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2017 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导读2017 年已过,白血病诊治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治疗进展免疫治疗对复发难治的急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CD19 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 )细胞治疗,可获得60%~80% 的完全缓解率。但治疗后约1/3 至1/2 的患者仍将复发,原因之一是输入体内的CART 细胞不能长久存活,一般存活时间3~6 个。应用细胞因子或助推疫苗调节T 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延长CART 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复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逃逸作用使CD19 抗原丢失,引起系列转变。CD22 是另一个治疗复发难治B-ALL 可利用的靶点。针对CD22 的CART 细胞治疗,可获得75% 的完全缓解率,包括CD19CART 治疗后抗原丢失的病例。目前双特异性的CART 细胞治疗将进入临床试验。 自2000 年以后,许多新药已应用于ALL 的临床治疗或已开展临床试验。如伊马替尼(2001 年)、克拉屈滨(2004 年)、奈拉滨(2005 年)、达沙替尼(2006 年)、脂质体长春新碱 (2012 年)、博纳替尼(2012 年)、blinatumomab (2014 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MTOR 抑制剂,HDAC 抑制剂,BTK 抑制剂,JAK-STAT 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PD-1 抗体等。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提高了某些

ALL 亚型如Ph+ALL 、BCR-ABL 样ALL 的疗效。髓样/淋 巴样白血病基因(MLL )重排的ALL ,基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正在进行下列临床试验:去甲基化药物 +化疗;DOTIL抑制剂+化疗;FLT3抑制剂+化疗;MEK 抑制剂+化疗;BCL-2 抑制剂+化疗。 对于前B-ALL ,若表达CD20 ,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对于复发难治的前B-ALL ,目前进入3 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notuzumab ozogamicin 和blinatumomab。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 总生存期(OS),并可做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急性T 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 )的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包含奈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T-ALL ,安全性较好,但是否明显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针对T-ALL 的临床试验较多,分别靶向不同的信号激活通路。如靶向 NOTCH (丫分泌酶抑制剂);靶向IL7R-JAK1/3-STAT5 轴(卢索替尼);靶向PI3K/AKT/MTOR 轴(PI3K或MTOR抑制剂);靶向NUP214-ABL1 重排(达沙替尼);靶向BCL-2 (BCL2 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AML 诊断进展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AML 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可用于AML 的分类、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 (MRD )的监测。如表观调节子突变(DNMT3A 、TET2 、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类型,属于髓系造血干/ 祖细胞疾病。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骨髓和外周血幼稚髓性细胞和原始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以贫血、感染、发热、出血、代谢异常和脏器浸润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病情汹涌且预后极差。靶向治疗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特异性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目前关于此类疾病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较多,本文特进行系统性地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药物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在所有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 构成比大约为70%。该病已经被WHO 列为第四类恶性肿瘤,死亡风险较高。在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是十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大约为 3.4/10 万,其中有超过30%比例的小儿病人,并且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1]。目前现代医学水平条件下,该病的发 生原因上不明确,受到地域环境因素、化学接触、电离辐射、吸烟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均可 发生,且基因突变和生物标记研究发现,该病很可能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明确的致癌位点的一种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根据发病机制设计相应的药物,并通过与致癌位点特异性结合控制病情,已经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特异性靶向药物 1.1 CD33 单克隆抗体 CD33 单克隆抗体已经被批准应用于老年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并且在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证实[2],CD33 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标准柔红霉素治疗方案相近,但是前者 2 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远高于后者,且前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6%,远低于后者的43%,证实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另一项国内研究将CD33单克隆抗体与阿糖胞苷联合治疗与传统化疗效果进行对比,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证实此类药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1.2 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索拉菲尼、AC220 和米哚妥林等均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中的常用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据张丽丹等人研究表明[4],索拉菲尼联合常规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获益率可达到70%,而单纯常规化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 临床获益率甚至不到50%,证实索拉菲尼的应用价值较高。