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
层序地层学读书报告

层序地层学基本概念

1、 层序、体系域、准层序概念之异同与比较

(1) 层序

1、层序地层学

是根据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和解释的地层学分支。

2、层序的概念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存在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的整合面为界的底层单元,一个沉积层序可以包含若干个不同类型的沉积体系域以及准层序组和准层序。

3、层序的分级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一个沉积层序是在一个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形成的,不同级别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相对应于相应级别的沉积层序。(一般分为5个级别):一级层序的体系域是由一个或多个二级周期所形成的二级层序所组成;二级层序的体系域是由一个或多个三级周期所形成的三级层序所组成;三级层序是由一系列准层序组组成的体系域所组成;一个四级层序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准层序所组成(可包含完整或不完整的体系域);五级层序往往仅包含一个或几个准层序(往往仅出现某个体系域的局部)。

4、每个层序中的某个体系域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准层序组,一个准层序组包括一个或几个准层序。

5、不同级别的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中所包含的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等也是有级次的。因此综合上述几个基本概念得出:任何一个级别的层序在理论上都进行体系域划分,通常情况下在三级层序下面划分,对于陆相湖盆来说一般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湖进(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海相盆地相对应的是初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

层序和体系域其实是同一套地层不同的划分方式,就是一个矩阵的不同表达方式(行和列)的区别。这样一想,就应该清楚,不同层序级

别都可划分体系域。根据威尔逊旋回,任何一级的层序都会出现水进水退的过程,也就是说都应该有低位/水进/高位体系域(或只发育其中的一个/两个).但是体系域的概念的提出最初又是在三级层序中出现的.也就是说习惯上,只有在三级层序,才使用体系域.

(二)体系域

1、体系域定义

由小层序和组成层序的次级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小层序组形成的同期沉积体系的联合体称为沉积体系域。体系域的解释是建立在小层序堆叠型式、与层序的位置关系和层序边界类型的基础上。

2.低水位体系域[LST]

低水位体系域是在海平面缓慢下降,然后又开始缓慢上升阶段的沉积。在不同的盆地边缘发育不同的低水位体系域。在有不连续的陆架边缘的盆地中,低水位体系域由不同时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低水位扇或盆底扇;上部为低水位楔。

2.1盆底扇

是在低的斜坡和盆底沉积的以海底扇为特征的低水位体系域的一部分。扇的形成与峡谷侵蚀到斜坡和河谷下切至大陆架有关。硅质碎屑沉积物通过河谷和峡谷穿过斜坡和大陆架形成盆底扇。尽管盆底扇的出现远离峡谷口,或者峡谷口不明显,但是盆底扇可能形成于峡谷口。盆底扇的底面(与低水位体系域的底面一致)是Ⅰ型层序界面,扇顶则是下超面。

2.2斜坡扇

由浊积有堤水道和越岸沉积物组成的扇状体,盖在盆底扇上且被上覆的低水位楔下超。

2.3低水位楔

由一个或多个进积小层序组组成的沉积楔。向海方向被陆架坡折限制,上超在先前形成的层序斜坡上。因此,低水位体系域的准层序组有加积(盆底扇和斜坡扇)、进积等型式(低水位楔)。

3.陆架边缘体系域是Ⅱ型层序的最下部的体系域,即2类层序界面之上的第一个体系域,它由一个或多个微显进积至加积的小层序或小层序组组成。在沉积滨岸线坡折的向海一侧,该体系域下超在Ⅱ类层序界面之上。特点:陆架边缘体系域沉积期间,随着海退的不断进展,陆架虽有暴露,但其大部分可暂时被半咸水淹没,因此陆架边缘体系域顶部附近可有广泛的煤系分布。一般地,陆架(棚)边缘体系域内部沉积相的叠置特征是自下而上海相沉积逐渐增多,与上覆的海进体系域的分界面为海进面。

4.海进(海侵)体系域 [TST]

海进体系域是1类和2类层序的中部体系域,其下界面为海进面,下伏体系域为LST或SMST。海进体系域是海平面上升期间的沉积,因此它由一个至多个退积小层序组成。不同类型的层序中海进体系域发育程度不尽相同,比较而言2类层序中的 TST更为发育。

特点:(1)在发育 l类层序界面的情况下,海进早期阶段的沉积局限于深切谷内,而且, LST沉积之后海平面仍在陆架之下,广大的陆架地区没有海进沉积。只有在海平面开始迅速上升之后,陆架才逐渐覆水并最终被淹没,沉积中心也逐渐向陆迁移,此时才有较为广泛的海进沉积。(2)在发育2类层序界面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深切谷,而且陆架也

未全部露出水面,因而海进一开始便有沉积的广阔空间,所以2类层序中的海进体系域更为发育和广泛。

5.高水位体系域 [HST]

高水位体系域是层序最上部的体系域,是海平面高位期的沉积。在海进体系域形成之后,海平面上升已非常缓慢,在其上升到最高水位这段时期内沉积的HST,以加积小层序为特色,为早期HST;此后,海平面开始缓慢下降,此阶段形成的HST则以进积小层序为主,为晚期HST。HST内的小层序在向陆方向可上超在层序界面上,在向盆地方向则下超在海进体系域或低位体系域之上。

(三)准层序

1、准层序

准层序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对应的面为界、成因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是测井层序地层分析的最小基本单元;厚度为几米到几十米。有成因关联的一套准层序构成准层序组,根据准层序的叠置样式,准层序组可划分为进积、加积、退积三种类型。碳酸盐岩中的沉积层序由典型的浅水台地沉积物和较深水沉积物组成,为不整合围限的地层序列。单个层序一般由三个相关的相组成,称为“体系域”。这是海面上升、静止并最终下降的单一旋回的沉积。体系域是碳酸盐岩台地的基本构造组成。一个层序内的地层向上的顺序依次被称为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或者由外来沉积物组成,也就是陆源碎屑物重新沉积到盆地中,或者(和)由原地的物质建造组成,一般为近海、

