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专门研究交通运输中有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本文介绍了运筹学的特点以及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得成本费用最经济,道路运输管理更加高效。

关键词:运筹学道路工程交通运输

1 引言

运筹学是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人们的工作在一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效果。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盘筹划,合理安排整体中的每一个局部,以求得整体的最佳规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使每个局部都服从一个整体目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便发挥整体的优势,力求避免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道路交通运输运筹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就是运筹学,运筹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运筹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既是在既定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以期达到最优的目标。

2 运筹学的特点

2.1 主要使用数学方法

运筹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实际问题最优方案的学科。它强调以量化为基础,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

2.2 最优化思想是核心

运筹学是采用科学步骤和数学方法来制订最优决策的科学。运筹学强调最优性,在数学的理论研究中,也常常是以对象的“最优”为目标,这种最优化思想有两层含义:“①指所讨论问题的结论“最优”;②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优”。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

2.3 多学科交叉

运筹学思想能够解决实际中提出的决策问题,为决策者选择理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既提供量化因素,也进行定性分析,最终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

3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796)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架构概述 5 政府监管平台 6 企业监控平台 7 性能与技术要求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舍金、李旭光、冯泉、罗冠伟、董轩、刘建、洪茂枝、周炜、沈兵、张锦、李文亮、尚绛、梁金焰、刘佳欣、李明瑛、朴松爱、孙亚夫、张伟。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中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自建或运营商搭建的卫星定位监控平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0263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JT/T XXXX-XXXX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平台数据交换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运输车辆 operating vehicles 以营运为目的,并有营运许可证的车辆。 3.2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动态监管系统 GNS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以提供道路运输车辆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特征,具有运输车辆驾乘人员及运输车辆管理者等用户远程信息服务,反映运输车辆动态数据,满足营运监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对系统信息运用要求,能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综合性信息处理系统。系统由卫星定位系统、通信网络、监控平台及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3.3 政府监管平台(简称政府平台)government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提供信息处理及人机服务接口等功能,实现对服务范围内的车载终端和接入平台进行管理的系统平台,主要实现对上级平台的数据报送和对下级接入平台、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业户的管理以及车辆运营安全的监管。

2018年度道路运输系统工作总结

2018年度道路运输系统工作总结关于道路运输系统工作总结,是不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18年度道路运输系统工作总结,大家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篇一 今年以来,交运局紧扣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155”发展战略和县委“533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农业公园”总体部署,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为建设“成渝第二城”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结合我县“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大力推进川东北次级交通枢纽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夯实基础。2018年上半年,我局各项交通运输工作推进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半年工作推进情况 (一)项目争引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资金争取。全年争资引项目标任务3亿元,目前已到位国省补助资金亿元。 2.固定资产投入。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亿元,目前已完成入库亿元。 (二)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交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1.高速公路建设。一是绵阳至xx高速公路(xx镜段)