另一项关于米哚妥林对此类患者 的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5],米哚妥林每天100mg,联用28d,配合给予传统化疗方案,能够提高酪氨酸激酶突变型和野生型的完全缓解率(83%和92%),而传统化疗方案的 完全缓解率仅为(35%和74%),值得推广使用。 1.3 其他激酶抑制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靶向治疗药物还包括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 2 抑制剂。在既往一项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6],该药物对多种基因型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均比较理想。AMG925 作为酪氨酸激酶受体和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 2 双重抑制剂,能够促使细胞从G1 期快速进入细胞周期,进而达到理想的疗效。 2 免疫治疗 2.1 双特异性T 细胞衔接抗体 此类药物主要是利用DNA 重组技术对髓细胞系的双特异单链抗体表达的受体制成,能够特异性识别CD33,并且还可扩充T细胞,促使此类细胞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恶性肿瘤细胞结合,进而杀死肿瘤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对正常的细胞并无明显的影响。有研究报道显示[7],取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后加入该药物,结果试验的细胞株大量死亡,其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生理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遵义医学院 影像学系 2010级K-1班 撰述人:杜贝(1020650126) 傅钰玲(1020650124) 王祝(1020650125) 何胜杨(1020650127)指导老师:朱杰华

摘要: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分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两类。从不知道其病因而束手无策到慢慢发现病因而有了治疗对策,医疗学者们已有了重大突破。从化疗、骨髓移植到现在研究的靶向治疗,将来还会有新的临床药物面世。本为就白血病的历史、历来研究及未来发展进 行综述讨论。 关键字: 白血病历史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未来发展

前言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于中国各类肿瘤第七位,发病率为4.7/10万人口,欧美国家为6.4/10万人口。死亡率占各类肿瘤的第六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白血病的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导致正常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据调查,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小于10岁小儿白血病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1】安徽省儿童医院曾调查分析1992-2001年期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白血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132例病例中,年龄以1-5岁最多,占56.1%。类型最多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型,50.76%),其次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5.9%)。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时代的相继到来,白血病的发病率还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儿童白血病入院病例数年均上升2.42%(P>0.05),其中ALL病例上升趋势明显,年均上升9.1%(P<0.01);AML则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0.5%(P<0.05)。目前,急性白血病患者居血液系统疾病住院总人数之首位。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组研究进展,部分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明确,随靶向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物应用的进展,已有部分白血病病人可以完全痊愈,使白血病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世界肿瘤存志2011年第lO卷第1期WorldJournalofTumorV olume10,Number1,Mar2011?37? 文章编号:1683.0342(2011)01-003705 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李锡舂,汪英,郭志雄 摘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中药 在治疗慢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在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中,多为中药与化疗 药物的联合用药,单独应用中药治疗仅见于个案报道.本文从临床出发,以药物实践推荐为分类方式, 对当前应用的中药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为主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3.7;R730.52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progres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rapytochronicmyeiocytic leukemiaLI一chuniWANGYing~GUOZhi-xiong3(1LuzhouMedicalCollegeLuzhou646000, China; 2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3TraditionalChinesean dWestern MedicineHospitalinSichuanProvince,Chengdu610041,China Abstract: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isaclonalproliferationofhematopoieticstemcellsc ausedby myeloproliferativedisorders.Afteryearsofresearch,explorat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 cineinthe treatmentofCMLhasachievedsomesuccess,Atpresentin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2017年白血病研究进展 导读2017年已过,白血病诊治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进展免疫治疗对复发难治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60%~80%的完全缓解率。但治疗后约1/3至1/2的患者仍将复发,原因之一是输入体内的CART 细胞不能长久存活,一般存活时间3~6个。应用细胞因子或助推疫苗调节T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延长CART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复发的另一个原因是免疫逃逸作用使CD19抗原丢失,引起系列转变。CD22是另一个治疗复发难治B-ALL可利用的靶点。针对CD22的CART细胞治疗,可获得75%的完全缓解率,包括CD19CART 治疗后抗原丢失的病例。目前双特异性的CART 细胞治疗将进入临床试验。 自2000年以后,许多新药已应用于ALL的临床治疗或已开展临床试验。如伊马替尼(2001年)、克拉屈滨(2004年)、奈拉滨(2005年)、达沙替尼(2006年)、脂质体长春新碱(2012年)、博纳替尼(2012年)、blinatumomab(2014年)。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包括:MTOR抑制剂,HDAC 抑制剂,BTK抑制剂,JAK-STAT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PD-1抗体等。靶向药物联合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提高了某些

