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详解

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详解

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详解
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详解

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

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的学科,从对疾病观察研究的差异、到解决问题思路上的区别、再到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哲学文化)的不同,二者均表现出显著的特异性,但是中医系统下的哲学思维在研究疾病对象时所思考的并不只是从人的角度,还联系到整个宇宙,关注的是人与整个宇宙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我们从这样的“天人合一”、“天人互感”的思想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宏观性的特征,进而从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角度来看又具有生态性的特征。相对于中医,西医则更倾向于将人体从自然中抽离出来再进行分析研究,甚至将器官组织层层抽离、细化到微观的细胞分子的层面上来,这和中医的“整体观”有着本质的区别,再从西医的理论基础来看,主要是由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等构建起来,并且这些学科都是从更小更细微的角度来对人体和疾病进行精准的描述和研究,对比中医的“宏观性”的特点西医则更倾向于“微观性”,并且从基础学科的研究角度来看也更偏向于“生物性”。

不论宏观还是微观,都是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易》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但是相比与这一“仰”一“俯”,在这里我们需要从更立体更全面的角度来“观”,依据中西医对人体和宇宙的物质性、对不同状态下能量表现特点以及对时间空间定义的不同描述,下面我

们将从物质维、能量维和时空维这三点来进行我们所谓的“观”。

1.物质维

首先从“物质维”的角度来思考。中医无论在辨证论治,还是组方遣药,都是从宏观上来把握,其研究对象是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动态变化的,就如《周易》的“易”的含义一样,中医中很多哲学理念就源自于《周易》,所以和《周易》一样,是在宏观上把人设定在宇宙(自然)这个条件下去观察思考的,人是和宇宙融为一体的,形成一个“生态圈”;并且人也遵循着宇宙的规律,自身也可以形成一种“生态圈”,有循环节律和自我调节的功能,所以中医用药于人体是起“调节”阴阳,纠正偏盛偏衰,其主要目的在于“调节”,;而西医的本质就在于“对抗”疾病,研究对象是疾病(病源),把人当作疾病的载体,不论是模型还是实验,都是将人体看做可拆分的机器去观察思考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抗”,这种“对抗”的思维模式就是比较微观的模式,在西医的分析还原思维驱使下,看到的人就是一个“生物体”,一个个组织器官或者细胞,治疗就是找到病源病因,然后像对待敌人一样要消灭殆尽,而这样往往也会损伤到人体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就像现代的癌症治疗一样。

再比如曼陀罗花在中西方的应用发展,对比一下就能发

现中西医在对物质的认识和特性把握上的区别。大家可能都知道华佗的麻沸散,在此方中,就有关于曼陀罗的记载。中医的理论中对曼陀罗这个物质的分析是味苦性温的,可平喘祛风止咳,其毒性大,是毒是药,就看剂量地把握了,一般很少单用,所以中医在使用曼陀罗的时候,多和其他药一起组合成方,一来可以减少毒性的成分,二来可以突出所需要的药效。而在西方,最令人难忘的是它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作中的记载,即朱丽叶用来“假死”的催眠剂。在最初,曼陀罗在中西方的文化中,对它的认识是一样的,多被用来缓解疼痛、使人精神错乱等。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根据不同需求,曼陀罗在东方常被用于制成蒙汗药等,而在美洲土著同印度和锡兰的医生那里,曼陀罗的提取物则被用来治疗哮喘,可以对抗支气管痉挛等疾病。不过当西方医生发现曼陀罗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可控制的方面后,开始谨慎小心地使用,并对其进行微观的研究,进而发现了其中分离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又名颠茄碱、天仙子碱或东莨菪碱,其化学成分,也就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阿托品,被用于急救是挽救生命的良药。

另外在东西方传统文化中,对很多药物的使用并不是单纯地只重视药性,而更多地会去结合这个药背后的所承载的文化,会将药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到一起的,因为这种文化,这种社会价值更能深入人心,更能从精神上去引导。

