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试卷分析

六年级综合试卷分析

一、学情分析:

XX小学六年级共XX人,均分:XX 分,90~100有XX人,80~90有XX人,70~80有XXX人,60~70有XXX 人,60分以下有XXX人。

二、试题分析:

整体看,此次试题难度适中,重难点比例设计合理,考查内容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了知识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的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本份试题分为品德与社会和科学两部分,各50分。品德与社会共有5个大题,分别是填空、辩论题、综合分析题、读图题、简答题。科学共有六大题,分别是填空、选择题、识图题、实践题、实验题、简答题。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

如:品德与社会

第2题辩论题:有时,我们可能在不经意中跨越了界限,闯入了他人的生活领地。那么,我们心中该不该有一条“一米线”呢?学生审题不清,不能理解心中的“一米线”,

导致分析错误。

第3题综合分析题:共有3问,学生只回答了其中的1问,回答不完整失分。

2、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如:科学

选择题第5小题:山上的巨大岩石变成小岩石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为破坏B风化C侵蚀

有好多学生选择了侵蚀,这是对风化和侵蚀这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混淆,不能灵活应用。

3、学生对课本不熟悉

书上的原题,学生不能作答或者答非所问,说明学生对课本不够熟悉,而且也不认真读题。

4、个别学生态度不端正

综合是开卷考试,个别学生大量的题空着没写。说

明这类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四、采取措施

1、要求学生牢记一些基础知识;

2、平时经常训练填空、判断题,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平时的教学中要督促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4、抽出时间,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课本,教给学生快速

找题的能力;

5、注重实验、实践题型的练习;

6、注重对后进生的督促,让其能够按要求了解课本,补存习题答案。

7、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

六年级数学综合考试试题2014.06

泰师附小六年级数学综合试题 姓名 班级 一、加减乘除对又巧:(34分:4+6+12+8) ⒈直接写得数: 47 + 43= 58.4÷1000= 10÷10 - 0÷91= 0.125×0.125= 17 - 19 = 0.23 = 0.1-0.1×0.1= 1.6×0.4÷1.6×0.4= ⒉求未知数: 4x - 80=66 15 x + 56 x =1415 15 ∶x =120 ∶1 5 ⒊下列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0.36×2.5-2.4×0.125 47.5-(0.6+ 6.4÷0.32) 12×(512 + 9 25 )×25 4.87-(2.58+ 0.87) 155× 23154 11×2 + 12×3 +……+ 148×49 + 1 49×50 ⒋列出算式并解答: ⑴ 3个49 除18的19 ,商是多少? ⑵ 8的34 是一个数的6 7 ,求这个数。 二、知识宫里奥秘多:(23分:第2、3、8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⒈一个数亿位和百位上都是5,千万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⒉ 35∶( )=20÷16=25 ( ) =( )%=( )(填小数) ⒊同学们排成方队举行升旗仪式。从主席台看,王亮站在左起第7列,他前面有3位同学。他的位置可以用数对( , )表示。 ⒋一个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⒌有38个连续偶数,已知第一个是A ,最后一个是( )。

⒍把4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其中第三段长是1米的( )( ) 。 ⒎按规律填数:12 、13 、25 、38 、513 、821 、( )。 ⒏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 )比例; 当总时间一定时,生产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零件的总个数成( )比例; 当4÷x=y,x 和y 成( )比例;当4x=y,x 和y 成( )比例。 ⒐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15和 1.5,且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可以是 ,也可以是 。 ⒑小张叔叔参加社区羽毛球单打比赛,和他一道比赛的还有7人。比赛采用单场淘汰制,最后他获得冠军。这次比赛共进行了 场,小张叔叔参加了 场。 ⒒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⒓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 ⒔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中的有关计算与分析: ⒕已知A 比B 大;C 比D 大,比E 小;D 比B 大;E 比A 小。这五个字母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三、众说纷纭请选择:(5分) ⒈下列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是( )。 A 、三角形 B 、长方形 C 、圆 D 、平行四边形 ⒉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 、13+ 920 B 、13×920 C 、13÷920 D 、9 20 ÷13 ⒊转动右图转盘,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 )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A 、黄色 B 、红色 C 、蓝色 ⒋将一个周长12cm 的正方形变换成面积为36cm 2 的正方形,实际是按( )的比放大的。 A 、1∶3 B 、2∶1 C 、3∶1 D 、4∶1 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就增加( )。 A 、1% B 、10% C 、21% D 、44% 四、动手动脑显本领:(4分)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神农中心校xx--xx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选择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和问答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试卷的题型除保存了原来传统题型,还增加了看图回答问题这类的新题型,使得试题非常灵活,尤其是实验探究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选择、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探究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观点说出能此题的解释,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试题的类型与分值分布图 试题一共分三个大题:分别是:选择题5分、判断题3分、实验探究题13分、回答19分。 三、试卷分析 1.选择题:错误率较高集中在第1、2题中。第1题:学生对于生物种类和动植物种类的记忆混淆,第2题:每年的()被称为国