ALL亚型如Ph+ALL、BCR-ABL样ALL的疗效。髓样/淋巴样白血病基因(MLL)重排的ALL,基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认识,目前正在进行下列临床试验:去甲基化药物+化疗;DOTIL抑制剂+化疗;FLT3抑制剂+化疗;MEK 抑制剂+化疗;BCL-2抑制剂+化疗。 对于前B-ALL,若表达CD20,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对于复发难治的前B-ALL,目前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有:inotuzumab ozogamicin和blinatumomab。初步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CR)和总生存期(OS),并可做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治疗效果较差,目前研究显示包含奈拉滨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的T-ALL,安全性较好,但是否明显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针对T-ALL 的临床试验较多,分别靶向不同的信号激活通路。如靶向NOTCH(γ分泌酶抑制剂);靶向IL7R-JAK1/3-STAT5轴(卢索替尼);靶向PI3K/AKT/MTOR轴(PI3K或MTOR抑制剂);靶向NUP214-ABL1重排(达沙替尼);靶向BCL-2(BCL2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1AML诊断进展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AML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分子标志可用于AML的分类、预后判断及微小残留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1-11-03T09:37:3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曲洪澜冯四洲 [导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根据自然病程可分为慢性期(CML-CP)、加速期(CML-AP)和急变期(CML-BP)。 曲洪澜1 冯四洲1,2 (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血液科 022150;2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30002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034-02 【摘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CML发病是由于导致异常增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所致。近年来,CML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选择,α-干扰素治疗使CML-CP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GR)和分子生物学缓解;甚至可能治愈。格列卫对CML的治疗在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很少会导致分子生物学的完全缓解,少数患者都存在着复发的危险和相关的克隆异常,因而格列卫是不能治愈CML的。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CML最好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而且可以治愈。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扰素格列卫造血干细胞移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根据自然病程可分为慢性期(CML-CP)、加速期(CML-AP)和急变期(CML-BP)。85%的患者处于慢性期,一般经3-5年后发展为加速期,6-18个月进入急变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α-干扰素、BCR-ABL酪氨酸酶抑制剂如格列卫等的治疗明显地提高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1]。本文拟就这三种方法治疗CML进展作一综述。 1 α-干扰素 1.1临床资料 1.1.1干扰素最适剂量[2] 一般认为其始剂量为5MU/m2?d,或达到获显著血液学疗效的最大耐受量及患者出现毒性症状需减量,根据WHO毒性反应调整剂量。临床治疗剂量5×106U/m2时,毒副作用即可出现。 1.1.2疗效临床观察表明CML患者α-干扰素治疗比马利兰和羟基脲有更长的生存期,大部分患者应用干扰素单药治疗取得很好的血液学缓解和长期生存。长期随访发现干扰素治疗使慢性期CML患者能够取得15-25%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CGR),其中部分患者可取得分子生物学缓解;少部分患者获得CCR也获得了长期无病生存,也可能已治愈。 近来的研究表明CML的特异细胞毒性T细胞与α-干扰素治疗发生疗效有关。其他的一些资料也证实α-干扰素诱导患者产生的T细胞介导的反应是干扰素作用之一,最近在体外研究资料表明干扰素基本活性是针对CML干细胞而不是分化。 2 格列卫 2.1 临床资料 STI571(格列卫)的问世是CML治疗的主要进展之一,于199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成为CML治疗的金标准,它很快代替了干扰素成为治疗CML的一线药物。但大多数临床数据表明格列卫治疗CML虽然疗效显著但还不成熟,大部分试验治疗初诊CML患者临床观察不足2年,其中位生存期为4~6年,然而有关格列卫实验和临床数据包括这些患者早期获得的细胞遗传学缓解证据开始受到了众多研究者极大的关注。 2.1.1格列卫最适剂量和用药时间 CML-CP400mg/d,CML-AP/BC 600mg/d,无效增至800mg~1000mg/d,其半衰期为14~16小时,每天1次用药即可。常见的毒副作用包括恶心、皮疹、肌肉痉挛以及骨痛;偶有骨髓抑制,导致贫血、嗜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肝脏毒性少见;给药剂量较大时可有下肢水肿以及水钠潴留等。该药的最大耐受剂量或剂量限制性毒性剂量尚未明确。 2.1.2作用机制许多肿瘤存在蛋白激酶活性上调,格列卫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之一被研制成功,它是一种相对选择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胸苷激酶抑制剂。在体外实验中,格列卫在1~10UM浓度时,能选择性对抗CML细胞系和原代细胞,它能抑制90%以上的CML祖细胞,但对正常的造血祖细胞无明显作用。因此,不仅对α-干扰素耐药的CML患者使用格列卫治疗能达到完全缓解,而且格列卫治疗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2 耐药机制尽管临床研究表明格列卫治疗CML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格列卫耐药现象。