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章金融资产06

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章金融资产06

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章金融资产06
注会考试《会计》学习笔记-第二章金融资产06

第二章 金融资产(六)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坏账准备

2.减值测试方式

如果单项金融资产金额比较大,则需要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单项金融资产数额金额不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采用组合的方式进行减值测试。

单项测试未减值,再进入组合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不再进行组合测试。

3.减值转回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提示】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例题·单选题】长江公司2015年2月10日销售商品应收大海公司的一笔应收账款2 400万元,2015年6月30日计提坏账准备3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该笔应收账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7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该笔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A.600

B.400

C.700

D.500

【答案】B

【解析】2015年12月31日该笔应收账款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 400-300)-1

700=400(万元)。

4.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

(1)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Σ(外币未来每期现金流量×外币折现率)

(2)记账本位币反映的现值=外币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

(3)减值损失=相关外币金融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

记账本位币反映的现值

【教材例2-

7】GHI银行1年前向客户A发放了一笔3年期贷款,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且属金额重大者。今年,由于外部新技术冲击,客户A的产品市场销路不畅,存在严重财务困难,故不能按期及时偿还GHI银行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为此,客户A提出与GHI银行调整贷款条款,以便顺利渡过财务难关。GHI银行同意客户A提出的要求。以下是五种可供选择的贷款条款调整方案:

(1)客户A在贷款原到期日后5年内偿还贷款的全部本金,但不包括按原条款应计的利息;

(2)在原到期日,客户A偿还贷款的全部本金,但不包括按原条款应计的利息;

(3)在原到期日,客户A偿还贷款的全部本金,以及以低于原贷款应计的利息;

(4)客户A在原到期日后5年内偿还贷款的全部本金,以及原贷款期间应计的利息,但贷款展期期间不支付任何利息;

(5)客户A在原到期日后5年内偿还贷款的全部本金、原贷款期间和展期期间应计的利息。

在上述五种可供选择的贷款条款调整方案下,哪一种需要在今年末确认减值损失?

不难看出,在上述方案(1)至(4)下,贷款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一定小于当前账面价值,因此,GHI银行采用方案(1)至(4)中的任何一种,都需要在调整贷款日确认和计量贷款减值损失。

对于方案(5),虽然客户A偿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时间发生变化,但GHI银行仍能收到延迟支付的利息所形成的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贷款发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计算,贷款未来现金流入(本金和利息)现值将与当前账面价值相等。因此,不需要确认和计量贷款减值损失。

【教材例2-8】20×5年1月1日,丙银行以“折价”方式向B企业发放一笔5年期贷款50 000 000元(实际发放给B企业的款项为49 000

000元),合同年利率为10%。丙银行将其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初始确认该贷款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为10.53%。

20×7年12月31日,有客观证据表明B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丙银行据此认定对B企业的贷款发生了减值,并预期20×8年12月31日将收到利息5 000

000元,但20×9年12月31日仅收到本金25 000 000元。

20×7年12月31日丙银行对B企业应确认的减值损失按该日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定(小数点后数据四舍五入)。

(1)20×7年12月31日未确认减值损失前,丙银行对B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计算如下:20×5年1月1日,对B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49 000 000(元)

20×5年12月31日,对B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49 000 000+49 000 000×10.53%-5 000 000=49 159 700(元)

20×6年12月31日,对B企业贷款的摊余成本=49 159 700×(1+10.53%)-5 000 000≈49 336 216(元)

20×7年12月31日,对B企业贷款(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49 336

216×(1+10.53%)-5 000 000≈49 531 320(元)

(2)20×7年12月31日,丙银行预计从对B企业贷款将收到现金流量现值=5 000

000×(1+10.53%)-1 +25 000 000×(1+10.53%)-2≈24 987 147(元)(3)20×7年12月31日,丙银行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49 531 320-24 987 147=24 544 173(元)

【教材例2-9】20×5年1月1日,XYZ银行向A客户发放了一笔贷款15 000

000元。贷款合同年利率为10%,期限6年,借款人到期一次偿还本金。假定该贷款的实际利率为10%,利息按年收取。其他有关资料及账务处理如下(小数点后数据四舍五入):(1)20×5年,XYZ银行及时从A公司收到贷款利息:

20×5年1月1日,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15 000 000

 贷:吸收存款 15 000 000

20×5年12月31日,确认并收到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1 500 000

 贷:利息收入 1 500 000

借:存放同业 1 500 000

 贷:应收利息 1 500 000

(2)20×6年12月31日,因A公司经营出现异常,XYZ银行预计难以及时收到利息。其次,XYZ银行根据当前掌握的资料,对贷款合同现金流量重新作了估计。具体如表2-3、表2-4所示:

20×6年12月31日,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1 500 000

 贷:利息收入 1 500 000

20×6年12月31日,XYZ银行应确认的贷款减值损失

=未确认减值损失前的摊余成本-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款本金+应收未收利息)-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16 500 000-9 766 600=6 733 400(元)

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733 4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6 733 400

借:贷款——已减值 16 500 000

 贷:贷款——本金 15 000 000

应收利息 1 500 000

(3)20×7年12月31日,XYZ银行预期原先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

确认减值损失的回转=9 766 600×10% =976 660(元)

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976 660

 贷:利息收入 976 660

据此,20×7年12月31日贷款的摊余成本=9 766 600+976 660=10 743 260(元)

(4)20×8年12月31日,XYZ银行预期原先的现金流量估计不会改变,但20×8年当年实际收到的现金却为9 000 000元。

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1 074 326

 贷:利息收入 1 074 326

借:存放同业 9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9 00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999 386

 贷:贷款损失准备 999 386

注:20×8年12月31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10 743 260+1 074 326-9 000 000=2 817

586(元)。由于XYZ银行对20×9年及2×10年的现金流入预期不变,因此,应调整的贷款损失准备=2 817 586-1 818 200=999 386(元)。相关计算如表2-5所示。

(5)20×9年12月31日,XYZ银行预期原先的现金流量估计发生改变,预计2×10年将收回现金1 500 000元;当年实际收到的现金为1 000 000元。

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181 820

 贷:利息收入 181 820

借:存放同业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0

借:贷款损失准备 363 6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63 630

注:20×9年12月31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前,贷款的摊余成本=1 818 200+181 820-1 000 000=1 000 020(元)。因此,应调整的贷款损失准备=1 000 020-1 363 650=-363 630元。其中,1 363 650元系2×10年将收回现金1 500

000元按折现系数0.9091进行折现后的结果。

(6)2×10年12月31日,XYZ银行将贷款结算,实际收到现金2 000

000元。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贷款损失准备 136 365

 贷:利息收入 136 365

借:存放同业 2 00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4 999 985

 贷:贷款——已减值 6 500 000

资产减值损失 499 985

2018cpa注会复习会计之合并财务报表笔记

2018cpa注会复习会计之合并财务报表笔记

思路: 1.合并财务报表,是以当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上年的合并财务报表; 损益类是暂时性账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永久性账户, 个别报表在成本法下,不反映子公司暂时性账户的调整(当年和往年都不反应),而合并要求反映; 所以,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要以过去n-1年的累计数来进行,其综、其资也都是一样;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先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以便更加清晰的反映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系; 但作为一个合并整体,二次分配不能影响整体金额,所以还要抵消掉; 3.整体大三步走: 第一步,子公司账面调公允 第二步,母公司长投成本法改权益法 第三步,内部交易抵消

笔记: 一、二、合并理论与合并范围 1.我国商誉的处理的母公司理论,其余的都是实体理论;二者都要求控制; 母公司理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权理论(50%,50%),在我国没有使用;该理论不要求控制; 2.判断控制三要素:权力,可变回报,运用权力影响回报金额; 通常考虑前两个因素,即权力的大小和可变回报的量级;(实质性权力,不考虑保护型权力,来源是表决权,或结构化主体的合同安排) 注意:要基于实质,而不是形式——固定利息回报,由于存在风险,也可能是可变回报; 从风险角度考虑,大部分都是可变回报(国债除外)

3.可分割部分:自己的钱偿还自己的债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能构成可分割的非常少) 4.投资性主体:特点1:不打算无限期持有该投资;特点2: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豁免仅指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的情况——仅合 并为其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子公司,其他的豁免合并; 非投资性主体,全部合并;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和准备工作 1.原则: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原则;一体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抵消:例子:母公司将一栋办公楼出租给子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中需要抵消哪些? (1)投资性房地产在合并报表中,并不存在,所以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要抵消; (2)公允价值变动,抵消;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看书路径和老师推荐.doc