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个题在资料库,学生对知识的把控不够,关注的知识点不够细致。 2. 判断题: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使错误减了。 3. 实验探究题 在这一道题中,有三个小题,在第一小题中考察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大部分同学回答不是很好。第二小题是电磁铁南北极的探究,关键在于学生能审清题意,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第三小题是学生对能量转化的灵活运用。 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做到一题多选,一题多变,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灵活掌握的情况。 4.回答题。 本题总共有三个小题,分值都比较高。学生在此失分比较严重。第一题:你是怎样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的?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题的,有很多学生没有指明4根斜杆和正方体框架的长度不一样失分。第二题: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此题学生做的比较好。第三题:为什么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这个题有很多学生没有分点答,不够条理大都失了一半分。 四、努力方向 从以上试卷分析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认真钻研教材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éng fá jǐn qín (惩罚)(锦)旗(秦)岭 2、查字典,填空。(2分) “一言九鼎”的“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D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目)部,除部首外再查()画。这个字的第六笔是()。 3、在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2分) 穿流不息(川)攻无不刻(克)文丝不动(纹)无微不致(至) 4、写出下列词语中的同音字。(4分) yì(义)不容辞奇花(异)草开卷有(益)出其不(意)人云(亦)云(易)如反掌深情厚(谊)(抑)扬顿挫 5、按要求填写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1)写出五个带有表示颜色词的成语(5分) (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色彩绚丽)(姹紫嫣红)(青黄不接) (2)用另一成语来解释下列成语,即写出一个意思相同的成语。(4分)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得意忘形(洋洋得意)有条不紊(井井有条)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3)以诗句中各字为开头分别写一个成语(5分) 千(千方百计)山(山清水秀)鸟(鸟语花香)飞(飞黄腾达)绝(绝处逢生) 风(风平浪静)雪(雪花飞舞)夜(夜幕降临)归(归心似箭)人(人来人往) (4)先填空,然后照样子在后面的括号里写上一句(6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6.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c )(2分)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7、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改:这气魄雄伟的工程,难道不是世界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改: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改:贝多芬说,他是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 8、改正下面的病句。(3分) 〈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经常 〈2〉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详细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圆的认识(一) 1.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O表示.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半径,用r表示.两端都在圆上,并过圆心的线段叫直径,用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的认识(二) 4.把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5.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6.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圆的周长和半圆的周长: 7.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8.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9.C=πd或C=πr. 10.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圆的面积 11.用S表示圆的面积, 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S=πr^2 S环=π(R^2-r^2) 12.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 =324 19^2=361 20^2=400 13.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时,圆的周长最小.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四) 14.利息=本金乘利率乘时间 比的认识 1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的后项不能为0.1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 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六年级全册数学知识点(整个小学阶段和中学都通用,比较重要)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 姓名: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①225+575= ② = ③ 21+4 3= ④ 7.8÷0.01= ⑤5.6×43= ⑥19.3-2.7= ⑦165÷4 3 = ⑧ 3.1-1÷2= ⑨21-3 1 +1= ⑩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9分) ① ② ③7.82× + 2.18÷25 三、计下面各题。(9分) ① 4.7×1.6-3.06÷6 ②51+(21+31)÷5 ③ 3.68×[1÷(10 1 -0.09)] 四、求未知数X 。(8分) ① ② 五、列式计算。(6分) ①652减去 除12的商 , ②15的 比一个数的4倍少18,这个数 32 43?125)12518(?-10553=-X 2563 2 = ??0185 1097.18 1 172 83?÷?X :86 1 :31=251