比如中药中的艾草,在传统文化中,我们会在端午节前后,家家户户悬挂艾草,意在辟邪,祛除毒气,诗经《王风·采葛》中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中医里,我们对艾草最主要的应用是“艾灸”,这个“艾”讲究“三年艾”,长得越久越好,如《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个“三年”之说,一方面可能就是来自诗经里的“如三岁兮”,一方面也和“三年艾”确实药效更强有关,所以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又例如在西方,因为曼陀罗的使用,多伴有死亡和使人丧失理智,于是它多被视为是和魔鬼联系在一起的植物,是危险的象征。所以当从宏观上,看到这个药的优势时,中医是好的坏的放到一起用,并在使用时会重视其整体的价值;而西医则选择安全性高和使用价值高的方面,偏向对有利成分的使用,这就是宏观医学与微观医学在物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辩证时明显的不同。

2.能量维

我们也可以从“能量维”的角度来分析中西医的宏观与微观的特性上的不同。提到“能量”的概念,在中医理论里我们可以用“气”来描述。而提到“气”,在中医理论中,最典型的就是经络和气功。研究表明,现代高能的红外热象仪可测见气功功能态(有别于觉醒、睡眠、催眠等的人体意

识状态),在此功能态下,人体运气所到经络的部位的温度,就会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另外通过脑电波的测试,发现在气功功能态下,生物电电波幅会增高并更趋于同步,使得大脑对信息的感知更加灵敏。大多数时候能量的转变和信息的传递时相伴的,这类似于西医的中枢神经系统里面的对神经递质的描述,可以理解为人体通过意识,引导“内气运行”,像是一种自我的“内视”和“联系”,它发生于脏腑之间、经络之间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也就是一种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和接收。但是中医的“气”的理论是要糅合古代哲学思想来理解的,物质上来说“气”是万物本原,但同时“气”是无形的,弥散的,运动的,所以中医里“气”的概念是很宏观的,不仅类似于西医分子生物学中的量子场和ATP生物能,还可以把“气”这个概念理解成气场间的相互感应,人和宇宙的感应,就是这种类似于气场之间的相互感应,在这种感应中人和宇宙之间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还有人与人之间也是有气场感应的,就好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一样,就好像是有相同“气场”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人也好,物也好,当气场相互交感,协调后会使人际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统一,就像是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一个道理。而“人以群分”就是这个“和”的结果。另外中医里的“气”不是孤立存在的,还需要“精”来养,“神”来调控,所以我们每个人形成的

气场,除了所有人体之精气,还有就是和“神”有关的德性之气,由什么样的“神”来调控精气,就取决于我们如何修炼我们的德性之气。这一层含义正是要求内外兼修的中医哲学理论所特有的。德性之气投之于天地,就是可以生万物,投之于人,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如初生婴儿般,不争求和。不过中医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比如古人认为,人必须“与天地合其德”才能保存人体正气以御邪,正如《易经》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顶天立地的“浩然之气”所形成的气场在古人看来,是邪气所无法侵入的。

中医在能量方面的理解,除了气的概念,还有就是阴阳五行。其实中医用阴阳的对立制约来描述能量的转化,就是在通过宏观的角度来描述人体能量的动态变化,而五行理论的提出,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的能量的性质。当然追根究底,还是在说“气化”,即“气”的功能性概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描述的:“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不论是地气、天气,还是清阳、浊阴,都可分为阴阳之气,且不论是天气变化,还是脏腑的生理病理,都可以归结为是气化的结果和能量的转变。像“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典型的对能量的转化的描述。