浅海相覆盖的潮汐相。上覆的高位体系域的沉积物一般是单个层序的最厚部分,通常由从加积至进积的台地相和边缘台地的向海沉积的深水相组成。台地内部的高位体系域的沉积物由叠加的准层序构成。这种准层序是被不整合覆盖的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它反映了台地范围的短期地表裸露。

准层序的边界:是一个海泛面及与之相关的界面。大多数准层序边界海泛面均存在着深水沉积与浅水沉积的一个截然界面。

准层序沉积特征:是一个向上沉积水体不断变浅的序列,层厚向上增大,生物扰动向上减少,沉积相向上指示水深变浅,三维空间上表现简单的冲刷和变粗的趋势。

准层序形成环境:一个完整准层序的形成是与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密切相关的。在准层序形成的第一阶段,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大与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或海平面处于相对下降阶段。此时沉积物不断向前推进,较浅水沉积相上覆在相对较深水沉积上,形成自下而上沉积水体由深变浅的准层序沉积序列。第二阶段是海平面上升速率明显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形成海泛面的时期。此时在第一阶段形成的沉积物纸上产生了硅质碎屑沉积物的无沉积作用面,并可在该面上沉积薄层炭酸岩盐、海吕石、富含有机质的泥灰岩或火山灰,也可以在早期沉积物顶面形成不同类型的海泛滞留沉积。第三阶段是形成新的准层序沉积阶段。此时的海泛面发生较明显的相对下降,沉积物供给速率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沉积物不断向前进积,形成新的准层序。新的准层序叠覆在前期准层序顶界海泛面之上,穿过该海泛面存在明显的水深增加的证据。

准层序的边界形成机理:当水深速率明显大于沉积物沉积速率时便形成了边界。

2、准层序组

是指由成因相关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具特征堆砌样式的一种地层序列,其边界为一个重要的海泛面和与之可对比的面,有时它可以和层序边界一致。

准层序组对比的重要意义: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边界均是不同级别或不同规模的海泛面,因此,据海泛面确立的准层序和准层序组地层对比格架具有地层年代意义。层序地层对比所建立的年代地层框架有利于高效地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使石油勘探开发科技人员值得重视和采用的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盆地类型:被动型边缘盆地,运动型边缘盆地。

层序边界的类型:Ⅰ型,层序界线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速率大于盆地下降速率时产生的,即此时发生了较大规模的相对海平面下降。Ⅱ型

层序界线是在全球海平面下降速率几乎或小于沉积滨坡折处沉降速度时形成的。不同类型层序界线的形成是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于盆地沉降速率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差异性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不同层序界限内的不同沉积沉积组合方式。

Ⅰ型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1、广泛出露地表的陆上侵蚀不整合面。2、层序界面上下地层颜色、岩性以及沉积相的垂向不连续或错位。3、伴随海平面相对下降,有河流回春作用形成的深切谷实层序边界的典型标志。4、相对海平面明显下降造成层序界面处的古生物化石断代或绝灭。5、在岩性和地层产状突变的层序界面处,测井曲线具有良好的层序界面反映。6、层序界面上下体系域或准层序类型的突变。

7、伴随着沉积相向盆地方向的迁移,可在敌剖面上识别出一个层序的顶部海岸上超的乡下迁移现象和一个层序下部层序界面之上的海岸上超的向陆迁移现象,他们与地震剖面上的地震反射终止关系(消蚀、顶超、上超、下超)共同构成了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其中消蚀、顶超、上超是在地震剖面上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志。

层序边界识别标志:1、在地震剖面上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志:消蚀、顶超、上超 2、生物特征识别标志:生物碎屑层,植物根迹化石,遗迹化石,生物数量、种属的变化。 3、沉积学标志:相突变,古土壤层,微观成岩标志。4、测井曲线特征。5、综合分析。深切谷:时下切的河流体系,其通过下切作用使河道向盆地延伸并且如下伏地层,以海平面的相对下降相对应,在陆棚上,深切谷以层序边界为下界,以首次主要海泛面为上部边界。

具陆棚坡折边缘的Ⅰ型层序地层样式:(1)低位体系域是在相对海平面下降以及其后的缓慢上升时期形成的,其底为Ⅰ型不整合界面及其对应的整合面,其顶为首次越过陆棚坡折带的初始海泛面。(2)海侵体系域是具有陆棚坡折边缘的Ⅰ型层序中部的一个体系域。它在海平面快速上升期间,克容空间增长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的情况下形成的。其底界为首次海泛面,顶界为最大海泛面。(3)高位体系域是在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不断降低时形成的,或者说是在克容空间增长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时形成的。它广泛分布于陆棚之上,其下部以加积式准层序叠置样式向陆上超于层序边界之上,向海方向下超于海侵体系域顶面之上。

具陆棚坡折的盆地的Ⅱ型层序地层样式:(1)陆棚边缘系域是Ⅱ型层序最下部的一个体系域,其底是一个以覆盖河流沉积的海相平原或以覆盖河流沉积的滨岸和三角洲沉积物为特征的侵蚀不整合面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2)海侵和高位体系是沿层序边界发育广泛的海侵沉