不少研究表明BCR-ABL基因扩增和突变能够阻止格列卫与BCR-ABL蛋白的有效结合,而且整个病程中均能出现能够导致BCR-ABL非依赖白血病细胞生长的继发性基因突变,但这些机制只能解释一部分CML患者格列卫耐药的原因。CML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过度克隆性增生,像正常造血干细胞一样CML干细胞也能分化,但对疾病状态的维持作用很小。有研究表明CML细胞分化状态不同对格列卫的反应也不同。格列卫对处于分化状态的CML祖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但干细胞相对或完全对格列卫耐药。一项研究评价格列卫对CML恶性祖细胞的作用,发现格列卫能够对CD34+/CD38-原始祖细胞和CD34+/38+定向祖细胞抑制作用,但不能明显增加这些细胞的凋亡,表明格列卫是通过逆转扩增而不是增加凋亡来抑制CML 祖细胞。这些研究表明格列卫治疗CML能够恢复正常造血是通过去除CML祖细胞的扩增优势而不是清除所有的祖细胞。此外,其他一些研究者发现CML CD34+祖细胞对格列卫也具有不被格列卫杀灭的敏感性,格列卫几乎可以杀死所有正在分裂的细胞,但处于静止期的CD34+细胞可以存活,这些细胞的存在可能与长期治疗后的疾病复发有关。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是CML患者采用格列卫治疗达到CGR后是否已获治愈?Bhatia等发现CCR后的15例患者均检测到残存BCR-ABL+祖细胞,这一结果表明格列卫不能完全清除原始恶性造血祖细胞,因此,格列卫不能治愈CML。CML干细胞对格列卫耐药的机制还不清楚,但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使它们难以成为格列卫的有效靶细胞。 2.3残留病研究表明即使格列卫治疗取得疗效的CML患者,也存在着残留病。RT-PCR技术证实残留的存在;此外,格列卫治疗后还会出现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一些研究结果表明CML采用格列卫治疗达到CCR后即使检测不到BCR-ABL融合基因的转录也有可能复发。 2.4新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对46例格列卫治疗后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GR)或主要细胞遗传学疗效(MCR)的CM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进行克隆分析发现大多数患者恢复多克隆改变,但7例(15%)患者在Ph染色体阴性的细胞中发生了克隆性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些细胞遗传学异常通常和MDS 相关。有学者报道格列卫治疗7例慢性期或加速期的CML患者,其Ph染色体转阴,但检测到克隆性异常,所有患者均有形态上的发育异常,3例患者可见到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是三倍体8。 这些克隆性改变由格列卫引起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FLalkow等在20多年前就报道了在CML中存在Ph染色体阴性的克隆细胞。但格列卫仍可能与这些异常克隆的出现有关,CML存在Ph染色体阴性克隆的一个解释是CML实际上是正常造血干细胞和CML克隆及其多种无法检测到的异常干细胞克隆共存的一种表现。传统的抗白血病治疗有广泛抑制异常克隆的活性,而CML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如格列卫对缺乏BCR-

白血病的靶向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白血病的靶向治疗 白血病的靶向治疗以 ATO 和 ATRA 为例对于肿瘤这个领域,我不算太外行,但我是研究青蒿素抗肿瘤的,目前手头就有一个肿瘤干细胞的基金课题在做。 对于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过去只零星看过一些文献,没有亲自介入相关研究,仍然是门外汉。 不过,我对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的作用机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这两种药物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的分子靶点,我更是十分好奇。 我不是临床医生,而是基础研究人员,不仅仅关心药物的疗效,更喜欢玩药理与毒理,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 从现有文献来看,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的分子靶点似乎不少,其中三氧化二砷的靶点几乎无所不包()。 可是,它们却只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特效,而对其他类型的白血病,要么疗效较低,要么没有疗效。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能专门对付某种白血病,这种白血病细胞中是否存在两种药物特异结合的分子靶点?在了解三氧化二砷和维甲酸作用的分子机理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白血病的成因。 只有懂得分子病理,才能懂得分子药理。 我历来主张边科普、边学习,更重要的是边请教、边进步。 1 / 6

因此,本文仅介绍该领域的一鳞半爪,必然会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也一定存在诸多疏漏和谬误,恳请行家不吝赐教,在此先表谢意! 一、白血病的分子病理学白血病俗称血癌,在肿瘤形态分类上相对于实体瘤而言属于非实体瘤。 白血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根据其发病方式(急性、慢性等)和细胞类型(粒细胞、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等)可以分成若干亚型。 白血病的分类十分复杂,分类系统有很多,至今也没有统一标准。 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对各种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而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在指导临床治疗上具有特殊意义。 1、白血病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除了症状表现及血液学指标异常外,白血病最显著的细胞学特征就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易位,即一条染色体的一个片段与另一条染色体的末端相连,其后果是激活癌基因而致癌。 不过,导致染色体变异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但已知大部分均来自骨髓的体细胞突变。 以下列举几种白血病及其亚型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包括易位(t)和倒转(i),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涉及的染色体编号。 此外,还有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单体、三体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t(9:2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t(9:22) M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t(8:21)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15:17) M4 急性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诊治研究进展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诊治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07T16:02:28.4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4期作者:唐琳洁 [导读]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白血病类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血液科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白血病类型。