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书法全集

苏轼书法全集

苏轼书法全集
苏轼书法全集

苏轼书法全集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

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

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

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苏轼诗文一章,行书,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藏处不详。

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苏轼有《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句,并自注云:“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此正是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事,杭人称誉之。因周韶诗中有“开笼若放雪衣女”事,正应放鸽为寿。此在熙宁五、六年间事。翁氏又考苏诗外集有《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

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此事在苏轼自密州移徐州之际,即在熙宁九年苏轼潍州度岁时。翁氏即猜此帖在熙宁十年书。然诗与帖又有矛盾:帖云“仆在钱塘”见“堂前小阁中壁上”书蔡君谟“绰约新娇”诗,而诗云:“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二者必有一伪。再,《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又载苏轼《题蔡君谟诗草》云:“此蔡君谟—《梦中》—诗,真迹在济明家,笔力遒劲。”并自署为“元皊五年十月四日”。

此是苏轼知杭州事,距初悴杭州又十五、六年时间。这又留

下一个可猜想的余地。但帖中“仆在钱塘”云云,书此帖时必不在钱塘。因之,断为熙宁十年左右较合理。然翁氏在帖考中又云此帖书颇类《满庭芳词——为王长官作》和《上清宫词》书。前者书于元丰六年,后者书于元皊二年。因此断定在熙宁十年至元皊二年这十年之间。此又平添一重疑难也。翁氏收藏此帖后,又引起了是否钧填本的争论。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有二一描失处”,故疑之。但翁氏肯定说这是真迹本,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一比较,而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之摹本。在没有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前,我们尊重翁氏之论,也是有道理的。

《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现藏故宫博物院。

《人来得书帖》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故有“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之句。帖上钤有“吴土谔”、“御府宝绘、“仪周赏”等。帖后有董其昌跋:“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勾廓填。坡书本浓,既经填墨,盖不免墨猪之论,唯此二帖(新岁、人来)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此帖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等递藏,后入清内府。安岐将此帖与《岁新展庆帖》合成一帖,并称坡公杰作。《人来得书

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行书,纸本墨迹卷,书于元符三年(1100),今仅存原帖之后半卷,纵27厘米,横96.5厘米,共三十三行。现藏上海博物馆。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起首处“轼口是文之意疑若”八字并非原本,其中轼字是从帖后“然轼方过临江’句中残剩之字拼凑而成,而在挖去轼字处另补上则字。卷后有明代娄坚补书缺字,又有陈继儒等人跋。有影印本行世。

此卷为苏轼于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明陈继儒题跋:“东坡碑版照四裔,不如尺牍天真烂漫。所谓'吾写字觉元气十指间拂拂飞出’,此卷等是也。”

《江上帖》又称《邂逅帖》,9行,58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端庄圆润,但不做作,笔法精严,但不拘束,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李白仙诗帖》,北宋苏轼书。蜡笺纸本,纵54厘米,横111.1厘米。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该帖为宋神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大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太白之诗共两首。

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10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

《次韵秦太虚诗帖》,北宋苏轼书,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渡海帖》,行书,元丰三年(1100),纸本,纵28.6、

横40.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黄几道文卷》,行楷书,纵31.6cm,横121.7cm。1087年。上海博物馆藏。元丰八年6月,苏轼被召回汴京復朝奉郎,后又升至翰林轼读学士、礼部尚书,使东坡生活和政治待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当时苏轼五十二岁,书风古雅遒逸,真率自然,是苏轼传世作品中极少的楷书珍品之一,历来饱受赞誉。

黄好谦,字几道,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六月以著作佐郎登上仕途,之后历任太常丞权监察御史等职务,元丰八年(1085)八月,以朝散郎为驾部郎中,元祐二年,被任命为颍州知州,还没有到任,就在这年的四五月间去世了。由于他去世前最后的职务是颍州知州,所以又被称为黄颍州。

宋人楼钥著有《攻愧集》,卷七十三中有一篇《跋黄氏所藏东坡山谷二张帖》这样写道:“东坡与黄颍州父子厚善,尝书颍州之父子思诗集之后。又龙图二女为少公二子适、逊之妇。观此祭颍州之文与龙图、直阁二公书问,情好可知。”文中所说的黄颍州指的就是黄好谦,龙图则是黄好谦的儿子黄寔。根据《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六《送黄师是赴两浙宪》的施注(宋人施元之、施宿父子注),“黄寔,神宗时登进士第,历枢属……师是为章子厚之甥,子由官陈,由是二女皆为子由妇……终宝文阁待制,知定州,赠龙图阁直学士。”关于黄、

苏两家儿女亲家的关系,清代学者王士祯的《香祖笔记》里也有记载:“黄师是是章惇之甥,以二女妻颍滨(苏辙号颍滨遗老)之子适、远。”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苏轼、苏辙和黄几道是同一年中举的进士,而黄几道的儿子黄寔则把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苏辙的两个儿子,可见两家的关系相当亲厚,也正因为这样,黄几道去世之后,苏氏兄弟共同为这位同年好友写了祭文。