积。

两类层序识别的主要依据:沉积盆地边缘地形的差异,相对海平面升降幅度不同、陆上侵蚀消截获陆上暴露面积的不同以及上覆地层超覆特点的差别。

凝缩层(缓慢沉积段):沉积速率低,形成时间长,沉积作用连续。它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价值:(1)如果漏掉该层,那么,在生物地层记录就会出现明显的尖端,造成在沉积作用实际联系的地区家乡出一个主要的不整合。(2)若仅对该层采样分析古水深而不做同一侧向沉积环境解释,那么,就会对整个层段做出联系的深水环境解释,遗漏掉几个重要的侧向边界。

二、基准面、可容纳空间与沉积湾岸坡折的详解(一)基准面

1、基准面的定义

基准面是分隔开沉积带和剥蚀带的物理面。(wheeler,1964) 它是由无数个平衡点组成的面,在这个面上,沉积作用等于剥蚀作用。

2、基准面的分类

2.1侵蚀基准面

陆地上的风化剥蚀作用到达终极状态时的临界面,一般认为其相当于平均海平面及海平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向陆地延伸面。这是较为传统和早期被普遍接受的概念。理论上讲,海洋是沉积作用的最终场所,在地表营力作用下发生的削高填低地质作用,最终会达到终结状态—夷平地表填平海盆,因此,海平面自然被看作是最终夷平面。

2.2沉积基准面

一个抽象的动态平衡面,在此面之上沉积物不稳定, 不发生沉积作用而是发生侵蚀作用;在此面之下沉积物会发生沉积作用;在此面附近沉积物既不发生沉积作用也不发生侵蚀作用。海洋环境的基准面就是海平面;陆相断陷盆地中的沉积基准面是湖平面和递降水流平衡剖面或叫河流平衡剖面。湖泊沉积环境的基准面就是湖平面,而陆相河流环境的基准面就是递降水流平衡剖面。

2.3地层基准面

Wheeler证实基准面不可能是海平面处或其附近的一个水平面,在海平面以上仍可发生沉积作用,而在海平面之下也存在着侵蚀作用。他认为基准面在地表各处是不一致的,并不是一个等同于海平面的水平面,而是一个相对于地球表面略微倾斜的波状面。Cross在接受Wheeler 基准面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基准面既不是海平面也不是相当于海平面向陆地延伸的水平面,而是一个相对于地球表面波状起伏的、连续的、总体上略向盆地方向下倾的抽象曲面(非物理面),其位置、运动方向及升降幅度不断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地层基准面。可将基准面看作一个势能面,它反映了地球表面与力求其平衡的地表过程间的不平衡程度。要达到平衡,地表要不断地通过沉积或侵蚀作用,改变其形态向靠近基准面的方向运动。现在大部分学者倾向于这种看法。

a.海平面之上的沉积带和海平面之下的侵蚀带;

b.连续的基准面与物理面(地表)之间的关系基准面在变化中总是向其幅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单向移动的趋势,构成一个完整的上升与下降旋回。基准面的一个上升与下降旋回称为一个基准面旋回。基准面可以完全在地表之上,或地表之下摆动,也可以穿越地表之上摆动到地表之下再返回,后者称基准面穿越旋回。一个基准面旋回是等时的,在一个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可理解为时间域)保存下来的岩石为一个成因地层单元,即成因层序,其以时间面为界面,因而为一个时间地层单元。

地层基准面强调的是:①基准面是一个上下运动,横向上左右摆动的抽象势能面;②基准面的形态是波状起伏的曲面;③基准面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可能也有相对静止的时期;④基准面的运动是以地表为参照系的相对升降运动;⑤基准面旋回是一个周期性的时间域。

基准面升降与沉积动力学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①当基准面下降达最低点位置时,可由基准面下降到地表之下而引起滨岸带以内的区域发生广泛暴露和遭受侵蚀,沉积盆地的A值缩小并达最低值。与之相对应的物源区(母岩区+再侵蚀搬运区) 大面积扩展,S值增大达最高值。又因河流的落差和向盆地方向的延伸距离最大,流域面积和流量亦最大,流速最快和能量最高,所能搬运的沉积物数量最多和粒度最粗,因而伴随有效A值向盆地方向迁移,在河流入海(或湖)口处呈过补偿沉积状态,从而产生强烈进积作用。

②当基准面上升达最高点位置时,沉积盆地A值递增至最高值。与之相对应的是物源区大面积收缩(主要为母岩区),S值迅速减小至最低值。又因河流的落差,流域面积和向盆地方向的延伸距离大大缩小,流速减慢和能量降低,且粗粒组分主要被截留在靠物源山地一侧的冲积相区,因而可被搬运入海(或湖)的沉积物数量最少、粒度变细。伴随河流入海(或湖)口处与有效A值共同向陆迁移,盆内和滨岸带逐渐处于弱补偿-欠补偿沉积状态,从而产生加积→退积作用,以及继滨岸上超后发生广泛的海(或湖)进作用。

③以上述两种情况为端点,不难理解为何在基准面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或从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位置的两个半旋回区间,分别出现与沉积动力学条件变化相对应的进积→加积→退积(上升)或加积→进积→局部遭受侵蚀(下降)的地层响应过程。

3、三种基准面的异同点

3.1三种基准面的共同点

基准面是一个控制着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何者发生的临界面,位于该面以上将发生侵蚀作用;位于该面下方将会发生沉积作用;与该面重合则

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达到平衡状态,这一点是它的本质特征。

3.2三种基准面的不同

①基准面的状态是静态(静止)的还是动态的;

②基准面的性质是物理面还是非物理面;

③基准面的形态是平面(水平或倾斜的)还是曲面;

