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4篇-血液循环1

期末复习-4篇-血液循环1

期末复习-4篇-血液循环1
期末复习-4篇-血液循环1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

D超射值不同

E阈电位不同

2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水平

B 0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

D超射值的大小

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3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心房肌

B浦肯野纤维

C房室交界

D左右束支

E心室肌

4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A窦房结P细胞

B心房肌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期形成与下列那种因素有关:

A.Na+内流与Ca2+内流

B.Na+内流与K+ 外流

C.Ca2+内流与K+ 外流

D.Ca2+内流与Cl-内流

E.K+外流与Cl-内流

6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

A、Na+内流与Ca2+内流

B Ca+内流与K+ 外流

C Ca2+内流与K+ 外流

D Ca2+内流与Cl-内流

E K+外流与Cl-内流

7普通心肌细胞去极相和骨骼肌细胞主要不同在于

A去极相幅度大

B去极相由Ca2+内流产生

C去极化速度快

D去极化持续时间长

E Na+通道对TTX不敏感

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主要决定于

A Na+平衡电位水平

B K+平衡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静息电位水平

E 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9对心肌细胞复极化时Ito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膜电位迅速回到平台期水平

B主要离子成分是K+

C通道在膜电位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D能够被Mn+2+阻断

E 约开放5~10ms

10.内向整流是指

A一过性Na+的内向电流

B K +的通透性因膜的去极化而降低

C 0期去极化激活的Ito电流

D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Na+电流

E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和Na+电流

11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0期去极化的速度

B超射值的大小

C平台期的长短

D静息电位水平

E阈电位水平

12有关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

A Ik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除极最重要的原因

B If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被铯阻断

C Na +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 L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 T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13心肌细胞在超常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其

A 0期去极化幅度大于正常

B 0期去极化速度大于正常

C兴奋传导速度小于正常

D 时程延长

E不应期延长

14在If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

A逐渐衰减的外向K +电流

B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

C通过T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D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E通过由Ach控制的K+通道的外向K+电流

15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

A心房肌

B房室交界

C左、右束支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16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

A有利于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B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

C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的交替

D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直收缩

E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

17下列关于心电图波形与心肌动作电位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P波反映心房肌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B QRS波群反映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全过程

C T段反映静息期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的过程

D心电图一个周期等于心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之和

E心电图反映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效应的总和

18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高?

A等容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19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内压最低?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减慢充盈期末

D心房收缩期末

E等容收缩期末

20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高见于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末

D减慢射血期末

E等容舒张期末

2l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见于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减慢充盈期末

D心房收缩期末

E等容收缩期末

22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大?

A快速充盈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射血期末

E减慢射血期末

23在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一时期的心室容积最小? A快速充盈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等容收缩期末

D快速射血期末

E减慢射血期末

24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开放始于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减慢充盈期束

D心房收缩期初

E心房收缩期末

25在心动周期中,房室瓣关闭始于

A快速充盈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等容收缩期末

E快速射血期末

26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上升速率最快的时期是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快速充盈期

27在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关闭始于

A快速射血期初

B减慢射血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快速充盈期初

E减慢充盈期初

28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

A地心引力的作用

B骨骼肌挤压和静脉瓣的共同作用

C心房收缩的作用

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E胸膜腔内负压的作用

29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量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A.1/15

B.1/10

C.1/4

D.1/2

E.3/4

30第二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

A房室瓣开放

B房室瓣关闭

C动脉瓣开放

D动脉瓣关闭

E乳头肌及腱索的振动

31下列关于心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安静时为60~100次/分钟

B新生儿心率较成年人慢

C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甲亢、妊娠病人心率较快

32健康成年男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约为

A 2-3 L/min

B 5~6 L/min

C 10-15L/min

D20~25 L/min

E 30~35I L/min

33静息心指数等于

A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E每分功/体表面积

34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一项指标明显增高?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心脏做功量

D心指数

E射血分数

35射血分数是指

A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B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D心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36体循环和肺循环相比,基本相同的是

A心脏做功量

B心输出量

C动脉血压

D动脉血含氧量

E外周阻力

37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心房收缩期缩短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心室射血期缩瘫

D等容舒张期缩短

E心室充盈期缩短

38健康成年人在强体力劳动时,心输出量约可达到

A 5~6 L/min

B 30 L/min

C 60L/min

D 120 L/min

E 150 L/min

39关于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正性变力作用机制,正确的描述是A由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介导

B以IP3和DG为第二信使

C细胞膜上Ca2+通道蛋白去磷酸化

D胞质内Ca2+来自细胞外和肌质网

E肌丝滑行时起作用的横桥数目增多

40下列哪一项指标可用来反映心脏射血的前负荷?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

D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

E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41心室射血的后负荷是指

A心室内压

B主动脉血压

C主动脉脉压

D总外周阻力

E中心静脉压

42心肌收缩能力的增强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

A增加参与收缩的肌纤维数目

B增加肌小节的初长度

C增加兴奋时肌质内Ca2+浓度

D心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E降低主动脉的血压水平

43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后,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细胞传导减慢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率减慢