而在西医理论中,提到能量首先就要提到ATP(三磷酸腺苷,化学式:A-P~P~P)和线粒体(细胞动力工厂)。虽然说糖、脂肪、蛋白质才是供能物质,但是在细胞内发生氧化磷酸化时,这些功能物质都会被转化成Co2、H2O和ATP。当ATP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然后离腺苷(A)最远端的高能磷酸键(~P)发生断裂形成ADP时,就会释放出能量。虽然ATP是生物化学里的概念,但是西医认为人体具有生物性的特性,于是从微观的角度,发现人体细胞中,线粒体就是一个能量供给体,而这个供给体又是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所以结合ATP的能量产生机制,就能解释人体甚至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了。线粒体除了为细胞提供能量,还参与细胞的分化,细胞的信息传递,自身还携带着遗传物质——DNA链,所以线粒体在提供能量的同时,还控制着细胞的分化和凋亡周期。于是现代西医利用对线粒体的了解,也发现了当人体发生病变时,线粒体也会发生改变,包括大小、结构、数量等,而这些改变,以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已经可以通过高科技的仪器来检测。此外也发现线粒体和人体的衰老有关。这些认识和结论,可以说是基于西医的微观生物性的特征才得出的。

不过,相比于中医,西医在能量的认识和运用上,更加多面和灵活。如超声刀的应用,利用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去切割人体内部组织,同时高能超声波还能转化成热能,现在

多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切割,并通过计算机来定位肿瘤细胞,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这种热能疗法,创伤小,可监测,副作用小。但是这种治疗在现阶段医学技术水平下,相对于化疗放疗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肿瘤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判定,现阶段技术还不成熟,而且人体本身自带癌症基因,就算无创切除肿瘤细胞,只要致癌因素还存在就还会再长出新的肿瘤细胞,这样看来超声刀也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有待更新的技术和理论来解决肿瘤的问题。

3.时空维

从时空这个维度来审视中西医宏观和微观的差别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之前说的周易的“俯仰观”。中医的哲学思想中,较为独特的一点就是象数思维,是一种医和易的融合,是通过图像、符号或数字按一定的理论推演来揭示事物间的规律,并做出预测。其选取的对象多数是直观的,可以感知的,运用的其实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如《黄帝内经》中五运六气的理论思想,就是古代哲学家对宇宙和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规律的阐释。所谓“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然后五运以纪年的十天干、六气以纪年的十二地支来推演。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

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就是将节气和五运六气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也说明了人和天地(宇宙)之间的宏观上的联系。另外在《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还探讨了关于六气和三阴三阳对应的内容,首先由鬼臾区提出“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然后鬼臾区又解答了黄帝的“其余三阴三阳,合之奈何?”的疑问,即风对应厥阴、火对应少阴、暑对应少阳、湿对应太阴、燥对应阳明、寒对应太阳,创立了“岁运同”、“天符”、“岁直”合成了“三合”的运气学说,而这种“运”与“气”的迎接和随承是“动而不息”、周而复始的。这种从天干地支角度来观察和解释人和宇宙的关系,就是一种时空上的视角。

西医也是具有时空性的。就空间性而言,西医的还原思想,是将对人体的认识,从器官学、组织学进入到细胞学,再到RNA和DNA的基因学,就是依据“原子论”的可再分的微观思想,这明显区别于中医的“元气论”。就像对于某一疾病的定义和描述,总是要确定为某一部位,比如胃炎和心

肌炎,都是炎症,但是名称上就能确定是不同器官出现病变;再如肺结核病影像特点是易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形成空洞或播散病灶;还有外科手术,由于应用现在的高科技,可以用高清仪器进行手术部位的定位,确保手术的准确度,如诊断为胆结石的病人,现在可以选择微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取石还保留胆囊,再进行后期恢复治疗,饮食调整,让胆囊继续发挥它在人体的功用。就时间性而言,西医还是停留在对疾病特征、药动力学的描述等,比如病历书写中的主诉,就要求记录下病人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及持续时间;十二指肠溃疡易出现午夜痛;心绞痛发作疼痛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而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时间多超过半个小时,当然还需要心电图和心肌酶的检测结果来确诊。