CPA看书路径和老师推荐 逛某宝找课件时偶遇一个卖家大神,一年过六科,次年过综合,觉得他的见解很独到,也聊了些看书方法,现在把他写的描述整理粘贴上来,希望能让更多的坛子里的朋友受益,膜拜!!! 一、会计复习方法(有没有基础都一样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会计是比较深的,也是审计和税法的基础 0、看会计之前最好找一本会计基础看一看,明白一些常用的科目,分清楚资产、负债类的科目即可,不需要太过深入 1、逐章听课,在纸上写写分录,不做题目,快速听完,对整本书有个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云里雾里,尤其是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政策变更、合并报表根本听不懂看不懂,但是硬着头皮听下去写下去就算赢了,第一遍推荐张志凤基础班课件,1倍速度 2、把习题班讲义打印出来,做完一章,听老师讲解,更正,不懂得再去听课件,这一遍推荐徐经长强化班,1.2背语速然后做配套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推荐轻松过关1或者梦想成真任意一本,逐章做题目,全部做完一章后再统一对答案,用红笔打对号或者叉号,然后统一按照答案去更改过来(极少数情况答案也会错的),不懂的再翻书或者听课,第二遍的关键是领悟,要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最好有自己的一个笔记本,写下一些平时的感悟,第二遍有几个章节可能还是搞不太明白的,比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 3、经过第一遍的整体感知,第二遍的知识领悟后,已经听了2遍课件,做了一套练习,那么恭喜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第三轮就是攻坚克难,把第二轮遗留的几个很难的章节再听课再做题 4、最后套题训练,选择最后6套题或者梦想成真系列任何一本即可,查漏补缺 补充 会计的特点

1)没有基础突然拔高,很多人学到2章金融资产就学不下去了,确实这一章放在全书也是很难的,仅次于合并报表,这一章所花时间可以和后面的六七章的时间了 2)前后联系很明显,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是合并报表的基础,学不好它后面的基本没戏,学后面的也会让前面的只是恍然大悟 3)量很大,有深度,本书包含了会计准则的80%,虽然考得是比较入门的,但短时间学会也算是挺难的了 二、审计复习方法 执业注会其实是干审计的,所以应该叫注册审计师吧 这门课程很晦涩难懂,或许是教材翻译的缘故,或许为了体现专业性把简单的话往复杂里说,学好的关键是多听多想,很多审计程序是我们未曾做过的,但是听老师讲讲好像也很有道理的,听多了就会了 1、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听完,对整本书有个整体的概念,每个人第一遍都是向在做梦一样,真TM不知道在讲什么,我觉得最难熬的是第二编的风险评估之类的,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但要坚持下来听完,整体上了解,第一遍推荐范永亮基础班课件,他的很多例子还是很搞笑的,很细也很长,听完了对审计就有个大概的模糊的印象了,刘圣妮说的也太多了,有罗家英演的唐僧的感觉 2、把杨闻萍习题班讲义打印出来,做完一章,听老师讲解,更正,不懂得再去听课件,这一遍推荐徐永涛强化班,1.2背语速他的特点是话不多讲义很少,但是句句是考点都是干货,然后做配套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推荐轻松过关1或者梦想成真任意一本,逐章做题目,全部做完一章后再统一对答案,用红笔打对号或者叉号,然后统一按照答案去更改过来(极少数情况答案也会错的),不懂的再翻书或者听课,第二遍的关键是领悟一些具体的考点,比如抽样方法,各类账户测试方法,存货监盘等 3、把徐永涛的讲义打印下来,好好的结合书本去看,讲义不多,但是很实用,我当年就是把他的讲义几乎背了下来,结果在考场上虽然没干过审计,但是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试题及答案解析(2014年)