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过文渊阁《四库全书》,其中收有一种元代袁桷所作的《清容居士集》,第四十七卷的《跋苏文忠与黄师是尺牍》有如下记载:“黄师是寔,先浦城人。其父颖州府君好谦,与二苏公为同年进士,师是遂与苏公家通姻谱……桷尝闻长老言,其家所藏二苏公帖凡数十纸,五世泽衰,皆散落殆尽。此帖盖遭母章硕人之丧,文忠所慰唁者。旧亦尝见石本,今获真迹,为之深有感焉。”可惜的是,经多年世事变迁,黄氏家族所藏的二苏手迹,如今留存于世的就只剩下这幅《祭黄几道文》卷子了。

《醉翁亭记》,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重刻石。宋刻本字有漫漶,但书体远在明刻本之上。今拓明刻本分四张拓,前三张七行,末张五行,行二十字。

此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

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比如“醉”字的“酉”旁共有四竖画,先用一分,继用二分,最末用三分笔。“提携”两字均为左右结构,又上下相联,苏武却将下一“携”字改为上下结构,使“扌”旁置于“乃”字上。

赵孟頫《松雪斋》云:“余观此帖潇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裹铁也。”王世贞评:“苏书《醉翁亭记》,结法遒美,气韵生动,极有旭素屋漏痕意。”李长善认为:“文忠早师颜鲁公,大书《醉翁亭》、《袁州学记》,不改鲁公家法。”可谓知言。王世贞云:“坡公所书《醉翁》、《丰乐》二亭记,擘窠书法出颜尚书、徐吏部,结体虽小散缓,而遭伟俊迈,自是当家。”清梁(山献)《评书帖》曾云:“东坡楷书《丰乐》、《醉翁》二碑,大书深刻劈实劲健,今惟《丰乐亭》尚清白。”

《梅花诗帖》,见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北宋苏轼书,草书。共6行,28字。

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橫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黃州城外赤鼻磯,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两文后世传诵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本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自识:“去岁作此賦”,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

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法书可比。

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手札。冲和自然,轻松自如,笔墨挥洒之间,别有一种书卷气息和超尘脱俗的笔情墨韵。

释文:东武小邦不烦牛刀责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轼又上

苏轼手札,行书。

《新岁展庆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30.2厘米×横48.8厘米。正文行书十四行。款署“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应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苏氏时年四十六岁。此帖信手写来无拘无束,横竖斜直,率意而成,挥洒自如,姿态横生。笔力雄健,骨劲肉丰,更可展示作者的书法风格。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清内府递藏。原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影印件行世。

《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行书,30.3 x 48.6公分。是苏轼谪居在黃州(今河南黃风)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長官陈希亮之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黃州、光州之间,因与当時谪居在黃州的苏轼时有往來,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所索取的黃居寀画龙已暂借给曹光州,一旦曹光州还画以后,他便马上还给王君。

这幅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相当具有变化的趣味。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于黄州的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作品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

《次辩才韵诗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获见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归去来辞卷》,纸本,纵32厘米,横181.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东坡书法兼得二王、顏真卿、李邕、杨凝式之长,其书风充分流露瀟洒奔逸豪迈不羈的气概。此卷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纵笔重,横笔轻,撇戈笔划,左伸而右缩,为苏字特色。

《覆盆子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

《归安丘园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吏部陈公诗跋》,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坡苏公帖》,又名《东坡书髓》、《西楼帖》,为苏轼书迹

刻帖。宋乾道四年(1168)汪应辰撰集,刻于成都。末尾跋云:“东坡苏公帖三十卷。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乾道四年三月一日,玉山汪应辰书。”又有陆游跋:“成都西楼下有汪圣锡刻东坡帖卅卷。”“西楼下石刻东坡法帖十卷,择其尤奇逸者为一编,号《东坡书髓》,三十年间未尝释手,去岁在京师,脱败,再装缉之。”清道光间,南海廖甡选翻此帖部分而成《观海堂苏帖》,其后又有长白瑛桂翻刻此帖部分,仍名《东坡苏公帖》。原石刻拓本,今藏天津博物馆。

《桤木卷帖》,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苏轼书杜甫诗,墨迹本,澄心堂纸本。行书,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原台北兰千山馆藏,现寄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帖多用正锋,精神凝聚,结构圆熟,字形匀称,其墨法最有特点。安岐评论说:“此卷字画沉着,用墨浓淡适中,较丰墨者别有生动之趣。”明代金冕跋云:“昔先生尝赞美杜子美诗、颜鲁公书皆求之于声律点画之外,今观先生书杜诗,后千百年,宛然若昨日挥洒者,盖寓精神于翰墨而才品所自到尔。

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论之,是未可同赏妙也。”在这短幅中,苏轼以其笔墨骨肉赋其形,以其才学品性灌注其神情生气;吟物有所寓,咏诗有所悟,读杜有所思,挥毫有神助,使后人

“爱玩不忍舍”。

《宝月帖》,信札,行书,书于1065年(治平二年)。台北

故宫博物院藏。曾编人《苏氏一门十一帖》。此帖四行,四

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啜茶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信札,行书,纸本,纵23厘米,横17.7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

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释文: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

