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知识点复习

初三语文知识点复习

初三语文知识点复习
初三语文知识点复习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汇10.3 第一部分记叙文阅读训练答题要点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什么是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就是指在内容上和主旨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在结构上起着总起、总结、承上启下或衔接过渡作用的语句。

考试中常见的关键句子有: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情感的句子,如比喻句等;含蓄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文章的题目……

(二)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句子的表层意义反映在字面内容上,而深层意义则是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蓄、双关或暗示的特殊意义,它们往往与文章的主旨相关联。

我们阅读文章时,除了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思,更重要的是能挖掘出语句背后的含义,即作者真正的想法。

1、理解比喻句的含义

答题技巧:圈画出比喻句中的关键词语,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本意找出来,然后把原比喻句还原成本意,就是这个比喻句的含义。

2、理解表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答题技巧:圈画出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在文本中的含义,把原句含蓄的意思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

3、理解文章结尾主旨句的含义:

答题技巧:(1)抓住该句中关键词进行解释;(2)紧扣文章的主旨适当展开。

4、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答题技巧:表层含义(实指,即文本内容)+深层含义(虚指)深层含义要关注文章的主旨。

二、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句子的表达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答题。

内容上: 1联系本句的含义。

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或论点、或特征)和作者的态度、感情。

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结合其表达效果。

结构上:1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

2.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3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4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三、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答题。

内容上:1开篇点题 2渲染气氛 3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4点明主旨

结构上:1总起 2承上启下(过渡) 3前后照应 4埋伏笔 5作铺垫 6总结全文

(二)、思路和方法

1、考点:段落的作用(内容+结构)

2答题思路:内容即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等),段意要联系中心。

结构:①总起下文②承上启下③前后照应④埋伏笔⑤作铺垫⑥总结

四、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几种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

(二)考点:1、判断文中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说说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三)答题指导

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事理。

作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表达了、写出了)……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作用:把……当作人来写,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3、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使读者对……有一个整体印象,加强表达效果。

4、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等。

5、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文本某些内容,设置悬念等。

6、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加强表达的语气,体现……强烈的感情色彩。

7、对比: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作用:将……事物的不同点进行对照,突出不同点,加深读者对……本质特征的认识。

重要提示:答案都要有文本相关内容。

五、感知文章内容

(一)考点精析

1.记叙的要素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二)考点:

概括文章(某段或某个情节)的内容。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A、起因+经过+结果(或:起因+结果)

适用于故事情节曲折,内容比较生动的记叙文(题目往往是:请概括故事情节)

B、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做什么

适用于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记叙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六、理清文章线索

(一)考点精析:

1.记叙文的线索

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2、线索的分类: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考查内容:

1.找出文章的线索。

2.文章标题的含义(标题即文章的线索)。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找出文本线索

(1)文章的标题(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3)文中的议论抒情句(4)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七、把握叙述顺序

(一)考点精析: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二)考查内容:

顺叙、插叙、倒叙段的作用。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顺叙的作用:可以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倒叙的作用:1.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2.使文章更紧凑

插叙的作用:1.补充、交代文章相关内容,使叙事更完整 2.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3.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八、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一)考点精析: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手法常用的有两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的刻画和描绘,尤其是对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语言和神态的描写。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二)考查内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人物描写的作用:

1、表现一个人的生存环境;

2、表现一个人的性格、身份地位、教育程度;

3、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4、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5、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或情感)。

以上几点,做题时要结合文本上下文一一去分析,有时答案只是其中的一点,有时答案是其中的两点或三点。但如果题目空格有后缀,如“的心理”,那么就只考虑描写对表达心理的作用,其他两个就不必考虑了。

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紧扣文中的中心。

九、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一)考点精析: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与之发生直接关系的外界条件——社会和自然的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两类: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猫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环境中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二)考查内容:

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阶段考察的重点是自然环境描写的辨别及其和作用。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推动情节的发展。

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一)考点精析:

“理解词语的含义”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A、词语的指代

B、词语的比喻义

C、词语的引申义

D、词语的特殊含义(包括双关、反语、讽刺等)

(二)考查内容:

1、“理解词语的含义”常见题型为:

A、***指的是什么

B、***的含义是什么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常见的题型有:

A、说说加点的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B、你认为文中那个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

C、加点的词在文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D、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

E、加点的词如果换成**,可以吗?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1、“理解词语的含义”答题技巧:

A、词语的指代:

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B、解释词语的本意——在文中比喻……

C、解释词语的本意——

在本文中指……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答题技巧:

联系本词(释词义)——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文本人物形象,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

提示:在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品格、精神……);表现了描述对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在议论文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还包括“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在说明文中还包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十一、小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小作文的几种类型

1、感想类小作文

2、鉴赏类小作文

3、人物评价类的小作文

4、五写:缩写、扩写、仿写、改写、续写感想类小作文的写法

1、感想类小作文通常情况下附在记叙文阅读之后,常见题型有:

(1)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2)文中的哪个情节最能打动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3)文中划线部分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2、答题思路

①提出感点:

读了本文,我认为(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感受到……)……;

文中的……(概括情节)最能打动我,我明白了(我懂得了、我感受到……)……;

文中的划线句告诉我们:……

②围绕感点进行阐述。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论述结构:并列结构、层进结构、正反对比结构

③总结:从实际出发,提出号召,一句话总结全文。

3、友情提示:

①小作文注意控制字数,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意思;

②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巧用标点使文章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③此类答题思路也适用于一般的表述题。

鉴赏类小作文的写法

1、鉴赏类小作文常见题型有:

①本文在写作上(语言上、修辞上…)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②请针对文中划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③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摘抄下来并进行赏析。

2、写法指导

①根据问题找出感点:

本文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本文的动词(副词、形容词……)使用生动传神;

本文最有特色的是使用了……的修辞手法;

……

②根据文本具体分析

列举一至两个例子进行具体分析其表达式上的作用。

③总结其表达效果或给读者感受。

3、友情提示:

①所选的赏析角度和文本中的例子应该是自己熟悉的、会分析的。

②在具体赏析作用时,一定要认真结合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不可完全套用公式。在答案的表述上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

③这种答题方法也适用于鉴赏类的小题目。

人物评价类小作文的写法

1、人物评价类小作文常见题型有:

①你认为文中的***是个怎样的人呢?说说你的看法。

②你同意文中***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写法指导

①根据问题找出感点

我认为***是一个……的人;我赞同(不同意)***的做法;……

②根据文本具体分析

列举文中两个左右的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③总结。

3、友情提示:

①所选例子从多个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

②在具体分析时,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可完全套用公式。在答案的表述上还要注意语言的连贯。

③这种答题方法也适用于评价类的小题目。

仿写

1、仿写即是模仿范文(段)进行写作。

2、仿写的基本原则

“形神兼备”“形”即结构,“神”即内容。

(1)要求结构的一致性(2)要求内容的统一性(3)修辞和描写的相同性。

3、仿写要决:

(1)找准模仿点,以求形似(句式结构修辞)

(2)明仿写内容,以求神似(语境内容情感)

(3)定陈述对象,形神兼备(识别筛选)

扩写

1、扩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即将内容比较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原文题旨、内容详实的文章。

2、扩写的形式

(1)扩写完整的带有独立性的段落; (2)按照指定的文章开头,把故事扩写完整;

(3扩写整篇故事; (4)根据故事结尾提供的线索,把情节延续扩写下去。

3、扩写的要求

(1)把握原文主旨和基本内容;

(2)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增添文章的“血肉”;

(3)想象要合情合理,不违背原文主旨,不违背生活常识。

4、友情提示

(1)扩写的内容要注意情节发展合理,人物的性格前后统一;

(2)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充实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扩写一般不改变人称和体裁

缩写

1、缩写就是保持原文基本内容和主旨,把它浓缩为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文章。

2、缩写要求

(1)要注意缩写是在保持原文的体裁、中心、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把长文章缩成短文章。

(2)要掌握住全文中心和各段段意。看原文的开头,故事的展开以及结尾是怎样写的,段与段之间是如何过渡和衔接的,理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和段意。

(3)要把握住主要事件的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在压缩和提炼的时候,人物的对话可以改为叙述的方式写出来,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等都可以删掉,只保留故事的主干。

