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神经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神经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神经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作者:王霞,王广君,邢玉栋作者单位:257055 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字: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急性脑血管疾病常侵犯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心脏活动的改变,有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称“脑心综合征”或“脑心卒中”[1]。近年来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心电图变化的报道相继发表,尤其CT及DCG广泛用于临床以来,证实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脑心综合征以心肌缺血样改变(ST-T改变),心律失常(如窦缓、早搏、阵发性房颤)较常见,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较为罕见,据文献报道发病率为3%。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203例,常规入院时急诊行头颅CT 扫描、床边12导联心电图,入院后出现2例AMI(亦经CK-MB、cTnT 检验证实)。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69岁。因“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 h”入院。查体:患者老年女性,血压180/100 mm Hg,心肺未见异常,嗜睡状态,查体不合作。双眼向右凝视,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歪,伸舌左偏,颈部抵抗,肢体肌力检查不合作,疼痛刺激可见左侧肢体有轻度回避动作,右侧肢体正常活动,肌张力正常,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入院时心电图正常。入院后给予常规脱水、补液、保

护脑细胞等治疗及吸氧,控制血压,患者入院第15天,脑出血病情平稳,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心率125次/min,心音低,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广泛前壁超急期心肌梗死的表现。心肌酶谱增高。给予扩冠等积极抢救,呼吸心搏停止,临床死亡。

例2,患者,女,61岁。突发意识不清1 h,于2005年10月4日11时入院。入院时体检:血压170/100 mm Hg,浅昏迷,呼吸平稳,双瞳孔等大等圆约2 mm,对光反应迟钝,压眶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颈部抵抗,双肺阴性,心率90次/min,腱反射减弱。刺激四肢抽动。克、布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头颅CT提示:左侧颞顶叶脑出血及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经吸氧、降颅压、补液等常规治疗,并行颅内血肿碎吸术。于入院第9天心电监护示突然出现Ⅱ导ST段弓背抬高,急查心电图示广泛下壁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谱增高,随即出现呼吸心搏停止,经积极抢救,临床死亡。

2 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也较高。自1912年Levy提出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之间有相互关系以来,Brow经过动物实验,采用电刺激猫的下视丘可引起PVC和室上性心动过速,1985年Talman总结Manning和Kortewieg等的动物实验结果,提出刺激下视丘后可出现心律失常,Attar等发现刺激下视丘前部可引起ST段上升和T波倒置加深,指出刺激下视丘可引起类似心肌缺血或损伤的心电图改变和心律失常[2]。脑出血合并心肌梗死发

生机制,一般认为主要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1)病变波及迷走神经及有关区域,如额叶眶面、下丘脑、颈内动脉及颅底动脉环的植物神经,可出现心功能改变。(2)通过边缘系统-下丘脑-网状结构及其联系的垂体-肾上腺系统调节障碍,发生电解质失调及心肌营养障碍,加重了心肌的缺血。(3)急性脑出血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其从心脏的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游离到心肌间,引起心肌收缩及心肌细胞坏死。(4)儿茶酚胺增加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肌梗死。(5)脑出血时发生颅内压增高、电解质失平衡、脑缺氧等,对心肌损害也有一定的影响。(6)AMI的出现可能与脑出血时患者多同时有高血压、脑心动脉硬化、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有关[3]。

脑出血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其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常被脑出血症状(如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失语等)所掩盖。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必须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并应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脑出血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相互矛盾,治疗时必须二者兼顾。治疗脑出血时应适当掌握脱水药物用量,禁用溶栓药,因可扩大脑出血面积,加剧病情恶化。蝮蛇抗栓酶有溶栓、改善脑循环、降血脂及扩冠作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提高纤维蛋白酶原作用,没有出血倾向,不会加重脑出血,较为安全,故可应用于脑出血时心肌梗死的治疗,应用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可口服扩冠药物辅助治疗。此2例患者病情发展快,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出现呼吸、心搏停止,虽给予积极治疗,仍死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2-551.

2 张杰,刘志发.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2002,7(6):542-543.

3 衣晶,张颖,李永杰.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肌梗死九例报告.中国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2(3):176.