D静脉回流减慢

E后负荷增大

44心肌等长自身调节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项而实现的

A心室舒张末期压

B心肌收缩能力

C肌小节长度

D主动脉血压

E心力储备

45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

A肾上腺素

B H+浓度升高

C乙酰胆碱

D血管升压素

E腺苷

46正常的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压变动范围使心室活动处于心功能曲线的A最小前负荷段

B上升段

C最适前负荷段

D平坦段

E降支

47 Starling机制在生理状态下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

A心输出量

B心指数

C搏出量和回心血量的平衡

D射血分数

E每搏功

48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下列哪种关系?

A心率和心输出量

B心率和搏功

C搏功和心室充盈压

D搏功和心输出量

E心室充盈压和心率

49左心室做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

A每搏输出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长度不同

C主动脉和肺动脉平均压不同

D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不同

E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不同

50心衰病人心功能曲线位于正常人心功能曲线的哪一方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左侧

D右侧

E右下方

5l后负荷突然增加会引起

A心室肌缩短程度增加

B心室肌缩短速度加快

C搏功减少

D射血速度加快

E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

52心率减慢时,心脏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充盈和射血的平衡々A Starling机制

B改变后负荷

C改变心肌收缩能力

D改变细胞内Ca2+浓度

E改变细胞内cAMP浓度

53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明显下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被动张力小

B心肌主动张力大

C心肌延展性小

D心交感紧张性支配

E心腔内始终有血液充盈

54下列关于正常人左心功能曲线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一般情况下充盈压为5~6mmHg

B充盈压12~15mmHg为最适前负荷

C充盈压15~20mmHg时曲线渐趋平坦

D充盈压高于20mmHg时曲线平坦或轻度下倾

E充盈压50mmHg时曲线明显下降

55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与正常人相比

A心率明显加快

B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

C搏功明显增大

D静息心指数明显降低

E心力储备明显降低

56关于弹性贮器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管壁富含平滑肌纤维

B有明显可扩张性和弹性

C管壁硬化时可使脉压减小

D心缩期约1/3搏出量留在管腔内

E起血液储存库的作用

57容量血管是指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微动脉

D毛细血管

E静脉

58主动脉血流能在心动周期中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主动脉的A血压水平高

B血流速度快

C血流阻力小

D管壁厚

E可扩张性和弹性

59在体循环中,血压下降最为显著的部位是

A主动脉

B大动脉

C微动脉

D毛细血管

E静脉

60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影响血流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管半径

B血流形式

C血液粘滞度

D红细胞比容

E血管长度

61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流阻力会增大

A血流粘滞度减小

B由湍流变成层流

C红细胞比容减小

D血管收缩

E血液温度升高

62心血管系统中,顺应性最大的血管是

A弹性贮器血管

B分配血管

C阻力血管

D交换血管

E容量血管

63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

A 80~120mmHg

B 100~120mmHg

C 90~140mmHg

D 120~150mmHg

E 100~160mmHg

64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时的动脉舒张压为

A 60~80mmHg

B 60~90mmHg

C 50~100mmHg

D70~l00mmHg

E 60~120mmHg

65在下列各血管中,血压波动幅度最大的是

A主动脉

B股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

E腔静脉

66主动脉管壁硬化可使

A收缩压降低

B舒张压升高

C弹性贮器作用增大

D脉搏波传播加快

E心缩期主动脉内血流减慢

67如果外周阻力不变,每搏输出量增大,则动脉血压的变化为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不变,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

D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E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更明显

68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降低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为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更明显

C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更明显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变

E收缩压降低,舒张压不变

69动脉脉搏图上的降中峡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等容舒张期末

E快速充盈期末

70下列哪种情况下,动脉脉搏图上可不出现降中峡?

A每搏输出量减少

B主动脉弹性减退

C主动脉血压升高

D主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1下列各项中能使动脉脉搏波上升支变得平缓的是

A心交感兴奋

B每搏输出量增大

C心率减慢

D主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硬化

72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搏动

A心率加快

B 每搏输出量降低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增强

E左心衰

73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观察到颈静脉搏动,

A主动脉硬化

B外周阻力增大

C右心衰

D心率加快

E每搏输出量增大

74能使动脉血压波幅增大的原因是

A心动过速

B房室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大动脉硬化

E小动脉硬化

75关于动脉脉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射血阻力增大时,上升支斜率变小

B射血速度加快时,上升支变平坦

C心输出量增多时,上升支幅度减小

D外周阻力加大时,降中峡位置降低

E动脉管壁硬化时,传导速度减慢

76下列关于人体静脉血压的描述,错误的是A站立时,颅内静脉窦血压可低于大气压

B呼气时,中心静脉压较吸气时高

C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D站立不动时,足背静脉压可达90mmHg左右E行走时,足背静脉压较站立不动时低