目前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有统一的定论,而在治疗上一般也采用淋系和髓系诱导方案进行化疗,根据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该病的唯一治愈方式可能是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和其他急性白血病相比治疗难度大,患者预后不佳,本文针对该病的诊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诊断;治疗;分子生物学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白血病类型,在临床上的发病例数相比其他白血病而言较低,目前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标准的观点还未能得到统一。急性混合细胞型白血病又可具体细分为四个亚型,并且该病本身并不包含继发性白血病。本次研究中针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1.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 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型小组的评分系统[1],在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占比大约在0.5%至1%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所整合的最新诊断标准,急性白血病中约有2%至5%左右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并且该病多发于成年男性,以中年男子比例居多,并且患者的淋系和髓系存在同时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的现象。根据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参与研究的324名急性白血病成年患者中,双表型患者约占1.8%左右,并且患者在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不佳,平均生存期仅有17-18个月左右。除此之外,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也会出现在未成年群体中,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的2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年龄不足15岁的患者高达7例,研究中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与其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未成年人的预后情况和成年人相比相对较好。 2.免疫分型和分子遗传学 2.1免疫分型 在临床上目前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中,CD45是主要的表达之一,其他例如CD34、HLA-DR、TdT等也是常见的免疫标记。同时也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如果患者血清髓过氧化酶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同样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CD3、CD19、CD79a、CD117等也同样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中,B/M表型患者居多,比例约为65%左右,而其余26%左右的患者则为T/M表型。在最近一项欧洲的最新研究中显示[2],参与研究的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共有38名,其中显示为B/M表型的患者约占58%,另外T/M表型的患者约占36%左右,其余仅有极少数的患者为B/T/M表型。另外有研究显示,成人患者和未成年患者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表型略有差异,多以T/M表型为主。也有研究表明,未成年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中B/M表型约占58.2%,而其余患者大多为T/M细胞表型,仅有极少数患者为T/M表型。由于目前各个研究的参照标准各有差异,因而统计结果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2分子遗传学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细胞免疫表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分子遗传学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异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t(9;22)(q34;q11.2)和11q23/MLL重排。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3],异常克隆现象中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即为11q23/MLL重排,其次较为常见的即为t(9;22)(q34;q11.2)。但是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不能用任何一种单一染色体异常来进行表达,也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特异的异常遗传标记能够表达。 在针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中,有大约28%至35%的患者出现t(9;22)异常,而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在另一项调查中显示,在未成年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出现t(9;22)异常的患儿人数较低,而绝大多数患儿存在EVT6/RUNX1重排现象;另外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存在较多的5/7号染色体异常现象。 3.治疗和预后 目前针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尚未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对58例复杂核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其中一组患者采用CAG方案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则采用MOAP、DOAP和IOAP方案进行治疗,前一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共计27例,而后一组中完全缓解的患者共计14例,随后对未缓解的患者采用CAG方案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共计7例。随后统计基因突变患者和无突变患者的生存率,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另外有研究中显示[4],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两系结合诱导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系的治疗方案,但是用于儿童治疗的结果却没有显著差异。还有研究表明,如果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成年患者有bcr-abl异常的现象,若采用淋系方案进行治疗,则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高达85%,但若采用髓系方案治疗,则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仅有41%;当患者治疗后初次达到完全缓解时,对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微小残留,都立刻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对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3年的生存率达到67%。