然而,将西医的时空性和中医的时空性相比较,就能发现,西医还是偏向治疗器质性病变,就是组织结构上发生病理变化的疾病,且这种病变是可以进行病理解剖描述的,如坏死、溃疡、炎症等,但是由宏观整体思想指导的中医则更擅长功能性的疾病,通常会将病因病机描述为气机失常,阴阳失调等,再比如藏象学说的创立,就要求理解五脏对应的功能,而对五脏形态位置的认识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中医的时空性其实是“无”,而西医的时空性却是“有”。而“无”在哲学上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宏观的思想,比如老子的《道德经》中对“无”和“有”的辩证:“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当然我们不只可以从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分析,比如诊断学中,中医的“望、闻、问、切”相比于西医的“视、触、叩、听”,中医是通过四诊合参来辩证人体阴阳的变化趋向,依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即内外为一整体的司外揣内的宏观思想,而西医则是通过仪器分析出独立精确的数据指标,来判断人体机能异常,它必须看到明确的病理表现,比如病理切片上的组织病变,镜检中发现的病灶,生化检查中各个细胞数量大小形态的异常以及某些酶和蛋白质的改变,这些都是从微观的生物学角度来识别疾病的。

综上所述,由于中西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发展,形成特性上的明显差异,像中医就表现出了宏观的生态医学特征,而西医则表现出微观的生物医学特征。但应该看到的是,中西医的这种特征区别在实践中所存在的优劣,中医的宏观医学特征虽然符合现代生态学的要求,强调人应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平衡的理论,以及自身的身心平衡,但对于微观世界的认知还需强化;而西医从生物学角度对人类认识和研究揭开了人体精妙结构的神秘外纱,解决了很多医学难题,但是这种将人看作生物体的思维模式却导致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分离。现代医学界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实践模式,

可以看作是把中医和西医这种区别很好融合在一起的模型,它提醒我们在治疗疾病时,既要深入的认识到人体的本质和属性,又要兼顾该个体对其生存环境身心的适应能力。就现代人类医学发展阶段来说,我们的主要任务应由如何“治病”转变为如何“不致病”。这确实需要中医和西医两种模式的医学共同努力去完成。所以我们分析两者的宏观性、微观性区别,目的在于更全面地把握二者的特性,这样才更有利于应用于人类医学。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 n1+ n2 (B) n1+ n2 –1 (C) 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以苏州旅游业为例 摘要:旅游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过程有着强烈的社会性,其市场营销行为受到内外部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即旅游市场营销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开展的,这一时空条件就是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旅游企业的生存空间。关键词:宏观环境微观环境SWOT模型分析 一、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旅游产业中有功能各异的不同行业,如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旅行社、景区景点经营管理业、旅游娱乐购物行业等,构成各旅游行业的是更微观的旅游企业。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构成各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的很重要的方面。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是整体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总体方向,为其制定自身的营销战略提供指导,各旅游企业为旅游产业市场营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因此,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制订和实施,必须考虑到各旅游企业的时空条件。旅游企业在环境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要生存和发展,只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作用于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条件中的部分关联因素集合所构成的环境,是旅游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由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组成。 宏观环境是指旅游企业或者旅游业运行的外部大环境,包括国际

环境和国内环境。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技术环境、人口因素、地理因素等。 微观环境是指存在于旅游企业周围并直接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 各种参与者,主要包括购买者、竞争者、供应者、中间商、社会公众、旅游企业等。 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中的宏观与微观环境 从整体上来看,同一国家、同一地区的市场营销环境是相同的,旅游企业比较容易与之相适应。而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有所区别,社会使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显示出差异性,这一特性有助于旅游企业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可行的市场营销因素组合方案。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研究的对象有自然、社会、经济,由于区域的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区域间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研究其地域差异性将有助于在旅游市场营销中突出旅游的区域特色,发展特色旅游学和特种旅游,强化特定旅游区域的“个性”。 (一)宏观环境: 1.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因素 政治局势:表明了旅游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稳定状况。 国家方针政策:国家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所指定的一些方针政策会影响旅游企业的营销活动。 国际关系:如果两国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旅游企业的营销活动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 ?????D. 个体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 ?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 ??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 ?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 ?? ?? ?? ???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 B.差 C.极差? ?? ?? ?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 ?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中位数? ??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 B.左偏态 C.右偏态? ?? ??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医学统计学样题及答案解析