77中心静脉压正常变动范围是

A 4~12cmH20

B 0~20cmH20

C 4~12mmHg

D 0~20mmIHg

E 0~20cmHg

78关于中心静脉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血压

B正常值为4~12mmHg

C心功能不全时,中心静脉压降低

D卧位转为直立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E过敏性休克时,中心静脉压降低

79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少的因素是

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

B心脏收缩力量加强

C由卧位转为立位时

D有节律的慢跑

E吸气时相

80下列哪一项可减少静脉回流?

A交感神经兴奋

B由立位转为卧位

C由吸气转为呼气

D由立位转为慢走

E心脏射血能力加强

8l站立过久出现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下肢静脉扩张

B下肢血流量增大

C下肢淋巴回流受阻

D毛细血管压升高

E机体血容量增大

82关于毛细血管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流速度慢

B血流阻力大

C总横截面积大

D管壁通透性高

E血容量大

83在下列各微循环结构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是A微动脉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C通血毛细血管

D真毛细血管

E微静脉

84下列关于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约为2:1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血流量控制起主要作用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替收缩和舒张50次/分钟

D安静状态下同一时间内约20%的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主要受血中儿茶酚胺调节

85由于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而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的是A右心衰引起的全身水肿

B肾小球肾病性全身水肿

C慢性肝病性全身水肿

D丝虫病象皮腿局部水肿

E局部炎症性水肿

86关于小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管壁中富含平滑肌

B管壁厚度与管腔直径的比值最大

C在调节全身血压中起主要作用

D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

E在调节组织液生成和回流中起主要作用

87右心衰竭时,发生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A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淋巴回流受阻

E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88炎症反应时导致局部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回流受阻

89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是由于它的

A管径小

B血流量少

C血流阻力大

D可扩张性小

E血压低

90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不流经下列哪个微循环血管?

A微动脉

B后微动脉

C通血毛细血管

D真毛细血管

E微静脉

9l下列哪一项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A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摄入大量Nacl

92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A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B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十组织液静水压)

E (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93下列各项中,与组织液生成无关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

B静脉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

E组织液静水压

194肾小球肾病或慢性肝病时,发生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静脉回流受阻

95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因素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 γ-氨基丁酸

E代谢产物和氧分压

96血浆中水及溶质分子因静水压和(或)渗透压差异而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的过程称为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滤过

D重吸收

E吞饮

97在组织液回流中,淋巴回流的主要功能是重吸收

A水分

B氨基酸

C电解质

D葡萄糖

E蛋白质

98下列关于淋巴管及淋巴回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

B组织液中颗粒可进人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

C组织液静水压升高时,淋巴回流将减少

D组织液中的红细胞、细菌可经淋巴回流重吸收

E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淋巴回流量约120mL/h

99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血管紧张素Ⅱ

D血管升压素

E缓激肽

100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索

C血管升压素

D谷氨酸

E γ-氨基丁酸

儿科小儿循环系统疾病试题

小儿循环系统疾病单选题(25) 1.小儿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下列哪项不正确: A.新生儿平均120-140次/分 B.1岁以内为110-130次/分 C.2-3岁为100-120次/分 D.4-7岁为80-100次/分 E.8-14岁为60-70次/分 2、小儿动脉收缩压用下列公式计算: A.年龄*2+75mmHg B.年龄*2+80mmHgC.年龄*2+85mmHg D.年龄*7+75mmHg E.年龄*7+80mmHg 3.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 A.过早搏动B.房室传导阻滞C.心房纤颤 D.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下列哪一项提示患儿的过早搏动可能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A.早搏次数B.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增多 C.心悸、胸闷不适 D.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 E.脉搏短绌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多见于: A.先心病 B.预激综合征C.心肌炎D.心力衰竭E.无器质性心脏病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哪项处理不当: A.以压舌板或手指刺患儿咽部产生恶心反射 B.压迫眼球 C.发作24小时以上,首选洋地黄制剂D.用力压迫两侧颈总动脉窦E.冷毛巾捂住口面部即潜水试验法 7.引起I度房室传到阻滞的病因中哪项最常见: A.心肌炎 B.发热 C.肾炎 D.风湿性心脏病 E.先心病 8.下列哪一项须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A.窦性心律不齐 B.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早搏) C.I度房室传导阻滞D.多源性室性早搏E.游走节律 9.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腺病毒D.流感病毒E.副流感病毒10.下列哪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A.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B.心脏扩大有奔马律 C.严重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D.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E.病程早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增高 11.下列哪一项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指标: A.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B.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C.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D.从患者鼻咽冲洗物分离到病毒 E.免疫荧光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证实心肌有病毒存在 12.心衰患儿应限制入液量,每日总量宜控制在: A.60ml/kg以内 B.80ml/kg以内C.90ml/kg以内 D.100ml/kg以内 E.110ml/kg以内 13.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是: A.视力减退 B.呕吐 C.腹泻 D.腹痛E.心律失常

