生物种类名单,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一个群落或一个地区的生物种类名录,现以植物群落为例来具体阐述。 所谓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如果抽样面积太大,会花费很大的财力、人力与时间等;如果抽样面积太小,则不可能完全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情况。通常以绘制种—面积曲线来确定最小面积的大小。具体做法是:选择群落中各物种分布较均匀的地方,圈定一定的面积作为样方,登记这一样方中的所有物种,然后逐渐扩大样方面积,登记新增加的种类。开始时,面积扩大,物种随之迅速增加,但逐渐扩大面积后,物种增加的比例减少,当物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面积曲线有明显变缓的趋势,通常把曲线陡度开始变缓处所对应的面积称为最小面积。也就是说至少要求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括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 群落最小面积,可以反映群落结构特征。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群落的最小面积越大。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由于环境条件优越,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其最小群面积可达 2500 ㎡,群落内主要高等植物在 130 左右;而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最小面积为 400 ㎡,主要高等植物仅40种左右;落叶阔叶林为100㎡;灌丛为25~100㎡;草原为1~4㎡。 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比较容易确定,用上述方法即可求得。但动物群落的最小面积较难确定,常采用间接指标(如根据大熊猫的粪便、觅食量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确定其最小面积。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不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而划分群落成员型。下面是植物群落研究中常用的群落成员型分类。 1.优势种和建群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如森林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即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constructive species)。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建群种群落”或“单优种群落”;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共建种群落”或“共优种群落”。热带森林几乎全是共建种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则多为单优种群落,但有时也存在共优种,如由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和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共建的草甸草原群落。 应该强调,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但若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