《治平帖》,纸本,纵29.2厘兴,横45.2厘米,熙宁二年(1069)苏轼三十四岁时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治平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

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并誉之为“世间墨宝”。本卷引首有明人所画苏轼像及释东皋妙声所书《东坡先生像赞》。鉴藏印有“商丘宋荦审定真迹”、“吴江张荃德载图书”二方。《平生壮观》卷二、《装余偶记》卷二、《盛京书画录》第二册著录。

罗池庙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庙。柳宗元字子厚,早年参加王叔文革新派的政治活动,被长期贬官,最后死在柳州刺史任上。传说柳宗元死后成了“神”,并托梦给他的部将,要求把庙建在罗池,庙也因其所在称罗池庙。庙建成后的第二年,柳的部将到京城“请书其事于石”,刻成了韩愈撰文,沈传师楷书的《罗池庙碑》,其石久佚。

《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刻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仅书写了韩愈所撰碑文篇末的迎享送神诗,楷书十行,每行十五六字,字大四寸。据此碑的跋文记载,此碑是用苏轼的真迹上石刻成的,虽下真迹一等,但刻工极佳,神气实足。苏轼楷书学颜真卿、杨凝式,用笔丰腴跌宕、藏巧于拙,极富情趣。而此碑,明王世贞云:“东坡书柳子厚《罗池铭辞》遵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

苏轼《次韵三舍人省上诗帖》

苏轼《尊丈帖》,约书于1093年(元祐八年)。

释文:尊丈不及作书近以中妇丧亡公私纷冗殊无聊也且为达此恳轼又白

苏轼《书林逋诗后》约书于1089-1091年(元祐四至六年)。

苏轼《王晋卿帖》。

苏轼《令子帖》约书于1094年(绍圣元年)。

释文:令子所示专在意来日相见即达之但未必有益也辄送十缗省为一莫之用患难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轼手启

苏轼《春中帖》,约1092年(元祐七年)。

苏轼《归园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近人帖》,上海张氏涵庐旧藏。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行书。

苏轼《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释文: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区区轼惶恐

苏轼《久留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阳羡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苏轼《职事帖》,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行书。

苏轼《满庭芳词》,书于1083年(元丰六年),行书。

苏轼《京酒帖》,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行书。

释文: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

苏轼《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书于1080年(元丰三年),行书。

苏轼《廷平郭君帖》,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行书。

释文:轼启辱教具审孝履支持承来日遂行适请数客未得走别来晨如不甚早发当诣见次梅君书写未及

非久差人去也李六丈近遣人赉书去且为致恳酒两壶

以饮从者而已不宣轼再拜至孝廷平郭君三日

苏轼《致运句太博帖》,书于1071年(熙宁四年),行书。

苏轼《跋王晋卿藏挑耳图帖》,书于1091年(元佑六年),行书。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各种字体的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隶书 隶书相传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为县狱吏,因得罪秦始皇,被关押于云阳狱中。其时政务多端,文书日繁,小篆不便于速写。程邈身为狱吏,深知小篆难以适应公务,便在狱中创造了隶书。这种隶书特点是扁阔取势,结构简单,笔画平直,有了波磔,与小篆相比,书写方便,易于辨认。秦始皇看后大喜,不但赦免其罪,还提升其为御史。这种字因是徒隶所创,又首先在徒隶中使用,所以称之为隶书。其实,据出土的文字资料来看,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先,就有隶书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工作。但历史一般认为程邈是隶书的创造者。可惜他没有书迹留下来。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西汉,鼎盛时期在东汉后期。 在隶书著名书法家中,程邈之后,最负重名的要算东汉末蔡邕。他博学多才,精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赋,工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清代陈思说他“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美尽妙,独步古今”。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奉诏写定“六经”文字,书丹上石,刊刻于洛阳太学门外,世称这些刻石为《熹平石经》。石经用当时标准隶体书写,结体平整端庄,浑厚凝重,深受时人喜爱。当其建立之始,乘车来观览、摹写者日余千人,填塞街衢,足见其声誉之高。他的女儿蔡琰也是中国历史上博才多学的第一个有书法作品传世的女书家。其他如萧何、曹喜、师宜官、梁鹄等也是写隶书高手,可惜他们的书迹没有流传下来。 隶书书法,除民间流存下来的帛书、竹简外,汉代刻石,保存也较为集中。不过,西汉刻石,较为罕见,而且不少石刻仍是古隶,如《五风二年》刻石,《菜子侯》刻石,都略带篆书笔意。隶书成熟以后,在东汉碑刻中大放异彩。现存东汉刻石,以桓、灵之际为多,后世所谓“汉碑”,主要就是指这个时期的碑刻。为了便于介绍,把风格比较接近的归类如下: 清秀飘逸者:这类风格的为数最多,这主要因为字体纯熟首先要表现出一种秀丽俊俏。我们可以举《曹全碑》、《张景碑》为例。尤其《曹全碑》更为著名,此碑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原石现陈列于西安碑林。 端方工整者:这类风格以严整健稳见长,但从中透露着自然朴茂之质。我们举《衡方碑》、《封龙山颂》为例。《衡方碑》立于建宁元年,在山东汶上县。《封龙山颂》立于廷熹七年,是河北元氏县著名五碑之一。全碑隶书15行,每行26字。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一、教学导入:(先以作品欣赏导入)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二、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三、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