凯时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中的应用

作者:骆杭丽作者单位:322000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从本院神经内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2月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分2组比较凯时注射液[主要成分前列腺素E1(PGE 1)]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 一般资料

将病例随机分为(1)治疗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1.11±8.22)岁。(2)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4~82岁,平均(64.85±8.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眩晕特点、伴随症状、辅助检查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均以眩晕开始,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眩晕至少同时伴有1种以上椎、基底动脉缺血

发作的其他症状,如黑蒙、视物模糊、复视、一侧性耳鸣、听力下降,以及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或伴有偏侧肢体麻木、无力、共济失调,即枕叶、脑干及小脑的损害症状。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有血管狭窄表现。头颅CT或MRI均排除脑出血。同时排除眼、耳和颅内其他疾病所引起眩晕。少数MR检查有腔隙灶存在。

1.2 给药方法

治疗组予凯时注射液10μg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10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10d。治疗期间两组同时使用脑保护剂等,均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

1.3 疗效评定

根据眩晕缓解程度,疗效分为:(1)显效:活动时无视物旋转或晃动,伴随症状消失;(2)好转:静止时无视物旋转或晃动,但活动时可诱发,且存在部分伴随症状;(3)无效:眩晕无改善。显效和好转视为有效。

1.4 结果

实验室指标: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浆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两组资料疗效比较用χ2检验。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 ,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4.84)。两组疗效评价见表2。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略)注:△表

2 两组患者疗效评价(略)

1.6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瘙痒,经减慢滴速及热敷处理后好转;2例在第1天治疗时有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2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系临床综合征。概念至今仍欠清晰[1]。多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的、机能的异常,产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病因复杂多样,常见有以下几点[2,3]:(1)血管因素:包括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及颅外椎动脉病变引起者,如血管痉挛、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微栓子栓塞以及先天性血管畸形、颅外段椎动脉受到骨刺等骨性结构和周围韧带等的压迫、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2)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高血压、低血压;(3)血液因素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等;(4)其他因素有肥胖、吸烟等产生的症状多样。最常见的症状为阵发性眩晕(约占50%),常伴有恶心呕吐,很少出现耳鸣。少数老年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皮质盲或视力下降,是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表现。少数脑干受累,则可出现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瘫等,故应针对上述病因综合性治疗。

复方丹参注射液早已应用于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能稀释血液,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积聚及降低血粘度而改善供血不足症状。

前列腺素E 1(PGE 1)是一种极强的生理活性物质,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张力、扩张血管、保护细胞的药理作用。然而PGE1 在体内代谢快、易失活。凯时注射液是PGE1包裹在0.2μm 脂微球内,有脂微球包裹保护,降低它在脑部的失活,延迟代谢,可维持长时间的药理作用,并且有体内靶向分布效果,对病变血管充分发挥药理作用[4]。而凯时注射液则同时具备了向损伤的血管和炎症部位组织液靶向聚集的特点。有报道显示,凯时有明显降低纤维蛋白(fibrinogen,FIB)、血栓前体蛋白(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TpP)水平[5]。本研究表明,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差异,而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67%),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如训,梁绣玲,刘卓霖.临床神经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5~159.

2 Lee H,Yi HA,Baloh RW.Sudden bilateral simultaneous deafness with vertigo as a sole manifestation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3,74(4):539~541.

3 Moncayo J,Bogousslavsky J.Vertebro-basilar syndromes causing oculo-motor disorders.Curr Opin Neurol,2003,16(1):45~50.

4 张字浩,陈婕,马昱,等.凯时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2002,9(6):726.

5 俞龙,徐耀,袁成林. 前列腺素E 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纤维蛋白的影响.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 19 (6): 357~358.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意义及对近期预后指标影响

作者:李忠,王开明,谭世丰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神经内科,广东高州525200

【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糖代谢异常意义及对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性期糖代谢各项指标(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代谢异常定义为3项糖代谢指标中至少有血糖(BG)显著升高(≥7.8mmol/L)合并或不合并血清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异常。结果:12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现糖代谢异常者51例(39.53%),未出现异常者(对照组)78例(60.47%)。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也明显多于后者(P

均<0.05~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出现糖代谢异常可明显影响到急性期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糖代谢;GCS评分;预后

Predictive value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mpact on prognostic indicators

LI Zhong, W ANG Kai ming, TAN Shi fe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Reclamation Hospital of Maoming, Gaozhou 5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its impact on prognostic indicators. Methods: Indica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cluding blood glucose, serum insulin,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HbAlc) in 129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during acute stage were detected.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was defined as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accompanied with or without abnormal INS and HbAlc. Results: Out of the 129 patients, 51 (39.53%) showed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Significant lower Glasgow coma scales,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and th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s, more complications and longer hospital stay were shown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comparing with those without (P all <0.05 ~0.01). Conclusions: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the early stag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hort term

prognosis.