④基准面的位置何在,是否为海平面、湖平面、河流平衡剖面等等,有无统一的基准面。

4、总结

基准面作为两种动态地质作用过程(沉积和侵蚀)之间的平衡面(临界面)。它应该是动态的,由于影响侵蚀-沉积作用的各种因素(如沉积地形、海平面升降、盆地沉降、沉积物补给、气候等)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基准面的位置和形态也应该是因时因地而不断发生变动的。相对来说,关于基准面的控制因素,现在研究地还不够深入。

(二)可容纳空间

1、可容纳空间的定义

可容空间是指位于基准面之下的、沉积物表面与基准面之间可供潜在沉积物充填的全部空间。可容空间包括早期未被充填遗留下来的老空间和新增可容空间。新增可容空间是指在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新形成的可供沉积物充填的空间。

通常总可容纳空间向海盆方向逐渐增加,而有效可容纳空间 (总可容纳空间减去未利用空间)的变化则较复杂。由于可容纳空间向盆地方向增加,而潜在的可利用空间又逐步被充填,因而有效容纳空间向盆地方向减小。

2、可容纳空间的影响因素

有效可容纳空间在地质历史中随地质年代而在不断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主要由构造升降运动、沉积填充后的残余地貌形态、海平面相对升降变化、沉积压实作用、沉积充填物负荷的岩石圈补偿和热流作用等因素所控制。

2.1构造活动的影响

层序的演化特征与基底的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有关。因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给速率的比值不同,发育了不同类型的体系域和准层序叠加方式。

2.2气候的影响

在陆相湖盆中,气候对层序的控制是通过它对降雨量、蒸发量的影响,进一步引起湖平面和可容空间的变化所完成的。气候的变化具有旋回性。对于敞流湖盆,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水体的供应充足,但是由于盆地溢出点的存在而不会影响相对湖平面的变化,盆地的水下可容空间变化不大。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淡水补给少,当蒸发量大于水体注入量时,湖平面下降,低于溢出点,水下可容空间减少,形成闭流湖盆。对于闭流湖盆而言,由于湖平面低于盆地溢出点,故气候的波动直接影响湖平面变化,导致水下可容空间的增减,在潮湿气候条件下,水体供给充沛,可使闭流湖盆的相对湖平面上升,可容空间增加,直到湖平面达到湖盆的溢出点形成敞流湖盆。

2.3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影响

与海相盆地相比,湖盆的体积小,且相对近物源,沉积物的供给速率相对较高,沉积物供给对湖平面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在沉积物注入速率较低的条件下,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总是超过沉积物供给速率,发育颗粒较细的沉积,沉积物堆积速率受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沉积物供给对可容空间发育速率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在这种状况下,可容空间的增减取决于构造沉降和湖平面变化速率。

在沉积物注入速率中等的背景下,沉积物可以由湖底加积到湖平面。在起始点上, 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超过了沉积物供给速率,湖岸线向陆迁移、开始湖侵,水体深度增加;当湖平面上升速率降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随之减少,发生滨线的后退,形成偏泥的前三角洲沉积。此时, 堆积速率由沉积物供给速率控制。随后出现快速沉积,发生持续湖退,沉积物供给超过了可容空间,沉积表面保持在湖平面位置,过剩沉积物过路冲到深水盆地中。当可容空间增加速率趋近于零时,早期沉积物可能遭受侵蚀作用,形成沉积层序的边界。在这种背景下,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控制了堆积作用速率。

在沉积物注人速率较快的部位,沉积物供给量总是超过了可容空间。在可容空间增长期,偏砂的滨岸平原相或三角洲平原相形成于湖平面或近湖平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堆积作用速率是可容空间的函数。在可容空间减少期,对滨岸沉积物的侵蚀作用发育,形成陆上侵蚀面。

2.4可容纳空间和基准面的关系

可容空间是与基准面相伴随而存在着的,可容空间的增加与减少直接受控于基准面的升降和基底构造沉降。

基准面相对于地表的波状升降,伴随着沉积物可堆积空间(可容纳空间)的变化。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上时,提供了沉积物的空间,沉积作用发生,任何侵蚀作用均是局部的或暂时的。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下

时,可容纳空间消失,任何沉积作用均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当基准面与地表一致(重合)时,既无沉积作用又无侵蚀作用发生,沉积物仅仅路过而已。

由于基准面是连续的波状起伏面,要同时受到全球性和局部性因素的影响,基准面上各处的运动规律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全面研究基准面上各点的运动规律将是十分困难的。但从局部上看,在一定范围内基准面的运动又具有一致性,基准面的运动总是向其幅度最大值或最小值方向单向移动,从而构成一个个完整的上升与下降旋回-基准面旋回。

基准面的旋回性升降运动控制着可容空间的变化,进而控制着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发生与交替,从而使得地表各处可有四种作用状态。

a.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以上时,可容空间出现,地表将发生沉积作用;

b.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之下时,可容空间消失,地表将发生侵蚀作用;

c.当基准面与某处地表相重合时,地表既不发生沉积作用也不发生侵蚀作用,而是发生由沉积物过路产生的非沉积作用;

d.当基准面位于地表以上,且沉积物供给严重不足时,将产生饥饿性沉积或非沉积作用。

可容空间的充填速率、保存程度以及内部结构特征,取决于沉积物对盆地供给的速率,即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通量的比值(A/S)的变化。当A/S<1,即沉积物供给速率大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时,基准面缓慢下降,形成向海(湖)盆方向推进的进积叠加样式;A/S>1时,基准面上升,形成向陆推进的退积叠加样式;A/S≈1,处在基准面上升与下降的转换时期,形成短期旋回加积叠加样式。