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洞庭春色赋》(上)与《中山松醪赋》(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 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此时,苏轼笔墨更为老健,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两帖真迹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

苏轼书法释文

致董长官贴 轼启。近者经由。获见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居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于馀芘。重承流喻。益深愧(慰)畏。再会未缘。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冗中。不宣。轼再拜。长官董侯阁下。六月廿八日。 遗过子贴(記子由夢) 元豐八年正月旦日,子由夢李士寧,草草為具,夢中贈一絕句云:「先生惠然肯見客,旋買雞豚旋烹炙。人閒飲酒未須嫌,歸去蓬萊卻無喫。」明年閏二月六日為予道之,書以遺過子。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岂霜馀之不食,而四老人者游戏于其间。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班,举枣叶之有馀,纳芥子其何艰,宜贤王之达观,寄逸想于人寰。袅袅兮春风,泛天宇兮清闲。吹洞庭之白浪,涨北渚之苍湾。携佳人而往游,勤雾鬓与风鬟,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与俱还,糅以二米之禾,藉以三脊之菅。忽云蒸而冰解,旋珠零而涕潸。翠勺银罂,紫络青伦,随属车之鸱夷,款木门之铜镮。分帝觞之馀沥,幸公子之破悭。我洗盏而起尝,散腰足之痹顽。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醉梦纷纭,始如髦蛮,鼓包山之桂揖,扣林屋之琼关。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追范蠡于渺茫,吊夫差之惸鳏,属此觞于西子,洗亡国之愁颜。惊罗袜之尘飞,失舞袖之弓弯。觉而赋之,以授公子曰:乌乎噫嘻:吾言夸矣:公子其为我删之。 中山松醪赋:始予宵济于衡漳,军涉而夜号。燧松明以记浅,散

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嘻构厦其已远,尚药石之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春声之嘈嘈。味甘馀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蒸羔。酌以瘿藤之纹樽,荐以古蟹之霜螯。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投拄杖而起行,罢儿童之抑搔。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邀。跨超峰之奔鹿,接挂壁之飞猱。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使夫嵇阮之伦,与八仙之群豪。或骑麟而翳凤,争榼挈而瓢操。颠倒白纶布,淋漓宫锦袍。追东坡而不及,归铺啜其醨糟。漱松风于齿牙,犹足以赋远游而续离骚也。始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其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予,戏为作赋。后予为中山守,以松节酿酒,复以赋之。以其事同而文类,故录为一卷。绍圣元年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东坡居士记。 苏轼赤壁赋 壬(r?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1]不兴。举酒属(z 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苏轼《前赤壁赋》书法鉴赏

苏轼《《前赤壁赋》》鉴赏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黃州城外赤鼻矶,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两文传涌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本书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賦》,自识:“去岁作此赋”,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书卷前有缺行。曾经贾似道、文徵明、项元汴、梁清标等收藏过,后入清内府。此赋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明董其昌赞扬此赋“是坡公之《兰亭》也”。试作剖析: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有诗情画意,又渗透玄理,《前赤壁赋》的内容与之相近。苏轼的旷达胸襟、高洁灵魂与羲之亦有相似之处。王羲之将他风神萧散、不滞于物的襟怀在行书《兰亭序》中表现出来,而苏轼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心神也在此赋中显现。董氏还赞扬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苏轼的楷书极少,从《前赤壁赋》可以看出,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气韵,可以说是他的书法最大特点。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而他的文章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 苏轼笔力雄厚,却能书写随意;宗法传统,却能时出新意,这是苏氏在此卷中为我们展示的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作为尚意书风的主要代表,苏东坡的艺术追求,从来就是强调自我发挥,挥洒性情。他屡屡自道: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气强烈地抒发了一种不为绳缚,崇尚自我和自然的艺术情感。欣赏此帖,能感受到作者从头至尾都处于一个心手双畅,兴到笔随的精神状态。字势的映带关联,字态的率意洒脱,字列的大小错落,都营造出一种顺乎自然的艺术情景。所谓“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余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气显现出诗一般的美感。

书法鉴赏课后题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笔毫不离开纸面并且书写出由粗到细变化的线条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下列哪种笔法是指顿笔后,笔毫不提不按,只做微小的位置移动 A、提笔 B、按笔 C、蹲笔 D、挫笔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不属于汉字笔画组成部分的是 A、起笔 B、提笔 C、行笔 D、收笔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顿笔用笔时比较轻而蹲笔比较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颜勤礼碑》是初学楷书书法的人很好的范本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麻姑仙坛记》点画用的最多的一种写法是 A、左侧点 B、右侧点 C、短横点 D、短竖点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 《麻姑仙坛记》是谁的作品 A、柳公权 B、褚遂良 C、张旭 D、颜真卿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在《麻姑仙坛记》中主要采用篆法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在永字八法中被成为勒的笔画是()。 A、点画 B、竖画 C、横画 D、撇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在《麻姑仙坛记》中横画起笔为方笔,收笔为圆笔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什么形式为主 A、圆折 B、方折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麻姑仙坛记》中楷书字体哪个部分比较密集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折画的表现形式的是 A、内外皆圆 B、外圆内方 C、外方内圆 D、先横后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勾画在永字八法里称为趯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5 《麻姑仙坛记》中的勾画主要采用行书入楷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在唐朝建国初,书法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中唐后才逐渐得到重视并将书法作为国学之一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2 柳公权最初是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 A、唐宪宗 B、唐穆宗