[KEY WORDS] Cerebral hemorrhage; Acute phase; Glucose metabolism; GCS score; Prognosis

为进一步探讨脑出血急性期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意义,我们通过观察129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糖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其意义及对近期预后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9例为对象,其中男性87例,女性42例,年龄49~82岁,平均(56.94±15.71)岁。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3)发病后6h内来我院首诊。(4)年龄≥40岁。排除标准:(1)有脑卒中史。(2)1或2型糖尿病患者。

1.2 方法

1.2.1 血清糖代谢检查及异常确诊条件

选择血糖(BG)、血清胰岛素(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糖代谢指标。BG和HbAlc试剂盒均采用温州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INS酶标试剂盒由深圳市拉尔文生物工程公司提供,仪器为美国CN5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按各试剂盒说明书规定进行。糖代谢异常定义:3项糖代谢指标中至少有BG显著升高(≥7.8mmol/L)合并或不合并INS和HbA1c异常,上述各项糖代谢指标

血液标本均在来诊后3h内采集。

1.2.2 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观察指标

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观察指标包括:(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3)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ODS);(4)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包括神经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脑功能衰竭、多脏器衰竭、休克和肾功能不全等;(5)平均住院天数。(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测试内容分10项,分别为尿、便、修饰、用厕、吃饭、转移(床 椅)、活动(步行)、穿衣、上楼梯、洗澡,分值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各种统计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出现糖代谢异常者51例(39.53%),未出现异常者(对照组)78例(60.47%),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特征比较见表1。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期预后特征比较(略)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常常出现糖代谢指标紊乱,国内外相关报道其发生率在27%~63%之间[3]。近期在我院住院的129例脑出血患者中急性期出现糖代谢异常者51例(39.53%),无异常者78例(60.47%)。

同时急性期出现糖代谢异常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无异常者,而急性期合并症数目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增加,这与多数报道[1-3]接近,解释上述表现的可能机制为:(1)脑出血后引起机体应急激素多巴胺、糖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2)血中胰岛素水平显著减少引起BG水平增高;(3)颅内血肿、水肿可致颅内压力明显增高,脑组织缺氧,或由脑血肿的直接或间接压迫,可致颅内结构变形或移位,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功能障碍,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值上升,造成糖原消耗和葡萄糖利用障碍;(4)脑损伤后抑制腺苷生成和释放,无氧酵解增强,引起酸中毒,后者降低了脑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加重脑损伤。(5)血糖持续升高有害于机体代谢,并可致组织、器官功能衰竭或感染,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

鉴于脑出血急性期各项糖代谢指标是反应病情的最直观指标之一,因此临床中前者监测较为重要。通过监测各项糖代谢指标变化,对于重症脑出血伴有糖代谢指标异常患者,应及时给予胰岛素等降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8.3 mmol/L以下,当血糖控制之后,通常需要给予胰岛素维持,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林茂恩,刘英杰,陈建胜,等.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和C 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9 ,12(4):104 106.

2 初照成,高莹莹,庄开勇,等.急性脑出血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73

3 734.