2014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 1.甲公司为制造企业,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费用或损失,应当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 B.季节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C.未使用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D.采购运输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 2.甲公司20×3年7月1日自母公司(丁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当日,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00万元。该股权系丁公司于20×1年6月自公开市场购入,丁公司在购入乙公司60%股权时确认了800万元商誉。20×3年7月1日,按丁公司取得该股权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4800万元。为进行该项交易,甲公司支付有关审计等中介机构费用12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 A.1920万元 B.2040万元 C.2880万元 D.3680万元 3.甲公司为某集团母公司,其与控股子公司(乙公司)会计处理存在差异的下列事项中,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作为会计政策予以统一的是()。 A.甲公司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为售价的3%,乙公司为售价的1% B.甲公司对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按不少于10年确定,乙公司为不少于15年 C.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D.甲公司对1年以内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余额的5%,乙公司为期末余额的10% 4.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的是()。 A.以低于市价向员工出售限制性股票的计划 B.授予高管人员低于市价购买公司股票的期权计划 C.公司承诺达到业绩条件时向员工无对价定向发行股票的计划 D.授予研发人员以预期股价相对于基准日股价的上涨幅度为基础支付奖励款的计划 5.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2000万元,因乙公司财务困难到期未予偿付,甲公司就该项债权计提了400万元的坏账准备。20×3年6月10日,双方签订协议,约定以乙公司生产的100件A产品抵偿该债务。乙公司A产品售价为13万元/件(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0万元/件;6月20日,乙公司将抵债产品运抵甲公司并向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是()。 A.79万元 B.279万元 C.300万元 D.600万元 6.企业因下列交易事项产生的损益中,不影响发生当期营业利润的是()。 A.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B.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取得的收益

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金融资产 第三章存货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第五章固定资产 第六章无形资产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八章资产减值 第九章负债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二章财务报告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五章债务重组 第十六章政府补助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第十七章借款费用 第十九章所得税 第二十章外币折算 第二十一章租赁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二十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四章企业合并 第二十五章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 第一章总论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作用 二、会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概念 三、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条件、计量属性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1)要掌握每一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条件等等。 试题类型:客观题 【例题1-1】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2007年试题)。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答案】D 【解析】资产能够可靠计量不是资产的特征,是确认资

产的条件。 (2)区分收入利得费用损失 【例题1-2】下列各项中,属于利得的有( ) (2007年试题)。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 E.以现金清偿债务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 【答案】CDE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得和损失由于与非日常活动相关,所以不是收入和费用。利得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和计入当期利润的情况。区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很重要。上市公司必须单独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中国证监会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损益给出的定义: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 一、考试题型题量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三、近三年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特点 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 论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REG-14

https://www.doczj.com/doc/6914948608.html, 14 2014 AICPA Newly Released Questions – Regulation 14. CPA-08444 Pat, a single taxpayer, has adjusted gross income of $40,000 in the current year. During the year, a hurricane causes $4,100 damage to Pat's personal use car on which Pat has no insurance. Pat purchased the car for $20,000. Immediately before the hurricane, the car's fair market value was $11,000 and immediately after the hurricane its fair market value was $6,900. What amount should Pat deduct as a casualty loss for the current year after all threshold limitations are applied? a. $4,100 b. $4,000 c. $100 d. $0 AICPA Difficulty Rating: MEDIUM Question Title: AICPA Newly Released 2014 Lecture to be assigned to: R-2 Topic to be assigned to: Adjustments and Itemized Deductions, Deductions From AGI 1 Page reference (page # and outline point): R2-26, III. B. 6. ANSWER: Choice "d" is correct. The calculation starts with the lesser of adjusted basis or decrease in FMV. That is $4,100. This amount is then reduced by $4,000 (10% of AGI) and the $100 per casualty. The result is zero ($4,100 – $4,000 – $100). Choice "a" is incorrect. $4,100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alculation. It is before the 10% of AGI and $100 reductions. Choice "b" is incorrect. $4,000 is the amount after the $100 reduction but before the 10% of AGI reduction. Choice "c" is incorrect. $100 is merely the amount of the reduction per casualty.