书法鉴赏之苏轼书法

苏东坡书法美学思想浅谈 苏轼书法列为宋四家之首,富于才情、善于抒情的苏轼书法,天真烂漫,是宋代书法中最长于抒情的书法艺术。他学养深厚而又极富才华,一生历尽坎坷,但豪放乐观,他的书法也体现出这种精神。 考其书法,“东坡先生少日学兰亭,中岁喜学颜鲁公”(黄庭坚语)。据介绍,佥判凤翔时写的《亡伯父苏涣诗帖》是较早的作品,小楷诗稿,此帖极具典型的晋人小楷风味。熙宁年间在京时写的《治平帖》,赵孟頫认为“字画风流韵胜”;判杭时的《钱塘帖》、知密时的《乞超然台诗帖》、知徐时的《黄楼帖》、知湖时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等都是任情纵意,字字断还欲连的小行书,真正的兰亭风格。在黄州以前,苏轼的书法主要是继承二王,继承传统,典型的晋人风格。他早有革新精神,一直反对唐人讲究法度的条条框框,提倡书法艺术要摆脱传统束缚,意之所至,自由创造。 《黄州寒食诗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少年子,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内容为作者自作诗,诗作是苏轼罹难文字狱后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潦倒的真实写照。该帖为手卷形式,其用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复婀娜”,故有“苏书第一”之称。诗文全篇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苏轼将诗句中的心境情感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连,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服,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与影响

论苏轼的书法艺术特色、成就及其 历史地位与影响 苏轼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多才多艺,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书法成就只是他所取得的多方面文化成就中的一个部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门类的精神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且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因此,我们考察苏轼书法思想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将其置于苏轼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整体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 当我们将苏轼的书法思想放置于这个中国古代文化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进行考察的时候,便不难发现苏轼的书法思想在宋代文化发展和中国古代书法发展中所具有的无以取代的历史地位。” 苏轼的书法特点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5、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6、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

浅析苏轼早期书法风格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人生坎坷,仕途困顿,他将满腔激情寄托于文艺,以旺盛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文艺作品。然其诗文书画只不过是“博学余暇、游手余斯”的副产品,他真正的抱负是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正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也就没有如今我们心目中的苏东坡。社会存在实践影响了东坡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转化,使其性有所适,宣之于文艺,完美其人格。是以我们所熟悉的苏轼,是黄州以后的东坡,所熟悉的他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往往是黄州以后的中、后期作品,亦是当下研究苏轼书法的热点,而对于他的早期的书法作品及风格却乏人问津。

据上述资料可以得出,在此期间苏轼的书法总的特点是力追晋唐,故可用“晋风唐法”四字加以概括。他对晋人的书法推崇备至,是“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特别是对于王羲之,兰亭格调已深深相印于他的书法之中。诚如黄庭坚在《跋东坡墨迹》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杨疯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苏轼认为晋、唐书法是一脉相承的,虽外形迥异但“气韵良是”,他在《题颜鲁公画赞》中说:“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 苏轼早期书法风格的形成既有时代的成因,亦与他早期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密不可分。宋初的书坛一片萧瑟,欧阳修认为:“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书学之弊,无如本朝”。从唐末经过五代十国,尚法的书风一直沿袭下来。被唐太宗尊为“书圣”的王羲之的王氏书风,经过唐人的诠释,其所代表的魏晋风度竟成了儒家最高审美法则“中和之美”、“尽善尽美”的范本。唐太宗在《王羲之论传》中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张怀瓘亦在《书断》中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必动中庸。”此一诠释对后世书法的影响至深至巨。在宋代宋太祖置御书院,侍书学写王字亦书诰,字体轻弱笔体无法,但翰林侍书辈皆学之,被称“院体”,然诏令碑刻皆不足观。米芾在《书史》中评论过,宋太宗好书,公卿以上之所好,悉学钟、王。与晋人一样,宋人书法亦尚“雅”,黄庭坚曾评苏轼书法:“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然宋人之尚雅与晋人之尚雅大不相同,晋人有高风绝尘,略脱世务,远追老庄之姿,宋人则不离世务,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发掘雅趣,所以,宋人是入世的,宋人的思想核心,还是儒家思想。正如马积高在《赋史》中对苏轼的评论:“其议论因事立说,不顾前后,类战国的策士;其处世态度豁达,不甚热中权