3 施志杰.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基层医药, 2009,16(10):827 829.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医学论文范文格式 浮躁的社会风气、功利的学术心理、便捷的网络环境助长了学术不良风气。学术道德失范之外,格式规范非常混乱,论文撰写方面存在很多格式错误,有不少学者曾大声疾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亟待规范。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论文格式,仅供大家参考。 医学综述,是查阅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下面lw54为大家总结了医学综述论文的格式及一些写法,以供大家参考。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 ___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1) 纵式写法。“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

谈神经内科心理障碍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内科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谈神经内科心理障碍患者临床诊治效果-内科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手段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6例神经内科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系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富马酸喹硫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125例占总有效率的97.66%,明显高于对照组113例占总有效率的88.28%(x2=8.605、P =0.030(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水平以及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心理障碍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使用富马酸喹硫平进行治疗,可使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提高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焦虑抑郁;心理障碍;奥氮平;富马酸喹硫平;

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由于其专科特点,大多数患者病情都相对较为复杂,伴有不协调的精神活动障碍,影响着患者的认知功能。临床以头晕、意识障碍、思维障碍以及焦虑恐慌等症状的心理障碍较常见。由于病情易反复,迁延时间较长且相对不稳定,导致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的困难程度增加,使患者极易产生不良情绪,易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药物治疗成为现今临首选的治疗手段[1]。因此,选择较为有效的抗焦虑抑郁类药物,对治疗焦虑抑郁引起的心理障碍具有积极意义。抗精神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效果较好的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安全性较高的奥氮平片的治疗方案,广泛地应用在神经内科中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的患者采取奥氮平片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医学综述范文

·综述写作范文· 综述简介: 综述的特点 1,信息容量大 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取得的成果,又能反映有争议的观点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2,内容专深 紧扣医学发展的脉博,针对某一学科的某一专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撰写而成。 3.写作方法是概括地回顾既往事实 医学综述的基本格式 前置部分、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

『例文讲解』(红色字体为讲解,黑色字体为例文综述内容) 前置部分: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一、【前言: 简要说明写作目的、有关概念、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状、趋向和争论所在。使读者阅读后有一个初步轮廓。一般在300 字左右。】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主体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 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 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 多年历史,而西医发展不到200 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 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2000 多年的历史,1722 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 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成立,1910 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 入学条件 1.3 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 年。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 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 年制。[2] 本科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 5 年学习就可以培养一名医生。 1.4 课程学习 1.4.1 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 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 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课; 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 1.5 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 4 年的医学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 二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 。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一致,硕士、博士、各级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科学研究。 2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内科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中神经内科研究的实用性

临床医学中神经内科研究的实用性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在当今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培养神经内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是关系到医学后备力量的关键。 本研究问卷结果反映了从没有经过医学教育到从事医学工作过程,一个人对医学教育的认识转变。这种转变其实就是在一个医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医学认识的转变。对于没有接触过医学教育的人,91%认为刚毕业的医学系学生能马上胜任临床工作的比例,这代表了广大群众的认识,认为医学生学习5年、7年甚至8年,毕业就可以胜任临床工作。但是已经接触过医学教育的人群绝大部分认为不能,但68%的在校医学生认为可以胜任。这些在校医学生虽然已经开始接触临床,但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临床医学的实践性,这一点值得引起注意。 对于临床基本功与辅助检查哪个更重要的问卷结果显示,已经接触过医学教育的人中67%认为临床基本功比辅助检查更重要,但是在校医学生仅为38%。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现代医学检查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过去诊断困难的疾病,现在通过一些先进的检查技术就可以很容易地明确诊

断,因此有时会产生过于依赖辅助检查的情况,而忽视了临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临床医生有时都可能有上述误区,更何况医学生。所以授课及带教老师对医学生的严格训练格外重要。 那么为什么说神经内科临床医学教育应该重视临床基本功的培养与训练呢?临床诊断中的病史、查体、辅助检查等都是帮助医生了解分析疾病的信息和资料,这些资料越详细、越准确,就越能帮助诊断。如神经科学中的脑出血,突发起病,症状迅速达到峰,有高颅压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头颅CT可见颅内高信号,那么这个诊断应该是明确的。 但是还有大量的疾病并不像上述情况一样明确,就像一个没有明确证据的案件一样,那么侦破者就要从案发现场、相关人员、作案动机等方面进行调查,这就是临床工作中的诊断过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的诊断过程中最重要的并不是高端的仪器设备,而是医生对患者相应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详细的查体。有时仅凭一项辅助检查的结果而定出的诊断可能有误,有时因为没有找到疾病关键的突破口,容易导致诊断的偏差。例如1例60岁患者逐渐出现反复双下肢无力3年,病情每日可有波动,但呈进行性加重,后期出现排尿障碍,神经系统查体可见横贯性脊髓损害的证据,脊髓MR可