(三).沉积湾岸坡折

1、坡折带的定义

坡折带原是地貌学概念,指地形坡度突变的地带。古坡折带上下的可容空间形态和演化复杂多变,往往使沉积相带和沉积厚度发生突变,对层序的发育具有重要控制意义。坡折带部位由于坡度突变,对沉积基准面变化非常敏感。低位期的基准面下降到坡折带以下时,坡折带以上成为剥蚀区或暴露区,形成不整合面和深切谷,坡折带以下成为沉积区,形成盆底扇、斜坡扇等陆坡体系和低水位楔形体,成为具陆架坡折边缘或具生长断层边缘(断裂坡折)盆地中的典型低位域。

沉积湾岸坡折带是陆架上的一个(沉积)部位,在这地点的朝陆方向,

其沉积表面处在或接近基准面(通常是海面),非常平缓;它的朝海洋方向,其沉积表面低于基准面,比较陡,通常大于1。它是陆棚上的一个具沉积学意义的特殊位置,它有时与地理学上的陆棚坡折位置完全重合,但在更多情况下往往处于陆棚坡折的朝陆方向。在沉积滨线坡折处,沉积作用变化活跃,能较为敏感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情况,是识别层序地层的理想场所,因而受到层序地层学派们的重视。但是,在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由于盆地古地形上不存在从平缓到陡峻的突然坡折,所以“沉积滨线坡折”难以识别。

2、坡折带的类型

沉积盆地中,坡折带分布广泛,而且成因类型丰富、组合样式复杂,与盆地不同地区的复杂的动力学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从成因上,坡折带可以划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三种类型。

2.1构造坡折带

由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地带。

2.2沉积坡折带

由于不同地区沉积速率差异造成地形坡度突变而形成的,如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的结合部一般形成沉积坡折带。在碳酸岩台地或生物礁体的边缘也容易形成沉积坡折带。

2.3侵蚀坡折带

由于风化侵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造成地形坡度突变而形成的,在较长期发育但没有达到准平原化的不整合面处有可能发育侵蚀坡折带,其主要特征是不整合面上表现出地形突变,以及界面下方的削蚀和界面之上的超覆等现象。

构造坡折带和沉积坡折带都是同沉积期发育,而侵蚀坡折带则在沉积之前形成,因此,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不同。侵蚀作用、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构成了控制坡折带形成的3种地质营力端元组分。坡折带往往使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带发生突变,控制着特定的沉积相域和储集层的展布,对储层预测和隐蔽圈闭识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构造活动型盆地中,由规模较大的同沉积断裂和褶皱形成和控制的构造坡折带普遍发育。构造活动正是通过构造坡折带实现对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体系的控制。构造坡折带可以是一个断面斜坡带或弯折斜坡带,与张性、张扭性断裂、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挤压挠曲或逆冲断裂、基底构造差异沉降等构造作用有关。根据控制构造坡折带的同沉积构造类型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读书报告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读书报告 科学的历程,我们的在路上 有幸在老师的推荐了下匆匆拜读了吴国盛老先生的《科学的历程》一书,当然这样的书值得收藏,看一遍自然是不够的。自幼喜欢历史的我,对于科学史也是有极大的兴趣。 第一次接触“科学史”这个词还是高中时,听说一位熟人凭借科学史专业的硕士学位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了科技局工作,世俗的眼光对于这个专业自然是不太看,但是当你走上了科研的这条里,回头看看才会发现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居然踩在那么多人的肩膀上。 研究生报道前,父亲送我折转北京,第一次来北京繁忙中抽的一日空闲,父亲说天安门坐车经过一下就可以了,但是科学技术馆一定要去,因为我即将踏上科研的旅途。我开始认为科技馆就是给小孩子科普的地方,一个准研究生去不合适,但是去了之后发现我们在那里都只是小孩子。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参观,老实说那里参观用三天的时间都不够。就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将近一上午的时间用在一楼的华夏之光展厅,那里就是一副生动鲜活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代表性成就和发展轨迹的情景在线图,从纺织到印染,从建筑到造船,从天文到数学,期中很多的理论基础我还要煞费脑筋的去想一想算一算。在看了郑和宝船的复原模型后我们彻底被折服了,但是大脑中增加更多的不解,为什么近现代我们的科学技术是如此的落后,这个问题一直带到了现在。 吴国盛老前辈是这样论述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缓慢的发展,并且出现了四部集传统科学技术之大成之作的科技名著。但是在清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即使按照中国传统科技固有的发展模式,其发展速度亦大大减慢。更何况与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相比,老大腐朽的更是一落千丈。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模式的没落的清朝学者,以它们的没落之心,抗拒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使得中国人对近代科学的创建者贡献甚微。原有的传统科学技术得不到飞快的发展,对于西方新兴的科技又予以抗击,结果是中国科技大大落后。 人们一般把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问题,等同于为什么中国没能产生出近代欧

美学导论读书报告

美学导论读书报告 本来想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但去图书馆借了翻看之后,发现它太过于抽象,太过于晦涩难懂。鉴于这个原因,又去借了曹俊峰的《康德美学导论》,一是因为其与老师开的当代美学有一定关系,有助于理解老师讲的一些名词、知识点。二则是这本书毕竟是导论,有指引的意思,作者会帮助解释其中的一些高深难奥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其中大部分理论已有所掌握,如什么先天原理,判断力批判的大致过程及其内容,康德关于美学的一些看法等。但由于书中涉及内容过于繁杂,且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一一进行阐释。而且有些东西也不求甚解。所以笔者计划选取其中一些自己相对理解的理论或美学观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阐释康德的美学观点,并会穿插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因为笔者以为读书笔记不应当仅仅是罗列书中内容要点,更重要的是阅读者自身应该从中学到或领悟到一东西,最好的结果是能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此乃读书笔记之要旨。 下面笔者将主要阐释康德对于艺术的定义及其看法。“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有众多的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进行过解读及其阐释,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鉴于笔者所阅读之书,将主要对本书中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 艺术一词的解释在本书的第十三章第一节,题目就是“什么是艺术”。题目虽是“什么是艺术”,好像作者要给