心中之书_从笔迹心理学角度浅析苏轼的书法艺术

大 众 文 艺 大110 摘要:苏轼是我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其论书崇尚意趣。本文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汉字笔迹心理学思想以初步的论举。以个性、情绪、品德等心理因素与笔迹的关系中透视苏轼的书法艺术。 关键词:苏轼;书法艺术;笔迹心理学;“书如其人” 笔迹学(Graphology)属于实用心理学的范畴,因此也叫笔迹心理学。作为边缘学科,它是以书法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所以又可称为书法心理学。 近年,笔迹学在欧美各国发展迅速,并进入实用阶段。汉字在千百年书写活动的实践中,铸就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智慧、精神和性格,寓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比其他文字更具特色。汉字为西方笔迹学界所注目,已成为各国笔迹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就“书如其人”这个书法思想而言,人的个性、情绪、品德等心理因素与书法笔迹的关系是极其紧密的,一些书家研究者对其也做过许多具体的阐述。下v面笔者将从书法心理学这个角度进一步对苏轼书法艺术进行评析。 一、笔迹与个性 苏轼作为一代书家,对艺术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笔圆韵胜是苏书的特点之一。他的《黄州寒食诗帖》结字基本上趋向扁平,并在魏晋钟繇等人扁平结字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发展,更加强调横向笔画的伸展,抑制多数纵向笔画的作用,使通篇作品除有纵向的气势贯穿外,更加强了笔势横向发展的特殊意趣,缺少了长形或是纵势的字的调节,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平淡少变化,更好地衬托出此帖的意韵。创设了一种静谧、舒适的情境,这就是“韵”胜。而结体取横势,用笔“中锋”“偃卧”并用,用墨浓重不但形成了苏书风格,而且也体现了苏轼的个性特征。 苏书真迹的内在流露,很多棱角也体现了他本人提出的“书如其人”理论。从他那一幅幅创世佳作的缝隙中恰当地流露出了他那率真自然、平淡含蓄的艺术个性。苏轼笔画平腴饱满,字型偏扁,用笔上采用偃卧手法,这是苏轼的独特所在,而细品偃卧手法执笔,笔画自然放粗,再加之用墨较浓,必然使字象更为饱满。现代笔迹心理学研究者,刘兆钟先生在其著的《笔迹探秘》中述,“笔画粗而浑圆表示其人性情敦厚,热诚,工作实实在在,注重实效,不喜欢搞形象虚景。心胸豁达,度己度人,能适应环境。”这真可谓是苏轼细致入微的个性写照。苏轼47岁所书的《前赤壁赋》是其书风较稳定的时期。一种冲淡融和的意态。表现的是一种平和的美,而这种平和冲淡、深邃的美是他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与理想,也是苏轼“尚意”书法美学的最高境界。苏轼《评草书》中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就是要摆脱种种形式上的束缚,进入自由的创作状态,在书法中明明白白地表达自己的“意”以及自己内心感受与独特的心灵历程。所以他说:“吾书虽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贱古人,是一快也!”他为什么“一快”,是因为“自出新意”,所表达的是他的内心感受,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所以是快乐的。创新是为了确立一个书法家独特的艺术风格,苏轼的创新论,既追求新意,也向古人汲取精华,即是“自出新意”和“不贱古人”的辨证统一。他还说: “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也就是说,“出新意”“豪放”必须出自“法度”“妙理”之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苏轼艺术创新的基本准则。这说明苏轼在“信手自然”的同时是十分谨慎地恪守法度的。儒家的“经世致用”、道家的“崇尚自然”、禅宗的“清淡虚静”等思想对苏轼的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笔迹与情绪 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外景性和不稳定性。它往往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旦发生即表现于外,不易控制,当刺激影响减弱时,情绪也随之减弱或消失。在书法领域中,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有很多。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大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矣。言哀已叹。”书家的创作心境不同,会在其所作书法作品的精神意蕴上相应地留下微妙的痕迹。反过来说,书法的意蕴之美也因人而异,即便同一个书家,不同时期其作品风格亦有不同,究其原因,其根源乃在作者创作时,内在的情感状态不同。孙过庭通过对王羲之书法作品的分析,道出了书写内容对书写者情绪的暗示作用。另外,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对此,元代的陈铎曾在《翰林要诀》中作了精辟的概括:“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再次,有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解情绪,苏轼就曾说过:“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书者,抒也,或抒发积极情感,或泻泄消极情绪。这一认识完全符合书法艺术活动的心理规律。 《黄州寒食诗帖》将许多对立的书法艺术语言如丰腴与瘦劲、横势与纵势、凝重与流动、萧散与端庄、豪放与平和等,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尤其是在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充满了感染力。此帖总体上笔者认为就是围绕着一种情感的变化展开的,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每一行有一个基本情调,全帖的总趋势也是由平和向豪放发展。其前七行的书写基本是中规中矩的,基本体现出苏书的特点,结字取横势,以扁平的结构为主,偶尔掺用纵势,如“年”“中”。前七行字型大小大致相同,没有明显的大小对比,表现出比较平和的风格特点;从“春江欲入户”开始的三行,行轴线开始出现变化,波动起伏开始增加,字形排列也不再是相对的整齐划一而是处于不断的正与斜的交替变化当中,情绪开始从平和向激越过渡;而后五行跌宕错落,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尤其与前十行对比,用笔更有沉着痛快的感觉。“衔纸君门深”一行,用笔畅达、无拘无束,不再受其用笔务求慢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率意的自然的奔放的审美感觉。后五行的字明显大于前三行,尤其是从“破灶烧湿苇”到“衔纸君门深”这三行,在大量的横势厚实的结字中,有穿插使用瘦劲、细长的字形,如“衔”“纸”“苇”“见”等字,造成横向与纵向,丰腴与瘦劲的对比,而“苇”“纸”两字的悬针竖最有力的造成了竖 心中之书 ——从笔迹心理学角度浅析苏轼的书法艺术 王文影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市 100102) 文艺评论