公里,目前完成路基路基挖方100%、隧道98%、涵洞100%、桥梁98%,预计年底能建成通车。二是成(都)德(阳)南(部)高速公路鸣龙互通建设项目建议书和预可研报告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批,地灾评估已启动,环评、水土保持评价即将完成。 2.干线公路建设。一是S101线射洪界至xx岱林(顺庆界)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面层施工,预计7月份工程完工;二是成德南高速槐树互通至遂西高速xx西互通连接线工程,已进入路基及控制性工程施工阶段;三是乡村马拉松道路路基、路沿石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路面底基层施工;四是G212环城北线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50%,路基施工已经进场,积极配合市交运局完成西顺嘉快速通道、西蓬快速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xx至东太道路已经在进行路面施工阶段,县城至占山、县城至永清道路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力争第三季度进场施工。 4.交通脱贫攻坚。根据县脱贫办安排,我局负责全县34个贫困村的道路规划,交由县交投公司实施,目前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财评阶段。 5.安保设施建设。已完成农村公路公里安保工程建设。 (三)养护管理协调推进,道路通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道路养护,努力提高通行能力。我局公路养护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 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2015 年 12 月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专门的实践训练,选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案例,对某公司(运输、物流)的信息系统现状、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方案,并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设计与构造,达到公司不同用户信息系统需求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题目自选,并进一步具体化,一人一题,如: 1、某公司(零担、整车、集装箱)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某公司(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公路客运订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某运输公司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 5、出租车行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6、公交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造 7、公交计划排班信息系统的设计 8、某大型活动车辆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背景 2.信息系统分析 3.信息系统设计 4.总结 四、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时间: 两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十七周 2.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信息:3天 系统分析:3天 系统设计:5天 解决实际问题或建议:2天 撰写报告、总结:1天 (此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设计具体内容,详细安排) 3.成果提交: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及应用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及应用 【摘要】运筹学是一门20世纪40年代才出现的新兴科学,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美两国发展起来的。目前,运筹学的知识面很广,但主要还是涉及社会活动的有关策划和管理。本文通过对运筹学的介绍,讨论了目前运筹学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运筹学;交通运输管理;实际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运筹学作为一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学科,已经渗入到了很多领域上,尤其是在农业、工业和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进行运筹学的教学中,虽然它属于软科学的中的一种,只是通过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它存在比较强的逻辑思维,在人们学习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运筹学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个管理行业中,对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运筹学概论 运筹学又被称之为作业研究,是指以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利用像是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它经常用于解答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对于运筹学知识的研究我们主要采用的实分析、矩阵论等方法进行研究,以便挖掘更多的知识。 我们在运用运筹学在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时,一般都是采用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这四个方面入手,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问题的实质,这样的处理方案,把复杂的问题瞬间简单化,从而方便人们的解决。所以正是由于,在解决问题是有着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我们才在各个方面,广泛的运用运筹学。而且在学习中,也有着许多专业和运筹学密不可分,例如应用数学、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都和运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古代,运筹学就开始运用在人们的社会中,但是当时却少一种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人们只能把运筹学通过一种思想传递的方式,在社会中进行运用和传播。当时人们对于运筹学的理解还比较片面,而且涉及范围也比较狭窄,主要就是运用在战争中而对于运筹学的真正发展,那还是在20世纪40年代,那时候运筹学的思想主要是英国和美国提出并用于社会的发展当中,而真正引入我国的时候,是20世纪50年代末。对当时来说这些先进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在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下,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运筹体系,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运筹学的特点

运筹学 运输问题案例

第七章运输问题 一个农民承包了6块耕地共300亩,准备播种小麦、玉米、水果和蔬菜四种农产品, 问如何安排种植计划,可得到最大的总收益。 解: 这是一个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可以建立下列的运输模型: 代入产销平衡的运输模板可得如下结果: 得种植计划方案如下表: 某客车制造厂根据合同要求从当年开始起连续四年年末交付40辆规格型号相同的大型客车。该厂在这四年内生产大型客车的能力及每辆客车的成本情况如下表: 根据该厂的情况,若制造出来的客车产品当年未能交货,每辆车每积压一年的存储和维

护费用为4万元。在签订合同时,该厂已储存了20辆客车,同时又要求四年期未完成合同后还需要储存25辆车备用。问该厂如何安排每年的客车生产量,使得在满足上述各项要求的情况下,总的生产费用加储存维护费用为最少 解:得运价表(产大于销的运输模型)如下: 第一季度正常上班生产20台,加班27台,拿出正常生产18台和加班2台,加上年前储存的20台,满足本季度的40台; 第二季度正常生产38台,不安排加班。加上第一季度储存的2台,满足本季度的40台; 第三季度正常生产15台,不安排加班。加上第一季度储存的25台,满足本季度的40台; 第四季度正常生产42台。加班生产23台。拿出正常生产的17台的加班生产的23台满足本季度的40台。剩余25台以后务用。 某企业生产有甲、乙、丙、丁四个分厂生产同一种产品,这四个分厂的产量分别为:200吨、300吨、400吨和100吨,这些产品供应给A、B、C、D、E、F六个地区,六个地区的需求量分别为:200吨、150吨、350吨、100吨、120吨、120吨。由于工艺、技术的差别,各分厂运往各销售地区的单位运价(万元/吨)、各厂单位产品成本(万元/吨)和各销地的销售价格(万元/吨)如下表: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指南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前言 (7) 第一章总体要求 (8) 一、建设目的 (8) 二、建设思路 (8) 三、建设目标 (9) 四、建设任务 (10) 第二章系统架构 (12) 一、业务架构 (12) 二、数据架构 (13) 三、应用架构 (13) 四、技术架构 (14) 五、系统布局 (14) 六、工程边界 (15) 第三章系统功能 (16) 一、行业监督管理 (156) 二、行业信息服务 (17) 三、行业运行监测分析 (18) 四、数据交换共享 (19)