(4)要在缩写的时候,理清思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等,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动笔写。

3、友情提示

缩写后从头到尾看一遍,看是否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或前边有的,后边却疏忽、漏掉,交代不清;再看各段之间衔接是否自然。注意缩写后文章千万不要支离破碎。缩写后还应该是一篇好文章。

改写

1、改写是根据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改写成另一种体裁或样式的写作训练。

2、改写的几种形式:(1)改变文章的重点,叙事或描写的角度。

(2)改变文章的叙述方式。如把倒叙改为顺叙等。

(3)改变人称,如把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或把第一人称改写为第三人称。

(4)改变文章的体裁,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3、改写的方法

(1)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领会原文的中心思想。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改写。都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

(2)改写不能照抄原文,如改写诗歌,不能只添几个字,或把诗句解释一下就算文章,而是要按文章的中心,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叙述和描写,重新组织文章,

(3)改变人称的改写,要自始至终保持人称的统一,尤其是人物对话中的人称都要作相应的改变,语气也要作适当调整。

续写

1、续写是按要求在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写作,使之成为完整的

一篇文章。

2、续写文章,要注意下面几点

(1)把握原文的内容主旨(2)根据题目给的材料要进行合理的设想,选择最佳的角度。

(3)续写的内容一定要切合题意,并与提供的材料融合,融为一体。写作手法与语言要保持一致性,使整篇文章没有做作的痕迹。

(4)如果是某记课文或根据文中的有关情节进行续写,要充分理解原文的中心、人物、主要事件,要顺着原文的思路开展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体现“续”的特点。

3、续写方法:(1)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情节(2)要确定好文章的中心

(3)要抓住要点,考虑周到(4)要反复推敲修改

提示:“五写”中除缩写外,其余四种都要有一定的想象。

第二部分说明文阅读训练答题要点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一)考点精析: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或介绍事物;或介绍事理,使读者获得知识。

介绍事物性的说明文往往从形状、构造、种类、成因、功能、性质、制作方法、关系等角度来介绍对象的特征。

介绍事理性的说明文往往从概念、种类、来源、演变、异同、内部规律、本质属性等方面来介绍对象的特征。

(二)考查内容:1、说明对象是什么2、说明对象有何特征3、概括文章或段落内容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1、说明对象

在阅读说明文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说明对象。多数说明文标题即说明对象。其次,我们不仅要把握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还要明确文本从哪几个角度去介绍,这样才会对把握说明中心、理清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2、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三种方法

①把握文章中心句。中心句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它或提示下文说明要点,或归纳上文的内容。它经常出现在段首、段尾或下一段句首的承上启下句中,偶尔也出现在段中。

②借助说明方法来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事物特征。阅读思考和检验复查时也应考虑到这一点。

③从内容上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些文章没有明显地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可参用下列方法:a.借助划分

层次理清文本从几方面说明。

b.分清句子的主从关系

c.能找出共同点的就归纳,反之就都保留。

3、概括说明内容:“介绍了(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理清说明的顺序

(一)考点精析

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言之有序。言之有序,一方面是指能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顺序,另一方面是指文章层次的条理顺序。说明顺序依据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关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可分三种。

1、空间顺序。它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作依次介绍,

2、时间顺序。在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制作过程多采用这种顺序,它常将事物前后的各种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3、逻辑顺序。它是依据事物内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主要到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性到功用、由一般到个别等。

(二)考查内容

1、考点为下列概念,即由到的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2、段落能否颠倒。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1、阅读时请注意方位及表示方位变化词语。

2、阅读时要注意表示时间的和空间变化的词语。

3、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先考虑这些段落写了什么,再思考这些段落内在的逻辑联系及结构上的相互关系。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考点精析

初中阶段重点应掌握四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图表。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相比较。它可以是同类事物相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事物相比较,还可以是同一事物的先后相比较。它经常会使用“相当于”、“比”这一类标志性词语。作比较能有力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即举出有代表性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事物特征,它与说明对象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它经常会使用“例如”、“以什么什么为例”、“如”这一类标志性词语。它能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具体鲜明。