书法字帖苏轼

苏轼 宋代艺术家提倡平淡绚烂之美,其理论来源于苏轼,他受到当时道家和禅宗思想的影响,因而提出平淡为美,了解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苏轼的艺术,还有助于了解整个宋代文艺的面貌。”宋代苏轼在《与侄书》中对他所推崇的艺术美学做了极其精要的概括,他说:“平淡乃绚烂之极也”。这句话里有一对相反的词汇,一个是平淡,一个是绚烂。以常理度之,平谈怎么会是绚烂呢? 苏轼《枯木怪石图》而苏轼在这里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说日常平淡之物,乃含绚烂之意。作为的一个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我们先来看他的画,他流传下来的画不多,比较出名的一个是《枯木怪石图》。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幅画并没有描绘什么美好的事物,仅仅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石头,一个干枯瘦瘪的老树,那么苏轼为什么要画它?实际上,苏轼在画这幅作品的时候,境况不好。他当时是徐州太守,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是在那里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这幅画几乎代表了苏轼在美术教材的美术史上的形象。在当时的政坛,苏轼是左右两派都不接纳的“烫手山芋”。早年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认为新法步伐太快,容易产生社会流弊,因而不见容于新党,甚至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后被贬黄州。王安石罢相后,司马光起用了包括苏轼在内的旧党人士,但苏轼同样不赞成司马光全盘否定新党的举措,所以又受到旧党的猜忌,其后苏轼屡遭贬斥,竟一个月内三贬其官,最终将他贬至广东的惠州、海南的儋州。 苏轼画像如此传奇而又充满曲折的道路,让苏轼极其喜欢表现一些奇怪的东西,是因为"怪怪奇奇,盖是描写胸中磊落不平之气,以玩世者也"。苏轼自己在诗文中说: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功业未就无疑是其人生最大的痛苦。而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莫过于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无灾无祸。苏堤的湖光山色,徐州的野老顽童,凤翔的喜雨亭都烙上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本质力量”,所以,这些人和景进入他的眼帘,他的全身心都会被无限的恬淡、欣慰和澄明而包围。作为一个政治家,苏轼一直在追求着这种难以企及的“美”,这已经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名利层,追求的是审美的忘我之境,即“自我实现”之境。正如浮士德在几番求索之后终于在围海造田的造福人类的事业中发现了人的生 命的伟大与庄严,“你真美啊,请为我停留!”这是生命进人至真至纯的幸福欢乐的极境的由衷呐喊。 因而,这种自我实现,超然物外的心态,不需要遵从现实社会世俗的审美观点,一些自认为挑战了审美底线和审美享受的“怪奇”之态,可能更加符合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画家自我的意趣追求。这也就决定了苏轼不会去表现枝繁叶茂的欣欣向荣之态,不会去表现灯红酒绿的人生欢快。毕竟,那些都是一时之乐,非人生常态。在他看来,平淡的、普通的,才是长久的,正因为其平淡、普通,才蕴涵着人生无限的可能。我国著名的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提出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的理想,一种是追求色色的华丽之美,一种是追求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前者是一种追求在艺术上尽量的光鲜夺目,,而后者则突出在朴实的艺术表达过程中表现艺术家的思想和人格,这两者之间虽然没有孰优孰劣的差别,但是在艺术的境界上、对人生的态度上却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深浅层次,那么,苏轼无疑是属于后一者。 苏轼的生活背景是处在北宋的后期,这一时期是北宋从鼎盛到衰落的转变时期,作为有自我意识觉醒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在传统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积极的入世,强调作为一个士大夫个人的修养,即用自己的文字去干预社会,达到“致君尧舜上”的艺术理想。但另外一方面,苏轼又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以及社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

苏轼人生轨迹概览及其各时期文学、书法作品 一、苏轼人生轨迹概览 北宋著名的历史人物苏轼(1037-1101)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黄州、惠州,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苏轼在1101年6月的《自题金山画像》自作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 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能讲究。 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能将就。 这份豁达和修养,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不由得一赞三叹。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一生历经宋仁宗(1010-1063)、宋英宗(1032-1067)、宋神宗(1048-1085)、宋哲宗(1076-1100)和宋徽宗(1082-1135)五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初唐大臣苏味道②(648-705)后裔。与父苏洵(1009-1066)、弟苏辙(1039-1112)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席。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③在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 ①“儋州”即今海南岛。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萧瑟”的黄州,时年43岁。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由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听政,1085-1093年高太后听政期间,重新重用“旧党”,打压新政,苏轼在此期间权位一度亨达,但元祐四年(1089年)因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调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朝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先后知颍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宋哲宗“子承父业”继续推进新政,改元“绍圣”,苏轼也于宋哲宗亲政改元之初的绍圣元年(1094年)被贬荒僻的岭南——惠州,时年57岁。更于绍圣四年(1097年)约60岁时被贬往凶险之地——儋州。所幸宋哲宗于1100年英年早逝,后宋徽宗(1082-1135)继位,苏轼遇赦得以北归,逝于常州,葬于汝州。一代文儒总算免于终老天涯海角之厄。 ②著名唐诗《正月十五夜》的作者。全诗如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③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1002-1060)。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1019-1083)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书法全集