血液循环题库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2.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 3.快反应细胞(fast response cell) 4.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5.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6.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 7.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8.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 9.心指数(cardiac index) 10.等长调节(homometric regulation) 11.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12.等容舒张期(isovolumic ventricular relaxation) 13.每搏功(stroke work) 14.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15.前负荷(preload) 16.后负荷(afterload) 17.Starling 定律(Starling's law) 18.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 19.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20.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ressure) 2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22.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23.交感缩血管纤维的紧张性活动(sympathetic vasoconstrictor tone) 24.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 25.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26.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二、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Na+泵的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细胞内Na+转运入、将细胞外 K+转运出细胞 B.使膜内外Na+、K+呈均衡分布 C.转运等量的Na+和K+ D.完成继发性主动转运 E.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 度,建立势能储备 * 2.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有关的 37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遍过)

动脉血压增高如何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动脉压↑→搏出量↓→心室余血量↑充血量↑通过异 长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水平 ⒉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调 节)继续保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⒊长期动脉压↑,心肌肥厚,发生病理改变,泵血功 能下降 问题 35 需要评分 5.简要说明心室肌细胞膜Na +通道的特征 ?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电压依从性 ⒉激活快.失活快 ⒊被TTZ 阻断 问题 36 需要评分 6.心肌细胞膜慢Ca2+通道的特征?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激活.失活.复活都较慢 ⒉对Ca2+通透性高 ⒊电压依从性 ⒋可被异搏定等阻断 问题 37 需要评分 7.简要说明浦肯野细胞自律性形成机制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内向If (起搏电流)逐渐增强 外向Ik 逐渐衰减 问题 38 需要评分 8.简要说明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⒉阈电位水平 ⒊4期自动除极速度 问题 39 需要评分 9.简要说明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抢先占领 ⒉超速压抑 问题 40 需要评分 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加快对心脏 不利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区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

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动周期为 0.8秒时,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 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进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 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 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在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心动周期的时间将发生相应 的变化,但舒张期的变化更明显。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 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而心舒期是心室充盈 的时期,也是心脏得以休息和获得血液供应的主要时期,因此,心率增快时, 不仅不利于心室的充盈,也不利于心室休息和供血,使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 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同时,心率过快 时由于心脏过度消耗供能物质,会使心肌收缩力量降低,加之充盈的不足, 因而会明显降低心输出量。 问题 41 需要评分 2.列表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答案 所选答 案: 正确答 案: 将心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列表如下: 心音 原因 特点 意义 第一心音 心室肌收缩引起的房室瓣关闭及 音调低.持续 反映心肌收缩力 . 血流撞击心室.动脉壁引起的 时间长 强弱及房室瓣功 . 振动 能状态 第二心音 心室舒张早期发生半月瓣迅速 音调高.持续 反映动脉压的高 . 及血流撞击大动脉根部引起 时间短 半月瓣的功能关 . 的振动低 闭及状态 问题 42 需要评分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影响机制。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淋巴管、淋巴器 官 鸡体内的淋巴 管最大者为左 右胸导管,沿腹 腔脊椎两侧前 行,开口入前腔 静脉。鸡的淋巴 器官据其在免 疫活动中的作 用,从形态学角 度,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初级 淋巴器官或中 枢淋巴器官如 胸腺和腔上囊;另一类是次级淋巴器官或周围淋巴器官如脾脏。鸡无淋巴结,鸭等水禽有数量不多的淋巴结。淋巴器官的功能是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神经系统是指挥和协调禽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它通过各种反射活动,使禽体各部分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禽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外周神经、植物性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不如晡乳动物发达,可分为大脑、小脑和延脑三部分,禽类无明显的脑桥。大脑由两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之后为小脑,大脑是体内各部分活动的总指挥,小脑维持平衡,延脑协调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环。禽类脊髓细长,从枕大孔与延髓连接处起向后延伸,其后端不形成马尾。 (二)外周神经系统 禽的外周神经系统与猪、牛相似,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9~41对,其中最大的为坐骨神经。 (三)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分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布于身体各部分,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与胸腔、腹腔。

心脏 家禽的心脏是圆锥形的,外覆有心包。鸡心脏位于体腔前部稍偏于右,夹在肝的左右叶间,可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口相通连,左右心室内有动脉起始部开口,称动脉口,有特殊瓣膜,防血液倒流,心脏的左右两瓣膜有中隔,互不相通,左右心房与心室间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鸡心脏搏动比较迅速,每分钟约150~200次。 血管 鸡的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 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禽的红细胞有一个较大的核,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核。白细胞据其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无颗粒白细胞和颗粒白细胞。无颗粒白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有颗粒白细胞据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淋巴细胞能固定毒物,产生免疫抗体。单核细胞有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能力,可形成巨噬细胞。异嗜性粒细胞有明显的吞噬能力。禽的凝血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血液循环试题