列图表,即用图表的形式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它可以使复杂的说明简单

化,使读者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一目了然。

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围绕对象的特征服务的,说明方法本身要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离开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无所谓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也是鉴别文本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考查内容

1.划线句或段落、文章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这一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技巧:

①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举例子:具体鲜明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作比较:有力地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④列图表: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议论文阅读训练答题要点

一、论点的把握

(一)考点精析

1、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中心,只有准确把握论点,才能准确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2、注意区分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方面,同时也是该部分的论点。

3、要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

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或陈述,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形式上论点应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二)考查内容

1、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1、先抓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题目一种是论点,一种是论题,应注意区分。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

2、抓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如果一篇文章开篇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篇为论点。

3、捕捉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4、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二、论据的分析

(一)考点精析

1、什么是论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2、论据的形式:证明论点的依据主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两类。

①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科学的统计数据图表,它的特点是概括简洁,紧扣论点边叙边议。

在文章中事实论据有的具体叙述,有的概括叙述,具体的事实论据容易辨认,概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忽略,阅读时应细心辨认。

②理论论据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

理论论据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部分引用,还可以间接或概括引述,这些引用方式要注意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中认真加以辨认。还要注意,也有在引用名人的话中既包含事实论据,又包含道理论据,不能将一切名言都视为理论论据。

(二)考查内容

1、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

3、按要求补写论据;

4、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1、论据的作用: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2、要求概括的论据一般为事实论据,按照记叙文事情的概括方式:谁+做什

么(怎么样)

3、补写论据要注意前后文的要求和照应,要能够证明文章的观点。

三、把握论证方法和论证的层次

(一)考点精析

1、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

2、常见的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摆事实),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的事例证明论点;

B.道理论证(讲道理),即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C.对比论证,即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D.比喻论证,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3、论证结构

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②段落之间的结构主要还有以下三种:

A.并列式: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B.对照式,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是用一种来烘托另一种;

C.层进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不能随意改动前后顺序。

(二0考查内容

1、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划分文章层次,理清结构思路

3、说一说段落之间的关系

(三)解题思路与技巧

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摆事实)的作用: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举例论证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的作用: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道理论一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对比论证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然后分析这样的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论点。

3、比喻论证的作用: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

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第四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要点解读

一、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均为课内文言词语(特别是150个重点词语)的迁移,所以能够掌握课内重点词语,是课外文言阅读的基础。

二、关于课外文言文理解题的题型及答题方法指导:

(一)简单的课文分析:

1.题型:

(1)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段意

(2)用文中的话回答问题(或用自己的话回答)

2.答题方法:

题型(1)概括内容仿照现代文的概括方法:谁+做什么(怎么样)

题型(2)在文中找到答案,不能多,也不能少。如加了引号,即用文中的话;如没有加引号,即根据文本内容概括。

(二)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1.题型:

(1)人物形象分析

如:说说文中的***是怎样的人?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告诉你怎样的道理?告诫我们?

2.答题方法:

人物分析题

(1)认真阅读文本,答案从文本中来;

(2)关注文章的最后一句,圈画出关键词语;

(3)对人物的特点进行归纳,大体可从“德”与“才”两个方面来分析

人物形象。

主旨分析题(启示、道理、告诫):

(1)文章告诫我们?

从反面回答:我们不能………

(2)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①启示可以多角度考虑

如《黔之驴》,可从驴的角度考虑:我们不能做外强中干的人,而应有真才实学;可从虎的角度考虑:貌似强大的敌人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②如果故事本身是从正面赞扬某个人物或某种精神的,那么启示即从正面回答;如果故事是从反面讽刺批评某个人或某种现象的,那么先从反面回答“我们不能……”,然后再从正面回答“而应该……”

③如果讲的是动物的故事,那么回答启示的时候一定要把文中的形象与生活中的某种人相对应,主旨的最终指向是做人的道理。

④道理类的题目

回答时尽量从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思考,并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人教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版)