根据另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采用淋系、髓系相结合诱导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率达到71%左右,而单独采用淋系诱导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率约为64%左右,但单独采用髓系诱导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仅有1/3左右。 除此之外,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四个亚型中,有大约20%至40%的患者为Ph+患者。根据相关报道显示[5],这类患者的生存率约占14%左右。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中,也需要对患者的Ph染色体阳性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根据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对于Ph+患者,采用伊马替尼和化疗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细胞毒药物化疗的患者,而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化疗诱导,患者的生存率也有了显著提升。根据意大利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对Ph+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53例患者均采用了达沙替尼和泼尼松进行治疗,这54名患者的病情均完全缓解,且在随访中未出现复发的情况。无论在哪一种分类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

急性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急性白血病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出现复发或难治,其长期存 活机会极少,传统化疗可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完全缓解率达81.0%~ 93.0%1-2,但长期无病生存率只有27.0%~50.0%2-3。早期骨髓复发及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T-ALL)复发者预后更差,5年生存率只有20.0%3。巩固治疗复发的ALL,缓解率更低1。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首次复发患儿使用强烈化疗方案缓解率为56.0%~76.0%,但远期生存率只有23.0%~43.0%,晚期复发的AML化疗反应率不超过25.0%。复发难治性AL再治疗化疗方案强,因为化疗药物缺乏对肿瘤细胞特异 性的识别,往往产生显著的不良反应而危及患儿生命,患儿很少能长 期耐受强烈化疗。所以,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迫切需要新的 治疗策略。随着人们对复发难治性AL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持续深入理解,全基因组学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AL发病机制及预后的理解,在这种情 况下,持续有肿瘤细胞靶点被发现,基于靶点的高端生物技术在临床 持续被应用,并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儿童复发难治性AL分子靶向治 疗进展实行综述。 1单克隆抗体 利用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特征性抗原分子作为“靶点”,设计针对这 些特异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或携带放射性 物质及细胞毒药物直接或间接攻击肿瘤细胞而诱导细胞凋亡。这样, 肿瘤细胞可被有选择地杀灭,治疗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减 少了传统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当前,临床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用于 儿童复发难治性AL的研究,并取得了乐观的效果。 1.1利妥昔单抗(rituximab)CD20抗原可见于近50.0%儿童及33.0% 成人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B-ALL)细胞表面,其在正常组织

白血病及靶向治疗

白血病及靶向治疗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就日益重要。而恶性肿瘤排在威胁人类十大疾病的前几位,值得人们高度的重视。而在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更是在年轻人中发病率最高。对于每一个感染白血病的人是痛苦的,而对于每一个白血病家人更是痛苦。一方面只能看着家人受苦,另一方面,还要支付那么四五十万高昂的医药费。这对于一个家庭是很困难的。 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昂贵的医药费呢?因为,为了抑制变异的癌细胞继续扩散,用化疗的方法,把机体的癌细胞杀死,同时它还把人体内的正常细胞杀伤,需要重新构建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白血病人只能呆在高度消毒杀菌的环境下,费用就因此而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而对于现在来说,化疗后的白血病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呢?据研究表明,白血病复发的根源是LSC的存在,即白血病干细胞。而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它的抗药机制比较好,所以没有完全被杀死,所以它还隐藏在人体中,经过一段时间,它还会重新分化成变异过的白细胞,重新扩散,形成白血病。所以,只有从根本上杀死LSC,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消除白血病的隐患。 但是,应该怎么去杀死一个抗药性很好的LSC,并且不

对其他的细胞产生危害,尤其是HSC(造血干细胞),防止它的再次变异呢? 因此要了解LSC的来源。现在很多人认为,LSC实际上是HSC的恶性转化,所以两者在很多方面是有共性的。但是想要只杀死LSC而不去伤害HSC,就要将两者细胞放在一块,进行对比研究,找到两者的差别,利用这个差别,来去杀死LSC。特别是研究两者的表面分子,找到两者表面分子的差异,用一些靶向药物,即只识别表面的那种特定的分子,通过他们的特异性识别,之后运用药物,让其进入细胞中,把那个细胞杀死,这也就是所谓的靶向治疗。 目前科学家们发现,它们两者有三种特异性。 1.TM-3(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因为它在大多数LSC表面上,而在HSC上不表达。可能会与LSC变异的基因有关,由它来合成出这些特殊的蛋白。也可能与LSC特殊的微环境有关,因为在很多信号分子和离子相互作用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景象。所以,对于LSC 微环境的研究也是很必要,很有意义的。通过这个差别,就可以用抗TM-3的抗体与它特异性结合,消灭LSC。 2.NF-KB分子的活性。经过研究发现,NF-KB 在LSC中被活化,处于活跃的状态,对LSC的增殖分化有一定的影响。而在HSC中它却未表达。所以根据它,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FM方案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儿童白血病研究进展 健康网讯: 李娟顾龙君 20012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allbfm为德国柏林法兰克福蒙斯特(berlinfrankfurtm櫣nster,bfm)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研究协作组的简称。