马原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行”,这里的行都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研究实践,康德也研究实践,前者是专指人的生命活动,后者专指道德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

实践主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世界≠客体,只有客观世界中被纳入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被认为是实践的客体。 (3)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和大脑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语言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产生三种关系: ①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3、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时间具有社会历史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2020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考点

2020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考点 2016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考点 存货的期末计量: 1.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需要判断: a.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 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计量; b.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 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 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 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 准备。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 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 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 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 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 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 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 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 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提示】当存货可变现净值小于存货成本时,“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贷方余额=存货成本-存货可变现净值 4.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对已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 准备,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实际上是按已售产 成品或商品的账面价值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企业 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也应按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 准备。 企业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存货,应当分别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 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注会会计讲义02-张志凤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2分左右,属于不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能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增减变动; (2)会计计量属性; (3)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 本章应关注的问题: (1)掌握基本概念; (2)因本章练习题的部分内容和后续章节有关,建议初学者学习本书全部内容后,再钻研这些题目。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五节财务报告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会计根据其服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分支。 管理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需要使用会计信息拟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经营方针、做出财务和经营决策、管理和控制日常经营活动、做出绩效评价等。 财务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外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这些外部使用者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投资及信贷决策等。 二、会计的作用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我国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2017年注会考试《会计》基础题及答案

2017年注会考试《会计》基础题及答案 2017年注会考试《会计》基础题及答案 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备战号角已经吹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注会考试《会计》基础题及答案,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当期服务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B.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C.与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D.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精算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该计入当期成本或损益;选项C,与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该计入当期成本或损益;选项D,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精算损失应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下列各项属于短期职工薪酬的是()。 A.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B.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辞退福利,选项BC属于离职后福利。 3.下列有关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精算假设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应当按照规定的折现率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B.当职工后续年度的服务将导致其享有的设定受益计划福利水平显著高于以前年度时,企业应当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分摊确认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设定受益计划福利义务至职工提供服务不再导致该福利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 C.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D.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即精算利得或损失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4.2015年7月A公司有关其他职工薪酬的业务如下:为生产工人免费提供住宿,每月计提折旧1万元;为总部部门经理提供汽车免费使用,每月计提折旧3万元;为总经理租赁一套公寓免费使用,月租金为5万元。下列关于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马原笔记#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本身是主观的 客观:普遍有效的) 、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的“符合论”的区别: 它认为真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关系,是建立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上,是通过人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而实现的,并且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拓展和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以下答案不够完整,应从“客观是普遍有效”来解释) 1. 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也包含着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 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 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77-78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 相互依存。 2. 相互包含。 经典真理观(看天) :反映论、可知论、符合论(一元性) 非经典真理观:共识论(集体知觉) ) 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性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使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17年注会考试会计真题与答案

201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 1.2×16年1月1日,甲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协议约定:等待期为2×16年1月1日起两年,两年期满有关高管人员仍在甲公司工作且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的,高管人员每人可无偿取得10万股甲公司股票。甲公司普通股,按董事会批准该股份支付协议前20天平均市场价格计算的公允价值为20元/股,授予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18元/股。2x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15元/股。根据甲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综合考虑,甲公司预计该股份支付行权日其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24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属于甲公司在计算2×16年因该股份支付确认费用时应使用的普通股的公允价值是( )。 A.预计行权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B.2×16年1月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C.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D.董事会批准往该股份支付协议前20天按甲公司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计算的公允价值 【答案】B 2、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度,甲公司涉及普通股股数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25000万股;(2)3月1日发行普通股2000万股;(3)5月5日,回购普通殷800万股;(4)5月30日注销库存股800万股。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甲公 司2×1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金额的是( ) 。 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 C.当年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存成本的是( ) A.季节性停工损失 B.超定额的废品损失 C.新产品研发人员的薪酬 D.采购材料入库后的储存费用 【参考答案】B 4、2×17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购入商品应付乙公司账款2000万元,以库存商品偿付该欠款的20%,其余以银行存款支付,(2)以持有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的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换取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的丁公司25%股权,补价100万元以现金收取并存入银行(3)以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大型设备,款项分3年收回。(4)甲公司向戊公司发行自身普通股,取得戊公司对已公司80%股权。上述交易均发生于非关联方之间。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17年发生的上述交易或事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分期收款销售大型设备 B.以甲公司普通股取得已公司80%股权 C.以库存商品和银行存款偿付乙公司款项 D.以丙公司股权换取丁公司股权并收到部分现金补价 【答案】D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二节重要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

自考本科《马原》第二章第二节重要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就不一定能得到!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了解即可,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这两种形式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特征所决定的。 先从客体方面来看。任何客体即认识对象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形式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形式。 再从主体方面来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感觉器官;一部分是思维器官(人脑)。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器官看作主要是反映客体的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器官则反映客体的本质、内部联系。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体的认识。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这种判定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