第1课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 一、重点字词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重点字词 朦胧méng lóng 覆fù盖冻僵jiāng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qī) 栖息(xuān) 喧响沉(jì) 寂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2、《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第5课敬业与乐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赦shè旁骛wù佝偻gōu lóu 承蜩tiáo 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guō不舍 2、解释下面词语。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写出下列句子的出处并解释句意。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解释: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3、主一无适便是敬。 出处:《论语·学而》解释:主一无适,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出处:《庄子.达生》解释: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5、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出处:《礼记·中庸》解释: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处:《论语·雍也》解释: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处:《论语·述而》解释: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重点字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课沁园春雪】 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词识记 莽莽(mǎng)滔滔(tāo)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多娇(jiāo) 折腰(zhé) 大雕(diāo)略输(shū)天骄(jiāo)素裹(guǒ)成吉思汗(hán) 多音辨读 分(fèn)外(hán)成吉思汗(zhé)折腰(shǔ)数风流人物 (fēn)分寸(hàn)汗牛充栋(zhē)折腾(shù)数码 (shé)折本(shuò)数见不鲜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1,妖娆:娇艳美好。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折腰:鞠躬,倾倒。 三、句子运用。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么?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试比高”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四、文学常识与古诗词填空。

1,毛主席(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列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他的诗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襟怀豪迈。《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名篇被广为传颂。 【第2课、《雨说》】 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词识记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喧嚷xuān rǎng 二、词语知识积累。 1、解释下列词语。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三、文学常识 《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雨说》的主题:“雨说”的话抒发了诗人赞美春天、春雨的情感。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做副标题表达了诗人关怀祖国前景、情系祖国命运的浓郁的爱国热情。 【第3课、《星星变奏曲》】 一、字音字形辨析。 颤动chàn dòng 凝望níng wàng 安慰ān wèi 柔软róng ruǎn疲倦 pí juàn 覆盖fù gài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语音课标要求;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知识回顾: 音节拼音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o 拼,不能和uo 拼。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 (三)注意拼音规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儿童(ér tóng),花儿(huār) y、w的使用: 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如:把"大衣"二字连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用了y,写成 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1)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2)ü和n、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4.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 í'ǎo(皮袄) 正确拼读字可使用下列方法: 1、语境定音法:分析语境,了解语意,从而推断读音; 2、词性定音法:有些词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 3、记忆积累法:对特殊的,少量的要强行记忆; 4、声旁类推法:据声旁推断读音。 附: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按音序排列) A 1.挨紧āi 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 4.狭隘ài 5.不谙水性ān 6.熬菜āo 7.煎熬áo 8.鏖战áo 9.拗断ǎo 10.拗口令ào B 1.纵横捭阖bǎi hé 2.稗官野史bài 3.扳平bān 4.同胞bāo 5. 炮羊肉bāo 6.剥皮bāo 7.薄纸báo 8.并行不悖bèi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 13.包庇bì14.麻痹bì 15.奴颜婢膝bìxī16.刚愎自用bì17.复辟bì18.濒临bīn 19.针砭biān 20.屏气bǐng 21.摒弃 bǐng22.剥削bōxuē23.波涛bō24.菠菜bō25.停泊bó26.淡薄bó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ā 5.偏差chā 6.差距chā 7.搽粉chá 8.猹chá 9.刹那chà10.差遣chāi 11.诌媚chǎn 12.忏悔chàn 13.羼水chàn 14.场院cháng 15.一场雨 cháng 16.赔偿cháng 17.偿佯cháng 18.绰起chāo 19.风驰电掣chè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知识点 积累及运用 识记字音 识记字形 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熟语 辨析修改病 句 语句表述 压缩语段 仿用、选用、变换句式 简明、连贯、得体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辞手法 语法知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识记文学常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词语 文言句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理解、翻译文言语句 古诗词阅读 古诗阅读 古词阅读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 设计语文综合性活动 提取及概括信息 课文理解 积累及运用 初中语文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总结:积累及运用知识点是初中学习语文时期的主要知识点之 一,主要包括识记字音、识记字形、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正确使用熟语、辨 析修改病句、语句表述、压缩语段、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法知识、等,以下是各具体知识点总结的理解和分析。 