1、某市1974年为了解该地居民发汞的基础水平,调查了留住该第一年以上,无明显肝、 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含量如下: 发汞值 1.5~ 3.5~ 5.5~7.5~9.5~11.5~13.5~15.5~17.5~19.5~21.5( mol/kg): 人数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 (1)说明此频数分布的特征。 (2)选用何种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估计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参考值范围? 答:(1)偏态分布 (2)选用中位数描述集中趋势,四分位间距描述离散趋势 (3) 频数相对频数累积频数累积相对频数 1.5~20 0.0840336 1 20 0.08403 4 3.5~66 0.2773109 2 86 0.36134 5 5.5~60 0.2521008 4 146 0.61344 5 7.5~48 0.2016806194 0.81512

7 6 9.5~18 0.0756302 5 212 0.89075 6 11.5~16 0.0672268 9 228 0.95798 3 13.5~ 6 0.0252100 8 234 0.98319 3 15.5~ 1 0.0042016 8 235 0.98739 5 17.5~0 0 235 0.98739 5 19.5~21.5 3 0.0126050 4 238 1 合计238 P2.5=1.5+(238×2.5%-0)×2/20=2.095 P97.5=13.5+(238×97.5%-228)×2/6=14.85 所以估计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参考值范围(2.095,14.85)

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1.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政治法律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相关群体,家庭,地位 阶层);经济因素(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收入,外贸收支状况);人口、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地理因素);技术环境。 2.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购买者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中间商对旅游业经营活动的影 响;竞争者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公众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宏观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该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为旅游业内各行业制定的在一个相当长得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微观上讲是指一个旅行企业的领导人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为了谋求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营销所做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和谋略,它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 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与控制的内容:战略分析,营销战略制定,营销战略方案的选择,营销战略的监督与控制 5. 分析竞争者的步骤:识别企业的竞争者;确认竞争者的目标;判定竞争者的战略;评价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估计竞争者的反应模式;选择主要攻击与回避的竞争者。 第九章 旅游促销的定义:旅游营销者将有关旅游企业、旅游地及旅游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宣传、吸引和说服的方式,传递给旅游产品的潜在购买者,促使其了解、信赖并购买自己的旅游产品,已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四种促销方式的特点: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员推销。 营业推广的特点:在点上的吸引力大,能把顾客直接引向产品;刺激性强,激发需求快,能临时改变顾客的购买习惯;有效期短,如持续长期运用不利于塑造产品形象;组织工作量大,耗费较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 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 A、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流速一定很小 C、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0.35m.s-1(血液的密度ρ为1.05 ×103kg.m-3,粘滞系数为4.0×10-3Pa.s)。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层流 C、湍流 D、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A、压电效应 B、电致伸缩效应 C、光电效应 D、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 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A.0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1 B 、100 :1 C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0I C 、I 0cos 2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A 、增大光的波长 B 、提高放大倍数 C 、增加孔径数 D 、减小光的强度 12、要使毛细管中的水面升高,应 A 、使水升温 B 、加入肥皂 C 、减小毛细管的直径 D 、将毛细管往水里插深一些 13. 折射率为1.5的透镜,一侧为平面,另一侧是曲率半径为0.1m 的凹面,则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旅游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旅游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行业自身内部能力和发展潜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等五方面。宏观环境从不同角度对任何行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既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对行业的发展构成挑战。因此,任何行业和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首先一定要对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关键词:旅游业、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行业自身内部能力和发展潜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行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技术、社会文化、自然等五方面。宏观环境从不同角度对任何行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既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又对行业的发展构成挑战。因此,任何行业和企业在制定决策时,首先一定要对其进行宏观环境分析。那么旅游业的宏观环境是怎样的呢? 从政治环境上看,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所在地区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稳定性、立法依据和立法体系的完备程度、所在地区是否加入政治联盟及政治联盟的有关条款,以及政府的宏观产业政策等因素。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如今政府对旅游业的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依法治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发展环境将逐渐形成,旅游发展将逐渐步入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政府将根据发展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完善行业自律,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会逐渐消除,消费环境会让旅游者更加放心舒心。另外,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了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各种因素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旅游业产生影响,如国际关系的恶化、政府政策的恶化、政局的不稳、社会的动乱、恐怖活动的出现、战争的爆发等等都会导致旅游活动的萧条和旅游产业的停滞。此外,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