第四章信息资源 (20) 一、信息内容 (20) 二、信息采集 (21) 三、信息整合 (22) 四、信息共享 (23) 第五章基础条件 (24) 一、通信网络 (24) 二、软硬件平台 (28) 三、安全系统 (25) 四、终端系统 (26) 五、配套场所 (27) 第六章标准规范 (27) 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27)

前言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本工程重点实现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从业人员、罐体检测、电子运单、监督检查等相关信息的采集、管理与交换共享,为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本工程建设,对于补齐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短板,更好地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能,推进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危险货物安全高效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指导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省级工程建设,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国办发〔2016〕88号)等文件要求,以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交办运函〔2017〕333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4〕237号)确定的总体思路,制定本指南。

全省公路与道路运输系统

全省公路与道路运输系统 2019年18号台风“米娜”防御工作相关要 求 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全省公路和道路运输系统做好18号台风防御工作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是加强检查巡查,消除安全隐患。此次台风影响我省适逢国庆长假期间,各级公路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对重点路段和重点单位开展检查巡查。一是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巡查,重点加强对桥涵、隧道、高边坡、高挡墙、临水临崖等易发水毁塌方路段的日常养护巡查检查。二是加强路政巡查,及时处理各类侵害路产路权的案件,保障公路正常运行。三是加强对“两客一危”、农村客运车辆的检查,严禁不符合安全要求和超限超载车辆上路。四是加强对公路站房、客货运场站检查,重点对场站排水设施情况,设备、车辆性能及停放情况进行检查,严禁超载车辆出站。五是加强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作业区域设施和物料存放安全,排水设施完好畅通,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齐备完善,防止因小流域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引起的人员伤亡。台风影响中心区域的施工项目要及时停工。 二是落实工作措施,提高处置能力。各级公路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主动放弃休假,增加备勤队伍和人员数量。一是各级各部门的应急保障队伍、应急设备车辆要进入备勤待命状

态,随时处置突发事件。二是各级道路运输部门要召开紧急会议,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做好国庆假期和台风影响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两客一危”车辆的管理,停运台风影响中心区域的班车、包车、危险品车,严防重特大事件发生。三是各地各单位要在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领导下,按照防台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等级的防台应急响应,加强与气象部门联动,及时掌握和通报气象预警信息,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动加强交通管制,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努力把台风影响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是做好值班值守,保障信息畅通。省公路管理中心从9月29日开始已按照Ⅲ级应急响应标准安排值班值守,及时向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省厅报告路况通阻信息情况,做好指令下达、信息上传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公路通阻、客运班车停运信息。各级公路、道路运输部门也要结合国庆假期免通值班,按照当地防台应急响应等级加强值班值守工作。 四是严打非法营运,确保安全稳定。各地各单位要以“9.28”事故为戒,举一反三,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客运车辆站外组客、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一是要组织对本省、外省籍无证客车在当地的违法经营情况开展一次大排查,要摸清涉事的企业、车辆情况和具体组客方式,制定针对性的打击措施;二是要加大对高速公路出入口、重要场站、人流密集地的巡查频度、力度,对有线索或形迹可疑的车辆要按照法规规定严格落实检查,对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从速落实处罚;三是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加强非现场执法,对综合监管平台提示的异常要当天落实研判,对发出的工单要及时落实