识记字音 同音字 多音字 形声字 易误读的字 识记字形:音近(同)字 形近字 音相近字 形相近字 标点符号:重点是句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题型有选 择题、改错题、断句题、添加题等。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 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 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 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 、 “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 ,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正确使用熟语:成语 惯用语 谚语 格言 歇后语 词语运用 词语的语境义 辨析修改病句:辨析病句:1、 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 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 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 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 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 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 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 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修改可以归纳为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 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 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语句表述:情景式扩展 续写式扩展 写作广告词 过渡语 其它创新题 写作导游词 压缩语段:消息类压缩 说明类压缩 描述类压缩 议论类压缩 图文转换 语句语段赏 析 语句语段赏析概括 语言运用 消息类压缩知识点总结:消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结尾四部分。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倒金字塔”式,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其中,导 语部分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概述消息的核心内容或事实的主要部分,给读者一个轮廓;主 体部分则描述消息的主干和枝节部分,具体交代事件的始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 过、结果等)。为充实消息内容,深化主题,消息中的背景材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交 代人物、历史地理、知识背景等材料,对此,在压缩时常舍弃。 说明类压缩知识点总结:对说明类的语段进行压缩时, 要注意: ①抓住说明的中心及其特点; ② 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③ 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连贯。 描述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关注材料所描述的主体、描写的方法和手段。要注意:①描述的 要素和对象;②忽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只是用来渲染气氛或衬托人物,但许多不是文段的 中心,所以要忍痛割爱。 议论类压缩知识点总结:要注意:①抓中心句、过渡句;②内容要全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 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 图文转换知识点总结: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 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解答图表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整体阅读;2、重视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 等;4、把握考题要求;5、简要归纳概括。 语句语段赏析知识点总结: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和语段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文句的赏析进一 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知识点归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sī) 绽出(zhàn) 锦幛(zhànɡ) 径自(jìnɡ) 佝偻(ɡōu lóu) 泄漏(xiè) 禀告(bǐnɡ) 斟酒(zhēn) 呓语(yì) 阴霾(mái) 汹涌(xiōnɡ yǒnɡ) 憔悴(qiáo cuì) 舀出(yǎo) 哄笑(hōnɡ) 蒲包(pú) 羞怯(qiè) 芳馨(xīn) 贪婪(lán) 祈祷(qí dǎo) 回溯(sù) 惺忪(xīnɡ sōnɡ) 愧疚(kuì) 灰烬(jìn) 大抵(dǐ) 侍候(shì) 笔墨纸砚(yàn) 朔风(shuò) 休憩(qì) 心魂惊骇(hài) 踝骨(huái) 紊乱(wěn) 袒露(tǎn) 黯然(àn) 打鼾(hān) 阔绰(chuò) 羼水(chàn) 颓唐(tánɡ) 门槛(kǎn) 骄奢(shē) 枭鸟(xiāo) 旋涡(xuán wō) 虬须(qiú) 怜悯(mǐn) 凛然(lǐn) 荫庇(yìn) 2.给多音字注音。 夹袄(jiá) 嚼碎(jiáo) 打折了腿(shé) 行情(hánɡ) 涨到十文(zhǎnɡ) 血淋淋(xiě) 涨红了脸(zhànɡ) 调解(tiáo) 模样(mú)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峥蝾(嵘) 挖崛(掘) 槐梧(魁) 洋隘(溢) 店记(惦) 陷井(阱) 侧隐(恻) 篾视(蔑) 才狼(豺) 宽怒(恕) 溃赠(馈) 轶丽(昳) 4.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如坐针毯(毡) 提心掉胆(吊) 不屑置辨(辩) 吹毛求刺(疵) 望眼欲串(穿) 变化莫侧(测) 淹淹一息(奄奄) 出人投地(头) 顶礼莫拜(膜) 万恶不郝(赦) 忍峻不禁(俊) 一气呼成(呵)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下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 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yóng) 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锦幛zhàng 荇xìng藻zǎo 蘸zhàn (qiáo cuì) 憔悴 (lóu yǐ) 蝼蚁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中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cù新 笑涡wō绯fēi红淤yū滩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2)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第三节诗歌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六、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九、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一、小说 (一)小说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二、议论文 (一)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三)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四)议论文基本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五)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3、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③、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

