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计划方案

彭阳县第一小学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年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质,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紧密联系我校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幸福彭阳献力。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

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晁建宗

副组长:吴玉强

成员:姬秀娟赵奇丁鹏娟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学校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书记晁建宗同志任组长,校长吴玉强任副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

2、注重成效,树立典型。学校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学校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策划。通过积极开展培育和各种价值观实践活动,在学校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加强督导,强化落实。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大力向学生宣传活动创新做法和先进典型。

4、灵通信息,及时反馈。学校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交流,及时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活动领导小组及时了解和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宣传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事例,以简报、校园广播、萌芽校报等形式,供全校师生交流学习。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

1、制定方案。按照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运用宣传栏、黑板板、展板、校园广播、萌芽校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宣传发动。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开

展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然后各班在班会上向学生宣传教育。

(二)活动开展

1、全面抓好“三个倡导”教育普及活动

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引导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集会;运用宣传栏、黑板板、展板、校园广播、萌芽校报等载体,利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形成浓厚的先进道德氛围;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国旗下的演讲、“中华诗文”诵读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三爱”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三爱”宣传教育,一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师生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三个倡导”、宣讲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利用班级媒体,学习先进典型和践行事迹。三是利用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深入开展“十个一”践行活动

学校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同时,结合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节约型校园,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等各类创建活动、

重大节日庆祝纪念活动,创新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喜闻乐见的系列实践活动,动员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十个一”践行活动: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参加一次植树实践活动、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教代会、家长会提一条合理化建设、学习一项文明礼仪、参加一次“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演讲活动、参加一次网络知识竞赛、参加一次“走好人生第一个十年活动”、参加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确保活动做出实效。

4、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改进学校德育美育教育,保证德育美育教育的课时与质量,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加强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的教学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素质养成;广泛开展“日行一善、争做金星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金星少年事迹宣读活动,引导孩子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同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度重视心理关爱工作,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三)总结提高

认真总结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成果,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具有特色的、突显实效的教育活动机制,形成普及“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巩固、深化教育活动的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作出

积极的探索。

四、工作措施

1、明确目标,积极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校把此项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之中,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重大节日,升国旗仪式、班队会等有利时机,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见》及其他有关文件。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萌芽校报等方式开展经常性宣传动员,做到人人皆知,全员参与。

3、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工作、全年组织开展好各项“倡导”活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推向深入,推向高潮,树立典型,常抓不懈,形成良性循环。

4、构建网络,注重实效。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育工作网络,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和创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通过家长与学校、家长会、家访、留守儿童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树立良好家风,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逐步达到“同频共

振、良性互动”的效果。

二0一六年九月一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