浅谈运筹学中的运输问题.doc11

浅谈运筹学中的运输问题 摘 要:运筹学自二战以来开始打来那个应用在除战争以外的许多领域,尤其在企业管理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在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运输问题、库存管理、人事管理、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管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里我们主要对运输问题几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最下元素法;沃格尔法(V ogel )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设有m 个产地(记作A 1,A 2,A 3,…,Am ),生产某种物资,其产量分别为a 1,a 2,…,am ;有n 个销地(记作B 1,B 2,…,Bn ),其需要量分别为b 1,b 2,…,bn ;且产销平衡,即 。从第i 个产地到j 个销地的单位运价为cij ,在满足各地需要的前提下,求总运输费用最小的调运方案。 设xij (i =1,2,…,m ;j =1,2,…,n )为第i 个产地到第j 个销地的运量,则数学模型为: n j m i x n j b x m i a x ij j m i ij n j i ij ,,1;,,1, 0,,1,,11 1 ==≥====∑∑== ∑∑ ===n j ij ij m i x c z 1 1 min (!)最小元素法:最小元素法的思想是就近优先运送,即最小运价Cij 对应的变量xij 优先赋值 {} j i ij b a x ,min = 然后再在剩下的运价中取最小运价对应的变量赋值并满足约束,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初始基可行解。 下面举一个例子:求表3-7给出的运输问题的初始基本可行解。

解: 在x 12、x 22、x 33、x 34中任选一个变量作为基变量,例如选x 12 初始基本可行解可用下列矩阵表示 ??????????634610 表3-8中,标有符号 的变量恰好是3+4-1=6个且不包含闭回路, {} 323123141312,,,,,x x x x x x 是一组基变量,其余标有符号×的变量是非基变量, (2)运费差额法(V ogel ):最小元素法只考虑了局部运输费用最小,对整个产销系统的总运输费用来说可能离最优值较远。有时为了节省某一处的运费,而在其它处可能运费很大。运费差额法对最小元素法进行了改进,考虑到产地到销地的最小运价和次小运价之间的差额,如果差额很大,就选最小运价先调运,否则会增加总运费。例如下面两种运输方案, 20101258515 10??????=?C 2010125815510? ?????=?C 15 15 15 15 前一种按最小元素法求得,总运费是Z 1=10×8+5×2+15×1=105,后一种方案考虑到C 11与C 21之间的差额是8-2=6,如果不先调运x 21,到后来就有可能x 11≠0,这样会使总运费增加较大,从而先调运x 21,再是x 22,其次是x 12这时总运费Z 2=10×5+15×2+5×1=85

运筹学(胡运权版)第三章运输问题课后习题答案

P66: 8.某部门有3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产地),生产的产品由4个销售点出售,各工厂A 1, A 2,A 3的生产量、各销售点B 1,B 2,B 3,B 4的销售量(假定单位为t )以及各工厂到销售点的单位运价(元/t )示于下表中,问如何调运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表 解:一、该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可以证明:约束矩阵的秩为r (A) = 6. 从而基变量的个数为 6. 34 33323124232221 3141 141312116115893102114124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c z i j ij ij +++++++++++== ∑∑ ==??? ??????????==≥=++=++=++=++=+++=+++=+++4,3,2,1;3,2,1,0141214822 1016342414332313322212312111343332312423222114131211j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j 11121314212223243132333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7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 ? ? ? ? ? ? ???

二、给出运输问题的初始可行解(初始调运方案) 1. 最小元素法 思想:优先满足运价(或运距)最小的供销业务。

其余(非基)变量全等于零。此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且基变量(非零变量)的个数为6(等于m+n-1=3+4-1=6). 总运费为(目标函数值) ,1013=x ,821=x ,223=x ,1432=x ,834=x ,614=x ∑∑===314 1 i j ij ij x c Z

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简单应用

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简单应用 摘要:介绍了运筹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体现和应用。指出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专门研究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有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 运筹学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早期主要集中在军事应用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运筹学的应用逐渐转向民用经济活动中,主要借用数字量化的方法研究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或数学定量方法,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系统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总是需要和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在一起全方位考虑。 1 运筹学的特点 运筹学是20世纪新兴的一门应用学科,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它的思想和方法在社会各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运筹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的主要特点可归结为下面几点。 运筹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实际问题最优方案的学科。正如定义所描述:“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强调以量化为基础,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发挥最大效益。 最优化思想是核心 运筹学是采用科学步骤和数学方法来制订最优决策的科学。运筹学强调最优性。在数学的理论研究中,也常常是以对象的“最优”为目标,这种最优化思想有两层含义:①指所讨论问题的结论“最优”;②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优”。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形成了运筹学科学的、严谨的、独特的工作方法,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图论