差是多少?(用算术方法解) 是多少?(用方程解) 六、判断题(对的“√”,错的打“×”)。(5分)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②某班昨天出勤47人,缺勤3人,出勤率为94%。 ( ) ③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比是3:1。 ( ) ④圆的周长一定,直径和π成反比例。 ( ) ⑤在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的积是1。 ( ) 七、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⑴在120=2×2×2×3×5中,5是120的( )。 [ A. 因数 B. 质因数 C.质数 ] ⑵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数:乙数=( ) [ A.5:6 B. 6:5 C. 4:3 D.5:2 ] ⑶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20分钟,若把它锯成10段需( )分钟。 [A. 40 B. 50 C.45 D.35 ] ⑷甲乙两个个人制造同样的零件,甲做一个零件用 小时,乙做一个零件 小时,( )效率高。 [A. 甲 B.乙 C.无法比较 ] ⑸若a 为一个整数,则a 、a+2、a+4的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a+2 B. a+1 C. a+3 D.无法断定] 八、填空。(共20分)(其中每个填空1分) 1.五亿零八百三十万六千,写作( ),改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 2.5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150分=( )时( )分。 3.( ):2= =10÷( )= 0.5 =( )%。 32 5421() 60 3 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节制,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大凡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密、灵敏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敏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优良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危机。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例外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 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敏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 一、字正腔圆(6分) 1.把这句话中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划出来,并规范地写在横线上。(3分)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实施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写出音节是“tang”的对应字。(3分) 公园里,一棵棵海()都开满了花赶()儿似的,真是美丽极了。可是,有一些游人却()而皇之地把花枝折下来,我想:()若我上前制止,简直是()臂当车,可我又为我的想法感到脸上发()。 二、妙语如珠(23分) 1.填写首尾的成语(6分) 精( )( )精神( )( )神痛( )( )痛 贼( )( )贼举( )( )举为( )( )为 2.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5分) 例:粗茶淡饭() 流芳百世()指鹿为马()精雕细刻() 雪中送炭()伶牙利齿() 3.选词填空:(12 分) 自信深信守信笃信确信坚信诚信取信 非常地相信叫()对自己怀有信心叫() 坚决地相信叫()取得别人的信任叫() 确实地相信叫()履行自己的诺言叫() 忠实地信仰叫()讲究诚实和信用叫() 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

