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图解必修部分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图解必修部分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图解必修部分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图解必修部分

高中地理复习图解必修一

前言:必修一的知识其实并不算难,只是大家缺乏模型和空间的感性认识。能够准确的将知识图形化表达,就能运用自如,做这个“图解必修一”给大家,主要是为了让大家临考前再普查一遍,让学到的知识点归位,不致于混乱,确保考点无遗漏,考纲更熟悉,考试更有把握。

希望大家自主独立完成,不要参照任何书料,查到自己哪里不会,记在小本子上再重点突破之。

随后而来的“题解必修一”是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基础题目,来考察你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要求也是独立完成并找到问题重点突破,敬请期待。

考纲一: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解读:说明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组成,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基本天体(重点);说明天体在不停运动并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并用示意图说明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层次关系(重点)。

说明太阳系的各种天体及相互绕转关系;从体积和大小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

的普通行星,从生物,特别是高级智慧生物的存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特殊行星。

考点1:天体/天体系统

什么是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是什么?

在右图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天体系统的名称。

考点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条件;的运行轨道。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地球和太阳的适中,温度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形成水和促进了海洋的形成。

考纲二: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解读:说明太阳对于地球生物存在的重要意义,太阳光热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活动(黑子、耀斑)对地球(气候、电离层、磁场)的影响(重点)。

考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下图中填上太阳大气层的名称及对应的太阳活动类型,并说出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考纲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读:用示意图解释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解释昼夜更替、地方时

的形成,以及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均为重点和难点)

用示意图解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黄赤交角和周期,解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和四季划分。(均为重点和难点)

考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

a.在下图中标上地球自转的方向(左一图中分别标在地轴北极和侧面),说出地球自转的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的周期是。

自转的角速度。

自转的线速度。

b.在下图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远日点与近日点的位置,说出地球公转的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考点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a.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右上),填注北极星、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的度数、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的度数。

b.在下图中标上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用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四个直射点所对应的日期及其节气。

考点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

a.地方时:在下图中标出“太阳直射点、晨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

经线:NAS、NBS的地方时分别为,。

b.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只与经度及经度差有关。从地方时为12点的那条经线(如上图中

的NAS)开始,向东加,向西减,每15°对应1小时。

若C点经度为30°W,则经线NAS经度为度;可以看出它们的经度差为度,故地方时相差小时。由于C点位于经线NAS以(东、西),故C点地方时比经线NAS (早、迟),C点地方时为点。

c.时区、区时:

已知A地(95°E)、B地(160°E),完成下列各题。

①A、B的经度差为,若A地地方时为10日9时,则B地地方时为日时分。

②A地属(时区),B地属(时区)。

③若A地所在时区区时是10日9时,则B地地方时是日时分。

B地所在时区区时是日时分。

d.日界线:

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若A点区时为10日9时,则B点区时为。

②若A点地方时为10日20时,则B点地方时为。

③若从A地出发时的地方时是9日9时,经过10小时飞行后,到达B地,则到达后B地地方时为。

思考并按要求完成下面绘图:①当0°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时,请在图上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即昨天和今天,那么昨天和今天各占多大比例?

②当太阳直射点在什么经度位置时,会出现下列情况。请在图中绘出,并用阴影表示出今天的范围。

A.今天占1/4 B.今天占3/4 C.只有一个日期

e.地转偏向力:

写出A、B、C、

D四图分别表示哪

个半球的情况。

考点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与五带)

a.写出下列三幅日照图所示时刻的昼夜情况及其变化。

b.读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和地球位于甲位置时昼夜状况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甲、乙、丙、丁表示的节气及日期。

(2)标出地球公转轨道的方向。

(3)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的范围。

(4)在右图中用黑色圆圈标出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此刻正午太阳高度的的分布规律是

考纲四: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解读:绘示意图说明地球从外向内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和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内部圈层。说明各圈层主要特点:(重点)

考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在下图的括号和短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地壳上下边界、岩石组成、坚硬、厚度。

地幔上下边界、分层、软流层、岩石圈。

地核上界面、分层、状态。

考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

→→厚度最大

→→连续不规则

地球外部圈层-- →→由地壳、上地幔顶部组成

→→最大的生态系统

岩石圈是由地壳、上地幔顶部组成的;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考纲五: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解读:运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在不同地质作用下的迁移、转化过程。(重点)

地壳物质循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其余为、、)

过程:岩浆——岩石——新岩浆——新岩石,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其组成和过程图示:如下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一些常考知识点:

沉积岩:①有层理、有化石;②代表: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煤等;喀斯特地貌。

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

岩浆岩: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考纲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解读:了解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了解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说明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褶皱、断层、地垒、地堑的形成。利用课本中的图、文判断并说明火山、褶皱山、断块山、风化地貌、侵蚀(风蚀、水蚀、冰蚀)地貌、堆积地貌等的形成。利用典型地貌说明内、外力的综合作用。(均为重点,最后为难点)

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貌

a.板块运动与全球宏观地貌的形成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A:B:

C:D:

E:F:

在六大板块示意图中找到,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冰岛、说出它们分别在哪些板块的交界处,板块运动分别给他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b.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地质构造与其地貌类型。

考点2:外力作用与地貌

a.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b.各种地貌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

在下图各地貌旁写上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考点3:河流地貌

(1)河流位置(a、b、c)与断面图(①、②、③)的正确对应是:a、b、c、

(2)河流a、b、c各段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b、,

c、

河流侵蚀地貌:上游V型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河流堆积地貌: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出)海口三角洲。

考点4:不同河段的一般开发方向

在下面空格内填上相应的内容考纲七: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解读:指图或绘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分为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太阳辐射达到地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并把热量传给大气三个环节,以及能量的转化。指图或绘图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说明大气的直接热源,以及一些典型自然现象。(均为重点、难点)

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图中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别是:。

(2)大气对流层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3)图中A表示辐射,A1表示辐射,B表示辐射,C表示辐射。其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短波的是。

(4)“太阳辐射能随波长分布示意图”显示,波长较(长、短)的被大气的吸收,波长较(长、短)的被大气的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是部分,被直接吸收的比较少。

(5)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6)在图中填上①、②、③所代表的作用名称。“温室效应”就是因为大气中的增加,导致大气吸收的增多,从而加剧了全球变暖。

考点2:热力环流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在下图中画出近地面等压面;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A、B两地受热的

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

方向是。

(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考点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请分别画出A、B、P三点的风向(分南、北半球两种情况)

①②③④ A B D 地质构造

地貌

下图中M点的风向是,请在图上用短线箭头表示之。

考纲八: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读:绘制示意图,正确表示三个低压带、四个高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和纬度位置。指图说明各风带和气压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等典型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均为重点、难点)

考点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影响

a.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在下图相应位置标出各气压带、风带名称并用箭头示意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规律是。

b.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图中①为②为③为④为

⑤为⑥为⑦为⑧为⑨为

c.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在下图中标出A、B、C、D所代表的气压带,并简要写出其雨水情况。考点2: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a.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模式图(北半球)

【考向分析】三种季风气候及气压带、风带控制的五种气候是常考气候。分布则多考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考纲九: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解读:运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和气旋、高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成因、气流运动特点、所导致的天气现象。(均为重点、难点)

考点1:锋的形成与天气

在下面方框内分别画出冷锋、暖锋示意图,

在锋下,在锋上(因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冷锋的移动方向是气团的移动方向,降水主要主要在,过境时常出现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实例有,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末春初爆发的寒潮等。

准静止锋示意

考点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在下面甲图中写上气压状况,其表示的是半球(气旋、反气旋)。分别在乙、丙、丁三幅图中画上用短线加箭头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向,以表示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南半球反气旋,并在相应位置写上气压状况。

甲乙丙丁

气旋是(高、低)气压,反气旋是(高、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是,多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反气旋是(高、低)气压,反气旋是(高、低)气压,垂直方向上气流是,多天气,典型实例: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秋季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考点3:锋面雨带的推移(见下图)在下表空格中填上相应内容.

考点4:锋面气旋

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称为锋面气旋。在图中短线上填上相应内容。并在A、B两处的短线上用箭头表示风向,画出C点的风向。

A、B、C三点的风向分别为:

A

B

C

考纲十: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解读:运用课本中的示意图说明海陆间、海上内、陆地内三个循环过程及各个环节,说明水循环在维持全球水平衡、能量交换、物质转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均为重点、难点)

考点1:水循环的环节和类型

①、填出图中字幕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

A ,

B ,

C ,

D ,

E ,

F ,

G ,H ,I。

②水循环类型在下表空格内填上相应的内容

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水循环模式作用和影响

海陆间循环A→C→D→E 使得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补充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上内循环A、B 水量最大的水循环考点2:水循环的意义

a.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

b.缓解不同纬度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 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d.不断塑造着形态。