1 道路运输系统的特点

1 道路运输系统的特点,优缺点 公路运输一般是指汽车运输,是主要使用汽车在公路上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方式。是生产企业内部运输的主要方式,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起到集中疏散的作用。公路运输这种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 公路运输的优点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由于公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公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公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汽车的载重吨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这一点对抢险、救灾工作和军事运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公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乘就可以直接将客货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客、货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公路运输的投资每年可周转1~3次,而铁路运输则需要3~4年才能周转一次。 (5)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与火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的培训要求来说,汽车驾驶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对驾驶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相对也比较低。 (6)与铁路车辆、船舶等相比,公路运输也具有装载量小、单位运输量的能量消耗大、运输成本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排放污染物和产生噪声污染等不足。这些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组织管理工具的改善而不段予以解决。 公路运输的缺点 (1)运行持续性较差: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公路的平均运距是最短的,运行持续性较差。如我国1998年公路平均运距客运为55km,货运为57km,铁路客运为395km,货运为764km。 (2)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历史记载,自汽车诞生以来,已经吞吃掉3000多万人的生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死于汽车交通事故的人数急剧增加,平均每年达50多万。这个数字超过了艾滋病、战争和结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数。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和引起的噪声也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大城市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2 请简要论述未来如何在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安全保障方面可持续发展 (1)道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同时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在公路建设中,保护建设环境的任务也责无旁贷。主要从两个方向把握即改建公路和新建公路。 改建公路: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 学院:公路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导师: 完成时间: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运筹学在英国称为Operational Research,在美国叫做Operation Research,我国台湾译作作业研究,大陆1957年参照《史记一汉高祖本纪》中的词句译为运筹学(以下简称OR)。它作为20世纪新兴的一门学科,至今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 关于运筹学是什么,学术界曾分别由P.M. Morse与G.E.Kimball、R.L.Ackoff 与E.L. Amoff、S.Beer提出过三个典型的定义。 P.M.Morse与G.E.Kimball认为运筹学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提供执行者有关他们管辖下的作业的一些计量性的决策基础”[1]。 R.L.Ackoff与E.L.Amoff则认为:运筹学是“将科学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应用于系统的作业上使管辖下的作业问题获得最佳的解决”[2]。 最为全面的定义由S.Beer给出,他以为运筹学是“一种近代科学的研究,研究人、机器、材料与资金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有关管理与控制的概率性承担意外风险问题。其独特的技术是根据情况利用科学模式,经由量测、比较以及对可能行为的预测而提出一个管制策略。”[3] 根据这三个定义可以归纳出运筹学学科的基本内涵: 1)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的系统,解决的是其中的管理问题。 2)应用的工具是科学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其中以模型方法与数学定量方法运用最多。“其应用范围仅限于科学方法可以完满应用的范围。”[4] 服务的对象是决策者与执行者,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决策方案,作为 其决策判断的依据。 3)最终目的是使有组织系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系统的产出最大化。 运筹学范畴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它借以区别于其他科学学科的主要特征:第一,系统导向性,重视改善系统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其次,多学科性。其中包括所涉及的问题领域的多学科性、应用方法的多学科性、团队的多学科性。第三,重视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在降低成本费用的基础上追求系统效益和产出的最优化。 该学科研究的程序为:1.明确问题(可采用观察、类比、运作分析、运作实验、虚拟事实等方法);2.构造模型(通常分为确定性、随机性、决策性三种模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一)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当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经过全面辨识各生产场所、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经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实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公司和各班组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在横向上,经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经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三是实现了超前预控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第二类是以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

1.道路运输标准体系

附件1 道路运输标准体系 (2015年)

目录 一、道路运输标准体系结构图 (5) 二、道路运输标准明细表 (8) 100基础标准 (8) 101 术语与符号 (8) 102 分类与编码 (8) 200服务标准 (9) 201通用服务 (9) 202 客运服务 (11) 203 货运服务 (13) 300技术标准 (15) 301通用技术 (15) 302 客运技术 (18) 303 货运技术 (21) 400产品标准 (26) 900相关标准 (27) 三、标准统计表 (33) 四、编制说明 (34) (一)编制依据 (34) (二)编制目标 (34) (三)标准化需求 (34) (四)标准体系构成 (35)