便成了快乐的()。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三、诗海拾贝(23分) 1.填写古代诗人的名字。(3分) “诗圣”是指,“诗仙”是指,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2.古诗增色(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5分 (1)日暮( )山远,天寒( )屋贫。 (2)(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 )雀桥边野草花,( )衣巷口夕阳斜。 (4)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5)(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3.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5分 (1)(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0分)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 (3)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旁观者清。”___朝诗人_______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_____朝诗人王维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5)爸爸的车钥匙不见了,他翻遍了家里和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正当他心灰意冷地坐下来,拿起茶杯准备倒茶时,却发现车钥匙就在自己茶杯盖下。这真是“,”啊!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b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试 卷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 闭卷考试,答题时间:90分钟 等级: 1.4/5时=()分55cm=()m 2.16:()=()/25-4/5=32÷()=()折 3.一根绳子的5/6是25米,这根绳子长()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 总长的(),每段长()米。 4.盈利500元记作+500元,亏损300元记作()元 5.知道物体的()和()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6.在一个装有1个红球,2个白球,3个绿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可 能性是()摸到不是红球的可能性是() 7.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它的周长是(),面积是()。如果把它的直径扩大 两倍周长是()面积是()。 8.找规律:1/201/10()1/51/4()。 二、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4m它的周长是()m。 A.1B.1/16C.1/8 2.把10克糖放人1千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例是(). A.1:100 B.100:101 C.1:101 3.完成同样的工作,甲每小时完成1/4,乙每小时完成能1/6,他们的时间比是(). A.1/4:1/6B2:3C.3:2 4.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是() A.5 B.1/2 C.-1/2 5.一根绳子长3/4米,截去全长的1/4后,还剩() A.2/4米 B.3/4米 C.9/16米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5分) 1.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半径为2m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5.农民用竹席围成圆柱形是为了堆放更多粮食.() 四.直接写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25×4/5=4/9×3/8=1/2-1/3=15÷5/3= 2/3+3/4=1/6×6=4×1/2÷4=3/8-1/8=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每小题3分,共18分)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doc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一)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全班应考人数37人,参加考试人数30人。优秀人数0人,优秀率0%;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50%,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为分。 二、命题评价 本次月考采用是青龙县教育局小学科学试题库中第一单元测试卷。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改精神。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我来填一填,目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本大题有7小题22空,每空1分,共22分;第二题,我是小法官,目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三题,我有双慧眼,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答案,做出自己选择,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第四题,我答得最棒,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知识加以正确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五题,实验我会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0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出题者意图,从而做出自己答案,但也有个别题答题情况整体上不是很好。现将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进行简要剖析: 第一题,我来填一填,即传统填空题,满分22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5分——18 分左右,答错率较高是第1小题。本题虽然是书本上内容,但师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从而造成失分。 第二题,我是小法官(判断题),满分2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6分左右,差错率较高是第3小题。并不是所有鸟类都擅长飞行,但相当多学生却做出了错误判断。按常理,即使课本上没有相关知识,学生在平时影视节目中也经常接触到这方面内容,如驼鸟、企鹅等都是不擅长飞行鸟类,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确判断。这说明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应强化训练。此外,第10小题答错率也较高。“自然界只要有动物和植物,人类就能繁衍生息”,本题涉及是微生物作用,正确答案应该为“错误”,但相当多学生却判断为“正确”,同样说明学生应变能力欠缺。 第三题,我有双慧眼(选择题)。本题满分为20分,学生得分将近50%。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没有涉及到多项选择题,所以学生普遍对多选题不知所措,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似是而非,在考试时只能乱选一气。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马虎大意,从而造成了明显失误。如第3小题:“下列动物属于鸟类是()”,答案应该为“企鹅、猫头鹰、蜂鸟”,可有许多学生却误把“企鹅”丢掉,错选了“蝙蝠”或“蜻蜓”。 第四题,我答得最棒(简答题)。本题总分28分,答得较好是第1、2小题,最差是第4小题。本题最普遍问题是学生答题不全面,如第1小题有两个问题,相当多学生只把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各列举了3个,却没有回答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第2小题,有许多学生将鸟类共同特征中“卵生”丢掉了;第3小题“食物在什么条例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 基础知识部分 姓名: 考号: 一、 瞧拼音,写词语(10分) q ín mi ǎn y ì r án k é s òu s ù li ào q ín ji àn ( ) ( ) ( ) ( ) ( ) J īng y íng m éng l óng l à zh ú sh à sh í m ò sh ēng ( ) ( ) ( ) ( ) ( ) 二、 选择正确读音,打“ √ ”。 (4分) 瞥.见( pi ē pi ě) 要挟.( xi á xi é ) 憎.恶( z ēng z èng ) 刚劲.( j ìng j ìn )装弶.(qi áng ji àng ) 贮.存(ch ǔ zh ù ) 蹿.出(cu ān cu àn) 绷.着脸( b ēng b ěng) 三、 比一比,组成词语。(4分) 歇( ) 碑( ) 躁( ) 骏 ( ) 竭( ) 脾( ) 燥( ) 竣( ) 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 )高( )重 ( )( )吞枣 曲( )与( ) ( )人( )笑 ( )( )人口 ( )扬顿( ) ( )血( )杀 ( )不安( ) 五、 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句中,“志”的意思就是( ) A 志向 B 心里想到 C 琴声透出 2、“青枫江上秋帆远”的下一句就是( ) A 白帝城边故木梳 B 松间沙路净无泥 C 绿杨阴里白沙提 3、判断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足智多谋( ) 斤斤计较( ) A 贬义词 B 褒义词 C 中性词 4、下面几组词中,带横线字的意思没有错误的一组就是( ) A 深(深奥)人浅出 感情深(距离大)厚 深(非常)信不疑 B 顾名(名称)思义 举世闻名(名字) 莫名(说出)其妙 C 悲痛欲(将要)绝 求知欲(欲望) 欲(想要)擒故纵 5、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 ) A 王婶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这两个孩子。 B 全校师生与156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拔河比赛。 C 诸城市就是北方一座美丽的城市。 6、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 A 雕粱画栋 响遏行云 无言以对 B 不解之缘 大洋彼岸 暗无天日 C 兴高彩烈 久别重逢 长途跋涉 7、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自己的五道试题已经做完了……就是老师来了不?不,还没来!……为什么要有这样想法啊? A 例举的省略 B 话未说完 C 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8、鲁迅原名周树人,她首次用“鲁迅”做笔名的发表的作品就是( ) 镇(街道) 学 班 姓 考号 ………………………………密………………………………封…………………………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试卷