考点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a.目前人类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b.合理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可以化害为利。如,,,等。

c.不合理改变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就会带来不利后果。如大面积滥伐森林,大面积地排干湖泊和沼泽,过度抽取地下水等。

在上图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方式下面写上相应的措施

考点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

节流:

考纲十一: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读:运用全球洋流模式图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洋流名称,特别说明北印度洋的情况。(重点)说明洋流在气候、海洋生物资源、航海等方面的影响。

考点1: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在上图中按要求绘制洋流分布图。②用“⊕”准确标出四大渔场

考点2: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全球水汽输送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洋流能影响沿岸地区的气候。具体地说,暖流,寒流。

举例:澳大利亚东部(暖湿)——澳大利亚西部(冷干)——

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欧洲西部分布较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月份雨带所在区域

4、5月

6月中旬—7月上旬

7、8月

9月长江以南

10月退出中国大陆

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

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交汇纽芬兰渔场——交汇

北海渔场——交汇秘鲁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考纲十二:举例说明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解读:根据课本内容说明气候(或水、生物、地貌)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难点,在课内完成一个要素,其他在课外解决)

例: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我国西北内陆以戈壁、荒漠为主的景观。

在右图空格内填上

相应的内容。

考纲十三: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解读: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黄土高原、我国东北林区等),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各要素之间交换物质和能量、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物质和保持平衡、各要素共同发展演化、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难点)

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由图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和,人为

原因是。其主要危害是。图中为防止水土流

失而采取的措施:①,②;其中②的主要作用是。

从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应如何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考纲十四: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解读:运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说明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表现和主要成因。运用珠穆朗玛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分析说明垂直自然带的表现和主要成因。(重点)

考点: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填左下图方框内填上自然带名称)

图中沿15°E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图中沿45°N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在上图方框内填上相应的自然带。

(1)根据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

(2).自然带A→B→C→D→E→F的更替,反映了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3).自然带G→H→K的更替,反映了陆地自然带

的分异规律。

考纲十五: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解读: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说明平原和山地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及对交通线路走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考点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在右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考点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A B C D E

气候

植被

自然带

F G H J

气候

植被

自然带

聚落分布原因

高原

地区

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平原上

深切河谷,地势,气候,河漫滩平原土壤,水

资源。

山区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

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地

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并淤积有土壤

平原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

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土壤,水资源,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考纲十六: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解读: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气候资源、水资源),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古代、近代、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

影响。

考点1: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2:全球气候变化

考纲十七: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读:利用课本给出的实例(如地震、寒潮、洪水、干旱),说明成因及危害。(重点)

例: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

形成热带气旋强烈发展

强冷空气入侵形成

的冷锋天气

连续暴雨或短时大

暴雨

长时间无雨或异常少雨

多发季节夏、秋之交冬、春、秋都有夏、秋为主春、冬多发

影响我国主要地区东南沿海多数省区东部、南部华北、西北

危害

破坏农业、交通、通

信、公共设施

强烈降温造成冻害

洪水冲毁、淹没农田

和公共设施等

粮食减产、人畜缺水

防御气象卫星的检测和预报

雷达监测减轻灾害采取防寒措施工程措施:水利工程

等;

非工程性措施:土地

管理等

长期:水利建设、植树;

短期:发展耐旱作物;

应急:节水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

沙尘暴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8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新一轮六方会谈将在今年晚些时间继续举行。读俄、美、朝、韩、日五国首都与北京相对方位及距离示意图,回答1~2题。 1.材料中关于中、美、俄、朝、韩、日六国的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朝核问题关键的双方是C国和A国 B.xx年4月三方会谈除中国外还有A和B C.B国、C国和D国之间的海域名称是太平洋 D.图中有三个国家和中国陆地接壤 2.当xx年8月29日下午3时(北京时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讲话时A.其他五国中有两个国家还处在夜半球 B.美国纽约(西五区)时间是28日14时 C.此时全球8月29日的范围大于8月28日的范围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在D国 如右图所示:甲地房屋的影子朝向正北方, 且屋高与影长之比为tg80°,回答3~4题。 3.此图中出现极昼的范围的是 A.80oN以北的地区 B. 66o34ˊN以北的地区 C.80oS以南的地区 D. 66o34ˊoS以南的地区 4.丙地日出时,当地房屋的影子朝向是 A.东北 B.正西 C.西北 D.西南读右图回答5-6题。 5.假设此时为7月,则甲地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差值(ΔS)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不一定 6.甲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为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分析右边等值线图,完成7~8题。 7.若该图为山区等高线分布图(a﹥b﹥c), 下列现象中最明显地显示a﹤b﹤c的是 丙图1 图2 图3