《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A 卷 姓名: 年级: 专业: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内做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 ,则最细处的压强 。 2、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幅为2cm ,频率为2Hz ,在时间t=0时,振动物体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 3、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分子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都等于__________。 4、中空的肥皂泡,其附加压强为: 。 5、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越强,通常用焦距的倒数来表示透镜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称为透镜的 。 : 6、基尔霍夫第一定理的内容是 。 7、电流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为了求任意形状的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把电流分割成无穷小段dl ,每一小段中的电流强度为I ,我们称Idl 为 。 8、劳埃镜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会在界面上发生 。 9、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声源与接收器间存在相互运动而造成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 与声源不同的现象。 10、单球面成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

A 、 022 1v v +=kt , B 、 022 1 v v +-=kt , C 、 02121v v +=kt , D 、 0 2121v v + -=kt 2、水平自来水管粗处的直径是细处的两倍。如果水在粗处的流速是2m/s ,则水在细处的流速为 ! A 、2m/s B 、1m/s C 、4m/s D 、8m/s 3、已知波动方程为y=Acos (Bt -Cx ) 其中A 、B 、C 为正值常数,则: A 、波速为C / B ; B 、周期为1/B ; C 、波长为C / 2π; D 、圆频率为B 4、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 cm t x )cos(0.23 21π π+ =,cm t x )cos(0.8341π π-=,则合振动振幅为( )。 A 、2.0cm B 、7.0cm C 、10.0cm D 、14.0cm 5、刚性氧气分子的自由度为 A 、1 B 、3 C 、5 D 、6 6、根据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斯面内不包围电荷,则面上各点的E 处处为零; , B 、高斯面上各点的E 与面内电荷有关,与面外电荷无关; C 、过高斯面的E 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 D 、穿过高斯面的 E 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 必为零。 7、光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之为 A 、杨氏双缝 B 、干涉 C 、衍射 D 、偏振 8、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λ(真空)的单色光在空气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等,走过的光程不等。 9、远视眼应佩带的眼镜为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单球面镜 D 、平面镜 10、下列不属于X 射线诊断技术的是: ' A 透视 B X-CT C X 线摄影 D 多普勒血流仪

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旅游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单元设计 教案首页 第 2 单元第1 周 2 学时单元标题: 模块二: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任务1: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 教学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 (2)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营销 2、能力(技能)目标: (1)能够某一具体旅游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加以识别,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影响 2、难点:旅游市场宏观营销环境的要素及其对旅游经营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ppt演示、案例分析 教学材料及工具:无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5分钟)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的五个阶段 二、新课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10分钟) 案例导入:据统计,目前在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已多达20个,的经济型酒店已经达到200多家,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第三大城市。地处华中腹地,有“九省通衢”之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中国陆最大的流通中心以及货物集散地,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成为了华中地区“都市文化旅游”的特点城市,具备了一系列符合经济型酒店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条件。 提出任务:请进一步分析市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二)教学容 知识点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特点(10分钟) (1)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是指那些作用于旅游企业,而旅游企业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构成了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由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构成。旅游市场微观营销环境由与旅游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组织和个人构成,包括购买者、中间商、竞争者、社会公众等,这些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对旅游企业营销能力的有效发挥可产生直接影响。宏观层面的力量由政治法律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构成。 在营销环境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营销环境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础,营销环境中诸因素的细微变化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旅游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作为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只有协调好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企业部的营销系统这三者的关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2)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复杂性 由于地区、时间、季节的不同以及影响旅游企业活动的因素众多,旅游市场营销环境所涉及的因素也众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其他环境因素及营销活动产生影响,使得营销活动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影响营销活动的环境因素也越来越多,使得营销环境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复杂的环境因素使得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环境的复杂化,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易变性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不仅复杂,而且这些众多营销环境因素,由于时间、地区、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营销环境诸因素发生着动态的变化。例如,加入WTO,使得我国旅游业开放,那么对于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的冲击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资、合资旅行社的建立使得旅行社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市场份额的争夺日渐激烈;再如,游客的流量因闲暇时间的集中与否而使客源市场分为淡季和旺季。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旅游企业的营销环境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宏观环境对旅游业分析

