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什么是归因

例如,某个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可能认为是自己没有好好复习,或者是题目太难,或者是自己记性比较差,或者是运气不好等。又如老师在上课时,发现某同学睡着了,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他昨晚没有休息好,可能真的是很疲惫;或者是这个学生不守纪律,缺乏自制;或者是学生听不懂课程内容,感到乏味;或者是学生故意跟我作对,惹我生气等。不管原因是什么,这种遇到事情,探索其中的原因,寻求合理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每个人都会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寻找原因,只不过有时自己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而已。一般而言,遇到出乎意料的结果,我们更倾向于去推测其中的原因。例如,一个向来成绩很好的学生考了高分,老师可能会习以为常,但是一旦这名学生考得很差,那么就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设法去探寻背后的原因。

归因是个体对行为的主观解释和认识,未必就是引起个体行为或行为结果的真正原因。例如,学生上课讲话,其真正的原因在于有问题没有听明白,想和同学讨论一下,而教师很可能将这种行为归因为该生纪律差。在实际情境中,自己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时也并非真实的原因,而是个体主观上所认可的原因。这种主观上的解释有时比真正的原因更能对个体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首先提出归因理论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或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

原因的解释。归因是人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知,归因就会发生。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一种是情境归因,将行为的发生解释为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种是倾向性归因(或性格归因),将行为的发生归于当事人的性格因素。

按解释行为的对象来分,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和对自我行为的归因。在对别人和对自己的归因倾向上,一般人会表现出这样的倾向: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采取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采取情境归因。

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专家分析调查,把引起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与父母高期望值之间的矛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具有重视子女教育传统的中国社会里根深蒂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在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甚至几代人未竟的希望与梦想。再加上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特殊国情,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全部希望都压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因此,孩子从小就像一只身负重托的蜗牛,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艰难地爬行。不少家长培养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是出于个人虚荣心的满足,他们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目标或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从小就按家长的意志发展,根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其他个性特点。当孩子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时,他们要么大失所望,撒手不管,要么迁怒于孩子,大打出手。前不久震惊全国的“徐力杀母事件”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情天天照样进行着:可怜的父母们,正在为塑造他们自己心目中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书法家、外交家、国际象棋大师……而忙碌着。他们哪里知道在孩子心里深处早已播下了厌倦的种子!如此一厢情愿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给儿童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家长学习了解一些教育科学知识,能够依据一定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家教行为,并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既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把握住自己孩子的过高期望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塑造小学生健康心里的非常重要的一面。 二、儿童学习适应性及发展性与教师教学儿童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一个逐步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一年级新生来说,从教师到同学有陌生之感,课程压力作业负担和正规学校教育的组织纪律约束等等,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在学前期身心的发展的基础上,小学教育开始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儿童所达到的已有心理水平又不能完全适合于这些新的要求。这样一来,就使小学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产生矛盾。在教育的影响下,这些新的矛盾的不断产生和

归因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对职校学生学生激发启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级六个因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维度之内: 1、外部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失败的归因通常有一下两个表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基本模式:积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强,把失败归因于缺少努力; 消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 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积极归因模式中的能力虽属不可控因素, 但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会大大增强完成新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努力,则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更加刻苦勤奋, 相信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学习成功,这均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的学生, 就会产生侥幸心,并祈祷以后仍能碰上好运气;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因能力是一个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智力比别人低, 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力太差,再怎么样也无法获得成功,因而这种消极归因往往会瓦解学生的学习斗志, 导致对学习活动失去信心和兴趣,这样不仅无助于积极学习动机的激发,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原有的动机水平。所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可以从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这些内部因素入手,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不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身体状况、工作难度等正确对待相信自己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进行成功体现提高自信心。

小学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小学生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小学生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 1.课业负担重,“减负增效”是时代的诉求 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国家和教育部也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小学生作业“减负增效”。即要求教师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减少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是,据近期调查显示40%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负担过重,作业太多。14%的学生每天完成作业需30-50分钟,45%的小学生完成作业需100-150分钟,30%的小学生完成作业需2-4.5小时,5%的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达5-6小时。由上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作业负担严重超标。 作业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作业量过多,机械性反复抄写,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使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并且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时间的写作业会严重损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阻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能完成学习目标呢?这就是这里诉说的“减负增效”。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进行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做到“精而不多”。 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只是机械地重复,让学生无法对作业产生兴趣。 目前小学生的作业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机械重复的抄写,在语文作业上体现为生字、词语、多音字、近反义词等的机械重复抄写,教师认为反复抄写利于学生加强记忆,于是经常有教师让学生把生字词抄写五遍甚至十遍,而学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反复机械抄写,久而久之不仅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并且对单调的、大量的作业产生厌烦心理。在数学作业上表现为做过的习题或做错的习题反复的做,加之教师未能正确引导,作业量过大,于是学生就将做题变为无意义的抄题,是在浪费大量的时间做无用功。根据记忆规律,过度学习达150%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如果一个生字写两遍就可以记住,那么再增加50%的学习量就可以达最佳效果,即再写一遍,过多的重复并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量上要考虑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的个别差异等因素,容易的知识减少重复次数,难度大的知识可运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识记次数,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识记次数,避免“一刀切”。同时要引导儿童学习巧妙的识记方法,不仅可以提升识记效果,还可以缩短学习时间,减轻学习负担,使其摆脱繁重的、单一机械的作业。基础性识记型的知识在小学阶段语文、英语学科占很大比率,对于识记型知识,