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

临床医学论文的范文 下面是整理整合的一些关于临床医学方面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效果【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护理组和对照组各”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早期营养护理加以干预,两小组采取相同的?o理时间,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总数(TLC)以及上臂肌围(AMC)。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且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7.4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32/39),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有重要价值,可显著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胃癌是发生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相似,因此早期诊断率较低,一般发现时均为中期或晚期[1]。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暖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2]。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对于己选择手术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其身体处于初步恢复时期,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案对其进行术后护理,以避免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3,4]。本文针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营养评估指标,总结并归纳早期营养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改善情况。现将详细信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我院被诊断为胃癌且已经手术治疗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3)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者;(2)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3)临床信息不全者;(4)有代谢性疾病者;(5)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将78例胃癌术后患

神经内科简介

神经内科简介 神经内科开放床位36张,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有医学博士后1名、医学硕士4名。在脑血管疾病、炎性脱髓鞘疾病、多种变性疾病(如卒中后认知障碍、痴呆、帕金森氏病及运动神经元病)、代谢及遗传性疾病、焦虑和抑郁症、癫痫及周围神经病变等方面具有成熟的诊治经验。 科室拥有重症监护仪、中频脉冲康复治疗仪、无创颅压监测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下设神经电生理室及经颅多普勒(TCD)室,可独立开展常规/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监测、肌电图、诱发电位、无创经颅血管多普勒检查等多项检查。并将进一步开展动态血栓监测、吞咽功能治疗及肢体康复治疗等新的辅助诊疗项目。 神经内科开设了脑卒中筛查门诊,对有危险因素患者进行个体化预防方案制定,减少潜在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并联合急诊中心开展一级卒中中心筹建工作,力求为所有卒中患者提供高质、标准化、个体化服务,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复发率。科室建设中的老年期痴呆中心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的痴呆,且以多学科合作方式,以非药物治疗、中西医药物结合的方式对每位痴呆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缓解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情绪障碍及认知功能康复。科室护理团队对昏迷、重症、长期卧床、鼻饲、导尿等患者有丰富护理经验,为其早期康复提供了保障。 科室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市级科研项目18项,团队成员在国际上发表多篇SCI论文。

科室主任介绍 徐俊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匹兹 堡大学博士后,现任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 头人。主要从事老年神经疾病、认知障碍疾 病、神经免疫病的临床诊治研究。南京医科 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和江苏省333人才(第三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市级课题16项,经费约200万元。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文章8篇,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发明专利2项,主编科普著作2部,参编专业著作4部,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

医学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医学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1、综述的格式与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用 200~300 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与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与发展动态,有关概念与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与动机、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与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 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 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 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与资料进行排列与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与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 指问题的焦点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瞧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③趋向预测: 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与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 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