我们一个定义,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康德看来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定义的,他能做的只是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进而归纳出其最本质的东西。了解了它的本质我们自然就会对其总体概念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康德在此就是将艺术与非艺术进行对比,这些非艺术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手工艺三个方面。先不提康德是怎样将他们进行比较的,在此我们先看一下康德进行对比的思路,即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首先他将艺术与自然进行对比。这说明了他首先承认了艺术的社会性或是人工性,他将二者对立开来。然后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探索事物运行规律的学科,是物质性的,由此看来康德将艺术区别于具有一定目的性或是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事物。最后是手工艺,手工艺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技术,可见康德将艺术与实用也有所区别。这就是他的基本思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一层一层进行剖析。 康德首先是这样将艺术与自然区别的:艺术不同于自然。艺术是与自然绝然不同的两类事物。艺术与自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种“人工产品”而不是自然作用的结果。由于是人工产品它就有了一个重要特征,即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有目的有意图的自由的产品。在这里康德强调了“理性”这个词。理性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有意识的,经过思考的。为了将它更加明了化康德又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蜂房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陈冬姣“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暑假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镇西老师让我明白,只有爱心的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读着李老师的这句话,我不由地思绪起伏,我想学生之所以对李老师好,并不是因为李老师的运气好,而是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试想有几人能做到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又有谁能做到李老师对宁玮、伍建那样的关爱,更何况万同这样的学生。李老师那份长达近五十页的“我与万同的故事”,着实让我震撼。我在阅读中不断地被感动着,不断地思索着,如果我遇到像万同这样的学

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羞愧无比!从万同身上,我看到了转化一个后进生的艰难,更看到了李老师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教师。我想李老师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耐心与爱心,是因为李老师始终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因为感恩,他不断地付出,因为不断地付出,他不断地收获着学生的感恩,这样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才使李老师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了那么好的学生。因此不要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到,做好,做深,做透。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

计算科学导论读书报告

计算科学导论读写报告 一、引言:时间过的真快,眨眼之间我们已经过完了一学期的大学生活。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对计算科学完全不认识,也不知道如何开始自己的学习,但经过半年时间对计算科学的学习,我受益匪浅。老师循循善诱,让我渐渐的明白了该如何学习计算科学以及计算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对今后的发展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步认识 计算机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达到了现在的水平。1946年由冯诺依曼发明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产生明确了计算机的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使用二进制运算代替了原来十进制运算,对今后计算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随后又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1951—1959)、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1959—1963)、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1964—1975)、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式微处理器1975—至今)的四次改革,使得计算机走进寻常人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的应用相当广泛,下到深海之下的蛟龙号,上到天穹之上的墨子号,无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导弹,核弹:还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微型计算机,手机······计算机已经无孔不入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所以计算机在未来的应用是无法估量的,而我国在计算机的发展上落后了一段时间,我国的计算机人才依然短缺,与美国等超级大国在计算机上的差距依然较大,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我国的计算机发展依然是受到国家重视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不小的机遇。 那么,我国的计算机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据我看来,应该有一下所说的素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我们也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开发CAI软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还有,它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它教会我们怎样才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面对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有一套怎样的科学细想方法:一个科学的认识,一套科学的方法,一个科学的程序。看问题要从本质出发,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样给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也是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明显区别。 三、进一步的思考

电气专业概论读书报告

成绩: 2010-2011学年 2 学期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概论”课程读书报告未来电力技术趋势 姓名:xxx 专业:电气工程xx自动化 班级:xx 学号:xx 2011 年 5 月

未来电力技术趋势 摘要 在跨入21世纪之际,人类面临着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有限资源和环保严格要求的制约下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话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应以不损坏子孙后代的环境权益和生活质量为前提。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便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化石燃料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趋势还在发展。近年来自然灾害大幅增加、地表平均气温升高、冰川溶化便是证据。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协会(IEA)统计,1971~1991年期间全世界一次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2.4%,电力每年平均增长4.1%。预计,1991~2004年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每年平均增长2.1%,发展中国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更快。目前发展中国家有70%人口(20亿)缺电,今后这些地区的能源短缺将更加严重。为了维持当代的发展,化石燃料利用的势头不减。 我国人口众多,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中占很大比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采用新技术。舍此别无他途。 本文将分析21世纪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技术,下世纪可能出现的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介绍几项电力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关键字:发展能源电力 In 21st century, human beings are facing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ict requirements under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topic. The so-call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generations should not damage the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remise. Because of human activity is cau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world today, because the focus of fossil fuel use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greenhouse gases such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trend is still i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und natural disaster greatly increased average temperatures, melting glaciers is ev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population growt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ncreases ceaselessl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ssociation (IEA) statistics, 1971 ~ 1991 once a year on average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demand increased 2.4% annual average increase 4.1%, power. From 1991 to 2004, expects global energy demand, once a year on average growth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because revaluation,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factors of energy demand growth faster. Currentl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70% population (20 billion) lack of electricity, the shortage of energy in the future these areas will be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fossil fuel use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缘于我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出于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的认识,我深深的认识到自身教育知识的匮乏,和教育技巧的简单落后,于是打算读几本班主任工作,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给自己充充电。这学期学校按排读好书活动,《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素质教育探索手记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的看了作者简介和自序,自序中一句颇具想象力,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话深深的攫住了我的心,那就是“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当时决定买他的书并不知道他有那么大的名气,那时蓬安还没有开什么教育大讲堂,也没有亲自听过李镇西的报告,更没有看过他的讲学的碟片(后来学校在集中学习时才有幸看到他在蓬安作报告的实况碟片),当时我看完这本书就被他的教育机智和简洁流畅的文笔折服了。在书中他提到经常给学生读他自己写的《爱心与教育》,在经历过几次失望后才买到这本我心仪已久的书----《爱心与教育》(增补版)。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