七年级生物循环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出到高原的头几天,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加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2、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止后血液分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清 B、上层为血浆 C、下层为红细胞D中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3、当人体某处受伤后,病菌浸入时,下列那种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细胞D、肌细胞 4、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A血浆B、全血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浓缩红细胞 6、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小鱼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内的液体 8、能够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功能的是() ①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②调节体温 ③血液将药物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伤口处凝血反应防止出血和病菌侵入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

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a、b、c B.a、c、b C.c、b、a D.c、a、b 10、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引起中毒死亡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1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 1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将心脏切开B.手捏心室壁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1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间B.心室和动脉间C.动脉内D.静脉内 1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连接,流的是动脉血.则甲乙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A.主动脉、肺静脉B.肺动脉、上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D.主动脉、下腔静脉 15、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出血?() A.动脉出血、远心端B.静脉出血、近心端 C.静脉出血、远心端D.动脉出血、近心端 16、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A.接受全身的血液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循环系统训练题_1

循环系统疾病训练题 186. 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时哪项表现可减轻:D A、紫绀 B、心界扩大 C、心率加快 D、呼吸困难 E、下肢水肿(右心衰竭后,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减轻) 187. 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E A、心慌气短 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C、咳嗽咯血 D、舒张期奔马律 E、急性肺水肿 188. 下列哪项体征不是右心衰的表现:C A、腹水 B、少尿、尿蛋白 C、渗出性胸水 D、肝肿大 E、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189. 以及心功能对体力活动胜任的情况是:D A、轻度受限 B、明显受限 C、重度受限 D、不受限制 E、以上均不是 190. 哪项不是引起左心衰的原因:C A、高血压病 B、甲亢性心脏病 C、慢性肺心病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191. 左心衰一般不出现下列哪项体征:E A、心浊音界扩大 B、舒张期奔马律 C、交替脉 D、肺底湿性罗音 E、颈静脉怒张 192. 右心衰的紫绀常见于下列部位:D A、口腔粘膜 B、睑结膜 C、球结膜 D、指(趾)端

E、以上均不是 193. 右心衰的病理基础是:C A、肺循环淤血 B、肺静脉压力升高 C、体循环瘀血 D、门静脉压力升高 E、以上均不是 194. 左心衰呼吸困难的病理基础是:B A、体循环瘀血 B、肺瘀血 C、回心血量减少 D、动脉系缺血 E、胸腔积液 195. 下列哪种体征是右心衰的早期征象:A A、颈静脉怒张 B、肝肿大 C、水冲脉 D、紫绀 E、奇脉 196. 听诊时听到下列哪项是心衰的有力证据:D (E) A、心尖部三级以上杂音 B、P2分裂 C、第一心音减弱 D、肺部湿罗音 E、舒张期奔马律 197.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右室前负荷增加:D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高血压病 D、房间隔缺损 E、主动脉瓣狭窄 198.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室前负荷加重:C A、二尖瓣狭窄 B、房间隔缺损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199. 下列除哪项以外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A A、二尖瓣狭窄 B、高血压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缩窄 E、急性肾炎 200. 急性肺水肿患者,应取的体位是:B

期末复习-4篇-血液循环1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 D超射值不同 E阈电位不同 2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水平 B 0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 D超射值的大小 E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3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心房肌 B浦肯野纤维 C房室交界 D左右束支 E心室肌 4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A窦房结P细胞 B心房肌 C房室交界 D浦肯野纤维 E心室肌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1期形成与下列那种因素有关: A.Na+内流与Ca2+内流 B.Na+内流与K+ 外流 C.Ca2+内流与K+ 外流 D.Ca2+内流与Cl-内流 E.K+外流与Cl-内流 6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 A、Na+内流与Ca2+内流 B Ca+内流与K+ 外流 C Ca2+内流与K+ 外流 D Ca2+内流与Cl-内流 E K+外流与Cl-内流 7普通心肌细胞去极相和骨骼肌细胞主要不同在于 A去极相幅度大 B去极相由Ca2+内流产生 C去极化速度快 D去极化持续时间长