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与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 纵式写法“纵”就是“历 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 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 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 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 层次清楚。 (2) 横式写法“横”就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与国内的各个方面, 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与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瞧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与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 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就是“新”, 所以时间跨度短, 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 纷纷从事这方面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 ·综述·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陈建1 1 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教研室,430079 作者简介:陈建,男,硕士,讲师 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外部,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功能和辅助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患的体外使用装置的总称。矫形器(orthosis)一词最早由美国Vernon Nickel在1953年提出,是希腊语中“ortho”和“statikos”二词组合的略写,曾被称为夹板或支具。最早的夹板用于固定治疗肢体的骨折,18世纪以后薄铁制造工艺高度发展,欧洲已有大量精巧的夹板、支具生产。在我国,明代已经应用了木制围腰,中医骨伤科应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历史久远。近年来,随着矫形外科、康复医学及现代高分子材料学、生物力学的发展,矫形器的研发、制作、装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矫形外科及康复医学科,而且已经成为运动创伤外科和骨外科制动、固定、治疗、康复训练等主要的辅助装置。在我国,虽然矫形器的优点已逐步被临床骨科、康复医学科和矫形外科医师所认识和接受,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许多报道对此都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1—3],但缺乏足够的基础理论机制和临床实践研究。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发挥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及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广大运动康复医学专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引起相关专业人员注意认识差距,积极开展矫形器的临床实践应用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促进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为各类运动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 1 矫形器的分类 199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确认并公布了矫形器的统一名称和分类。具体分类方法可参阅文献[16]。Rovere等根据矫形器的作用将矫形器分为三大类:康复性、功能性和预防性矫形器[4]。康复性矫形器主要应用于运动损伤或手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以保护受伤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功能性矫形器是在运动损伤或手术后确保运动员能够重返比赛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伤而使用;预防性矫形器主要用于保护正常部位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专着和文献根据制作材料将矫形器分为软、硬和半硬(semirigid)矫形器。 2 矫形器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历史 通过MEDLINE PUBMED搜索引擎输入“orthosis in sports injury”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51篇,最早的文献报道是Roser LA等1971年研究比较了支具和胶布应用于不稳定膝关节的效果[5],Rovere等[4]1989年在《临床运动医学杂志》发表了“支具和胶布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略)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医院多年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医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总结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提高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 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历史、语言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如何培养出国际认可的、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改革留学生教育模式,提升留学生教育师资建设水平,完善留学生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几方面的要求[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教育部直属教学医院,每年接收来自各国的各种类型的留学生,在留学生培养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培养是培养高层次、高学历的医学人才,笔者主要讨论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以及在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提高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水平。 1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 1.1课程学习及论文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三年学制期间,课程学习为半年,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汉语、中国概况)、视各学科不同的专业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实践教学系列课程)、限选课(循证医学)以及必修环节。必修环节指的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系列讲座、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在校期间总学分最低要求20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要求18学分;还应完成必修环节2学分。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是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完成一篇临床研究的学位论文,包括病例报道、临床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等,字数不少于2万字。 1.2临床能力培养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临床能力培养为主,必须按二级学科进行培养,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通过临床能力训练,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学会门急诊处理、重危病人抢救、接待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其中导师所在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不少于12个月。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经导师研究后,其他科室的临床实践时间,最低不少于3个科室,每科轮转至少1个月。其中内科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必须轮转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3个科室;外科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必须轮转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3个科室;其他二级学科轮转科室是具体情况而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管理床位数2~4张,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需延长转科时间直至考核通过。 2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留学研究生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主要来自国内应届毕业医学本科留学生和在外国完成医学本科学业后到中国攻读研究生的人员[3]。国内毕业的本科留学生又分为全英文教学的MBBS 留学生和与中国临床专业五年制学生一起上课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至少5年以上的中国学习

神经内科医学论文范文

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来源:医学论文发表——创新医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6d16507439.html,/ 作者:王霞,王广君,邢玉栋作者单位:257055 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字: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急性脑血管疾病常侵犯植物神经中枢,引起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心脏活动的改变,有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称“脑心综合征”或“脑心卒中”[1]。近年来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心电图变化的报道相继发表,尤其CT及DCG广泛用于临床以来,证实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脑心综合征以心肌缺血样改变(ST-T改变),心律失常(如窦缓、早搏、阵发性房颤)较常见,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较为罕见,据文献报道发病率为3%。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神经内科近年来收治脑出血203例,常规入院时急诊行头颅CT 扫描、床边12导联心电图,入院后出现2例AMI(亦经CK-MB、cTnT 检验证实)。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女,69岁。因“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 h”入院。查体:患者老年女性,血压180/100 mm Hg,心肺未见异常,嗜

睡状态,查体不合作。双眼向右凝视,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歪,伸舌左偏,颈部抵抗,肢体肌力检查不合作,疼痛刺激可见左侧肢体有轻度回避动作,右侧肢体正常活动,肌张力正常,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提示右侧丘脑出血。入院时心电图正常。入院后给予常规脱水、补液、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及吸氧,控制血压,患者入院第15天,脑出血病情平稳,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心率125次/min,心音低,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广泛前壁超急期心肌梗死的表现。心肌酶谱增高。给予扩冠等积极抢救,呼吸心搏停止,临床死亡。 例2,患者,女,61岁。突发意识不清1 h,于2005年10月4日11时入院。入院时体检:血压170/100 mm Hg,浅昏迷,呼吸平稳,双瞳孔等大等圆约2 mm,对光反应迟钝,压眶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颈部抵抗,双肺阴性,心率90次/min,腱反射减弱。刺激四肢抽动。克、布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头颅CT提示:左侧颞顶叶脑出血及左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经吸氧、降颅压、补液等常规治疗,并行颅内血肿碎吸术。于入院第9天心电监护示突然出现Ⅱ导ST段弓背抬高,急查心电图示广泛下壁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心肌酶谱增高,随即出现呼吸心搏停止,经积极抢救,临床死亡。 2 讨论