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像一位引路人,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觉得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做教师的幸福感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获得的,而是源于对教育意义的深远认识,源于对学生的热爱,这样你才会谈得上热爱工作,你才会主动去阅读,主动去实践。在阅读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胸襟,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人格;在实践中锻炼总结,在实践中修正提升,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在实践中开拓创新。这样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于是你的学生依恋你,家长尊敬你,同行敬佩你,领导器重你,这样你被欣赏,被认同,你就会觉得很幸福,你就会觉得工作很快乐,你才会真正潜下心来搞教育,你就可以把你的爱全部奉献给孩子们,于是你的工作就会更出色,也会更幸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记得去年上半年有一天我正准备午休,突然想到作为班主任得去看看孩子们睡的咋样,就马上翻身起床,没有犹豫,没有拖拉。试想如果你心里没有装着孩子们,你会在午休之前想到他们吗?你愿意为了孩子们睡一个好觉而放弃自己的午休时间吗?因为我觉得孩子们睡好了,就有充沛的精力投入下午的学习,孩子们就可以取得相对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这本书让我深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书中有一个爱心教育故事的主人翁杨守丰,她与人为善,顽强进取,珍惜时间,热爱学习;母亲精神失常,父亲体弱多病,家中有4个比自己小的弟妹,自己也长期被病痛折磨,小小的年纪面对如此让人揪心的家庭环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王燕华 暑假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 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

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5篇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整理的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1 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

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 身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带2个班,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买了回去,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

专业导论的心得与体会

专业导论的心得与体会 专业导论课心得 要说专业导论课的心得,我坦白说没什么,因为专业导论课就是 说一些专业的知识,有点枯燥乏味,不过这门课也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专业。回想起当初选英语这门专业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例如英语是一门什么专业;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怎么就业的问题;英语专业的学生竞争有多激烈等等的问题。但是专业导论课就让我们全面认识了英语这个专业,也让我们知道了现实的残酷。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环境,及其 __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更专心致志地学习英语。专业导论老师告诉我们:专业英语不仅包括英语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确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即作为表现其实质内容的语言技能,功能意念的语料载体可以随专业方向变化,使学与用紧密结合。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死读书,不能认为学英语就是英语说的很流利,读写都没有问题就是人才,我们要因应我们不同的专业方向去扎实我们的英语技能,丰富我们的专业内涵。由于特定职业的需要,要求达到在本职业范围内的使用英语目的。例如选择旅游英语方向,我们就要在西方国家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上深入了解,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就业竞争中更胜一筹;如果选择翻译英语方向,我们就要认真选择我们主要翻译的方面,选择法律的话就要好

好了解法律条文中的专业术语,选择历史文学的话就要多读一些外国作者的原著,了解一些外国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作品等都有利于我们准确的翻译;选择商贸英语方向,我们要好好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 __发展,具有较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所以 英语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全面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的外语人才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适应军事、教育、科研等部门的工作需要。 专业导论课的老师还让我们了解到如何有效率的学习英语,提高 各项英语技能。英语专业学习要求学生需要在听说书写方面狠下工夫,平时多听多练,平时多开口进行语音的矫正,多与国外的教师进行交流,进行语法及其书本的课后练习。课后多读些国外的文学作品和写写不同话题的英语文章,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打好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的基础。英语专业毕业以后就业的方向主要有英语教师、英语翻译、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不过无论哪一个职业,英语口语都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和文章的朗读背诵,以培养语感。学英语记单词很重要,但机械记忆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要记住:记句子比记单词划算。我们要养成记句子的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有词的具体用法。英语学习注重积累,多用英语回答问题,多用英语写日记是不错的学

机制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机制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17本机制一班孟宪哲20171030119 一、对专业的认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的人才的专业。以机械设计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科学。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培养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地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用于国防建设、民用运输、资源开发等与国民经济命运相关的领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本专业会逐渐运用智能化技术、新材料、环保技术、新能源等。不久的将来,本专业会向航天领域、单兵化作战、机器人领域进一步发展。就业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对本专业来说就业不是个难题。因此只要我们具有真才实学就一定会在今后的社会上大放光芒。我国的工业基础难以和欧美强国相比因此我们更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努力研发新产品为我国的工业强国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会让机械迅猛发展,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年代,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二、专业简介: 本专业以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为主,并兼顾微电子技术在机械行业应用的工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理论及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计算机结合的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柔性加工系统的应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机械制造业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外围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受制于经济周期变动的影响,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上世纪90年

爱心与教育读书感悟总结归纳

爱心与教育读书感悟总结归纳 爱心与教育读书感悟总结归纳篇1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来说,家庭生活和学校工作,让我闲暇时间不在向学生时代那么充实,读书自然无疑是开阔我个人视野最好的捷径。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专著时,经常便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可以在书实验中学习到怎样教育教学,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沉着,这样的感觉确实很真实也很充实。 回忆教书生涯,已走过了18个年头。随着现今教育开展的态势,当前要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可为是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的一个终极目的。近些天里,我在一个星期内,细细研读了当代堪称教育名家李镇西教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感受颇深,在书中受到了很多启迪。 领会之一:教师更应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名家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他在给杨守丰书信中的结尾推荐他阅读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及《傅雷家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教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教师的书架上借