一、道路运输标准体系结构图 道路运输标准体系 100 基础标准 101 术语与符号 102 分类与编码 200 服务标准 201.1 企 业 条 件 201.2 人 员 与 培 训 201.3 服 务 规 范 300 技术标准 301 通用技术 302 客运技术 303 货运技术 900 相关标准 400 产品标准 201.4 统 计 201 通用服务 202 客运服务 203 货运服务 202.1 企 业 条 件 202.2 人 员 与 培 训 202.3 服 务 规 范 202.4 服 务 质 量 203.1 企 业 条 件 203.2 人 员 与 培 训 203.3 服 务 规 范 203.4 服 务 质 量 301.1 载 运 工 具 301.2 信 息 化 301.3 节 能 与 环 保 302.1 站 场 302.2 信 息 化 302.3 节 能 与 环 保 303.3 信 息 化 303.4 节 能 与 环 保 303.1 载 运 工 具 203.5 统 计 302.4 安 全 303.5 安 全 303.2 站 场

某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建议方案

**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建议方案 **有限公司 2011年6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1) (一) 项目目标 (1) (二) 主要建设任务 (2) 三、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2) (一) 建设原则 (2) (二) 技术线路 (3) 四、总体架构设计 (5) (一) 系统总体框架 (6) (二) 系统软件结构 (7) (三) 系统网络结构 (8) 五、应用系统设计 (9) (一) 运政稽查监管中心和行业监管分中心的建设 (9) 1. 运政稽查监管中心 (10) 2. 公交监管分中心 (11) 3. 出租监管分中心 (11) 4. 公路客运监管分中心 (12) 5. 货运(危运)监管分中心 (12) 6. 安全生产监管中心 (12) (二) 车辆监控子系统 (13) (三) 车辆调度子系统 (14) (四) 报警业务子系统 (14) (五) 资格证查验子系统 (15) (六) 资料管理子系统 (15) (七) 统计分析子系统 (15) (八) 系统管理子系统 (16) (九) 车载终端子系统 (16) 六、项目投资概算 (17) 七、项目建设周期 (19) 八、社会与经济效益 (20)

一、项目概述 近几年,**市已经建成并运行多个对道路运输有重要影响的交通信息化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为道路运输的行业监管准备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也充分和全面地验证了监管相关的各种技术手段。为了加强对道路运输系统的监管力度,改善道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道路运输系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增强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运输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建设**市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项目,分别对出租车、公交、客运、高速等进行综合监管,以集中有限的道路运输监管资源,实现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功能,确保道路运输系统安全、平稳运行,保证经济发展的动脉畅通,是服务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职责所系。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以**市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市交通管理局信息化总体目标为指引,整合现有各个系统的监管资源,改善数字化管理水平,构建一个完备、集成的行业监管、指挥调度平台。为实现**信息化大交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一) 项目目标 1.实现运政执法车辆的统一监控、管理,指挥和调度; 2.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监管对象的状态监测,准确及时掌握道路运输系统的 运行状况; 3.实现道路运输行业各种监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以改进对紧急事件 和大型活动的响应能力; 4.通过建设道路运输行业监管系统,实现监测、管理、指挥和调度业务流 程的合理衔接,提高行业监管协同决策能力; 5.建设并充实行业基础数据库。实现道路运输相关企业、场站、车辆、从 业人员等行业监管对象的基础数据扩充,为行业监管提供丰富的数据支 持。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学生姓名:willieyang 学号:201230000000 班级: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2015年12月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willieyang 学号: 201230000000 班级: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专门的实践训练,选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案例,对某公司(运输、物流)的信息系统现状、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方案,并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设计与构造,达到公司不同用户信息系统需求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题目自选,并进一步具体化,一人一题,如: 1、某公司(零担、整车、集装箱)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某公司(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公路客运订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某运输公司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 5、出租车行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6、公交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造 7、公交计划排班信息系统的设计 8、某大型活动车辆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背景 2.信息系统分析 3.信息系统设计 4.总结 四、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时间: 两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十七周 2.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信息:3天 系统分析:3天 系统设计:5天 解决实际问题或建议:2天 撰写报告、总结:1天 (此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设计具体内容,详细安排) 3.成果提交: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专门研究交通运输中有限资源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本文介绍了运筹学的特点以及在道路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得成本费用最经济,道路运输管理更加高效。 关键词:运筹学道路工程交通运输 1 引言 运筹学是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人们的工作在一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效果。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盘筹划,合理安排整体中的每一个局部,以求得整体的最佳规划、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使每个局部都服从一个整体目标,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便发挥整体的优势,力求避免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道路交通运输运筹学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就是运筹学,运筹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运筹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既是在既定条件下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以期达到最优的目标。 2 运筹学的特点 2.1 主要使用数学方法 运筹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实际问题最优方案的学科。它强调以量化为基础,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 2.2 最优化思想是核心 运筹学是采用科学步骤和数学方法来制订最优决策的科学。运筹学强调最优性,在数学的理论研究中,也常常是以对象的“最优”为目标,这种最优化思想有两层含义:“①指所讨论问题的结论“最优”;②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最优”。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 2.3 多学科交叉 运筹学思想能够解决实际中提出的决策问题,为决策者选择理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它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既提供量化因素,也进行定性分析,最终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 3 运筹学在道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简介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功能: 一、安全目标 1.1、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在本模块对企业总体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及下属二级单位安全生产目标方针分年度进行规划,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不低于上级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并制定实现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的措施。 1.2、中长期规划 在本模块制定和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跨年度专项工作方案,并对上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年度安全工作安排。 1.3、年度计划 在本模块根据中长期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利用电子文档分级汇报审批,专项活动(春运方案、安全月方案)等进过审批以后以扫描件方式备档。