贺兰二小六年级综合测试卷(八) 一、填空(每空1分,合计18分) 1、据信息产业部资料,到20XX年一月份,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555769000户,这个数读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万,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2、当a/68是最大真分数时,a是(),当它是假分数时,a最小是()。 3、3、A =2×3×5 ,B =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 3、5、新生小学为了便于管理,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 女生;200312321表示“20XX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那么王小明的编号为200131032。则下列关于王小明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4、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比甲数少()%。 5、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6.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小江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厘米,实际路程应该是()千米。 7.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减少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减少()立方厘米。 8、陈老师买5000元国债(国债利息不纳税),定期3年,年利率为2.89%,到时候 他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共()元。9、盒中有红色、白色的球各4个,任意摸出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10、一个盛满水的圆锥形容器,水深18厘米,将水全部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 器里,水深是()厘米。 11、如果Y= X4 ,X和Y成()比例,Y= 4X ,X和Y成()比例。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经过圆心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2、被减数、差、减数的和与被减数相除,商为2。() 3、小于五分之四而大于五份之二的分数只有五份之三。() 4、“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 张嘴,三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成正比例关系”()5、角是轴对称图形。() 三、选择(10分) 1、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2、、如果58 ÷a=58 ×a,那么a是( )。 A.真分数 B.假分数 C.零D.1 3. 48个铁圆锥体, 可以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个数是() A.48个B.18个C.16个D.24个 4、乙数除甲数,商是0.2,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茅草坪小学2016年秋季学期六年级 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不够理想,教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五年级应考24人,实考24人,90分以上15人,平均分89.48分,优秀率为62.5%,及格24人,及格率为100% 。成绩在麻栗镇第二名。 三、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是以《九年制义务教务科学课》为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总目标为指导,内容涵盖了全面,试题抓住了最基本的要点,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份试题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更好的促进了科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试卷题分析 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搜集、记录、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和构建,观察、实验操作不到位,缺少活动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概括并得出科学结论。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不够,

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试题中一些典型的错题,根据本次试卷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题:完成质量不够理想。全部答对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应该在12题出错。 2、判断题:完成质量不太理想,第二题做错的较多。 3、连线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4、实践能力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5、画图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6、实验设计题: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反映出在科学课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搞好常规课教学,把实验课落实到位。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下学期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 避免突击性复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卷首语: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瞬即逝!今天智慧果要带领你们乘坐智力快车去进行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怎么样?快带上你的才情和细心跟我来吧!别忘了,卷面书写认真、整洁哦! 1.卷面书写(2分) 2.请你在田字格里正确、工整、匀称地写一句激励你学习的名言或警句。(3分) 第一站:穿越基础知识林 一、拼音园地。(10分) dàɡài fēng zhēng m?i guī tián jìng biān fú h? xi? xī mia zhàn lán zhàn fàng chì ra 二、词语天地。(15分)

1.选字成词。(4分) 幕墓暮慕 夜()()地羡()()色苍茫 竣骏俊峻 ()马()工()美崇山()岭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毁灭()开发()提供() ()的神色()的圆木()的溪流 残忍地()快速地() 3.照样子写成语。(4分) (1)前赴后继(一、三互为反义词)()()()() (2)螳螂捕蝉(出自寓言故事的):()()()() 4.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用“/”划去,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分) 鬼计多端()名盛古迹()水平如静() 急恶如仇()猝不急防()威舞雄壮() 三、句子乐园。(10分) 1.小溪流向远方。(请把句子写生动有趣些。)(2分) -------------------------------------------------------------- 2.()前面的路都冰封了,救援工作困难重重,()交警叔叔仍然没有放弃,想方设法帮孕妇渡过难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游泳对我特别感兴趣。(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2分) 4.这庄严的宣告,怎能不使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呢?(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2分) 5.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体现了中国风,体现了民族情,体现了现代感,向全世界的同胞发出热情邀请----北京欢迎您!(仿写句子。)(2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四单元比 第五单元圆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72个蛋糕,你知道这7 2 表示的意思吗? (7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9 2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9 2 表示什么。 指明回答: 9 2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实际上就是求3个92 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92+92+92=96=3 2 (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9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92×3或3×9 2 。)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92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92×3,那么92 ×3又应该怎 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9 2 是2 个91,2个91乘3就是6个9 1 ,所以就是96。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92×3=92+92+92=9222++=9 32?=96=32(个)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 92×3=3 9321 ?=32(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9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92 ”,又 应该怎样计算呢?

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5 (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5 (含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2 吨=( )吨( )千克 70分=( )小时。 2、( )∶( )=40( ) =80%=( )÷40 3、( )吨是30吨的13 ,50米比40米多( )%。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9、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 )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7米的18 与8米的17 一样长。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3、1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 5、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若a 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a × 58 B. a ÷ 58 C. a ÷ 32 D. 32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