合理归因教案

为什么?怎么办? ——合理归因,有效决策 教学理念: 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 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 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准备: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游戏导入:穿针引线(5分钟)——幻灯一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 ②一位同学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钟内将线穿过针孔。

归因与动机

马加爵案: 李玫瑾的内因归因: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发生之后,一些媒体,包括马加爵本人,都在把犯罪动机归结到他的贫困背景上,即贫困引起的自尊问题。前不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访问了办案人员,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 李玫瑾教授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她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首先,马加爵智商很高,偏重于理科,他喜欢学习有难度的科目。这意味着,他和某些学理科的大学生一样,对于人生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把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 其次,马加爵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从他的日记,从他在逃亡期间的录音带内容到他被抓捕后写给家人的信中都可看出,他是一个内心情感体验细腻,情绪反应相当强烈的人;但是他在外表上又是一个相当压抑的人,不擅长通过言语表达情感。 当每月与同学为小事争吵积累下来时,就会在他内心产生仇恨的膨胀。这种膨胀被一次激烈的争吵所引爆,在缺乏正确引导,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教育时,他就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他15岁的日记中就已有记载,“对付恶人,要用狠的手段,要彻底处理掉……”于是,以杀人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也就顺理成章。 环境归因: 我在很多场合谈到马加爵的情况时都涉及到我们的环境和教育,首先,我们的法律《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大?是女20,男22岁,对吧!既然20、22周岁人就可以作为法定年龄结婚了,那么,与性相关的知识——性现象是不是在20周岁之前就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可是,你问问各大学或高中,有开这方面的课吗?性教育有吗?没有!这是我们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弱点或缺陷!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孩子在生理上已经出现、客观存在,但他们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现在关于这种与生活、与生命历程密切相关的人生教育相当薄弱!我认为,这是像马加爵这样或类似的大学生犯罪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判断推理解题技巧——二十四条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之二(归因错误)

请对照这二十四条逻辑谬误自行打脸之二 ——归因错误 归因错误: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归因错误的几种常见情况: 共因:甲患了流感,然后乙也患了流感,乙认为是甲传染给他的。其实甲、乙都是受到外界环境的传染而患了流感。甲乙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巧合:最近几次发改委调整油价,不久就会有地方地震。有网友得出发改委调整油价就会导致地震,这显然是个巧合。 因果倒置:对于AB两个现象,A是B的原因,如果认为B是A的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在公务员考试中,也通过一些逻辑题来考察我们的归因能力。如: 2011上海-55. M国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正努力改变长期以来把蝙蝠看作一种令人恐怖的动物的观念。该组织争论说蝙蝠让人害怕和烦乱仅仅因为它们见人就躲避,且仅在夜间活动。 以下哪项如果是正确的,将对该组织的争论的准确性提出最严重的质疑? A. 蝙蝠逐渐失去了它们天然的栖息之处,如洞穴和中空的树,因此逐渐到人口更密集的地区寻找栖息之处 B. 人们对其他的非常令人害怕的动物,如狮子、短吻鳄和蛇的行为的了解多于对蝙蝠的行为的了解

C. 在M国以外的其他地区,蝙蝠也被视为是一种令人恐怖的动物 D. 浣熊和猫头鹰也是见人就躲避,且只在夜间活动,然而一般来说它们并不让人害怕和烦乱 【分析】题干中,动物保护组织把蝙蝠看作一种令人恐怖的动物的观念归因为它们见人就躲避,且仅在夜间活动。D项举例说明这种原因并不会导致令人害怕的结果。这种情况就属于归因错误。 2006福建春-92. 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环境里工作的人生产效率高25%。评价工作绩效的客观标准包括承办工件数和工件的复杂程度。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平均来说,生产效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效率高的员工要少 B. 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C. 生产效率高的员工通常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作为回报 D. 生产效率高的员工不会比生产效率低的员工工作时间长 【分析】题干中的结论是:改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是因,提高生产效率是果。C项指出,生产效率高是因,工作环境改善是果,题干犯了因果倒置的归因错误。 归因能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源自红麒麟定制式公考督学平台