201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全部知识点整理汇总【精品推荐】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七年级(上)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 (shùn) 瞬间 (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泣纳罕.hǎn 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a)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 (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 ..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 (gū) 辜负 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a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 ..líng dīng 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ng 沉浸.jìn 2.解词。 (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a癞.lài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 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九年级: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初二多涉及记叙文(散文、小说)、说明文(包含说明文): 散文阅读技巧指导 A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2描写 描写指用语言文字等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具体来说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按照描写对象不同,描写主要有对人的描写和对景物的描写。 (一)人物描写 1.考点解析 历来对人物的描写的考查,通常情况下能考查的是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这样写的作用。2.知识储备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的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景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 1.考点解析 我们讲的描写是狭义的描写,近年来单纯考查描写的并不多,描写景物,主要考查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等。 2.知识储备 景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视觉还要考虑观察的角度、顺序等,如从远到近(或由近到远),从高到低,或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等。或者从时间的顺序。 采用对比方法写景。 采用象征手法写景。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 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景衬托人物心情;写景点明时令、地点;写景表现人物关系;写景

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必背知识点

九上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古诗词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行香子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文言文原文释词 岳阳楼记宋·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到)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同“嘱”,嘱托)予作文以(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美好)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

初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知识点归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q i n) 妖娆(r d o) 留滞(zh 1) 蓑衣(su o )襁褓(qi a n g b a o)教诲(hu 1) 佝偻(go u l o u)亵渎(xi e d u )骈进(pi d n) 强聒(g u o )颓废(tu i )谀词(y u) 扶掖(y e )祭祀(s 1 )秕谷(b i) 愕然(e )鄙夷(y i )嗤笑(ch i) 瓦楞(l e n g )恣睢(z 1 su 1 )拮据(ji e) 栈桥(zh a n)别墅(sh u )褴褛(l d n I u) 磕头(k e) 惘然(w a n g )佯攻(y d n g) 2.给多音字注音。 分外(f e n) 成吉思汗(h d n)数风流人物(sh u) 今朝(zh a o)斗笠(d o u)品行(x i n g) 朴刀(p o )折了本(sh e )变更ge n g) 廓然无累(l e i)省得(sh e n g) 3.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洸惚(恍) 多嗦(哆) 潮迅(汛) 庸禄(碌) 灰尽(烬) 殒落(陨) 旁婺(骛)渺汒(茫)贱桥(栈) 4.纠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红妆素裹(装)强刮不舍(聒)一代天娇(骄)润如油高(膏)格尽职守(恪)重蹈复辙(覆)刻骨名心(铭)无与论比(伦)斩钉裁铁(截)根深帝固(蒂)致致不倦(孜孜)不言而谕(喻)味同爵蜡(嚼)吹毛求刺(疵)侍才放旷(恃) 5.重要作家、作品回顾。

(1)《雨说》——郑愁予——中国台湾——诗人 (2)《蝈蝈与蛐蛐》——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3)《夜》——叶赛宁——苏联——诗人 (4)《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5)《傅雷家书两则》——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7)《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8)《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9)《范进中举》——吴敬梓——清朝——讽刺小说家二、考点对应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 分外(f e n)解剖(p a o)深邃(su 1 )余晖(hu 1)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 一、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1. 沁园春雪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素裹(guǒ)折腰(yāo)谦逊(xùn )风骚(sāo ) 红zhuāng 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 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莽莽:无边无际。 ②顿失滔滔:(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描写黄河水结冰的景象。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 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蜡象,白色的象。 ④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 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 雪覆盖着大地。 ⑤分外妖娆:格外婀娜多姿。 3.文学常识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诗人。代表作有《论持久战》《反对党八股》《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自由主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 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2雨说 1.给加点的字注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 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 lǐ)田pǔ(圃)suō衣(蓑) qiǎng bǎo(襁褓)街qú(衢)润如油gāo(膏)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田圃:田地和园圃. 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 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 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3.文学常识 郑愁予,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原名郑文韬,原籍河北,中国台湾当代诗人。 其成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有诗集《梦土上》、《衣钵》、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必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详解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 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