甲亢医学综述(修改版)

甲亢医学综述 姓名__________ 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内容摘要]甲亢是指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引起甲亢的原因有20余种,最常见的为graves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的90%[1]。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甲状腺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我国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甲状腺药(atd)、β受体阻滞剂、碘剂、糖皮质激素等。在甲亢长达1.5~2年或更长时间的内科治疗中,有些临床医生常凭经验或偏好选择药物,导致甲亢患者产生粒细胞缺乏、肝细胞损害或肝衰竭等较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何合理应用甲亢的治疗药物是每个临床医生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医生要对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药物选择的最佳方案要从药物的安全性、给药的方式及剂量、激素伍用时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关键词]甲亢;并发症;治疗方法 [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进入循环血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个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但最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4~6。 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可医治。使原由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机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一、疾病主要类型 甲亢有许多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但是否出现甲亢的症状还和一些诱发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如果避免这些诱发因素有可能不出现甲亢症状,或延迟出现甲亢症状,或减轻甲亢的症状。 临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见的有: 1、T3型甲亢。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又称甲状腺素型甲亢,是指血清TT4、FT4增高,而TT 3、FT3正常的一类甲亢。 3、儿童甲亢。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乎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性甲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 5、淡漠型甲亢。该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现类型。症状与典型甲亢的症状相反,表现为神经抑郁的一种甲亢。

医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 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

目录 摘要 (1) 1材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成绩评定表 (9)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内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本文2010-01—2012-06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70例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并比较糖尿病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309例,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0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2004年中国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是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其中男209例,女100例,年龄26~91岁,糖尿病病程>5年82例,伴高血压97例,伴冠心病11例。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309例患者分为3组:①糖尿病心律失常组: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糖尿病病程>5年34例。②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共173例,男109例,女64例,糖尿病病程>5年48例。③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共70例,男52,女18收集307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等。 1.2方法 详细记录病史,每日心脏听诊2次以上.每次>3min,发现心律失常者及时记录床边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导联选用cm1、cm3、cm5,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保持正常生活起居,记录生活日志。记录239例患者的心律和心率资料。2.3血糖测定氧化酶法,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值。 1.3观察指标 309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为75士8.5bpm,范围52~111bpm,最高心率175 bpm,最低心率35 bpm。 1.4统计学分析

神经内科简介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简介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2009年3月,现有医护人员27人,医生16人,其中本科12人,包括康复技师名,大专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2人,护理人员11人,现有床位46张。目前我科有康复资质的医生有1人,心理咨询资质的1人。 神经内科目前治疗的常见病有脑血管意外、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疾病,运动神经元病,癫痫,运动障碍性疾病,头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认知障碍等疾病。我科另设有心理咨询门诊,由专人负责收治心理障碍及睡眠障碍性疾病,设有康复治疗室专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其他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的康复。 神经内科成立以来与新医大神经内科合作研究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个即“磷酸二酯酶4D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神经内科成立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护理专著1篇,论文3篇。 神经内科每年接受30余人实习生,在我科进修人员2-3人/年,同时承担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每年10人。 神经内科未来计划培养2名康复资质人员,进一步开展神经康厚治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学术及科研价值的医学论文5-10篇。继续加强临床路径的管理,加大抗生素使用的管理,重点做好院感的防治工作。争取承担自治区科研项目1-2项,争取举办地区级,大型继