宏观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由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的长期熏陶而形成的 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语言、宗教与民族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人口、社会组织等的总和。教育水平不仅影响人们的旅游水平,而且影响旅游企业的市场调研与促销方式。掌握当地语言,易于人们的感情沟通,对营销活动十分有利。宗教与民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与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风俗习惯对消费行为、营销方式影响重大。此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人口、家庭规模、生活方式等以及社会团体的行为都对旅游企业的营销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会文化渗透于所有的旅游营销活动中,而旅游营销活动又处处蕴含着社会文化。如营销对象的思想文化,表现为消费者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对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消费需求的影响;又如旅游营销主体的营销术、营销成果也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社会文化贯穿旅游营销活动的始终。旅游消费者和营销者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旅游营销的成败。有些国家。尽管人口经济收入相近,但旅游市场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反映在社会文化方面。因此,旅游营销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因素,并随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在具体的旅游营销活动中,特别是开展国际旅游营销活动中,旅游企业不能以本国、本地文化为参照系,而要自觉地考虑异国、异地社会文化的特点,使旅游营销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互相适应。如旅

游广告、旅游产品目录的制作,必须顾及语言文字、模特形象是否符合异国异地文化。一个漂亮女性形象的广告,在许多国家都可以被接受,但在伊斯兰教国家却会遭到抵制,在某些中东国家甚至无法进行电影、电视广告宣传。 二、经济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指旅游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的经济条件,是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基础。旅游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前提是市场的存在,而旅游市场是由旅游消费者、购买力、购买意愿、购买权利四个要素组成,旅游市场的四要素实质上都是直接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经济环境对旅游营销活动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力。同时,互联网经济的浪潮冲击着传统旅游业,出现了许多依托互联网的在线旅游企业,比如旅游预订网站携程、去哪儿等,。在互联网经济下,由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导致消费者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旅游企业如何赢得旅游 者的注意力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搜索引擎营销适时而出, ,它不仅代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消费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三,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首先,地理位置,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旅游业发达程度也不同,如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众多,而西部经济不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 一、选择题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r>tb B tr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 A 、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 、流速一定很小 C 、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 、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 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0.35m.s -1(血液的密度ρ为1.05×103kg.m -3,粘滞系数为4.0×10-3Pa.s)。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 、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 、层流 C 、湍流 D 、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 A 、压电效应 B 、电致伸缩效应 C 、光电效应 D 、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A.0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1 B 、100 :1 C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I C 、I 0cos 2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A 、增大光的波长 B 、提高放大倍数 C 、增加孔径数 D 、减小光的强度 12、要使毛细管中的水面升高,应 A 、使水升温 B 、加入肥皂 C 、减小毛细管的直径 D 、将毛细管往水里插深一些 13. 折射率为1.5的透镜,一侧为平面,另一侧是曲率半径为0.1m 的凹面,则它在空气中的焦距为 A 、-0.2m B 、0.1m C 、0.2m D 、-0.1m 14.管电压为100KV 的X 射线光子的最大能量和最短波长分别是E max 、λmin ,则: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2、3套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1、2、3套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条图 B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 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标准差 D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 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 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 1+ n 2 (B)n 1+ n 2 –1 (C)n 1+ n 2 +1 (D)n 1+ n 2 -2 10、标准误反映(A) A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 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 , 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2017年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医学统计学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4分) 下述___ __ _为第二类错误的定义 A. 