苏轼书法全集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后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后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后者作于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 此二赋笔意雄劲,姿态闲雅,潇洒飘逸,而结字极紧,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明张孝思云:“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丽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王世贞云:“此不惟以古雅胜,且姿态百出,而结构谨密,无一笔失操纵,当是眉山最上乘。观者毋以墨猪迹之可也。”乾隆曾评:“精气盘郁豪楮间,首尾丽富,信东坡书中所不多觏。” 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

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苏轼诗文一章,行书,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共三十六行,计三百零七个字。藏处不详。 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苏轼有《常润道中,有怀钱唐,寄述古五首》之作,其次章有“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句,并自注云:“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此正是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事,杭人称誉之。因周韶诗中有“开笼若放雪衣女”事,正应放鸽为寿。此在熙宁五、六年间事。翁氏又考苏诗外集有《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生眼底,逡巡旧事上眉尖。 春来试问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不知为谁而作也?和一首》。此事在苏轼自密州移徐州之际,即在熙宁九年苏轼潍州度岁时。翁氏即猜此帖在熙宁十年书。然诗与帖又有矛盾:帖云“仆在钱塘”见“堂前小阁中壁上”书蔡君谟“绰约新娇”诗,而诗云:“过潍州驿,见蔡君谟题诗壁上云:'绰约新娇……'。”二者必有一伪。再,《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又载苏轼《题蔡君谟诗草》云:“此蔡君谟—《梦中》—诗,真迹在济明家,笔力遒劲。”并自署为“元皊五年十月四日”。 此是苏轼知杭州事,距初悴杭州又十五、六年时间。这又留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会稽”。其子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遗址犹存。 中文 名: 王羲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公元361年,一 作379年 主要成 就: 书法 代表作 品: 《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 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 代: 东晋 称号: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与《二十四孝图》中的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于江南(今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着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

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着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各体皆精,被奉为“”。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草书《初目贴》、正书《》、《》最着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行书《》、《》、《》、《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苏轼书法欣赏

苏轼书法作品欣赏[图文]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 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 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 》、《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洞庭春色赋》(上)与《中山松醪赋》(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前者行书三十二行,二百八十七字;后者行书三十五行,三百十二字;又有自题十行,八十五字,前後总计六百八十四字,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前者作於公元1091年冬,後者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五十九岁。

2018年12月书法鉴赏考试答案

2018年秋书法鉴赏考试答案完整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 1《马荐》是在十个石鼓中讴歌秦代最早的石鼓文。()(1.0分) 1.0分 我的答案:√ 2下列哪个疏勒国国王被曹全活捉并处死?()(1.0分) 1.0分 ?A、 臣盘 ? ?B、 建倚 ? ?C、 和德 ? ?D、 兜题 ? 我的答案:C 3 清代方朔认为下列哪一位是汉隶中最可师者?()(1.0分)

1.0分 ?A、 鲜于璜碑 ? ?B、 乙瑛碑 ? ?C、 礼器 ? ?D、 西岳华山庙碑 ? 我的答案:B 4下列哪一项是古代启蒙教育中关于人文知识的读本?()(1.0分)1.0分 ?A、 《千字文》 ? ?B、 《上大人》 ? ?C、 《百家姓》

? ?D、 《三字经》 ? 我的答案:A 5 颜法定型笔法是用下面哪一项锋位运笔?()(1.0分)1.0分 ?A、 卧锋 ? ?B、 侧锋 ? ?C、 中锋 ? ?D、 尖锋 ? 我的答案:C 6 书法家王羲之是下面哪个朝代的?()(1.0分)

1.0分 ?A、 魏 ? ?B、 三国 ? ?C、 西晋 ? ?D、 东晋 ? 我的答案:D 7 在《麻姑仙坛记》中折画主要以下面哪种形式为主?()(1.0分)1.0分 ?A、 先横后竖 ? ?B、 圆折 ?

?C、 方折 ? ?D、 外方内圆 ? 我的答案:B 8 孙过庭《书谱》是下面哪个朝代的作品?()(1.0分)1.0分 ?A、 元 ? ?B、 晋 ? ?C、 唐 ? ?D、 宋 ? 我的答案:C

9 虢季子白盘长近(),重达到四百余斤。(1.0分) 1.0分 ?A、 二尺 ? ?B、 三尺 ? ?C、 四尺 ? ?D、 五尺 ? 我的答案:C 10 欧阳询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是《九成宫》?()(1.0分)1.0分 ?A、 晚年 ?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