A.气温 B.降水 C.气压 D.太阳辐射 8.若为等潜水位线(a﹤b﹤c),则河流流向及补给关系是 A.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B.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C.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D.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分析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9~10题。 9.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 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 B.adbc C.dbac D.dcba 10.四大区域目前以公路运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 A.a B.b C.c D.d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 % ,欧盟的16.8 % ,美国的28.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1~12题。 11.在甲、乙、丙、丁各种能源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A.甲B.乙C.丙D.丁 1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 B.丁、c C .乙、d D.丙、d xx年9月29日,正值中国第二汽车制造 厂——东风汽车公司喜庆建厂35周年的日子, 扎根在秦巴山区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正式从鄂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

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四.运用拓展 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 复习:世界的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B.洛杉矶C.巴西利亚D.开普敦 【解析】1、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可判断该气候类型位于南半球。其次,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即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解析】2、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属地中海气候。 【答案】C D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3、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4、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 解析:第3题,材料显示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夏季为6~8月。图中显示②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则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A项正确。第4题,图中显示①地年降水量明显小于②地,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图示地形可知,①地位于背风坡、②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A .C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题。 5、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高考地理选择试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选择试题及答案 1、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 ( ) A木星B土星 C天王星 D海王星 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关于地壳水平运动的新假说 B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面板块边缘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六大板块中,每一个板块都包括陆地和海洋 3、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变小 B等温线愈密,表示气温的水平变化愈小 C 1月,全球最低气温并不在北极D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气温直减率为正值 4、对西欧、北欧气候的影响最大的洋流是 ( ) A亲潮B湾流 C黑潮D本格拉寒流 5、 -种被称为萨王纳的植被类型,分布在 ( ) A热带草原带,以南非大陆最为典型 B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C亚热带森林带 D热带、亚热带荒漠带,非洲西南部和南美洲部分地区为常见 6、亚洲的主要地形是 ( ) A山地和平原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7、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北侧有地中海气候 B干旱区、半干旱区面积将近全洲面积的一半 C缺少热带草原气候 D赤道两侧都是热带雨林气候 8、欧洲的半岛不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伊比利亚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巴尔干半岛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9、北美洲的五大湖中最大的湖泊是 ( ) A苏必利尔湖B伊利湖 C安大略湖D密执安(密歇根)湖 10、我国建立的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其位置是 ( ) A均在南极圈内 B均在南极圈外 C长城站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外 D长城站在南极圈外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参考答案: 1 A 2. C 3 C 4. B 5. D 6D 7. C 8. A 9. C 10

高考地理真题-必修一

2012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1)、地球运动 (大纲全国卷6~7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 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安徽卷文综30~31)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 3.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北京卷文综1~)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5题。 5.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

(福建卷文综10~12)图5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6~8题。 6.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7.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oN,110oE B.67oN,110oE C.66oN,130oE D.67oN,130oE 8.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广东卷文综)9.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10.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海南卷地理19~20)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1~12题。 11. 图中甲地时间为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 12.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 悉尼 B. 上海 C. 雅加达 D. 莫斯科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要点

高考地理气候类型特征、分布及成因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透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1.地带性气候类型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大约在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1 000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1 500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浙江文综卷,3、4,8分)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⑴~⑵题。 ⑴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小包老师高考地理选择题技巧总结》.pdf

高考地理选择题

包易正编 一、自然地理部分 1.短距离内(通常<500km),降水和温度发生明显变化,选地形 2.热=上升气流=低压= 气旋 =阴雨=温差小=等压线向下弯曲 (小口诀:低升下气) 3.冷=下沉气流=高压=反气旋=晴朗=温差大=等压线向上弯曲 4.东西方向=沿海向内陆规律=水分 5.南北方向=赤道向两极规律=热量 6.锋面过境时:温度、天气、风向风速、气压变化大 7.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所有锋面降水均在冷气团一侧 8.东南季风(太平洋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西南季风(印度洋季风)成因 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次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在赤道附近的澳大利亚西北部、非洲、中美洲、东南亚、台湾海峡都有“移动季风”(成因与西南季风一致) 11.干旱地区“阴阳脸”现象:阴坡植被多于阳坡(因为干旱地区阳坡与阴坡降水量差不多都比较少,但蒸发不同:阴坡温度低蒸发小,