E Na+通道对TTX不敏感 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主要决定于 A Na+平衡电位水平 B K+平衡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静息电位水平 E 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9对心肌细胞复极化时Ito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膜电位迅速回到平台期水平 B主要离子成分是K+ C通道在膜电位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D能够被Mn+2+阻断 E 约开放5~10ms 10.内向整流是指 A一过性Na+的内向电流 B K +的通透性因膜的去极化而降低 C 0期去极化激活的Ito电流 D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Na+电流 E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和Na+电流 11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 0期去极化的速度 B超射值的大小 C平台期的长短 D静息电位水平 E阈电位水平 12有关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正确的描述是 A Ik通道进行性失活是自动除极最重要的原因 B If电流进行性减弱,这种电流可被铯阻断 C Na +内流进行性增强,这种电流可被河豚毒阻断 D L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受儿茶酚胺调控 E T型Ca2+通道激活,这种通道可被维拉帕米阻断 13心肌细胞在超常期内产生的动作电位,其 A 0期去极化幅度大于正常 B 0期去极化速度大于正常 C兴奋传导速度小于正常 D 时程延长 E不应期延长 14在If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 A逐渐衰减的外向K +电流 B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 C通过T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D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 E通过由Ach控制的K+通道的外向K+电流 15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二) 知识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知道输血原则、献血的意义和四种血型系统分类。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 重点 难点重点: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 难点: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教具PPT课件 教学 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你知道一个人体内一共有多少血吗?一碗?一盆?一桶?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没有其他颜色的血液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血液。 二.引入新课 师:首先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血液的常识。 生:畅所欲言(比如:红色;在血管中流动;皮肤划破流血后,伤口较小时,为什么不久就会自然止血?……) 三.新课 师:血液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正常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kg,大约血量为4.5kg或4500ml。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人的生命就会遭到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大家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血液及其功能。 (板书)二.血液 【讨论】 1、含有抗凝血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质,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幻灯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生:学生观察,并找出几种血细胞。(有的找对,有的找错,并由其他学生更正)观察红细胞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红细胞都是成什么形状的? 生:像一个两面凹的圆饼。 师:为什么红细胞都是红色的呢?(看书后回答)。 生: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呈红色。 师: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呢?(看书后回答)。 指出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生: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师:对,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而与二氧化碳分离,相反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而与二氧化碳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的160倍,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什么? 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生:安全使用煤气,一旦发生泄漏马上开窗通风…… 师: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贫血。 观察白细胞图片 师:白细胞的外形都一样吗?颜色呢? 生:它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师:白细胞的外形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有多种类型,都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看书后回答)。 生:当人体受到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 师:这时的伤口就会出现红肿,局部体温升高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 (图片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 观察血小板图片,视频展示“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过程” 师:看完图片和这段影片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血小板? 生:(几个学生补充后)无细胞核,体积最小。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部位聚集,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的入侵。 师:很好,我再介绍一下,在凝血时,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伤口附近流出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没有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以列表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形态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

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左心房,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内的上方,两肺之间,约在身体正中线的偏左侧,在右侧,并略向左扭转,所以右半心偏于前方,左半心偏于后方。心脏外观可分为心底和心尖,两面和两缘。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较宽大,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脏的前面为胸肋面,大部分被两肺遮盖,仅小部分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后面为膈面,贴在膈上。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论文题目: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2014年 11月7日 1

目录 1.血液循环系统 (3)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3)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3) 1.1.2.东方人的认识 (4) 1.2.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4) 2.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4) 2.1.红细胞的沉降率 (4)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5)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5) 2.2.2.红细胞的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3.血液的组成及其性质 (6) 3.1.血液的组成 (6) 3.2.血液的性质 (7) 3.2.1.血液的非牛顿粘性 (7) 3.2.2.血液的粘弹性和触变性 (7) 4.血液流变性质的定量描述 (8) 4.1.法林效应 (8) 4.2.轴流现象 (8) 5.血液循环系统动力学描述 (8) 2