续医学教育项目2-3项。进一步规范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急诊绿色通道及危急重病人的管理,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根据现有病人的情况及医院的发展,成立卒中单元,心理咨询专科,神经康复专科,成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强化业务学习,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神经内科新项目 超反射脑磁治疗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该技术科学的将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经络学病生机制与医用磁学 技术有机的结合而研制成功的脑系疾病治疗仪--超反射脑磁治疗仪 并投人临床使用,至今已对150多例病人进行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治疗仪对脑部疾病和周围神经性疾病具有明显疗效,可改善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技术特点:该治疗仪的创新特点是集"多个头环刺激大脑皮层、无创电极刺激小脑顶核和多电极刺激双肢体"为一体, 融脑电生理刺激治疗、肌电生理刺激治疗和无创电极小脑顶核治疗“三机”为一机;可产生多重超反射电磁刺激效应,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主要性能是通过高能交变磁场刺激脑神经、肢体神经、改善脑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再造,保护缺血神经元,增加脑供血流量。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6d16507439.html, 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西医临床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瓶颈与对策. 《饮食保健》.2015年9期.马宏宇. [2].中西医临床专业实施小班化病理教学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年4期.王凤杰.陈显兵.刘锦红.王丽芳. [3].在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开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价.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9期.胡一梅.岳仁宋.谭漪.郭静. [4].在新医改背景下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西医临床全科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教育》.2013年6期.郑玉玲.张大伟. [5].中西医临床免疫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4期.莫清波. [8].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6期.陈悦 《河北医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12期.夏之岷.周万先.王卫军.张凤华.张培楠. [10].中西医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疑难病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6年1期.李璐璐.刘梅颜.张丽军.刘梦超. 二、中西医临床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Synucleinγ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与直肠癌中西医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 作者:江滨.中医外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 [2].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被引次数:1 作者:徐蓉.中医妇科学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两篇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两篇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两篇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两篇篇一【论文关键词】中医药科技成果数据库;发展状况笔者深入调研了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中医药科技成果4个重要数据来源,分别是国家科技部研制发布的“国家科技成果 网”(NAST)、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撰的《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以及最近开发的建国以来“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平台”。这4个数据库的建立发展情况如下。1 国家科技成果网1.1 国家科技成果网概况 NAST是由国家科技部创建的以科技成果查询为主的大型权威性科技网,已收录1978-201X年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经省、市、部委等一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所认定的科技成果约12万项,库容量以每年3~5万项的数量增加,充分保证了成果的时效性。同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上网查询,还可进行全国科研单位、上网科技网站查询,发布科技成果供求信息等。此网站登记在案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共有近万项。1.2 国家科技成果网的板块设置 NAST网的成果总库中,分为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应用阶段、科技人才库和单位库等板块。各板块所能搜索到的字段包括: 成果名称、所属年份、成果类别、所属高新技术领域、成果应用行业、转让范围、推广形式、成果水平、计划类别、所处阶段、成果体现形式等32个字段,较完备地体现了成果各类项目的基本信息属性,从外部和内部对成果信息进行描述,是我国收录信息完备数据量

丰富的权威性最高的成果收集单位。2 《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储数据资料的《中国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奖项目集锦》收编了1978-1999年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708项。其收编范围涵盖了国家及各部、委、局;收编奖别网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及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铁道部等设立的中医药科技奖励,是中医药类成果获奖信息最全的一本获奖项目集成。3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3.1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基本概况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1999年研制而成,由于各种问题而未公开发行。该成果数据库光盘将1949-1999年在医药领域获得重大国家级奖项的4 033项科技成果收录在案。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根据检索浏览需要,共设置了顺序号、中文项目名、单位邮编、协作单位、任务来源、性质分类、行业分类、申报单位、鉴定部门、鉴定形式、获奖等级、水平、特征词、主题词、类型、关键词、分类号、获奖名称、摘要等23个字段。3.2 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的缺点3.2.1 系统落后由于该数据光盘开发于1999年,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语言相对落后,导致系统开发的界面不够友好,系统的稳定性也不稳定。另外,操作和浏览功能设计的也不够人性化,检索界面所展示的信息含量少而单调,因此交互性比较差,不能被用户便利地使用。3.2.2 字段属性设置针对性不强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记录的内容侧重于科研课题项目的介绍,未以科技成果为主线设计结构,对科研项目所产生的科技成果数、产生的科技成果名称以及大量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字段属性均未明确设置。3.2.3 数据范围不合理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