1.4、目标考核 1.4.1、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 制定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并根据制定的制度对系统评分规则进行设置。 1.4.2、考核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对于设定好的可以量化的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安全检

查考评)等进行系统自动评分,对于不能量化的部分,由二级单位自评,上级单位复核的方式,对各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并自动统计分数情况,作为年度安全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考评结果: 可以在本模块根据设置好的安全量化考核项目进行自评打分,然后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复核打分,能够自动生成量化考核表。 二、管理机构和人员 2.1、安全管理机构 在本模块设定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如下图, 2.1.1、单位设置: 可根据实际实用情况和结合各客运站需要增加相应单位,单位设置分为外部公司和本集团公司。各单位设置根据级别逐级增加。本集团内部公司指交通运输集团下属所有子公司,如图所示本集团内部公司增加操作:

各种交通运输系统

各种交通运输系统 1. 轻轨 轻轨运输(Light Rail Transport, LRT),泛指与路面交通混行的有轨电车和铁路列车,又称“轻轨捷运”、“轻轨铁路”,简称“轻轨”、“轻铁”。“混行”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而非载客量。中国大陆有时将这种轻轨称之为有轨电车,如:长春轨道交通三号线的一期工程、大连有轨电车、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香港轻铁等。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平面铁路及高架铁路:中国大陆的新闻报道和非专业人士常把不是建在“地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误称为“轻轨”,但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与线路处于地上或地下无关。与“地下铁路”相对的词汇,正确的应该是“高架铁路”

与“平面铁路”,如:武汉地铁一号线,误称为“武汉轻轨”;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误称为“重庆轻轨二号线”;上海轨道交通三号线,误称为“轻轨明珠线”或“轻轨三号线”;广珠城际铁路,误称为“广珠轻轨”,事实上不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范畴内;天津地铁九号线,误称为“津滨轻轨”;长春轨道交通四号线,不符合混行的定义,有专有封闭路权。 重量小于或等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为“轻轨”,重量大于每米30公斤的铁轨为“重轨”。但是目前中国大陆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轨距为1435毫米标准轨的系统,即使称为“轻轨”的线路,使用的铁轨也大多是每米30公斤的重轨。 2.BRT 快速公交系统(英语:Bus Rapid Transit,经常缩写为BRT),是一种以公交车为基础而发展成的大众运输系统。一个快速公交系统应具有专门的设计、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提高系统的品质以屏除可能误点的因素。快速公交系统的目的是结合轻轨与捷运的容量、速度与公交车系统的低成本、灵活性和简单性,并能提供类似铁路的服务水平,被喻为“地面上的地铁”。 快速公交系统起源于1974年巴西库里奇巴(Curitiba)启用的整合交通网(Rede Integrada de Transporte, RIT)。之后启发了许多与巴西RIT相似的系统,如于2000年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启用的的TransMilenio。截至2013年11月止,共有超过166个城市实施了快速公交系统,其路线总长约为4,336公里(2,694英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