拒绝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B. 接受了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C. 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D. 接受了实际上是成立的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B .分析 ..2. (4分) 两样本均数比较,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_ _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小。 A. α=0.05 B. α=0.01 C. α=0.10 D. α=0.20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D .分析..3. (4分)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述哪种情况使其减少 A. 设法减少总体标准差 B. 设法减少样本标准差 C. 设法增大总体标准差 D. 增大样本含量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D .分析..4. (4分)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和σ,_ _ __,则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 μ越大 B. μ越小 C. σ越大 D. σ越小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C .分析 ..5. (4分)血清效价资料最常计算_ __来表示其平均水平。 A. 算术均数() B. 标准差(S) C. 中位数(M) D. 几何均数(G)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D .分析..6. (4分) 9名新生儿的身长(cm)依次为:50, 53, 58, 54, 57, 52, 55, 53, 54。中位数M为 A. 53.5 B. 54.5 C. 54 D. 53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C .分析 ..7. (4分) 某病患者6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3,4,2,20,8,6。求其中位数为 A. 11 B. 2 C. 20 D. 5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D .分析..8. (4分)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1.96σ的面积为 A. 95% B. 45% C. 97.5% D. 47.5%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D .分析..9. (4分)描述某地1985~2015年间肝炎发病率的变动趋势,宜绘制 A. 直方图 B. 圆图 C. 线图 D. 百分条图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C .分析 ..10. (4分)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一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有效率为50% B. 最好用绝对数表示 C. 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 D. 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 得分: 0 知识点: 医学统计学作业题展开分析.答案A .分析 ..11.

迪士尼宏观环境分析部分)

迪士尼宏观环境分析 1.社会人口统计分析 (1)人口影响: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迪士尼将影视娱乐作为价值链上游,借助自己的品牌优势,逐渐向其他产业延伸,其他延伸部分反过来也促进影视娱乐业的发展。客源不单单是指主题公园所面向的游客,同时也包含了影视娱乐,消费产品的受众。在主题公园这方面迪斯尼的选址通常都是开在人口密集,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保证了充足的人口流量。而在其他方面,迪士尼正在不断扩大受众范围从而打破外界对于它“低龄化”、“偏女性化”的定位,实现真正地无论年龄、性别与文化。 (2)生活方式:现代人很多都倍受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因此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来放松身心,主题公园,影视娱乐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3)价值观改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转移,不仅在衣、食、住、行、通讯、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影视、图书出版、体育康复、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无疑,迪士尼抓住了这一趋势,并且提供了一个能够不断满足这些要求的好去处。 2.技术影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促使主题公园这一产业也慢慢形成自己的发展趋势,科技越来越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日益普及,主题公园将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项目之间、项目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性。可以说,在现代技术的导引下,主题公园产品形态已经进入概念创新的发展阶段,总体趋势表现为: 第一,在手工产品形态、机器产品形态和信息产品形态的体系中将更加具有互动性,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促进产品形态的多样化; 第二,在高科技的支持下,新动力、新材料、新性能的机器产品形态将不断涌现,高度更高、坡度更大、速度更快、晕旋感 更强、安全更有保障的乘骑产品将更加丰富,甚至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成为主流;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虚拟技术的成熟,主题公园产品形态的智能化和虚拟化将不断加快进程。 同时伴随着3D,4D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娱乐业也是紧跟这一趋势。近年来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多部3D电影,例如:《冰雪奇缘》,和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蜘蛛侠》系列等都为其赢得了超过10亿的高票房。技术的革新除了促进了电影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衍生的周边消费产品的销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