1.血液循环系统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认识到心脏、血管和脉搏之间的某些关系。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医圣Hippocrates(460~375,B·C)就清楚心脏的位置以及它和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是人尸体中的现象。在尸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被驱入静脉,而动脉中则是空的。因此,他们断言动脉内充满来自肺进入的空气。Hippocrates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体内4种液体的平衡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四素论学说。四素论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4种液体,即红液(血)、黄液(胆汁)、黏液和黑液(贮存于脾)。每种液体都有一定属性,血液温湿,胆汁温干,黏液冷湿,黑液干冷,认为只有4种液体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古代西方学者对血液循环作过较系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应为亚里士多德(384~322,B·C)。他对血管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指出血管的重要性,心脏是最早成熟和最后死亡的器官。他描述了心包和心脏的轮廓,大血管在心脏的出入口。他认为血液是从心脏流至全身其他部分,并营养全身。 古罗马的盖仑是古希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医学泰斗,成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先驱,盖仑还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构思,进行了很多心血管功能的有益探索,对血液循环发现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盖仑通过解剖动物,研究了心脏、血管和脉搏,指出心脏有左右2个心室。他认为血液由肝生成。血液在“自然灵气”的推动下,一部分由肝分别送往身体的各部分,另一部分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室,后通过心室隔膜上的小孔,一滴一滴的流入左心室。血液在左心室注入由肺进入的“活力灵气”,从而使原来的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再分布至全身,进入脑部动脉血中的“活力灵气”变为“动物灵气”,从而使全身有了感觉。 3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循环生理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肌自动节律性 2.窦性心律 3.异位心律 4.房室延搁 5.期前收缩 6.代偿间歇 7.心率 8.心动周期 9.每搏输出量 10.心输出量 11.射血分数 12.心指数13.心力储备 14.动脉血压 15.收缩压 16.舒张压 17.平均动脉压 18.脉搏压 19.中心静脉压 20.微循环 二、填空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_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_______自律性最高。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期自动_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 5.主要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_______期去极机制的不同,把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及慢反应细胞。 6.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7._______和_______是慢反应心肌细胞。 8.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_______内流所致,2期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和_______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9.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期是由_______外流所致。 10.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1.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2.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经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心肌发生兴奋后,有一段时间,无论给它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它再兴奋,此期称为_______。 15.成人正常心率为_______~_______次/min。 16.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保持相对不变的时期是_______和_______。 17.用心音图描记心脏有四个心音。第一个心发生于_______;第二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三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四心音发生于_______。 18.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_______。 19.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_______,心指数约为_______。 20.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_______的舒缩活动。 2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_______。 2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_______,使心室收缩张力_______。 23.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_______储备。 24.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QRS波群出现在_______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_______。 26.心电图上的_______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27.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_______期末;最低在_______期末。 28.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_______。 29.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0.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_______。 31.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_______ 和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4次方成反比。 32.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_______最快,在_______最慢。血压以_______最高,_______最低。 33.平均动脉压等于_______。 34.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_______,舒张压为_______,脉压为_______。 3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6.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_______,脉搏压_______。 37.每搏输出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_______。

循环系统试题

第九章循环系统 一、自测试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内皮细胞得特征结构就是() A、发达得高尔基体 B、细胞间10-20nm得间隙 C、丰富得紧密连接 D、W—P小体 E、丰富得质膜小泡 2.关于内皮细胞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细胞衣 B、紧密连接 C、吞饮小泡 D、微管成束 E、W—P小体 3、内皮细胞内W—P小体得功能就是( ) A、分泌作用 B、物质转运 C、吞噬功能 D、止血凝血 E、传递信息 4.关于W—P小体得结构与功能,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多条平行细管 B、内皮细胞特殊得细胞器 C、合成与储存凝血因子 D、合成与储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E、与止血凝血功能有关 5。内、外弹性膜最明显得血管就是( ) A、大动脉

C、小动脉 D、中静脉 E、大静脉 6.关于中动脉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内弹性膜明显 B、三层结构明显 C、环行平滑肌较多 D、内皮下层明显 E、外弹性膜明显 7.导致老年人血管硬化增加得因素不包括() A、平滑肌减少 B、内膜钙化 C、血管壁增厚 D、弹性膜减少 E、脂类物质沉积 8.以下称为肌性动脉得就是( ) A大动脉 B.中等动脉 C、主动脉 D微动脉 E.肺动脉 9.以下称为弹性动脉得就是( ) A 微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A、大动脉 B、肾动脉 10.称为外周阻力血管得就是( ) A.大动脉

C.股动脉 D。肺动脉 E.小动脉 11.中等动脉中膜得主要成分就是( ) A。胶原纤维 B。平滑肌纤维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E.弹性膜 12。以下哪种血管管壁不具有营养血管(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微动脉 13.以下哪种管壁得中膜与外膜厚度大致相等(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心脏 14。毛细血管得构成就是( ) A、内膜、中膜与外膜 B、内皮、基膜与1~2层平滑肌 C、内皮与基膜 D、内皮、基膜与少量周细胞 E、内膜与外膜 15.毛细血管管壁中具有分化能力得细胞就是( ) A、周细胞

2021年护士资格考试循环系统复习题

循环系统 第一节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1.动脉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变化外周血管阻力,又称 A.阻力血管 B.收缩血管 C.容量血管 D.功能血管 E.舒张血管 【答案】:A 【解析】:考察血管功能。动脉功能是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动脉管壁有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变化外周血管阻力,依照其功能可推断出“阻力血管”。 2.交感神经兴奋时 A.心肌收缩力削弱 B.外周血管扩张 C.血管阻力减小 D.血压下降 E.心率加快 【答案】:E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循环系统神经调节,需掌握。调节循环系统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长、血压升高。 3.下列关于心脏瓣膜描述,不对的是 A.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

