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试题

危险化学品试题

危险化学品试题
危险化学品试题

一、填空题:

1.“化学品”一词系指各类化学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无论其为天然的

或人造的。

2.生产单位应在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利用“安全周知卡”或“安全标志”

等方式,标明其危险性。

3.a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

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6.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7.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8.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9.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最大危险性或择重归类的原则划分的。

10. 《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

12.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一般分为:供应商标签、作业场所标签、实验室标签三种。

13.当无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上岗作业时,处理的责任主

体是岗位员工。

14.管理控制的目的:对化学品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15.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6. 事故的随机性表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不确定的。

17.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18.《安全生产法》的三大目标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二、选择题: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_____________。

A.保障人民生命

B.财产安全

C.保护环境

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______________生产和使用。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

3.工程技术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

A、工作岗位

B、工作场所

C、生产车间

4.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国家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图示标志的类别、名称、尺寸和颜色,共有危险品标志图形、19个名称。

A、17种

B、19种

C、21种

5. 燃烧三要素是:

A、点火源

B、冲击波

C、助燃物

D、可燃物

6. 安全标签主要是针对而设计,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一种载体。

A、危险化学品

B、化学品

C、常用品

7. 如果易燃化学品发生泄漏,在泄漏扩散区域内应该。

A、禁止一切火种

B、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非防爆的通讯器材对外联系

C、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器具

8. 当在泄漏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

A、在泄漏现场进行紧急抢救

B、将伤员小心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紧急抢救

9. 在有毒化学品泄漏区域,对无关人员进行撤离时,应该。

A、佩戴个人防护器材,也可以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如用湿毛巾或布料捂住口、鼻等。

B、向上风方向转移

C、向下风方向转移

10.《危险化学品名录》中共摘录了_______余种危险化学品名称。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11.化学品安全标签用__________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A.文字、分子式和编码

B.分子式、警示标志和编码的组合形式

C.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

D.分子式、警示标志和编码

12.用于表述化学品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的短语是___________。

A.警示词

B.安全措施

C.危险性概述

13.危险化学品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

A.操作控制

B.管理控制C个人卫生与防护

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包括_______________部分内容。

A.12

B.14

C.16

D.18

15.火灾爆炸的预防方法:____________。

A.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B.消除点火源

C.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16.使用紧急避险权的原则:_______________。

A.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撤离现场

B. 停止作业、撤离现场、采取措施

C. 撤离现场、停止作业、采取措施

17.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

A.工具附件有缺陷

B.防护装置缺乏

C.信号等装置缺乏

D. 操作错误

18. 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

A.机器运转时进行作业

B.使用不安全设备

C.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D.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9. 我国危险化学品常用的包装标志有27种,其中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

A.25、15、12

B.26、15、11

C.27、16、11

D.28、16、12

20.个体防护用品_________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___________工作

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A.既不能降低也不能消除

B.既能降低也能消除

C.不能降低也能消除

D.能降低不能消除

21.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__________个体防护用品

A.安全的

B.可靠的

C.合适的

D. /

22.作业场所安全标签( 简化型)由__________四种颜色和数字组成。

A.红、黄

B.黑、白

C.蓝、白

D.蓝、绿

23.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标注的三种危险是_____________。

A.毒性

B.爆炸

C.燃烧

D.反应活性

24.《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

A.这是什么物品

B.如何进行作业

C.如何避免危险

D.其他信息

25.《安全技术说明书》在作业场所中的实物是______。

A.安全标签

B.安全周知卡

C.操作规程

D.岗位责任制

26.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

A.培训

B.看书

C.游戏

D.教训

27.禁止通行或进入的安全提示有_______________。

A.标志

B.信号灯

C.栅栏

D.隔离带

E.围墙

28.石化行业的主要危险是:________________。

A.高处坠落

B.火灾

C.中毒

D.爆炸

29.下列属于特种作业的人员是:_____________。

A.电工作业

B.门卫

C.压力容器操作员工D危险化学品作业.

30.需要持证上岗的作业有:________________。

A制冷作业.B.危险化学品作C.压力容器操作业 D.信息录入

31.控制危险源(泄漏处理)的应急作业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

A.防止毒物扩散

B.防止火灾

C.防止爆炸

D.有效开展其他工作32下列属于危险源的物品是:_______________。

A.一桶水

B.一桶汽油

C.一瓶液化石油气

D.一挂爆竹

33.石化行业进行堵漏作业,需注意的安全事项有:__________。

A严禁火种.B.不得单独行动

C.从上风处接近现场

D.必须配备安全防护器具

34.现场抢救受害人员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

A.降低伤亡率

B.减少事故损失

C.预防后遗症

35.若伤员身高体胖,又失去知觉。我个人让其脱离危险场地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

A.抱持法

B.拖拉式

C.肩扛法

D.背负法

36.观察伤员是否有生命迹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A.听心跳

B.摸脉搏

C.听呼吸

D.看瞳孔

37. 对失去知觉的伤员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方法是:________。

A.心脏按摩

B.人工呼吸

38.脱离事故现场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A.佩带安全防护用品

B.向上风方向转移

C..不停留在低洼处

39.事故的上风方向:_________________。

A.出口背面

B.顺风

C.顶风

D.侧风

40.应急救援报警号码有:____________。

A.114 、119

B.119、120

C. 122 、110

D.118、114

41.不须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就可以上岗的工种是_________。

A.危险化学品作业

B.电工

C.清洁工

D.压力容器操作

42. 辨别罐装化学品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

A.用嗅觉

B.凭经验

C.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

D.尝尝

43. 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的

___________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污水处理设施

C、安全设施

44.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_________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停止作业

B、继续作业

C、停一会儿再干

45.安全生产__________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

A、追究制

B、责任制

C、许可制度

46.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年满______周岁,身体健康,经过培训、考核,取得操作证后,方准独立作业。

A、16

B、18

C、20

47. 下列情况中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____________。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教育培训不够或者未经安全培训

C、没有操作规程或者操作规程不健全

48. 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__________。

A.火

B.烟气

C. 可燃物

49.

三、判断题:

1.《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所称工作场所使用化学品,是指工作人

员因工作而接触化学品的作业活动。

2.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危险化学品应有安全标签,并向操作

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

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化学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4.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5.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7.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是消除化学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

8. .化学品的应用,即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对于人类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9.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允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必须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10.用于表述化学品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的短语是危险性概述。

11.危险化学品的操作控制可划分为工程技术控制、个人卫生与防护。

12. 《安全生产法》指明了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的三大对策体系:

①事前预防对策体系;②事中应急救援体系;③事后处理对策体系。

13. 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14.工程技术控制是控制化学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15.工程技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方法有:替代、变更工艺、隔离和个体防护。

16.管理控制的目的:对化学品实行全过程管理,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

17.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

18.盲人点灯现象就表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19.扑灭由气体引发的火灾,应是先灭火,再断气。

20.生产条件下的工业毒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

从消化道进入的较少,若生产发生意外事故,毒物才有可能冲入

口腔。

21.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标签由四个小菱形构成,其中红色表

示燃烧危险性。

22.职工应采取合理方法,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不安全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