2019注会会计英语基础讲义

2019注会会计英语基础讲义 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前言总体考情分析一般选择综合题第1题要求选用英文作答,若用英文作答完全正确,则在原题满分的基础上多加5分。对于《会计》科目来讲,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可能性很大,知识面比较广,所以对于常见的综合性知识点,均需要关注如何转化为英文作答的形式。 在本次教学中, 将会按照专题的形式,同时结合具体例题,分别使用中文与英文进行讲解,并帮助学员提炼相关专业词汇。在具体每个专题的讲解时,每个专题会以先列举常用的词汇,最后结合典型例题的形式进行演练。部分专题在讲解中将会整合在一次授课中完成。 本次授课共涉及以下17个专题: 1.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投资性房地产 3.资产减值 4.借款费用 5.股份支付 6.或有事项 7.金融工具 8.收入.费用和利润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

10.所得税 11.外币折算 12.租赁 13.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差错更正 1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5.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 16.合并财务报表 17.每股收益课堂教学形式由于自xx年起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机考的形式,因此同学们在运用英语进行综合题目作答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在电脑上输入答案是得分的前提。为了提高同学们快速输入英语答案的准确性,本门课程需要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跟随主讲老师将英文部分内容在Word文档中输出,以达到对单词的准确拼写以及对语法句型熟悉掌握的目的。 专题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目录 01 考情分析 02 词汇归纳总结 03 重点.难点讲解 04 同步系统训练考情分析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内容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可能并不单独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但是专业阶段主观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中一般都会穿插其相关内容。如与借款费用.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等内容的结合。因此,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词汇归纳总结

注会考试《会计》讲义及习题 第十九章 所得税

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教材例19-10】甲企业20×7年因销售产品承诺提供3年的保修服务,在当年度利润表中确认了500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确认为预计负债,当年度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该项预计负债在甲企业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500万元-500万元=0 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某些情况下,因有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二)预收账款 【例题2】大海公司2012年12月31日收到客户预付的款项100万元。 (1)若预收的款项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 (2)若预收的款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因按税法规定预收的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以后年度减少预收账款确认收入时,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将其扣除。 2012年12月31日预收账款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0 (三)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均应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未支付之前确认为负债。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支出可税前列支。一般情况下,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税法规定,实际支付时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因此计税基础为0。 【教材例19-12】甲企业20×7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总额为4 0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按照适用税法规定,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4 000万元工资支出中,可予税前扣除的合理部分为3 000万元。 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于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 该项应付职工薪酬负债于2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4 0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4 0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4 0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4 0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四)其他负债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1.甲公司2010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500万元三年期的债券,票面利率为6%,每年年末付息,实际利率为8%。支付价款470.23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0年末此债券的公允价值为350万元,甲公司预计其公允价值会持续下跌。2011年该债券年末公允价值回升至400万元,则2011年甲公司因持有该债券的描述中正确的有()。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A.2011年年末该债券通过“资本公积”转回减值金额52万元 B.2011年年末该债券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减值金额52万元 C.本期应确认的损益影响金额为80万元 D.本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为28万元 【正确答案】BCD初级会计师考试报名 【答案解析】选项A、B,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金额是应该通过损益转回的。甲公司2011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的投资收益=350×8%=28(万元);甲公司2011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恢复减值前的账面价值=350+(28-30)=348(万元),所以甲公司2011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恢复的减值的价值=400-348=52(万元),则2011年甲公司因持有此债券影响损益的金额=28+52=80(万元)。相关分录如下:2010年1月1日购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74.23 贷:银行存款474.23 2010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减值: 借:应收利息 3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94 贷:投资收益 37.94 借:资产减值损失 132.17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32.17 2011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转回减值: 借:应收利息 30 贷:投资收益 2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2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会计基础教程 2.下列资产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的有()。 A.在建工程 B.贷款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不可以转回;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提减值。基础会计知识 3.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在2013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期间发生下列事项: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万元; (2)发现2012年漏记一项固定资产折旧; (3)发行3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4)因泥石流导致一厂房毁损。 关于甲公司的上述事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该作为日后调整事项调整2012年报表 B.漏记的固定资产折旧应该作为日后非调整事项调整2013报表项目 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该作为日后调整事项调整2012年的报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