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有较高政治觉悟,较强的对社会、服务对象的责任心,持续的专业发展进取心,强烈的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较熟练的社会工作及社会调查技能实际操作能力、资源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具备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素养,具有爱心和助人自助精神,了解地方实际、适应地方需求,能在教育科研机构、民政、劳动、卫生、司法、计划生育部门,以及社区、社会团体等相关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管理与咨询、社会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社会政策研究与评估等相关工作,能够胜任在公司中从事调研、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整合高校、政府双方资源,以NGO为平台,在强化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打造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网”,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经过教师的科研、培训交流、专业课程对外开放,学生实践实习、学生就业等多元方式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将“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持”的办学宗旨始终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

二、基本要求

1、内化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熟悉中国相关法律和社会政策。

2、完整掌握社会工作、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社会

工作、社会调查研究、社会统计学的专业方法和技能,能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诊断社会问题。

3、具有较强的与服务对象、机构相关人员交流的语言表示能力,设计实务方案、开展社工服务的动手能力,服务和研究的创新能力、创立与服务各方和谐关系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

5、有一定自然科学、艺术、哲学等综合知识。

三、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基础:经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揭示社会的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哲学基础做出深入分析;指出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阐明社会工作具有增进服务对象之福利、促进社会进步等作用;介绍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特别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在介绍国际经验的同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2、应用心理学:运用辩证唯物论作为方法论基础,主要讲解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概论、历史、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知识体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去分析、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学会调节自我以及人际关系。

3、社会研究方法:该课程以社会调查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人类社会调查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阐明了社会调查活动的性质、特点、运行机制和功能,介绍了社会调查活动诸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已经资料分析方法、调研报告撰写方法。

4、个案工作:系统阐述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的基本理论框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介绍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二是介绍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基本技巧和具体技巧。三是介绍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模式,重点介绍在个案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心理-社会治疗”、“人本治疗”、“行为修正”、“理性-情绪治疗”四个个案工作的模式以及家庭治模式。

5、小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小组工作的发展,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小组动力学,小组发展过程与各阶段技巧,小组的评估,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以及由这些实践引发的有关本土化的思考等;着重阐明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伦理;注重理论和基本技巧的结合,经过学习过程中的实务训练,联系中国本土的经验,以增强实践能力。

6、社区工作:该课程主要介绍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本方法的社区工作,其发展历程、定义、理论、过程与技巧、社区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及其引起的本土化探索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基本工作方式和技巧等,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结合实践,

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成为合格的专业社区工作者。

7、社会政策与法规:主要向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介绍当代各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了解各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史,了解中国和当代各国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结构、过程、环境和运行机制。

8、社会福利与保障:本课程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全面介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社会保障的定义和特征、社会保障的功能和构成要素、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史,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内容,介绍社会保障体系中各项制度、计划和项目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第二部分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对象,介绍它们所表示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

四、实践教学安排

(一)实践教学体系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三块进行:

第一块,应用实践教学之公共部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形势政策、就业指导课、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第二块,应用实践教学之专业课部分:一方面减少核心课程的数量,另一方面在核心课程的授课中增加实训的部分,大多数

专业核心课程都安排了2-3学分的实训课程。另外,专业拓展课程里减少理论讲授课时,增加实训课时。

第三块,应用实践教学之社会工作实践部分,包括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工作协会活动等。

(二)毕业实习安排

毕业实习在第六学期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按18周计,共18学分。

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安排

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基准教学计划表中,涵盖了专业核心课、拓展课、应用实践课以及通识拓展课程四大板块。在教学方法上,本专业采用多种方法,既有传统的讲授法,也有案例法,研讨班法,亲历实践法等。在考核方式上,鼓励创新性考核,改革的方向就是将之前注重结果的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

经过九年的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形成了的“渗透性、递进式、全方位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大量改革。

1、具体改革内容包括:改革核心理论课的授课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应用发展课的授课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应用实践课的授课方式、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