心理学 归因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 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这一部分,不仅仅停留在找到原因,是由寻找原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归因效果。所谓归因效果论就是关于

教案: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教案:与合理归因交朋 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姜欢珍 一、学情分析 归因是个体根据有关信息或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当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运气、任务难度、能力)时,成功之后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失败之后还容易怨天尤人、推卸责任、放弃努力;如果一个人将成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努力),不仅能提高成功时的满意度,失败时也不容易放弃。 高中生经常要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归纳,比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化学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他们在归纳成败的原因时,有时正确合理,有时也会出现偏差。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及辩证思维有了较高发展,他们开始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归因,有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激发追求成功的动机,调动内在的潜力,提高学习成绩。为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设计本课《与合理归因交朋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客观地认识自己考试成败的原因。 2、认识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后果,增进合理归因的信心和决心。 3、掌握合理的归因方法,做一个内控的人,努力把握成功机会。 三、活动准备 1、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归因特点分析表 2、整理箱、漂流瓶、彩纸 3、《袋鼠与笼子》视频 4、powerpoint幻灯片 四、活动主要形式与方法: 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 五、活动过程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归因及对策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归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常会出现一些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常常与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有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过程中的不当表现进行归因,提出一些教师正确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归因对策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取得教育预期效果的保证。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过程中的不当表现进行归因,提出一些正确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及种类 课堂问题行为包括教师的课堂问题行为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本文所指的是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国内外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颇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将问题行为定义为:“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我国心理学家邵瑞珍将其定义为:“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简单地说,问题行为就是在课堂里阻碍正常教学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对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美国的威克曼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扰乱性问题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奎伊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我国有学者把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向性的攻击行为,如心理抵触、侵犯别人、顶嘴、做小动作、多动、走神、发呆、插嘴,恶作剧等;二是内向性的退缩行为,如缺乏耐心、追求一知半解、自以为是、轻视他人、不做作业、放弃学习、胆怯退缩、盲目跟从等。外向性的攻击行为教师一般都能观察得到,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内向性的退缩行为虽然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但可能会影响教师上课,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也不利。 二、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的表现

学会合理归因(学习).(优选)

学会合理归因 胶州实验中学心理组 [主题背景] 一个人把他或她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人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归因产生的不良影响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活动准备] 游戏道具: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 [活动方法]游戏、角色扮演、问卷分析、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拓展材料]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1.原因来源,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归因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系于个人条件(内控的),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的); 2.稳定性,即当事人自认影响其影响成败的原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况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即当事人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减轻任务 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运气好——侥幸 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学生对学习成败原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习取得好成绩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他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学生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错题归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想要学好物理,且有效的学习,必须讲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长期以来,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发现错题只知纠正答案,没有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而学生的“错题”虽然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但这些“错题”往往还会再次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许多学生对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也多数属于依赖性的改正。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记录这些“错题”并记载它们产生的原因,因为我想借助“错题”及时提醒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想这样做不仅能及时帮且学生改正错误,还能优化他们已有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我在教学工作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在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1.收集错误、形成错题集 教师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所问非所答、半对半错、回答问题不全面不准确甚至错误等问题,教师则把这些错误进行整理和收集。同时教师也会同组其它数学教师进行交流,更多地收集全年部同学产生的错误及原因,以便及时修改教学过程,及时备课、及时调整学案。这样做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也减少了学生的似非之错即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等对不清不解知识点而产生的错误。 学生方面:学生在写作业、回答问题、考试等都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则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分三类进行整理,形成错题集。 第一类———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比如说,“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等造成的;“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抄写之错”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漏掉了;“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的单位混用等。有的同学经常出现这类错误,甚至把所有的错误都归为这一类,其实是不正确的,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指导,让学生认清问题所在,加以区别。第二类———似非之错。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第三类———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学生很容易把第二类和第三类错误都归成第一类错误,教师则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错误产生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改正,并避免以后再犯。 2.分析错误,收集易错点 老师把自已和学生总结的错题集从数学知识、认知结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方面,对每个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即在所教班级中,对研究结论进行问卷调查,对比效果,检验结论的信度和效度。根据调查、实验的结果,对研究结论进行改进。 3.针对每个错误,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即将所有的错误及其原因、解决方案,按照出错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较好的学生易错题、中等学生易错题、较弱学生易错题三类。以方便使用该研究成果者,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快速的找到其需要的内容。也将所有的错误及其原因、解决方案,按照其是否具有共同性进行分类。对其中的一类问题,再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等,总结此类问题的一般性