B.左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 C.左心室与积极脉通过积极脉瓣相通 D.右心室与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 E.心瓣膜具备防止心房和心室在和舒张时浮现血液反流功能 【答案】:B 【解析】:考察心脏瓣膜构造。左心房、室之间有二尖瓣,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右心房、室之间有三尖瓣,右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左心室与积极脉之间有积极脉瓣,左心室和积极脉通过积极脉瓣相通,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心瓣膜具备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浮现血液反流功能。 4.调节循环系统体液因素不涉及 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电解质、某些激素 C.心肌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交感神经 【答案】:E 【解析】:考察调节调节循环系统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循环系统体液因素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起重要作用,电解质、某些激素等,也是调节循环系统体液因素。此外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备内分泌功能。交感神经是神经调节不属于体液因素。 5.心脏瓣膜功能是 A.净化血液 B.起部位血液泵作用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学案) 河店中学 徐凤伟 复习摘要: 血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还有及其它养料和废物 血液 功能: 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管

心壁:主要由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 结构四个腔 <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 <连通肺动脉) 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生理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各级动脉→→各级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肺循环:→肺动脉→→肺静脉→ 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 输血与血型输血:输血时应以为原则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 典例解读:

例1、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b5E2RGbCAP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1)A是;B是;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的血管流向较而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而的血管汇流入较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_____通过,血流速度。p1EanqFDPw 例3、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2)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DXDiTa9E3d

循环系统测试题

循环系统目标测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3、文氏现象 4、心绞痛 5、心肌梗死 6、阿-斯综合征 二、填空: 1、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体征有、、、、。 2、心源性呼吸困难按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四种形式:、、、。 3、左心衰竭表现为淤血,右心衰竭表现为淤血,全心衰竭表现为减轻而 加重。 4、心源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常见护理诊断是、;心源性 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常见护理诊断是、。 5、慢性心衰的基本病因有:和,常见诱因有、、、等,其中最常 见和最重要的诱因是。 6、左心衰竭的主要症状有、、、,其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症状的 是,常见体征有、、。右心衰竭最常见的症状是,主要体征有、、、。b5E2RGbCAP 7、慢性心衰的饮食原则有:、、、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8、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划分为和两大类。 9、高血压定义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1、2、3级高血压分 别是指:、、、、。 10、原发性高血压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症状有、、、、 ,长期高血压会引起、、、等靶器官损害。

11、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以下5种类型:、、、、。 12、心绞痛可分为、、三种类型,基本病因是,以为主要表现,位 于,性质呈,诱因有,持续时间为,缓解方式为。p1EanqFDPw 13、心肌梗死的病因是,主要症状有:、、、、,其中最早出现的 症状是。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极化液是指、、。 DXDiTa9E3d 14、心脏瓣膜病以最常受累。其次为,特征性体征是,最常见并发 症为,X线上心影呈,心电图可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影呈。RTCrpUDGiT 15、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程分为和,又可分为、和。急性、亚急 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因分别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5PCzVD7HxA 16、感染性心内膜炎周围体征包括、、、,临床最常见的动脉栓塞 部位是、、、、、、,最重要并发症是。 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最重要治疗措施是,17、心肌病可分四种类型,即、、、,其中以发病率最高,其次 为,近年认为是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病因,主要体征为。肥厚型心肌病是以或为特征,临床根据左室有无流出道梗阻分为和两类,本病常为青年猝死的书要原因。jLBHrnAILg 18、心包炎按病情可分为和两种,急性心包炎常伴有,慢性心包炎 常引起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系统试题1

初中生物血液循环系统试题 1、与对应的静脉相比,动脉的主要特征是( )。 ①管壁较厚②管壁较薄③弹性大④弹性小⑤管腔大⑥管腔小 ⑦管内血流速度快⑧管内血流速度慢⑨不具瓣膜⑩常具瓣膜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⑥⑦⑨ 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的心脏,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 ) A.手捏心室壁 B.将心脏切开 C.手捏心房壁 D. 向心脏内灌水 3、某人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从臀部吸收到达扁桃体的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依次是( )。 A:2、1 B:1、2 C:1、1 D:0、 4、右图是有关循环系统某部分的示意图,根据要求填写空格。(A、C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1)如果B依次代表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是_______血管,C是_______血管。 (2)当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叫做_______,位于_______血管的近心端。 (3)如果B处为毛细血管网,当A流的是静脉血,C流的是动脉血时,则B是缠绕在_______上。5、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某学生已观察到了细胞图像,但图像不很清晰,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使图像清晰。 (2)当人体某处被细菌感染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是 [] 细胞。 (3)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 。(4)血液属于人体的哪一种组织?()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 下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红细胞中的氧来自于外界空气,空气中的氧在人体肺的 处进入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图中血液里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在处被吸收进入血液。(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里的这些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尿液的主要成分有等。 (4)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 3. 图1是人体内的动脉和静脉的横切面图。图2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圈回答有关的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图 1 图2 (1)图1中的编号①血管是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图1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________。 (3)图2中的X气体是________,Y气体是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