水分损失更少) 12.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 13.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4.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 (等高线密集,落差大;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15.等高线,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16.河流一定形成于谷地,所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相反,洋流流向与等温线一致) 17.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 18.两点间可视问题:连直线,找凸点 19.等值线差值计算步骤: ①找最大值与最小值高度范围 ②交叉相减 ③得到数值后,答案要比最大值小一点,比最小值大一点 如求A地(500-600米)与B地(800-900米)高差范围 答案是[201-399],不是[200-400] 20.全球等温线:7月陆北,1月陆南 (全球陆地等温线:7月向北弯曲,1月向南弯曲) 21.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22.渔场成因1: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 (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索马里渔场、西澳大利亚渔场、加纳利渔场)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2019-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精选(一)

2019-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精选(一)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在第5页的表格中。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6日报道,天文学家宣布发现首颗太阳系以外的岩石行星一一Corot 7b,这为人类寻找宇宙生命燃起了新的希望。该行星在体积上与地球相当,但白天的温度高达1 500摄氏度,这意味着不大可能有生物在那里繁衍。然而,这项发现却提示人们,银河中或许存在像地球一样宜居的行星。 据此回答1~2题 1.Corot7b和地球同属于哪一天体系统()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行星 2.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关于地球上诞生生命的自身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在地表形成适宜的温度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人气层 C.大小行星运行转道大致在一个平面上,地球所处环境相对安全 D.地球上气态水的形成为生命的孕育提供必要条件 图1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1回答3—5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A.2点B.4点C.8点D.10点 4.如图所示,此时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A.大于二分之一B.小于二分之一C.小于四分之一D.等于四分之三 5.如果在150°E经线上的某点测得此时垂直竖立的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等长,则该点的纬度可能是()A.21°34′S B.48°52′N C.52°08′S D.78°26′N 图2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2回答6—8题。

6.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250米B.300米C.260米D.320米 7.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丁地在甲地的()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8.如果该地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生物物种灭绝D.水土流失 图3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3完成9—10题。 9.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同纬环流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10.若甲、乙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 C.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 图4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4分析回答11—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401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 9.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11.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解析】9. C 10. A 11. B 9、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此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乙地附近的河流为亚马逊河。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甲地为特殊的气候类型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主要为:1)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第9题选C。 10、丙地位于20°S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多裸地,空气稀薄,云量少。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11、丁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上,海拔高,气温低。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误 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Word版,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10讲: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2019·深圳模拟)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回答1~3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夏季、变冷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D.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其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解析:第1题,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风带、气压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起阻挡作用的风力(极地东风)减弱。第2题,高空云是近地面大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而成的,其高度取决于大气上升的高度,夏季气温高而对流上升高度大,故夏季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由“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可知其气候效应是使气候变暖。第3题,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同时会使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则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A 2.B 3.C (2019·阜宁中学月考)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回答4~5题。

高考练习题精选 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 锦 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2019年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9年高考练习题精选高考地理选择题集锦 1.A、D两岛附近海水盐度偏低,其原因主要是( ) A.都受陆地径流的影响 B.都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 C.都受寒流的影响 D.A岛附近受海冰融化的影响,D岛附近受暖流的影响 2.A、E两岛屿以东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或区域性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3.C、D两岛地表景观( ) A.都被森林覆盖 B.都为荒漠景观 C.C岛为亚寒带针叶林,D岛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C岛被冰川覆盖,D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当A岛春分日出时,D岛见到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校园旗杆影长在当日内达到最长 B.夜幕降临,万家灯火

C.曙光初露,旭日东升 D.太阳当空,春暖融融 2019年上海浦东商品住宅一季度均价8596元/m2,二季度9045元/m2。 上海市人口增长分布表 时期人口增长率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19902019年 -12.7 24.3 1.90 20192019年-17.14 27.23 -3.37 根据上述相关资料回答56题。 5.上海近郊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城市化②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与近郊区新住宅区建设加快 ③近郊区比市区更接近地价最贵的商业中心④近郊区比市区就业机会更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6.近几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商品住宅价格快速超过珠江三角洲商品住宅价格,其主要原因 是( ) ①长三角经济腹地比珠三角更广,国际直接投资比重超过珠三角 ②长三角科技实力比珠三角更强,科技人才流入超过珠三角 ③长三角阳光比珠三角更充足 ④长三角农业比珠三角更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