课堂问题的归因及管理策略

课堂问题的归因及管理策略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处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孩子心理和行为特点变化较大,教师越发不易掌控。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处理课堂秩序和纪律问题的策略和方式,所以,就课堂问题作一番分析和建言是有必要的。 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在老师眼里,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就是课堂问题,维持秩序和纪律成了教学的目标本身。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怎样坐都有严格的行为标准,违背这些标准在教师眼里就是问题行为。试问,这样的学校和教师对教育本身有多少思考,是否思考过他们要求的纪律标准在多大水准上容纳了孩子的个性,是否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呢? 什么是课堂纪律,教师和孩子的看法是有差别的,一名学生曾对作者说起过他心目中的课堂纪律:我觉得比起课堂纪律来说,课堂氛围显得更为重要。在开心的环境里,我会觉得学习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一定能提升。相反,如果,我觉得这个教室很威严,我心情就会受到压抑,纪律再好也不会提升学习效率。所以,我觉得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环境。 这里讲这些并不是提倡无政府主义,并不是对课堂纪律问题视而不见,而是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对哪些学生行为属于课堂纪律问题作个缜密的思考。实际上,课堂纪律问题行为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确确实实地存有着,例如有学生总是迟到或缺课、对同学或教师的侵犯、课堂吵闹、拉帮结派、破坏学校财物、恶作剧、自暴自弃等。我们要处理这些课堂纪律问题,就必须对这些行为加以归因。 一、课堂纪律问题行为的归因 课堂中出现的纪律问题行为是由很多原因促成的,但我们在这里只分析两种动态性的问题根源。 (一)问题的根源之一:学生 归因于学生并不是想说孩子一定是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有些看似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学习的任务不适合他的水平或兴趣等。 1、渴望获得别人注重引起的问题行为 作为一个人,我们都能体会到,如果周围的人一直无视我们的存有,那是最令人伤心的。处在学校里的学生都是成长中的儿童,他们自然也希望获得学校的认可、教师和同学的注重,能够说这是人的一种天性的社会需求。但是,令人沮丧的是,学校文化并不是为每一个人的,尤其在我国的教育国情下,学校的主流文化是学习成绩和对学校和班组规范的服从。这种主流文化自然就把学生实行了分等:有些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在学校这种环境下如鱼得水,或者学习对他们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或者他们天性开朗、友好,能够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喜欢和关怀,或者他们理解到希望获得他人支持性的注重就必须遵循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的基础就是相互尊重、彼此容忍、相互理解。但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情况却不是这样,或者他他们在入学前生活的环境让他们理解到只有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才能获得别人的注重,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益。等进入了学校之后,他们还是采取这种策略来应对学校的生活,但学校生活却有一套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的规范。当他们的策略与学校的规范不一致时,他们在学校中受到的不是友好的态度,或者是教师的谴责,或者是学生的排斥和敬畏。这时,他们的瓜可能并不对规范的合理性实行思考,而是把规范和教师的谴责当成侵犯,采取更加对抗的态度;或者学生的排斥和敬畏刺激了他,让他更加采取侵略性的手段,因为不管怎样,这样做毕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注重。另外的情况是,他们无法跟上学校的任务和要求,在学习成绩上无法获得教师的称赞和注重,只好采取其他的吸引别人的策略来获得注重,把不良行为和获得别人注重的水准对等起来。结果逐步养成了一种和学校教育的行为标准、价值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好些学生明知学习重要,但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劲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似乎很认真,却常常是在自我强迫下进行学习,觉得学习太苦,常有放弃的念头。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知道应当学习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激情,即缺乏学习动机,学业成绩自然不稳定、不理想。这个中有什么深层的心理原因?有何解决的方法呢?这节课拟从归因理论切入,从归因的角度谈谈缺乏学习动机的心理原因,以及个人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 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找行为结果的原因,它总是对结果提出为什么,探寻个中原因。 归因理论(attributional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1944,1958)提出的。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了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个世界,预测世界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世界观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缺乏对世界的理解、预测和控制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归因活动。可以说,归因是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识,归因就会发生。 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主要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归因理论和阿布拉姆森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 一、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在学校里,学生的学业成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学生学习结果出现时,老师和学生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成败归因。学生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人们往往把失败和成功归因于四个方面的因素:(l) 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 任务的难度;(4) 运气的好坏。这四个因素可以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划分:从内外因来看 , 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大。从控制性来看,努力是可控制因素,任务难度和机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归因理论案例(1)