这一协作组在过去的20~30年间对儿童all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提出了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意义,对儿童all的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allbfm对儿童all治疗的研究进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试验性研究、allbfm 81方案、allbfm 83方案、allbfm 86方案、allbfm 90方案、allbfm 95方案、allbfm 2000方案。这些方案对儿童all的诊断和治疗作了一系列调整,现将其演变和进展作一综述。一、诊断主要根据fab形态学分型和细胞化学综合分析结果[1],确诊all的依据是外周血涂片发现幼稚淋巴细胞或骨髓中幼稚淋巴细胞不少于25%。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nervoussystemicleukemia,cnsl)则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5个/μl和涂片镜检发现幼稚淋巴细胞,或ct发现颅内浸润[2]。免疫分型主要依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型协作组(europeangroupfortheimmunologicalcharacterisationofleukaemias,egil)的建议[3]。细胞遗传学发现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可以提供某些预后信息。allbfm协作组也相继开展了细胞遗传学研究。提出t(9;22)和t(4;11)等异常核型的预后意义。幼稚淋巴细胞的dna指数(di)为白血病细胞g0/g1期细胞同正常细胞的比率,以di=1 16为界用于评估预后[4]。1992年12月,在各实验中心开展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用于检测bcrabl融合基因以来[5],通过2年随访发现bcrabl(+)患儿的2年无事故生存(eventfreesurvival,efs)为53%,bcrabl(-)患儿为7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二、临床分型 1.bfm危险因子(riskfactor,rf):allbfm协作组在1976年首次提出rf这一概念,用以衡量all初诊时白血病细胞负荷并进行危险程度分型。该方案规定rf用统一公式计算表示:rf=0.2×log(血中幼稚细胞数/μl+1)+0.06×肝cm+0.04×脾cm(均为肋下cm数)[6]。 2.泼尼松治疗试验:泼尼松治疗试验这一概念最初在allbfm 83方案中形成[7]。allbfm 83方案对全部all患儿进行泼尼松治疗反应试验:以泼尼松单药治疗7天,并在泼尼松治疗的第1天给予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鞘内注射1次。为了防止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应根据白细胞计数,肾功能指标及各项机体代谢参数,将泼尼松剂量逐渐增加至60mg/(m2·d)。根据治疗第8天(d8)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计数进行评估:如幼稚淋巴细胞计数≤1000/μl为泼尼松敏感(prednisonegoodresponse,pgr);如幼稚淋巴细胞计数>1000/μl为泼尼松不敏感(prednisonepoorresponse,ppr)。allbfm 83方案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泼尼松治疗试验能揭示白血病细胞的内在耐药性,并与预后相关。 3.临床分型体系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之前,儿童allbfm协作组对all尚无系统的临床分型体系。allbfm 81方案中根据rf将患儿分为三组,规定:标危(sr)rf<1.2,中危(mr)rf为1.2~1.7,高危(hr)rf≥1.7。allbfm 83方案中,进一步将标危患儿分为低标危组(lsr)rf<0.8,高标危组(hsr)rf为0.8~1.2,中、高危分组与allbfm 81方案相同。因allbfm 83方案中发现了泼尼松治疗试验的重大意义,故allbfm 86方案和allbfm 90方案,主要根据rf和泼尼松治疗反应进行临床分型。allbfm 86方案具体危险分组如下:标危组(srg):rf<0 8,pgr,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无纵隔肿物;危险组(rg):rf≥0.8及pgr,或pgr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纵隔肿物;试验组(eg):ppr,或诱导治疗第40天未达完全缓

慢性白血病首选靶向治疗

慢性白血病首选靶向治疗 *导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副所长江滨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白血病患者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起作用,但如果一种药能对几个靶点综合起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宣布了一项科学成果:人体内的RhoH GTP酶在白细胞成熟和激活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研究结果提示,RhoH GTP酶可能成为治疗某些白血病的新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研究所副所长江滨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白血病患者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起作用,但如果一种药能对几个靶点综合起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对白血病新靶点的发现,无疑为药物研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望治愈更多的白血病患者。 江教授介绍说,目前白血病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国际血液学界瞩目的焦点,在即将召开的全国血液病年会上,与会者也将结合临床和基础两方面,对此课题进行更深的探讨和研究。 “今年美国癌症综合信息中心出台的新版《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原则》中指出,针对慢性白血病患者来说,特别是慢性髓性

细胞白血病,应该首选靶向治疗。” 江教授说,伊马替尼是目前白血病治疗领域应用得最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多数患者在服用此药物后,获益匪浅。由于伊马替尼只针对肿瘤细胞起作用,因此杀伤性强,副作用小,并且患者在获得病情缓解的同时,不需要以生活质量作为代价。 不过,仍然有一部分病人会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这种耐药可能是一开始用药就无效,也有可能是药物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无效。而现在,一种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达沙替尼给这部分患者也送来了生的希望。 江教授解释说,伊马替尼之所以会出现耐药,是因为有某些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过度表达,或者某些重要基因发生突变,而达沙替尼则能克服这方面的障碍。 江教授强调,当然也并不是说,靶向治疗药物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即使是再先进的药物,也可能会有不良反应或者产生耐药。