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而才能在需要的时,才能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对于教师更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领会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欢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教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心爱,学生的心灵比教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我也和李镇西教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懊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一节课的时间,他们又和你玩在一起;反思一下,作为教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对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欢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渐渐等待他们战胜自我,获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教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李教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例如:我班的彭宇航同学,性格憨厚,思维迟缓,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尤其是每次作业,所有同学都能当天完成,可他待到第二天也不能交纳,错误率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时常表现急躁催促,对他暴跳如雷,可是于事无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读书报告材控普0903 覃春花20094406 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科目上课时间:从本学期的第五周到本学期的十二周。上课地点:A106。第五、六周学习内容:本科目的学习方法、基本要求、目的、任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介绍。第七周学习内容:金属塑性加工中的基础理论及现代设计分析方法运用介绍。第八、九周学习内容:焊接的相关知识。第十、十一周学习内容:体积成形技术中的锻造、轧制相关知识。第十二周学习内容:特种成形及其它成形,板料成形、模具相关知识。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金属塑性加工、模具技术、焊接与连接技术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材料加工技术的基本方法有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最新发展成果有所了解,初步掌握材料加工工程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发展概况。本课程是为以后专业学习做准备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专业。 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材料加工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文明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关于石器、陶瓷、青铜器相关知识,以及

对学科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1)石器——数百万年前,人开始用骨头、石头制成简单的工具,具有了材料加工痕迹。开始了人类历史达二、三百万年之久的石器时代。50万年前,北京猿人使用的石头和骨头工具,制作粗糙,无用途分化,无美的概念。 (2)陶器——六千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出把锡矿石加到铜里一起熔炼,制成的物品更加土的制作十分精美的尖底陶罐、鱼纹彩陶盆等。出现了带装饰性的容器类陶制器皿。 (3)青铜器——生产力发展,古人在不断改进石器和寻找石料的劳动中,发现了天然铜块,加热锻打,加工成各种器物。我国的青铜冶炼始于夏代。青铜器是中国伟大文明历史的记载,她在记载伟大文明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史。 材料加工技术的学科内涵: 材料加工技术属于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是研究控制材料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将材料加工成人类社会所需求的各种零部件及成品的应用技术的学科。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又属于材料科学工程学科,这是一个一级学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压力加工。2、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3、焊接。4、铸造。5、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其中金属压力加工包括我们学校的特色:金属的轧制。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总结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总结 再次读《爱心与教育》一书,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震撼——来概括,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对优生的慈爱,对后进生的仁爱,体现出他对民主、平等、博爱教育思想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下面是OK为大家收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来说,家庭生活和学校工作,让我闲暇时间不在向学生时代那么充实,读书自然无疑是开阔我个人视野最好的捷径。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专著时,经常便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可以在书中学习到怎样教育教学,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的确很真实也很充实。 回顾教书生涯,已走过了18个年头。随着现今教育发展的态势,当前要“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可为是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的一个终极目标。近些天里,我在一个星期内,细细研读了当代堪称教育名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感受颇深,在书中受到了很多启迪。 体会之一:教师更应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名家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

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他在给杨守丰书信中的结尾推荐他阅读陈祖德的《超越自我》和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及《傅雷家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而才能在需要的时,才能活学活用,信手拈来,对于教师更能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体会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一节课的时间,他们又和你玩在一起;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

机械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教案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 BJ1201 02 姜采苓】从进入学校到现在,已经快要四个月,一个学期的课程几乎也要结束了。随着专业导论课的结束,我对本专业的要求等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参观工业博览会体会 11月,经由学校的带领,我们去参观了位于龙阳路国际会展中心的第14届工业博览会。展馆极大,参展的各类工业企业也很多,带来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机器和技术。让我们体会到了机器带来的魅力。 1、参观内容 本届工博会共设置了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新能源与电力电工展、新能源汽车展、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科技创新展等7个专业展。各个不同的展馆连接在一起,方便我们穿行和参观。去的当天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在惊叹于人的密度之后,更让人惊叹的莫过于各个展馆里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科技,新机器。 参观工博会之前便通过网站对工博会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工博会首发产品数量是历届最多的,如代表世界切割和折弯加工最高水平的瑞士百超公司将在工博会现场首发ByJin激光切割机;德国通快将在工博会现场首发TruPunch 3000+最新型冲压机床等,有不少是国家专项。除了新产品首发,本届博会上还有不少“世界之最”。工业机器人史上体积最小的速度选手,IRB120机器人在中国工博会上表演组装鼠标;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展出的MK84300超重型精密数控轧辊磨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顶磨型精密数控轧辊磨床;西门子将带来目前市场上最紧凑的解决方案——科里奥利流量测量技术;代表世界工业清洗设备领域最顶尖技术的四巨头,意大利的Interpump通用泵业、彗星COMET、AR公司以及来自德国的凯驰等厂家,均携带新产品亮相。 有心去参观这些机器后,许多有趣的机器也吸引了我,会打乒乓球的手脚敏捷的机器人,能模仿马匹大象走路的机器人,特别是安川电机有限公司展出的MH5型号会玩魔方的机器人能手。据说机器人面部内置照相机,在玩魔方前,它会将魔方具到“面”前,对魔方的6个面进行拍照,然后用其色彩识别功能自动生成程序,快速地将魔方复原。让我觉得科技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技术能改变世界。因此还忍不住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和高中同学们介绍。特别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校参展的八个项目中,“基于直线电机的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荣获高校展区项目优秀展品二等奖。学校荣获高校展区的优秀组织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