阅读下面这篇报道,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 (一) 昨天下午4:30左右,一辆满载乘客的有轨电车在接近南沙车站附近转弯时脱轨撞墙,车上30人受伤,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轨电车公司经理罗伯明说,这次事故显然是由于该车超速行驶所致。他认为,事故发生时电车正驶过一段弧线,刚要驶入南沙站,车速达30公里/小时,比转弯处的规定行驶速度高2-3倍。 有轨电车公司的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车撞到铁轨右侧的院墙才免于翻车,否则会造成更大伤亡。据罗伯明介绍,昨天发生事故的3509号车以前曾发生过三次脱轨,上一次出轨也是由昨天那位司机开的。那三次脱轨事故都发生在中山广场的转弯处。 (二) 下面是《滨海日报》于1988年4月18日发表的关于电车脱轨事故的第二篇报道。读后请重新思考这次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昨天,有轨电车公司工会领导人就3509号车发生出轨事故一事发表不同看法,认为事故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车司机,有轨电车线路设计和车辆维修上的问题难辞其咎。 工会主席乔亚平为此提出警告:“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马上解决,这车我们是没法儿开下去了。”乔亚平承认他还不知道这次事故的具体原因,但他指出,“我们希望公司领导不要武断地认为这是人为的过失。这些车辆本身早就有毛病。”自1982年1月这些新式有轨电车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发生了三十多起脱轨事故。当初,有轨电车公司共订购了25辆新车,耗资150万元;而现在只有十二三辆还能正常运行,其余的都已入库待修。 有轨电车公司发言人宣义德说,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认定线路状况良好,符合运行条件。有轨电车公司对转弯处的速度曾有明确规定,不得超过每小时10公里。但据一些当事者和电车公司的罗伯明经理说,当时这辆电车速度可能达到了每小时20公里。 另一位工会干部介绍,他在出事后与司机谈过,司机说他当时并没有给车加速,他开得很慢,速度只有3~4公里/小时。“我们可以肯定,这次事故不是由于司机加速造成的。”但是,公司发言人宣义德说,“罗伯明经理仍认为把事故原因归于司机加速是有根据的。” 思考题: 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此次事故原因何在? 还需要做哪些调查吗?

心理健康活动课 合理归因

第六课合理归因 教学理念: 一个人把他(她)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这会影响到他(她)对今后行为的认识,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不足,则当失败时一般不会再去争取胜利;若认为失败是不稳定原因造成的,如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则将倾向于通过再努力,以求成功。 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借鉴意义的归因理论是韦纳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 根据维纳的观点,将这三个维度和四个行为责任因素结合为三维度归因模式。即: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能力强——充满信心、趾高气扬 失败归因:能力弱——丧失信心、听之任之 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素:成功归因:努力——继续努力争取再胜 失败归因:努力不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任务易——提醒自己认真学习 失败归因:任务难——埋怨客观,寄托于减轻任务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成功归因:运气好——侥幸 失败归因:运气不好——自认倒霉 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寻找原因,学生对自己的归因方式不仅反映着他们寻找学习成绩结果的倾向,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影响到其人格特点。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显得很重要。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 2、让学生认识到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归因对行为结果的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应用合理归因的方法 教学形式:游戏活动问卷调查分析讨论讲述小结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准备:针线学生分组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游戏导入:穿针引线(5分钟)——幻灯一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 ②一位同学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钟内将线穿过针孔。 ③要求:开始前两个人都必须将手放下,时间到时拿针的同学必须放手。 ④其他同学监督,用数“5、4、3、2、1停”来帮助计时。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 一、归因及其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 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 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

质直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 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 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 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②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s)。非共同性(或称独特性)是推断个性本质的重要因素。行为中的非共同性因素越少,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③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如果某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那么其行为与其态度很可能是一致的;否则就难于做出相应的推断。 3.凯利的三度理论 三度理论(the cube theory)是对海德归因理论的又一次扩充和发展。 (1)理论要点 ①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存在)、行动者(人)以及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称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 ②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动机归因理论:美国的韦纳。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教育意义: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的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2)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的,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美国-马斯洛:七种基本需要: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生长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特别是爱和自尊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

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哪些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让人(特别是教师)喜欢或不知道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往往会作出较“安全”的选择,即随大流,为测验而学习,而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因此,在马斯洛看来,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是热爱和尊重自己的,不会因为自己出错而被嘲笑和惩罚。 简述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当前行为的结果强化了未来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不确切。如听课---好成绩,但有能力听懂才愿意听。像这种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的作用:(1)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2)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3)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4)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5)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望或倾向。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如套圈(麦克利兰)。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