但是,如果它的副作用仅仅是恶心、呕吐,比起可能带来的第二次生命,前者就太微不足道了,患者完全可以放心地进行靶向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研究进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治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2-03-16T14:32:16.6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刘俊军杜悦欣袁婧 [导读] APL患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常见的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细胞浸润等之外 刘俊军杜悦欣袁婧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医院血液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77-0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约占成人AML的10-15%,其中位发病年龄约为40岁,随着年龄的增加,APL的发病率无明显增加。APL曾经是白血病中最凶险、最容易致死的亚型之一,而现在,几项临床研究进展使这一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已成为可治愈的。同时,APL也成为AML中第一个成功使用靶向治疗的白血病亚型。 一、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尽管大多数APL患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研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PL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 目前,在APL患者中已发现5种RARα基因的重排类型,它们分别是t(15;17)(q22;q21)、t(11;17)(q23;q21)、t(5;17)(q35;q21)、t(11;17) (q13;q21)以及因基因间染色体DNA缺失所形成的Statb5- RARα融合基因[1-3]。 其中,t(15;17) 约占APL的98%,易位使15q22上的早幼粒细胞锌指(PML)基因与17q21上的维甲酸受体α基因(RARα)发生交互性重排,分别在15和17号染色体上形成PML-RARα和RARα-PML 融合基因。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均有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仅70~80%的患者同时表达RARα-PMLL融合基因,说明PML-RARα融合基因是致病的关键。根据PML断裂点位置不同,PML-RARα转录本有bcr1、bcr2和bcr3三种亚型,前两者长度相似,均被称为长型(L型),但bcr2又被称为变异型(V型),后者则被称为短型(S型)。PML-RARα融合蛋白作为一种变异的维甲酸受体,相较于野生型RARα蛋白具有不同的DNA结合特性,是RA信号的抑制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成为内在而有效的RARα靶基因转录因子抑制物。 变异型t(11;17)APL患者,约占APL的0.8%,是APL中最多见的变异易位类型。其导致PLZF和RARα基因融合,产生的PLZF-RARα融合蛋白的两部分都具有共抑制复合物结合位点。其特殊的结构使它们与抑制因子亲和力升高,在ATRA作用下亦不易解离,从而表现出对ATRA的耐药。体外试验证实,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恢复其对ATRA的敏感性[4]。 剩余的APL患者中,则见于RARα与其他非PML形成不同融合基因,包括极其罕见的核磷蛋白(NPM)、核基质(NuMA)基因、STAT5b基因。 二、临床特征 APL患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常见的表现如贫血、出血、感染、白血病细胞浸润等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表现,严重而明显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衄、牙龈出血、咯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偶有血栓引起的突然失明和血管栓塞表现。初诊时发生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者少见。 APL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常为(3.0-15.0)×109/L,大多低于5.0×109/L而外周血白细胞数≥10×109/L称为高白细胞症,治疗风险大,预后较差。高白细胞数主要见于M3v型患者,一般为(50.0-100.0)×109/L。 骨髓增生程度常在活跃以上,异常早幼粒细胞一致性增多,通常占60%以上,而原始粒细胞及中幼粒细胞以下均极少。根据白血病细胞形态,FAB工作组将其划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包括粗颗粒型APL(M3)和变异性细颗粒型APL(M3v)两型,其中粗颗粒型APL(M3)型约占APL的75%。 APL患者具有独特而稳定的抗原表达特点—CD33表达强阳性,CD13和CD117表达阳性,HLA-DR和CD34偶表达阳性,CD7、 CD11a、CD11b、CD14和CD18表达阴性[5-6]。 三、诊断 对APL诊断较为重要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4个: 1. 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中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多,占非红系30%以上。如果有t(15;17)或者PML-RARα,骨髓中早幼粒细胞可以少于30%; 2. 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检测主要表现为常表达CD33、CD13等髓系抗原,CD15、HLA-DR 和CD34常为阴性,常有CD2和CD9的共表达,即CD13(+)、CD33(+)、CD2/CD9(+)、CD34-/+、HLA-DR(-)、CD15(+)、CD11b(-); 3. 细胞遗传学检测可见特异的染色体易位或融合基因,如特异性t(15;17)(q22;q21)或者其它变异型异常如t(11;17)(q23;q21)、t(11;17) (q13;q21)、t(5;17)(q35;q21)、der(17); 4. 分子生物学PML-RARα融合基因(FISH)、及其转录本(RT-PCR/Q-PCR)或者融合蛋白(PML抗体进行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测PML癌基因结构域形成的弥漫微颗粒荧光),或者可以检测到变异型PLZF-RARα、NuMA-RARα、NPM-RARα、STAT5b- RARα融合基因; 在以上4个指标中,符合1+3或者1+4即可诊断APL,免疫表型作为辅助诊断标准。但需注意:细胞遗传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RT-PCR可能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因此最好几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 在FAB分类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对造血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进行分类建议,将这类疾病都归为AML伴有特征性染色体改变t(15;17)(q22;q21),(PML-RARα)及变异型。 四、治疗 目前,对于大多数APL患者来说,APL是有可能被治愈的。标准方案包括ATRA+含蒽环类药物的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以及以ATRA 为基础的维持治疗。根据治疗风险而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调整治疗强度,在维持疗效的同时减少治疗相关死亡率。而独特的 PML/RARa突变除了可被用于快速诊断,还可作为对ATRA以及砷剂治疗疗效预测的分子标志。 (一)初诊APL患者的诱导方案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已达成共识,ATRA联合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目前新诊断APL患者的标准诱导方案。本治疗有助于改善AP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